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法

2024-12-24

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法(精选12篇)

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法 篇1

学, 不仅取决于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生动、学生的参与度等,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才能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因而课堂教学的导入负有酝酿学生情绪、渗透教学主题、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带动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任务。成功的课堂教学导入, 对课堂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是激发学生

课学习兴趣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导入新旧

堂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进行灵活变通。多年的教学生涯, 使我对文/顾教春迎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有了一定的体会。学精一、化学课堂导入的功效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能抓住学的生步好的入教的智学思力效维振、果激奋发。的具学状体生态可的, 有以兴助从趣于以, 使取下学得几良个生导1方面阐.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入生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感情的体。学现, 法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进行积极思考。所以我们每一位善导的老师在教

学之始都应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明白所学化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注意力是人们心灵的唯一门户, 课的开始教师要给学生强烈新颖的刺激, 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其它各种思维活动, 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进入到教学程序之中。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作鼓动。揭示化学科学的重要性, 降低化学学科的难度, 展示化学科学的魅力, 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学生就想知道为什么, 就愿意学。因此利用巧妙的素材作“引子”教师就能轻松自如地导入新课题。

二、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1. 直接导入法

在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时, 上课开始就给学生猜测:空气看不到, 摸不着, 同学们知道我们这个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概有多少吗?很少学生能回答得出, 此时老师可以话锋一转, 我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就能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带着悬念自然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2. 复习导入法

采取复习的方法导入新课复习的内容要和本节内容有联系, 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例如, 高一教材《硫》一节教学中可采取从氧原子结构入手、画出硫的原子结构, 从氧和硫原子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 得出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

3. 以旧拓新导入法

教学中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 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 这是常用的方法。例如, 在讲物质的量浓度时可先复习溶液质量分数等有关概念, 从而导入新课。

4. 类比导入法

有些化学概念表面看来很相近, 实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采用类比导入法, 便于把新旧概念区分开。例如, 在讲电解时先让学生回忆电离的知识, 然后指出电解与电离是否相同?如若不同有何区别与联系?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5. 实验导入法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要求解惑的心情很急迫。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 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 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态、声、光等方面的刺激, 同时提出若干问题, 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

6. 化学魔术导入法

用化学魔术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从而把新课推向高潮。例如, 在讲氨的结构和性质时, 可给学生做“空瓶生烟”的小魔术, 然后指出氨气除了具有与氯化氢作用生成氯化铵的性质外, 还有哪些性质呢?从而引入新课。

7. 激情导入法

教师用激情的语言讲述一点化学史料借此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例如:在学习碱金属知识时可介绍英国化学家戴维的事迹。戴维用电解法电解苛性钾时, 将分解的生成物倒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时, 突然“轰”的一声, 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戴维失去了一只眼睛, 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戴维酷爱科学, 勇攀高峰的精神。

8. 故事导入法

化学的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讲些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 可避免课堂教学导入的平铺直叙之弊。例如, 讲苯分子的结构时可以从介绍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的“南柯一梦”开始, 突出凯库勒梦中还在思考还在工作。

其实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 例如教具、挂图、幻灯、视频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等生动具体的直观形象, 都是课堂导入不可忽视的素材。通过导入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 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

三、化学课堂导入法的应用原则

1. 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

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

2. 导入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教师尽量要用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 导入新知识以及预设时要尽量做到激其情引其疑, 从而使学生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3. 导入要起到揭示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 将

学生引入真实、生动的求知情境, 解决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 克服畏难情绪。

总之, 课堂导入是教师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虽占用几分钟甚至只有几句话却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犹如乐曲的“引子”。好的“导入”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 是引领学生驶向知识海洋的风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不同的课题运用不同的激励性素材, 精心设计“导入”语, 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 只有做到引人入胜、造成悬念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一堂优质的化学课堂教学, 不仅取决于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生动、学生的参与度等,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才能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因而课堂教学的导入负有酝酿学生情绪、渗透教学主题、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带动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任务。成功的课堂教学导入, 对课堂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功效,方法,应用原则

参考文献

[1]庄清辉.实验导入法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J].中学物理.2010 (10) :20-21

[2]刘淑云, 龙立平, 胡拥军.普通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导入法研究[J].化工时刊2009 (7) :73-75

[3]王宇昕.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法之我见[J].数理化学习2010 (5) :55-56

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法 篇2

学生分角色表演不仅很适用而且很具有吸引力和可操控性。是一种经过提炼、升华的交际活动形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把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在做中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有不同外貌特征的人物上台表演,这样导入:

Teacher:Oh,Tom,you look so cool.

Student A:Yeah.I have a new look.

Teacher(to other students):What does he look like?

Student B:She is tall.And she has black straight hair.

Student C:She´s of medium height.

再如在讲七下Unit5 I´m watching TV 中,如jump,run, clean, swim, talk on the phone等,让学生做,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介绍现在进行时态,学生会更好理解。

在表演中,学生会揣摩不同身份的人物的心理,模拟出各种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这种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训练,可以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

3.2直观导入法。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维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例1.对初学者用实物介绍一些人或事物名词和新句型是非常必要的。

如:教师(指着书):What´s this?

学生:It´s a book/pen/pencil.

再如:学习七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新句型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banana, pear, apple.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熟句型)

S: It´s a banana/pear/apple.

T: Do you like bananas? (过渡)

S: Yes/No.

