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体系

2024-09-02

保险体系(共11篇)

保险体系 篇1

近年,我国的金融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2015年随着国务院出台《存款保险条例》,我国也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而建立健全有效的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是存款保险制度具体落实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尚未公布和出台有关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的规定和条例。基于此,本文参照有关的保险制度及国外经验,以前瞻性的视角构建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

一、存款保险制度与会计核算体系构建

(一)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金融保险制度,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统称投保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投保机构发生破产倒闭等风险时,由存款保险基金及时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并采取必要的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措施,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和金融稳定的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为了挽救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特格尔法案》,并根据该法案规定于1934年1月1日创办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即FDIC),这标志着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随后,由于金融业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益显著,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截止2014年10月31日,世界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早在1993年,就着手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关问题,到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的公布,经过22年的研究与努力,存款保险制度终于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进入新阶段。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2015年3月31日,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并决定该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由此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114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推进我国的金融改革,为放开民营银行牌照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机制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需要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由此,本文提出构建一套完整的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参照《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构建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必须明确以下构建机制问题:一是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我国应成立中国存款保险公司作为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来负责管理和运用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参加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与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金融管理部门、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存款保险投保机构。存款保险的投保机构主要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含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以及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存款原则上不纳入存款保险,但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对存款保险制度另有安排的除外。三是存款保险的保险范围。存款保险的保险范围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除外。四是存款保险基金来源。包括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及其他合法收入。五是存款保险费率。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投保机构按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确定的费率计算应交纳保费,每6个月交纳一次保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市场预期,把存款保险费率设定在0.04%-0.08%的区间比较科学合理。六是存款保险偿付限额。存款保险的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二、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需要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作支撑。由此,本文提出一套完整有效的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本文从存款保险的会计科目设置和存款保险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两方面来着手分析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其中,本文又以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两个角度来分析存款保险的会计科目设置和存款保险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

(一)存款保险会计科目设置

(1)投保机构。投保机构的存款保险业务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四个:一是存款保险费。本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本科目核算投保机构应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交纳的存款保险保费;二是应付存款保险费。本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本科目核算投保机构每月实际发生的应支付给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存款保险保费;三是预付账款-预付存款保险费。本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本科目核算投保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预交的存款保险保费;四是营业外支出-存款保险费滞纳金。本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本科目核算投保机构未依法投保或未依法及时、足额交纳保费,而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交纳的存款保险费滞纳金。

(2)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存款保险业务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有五个:一是存款保险保费收入。本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本科目核算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向投保机构收取的存款保险保费;二是预收存款保险保费。本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本科目核算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向投保机构预收的存款保险保费;三是存款保险赔偿支出。本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科目核算当投保机构发生严重亏损、破产等风险时,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应支付给投保机构的存款人的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被保险存款。四是保险保费滞纳金收入。本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本科目核算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向投保机构收取的未依法投保或未依法及时、足额交纳保费按日加征0.05%的滞纳金。五是存款保险准备金。本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本科目核算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专项准备金。存款保险准备金只能用于弥补亏损。

(二)存款保险业务相关会计处理

(1)投保机构。相关会计处理包括一般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和特殊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如下:每月发生存款保险保费时,借记存款保险费,贷记付存款保险费。6月或12月交纳存款保险保费(保费每6个月交纳一次)时,借记款保险费、应付存款保险费,贷记银行存款。特殊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如下:当投保机构发生经营风险时,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按照规定要求投保机构预交存款保险保费。预交存款保险保费时,借记预付账款-预付存款保险费,贷记银行存款。每月摊销预交存款保险保费时,借记存款保险费,贷记预付账款-预付存款保险费。发生并支付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则借记营业外支出-存款保险费滞纳金,贷记银行存款。

(2)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存款保险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包括一般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和特殊情况下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会计处理如下:收到投保机构交纳的存款保险保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存款保险保费收入。发生存款保险赔偿支出时,借记存款保险赔偿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特殊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如下:当投保机构发生经营风险时,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按照规定要求投保机构预交存款保险保费。向投保机构预收存款保险保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存款保险保费。承担存款保险责任时,借记预收存款保险保费,贷记存款保险保费收入。发生的存款保险赔偿支出时,借记存款保险赔偿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当收到投保机构交纳的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收入。存款保险准备金的会计处理如下:年末提取存款保险准备金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存款保险准备金,贷记存款保险准备金。用存款保险基金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时,借记存款保险准备金,贷记利润分配-存款保险准备金补亏。

三、案例分析

本文从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两个角度来实例研究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本文假定: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存款保险会计准则,正式全面实行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并于当日成立中国存款保险公司作为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一)投保机构

(1)一般情况下的会计处理。A银行为在我国境内的大型国有银行,其在2016年1-6月发生的存款保险业务如下(本例及以下各例中单位为万元):

2016年1-5月,每月均发生存款保险保费400000万元。A银行2016年1-5月,每月月末计提存款保险保费会计处理:

2016年6月,发生存款保险保费400000万元,于2016年6月30日交纳2016年1-6月存款保险保费2400000万元。

(2)特殊情况下的会计处理。B银行为在我国境内的中小型民营银行。2016年6月,由于B银行投资战略失误导致发生经营风险,中国存款保险公司得知B银行发生经营风险,按照相关规定要求B银行预交2016年7-12月的存款保险保费12000万元。2016年6月25日,B银行用银行存款预交存款保险保费12000万元。

则2015年6月25日,B银行预交存款保险保费12000万元的会计处理:

2016年7-12月,每月摊销预交存款保险保费2 000万元的会计处理:

(3)发生并支付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的会计处理。C银行为在我国境内的小型民营银行。2016年6月底未及时交纳存款保险保费,直至2016年7月30日C银行才足额交纳2016年1-6月发生的存款保险保费,中国存款保险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向C银行加收1000万元的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C银行用银行存款交纳1000万元的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2016年7月30日,C银行交纳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的会计处理:

(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1)一般情况下的会计处理。2016年6月30日,中国存款保险公司收到A银行交纳的2016年1-6月的存款保险保费2400000万元。

(2)特殊情况下的会计处理。B银行为在我国境内的中小型民营银行。2016年6月,由于B银行投资战略失误导致发生经营风险,中国存款保险公司得知B银行发生经营风险,按照相关规定要求B银行预交2016年7-12月的存款保险保费12000万元。2016年6月25日,B银行用银行存款预交存款保险保费12000万元。

2016年6月25日,中国存款保险公司收到B银行预交的存款保险保费的会计处理:

2016年7月1日,中国存款保险公司承担存款保险责任的会计处理:

(3)收到投保机构交纳的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的会计处理。2016年7月30日,中国存款保险公司收到C银行交纳的存款保险保费滞纳金1 000万元,其会计处理为:

(4)年末提取存款保险准备金的会计处理。2016年12月31日,中国存款保险公司按照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1000000万元的13.5%提取存款保险准备金,其会计处理为:

四、结论

当前,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以及内外部经济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正在平稳转型到新常态,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金融体系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系转型及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稳步推进改革,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存款保险制度于2015年5月1日正式推行,有很多问题需要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中,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对于具体落实存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现状着手,说明了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机制问题,重点从存款保险会计的科目设置及相关存款保险业务的会计处理两方面论述了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并且从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两个角度,以案例研究的形式来实例分析存款保险会计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存款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60号。

[2]方文彬:《我国社会保险会计存在的问题探析》,《财会研究》2013年第13期。

[3]程国琴:《法学视野下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财经科学》2013年第12期。

[4]李杲、黄礼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及影响分析》,《新金融》2013年第7期。

[5]李斯嘉、封思贤、秦娜:《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南方金融》2013年第11期。

[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设计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研究》2013年第11期。

[7]祖纪越:《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定价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8]张妍:《中国金融改革背景下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9]王正伟:《构建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保险体系 篇2

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应由政府监管为主导、保险机构内部控制为依托和社会监督为补充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层次组成。只有让每一个层次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我们的保险监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保险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建设应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完善保险监管中政府监管组织体系

要强化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系统,进一步树立风险监管为本的监管理念。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专业保险监管机构,肩负着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任,强化保监会监管地位是新时期强化保险监管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目前我国保险监管系统存在的问题

2.监管方式、手段尚需改进。目前保监会的监管工作依然主要是靠手工操作,有关信息依然是通过现场收集和保险机构填报报表两条渠道获得,这显然与目前保险业相当程度的电子操作的现实不相适应,开发保险监管报表的电子报送系统成为必需。

(二)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应承担的三大监管任务

有效的金融监管,必须注重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的有机统一。入世后,在不断完善国家保险监管机构监管的同时,还需要各商业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科学、严谨、有效的内控机制。

(一)解决商业保险公司强化内控机制的动力问题。要使保险公司所有者真正具有强化内部风险控制的内在动力,就必须积极推进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使保险所有者成为真正的所有者;而保险管理者和员工重视内部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将由于内控不力给保险公司造成的风险损失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建立一种直接关联。

(二)进一步明确商业保险公司在保险监管中的职能定位。商业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明确哪些是商业保险公司自己要管好的事情;明确在经营中的风险情况怎样,应当承担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职责。

(三)法律和政策上的有效支持。国家应在法律和政策上给予商业保险公司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经营风险的大力支持;还要求监管机构在监管方式和手段上予以配合,逐步减少行政干预。

