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吸引力(精选12篇)
提高语文课吸引力 篇1
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 是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新课标中, 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正确处理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学生语文素养的增进。
于漪老师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诫同行, 过去认为教师只要讲深、讲透, 学生自然就会了。实践证明, 这是极大的误解。教不等于学, 教过不等于学会, 教师的滔滔不绝, 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机械重复的训练充斥课堂, 学生被动接受, 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 为学生的学服务。
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呢?
首先, 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教材在课堂当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如果教师能够轻松自如地驾驭并使用教材, 那么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就会变得活泼、生动, 富有生命力。相反, 教材就只能成为一本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生气、变得沉寂。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在教材的使用上, 最好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制定好语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教学目标, 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方向、速度、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首要摸清的就是大纲要求, 做到胸有成竹, 然后有计划地理清教材、摸清学生的心理, 最后制定出符合科学教学的目标。
二、设计好板书
板书的设计一定要精要、美观、形象、醒目, 体现一堂课教学的重点。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认真备课, 按照大纲的要求, 深刻钻研教材, 抓住一篇文章的精髓, 将美术与教育相结合, 创造出实用且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板书。下面是《谈骨气》的板书设计。
1. 在黑板中上方写“谈骨气” (标题) 。
2. 在标题下竖行写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论点) 。
3. 在论点左侧成曲尺形写出孟子的三句话。
4. 在论点右侧成曲尺形写出论证部分的三个事例。
5. 最后用线连成一个有骨气的顶天立地的人形。
三、处理好重点和难点的关系
1. 教学当中, 总会有重点、难点、简单点之分, 作为教师就是要把这些区别细分出来, 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与掌握。
对于重点、难点,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对其讲得仔细些、讲得清楚一些。对于一些只是简单了解的内容最好一概而过, 尽量做到清晰分明, 有主有次。如果每一篇课文都是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腔调、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主次地讲下去, 不仅学生不爱听、会厌烦, 而且教师讲得也会乏味。
2. 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灵活自如地驾驭、使用教材还不够,
还需要将教学艺术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发挥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有的作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幽默的语言也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是调动学生然举手提问:“老师, 牛郎织女早就被王母隔在天河两岸不得相见了, 诗中怎么又写他们骑着牛儿、提着灯笼‘闲游’呢?”面对这样的问题, 作为教师, 一定要沉着应对。首要要表扬学生的质疑善问的精神, 之后再对学生做出如下点评:“这是诗人大胆扬弃了神话传说中爱情悲剧内容和统治者的恩威内容, 重新构想了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境, 借以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
3.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互动活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学生的配合, 学生需要教师的发现, 当两者达到相互的统一时, 学生的自主性也会被充分的调动, 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比如, 教师需要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课本内容的兴趣点都应该有所了解, 学习目的、态度、习惯、爱好等。只有抓住这些, 才能尽快地掌握学生对待事物的兴趣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变得容易。当前的学生, 虽然对学习有一定的渴望, 但是因为意志的脆弱等一些不良习惯, 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学生自身的特点与教材中的兴趣点相结合, 使得两者相互作用、协调。
例如, 我在教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我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可能还会对自己童年时玩耍的环境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 一定会充满美好的幻想。因此, 我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教学切入点。我先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出在自己记忆中最为美好的画面, 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 学生心目中的美好乐园有现实的美景, 也有对于世界未来的幻想。然后, 我直接引入鲁迅先生儿时玩耍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通过学生对于生动、具体描写的感受, 学生感受到了文章当中描写的瓜果的清新甜美, 感受到了可爱动物的欢乐天真, 也充分感受到了作为儿童时期的轻松自由的乐趣。百草园的充满情趣的生活, 与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相比, 使得学生都深刻地理解了当时封建教育制度下受教育的儿童的心理, 也对“批判封建教育, 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最后再揭露本节课的主题, 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妙, 体会生活当中无尽的乐趣。
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 7篇鲁迅先生的文章被选登, 并且每一篇都需要重点讲读。由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主题深刻、语言精练、篇幅较长, 因此, 如果仍旧按照以往传统的串讲模式, 对课本中的知识面面俱到的罗列, 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效果。因此, 上述所提到的那篇课文的设计, 不仅符合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 而且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文章当中的趣味, 并且完成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 达到了对学生教书育人的目的。
总而言之,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不可替代, 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接近知识、获取知识, 是每一名教师的主要任务。从各方面努力, 优化课堂的教学, 综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让课堂教学越来越有吸引力, 学生越来越喜欢课堂。
提高语文课吸引力 篇2
