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2024-08-03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精选12篇)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篇1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愿地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从而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1]。国际尿病联盟在1996年就提出了糖尿病的5项基本治疗措施, 被形象地比喻为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 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监测,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 缺乏教育就像缺乏胰岛素一样危险[2]。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 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我区收住了60例糖尿病患者, 通过实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管理, 收到显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龄60~87岁, 女35例, 男25例, 合并酮症酸中毒5例。

1.2 方法

1.2.1 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 由内分泌专科教授, 眼科、营养师、主管护士组成, 对住院时, 出院后的患者实行跟踪教育。

1.2.2 定期举行糖尿病患者学习班, 发放相关资料进行普及教育。

1.2.3 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病程、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休差异而接受不同教育。主管护士每天利用15 min与患者进行交谈, 了解患者的需要, 血糖控制水平, 对前一次健康教育内容是否了解, 有无发生低血糖反应是否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 并评价其效果, 保证健康教育目标的实。

1.3 健康指导的内容

1.3.1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 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 部分患者经饮食治疗以后, 血糖完全恢复正常;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 多食粗制米面和一定的杂粮, 蔬菜应选含糖较少的白菜、油菜、萝卜、空心菜;烹调应用植物油, 并根据病情、生活习惯、配合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安排。

1.3.2 运动指导

让患者了解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根据年龄、体力、病情等不同条件, 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 2型糖尿病 (尤其肥胖者) , 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

1.3.3 口服降糖药指导

药疗班护士每次发药时, 应详细告知患者餐前、餐中、餐后药物的服药注意事项, 并定时巡视有无漏服, 保证达到降糖效果。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瑞易宁、亚莫利, 一般在饭前30 min左右服药。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的降糖药, a-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主要用于降低餐后高血糖。在服用该类药时, 必须与每餐的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下。还有一类胰岛素增敏剂, 如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等, 每日仅需固定时间服药一次。

1.3.4 注射胰岛素指导

对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耐心教会注射方法、部位、剂量、时间, 如自己进行注射胰岛素, 应注射在腹部, 大腿外侧, 4点间相距2 cm, 避免2周内在同一注射点注射两次, 影响药物的吸收。 胰岛素制剂应尽可能放在2℃~8℃的冷藏柜中储存。在注射前30 min取出, 放在常温中使之回暖, 这样可避免在注射时有不舒服的感觉。速效胰岛素:诺和锐、优泌乐在餐前5 min注射, 诺和灵R在餐前15 min注射, 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R在餐前0~5 min注射、诺和灵30R在餐前15 min注射, 诺和灵N、来得时固定时间注射。如血糖已达标, 生活有规律, 无特殊情况, 每2周必须正规查1天7次血糖 (即三餐前后+睡前) [3]。

1.3.5 预防糖尿病足

勤换鞋袜, 每天清洁足部, 不要赤脚走路, 以防刺伤;外出时不可穿拖鞋, 以防踢伤;应选择轻松柔软、前端宽大的鞋子, 袜子以弹性好, 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

1.3.6 低血糖的护理

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严密观察, 凡糖尿病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慌、头晕、多汗、面色苍白或昏迷等症状时应想到低血糖的发生。尤其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的知觉减少, 有时无任何前驱症状即出现神志丧失。因此凡意识不清的糖尿病患者均要想到低血糖的可能。应即刻测血糖, 可在抽血后不等血糖报告, 即给予糖水、果汁或静脉注射葡萄糖以争取抢救时间。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健康教育, 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健康行为、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 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血糖控制稳定。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人数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一经确诊便需终身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健康指导, 可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甚至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4]。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系统管理过程。方法 通过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了患者服药和治疗的依从性, 自觉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结果 所有患者血糖完全得到控制, 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 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面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62.

[2]王纯.糖尿病教育在基层的现状调查.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3, 16 (1) :6-7.

[3]王惠贤.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及效果评价.现代护理, 2005, 15 (1) :1248-1249.

[4]唐恩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指导.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3) :286.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呼和浩特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xx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居民糖尿病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糖尿病得到有效防控,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防治措施不断加强,规范化诊疗水平稳步提高,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全市居民糖尿病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防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糖尿病得到有效防控,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实现健康呼和浩特有关目标。

三、主要指标

1、到20xx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15.9;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2、倡导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四、任务措施

1、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巩固提升卫生城镇创建,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建设,并建成一批示范旗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旗县(区)评选,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行动实效。

2、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慢性病的综合防控,积极推进慢病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全市已建成的9个自治区级慢病示范区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慢病示范区申请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建”为核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组织的“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活动。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根据《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要求,认真做好糖尿病诊断、评估。对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建议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遵循医嘱用药,定期进行体检和并发症检查。依托辖区人群健康档案、慢病病人档案及管理情况,掌握并上报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评估及筛查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肾脏损害、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5、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促进信息来源统一,数据一致。尝试个人掌握家庭、个人健康档案,了解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并积极与家庭医生互动,加强卫生健康、合理饮食的宣传指导,促使个人健康意识及个人健康管理技能的提高与应用。

6、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制订糖尿病中(蒙)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并开展试点试用。