三、社会监督是保险监管的潜在力量

社会监督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舆论监督、公众监管等等。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职能,社会监督可以成为金融监管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发挥好社会监督力量,保险监管机关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发挥保险监管机构以外的独立第三方(如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的专业力量进行监管

随着保险经营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新型的保险品种如分红型产品、投资连结产品等不断推出,有效的监管必须随之加强,而加强管理的要求又会进一步加剧劳动力市场上有经验、有能力的从业人员的稀缺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些特定的适合的技术领域向注册会计师寻求帮助已经成为必然。

对于世界各国的保险监管机构来说,有效地使用外部审计是一条实际可行的出路。如前所述,它不但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更可以使保险监管的力度和范围加深、广泛。

管窥海外巨灾保险体系 篇3

国际上巨灾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完全由政府筹集资金并进行管理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二是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合作的管理模式,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极大的支持。

很多国家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制度设计,就是为巨灾保险建立一个基金池个人每年强制性地支付很少的钱,汇聚在一个基金池里,作为巨灾出现后的基本保障。商业保险公司在此基础上研发产品,将超出部分的损失纳入保险范围。这样一来,就能将巨灾造成的巨额损失降到最低。

美国推行的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非盈利性巨灾保险计划,政府主导对保险费进行补贴,强制投保。

日本自1966年起建立了巨灾保险制度,并以相关法律规定如《地震保险法》作为基础。日本地震保险和其他财产保险相比,是公益性比较强的保险,所收到保费全部用来作为地震造成损失的赔款准备。保险标的是居民住宅和家庭财产。居民向商业性财险公司投保后,财险公司将全部风险责任向地震再保险公司分保,再由地震再保险公司向政府进行再次分保,由政府提供再保险责任的分担和支持。

法国在1982年通过了“自然灾害保险补偿制度”,保险标的非常广泛,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巨灾保险后,与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签订再保险合同,通过再保险合同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责任,而巨灾再保险合同由政府提供担保。

新西兰先后颁布法律并由政府主持建立了地震委员会,投保人不需要缴纳昂贵的保险费,巨灾保险是强制投保,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建立自然灾害基金,然后由政府担保,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中进行分保。巨灾一旦发生造成损失,先由地震委员会支付一部分,巨额损失则根据再保险合同,由国际再保险市场中的分保商予以赔付。

农机保险应尽快纳入行业体系 篇4

笔者虽然做新闻也有些年头了, 不过却很少接触农机理赔的案例, 也问过不少用户, 大家对此都支支吾吾, “也许能吧, 不是很确定。”显然, 很多人对农机保险这块领域还十分模糊, 大多数的农机也未曾上过保险, 这也就是为什么笔者说您家的农机还在“裸奔”了。

2016年“两会”期间, 浙江省台州市人大代表、温岭市滨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廖春寿就注意到了农机保险这块“空白”领域, 他认为:“政府要重视农机保险工作, 再也不能让农业机械‘裸奔’。”

下面, 笔者就带您跟随咱们的人大代表一起聊聊农机保险那些事儿。

首先, 咱们先来看看汽车保险的相关信息。众所周知, 购买汽车之后除了需要强制购买交强险之外, 最好还要购买相应的商业保险, 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车损险, 这就是说如果在路上不小心与他人车辆发生碰撞, 会在事故中获得一定的赔偿。除此之外, 汽车行业也有自燃险, 主要针对2年以上的车辆, 如果使用年限比较长、机件较老化和经常长途营运的车辆则都应当购买“自燃险”。汽车发生自燃后, 保险公司将根据车辆损坏的程度进行相应的赔偿。除了这些大家比较熟知的险种之外, 还有车身划痕损失险, 玻璃单独破碎险等险种。

现在, 汽车购买保险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十分普遍的现象, 路上车多人多, 没法避免会遇到些意外。据统计, 全国有80%以上的汽车会购买包括车损险在内的商业保险项目。

那么同样作为机动车的农机, 是否也有相应的商业保险项目, 发生事故时可以像汽车一样获得一定的理赔吗?

拖拉机连续作业发生故障, 损失怎么算?

开过拖拉机的朋友们应该都很清楚, 由于常年连续高负荷的作业, 自家的拖拉机很容易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年的检修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 可俗话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有的时候即使是按时检修, 意外还是会发生的。

农机在作业的过程中常常由于高温、电路老化和油管爆裂等问题引发自燃, 农机伤人事故也常有发生, 有的由于发现及时, 车辆和人员损失较轻, 有的却因为粗心大意, 导致车辆自燃, 造成人员伤亡。

那么, 发生了这些事情之后怎么办呢?大多数的农民都会埋怨自己, 或者找经销商, 不过大部分的经销商都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过错, 应该是驾驶人员操作失误所造成的, 一来二去, 原本的赔偿问题也就一拖再拖, 无法解决, 农民也只能吃了哑巴亏有苦没地说, 自认倒霉。

针对此, 笔者想说的是, 上过保险后农机发生事故后, 排除了人为因素, 其他的损失完全可以申请理赔, 就像汽车理赔一样。

农机保险都可以覆盖哪些方面呢?

现阶段的农机保险主要分为4大类:农机损失保险、农机具机上人员责任保险、农业机械自燃损失保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过, 由于各家保险公司不同, 相应的保险类型也有所差异。

那么, 熟悉了汽车行业的保险, 也确定了农机发生事故后可以获得一定理赔之后, 咱们再来看看农机行业的保险业务做得怎么样呢?

笔者恐怕不得不说, 这项业务在很多地区都存在一定的空白。近些年来, 大家都在强调购置补贴, 后续配套服务等问题, 却很少有人关注保险领域。

尽快将农机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

廖春寿说, 农机保险对于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但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农机保险费用高, 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农业机械从业环境差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较高, 造成农机保险赔付率高, 保险公司缺乏办理农机保险的积极性。再加上商业保险完全自费, 没政府财政扶持, 也让部分农户打了退堂鼓。因此, 现阶段, 从投保的情况来看, 农机保险仍面临“叫好不叫座”的问题。

廖春寿认为, 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 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随着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各地将农机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也逐年增多。

给“裸奔”状态的农业机械, 穿一件“保险外衣”是当务之急。廖春寿说, 希望农机领域相关部门要解决现阶段农机保险“两头难”的境地, 应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尽快将农机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 同时, 基层部门要提高农户保险意识, 为农民安心作业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 笔者也注意到, 近期, 农业部和保监会正在合力促进农业保险升级, 农业保险将覆盖农业全领域, 从灾后补偿单一目标向服务农业现代化等多重目标转变。今后, 农业保险发展在横向上, 会尽快覆盖农林牧渔各主要产业, 纵向上, 要与农业产业链加速融合, 逐步建立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完全成本、甚至基本收益的保险服务体系。

笔者在此也呼吁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代表们能关注农机保险这块领域, 尽快建立农机行业的保险服务体系, 同时, 笔者也相信, 不久之后有关农机保险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会及时出台, 您准备好迎接这些新的变化了吗?

保险体系 篇5

一、当前健全社会保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扩面难度大。一是私营企业参保率低。由于参加养老保险直接涉及到私营企业主切身利益,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故意拖延、拒绝参保现象。二是限额以上民营企业养老保险扩面进展缓慢。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负责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淡薄,只考虑自身利益,置劳动法规和职工权益于不顾,以发展经济、保护软环境为由拒绝参保。三是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的参保意识淡薄,认为养老是以后的事,暂不考虑。四是原国有、集体改制后的企业,新增大量短期用工,有的企业甚至多达几千人,但短期用工基本未参保。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抗风险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保险基金结余少,每逢涨工资,支付资金不足;由于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少,而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养老金收不抵支,每年出现负增长。

(三)失业保险未实现全覆盖。部分民营企业参保率低对失业保险不重视,选择性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不缴纳失业保险金造成部分企业职工失业后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不能保证基本生活。

(四)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窄,工伤保险基金形势严峻。一是近几年来,工伤事故频发,保险基金在目前参保人数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收不抵支。二是大部分参保企业瞒报漏报职工人数,隐瞒工资收入,少缴、漏缴保险基金,致使部分职工得不到社会保障,造成参保率低。三是由于受益单位参保踊跃,而非受益单位参保迟缓,造成工伤保险基金征缴严重不足。

(五)部分困难单位无力缴纳医疗保险费。特别粮食、供销系统及少数改制企业,职工医保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很多经济效益不好、面临破产倒闭的企业职工的保险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六)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困难重重。部分民营企业拒不参保、拒绝缴纳;少数困难、停产企业无力缴纳;多数民营企业缴费随意性大,欠费现象严重;部分下岗失业职工家庭经济困难,不及时缴纳。这些现象的存在,打乱了社会保险征缴工作正常秩序,严重影响到全市社保基金统筹支付。

(七)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参保率低。一是参保的失地农民达到领取年龄领到的养老金,达不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满足不了基本生活需求。二是目前我市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仅占失地农民总人数的30 %,大多数乡镇的失地农民未纳入参保范围,覆盖面相对较窄。三是部分失地农民参保意识差,虽然政府已尽最大努力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认为养老金太低,把资金压在保险上不合算,现在不想参保。