又如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也可用实物导入。

例2.图片对于一堂英语课导入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如学习七下Unit1 Where´s the post office? 用求先准备好的一张城市平面图,建筑物的关系一目了然,路线图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3.3歌曲导入法。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词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这音乐声波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唱歌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Bodylanguage时我用If you´re happy ,clap your hands《如果高兴,你就拍拍手》这首歌导入课文;在导入形容词的比较级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happier we will be《人越多,越高兴》这首简单易学的英文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对语法点的认识加深了,教语法let sb do sth , see sb do sth和can 等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时, 课堂就引用《挥着翅膀的女孩》导入,let me fly,I´m singing in the sky believe me, I can fly…… see me fly…

我发现优美的歌声能引导体验学习中的乐趣,学习兴趣剧增,学习也就由被动转主动了。

3.4谜语(Guess riddles)导入法

人们总是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感兴趣,尤其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利用谜语导入新课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如在教学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教师教学动物类单词时:

Teacher: They´re black and white. They´re from chengdu. They eat bamboo.

What kind of animal is it?

Students: They are pandas.

3.5提问式导入法

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以“连珠炮式的提问”、“突如其来的提问”等形式,使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例如,在讲过去时前,可以从提问现在时入手。

3.6练习导入法

练习导入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上语法课,我在上完成时态语法课时先出了一些与过去时态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顾旧知识,然后再做一些完成时态的题。通过对比练习,学生对新时态有了初步印象,对语法也就不怕了。

4对英语课堂导入的感悟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变化无穷,但都异曲同工,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为此,要成功地导入新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提高英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导入这一环节中做到游刃有余,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我愿同所有英语同行们协作努力、共同探讨,让“导入”这朵艺术鲜花在课堂上绽放得越来越绚丽!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2]莫幸华:《中小学外语教学》

[3]钱希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深加工”》

[4]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5]田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中学外语教与学》,第四期。

[6]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大出版社

[7]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版)

[8]张厚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版)

名言警句

世界上没有比当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主义色彩的职业了。医生直到病人最后一分钟还要为挽救他的生命而拼搏,绝不会让患者感到自己病情严重,甚至毫无希望。这是起码的医德。我们教师应该在自己的集体中发展、深化我们的教育道德,应该确信教育中富有人情味的开头正是每个教师素养中最重要之点。

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法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語;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一、课堂教学导入的内涵与意义

1.什么是课堂教学导入。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

2.课堂教学导入的意义。恰当的导入技巧是成功英语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师生共同演绎教学乐章的前奏。一堂课最成功、最关键、最令人关心的就是导入环节。导入技巧在成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师生心灵深处架起一座方便彼此交流互动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教与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师的基本人生态度。导入环节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知识体系并使之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有针对性且具创造性的导入能激活旧知识,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控教学气氛,获得课堂教学的试探性反馈,成为教师对实际适时调整教学的初步依据,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凝聚力。

二、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成功的导入,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课堂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要导出实效,首先要导出“趣味”。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为此,教师要使用风趣活泼的语言、热情开朗的态度、新颖多样的方式来导入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促进师生进行快乐的教学互动,享受学习的乐趣。

2.课堂导入要切合学习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要注意切合实际,不能随心所欲,单纯为“导入”而“导入”。从教学目标和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明确教学任务,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

3.课堂导入要设置学习的悬念。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动力,是思维的“启发剂”。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敢于创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坦陈观点。

三、常用的导入方法

1.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入新授课题。这个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当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如Book3 module11中可以通过词汇竞赛复习有关weather的词汇,再让学生用列出的词造句,如:I like snow because I can make snowmen.等等,让他们熟悉有关天气的词汇。这样的导入激活了学生头脑中有关天气的词汇,并为下面围绕天气开展的一系列听说活动做好铺垫。

2.预习导入法。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最好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Christmas Day 一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What do you often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western countries?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理念更加深入的探讨。

3.设疑导入法。“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使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Book I Lesson 26中都在谈论双胞胎的相同点,在引出听力之前,设置几个双胞胎不同的悬念问题:Are they in the same row?Are they in the same team?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地听。所以悬念导入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上。

4.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初二lesson 102课前,播放电影《TITANIC》的几个片段和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引起学生的反响,甚至有学生在跟着哼唱,教师抓紧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告诉学生本课也是学习TITANIC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略论高职英语课堂导入法 篇4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堂,导入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正是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的一步,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精妙的英语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启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学生, 对于英语这样的公共课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 而且他们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面对这种现状, 英语教学要在一开头就要打动学生。而一些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讲解英语知识, 如何应对各种考试, 对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课堂导入重视不够。缺少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对此堂课的学习兴趣。高职生的特点很明显, 只要在第一时间让他们感到有兴趣, 有求知的欲望, 再加上他们思维活跃, 活泼热情的性格, 他们将会积极参与整堂课。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 教师要重视教学导入环节, 运用巧妙、精彩、多样的导入方法进行教学,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拥有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其他学科的课堂导入一样, 高职英语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 引领了整堂课的基调。巧妙的课堂导入, 能衔接新旧知识, 保证知识的连贯性;能指明学习的目标, 引导学生的思维;能明确一节课的学习重点, 让学生有的放矢;能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 融洽师生关系, 由此可见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

高职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

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导入是用一些起引导作用的语言让学生进入要学习的新知识当中。但导入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 具有针对性的原则