7、各级卫生健康委、宣传、广电局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8、各级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倡导科学运动。倡导群众糖尿病患者遵守科学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五、保障措施

1、健康呼和浩特行动推进委员会负责《健康呼和浩特行动》的组织实施,统筹政府、社会、个人参与健康呼和浩特行动,协调全局性工作,指导各旗县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研究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组织开展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评价。

2、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推动落实有关任务。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负其责。

3、各旗县区将落实本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针对本地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健康问题,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4、监测评估工作由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各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在推进委员会的领导下,各专项行动工作组围绕行动提出的目标指标和行动举措,健全指标体系,制定监测评估工作方案,对主要倡导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重点任务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评估。

六、考核评估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篇3

关键词:健康档案 信息 糖尿病防治 管理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64-01

2010年至今我站已对8800名社区居民统一建立健康档案,在做好原始信息的采集及录入的同时,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做好社区糖尿病防治管理工作。

1 资料来源方法

在建立健康档案过程中,通过对社区居民既往史、家族史的询问,从体检状况、健康咨询、生活方式等方面了解居民健康状况。

1.1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

通过居民到社区门诊就诊情况来收集社区内居民档案。本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对社区居民进行服务时,就要有工作人员对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由诊治医生根据每位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卫生服务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录。

定期为社区内的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康档案。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医护人员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居民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并将体检结果录入健康档案。

应该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走访社区居民,通过入户调查,详细了解居民的健康情况。要将这项工作落实到人,专人专访,完成该项工作。将通过走访入户了解的信息作为前两种档案建立的补充,做到“人人有档案,户户落不下”。

1.2 糖尿病人来源方式

通过健康档案核心表,查找记录在既往史部分有确诊糖尿病的对象、在各级医院新近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在社区居民普查过程中发现的糖尿病患者。

2 糖尿病病人的管理

2.1 糖尿病系统管理措施

建立糖尿病档案,对每位糖尿病患者建立专卡,并进行健康调查,每季度测血糖后记录在册。对每位糖尿病患者建立糖尿病随访表,按级别分册登录。

2.2 强化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对社区内的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分别安排随访时间。对于血糖控制的很好,没有新发并发症或者是原发并发症没有加重的轻症状患者,可以减少随访次数,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对第一次出现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周随访;对那些重症的患者,包括持续血糖控制不满意、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加重等,建议患者转诊治疗,并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及时了解病情变化[1]。

2.3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每年调整分级管理级别

3 糖尿病防治干预措施

3.1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且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病程很长。所以在治疗上要到正规的医院,在专科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到长期、正规、合理、科学、因人而宜的综合治疗。因此在漫长的病程中,患者在各种治疗及各种系统并发症的压力下,很容易产生心理恐惧、抗拒治疗,甚至出现烦躁、抑郁、多疑、焦虑等情绪,这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特殊反应,制定对患者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如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不同反应对其进行耐心的沟通、开导,同时通过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生活习性,以便及时进行更有效的心理引导,让患者得到更大的心理安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增强自信心,更好地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

3.2 对患者进行行为护理

3.2.1 个体教育

让他们了解该病的基础知识:怎样更好地预防、控制低血糖,正确注射胰岛素、正确服用降糖药的方法,了解血糖的正常值和波动范围,认识及时检测血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制定适合自身的饮食、运动计划,以及适宜的心理调控方法。

3.2.2 饮食指导

为了利于患者减轻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防止并发症,患者应该了解饮食控制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做到少食多餐,一般分配为1/5、2/5、2/5或1/3、1/3、1/3。

3.2.3 用药指导

不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注射液,其剂量和类型都应严格遵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做到因人而宜、科学规范的用药,切忌随意自行减量或者加量。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其次为手臂上部的外侧、大腿前部及外侧,应避免原形硬结及皮肤破溃处的注射。另外,患者应随身备有食物,体力不支或者出现出现脸色发白、心悸、头晕、出汗、手足发麻、颤抖等症状,就应立即进食[2]糖果或糖水10~15 g,并立即停止运动,卧床休息。

3.2.4 运动疗法指导

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有氧运动,需要注意的是要掌握好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如运动中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心悸等情况应该立刻停止行动,就地休息,并且随时携带巧克力、饼干、糖果等食物,及时补充糖分的摄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正确的运动方式不仅能控制体重,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促使糖代谢,还能提高胰岛素在周围组织中的敏感性,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

4 社区健康档案信息对糖尿病管理的作用

4.1 健康档案信息管理

在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管理的基础上,各社区配有一名健康管理人员,健康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是在责任医生团队化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对患者的个体化行为干预,为达到提高治疗的效果,让患者不断改变不良的行为,提高对糖尿病病情的重视和认知,减少并控制糖尿病情。

4.2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

实施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需要频繁地与每个患者沟通,与他们共同制定和调整管理计划。调动患者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努力执行,使患者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达到管理的目标,同时为了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适当加大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增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由此得出,将个体化的疾病管理和广泛型的健康认知教育结合起来,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不仅为社区糖尿病的管理开发了一条道路,也为社区其他慢性病的管理探明了一条方向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琳,刘新,宁艳花,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2286-2288.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 篇4