二、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加快寿光发展步伐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各职能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特别是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社会保险知识,普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社会保险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职工的主动参保意识和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充实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队伍,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受理有关社会保险的争议案件,重点查处拒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采取行政手段,督促民营企业积极参保。(1)将扩面征缴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把社保扩面进度,列入财税收入进度,一并考核。(2)建立社保扩面激励和处罚机制。(3)由市政府成立督察、调度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对社保扩面工作进行督察督办,定期公布进展,进行通报。(4)根据省政府的相关文件要求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由市政府牵头,有关部门配套联动,督促企业参保。劳动保障部门要严格执法,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参保、足额缴费,确保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确保征缴工作顺利进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在企业登记、年检中督促企业参保,积极支持扩面工作。统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统计调查,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对应参加保险而未参加的单位除依法处罚外企业法人代表和主要负责人不能推荐或批准其评先树优,不能当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授予劳模等荣誉称号,不得批准晋职、晋级和获得年度奖励,不得为其办理提拔、调动或出国考察手续,并通报批评,新闻曝光。工商部门对拒不参保缴费的企业,暂扣其营业执照,限期参保缴费,逾期仍拒不参保缴费的,吊销其营业执照。国税、地税对拒不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按照税收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法院对劳动保障部门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险案件,从严从快执行到位。

(四)进一步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确保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及时足额发放。

(五)进一步增强工伤保险抗风险能力和确保失业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力度和覆盖范围,促使各企业参保,实现应保尽保,确保职工权益不受侵害,。

(六)财政增加支持力度,尽快出台特殊困难企业缴纳医疗保险的办法,确保职工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

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思考 篇6

发展农业保险,对于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农业保险高度重视,对建立和发展农业保险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法》也作出了“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规定。近年来,我国涉农保险业务发展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承保品种已覆盖农、林、牧、渔业各方面,开办区域已覆盖所有省(区、市)。农业保险已成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多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发展农业保险。2007~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给予农业保险费补贴达264亿元,各级财政对主要农作物的保险费补贴合计占应收保险费的比例达80%。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为保障受灾农户及时足额得到保险赔偿,规定保险机构接到发生保险事故的通知后,应当及时进行现场查勘,会同被保险人核定保险标的受损情况,并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协议后10日内,将应赔偿的保险金支付给被保险人,且保险机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根据保险标的损失程度足额支付应赔偿的保险金。

但与此同时,服务于乡镇、村的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较为滞后,严重制约了涉农保险的发展。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农业保险条例》关于“国家支持保险机构建立适应农业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基层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有序开展的基础工程。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农业保险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补偿和防灾减灾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能够促进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充分发挥和调动相关涉农机构服务积极性,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致力于研究以农业保险营销服务部为龙头的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浅析农村网点的建设与管理,以期对农业保险网络管理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探索建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村、贴近农民的保险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

二、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

(一)保险主体为什么要建设农网。1、保险主体业务来源按区域划分:城市、农村。农村业务的现状:农业保险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充分竞争的阶段,这种竞争是公司实力加社会资源的较量;假定社会资源为不变因素情况下,各个主体比的就是机构、人员产生的服务能力;而从行业情况看,除某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外,其他主体在乡镇农村基本无合法营业机构,业务覆盖范围过小;农村却又是最讲人情的社会,但大部分保险公司没有能力满足农村保险的人情需求。2、两大区域机构、人员的现状:城区、支公司、营业部、社区门店,可以说是机构多、人员密,竞争已经白热化,市场占有率很高;乡镇以下呢?只有某公司初步设立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农网体系—部站点;机构少,3~5个乡一个营销服务部;人员少,从现场调研的营销服务部情况推测,估计近四分之一的营销服务部只有经理、内勤两个人。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开拓乡镇、农村巨大的市场潜力,服务于三农。3、新车销售的主战场已转向三线城市及农村,产生了巨大的保险需求。4、各级政府、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保险主体的农村保险服务能力,机构健全、队伍完备的农网体系是各保险主体竞争政府主导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短期内其他主体无法复制的优势,必须做大做强。

(二)什么叫农网体系。首先,在定义农网体系时,我们要明确只有部站点健全才能呼之为“体系”。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区)政府、乡镇政府、村两委构成我们大中国的行政体系;其次,区县支公司、营销服务部部、站、点,构成我们在县域的宣传、服务、销售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各个服务机构缺一不可;再次,农网体系是如何去工作的呢?可以概括为“部管站、站管点”;最后,农网体系的中枢是营销服务部。营销服务部是衔接各支公司和服务站点的关键环节,营销服务部的作用相当于足球队的中场发动机,起着组织进攻,输送品牌宣传、服务介绍、产品推介的重要作用。

三、各保险主体应该如何建设农村营销服务部

(一)农村营销服务部的定位及组织架构。在农网建设中,营销服务部的地位举足轻重,应该是保险主体在中心乡镇建设的区域性宣传、服务、销售中心。如何建设好营销服务部是农村保险服务体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营销服务部的定位:区域性保险中心,服务、宣传、销售三个平台功能。(2)营销服务部的组织架构?经理岗、综合内勤岗、直营销专职销售人员岗。(3)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对营销服务部各岗位人员的标准是什么?经理:专职、劳动合同;综合内勤:“劳务外包”人员;专职销售人员:辖区内招聘。销售人力目标,十个村一个人;兼职销售人员:以绩效支付手续费,没有固定成本,数量不限,“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协保员:每乡镇、行政村各一人,不建议选择专业站领导(管理范围窄),最好为乡镇、村主管三农保险的领导。(4)保险主体应该如何支持农网建设?首先,经理的来源。经理主要由支公司销售人员下派、非销售转岗、大学生村官、外部人才引进等几条途径;其次,专职销售人员来源。有支公司下派、辖区内招聘等途径,给予一定的有效增员的补贴。

(二)营销服务部人员的工作职责。(1)营销服务部经理工作职责是什么?A、协调和乡镇、村领导关系;B、组织安排宣传、服务、销售各项工作;C、划分员工作业区域;D、分配内、外勤员工利益,调动全员积极性;E、对员工的培训组织;F、专兼职销售人员、协保员两支队伍建设。(2)营销服务部综合内勤工作职责是什么?增值服务、保前服务、出单、协赔、信息录入、信息使用。(3)营销服务部销售队伍职责是什么?在作业区域内宣传、信息收集、承保、查勘、定损。(4)营销服务部协保员队伍职责是什么?“八路军的堡垒户”,营销服务部人员进村工作的接待人、联系人、村民的组织者、查勘定损的协调人、兼职营销员。

(三)如何做好营销服务部经理的选聘。营销服务部经理岗位极其特殊而重要,怎样才能选好、当好这个“兵头将尾”的干部,也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农村保险营销服务部是保险主体最基层经营单位,是微观经营基础,这个负责人职级虽低,却是经营单位一把手,肩负着重要的责任。(1)要有一定的胸襟、格局,不能只顾自己拿保费挣钱;(2)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营销服务部经理不但是劳动模范,优秀业务员,更是指挥员和领导者。营销服务部经理要有清晰的自我角色认知,要较快地实现角色转换,由优秀的战斗员向指挥员的转变;(3)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营销服务部经理的管理能力并非能够一蹴而就,一日而成,唯有学会走、然后才能琢磨跑;(4)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营销服务部经理时时刻刻需要与乡镇、村领导、辖区内大客户、自己的员工沟通。营销服务部经理必须注意入乡要随俗,不能与交际对象格格不入,要懂基本的交际礼仪;(5)要有一定的较宽泛、深刻的业务知识,营销服务部经理要想真懂业务,必须实际接触理赔。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掌握业务知识;(6)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农村保险受众,作为营销服务部的领导必须强迫自己弄明白要讲的东西,然后把它翻译成你的受众能够理解接受的白话;(7)要有一定的激励能力。激励能力是营销服务部经理必须熟练运用的,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8)要有一定的培养、树立团队荣誉感的能力。

(四)农村营销服务部的具体工作

1、营销服务部的具体工作有哪些。(1)按支公司授权开展财政补贴型农险、新农合、治安险、农房保险等财政支持、公司业务承保的前期宣传、入户信息采集、客户保费收取、查勘、案件调查等事务性工作。其中:财政补贴型农险是必须要承做的,随着政府各职能部门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一个站点体系健全、服务销售人力充足的农网对这类业务合规办理的支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2)辖区内客户商业保险资源信息的采集、跟踪展业;(3)宣传:品牌、产品;(4)服务:用服务打品牌、用服务创价值、用服务争市场。

具体工作:(1)展业承保基础保险服务;(2)各项增值服务:标准要高,贴近农民;(3)协赔服务。

2、营销服务部为什么要承担这些工作?(1)通过承办县里大力推进的“民生保险业务”可以密切营销服务部人员和乡镇、村干部群众的关系;(2)在辖区内保险业务暂时较少的情况下,直营销人员可以有活干,有收入;(3)宣传、展示保险主体的机构、人员服务能力。

3、农村营销服务部人员的来源。营销服务部人员从哪儿来?(1)支公司下派。支公司全县一盘棋思路,建议采用裂变模式,见效快、士气高、解决员工在城区展业多年的惰性问题,给他们一个新的蓝海区域;(2)辖区内招聘。招聘时不惟学历,有一定文化基础就行,注重责任心、沟通能力因素。

