学校美术(共12篇)
学校美术 篇1
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加速了中国民间美术根植土壤的流失, 民间美术在很多人心目中丧失了地位。不理解、不欣赏是民间美术在现代人意识上的一种较普遍的反映, 这种意识严重影响了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要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 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民间美术的存亡与兴衰, 事关民族文化全面复兴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民间美术作为美术教育的最原始形态和最古老的生发点, 对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民族文化精神和对生活的感性及创造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 能够在作品上展现材料感与造型的统一。
动画专业的雕塑基础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开发自身所蕴含的创作潜能, 因此因材施教很重要, 要鼓励学生去寻找与自然融合的特殊途径。因为每个人对形象的感觉都不一样, 感受方式也不尽相同, 所以不应该以单一的模式来要求所有学生, 无论是课时还是作业, 尺寸都不应该完全按照统一的规定来要求。学生感觉和理解自然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表达感觉的方式也不同。因此, 必须以灵活的方式来调动主观创造力,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的工作节奏和塑造方法,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还要使学生在工作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愉快, 避免不愉快的经历导致对雕塑厌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不能忽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渴望, 有时会出乎我们的想象, 即便是雕塑这样一门特别注重动手实践的课程也是如此, 对一些雕塑基础问题要尽量讲清楚。
2.在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课外设置思考题, 独立预习、课堂讨论、对话与分析评价的教学方法, 注意运用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增加作品赏析的数量, 灵活实施学生互动, 创新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形式。
一、民间美术的特征及现状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 是劳动群众自己的实用美术。民间美术具有自由创作方式、感性的思维方法及早期朦胧、原始的艺术痕迹和特征, 它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 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 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 在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上达到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大多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他们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决定了民间美术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基本品质, 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各民族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 蕴含着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美学观念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我国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千百年来, 我们一直把民间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 并且不断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 人民的思想不断开放, 作为民间美术发源和产出的民族与民间地区同样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环境等都在发生变
3. 教师应作必要的课堂示范介绍雕塑的专业技法, 并在过程中给予及时指导和答疑。
4. 在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鼓励与肯定学生的创新尝
试与实践,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由于雕塑属于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时量偏少是不能忽视的事实, 在训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无法展开, 因此, 必须针对动画专业的特点, 选取部分针对性较强, 贴切专业特点的内容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为后来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起到辅助作用, 或是对其认识、理解事物的角度有一定的拓展, 那么动画专业的雕塑基础教学也就发挥了它的实质作用。
参考文献:
[1]华龙宝.雕塑[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07[2]陈迈.逐格动画技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3]张迅, 黄天来, 孙峰.材料动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
[4]吴垚瑶.定格动画艺术语言研究[D].清华大学:设计艺术学, 2007.04.
化。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将民间美术推到了审美趣味的最边缘。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与偏爱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怀旧情结, 民间艺人的陆续谢世, 后继者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 使得使得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在刚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民间美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特点及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 美术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 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 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现象, 提升着我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审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美术也从单纯的观赏性进一步走向实用性, 更加贴近生活。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审美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核心。我们通过美术教育既要使学生了解一定信息量的艺术家和美术作品的内容知识, 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其中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评价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美术课堂, 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灌输、技能培训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的很多美术课堂知识面太过于局限, 缺乏文化内涵。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教育注入的文化底蕴、增加的文化厚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 民间美术的内容和数量十分有限, 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其结果是学生对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 但对本乡本土的民间美术知识了解甚少。另外, 由于我国民间美术师资的缺乏、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教育模式还处在改革初期, 使得大部分地区在教学中仍停留在对民间美术形式和种类的泛泛介绍中, 缺乏鉴别民间美术的素养, 不具备真正认知传统民间美术美感的能力, 过于依赖、模仿西方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 失去本土文化特色, 没有意识到民族艺术被同化的严重性。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国内对民间艺术人才的需求, 也不能顺应目前国际上对各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挖掘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如何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