1 糖尿病前期概述

1.1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 其并非一种真正的疾病。正常人血糖水平为空腹血糖在3.9~6.1 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 h血糖<7.8 mmol/L。而当空腹血糖在6.1~6.9 mmol/L之间叫空腹血糖受损 (IFG)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 h血糖处于7.8~11.1 mmol/L之间叫糖耐量减低 (IGT) , 具备以上两个条件之一就称为“糖尿病前期”。

1.2 糖尿病前期的发病机制

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正常情况下这种激素能促进糖的代谢, 血糖升高时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增加, 血糖下降时分泌减少, 因此我们体内的血糖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水平上。但当人体长期处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情况下, 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逐渐下降, 使肝脏、肌肉等组织无法利用体内的胰岛素发挥正常的作用, 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减低的一种状态, 称为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者体内胰岛素受到了抵抗, 难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就会进行自我调节, 必须较正常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胰岛素来抵消胰岛素抵抗, 结果导致高胰岛素血症, 两者之间周而复始, 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最终发展为典型的2型糖尿病。

1.3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糖尿病前期除糖代谢异常外, 还有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倾向, 如高尿酸血症、血脂代谢紊乱、血游离脂肪酸增高、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纤溶活性降低, 合并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即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1988年—1994年进行的国家健康营养评估调查Ⅱ表明, 在糖尿病前期与代谢综合征之间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重叠的, 存在代谢综合征而无IFG与存在IFG而无代谢综合征这两种情况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倍;而当二者兼具时, 则风险增加20倍以上[1]。糖尿病前期还易引发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及大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Akintunde等研究表明, 糖尿病前期患者10年内发生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明显升高[2], 如糖尿病前期者的冠心病患者为糖耐量正常者的8.9倍, 高血压则为1.61~1.94倍。

2 糖尿病前期的社区管理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在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是11%和15%, 且呈逐年增加趋势[3]。大量前瞻性干预研究表明,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社区干预对保护居民健康、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社区是居民日常活动的基本场所,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民健康管理的基本单位, 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健康管理有着便于组织、连续监测的优势。

2.1 生活方式干预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缺乏科学的健康理念而导致的不良生活方式是人们患病的主要原因。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监测和系统分析发现, 现代人类所患疾病中的45%以上与生活方式有关, 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 在人们患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只占15%, 而个人生活方式则占到60%之多。新近研究表明, 改善生活方式可使糖尿病患病率降低50%, 高血压患病率降低55%, 脑卒中、冠心病患病率降低75%。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 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同样适用于糖尿病前期, 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4]。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主体均在社区, 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途径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美国糖尿病预防研究组对1 079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平均3.2年生活方式干预 (每周运动150 min, 体重下降7%以上) , 与对照组相比, 其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58%[5]。David Marrero在有关生活方式干预的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中, 给每位患者指派一位私人教练, 进行运动课程、集体培训和激励性活动, 采取的策略包括发放免费的运动鞋, 甚至对成功达到行为目标者给予奖励, 结果受试者体重平均下降2%~5%。其中一项在社区进行的研究, 受试者体重下降了6%, 且维持了12个月~14个月[1]。另有研究表明, 采用低糖、低脂饮食坚持至少1年, 摄入适量的膳食纤维或全麦食品, 每周至少累计进行150 min的中等体力运动 (如步行等) , 可明显降低血糖[6]。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可以明显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概率[6,7]。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水平控制在7%以下, 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发生[7,8,9]。

2.2 最佳干预时间

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发生在糖尿病发生之后, 且状态比较稳定, 没有明显波动。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逐渐上升的主要驱动力, 而其在糖尿病确诊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经开始发生。这就导致糖尿病在确诊时, 胰岛β细胞的功能往往已下降至正常值的50%甚至更低。在糖尿病的前期及早期, 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是比较平缓的, 但到了晚期 (糖尿病发生3年~4年后) , 下降速度就明显增加。在2009年的美国内分泌学会上, De Fronzo建议我们要早期干预, 最好是在刚刚出现IGT或者在尚未出现IGT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即开始干预[1]。可见, 要预防糖尿病, 使糖尿病前期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就要抓住糖尿病前期这个最佳时期, 否则, 就会使胰岛β细胞功能进入一个不可逆转的快速衰竭期。而社区是居民活动的基本场所, 有着便于组织居民进行定期监测血糖的优势, 有利于把握糖尿病前期的最佳干预时机。

3 讨论

对糖尿病前期者单纯控制血糖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但是并不能显著降低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糖尿病前期者常同时伴有多种危险因素, 如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血脂紊乱等大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所以, 在对其进行干预时不能只考虑血糖,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肥胖、血压、血脂、吸烟等所有与心血管有关的危险因素。

《黄帝内经》提出“上工治未病”, 积极防治糖尿病前期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西医在控制血糖方面的疗效毋庸置疑, 但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而中医在此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糖尿病在中医称为“消渴”, 根据具体病机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证型,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 因而临床干预需要根据具体证型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综上所述, 为了有效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应该尽早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健康管理。作为社区医务工作者, 我们要利用基层的便利条件做好糖尿病的前期筛查工作, 灵活运用中医及西医方法, 把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干预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总结糖尿病预防的成功经验并将其转化为社区实践,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刘海霞.美国内分泌学会关于糖尿病前期的会议共识[J].糖尿病天地 (临床刊) , 2009, 9 (3) :397-404.

