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下的转变

2024-10-24

理念下的转变(精选12篇)

理念下的转变 篇1

纯属舶来品的“慕课”(MOOC)登陆中国基础教育后,全国的中小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基于“慕课”前提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对它的质疑声也不断涌现。毕竟“慕课”的产生是基于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的价值观、美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的。要想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适应中国的基础教育,除了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各级领导管理理念的转变

中国现实的基础教育体制可以说是畸形的,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取消统考,不公布学生成绩,但是很多区、 市、县领导还是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成绩排名,于是,很多学校领导便将教学成绩作为衡量自己领导力的唯一标准。在这一标准的指引下,大多数教师为了取得优秀的教学成绩;为了评优评先;为了职称评聘,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进行一成不变的应试教育。突出表现在: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填鸭式地灌输那些对学生智力提升、实践能力发展、品格提高毫无任何作用的所谓 “知识”;各科教师为了自己学科的教学成绩给学生布置过量的作业,很多学生晚上回家后疲于应付作业,否则,第二天会有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各种“措施”等着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以“作业”为先,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观看微视频?所以,要想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校真正地落实,各级政府首先要摆脱成绩至上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摆脱成绩的桎梏,大胆地去创新和探索,积累经验。学生才能从繁忙的“作业堆”里爬出来,利用好晚上的时间观看微视频、做预习练习、在线讨论等,当“慕课”基础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落实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时,学生成绩在无形中也就提高了。

二、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考虑的是教师怎样教,将教学内容通过写教案的方式提前做好计划和预设,教师的教学活动受到教案的约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完成教案。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学习,不敢越 “教案”半步,整个教学过程好似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课堂上问题多了,所问问题的水平也高了。教师通过观看学生微视频中的进阶练习以及在线QQ聊天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前进行整理,角色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通过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问题,参与学习小组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通过“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共同得到发挥和发展。更多有意义的问题得到解决,更深的有意义的问题被提出来,师生紧密合作交流、生生互动,忙而有效,教学目标落实了,同时,知识的拓展延伸系统有序而深刻。

三、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长期的说教灌输下,习惯于听从与接受,缺乏问题意识和自主精神。师道尊严也倾向于压制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个性主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疏远探索研究。 久而久之,学生不愿动脑筋,只是被动听课,不会主动学习。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做相关进阶练习以及在线QQ讨论,明确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通过讨论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体会到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存在感、价值感和认同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解决问题,有了这种学习上的主人翁精神,学习成绩肯定提高。

理念下的转变 篇2

教育理念的转变

学科本位的观念现在仍然很浓厚,尤其是对科学探究的意识、认识和实施还没做到真正到位,还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忙碌,多数情况下还是老观念加老方法,穿新鞋走老路,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很多时候认为学生进行探究费时费力,学不了多少知识,将无法应对考试。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全是“三维”评价,也基本上还是停留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用分数来评价衡量,这都是陈旧的观念指挥着我们的行为。仔细想想这种观念其实是将学生的科学研究思想方法、自我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技巧排除在学生的知识范畴之外,同时也是没有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优势。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探究式学习虽然耗费时间和精力,但能够使学生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能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科学研究思想方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与学的转变 篇3

新教材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课堂教学的重心必须转变,由教向学的转变。过去是“以教为主”,现在要“以学为主”;过去是“重教”,现在要“重学”;过去提倡“为教服务”,现在鼓励“为学服务”。过去老师们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现在则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面对新教材,我做了一些尝试,颇有成效,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由“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

(一)教师言行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观点强调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与无私地给予,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像工厂里的工程师一样,按照自己既定方案塑造学生,使学生成为被批量生产的规格统一的产品。这就忽略了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作为教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这一角色中走出来,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对学生要求的转变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主张分层教学。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以及每一名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设计出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既可以使优等生掌握更有难度的内容,又可以保护差等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也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一些提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多种层次的讲解方式和方法,并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每一名学生的良性发展。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探究归纳。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表面的肤浅的知识。我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多在“导”字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针对这方面,每一节课我都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并把得到的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中去。

例如,在教学“正负数”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引入:有一个老爷爷花60元钱在别人手里买了一只小兔子,养了几天后,有人来买他的兔子,他就70块卖出去了。后来他还是想养,就又花89元买了回来,最后小兔子养大了,老爷爷以9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在这老爷爷养兔子的过程中,他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呢?如果是赚了,那么他赚了多少?如果是赔了,他赔了多少呢?这样的问题引入,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二、学生由“配角”到“主角”的角色转变

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首先,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的数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其次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具体方法有:(1)比较学习法。如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可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学习。(2)临摹学习法。如在学习了用“边角边”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后,要求学生应用同样的方法自学“角边角”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3)试误学习法。在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时,先由学生试着练习几个题目,接着教师评判对错,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学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

三、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中,非常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新课程则更关注教师的个人知识与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更多地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使用教科书,创造性地把握教学内容,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棋盘上马的行踪》有一个活动:马回原位。

1.最少经过多少步(每步不重复)马可以回到原位?

