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智慧

2024-09-20

实践性智慧(共12篇)

实践性智慧 篇1

一、教师实践智慧的消解

传统的教师发展是在工具理性主导下的, 以知识技能为主要取向的发展之路。它属于理智取向的教师发展观。赞成这种发展观点的学者认为,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拥有内容和拥有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可是当技术化或技能化成为教师专业化的追求, 而教师专业自主性则体现在对如何做的琢磨上, 忘记了追寻为什么, 这样就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教师专业化导致教师技能化, 而过分技能化又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 自主性逐渐丧失, 也使得教师的实践智慧在技术技能的追求中慢慢地消解, 它表现在:

1. 计划性。

实践智慧就是使教师在瞬间知道该怎么做, 是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的机智和才艺, 而不是简单的行动前的计划。可是许多教师却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价值中立的技术性过程, 将教育生活世界的多样丰富性转换成可观察的一个个变量来研究。如果把每一个人的内部经验的个体性和整体性分解成为可观察、可量化的均质的要素, 那么这种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及教育的科学研究范式, 就会使教师忽视教育现场的特点及教育的人际间伦理道德意识, 会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临时发生的情景做出迅速而及时的临场的天赋性扼杀, 也最终使教师的发展偏离教育的实践智慧。

2. 机械性。

教学比舞台表演要求更高, 因为教学不是彩排, 而是一个人际间互动的过程。教学需要现场的技巧, 知道瞬间如何理解变化的情境, 要及时、瞬间知道孩子的感受, 要知道怎么做, 如何呈现事物, 何时停止, 如何创造教室中的气氛。不具备这些技巧的教师往往变成任务的执行者或演说者。教师需要实践智慧是因为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出即时的判断和处理, 对自身的实践不断进行反思的结果。

教师实践性智慧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也不是实践中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渗透和内化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是一种反思性和实践性的机智。基于此, 采取行动研究的校本培训模式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二、行动研究是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有效途径

行动研究是指社会情境 (教育情境) 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 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严格说来, 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研究方法, 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 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 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 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行动研究的主旨是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其方式是通过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的协商或沟通, 尤其是使实践者成为研究者, 来缩小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距离;把研究整合到教育情境之中, 使理论能够在改进教育实践中产生直接的和即时的作用。

行动研究与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有着分解不开的关联。行动研究是对学校教育实践情景的研究;实践性智慧是在实践中的反思和体验。也就是说, 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与行动研究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 即基于实践, 并为了实践。从此意义上讲, 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是行动研究的旨归, 行动研究是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有效途径。

三、行动研究为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行动研究就是在研究者、实际工作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合作下, 从现实环境中发现问题并予以研究解决, 从而提高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质量的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某一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法。

行动研究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提升过程。实践智慧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它来源于教学经验, 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 提升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 从而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践智慧主要表现在对知识传授的超越、教学机智及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等方面。教师在行动研究中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 而且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及其面临的问题选择所需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不可能按预定的“计划”去行动, 只能在行动中根据变化的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在行动研究中反思, 是教师通过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对教学实践进行细致观察并发现问题, 对教学实践重新审视, 采取新的策略并付诸实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会随时出现, 面对生成的、发展的教学现实, 教师不但要认识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而且要认识它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方面存在的不完善性和不合理性。通过反思和批判其存在的不合理性, 从而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四、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行动研究模式

教师实践性智慧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也不是实践中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渗透和内化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是一种反思性和实践性的机智。缘于此, 在校本培训中可采取下述模式以提升教师实践智慧。

行动研究是校本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简单地说, 行动研究就是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场景中对自身实践的系统反思。对教师来说, 参与行动研究的收获之一就是实践智慧的提升。因此通过行动研究来促使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一种重要的取向。

总之, 优秀的行动研究不是把目光聚焦在枯涩的理论展现之上, 而是扎根于教育实践, 诉诸于教师专业生活。这种培训应该浸润着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应该涌动着反思和智慧的灵性, 应该越过传统的藩篱, 为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摘要:行动研究为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提供了现实途径;行动研究是以实践“问题”为中心的反思性研究, 为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提升。

关键词:行动研究,教师实践智慧,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鞠玉翠.行动研究何以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东教育科研, 2002.7.

[2]吴德芳.论教师的实践智慧[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3]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

[4]王春华.论行动研究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学刊, 2006.5.

[5]李炳煌.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 2006.2.

[6]赵海燕.教师实践智慧的消解与生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9.

实践性智慧 篇2

第一、第二单元

一、填空

1.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在课程开发中汲取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理论,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实践范式”。

2.实践智慧的特征有(实践性)、(情境性)、内隐性、(个体性)、情感性。

3.(超预期)是当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4.教育实践是教师在特定情景下所作出的(解决某种问题)的教育行动。

5.(实践性)是实践智慧的核心特征。

6.实践智慧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7.智慧来源于知识,教师实践智慧基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包括六个方面,即(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身知识储备、教师的人际交往知识、(教师的情景知识)、教师的策略性、(教师的批判性反思知识)。

二、名词解释

预期:即预先期望,教育实践中的预期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预先确定学生可能发展的结果,自身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掌控程度以及教育教学可能达到的效果。实践智慧:是在实践上指导怎么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表现为对教育情境感知的敏锐性,对解决教育问题对策的果断性,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心理倾向性,对教育手段应用的灵活性。

三、简答题

1.教育实践中的预期有什么功能?

答:(1)预期具有激励功能。

(2)预期具有调整功能。

(3)预期具有转换功能。

2.实践内涵的现代阐释是什么?

答:(1)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的活动,所有非人的活动都不是实践。

(2)实践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3)实践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3.预期与超预期的关系是什么?

答:首先,合理预期是超预期的前提和保证。

其次,超预期是预期的升华与超越。

4.教师实践智慧的显现是怎样的?

答:(1)将教育教学活动恰当地嵌入教育情境

(2)将教育对象的发展起点与发展目标恰当地对接。

(3)将教育的个性特点与教育集体范式恰当地协调。

(4)将教育预期与教育生成恰当地整合。

(第三章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操作性实践)是一种机械重复的行为。

2、(反思)是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更富有创意的工具。

3、反思分为(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和(行动后)的反思。

4、(教育日志)是教师反思的有力工具。

5、(教育博客)是现代教师反思的新阵地。

6、(育人)功能是学校文化资源的首要功能。

二、名词解释;

1、教学有法:就是教学要有一个基本的规矩,要有一个基本点格。

2、教无定法;就是要求教师入格后还要出格,要大胆创新,要进入自由和智慧的境界。

3、教育日志: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日期对教育教学中的事件进行记录的文体,有时也被称为“教学日志”、“研究日志”、“工作日志”或“教师日志”,是表述教师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反思的重要形式。

4、头脑风暴:是合作研究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又称头脑风暴法,指合作研究中的一种小型思维互动活动,它能让所有参加者在轻松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主张,并以此激发小组其它成员的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荡起脑海中的创造性“风暴”。

5、中立主席策略:是合作研究中比较有效的策略之一,特别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研究学习时,它能很好地化解教师的权威结合作气氛带来的压抑,使师生都能平等地参与讨论和研究,以利于集体智慧的形成和发展。

三、简答题

1、操作性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操作性实践是一种服从、消耗时间的实践。

(2)操作性实践是一种超稳态、纵容惰性和自负的实践。

(3)操作性实践是一种消解反思的实践。

2、在撰写教育日志中需要注意什么?

答:第一,要勇于写教育日志。

第二,要勤于写教育日志,第三,要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第四,与同伴分享教育日志。

3、提高教育博客写作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答:一是加强学习,通过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教育博客写作的生命活力。

二是强化专业引领,在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中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重视制度激励,为教育博客写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外在动力。

四是注重提炼升华,让博客写作焕发教育智慧的生命光彩。

4、写好教育故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答:第一,故事要真实。

第二,故事要典型。

第三,故事要“修饰”。

5、成长记录袋的类型有哪些?

答:第一,过程型成长记录袋。

第二,目标型成长记录袋。

第三,展示型成长记录袋。

第四,评估型成长记录袋。

6、创建成长记录袋的步骤有哪些?

答:一是要界定出一个清楚、具体的目标,即结合教师自己的现状,来确定成长记录袋的主题。二是要确定收集的作品与数量,成长记录袋装什么与成长记录袋的使用目的有关。三是明确成长记录袋的参与者及其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是实施成长记录袋的主体。

7、个体实践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

1、教师个体经验总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中。

2、教师个体经验具有定势作用。

3、教师个体经验总是动态变化的。

8、表达的原则有哪些?

答:一是要有准备,二是要顾及听众,三是要顾及时机与场合。四是要注意分寸。

9、头脑风暴能激发创新思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一是联想的反应,二是热情的感染,三是竞争意识的驱使,四是个人欲望的满足。

10、学习型学校的特点有哪些?

答:(1)学校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2)学校领导作用的新阐释。(3)学校组织效能结构与创造性团队建设。(4)学校组织的学习机制。(5)学校组织中的自主管理机制。(6)学校组织的开放性。

11、学习型组织的特征有哪些?

答:(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点愿景。(2)组织成员个体普遍具有自我提高能力和创造精神。(3)组织与组织成员善于不断学习。(4)组织成员之间具有很好的合作关系。

(5——6章)

一.填空

(1)由于受到(知识储备)、(经验阅历)、(环境氛围)、及(研究目的)的影响,人们在研究中会出

现不同的研究取向。

(2)(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是人类研究的两种重要形式。

(3)(行动研究)是适合教师的研究。

(4)((行动研究)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5)美国学者温特认为行动研究的关键过程可以用三个词来表达:(观察)、(反思)和(运用)。

(6)课例的类型有(问题呈现型)(经验分享型)(理论验证型)(知识产生型)。

(7)(实践智慧)是理论智慧的基础。

(8)(书本)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

(9)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

(10)正确的读书方法是(精读)、(速读)、(浏览)、(略读)、(做读书笔记)

一. 判断题。

1.“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是于漪说的。(X)

2.鲁迅先生曾说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字的。(V)

3.教育信念决定教师专业成长。(X)

4.李吉林总结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的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v)

5.理论是加速实践智慧生成的有效捷径。(x)

三.简答题。

1.在进行实际的行动研究中,教师要注意哪几点?

答:(1)行动研究的概念。

(2)行动研究的类型。

(3)行动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2.行动研究的类型有哪两种?

答:一是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

二是合作进行的行动研究。

3.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答:(1)以教师为主体。

(2)在实践、行动现场中进行。

(3)以改善行动效果为目的。

(4)以“共同合作”方式进行。

(5)回归教师、回归实践。

(6)行动研究具有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

4.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1)发现行动中的问题。

(2)未解决行动问题涉及策略。

(3)探究解决行动问题。

(4)改善型动于发现新的问题。

5.案例研究的特点?

答:(1)具有真实感。

(2)具有可操作性。

(3)具有示范性和实效性。

(4)具有综合性。

(5)具有发散性。

(6)具有理论性。

6.案例研究的实施步骤

答:(1)选好案例。

(2)整理好案例。

(3)展开案例。

(4)分析案例。

(5)深入与拓展研究。

7.课例研究的注意事项

答:(1)要增强问题意思。

(2)增强设计意识。

(3)增强行动意识。

(4)增强反思意识。

(5)增强交流意识。

8.课例研究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步骤

答:提出研究问题。

(2)进行教学设计。

(3)开展教学设计。

(4)适时进行反思。

(5)及时总结交流。

9.课例的撰写有以下几个阶段

答:(1)琢磨典型的课例。

(2)回溯教学实例的产生过程。

(3)撰写课例初稿。

(4)斟酌和修改课例。

(5)凸显课例的价值和意义。

10.专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答:(1)研究的问题要有选择性。

(2)研究要有视野。

(3)探索要伴随创造。

11.怎样撰写专业论文?