[2]Akintunde AA.Epidemiology of conven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mong hypertensive subjects with normal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J].S Afr Med J, 2010, 100 (9) :594-597.

[3]郭玉红, 陈静.糖尿病前期的干预[J].中外医疗, 2009, 3 (5) :153.

[4]杨玺.“综合治理”糖尿病前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4-15.

[5]江孙芳, 高鑫, 等.随意尿和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社区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白蛋白尿筛查的应用评价[J].中华全科医师, 2009, 8 (1) :22-26.

[6]AmerieanDiabetesAssociation.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10[J].Diabetes Care, 2010 (33) :11-61.

[7]Martin CL, Albers J, Herman WH, et al.Neuropathy among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cohort 8 years after trial completion[J].Diabetes Care, 2006, 29:340-344.

[8]Stratton IM, Adler AI, Neil HA, et al.Association of glycaemia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UKPDS 35)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BMJ 2000, 321:405-412.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篇5

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项目开展以来。根据年初乡卫生院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提示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慢性病服务项目管理与规范管理。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方案

以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项目目标,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2型糖尿病等患者为管理人群,在门诊和各卫生室工作中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为契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管理和随访,并制定了2型糖尿病筛查、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个案实行一人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填表书写要规范、完整,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项目的各项职责。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将辖区内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和上报工作,力争我院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建档率、规范管理率达到上级要求。

二、培养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管理人员

为了使我院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工作顺利实施,今年举办了2型糖尿病知识讲座,之后接受广大群众咨询。根据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的具体管理和规范管理要求,培训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乡医熟练管理和规范管理程序,牢固掌握疾病的筛查、评估、个人信息的采纳、登记、归档工作要领,工作中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填写信息表格,准确记录数据,及时发现目标管理服务人群,做到及时发现患者,及时登记信息,及时建档管理及时随访,同时,要求各级公共卫生人员每月按时上报各类疾病患者本月的发现数和累计病人数,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定期管理,帮助患者家属及社会人群了解2型糖尿病对个人、对家庭危害,教育目标人群自我识别糖尿病,从而减少疾病造成的影响,指导目标人群倡导“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干预35岁以上正常高值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利推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指导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按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措施,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做好危急患者的转诊工作,督导门诊和乡医为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从而使慢性病从管理到规范管理。

三、全街道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按乡卫生院慢性病管理服务要求,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对全村全面开展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建档工作。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篇6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01-01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健康教育作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为新的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的随访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随访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8.65±10.12)岁;病程5.5-26.0n,平均病程(15.36±6.23)n;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12例,2型糖尿病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7.26±11.03)岁;病程5.0-26.5n,平均病程(14.36±6.41)n;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11例,2型糖尿病患者1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糖尿病类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均采取随访护理的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的随访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随访护理措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包括在社区和学校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讲等,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具体的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小组

健康教育小组的成员主要包括妇、儿科室主任医师及护士长等,组长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的主要工作内容便是对小组内的事务进行统筹管理,并对各医师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

1.2.2 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教育路径主要是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进行制定,然后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实施,并且根据患者临床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模式。

1.2.3 加强专业技能培养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的效果离不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技能,因此,为了达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最佳效果,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训,同时也需要加强团队合作。

1.3 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护理水平在3.9-6.0mmol/L之间;②好转:患者护理水平在6.1-6.9mmol/L之间;③无效:患者护理水平在7.0mmol/L以上。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 )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护理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

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3.7%,对照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为73.3%,研究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组要内容是对糖尿病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如何控制病情,主要目的在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为系统知识,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基础,包括健康知识、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运动等内容,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护理措施和管理[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3.7%,对照组为73.3%,研究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率与护理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郝素贞,陈健,潘玉荣等.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3,53(33):71-72.

[2]张立.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6(39):34-35.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篇7

1 垂直管理体系的构建

1.1 构建背景

1.1.1 三级社区卫生服务垂直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余杭五院与其下属的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07年实现了网络内“人、财、物”统一管理, 药品统一调配, 诊疗信息和费用结报全部由区属医院计算机系统统一管理的“三级社区卫生服务垂直管理”新模式[3]。至2011年发展成为全国唯一具有垂直管理模式的三级医·卫生管理·疗结构体。

1.1.2 医院-社区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始在18岁以上人群开展了慢性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每2年1次对社区常住人口以健康体检套餐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人数共9604人。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16.4% (1574/9604) , 血脂异常率16.0% (1534/9604) , 高血压病31.3% (3006/9604) 。社区中心未建立专业管理团队, 余杭五院糖尿病专科近年发展迅猛, 已构成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特色专科。因此, 依托三级垂直管理网络, 构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是改变辖区居民糖尿病三率低现状的良好出路。