三、民间美术在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在当前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 人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因而导致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重视, 也就难以得到合理继承。当前, 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鹜, 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 一是无知, 二是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 这直接导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缺失。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来, 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 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 教学内容得到丰富, 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 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提供借鉴,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
1. 民间美术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文化, 具有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所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 既在尽性又在尽意, 因而民间美术还承担着启蒙教育的任务。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 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 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于乐, 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 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 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及侠义行为等题材占很大的比重。它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小说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借助审美力量和娱玩方式宣道施教, 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当我们把民间美术的中隐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告诉给学生们时, 学生们是非常愿意接受和非常乐意学习的。
2. 民间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想象与创造是科学与艺术的法宝, 在诸多关于培养创造性的主张中, 认为只有在类似于异想天开的活动中, 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民间美术教学的实施一幅幅奇妙的创造图画:造型上的夸张、变形, 色彩上的大胆对比, 构图形式上的和谐饱满, 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 强烈情感的表达, 情感的自然流露, 创作时的自由心态、丰富的联想等, 无不让家长和学生及教师感到高兴与欣慰。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 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 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现代设计的基本理念。另外, 民间美术在各地风貌不一, 因为它是当地人们审美观念、民俗习惯、文化心理的反映, 设计必须满足接受对象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 必须关注地域文化并与之相协调是民间美术给我们的设计思维带来的又一启示。
3. 民间美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历与感受
艺术是感受的叙说, 是情感的抒发, 只有通过审美教育, 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 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人格。结合民间美术资源, 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都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 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 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 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 如春节、元宵节时各地都有花灯等用于游艺活动。民间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 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
关于白描花卉写生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巫极
(广西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画白描花卉写生的教学方法, 对白描花卉写生的观察与感悟、提炼与取舍、临摹与默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白描花卉写生教学方法观察与感悟提炼与取舍临摹与默写
写生是创作的主要基础, 通过观察和写生才能了解各种花的生长规律、组织结构及形象特征。自古以来, 我们的先辈画家对物象的观察及写生就非常重视。据记载, 唐宋时期, 花鸟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达到“和生者毕肖”的程度, 写生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宋代宋伯仁撰的《梅花喜神谱》序中说:“余于花放之时, 不厌细徘徊于竹笼苑屋边, 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 图写花之状貌, 得二百余品……”可见古人是如何观察写生的。赵昌“每于朝露下时绕栏看诸花, 即调色彩描写, 自号写生赵昌”。易元吉疏凿池沼、种花、种苇、养水禽, 伺其动静游息之态, 以资画笔之趣, 进行穴窗写生。曾云巢画草虫“取草虫笼而观之, 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不完也, 复就草地之间观之, 于是始得其天。方其下笔之际, 不知我为草虫, 草虫之为我耶”。这已进入了写生的高层次, 不但状物, 而且传神、达意、抒情。郑板桥画竹“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和五代的李夫人一样, 同样是属于对影写生。以上事例举不胜举, 可见古人对写生是多么重视, 写生方法又是多么灵活多样。
一、白描花卉写生的观察与感悟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就是在画不好的时候, 往往认为自己画不好的原因是由于手不听话, 方法没有掌握好,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自己没有意识到画不好的真正原因不是手, 而是眼睛的问题、观察的问题。我们在观察的时候, 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首先要从整体出发去观察, 不仅看到对象的部分, 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给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4. 民间美术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民间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美术, 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民间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 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 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 从这种意义上说, 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民间美术教育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 是回归自然、认同
而且必须看到对象的全体。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画一点, 看三点。这“三点”的意思, 不仅是三点, 而且要求多点, 虽画局部, 但要照顾到整体。古代画家画树也主张要绕树一匝, 这也说明要从四面八方去观察对象的生长规律及精神实质。要远看其势, 近看其质;首先看到大的气势, 整枝的动态及其基本形体, 然后深入细致地察看局部。近看、远看、局部看、整体看, 这样反复加深对花卉的理解, 才能抓住对象本质的东西、典型的东西;抓住了特征, 强调了特征, 把非本质非典型的东西删掉, 然后下笔, 不仅能表现花的外部形态, 而且能生动刻画出花卉内在的本质精神。
植物花鸟的生活习性也就是它们的品性, 正如历代文人和画家对植物花鸟赞咏的那样, 如松柏常青, 梅菊傲雪御霜, 牡丹富贵, 荷花君子, 梅兰竹菊四君子各有品性, 而且面对风晴雨露不同时空, 也和所有的生命一样, 它们都会有不同的情态。我们应该明理“花鸟既人”的道理, 用自己的心境去关照和体悟花鸟与大自然的关系, 花鸟植物是艺术家寓意抒情的载体, 更是艺术家赋予花鸟植物新的时空和新的品性寻找心境与意境的一次构想、遐想与媾和的机遇。如果只注重了物理, 强化了物态, 而不能很好地关照物情的话, 就忽视了写生中最重要的环节。其写生手段是记写植物花卉花、枝干组合穿插的构成关系, 以及虫鸟的组编特点。品味其性格、情态, 融联想、遐想、畅想、象征及时空因素为一体, 捕捉情意与境界的灵感与升华的刹那感觉。其写生要求是缩写和记写大势、场景和附文字随感记录。
二、白描花卉写生的提炼与取舍
写生花卉, 切忌自然主义。虽然学生在初学阶段, 必须忠实于对象, 但这忠实对象并非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仍需要艺术加工, 把繁琐的东西删去, 抓住其典型的、本质的东西;要懂得取舍, 借变, 移花接木的道理。乡土的途径, 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素材。
5. 民间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 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民间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另外, 民间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宗教信仰、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 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学校美术 篇2