2.还可以经过多少步(每步不重复)马可以回到原位?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我带着他们在象棋课用的棋盘,学生通过“马走‘日’”的规则进行探索,饶有兴趣的在书上画着符合条件的路径,我让学生分组展示他们的结论,他们都很有自信的上台,在棋盘上展示给大家看,学生们抢着在棋盘上摆放符合条件的马。在这一连串的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强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材和学生的关系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我们仅作为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师范者的“人师”。只要我们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必将与新课程共同前进。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篇4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一个飞跃与突变。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更多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这种角色的定位, 强调了教师的权威性,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忽视了现代学习的最本质的特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与学”活动中, 教师不再停留于“组织者”角色层面, 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在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能过多“干预”, 但又不能成为“旁观者”, 而要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情境, 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 学会引导和认同, 并通过巡视、倾听、析疑和指导, 真实地感受学习心理体验和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 体验和掌握课堂中的教学情境, 为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作好准备。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只是“教书匠”转变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 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 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 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学习者

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更应完成课程的实施者和学习者, 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 具有开发适合本地区教学的课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在教学后反思, 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它可以反映出你每上一堂课成功与不足的地方, 可以使你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地肯定或改进不足之处, 这样有利于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成为教学的实施者和学习者。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 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四、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 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 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 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

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 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应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升专业素养, 创造条件, 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同时为教师展示专业水平搭建平台, 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

走进先进,转变理念 篇5

俗话说的好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为了让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详实了解党的先进人物事迹,切实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奏好思想大解放的前奏。

最近一段时间,我作为姚庄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技术员与姚庄村干部积极组织姚庄村党员干部群众远程教育中有关先模人物的课件资料。

其中有抢抓机遇的带头人——记德州市禹城市梁家镇梁庄社区党总支书记梁长华,禹城市梁家镇梁庄社区总支书记梁长华,三十年来,他用行动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展民营经济,建商贸街、建设区,成功走上致富路:棉痴——记聊城市高唐县梁村镇李化梓村育种棉推广土专家李福生,李福生是聊城市高唐县梁村镇李化梓村人,生长在农村,受父辈影响,他继承了老百姓传统的勤劳和本分,退役回家后,带领群众发展、推广育种棉,并组织成立了高唐县第一个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当地人称为“棉痴”。他曾三下临清,就棉花良种棉的繁育种植进行详细考察,他花几个月时间宣传、动员农民群众种植育种棉,试种成功后,农户的收入提高了,但李福生并没有就此而停住脚步,他又有了新一轮的打算,成立了棉花良种加工厂。他敢闯敢干、以身作则、永不服输,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带动农民致富,受到农民的欢迎,他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成为服务“三农”的典型代表。李福生说,他将在农业战线上不断探索、继续前行,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等先模人物先进事迹,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 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

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能力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理念 思想品德课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当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素质教育,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能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面对这样的要求,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在课本的基础上突破课本,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并且采用各种优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方法。

一、抓住教材,拓展教材,与实践相结合

人的知识经验包含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而课本知识属于间接经验,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辩论,并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实践与课本上所讲述的知识相结合,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对课本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更全面地掌握前人的经验。

二、突破教材,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传统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以讲授课本知识为目的,把思想品德课应有的广阔局限于课堂教学之内,把学习知识应用到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分离,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相分离。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突破课本知识,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好教材上的内容,还要鼓励学生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内、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的精神;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打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教学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索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我努力把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运用在课堂中,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維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四、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又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探究”为线索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由互动推动能动、促进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形成学习动机。针对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把体育课上的“竞技性”形式,转化为竞猜、竞答、竞赛引入课堂教学。同时在课堂上把知识要点的识记趣味化。比如让学生找出知识要点,开动脑筋把知识点总结为简洁、精炼、便于记忆的语言,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有顺口溜、打油诗、四字诀、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如:

“社会生活有秩序,学习工作没问题,规则是母,秩序是儿,规则裙下一堆儿:正式、非正式手拉手,强制性、非强制性头碰头,法律制度人人夸,国家政权要靠它,论自由,讲自律,人人做到才最棒!”