1.2 构建内容和方法

1.2.1 成立专职管理团队

余杭五院糖尿病专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专病门诊, 专科团队每月定期进行糖尿病教育的支持;对中心和服务站的全科医生进行专业培训, 包括到糖尿病专科短期学习、跟专家门诊、接受系统授课和带教等;中心指定1名医生和1名护士, 重点负责糖尿病患者复诊、随访和教育等。

1.2.2 构建标准化防治流程

包括高危人群筛查、糖尿病健康教育、诊断、控制、并发症的检出和转诊等。利用授课、沙龙及糖尿病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开展医患教育, 患-患互教。控制目标依据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充分利用垂直管理下的双向转诊流程, 规范转诊, 提高治疗率。

1.2.3 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

20 11年利用信息化资源优势, 为患者做好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尿微量蛋白检测及并发症的检出等。

1.2.4 开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对所有糖尿病专病门诊就诊患者发放《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动态监测》手册, 让其随身携带, 便于患者了解和分析血糖动态变化的规律, 有利于生活方式改善。

1.2.5 多渠道普及糖尿病基础知识

政府为主导的年度健康体检, 提高了糖尿病检出率。街道牵头举办的糖尿病知识讲座普及了相关知识, 使得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注度提高, 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1.2.6 采用PDCA理念不断优化管理

团队利用PDCA (计划-执行-检查-改善) 的管理理念, 采用专病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沟通流程, 提高患者的复诊率和血糖控制率。

2 取得的成效

2.1 就诊率、复诊率和双向转诊率明显提高

20 10年社区中心糖尿病门诊就诊3122人次, 占门诊总量的1.4% (3122/2 2 0 0 0 0) , 2 0 1 1年启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后专病门诊就诊为5678人次, 占当年门诊总量的2.1% (5678/275 000) 。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 共有331例在中心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自愿纳入规范化管理, 复诊率达95.5% (316/331) , 8.5% (27/316) 因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转诊至余杭五院。

2.2 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比较

调查显示, 干预1年后316例管理对象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与行为方式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控制满意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

3 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 如控制不当常伴发严重的并发症, 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相比, 其医疗费用支出增加3~4倍[5]。随着全民医保覆盖面的扩大, 构建政府为主导,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已成为我国社区慢性病防控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社区医疗资源和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糖尿病的社区治疗存在许多实际困难。2011年WHO发布“应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咨询报告, 推荐在有条件的地方将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检测作为糖尿病的辅助诊断手段, 将Hb 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临界值。同时, H b A 1 c<6.5%并不能排除经血糖检测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余杭五院三级垂直网络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卫生机构资源和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 使糖尿病管理与一般社区相比较显示出独特优势。与孙庆毅等[6]报道的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有较大区别, 后者是医院与社区联动后针对城镇社区居民采取的管理模式;而余杭五院垂直管理的模式具有“人、财、物”资源统一调配的优势, 符合国家新医改区域内优质资源整合的精神, 使社区糖尿病患者享受到“同城、均质、优质”的服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城乡糖尿病患病率差别正在逐步缩小, 糖耐量减低人群逐渐转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使城乡结合部居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区域内优质资源, 无疑可将糖尿病防治窗口前移, 非常有利于做好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笔者希望余杭五院独特的三级垂直管理模式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 能为我国慢性病防治和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Yang W, Lu J, Weng J, et al.Prevalenc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engl J Med, 2010, 362 (12) :1090-1101.

[2]Balamurugan A, Hall-Barrow J, Blevins MA, et al.A pilot study of diabetes education via telemedicine in a rural underserved community-opportunities a nd challenges: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J].Diabetes Educ, 2009, 35 (1) :147-154.

[3]吴跃平, 吴少敏.三级社区卫生服务垂直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9) :722-723.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 (增录12b) :1-36.

[5]联合国大会决议61/225号) :世界糖尿病日[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7, 15 (5) :257-258.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健康管理探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接诊的70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1998年WHO规定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 低血糖症诊断标准[3]:1低血糖症状;2发作时血糖值低于2.8 mmol/L;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缓解。排除智障及精神类疾病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34例, 患者年龄53~80岁, 平均年龄 (62.1±2.9) 岁, 患者病程2~32年, 平均 (18.2±2.3) 年, 血糖0.9~2.8 mmol/L, 临床表现为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强烈、反映迟钝、嗜睡等, 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知悉该研究目的, 自愿参加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患者在入院后由护士安置床位,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干燥整洁, 保持患者被褥清洁。向患者讲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 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做好晨间、夜间的护理, 按时查房。按时督促患者服药。

2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 对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及家庭背景, 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向患者耐心讲解低血糖的危害, 让患者掌握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应急处理措施, 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 对食欲较差, 有呕吐症状者建议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对患者进行饮食和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在准备外出、大量运动时要减少药量, 合理增加进餐量, 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块、饼干在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服用; 保持良好的情绪,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测血糖, 掌握自身血糖波动特点, 定期监测血糖, 尤其在睡觉前应监测血糖, 以防睡眠中发生低血糖昏迷。通过健康教育手册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劝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应用 (±s) 描述,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使其了解并掌握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 合理控制饮食、情绪和运动量, 按时复诊, 对临床治疗和防治低血糖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4]。该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 健康教育在临床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应在临床积极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健康管理。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接诊的70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管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规律及按时复诊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 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康复, 对提高患者按时复诊率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管理,糖尿病,低血糖

参考文献

[1]施培玲.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2 (2) :148-149.