如何提高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关于招聘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人有没有来,是招聘方式方法的问题。人来了,面试过后人走了,这就是企业吸引力的问题。我们先谈谈关于招聘的方法。首先我们来分析求职者一般所采用的求职方式,人才市场、报纸、互联网。而不同类型的人才所采用的应聘渠道也不同。比如80后的人采用互联网应聘渠道几率最高,但所有的招聘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让求职者可选择的空间很大。所以要考虑我们在“招聘告示”的特点,要与众不同,让求职者关注。然后要有一个让求职者能够详细了解你企业的平台,比如公司网站、招聘简章等,并且一定要突出您的企业的发展愿景、竞争优势、薪酬标准、岗位职能。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这是求职者是否选择您企业的关键,现在的就业者他们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接下来我们在着重谈谈关于企业“吸引力”的问题,“人才不是招来的,而是吸引来的”。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将决定三件事情,一是能够把外面的人才吸引来。二是把现有的人才吸引住,三是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越大,员工的积极性就越强,工作效率就越高。那么如何提高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呢?麦田猎头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
1、格局吸引人才
我所指的格局是企业的发展空间,是指员工对于企业发展规划的信赖感,不论是新员工还老员工,如果他不相信这是一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那将意味着
什么?“在这的不想干,外面的不想来”。不重视企业发展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就是导致中小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原因之一。至少招不到高级人才。所以我建议贵企业借助专业的管理顾问,来为自己的企业设计一个系统的企业发展规划,这是您实现千秋伟业的第一块砖。
2、人才吸引人才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求职者已经不在像以前那么单纯,他们已经明白,“能够同优秀的人共事,自己也会更优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一个求职者到一个单位去面试,所见所闻都是比较低层次的,他就会拒绝这个环境。所以我建议企业应该重视系统化的员工培训与管理骨干综合能力的提升。
3、薪酬待遇吸引人才
薪酬待遇是企业对人才的基本吸引力,最初关注点。物质需求也是人的基本需求,即使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有独一无二的产品、有很好的企业文化,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来应聘的求职者说来说。他所关注的还是薪酬。我所指的薪酬待遇不单纯是高薪,而是一个科学的薪酬体系,这里包括薪酬制度和晋级制度两个方面,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这方面都比较落后,建议多参加“麦格顾问”的实战管理课程,来丰富自己企业的专业性。
4、岗位吸引人才
得心应手的工作岗位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应聘者都不清楚自己将从事的岗位是怎样的工作标准,那我想大部分会“放你鸽子”。所以建议您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要把招聘的岗位名称、岗位职能、标准说清楚,这样才更有利于招聘的成功。
5、氛围吸引人才
在一个混乱、消极氛围的环境中工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氛围是决定吸引人才的一个比较直观的因素。比如说,很多年前我曾经到一家企业去应聘,由于没有找到接待部门我便打听一位经理模样的人,结果他对我说:“到哪干都比在这强,我们都快要不干了你还到这来”。当时我很差异,就注意了一下办公区,发现这公司里的人都死气沉沉的,于是我便打消了继续应聘的念头。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他需要领导者专业的管理能力,需要员工具备积极的心态。企业定期举办员工培训是建设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的好方法,因为要改变员工的行为,就要先改变员工的价值观。
推荐文章:
HR秒杀的六类简历
优秀英文简历的修改技巧
简历写作的十个小技巧
HR最关注简历的哪些细节?
网上发送求职简历的四个小技巧… 简历技巧指导原则
外企HR讨厌的十种简历 写好求职信的25个注意事项 简历问题诊断及对策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吸引力 篇3
关键词:人格魅力;兴趣;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当今时代的迅速发展,电子科技的蓬勃兴起,还有很多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依旧循规蹈矩参考前辈的观点和道路,从头到尾参照书本上的死知识,令教学质量不高,自身受到批评而不得解,令学生在听了他们的课之后觉得无比乏味,从而放弃语文这门学科。本文针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吸引力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充满兴趣方面十分合适。如何才能让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在学科上找到自己的吸引点,从此让他们爱上这门学科,深深被这门学科所吸引,培养他们的兴趣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作为一个初中的语文教师,我们也知道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了解几乎没有什么,所以我们可以从头抓起,可以给学生在课上推荐一些比较有兴趣的文学故事书、期刊,让他们课下的时候来阅读,也可以定期挑选几节课让他们把书带到课堂上来阅读,之后让他们读过书之后发表一下自己对于这本书或者小故事的见解和想法,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国的汉字文化,让他们对于汉字的演变历程和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些方法的利用都是为了让学生可以离文学、离语文这门学科近一点,从此让他们被这门学科所吸引,产生兴趣,爱上语文。
二、提高和发展教师的人格魅力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这个职业,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都是一个社会地位极高的职业,从评价一个教师的内外气质、自身修养,到评价一个教师的授课方法、待人接物都可以从进一步反映出他的做人和做事态度,进而延伸到他所教授的学生会有一个怎样的素质。教师作为学生的师长、学生的模范,总是会经意或者不经意间影响到他的学生,所以,学生总是喜欢学习他老师的讲课方法、做事方法甚至是说话和穿衣习惯。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你总是以呆板严肃且有条不紊的方法进行教学,你就会与你的学生产生距离感,他们就会认为你很不好接近,不近人情,所以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不愿意听你所教授的语文课。但是如果你对于刚刚进入初中学生展现出举止大方,活泼开朗,诙谐幽默,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多思考,与他们从开始就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困惑与他们成为朋友,那可想而知你就会是他们愿意沟通的朋友。所以从这两种情况看来,就会想起父母在问自己的孩子:“你喜欢上什么课啊?”其实想想孩子的回答,他们只是因为喜欢上这门课的老师所以才会喜欢上这门课。作为一个教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极大地发展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被你的人格魅力吸引而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创新
语文教师上课的普遍方法就是找几个学生起来读个课文,之后照着书解释一下段意,在黑板上写上点板书,45分钟的课也就差不多结束了,周而复始。可想而知,传承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孩子思维极其活跃,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不起来他们一点好奇心,怎么能让他们喜欢上语文?好的教学方法都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得出来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传承原来教学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进行一些创新。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以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配乐,之后由教师朗诵这首词,也可以在多媒体中配以动画,再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更能由此吸引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对于语文这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都密切相关的学科,提高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这门学科,了解语言文化,不仅是我们为人师表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把汉语发扬光大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共同努力,让语言之帆远航。
参考文献:
卢凤梅.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魅力中国,2014(4).