“网上学习是基本,善于学习多快乐,不良信息咱不看,诚实友好交朋友,约会网友要慎重,欺诈他人咱不干,自护意识要加强。”

“互相之间有矛盾,寻求法律来帮忙,一般纠纷自解决,重大矛盾找法律,寻求法律来援助,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使我们的生活更有序。”

……

这样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既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宽视野,减轻了学生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的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惟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注重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注重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注重通过情境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

开放型试题要求教师进行开放型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所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书本上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说,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独树一帜、独创一说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肯定与支持。

理念下的转变 篇7

一、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学生在课堂上是有灵魂的个体, 是有自主能力的人, 他们不是待灌的容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理应既能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又能得到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受教育者能够完成学业, 而是为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学也不再是仅仅为了毕业生适应就业的一时需要, 而是要让学习者学会终身学习。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 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完整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对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编排, 选择了一些跟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联系的知识, 而把那些旧的、繁的、难的以及和学生将来发展关系不大的知识予以删除。例如苏教版《化学1》 (P.41) 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的实验室装置要求掌握, 但对反应原理及方程式要求都淡化处理, 将此放人“化学史话”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专题1的学习目标要求是:1.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研究对象 (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认识化学变化本质、合成新物质) 以及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2.认识摩尔、简单的化学计算和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3.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4.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 对栏目的设置进行调整, 增加了“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 而应关注学生的发展, 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充分得到锻炼, 展示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不能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把什么内容都教给学生。

二、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指出学生的智力是由多方面能力构成的;而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学什么都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同—要求。课堂教学用一种模式, 考试用一把尺子, 评价用一种标准, 硬是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这是既不符合学生实际, 又不利于现代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明白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并不是要让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构建—种能体现差异性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是新事物, 需要多学习, 多研究, 教师之间多切磋, 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集体备课时, 力求最大限度地分析学生学习差异性,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有些同学通过练习能较好地掌握知识, 有些同学则通过实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苏教版《化学1》P21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时, “活动与探究”要求检验化肥NH4CL、 (CH4) 2SO4、KCL、K2SO4中所含的离子, 初中经过实验训练的同学, 马上就能说出方案并顺利开始实验;初中没有经过实验训练的同学就怕实验, 等着老师实验。对这些学生就得鼓励, 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让他们先在草稿纸列出方案, 经过小组同学讨论、老师肯定并指导实验要领, 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平时多与学生谈心, 了解学生的需求, 知道学生的困惑, 关注每位学生的需要, 关注学生的欲望, 根据学生的情况, 确定教学模式, 从而找到因材施教的方法和途径。

三、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转变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前者是智力活动, 后者是非智力活动, 两者密不可分, 缺一项都不能真正成为合理的教学过程。因此, 新课程每堂课都要有三维目标。旧的教学模式, 只重认知过程, 注重知识灌输, 轻视情感过程, 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围绕教师转, 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 老师总是把现成的结果教给他们。长此以往, 学生习惯被动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也逐渐丧失, 每次都等老师给出答案,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 要不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有超越教师的意识, 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之间情感、思维的教学互动过程。在教气体摩尔体积时, 学生在总结归纳出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后, 马上就有同学得出1mol固体物质的体积与物质的密度的规律, 得出密度越大摩尔体积越小的结论, 但这是错误的结论。究其原因是课本上刚好用铁和铝做例子, 学生是经过思考的,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 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思维。对这个只适合铝和铁的结论, 老师应予以纠正。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明确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 关键是设置好课堂情景,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理念下的转变 篇8

一、对古代教育中老师作用的误解

一直以来, 传统教学总是受到批判, 有其批判的实然状态, 但有些却有失偏颇, 由此引起使古代教育精髓部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古代教育中囚禁人的思想是有其不人性的地方, 虽然古人把“学则士看得很重”, 但总体上还是把“道”放在首位, 正如韩愈所说“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本质上讲就是做人的道理, 虽然古时的“道”与现在的“道”在内涵上有重大区别, 但它也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道”, 正如现在的“道”, 如果再过多少年去看, 它也是会有不合时宜的地方。但不管怎么样古人在教育中还是重视“道”的教养。

