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软文化(精选12篇)
校园软文化 篇1
近十几年, 为了带动经济的增长, 我国地产行业迅猛发展。这不仅使房地产行业变成了热门, 还带动了国内“景观设计”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目前, 我国依旧处于后工业化时代, 人口多、需求大, 大多数产品属于大批量制作, 量大, 且多为仿制, 没有知识产权。于是, 出现了一种社会默认的生产模式——“山寨”模式。身处这个时代, 景观设计也未能逃过工业时代的影子投射, 审美走向同一化, 设计走向趋同化。走在大学校园中, 没有造型特色、没有文化底蕴、没有人文寓意的校园景观随处可见。但大学校园作为养人育人、传承文化之地, 其景观不应该只是为了绿化或美化校园环境。
1 大学校园景观和校园软文化的概念
1.1 大学校园景观的概念
在经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后, 部分学子通过了严格的高考跨入大学校门。大学校园是承接文化、创新文化、传递文化的地方。“景观”是地面上一切可以用肉眼看得到的事物、场景的总和。不管是自然山水, 还是人造景象, 都可以称作“景观”。“校园景观”就是大学校园内的一切可以看到的事物、场景的总和。大学校园中的教学楼、操场、一花一石、一草一木都算得上是校园景观, 甚至行走于教学楼之间的教师, 奔跑于操场上的学生, 也算是大学校园中一道美丽的景观。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通过校园景观传递给学生的。有人将校园景观称作“第二课堂”, 也有人将其称作“隐性课堂”。
1.2 大学校园软文化的概念
学习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在课下同样也可以获取知识, 知识的获取贯穿于整个校园生活中。大学校园中的软文化是指校园中无处不在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将软文化作为第二课堂, 教给大学生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或与书本上不一样的知识。大学阶段更重要的是学习一些学习方法、创新思维, 培养刻苦的精神、高尚的情操, 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
2 校园软文化和校园景观的结合
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的灵魂,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需要通过校园景观的物质形态展现出来。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 吃苦耐劳、顽强坚韧的校园精神等都可以通过校园景观中的花、草、树木、山、石、水景表达出来。校园中的每一种景象都洋溢着大学校园轻松自然、简单淳朴的气息, 宣扬着大学的教学理念、审美情趣、精神追求和价值观。
3 校园软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3.1 校园软文化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
高中校园生活较为淳朴、单一, 学生的思想还不够开放, 因此, 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稳定。然而, 当学生迈入大学校园, 他们的眼界逐渐变得开阔, 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在美国TED演讲中的一期, 一个演讲者讲到, “在法律的定义中, 20岁已是成年人, 但从整个漫长的人生来看, 20岁只是我们从青年到成年的过渡期。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也是一个转折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校园景观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3.2 校园软文化对大学生潜能的激发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据论证, 一个人在困境中可以跨越4 m宽的悬崖。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潜能是需要去刺激和挖掘的。然而, 现在大多数校园景观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没有新意, 也没有历史文化底蕴。没有结合校园文化的景观, 就如同没有灵魂的人一样, 失去了精髓, 仅剩一具空壳。校园景观需要有其自身的特色, 让人耳目一新, 从五官出发——眼睛所能看到的, 耳朵所能听到的, 鼻子所能闻到的, 嘴巴所能尝到的, 身体所能触碰到的, 从这一切中寻求感官上的刺激, 感受景观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景观不仅仅是供学生观赏的, 更需要学生参与其中, 和景观融为一体, 体会其中的韵味和意义。人在看到一件事物时, 会感性地从视觉上去理解这件事物, 然后再理性地去分析这个事物, 最后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或者情感上的升华。
4 结束语
在大学校园中, 最重要的两者就是文化和学生。校园景观作为一种传递工具, 将校园文化传递给学生。正值青春的大学生, 在这个时期就如海绵吸水一般, 大量接收着知识。校园中的每一栋教学楼、每一个操场、每一间教室、一花一木, 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座椅, 都全方位地塑造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 校园景观应该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大学生每天生活于校园中, 自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感情。富有创意的校园景观可以释放大学生的天性, 让他们寻求灵感的来源, 突破僵化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葛现玲.大学校园个性化环境景观营造探析[J].四川建筑, 2012, 32 (2) :15-17.
[2]张敏.高校校园景观的育人功能探析[J].美与时代 (上) , 2009 (7) :48-51.
[3]罗维安.激发学生潜能的个性化校园文化景观[J].艺术教育, 2013 (3) :167-168.
[4]邱玉华, 陈幼林.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7, 24 (2) :74-77.
校园软文化 篇2
郭秀华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公室
江苏常州
213011)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软实力的充分体现,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必须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方面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才能满足学校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软实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软实力的充分体现,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必须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能展现学校办学底蕴、吸引学生对学校的向往和追求,赢得教师对学校的认可,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建校半个世纪以来,学校积极践行“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及文化管理核心理念,在多年的办学实践和创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文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注重体现校企合作的特色,着力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学校环境治理、安全保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相结合、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互为促进,共同提高,进一步锻造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主线,构建体现中国南车集团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共同精神支柱;通过构筑平等、民主、进取等要素的学习型组织,追求人的价值最大化,实现全面和谐;注重软要素将各种文化要素诸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综合运用于学校管理全过程,创造一种既有严谨的教学秩序,又有开放的创新氛围,既有浓郁的团队文化,又使个性得到张扬,教师主动进取,学生主动学习,生机盎然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学风校风建设。
一、围绕核心,建设好精神文化
1、创设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明确学校的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围绕做强、做优、做精的教育发展战略,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突出职业教育特 1 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主线,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本行业、本省、本地区特色鲜明的适应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实践集团公司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及我省“两个率先”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立职业学校、行业培训基地、学生实训基地、社区学院“四位一体”的办学格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服务中国南车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办学优势进一步凸现,形成较鲜明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办学特色,基本建成具企业办学特色,联合学院一流,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并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国南车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塑造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观。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影响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学校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探索新方法,立足职业教育特点,结合企业实际,大力弘扬“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南车精神,构建体现南车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出“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观,“求实”体现为: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创新”体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尝试,它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和谐”、“奋进”体现为:群策群力、和谐共处,它是事业成功的源泉。
3、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在学校文化管理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关心人、培育人、尊重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根本的出发点,自觉地转变管理观念和行为,形成了“校本、人本、个性、开放”的管理思想,激发了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热情,从而调动了他们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的积极性。
二、夯实基石,建设好物质文化
1、全面导入CIS,促进校企文化融合。在继承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基础上,凭借企业办学的天然优势和行业特色,积极吸收企业文化的精华,促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特色。学校借鉴和延伸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全面导入CIS(College Identity System),完善了学校视觉识别(VI)、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三大系统。通过CIS的全面导入,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推动并发挥了校园文化建设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吸引力。
2、车间式的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根据实训基地“三、四、五” 的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的要求,按照实训室的功能和特点,将实训室分成产品加工型实训车间、公司型实训室、技术应用研发型实训室、模拟仿真型实训室和基础教学型实训室等不同类型。实训室文化建设按不同类型的实训室,分别采用不同的建设标准,同类型的实训室,其布局具有相同的特点,2 所有实训室的标识,制度都采用相同的标准设计、制作,保证相同的风格。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文化育人功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积极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一是完善校园整体规划。根据《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分期改造”的原则,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兴建完善设施、道路改造及绿化整治工程,使校园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是抓好校园景观建设。加强校园文明“七不”规范教育,提倡做文明教师、文明学生;认真落实卫生包干区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校园、教学楼、宿舍楼及食堂的卫生检查考核,确保环境整洁优美;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设计名人肖像、宣传标语、校园雕塑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搭建框架,建设好制度文化
1、构建尊重人性的制度文化。管理制度也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它蕴含着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反映了学校管理者的意志、愿望。依照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使我校的办学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依法治校;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实行和深化了校务公开制度,实现民主治校;制定和完善了党群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120多项管理制度,实现依法治校。
2、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一是以完善部门考核办法和强化教职员工的绩效考核,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二是推行目标管理。对校办产业、后勤服务公司、成教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盘活全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机制创新调动了承包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地促进了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并产生了良好效益。
四、构建体系,打造阵地文化
1、构建品牌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做人、求知、创新、成才”的校训、“和谐、勤奋、遵纪、文明”的校风,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大赛”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文化建设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五个基地(爱心教育基地、爱国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基地、学民共建基地)建设。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建设宿舍文化,建造富有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加强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时,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 3 划,加大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并将其纳入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工程。
2、加强专业文化建设。一是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以焊接技术为龙头的热加工类、以数控技术为龙头的机电类、以NIIT为龙头的信息技术类”三大专业群平台;二是加强重点专业建设,近几年来,焊接专业、数控专业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专业;三是积极开发“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效能,启动招生工作以来,效果良好;四是抓好示范专业设施配置,重点加强了“焊接”、“数控”、“机电”专业经费投入,提高专业现代化水平。
3、加强团队建设。学校在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院高度重视团队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各类团队。如“团队型”教研室、“团队型”处室、精品专业建设团队、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实训基地建设团队、辅导员建设团队等。重视团队精神培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统一,突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培养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努力营造自主、向上、团结、和谐的团队文化。
4.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管理工作理念,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建立长效机制,营造“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落实值班巡逻制度,定期对校园安全设施进行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四是抓好治安、消防、食品卫生工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防范机制,杜绝治安案件、火灾和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全面完成主管部门的考核目标;五是开展综合治理活动,努力把校园建成和谐有序、防控有力、安全文明的“平安校园”。由于我校坚持“依法治校”的办学原则,在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中,荣获常州市“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校园软文化 篇3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企业化
中国分类号:G718.5