提高语文课堂吸引力“五法” 篇4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在实施新课程中显得尤为迫切。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而课堂的吸引力与教师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既要有学者的头脑, 又要有艺术家的风范;既要有渊博的知识, 又要有一定的表演才能;既要有慈母般的爱心, 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 又要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仅是“学高为师”, 还要有艺术才能和完善的人格。有实力才能有魅力, 有魅力才能有吸引力, 学生才会佩服你, 进而崇拜你。“亲其师, 听其言, 信其道, 效其行”。试想, 若教师能以宽阔的知识背景, 新颖的思维方式, 流畅的口才表达, 美妙的文字功夫吸引学生, 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能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学生听课就会如沐春风, 如饮醇醪。
二、教师要深研课标, 开发课程
和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的《语文课程标准》, 在理论和实践都将对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认识, 课程资源的开发, 综合性学习的倡导, 口语交际概念的提出, 提升了全国语文教育的理论, 为我们描绘了理想的语文教育, 指明了语文教育的方向。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深入地领会其中的精神、要旨。而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资源, 是教学理念的载体。是训练语文能力, 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的主要凭借。因此, 教师必须掌握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 了解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 真正深入并把握它。同时, 还要突破教材, 综合学生的课本世界,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做到心中有谱, 才能克服课堂中的表面热闹, 华而不实的毛病。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变难懂为易学, 变艰涩为通俗, 变抽象为具体。由浅入深, 深入浅出, 融会贯通, 运用自如。学生听着容易了, 才会喜爱语文, 才会被语文所吸引。
三、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教师的情感、情绪很容易影响、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在跨进课堂前就应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自己情绪低落时, 工作生活不顺心时, 千万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入课堂。一般地, 入教室前应抖擞抖擞精神, 作一次深呼吸, 眨眨眼, 扬扬眉。特别要让自己的眼睛充满光彩, 充满自信。因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最容易从眼睛中看出来。然后面带微笑从容不迫走上讲台, 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感、情绪来教学。学生会被教师这种精神状态所感染, 从而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教师, 课堂上感情充沛、情绪饱满, 他身上就好像有一个磁力场,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之, 若教师走进课堂, 表情木然或情绪低落, 精神萎靡, 动作迟缓, 有气无力。讲解没有激情, 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四、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开场白”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 设计并组织好“开场白” (导入语) 就会吸引学生,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取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教学很快进入佳境。刘显国老师把导入语的基本要求归纳总结成如下口诀:
“名言警句, 群情振奋;故事谜语, 趣味猛增;对比悬殊, 令人吃惊;志士伟绩, 鼓舞精神。巧插小引, 开拓意境;点将开篇, 活跃气氛;新闻奇事, 娓娓动听;切身利益, 人人关心。”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就可以借莎士比亚诅咒金子的名言:“金子, 黄黄的发光的, 宝贵的金子!只要这一点点儿, 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 丑的变成美的, 错的变成对的, 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 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隶!”再如, 魏书生讲《论语》时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火之光, 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 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 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里谁排第一位?他就是我国的孔子。”这么一说, 学生学《论语》的兴趣就来了。当然, 导语的设计有法可循, 但无定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特点, 融入科学性、教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使其灵活多样, 生动有趣。只要运用得恰当就一定能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五、教师要翻新教学手段
提高语文课吸引力 篇5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标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各方面发展关键的时期,是成才的重要阶段。作为培养祖国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各级院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尤其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中国高校普遍扩招,大学生党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高校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他们的价值观、理想信仰呈现多样化趋势,这也给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工作中的一支特殊队伍,他们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频繁、是学生工作一线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重视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才能更务实地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正派、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也才能更好地从源头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一、与时俱进,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吸引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要注意培养人才,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江泽民同志也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工作状况。”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是培养“四有” 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关键所在。在高校中,学生党员应该是一面旗帜,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重要时期,因此,以坚持鲜明的政治方向,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激励他们,使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思想文化阵地,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加强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必须在方法上进行创新,所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要与时俱进,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未间断,而且在校的青年一代,正是它们“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所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抵御这种思想和理想信念的侵害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此时必须重视思想建设,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培养,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近几年高校连年扩招,学生党员的比例下降,加上学生的思想多样性、复杂性和易
被煽动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的难度,而且社会人员的党员比例一直以来都比高校要高,所以在高校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它将是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的有力保障。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的理论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入党前的思想引导重视不够,且存在教育手段单一,形式枯燥,从而造成低年级学生未能很快树立坚定而正确理想信念;
学生入党后的缺少教育引导,以至部分党员入党后出现放松的现象,忽视了党员的培养和使用;学生党员先进性不十分明显,极少数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牢固,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松懈,不能很好地体现先锋模范作用。
2、党支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部分支部的党员发展标准和发展工作流程未能与时俱进,如偏重业务能力素质或学习成绩,而淡化思想品德素质;部分毕业班的学生党支部管理欠规范,忽视了党员的教育和使用,未能充分体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方式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工作制度也不够健全,民主生活会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部分党务工作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未能很好适应新的形势,他们由于自身对党的事业和党的理论了解不深而信心不
足,导致党建工作缺乏实效;另外党支部的委员未能很好履行职位所赋予的义务;
虽然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的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党务工作干部所理解和接受,但是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去开展党建工作的还不多;
3、党员评价考核工作和党员的再教育未得到有效的落实 部分党支部的党员评价考核制度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且考核工作存在滞后的现象,未能充分体现党员考核制度评先促先的积极导向作用;
对党员的再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学生党员的任命培养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吸引力的若干思考