鲁迅美术学院(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鲁美”,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中国八大美院之一,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文艺舆情信息研究基地。
学校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倡导创建。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
学校有沈阳和大连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957662.94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10887平方米,藏有59.2073万册图书;设有17个教学单位,共开设16个本科专业;有教师856人,在校生7967人,其中本科生7135人,研究生507人,留学生20人。
浅析中职学校美术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中职美术;学习兴趣;中职学生
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的学习方式。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与自主的合作学习。
一、立足就业岗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也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凡有成就者无不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兴趣,在兴趣下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并取得成功。对中职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美术专业其目标就是毕业后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在当前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形下,怎样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或者每一个单元都把它建立成一个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小目标。对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模拟成现实的工作情景,当学生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就可以体验到成功感,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对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就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例如,在上图案设计内容时,我编制了设计耐克标志。以耐克的标志为题,让学生从先为耐克设计一个标志。让学生抛弃原有的耐克图案而重先设计多幅图案并融汇不同的艺术语言。此时学生非常涌跃地收集大量的素材,并进行构思、构图、描绘,充分去表现自己的创作形式和创作技巧。学生在创作中,得到了喜悦,收获了成就,从而引发学习激情,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教学中积极营造美术学习情境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填鸭式的教育对学生是无效的也是痛苦的。对此,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个性化的教学艺术,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并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艺术氛围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注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综合探究的能力培养,真正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教学时从全面、综合的角度出发。设计学期或学年的主题美术活动,如民间美术、建筑艺术、服装文化、陶艺等,结合教材内容实施美术教学活动的大主题活动又把它分成若干的子系列,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子系列的活动内容,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围绕着中心主题,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并在期末举行综合的艺术展示活动。这样,学生们在活动中都得到了不同的展现机会,既表现了自己的艺术才智和个性,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所带来的自信心、责任感和愉悦的身心,使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和艺术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又有效的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综合艺术文化教育的观念,全面、系统地掌控整个活动。并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学生经验、周围环境等因素,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学习中,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动手能力不断加强,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逐步形成。
三、有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图、音、画和视频为一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求,运用计算机来完成许多传统教学技术不能完成的事物和现象。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等。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可以使静态问题动态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在解决那些教师难以表述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上,动态变化展示的过程,突破了以前的教学难点。
而在对设计与工艺课的教学中,有关工艺制作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复杂,技法的要点、难点较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大量的示范。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时间演示一个完整的制作过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绘制“简单图案”教学,仅其中的上色环节,就不是一两遍能完成的,所需时间非常多,而且还没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在以前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只好口头教授,简单演示,这样的教学,学生往往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难点。而利用cai教学,我们可以将图案制作的完整程序通过在计算机中用幻灯片进行放映,从绘制草图、拷贝、涂色,到最后调整、修改、色彩转换,都非常方便、快捷。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学生边看放映边学习,印象深刻,教学难点轻松解决。
四、在美术教育中突破常规教学
大胆突破已往的常规教学,对复杂的内容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分而治之。例如:教材中水粉静物画,包括对色调的观察、把握、工具性能掌握和运用,多种技法与对象的综合表现运用等。如采用高校教育大一统的全面要求显然不利于中职美术的学生,从入门开始,可以先只做色彩速写的练习,对形的精确比例,体积质感表现都暂不要求。先要求学生一天完成四幅八开作业,目的在于学生快速、明确的把握对象物所构成画面的色彩关系。时间大约五到六周后,再进入形体塑造的画面、幅面变为四开。练习时间改为一天一幅,再原有基础上开始提出画面表现的基本要求。进入高一级时则开始对时间改为二至三天一幅,最后又回到八开三小时作业的考前复习中,此时学生无论做画的速度,还是表现对象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农村学校如何上好美术课 篇4
一、农村学校的特点
校园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一个是传授知识者, 一个是接受知识者。知识需要专业的积累、资料的收集, 农村学校教师的流动性大, 特别是音乐、美术教师, 小学尤为突出, 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 即使参加工作时学的是美术专业, 但教一段时间后很多都“转行”了, 我县38所小学, 17所初级中学, 美术教师有120人, 但真正的专职美术教师只有26人, 校均不足0.5人;初中和小学学生有8万余人, 近3千名学生才一个专职美术教师。农村学校的学生分散, 乡镇学校的入学儿童每年都在减少, 学生家境一般, 留守儿童比例大。学生接受美术方面的知识少, 但求知欲很强。农村学校的美术课大多数不在考核的范围之列, 多数学校的美术课没有专用教室, 没有美术教学设备、设施和工具, 学校用于美术教学方面的投入很少。乡土材料多, 自然环境广阔而优美。
二、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加强管理
风雨潇潇, 一路过来, 新一轮课改艰难前行。人活着不只是维持生命, 除了生命, 还要有一份责任和担当。中国的教育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学校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督促各学校落实教育部“课程标准”, 保证美术课的周课时数, 尽量使美术教师专职化、稳定化, 真正落实美术教师的待遇, 把美术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教育目标督导考核之内。督促学校保质、保量, 开足、开齐美术课。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加强对现有美术师资从理论到技能、从教学方法到教案设计的培训工作, 特别是对40岁以下的年轻美术教师的培养, 教师队伍的培养要形成一个梯队, 培养教师的工作要制度化。现在师范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和教龄短的年轻教师, 在能力方面很多都还是有缺陷的, 不能完全胜任教学任务, 当然, 人无完人, 一个人不可能对每个画种都很精通, 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 你必须要努力学习和进修,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为美术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比较完美的平台。