4、营销服务部人员的收入从哪来?(1)养成期最低津贴:各保险主体应给与有效增员费用奖补,但拿到是有条件的;市县公司应自筹一部分;(2)从事增值服务、信息收集、各项公司业务的具体手续办理、查勘定损协赔工作的各项津贴、公司业务的工作经费、手续费、协赔费用;(3)个人业务薪酬、手续费收入;(4)通过劳务费、手续费实现。

5、营销服务部人员固定津贴怎么给?要有条件,不能白给。要和活动量挂钩。引导新增人员摒弃固定津贴观念,所有收入都要来自于劳动;出勤、各险种客户信息收集、各类政策性业务宣传、承保手续办理、农户自交保费收取等劳动来获得津贴;直销人员可以同样适用。

6、农村营销服务部建设成功案例。某保险主体用“服务专员”以“直接让利客户”拓展市场模式推介。实施效果:15万元以下农村家用车交强险承保辆数、保费增速较高;有效信息收集后转化率9.03%,远高于各主体的电话呼叫成功率。

在农村营销服务部建设中,直营销队伍建设基础好的可以继续沿用传统展业模式;新设立或人员少、无业务人员占比高的农村营销服务部使用以下经验:(1)新增人员通过获取信息收集津贴可以存活下来,解决养成期生存困难问题;(2)公司直接让利客户,做出了巨大的利益让渡,农民接受程度高了;(3)营销服务部人员都是新手,既得利益小,抵触情绪弱,便于推动;(4)强化了公司对客户资源管控,不再怕营销服务部人员离职。靠一单一单收保费挣钱的业务员,华丽转身为“公司驻村服务专员”,增强了归属感。

7、营销服务部日常管理如何做。(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设营销服务部的建议:A.考勤,要真考,不要应付上级检查;B.设立记录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的日志;C.保费周报或月报。(2)营销服务部如何和集团内其他公司实现网点、人员、客户资源共享?A.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基础建设;B.房租、水电暖等日常运营费用由根据业务规模确定分摊比例和方式,降低运行成本,更好地服务三农。(3)农村营销服务部要具备网销落地服务能力,多一条服务渠道。

加快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发挥保险经济稳定器作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外部政策要求,同时也是各家保险公司不断发展、做大做强的内在需求。通过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营销服务部的管理优势,全面提升农业保险工作服务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完善的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必将能够更好地承接不断稳定发展的农村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

[2]农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29号.

钢铁企业应建立保险索赔体系 篇7

保险索赔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特点, 钢铁企业在当前困难的环境下, 尽快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险索赔体系, 切实有效发挥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 是十分重要的。

一、保险索赔乏力, 严重削弱保险补偿能力

当前, 钢铁企业面临的风险损失呈现风险种类多样化、损失程度严重化、事故多发化、影响广泛化等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作为转移企业风险损失的必要手段——保险, 受到广大钢铁企业的普遍重视。据不完全统计, 已有95%以上的国有钢铁企业办理了保险, 60%以上的民营钢铁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办理了保险, 初步实现了保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办理保险仅是企业引入保险机制的第一步, 在实际工作中“重投保、轻索赔”的现象较为多见, 保险索赔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

1. 保险索赔意识淡薄。

当企业发生损失后, 一线人员不知道有保险、不知道保险能予以赔付、或常规性对事故进行处理或出于厂部处罚制度, 对事故损失进行自我消化, 从而没有有效借助保险手段补偿损失, 使得保险保障功能不同程度失效。

2. 保险索赔专业性不足。

保险索赔是一门汇集安全、设备、财务、法律、谈判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工作。由于企业的主要工作往往集中于生产、安全、采购、销售等方面, 难以确保保险索赔工作的专业性和技巧性, 使得保险索赔处于被动局面, 不能和保险人进行有效互动, 往往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 导致企业无法获得合理赔付。

3. 保险索赔流程不完善。

对于企业而言, 保险索赔工作涉及部门多、人员多、工作环节多, 特别是相关部门对保险不能有效把握, 整个索赔流程中的职责分工、专业对接、跟踪推动等相关职责划分不明确, 这就导致相互之间的工作脱节, 加大协调难度, 造成索赔效率低下, 影响企业及时足额获得损失补偿。

二、钢铁企业几种保险索赔模式分析

由于钢铁企业的管理制度各有特点, 对于保险索赔工作也呈现不同模式, 其代表性的几种模式如下:

1. 财务部门兼管全管模式。

根据调研, 45%以上的钢铁企业采用此种模式。该模式下通常由财务部门某科室兼职保险工作, 且全程对保险各环节进行落实, 一旦企业发生损失都由该科室报案、协调收集材料、协调保险公司落实赔款等。

由于该模式下保险工作定位仅限于兼职, 具体负责人员本身也担负较多的“本职工作”, 因此, 保险工作会增加具体负责人员的工作量, 而且兼职工作往往不能对保险进行深入研究, 特别是对于程序较为严密、专业性较强的索赔工作更不能切实有效地把控, 通常会使得企业获得的保险补偿效力大打折扣。例如, 某钢铁企业统计数据显示, 近三年内的事故损失的保险补偿率平均仅有40%左右, 相当于企业自身要承担高达60%的损失后果, 极大地削弱了保险补偿效力。

2. 设立保险科专管模式。

20%以上的钢铁企业在财务部门专设了保险科, 基本职责为办理保险投保、进行事故索赔等。通常, 保险科的设立对于保险投保的常规工作往往能起到一定成效, 但限于保险科人员数量和专业水平、日常车辆保险投保索赔工作耗用精力等因素, 对于保险事故的索赔工作也仅能限于协调方面, 不能有效指导和把控整个索赔工作的进展, 再加上企业保险涉及财产类、责任类、人员类等, 索赔工作有着较大差异, 同样使得保险科专管模式对保险索赔力不从心。

3. 财务公司监管模式。

由于钢铁企业特别是钢铁集团成立了财务公司, 对集团财务等相关工作进行统管, 在此类企业中有15%左右的钢铁企业财务公司也将保险工作纳入工作范畴。财务工作统管保险工作对于整合保险资源、整体控制保险支出成本等方面虽起到积极作用, 但由于财务公司对保险工作管理的定位, 往往限于办理保险和宏观管理工作较多, 对于各下属单位出现损失事故后, 如何开展保险索赔工作无法有效指导, 使得出险单位的保险索赔工作缺位, 索赔时效较差。

4. 公司部门分别负责模式。

该模式占到投保钢铁企业的12%以上, 即根据保险具体工作划分, 由各个部门分别负责, 各自落实相关板块工作。一般情况下财务部门负责结算保险费、结算赔款等工作;设备部门、安全部门负责整理投保明细, 搜集提供索赔资料等;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办理人员的意外伤害及医疗保险投保工作等。这种模式下, 分工负责能提高保险工作的效率, 但随之会出现企业内部对保险工作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例如财务部门对于投保资产情况不了解, 对于发生事故及报案索赔等工作不了解;设备及安全部门不了解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赔偿范围、如何有效准备索赔材料、如何跟踪推动赔案进展等。因此, 分工负责而不能有效配合的结果往往使企业索赔工作进展不畅, 企业无法获得合理赔付。

基于以上分析, 通过建立合理的保险索赔体系, 切实有效发挥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 专业化管控事故索赔进程, 成为企业保险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构建保险索赔体系要综合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 保险索赔体系要引起企业高度重视, 公司领导、厂部领导、各职能科室领导要重视, 一线工作人员要有保险保障意识, 确保此项工作的切实有效开展落实;其次, 建立索赔体系, 要以提升索赔工作效率为目标;第三, 通过制度化有效协调企业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实现各部门之间职责明确、分工细化等目标;最后, 要注重整体索赔工作过程中的专业化, 包括事故报案、责任认定、资料准备、跟踪督促等环节, 尽量避免与保险人就赔案工作产生的不必要争议, 从而实现有效管控保险索赔工作。

四、关于建立钢铁企业保险索赔体系的几点建议

1. 将保险索赔工作纳入企业的《应急预案》, 从保险事故

的应急响应程度、人员职责划分、研究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编制, 提升保险索赔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指导。

2. 保险索赔工作由公司级领导分工负责, 提升保险索赔

工作的水平, 要建立保险索赔工作组织体系, 由领导协调各职能部门相关工作, 把保险索赔工作落到实处。

3. 根据不同类型的保险险种, 将索赔工作既分工负责又集中管理。

目前, 不少企业财产损失类险种, 包括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等, 由设备部门全权负责索赔工作;企业的人员类险种, 包括人员意外伤害险、医疗费用险等由人力资源部全权负责索赔工作;企业的责任类险种, 包括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由安全部门全权负责索赔工作;企业的货物运输类险种, 包括进出口货物运输险、国内货物运输险等, 由企业的贸易公司或运输部门全权负责索赔工作;企业的车辆类保险, 由车辆管理部门全权负责索赔工作;企业的信用保险等由财务部门负责索赔工作等。

4. 构建符合企业特点的索赔流程。

索赔流程的制定要有效涵盖事故发生、抢险施救、损失报案、现场查勘取证、资料准备提供、定责定损谈判、赔款督促到位等全方位、全流程工作, 实现索赔的高效、有序进行。例如, 某钢铁企业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管理情况后, 制定了财务部牵头下的“151”标准化索赔流程, 即“1小时内报案;5条索赔资料搜集整理职责;1个关口开展对外索赔联络”, 并将索赔流程图印刷后张贴在相关单位车间的显要位置, 确保每位人员能清晰明白索赔的流程和各自人员的职责, 大大提升了其索赔工作效率。这种分工负责, 优点是底数清、情况明, 不足是对索赔的条款和技术问题很难把握。因此, 在分工基础上, 要强化集中管理、统一对外, 更有利于提高企业事故损失的保险补偿率。

