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硕士

2024-06-24

保险硕士(共3篇)

保险硕士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金融硕士等在内的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硕士专业学位已有40种类别。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实践环节的锻炼。为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各高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普遍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理论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一般采用两年制,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学年进行实践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这其中,与传统学术型硕士最大的区别便是至少有半年时间在校外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践导师的指导,所以说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实践导师的作用密不可分。安徽财经大学作为首批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单位之一,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也率先开展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但实践导师发挥的作用却比较有限,究其原因还是对实践导师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本文基于此进行如下阐述。

二、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 马斯洛需求理论。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的需要按照其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2. 赫兹伯格“双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中诸如组织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和生活条件等外界因素,此类因素的满足会消除人们不满,反之则会招致不满的发生。激励因素则是令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多属工作本身内含的诸如成就、认可、晋升、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这些东西如果能得到满足,则可提高员工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 费罗姆“期望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费罗姆提出,激励作用大小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人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大小的期望;二是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即激励力量=期望利率×目标效价。目标越明确越具体,激励效果也就更显著。

三、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作用

1.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践高素质人才。

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产生是基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重要举措。引进校外实践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开辟“双导师制”,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实践能力。实践导师的建立是对传统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创新,它调动了校外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将理论研究切实落实到生产建设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式和理论研究,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践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的人才发展需要。

2. 有利于完善现有研究生导师队伍架构。

高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方位、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因为教学空间局限、思维方式较为传统等因素,研究方向和指导方式往往较为单一,长此以往必将致使整个高校学术水平的倒退。实践导师的存在恰恰能弥补现有导师架构的不足,他们能将先进的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带到高校和研究生中来,为学术研究提供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增强科研的实用性,明确理论的指向性。

3. 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导师数量和指导水平就显得远远不够,大大制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拓宽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实践导师的加入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向企业实践层面拓展,即提高了导师数量,又保证了指导的实用性,而且拓展了研究生教育的固有思维,是对传统教学指导方式的突破和创新。

四、安徽财经大学实践导师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 基本情况。

安徽财经大学作为安徽省内老牌高校,在2010年率先开展了专业硕士的招生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我校全日制专业硕士开设专业主要包括金融硕士(MF)、保险硕士(MI)、应用统计硕士(M.A.S)、税务硕士(MT)、国际商务硕士(MIB)、会计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MV)、旅游管理硕士(MTA)、法律硕士(JM)、审计硕士(MAud)等在内的10个专业。我校专业硕士累计招生规模达1200余人,毕业人数1000余人,平均在校人数300人左右;与此同时,我校专业硕士校内导师163人,校外导师约350人左右。校内导师与实践导师的数量与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有关。由于经济金融的发展以及我校会计和金融的悠久办学历史和过硬的教学质量,在近些年的招生占比中一直位列前茅,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一般年均招生80人和40人,相应的这两个专业的校内导师一般为31人和28人左右,校外实践导师与现有招生人数相持平,相比庞大的招生规模,校内导师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够,校外导师很好地补充了校内师资力量的不足,拓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提高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教育质量。

我校实践导师在社会地位、地域分布、所在行业等方面体现着硕士实践导师的共性和学校学科的独特性。首先,实践导师来自于企业或地方政府等社会机构,一般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地方政府等社会机构担任处级以上职务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等,他们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学术造诣,工作内容或研究方向与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所在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其次,实践导师工作单位一般位于本地或本省,以方便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当然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实践导师的范围到江浙等周边城市,一线发达城市北上广等领域也有所分布。最后,我校实践导师一般是现有专业领域的行业精英,涉及到金融、会计、保险、法律、财政、旅游等诸多领域,且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实践导师还发展到大数据和电子商务领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实践的真谛。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校自2010年实行专业硕士招生与培养以来,实践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实践导师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很大一部分学生与实践导师之间并没有很好地沟通和交流,相应的也没有得到专业指导和实践锻炼,实践导师资源大大被浪费。如何激发实践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一项重大难题。从现代激励理论中,可以简要概括导致实践导师激励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实践导师需求层次把握不够。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等低层次需求之后便开始追求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实践导师一般来自各领域的精英,一般的低层次需求早已满足,出任学校导师一般是希望获得育人成才的尊重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我校在实践导师的聘任、评估、激励、和反馈各环节都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不仅没有提供基本的物质报酬,而且对于实践导师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激励都存在严重缺陷。