三、教师如何上好美术课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 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 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标准, 以教材为范本,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精心编写教案, 做到因材施教。在农村学校, 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 根据美术教材的安排, 义务教学阶段的美术课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色彩、线条、手工和少量的欣赏课, 我们提倡分年级或全校可购一套工具和颜料, 消耗材料及时补充, 工具和颜料当堂课完后收回, 这样可解决工具和绘画材料的问题, 在现有的财政情况下经费能得到保障, 学生上美术课时也不会因无工具和材料而无所作为。
几乎所有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硬件都不如城市学校这是事实, 并且可能永远如此。现阶段没有画室、资料、颜料、纸张、绘画工具, 学校现代化手段不如城市, 没有少年宫的培训和其他美术师资的培训, 没见过多少有水平的画展, 资金不足。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就像田间小道虽然狭窄难行, 千回百折, 困难很多, 但却也有稻花飘香, 令人意气风发的地方, 他们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在手工方面, 农村的材料比城市多, 泥土、石头、竹子、粮食、木头、树根、树叶、农作物的根、茎、叶等, 教师稍加组织就会形成一堂堂生动的手工课。写生课的自然环境也比城市优越, 花鸟鱼虫随处可见, 瓜果满山遍野, 可录入画的景点数不胜数。天然条件利用得好, 是农村学校美术课堂的一笔巨大资源宝库。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条件的改善, 教育改革和管理力度的加强, 美术教师师资力量的加强,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 随着农村学校美术课教学环境的改善,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多的美术知识, 受到更多美的熏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 农村学校上好美术课至关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学校美术工作计划 篇5
工作要点:
一、学习政策与法规,提高对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认识。
1、加强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学习;
2、加强对美术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的学习;
3、加强对美术技术与美术创作创新的学习;
4、重视科研论文撰写。
二、抓好美术教学教研工作。
1、以学校自主参加的方式,做好美术课题研究工作;
2、开展新教材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
三、抓好美术师资培训工作。
1、举行“利用科研实现美术教学的价值”课题研究方法讲座;
2、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主办的“教学评价观摩研讨会”、“中国儿童美术的未来研讨会”、“美术与科学报告会”、“高中课标模式交流会”、“中小学美术课堂案例观摩交流研究会”等活动。
四、搞好师生活动。
1、组织小学美术新教材教案设计评比活动;
2、组织小学美术新教材教学课件制作评比活动;
浅谈农村学校美术教育 篇6
一、充分利用农村本土美术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学校大多办学条件比较差,以豫南农村为例,90%左右的学校美术教学器材配备不足,并且学生也缺少相应的美术学习材料。网络作为被广大城市学校充分利用的新资源,在农村基层学校还不能完全实现。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这些只有在大城市才有的新兴美术资源,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利用起来无疑更不现实。那我们农村有没有适合我们的美术资源呢?我可以肯定的说有,而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肯定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就说明不管农村还是城市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不缺乏艺术素材。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的发掘与引导,如自然资源,山川、河流、田园、果园。如文化资源,民居、牌坊、编织、石磨、轱辘,一些民俗活动、农民劳作的场面,都是非常好的美术课程资源。
有些农村还有很多民间艺术遗产,更值得我们学习,如汝南罗店乡的麦草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草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再看确山的打铁花。相传在北宋年间,驻马店确山县有一年大旱,为了解除旱情,大家自愿捐钱修建一处庙宇,要铸一口大钟放在庙里。各家各户就把自己家中的铁器拿到场子上,由铁匠们把铁器熔化成铁汁。这时飞来一群乌鸦,它们盘踞在树上呱呱乱叫,怎么也轰不走,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他从地上捡起两根柳木,蘸了些熔化的铁汁,把柳木向上一击,铁汁溅起了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如同焰火一般照耀了天空,乌鸦受惊纷纷飞跑。当大家都为这突如其来的奇景惊叹不已时,老人已经不见了。自此以后,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打铁花”流传了下来。
这些民间艺术都是我们祖辈们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是地方美术教育可开发利用的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注重多元化教学
教学方法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道德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目的的方法。
1.教学方式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反对“以葫芦画瓢”的模式,忌“在教学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的应用方面的教长主义和死板的公式化”。每个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应根据需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使眼、脑、手并用,建立合理的、动态的、发展的、多元化的、开放型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2.畅通互动信息渠道。教学应该“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集聚多感官的、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即多元的、立体的、融合的,而不应该是单纯的一堂课就是一个单方面的信息。教师应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修养,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
三、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育的公平性使我们必须格外注意“面对全体”的观念。这个观念的最终体现是:(1)让所有的学生学到更好的但是有区别的美术;(2)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美术欣赏与制作的过程。这也是美术课程新标准的重要特点。就此而言,我们的美术欣赏课程应该是: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让他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开展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农村学校美术教育之我见 篇7
一.建立美术资料文档, 激发审美情趣。每学期始, 我要求同学们搜集旧的挂历、明信片、报纸版头、张贴画、学生美术作业等图画资料, 分门别类装订成册, 作为美术课程资源, 在美术课上指导学生鉴赏。学生通过互动比较, 既了解了这些美术作品的主题意旨, 又培养了审美情趣。记得有一次, 我把搜集的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拿到班上给学生鉴赏, 从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非常喜爱这幅画, 看到同学们飞扬的激情, 我顺势问:“从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张强同学站起来说:“这匹马昂首挺胸, 扬蹄奋飞, 全身充满活力!”任亚斌同学插话说:“它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于是, 我评价道:“你们不但观察到了此画的表象, 而且体会到了作品的内含寓意, 鉴赏力不错。其实, 作者创作这幅画时, 正值国难当头, 为了激发国人奋起自强的抗日热情, 他挥毫泼墨, 抒发情怀!徐悲鸿的名言‘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正好体现了这种画风。”同学们互相交流后我就布置作业, 要求用水墨临摹这幅名画。在同学们展纸、握笔、兴致勃勃画起来的时候, 我发现一位同学不得法, 我说:“注意整体布局, 体现出马的腾蹄跃动, 特别要处理好奔展的后腿, 同时要恰当地处理好明暗度, 马的额、肩、臀要明亮, 嘴、腹、胯要昏暗。”通过指导, 他的作品在学校宣传栏里展览时受到师生的好评。
二.建立美术作业文档, 激发创作情趣。从七年级开始, 我把学生的美术习作纳入教学资源, 选出特优作品, 在各班进行讲评, 评优奖优。除学生本人的作品外, 建立年级优秀美术作品文档, 激发学生创作情趣, 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法。让学生珍藏自己的习作, 欣赏同学的作品, 既贴近实际又贴近生活, 既培养了兴趣又激发了情趣。2001届九 (2) 班学生曹云月的美术课堂作业《梅花》, 古朴俊逸, 雍容典雅, 同学们欣赏后评价不错, 在学校第五届书法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一等奖, 连同其他几位同学的同题作品收编在我的九年级美术作品集中。每次, 当我在别的班讲解这幅作品时, 由于是校友的作品, 拉近了距离, 有亲切感, 有超越的欲望。因此, 同学们临摹的劲头十足。我顺势吟咏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点明了作品的主旨。