5. 引入专业机构提升企业索赔的专业性。

保险经纪公司是保险行业专业化分工的产物, 在国内钢铁企业越来越受到欢迎, 成为企业开展保险工作不可或缺的专业“帮手”。一家专业化程度高、钢铁企业服务经验丰富的保险经纪公司, 对于构建企业保险索赔体系, 提升企业的索赔效率, 足额合理为企业争取损失补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 企业引入保险机制并非为了从保险公司获得赔款, 特别是保险赔款往往不能完全补偿企业的各类损失, 发挥保险的风险防范功能更为重要, 但是风险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面临风险损失的必然性, 因此, 构建符合企业特点的保险索赔体系, 解除企业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后的“后顾之忧”刻不容缓。

保险体系 篇8

巨灾风险, 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自l970年以来世界巨灾风险爆发的频率呈上升趋势, 巨灾造成的财产损失程度也显著增加。2008年初我国的雪灾造成了1500多亿的直接经济损失, 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了69000多人丧生, 经济损失2000多亿。巨灾带来的财产损失和恐惧感刺激了人们对巨灾保险的需求。

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巨灾保险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由于我国巨灾保险起步较晚, 基础薄弱, 我国巨灾保险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1) 巨灾保险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由于受经营管理、产品开发以及偿付能力等因素的限制, 国内巨灾保险产品品种少、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 巨灾保险业务海外分担不足; (2) 国内保险公司的经营技术、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营巨灾保险的需要。经营巨灾保险需要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 国内保险公司目前还很缺拥有相应知识的人才, 因而很难相对准确地衡量巨灾损失, 设计丰富的保险品种; (3) 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相对落后, 国内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低。2007年我国保险深度仅为2.85%。社会公众风险和保险意识的淡薄, 自发购买保险的意识不强, 灾后过度依赖政府与社会援助。以上三个因素制约了我国巨灾保险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巨灾再保险发展现状

再保险, 即保险的保险, 是指再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以分散保险标的的风险。再保险人是在全球范围内聚集风险, 使局部区域内不可保的风险成为可保风险或准可保风险, 将巨额风险分散给其他保险人, 让众多保险人来共同承担风险, 保护直接保险公司免受巨额索赔、异常风险的影响。

相比我国发展较快的保险市场, 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再保险供需矛盾尖锐。从需求方面来看, 近年来, 我国保险业发展快速, 这也意味着保险责任和风险的加大。保险公司希望寻找一个能分散风险的渠道。此外, 由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经济高速成长, 单个保险公司无法独自承担巨灾后的巨额赔付, 从而形成了对巨灾再保险巨大的潜在需求。从供给方面来看, 我国再保险供给主体少。国内一些保险公司虽设有再保险部门, 但一般只开展分出业务基本不接受分入业务。在2002年以前, 中国只有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即中国再保险公司。后随着我国加入WTO, 国内再保险市场才逐渐开放, 国外保险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开展再保险业务。目前, 国内已有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等再保险巨头在国内开展业务。

三、国际巨灾防范体系简介

1、日本地震救助体系

日本的地震救助体系分为自救、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三大部分。自救主要是指民众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 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金, 减少经济损失。政府财政救助是日本地震救助体系的主要力量, 在地震风险防范和灾后重建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1) 在地震防范中, 政府是再保险人, 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地震保险业务; (2) 在灾后重建中, 政府与保险公司按比例赔付。具体做法是:如果保险公司赔付的地震保险金在660亿日元以下, 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如果赔付总额在660亿日元到3300亿日元之间, 政府承担其中50%;如果赔付总额超过3 3 0 0亿日元, 政府承担其中95%; (3) 根据受灾民受损严重程度与自救能力, 财政直接给予灾民补助。社会救助主要包括社会捐款以及日本金融机构的一些救济措施, 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等来减轻灾民负担等。

2、美国巨灾风险应对体系

美国政府在美国巨灾风险应对体系发挥最主要的作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作为保险人也会直接为民众提供巨灾保险。美国国家洪水保险和加利福利亚地震局地震保险的所有业务和品种均由政府提供。在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中, 保险公司并不参与保险业务的经营和管理, 主要协助政府销售巨灾保险保单, 保险公司通过销售保险获得佣金收入, 政府承担巨灾保险的保险风险和承保责任。同时, 美国财政还以减免税收等方式支持灾后重建。“卡特里娜”飓风后, 美国出台了灾后紧急减税法案。个人可以获得减税优惠, 为灾民提供住处的企业也可以获得税收优惠, 从则减轻灾民经济负担。

在美国巨灾风险应对体系中, 政府财政发挥了最为主要的作用。同时, 由于美国民众普遍具有较高的保险意识, 通过商业保险获得了一定保险公司的巨灾偿付, 在一定程度上为财政减轻了负担。

3、新西兰巨灾基金

新西兰的地震保险制度包括三个部分: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保险协会, 分属于政府、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 其中地震委员会由新西兰财政全资组建, 在新西兰地震风险体系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巨灾发生后, 一般地震委员会最先行动。地震委员会首先支付2亿新元用于弥补损失。如果仍不够则启动再保险方案。再保险方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 损失在2亿新元至7.5亿新元之间, 由再保险人承担损失的40%, 剩余60%由地震委员会再承担2亿新元;第二层, 若损失在7.5亿新元至20.5亿新元之间, 启动超额损失保险合约进行赔偿;第三层, 若损失超过20.5亿新元, 则由国家巨灾风险基金支付至耗尽。如果仍然不足, 则由政府承担无限赔偿责任。

在新西兰的地震风险体系中, 政府、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共同分散巨灾风险,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承保责任范围为限承担赔付责任, 而政府承担无限责任, 直至赔偿金额覆盖损失金额。

四、对我国巨灾防范体系建立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政府财政力量应该成为巨灾风险防范的最主要力量, 同时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作为商业力量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下面是对于我国巨灾防范体系建立的一些建议和设想:

(1) 政府财政出资组建巨灾风险基金, 同时寻求相关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资金及专业上的帮助。巨灾风险基金在巨灾风险防范体系中以再保险人的身份出现, 与再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公司的再保险人, 对巨灾损失按比例赔付。

(2) 运用财政补贴手段鼓励民众投保巨灾险, 刺激民众巨灾保险需求。对于保险公司, 政府财政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巨灾保险业务, 开发巨灾保险品种, 并同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

(3) 尽快以法律的形式使地震保险成为强制性保险。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巨灾风险分布差异大, 同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同, 因而建议实行差异化区域性条款与费率。此外, 政府还可以执行一些保证强制性地震保单出售的措施, 如在房地产交易过户时必须, 提供地震保单等。

(4) 积极推动巨灾保险研究, 培养保险专业人才, 为保险、再保险公司组建能准确进行保险再保险定价和风险测量的专业队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栗存存,  巨灾风险的保险研究与应对策略综述,  经济学动态,  2003 (8)

[2]、孙祁祥等,  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再保险的角色,  财贸经济,  2004 (9)

[3]、何晓玲等,  积极推进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透视海啸灾难, 北方经济, 2005 (2)

保险体系 篇9

一、巨灾风险的界定及其特点

(一)巨灾风险的界定。

关于巨灾风险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明确和严谨统一的定义。国外对巨灾风险的定义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定量方式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义,如美国保险服务局;按照巨灾发生地对巨灾造成损害的处置能力进行定义,如经合组织;按照巨灾风险引起的原因进行定义,如瑞士再保险公司。国内对巨灾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不同学者对巨灾风险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其定义上都强调损失的巨大。

(二)巨灾风险的特点。

巨灾风险相较于普通风险而言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巨灾风险发生难以预测。

尽管人类可依靠科技手段预测某些具有地域性与季节性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等,但由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局限性及某些灾害事故发生的突发性如地震,导致人类事前预知某些巨灾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二是巨灾风险造成的损失巨大。

由于国家巨灾防御体系的薄弱,此类事故的发生会造成部分受灾地区毁灭性的损失,巨大的损失也往往超出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并对保险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带来巨大影响。

三是发生频率较低。

尽管由于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引发的巨灾风险在近年有频率逐渐增高趋势,但相对于普通风险一年十几、几十次的频率而言,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可能是几年一遇、几十年一遇、甚至是百年一遇。

四是不可避免性。

巨灾风险都是由地震、洪水、台风和某些特殊人为活动等不可抗力造成的,人类无法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加以消除。又由于其发生频率低,此类风险无法通过概率统计方式加以避免。

二、国外巨灾保险模式概况

(一)美国巨灾保险模式。

美国面对巨灾风险推出了政府主导的巨灾保险计划及资本市场与巨灾风险相结合的两种巨灾保险模式。美国政府面对多发的自然灾害与人为巨灾推出政府主导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联邦农作物保险计划、核责任保险与公众担保保险计划,并通过了《全国洪水保险法》、《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案》,设立了相应的联邦保险和减灾局、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并将公众担保保险计划设定为强制性的半社会保险计划。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大力推行巨灾保险证券化,以巨灾期货、巨灾互换、巨灾债券等形式将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以分散巨灾风险,在资本市场筹集保险资本,解决巨灾发生时保险市场上资金不足的难题。