1、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标准,深入推进“强基创先”工程,开展了“创先争优优秀文章演讲比赛”和“各专业党支部内部的党员发言以及讨论会“等活动。同时,按照共产党员“五个带头”的精神,在学校内开展了争创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等系列活动,要求全体党员率先创造先进、争取优秀,带动其他同学大兴创先争优、努力向上之风,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建工作的辐射作用和强大的吸引力。各专业党支部以及班级党支部确立了“加强专业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健康发展”的党建工作内容并深入研究以及实施,为党组织的以及个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党建工作的出色完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加强学习、明确党员应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树立远大理想、不只局限于个人志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所以坚定信仰、忠实执行、自觉实践和积极促进,就是对今天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最新阐释。我们党历来要求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人生追求。纵观党的历史,尽管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不同,但重视强调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始终没有变,可以说是精髓相通、一以贯之的。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抓住了这个根本,才经受住了各种复杂环境和大风大浪的考验,始终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奋斗历史表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不断成功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坚定理想信念是新形势下夺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胜利的迫切要求。随
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各样的诱惑也会接踵而至,在这样的考验面前,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要保持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本色,坚定自己入党时树立的远大理想。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党员的理想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当学作为我党的新生力量,虽然有较大的活力和不可估量的潜力,可也因此伴随着立场不坚定,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等潜在的不利因素。因此,大学生理想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它是这些新生党员能不能坚定立场,做好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指南针,指明灯。
3、贯彻党性修养,促进党员坚强学风建设。
党性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入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观改造的过程,是一个从组织入党到思想上入党的过程,而绝不仅仅是一个履行组织手续的问题。所谓党员,就是个人本身能够自觉改造世界观,经常加强党性锻炼,对于学生党员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大学生党员只有树立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真正地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和接班人。
作为一名党员应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深入学习和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最新最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要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各项工作的进行。
对于学生党员,更应该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严格学习纪律,提高学习质量;勤俭节约,谦虚谨慎,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培养学生党员良好的个人品质,塑造学生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4、把好质量关
党员和干部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旺,主要就取决于这支力量。如果党员质量都非常高,干部队伍建设都非常好,中国的一切问题将都不是问题,我们的宏图大业必将战无不胜。理想和信仰是最根本、最关键的东西。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学生党员提出了新要求。而切实加强“四种品质”得修养是当务之急。何为“四种品质”? 即政治品质、人格品质、责任品质和廉政品质。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党员队伍的“四品”修养,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要。
进一步,党员的先进性就集中表现于较高的综合素质。作为学生党员,首先就必须搞好学习,才对得起学生党员的称号。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文化知识,还应重视科技创新。把所学到的知识化作生产的动力,争当科技前沿的排头兵。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作风和工作方法。优秀学生党员们不仅在三或四年的时间里掌
握了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积极地参加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当了实践的先锋。
5、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及学习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若把网络应用到学生的党建工作中,则会有一定的时效性,优越性。大学生作为新生的力量,更容易接受网络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因而若把党建工作以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则会让学生党员更好的接受,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吸收,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大家的学习和交流。所以校园网(FTP)极大发挥了党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党总支定期把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上,使党员干部在业余时间能够系统地学习,弥补了集中学习时间紧张的缺陷,使党员干部的学习更充实、更系统。党员网络学习形式的创建,进一步拓展了党员交流学习的空间,延伸了党员学习培训的时间,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培训内容,提高了学习培训实效。
6、拓展教育空间,让党支部成为令人心灵温暖的港湾和精神家园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满腔抱负和理想,来到异地他乡求学的时候,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容易让他们迷失方向。
学校党组织有能力也有条件站出来,去填补他们心灵的空白。而
一个个党组织,不但给予了年轻学子必要的权益保障,更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和感情依托,构筑起他们的精神家园。
针对党员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等,引导学生党员认清形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维护学校稳定;以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为目标,认真组织党员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党支部要认真解决学生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断增强学生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7、“幸福教育”是党建以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终极追求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进行适时、适度的情感沟通,应该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付出也是快乐的,这种工作也是幸福的,这种付出的崇高,并不仅仅是因为能够给他人带来幸福,也是因为同时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满足,带来幸福感。管人要靠引导,管事要靠流程。党建工作也是如此。应该有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的工作流程,这往往会避免党建工作无序的烦恼,让人心情愉悦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并清楚党建工作与流程中各相关要素的关系,实现“有序”运
在党建工作中,党员个人幸福有赖于整个团队、整个党组织的幸福。一个和谐温馨的组织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使每个党员将个人的爱好、特长和能力发挥尽致,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对于党组织,必然要求好的管理者能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良好氛围,从而影响着党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影响着每个人的幸福感,而这一切均在润物无声之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党员开展有效的学生生涯规划,这有利于个人持续健康发展,是提高幸福指数的助推器。学生生涯设计就是针对每个人特定阶段(学生生活)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人发展规划,使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只要你愿意往前扩展并保持向上的心态,就有振奋人心的远景。
这个过程应该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是一个可以充分享受快乐幸福的过程。改变心态,认同自我价值实现方式则是提高工作幸福指数的动力。
这也是党建工作以及学校思想工作的终极追求。要让学生党员在幸福中成长,在幸福中坚定理想,在幸福中是现在记得价值。
总之,要想务实地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正派、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必须整合各方面的有效资源,要经过党建辅导员以及同学们的不懈努力,要经过大家的共同学习、交流和帮助,达到身心统一,全面、和谐的发展。
党建辅导员员作为这一艰巨任务的领头人、排头兵以及引导者,必须充分挥现其个人魅力,利用自己党龄久,认识深的优势将广大学生党员紧紧地吸引在党组织的周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吸
引力。
搭建“立交桥”提高吸引力 篇6
《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个目标非常明确,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这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推进。而且,还体现了“双服务”的理念,即现代职业教育既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回归教育本质的体现。而过去,我们过分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生产功能,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决定》时代性很强,国家经济发展改革转型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决定》突破了原有职业教育培养人的层次,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的转型,使教育结构规模更加合理。
《决定》中写道,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决定》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以前说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现在要培养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层次和内容更丰富了。
优化练习设计,提高习题的吸引力 篇7
一、充分挖掘, 提炼活性元素, 提高习题的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 在设计练习时, 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设计出融知识和趣味于一体的练习题, 让他们感到原来习题也可以很有意思。