(2)专业硕士对实践导师作用认识不足。对于大多数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实践导师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他们在研究方向、论文写作甚至是在工作选择中主要依赖的还是校内导师。一方面是校内导师较为专业,能在学业生涯中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因为授课等原因,校内导师离学生较近,利于沟通。而实践导师一般在企业或者单位,工作较为繁忙、擅长领域各不相同而且思维习惯与学校大有不同,所以造成交流和沟通上的诸多不便。学生一般很少与实践导师联系,只有在学校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才会硬着头皮去联系,而实践导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主动联系学生,这对师生关系的交流和培养是不利的。

(3)校企之间建设缺乏科学的合作机制。实践导师一般来源于各个企业的科学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是各个行业领域的精英人才,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出任学校实践导师有的只是一个社会兼职或者学校挂名而已,自己的主业还是在企业或者公司,对指导学生缺乏动力。实践导师若想发挥作用,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结合学校指导效果评估工作绩效,约束导师指导行为。但是目前我校在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共赢发展机制,这也是导致实践导师激励不足的一个重要外在原因。

五、安徽财经大学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措施

1. 完善学校内在评估与外在激励机制。

首先,我校在实践导师问题上应该完善目前的导师聘任和评估机制,在源头上筛选负责任的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实践导师,及时更新淘汰实践导师队伍。目前安徽财经大学的实践导师管理暂行办法还是2009年提出的,只是对实践导师的任职条件、职责、权利、遴选和聘任、考核及管理提出了大概要求,没有具体的跟进措施,在导师质量和渠道来源上参差不齐,导师评估和激励措施未完善,权利和职责未明晰。我校应制定明确具体的实践导师聘任制度,将流程落实到实处,本着本人自愿申请的原则,学院、研究生处层层把关,对实践导师的指导能力、学术造诣、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出优秀且富有责任感的实践导师,而且要签订聘任合同,事先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并且在官网上公布实践导师聘用名单。

其次,学校应该在研究生处设置专人专岗和专项资金,负责各学院实践导师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对接工作。启用对学校工作熟悉且社会经验丰富的专人来负责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安排工作,联系和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导师进学校讲座交流,完善实践导师聘任和评估机制,定期接收学生反馈等等,为打造安财专业硕士的实践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系统。

目前我校专业硕士实践导师基本是零报酬,虽然他们不在乎一般的物质报酬,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我校应该利用专项资金和人力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定科学合理的报酬体系,为他们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或企业实践提供物质保障,使得劳有所得,劳有所获。其次,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论”,学校更应该注重人才的管理艺术,定期进行导师反馈,给予实践导师充足的尊重和社会荣誉。学校应该每年定期举办实践导师聘任和优秀实践导师授予仪式,以物质和荣誉的方式共同激励,同时还提供了机会,加强了校企之间以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2. 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相结合。

激励分为正向和反向,正向激励为鼓励和支持,而反向激励则是惩罚和淘汰,换言之,是一种约束机制。要想充分发挥实践导师的作用,就必须采用正向激励与反向惩罚相结合的机制。学生对导师指导满意度进行评价,学院对实践指导打分,学校根据学生评价、学院评价和企业反馈综合评估实践导师的指导效果,对积极参与指导的实践导师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延长聘用期限,给予优秀实践导师表彰;对懈怠和不负责任者提前解除聘用合同,以此来督促和约束实践导师的指导行为。