(二)英国巨灾保险模式。

与美国政府不同,英国建立的巨灾保险模式中政府在巨灾体系中不承担承保责任,仅由保险公司承保。这是由于在英国保险市场上的商业保险责任中已经涵盖了巨灾风险责任,其巨灾保险具有非强制性,可由投保人根据不同情况按需购买。但这种非强制性并不代表政府在巨灾保险中不作为,而是以政府提供公共品形式参与到巨灾保险中,只有政府提供了相应公共品,保险公司才提供巨灾保险。例如,英国的洪水保险中,政府不参与洪水保险经营,职责在于投资防汛工程,提供灾害预警、气象服务等,并与保险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行业协会的会员必须同意在政府职责履行的前提下提供洪水保险业务。同时,英国具有世界第三大的非寿险再保险市场,巨灾风险可直接通过再保险市场将风险分散出去。

(三)法国巨灾保险模式。

与英国巨灾保险模式不同,法国面对巨灾风险建立了强制性的巨灾保险体系。法国在1982年颁布了《THE FRENCH NAT SYSTEM》法,将洪水、地震、风暴、火山爆发、海啸、山体滑坡、地陷等风险纳入承保范围,通过扩展现有财产险保单保险责任的方式由保险公司经营,任何购买财产险保单的投保人被强制要求购买自然灾害附加险,且巨灾保险费率由政府决定。同时,为保证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法国国有中央再保险公司为其提供巨灾分保,且分给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其必须接受,并按法律规定自行提取准备金和安排再保险。一旦中央再保险公司的巨灾保险准备金耗尽,剩余责任由政府承担,政府作为最后的再保险人,提供最终赔付保证。

(四)日本巨灾保险模式。

日本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面对的巨灾风险主要为地震及地震引发的自然灾害,其也是实行强制性巨灾保险体系的国家。日本地震保险体制源于1966年日本国会通过的《地震保险法》与《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形成了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共建的地震保险体系。日本地震保险将企业财产与家庭财产保险分开,企业因地震发生的损失在承保限额内仅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而家庭因地震造成的损失在规定限额内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其具体的实施过程采用超额再保险方式。日本在巨灾保险风险的控制上采取了一种由政府和民间再保险公司共同分担的二级再保险模式,将地震保险分担到各保险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和日本政府三方。

三、我国巨灾保险现状及体系构建浅析

(一)现阶段我国巨灾保险现状

1、保险公司巨灾保险承保能力有限、供给不足。

我国是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由于巨灾保险保费低损失高赔付高与商业保险公司营利目的相背离,造成保险公司不愿承保商业巨灾风险,并对巨灾保险在一段时间内严格限制承保甚至停保,造成巨灾保险市场供给有限,导致目前保险对巨灾的经济补偿处于较低水平。

2、政府在巨灾救助体系中作用不突出。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承担抗灾救济、灾后重建等,以政府作为巨灾损失的第一承担者很难在灾前进行计划,在发生巨灾损失后可用于巨灾救助的财政支出规模往往有限。近期以来台风“天兔”、“菲特”对南方多省造成巨大损失,尽管我国在云南、深圳两地开展了巨灾保险的试点工作,但面对如此大范围的巨灾影响,我国财政对灾害的补偿程度与实际发生的巨额损失相比仍属于很低的水平,对受灾地区的灾后恢复作用有限。

3、我国国内再保险能力不足。

我国再保险人才匮乏,缺乏专业的再保险经纪人,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国内再保险市场急速扩大的需求。又由于再保险市场在国内规模较小,发展不完善,商业化运作时间较短,专业的中资再保险公司只有中国再保险一家,在巨灾风险方面对国际再保险市场依赖度较高,再保险供给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国内监管机构也未形成成熟的监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国内再保险的供给。

(二)构建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议

1、发挥政府作用,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构建我国巨灾保险体系要发挥政府部门在巨灾中的作用,建立对巨灾风险管理进行统筹领导的机构。大力支持有关巨灾风险的资料收集、基础研究等工作,为政府在巨灾管理中发挥作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建立政府参与的保险、再保险三位一体的巨灾保险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充分发挥政府的非市场优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在《保险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外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巨灾保险及相关从业机构进行严格规范。

2、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再保险市场。

借助政府财政支持、专门的巨灾基金、资本市场及再保险市场对巨灾风险进行分散。建立由商业保险公司为主、政府为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政府不应充当第一保险人,应成为巨灾保险的最后再保险人。也可通过成立巨灾保险基金降低单个保险公司的巨灾风险。同时,在再保险市场完善方面,应大力培育再保险市场主体,平衡再保险供求格局,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再保险市场,建立更多的本土专业再保险公司。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再保险中介与引进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加大开放再保险市场的力度,增强国内再保险市场的风险承担能力。

3、完善巨灾损失评估机制,增强保险技术支持。

我国在巨灾风险模型建设方面滞后,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应加强巨灾风险模型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巨灾风险建模公司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巨灾风险模型发展水平,提高灾难损失的评估速度及准确度。建立必需的保险技术支撑体系,以公正客观的巨灾损失指数作为开发标准化巨灾保险产品的基础。并且要积极引进与培养保险精算人员,完善数据积累建立各种自然灾害的巨灾数据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产品开发技术与管理经验,将其与我国经济发展条件、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相结合,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系。

4、强化保险意识,提升对巨灾风险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保险业的繁荣,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不断提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参保的密度与深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国民整体保险意识不足。强化国民保险意识,提升全民的投保率是巨灾保险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政府、保险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及保险机构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来提升国民对巨灾风险的认识,调动投保积极性,增强国民对巨灾风险的防御能力,扩大巨灾保险的参保主体。

参考文献

[1]张雪梅,郭志仪.国外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8.7.

[2]米建华,龙艳.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研究——基于英、美、日三国的经验[J].安徽农业,2007.27.

[3]许均.国外巨灾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9.1.

构建我国游艇产业链保险体系思考 篇10

关键词:游艇;游艇产业链;游艇保险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07

1 游艇产业保险发展现状

1.1 游艇产业链概述

游艇产业链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以游艇相关产业联系为纽带、以游艇企业为主体的链网状产业组织系统。它是融合生产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的产业群。一条较完整的游艇产业链涵盖上游产业,包括:游艇设计、游艇技术研究、游艇制造产业、游艇装配工业;中游(核心)产业,包括:游艇配套设备,如专用发动机、专业仪器仪表、帆具、安全设备等附件,游艇的销售产业,如游艇销售公司、游艇展商、游艇网站、游艇信息服务、二手游艇经营等,消费服务产业,包括:游艇俱乐部、游艇驾照培训和考核、游艇保养维护、游艇租赁等;下游产业,包括:游艇运输、报关及仓储服务、专业保险、水上运动装备等支持服务类产业。

1.2 我国游艇保险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游艇业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游艇经济新兴地区,游艇产业链各个链条上的相关产业经济也在不断前进,然而游艇保险业的发展步伐却跟不上游艇行业整体前进的步伐。

中国游艇保险市场从发展之初至今有了一定的发展,国内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等保险业巨头都有成功赔付的案例。如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关于游艇保险的第一个索赔成功的案例是在2008年,其承保厦门一艘豪华游艇,由于该游艇发生船体刮擦,属于其承保范围之内,因而其按照双方签订的游艇保险合同赔付8000元人民币给投保人。

1.3 游艇产业保险的作用

游艇价格从几十万元至几千万元不等,高价值意味着高风险。在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艇产业链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多样的风险,如上游的制造产业中可能出现建造期遭遇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的损毁,游艇在停靠和经营中都有可能遭遇意外造成游艇损伤甚至造成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游艇码头也有可能发生人员落水溺亡等事故,这些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可能造成法律纠纷。2014年由于受到强台风“威马逊”的影响,使海南部分游艇码头遭受重创,停靠在码头的受灾游艇大多数未投保游艇保险而导致产生的严重财产损失无法弥补,未投保游艇保险的游艇由于发生火灾、爆炸、偷窃而遭受的损失也只能自行承担。然而投保游艇保险就可以适当的转嫁风险,充分体现损害赔偿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2 当前游艇产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仍未制定专业的游艇保险条款

由于游艇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游艇保险出现专业难度大、保费过高、投保率较低的现象。目前在我国,制定游艇保险主要参考的是《英国协会游艇保险条款》(以下简称:《协会游艇保险条款》)和我国的《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国外规模较大的外资保险公司基本都是根据《协会游艇保险条款》进行承保,而国内的保险公司也是在其基础上进行部分改动来进行承保。该条款主要根据游艇大小、使用年限、用途、航线、发动机及母港的风险敞口等因素综合考量,除了涉及到各类普遍风险的承保外,还制定出涉及船上医疗保障等多方面需求的保险产品,是较为专业的游艇保险条款。但纵观我国国内游艇消费市场可以看出该条款中规定的保费对我国游艇保险市场而言较为高昂,且国外游艇市场和游艇产业链发展模式都较为成熟,该条款可以为国外游艇保险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而我国游艇产业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条款并不适合我国的现状。