例如,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 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之后, 巩固部分出示这样一道练习:“这儿有一包卷纸, 撕下一段展开后是什么图形?根据它的信息显示 (规格:138mm×108mm) , 你知道如果将它全部展开, 将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吗?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餐巾纸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学生很熟悉。餐巾纸的面是长方形, 包装纸上介绍使用的是a×b这种形式, 则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现在将它提取出来,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激活, 学生明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先, 告诉我们它是一个长方形。其次, 说清楚了这是一个多大的长方形。将圆柱形卷纸的曲面展开, 便能得到一个很长很长的长方形。这无疑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有效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无形中又提高了习题的思维含量。
又如, 学习“混合运算”时, 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进入迷宫的密码是※◎◎◎, 请你根据下面的算式来破译密码。28+54-※=73, ◎×7+23=72。”这道习题借助“破译密码”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载体, 充分调动起学生解决此类混合运算的兴趣, 使原本相对枯燥的混合运算, 披上了一件靓丽的“外衣”, 学生“穿”上后, 自然乐在其中, 流连忘返了。
二、打破常规, 防止思维定势, 提高习题的针对性
在日常的训练中, 呈现给学生的题目往往是相对固定的类型, 有不少是反复训练的, 而一些是需要反向思维的, 有多余条件的, 甚至根本无法解答的题目, 学生很少触及, 时间一长, 就比较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例如, 这样一道题:“李东的房间长4米, 宽3.6米, 家里准备给西面的墙刷上漆, 这面墙上的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 按每平方米需用漆0.4千克计算, 他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的漆?”试验结果为:全班53名学生, 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4人觉察到了题目的异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当学生掌握了一种类型题目的解法之后, 便逐渐形成了对某一类题型的解答定势, 这使得学生在解题时形成了一种习惯, 即看到题目的部分内容就知道了题目大概的样子、该怎样解决, 然后采用套用和模仿的办法机械地处理。这样的后果便是:学生渐渐在思维上产生惰性, 解题时不多看、多想, 解题缺乏创造性。应该说, 这样的练习做得越多, 学生反而越容易笨, 正所谓“熟能生笨”。所以, 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经常出现类似习题, 以提高学生对于练习的敏感。
再如, 针对易混淆的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对比练习。有些“看上去差不多”的应用题, 学生往往不认真审题, 造成解题错误, 而通过对比练习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比如, 有这样两题:1.有40吨煤, 运走了吨, 还剩多少吨?2.有40吨煤, 运走了, 还剩多少吨?这两题, 不少学生会认为是同一类型, 但通过对比之后, 学生就不难发现:前者比后者多了个“吨”字。一字之差, 吨与表示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前者是一个具体量, 而后者则是一个分率。这样, 搞清楚意义之后再确定算法, 就不会混淆了。
三、加强操作, 创设生活情境, 提高习题的探索性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 难免枯燥、机械、严肃而重复的作业尤其令人乏味。根据这些特点, 应转变作业方式, 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有声有色的活动, 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和交流。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 常会出现类似于“把三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这种类型的问题, 看似简单, 可对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并不简单。这种情况就可安排学生操作, 让学生用三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代替三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 动手拼一拼, 用眼看一看, 拿笔算一算, 得到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求出答案。这样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在画圆时, 设置以下问题:1.你能用多少种方法画圆?2.你是怎么画的?3.使用圆规画圆时, 圆的大小怎么确定?圆的位置怎么确定?在研究圆心、半径、直径时, 设计了这些问题:1.你认识了圆哪些部分的名称?2.这些名称在圆的哪些位置?请画出来。3.圆的各部分名称各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4.你所研究的圆的半径与直径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这样让学生通过“绕”“滚”“折”“画”等实践操作活动自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创造展示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机会, 而学生对这样的题目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加强管理,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篇8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例如教学规模的稳定性比较差, 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吸引力。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生产型、服务型的工作, 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大量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才。但是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 由于管理不够严格, 招生制度不够完善, 导致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因此, 企业在接纳职业教育毕业生时的积极性不高, 同时在就业时, 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在薪资水平上不够高,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部分职业教育学校由于吸引力不强, 导致其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部分学校的社会声誉及办学水平不高, 教学质量低下, 就业率不够等, 都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部分学校在招生时, 进行虚假宣传, 对学生入学时的承诺难以兑现, 这种招生管理方式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同时还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 进一步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往往包含复杂的原因和矛盾。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规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但是在教学质量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学校盲目追求教学规模和经济效益, 教学投入和教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学生数量, 导致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 学校设置的专业往往是一些低成本的重复性专业。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处于超负荷状态, 导致学校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资金加强其内部管理和进行教学改革, 导致学生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削弱。
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措施
职业教育吸引力是一个涉及这个社会及教育体系的因素, 加强专业教育吸引力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需要各个方面的投入。对于学校来说, 通过不断完善其专业设置, 提高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突出表现在就业上, 如果学生的就业畅通, 就业满意率比较高, 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促进学校的发展, 而且可促进学校的招生。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的过程。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素质。在职业教育过程中, 通过完善内部的质量管理和条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且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在职业教育中, 通过不断加强内部改革和管理, 做好教学改革的创新工作, 不断使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有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这样才能使学校完成招生任务, 能够留住学生, 使学生通过学习满足社会需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同时, 教师是学校教学能够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对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具有深远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不断挖掘教学内容, 构建教学情景, 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其中, 最终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对职业态度能够认同和内化。
在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过程中,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通过统筹兼顾, 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职业教育时, 应当由以经济为中心向以人为这些转变, 把学生和家长对学生的满意度放在教学的关键位置。同时将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 通过学生的就业评价和就业质量对其教学进行判断。为了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应当从传统的单一就业能力向就业、创业及继续学习能力方向转变, 使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在实施过程中,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 完善学校的教育结构, 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平衡发展。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 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 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优质职业教育专业, 不断增强自身在市场发展中的吸引力。
三、结语
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于改善我国的劳动力结构, 扩大就业, 以及提高就业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学校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吸引力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 从加强内部管理,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着手增强学校在社会中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名梁.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述评[J].职教通讯, 2010 (10) :13-18.
[2]耿立华.管理视角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10 (34) :82-85.