3. 导师激励措施与企业绩效管理接轨。

根据费罗姆的“期望理论”我们知道,实践导师缺乏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激励措施没有与他们工作直接挂钩,不能带来目标效价,只有在校企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将实践导师的指导评价直接与他们在企业的绩效相挂钩才能激发他们的指导积极性。学校应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以及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实习基地签订实践协议,将实践导师的指导成绩与企业业绩和职位升迁相挂钩,指导合格者可以在企业绩效评估和职称考核中加分,除此之外,合格以及优秀的实习基地和机构单位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

4. 加强专业硕士的实践管理制度。

实践导师作用的发挥光靠激励实践导师还是不够的,所谓交流指导是相互的,只有受众也即我们专业硕士充分体会到实践导师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去挖掘和利用实践导师这一丰富资源。学校要联合各学院制定完善的专业硕士实践管理制度,将专硕实践活动以及具体工作流程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学校应将学生实践学分计入培养管理的一部分,实践期间要确定适当,既不耽误校内理论学习,又不耽误最终的工作寻找和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定在专业硕士第一学年末的6月-11月比较合适。在这期间既具备了一般的理论知识储备,又能够在实习实践中寻找工作方向和毕业论文选题方向,还能够为最终工作的选择提供实习经验,而且充分利用了暑假的时间,一举多得。专硕实践锻炼的最后评价除了写实践总结报告之外,还应进行实践答辩,结合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评价该学生的实践成绩,将实践的效用最大化。除此之外,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设计应与实践相结合,建议以实践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具有实际效用的论文形式进行写作,促使学生主动与实践导师进行交流,沟通心得,获得就业必备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将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与实践导师紧密联合,防止只挂名没有实际指导的行为发生,才能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质的发展。

六、结语

实践导师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大创新,在人才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将实践导师效用最大化发挥,需要学校学院、企业导师以及专硕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共同作用才能促使实践导师在德、能、勤、绩各方面的共同进步,才能将实践导师资源最大化发挥。

摘要:实践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目前我校实践导师面临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作用有限。本文详解我校的专业硕士及实践导师情况,针对实践导师激励缺陷提出了由内而外、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李阿利.建立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的系统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0):24-28.

[2]李占华,罗英姿.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J].学园(教育科研),2012,(24):29-30.

[3]郑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10-14.

保险硕士 篇2

关键词:汽车保险理赔;时效纠纷;解决建议

前言

所谓理赔时效,是指被保险人出险后,从被保险人提交完整理赔资料到结案之间的时间期限。在这篇文章中,理赔时效是指被保险人从报案件到结案赔付之间的时间期限。我国新《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做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做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在众多理赔案例中,未在规定时间内结案,理赔时效慢成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合理解决理赔时效慢问题,对缓解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的纠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其中原因,而后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设想。

1汽车保险理赔时效纠纷原因分析

我国在车险理赔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保险某些条款不够完善,在出险车辆选择修理厂及配件等方面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即使同一品牌,各4S店配件价格本身存在差异;除此之外,投保人一般选择4S店维修车辆,而4S店对汽车零配件的定价往往高于汽车保险公司的定损价格,导致其中的差价需要投保人自己承担,而投保人希望这部分差价有保险公司承担,这都导致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存在价格争议、修换争议等,影响理赔时效,引发纠纷。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角度。第一、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汽车出险后,因缺乏对保险方面的索赔程序、索赔资料(交通事故认定书、索赔申请单、维修发票、身份证等)了解或是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导致无法向产险公司出示充足有效的理赔证据,造成理赔效率的下降,引发车险理赔时效纠纷。第二、被保险人对保险责任不了解,对理赔范围不清楚,例如故意碰撞、酒后驾驶、扩大损失等案件属于保险责任免除案件,此类案件易导致理赔纠纷,严重影响理赔时效。