导入不能凭空而论, 第一, 要针对教材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 参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使之与授课内容有内在联系, 不能让导入的语言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第二, 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导入语。教师要力求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基础, 满足学生学习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

如在进行《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III》Unit 6 Brands and Advertisements这一章节的讲授时, 笔者给出了一些打乱顺序的广告语和品牌标志, 让学生进行连线。这些品牌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 有耐克、KFC、NBA、雀巢、宝马、格力等。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而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正是品牌和广告, 很容易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 具有启发性的原则

启发性的导入语能给学生留出想象空间, 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积极思考, 渴求获得知识, 这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讲授《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Ⅱ》Unit 3 Making Reservation的第一部分Talking Face to Face时, 可以先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If you want to book a room, whatwouldyousaytothe receptionist?学生对这个问题颇感兴趣, 他们各抒己见:“We should tell the receptionist how long we will stay there”, “We should tell receptionist what kind of room we’d like to boo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don’t forget to ask how much rent per night.”教师要肯定学生的答案, 然后启发他们有很多的预定情景:“Call to reserve a lecture hall in a hotel;your booking of a hotel room is denied for the peak season and so on.”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 开阔了思路, 启发了思维, 从而有利于教学的展开。

(三) 具有趣味性的原则

富有趣味性的导入作为开端会给整堂课定下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基调。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趣味十足的问题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积极和教师互动, 主动求知和探索新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在讲授《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Ⅱ》Unit 1 Greeting and Introducing People时, Trying Your Hand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会写自己的名片。自我介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而对用名片进行自我介绍, 是很少接触到的。因此, 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名片的说法“business card”, 扫除了障碍, 然后发给学生名片大小的空白卡片让学生运用表演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进行两到三组的表演之后, 笔者提出问题“I’m sohappy that you can use your business card to introduce yourselves.But do you mind your card is blank?”学生对名片的书写有了兴趣, 笔者才开始对名片写作的讲解。

(四) 具有简洁性的原则

导入语不宜过于冗长或繁琐, 要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其根本目的是用最精练的语言自然过渡到课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它是教学的准备活动, 3~5分钟即可, 既要“精”又要“准”, 力求事半功倍。因此, 教师的导入语要精心设计。

如讲授《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Ⅱ》Unit 4 Cultural Stereotypes and Misunderstandings时, 笔者给出问题“Stereotyp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s sometimes seem to be unavoidable.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passage which is about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a Japanese person and his foreign classmates and stu-dents.”这样学生很快进入了课文学习的状态。

高职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及手段

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导入方法,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导入设计, 包括设计手段、语言难度等。现在介绍几种基本的导入方法。

(一) 背景知识讲解导入法

有些教学内容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比较远, 学生很难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而且有些知识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 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点播。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宜使用背景知识讲解法, 简要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例如, 《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Ⅱ》Unit 5有课文Tangsancai-An Ideal Tourist Souvenir。这是一篇说明文, 内容专业性较强, 专业词语较多, 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于是笔者在授课最开始给学生做了精彩的背景知识介绍, 介绍了唐三彩的起源、工艺、特点等, 让学生对唐三彩这一艺术产生兴趣, 为中华民族这一文化瑰宝感到自豪, 带着这种民族自豪感进行课文的学习, 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悬念激疑导入法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 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带着疑问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因此悬念激疑是有效调动学生思维的方法之一。

如在讲授《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Ⅲ》Unit 3 Who Is Using My Credit Card Today时, 笔者是这样安排课堂导入的:

T:Nowadays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 to pay the money.Can you point out some?

S1:Yes.We can in cash.

T:Yes.That’s a traditional way.

S2:In our school we can use allpurpose card.

T:Yes.That’s a high-technical product and it is very convenient.

S3:We can use credit card.

T:Good.Using credit card is a fashion way to pay.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love this little card.But do you know that someone’s credit card be used by others?Do you know someone’s money removed from their accounts, and unauthorized charges had appeared on their credit cards?

Ss:Really?How could be that?

S4:I haven’t thought that people’s account could be“hijacked”。

T:Now let’s learn the passage Who Is Using My Credit Card today.

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对信用卡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又会好奇它是怎样被别人盗用的, 进入了本节课的主题。

(三) 师生讨论对话导入法

高职阶段的学生意气风发, 充满朝气, 更有表达欲和表现欲, 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阐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 在课堂导入时, 提出一个或几个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话题, 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有对课堂宏观调控的能力, 对于学生无意义的回答能从容面对, 积极肯定, 并把话题引入正确的方向。这种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自信,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和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还能融洽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从而达到课堂导入的最佳效果。

例如, 在讲解《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I》Unit 2 Different Attitudes to GiftGiving一文时, 笔者是这样安排课堂导入的:

T:Didyousendsomegiftto others?

S:Yes, we did.

T:Good.And 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s giving gift?

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讲述了自己或家人赠送礼物的态度。

T:Let’s summarize what is our Chinese attitude towards gift giving.

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总结了共同点, 提出了若干条中国人对待该问题的态度。

T:Yes, but do you know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gift giving may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Today we wi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it.