答:第一,确定好文章的题目。

第二,写清文章提要。

第三,标明文章关键词语。

第四,安排好文章的层次结构。

涵育生命的实践智慧 篇3

“作为一线教师,我体会到的幸福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一种强大的理论引领着我,不仅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也使我们的教学实践创新有了依据,让教学实践成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观照。”来自教学一线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孙民校长对此深有感触。

但繁华过后,却似乎有些意兴阑珊。“品德课程要引导学生回到生活的哪个层次上去?在从生活中来之后和回到生活中去之前,品德课程与教学要完成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的提升,才能让学生在回到生活中去时与之前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学生经过了品德课程的教学后,将什么素养带回到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呈现新的面貌?”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热潮。通过核心素养的厘清来拯救陷入功利和应试泥淖的学校教育,无疑是有益的尝试。那么,小学德育课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

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不只是一种关于人的生活与做人的积极、正确的知识观念,更包括人对美好自我与生活的感知、意识、理解,具体表现为:追求美好自我与生活的动力,对复杂的生活情境的明察,对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的热爱,克服各种障碍和坚持不懈的意志,以及在各种困境中做出明智决断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等”,“所有这些素养在一定生活情境中融合在一起,成就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人与世界的和谐的生活样态。这就是人的实践智慧。”

作为生活德育的主要推动者,孙彩平教授通过抽丝剥茧的论证,抽象出实践智慧的关键能力:把握总体善的能力、从生活和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整合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专家的引领下,一线小学德育教师也开始了新的探索。

长期跟随鲁洁教授,深度参与课改研究的方峥嵘老师,尝试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溯源追本,突破从事实学习到意义学习的“最后一公里”;在探究中亲历过程,突破从道德接受到道德学习的“最后一公里”;在探究中深度体验,突破从活动体验到德性养成的“最后一公里”;在探究中反思生活,突破从课堂学习到生活回归的“最后一公里”。合肥市卫岗小学的陈小勤老师则通过选择实践点,建立知识与应用的通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开启了学生的实践智慧。

几位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探索,开启了一条深化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新通道。这种探索弥足珍贵。也许这种探索在理论上还需要深化和系统化,在实践中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创新,但我们相信,只要所有德育人都葆有探索真理的勇气和行动,那么小学德育课程就一定会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

(徐向阳)

课程智慧教学实践研究 篇4

关键词:《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智慧教学,实践研究

1.《资源与运营管理 》课程介绍

《资源与运营管理 》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由八部分组成, 分别是招募并留住伙伴、财务表现、工作环境、资源配置、客户与质量、项目管理、决策管理、变革管理八个单元。 课程共72学时, 分大小班授课, 大班为两个自然班。

教材特点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实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有机会在实践中加以练习与运用, 将知识、技能、能力科学地衔接起来。

人的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 此课程属于行业通用能力的范畴。

2.《资源与运营管理 》智慧教学理论及概念

《新华字典 》对智慧的定义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 依据智慧的内容及所起作用的不同, 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 (1983) 将智慧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遭遇问题的能力, 提出新问题解决的能力, 对自己所属文化做有价值的创造及服务的能力。 Howard Gardner提出至少有七项基本智慧的存在, 分别是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 Sternberg提出三重智力理论, 他认为人类智慧在生活上能够成功包括三方面:分析的智慧、创造的智慧、实际应用的智慧。

本文以下提到的智慧教学, 只针对高等教育领域范围及《资源与运营管理 》课程, 并针对本文做出的定义。

智慧:具有服务自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世界的能力。前两项能力代表智慧, 后两项能力代表大智慧。 智慧包括: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分析的智慧、创造的智慧、实际应用的智慧表演。 大智慧包括了民族、民主、自由、平等、信仰、爱国主义、价值观、人生观。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以传授智慧 (服务自我能力、服务社会能力) 为主, 大智慧 (服务国家能力、服务世界能力) 为辅助进行探索。

智慧教学:传授并使学生拥有服务自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世界的能力的教学。

智慧与高等教育院校的职能的关系: 目前世界广为认同的高等教育院校的职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作者认为高等教育院校的职能应更为全面, 具体包括: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世界。 高校职能不仅要包含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而且要培养出未来可以或可能服务国家及世界的人才, 即便这样的人才只是少数, 但作为高校应当有这样的理念与职责。

智慧与高等教育院校的职能的关系如图一:

3.《资源与运营管理 》课程智慧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3.1按照教学文件规范要求

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教案、课程介绍、考核内容与要求及评分标准、课程总体考核方案审批表进行教学计划实施, 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

(1) 在教学组织方面:力求有效、简洁、便于管理和组织, 采用分组方式, 常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方法。 作者与学生学习过的《团队管理》课程联系起来, 同时进行学过课程的回顾及实战应用。

(2) 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学管理方面以教学制度的建立为前提, 并授权于学生, 教师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 对学生存在的为题进行发现、分析、解决。 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执行能力, 班干部是通过临时自愿原则或推荐产生, 不依据原有班干部体系任命, 并在选举之前做动员工作, 并模拟公司管理制度建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的建立是依据老师与学生一致同意并认可, 以相互尊重、平等原则, 制度规范确定后双方严格遵守, 授权按照企业授权方式列出简单的组织结构图, 并进行责任、权力、义务划分。

如相关人员责任、权力、义务划分如下:

班长是单元测试负责人, 职责为组织单元测试相关工作、打分并统计各学生成绩、每次打分后五个工作日将成绩 (依据教师提供表格) 发邮件给老师、授权于学生, 授权包括出勤考核、小组作业布置、小组作业评分。

副班长是小组活动负责人, 职责为组织、统计各小组成员名单、变动情况、组织、统计各小组成员成绩、每次打分后五个工作日将成绩 (依据教师提供表格) 发邮件给老师。

学习委员是考勤负责人, 职责为课前通知老师学生缺课原因、统计缺课名单并进行记录、达到五次旷课时立即与教师汇报、每月将考核表 (依据教师提供表格) 发邮件给老师。

另外, 针对考勤特殊情况制度的建立, 如老师迟到———教学事故;班干部违规———在普通学生处罚基础上加倍处罚;各名单表中, 班干部名字, 以红色字体标注;同学违规-按游戏规则处罚;各节假日的前一天或后一天旷课, 加倍处罚, 准时出勤学生减免一次旷课记录, 请假的除外;每次课程出席率低于50%, 没来同学将计2次旷课;每组自带U盘;由于严重旷课引起, 将要取消成绩的学生需要进行游说讲演拉票, 最终结果由全勤的同学投票产生。

3.2智慧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在《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组合, 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智慧包括: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分析的智慧、创造的智慧、实际应用的智慧表演。 大智慧包括了民族、民主、自由、平等、信仰、爱国主义、价值观、人生观。 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如下 (在完成教学文件要求的前提下, 以课程内容为主干线, 围绕课程个章节内容、学生出现的问题等展开) :

在语言方面。 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 搜集日常报纸、杂志、期刊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章在开课前让不同的学生朗读, 引申出课程个章节的知识要点, 锻炼表达、朗读能力。 能够进行现场书写的练习和演练, 让多名学生 (各组代表) 同时到黑板上直接书写, 锻炼书写能力。 在这些素材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学习思考的一个过程, 从文章中作者曾总结出送给学生的话语:自由思考与学习;不崇拜权威;规划学习、生活、职业;寻找学习的信仰。

在逻辑数学方面。 运用数学和推理能力、能够计算量化或进行数学运算。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第五单元客户与质量涉及六西格玛标准, 准确地诠释了如何运用数学和推理能力, 怎样进行量化计算, 作者曾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美国泰科公司两家公司分别获得六西格玛绿带资格, 作者将企业中实际完成的六西格玛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形象生动讲解。 同时将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资源与运营管理 》课程中第二单财务表现涉及成本和成本计算的知识点, 作者通过学生计算在学校期间的费用成本练习, 即学以致用, 简单直观, 有体会出父母支付学费的用意所在及不易。

在空间方面。 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第七单元决策管理涉及问题与决策的知识点, 作者运用《蒙面画图案》培训游戏进行演练, 小班分成四组, 每个组的组员都要参与, 参与者蒙上眼睛在指挥者的指挥下各组在黑板上画出要求的图案。 在此游戏中学生按照查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做出决策、执行和评估的决策步骤进行, 达到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 并把所知道的表现出来。

在肢体运动方面。 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及运用双手灵巧地产生或改造事物, 能够巧妙地运用物体和协调身体的技能。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第八单元变革管理涉及创新管理和第六单元项目管理涉及项目团队的知识内容, 作者运用折纸拓展游戏进行知识演练, 小班分成12组, 每个组3个人组成小的团队, 每组一张A4纸作材料, 要求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将纸里的最高为胜利团队, 考核时间为独立站立10秒钟。 演练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运用双手灵巧地产生或改造事物, 能够巧妙地运用物体和协调身体的技能。

作者在教学组织时, 做过猜字配合项目, 列出部分成语, 分组进行表演, 对方猜出表演的成语为胜利。

演练中锻炼了学生的团队配合及默契, 使学生运用整个身体表达想法和感觉。

在音乐方面。 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资源与运营管理》 课程中第八单元变革管理涉及创新管理的知识内容, 作者在课堂上播放当时流行的音乐作品, 龚琳娜的《忐忑》、萨顶顶的《咚巴啦》, 通过音乐与管理课程知识相结合, 揭示它们成功与创新的关系。 同时从其他多种艺术角度、交叉学科进行讨论。

在人际方面。 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 能够善解人意有效交往和沟通的才能。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第一单元招聘并留住伙伴涉及面试技巧的知识内容, 在面试的提问知识体系中, 作者与学生学过的《谈判与推销技巧》课程联系起来, 同时进行学过课程的回顾及实战应用。

作者在网上搜集到《失败的搭讪》视频进行播放, 讨论为什么此次沟通是失败的? 从而锻炼学生的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 能够善解人意有效交往和沟通的才能。

在内省方面。 有自知之明、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能够自我反省和自我知觉, 并能用来引导自己的人生。 《资源与运营管理》 课程中第一单元招聘并留住伙伴涉及面试前的准备工作知识内容, 作者对知识进行了扩延, 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了DISC性格测试。DISC行为方式测试 (性格测试)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顿 (“测谎机”的发明者) 博士创立, DISC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4种行为模式:Dominance (支配性) , Influence (影响型) , Steady (稳定性) , Compliance (服从型) 。DISC行为方式测试 (性格测试) 的核心思想是行为方式不同, 与之匹配的职位不同。 DISC行为方式测试 (性格测试) 被广泛应用于员工招聘。 测试目的是希望学生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能够自我反省和自我知觉。

在分析的智慧方面。 遇到问题可以分析、评估、比较, 并作价值判断, 能够有条理地解释和判断能力方面。《资源与运营管理》 课程中第八单元变革管理涉及决策方法及技巧的知识内容, 从理论上诠释了分析智慧的教育要点, 作者以网络新闻、电台和电视新闻、报纸新闻为资源筛选最新的事实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评估、比较, 并作价值判断, 针对课程的决策方法 (六顶帽子思考法、类比法、换角色思考法) 进行案例讨论分析。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第四单元资源配置涉及计划、组织、控制的知识内容, 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处理问题的条理性。