一、高职院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纵观全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建校时间短,很多都是由原来一所或几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在建校过程中,一味追求规模上的扩张,没有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规划实施,缺少顶层设计,文化底蕴普遍不深厚。高职院校要增强办学实力必须以文化的提升作为基础,如果只有单纯的人员和物资的叠加而没有文化的提升,势必将只能是大学的招牌,中专的水平。而要想名副其实,就必须通过文化建设以尽快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建设的情况,这种忽视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忽视,而是在执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出于对高技能的强调而无意间造成了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漠视,单纯技能的提倡和强调淹没了文化建设应有的位置。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数量和质量、外延和内涵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薄弱是遏制其发展的最大瓶颈。所以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丰富与挖掘文化软实力的潜力,使其从根本上走出发展肤浅的怪圈,走上全面、平衡、健康的和谐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高职院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原则
我国高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促发展"。因而,高职教育注重"理论够用,实践为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属高校(大学)文化,而不再是"中专文化"、"成教文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位应该是大学文化,要体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是职教文化。"职"字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学术性院校的文化标识,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特性和灵魂。
三、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策略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它的强弱最终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兴衰成败。随着高职校企合作的不断融合,引起了高职院校巨大的变化,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在实践中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的不断创新为核心理念,不断推动校园文化企业化的创新,从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全细节中、全方位地开拓高职院校文化企业化的有效途径。
--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着力点,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校企合作必须是全方位的、多层面、多样化的,无论从师资、设备、技术创新,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课程开发以及订单式培养人才等方面,还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交流等许多方面,都应加强合作,实现产学研由松散型合作到紧密型结合或产学研一体化方向的转变。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培养学生的过程之中,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建立课外科研活动体系,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對接的平台。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非常复杂,无论是什么出身,谙熟企业运营的社会环境是企业经营成功的要点。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成功,是企业家的成功。企业家的成功,是企业家文化的成功。山东商务学院定期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把自己的文化个性通过论坛、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企业家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碰撞中及早完成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引进企业文化要素。要形成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的新体制和机制,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的教师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的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的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以现代企业规律为支撑点,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一是引入企业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竞争激励文化。现代企业无不讲求竞争激励,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因此,学校也应建立充满良性竞争、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工作机制,建立竞争激励文化,让师生在竞争激励文化的规范与约束下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和企业要求。二是建立团队文化。大力倡导"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等具有企业团队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的主人翁精神、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三是建立真正的企业环境。要高度重视学生实习阶段职业管理训练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比如学生实习按照车间班组、公司科室岗位方式进行管理,学生上岗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卡、严明时间观念,组织纪律性,不得迟到早退,不许擅自离岗位,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从而提升学校的职业气氛,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
--以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工学结合是以教学时间为划分标准的教学形式,即学校课堂教学时间与企业实践时间各占一定比例,使学校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活动在同一天中开展。学生学完规定学制取得毕业资格后,即可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是一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订单形式,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名片,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影响其发展最为核心的因素之一。高职院校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活力。必须高起点谋划,全方位运作,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大学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资料:
[1]包秀华.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北方经济[J],2006.12
[2]田建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济南:大众日报,2004.
校园软文化 篇4
1. 高校体育文化理念层面上的发展特点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理念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 其一是高校体育文化理念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体现了时代和社会对高校体育的期望, 肩负着时代和社会的使命与责任;其二是高校体育文化理念主要来源于政府或教育者的有意识、有目的设计, 并直接灌输与推进。
2. 高校体育文化在制度、行为层面的发展特点
高校体育文化在制度、行为层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军事训练内容阶段, 内容主要涉及军事体操和军事技能的活动;第二是竞技运动内容阶段, 内容有球类活动、田径、游泳等;第三是复合阶段, 内容基本涵盖了目前所有体育文化内容, 既有竞技运动的, 又有娱乐和休闲的。高校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也经过了由单纯的体育课, 到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再到体育课与课外和校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过程, 同时体育课也由单一形式发展成为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多种形式。高校体育文化在制度、行为层面的发展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高校体育文化理念的发展, 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高校体育思想, 就有什么样的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与行为;二是体育自身的发展, 体育手段以及形式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为高校体育文化在制度与行为层面的选择创造了条件;三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发展。
3. 高校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发展特点
高校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是单一化阶段, 在该阶段高校体育设施、器材、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单一为高校体育教育服务;第二是社会化阶段, 在该阶段高校体育设施、器材、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还为社会体育活动服务。高校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发展的特点有三个:第一, 在发展的时间跨度上, 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高校体育文化物质层发展的不平衡;第二, 在发展的空间跨度上, 每个阶段不同的地域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三, 高校体育文化物质层的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拨款来实现, 因而往往与高校实际体育文化需求不适应。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塑造先进的高校精神
高校精神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核, 是高校水平和发展特色的集中表现。它是由高校的校训、校规、历史、地域文化、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 (包括教师、学生、校友) 的品格、气质以及创造力共同孕育的。高校精神是高校的立校之基、办学之本, 是高校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高校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高校文化的精髓, 是高校之魂。现代体育的一个重要功效是让参与者在体验竞争性的同时体验和感受荣辱观、集体主义观, 从而锻造团队精神和协同配合的品质, 就此形成群体内在的凝聚力。
2. 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培育学校品牌
个性特色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在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 也要借鉴商业领域的品牌战略理论, 努力打造学校的文化建设品牌。通过建设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品牌, 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进而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发展“软实力”的主要内涵, 是最积极的因素之一。体育及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文化活动。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更成为校园文化对内、对外展示的窗口。
3. 校园体育文化培养高校育人氛围
大学生能否得到全面的发展贵在其所在学校的育人环境, 一所学校是否具备良好的育人环境, 很大程度取决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严格的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 诸如运动竞赛有具体的规则和裁判方法, 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 都必须严格地遵循;通过观看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公平竞赛、公开竞争、求真求实、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精神, 从而使得参与者自觉地养成遵章守法的良好习惯, 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培养高校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加强领导、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和体育观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领导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他们的办学指导思想、行政决策等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与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因此, 学校领导应采用经常和体育教研组成员开研讨会, 身体力行地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 改善他们的办学思想。利用校际间的交流机会汲取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 做出有利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行政决策。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体育观念。一方面, 体育教师可通过有计划定期地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 不断提高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甚至学历水平, 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质量;另一方面, 体育教师在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 还应开展经常性的体育科研活动, 不断推出优秀成果, 让自己的体育教育理念、运动技术紧跟时代步伐。
2. 提升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品位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 是校园人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方向。如可以有计划地开办体育版报、体育标语、体育新闻广播等, 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校风, 形成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 使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充满整个校园, 影响人们的言谈举止, 从而营造出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
3.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长远规划,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档案。这些制度除教育部颁发的课堂常规,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外, 还应让学校体育的管理方式、教学活动、竞技比赛、运动场馆、运动器材管理等都制度化, 并且保证其严格实施, 有效进行, 逐步使这些规章制度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由他律过渡为自律。从而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广泛开展。
4. 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
各种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施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们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智慧, 体现着人们的意志和价值观念, 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因此, 要重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 包括建造体育场馆, 添置设施, 并合理使用己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 使学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 更好地发挥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作用。
教育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自我教育实现的。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营造的向上的体育精神, 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对人心灵的启迪和熏陶, 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进而与校风、学风相结合, 融入到学校独特的氛围之中。体育是身体和心灵结合的良好媒介, 在体育运动之中, 学生作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在与大自然的亲近过程中, 在与同类竞争的过程中, 感受到自然之美好、人类之美好。总之, 在国家明确提出加快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大好背景下,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制定本校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 努力建设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使高校体育文化能在高校软实力的建设充分发挥作用。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机制构建, 探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设想及策略。构建适应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长效机制应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 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蒋玲, 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素质教育中最理想的潜在课程[J.]体育与科学, 2001, (22) .