由此, 笔者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样的讨论和对话,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 求知的欲望调动了起来, 必然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电教媒体导入法

科技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福音。教学不只是单一的语言沟通, 录音机、电视机、电脑、投影仪等, 都可以作为教学工具进入课堂。电教媒体用声音、色彩和动态画面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多种感官的刺激必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解《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II》Unit 6Luciano Pavarotti—Bring Opera to theWorld一课时, 笔者首先在投影仪大屏上给出了帕瓦罗蒂演唱会时的照片让学生辨认, 然后播放帕瓦罗蒂一段简短的演出录像。歌声让学生激动。最后用做好的幻灯片给学生简要介绍帕瓦罗蒂传奇一生的几个关键点, 梳理了文章的主线, 给文章的讲解做了直观、有效的铺垫。

导入方法除了以上四种还有很多, 比如表演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辩论导入法、关键词导入法等等。各种导入法是相互联系的, 要灵活运用,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种导入方法并用。例如, 在上述《新标实用英语综合教程Ⅱ》Unit5Tangsancai-An Ideal Tourist Souvenir的讲授中, 笔者既运用了背景知识讲解法, 又结合了电教媒体导入法, 配有画面和声音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结语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与课堂伊始的导入息息相关, 而成功精彩的教学导入需要教师对教材和学生把握精准, 要有开阔的思维。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导入环节, 丰富自己在多领域的知识, 用心设计课堂导入, 在满足导入原则的基础上, 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导入手段应用到高职英语课堂中,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期待, 为之后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范微.导入环节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106-107.

[2]黄奕珊.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应具备的几个特点[N].潮州日报, 2008-09-05 (B01) .

[3]李大鹏.浅谈英语课的导入[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28) :509.

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法 篇5

在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影响和要求下,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必然要走一条“有效、优效、高效”的道路,不能靠加班加点跟学生耗时间这种简单的体力劳动的低效教学,而应该向课堂的四十分钟要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它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课堂导入,知识新授,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只有这样,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才能走上“有效、优效、高效”的道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诸多教学环节中,课堂导入环节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巧妙创设情景进行课堂引入

虽然课堂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巧妙创设生动的情景却不失为其中效果极佳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主动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上ph试纸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上课,笔者就说要给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染色魔术。我取出事先用白纸制作好的一朵“白花”。我在后面将这朵“白花”沾了沾清澈的水,再放入一个空瓶子,嘴中开始数数,当数了不到十下时,这朵白花居然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顿时吸引了学生,他们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猜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因势利导,并让其自己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讨论探究一下。这一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特别高涨,他们表现出了特别高的创作激情,争抢着来答笔者提出的各个问题,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也特别牢固。笔者的作业就是让他们去生活中找一找这一类试纸的妙用,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了解了“学化学、用化学”的素质教育理念。

二、通过讲故事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经常通过一些典故或生活中的实例来向学生讲述一些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深切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生活的作用,激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比如笔者在讲“空气污染”一节时,没有直接进入正课的讲解,而是讲了一则小故事:英国的首都伦敦被称为“雾都”,在某一年的冬季,天气特别冷且潮湿,家家户户都烧上了炉火,可是天气一点风都没有。于是出现了下层气温较低,上层气温较高,空气对流不能良好循环,逆温差把过时的烟雾压在了下面,几天散不了,引起了人们的呼吸困难。伦敦的很多市民都出现了胸闷、咽喉疼,咳嗽也厉害的现象,让一些老年人和身体弱的市民离开了这个城市,短短的几天就有4000多人死去,整个伦敦被一层死气沉沉的氛围笼罩着。当学生们听完这个故事后,心情都变得很沉闷,从他们的眼神中,笔者感受到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伦敦产生了这场劫难呢?笔者推出了今天的课题――空气污染。学生这一节课听得非常专注,深深地明白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三、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由旧知识引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高中化学课采运旧知识导入新课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化学知识也具有层递性,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做好新课的课前情绪准备工作。运用这种导入方法的形式灵活多样,一般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中情况加以引出。演示议论法,教师一边对知识进行演示实验,一边提了复习的问题,然后通过总结归纳上节课的所学,引出新课。提问复习法,教师可以设计好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来对其进行灵活多样的提问,让学生在一步步追问下,不知不觉走入新课。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前练,做一张十分钟的小试卷,来引入新课。还可以通过对于新课知识预习情况提出几个问题来进行新课的导入。错误总是容易让人警醒,还可以通过讲解错题来导入新课。

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法 篇6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教学;课堂;导入法

近几年来,学校之间的竞争越发厉害,要想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发展除考核标准外的课程的质量,对于小学教学活动而言,语文、数学是必修必考科目,而英语则是考察科目,即学生只要通过期末考核就可以,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因而当前众多学校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导入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

导入法是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展开课堂学习,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课堂学习的内容是陌生且枯燥的,因而需要通过一个连接物,使小学生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接受新的知识内容,因而导入法就是承担连接物的功能作用。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展开陌生英语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对陌生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展开学习活动。

2.导入法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生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上文提到利用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展开英语学习。因而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导入法还可以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总结或是拓展延伸,达到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教学目的。

总之,导入法对于小学生、教师和学校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因而要求正式导入法的作用,实现导入法的创新发展。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法所面临的问题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导入法方式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教学方法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但对于导入法而言,仍大量的使用传统的方式,如某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A教师在展开第一单位的人名的学习中,将一些人名利用卡片的方式由各个学生手持着,如“jack”“rose”等等,由学生观看卡片,并快速的记忆并将这些人名撵出来,达到直观导入的效果,这种导入法虽然具有直接的作用,如展开问候语学习中,这种直观导入的方式显然是不适用且不合适的。同时长期使用一种导入法展开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更容易产生厌烦感,从而提不起兴趣学习英语。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导入法不符合实际