在创造的智慧方面。 超越传统的限制和测试、个人有突破性、创造性, 而有更好的表现, 能够想出别人无法想到的概念和做法方面。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第三单工作环境涉及事故预防的知识内容, 作者在讲解知识体系同时将课程引申到个人安全, 要求学生注意学校和社会生活安全问题, 学生活着不仅是为自己, 而且是为养育我们的父母和亲戚、朋友、同学、老师、国家而活着。 处理好亲情、友情、爱情的关系。 教师在代表性节日会提醒学生进行关注, 如父亲节和母亲节, 我会放一些关于父爱和母爱的公益宣传片, 提醒他们问候父母, 表达养育之恩, 并要求打电话或发邮件和亲自说一句话感谢的话, 节后我会以作业的方式进行抽查。 同时作者安排各组学生进行《创意安全教育》戏剧表演, 要求:超越传统的限制和测试, 个人有突破性与创造性, 而有更好的表现, 能够想出别人无法想到的概念和做法。

在实际应用的智慧方面。 日常生活中能应用他们的能力去适应, 选择和克服环境、能够将所学知识理论和概念加以落实和执行的能力反面。 针对《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的组成 (招募并留住伙伴、财务表现、工作环境、资源配置、客户与质量、项目管理、决策管理、变革管理) , 作者在一个月的小学期实践选修课中, 安排了“企业各部门高管仿真实践课”, 此课程依据《资源与运营管理 》教材所涉及的企业职能部门 ( 行政、 销售、项目管理、市场、财务、人力资源、变革、决策) 进行课程实践, 另外增加了生产、品牌、创新管理的相关实践;教学方式以校外企业相应部门高管进行实战应用及实践, 并与学生互动, 指导老师全程监管, 并在关键里程碑阶段进行知识总结;期间安排一次写字楼办公室工作环境参观, 一次工厂生产车间现场参观;课程适用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 实践学期任务, 制订个人《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从而树立并寻找到自己正确的职业目标、学习目标, 并在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应用, 能够将所学知识理论和概念加以落实和执行的能力;优秀学生可优先进入合作企业实习或被录用。

课程合作企业直接登上讲台进行实战讲解, 针对学生需求直接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企业有八个部门十一名高管进入讲堂, 学生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参观了企业办公环境, 进行了现场招聘等模拟演练, 制订了个人生活、学习、职业的规划, 完成实习报告。 此次课程也是一次创新的尝试, 目的在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应用他们的能力去适应, 选择和克服环境。 能够将所学知识理论和概念加以落实和执行的能力。

在民族方面。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国外至今没有统一认识, 中国学术界理解也不尽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因此民族与人种不同, 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 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 (或部落) 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第一单招聘并留住伙伴涉及招聘中的法律规定的知识内容, 作者在讲解知识体系同时将课程提及的肤色、种族、民族、族群或血统的法律规范进行扩展, 通过历史回顾, 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 热爱中华民族, 提高民族自豪感, 寻找到民族自信、个人自信。

在民主方面。 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 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在民主体制下, 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由于严重旷课引起, 将要取消成绩的学生需要进行游说、演讲、拉票, 最终结果由全勤的同学投票产生。

在自由方面。 自由的观念在当前世界较为流行。 有观点认为自由是促进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的原动力之一。 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自由的底线和原则, 是保护每一个个体的自由。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作者曾总结出送给学生的话语:自由思考与学习;不崇拜权威;规划学习、生活、职业;寻找学习的信仰。

在平等方面。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 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

人和人之间的平等, 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 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 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 现代社会的进步, 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 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作者针对目前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现象、观念等问题, 组织了课堂辩论赛, 题目是: 网络使人亲近—网络使人疏远、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 文凭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代表知识水平、学校课程设置合理—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辩论的要点之一便是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

在信仰方面。 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 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 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针对学生有关主义、宗教、政党等相关问题的提出, 我有意对相关知识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正面讲解使同学们了解了相关知识, 在课堂上同学们主动申我留出五分钟时间, 进行入党积极分子的投票选举工作。

在爱国主义方面。 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 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紧密联系, 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 严格地说, 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 它经常宣扬爱国主义是一种有需要并且合适的态度。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中针对学生目前对政治敏感度弱, 不关心政治的现象, 通过历史、现代世界格局等事实国际形势进行分析讨论, 是学生具有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在价值观方面。 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 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 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针对少数学生存在好逸恶劳、攀比心理、物质至上的错误价值观, 通过社会存在争议的案例进行辩论或揭示现象内涵, 作者曾举例说明《非诚勿扰中》节目中的“宝马女”现象, 学生都极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人生观方面。 对人生的看法, 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 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 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讨论活动中, 作者曾问学生如何看待此门课程?并征求他们提供更好的建议以便修改讲课的方式及方法, 其中一名同学的发言让我终生难忘, 她说:“我来上学的时候, 并不知道学习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父母对我说你就混3年, 能够毕业就可以了, 通过上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 让我知道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找到了学习的目标, 改变了学习的态度。 ”这个事情让我久久难忘, 抑或是对一名教师最好的褒奖或奖赏, 使我心中充满久违的成就感, 设想如果我们的教育都可以达到此类效果, 何忧? 但这毕竟是少数学生的感悟。

3.3学生评价

如下是小学期实践选修课结束后10 工商6 班学生在《2011—2012学年度实践学期学生实践报告 》中的评价。

实践活动的指导及借鉴作用:

(1) 让我们学到更多想学到的知识。

(2) 让我们对即将面对的就业问题和迷惘有了明确的目标和道路。

(3) 了解到更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

(4) 所学得知识体系广阔, 对我们未来的道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建议及需增补知识:

(1) 将这门课程改为必修课。

(2) 学校应多设关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及创业的课程。

(3) 开设个人素质修养培训课程。

(4) 增加课堂的互动, 带动课堂气氛。

4.结语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作者只是依据管理课程中的《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 对自己的实践授课经历进行总结, 将现有的多元智慧等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实践, 同时对高等教育院校的职能提出自己的增补观点。 本论文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与归纳, 希望有更多智慧的老师教出更多掌握智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新华字典 (第10版) [M].商务印书馆, 2004.1, (10) .

[2]Howard Gardner.智力架构, 1983.

[3]Sternberg.三重智力理论.

研究名师课堂提升实践智慧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界涌现出了一批新生代语文名师。他们大都是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受过省级以上表彰,无论职务高低一直坚守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有一定的教育思想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最重要的是课上得出色,得到公认,比如王崧舟、孙双金、窦桂梅、薛法根等。这些名师代表了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他们的学术造诣使之成为教学中的示范性力量,其课堂也成为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焦点。他们娴熟的教学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魅力令人羡慕;看着他们在三尺讲台前激情挥洒,低吟浅诵,斟字酌句,更是受益匪浅。对于许多一线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来说,这些名师的课堂成为被模仿的对象,希望学得名师们的一招一式,以改进自己的日常教学。

名师课堂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新生代语文名师们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就是一种课堂实践智慧。学习和研究诸多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为己所用,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堂实践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也就是说,实践智慧的获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展。对于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更要实践、反思,而后再实践,再反思,如此往复,让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催生我们的课堂实践智慧,提升我们的专业化水平。

为此,我校组织广大语文教师走近名师,研究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探索小学语文新生代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生成的途径与方法,感悟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领会他们的教育追求;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事件的关注、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生成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学习积淀

名师之所以成名,他们的课堂教学之所以闪动着智慧的灵性,最重要的是他们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不是通过听其一节两节课就可以形成的,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断学习,潜心感悟,长期积淀的。

研究中,我们首先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阅读新生代语文名师的专著,关注教育教学杂志上介绍他们的文章,研究这些名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主要特征,领会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感受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灵动的课堂实践智慧。其次组织成员广泛地搜集新生代名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实录,进行研读学习,把名师们课堂教学的形式记录下来,把其中的神提炼出来,用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时时处处以名师文化的眼光来对待教学工作。在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研究新生代名师的课堂教学。

1.观摩录像。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新生代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录像,以名师的一节录像课为研究载体,对名师的课堂进行多维解读、深入探究。我们要求老师们在观摩中不仅要“听”,还要“看”――观察课堂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互动状态、思维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的收获;观察名师的教学思路、情境创设、气氛调节、问题处理方式等等,并进行记录和思考,感悟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机智,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观摩其课堂教学录像时,就要求教师们观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具体表现,感受他情智语文的魅力。通过观摩学习这种途径,加深了对这些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感悟和内省。

2.研究课例。

研究名师的课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名师课例成为生成自己的课堂实践智慧的专业平台。课例研究是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借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将不同名师同一课例进行比较研究,如将王崧舟和孙双金两人所执教的《二泉映月》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对同一个课的不同处理,体会不同名师教学设计的差别以及教学理念差异,感受不同名师的教学智慧。二是将名师课例与自己的课例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借鉴名师的成功做法,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课例研究,让教师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名师课例,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生成课堂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3.赏析案例。

赏析案例也是学习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手段。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课堂中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案例赏析虽然也以课为研究载体,但不同于课例研究,它不是研究如何上好这一课,而是围绕教学中的典型事件,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等,从而给人以启迪。开展案例赏析,有利于我们教师从中发现这些名师在把握教材、处理教学细节上的智慧和艺术,丰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性智慧。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二泉映月》时,引导学生抓住“坎坷”一词,披文人情,品词析句,涵咏意蕴,使课堂上真情流淌,生命涌动,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就以这个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真切地感受了王老师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积淀。我们又从“新课导入”“朗读指导”“语言品味”“读写结合”等方面品读名师,感受名师,深深领略名师的风采:他们的语言表达行云流水,活力四射;引导巧妙自然,浑然天成……他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关注语感培养,有的追求诗意,有的注重情智发展,有的提倡简约,等等。他们的驾轻就熟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于文字中指点江山的大气和教学智慧,让我们叹服。通过学习,我们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教学中自然生成智慧。

二、实践生成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情景化的教师精神与教育智慧的传递。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课堂实践智慧的生成,完全来自于教学实践。学习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最根本的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1.模仿感悟。

模仿是创造、生成的基础。学习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可以从模仿开始,从模仿名师的课堂教学开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研究中,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名师的教学设计、教案拿过来,针对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一下,为我所用,通过对名师课堂的模仿,切身感受名师设计的巧妙;还可以借鉴名师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中的精妙之处,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如我们在观摩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教学录像《天鹅的故事》时,感到教学中他有三次“写”的训

练设计得非常巧妙,研究品析后,我们要求四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尝试着模仿运用;观摩了孙双金老师的《观察作文》教学实录后,其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开头,多层面的观察指导,情趣盎然的评点赏析以及对学生精神的关注等环节,触动着每个语文教师的心,于是有几位老师纷纷“借砖生玉”,进行教学模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仿中,我们要求各位老师认真写下自己在运用中的得失,进行反思,这样在体会名师智慧的同时,能生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有时,一些有机会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听了新生代语文名师的展示课,回校后我们便开展“模拟课堂”活动,即要他们模仿所听名师之课的教学设计,上一节汇报课,既加深听课者对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认识,也可以让其他教师间接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当然,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名师的课堂,而是分步推进,渐入佳境。我们既要学习他们的“形”,也要学习他们内在的“神”,只有“形神”兼备了,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也如名师课堂一样精彩纷呈,灵性飞扬。

2.好课展评。

我们观摩名师教学,不在于纯粹地扮演名师上课,不在于单纯地表演名师的教案及教学设计,而在于领悟、掌握、运用那些支撑教案及教学设计背后的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学名师不能囿于模仿、移植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要以扎实的课堂教学研究这种真实有效的方式,来习得名师们那些支撑教学理念的精髓。只有将名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同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不断地叩问课堂实践智慧的真谛。

在教学中学会教学,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为此,我们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好课展示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在活动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如课题组教师优课赛、课题研究汇报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每一次好课展评,都是一次教学风采展示,都伴随着教学反思,同伴点评,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对话中创生智慧,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关注教师常态的课堂教学,通过听随堂课,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将学到的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智慧有机、有效地渗透到教学中,在实践探索中,课堂实践智慧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并形成各人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写作提升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实验中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他认为专业写作能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与自身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