提高语文课吸引力 篇9
关键词:地方广电媒体,专题节目,吸引力
电视专题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种类之一,一直得到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的普遍重视,节目运行状况良好,节目总体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现今的环境下,各种影视节目和综艺节目占据了电视荧屏的主要市场,人们更为重视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遇到了发展瓶颈。如何找出制约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因素,制定适合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规划,对于现今的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地方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瓶颈
以金昌电视专题节目为例,其发展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就主观因素来看,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金昌市隶属于甘肃省,东连河西走廊,北连祁连山麓,海拔较高,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其次,从金昌辖区和人口来看,金昌市境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辖1县1区,总人口43.77万人。金昌市辖区内的居民是金昌市电视节目的主要收看来源,而金昌市的人口总数不多,造成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再次,自然条件差和待遇低造成人才流失严重、专业人员严重不足。金昌市位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再加上气候冬冷夏热,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金昌市乃至整个甘肃省内的收入仅为东部发达地区同档次的1/3左右。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和对文化娱乐事业的大力开展,西部地区的很多电视编导、专业制作人员也纷纷加入了东迁的大军,以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虽然金昌市里每年都在坚持引进人才和人才外训,然而从一线派出去学习的记者却很少,没有机会学到最新的节目制作编播方法。此外,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决定着包括媒介市场以及与媒介发展相关的消费市场、广告市场在内的市场整体发育及成熟的程度,也决定着媒介经营、管理机制的水平与活力,媒介产生和发展必定同样受到市场化程度相当大的制约。金昌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化、市场化程度低,制约传媒产业的发展,也就不利于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最后,由于受地域的限制,节目题材的选择范围相对狭窄,受众的定位空间小。
除去诸多主观因素的制约以外,还不能忽视来自外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就行业竞争来看,金昌电视台还面临中央台、甘肃省台等主流电视台的压力,以及东部媒体的“西进运动”所导致的大量受众群的分流;此外,受现今群众文化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人们更加青睐于具有娱乐性的影视节目和综艺节目,而对一些专题类节目的关注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收看金昌电视台专题节目的观众占有较低的比例,而不收看的主要理由是“政府腔调太浓”“节目制作不精美”等。
2 提高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吸引力的建议
2.1 贴近人们生活实际办节目
要想办好专题节目,提高此类节目的收视率,首先要把握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度,明确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以制作有新意的专题节目。因此,专题节目的内容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既要考虑政治需要,又要考虑群众的需求。由于金昌电视台的主要受众是城镇居民,宣传反映居民生活的专题当然也就成为其主要任务之一。在解决贴近居民生活的问题上,可以借鉴它山之石,以实现节目内容的转变。例如,某省电视台清楚认识到受众群体的重要性,积极为城镇居民打造收视平台,以贴近百姓生活,切合广大人民实际生活需求,该电视台制作了反映百姓生活的故事类专题节目,并辅以著名评论家来主持,节目幽默诙谐,专题性突出,实用功能强。节目一经播放,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不但解决了许多家庭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专题节目收视难的问题,提高了电视台的收视率。
2.2 掌握拍摄技巧,做好专题节目拍摄细节
电视专题片有着较明显的纪实风格特征。然而,只注重真实性,“再现”生活已经远远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好的电视专题片必须纪实与艺术并重,客观与主观结合,使画面不失真实而又具有魅力。因此,在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要根据专题片体现出来的不同思想感情把握拍摄节奏,可以借助镜头运动和后期剪辑,将事物变化和人的内心世界的波动丰富的表现出来。目前,备受追捧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巧妙地运用了长镜头和后期剪辑准确再现事物的原貌,将人物内心朴素而复杂的情感真实表现出来,更好地体现了纪实的美感。
专题片制作在把握节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细节的捕捉和处理。著名纪录片学者陈汉元曾说:“谁能拥有足以反映、表现人物个性的众多细节,谁就有可能把故事讲得好听好看。”因此,在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不仅不能忽视微小的细节,还要将如人物的面部表情、植物生长等细节展示出来,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以人为本,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坚持精益求精,才能提高专题片的视觉效果,才能制作出广大观众认可的地方广播电视专题节目,最终达到提高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晓.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1).
提高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的探索 篇10
1. 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不足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工程经济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系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工程实践中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为学生将来毕业后从事与工程经济相关的工作奠定职业和能力基础, 是工程管理专业经济类平台中的核心课程。如此重要的课程, 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好好学呢?出现这种不良现状的因素之一就是课堂吸引力不足。为了取得好的课堂教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导”, 在独立学院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要想实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并不容易。相比于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 独立学院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偏低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 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 缺乏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这直接导致他们的功利性过强, 对课程学习推崇“实用主义”———有用的就学, 没用的就不愿意学。比如在工程经济学课堂上经常有学生问:“这个东西学了对以后的工作有用没有用?有多大用?直接用到工作中的有多少?”此外,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学习动力, 也是他们丧失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学生没兴趣, 不愿意配合老师, 让老师一人站在讲台唱独角戏, 这样的课堂, 要想提高其吸引力就尤其困难了。
1.2 教师层面
“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具有吸引力, 就应该吸引学生。由于教师自身的因素, 学生上课没有兴趣的现象不在少数。我在一堂“资金的时间价值”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任课教师从上课到下课的45分钟时间里, 几乎就是在念对照多媒体投影屏幕上的字。这样照本宣科式的讲授, 怎么不让课堂“睡倒一片”呢?这充分说明了如下问题: (1) 教师知识结构单一, 且课前准备不充分, 教学内容空洞,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2)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不善于用话题引导学生, 照本宣科, 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3) 教师课堂组织能力不强, 唱独角戏, 不给学生释放个性的机会, 缺乏师生的双向交流, 课堂成一言堂, 学生感到孤独无味; (4) 教师课堂语言干巴巴, 缺乏幽默风趣, 语速偏快, 语调缺少抑扬顿挫, 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此外, 教师的个人情绪、言谈举止, 以及平时的师生关系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1.3 学校层面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 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保证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因此, 增强课堂吸引力, 搞好课堂教学管理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校对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抓得不够“实”、不够紧, 导致任课教师对课堂管理的方法不够妥当、观念陈旧, 进而致使课堂秩序混乱———讲话、玩手机、听音乐, 等等。由此, 教师无法教、学生无法学, 原本要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成了泡影,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的课堂, 根本就谈不上“课堂吸引力”。