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在不同的英语教材指导下的学习活动不同,需要导入法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采用何种导入法时完全忽视本课程教学目标、本班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导入法只对班级内的某个群体起作用。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法的创新渠道

1.实现多种导入法共同使用

小学教学活动中,如语文、数学,其使用导入法的时间较长,其拥有的导入法形式较为丰富,因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导入法的使用方式。但根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特殊性要求能够实现多种导入法的有机融合,保证导入法能够满足更多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如当前导入法的形式有直观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情景再设导入法、前景回顾导入法、巧设悬念导入法等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求能够实现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导入法的有机结合,如某小学英语教师在展开“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句型的学习中,首先通过情景回顾的导入法,让学生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之后通过情景再设导入法,设置成一个餐厅,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句型的对话学习中。通过这两种导入法,不仅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掌握到本堂英语课的学习内容,还能够带动成绩较好、吸收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实现拓展训练。由此实现的导入法的创新满足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展开导入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法发展,上文所提到的集中导入法都是教师利用教学方式来实现的,当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导入法的创新必须要实现导入法的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即对当前的小学生而言,网络、电脑技术可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工具了,因而在导入法的创新发展中,要求能够实现互联网化的导入法教学,最大程度的投其所好,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如某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奥运会的英语讲解视频,特别是在运动项目中减缓速度,让学生能够听清楚,从而也让学生了解这堂英语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是运动项目。通过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展开英语学习的导入法是在时代发展需求下所提出的最大的创新和改变。

总之,导入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要求其能够随着对象的变化、教学工具的变化,随时实现优化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展开英语教学,使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成为本校的教学特色。而导入法所具有的优化英语课堂导入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活跃英语课堂气氛等优势使其成为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收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法的使用效果不明显,因而在未来需要通过加强学生在导入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加科技等新兴教学工具在导入教学中的使用等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兰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谈[J/OL].学周刊,2017(0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83.html.

[2]柳露华.论直观导入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快乐阅读,2016,10:77.

[3]王小燕.让课堂洋溢创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5,07:39.

新概念英语课堂导入法 篇7

一、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而异,灵活多变。新概念英语教材作为优秀的综合英语教材之一,包含各种原汁原味的语篇材料,本文尝试根据笔者平时教学实践探讨一些方法。

(一)头脑风暴导入法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挖掘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它还提倡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71Afamous clock,学生对这种说明文性质的课文不太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兴奋点:What do you thinkofwhen London is mentione d?学生用头脑风暴法讨论问题后,关于这个话题的百科知识和相关词汇储备被激活,像English, Tony Blair, foggy city, David Be ckham等,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了一览为快的欲望。又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12Life onadesertisland时,教师让学生对荒岛生活的利弊进行头脑风暴,要求说出尽可能多的相关英语名词、形容词等加以描述,如lonely, toothache, natural, leasurely, coconut等。在头脑风暴讨论活动中,学生把以前学习和掌握的词汇说出来,这些词汇往往是同话题的,所以学生记忆起来比较方便,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另外学生对该话题的认识在众多的想法中深化,形成自己的观点,扩大了知识面。

(二)调查导入法

新概念英语有些课文讲述生活化的故事,与学生身边人与事联系紧密,如果以传统的师生问答引入这种故事,未尝不可,但有时用小组调查法 (survey) 导入,则可另辟蹊径,达到出奇制胜的开场效果。譬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78 The last one,该课讲的是戒烟的幽默故事,教师设计如下小组调查表:1.Do you thinksmoking is bad orgood for your he alth?(Ye s/No) 2.Doe s your fathe r s m oke?(Ye s/No) 3.Has he e ve r trie d to give up s m oking?(Ye s/No) 4.Has he e ve r s ucce e d in giving up s m oking?(Ye s/No)每个小组调查调查完毕由代表做调查汇报如下:Inourgroup, ____ofus thinksmokingis badforone's he alth.The re are/is____group m e m be r (s) w hos e fathe r (s) s m oke (s) .Am ong thos e w ho s m oke, ____have trie d to give up s m oking.____of the m have s ucce e de d.Unluckily, allthe othe rs have faile d.教师在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Sofrom the surveywe learnthatgiving up s m oking is ve rydifficult.这样便水到渠成地导入到课文内容学习中,调查活动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该课的成功讲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游戏导入法

在课堂学习伊始使用游戏导入新课,常可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摆脱疲劳,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5The facts,文章讲述杂志社盲目追求新闻数据而引发的趣事,于是教师以一个猜人游戏开始课堂,让学生看几个描述某明星的句子,猜测其身份:1.He is married to a famous singer.2.His wife has two daughters.3.He be at s om e journalis ts w ho tookpicture s ofhis daughte r. (答案是李亚鹏) 由于游戏内容涉及他们喜闻乐见的明星新闻,且新闻性质与课文内容颇为相似,他们的学习热情马上被点燃,饶有兴致地进入课文学习的正轨中。