之所以将教师的写作称为专业写作,是因为这种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点,它应是我们对教师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一种记载或研究方式。对我们教师而言,专业写作首先是一种研究,需要实践、需要思考。在写作中,教师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不断产生顿悟,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感悟能力,再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行为,激活自己的课堂实践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写作是课堂实践智慧生成的催化剂。

我们研究新生代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也需要引领教师进行专业写作,及时总结点点滴滴,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对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提炼、提升、发展,形成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不仅是打造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队伍的需要,更是将这些名师的思想观念、实践智慧发扬光大、传承创新的时代需要。

专业写作可以采用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表达方式,写写对名师教学的感悟,写写学习名师的体会,写写模仿名师教学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等。通过专业写作对课题研究中所思、所闻、所想、所感、所悟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流淌的思想、灵感的顿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进行提炼和升华,揭示出内在的价值与蕴涵的教学思想,不断将实践经验内化为理性认识,如研究了薛法根老师的《天鹅的故事》课堂教学后,课题组的老师抓住了其中三次“写”的巧妙设计,撰写了《感知?感悟?提升》一文;听了窦桂梅老师的几节课后,觉得她的课大气而又不失精致,豪迈而又不失柔情,便撰写了《享受“玫瑰”的芬芳》一文;模仿孙双金老师《观察作文》的教学设计上了研究课后,写下了课堂教学反思《巧妙借“砖” 轻松作文》一文,等等。在写作中,我们更深刻而又更理性地感悟了新生代语文名师的教学艺术和实践智慧,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窦桂梅老师认为,“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了精彩。一句话,写,改变了你生命的状态。”是的,智慧的光芒是美丽的,课堂实践智慧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而专业写作,鞭策着课题组成员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思考,让课堂实践智慧插上理性的翅膀,让其光芒更闪亮,照得更远,不仅能“改变我们的课堂”,而且更能实现智慧的共享。

翻转旧课堂 实践新智慧 篇6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74-1

我校在教学中倡导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理念,在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课题之后,于2011年引入了“智慧教育”平台,尝试聚焦“未来课堂”,初步实践教学的创新,希望能站在教学的前沿“用技术改变教学,用智慧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 悄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1.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可以循环、反复观看,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学习。学生观看视频时,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控中,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或者可以根据老师的课前预习单,边看视频边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前预习尝试题等,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记笔记,甚至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增加师生、生生互动。

由于教师已经从主演变成了导演,就可以腾出时间参与到学习小组,可以关注到孩子为什么问题所困扰,适时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孩子是如何在协作学习小组中发挥自身作用的。这种关注是一种神奇的观察,当教师尊重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他们通常会做出回应,他们会感受到学习是解决自己当前所遇到的问题的迫切需要,无形中这种方式帮助我们形成了一种学习文化,成为一件自我需求且有意义的活动。

3.家校交流逐步深入。

翻转课堂以来,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从“我家孩子上课认真吗?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吗?他上课会不会做小动作?……”转变为“我的孩子能否自觉学习?如果不学习,老师会做些什么帮助他们学习呢?如何在家里也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当老师和家长可以诊断出孩子学习的薄弱环节时,可以创建一个强大的、必要的、有效实施的干预措施。

翻转课堂 隐隐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1.翻转的课前学习。

教师自己为学生录制15分钟或更短的微视频讲座,或者用截屏工具制作课程讲稿,上传视频到智能教室软件,学生随时可以通过人手一个的ipad点击“打开教材”自主学习。实施翻转前,要确定有多少学生可以通过ipad在网上访问上传的视频,教师可以通过“点名”功能知悉。对于没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同意下,允许他们利用课后或其他时间,在电脑或个人设备上观看视频。

2.翻转的课内学习。

翻转课堂应该是把视频教学或者其他资源放置在课堂探究和基于问题学习的学习循环中。翻转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了教师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或学生小组进行“一对一”交互。教师可以在一个大组中解决某个问题,也可以通过个别询问学生有关视频、电子教材的内容来检查某个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在ipad上观看视频或自学教材后,意味着课堂上不能进行简单单向的传授,而是需要围绕视频和电子教材介绍的主题深入指导研究,组织交互式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解决视频、电子教材呈现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独自在家无法寻找到答案的。

翻转课堂 慢慢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实施形成性评价策略的好处之一是学生不把作业带回家,检测方便快捷。要想知晓学生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一些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

我试选取自己去年晒课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课阐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方法。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有:①课堂布置纸笔形式的作业练习。作业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填空题、主观题、实拍题等题型。②检测与评价的方式也很多样,有全体答题和全体抢答两种。还可以根据需要选题题目的数量,设置学生用时。

如果老师设置的是抢答题,那么可以通过功能“随机选号”抽取学生回答,也可以学生争抢“问答权”(图1)获得优先发言权,这个优先发言权可以是自己解决老师设置的练习,也可以向同伴发出疑问,把思维的深度、广度向纵深发展。

当学生接收到老师的任务后,可以在ipad上实时收到老师发出的练习,并独立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最后可以提交。老师可以在每一个环节设置一个时间,通过屏幕上方的菜单栏知晓还有哪些学生已经成功提交,还有哪些学生没有完成,一共用时多少。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教师也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图2中未提交的页面表示学生还没有完成,其余页面均显示学生不同的答题情况。此时,教师通过屏幕显示就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随机选取其中某一位学生的作业(即红色显示的)进行讲解和点评。教师可以向任何一位学生提出,请他解释一个或两个答案。如果发现有几个问题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或出现相同的误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会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使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掌握更加深刻。评价、检测技术上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化学课堂智慧教学实践案例 篇7

一、干电池的回收和利用实验案例

学习了原电池知识后, 我组织同学们研究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和利用.

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同学们首先讨论出要解决的问题: (1) 干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废旧干电池会对生产生活造成污染; (3) 回收利用的原理; (4) 联系社会实际, 去调查收集学校周围的旧电池处理情况.

学生们通过调查讨论研究解决上述问题, 废旧电池中很多物质可回收供实验室使用.旧电池的回收原理比较简单, 干电池锌筒内的物质除了棒外还含有C粉、Mn O2、NH4Cl、Zn Cl2等物质, 锌的熔点419.4℃, 可在铁制容器内熔化进而制成锌粒, 利用溶解性不同可将C粉、Mn O2、NH4Cl、Zn Cl2的分离, 然后灼烧固体残渣, 可除去碳粉和有机物得到二氧化锰, 蒸发溶液得含少量氯化锌的氯化固体, 再利用氯化铵受热分解的性质使其与氯化锌分离.

活动了一阶段后, 同学整理出了很多有关电池的甚至电解池的习题, 并归类, 比我整理的都全面, 整理出了污染的各种问题, 张贴了很多图画, 进行宣传, 设置了回收箱 (分类回收) , 学生的表现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

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 联系社会实际, 讨论了如何利用C粉、Mn O2、NH4Cl、Zn Cl2等性质的差异, 联系溶解、过滤、结晶、加热、灼烧等试验操作, 并把分离后的物质进行利用提供给实验室, 把所学知识真正做到与实践结合, 在研究过程中, 加深了对原电池知识的理解.

二、喷泉实验的研究

在化学课堂上, 我们常用喷泉实验来说明HCl、NH3等易溶于水, 看到这个实验后, 同学们觉得很有意思, 很兴奋, 同时也有一些疑问.我就组织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喷泉实验.

把同学们想到的问题写下来, 通过讨论确定课题, 研究的目的.

喷泉的原理是什么?喷泉实验要注意什么?

是不是易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是不是只有溶解度大的气体才能用来做喷泉实验?

吸收液有什么作用?是否一定用水, 其他液体行不行?不用吸收液体行不行?能否利用气体和固体间的反应, 气体与气体的反应来模拟喷泉实验?如何行又有什么要求?

怎样做成绚丽多彩的喷泉呢?

能喷烟吗?

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研究、分析.我们提供资料参考, 通过实验和分析知道了喷泉的原理是:

烧瓶内外的压力差将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因此, 要形成喷泉, 关键就是要在烧瓶内外形成足够大的压力差.

经研究发现, 不但易溶于水的气体可通过溶于水的方式来形成很大的压力差, 从而溶于水形成喷泉:而且溶解度大于17的气体也能溶于水形成较大的压力差, 进而形成喷泉.要使这类气体形成的喷泉效果好, 可以利用“酸性氧化物与咸反应”来形成更大的压强差来实现.一些难溶于水的气体通过一定的设计也能形成喷泉, 如P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也能形成较大的压力差, 从而形成喷泉.

通过研究还发现:吸收液的作用就是用来形成烧瓶内外的压强差, 如果其他方式可以做到这一点, 就不一定要用吸收液:气体与气体、固体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或液体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如H2S与SO2、P与O2.

通过实验发现, 收集易溶于水的气体必须用干燥的烧瓶.因为这些物质易溶于水, 很难收集满, 从而影响压力差的大小;难溶于水的气体, 则不受影响.

能不能形成有颜色的喷泉呢?经发现, 酸碱与指示剂配合使用产生有色喷泉, 如紫色石蕊与NH3混合则呈现蓝色.另外, 还可以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的颜色, 如在做NH3与水的喷泉实验中, 将2根导管分别插入无色酚酞与紫色石蕊中, 然后同时打开活塞, 则将会有两股不同颜色的喷泉出现.

“智慧校园”的构建与实践 篇8

一、建构智慧的校园观念文化引领人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观念文化。学校观念文化的建构和形成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讨论和酝酿。我们思考如何让很有潜力的丹城二小通过有策略的经营,一步一个脚印,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局面,凸显办学成效,实现滚动发展。学校积极组织领导班子、家委会、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等认真分析学校办学优势与现状,并针对现在学校教育的困惑,关注人的发展,关注智慧的培育。于是,我们便提出“智慧文化”,并广而告之,家喻户晓。

二小的“智慧文化”以“追求智慧”为学校精神,“追求智慧”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取向,是学校教育的一种使命,是二小人共同享有的思维方式,是二小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崇尚的最完美的行为方式。围绕“追求智慧”的核心理念,我们提出“不能把生源看成是教育的主要问题,二小的孩子,生活要有阳光,谈吐要有涵养,举止要有礼仪,心中要有智慧”的教育理念,提出二小人要有四个“智慧意识”:要有“创新意识”,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策略创新上胜人一筹,在实践创新上快人一拍,打造“智慧二小”特质;要有“服务意识”,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做好服务文章,创造最佳的教育经营环境;要有“绩效意识”,重视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把绩效作为奖励人和重用人的重要依据;要有“精致意识”,即要有精心专心的工作态度、标新立异的工作策略、精细周密的工作安排、完美无缺的工作成效。

另外,根据“追求智慧”核心理念,我们确定以“精致·智慧·雅行”为办学目标,以“尚德求真”为校训,以“促进教师的智慧发展,为教师发展服务;促进学生的智慧生长,为学生发展服务”为管理宗旨,承诺“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把“自律·自信·自强”作为每个二小人的行动……逐步形成“智慧文化”的语言符号系统。

学校文化的构建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建构了学校智慧文化,明确了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赢得了家长们、多所兄弟学校和上级领导对我校“智慧文化”的认同,引领全校师生和家长进入新环境、新氛围,在探讨和实践过程中,大家得到了各自一定的发展,学校的群体价值目标得以形成。

二、建构智慧的“四有”班子团队文化服务人

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目标一致、团结和谐、敬业高效的管理团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要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成效,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

坚持学校的智慧发展要有韧劲、谋划学校的智慧发展要有思路、推动学校的智慧发展要有激情、实现学校的智慧发展要有大气。二小智慧型管理者团队有“四有”,即“有韧劲”,面对种种矛盾与困难,敢于挑战,敢于负责任;“有思路”,有发展的谋略,有开展工作的具体思路,能独立、主动组织开展工作;“有激情”,在工作上求实、求真、求深,动真情、出实招、求实效。工作有热情,“有大气”,接纳不足,用人所长;能团结人、赏识人;讲正气讲原则,有傲骨无傲气,放下身架提高身价;能顾大局识大体,不计较个人得失。

另外,还要求团队的特征体现出七个深度:第一,深度解读。善于读学生、读教师、读自我,要读出类型、读出亮点、读出困难和障碍、读出发展。善于以实践者的眼光读理论和以研究者的眼光来读实践。善于把学校管理的战略放在“文化战略”的高度考虑。第二,深度思考。深度思考的核心是从每个人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发展出发,体现对每个人的具体的思考,需要有整体与局部的结合,远近结合的思考,要有对策性思考。第三,深度转化。化理念为行为、化思想为制度、化知识为德性、化知识为智慧。第四,深度合作。通过“深度会谈”来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在内心创造沉静的聆听环境,以自己和他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见和给予不同的人发表意见的空间,促使学校管理者之间彼此了解,建立一种信任合作与团结和谐的关系。第五,深度评价。懂得科学、合理评价师生,把评价变为促进人的发展的真正动力。全程式评价,弹性化评价。第六,学会创新。不仅仅是个别管理者的某一个观点、思路、策略的创新,而且是形成新的管理风格和新的管理文化。第七,深度发展。形成每个管理者的个人风格,实现研究型管理者团队的目标。

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二小管理者更能在过程上注重精妙的管理细节,牢牢抓住一些关键节点,把看似平凡的事做优,把看似简单的事做精。虔诚和执著地在一个个教育细节中实践教育理想和智慧,“做一名称职的教育服务者”,精致管理成了二小管理者的实践哲学!