三.建立美术标本文档, 激发创造情趣。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美术馆,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美术标本, 设计创作, 既可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胸怀, 又可以激发创造情趣。春天到了, 百花争妍, 我带同学们春游赏花, 从绿叶到花朵, 从花蕾到花蕊,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细致描绘。一年四季, 可树木, 可花草, 可山水;可太阳, 可星星, 可云朵。仰观都是, 俯拾皆有, 为每个同学建立美术标本文档。如此之举, 收获良多。
四.建立美术家乡文档, 激发怀乡情趣。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 笔者把家乡的一草一木, 一景一物, 一人一事作为写生对象, 让学生临摹, 专题建立家乡美术作品集。家乡的八宝山、苦水河、宋代武举城遗址、桥梁、公路、农田、牛羊等等都是家乡现成的美术画, 笔者引导学生把家乡的这些标志性景观用美术的眼光和笔法记录在册, 这样, 不但使学生关注了家乡, 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
五.建立美术校园文档, 激发学习情趣。校园是师生的精神家园, 是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地方。让身边最熟悉的东西进入美术课堂, 唤醒同学们的学习欲望, 也是美术课的份内事。一是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生美术作业展览, 将优秀作品装订保存;二是将校园内的宣传板报描摹保存;三是搜集整理学生手抄报;四是搜集整理影集;五是品评临摹各种书籍封面和插图;六是关注和积累各式各类广告;七是整理学生的手工制作。
刍议中等专业学校的美术教育 篇8
一、面向全体学生,并把握好本校学生的特点。
目前,因为各中等专业学校的生源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审美素养都不是太高,所以美术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美术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谋生技艺。因此,教师应该在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前提下,体现出美术的人文性,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改变认为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错误观念,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实现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教学目的。在中等专业学校中,不同类别的专业都可开设美术课或是美术欣赏课,课时则可以根据专业而定,这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书法家,而是让学校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美术基础,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体验到成功。
二、体现出学校特色,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从而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立业、创业服务。
中专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对于教学的要求与职校不同,中专学校在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加地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在内容和深度上不能作过高的要求。例如:计算机专业的美术课教学知识传授面可适当广一些,重点根据专业要求可多放在基础性的色彩上,如色彩调和、对比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分辨和运用能力十分有利;营销财会专业则可着重放在书法课上,多练习硬笔楷书、行书,同时兼顾毛笔书法和一些美术欣赏及美术常识性的知识、技能等。这样,既符合中专学校美术教学和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结合的特点,又能使学生一专多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不断地创新,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最终目的,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旧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价值,争取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学会学习,让他们能够感到美术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教师可以把课堂大胆地搬到自然中、生活中去,并采用多种形式的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对各种事件或意境进行表现尝试。这种做法能够极大地发挥学生全方位的思维模式,从而避免照葫芦画瓢或闭门造车。同时,对于一些学习美术兴趣不大的学生,可先从学校里的环境布置、广告宣传到出黑板报、班级小报等方面的美化工作入手,让学生感觉到美术使用的广泛性,发现它的作用,将学生引到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美术教学可延伸到各类活动中,在其它活动中体现实效。
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身的美术专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同时,使一些对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开创更大的空间。比如,可以组建一些美术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设成几个不同科目:国画、水彩画、环境艺术设计、书法等,使学生在兴趣小组的学习中,由兴趣体会到乐趣,由乐趣转化成志趣,这也正是兴趣小组活动所起的作用。再如,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学期开展一到两期大中小型不等的学生作品展览会。小型单元作品展范围可在本班交流,大型的作品展则可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请柬、海报和展厅布置等。这样不但能使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得到锻炼,而且能对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本校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五、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多媒体,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拥有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审美心理,具备鲜明的民族自尊心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是美育一个重要内容。美术属于艺术,但与其它的艺术种类又是有区别的。以音乐为例,音乐属于听觉艺术,而美术则是一种纯粹的视觉艺术。它的绝大部分信息来源于视觉,就如同一位音乐家不能没有一对灵敏的耳朵一样,一位画家决不能没有一双犀利的眼睛。
在学生特别是在大多数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面前,展示出一幅巨大的具有强烈的冲击力的画面一定会比什么都具有说服力。这就像和吃过葡萄的人谈葡萄是怎么个酸法是一个道理。在中专学校的美术教学中,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的内容及要求不相同,需要链接的信息量就会相应很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相关的教材资料缺乏、教学设施不齐备等情况。特别是在课堂欣赏教学中,所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较高,数量也较大。可往往有很多的美术欣赏作品在经过了数次的印刷后,色彩效果与源作大相径庭,图片又小,且质量很差,已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如果此时教师勉强让学生一味地去看、去理解,则明显会降低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美感了。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呢?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势必很难实现。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软件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改变了我们以往单一的美术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和提高教学质量就非常有必要了。多媒体所具备的强大的刺激功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特别是视觉和听觉。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中如果能正确使用现有的教学媒体,无疑将对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诸多资料,如:挂图、画册、幻灯等,让学生观看欣赏。同时也可以尝试脱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坚持黑板上画,学生努力在座位上描的这类单一授课模式,将一些教学内容制作成为课件(PowerPoint)的形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等条件的刺激,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用大量的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的美术作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会使学生感到美术课不但很有趣味,而且能从中接触到很多其它方面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洗礼。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学校美术 篇9