从保险公司角度。第一,前几年,各产险公司倾向业务的发展,而忽视客户服务,特别是出险后理赔服务,直接导致理赔工作与发展迅速的车险承保业务不相协调。第二,由于部分保险人的素质问题。在办理保单时,误导客户,对车险的一些条款不作详细的解释,投保人出险后,不了解理赔程序及理赔范围等,影响理赔时效。第三,保险公司未对理赔流程和失效做出可视化跟踪,导致被保险人对案件时效进度的掌控较差。第四、部分查勘定损人员职业能力问题。部分查勘定损人员由于任务量较大,案件较多,会出现遗漏或延迟处理现象;或者由于查勘定损人员工作流程不熟练,定损技能不达标,未做好案件流程交接等影响理赔时效。第五,投保人出险报案后,理赔人员不能及时到达出险现场进行查勘定损。并且在查勘定损完成后,由于理赔核算,逐级审批等环节耽搁了大量时间。第六,受利益的驱动,保险公司为了实现自身的当期利润指标,曾经存在推迟赔款的现象。

2汽车保险理赔时效纠纷的解决建议

2.1完善法律法规

对于汽车保险行业,需要依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不断地促进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双方的利益平衡。同时对理赔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汽车保险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保险监管行业也需要对因理赔时效慢导致的投诉案件加以监管,督促保险公司尽快处理案件。

2.2对投保人的建议

投保人在投保前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应特别注意条款中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如实告知和理赔申请等款项内容。对于不懂的保险条款,应及时询问业务人员。在汽车出险时,应及时联系保险公司理赔人员,保留好理赔证据,并准备好理赔所需要的各项材料。

2.3对保险公司的建议

(1)保险公司要加强对理赔人员的服务质量监督,对保险人和理赔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改善服务态度。

(2)细化理赔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险公司可将理赔时效作为考核理赔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督促相关工作人员在规定的理赔时效内尽快结案;保险公司应实时对未结案的案件进行监控。当理赔人员个人负责的案件中,未处理完的案件较多时,保险公司应该给理赔人员留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案件,及时响应被保险人的需求。建立复杂案件索赔指引。对于复杂案件,理赔人员应有明确的理赔方案。在与被保险人沟通时,能够清晰全面的告知指引被保险人已经完成什么、正在做什么,后续还在做什么,并且在理赔流程设计中予以体现。提升客户对案件的掌控感,缩短理赔时效。建立理赔案件可视化跟踪。保险公司及被保险人均可对理赔时效进行实时跟踪,减少纠纷产生。

2.4其他方面相关措施

我国汽车保险业应该结束过去粗放经营、恶性竞争的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优化,进一步富有创新的把汽车保险产业链有机整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需要保险公司,还需要保险中介机构、汽车生产厂、零配件商、维修厂、汽车金融公司等相关行业协同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汽车保险产业链充分的分工和协作,科学合理地配置保险资源,降低产险公司人力和管理的成本,提高产险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推动汽车保险行业的技术、服务方面的创新,实现我国汽车保险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汽车保险与理赔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显著。理赔时效纠纷作为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重要纠纷之一,影响着双方利益。恰当的解决理赔时效纠纷,需要国家法律监管、保险公司以及投保人等层面共同采取措施,作出努力,让保险承担起应有的社会价值,带给企业和个人更多的保障和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年鉴(-).

[2]梁民航.关于我国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05).

[3]杨世东.我国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09.

[4]李景之,赵长利.汽车保险与理赔[M].机械工业出版社,-22.

[5]钱敏.“理赔难”问题对策浅析[N].中国保险报.2011.01.

[6]陈梦溪.我国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32.

保险硕士 篇3

二、2018年考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硕士考试参考书目:

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硕士2016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硕士2016年考研报录比: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推免人数、报录比

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硕士2016年研究生录取名单:

六、2018年考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硕士备考指导:

1、基础复习阶段(2017.1.1-2017.6.30)本阶段主要时间应用于阅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硕士考研初试的指定参考书,力求要求识记和理解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这要求对考纲所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事例和基本经济学原理等,因此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2017.7.1-2017.10.31)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2017.11.1-2017.12考研前)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上一篇:考试考核方式下一篇:光环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