(四)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指的是通过谈论与课文话题、内容性质相仿的内容来导入的方法,它的适用面很广,使用得当,常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上例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5The facts,在猜人游戏之后,引导学生谈论与课文话题类似的社会新闻现象,其中包括李亚鹏怒打记者,英国戴安娜王妃因狗仔队尾随而命丧高速路上等事件,提问Whydidsomanyjournalis ts like inte rfe ring in the s upe rs tars'private life?得出时下媒体为了私利不惜一切手段窥探明星隐私的结论,这与原文内容形成比较,使很多学生产生迫不及待了解课文内容的心理。

(五)假想情景导入法

假想情景导入,是指设置跟课文话题相关的假想性、虚拟性或想象性情景或问题让学生做移情入景式的问题思考和讨论,这些场景学生往往从时空上或在当前现实条件下无法亲临其境地感知,需要由自身生活经历出发借助移位思考或适当想象才能理解和体会。因此,这种导入是一种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能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各抒己见的机会。如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11Not guilty一文有关海关出入境常识和海关官员服务态度问题,教师设计情景如下:Suppose thatyou had a chance to go to J apan fora trip, w hat could you bring w ith you to pas s the Cus tom s?A) clothe s you w e ar;b) all kinds of m e dicine you ne e d;c) s om e ins tant m e at;d) a dv, dc, laptop;e) tw o boxe s ofw ine;f) s om e antique Chine s e vas e s.Suppos e you w e re carrying a bag w ith the follow ing things in it (s om e ins tant be e f, pork;s om e m e dicine m ade in China) to pas s the Aus tralian Cus tom s, w hich w ay s hould you w alk?The Re d Channe lorthe Gre e n Channe l?这些场景学生平时很少机会碰到,于是通过情景假设再现了海关出入境的一些常见细节,学生在选择答案的过程中就对海关出入境相关常识产生了好奇心,教师顺水推舟,进入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一篇看似很职业化的文章便变得面目可亲起来。

(六)求异思维导入法

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性思维,其基本特征是用逆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结果。运用求异思维教学能够克服教学模式的凝固化,冲破陈旧的、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把求异思维运用到导入里,容易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和惊喜感,让导入凸显睿智,充满活力,变得活泼。譬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77 A s ucce s s fulope ration,教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ope ration一词的含义,接着问Who do doctors give operations on?学生回答Those people w ho are s e rious ly s ick.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补充And s om e tim e s on s om e anim als as w e ll.教师再追问Who e ls e?当学生再想不到其他答案时,教师提问Doyouthinkitis possible foradeadpersontoreceive an ope ration?这一反传统的问句会引起学生一阵热议,学生觉得不可思议之余,萌生刨根挖底探个究竟的课文阅读冲动。因而,在课堂导入时若能适时为学习者发散性思维创造发挥的空间,课堂效率也能有所提高。

(七)多媒体导入法

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英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重视,现代多媒体集文字、图形、视音频等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优点,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形象直观的课堂导入对学生就能产生吸引力。语言、图象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视听等各种感觉,能够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最大限度地做到快乐学习并获取语言知识。如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 s s on10 The los s ofthe Titanic时,教师一开始就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精彩节选片段,并辅以该事件的背景知识图片展示,让学生对这一经典船难产生深刻印象和情感共鸣,并积极参与到随后的各种教学活动当中。又如上第三册Lesson26Wanted:alarge biscuittin这一广告主题的课文时,教师从网上下载了两个广告短片,即候总卖金表和999牌皮炎平广告,学生兴致勃勃看完两个诙谐搞怪的广告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Are we easily influenced by advertisements nowadays?Wha adve rtis e m e nts attract pe ople's atte ntion?等问题,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正是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在视听觉上对学生产生积极刺激,使他们产生了交流的欲望。

二、结语

总之,新概念英语课堂导入有法可循但无定法,导入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断钻研,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他们的心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都可以大胆加以运用,使英语教与学都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胡淑珍等.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袁玲玲.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技法——大脑风暴法[J].山东教育研究, 1998.

[3]李小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山西师范大学英语周报, 2005.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法微探 篇8

1. 利用文本设计悬念导入, 激活学生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需要借助文本来完成教学内容, 文本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载体。对此, 笔者以为, 利用文本设计悬念导入, 一方面, 能够有助于激活学生学习文本的激情和兴趣, 增强他们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 能够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文本设计悬念导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抓住文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问题或者教学背景知识; (2) 注重文本内容的优化组合, 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够体会文本的大概意思, 便于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 (3) 注重导入的方式, 即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初, 能够通过自身的思维来探究文本的精妙之处; (4) 教师可通过对文本的拓展延伸来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可塑性, 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导入, 不仅能够体现出语文文本的教学要求, 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 在学习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就文本的学习设计如下的导入方式: (1) 简要介绍莫泊桑的写作特色和体现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能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要求学生就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找出该小说体现上述三个要素的内容, 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一个更为深切的了解; (3) 教师设计思考引导题目: (1) 于勒的信成为全家的福音说明了什么? (2) 于勒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3) 为什么我们全家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4)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 你见到了于勒, 你会对他说什么? (4) 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小说的基础上, 能够回答上述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质疑方式, 一方面自己主动地带着问题去研读文本, 增强了理解感悟;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从中探寻出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 也就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激情。

2. 借助诗词导入, 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具有韵律美、语言美、形象美。在语文教学中, 对诗词恰当巧妙的借用, 能使学生感悟文章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以为, 借助诗词导入, 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 主要表现为: (1) 运用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来阐述文本的内容,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 能够更深地体味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对传统语言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语言鉴赏能力。学生通过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古典诗词之美能够进一步的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