一、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实际
为了制订“海派美术”教育的策略,我在我校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参与调查的496名学生中,只有52人去过上海市区,有二十多人能说出外滩、南京路、城隍庙等几个上海市区的著名景点,只有16人能说出程十发、陈逸飞等知名海派画家的名字。对于这些数据,尽管事前我有一些心理准备,但还是有点吃惊:作为一个本土的上海小公民,居然绝大部分人没去过自己所居城市的中心地区,更谈不上对本土艺术的了解。
二、引导学生“进城”,激发探索兴趣
基于学生的现状,我先引导学生“进城”,使他们逐步了解上海。但按照现在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实地考察,因此更多地只能借助网络媒体。于是,我先对新旧上海的一些重要景点作了梳理,给学生开出了一张导游单:外滩、苏州河、南京路、福州路、石库门、豫园、新天地、田子坊、陆家嘴、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美术馆等,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上网探寻,做成简短的课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上海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着,我又给学生开出了一张探索海派艺术的任务单,请学生列举出著名的海派建筑、海派作家、海派画家以及海派音乐家各三个。当学生们完成这张任务单后,在他们的心中也留下了对海派艺术的初步印象。
三、精选画家作品,体验海派画法
纵观海派画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深入了解。于是,我对海派画家作了认真的梳理,选出了虚谷和张桂铭两位画家,分课时进行解读。虚谷是海上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以落笔冷隽、另辟蹊径的独特画风,在保守摹古、了无生气的清末画坛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同样在海派画坛,张桂铭则始终独树一帜,他以中国画的笔墨,结合儿童画的天真情趣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平面结构意识,造型夸张,色彩浓烈,构图奇巧,既有传统的气派,又有现代的风采。以上两位海派画家的作品,从构图、用笔和用色上学生相对容易模仿。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艺术传承创新方面的思想与成就,能给学生以启蒙。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加深了对“海派美术”的印象。
四、学习海派精神,践行传承创新
海纳百川、勇于创新是海派艺术的显著特征。当下我们应怎样在美术教学中继承和弘扬海派精神呢?我认为不该是一味的模仿,而应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作为书法和美术教师的我,一直在探寻书法和美术的有机结合点,以拓展书画艺术教育的空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我从传统的“书画同源”中得到启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发了“古字趣画”校本课程,以此来践行海派精神,表达对海派艺术大师的敬意。
对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思考 篇10
一、中职学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
当前阶段,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差, 且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 如何在3年的中职教育中, 使学生在心理与专业上满足社会的需求, 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师急需考虑的课题。
在中职美术教育中, 教学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 并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教学过程中, 重视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 并结合其实际需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增强职业技能, 培养职业习惯, 树立职业规范。作为中职美术教师, 应进一步明确美术教育培养目标, 并将其作为今后美术教学的重要依据, 明确美术教育方向, 使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就业,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二、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现状
(一) 中职美术教育的双重属性
现如今,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同时具备了升学、就业的双重属性, 不再单纯为了学生的就业而设计教学。当今时代, 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较高, 而无法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多为文化成绩相对较差、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 该类学生多不具备独立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而最终转至其他职业。社会对于中职院校的选择, 目的在于为高等院校输送专业人才, 因此, 中职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对于学校的知名度与生源情况产生直接影响。
(二) 生源质量相对低下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对于生源质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中职学校美术教育而言, 其生源情况可归类为以下三种: (1) 文化成绩未达到普通高中的分数线, 且有升入大学的强烈愿望, 希望在中职学校继续深造; (2) 对美术课程有强烈的个人兴趣, 且希望终身从事职业技术, 主动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美术; (3) 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均较差, 希望通过学习美术寻找出路。
(三) 中职美术教育的双重任务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具有双重任务, 即职业教育任务、学科知识教育任务。其中职业教育任务, 即通过中职美术美术教育, 为社会培养初级美术技工;学科知识教育任务, 即在中职美术教育中, 对学生进行学科基础知识教育, 包括美术原理、法则及规律等, 为高等院校输送美术人才。
三、中职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一) 创新教学理念
在中职学校美术教育中, 美术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突破以往传统落后的常规教学观念, 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提高及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 应将美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融合, 通过各类美术活动的开展, 充分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 使其美术专长得以充分展现, 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改善教学水平。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 包括素描、设计、国画及书法等小组, 促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对美术知识的学习。
(二) 创设教学情境
在某种角度来讲,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实行人性化美术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 作为中职学校美术教师, 应充分掌握课堂教学节奏, 通过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 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美术课堂, 思想畅游在教师为其创设的诗意或诙谐的教学情境中, 通过与教师的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 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 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中, 中职学校美术教材逐渐跟不上中职教育与学生的发展需求, 对美术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应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改革美术教材, 实现美术教材的生活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应坚持适度原则, 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需求及学习阶段进行设置, 对缺乏生活韵味的教学内容及时更新, 增强美术教材的实用性。与此同时,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结合美术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学习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思想应站在塑造人的角度进行挖掘,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其心理感受, 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作为中职美术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指导其进行动手训练, 增强多种感官的协调能力, 同时, 创新教学理念, 丰富教学方法, 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提升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兆红.对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24) :111.
