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为中心

2024-10-14

结果为中心(通用7篇)

结果为中心 篇1

1 引言

1.1 科技管理新范式

目前国际上科技管理的主流思想是技术经营。技术经营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经营技术的手段来创造经济价值而制定的战略规划及对战略规划进行部署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1]。最早提出技术经营概念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William Miller教授,针对美国上世纪80年代研究开发成果的转化率和对经济贡献率都很低,科研机构和高校大量的研究成果都搁置在实验室的情况而提出的创造性理论[2]。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美国高校开始开设技术经营课程,1994年已有103所高校参与。2002年,美国有200个大学或研究生院开设技术经营专业,平均每年向社会提供1万名技术经营专业人才。日本研究者强调,正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MOT教育,才使得10年之后的本世纪90年代美国的技术创新活跃,经济形势繁荣,而市场的积极响应又促进MOT教育广泛和深入地展开(寺本义也,2002)[3]。技术经营使得研究和开发效率和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因此,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达国家陆续采用技术经营模式。而国外推进技术经营的目的是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真正成为技术的经营者,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不仅仅懂经营,而且善于经营,成为技术经营高手。韩国自1990年MIT经营大学院设立了技术经营学位以来,正式引入了技术经营思想,并把技术经营理解为“技术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之后,1999年,韩国技术经营学会出版的技术研究杂志上将技术经营定义为:“通过工学与经营的融合,使得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获得成功的学问”。这充分说明韩国引入技术经营是重视研究开发事业的投资效益。

1.2 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方法

管理思想是制定政策和建立制度的旗帜,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在以技术经营为主导的科技管理理念下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其中,以结果为中心的R&D评价制度已成为目前技术经营理念下科学技术评价的趋势和方向。

(1)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内涵及概念。

以结果为中心(或以结果为导向)是ISO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之一,即强调经营、管理和工作的结果(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态度均要符合结果的要求[4]。

结果中心与单纯强调结果不同,结果中心同时关注过程、状态和能力,只是将结果的要求作为评判过程、能力态度的标准。

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就是根据员工(团队)的工作成果对员工(团队)进行绩效考评的方法。以员工(团队)的工作结果为基础的评价方法是衡量员工的最终工作结果,它体现员工(团队)凝结形态的劳动。这种方法为员工(团队)设定一个最低的工作成绩标准,然后将员工(团队)的工作结果与这一明确的标准相比较。

(2)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方法。

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法、直接指标法、绩效标准法和成绩记录法等实施步骤和基本方法。

目标管理法体现现代管理的哲学思想,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目标管理法的基本步骤是:战略目标设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

绩效标准法采用更直接的工作绩效衡量的指标,通常适用于非管理岗位的员工,衡量所采用的指标要具体、合理、明确,要有时间、空间、数量、质量的约束限制。

直接指标法采用可监测、可核算的指标构成若干考评要素,作为对下属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的主要依据,如:对非管理人员,可以衡量其生产率、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评估可以通过对其员工的缺勤率、流动率的统计来实现。

成绩记录法是新开发出来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是:先由被考评者把自己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成绩写在一张成绩记录表上,然后由其上级主管来验证成绩的真实准确性,最后由外部的专家评估这些资料,决定个人绩效的大小。

在科技项目的评价过程采用的“以结果为中心”的“中心”,是R&D流程(立项→研究→结束→应用)中应用阶段的效果和因此带来的组织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之意,例如论文被引情况、技术转化并产业化后产品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及竞争力,等等。

本文通过研究以结果为中心的韩国R&D评价制度,了解韩国科技项目评价体系结构,分析评价机制和体制及其制度背后的动因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科学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2 韩国科技项目评价体系

据韩国知识经济部2005年统计资料表明,韩国R&D事业化成功率仅为10%~30%,与先进国家相比相差10个百分点,认为R&D事业化成功率的提升对提高政府R&D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韩国政府自2005年12月起调整和改进了一系列监督和评价机制,加强了政府R&D事业的管理,到2008年全面实施以结果为中心的科技项目的评价模式。新的评价模式增加了经济性的评价,使得R&D项目评价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

科技项目评价是指科技项目从立项到鉴定后的一定时间内,对项目进程及其效益进行的评价活动,是对应于R&D流程的投入(input)、进程(process)、输出(output)、结果(outcom)的评价。科技项目评价包括立项阶段的事前评价、研发阶段的中期评价、完成时的终评价和推广应用(产业化)阶段的事后评价等四种[5],如图1所示。

(1)事前评价。

事前评价是指以经营效果最大化为目的对R&D项目课题的筛选过程。对应于R&D流程的投入阶段(input),以市场前景和技术营销路线为标准,衡量课题的合理性及R&D项目投资结构的适当性。事前评价包括:R&D项目适当性评价、投资结构评价、风险性评价等。