例如, 学习《父母的心》这篇小说时, 我们不妨借用孟郊的《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来营造一种浓浓的母爱情境, 让学生分析这首诗的意境。这样的导入, 一方面, 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何以是最大之爱;另一方面, 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充分地激发, 以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教师再加以点拨, 就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文中那对穷夫妇对孩子的关切和深爱, 学生也就理解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向读者阐述:优越的条件, 难以割断父母对子女深厚的关爱的主题思想。这样, 为学习本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利用小故事导入, 激活学生的思维

运用小故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直观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很强, 形象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事物, 给学生带来美感, 并且从感觉中品味真挚的情感。教学中, 运用讲故事的形式,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还可将故事的内容与所学的文本材料联系起来, 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综上所述,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教学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带领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去探寻他们所未知的知识世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周建姿.奏好课堂教学的第一音——谈语文教学课堂导语设计[J].南平师专学报, 2006, (1) .

[3]王超.语文课堂导入九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4]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山东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2000, (5) .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 篇9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属于历史课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法, 它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以旧引新或温故而知新,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这种导入法往往缺少趣味性, 但是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 利用复习旧课而引入新课, 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 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 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如学习夏、商、周历史时, 用暴君的残暴统治衔接导入效果会更好。

二、悬念导入法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 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 是入门的向导, 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抓住学生的内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音响、影视导入法

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对中学生而言, 平面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在上新课前, 适当地播放与讲授内容有关的影片, 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 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发他们的情绪, 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

四、史论导入法

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法 篇10

一、注重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针对性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 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 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弗赖登塔尔说:“数学必须源于现实, 富于现实, 用于现实。”数学来源于实践, 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命题, 甚至数学思想方法都有具体、生动的现实原形。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 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 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动力, 从而增强他们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上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 我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一个人想和你订个合同, 在整整一个月中, 每天给你10万元, 而你第一天只需给一分钱, 以后每天给你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 你是否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 看到我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有些学生犹豫不决, 不知如何回答。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 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 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 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二、注重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简洁性

导入新课的基点在导, 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不要故意绕圈子、走弯路, 语言上滔滔不绝而不着边际, 应切中要害, 简洁明快, 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 可用如下导入:

有甲、乙两个超市同时进行降价活动, 分别采用两种降价方案:甲超市第一次打m折销售, 第二次打n折销售;乙超市两次都打 (m+n) /2折销售。请问:哪个超市的价格更优惠?

这样的导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 给学生提供了动脑的空间,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为下面学习均值不等式作了铺垫, 并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三、注重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情趣性

在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人, 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去发现问题, 大胆发问。创设探究情境的课堂导入, 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例如在上“函数Y=Asin (ωx+φ) 图像的变换”课时, 学生通过教师做成的“函数Y=Asin (ωx+φ) 图像的变换”课件, 随意地输入数据A、ω、φ, 从而得到不同的正、余曲线。我通过让学生从解析式和图像的角度自己分析参数A, ω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让学生体会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 从感性上加深认识、体会图像的美感, 形成视觉冲击, 加强教学效果, 令人印象深刻, 积极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通过对A、ω、φ的控制, 为什么正弦曲线与余弦曲线可以互化?”“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是不是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节课的导入设置,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而且有效地加强了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 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 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

四、注重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主体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积极参与会为教学增添无限乐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能力。数学教材中许多抽象的数学命题往往来源于现实世界, 与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果直接给出这些数学命题, 学生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 而且比较抽象, 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设计与它们有关的实际问题导入, 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同时也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例如, 在《立体几何》入门教学时, 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用6根长度相等的牙签或火柴搭正三角形, 试试你最多能搭几个?”学生兴趣很浓, 在桌面上摆出两个正三角形余下一根牙签。当我告诉学生最多可搭出4个时, 学生感到疑惑, 产生了认知冲突和矛盾的心理, 于是积极地探索摆法, 最后探索到在空间可搭成4个正三角形。然后我向学生展示正四面体骨架模型。这样将学生思维由平面向空间拓展, 帮助学生建立了空间观念, 引出了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常用导入法 篇11

一、图片实物导入法

图片实物导入法包括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图片、教学挂图、照片、具体的实物及教师自制简笔画等。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还比较小,思维还没有成熟,形象思维在他们的学习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插图、图片、挂图、具体的实物、简笔画等手段来导入教学,以便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加速学生的感官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将英语知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提高运用连贯语言的表达能力。如上《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时,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篮球、排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等实物或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因为这些球类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就大大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球类英语的兴趣,不由自主地随着老师的导入而进入球类运动的学习。

二、自由交谈导入法

英语教学课堂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拓宽自己的表达空间,尽可能多地进行有交际意义的交流和表达。教师可以在上新课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当学生纵说纷纭时教师可适时导入:让我们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如上《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Section B 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自由交谈方式。教师可以和学生这样交流从而导入新课:

T: Boys and girls, how many subjects are you learning? What are they?

Ss: Eight. They are English, Chinese, math...

T: Good.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y?

S1: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S2: I like math best. I think it's fun.

S3: ...

T: Are you interested in history?

Ss: No. It's too boring. (laughing)

T: But I think each subject is very important. We should improve in every way. Many foreigners are researching Chinese history, because it's very useful. We should be proud of our Chinese history and learn it well. Do you agree with me? Let's see how foreigners are learning Chinese history.