[2]吕宜凤.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的指导[J].实用护理杂志, 2012, 18 (7) :11.

[3]李德霞, 宋葆云, 张俐, 等.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特点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8) :725-727.

社区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社区中心招募的糖尿病患者90例,均为在社区家庭中自行服用降糖类药物(如磺脲类等)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43~65岁,平均50.2±11.4岁;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42~64岁,平均49.5±10.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卫生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包括定期测血糖、量血压和指导正确的用药方法等;观察组则进行社区综合管理并引入家庭保健员参与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社区服务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出“健康管理团队”组成人员,包括中级职称以上的全科医师,具有较高资质的社区护士和预防保健师等;由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相关培训,规范社区服务的方法和质量;相关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糖尿病管理规范》[3]中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健康管理团队”中的相关人员定期门诊,同时认真填写门诊记录并归档,定期组织糖尿病患者参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另外,服务人员还应通过电话跟踪等方式,督促糖尿病患者俱乐部会员每月进行门诊随诊和参加健康干预活动。

1.2.2 家庭保健员

对家里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健康培训,宣讲糖尿病发病原理和治疗原理,解释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及适量体育锻炼的作用,嘱咐家庭成员在日常饮食和生活方面给予糖尿病患者关怀,并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其他方面的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干预半年后通过实验室检查(包括餐后2小时血糖、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和问卷调查(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患者生活能力的自我评价等)等方式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问卷调查

干预后,观察组知晓糖尿病防治知识、经常自我监测血糖、能够注意饮食、坚持身体锻炼等健康管理行为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一般具有较高的生活能力,且其用药和血糖检测一般在医院外进行,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和用药工作是社区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员的作用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组通过社区综合管理、患者自我管理及家庭保健员参与管理,提高了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治意识和防治能力,对促进社区所有居民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资料显示,通过为期六个月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医务人员组成“健康管理团队”的干预,再加上患者自我管理及家庭保健员的监督,使糖尿病患者的知行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锻炼和户外活动,有规律地进食高纤维食物和减轻体重,开始戒烟、戒酒,并参加“健康管理团队”组织的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讲座。总之,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来说,加强社区的综合管理能够使患者具备不断改变自我行为的能力,而家庭保健员的参与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健康问题。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卫生管理,观察组则进行社区综合管理并引入家庭保健员,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及健康管理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知晓糖尿病防治知识、经常自我监测血糖、能够注意饮食、坚持身体锻炼等健康管理行为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管理能够使患者具备不断改变自我行为的能力,而家庭保健员的参与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健康问题。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健康管理,家庭保健员,血糖

参考文献

[1]吴燕,杨俊杰,王菊兰,等.“团队-契约-医患合作”的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5):2861-2864.

[2]吴义如.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联合家庭保健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82-383.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和径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报表。2012年和2013年初,径山镇辖区内人口分别为38 513人和38 564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比例均为21.00%;社区居民中糖尿病患者分别有672例和731例,女性患病人数比男性多57.00%~63.00%,35岁以下患者6例。径山镇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见表1。

1.2 方法

径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初开始实施健康管理,主要措施包括前期建立健康档案、检测指标、健康教育、周期性健康体检、对被管理对象提供上门服务和电话定期随访等。统计分析开展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自我检测情况和转归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将该机构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导出后,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实施健康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变化情况

实施健康管理1年后,2012年底空腹血糖水平在4.40~6.10 mmol/L之间的患者比例增加了9.97%,与2012年初时的比例(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15,P=0.000);空腹血糖水平在6.10~7.00 mmol/L之间的患者比例增加了10.06%,与2012年初时的比例(48.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16,P=0.000);空腹血糖水平在7.0mmol/L以上的患者比例减少了20.03%,与2012年初时的比例(5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6,P=0.000),见表2。按WHO标准,如果空腹血糖水平达到7.00 mmol/L就是糖尿病,若在6.10~7.00 mmol/L之间则属于灰色地带。如果这个地带能够控制好,就能退回到健康人的白色地带。2012年,在科学的健康干预下,空腹血糖水平在7.00 mmol/L以上的患者,一部分空腹血糖水平退回到了6.10~7.00 mmol/L之间和4.40~6.10 mmol/L之间。

例(%)

实施健康管理2年后,2013年底,空腹血糖水平在4.40~6.10 mmol/L之间的比例增加了21.34%,与2013年初时的比例(12.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4,P=0.00);空腹血糖水平在6.10~7.00 mmol/L之间的比例增加了2.46%,与2013年初时的比例(24.35%)比较无显著形差异(χ2=1.16,P=0.28);空腹血糖水平在7.00 mmol/L以上的比例减少了23.80%,与2013年初时的比例(63.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2,P=0.00),见表3。2013年空腹血糖水平在7.00 mmol/L以上的患者部分退回到了6.10~7.00 mmol/L之间,空腹血糖水平在6.10~7.00 mmol/L以上的患者部分退回到了4.40~6.10 mmol/L之间。