[2]谭红, 陈中林.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
[3]王艳云.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9) .
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 篇5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发展的思考
蒋晓丽 李建华
一、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SoftPower)一词,最早由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约瑟夫·奈(Joseph S.Nye)在1990年提出。他认为,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两大类,硬实力指军事等强制力和经济实力等诱惑力;软实力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或政治议程的控制力[1]117。在他看来,“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适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因为它能够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影响力。”[1]153可以看出,奈将“文化”和“传媒本身”作为信息时代条件下国家软实力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要增强一国软实力,就要提高其文化的“全球普及”程度,这就有赖于文化的“扩散”和“广泛传播”,只有当这个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而这正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职责。
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观点一经提出,就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也得到我国许多学者的认同。俞可平提出,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依靠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政治、文化、道义等软实力。喻国明认为,一个国家存在硬软两种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胡鞍钢认为,即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力和综合力日益强大,但是媒体落后同样也会被动挨打,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文化、制度、传媒建设等为代表的软实力日益受到关注。还有学者提出,在现代社会,一个大都市媒体的影响力,直接耦合了这个大都市的“软实力”。我们认为,软实力就是一个国家依靠自身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等隐性实力来吸引他国的力量,其中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一般而论,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越重要;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软实力越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信息数字化的当今时代,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整体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由一个经济大国崛起为经济强国,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由一个文化大国成为文化强国。然而,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软实力还不够强大。约瑟夫·奈在《中国“软实力”》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软实力比之欧美还相去甚远。”[2]英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室名誉主席贝茨·吉尔说:“就文化吸引力来说,中国资源丰富,但她不善于推销文化产品。”一个国家实力的提升,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精神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实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整体实力增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二)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而传媒不但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它本身还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首先,文化并非一种自在式存在,它必须借助于文字、声音、图像等大众传媒产品(即符号),才能实现其自为。因而,现实的文化总是以传媒符号作为直观存在方式。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在《文化科学》一书中指出: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文字、图像、声音等大众传媒产品符号是负载、传送信息和文化的最重要的代码,斯
图亚特·霍尔据此把传播活动看作是透过媒介的符号产品显现的意义的编码和译码的过程。
其次,从传媒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传媒与文化如影随形,贯穿于传媒产生和发展的始终。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甚至认为,“文化是传播的同义词,实际上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同构、同质”[3]99。再次,媒体的影响力不但直接耦合了文化软实力,它本身也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今传媒化社会,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媒的实力。李良荣教授认为,传媒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力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在信息时代,现代大众传媒不但是文化的引领者,更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的核心。在约瑟夫·奈的叙事框架中,大众传媒本身就被看作是文化软实力。
与国家实力一样,传媒实力也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传媒硬实力主要指传媒的资本、技术、人才等外显的、可测度的、可衡量的实力,如资金投入、技术水平、设施设备、节目时间、收视率、发行量、名牌主持人、员工学历等;传媒软实力指传媒的传播理念、传媒公信力、传媒自身文化、传媒影响力等潜在的、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和表示的实力。对硬实力的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到成效,其业绩显而易见;软实力作用的方式和效果往往是间接性的、渗透性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传媒的硬实力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被轻易克隆、移植、借鉴,强有力的竞争跟进者因此有可能后来居上。但传媒软实力是一种内隐的精神力量,能对同行、受众产生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媒体很难效仿和复制。一旦依靠传媒软实力取得竞争优势,会产生很强的传媒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忠诚度,而且这种地位很难被撼动。传媒硬实力的提高增强了传媒的传播力,但不一定能增强传媒的影响力(传播效果);传媒软实力的提升则增强了传媒的吸引力、亲和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使传播效果深远而持久。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发展的思考
30年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出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已经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并且正在崛起为经济强国。作为中国总体改革开放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相适应,中国传媒业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也同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78—2006年,报纸从186种增加到1 938种,增加了9.4倍;期刊从930种增加到9 468种,增加了9.2倍;图书从1.5万种增加到23万种,增加了14.3倍;出版社从105个发展到573个,增加了4.5倍;出版系统利润从3.23亿元增加到46.49亿元,增加了13.4倍[4]。广播电台从99座增加到263座,增长了1.66倍;电视台从38座增加到287座,增长了6.55倍;广播电视台达到1993座,教育台44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6%[5]。从传播新技术的利用来看,截至2007年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量累计达到2 616万[4];2007年,手机用户达到54 728.6万户,移动短信5 921.0亿条,平均每部手机每天发/接3条短信;无线市话用户达到8 454.4万户,短信311.2亿条,平均每部无线市话每天发/接1条短信[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1月17日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全国网民数达到2.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15亿,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6.0%,手机网民数达到5 040万人[7]。从媒体创新来看,我们仅以电视媒体为例,中国电视媒体从改革之初的黑白电视接收模拟信号发展到今天的数字付费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不仅实现了电视媒体自身技术的数字化,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跨媒体互动交融,构筑起了多媒体新平台,这些预示着中国传媒业即将迎来媒介技术创新时代。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媒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已从原来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到目前为止,国内有100多家出版社实行企业体制的管理,有1 000多家报刊进行企业化、市场化的管理;通过市场融资、股份制改造,数十家出版、发行、报业集团公司成立,中国出版业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强大,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有影响力。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传媒在硬实力得到大发展大跨越的同时,软实力也得到了明