《说文解字》中说道:“教, 上所施下所效也。育, 养子使作善也。”除了强调榜样的作用外, 更注重教人为善。《学记》中也强调:“记问之学, 不足以为人师。”《周礼》:“师, 教人以道者之称也。”这是中国古代对老师作用最早的注释, 最早的时候对老师作用的认识, 就是强调传道, 而非授业。《荀子.效儒》:“人无师无法而知, 则必为盗;勇, 则必为贼;能, 则必为乱;罕, 则速尽;辩, 则速论。故有师法者, 人之在宝也;无师法者, 人之大殃。”《文王世子》:“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就是强调老师对人的善性培养的重要性。《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由此可见古时之师也同样尊重学生, 隐约可见教学相长的道理, 并非把学生当作是匠的对象, 而是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互动。

二、教书匠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很难追索出教书匠一词最早的出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不是出自古代, 而是出自前几年。当应试教育兴起, 许多有识之士发现教师的作用正在悄然改变, 从“传道、授业、解惑”转向应试, 教育功利化孕育出教师功利化。应试教育可以说, 它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智慧养成, 从而用一个“匠”的“馈赠”。本质上教学上并不是教书, 而是通过书来养成学生的德与知, 为教书而教书, 得一个“匠”也并不委屈。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学校的工厂化导致教书匠的出现和其存在价值。因为学校成为了复制的车间, 那么教师就成了复制的工人, 学生成为复制的原料。整个教育就是一台巨大的复制工厂。

Ericson的“课程午餐”中教师的作用作为这样的描述:“教师的工作只是把冰箱的食物 (课程) 取出, 并放进微波沪 (教学) , 看着学生吃完 (教室管理) 。吃的食物完全以包装的形式出现, 而且每天的食量都被分成各个小部分, 煮熟并捣成糊状, 这种预先的消化降低了食品的营养。这种准备和提供午餐的重点, 在于产生及时的营养效果即成绩。如果一个学生不肯用常规的午餐, 那么食物被加工的得更加精细 (补课) 。”在整个描述中, 都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展开的, 没有提到德性的养成, 那与泥水匠有什么区别。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是具灵性的自主性的, 学生不是块砖, 把水泥粘上, 把它按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就了事了, 学生是有想法的, 是需要精神滋养的。

在教书匠的出现中, 教学评价是罪魁祸首。当教学评价量化成对学生学业掌握程度的考核, 教学失真也随之产生。教书匠作为对教师的贬义, 却并不见得其没有生存的地方, 如臭豆腐一般, 闻起来臭, 吃起来香。在学校中, 教书匠因其学生学业成绩突出受到各种表扬。当然教书匠的产生与教育的迟后性关系也非常密切, 教育这条巨大的流水性随着学校工厂化, 已经开始变异, 上条流水线已经很少考虑下条流水线的接纳问题, 只管在本条流水线的平安过度, 这点连工厂化生产中都很少会发生, 却发生在教育这条巨大的流水线上, 真正的工厂, 上条流水线是不可能不考虑下条流水线的接受状态的。

三、从“教书匠”向“育人师”转变

1.“育人师”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应该具有五个学会:“学会为善、学会学习, 学会自立, 学会合作, 学会创造。”而学会为善, 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学是针对人的活动, 可是很少有像应试教育那样, 把学生当作可接纳的容器, 而忽视其灵性。育人师就是要把教师从教书匠的分离出来, 在教授书面知识的同时, 渗透做人的道理。如果说传授知识是显性的, 那么教人求真是隐性, 切不可因为其隐性而漠视其存在。世上最可怕的动物就是“有知而无德的人”, 虽然教学不是万能的, 但通过育人师的良好引导和培养, 可以减少这类人的产生。育人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善, 养成学生良好的德性, 与人为善。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但不是教书匠能做到的。科技给生活带来方便, 但是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精神上的快乐, 因为教育中德性的养成滞后了, 学校教育中忙于给学生充电的时候, 忽视了德并不能通过充电来完成的。育人师就是为了给你学生充电时, 再教人求真, 使学生发展成为善的人。正如对全面发展的理解, 德是首位的。