三、建构智慧的浓郁环境文化熏陶人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和休闲的文化场。我们围绕“追求智慧”的核心文化,按照学生需要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对校园的功能进行了整体设计,“以怡人的环境陶冶身心,激发灵感”,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处空间、每一处布景,让全校师生置身在智慧的校园中,感受着浓浓的文化特色。

具体通过“一广场”“一石”“三梯”“三角”“五廊”“多条路”“多标语和名言警句”体现这一理念,建构智慧之园。一进校门,迎面是“智慧广场”,广场的正前方有一个十分耀眼的高大牌楼,牌楼的正中间书写着学校办学目标———“精致·智慧·雅行”,绿底衬着白色的字,很有气质。牌楼的后面竖立一块“铭志石”,无声地教育着路过的师生。“三梯”,分别是教育楼东面的“崇德梯”、中间的“谦爱梯”、西面的“致诚梯”。沿着楼道一路上去,拐角处张贴着醒目的名言警句。如,沿崇德梯上去,有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韩婴的“虽有良玉,不刻镂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伽利略的“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马卡连柯的“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等,让上下楼的师生感受其中的真谛。为了更好地营造校园内静心读书的氛围,学校智慧地利用三个教学大楼角落布置成无人管理的“温馨小书吧”“雅行小书苑”“爱心小书房”供学生在课外休闲时看书,提倡“不看书不坐凳、坐上凳必看书”,检测与考验二小每位学生的雅行。“五廊”,分别打造五个楼层不同内涵的文化长廊:一楼是孝雅文化廊,二楼是书香文化廊,三楼是剪纸文化廊,四楼是艺术文化廊,五楼是数字文化廊。“五廊”主题新颖,特色鲜明,部分作品来自学生,所以,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路,是方便人行走的通道,是规范人行为的准则,路在我校还是一种文化。我们围绕“智慧文化”给多条路起了名字,如,那条通向食堂的小路为“思源路”,路边挂上“路名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生走在“思源路”上,时刻牢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把“节约”“勤奋”的优良传统铭记在心。多标语。运动场、建筑周边的花坛里有“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献”“草为德者绿,花为善者红”……这些标语星星点点散布在学校的角角落落,它们是向全校学生征集来的,征集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求知、求真的兴趣,也发扬了学生主人翁的精神。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精心皆可为文化”。有文化的校园,自然成了学生生命的乐园、书香的校园、智慧的学园。

四、建构智慧的校本研修文化发展人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项目才有内涵,有目标才有发展。学校与学校之间管理内涵上的最大区别,是否能引领全体教师以教育智慧实现智慧教育。面对“校本”创新空间越来越狭窄、“校本”创新意识越来越软化的教育管理现状,我校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与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着力深思和解决好“拓展、营造宽松的‘校本’发展空间,增强‘校本’创新意识”这一大问题,营造独特又平实的校本研修文化。

学校以校园“智慧网”为平台,整合空间,引领教师走向学习。建网就是建校。我校“智慧网”集交流、合作、共享为一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充分发挥其互动功能,真正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便捷作用。我们将师德学习、师训任务、校本研教等有关项目扎根于“智慧网”,丰富网络研修形式与内涵;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网上大辩论”与“教学热点、难点大讨论”活动,增强教师团队合作意识,激发教书育人新思维;开辟教育教学理论导读栏目,教师积极参与阅读点评、撰写网上读后感;开展“讲述校园典型故事”与“夸夸身边的人”网上有奖征集活动,学习身边榜样,分享感人事迹;引进“网络师徒帮带”模式,邀请校内外学科专家,组建学校导师团,帮助青年教师点拨创新教学思路,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建立“智慧网”应用与参与考核评价奖励制度,营造人人参与网络研修的氛围。

学校以专业发展专用本为阵地,整合常规,引领教师走向反思。反思,意味着用研究的方式对待日常工作;多样化,意味着更加追求个性与特色。我们关注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反思,要求教师做有效性的实事,追求智慧教育,编制《丹城二小任课教师专业发展专用本》,整合工作程序与资源,拓展教师自我成长空间。教学常规工作落实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求任课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与“专用本使用”同步,并侧重于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积累,在“量”的要求基础上,更关注每位任课教师“质”的检查与评估,要求教导处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与“专用本使用”同步,重视专用本使用的过程性把握,把使用情况的阶段性检查与考评体现在整个过程中,及时提供检查与考评的反馈意见与建议,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及时纠正不足并更好地发展自我。最后,我们在《专用本》的使用中及时吸取意见与建议,不断修改完善并积累经验,使之成为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与教师年度工作绩效评价的多功能专用本,改进教师工作方式、学校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整体效能。

五、建构智慧的节日活动文化培育人

工作的过程应该是研究的过程,用研究来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促进学校提升。学校立足校本,全面启动三大发展性课题的探索与研究,分别是“举孝道雅行,育二小少年”的“孝雅教育”实践与研究、“拓展性读写结合导学活动”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实施和“多元化课堂教学智慧实践与积累”的“同课异构主题校本研教活动”研究,给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为促成智慧文化的形成,研究过程中,学校依托一年的四个节日来营造智慧的活动文化,让全体师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9月的“读书节”让师生互动,建立学习共同体,以此推动学校拓展性读写活动的不断深入,培养一批勤读、善思、能辩、会写的小能人,享受书香生活,塑造智慧人生;家校联动,以3月份的“行孝节”为平台,开展“走好路、排好队、吃好饭、上好课”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开展“孝雅之星”激励性评价等活动,更多地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怀,鼓励更多的学生更好地自我完善,构建学校“孝雅教育”践行、检测网络,共同推动“孝道雅行”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破解德育工作中常见的“家校分离,知行不一,整合不力”难题,营造浓厚的孝雅氛围,形成厚实的孝雅文化;6月份开展“体艺节”,本着“展示特长、放大亮点、开发潜能”的活动宗旨,有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走进体育和艺术世界,通过体育、艺术实践、展示活动,开发体艺强项,培养体艺小能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2月份开展的“科研节”敲响二小教科研活动的最强音,多渠道搭建教师专业发展锻造、展示平台,营造学校教科研文化。智慧的系列节日活动有效提升了全体师生整体素质。

二小全体教职工脚踏实地的在三大课题的引领下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有情趣更有内涵,自觉地在科学的理念引导下开展更有效的工作,突显教书育人的创造性劳动特点,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课题研究强化了教师追求智慧的意识,引领他们形成追求智慧的思维方式和教育品质,教师逐渐能去思考“怎样让学生生成智慧”“怎样培养智慧学生”等问题,这种品质的形成是常态教育活动无法实现的,唯有真正的研究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

构建“智慧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篇9

什么是智慧课堂呢?智慧课堂, 应该是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 以学生发展为本, 机智、巧妙地激发学生思维, 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唤醒、激励和启迪学生的智慧, 给学生以学习的快乐和生命成长的理想课堂。

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 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一名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 以及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 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 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钢城三小创建“智慧课堂”就是为了锤炼钢城三小教师的教学技艺, 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 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校品牌的创立。“智慧课堂”不是那种理想式的课堂, 愿景式的课堂, 它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智慧课堂”。它珍视传统课堂中的圆熟的教学技艺, 它赞赏传统课堂中自如的课堂驾驭, 它认同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的准确有效。它更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只靠“经验”吃饭, 应该将课堂教学从“经验型教学”转向“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 转向“教学与研究并重型”。

总之, 钢城三小创建的“智慧课堂”, 就是要求今天的课堂比昨天的课堂多一点反思, 多一点经验, 多一点创新, 让我们的课堂每天都要多一点智慧。

二、“智慧课堂”建构背景

近年来, 我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教师平均年龄46岁, 40 岁以上中老年教师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中老年教师相比年轻教师, 有着更丰富的人生经历, 有着圆熟的教学技艺,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法更成熟。但是, 也因为年龄的原因, 许多中老年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只是凭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教学, 教学工作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取得比较满意的考试成绩。他们缺乏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目标, 他们缺乏自主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的角色需要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与建构者, 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警醒强调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者、研究者、探究者和反思者。那么, 如何让教师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中继续保持工作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益、发展学生智慧的目的?钢城三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在完成市级课题《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实践与探索》的前提下, 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及课堂教学状况, 多轮次、多学科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展开教学思想大碰撞, 引导教师不断总结、反思, 围绕“智慧课堂”构建做了一些积极而有效地探索, 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三、“智慧课堂”的构建意义

(一) “智慧课堂”目标的价值取向

1. 确立以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为指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 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要把学生培养成“智慧者”, 教师首先影视“智慧者”, 因而教师也应由“知识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变。通过构建智慧课堂, 激发教师提升自我, 发展教学智慧从而实现发展学生智慧的目的。

2. 构建以师生智慧共生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认知成长的活动, 也是一个与实践经验相关的活动。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在情感和智慧交流共生的过程, 是一个以情激情、以智启智、情智交融的过程。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 它解放了教师, 解放了学生, 解放了教材,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兴趣、好奇心、主动性被激发出来。生成性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 它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因此, 钢城三小通过“智慧课堂”构建, 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使每一次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历练和考验, 促使教师课堂上的启发引导能力、组织调控能力以及反馈评价的水平不断增强, 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不断的历练和考验中获得丰富, 得到提高。

(二) “智慧课堂”内涵及基本环节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钢城三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三原则、三要素、三环节。

三原则指探究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三环节指的是课堂最基本的运作环节, 主要由“创境自探问题生成———合作探究方法合成———反馈拓展目标达成”三大板块组成。

“创境自探问题生成”就是在教师的情境创设中, 学生独立自主进行阅读思考, 明确学习目标, 生成重点和疑点。这一环节是通过“激趣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探究”三个教学流程完成。

“合作探究方法合成”是在教师的调控指导下, 以解决重点问题为主线,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环节通过“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释疑”三个流程完成。

“反馈拓展目标达成”就是通过测评拓展, 对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评估, 并对知识进行迁移和提升。这一环节是通过“训练检测、总结反馈、拓展延伸”这三个流程完成的。