2. 提高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的办法
工程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课程之一, 是为工程师、设计师、经济管理界人士和在校学生们构建市场经济观念、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是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日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或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 增强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 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十分必要。我认为, 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讲,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增强课堂吸引力。
2.1 投其所好
这要求教师熟悉学科特点, 熟悉学生特点, 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解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逻辑性强, 来自工程实践, 又对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讲述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时, 如果只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上的“照本宣科”显然不够, 脱离了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学不学无所谓, 学了也没什么用”的错误观念, 自然对之不感兴趣。因此, 这类课堂的教学重点必须放在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 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才能彰显其价值, 把学生的“精、气、神”吸引到课堂上。“投其所好”还反映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规律, 精心备课, 优化教学设计, 恰如其分地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场景, 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2.2 情感互动
课堂教学既是师生信息互换的过程, 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要使课堂具有吸引力, 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课堂具有感染力———用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 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 倾注真情;用激情带动学生, 用真情唤醒学生。教师有了激情, 就会显得神采奕奕, 才能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 激活学生思维, 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让课堂热情洋溢。相反, 如果教师没有激情, 只是敷衍了事, 纯粹为了完成任务而上课, 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对这种课堂的听课兴趣与欲望;教师无真情讲课, 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 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 师生即使面对面, 也犹如背对背。那么课堂上教师如何释放激情呢?一方面靠语言展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生间信息的传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教师教学语言的快慢强弱、轻重停连、声调跌宕等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 教师要用好教学语言, 以此打动学生。如雷贯耳的大声叫吼, 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有气无力的低声吟唱, 易让学生昏昏欲睡;太过慢条斯理的表述, 易让学生等得着急;说话像打机关枪似的, 易让学生无暇思考。唯有抑扬顿挫、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才能把课讲得生动形象, 吸引学生, 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另一方面靠行为动作 (也就是肢体语言) 展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肢体语言对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吸引力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的一个激励的目光、一个赞许的颔首、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委婉的批评、一个夸张的手势, 都会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火热的激情。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二者珠联璧合, 能够很好地实现“情感互动”的课堂教学。
2.3 革新方法
传统的“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模式, 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枯燥无味, 很难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和音像设施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 实现声、光、电的全方位展示;在增加课堂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 又增强了趣味性和吸引力, 刺激了学生的感观系统,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新传统教学模式, 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既能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与文字显示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 又能通过节省写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这一点对于增强课堂吸引力也是十分有利的。“革新方法”, 要求教师能根据“工程经济学”的授课内容, 适当采用Excel软件教学。比如在教学“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时, 应用Excel软件可以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Excel软件提供了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函数:NPV函数、FV函数、PV函数、PMT函数、PPMT函数、IPMT函数等, 这些函数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提供了方便。比如在教学“敏感性分析”等内容时, 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图表功能方便地绘制出敏感性分析图, 并可以通过动态图表的绘制直观地看出随着项目条件的变化其敏感性分析曲线的变化, 易于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对分析指标的灵敏程度。直观生动的图表展示, 能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2.4 身正为范
这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召力、吸引力。“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由此可见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的行动教育、感染学生。日常生活中, 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平易近人、胸怀博大、积极乐观,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能给学生传递前进的动力与自信心, 善于触动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 靠崇高的人格魅力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能给学生注入一股莫大的教育力量。因为, 只有有威信的教师才会让学生喜欢, 而学生喜欢老师, 就会喜欢老师从教的课堂。
3. 结语
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 有利于实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集中注意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工程经济学课堂吸引力, 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努力。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水平、丰富的课堂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申建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 :62-63.
如何提高建筑力学课堂的吸引力 篇11
内容摘要:通过分析目前的《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对其中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力学》课堂吸引力的几个应对措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标。
关健词:建筑力学 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
《建筑力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组成,不仅包括静力学的基本知识,也涵盖了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同时涉及到平面静定和超静定结构体系在各种条件下的近似分析方法等。