2.2 健康管理期间患者自我检测情况

2012—2013年间患者每月至少测1次空腹血糖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2.00%和37.00%,每月至少测1次餐后2小时血糖的人数分别为21.00%和35.00%,每3个月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的人数分别为0.00%和19.00%,1年至少测1次血糖的人数均为100.00%,1年至少测1次尿微量白蛋白的人数分别为22.00%和20.00%,见表4。

例(%)

2.3 健康管理期间患者疾病转归情况

2012—2013年期间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9.94%和36.94%,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分别为2.98%和0.00%,发生脑卒中的比例分别为4.91%和19.56%,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分别为6.10%和11.90%,发生肾脏病变的比例分别为3.72%和0.00%,发生神经病变的比例分别为2.38%和8.89%,见表5。

3 讨论与建议

3.1 探索个性化健康管理,提升干预效果

一项关于糖尿病的20年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健康干预最为重要。该项研究是在1986年开始实施的,研究者从11万人群中筛查出577例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了20年的队列研究,结果发现,在平均年龄46岁的577例高血糖患者中,6年后顺其自然生活的对照组有66%的人成为糖尿病,而经过科学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人群,仅有43%的人成为糖尿病。6年的干预结束后,在20年后进行回访,对照组中有93%患糖尿病。我们此项研究也表明,干预(下转第54页)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效果空间值得进一步探索[2,3]。因此,应该加强对健康管理团队进行规范的教育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逐渐向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全科医生服务能力靠拢,尤其应该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诊疗思维,注意患者生活环境、经济能力、文化观念、社会关系及职业状况等多方面影响健康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

3.2 建立社区健康小屋,引导患者自我管理

全国先进城市纷纷建立了社区健康小屋,杭州市拱墅区也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社区健康小屋,由区政府出资建设房屋、购买设备和配备人员,宣传引导慢性病患者自觉地去健康小屋检测,定期有1名工作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全区慢性病知晓率和控制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德国社区也有健康小屋,里面配备一些仪器设备。例如: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及心功能等设备,定期有专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居民可以随时到这里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及时传递给对应的健康管理机构。另外,居民还可以在那里利用健康评估工具,填写健康自测、生活方式评估和疾病风险评估问卷,答题后,电脑健康工具会马上给予反馈。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维护与治疗。目前径山镇医护人员不足,但糖尿病患者较多,且逐年增长,所以,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检测管理显得非常重要[4,5]。

3.3 创新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患者知晓率

芬兰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运动达到35分钟左右,或每周锻炼超过4个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80%。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会增倍;明显超重的人,如果减肥5%后,即使不锻炼,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降低70%。另一项研究表明,患2型糖尿病或有胰岛素抵抗的人,每次饭前喝约两汤匙醋再吃饭,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这些都是科学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然而,许多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却不知道,我们以往开展的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显著,所以,应该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学习健康教育技巧,创新健康教育方式,注意受众的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健康促进、用药指导以及人文心理关怀,使管理对象能够理解接受,乐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坚持下去,对于预防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6,7]。

摘要:目的 评价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径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和2013年两年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缓解与控制。对2012年和2013年干预前后指标比较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在4.406.10 mmol/L之间,分别增加了9.97%和21.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健康管理对于缓解糖尿病患病现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应探索个性化健康管理,提升干预效果;建立社区健康小屋,引导患者自我管理;创新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患者的知晓率。

关键词:农村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曹海涛,徐学凡,张引.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4):24-26.

[2]沈宇峰.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6):25-27.

[3]符美玲,冯泽永,陈少春.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3):233-236.

[4]陈敏,薛晶晶,王稼颖,等.社区全科团队模式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236-238.

[5]陈利群,王蓉,曹晓玲,等.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9):19-20.

[6]王淑康,李士雪,罗司军.慢性病健康管理必要性的实证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0):713-715.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篇11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管理金字塔》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运动管理金字塔》实施健康教育培训,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教育前后血糖值的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的患者运动知识评分显著高于教育前,且自主运动性明显提高,血糖也明显下降。结论 利用运动管理金字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运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运动管理金字塔;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19-02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居世界首位,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1]南指出,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即应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2]。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包饮食、运动、药物、监测、自我管理等。患者往往把饮食、药物放在首位,而忽视了运动管理,而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运动管理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有着同样不可缺失的作用。合理运动可以让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明显降低血糖,但如果长时间和高强度的运动可使血糖消耗大,反而引发低血糖,并且糖尿病患者在伴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参与运动可能会增加受伤的危险,因此合理运动是十分重要的[3]。我院以《运动管理金字塔》为主要内容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3年6~11月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纳入标准: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男44例、女36例。具有基本读写能力,生活能够自理,能够理解并自愿接受教育,且血糖均无明显差异,无并发症,无明显的智力,精神障碍。