三要素分别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智慧、调控智慧、评价智慧。

“引导智慧”指的是课堂上, 教师能够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教学问题的生成上, 能够针对学情, 精心预设, 充分体现问题的生成性、层次性、针对性。教学情境发生转变时, 教师能够对学生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做出敏锐反应, 适时调整教学预案, 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引领课堂教学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调控智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有序运行, 在学习环境管理上, 实现生生互助学习, 师生平等交流, 合理调控课堂学习情绪。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非预期的教学问题能够把握住教育时机, 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

“评价智慧”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真挚, 情真意切, 能够“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从有利于每位学生智商、情商发展的角度去评价。评价应该科学、客观, 引导和张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够激发学生愉悦学习, 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张扬、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 充分体现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

“三环节是具体操作程序, “三原则”是智慧课堂的外显特征, 它实际上是依靠课堂教师的思维内涵来提供保障的, 因为智慧本身就是一种极富个性的积极思维, 要想让学生的智慧得以生长, 就必须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因此我们构建智慧课堂, 就必须要重点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问题生成的引导智慧、学生合作探究及问题是的课堂组织调控智慧以及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结果进行反馈的教学评价智慧。因此“三要素”是智慧课堂实施的根本保障。

四、“智慧课堂”实施途径与方法

1.书香阅读

智慧课堂需要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的教师应该有着比较广博的文化基础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只有书读多了, 有了广阔的知识背景, 思维和表达才有穿透力。

因此学校努力创建书香校园, 大力培养教师阅读, 要求每位教师做到“三个一”, 即每天读一篇好文章, 每月读一本教学杂志, 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学校还设有“心灵氧吧”, 定期组织“悦读汇”读书交流活动。

2.专家讲座

学校定期聘请名师、专家为教师们进行有关智慧课堂的讲座, 让教师们更新教学理念、了解更多更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一些生动、具体、典型的教学案例, 感受名师的教学智慧, 开启教师们的智慧之窗。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 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 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容易被忽视的教学细节问题, 解决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它是教师创生教学智慧的最佳平台, 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打造智慧课堂十分有效的途径。学校加强备课组建设,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为确保集体备课不走过场, 学校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1) 个人初备; (2) 主备人说课; (3) 集体研讨; (4) 个人复备; (5) 授课实践; (6) 课后反思。通过落实这六个环节, 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提升。

4.课堂实践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一种关于教学实践的认识, 它不像教学理论知识是关于普遍的一般原理, 它更多的是通过教师亲身的课堂教学实践获得。通过耳闻目睹或实际教学, 可以获得真实、生动、完整的感性材料, 给人留下的印象鲜明、深刻而牢固。针对这一特点, 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智慧课堂”研讨课、竞赛课、观摩课。让教师们在生动具体的课例中, 在反复的打磨研讨中获得教学智慧,

5.总结反思

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反思, 是打造“智慧课堂”、培养智慧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教师上完课后, 分析重要教学细节, 分析教学整个过程, 分析预设与生成的变化, 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总结, 使自我的教学体验理论化, 用以指导、改进后继的教学, 使课堂更加完善, 教学智慧不断提升。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晒“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评比交流活动, 通过“精彩一刻”、“令人遗憾的教学片段”教学日记交流等活动, 促使教师相互学习, 自觉进行自我反思, 不断强化教师智慧教学的意识, 引导教师们逐步向智慧型教师迈进。

五、“智慧课堂”实施步骤

1.学习教学理论, 转变教学观念

组织开展什么是“智慧课堂”的理论学习及研讨活动, 聘请教学专家来校讲座, 明确钢城三小“智慧课堂”的含义。

2.组织研讨活动, 制订评价标准

开展“智慧课堂”系列研讨活动, 观看“智慧课堂”典型课例, 制订钢城三小“智慧课堂”评价标准。

3.强化集体备课, 凝聚集体智慧

组织开展评选“智慧备课组”活动加强备课组建设。通过检查落实集体备课“六环节”, 评选“集体备课智慧教案”来发挥备课组作用, 凝聚集体智慧。

4.开展教学竞赛, 促使智慧提升

学校通过开展“智慧课堂”研讨课、竞赛课、展示课, “智慧课件”、“智慧反思”评比等系列教学竞赛活动,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 打造智慧课堂。

六、“智慧课堂”评价标准

1.多一点引导智慧

智慧课堂中的教师应激情四射, 富有感染力;学生做到热情高涨, 兴趣浓厚, 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整个课堂民主平等, 教学环境宽松, 气氛活跃, 如同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思考, 开启智慧之门。

教师应善于因势利导地将教学内容适时地融入课堂中, 巧妙地, 有效地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理解, 对学生的需要和愿望以及他们在课堂中的一些想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巧妙地创设情景、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 鼓励学生质疑争辩, 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并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 形成智慧火花碰撞、交汇的场景,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生动愉悦地引导学生步入人生智慧的殿堂

2.多一点调控智慧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 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智慧课堂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时刻准备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引领课堂教学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或是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 大胆地突破课前预设, 给学生腾出空间, 让学生更多的关注未来和未知的世界。在这种状态下, 课堂生成才有可能, 学生才能不断地产生新见解、习得新知识和掌握新方法,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3.多一点评价智慧

智慧课堂应该做到面向全体,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促使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各有发展。智慧课堂应成为所有学生成功的天地, 不是个别学生的舞台。课堂中, 教师应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学习, 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获取知识。因此, 智慧课堂的教师评价应该“因人而异”, 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充分体现针对性、导向性和激励性, 要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

4.多一点教学效益

学生智慧的生成不仅包括传统教学中注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应包括学生新课程倡导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的实践智慧及生成途径 篇10

一般而言, 教育智慧可分为教育理论智慧和教育实践智慧。

教育理论智慧是指教师对教育理论、教学理念的学习、理解和感悟。教育理论智慧, 既包括公共的教育理念, 其主要是教师在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中获得的, 也包括教师个人对教学的认识, 经由个人领悟上升为个人教育理念, 是教师根据某些外在标准认为“应该如此”的理论。

教育实践智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直觉认识。它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教育理论智慧, 是对教育理论智慧在教育实践中的转化及应用;一方面来源于教学经验, 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 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它是在实践中指导“如何做”的一种综合能力, 是教师应用长期积累的经验灵活把握、恰当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 教育实践智慧表现为教育能力、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

1. 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知识的基础上, 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作出明智教育行为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教育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能力, 主要是教育注意能力、教育思维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教育记忆能力;一是延伸能力,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学习科研能力等。基础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 教师如果不具备这几项能力, 就不能担当教师。延伸能力是在基础能力的基础上不断获得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很多新的能力补充进来, 教师具备了教育能力就能够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 履行教师的神圣使命。

2. 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广义上也应属于教育能力, 但确切地说, 又不同于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教育机智的基础, 教育机智是多种教育能力的综合运用。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 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如果处理的不当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般不会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来处理, 更多是基于非逻辑思维能力即通过教育直觉直接面对教育突发事件, 在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能力如观察力、情绪自控力、意志能力等的基础上, 迅速进行判断和选择, 这种借助非逻辑能力来处理突发教育事件的能力便称为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对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对教育学理论研究得怎样, 如果他没有那种所谓的教育机智, 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实践者。”[1]

3. 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 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能力、教育技能、教育机智等, 使师生身心愉悦, 人格受到熏陶, 并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高级本领。教育艺术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展开。相对于一般艺术来说, “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 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2]教育艺术的理想是启迪学生的智慧, 提升学生的德性, “摆在教育艺术面前的永恒的理想就是完美的人。”[1]所以, 教育所追求的艺术不是一般艺术所能比的。

教育艺术不同于教育能力、教育技艺、教育技巧。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尖锐地指出:“我甚至不打算反驳那种艺术就是某种技艺的理论, 这是一个不需要加以论证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 艺术并不是技艺。”[3]教育艺术可以表现为一种教育能力、教育技能或技巧, 但教育艺术绝不仅仅如此, 从某种角度而言, 教育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完美的人格魅力和个性品质。正由于如此, 教育艺术也不是一般教师能轻易拥有的, 它只会成为智慧型教师的专利。

教育能力是基础, 教育机智是教师面对突发事件做出的有效反应, 教育艺术使师生在愉悦的氛围里感受着美, 实践着美。

二、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途径

1. 启蒙

人类要摆脱束缚自己的各种关系, 就必须具有一种自由的心灵, 拥有自由的心灵, 才能确立起真正的自我意识, 才能建构起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生活理论, 这就需要启蒙。康德认为,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 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的理智”。[4]让教师成熟起来, 要敢于认识,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就需要重新认识知识、重新理解教育、重新认识儿童和自己。不是到理论中和权威那里寻找答案, 而是到生活世界中反思自己的体验, 然后再去和他人以及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对话”, 构建对生活世界的理解。

2. 对话

对话可以看成是个理解的过程, 是现在和过去、解释者和文本、解释者之间融合的过程。这种对话不是封闭的, 而是开放的, 不是专制的, 而是平等的。所以要对对话中的差异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防止独断专行。伽达默尔认为, 通过对话人们可以达成一致。哈贝马斯也提出“交往合理性”, 其核心是让行为主体之间进行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诚实交往和对话, 在相互承认基础上达到“谅解”与“合作”。[5]保罗·弗来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批判了主流教育的种种不足, 认为教育应从人的主体性出发, 提出以“问题提出式教育”取代“银行储蓄式教育”。“问题提出式教育”的核心是对话。他将对话视为教育追求自由、解放目标的精髓。对话是一切教育活动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一个人无论多么“无知”, 都能够与他人以对话的方式批判性地看待世界, 每个人都有权利以他自己的方式说话, 以他自己的方式给世界命名。对话不是统治者的精英分子提出的垂直式的对话, 对话应该是水平面式的。他认为对话的基本条件是:爱、谦卑、信任、希望、批判性。他说, 反对话是作为压迫者的工具, 对话则是解放的工具。内尔·诺丁斯同意保罗·弗来雷对“对话”的看法。她认为, 对话不仅仅是双方在一起随意聊天, 也不是一方长篇大论, 另一方洗耳恭听。对话是无固定答案的, 是开放的。“在一次真实的对话中, 参加者在对话的开始并不知道对话的结果。对话允许我们表达各自的心声。对话还有道德教育功能。对话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从而使得我们有可能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人际关系。”[6]

对话具有开放性的逻辑结构, 而开放性就意味着问题性。问题性不是要我们一定要去解决, 它要求我们学会去与问题共处。教师发展就是这样的问题, 它需要在不断的开放性对话中达成对教育、人生的理解, 启发智慧, 建构生成批判性反思的思维品质。

3. 批判性反思

反思, 是人类对自己行为和思维的再认识, 使人类进一步更好的实践。“批判”的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是一种使学习对象意义显现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使批判者对自身价值立场和认识框架呈现的过程。[7]

内尔·诺丁斯认为, “改进教育实践的最好的希望是, 把教师提升为自主的和反思的人。”[8]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需要面临不同的教学情境, 面对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具体的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面对生活、教育不断反思, 尽快恢复也许生疏已久的判断力。现代教师发展中提倡反思型教师的培养, 其本质是培养教师的判断力, 找回自己的实践智慧。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有批判反思力的教师要做到最基本的两点:第一要试图了解教学中的权利如何能够加强, 塑造和扭曲教育过程和教育交往;第二, 对教学中的假定和实践提出质疑。也许这些假定和实践看起来会让教学变得容易, 但实际上可能与教育的长远利益背道而驰。

4. 写作

写作就是创造文本的活动, 同时又是思维的具体化活动。人文科学中, 夸张一点说, 研究就是写作, 写作是研究的基本内容。“写作不仅仅是展示内在的知识, 而是真正和我们周围世界接触的行动, 从这一个意义上说, 研究就是写作”[9]。

写作是将内在的东西外化的活动。然而又不仅如此,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 如果要想写作, 其中的困难并不总是很清楚。就像写小说一样, 小说的完成绝不会完全是刚开始时设想的那样。写作中, 有时提笔忘言, 有时写出的文本似乎是平淡无奇, 有时作者不知如何继续往下写……似乎是在黑暗中写作。

写作是对话, 不仅仅是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也在和可能性的读者对话, 或共同分享生活经验。写作又是远离身体所在的世界而进入另一个世界, 谁能够做到同自己保持距离, 能看到自己生活圈子的局限性从而向他人开放, 谁就会不断地通过现实纠正自己的生活。

近年来, 很多教师实际知识的个案研究、叙事研究、传记研究和行动研究都深信教师的生活故事和实际经验中, 隐含了许多教师的实践智慧与理论。教育研究中的写作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作为教育者, 研究或写作要定位于我们与儿童的关系,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的写作应该指向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体验。

总之, 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途径需要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教育者不断去探索发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教师的成熟, 所以, 对教师的启蒙是必要的。而启蒙之途径是平等对话, 养成批判反思的品质。教师作为研究者, 完整、周全的反思, 又赖于养成文本写作的习惯, 通过启蒙、对话、批判反思、写作的过程, 使教师走向实践智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俄]康·德·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 (上卷) [M].郑文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28, 2.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4.