2. 学生是现实与未来的人

是教书匠还是育人师并不是教师自己说了算, 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认可。许多老师总感到冤, 对学生付出了这么多, 为什么没有感动过。究其基因就在于老师把学生看作是怎么样的人。学生是现实的人与未来的人结合。教师总以学生未来的幸福为由, 冷漠了学生的现实需要, 幸福需要现在时, 学生是很难感受到未来时的幸福, 当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但切忌为了学生的未来而放弃眼下的快乐。学生的内心中也知道老师是为了自己好, 可是没有当今的幸福怎么会有未来的幸福, 幸福是不能在某个阶段缺失的。教书匠就是很少考虑学生眼下的幸福, 而育人师就是要把学生现实的幸福与未来的幸福有机的结合。正如王晓春所说:“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为了将来的幸福完全牺牲眼前的快乐, 而要适当兼顾眼前的快乐和未来的幸福。”教育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感受到快乐,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体现不到快乐, 那就是失败的教育。

3.“教书匠”向“育人师”转变

当今教育的实然状态, 大家都心知肚明, 教育的应然状态, 大家同样深晓, 但都不愿打破这种表面的平静。其本质上, 教师都不愿意改变, 习惯有巨大的力量, 它最大的负面就是束缚人改变现实的愿望, 拘泥于习惯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惰性。“教书匠”向“育人师”转变, 说起来很简单, 那就是捧着一棵爱心去教学。世上只有一种东西, 不管付出多少, 也不会减少, 反而会越来越多, 那就是爱。可偏偏很少有人愿意付出。教书匠是把教学当作是一门技术, 育人师是把教学看作是生活, 对生活的热爱就是对教学的热爱。

解放孩子始于转变教育理念 篇9

一、走向智慧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思维与智慧关系的最经典的概括。苏霍姆林斯基也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在学校上学, 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因此, 他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 而如今语文教学关注的却是知识、作业、训练、考试, 缺少了智慧、思想以及人文关怀。面对时代的挑战, 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 走向智慧。那么, 何以走向智慧?

(一) 在设疑中开启智慧

清人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悟, 唯疑而后悟也, 小疑则小悟, 大疑则大悟, 故学者非悟之难, 实疑之难也。”从某种意义上说, 感悟始于疑问, 小疑问则催生小感悟, 大疑问则催生大感悟, 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悟。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来设计统领全文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让学生敏锐地捕捉文本中的矛盾冲突, 教师再加以梳理, 提炼出本节课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 在对话中生成智慧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这就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也是师生之间借助积极有效的对话作为交流平台, 分享彼此之间的思考、经验, 交流彼此的情感和观念, 以丰富教学内容, 寻得新的发现, 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三) 在拓展中运用智慧

智慧需要自主生成, 也需要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激活, 因此充满智慧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 而且要让他们带着收获走出文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拓展练习中进一步提升练习的思维含量, 让学生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运用中进一步丰富智慧。

二、走向生活

孔子说过:“不观于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 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 何以知风波之患。”这句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观点, 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因此,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忌关起门来教书, 注意“开门教学”, 眼睛不仅要看着书本, 而且要随时关注社会, 力求真正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妨做如下尝试:

(一)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语文课过分强调课堂的学习功能, 而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因此, 教师可以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二)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大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 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 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努力、有效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都运用于课堂之中。

(三) 扩展生活化的作业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 以促进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 进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盘活”知识, 并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所以作业除了要能巩固课内知识、技能, 还要社会化、生活化, 而不只是机械的操练。

三、走向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 充分认识并纠正偏向,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 我提出两点设想:

(一) 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自我介绍、辩论、口头作文、演讲, 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现状有计划地、有序列性地、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并把口语训练贯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上。

(二) 开辟第二课堂

转变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效率 篇10

一、改进精讲多练

中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层面上不到位, 理解具体但不深刻, 不能灵活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中, 我突出重点进行讲解, 在讲解时层次分明, 逻辑清楚, 给学生以清晰的展现, 然后拿出时间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达到进一步理解重点知识的目的, 效果还是可以称道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也感到了困惑, 在教师看来一些简单重复的题目, 学生却有时会, 有时不会, 原因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 思考的路径不够顺畅。我们理科教师都清楚, 没有一定量的题目做保障, 学生的理解就不容易到位, 但“多练”显然是题量有保障了, 重复仍不能理解到位, 这就要在方法上下工夫。经过深入思考发现, 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道题目, 是否反思题目, 再次提炼题目所涉及知识点, 反思在题目中怎样体现和应用了相关知识点, 这才是能使对知识理解提高的正确方法。实践表明:精讲、练习加反思,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容易到位, 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有所提高, 不被题海所困, 却能在题海中自由畅游, 这种感觉要比被题海所困的那份无奈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 更能使学生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 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领会了这种方法, 自己去实践, 去挖掘, 去开拓, 形成良性循环, 变多做为多思, 这将会是他们终身受益的思维方式。