就我国《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而言,其本身并不是专业的游艇保险条款,保险标的是在我国境内水域,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规章进行合法登记注册,从事合法营运或作业航行的船舶,包括海船、河船和其他可视为船舶的水上移动或浮动的装置。而根据我国2009年施行的《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游艇是指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由此可见游艇保险并不能简单适用该条款。

2.2 法律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关管理部门强制船东在购买游艇时还需购买保险来保障船东或者第三人的权益。而在我国,相关的海事部门或港口当局并没有强制游艇购买保险。

此外,游艇必须向中国船级社和海事局办理所有权证、船舶检验合格证、国籍证、提供游艇的设计图纸资料等才能进行检验、登记,而只有登记过的游艇才能购买保险。有些从国外购买的游艇因为不能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而导致不能按照规定进行登记,最终致使保险公司由于投保方投保资料不全而未敢承保。关于这种规定造成的问题,相关法规正在尝试通过制定一些新规定来改变,如2016最新实施的《海南省游艇管理办法》(2010年实施的《试行办法》同时废止)出台后对于检验和登记必须提供设计图纸的限制进行了宽松化处理,对没有持有国家认可的标志和证书的游艇,在其检验时可以不提供图纸资料;对登记注册的限制也进行了放宽,对于居住地不在海南的游艇所有人,可以在海南进行办理游艇登记。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与法规相抵触的情况尚待解决。

2.3 船东缺乏投保意识

除了法规制度方面的缺陷和缺少政府的支持,我国游艇保险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还包括船东的投保意识较为薄弱且存在侥幸心理。中国游艇行业绝大部分游艇会和游艇船东都没有购买保险,因为就目前我国游艇市场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游艇的购买者是大公司多用于商务应酬,少部分购买者则是收入较高的富豪或者私营企业主,游艇经济也是处在从奢侈品消费到大众消费转型的发展阶段。游艇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工具,平时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大多数船东会怀着侥幸心理而据昂贵的保费于门外。这样一旦在使用中遭受损失就会面临着巨额的修理费和赔偿费用,若出现不幸造成第三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情况,那必然会涉及到更为巨额的赔偿费用。

3 构建游艇产业链保险的建议

3.1 制定专业的游艇保险条款

3.1.1 借鉴《协会游艇保险条款》和我国商船保险条款模式

《协会游艇保险条款》的对象为船体及其责任,主要承保船体本身遭遇事故所致损毁或灭失,以及从事游艇活动发生事故时,对于船上人员、乘客及第三者之人员伤亡或财物的赔偿。该条款对游艇的责任保险范围较为广泛,对游艇风险的保障较为全面。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制定的船舶保险条款(以下简称:人保商船险)的保险标的是船舶,包括其船壳船舶属具和设备等,分为全损险和一切险。全损险采用列举的形式将承保的风险列明;一切险中则在全损险的基础上涵盖了碰撞责任条款、共同海损和救助条款和施救条款。人保商船险中还制定了除外责任条款、免赔额、保险期限等条款。

制定我国的游艇保险条款可以借鉴上述两种条款的模式,首先,将游艇保险分为综合保险和一切险,综合保险承保船舶碰撞、沉没、火灾、盗窃、意外损坏、恶劣天气损坏、其他风险等。并在保险中列明一般除外责任,如游艇不适航、船东及其代理恶意损坏、游艇的自然损耗、帆被风吹坏、没有在发动机舱位置安装自动灭火系统情况下的船上着火或者爆炸等保险公司不予承担责任的情况。一切险包括综合保险的所有除外责任以及游艇紧急救助费用、清理残骸费用和法律诉讼费用等条款。其次,制定附加险条款,方便船东结合自身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最后,制定第三者责任险条款,专门承保由于使用被保游艇对第三者所产生的法律上应负的责任,承保最高以船的价值或最低以一个合理价值为限。

3.1.2 构建游艇产业链保险模式

构建我国的游艇产业链保险可以结合前述游艇的综合保险、一切险、附加险、第三者责任险。在游艇建造期可以制定游艇建造保险条款,主要保障船舶在建造期间的物质损失;游艇从船厂运至船东的过程可以制定游艇运输条款,主要保障游艇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的游艇的物质损失,承保期间可以从运送航程启程开始一直延续到游艇到达运输目的地为止;当船东实际控制游艇时,可以制定船壳险,承保船壳和机械、附属小艇及设备、电子和导航设施等;制定二手游艇买卖租赁中的保险条款;关于游艇维护保养费用的保险条款;游艇停靠在码头或加入游艇俱乐部时涉及到的仓储保管等保险条款等。还可制定船员保险条款、竞赛风险保险条款、战争险条款等附加险别;根据我国游艇消费模式和游艇的不同分类,针对少数超级游艇设计较为个性的定制条款或特种保险条款。通过制定完善的游艇保险条款,使其尽可能覆盖一条较为完整的游艇产业链,有利于促进我国游艇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

3.2 加大法律政策支持力度

游艇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在我国香港地区,相关政府机构规定在香港使用访港游艇,必须是游艇获得有效的本地牌照或已获允许在香港水域内航行,并且已经投保有效的第三者风险保险,否则在香港使用游艇属于犯罪。可以借鉴香港模式,鼓励通过地方立法将游艇保险中第三者责任险规定为强制保险;鼓励地方通过立法改进关于游艇检验、登记的规定,使游艇入保不再需要繁琐的门槛性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加强与地方保险公司、游艇俱乐部的合作,结合本地游艇市场情况以及未来游艇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妥善可行的地方政策,推动游艇产业链保险的形成和发展。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或优惠政策也能进一步推动游艇产业链保险的有效运行。

3.3 鼓励船东积极投保

保险体系 篇11

1 发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

1.1 林区恢复良性生态系统的紧迫性要求进一步拓展林业保险业务

有专家认为,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且分布均匀,才能符合良性生态平衡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2%,且分布也很不均匀,覆盖率在30%以上的省份只有台湾、福建、浙江、黑龙江、江西、吉林、广东、湖南;森林覆盖率在10%以下的省、市、自治区就有11个,而像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尚不到1%[1,2]。而多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无节制急速增长的需求和多种人为危害的加剧,使得森林面积大为减少,森林生态系统破坏的程度日益严重。

1.2 森林灾害的严重破坏性要求进一步拓展林业保险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森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18 313万hm2增加到47 313万hm2,增长了258.1%。期间累计造林10 154亿hm2,但仅保存290万hm2,保存率近30%,那么另外的70%去了哪里呢?其中森林灾害的频繁发生是我国森林资源削减的重要原因。森林灾害主要包括森林火灾、森林病虫鼠害以及风灾、雪灾等气象灾害。

1.2.1 森林火灾。

1952~2001年,我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80 017次,累计受灾面积达3.75×108 hm2,占全国现有森林面积的23.56%。平均每年发生火灾13 600次,年均受害面积7.49×105hm2,年均森林受害率为0.63%,高居世界首位。我国每年由于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0~100亿元[3]。北方林区火灾次数虽少,但由于气候干燥,容易形成较大的火灾,造成较大损失。辽宁省从1986~1995年共发生森林大火318起,平均每年32起,受灾面积3 694.3 hm2,年均受害面积369.4 hm2,造成损失19 100万元;我国重要林区之一的大兴安岭林区,从1966~1986年,共发生森林大火73起,占全国同期森林大火的80%,特别是1987年发生的特大火灾,殃及到一个县城,3个镇,火灾面积100万hm2,其中森林面积65万hm2,烧毁贮木场存材75万m3,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4]。1.2.2森林病虫鼠害。据调查,我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种类8 000多种,其中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292种,与第一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1979~1983年)结果相比,增加了98种。全国林业生物灾害年均发生面积800万hm2,每年因林业生物灾害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达880多亿元;其中1952~2001年,我国共发生森林病虫鼠害面积达2.43×108 hm2,年均面积为4.87×106 hm2。尤其自1980年以来,我国每年的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都在6.67×106 hm2以上,年均面积8.40×106hm2,占全国现有森林面积的1/18,超过每年造林面积的40%左右。因病虫鼠害而导致的每年受灾枯死的森林面积达3.33×105hm2,减少木材生长量1.5×107 m3,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3]。

1.2.3 气象灾害

2008年历史罕见的雨雪灾害更是让我国林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19个省份森林受灾面积达2 267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1/10强,森林蓄积量损失3.7亿m3。据对8个灾害最严重的省份调查统计,林业损失占各省份灾害总损失的40%~60%。湖南郴州、广西桂林、贵州黔东南等重点灾区林业损失占灾害总损失的60%以上,其中速生丰产林、新造林、经济林、竹林、林木种苗损失最为严重。灾害共造成2 140个国有林场、1 158个国有苗圃、800处自然保护区、6 500个乡镇林业站、29 127个其他国有林业单位受损,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林业职工生计艰难。特别是共造成1 667万hm2集体林受损,涉及集体林区1 165个县市1.2亿人口,直接经济损失达594亿元。106个省级林改试点县受灾林地327.13万hm2,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其中已承包到户林地受灾207.47万hm2,直接经济损失84.7亿元,受灾农户176万户684万人,不仅2007年林农的收入锐减,还将影响今后3~5 a的收入,部分林农因灾返贫。世行贷款造林、林权抵押贷款造林项目重灾区,林木损毁后无力偿还贷款。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林业自身具有巨大的风险性,且有增大的趋势。如此大的林业灾害给林业发展造成的巨大损失是林业经营者无法承受的。特别是退耕还林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群众投入大量资金营造经济林木,林业灾害使这些经济林木损失惨重,使林农收入大幅度减少,不但挫伤了经营者投资林业的积极性,也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并能在损失后给予必要的补偿,有必要进一步拓展林业保险业务,使保险真正起到为林业生产保驾护航的作用。