显提升。由世界三大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组织评审、发布的第四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7年)榜单中,CCTV品牌价值超过600亿元,位列第三,并且还进入了2007《世界品牌500强》前100名(第7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教授认为,CCTV“已经跻身于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行列„„这是了不起的成就”[8]。从品牌影响力范围来看,中国传媒业有42个品牌进入《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比例为8.4%,位居各行业第三;在进入世界500强的12家中国品牌中,传媒业只有CCTV一个品牌,只占8.3%。但从同样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7《世界品牌500强》榜单来看,在世界范围内,传媒排在各行业之首(40个品牌进入500强,占8%);而在世界前20强中,传媒就占了8个,达到40%[9]。我们在欣喜地看到中国传媒软实力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与世界传媒品牌的这些数据进行对照比较,也清楚地看到:中国传媒软实力与世界传媒软实力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传媒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传媒竞争进入白热化,竞争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旋律。竞争催生了媒介技术的革新、媒介形态的创新和传播理念的更新,掀起了新旧媒体之间的竞合战略,推动了中国传媒业的大跨越和大发展,继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但不可否认,我国传媒竞争还是低水平的,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良后果,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同质化、媚俗化。同一城市中,大众传媒的编辑思路、受众定位基本相同,无特定受众群,栏目设置、采编内容、报道策划方式等相互抄袭,缺乏新意。同质化的结果是受众对特定大众传媒的选择性降低,替代率很高。为抢夺受众,许多媒体置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于不顾用庸俗的快餐文化喂养大众,用桃色新闻、传言绯闻、“莫须有”新闻来迷惑受众、抢占市场,欺俗、庸俗、低俗、媚俗之作屡屡出现。二是经营上赢利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同质传媒的运营策划的方法相似、营销运作雷同,一味铺摊子、占场子、抢位子,大搞粗放式经营,缺乏独树一帜的盈利模式,缺乏模式更新、体制革新、机制创新。赢利模式单
一、竞争手段趋同使得多数传媒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传媒市场竞争格局不确定,随时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
中国传媒竞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良后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传媒过于注重资本力量、人才力量、技术力量等传媒硬实力的增强,而对媒介文化、媒介品牌、媒介特色等传媒软实力的提升重视不够。软实力的欠缺导致中国传媒上不了天(不能影响世界),落不了地(不能深度影响受众);即使落了地,也产生不了持久的影响力,公信力不够,吸引力不强,受众品牌忠实度不高。
然而,传媒越是发达,竞争越是激烈,提高传媒软实力就越是重要。当今世界各国传媒都高度重视传媒软实力的提高,纷纷将其纳入传媒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中国传媒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应当是大力提高传媒软实力。
三、打造传媒软实力
与传媒硬实力飞速发展相比,传媒软实力明显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传媒的非理性竞争,致使传媒生态失衡。在传媒生态系统里,每一种媒介都是这个生态系统里的一类物种或一个种群。实验研究和野外观察表明,“在大自然中,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如果它们在同一地方出现,必定会利用不同的生态位。没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一旦它们的生态位部分重叠,这时就会严酷地竞争”
[10]147。那么,每一个传媒是否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呢?答案是肯定的。传媒软实力体现特色,彰显独特性;依靠传媒软实力的独特吸引力和影响的长期性,使得自身无可替代。因而,要保持传媒生态平衡,使各种传媒和谐共处,就必须大力提升传媒的软实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传媒的三大软实力: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
(一)凝炼传媒精神内核提高公信力
传媒的竞争与发展固然需要传媒的技术、人才、制度等硬实力,但还必须有传媒的精神内核这个软实力。有了高尚的精神内核才可以团结内部力量、凝聚人心,历经磨难而不舍,屡遇挫折而弥坚;才可以铁肩担道义,对真理执著追求,对社会认真负责,对群众利益高度重视;才可以文为民所著、言为民所立、利为民所求,最终为传媒赢得公信力和权威性。传媒的精神内核是传媒信息采集、处理、交换的核心要素,精神内核高尚的传媒能从普通信息内容中透视出民生大计,并通过传媒产品唤起民众的重视和醒悟;精神内核涣散的传媒则只能充当传声筒,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新民晚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的办报宗旨使其历经无数次传媒风暴依旧岿然不动,成为中国大陆迄今出版报龄最长的报纸(近80年报龄)。《北京青年报》在其核心理念中突出了职业操守,用极其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条新闻,以杂志的标准来办报纸,这个核心理念在为他们赢得赞许和称道的同时,更为他们赢得了可贵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被誉为纸面“焦点访谈”的《南方周末》,用“深入成就深度”的核心理念着意打造平民意识和民间立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份能发行全国的周报,这种公信力是其他传媒所无法取代的。
(二)弘扬传媒文化提高吸引力
每一个媒体对受众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有大小之别。传媒要在行业生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使自身的吸引力具有独特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媒体的独特吸引力主要来自于媒体自身的独特文化。传媒的态度立场、价值判断、经营理念、组织机制、领导体制,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媒体衍生产品,媒体环境,媒体形象等都可以包括在媒介文化的范畴之中[11]6。传媒的传播理念和传播行为都会受到媒介文化的影响,“有了个性鲜明且稳定连贯的媒介文化理念,传媒才能以个性化、人格化的产品实现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吸引、共振与黏合,在时间序列上维持稳定的受众期待,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12]24-32。传媒如何形成个性?如何凝练自身的文化?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其实,传媒的个性和传媒文化是从传媒的日常工作中形成的,也是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体现的。从2003年“人乳宴”到2006年的“豪华校门”所引发的关于铺张浪费的讨论,“父母卖肾帮女追星”所引起的关于“孝道”与“溺爱教育”的讨论;报道中,既有“女记者放弃采访,抢救落水女孩”的正面典型,也有“记者抓拍骑车人雨中摔倒”的反面教材„„当传媒在报道这些事件的时候,传媒的态度立场、价值取向、人员素质、媒体形象等已经展露无遗了。
(三)铸造传媒品牌提高影响力
传媒影响力是某种传媒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被他者接收并接受,进而改变或扭转其态度和行为,产生对该传媒有利的舆论氛围的力量。传媒影响力最集中体现在品牌影响力(Brand Influence)上。品牌影响力有三项关键指标:市场占有率(Share of Market)、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和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胡鞍钢指出: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媒介的渗透能力十分低下,对外宣传无法抗拒西方媒介,也远不适应国际媒介市场的需求,这是中国在国际传媒领域长期被动挨打、处于无奈境地的根本原因。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强势传媒之所以能垄断世界传播话语权,除了拥有超强的传媒硬实力外,还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软实力:他们是世界级的传媒品牌。西方四大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占据了世界新闻发稿量的4/5, 90%以上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垄断。在2007《世界品牌500强》中,全球网络搜索引擎巨头Google位列世界第三,占据着世界传媒品牌的头把交椅;《纽约时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水准的报纸,也是最能搞到美国政府内幕的报纸”,位列世界第14,抢占了全球平面媒体的第一把交椅„„这些世界传媒品牌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传播领域的话语权,掌控着整个世界的主要传播活动。当今时代,品牌成了决定传媒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蒙代尔教授指出:“很多学者和媒体都在谈论‘中国制造’,但是由于品牌和技术这两个企业的关键驱动力的不足,使‘中国制造’在短时间内很难有重大突破。”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CCTV已经跻身世界品牌百强,国际
影响日益增强。中国传媒一定要始终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打造出更多世界级的传播品牌,能够在世界传播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从而改变西方国家一统世界传播领域的格局,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一道,建立起全人类共建共享的世界传播新格局。
法国一位外交家说,中国在能够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中国传媒在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等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宣传中国惊人的经济成就、政治优势,广泛传播中国文化,不断增强政治经济模式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这是历史赋予中国传媒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2]约瑟夫·奈.欢迎中国软力量[EB/OL].《财经》年刊: http: //fund.jr.j com.cn/news/2006-11-24 /000001802863.htm.l
[3]肖小惠.传媒批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4]改革开放30年给新闻出版业带来什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接受记者专访[EB/OL].http: //media.peo-ple.com.cn/GB/40606 /6814918.htm.l
校园制度不应是“软面团” 篇6
校园制度不应是“软面团”,其严肃的公正价值不容无视。可在某些校长眼里,这些“软面团制度”统统抵不过他的一句“口头禅”,每到协调不畅、处理不妥的关头,常会随意呵斥那些和他“拿制度说事”的人:“我是校长,你是校长?”有一次期末,纪律涣散、成绩稀松的四年级一班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先进班级”。当一名不服气的班主任拿着教代会文件和几个班级的量化成绩找到他时,该校长只好玩起“揉面团把戏”,无奈地反问那位“拿制度说事”的教师处理办法,当听到“我尊重学校制度”的答复后,孙校长口头禅脱口而出:“我是校长,你是校长?”那位老师临走时瞥了他一眼说:“早知道学校制度可以像面团一样随意被揉捏,我就不来啦。”……制度的魅力在于公正地约束每一个人,这既包括每一位被管理者,也包括每一位管理者。可如果管理者只注重一己意愿,总是习惯于将校园制度看作是实现个人意愿的“软面团”,随意揉捏,使其“忽圆忽方”、“或长或短”,自作聪明地降低其本来的公正价值,其自身的校园管理行为又怎么会得到期望的效益呢?