二、从抓“量”到抓“质”

对于学习而言, 即便是将知识进行了预习, 这些课堂要接受的知识也是全新的, 对于教师而言, 教了很多遍的物理公式、原理、定律驾轻就熟, 就像你要行进的路, 哪里的路况好, 哪里路况差, 哪里有坡, 哪里转弯心中了然。对于学生而言, 完全是一条陌生的新路, 教与学是不同步的, 你加足马力往前冲, 学生们还在“转弯”处。心知肚明的教师总是跟“量”要效率, 一节课可以讲很多道题, 讲四五个类型, 可是对于学生而言, 他也许在第一个类型处就“弯”住了。这只是“教”的效率, 却达不到“学”的成效, 教与学脱节。此时, 只有教师来改变现状, 也来明知故慢, 等待那些不知而慢的学生, 一步一步将“质”落实。通过实践发现, 一节课讲两三个类型的效果有时比讲五六个要好很多,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留下余地, 让出时间是为了给“思”时间, 使达到不罔, 只有不罔才有效果, 才有质量。

三、尊重思维规律及时巩固, 提高效率

对于学习者而言, 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存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期望一步到位, 将知识点所涉及内容吃清、挖透, 可往往事与愿违。学生有时甚至将知识混淆得一塌糊涂, 连最基本的原本已经算是较为清楚的知识点也不再清晰, 踏入了题海沼泽地不能自拔。我们应该遵从螺旋式上升的思维规律, 稳扎稳打, 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时进行巩固, 在此基础上量力而行稳步提高。在题目中对知识的运用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知识点是固定的, 而我们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是使学生记忆知识点, 而是学会正确思维这一动态过程, 有基础知识作为铺垫,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具体教学过程中, 我关注基本知识点, 不急于求成, 关注基本知识点的稳固, 宁可舍弃一些“难题”, 着眼容易或中等难度的问题, 以这些为牢固的基础, 假以时日, 以训练思维过程为重点, 达到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原来我们对创新的理解是质疑, 是寻找新奇。我们都知道物理知识中经典力学的规律由牛顿等人提出后经过了许许多多人的验证, 自然科学有客观存在的属性, 已不容置疑, 那么创新是指什么?教学的创新指创新思维, 在物质世界和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 创造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在某种程度上, 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落实就是不断地去激励学生的思维意识, 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去发现世界, 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引领发现。学生有了一双慧眼, 耳聪目明, 头脑灵活, 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在创新的引领下生发出来, 教学就顺应了引领,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思维, “教学相长”, 教学就形成良性循环, 效率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转变教学理念 实现高效课堂 篇11

传统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功利性,非课本内容不讲,非考试内容不学,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忘记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致使学生缺少施展个性、发展自我的条件和机会,学生的思维能力被束缚、被禁锢,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传统教学方式终究会被取代,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高效课堂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学会如何学习。

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使学生多学。”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那也算不上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高效课堂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因学生的精彩展示、广泛参与、精诚合作、饱满的求知欲,而成为成功的课堂。

为了达到这个朴实的目标,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教学。

一、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减少讲解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发挥。教师要善于精讲,从“重教”向“重学”转变,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自己动脑解决。教师主要职责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学生通过掌握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组织学习。”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围绕本课学习目标,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学生总结内容、归纳方法。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成果,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课堂教学结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爱上学习。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更好,学习效率也会更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小组活动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鼓励大胆参与,增强学习动机,树立自信心和自我尊严。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管学生,学生督促学生,让组长负责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互帮互学,养成合作习惯,?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更重要的是,让那些不自觉的或基础差的同学也能被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所触动,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互做“教师”,加强合作学习,感受成功的体验。一方面学生不断质疑、探索、表达个人见解,另一方面学生超越个人化行为,成为群体合作的行动,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性思维。当然,老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正视个体差异。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停滞状态,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甚至对个别问题进行提示和帮助,以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最后是自我纠错、自我小结、提升能力。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不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育倡导的是终身教育,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乏味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学到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帮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享有“问”的权利、“探”的时间、“讲”的机会、“做”的过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依赖教师到具备独立、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真正成为教学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力,保证学生的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價值。课堂上,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自主探究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才至关重要。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坚持求实、求真的教学态度,真正把课堂改革落到实处。学习高效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与变通能力。因此,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研究,才能使课堂越来越高效。