[3][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 王至元.艺术原理[M].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10.

[4]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A].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M].东方出版社, 2004.1.

[5]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7.

[6]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33.

[7][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

[8][美]威廉F.派纳, 威廉M.雷诺兹, 帕特里克·斯莱特里, 彼得M.陶伯曼.理解课程[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787.

中国网络新闻实践智慧的结晶 篇11

植根于网络新闻编辑实践,原创性强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曾说,目前编辑出版学研究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观念到观念的演绎,重复太多、实感太少、空洞太多、创新难得一见,读者难以卒读。长此以往,科研将难以持续。他认为,编辑出版学研究,应当是实用型学科研究。因而,特别需要强调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要更多地提倡实证性研究。《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实务》是一本具有实践品格的好教材。该书作者认为,新闻实务的智慧之源在新闻实践中。丰富的网络新闻媒体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是该书的一大特色。该书使用大量网络新闻报道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力的经典之作。该书通过大量案例带领读者走进制作网络新闻大餐的厨房,向读者展示网络新闻采、写、编、评等技巧,介绍新闻写作与编辑的流程,讲述重大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制作的幕后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中国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的现场图景。

从第一家传统媒体上网开始,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历史只有10多年,互联网应用目前仍处于变动不居中。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本身具有强烈的实践色彩,只有关注实践,才能探究规律,把握未来。学习一门实践性课程的捷径,莫过于追踪变动中的实践本身。关注变动中的实践,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课程的规律。该书的实践品格和原创性有助于新闻专业的师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效果。

在著书立说方面,很多学者都有工作实践的经历,但并非每个人都有机缘将新闻实践上升到教学与理论层面。该书作者1999年进入人民网工作,经历了中国互联网从早期创业到网络泡沫到再度辉煌的发展过程,在网站工作期间先后担任人民网体育组负责人、采编组副组长、传媒频道主编,从事过网络新闻采访和编辑业务,参加过“两会”、“十六大”、三峡通航、博鳌论坛等大型活动报道,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批网络记者。作者曾带领团队完成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网络新闻报道和2004年全国“两会”政协组的报道工作,曾主持过频道设计、网络新闻编辑以及网站推广等工作,参与过人民网网站架构设计,主持人民网博客项目的研发。丰富的网络新闻一线工作经历为其教材编写积累了厚实的资源,也使得《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实务》一书具有难得的实践性和原创性。这也是对网络新闻编辑业界和学界的一个贡献。

搭建了网络新闻编辑的理论框架,内容有新意

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提供本学科领域的理论框架和知识导航图。互联网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互联网以免费的形式为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互联网应用已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说陌生,是因为全网充斥了各利益方或“围观者”的海量信息,成为众声喧哗、真伪难辨的虚拟空间。这个空间里发生的事情,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网民的经验范围,显得是那样“高深莫测”。作为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之一,网络新闻的含义是什么?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的核心与边界?该书都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网络应用种类繁多,网络信息好像汪洋大海。什么是网络新闻的写作与编辑?该书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确定网络新闻编辑的核心与边界,搭建了网络新闻编辑的理论框架,论述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该书认为,网络新闻的编辑原理包括:快速传播与即时式编辑、海量信息与整合式编辑、网页限制与标题式编辑、稿件多元与把关式编辑、交互传播与引导式编辑。这种概括遵循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并保持了相当的开放性。

传媒学者胡正荣曾经提倡学者除了简单的本体论研究之外,更多地做价值论的关怀和关注。该书虽然植根于中国网络编辑实践,但能够跳出业界看业界,对网络新闻实践进行了理论提升和价值关注,如关于全能的网络新闻编辑的探讨。新闻从业是一种实践,新闻教育也是一种实践。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和学生毕业后的信息反馈,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这是一种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条符合规律的教学科研之路。

化繁为简,重点突出,结构分明,实用性强

好的教材还应该是实用的教材。实用性包括可理解性、可操作性。如果说学术研究的逻辑探究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那么教材撰写的逻辑就是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化繁为简,呈现事物复杂联系背后的规律。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实务的智慧之源在于新闻实践之中。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历史虽然算不上悠久,但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海量信息令网民眼花缭乱,也令从事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教学的部分师生感到无从下手,难以掌握。《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实务》对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活动进行一定的理论抽象和类型归纳,如将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现象归类为一般网络新闻、特殊网络新闻等,并试图为每一种网络新闻现象提供一种写作、编辑的框架结构。这样的实务教材能领人入门,引人悟道。

该书还剖析了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的重点和难点。该书详细介绍的网络新闻写作重点是网络图片新闻写作、网络视频新闻写作、博客新闻写作、微博新闻写作等;详细介绍的网络新闻编辑重点是网络新闻稿件的价值判断技巧、网络单条新闻的编辑、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网络新闻专题编辑、网络互动的编辑与管理等。对网络新闻专题编辑、网络互动编辑与管理等难点问题阐述详细。该书还介绍了网页设计要求等内容。这样行文,有助于学生抓住关键,准确掌握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实务》一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编,即上编“网络新闻写作实务”,下编“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这样的结构涉及网络新闻的采、写、编、评各环节,进一步增强了该书的实用性,能够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由于原创性和实用性强,且搭建了网络新闻编辑的理论框架,该书的读者对象覆盖产学研以及社会各界。

该书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业界和学界。这本书首先可满足一部分业界需求。笔者在从事网络编辑的教学过程中,曾经与多名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编辑交流,他们说工作中没有实用的网络新闻专业教材或参考资料,培训也很少,网络编辑业务全凭自己摸索。在网络传播技术快速更新的今天,这种摸索显然效率低下。希望这本植根于业界、饱含了业界实践智慧的教材能够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其次,这本书能够满足学界教学需求。现有的网络新闻教材不乏精品,但理论层面的多,能做实证研究的少。该书出版之前,笔者有幸获得书稿,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部分内容,效果不错。再次,这本书在搭建网络新闻编辑理论框架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对从事网络新闻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学者而言,也不乏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

人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智慧 篇12

毫无疑问,这种发展观及其所体现的发展模式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在现代发展观的引导下,现代科技得到迅猛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现代性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迷失以及包括全球生态问题在内的生存危机。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所说:“我们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的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1]因此,反思现代发展观,构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新的人类生存方式已经成为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 环境与发展:人类生存家园的丧失

现代工业文明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毫无疑问正在把人类推向万分危险的境地。面对人类生存家园的丧失,人们不禁要问:人类文明究竟何以致此?出路何在?从总体上讲,造成当代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以启蒙理性为思想基础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现代化发展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首先,这一发展模式将发展仅仅等同于经济增长。这一增长发展模式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经济学为立论基础,将视野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并借助经济财富的增长来说明社会的发展。二是把科技视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这样的模式往往使人们产生这样的信念,即认为: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增长是没有限度的;其二,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天然合理的;其三,是人类“能够做”的就“应当去做”。因此,经济的增长就被看成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和评价社会进步的终极标准。整个发展理论就仅仅被看成是研究“怎么样发展得更快”的经济规律的科学,而丧失了其哲学反思、价值评价和伦理约束、规范的功能。但是如果人类失去了哲学的反思、价值的评价和伦理的约束与规范就会变成一架失控的机器。虽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会使人类的物质消费获得极大的提高,但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将最终使人与自然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从而使得人类失去自己的生存家园。

其次,现代发展观在对经济增长的疯狂追逐中,必定会推崇和倡导一种挥霍性的消费观。这种挥霍性的消费在价值观上的基本特征就是“消费价值对使用价值的背离”。在这种消费方式中,评价一个消费品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使用价值,而是“时尚价值”,而时尚价值所张扬的是以对使用价值的贬低为前提的。只有贬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意义才能使消费面向它的社会意义。而时尚的交换会使得消费品的寿命大大缩短,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种价值观无疑是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背道而驰的。现代发展观把消费自然财富的多少看成是评价进步与发展的尺度,而鼓励人们更多地消费成为这种发展观的基本经济机制。这必然会促使人类更加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从而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这种消费观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的物质欲望的泛滥。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而西方社会世俗化的实质是:由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彼世主义、禁欲主义教条的恪守转变为对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信奉。一切价值之源也从彼岸的上帝那里撤回到世俗世界人自己的理性当中来。人本身成为自己及其外在世界的真正的主宰和值价中心。世俗享乐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生活的舒适富足和感官欲望的充分满足。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19世纪中叶宗教权威的破产引发了向着松弛方向的心理转变。结果是文化——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化——承接了同魔鬼打交道的任务。而它不像宗教那样去驯服魔鬼,而是以世俗文化(艺术与文学)的姿态去拥抱、发掘、钻研它,逐渐视其为创造的源泉。”[2]显然,贝尔这里所说的魔鬼就是指人类的欲望。因此,欲望成为社会的主宰,而人则受欲望的驱使成为满足欲望的工具。西方社会世俗化的过程也是人沦为欲望的奴隶的过程。整个社会的生产创造行为不是去实现社会生活的正常目的,而是演化为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消费而消费,为了增长而增长。每个人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无休止地竞争。但就在人类为自己创造的巨大财富而兴奋,并在物质丰饶中纵欲享乐时,大自然却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破败和衰亡。

再次,现代发展观也必然导致对科学技术的强烈诉求,从而导致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讲,由发展所造成的当代生态危机是“技术时代”人的生存方式的危机。对技术时代人类困境的哲学反思最深刻的无疑是海德格尔。他深刻揭示了技术时代人性危机的根源。在海德格尔看来,近现代技术的本质是一种解蔽或去蔽。它开启世界、祛除遮蔽,让各个存在者(包括人)及其所依寓的世界显现出来。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全支配近现代技术的这种揭示(解蔽)乃是逼索[即催促、促逼、强征、挑战、挑衅,作为响应、领受自然召唤的人类生存经验的本真的技术活动的‘天职’的性质沉沦、堕落、异化为剥削、压迫、掠夺自然的活动意义上的限定,即稳定、预定、摆置的性质]。”[3]因此,自然界从此被显示、展示为不断被开发、转化、贮存、分配等一系列环节,纳入一个密不透风、喘息不止的技术系统里。人处于逼索性这种技术情景内,不再与一般的对象发生联系,更不与真正的事物即自然发生联系,而是把周身的一些纳入自己的功利、算计型视域内,视之为可由自己绝对自由使用的本钱、原料、能源、储备物。而人并不是自由的。人又被处于背后的更宏大、更深刻的技术“座架”所框定,只允许用一种非本源、源发性的技术性目光去看待一切,只专一于单一技术性的展现活动。人的位置越来越窄,人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一切交付给技术。最终人成为技术的奴隶。而技术的显著特征是“效率”、是“逼索”、是“算计”。它必然不顾及自然的任何其他意义,一味地只将其作为原料疯狂地进行开发,这必定最终造成人与自然的全面冲突。