校园制度不应是“软面团”,其鲜明的公平定位不容贬低。可在某校领导眼里,这些“软面团制度”根本抵不上他们的一些“盘外招”。教师节前学校分到了3个表彰名额,怎么分配呢?其实很简单,按照学校制度执行不就行啦。可领导们一碰头,有位领导提出老严老师竞聘到的岗位与同龄人相差甚远,可否照顾一下?其他人都担心教师们意见太大。校长“高明”地决定采用“民主评议,当场唱票”的做法。那位领导“心领神会”,老严老师也“格外默契”,果然在评议中“挺进”了前三名,校长这次果然言出必行,当场宣布了结果。可挠头的事却接踵而来,老严去年酒后骑车摔伤了腿,请了一个多月的“病假”,按照学校评优制度应该一票否决的,许多教师自然质疑其参评先进有违学校制度。可校长却轻描淡写地告知“严老师在全区有竞争力”,异议者在内心更加茫然和气愤的同时只好装着“明白”转身而去。制度的魅力在于公平地评价每一个人,这既包括每一次奖励,也包括每一次处罚。可如此管理者只关注少数人利益,总是习惯于将校园制度看作是满足不同需求的“软面团”,任性拉抻,使其“或扁或圆”、“忽高忽低”,自以为是地贬低其公平身份,其自身的校园管理实践也必然会自相矛盾。
校园制度不应是“软面团”,其温馨的人文关怀不容冷落。可在某些领导眼里,这些“软面团制度”根本抵不上他们的一些“铁面孔”。某校组织大型活动,活动结束刚好到了放学时间,石老师是这次活动的总负责人,等他收拾完活动现场,已经过了学校规定的考勤时间,他也把考勤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月底发现自己被扣了50元钱,他委屈地找到校长说明,可这位领导板着面孔告诉他:“工作和考勤是两码事,互相不影响的。”石老师顿时无言……制度的魅力在于温情地呵护每一种积极表现,这既包括每一种尽责行为,也包括每一种创新举动。可如此管理只管“做到与否”,从不考虑“特殊因素”和“积极表现”,总是习惯于将校园制度看作是掩盖自身不愿作为的“软面团”,肆意扭曲,使其“超长伸展”、“超强挤压”,莫名其妙地冷落其关怀空间,再强的工作热情也会被糟蹋得一干二净。
校园制度不应是“软面团”。每一名管理者只有自觉尊重其覆盖尺度而不随意拉伸、主动规范其约束强度而不肆意揉捏、严格控制其规范力度而不任意扭扯,校园制度才会真正拥有其管理魅力。
校园软文化 篇7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校园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就高职院校而言, 文化建设主要指学校本身所具有的校园文化功能体现, 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方面。从国家对高职院校评估的要求分析, 通过评建工作的迅速展开, 高职院校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会有较快的发展, 文化软实力将成为新的竞争点。
一、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招生大战”愈演愈烈,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高校扩招既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在招生过程中, 许多学校想尽办法扩大生源, 降段录取, 致使高职生源萎缩, 为生存、发展而“争夺生源之战”越演越烈, 要政策、降分数, 致使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均水平相对较低, 综合素质下降, 给教学、管理等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就业是高职教育接受社会检验的最有效环节, 但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经历较短, 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等还带有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的运作痕迹, 加之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 素质不等, 学习状态不佳, 有些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及将来的职业与作用认识不到位, 兴趣不足, 职业定位和择业心理出现偏差, 于是就业中出现许多怪现象:眼高手低现象、专业对口但能力不对应现象、先就业后择业现象、放弃所学专业当即改行现象等等。种种现象的出现, 致使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具体, 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二) 社会需求新变化, 给高职培养人才提出新要求
随着形势的发展, 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也有了较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行业发展与技能更新速度加快, 客观上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及文化素养, 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与此同时,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视。从业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应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 以适应人事环境的需要。这种变化, 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必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三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高职教育应对挑战应彰显三个特色
(一) 教学改革的主体特色
高职教学应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 这是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特色表现。由于高职教育源于普通基础教育, 发展历程短, 教学上还有许多环节需要进一步改革。首先, 学校要从社会需要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角度出发对专业进行必要调整, 使现有专业具备招生就业顺畅、社会需求稳定、发展方向明晰等特点。其次,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 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 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 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地整合, 突出课程的“职业性”, 建立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高职的特色, 注重实践课的突出效果。课程内容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 实行模块组合, 进行课程的重组和调整,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再次, 课程结构实行整体优化, 认真处理好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 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 以满足学生从业、升学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个人发展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特色的课程体系。最后, 要大力推广新课型, 改变教学方法, 突出教学效果, 以达到喜闻乐见、即学即会的目的。
(二) 校企合作的载体特色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切实开展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 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校园文化的软实力特色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和灵魂, 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内涵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校园精神为底蕴, 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 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 通过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和熏陶, 帮助学生提升修养和品行。竭力打造校园文化, 增强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 就是要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既具有职业能力, 又具备与所学的技能相对应的人文素质修养的人。所以, 校园文化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作为软实力, 已经开始成为新的竞争点和增长点, 必将成为高职院校特色建设中的核心要素。
三、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增强高职育人功能
(一) 创新文化发展, 实施人才培养新战略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发展的特点及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评建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时刻, 创新发展思路, 确定优先发展文化的人才培养新战略, 适时成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门机构——校园文化部, 下设军体教研室、心理健康与情商教研室、艺术教研室、第二课堂活动中心和场馆管理科。将学生文体、艺术、心理、情商教育融合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的一个整体, 同时负责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安排、组织、管理及文体场馆的使用和管理。学院投入一定资金, 购置了钢琴、电子琴、古筝、二胡等乐器, 在原有活动场所内规划出三个琴房, 一个军乐队活动室, 两个形体训练室, 启动建设1600平方米的第二课堂活动阳光大厅, 设计成集室内大球馆和体育舞蹈功能兼顾的活动场所, 新建了8000平方米的游泳馆。使校园文化扩大了外延, 升华了内涵, 提升了档次。
校园文化部设立后, 确定每周六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日, 将涵盖文体、艺术、创业、职业技能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十个活动项目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向全院学生开放, 对学生形成优良个性品质和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 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 必将以高品位文化建设为创新点, 极大地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二) 大力普及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
1. 为学生搭建自主设计、自我发展平台。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面向全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让学生自主选择第二课堂活动项目。每人报一项, 扩大普及度和教育面。召开学生骨干座谈会, 倾听学生的心声和要求。从实际出发, 甄选活动项目, 加大宣传力度, 及时开展活动。从而使第二课堂在全院学生范围内有了新的含义, 给学生以新的发展动力。学院组织开展文体、艺术、文学、综合能力的各类实用的技能辅导及训练, 让学生身心均有收益, 提高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有效促进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气象迅速形成。
2. 实施文化升级战略, 引导学生由单向素质提升向全方位职业素质发展转化。
在组织实施一般活动的同时, 根据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的文化升级作战略准备。在学生掌握一般技能、深受活动启发、特长得到发展的基础上, 逐渐向创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规划等方向过渡, 通过人文学术讲座、论坛和报告会等形式, 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活跃其思维, 紧跟时代潮流, 塑造优良品质。通过各种技能类比赛, 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 营造浓厚的职业技能操作氛围, 争取让学生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 逐项、逐级、全方位提高职业必备的素质。
3. 加强社团建设, 充分发挥其自主管理作用。
社团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载体, 加强社团建设是顺利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前提。所以, 校园文化在社团原有规模的基础上, 逐步扩大、完善社团组织, 让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按一定程序报名, 按一般条件筛选, 因材施教, 自主管理。实践证明, 社团的组织、管理、协调作用是校园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
(三) 加强正面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 强化心理健康和情商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由原来的咨询式向发展式和训练式过渡, 扩大教育面, 增强教育效果。扩大心理教育队伍, 逐步将辅导员吸收到心理教育队伍中来, 加强内部培训, 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使心理教育向深度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成立情商教育研究会, 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深入研究和探索情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为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普及情商教育奠定基础。
2. 强化国防知识和军体教育。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科教学大纲》的要求, 从2008年新生开始, 增加18课时军事理论课, 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组织纪律性,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把艺术体操适当纳入体育课程中,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强化体育课效果。
3. 强化艺术修养教育。
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 将文学、艺术鉴赏课纳入教学计划中, 培养学生艺术感受与艺术鉴赏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品质。
(四) 打造学生文化品位, 提前与企业文化对接
校园软文化 篇8
一、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对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学校发展和提升竞争优势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此趋势之下, 高校之间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竞争也日益趋向白热化。有的学者认为, 硬实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教学设施、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生源质量、就业质量和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的竞争, 而软实力的竞争则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竞争。而这种软实力才是高校的真正核心竞争力。同时, 该学者还认为, 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应服务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1]对此观点, 笔者十分认同, 在广东金融学院要致力于建成“应用型金融品牌大学”这一目标引领之下,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只有高度重视和加强, 才有利于提升高校自身软实力, 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有效地促进硬实力的发展, 进而真正实现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提升。然而, 由于广东金融学院对此重要性存在一定认识上偏差, 故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以硬实力发展为主, 软实力发展为辅的现象, 并未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至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看待和重视, 而仅仅只是被当作是校团委和各系团总支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而已。