转变教学理念 开拓有效课堂 篇12

具体地来讲, 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要由输入课堂语言教学, 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交际活动的一分子;学生要由过去被动接受教学信息的角色, 转变为当前教改所倡导的、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的主体;新教材更重视课堂环境。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的同时, 还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教师仪表要洒脱, 精神要饱满, 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和谐, 举止要大方文雅, 谈吐要不俗, 言语要简洁, 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 书写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

依据现代语言学的观点, 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存在于学习者对于目标语言的认知或学习过程中, 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说, 英语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的“学”, 而不是教师的“教”。

另外, 我们老师没有很好地对学生个体进行研究, 不了解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爱说爱动, 自我控制力不强。教学中如果忽视了这些特点, 一味地沿用传统教学方法, 对他们进行机械的讲解, 单纯地传授知识, 把他们当成纯粹的知识的容器, 自然就谈不上感兴趣了, 更不必说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并保持兴趣, 才会使他们具有学习上的内驱力。

新教材中的人物、事件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 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以适应新的语言教学的要求, 要融思想、知识、情感、能力等与语言教学为一体, 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及交际能力为主, 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教师只对课堂交际活动起协调、指导作用。教师选择、确定学习内容, 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探究为主, 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控制者, 而学生则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是语言运用的实践者。因此, 我们对所要教学的语言知识内容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这样将声、形、意融为一体, 学生才能感觉有趣, 印象深刻, 才能够准确地掌握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要精讲, 忌繁琐、杂乱和重复。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关键, 也是教学相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关键。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采取、课堂形式的确定等方面要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尊重学生的愿望。

新教材的设置恰恰应和了这一点, 其中节选的课文很有时代感, 很多文章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出现的, 让学生们有兴趣了解这些新兴事物, 由于这是他们感兴趣的, 当然也就能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学习。

明确了“教什么”, 还要琢磨“怎么教”。要确定好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的切入口, 要达到精准的特点及功效。在备教案时,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已掌握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采取长文短教, 找准文章最关键的突破口, 抓住一个“变”字, 通过分析、变化对比,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概括能力, 让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和“效益”。预设目标时要结合学情, 对所需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作出选择。成功的课前目标预设, 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 尝试用各种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让学生轮流做英语值日生, 要求学生用英语报告日期、天气以及全班学生出勤情况等;也可以是一则小故事、一个笑话、个人见闻、校内评论、新闻等;一般在课前进行,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勇敢地在大家的面前展示。通过这些活动, 尽可能地创设一定的英语语言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 合作和实践,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 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为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 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 学习的内容, 教与学的实际情况而定。采用朗读欣赏法,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再由学生模仿名家朗读, 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 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无定法”, 教学中, 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 还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充满活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在初学、巩固和复习这三个不同的阶段, 就不能够采用同一个标准。因此教师要付出大量心血, 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追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紧紧抓住精读课文, 实行精讲多读,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及自觉性。坚持“一篇带多篇, 课内得法, 课外受益, 课内打基础, 课外求发展”, 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 使课外知识成为课内知识的扩充和拓展, 同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是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完成, 因为学习能力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现代教育观认为, 学习能力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有了积极的态度就比较容易产生兴趣, 从而产生不断进取的动机、意志力和信心, 有助于发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会善于发现、探究、质疑、判断、分析、批判, 直至解决问题。

英语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英语技能、提高英语水平的能力。这是一项综合性认知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 需教师有针对性的循循善诱的指导。自学生升入初中始, 我坚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新课的自学能力。预习新课是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 对新的语言材料进行感知、分析、判断、思考、记忆、理解的过程。

拓展迁移训练是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如果设计得好, 将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强化剂。这样的训练是对本节课学习的总结和升华,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拓展的目的还在于知识的迁移和补充。作为新世纪的教师, 绝不能沿袭传统教学模式, 要以新的教学理念统帅英语教学, 把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放在首位,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不断超越自我,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的教学要有强烈鲜明的时代色彩, 面对现实, 从自身做起, 潜心于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新路, 使学生在快乐的教育环境中从被动灌输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煤厚变化下一篇:气孔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