[2]顾灿.对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 2011 (06) :135-136.
学校美术 篇11
关键词:美术设计;考试改革;因材施考;学分制
一、改虚拟命题为命题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授课选择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设计试题。这样的命题有针对性、实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职业学校“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同时,学生参与设计的美术稿件被有关单位采纳,对教师、学生都会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目前有关美术方面的信息很多,例如:采用联系实际生活中各方面美术信息的命题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钻研设计、学习绘画的兴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了学生适应就业形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百分制计分法为等级制计分法
职业学校目前美术专业的考核方式,大都采用百分制的计分方法。百分制适用于答案统一的考试,如数学、英语等,但对于美术专业来说就很不合适。因为美的感受和表达有很多方式,但没有一种公共意义上的标准。每个人对同一幅绘画作品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它没有“1+1=2”那样的标准答案,我们对一张绘画或设计作业的评判只能说其表现很好、一般或很差,没有也不可能对不同风格的绘画与设计作业给出很精确的分数。如果教师根据百分制计分法给学生作业打出一个很精确的分数,那么分数差别会误导学生,认为分数高的作品的表现方法、设计思路绝对是好的,要可以模仿,从而阻碍了不同绘画、设计风格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扼杀了美术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等级计分制就可以避免这些误导,等级计分制是指用规定的等级来标示学生的成绩水平,它主要有五级计分法和四级计分法。五级计分法把成绩分为五等,用5分、4分、3分、2分、1分来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可以用优、良、中、差、劣来标志。四级计分制则以优、良、中、差来标志。五级计分制和四级计分制美术专业都可采用。它的优点是既能有效地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又可以避免学生用细微的分数差别来衡量自己作业的优劣,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法,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因分数名次而造成的不必要心理负担。等级积分制在美术专业的几乎所有课程中都可应用。
三、改期末考试为平时作业计分制
平时作业计分制是指在授课时要求学生完成的每一张作业都实行等级计分,“课程成绩=每次作业成绩的和÷作业次数”,这样每次练习作业的优劣,都直接影响到学生本期的成绩评定,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这样学生知道每次作业在学期考核的重要性,就会认真完成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能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本学期我们在国画、水粉、素描等三门课教学中采用了作业计分制,作业收交率和优秀率明显提高。本学期和上学期作业收交率和成绩优秀率对比中可以看出采用平时作业计分制,同学们都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成绩的优秀率有了很大提高。
四、改“卷面考试”为“无纸考试”
“无纸考试”是相对卷面考试的一种提法,因其在整个考试过程中不用纸张而言,是指在美术专业的设计课程考试中,运用计算机选择字体、进行图像处理、排版设计等,最后将设计考试的设计稿存盘,评卷教师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调出学生的设计作业,就可以对其作业效果进行评判。这样的考试形式,可将原来的设计课卷面考试中用在文字描绘、图形排版、做工上的时间、精力节省下来,进行市场调研、查阅资料,开拓自己设计思路,并您能反复论证、完善设计图纸、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五、改统一考试为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考”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都讲究“因材施教”,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但是我们所采用的统一命题、同一评分标准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的个性特征不能充分发挥,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我们提出了“因材施考”的考核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因材施考”的原理,我们将课程评定设置为等级考试,像目前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一样,最高等级可设为
6级,要求学生在校的3年时间内每门课程最低要考过3级,然后各门课程学分累积,作为该生毕业考评的依据。学校应创造条件,在选修课安排上多开设适宜他们的课程和技能考核项目,以便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六、积极推行学分制
在前几种变革的前提下,我校在美术专业部试行了学分制的改革,即把每一个学生的质和量以学分的形式来表示。这样打破了原来的学年制管理模式,对学校的管理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弹性学制也在美术专业部试行。
针对试行学分制,教师教学和考核的自主性会增大,会有主观因素和人情学分的现象,我们实行了教考分离和能力评价社会化。即建立试题库,强化考核成绩的客观性和学分的真实性,做到公平公正,和坚持与社会考核相衔接,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外语、美术职业资格等社会考试或等级鉴定,取得多个证书。同时为了保证学分制的严肃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学分的管理上严格把关,以质、量和综合标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特教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篇12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教育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接受、模仿、继承”为基本模式。现代教育认为, 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 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 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在美术课上, 我不以师者自居, 俯下身子放下架子, 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畅所欲言,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绘画示范时, 我从不让学生跟着我一笔一画地画, 不要求学生作品非与示范作品一模一样, 对于学生创新的地方, 及时表扬、鼓励, 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心情较好, 情绪愉快, 观察灵敏, 思维活跃, 能通过作品较完全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正确使用教具, 创造直观形象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美术教具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手段的丰富利用, 导致教具的多样化。美术教具除了笔墨纸等外, 还包括以下形式:一是电教手段的运用, 多用的是课件、录像、相机等。电教手段形式新颖, 清楚直观, 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 有着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挂图教学, 它经济、简单、方便, 与投影录像相比它的优点是可长时间悬挂。挂图可用现成的也可以课前自己绘画制成。事实证明, 美术教具的应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 历来被视为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具的应用不应只满足一种展示或欣赏, 而是要充分利用教具, 以达到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要求。教具演示要明确, 出示时机要得当, 展示形式要科学, 执教者要充分发挥教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如讲《美丽的海底世界》时, 我把各种美丽的海鱼、海草、海底生物制成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功能, 仔细地观察, 从而激发绘画兴趣。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 灵活制作各种简易教具,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剪贴小乌龟》一课时, 我将小乌龟的生活习性通过一段录像, 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看得清晰明了, 教学效果很好。