( 二) 校园文化活动由于执行主体自身的业务和能力的局限性, 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载体功能。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方面内容。[2]由于广东金融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 主要由校团委和各系团总支来主导, 故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上仅局限于行为文化中文体类文化活动为主, 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设, 只是作为学校如党委宣传部、后勤部门、院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办等行政部门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内容, 而并未被看作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被提升至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正因为如此, 使得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 欠缺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战略, 领导主观意志、部门本位现象较为突出。同时, 校团委和各系团总支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 往往缺乏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 并未能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智育教育中的作用。然而,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仅靠个别工作部门单干, 是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得起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任, 从而实现以校园文化活动来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 三) 校园文化活动由于欠缺明确的价值导向指引, 无法以积极因素抵御功利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由于广东金融学院地处商业氛围浓厚的广州和性质又是财经类院校, 再加之社会不良风气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 使得部分在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 注重个人利益和实惠的追求, 忽视精神追求, 不注重学习, 只追求玩乐。而正是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 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多以商业气息较浓文体类活动为主, 而且从形式到内容格调均有待提高, 根本不利于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教育功能,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以消除不良价值观念对学生成长、成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四) 校园文化活动由于被认为只是学工人员和学生的事情, 故参与的主体只局限于学工人员和学生。由于校园文化活动长期以来都是由校团委和各系团总支主办的, 故就很容易理所当然被认为这件只是学工人员和学生的事, 那么自然而然参与者只能是学工人员和学生自娱自乐。然而, 校园文化是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经历史沉淀形成的, 主要凝聚在学校自身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 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1]可见, 校园文化不仅仅只是学工人员和学生的事, 而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事。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 一) 重新定位, 纳入战略, 并使之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学校的硬实力是可以随时复制的, 而作为软实力的校园文化却是无法复制的, 因其具有独特性、渗透性、稳固性、变革生、难仿性、移植性、重要性、本质性、综合性和深厚性等特点。[3]有鉴于此, 广东金融学院应重新审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其重新定位, 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中,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导向、亲和凝聚、规范约束、激励创新和陶冶辐射的功能, [1]将其打造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 二) 达成共识, 组建机构, 有计划地统筹协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从校园文化的内涵, 我们可知校园文化建设并非校团委和各系团总支一个部门或组织的事情, 而是全校共同的事情, 而且这件事也并不是学校某个组织或部门仅凭一己之力便可办成的, 而是应举全校之力方可办成的。若想把这件事办好, 那么全校从领导到师生务必达成一致的共识, 全校上下共同努力, 由学校制定长远的规划, 统筹安排, 各部门通力合作, 各主体积极参与方可成事。然而, 诚如俗话所讲“蛇无头不行”, 要是不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专职负责校园文化工作, 那么就难免会让校园文化建设事项在各自为政、互相推诿中陷于被动和无法实现的局面。有鉴于此, 笔者建议, 应成立广东金融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领导出任组长和副组长, 下设办公室, 专职负职此项工作。
( 三) 合理设计, 兼顾全面, 真正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素质教育载体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等内容, 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学校开展各项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 有学者认为, 应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 得到思想的熏陶、精神的充实和道德的升华。[4]对此观点, 笔者十分认同, 建议广东金融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不但要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上下学功夫, 而且更应在活动内容上下功夫。所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上一定要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等全部素质教育的内容, 而且尤其注重与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的紧密结合, 那是因为现在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比较缺乏把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 四) 价值引领, 正确导向, 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境界和方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5]高校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引导、目标引导、精神引导和价值引导作用。[6]有鉴于此, 笔者建议, 广东金融学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 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境界和高度, 增强和实现德育教育的功能, 抵制腐朽文化的消极影响, 从而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例如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系开展的“信用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注重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实验典范, 取得了良好效果。
( 五) 打造队伍, 全员参与, 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绝非一年两年便可完成, 而是需要长期的实践、历史沉淀。而这项工程的建设好坏, 与建设者的自身素质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 广东金融学院务必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高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专业队伍, 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本保证。同时, 一定要坚决打破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工人员和学生们的事这一错误的观念, 校领导率先带头, 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 把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方方面面, 积累于学校发展的点点点滴, 体现于员工的一言一行, 方可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徐公芳.夯实校园文化根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建设教育, 2007, 1:13~15
[2]陈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 8:71~72
[3]梁红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史志, 2008, 9:68
[4]井中旭, 徐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高教论坛, 2008, 8:63
[5]彭珂.和谐校园与大学文化构建探析[J].经济与文化, 2008, 6:124
[6]黄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J].企业家天地, 2008, 8:119~120
校园软文化 篇9
一、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
教育文化软实力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把教育和文化软实力两个概念混合成一体。一方面,教育作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激发文化的创造力和活力; 提升国民素质和素养并使之成为国家和城市的最根本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小约瑟夫·奈(Nye Joseph.)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不是通过武力来得到理想结果的能力。”奈很重视文化的作用并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视为软实力的根本来源。奈认为文化由一系列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而组成的,它具有普适的社会性意义。当进一步探究文化的内涵及形成因素时,教育在文化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奠基性意义。夸美纽斯说过“教指的就是教学与教育,借助于它们使人们称为有文化的人”,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张楚廷认为“所谓软实力,实乃文化之力量,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胡弼成认为教育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核心力、 运行保障力以及拓展深化力。
德国教育 家凯兴斯 泰纳 (Kerschensteiner) 将教育视为一种陶冶, 认为它“是由文化价值唤起来的、个性的有组织的价值观念”,并且“只有那些工作,能够在我们的心灵中唤起绝对的有力量的价值的,我们才可以称它为含有教育意义的工作”。由此可见,教育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文化,进而在此基础上传播并创造新的文化,而文化的发扬光大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王冀生认为软实力包括许多方面,但是最基础的就是教育。由此可以归纳出:教育文化软实力指的是通过教育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发扬和传播,以期某一文化被其他的更多的民族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形成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吸引力。文化软实力的源头就是指教育。
考察美国的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历史中各种实际数字表明,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对他国进行教育资助、进行留学访问、合作项目,音乐影视剧等方式,致力于向外国传播其所谓的“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的文化价值。2000年克林顿政府在白宫首次举行了“文化与外交”的研讨会。其目的明确地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教育软实力的重视,呼吁国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美国能够完全利用教育软实力这一丰富的资源来加强美国文化对全球发展的影响力。
二、提升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方式
大学是传承优秀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进社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逐年提高,因此加强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总结众多学者的成果并增加了笔者自己对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认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如何提升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