1.2方法

1.2.1教育方法 由糖尿病健康教育护士每周二、四下午应用运动管理金字塔开展健康教育和指导。运动健康教育知识包括运动的条件、运动前的准备、运动时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效果,运动方式以强度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频率从少到多,先进行有氧运动,后增加肌肉负荷运动为原则,直观的帮助每一位患者安排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把握零星时间,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避免长期久坐不动。①坚持每天能做的事情,每次活動时间、频率、强度不限,提高日常活动能力。②每周3-5天做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或快走等,每次活动20min以上,每天活动30min以上。③每周2-3天锻炼肌肉强度运动,如仰卧起坐,压腿等,每次肌肉力量练习负荷以能够重复8-15次/组为宜,循序渐进。④尽量减少上网,看电视等少静多动的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空腹时不要运动,最佳运动时间为餐后1小时,并应该避免在口服药或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进行剧烈运动[4],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避免在运动的肌肉部位注射胰岛素,以免在运动时加速胰岛素的吸收而引起低血糖。同时身边随时带有糖果及健康卡片,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1.2.2评价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ɑ=0.05.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采用同一套试卷对患者进行测评,测试题在培训内容上自行设计,包括8道题,每题10分,制定自身运动计划占30分,由三名护士评判,取平均分,完成教育者80例。

表1教育前后患者运动知识评分比较(n=80)

题目教育前 教育后运动重要性 6.3±1.210.0±0运动项目的选择 5.8±1.0 9.8±0.2运动时间的选择 5.3±1.0 10.0±0运动前准备 6.5±1.0 10.0±0运动量的制定 6.4±0.5 10.0±0注射胰岛素时运动注意事项 5.3±0.6 10.0±0 运动降糖可信度 6.8±0.5 10.0±0 注:教育前后比较,均p<0.01

2.2教育前后血糖值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二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糖变化比较(mmol/L)

教育前 教育后空腹血糖 6.2±1.3 4.3±1.6餐后2h血糖 6.4±1.1 5.1±1.53讨论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和服务等,使人们面临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5]。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合理运动,不仅能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而且能调节血压、血脂,还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6]。运动管理金字塔能更直观的帮组每一个患者安排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合理运动,把握零星时间,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避免长期久坐不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以运动管理金字塔为指南的运动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运动知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在以后工作中关于应用运动管理金字塔的健康教育可以长期开展,从而提高患者身体健康,有效控制血糖,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3,12-13.

[2]杨淑芳.健康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首选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09期.

[3]谢红.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J],护理学杂志.2005.20(7):71-72.

[4]戴筱英.糖尿病患者餐后不同时间运动的降糖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14-915

[5]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 男26例, 女18例, 年龄53~67岁, 平均 (61.3±1.9) 岁。对照组43例, 男24例, 女21例, 年龄52~68岁, 平均 (62.1±1.8)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指导, 包括饮食指导、疾病介绍等, 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 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其主要措施包括: (1) 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根据《糖尿性患者自我管理系列教材》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工作, 先发挥护士长的作用, 要求护士长对全体小组成员展开教育, 再按照平均数为每位护理人员划分患者, 要求护理人员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课程教育, 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管理要点、自我监测内容、饮食管理方案等。 (2) 在课程教育过程中, 每个糖尿性管理成员应积极参与活动, 并在教育工作结束后, 开展连续性的“医院糖尿病患者自主管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护理人员结合国家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相关要求, 继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连续的教育指导方案。 (3) 效果评价。在项目实施之后, 护理人员编制《糖尿病自我管理调查报告》, 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 并针对患者的疑虑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教育后各项指标与血压的变化情况。

自行编制糖尿病自我管理调查表, 分别统计患者的知识、行为、自我效能等评分, 每项评价项目各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教育前后的行为得分情况, 观察组干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 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同时, 由于糖尿病目前具有不可治愈性, 患者一旦发病就面临终身治疗。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对患者自我管理的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增加患者的生活信心, 使患者能掌握生活所必须的技能与知识, 为改善预后奠定基础。

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来开展疾病防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患者通过改善自己行为, 来优化机体的相关参数, 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 提高临床效果。本研究的自我管理理论, 以患者教育为核心, 通过加深患者的认识, 达到提高患者自信心、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目的。

从我院实践经验来看, 护理人员针对当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普遍偏低的现象, 在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要重视与患者的交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保证患者依从性奠定基础。在工作中, 护理人员通过唠家常等方式走进患者生活, 通过自己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赢得患者的认可, 保证患者能相信护理人员所提出的建议与要求, 为开展后续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2) 建立科学的系统化课程。通过课程讲解→活动实习→效果评价的基本流程, 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指导, 并在活动之后评价教育效果, 保证教育工作的效果, 最终能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 进而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活动中。 (3) 重视效果反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护理人员做好随访工作, 统计患者出院后糖尿病控制情况, 并叮嘱患者重视自我管理, 最后对患者在自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以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我院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方法, 收到良好效果。在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后, 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夏真芳, 杨土保.家庭健康教育对海口市城中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2) :5795-5797.

[2]袁华, 李文涛, 彭歆, 等.我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12B) :4190-4193.

[3]郭东锋, 潘建清, 赵云鹏.深圳市福田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 (5) :596-598.

[4]高俊香, 张力辉, 王丽娟, 等.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项目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7) :32-34.

[5]邢冬婕, 刘威, 郭淑惠, 等.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 (5) :929-931.

上一篇:欧阳修的严谨下一篇:SIR传染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