三、加强思维训练, 提高思维水平
思维训练几乎贯穿美术教学始终, 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造型本身的技能, 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 过多地强调绘画、工艺等形式的步骤及其表现效果, 而忽略比技能更为重要的智力因素, 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殊不知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因素直接作用与非智力因素间接作用的结果。智力是人获取知识与能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性材料的积累。因此, 让学生多看多记显得非常必要。尽管学生对直观形象有良好记忆, 但让他们在机械识记与无意记忆状态下完成具体的形象默写与创作, 仍然很困难。针对这个现实问题, 我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调动思维, 尽力提供意义识记的条件。我在教学中不仅提供了直观的实物与范图, 而且积极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 真正调动学生思维。譬如, 分析公鸡的外部形态时把它的特性行为联系起来, 学生感觉到津津有味, 其记忆效果可想而知。二是提醒督促学生有意记忆:A.布置学生对家里实物观察, 到学校来默写;又把学校里物象“带”回家去默写, 每周训练两次。B.对课堂画过的物体进行及时复习。
打破思维定势是进行思维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学生中, 常见的错误思维习惯有两种。一是画得像、准确才算美;二是片面地认为干净、整齐、规则便是美。这些框框根本不属于美术普遍性规律的范畴, 严重束缚学生的表现力。就算涉及一些规律, 我们也不能把学生置于森严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管理状态下。就像写作文一样, 若一开始向百分看齐, 便无从下笔。所以,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念: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 创造不等于绝对规则与准确, 准确性是相对的, 只是生动比准确更有价值。特别是聋童, 其认知水平较同龄学生明显低下, 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因此, 我在美术活动课中, 一方面尽量多开展简易写生活动课, 生动第一, 准确第二。另一方面, 尽最大努力运用实物、灯片、范图及音像设备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灵感。此外, 我还组织学生参观展览, 游历名山大川, 亲近大自然, 使他们增加头脑中表象贮备, 为思维正确定向与创造表现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教师要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 为此, 首要任务是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 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 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 发展很快, 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获取最新信息, 更新固有观念, 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青春。
四、遵循认知规律, 逐步深化教学内容
教师要坚持以“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和训练。教学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 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只有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 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有关知识和技能, 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
针对双耳失聪的聋童, 我在美术教学中循序渐进, 多次重复, 反复启发, 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 突破习惯的范围, 从多方位、多角度思维。比如《冬天的回忆》一课, 我先让同学们回忆、想象一下, 冬天有什么景色?一年四季有什么不同?冬天我们都会做些什么活动?学生经过回忆、联想后回答:冬天有雪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冬天有春节, 可以放焰火、包饺子、穿新衣服等, 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同时学生还认识了世界的美妙、大自然的清新, 激发了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 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 这样便于学生领会教师的指导, 以及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 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 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 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 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 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及画面板、腻的缺点。
在基础未打好之时, 对于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 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纠正。要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 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学生不仅要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自己理解、记忆和想象的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摘要:特教学校美术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施教。文章认为, 教师要摆脱师道尊严的束缚,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教学效果;要正确使用教具, 创造直观形象;要加强思维训练, 提高思维水平;要遵循认知规律, 逐步深化教学内容。
【学校美术】推荐阅读:
美术学校简介06-27
学校美术节活动总结08-11
美术特色学校教学计划07-03
乡镇学校美术基础教育10-13
中国近代美术学校教育05-10
美术学校后期服务范文09-10
美术学校开学典礼致辞10-07
美术辅导学校招生简章10-21
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05-12
农村职业学校美术教学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