1.培养大学生精神文化内涵,增加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力。现阶段大学教育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人才, 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规模急剧扩大,随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首先,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并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提升内在素质,从身边事儿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其次,提倡丰富的校园文化,争取用高雅的文化熏陶他们。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的高品位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促进他们精神文化的全面发展。最后,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构建高效的学习平台,提升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力。提高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需要推进高效的学习平台,推出 “学习型校园”,鼓励师生在工作中学习、 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构建终身学习的机制。首先,教师应该深熟知材, 为学生搭建适合学生的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这个舞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师生之间要构建和谐的关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拓展师生之间的学习和合作。高校可以开展师生论坛、 学习沙龙、师生交流会等形式来拓展高效的学习平台。最后,高校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扩展学生的学习阵地例如:微信群、腾讯群、邮件往来等以期增强学习效果。
3. 拓展高校的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海内外交流,增强教育软实力的感召力。事实证明,任何办学理念封闭、缺乏沟通和交流等问题的大学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培养的人才也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一所高水平的大学需要加强院校之间的、校企之间的以及国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一方面,高校应积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全校师生进行讲学、作报告给学校带来新的知识和理念;另一方面, 高校努力为师生创造机会到国内外其他院校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高校应该努力与国内外其他院校及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推进大学文化的环境和设施建设, 增进教育软实力的保障力。全面提高高校的教育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文化的育人价值,需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设施作为最基本的保证。高校可以利用教学楼、宿舍楼、走廊等空间开展了文化建设,设立了宣传橱窗和公告栏, 发布信息,也能较好地发挥宣传作用。会议室、教师休息室等可以用来展示高校的历史及特色等。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设立师生活动室,提供书报阅览服务及乒乓球等健身娱乐等设施,努力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让师生在宜人的环境中享受身心休憩。这些不仅为师生创立了积极上进的氛围,而且舒适温馨的环境文化向师生提供正能量,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教育和引导作用,成为增进教育文化软实力的保障。
三、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对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
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对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努力培养综合的文化人才,为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人才保证。文化人才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人才的匮乏、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综合型的文化人才的缺失对于城市文化的提升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可以积极向地方城市输入各方面的文化人才。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并塑造综合型的文化人才, 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用合作方式以及定向、 双向、进修等为地方城市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综合型文化人才。
2.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许多国家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来看,高校是带动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依托高校建立起了产业园、科技园等。因此,高校和地方城市可以实施集中有效的合作交流,这不仅能促进地方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且促进了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地方,以教育文化软实力为依托,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地来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3.加大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文化力度, 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繁荣。高校集中了众多的人才和精英,这些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地方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人才来源。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高校人才可以通过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去唤起人们的文化意识,成为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渠道。
谈档案文化软实力 篇10
一、档案文化是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他认为,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因为档案的记忆传承,而生生不息,传承至今。我国档案工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世界上唯一仅见、经久不衰的档案文化景观。档案文化的传世和传承,使中华民族有了鲜明的个性。档案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就是一种贡献力。这种贡献力就我们今天所说的软实力。档案文化是软实力,是实实在在的一种表现。
二、档案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特征
(一)记忆传承性。
档案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档案文化的记忆传承属性。是档案文化的基本特性。它不是无源之水。历朝历代虽在不断更替,但档案文化的记忆传承却不为尧存,不为舜亡。
(二)凝聚归属性。
档案文化的凝聚归属性是档案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属性。主要表现为大致国家、民族,小至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都存在档案文化的软实力的凝聚归属性的认同。我们常说,族谱档案也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中国民族档案文化最基本的元素。家庭档案正是弘扬档案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归属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支撑创造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明确的论述。总的主张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习近平同志强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因此,档案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有责任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重任,成为培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者和传播者。在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发出档案的声音。
三、档案文化软实力的独特作用
(一)是解决国际事务的法宝。
最近,南海岛屿问题、“钓鱼岛”等问题剑指中国,档案的原始凭证功能在为国家有效处理国际事务,化解国际矛盾和纷争,在国际对话中赢得主动和更多的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日本“购岛事件”。面对日本无耻行径,我国政府就是用档案向世界说明事实真相。档案证明中国在15世纪初就已发现钓鱼岛,并将其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进行管辖。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是中国领土。就连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国家级档案馆)存放的多份日本政府的历史文件,也证明日本政府早在1885年已认识到钓鱼岛属中国。
(二)是捍卫文化安全的卫士。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许多文化通过档案演绎流传至今,并有档案记载。如,“四大发明”,《史记》、《孙子兵法》等历史作品都是以档案为基础产生的,是最早的档案文化。但是,就是这些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现在也受到安全问题的威胁,上演掠夺篡改文化历史的闹剧。韩国学者以韩国庆州的佛国释迦塔发现的雕版印刷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1966年10月)为据,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属(铁)活字印刷是韩国人的“发明”。实际上,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由毕发明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述了毕发明泥活字印刷及具体工艺过程,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单页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罗尼咒》(公元650~670年)已经表明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1906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同样可以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我们必须高调警惕掠夺和篡改文化倾向。
(三)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的利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与国外的经济贸易纠纷也日益增长。档案是应对反倾销的利器。应诉国外反倾销需要完整齐全的原始档案资料,档案是应对反倾销的利器。如,入世后我国第一场反倾销案———“挡风玻璃案”中国大获全胜。2001年12月,加拿大对来自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进行反倾销,初步裁定中国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对加拿大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对中国产品征收36%~194%的反倾销税。如果败诉,至少会丧失加拿大市场2O年。最后是完备的财务档案为打赢这场“洋官司”的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百姓利益的守护神。
打造班级“软”文化 篇11
一、学会倾听学生,为班级文化设计蓝图
我的女儿上幼儿园,去幼儿园接她,她要和老师拥抱一番,这才罢手回家。一回到家,只要提到老师,一脸的想念就写到了脸上,好像老师比妈妈还亲。可是,大部分中小学生提到老师就色变,回到家偶尔犯点小错时,爸妈还会吼上一句:再不听话,告诉老师去!就这一句话,老师立马和家长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盟军。我,可不想成为让孩子谈“师”色变的“师”。
有些老师一厢情愿地以为,每个孩子都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去要求自己,班级就是“太平盛世”,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有时还会着急,甚至火冒三丈……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中说过,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哲学基础之一(“公共性”原理要求):“倾听他人的声音,向他人敞开心胸。”我们总是一味地提要求,却不知倾听孩子的心声的重要,而不会倾听的老师,又怎能培养出懂得倾听的学生?
于是,我就此开了一堂主题班会——《今天,你听了吗》,想让孩子们知道:老师愿意做他们的听众。
在上完这堂班会课后,有个孩子给我写了这样的一段感言:
“今天,我们刘老师上了一堂班会课——《今天,你听了吗》。上完后,我真想大声说:老师,今天,你真的听了!想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真觉得惭愧。每次,我都以为老师一言堂,不会听我们的;每次,受了委屈,就怕和老师交流……今天,我知道了:说和听一样重要,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真正地去‘说和听’了,那样的‘听’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获和享受。所以,我以后要经常问问自己:今天,我听了吗?”
看了这段感言,感慨颇多。我不妄想通过一堂班会课,就能让所有的学生立刻亲近起我来,但着急时学会“等待”一会儿,对学生的建议乐意去多“思考“一会儿,相信学生会亲近并信服我。是的,倾听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尘封的门,让我看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美好图景,我愿意带着我的学生创建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运用学科优势,为班级文化打好底色
学生信服了我,我要給学生什么就显得尤为重要。导向就是引导,像导游一样,不使每一个游客迷失方向。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应十分鲜明,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前提。 首先,我想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科优势。
我是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我觉得语文课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行为导向范例,学完了《爱之链》,我带领学生续演故事,把文中的“爱”进行延展;学完了《鞋匠的儿子》,我组织了一场有关“出身与成功”的辩论会。就这样,看似简单的文章在学生的眼里立体起来,有了更深的人情味:《船长》,让我们懂得了忠于职守是做人之道;《给家乡孩子的信》,让我们知道只有奉献,人生才有意义;《小草和大树》,让我们感受到坚持的可贵……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更好地得到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走出课本,我也无比珍惜课外阅读资源,我们每周举行“好书交流会”:《智慧背囊》——小故事,大道理;《我的儿子——皮卡》——温故童年,反思成长……在交流中,将自己的读书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把感悟和生活实践相联系,反思自己的行为。
这是一个孩子在推荐毕淑敏的《我很重要》这篇文章写的:
“也许,失去一朵花,对于生机勃勃的春天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多出一朵花,却能缩短春的消逝。也许,失去一棵树,对于茂密的森林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多出一棵树,却能减少大自然的衰竭。作为六(6)班的一名学生,我很重要吗?还是不重要呢?假如,我身在福中不知福,父母会开导我,说:‘你很幸福,因为你很健康!’假如,我成了在身体上不完全的人,父母还会抚摸着我,说:‘你很幸福,因为你还有一颗健全的心!’父母对我们的爱沧桑如海,我们是他们眼中最重要的人,此时,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抬起我们高贵的头吧,向这世界上的一切生灵大声呼喊——我很重要!”