三、竞赛导入法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和表达欲望,场面非常热烈,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又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导入自然流畅的话就会导出活力导出实效。如上《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4组,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说出动物的名称,采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进行导入,评出获胜小组。竞赛中学生表现非常积极,踊跃为小组争分。竞赛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

I'm very glad that you know so many animals. But some animals are becoming fewer and fewer. So 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m. In this period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 15...

然后再开始本单元话题的学习和交流。

四、故事导入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些相关的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小说或传说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创造情景导入新课。学生一般对在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会比较感兴趣,这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高,教师在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新课,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Christmas day时,教师可以用关于圣诞老人的传说来导入。

五、对话表演导入法

表演是一种艺术,能使人物的行为和性格特点形象地展现出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够使英语教学更具有戏剧性。通过表演导入新课,用生动形象的方式直接把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的学习之中。如上《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Section A的活动3的对话时,教师可以穿着售货员的衣服来上课,把讲台装扮成一间小卖店,让几位学生扮演顾客,一起来导入新课。在表演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运用到本课的单词、词组和句型。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式和技巧是多种多样,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教学目标,其导入方式也就有所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导入的方式要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如用“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去导入新课的话,那就会使学生反感,降低导入效果。因此导入的方式和技巧要新颖、灵活,有趣味,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法 篇12

关键词:直观导入法,小学英语,课堂导入

所谓“直观导入法”即是指较为直观、形象、立体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其不同于其他课堂导入方法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能最大限度上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情境, 符合主要依靠直观思维活动进行学习活动的学生群体, 因而能充分促使其更具效率与质量的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育实践表明, 直观导入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仅形式多样, 而且效果也较为突出。以下, 笔者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 对此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利用具体实物进行直观导入

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将英语单词的学习视作他们英语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大障碍”, 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也不甚理想。笔者认为,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学生在单词的记忆过程中没有付出努力, 更不是学生不聪明、记忆力不好;而是因为缺乏一个直观化、形象化的良好英语单词学习情景。这就致使他们的英语单词记忆活动通常局限为死记硬背的方式, 记忆效果可想而知。

在形成了上述正确认知之后, 笔者及时调整了自身的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即尽量用一些与所教学生现实生活实际较为贴近的具体实物进行课堂导入。如, 在教学颜色类的英文单词时, 笔者就特意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的课堂导入环节:首先向学生展示红色的颜色图片, 其次, 又向学生出示了标有“red”英文单词的卡片, 最后, 教给学生“red”英文单词的正确发音。这样一来, 借助具体的颜色图片及单词卡片就帮助学生建立起了中文“红色”同英文“red”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 笔者又趁势向学生点明, 英语单词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只要找到正确的记忆方法便可以实现对英语单词的轻松记忆……

如此这般, 就重新唤起了学生对于英语单词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使得他们对接下来其他颜色类英语单词的学习热情变得更为高涨, 真正将利用具体实物进行直观导入的作用发挥到了最极致。

二、借助动作表演进行直观导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爱动, 甚至上课好长一段时间之后也难以从课间活动的思绪中解脱出来,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适时干预及有效引导。为此, 笔者认为, 针对小学生的上述主观学习特征, 英语教师在展开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适当借助动作表演进行高效的课堂导入。此举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他们更快、更好的将自身的学习思绪由不相干的事物中快速转移、集中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对此, 笔者感受颇深。如, 在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知识点时, 笔者一走进教室, 就一边做出跑步的动作, 一边在黑板上写出“I am running now.”的英文句子。学生面面相觑, 不知道笔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们都纷纷停下了各自手中正在“忙的事”, 开始以探寻的眼神向笔者发问。趁势, 笔者向他们点明:“咱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就是现在进行时, 经过学习之后, 大家就能理解老师刚才为什么做出跑步的动作以及黑板上‘I am running now.’这一句子的真正含义了……”这时, 学生开始催促笔者开始进行具体知识点的教学。这表明, 借助动作表演进行直观导入, 不仅保障了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充分集中, 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对于动作表演背后蕴含的具体知识点持有更浓厚的探究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轻而易举的发挥出了课堂导入所应当具备的良好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导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黑板书写+教师讲解”这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较为排斥, 相反, 较为热衷于新鲜多变、形象立体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鉴于此, 笔者认为, 若是能将充分反映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特征的多媒体教辅设备运用到课堂导入之中, 可极大的提高课堂导入的时效性与高效性。

如, 在教学“Where is the...?”“It is on/in/at the ...”这一英语知识点时, 笔者就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辅设备。首先, 点滴鼠标, 就出现了一张“篮球摆放在椅子上”的幻灯片, 伴随这个过程的还有一组英文对话:Where is the basketball?It is on the chair?这样一来, 学生就可以边看图片边聆听纯正的英文发音。其对“Where is the...?”“It is on/in/at the...”这一英语知识点的学习也变得更加兴趣盎然、积极且活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由多媒体进行直观的课堂导入很好的调动与维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为其接下来具体英语知识点的能动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直观导入法是高效课堂导入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对此, 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尊重自身教学实践情况的基础上, 对直观导入法进行最恰当、最合理的运用。相信, 这可在优化英语课堂导入效果的同时, 也将大大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线电视的发展前景下一篇:网络健康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