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简述
1.教材现状。目前大部分《建筑力学》教材章节篇幅较多,跨越三大力学,知识面广,难度也大,一般采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编写,重视考试结果,对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弱化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教材要求的最佳学时一般为100学时左右,而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考虑,授课学时一般安排在50学时左右,学时分配严重不足。
2.教师授课现状。现在高校教师趋于年轻化,一些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自己理解也不够深刻,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有效结合,课堂既不够生动,也缺乏说服力;而不少教师在实践知识匮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花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演示理论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学习起来不仅乏味也很吃力。
3.学生学习现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个别学生中学阶段学的是文科,力学基础很薄弱,而且建筑力学的概念比较抽象,计算较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很多同学一旦某堂课跟不上节奏,在后续的学习中就会越落越远,从而导致厌学情绪加重,课后作业往往不能独立完成。
二.提高课堂吸引力措施
1.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大纲,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应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合理取舍教材中存在的交叉和重复内容;去掉相对较难而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很少会用到的知识点,如“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组合变形”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人群应分层次教学,比如建筑相关专业,扭转问题工程实际遇到较少,可以不讲。
2.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传统的黑板板书模式,学生一般可以跟上进度和思路,做好笔记,但是板书过程往往会影响到课程进度,特别是在例题的抄写和画图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课堂也缺乏生动性。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功能,给课堂带来丰富的表现力,在增强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多媒体课件通过电脑排版,文字、公式书写更加工整和规范,充分体现了治学的严谨性,也给任课教师节约了不少板书时间。
3.采用启发性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繁琐的推导过程,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要善于整理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作答,如学习材料的力学性能之前,可以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讲起,概述其锋利程度,然后转到东汉时期刘备所持的由海外寒铁精英铸就的双股剑,提出问题:如果越王勾践剑与双股剑交锋,谁会取胜?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对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认识。
4.增强课堂互动性。课程上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问环节必不可少,怎么避免提问的冷场和学生的反感呢,灵活的处理课堂互动,将会有效化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尴尬。如学生被点起来直言不会做,你可以给他场内求助的机会,该生可以选择认为能够回答的同学求助,直到回答正确为止;对于一些重要的习题演练,可以在课堂上先分小组讨论,讨论完毕之后各组推荐学生到黑板板书,之后该生还必须参照教师标准跟同学们讲解解题思路和过程,一来不会因为学生没有准备好而尴尬,二来也给了学生上台表现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5.引入实验和实践环节。建筑力学课程理论性较强,适当增加实验环节,可以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书本结论变得更为真实,也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学习材料的力学性能时,让学生亲自操作机器,感受一下低碳钢拉伸的四个过程,当看到自己创造的结果和书本结论相吻合时,学生一定是既紧张有兴奋的,相信做过实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三.结语
建筑力学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力学基本知识体系,并在工程实际中进行应用,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建筑力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传统的教学中引入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视野。
提高语文课吸引力 篇12
1 地方广电媒体专题节目发展的现状
1.1 法律专题性节目较多
纵观现代大多数的广电专题节目, 大多是刑事类案件, 如谋杀、抢劫等恶性事件, 长期叙述此类专题, 必然会使观众产生压抑的心情。虽然专题能够将事件剖析得清晰明了, 但是其现实教育意义却有待提高。专题节目这种发展趋向与采编人员有关, 采编人员可能认为此类新闻比较能吸引受众, 但事实上, 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却造成了地方广电专题节目形式的单一化, 久而久之, 观众必然失去观看的兴趣。
1.2 拍摄技巧有待提高
电视专题片具有比较明显的纪实风格, 因此真实性至关重要, 但是如果专题节目过于注重真实, 就会逐渐忽略掉观众的审美需求, 使专题节目的可观赏性下降。目前, 从地方广电媒体采编上来看, 节目的视觉效果有待提高, 很多画面存在严重失真的情况, 叙事手法单一, 节目感情上没有太大波动。
1.3 节目主持风格单一
广电节目专题往往是由主持人先叙述事件的大概情况, 然后通过相关资料配以语言阐述, 这种传统单一的叙事手段很难吸引受众的眼球。观众第一眼看过去, 会感觉毫无新意, 自然会选择换台。
2 提高地方广电媒体专题节目吸引力的措施
2.1 节目应贴近群众生活
要想专题节目受到群众的欢迎, 就要体现节目为民服务的功能, 提高节目收视率。具体实施策略上, 首先, 要找准专题节目的度, 明确节目的受众群, 以期制作出有质量的专题节目。因此, 广电媒体可以利用互联网、实际问卷的方式来调查受众群, 将受众进行划分。例如, 如果此类专题节目的观众以农民群众为主, 就应多找一些有关农民生活的素材。而如果收看这档节目的观众中青年群体较多, 就可以收集一些创业、时尚等方面的专题素材, 做到有的放矢, 既不脱离客观实际, 又考虑到群众的需求。其次, 专题节目要紧贴群众生活, 为群众办实事, 如利用24小时热线电话接受群众来电, 群众可以向电视台反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电视台通过整合群众所反映的信息, 将处理事件的过程以专题的形式呈现, 一方面提高专题节目的收视率, 另一方面真正为百姓做实事, 解决群众的难题, 树立广电媒体的良好形象。再次, 广电专题节目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评论家主持, 节目语言与风格应是诙谐幽默, 但又不失深度。同时辅以故事性的讲述形式, 以收获更多观众。最后, 广电媒体应不断丰富专题形式, 做到老少皆宜, 雅俗共赏, 提高专题节目的吸引力。
2.2 掌握拍摄技巧, 抓准细节
电视节目强烈的纪实特点强调其真实性、准确性。然而, 在吸引受众时, 这并不是唯一要求, 因为专题节目是以视觉的方式呈现给受众的, 如果受众第一眼对专题画面感到厌恶或者认为其千篇一律, 显然不能对节目产生兴趣。因此, 专题节目的生活化“再现”功能不仅要求真实性, 还要注意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在具体制作过程中, 要求采编人员将专题人物的情感表现出来, 把握叙事的节奏, 设置悬念、高潮等, 利用特殊的拍摄或者制作技巧将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使观众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在拍摄手法上, 可以借鉴《舌尖上的中国》, 巧妙运用长镜头与后期剪辑, 将生活化的情境展现在荧屏中, 使整个事件的经过、情感波动、教育与反思意义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另外, 电视节目专题片在强调真实感与节奏感的同时, 还要注意细节的捕捉与处理, 因为细节往往能够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无需解说, 观众也能从中体会专题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 在专题片的采访与编辑过程中, 要求记者与拍摄者抓住事件的细节, 任何微小的细节也不能放过, 如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以期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3 结语
面对广电媒体专题发展的困境, 只有从观众实际出发, 强调以观众为本的理念, 精益求精, 才能提高广电专题节目的吸引力, 制作出广大观众认可的专题节目, 最终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 梁湘梓, 徐书婕.论互联网时代“广电媒体+”之融合创新模型的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 (1) .
[2]陈炜.全媒体格局下城市广电媒体的战略转型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8) .
[3]吕华宁.地方广电媒体如何办好文艺节目[J].新闻世界, 2010 (9) .
【提高语文课吸引力】推荐阅读:
提高语文课堂吸引力05-09
怎么提高自己的吸引力10-13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06-12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10-05
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10-17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10-18
提高语文背诵的技巧07-06
学习成语提高语文素养07-11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08-11
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