有了这样的班级文化底色,我和我的学生坚信:班级文化成为了我们心灵的栖居地。班集体由此会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
三、利用同辈作用,让班级文化焕发活力
学生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学生之间的激烈竞争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互相嫉妒,相互指责,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我们先上了一堂“竞争与合作”的主题班会,平时经常玩些小游戏——夹黄豆大赛、传话……一堂班会课或者是几个游戏,并不会给学生带来立竿见影的转变,但我想:如果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对孩子们的素质培养坚持一星期,他们定会有些小变化;如果我们坚持了半年,定会有大变化;如果,我们坚持一年,甚至一直坚持下去,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好习惯,而应该是一种性格,一种人生。
合作和竞争的关系搞清楚了,我适时地重组了小组,推选出组长,组员之间有合作,组际之间有竞争,组与组之间定期交流,经验介绍,组内进行民主生活会,欢迎畅所欲言,在这样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班级的向心力尤为集中。
为了班级文化更具指引性,我带领全班孩子们在民主讨论中集体制定了《班级公约》,每组的组长又带领组员制定了《小组公约》,在“公约”中,我们鼓励为主,奖励为辅,不让“公约”成为令人窒息的空气,而把它点成一盏明灯,亮成星夜里一颗最为闪烁的星星。
有了这些,我和孩子们感到浑身无比地有劲头,当我们想把重任扔给别人时,我们记起“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有人推卸责任时,我们会悄悄地提醒他:责任是一种担当;当有人超过自己时,要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班级文化这股无比强大的力量,让孩子们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感受着,潜移默化着,它让身在其中的每个成员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他们就像10根手指一样,虽高矮不一,但指指相连。
四、鼓励发挥特长,使班级文化具有特色
就像孩子们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样,没有谁喜欢一成不变的班级文化。所以,打造特色势在必行。特色来自哪里?来自于每个孩子!
羊村里有各具特色的羊,班级里也有各具特色的学生。我们班,有独轮车高手,有十字绣能手……就该让他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首先,我们成立了各类俱乐部:双摇俱乐部,十字绣社,红歌合唱团……鼓励能者为师,利用每天的大课间适时活动。
其次,有活动,就争取有成果,于是,我们班级内定期举办比赛,鼓励孩子们都参加学校、校外组织的各项活动,将活动的剪影放至班级博客。
当学生看到自己挥动着绳子绽放的笑容时,当他们听着自己虽不完美但洋溢着激情的歌声时,他们一定会为自己有这样的班级而骄傲!
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其实问题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营造一种温馨、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我想: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
于是,我们搞主题活动——《看看我有多棒》,主旨让学困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有信心,我让每小组内每周评选进步生,向学困生倾斜,同时,时刻提醒自己多给他们微笑,多看到他们的进步,不吝啬自己对他们的赞美。
记得一次活动后,正逢圣诞节,这天早晨,班上的一个学习平平、性格内向的孩子,悄悄地将一个有着圣诞气息的巧克力饼屋放在了教室里,大家分享了这个孩子的心意后,有个小姑娘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这一天吃的蛋糕是吃在嘴中,甜在心里,因为这里包裹着吴浩淼对大家的浓浓祝福……”
读着这句话,甜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这个老师。
当然,我知道,班级的“软”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会和我的学生一起,像伙伴那样,像朋友那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校园软文化 篇12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文化产业
我国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所以, 我国党和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并且对文化建设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把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未来的目标之一。
1 何为文化:直面文化的功能和效果
文化具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 我们日常生活中文化主要指的是人与自然等一些与人有关系的事物, 并且没种具体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文化来进行表现。而在狭义的概念中, 文化又可以指宗教、艺术、教育以及法律等内容, 这些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所进行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等, 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尊严, 并且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文化也是区别于其他个人与国家的唯一标准, 这也说明了文化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事物评判标准, 也具有着较强的传播力。同时, 文化与经济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经济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需要有文化来相辅相成。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做基本条件, 并且在国际事物中, 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 优势的文化往往更能够决定一切。
2 文化软实力:正视文化的核心性
文化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社会生活中, 同时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文化的软实力也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可度, 通过文化能够更好的获得别人的支持, 这也是一种文化产生的情感, 我国针对文化建设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里也经常说道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同时, 文化软实力也间接的反应出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 如果没有文化软实力, 那么我们国家也将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别人的认可, 自身的价值也不能够更好的反应出来, 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文化软实力, 最重要体现在有没有话语权, 有没有规则制订权, 有没有一些人人都必须要表态的事情的权威评判权。为什么讲中国现在还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国际社会里, 我们已经成了一个数量规模型的巨人了, 但还是文化价值、文化实力的矮子, 几乎没有什么规则和标准是中国主导的。任何国家都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 另一条腿则是文化软实力。物质硬实力不行, 这个国家可能一打就败;而文化软实力不行, 这个国家可能不打自败。
大家知道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德国人马丁·路德。那会儿他关于国家文化力有这么一段言论:一个国家的前途, 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 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 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 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及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把文化软实力纳入到两个100年的目标。我们要想一想怎么来提高我们个人的、团队的和我们行业的软实力。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出了“一条道路”、“一项改革”、“四个自信”、“四种形象”、“树立四观”的稳固“根基”的大思路。我们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正式把文化软实力引到了我们的国家战略。
3 文化产业与经济:一个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
文化产业在国际上被称为“经济黑马”, 因为它不仅可以赚取利润、创造财富, 还可以起到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作用, 而且低成本、高收益、无污染, 所以被称作为朝阳产业。在2005年底的时候, 专家们在不同场合下不断使用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作为它的主流骨干支撑的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出现带来一个实质性的东西, 就是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对各种各样的经济 (只要不是基本生活用品的) 起主宰作用。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一个痛苦:看起来琳琅满目、非常繁荣的市场基本上都是尾随式、跟进式、模仿式的雷同。属于我们自己的, 属于本地方的、有特色的、人见人爱的太少了。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一个产业链的缺陷, 简单说起来叫做两头弱, 中间大而不强。高端原创研发环节资源汇集度非常低, 下游的营销推广环节很弱, 中间的制作生产环节大而不强。在原创研发环节, 属于我们的品牌的东西真是很稀缺。有人说,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一流的设施, 二流的产品, 三流的服务。
4 文化建设:一个自豪而任重道远的时代主题
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系到我们中国的未来。在十八大报告当中, 在文化部分的标题就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前,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 思想文化层面经历巨大改革,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一个风向标。
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当年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倒台?说到底其实是由于当时整个苏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丧失, 苏共失去了文化上的领导权, 最终导致了亡党亡国。如果说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道德基础, 没有共同的价值观, 就谈不上任何的凝聚力, 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 我们也是在这个方面做很多的努力。我们在十八大报告当中分国家 (天下情怀) 、社会 (君子文化) 、个人 (塑造的是正直品德) 三个层次提出了24个字、12个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的提法, 当中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新时期, 加强文化建设, 就要凝魂聚气培育核心价值观, 固本培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措并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清醒坚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文化创造、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 要成为国人的伟大责任和永恒担当。
参考文献
[1]贾磊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N].光明日报, 2007 (010) .
[2]洪晓楠, 邱金英, 林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提升战略[J].江海学刊, 2013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