2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投保率过低,有效需求有限

由于林农收入偏低、保险意识弱等原因,造成森林保险承保率低的结果。自1984~2007年的24年间,中国人保平均每年承保的林木只有86.67万hm2,仅占中国森林面积1.75亿hm2(2005年林业普查数据)的0.5%,占人工林保存面积5 325.7万hm2(2005年林业普查数据)的1.6%[5];以森林保险基础较好的福建省南平地区,近3 a来其森林保费收入年均减少21%;2000~2003年4 a的年均承保面积为33 449.35hm2,不到南平市有林地总面积的5%,缴纳保费平均每年仅为4.55万元(见表1)。

一方面林农收入有限,制约了保险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林农收入水平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相对于其他部门职工收入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保险的需求还没有上升到十分必要的层次。加之目前我国森林保险主要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林业经营者来说,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其保险需求;另一方面林农保险意识薄弱,制约了保险需求。林业生产正处于从传统林业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林农市场意识不强,对森林保险的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更没有长远的风险预防观念。同时对于林业经营者来说,把森林作为标的参加保险,无疑又增加了经营林木的成本和负担,对于预期收益较低的林业经营者更不愿付出现实保险成本。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森林保险承保面低,规模小,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林业的风险保障需求。

资料来源:黄伟纲.建立林业保险制度的思考.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82-84.

2.2 林业保险经营效率差,供给主体不足

林业保险公司有着巨大的潜在林业保险市场,可是在我国的现状却是林业保险供给主体严重不足,这主要是林业保险的低回报率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森林保险范围窄,承保面小带来的林业保险者经营风险集中导致保险企业经营效率差,赔付率高,亏损严重。目前,我国森林火灾保险平均赔付率为70.3%,而一般财产保险是30%~35%,保险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的一些大型财险公司才有能力承保;以1989~1994年对森林保险的讨论和实践最热烈的几年来看全国累计面积也仅占森林总面积4%,总保费收入11 860万元,总赔款支出8 340万元,总平均赔付率为70.3%;而森林保险基础较好的福建省南平地区,从2000~2003年的赔款金额高达32.7万元,平均赔付率也达72%,其中2000年的赔付率更是高达147.17%(见表1)[6];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林农生产规模小,保险标的分散,保险公司经营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风险管理的难度大,导致经营林业保险的营业费用开支远高于其他财产保险。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保险公司获得经济效益比较困难,自然就无法刺激森林保险的有效供给。

2.3 资金短缺、技术薄弱的问题制约着我国林业保险的发展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资金本来就相对比较缺乏,很多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政府的资金扶持,而作为刚刚起步的林业保险迫切需要政府资金的扶持,这就导致了资金短缺现象。

另外我国林业保险技术薄弱,很多技术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即森林资源价值(涉及森林面、年龄、投入标准、当地市场价格等因素)和赔付率(由于森林生产周期长、灾害多、突发性强且灾害资料少又不完整、危险难以测定使得赔付率设定困难)这两个森林保险的核心内容至今还没有科学的计量、测算模式,这样自然会阻碍我国林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2.4 森林保险法律法规缺位

在我国,有关森林保险的制度供给几乎是一片空白,森林保险缺乏法律规范。1995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国家支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森林保险的法律法规,对森林保险的性质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致森林保险都按照《保险法》中对商业保险的规范来实施,但由于林业保险的特殊性,其和商业保险有着很大的差别,使之难以完全取得自身发展的业务空间;近几年,我国的森林保险在试办中,进行了一些有别于商业性保险的试验,但是效果都很不理想。由于森林保险法律法规缺位导致我国林业保险发展举步维艰。

3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的共同特点

森林保险起源于北欧的芬兰、瑞典和挪威,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瑞典、丹麦、美国、日本等国已经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林业保险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森林保险业务。这些国家森林保险呈现如下特点:

1)保险种类丰富,涵盖面广。森林保险包括风暴、干旱、霜冻、鼠害等综合灾害以及附加险的综合险种。

2)森林保险组织多元化特征明显。发达国家不经营森林保险,而是由民间保险公司或联营保险公司承担,作为补充,还有国家受理的森林国营保险和林业合作社主办的森林合作保险,呈现森林保险及其经营组织的商业性政策性与合作性特征。

3)森林保险运行机制灵活。根据不同的林种、树种和价值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将保险费率划分为多个等级,并按单位面积林木价格定保额,按森林面积取保费,按实际损失定赔偿。

4)国家支持。各国政府均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支持森林保险事业发展[7]:一是直接提供森林保险或组建政策性保险公司。如日本的森林国营保险对日本林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二是财政补贴。有的国家补贴给私人保险机构,如芬兰和美国。有的国家补贴给林业经营者,如德国和奥地利。三是立法支持。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和规范森林保险发展。森林保险开展较早的国家如瑞典、芬兰等,都以专门的法律保障森林保险的运行。日本早在1937年森林国营保险开办之初就颁布了《森林国营保险法》。

4 国际经验对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借鉴

发达国家森林保险发展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的我国森林保险是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在充分借鉴世界森林保险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找出适合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最佳模式。

4.1 依靠法律机制保障森林保险的发展

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和规范森林保险发展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森林保险业务开展较早的国家如瑞典、芬兰等国,都以专门的法律对其地位和运作规则进行了特别规定。例如瑞典《森林法》、芬兰的《森林改良法》;日本早在森林保险运行之初就设立了《森林火灾国营保险法》;美国为了更好地开展森林保险业务,也在Clarke-Mc Nary法案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市场调查和研究。

而我国除了1982年颁布的《森林保险条款》对森林保险有简单规定外,有关森林保险的具体法律和行政法规至今尚未出台,没有一部规范的农业保险法规。因此,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森林保险法规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林业自身特点,加快森林保险的立法,将整个森林保险事业完全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森林保险有法可依[8]。

4.2 构建合理的森林保险经营体系

4.2.1 政府在构建森林保险体系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7]。

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或者直接采用政策性保险的形式是推动森林保险业务的必要手段。芬兰的森林保险具有政策性保险的特征,芬兰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为森林保险提供基金补贴;美国也在Clarke-Mc Nary法案下,政府为森林所有者承担了大部分保护措施成本[9]。

我国开展森林保险更加应该结合实情,实行低保费、低保额、保成本的原则,政府应该利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扶持森林保险发展。一方面,政府应该给予并逐渐加大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承办森林保险业务的财政补助,或直接给予参与森林保险的林业经营者以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国家可以成立政策性林业保险公司,具体负责林业保险(见图1)。

4.2.2 大力发展互助保险合作社。

在借鉴国外保险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林情,特别是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林农自主联合组建了林农合作社,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此基础上,林农合作社可以作为中介和纽带可以为政府和保险公司代办森林保险业务;另外林农合作社可以自办互助性森林保险进行自我保护[10]。由于互助合作保险主要是农民之间的互助互济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我国这种形式比商业保险的形式更适合于农民群众的保险意识和思想水平,比较容易被农民接受及当地政府的认同。同时,成员间的共同利益关系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机制,有利于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具有较低的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10]。

4.2.3 完善森林保险体制。

事实证明,我国每年的森林灾害损失不仅仅来源于火灾,还包括病虫害以及气象灾害等,2008年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林农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就是最好的证明。单一火灾险种已经不能适应对森林培育生产过程多种性质不同风险防范的需要。

而在国外,森林保险早已逐步发展为包括火险,综合险以及附加险在内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森林保险体制。所以,我国也应该逐步发展森林综合险种的保险,扩展保险责任,满足广大林业经营者的需求。由单一的森林火灾保险发展为能承保气象灾害、病虫害的森林综合保险。另外在保险费率和赔偿标准确定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林种、树种、林龄的差异性。

摘要:介绍发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我国森林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供求不足、政策缺陷、技术准备不足等制约因素,介绍国外森林保险发展经验,初步构建我国森林保险运行体系。研究表明,我国森林保险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要十分重视政府在森林保险体系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要注重互助合作组织在森林保险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森林保险业务范围和产品开发力度,扩大森林保险业供给水平,满足林农的需求。

关键词:森林,保险体系,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畅.积极开展森林保险,促进林业发展[J].改革之窗,2005(11):28-29.

[2]刘畅,曹玉昆.关于进一步拓展森林保险业务的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5(4):237-241.

[3]赵铁珍,柯水发,高岚,等.森林灾害对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3(2):37-40.

[4]诸华,马莉.大兴安岭火灾保险缺位,中国1.58亿公顷森林险谁来买单[J].中国林业,2003(6):26-27.

[5]王新清,孔祥智,郭艳芹.制度创新与林业发展—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69.

[6]黄伟纲.建立林业保险制度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82-84.

[7]李丹,曹玉昆.国外森林保险发展现状及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08(2):6-10.

[8]付丽.对我国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8(6):55.

[9]张绍强,王丹,李峰.世界森林保险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经济师,2008(6):85-86.

上一篇:英语教学与报刊阅读下一篇:塑性有限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