以上由现代发展观所导致的对单纯经济增长的追求,对以人的欲望泛滥为本质特征的现代消费观以及技术对人及自然的全面统治都从某个角度揭示出现代发展观内部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但要超越现代发展观及克服由现代发展观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还必须从更深层次揭示其存在的人学基础。因为从根本上讲,一切发展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一切发展所带来的危机也都是人的危机。

二 人与发展:技术时代的人性危机

现代发展观不仅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紧张,从而造成当代严峻的生态和环境危机。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发展观还造成了深刻的人性危机。现代发展观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基于西方现代文明的“现代性”社会。而“现代”,从本质上讲就是技术的时代,现代社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由启蒙理性,尤其是其现代表现形式——技术理性——主宰的社会,而现代化也就是人与社会全面的理性化。因此,一切现代性的危机又可以说是理性的危机,也就是人性的危机。难怪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曾不无感叹地说:“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其他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4]

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现代性”时代。“现代性”就是理性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确立自身地位的过程。它表明,人类不再受制于外在的或者超越的东西(相对于超越的自然和绝对超越的上帝)的控制,而是生活在人化的环境中,借助人为的手段来支配外部自然,依照主体的意志来建构社会理想,遵循自律的道德方式来规范个体生活。按吉登斯的界定“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5]而从更广的意义上讲,现代性与技术是相互涵盖的。可以这么说,技术必是现代的技术,而现代则必是技术的现代。因此,“现代性”时代即是“技术时代”。[6]而技术时代的本质,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主体性的形而上学及其所蕴涵的主客二元对象性思维方式。正是这一启始于柏拉图而终结于尼采的形而上学是造成现代性社会危机的总根源。由此看来,“现代”不是始于20世纪,不是始于17世纪的工业革命,也不是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而是源于技术肇始之时,即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已经埋下了技术时代的种子。

技术时代的形而上学基础即是开启于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而笛卡儿将其正式确立为现代人类的根本的思维方式。理性的思维方式即是一种对象性思维方式,它把众多的存在者当作对象,强制性的摆成只具有单一功能的东西,于是一切事物(包括人)被板结(冻结),平板化为某一方面,失去本应有的鲜活、灵动、饱满、丰富性。然而,这种逼索性的摆置活动,决不是纯粹的人的行为。相反,它设置、摆弄人,亦即逼索人去以构设活动的方式把现实事物当作持有物。作为座架的近现代技术并不仅仅在人们应用机器的地方起支配作用,而是渗透到存在者的所有领域,支配和统治着整个现代世界和人本身。人从此成为技术座架的奴隶。此为人的异化。技术时代的形而上学必然导致一个非人道化的“病态社会”。而在这个非人道化的“病态社会”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根源的神秘的超验本体——上帝——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工具合理性原则成为人这个绝对主体认识和操控外在世界的惟一有效原则。这套原则撇开事物的个性差异,而集中注意其重复性和可通约性因素。因此,借助数学化形式,不但可以合理设计行动目标,而且可以选择最佳方法和最优途径,并由此带来操纵和控制的最佳效果。同时人自身的存在意义也必须符合工具理性。最终,人本身也被工具化。

但是,世界及人本身全面的工具化,必然会导致人本真的存在意义以及人的自由的丧失。所谓意义的丧失指的是由于理性化而无法对世界作全体的把握,无法提供对世界、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解释。而所谓自由的丧失则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独立价值已不复存在。人被彻底原子化。人与人的隔膜、疏离、冷漠,人与人之间丧失了统一性和有机的联系,变成各自孤立的被动的原子。“生产过程被机械地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也破坏了在生产还是‘有机的’整体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一方面,机械化也把他们分裂成孤立的、抽象的原子,他们的工作不再把他们直接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禁锢他们的机械抽象规律的作用,在日益扩大的范围内,他们成为中介”[7]。“抽象还原,定量计算,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成为现代合理性社会的基本逻辑。这种基本逻辑在社会中制造了随处可见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因此,现代性社会的理性和技术成为压迫人的魔鬼,成为人异化的根源。现代化实现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由丧失的过程。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认为的,工具理性对社会的全面统治的最后结果就是各个领域的全盘官僚体制化。整个社会由此变成一个大工厂,一个没有缝隙的机械铁笼。在这个铁笼中,人的独立自由性被彻底窒息。这就是技术时代人类的必然命运。

三 自由与拯救:找回人的实践智慧

毫无疑问,由现代发展观及其实践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性的价值危机其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自然、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全面统治。“自然和自然环境的技术化所带来的深远后果,都打着合理化、反神秘化、反神话和破除轻率的拟人对应的旗号。最后经济的可行性以及我们时代无情变化过程的新平衡变成了越来越强大的社会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文明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因为二十世纪是第一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立的时代,并且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8]尽管技术的全面应用使人类得到古人无法想象的惊人的舒适条件,占有了不断增加的物质财富。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作为大写的人的存在反而隶属于技术理性的统治,人在实践世界中的智慧、决定以及理性统统让位于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所追求的目的是指向外在于人自身的感性存在物,从根本上讲,现代发展观所带来的人的自由的丧失就是人不断地受制于外在存在物,而忘却了自身存在的根本意义。从此,人自身失去其本真的存在,沦落为工具性的存在,最终是人作为人自身的自由的全面的丧失。因此,找回久已失落的实践智慧就成为从根本上拯救人类生存困境的必由之路。何以“实践智慧”能担负起拯救人类的重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有在“实践智慧”中,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工具性的存在方式,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本性。

早在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已经深刻地领悟到人的“实践自由”本质。在纷繁变幻的感觉世界中寻求确定的、永恒的本质,探寻世界的“始基”是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探求世界的本原就成为人类的永恒的追求。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学家”们将思维的领域固着于具体的感性世界,从最初独断式的一元论(“水”)到后来的多元论(“种子”、“原子”)以此来寻求万物之本。但在纷繁变幻的感觉世界中,任何一个具体的物质都只是无穷自然的一部分,只能是自然因果系列中的一个环节,在这样的世界中永远都无法找到最后的“始基”。苏格拉底一改过去在感性世界中探求世界“始基”的做法,而主张世界的本源在人的理性之中,人之为人的根本也不在于他是感性的存在,而是作为理性的精神存在。理性是人之根本,人必须用理性来认识自己的理性,这就是“认识你自己”的深刻内涵。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人的理性有两种基本的功能:一是理性的思辨功能,另一个是理性的实践功能。理性的思辨功能企图在感性世界的范围之内寻找具体的始基,所得的只能是具体的知识,而不可能得到最为本源性的知识。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只能在理性的实践功能之中,即真正的“始基”、人之本性在伦理、道德之中。因此,人在苏格拉底哲学中是理性的、自由的实体,是实践理性的实体,其最高理想是超越感性世界而达到理性的道德世界的“最高的善”。

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人是理性、自由的存在”的思想,理性是实践意义上的理性,自由则是人使自己不断超越感性世界,而达到一种纯思的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了“实践智慧”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人的灵魂揭示真理的方式有五种,其中一类是思考不可改变的、必然的和永恒的存在物,所认识的是确定的世界;另一类是思考可以改变的存在物,思考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筹划世界的过程。筹划的理性分为两种,即技艺和实践智慧。技艺所对应的人的活动是制作,实践智慧所对应的是人的实践行动。技艺和实践智慧都是人揭示真理的重要方式,同样,制作和实践行动也是人重要的生存方式。但是,同为筹划世界和自身生存的方式,技艺和实践智慧却有着根本的区别。技艺的目的是外在于技艺本身的产品,技艺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将技艺作为揭示真理和人自身存在的根本方式必然会使自然和人自身成为工具性的存在物,人会时刻受制于外在感性世界和人自身感性欲望的支配。而实践智慧的目的是在人的实践行动中实现自身的幸福。作为揭示真理的方式,实践智慧具有指向作为揭示者的人自身的指引方向。技艺可能以这种那种方式对人有用或有益,但只有实践智慧考虑的是人生活整体的善。实践智慧的始点和目的都在人自身之中,它在展开自身时使自身产生超越。因此,虽然技艺和实践智慧都指向某个“善”的目的,但只有实践智慧才追求人类最高的善,即人类整体的幸福。最高的善是一切选择所求取的终极目的和完满实现,它自身却只为自身而不累于他物,所以它是自足的。这正是人之自由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实践智慧才是人之最高的智慧,人类也只有在实践智慧中才能找回本己的自我、自由的自我,而永远不会累于任何外在的目的,成为外在事物的工具和奴隶。

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历史的局限,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虽然以追求和实现最高的善为目的,但他的最高的善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幸福,幸福成为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其他的善,包括实践智慧都成为实现人之幸福的手段。这是其一。其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并不存在柏拉图式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善,最高的善就存在于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实践智慧不仅离不开对普遍事物的知识,更离不开对特殊事物的知识,并且经验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知识仍然高于实践,他的实践智慧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生存的技巧,是一种生活的明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仍然没有真正彻底摆脱感性世界的困扰,没有把人提升到真正自由的境界。

只有在康德那里,实践智慧才超越了一切感性的存在,使人进入到一个道德的自由世界。康德认为,在感性的经验世界里,人类虽然可以凭借思辨理性的能力,用先天的直观、范畴形式来认识把握客体,但这种思辨理性的活动并不是人的自主自由的活动。而作为“感性的存在者”,人必然会受制于感性世界,因而是不自由的。但作为“理性的存在者”,人在实践的道德领域可以排除一切感性的诱惑(这是消极的自由),自己为自己立法,并且自己无条件地遵守自己所立之法(这是积极的自由)。也就是说,在实践的道德领域,人不以任何外在事物,包括人的幸福为目的,而只以无条件的遵守道德律为最终目的。这就是道德自律。道德自律也就是人的自由,是人对感性经验世界的超越。“我心中的道德律能够从我不可见的自我、我的人格开始并把我呈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它使我找回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被造物的重要性”,“把我作为理智的价值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了,在这种人格中道德法则向我展现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这些至少都是可以从我凭借这个法则而存有的合目的性使命中得到核准,这种使命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局限,而是进向无限的”。[9]因此,正是由于人的道德实践,才使人能够以“本真的人”的方式存在,并朝着“人”的无限的自由的方向发展。

现时代的人经过启蒙思想家的启蒙和资本主义世俗化的洗礼,斩断了与人自身所不断追求的神圣性的彼岸世界的联系,人凭着自己的理性来重建经验世界和价值世界,并且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但问题在于,启蒙理想在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下却走到了自己的反面,现时代的人越来越成为只关注自身“病理学”意义上“感性欲求能力”,只遵循着“质料”的“实践规则”的人。这种状态的人必然面临着由于感性的世俗生活的遮蔽而忘却自身存在的危险,从而成为自己感性欲望和外在自然规律的工具和奴隶。因此,从人的纯粹理性的内在的实践功能出发,从自在的存在者的意志自由出发,来找回人类久已失落的“实践智慧”,来唤醒我们本性中的神圣的道德理想,来妥善而明确地开辟那条每个人都应走的通往智慧的路。抛弃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将实践理性的思维方式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摆脱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从而自己拯救自己。

参考文献

[1](波)维克多.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M].徐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93.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65.

[3](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2-28.

[4](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

[5](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N].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69.

[6]李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另一种后现代主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7](德)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6-100.

[8](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63.

上一篇:系统建设工程下一篇:教师幸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