(2)中间评价。

中间评价是对应于R&D流程中研究阶段(process)的评价,对课题研究计划的连续情况、达到研究目标的可能性、成果转化可能性指数等进行评价,最终提供追加经费、项目变更及终止等评价结果。中间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定性和定量测评R&D项目进展情况,将测评结果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通过监督和管理使R&D事业符合预期目标,为了使鉴定评价和事后评价都达到最佳效果而采取的先期措施。

(3)终评价。

终评价对应于R&D流程的项目完成阶段(output),它是对项目是否按时完成、项目成本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的评价,最终给出是否批准转让的意见。

(4)事后评价。

事后评价对应于R&D流程的结果应用阶段(outcome),它是项目对企业的销售及竞争力的贡献率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剖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特点,分析哪些项目对企业贡献的可能性最大,哪些项目是失败的项目以及项目特点等。

3 韩国科技项目评价机制

韩国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工作由计划财政部负责,内容包括评价计划的制定、评价指标及标准的制定、评价、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四个方面。

3.1 成果评价计划的制定机制

(1)五年计划。

计划财政部部长每五年制定一次成果评价基本计划,包括:研究开发成果评价基本方向、有关评价对象及方法、成果目标及成果指标的设定、评价结果的应用及公开、研究开发和普及成果评价方法、成果评价专家的培养及专家的聘用事宜以及计划财政部部长认定的事宜等。

(2)年度计划。

计划财政部部长每年根据成果评价基本计划,制定和公开评价对象及研究开发成果评价实施计划(包括日程安排),并传达给有关中央行政机关及研究会。

3.2 成果目标及成果指标的制定机制

成果目标及成果指标分别用于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研究和鉴定阶段的评价指标,包括研究开发事业目标及指标和研究开发项目目标及指标的制定。

(1)研究开发事业目标及指标。

研究开发事业目标及成果指标标准由计划财政部部长负责制定。计划财政部部长组织成果评价专家及中央各行政部门的公务员,成立成果指标审议委员会。成果指标审议委员会制定反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不同研究开发类型和不同技术领域特征的研究开发事业目标及成果指标标准,并提供给中央各行政机关及各个研究会。成果指标审议委员会委员的构成及运营模式,通过总统令颁布。

(2)研究开发项目目标及指标。

中央各行政机关及各研究会负责人负责制定所管辖范围内欲推荐项目的战略目标及与其相应的分年度、分不同研究阶段的详细的研究目标和成果指标。

3.3 评价机制

韩国国家研究开发事业评价内容包括研究开发成果评价和研究机构评价。研究开发成果评价方式有特定评价、内部评价和上级评价三种[6]。

(1)特定评价。

特定评价是指计划财政部对长期大规模投入资金的项目和事业之间有相互联系的项目、多数中央行政机关共同推荐的项目、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项目及计划财政部认为有必要评价的项目进行的评估活动。其中,特定评价指标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把关制定,评价结果则上报给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下一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内部评价。

内部评价是指中央各行政部门分别对各部委所属部门承担的R&D项目进行的评价活动。除特定评价项目之外,所有国家研究开发项目均属于自我评价项目范畴。研究机构的评价由中央各行政机构和研究会负责,评价结果由中央各部委负责上报给计划财政部。

(3)上级评价。

上级评价是指计划财政部对各部委制定的自组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成果目标和成果指标的合理性及内部评价程序、方法的客观性、公正性,等等。上级评价由计划财政部负责,评价结果下发给中央各行政部门及研究会。

韩国国家研究开发事业评价方式及评价范围如图2所示。

韩国的科技评价,管理与执行分离。评价指标的制定过程首先由熟悉行业的各行政部门负责起草,保证指标的行业吻合度,审批和决定由上级管理部门把关,保证行业之间指标水平的统一;执行过程由下级部门完成,执行结果由上级部门统一掌握,以便上级部门制定和调整计划作参考。

3.4 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

计划财政部部长负责把评价结果应用于研究开发事业经费的分配及调整,中央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及研究会根据内部评价结果修订及补充调整研究开发事业的推广计划,并向相关部门建议奖励取得优秀成果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提高研究者待遇和改善研究环境。

韩国科技项目评价机制如图3所示。

4 韩国科学技术评价制度的变迁

20世纪80年代,韩国科学技术评价以研究课题评价为中心,90年代开始随着研究开发事业的扩大和多样化,引入了R&D事业及机构的评价,科学技术评价开始向以结果为中心转移。其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应用过程可划分为:准备阶段、启动和完善阶段、全面实施阶段这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制定相关法律,设立专门的组织,制定具体方案,为新制度的建立做了大量的铺垫。具体内容如下:

1)1997年4月制定了《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法》,1998年4月启动国家研究开发事业的调查、分析及评价示范工程。

2)1999年1月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长为总统),负责制定和调整科学技术政策,审议和评价国家研究开发事业。

3)2001年1月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展国家研究开发事业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编制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01)、国家技术蓝图(03)等中长期计划。

①2003年12月制定了“国家研究开发事业的调查、分析、评价及事件调整、制度改善方案”,提高了综合调整制度的战略性,评价活动向以结果为中心转移。

②2005年5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了《国家研究开发事业评价制度改进方案》,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各部委的自律性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价的实效性,评价制度改进为各部委自组评价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权威评价、专业评价体系[7]。

(2)启动和完善阶段。

建立相关法律,以法律手段推行新制度,建立了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具体评价提供操作依据,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其制度。其具体过程如下:

1)2005年12月颁布了《国家研究开发事业成果评价及成果管理法(研究成果评价法)》,建立了以结果为中心的国家R&D事业评价体系,为国家R&D事业的良性运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研究开发事业评价制度改进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2)2006年底制订了《国家R&D事业成果评价标准》[8],2007年对连续性项目开始示范性评价。

(3)实施阶段。

根据示范性评价的实践,在补充和调整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新制度,国家研究开发事业评价开始进入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阶段。

2008年2月对《国家研究开发事业成果评价及成果管理法》进行了修订并执行该法,开始对所有国家R&D事业进行评价,从而国家R&D事业的评价从以往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能力等过程评价为中心,向以成果目标的适宜性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包括研究能力)等以结果评价为中心转移。

通过分析韩国科学技术评价制度的变迁过程,我们认为新制度的建立需要适应的环境和配套的政策,用法律形式制定评价制度更有利于其推行和实施。

5 韩国科学技术评价机构的重组

韩国《国家研究开发事业成果评价及成果管理法》为建立以结果为中心的国家研究开发事业成果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应用于国家科技计划的调整过程及有效利用产出成果的管理体系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提高国家研究开发事业的监督、管理效率,加强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的最高议事机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职能,配备了干事及旗下的委员会,又把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干事提升为教育科学文化首席长官,掌管国家R&D事业评价的全部事宜,协调和管理教育科学技术部和计划财政部分担的R&D事业评价工作。原科学技术革新部更名为教育科学技术部,负责研究和规划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制订和调整国家R&D分配方案、调查和分析国家R&D事业,R&D预算及评价工作移交给计划财政部负责,包括评价标准的制订等[9]。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功能重组情况如图4所示。

调整之后的机构设置使管理与评价分离,管理与评价职能分别由教育科学技术部和计划财政部分别负责,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但又由教育科学文化首席干事的统一管理下有序地开展,确保教育科学技术部与计划财政部和其他中央各部委之间的协调和统一管理。

6 启示

随着国家R&D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家R&D事业作为政府直接干预科技、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科技支撑,同时纳税人对政府资助的科技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日益关注。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家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模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绩效,保障科技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发达国家都采用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模式,通过研究韩国国家研究开发事业评价体制、机制的转换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1)引入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模式,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国家研究开发事业良性循环的保障。以结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今后R&D事业管理的趋势和方向,也是提高R&D事业经济效率的手段。从制订计划、项目立项和完成过程及推广应用阶段乃至产业化之后的经济效益进行全程评价,并且把结果再应用于下一个计划的制定、调整和经费投入阶段,从而使研究人员关心成果的利用,重视成果的市场化,同时拉近研究人员与市场的距离,避免以往研究结果与市场脱节现象,提高研究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保障研究人员、实验室、企业和市场之间良性循转,同时也体现了“以结果为中心”之意。

(2)细致入微的法律制度是科技评价的依据和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的保障。纵观韩国科学技术相关的法律,内容清晰透明,责任落实到人,如:韩国《国家研究开发事业成果评价及成果管理法》第十项第一条中规定计划财政部长官必须向计划制订和调整部门提供依据本法第八项和第七项中规定的评价结果[10]等,有利于制度的执行,加强评价人员的自我约束力,保证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3)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下选择适合的评价机制与体制,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是促进研究开发事业发展的保障。韩国自2005年引入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以来,国家R&D事业的管理与评价分离开来,通过调整机构又由同一部门归口管理,使其便于协调和沟通,同时又加强了管理和监督的职能。

总之,以结果为中心的科技管理模式是当前科技管理的发展方向。不难看出,以结果为中心的科技管理的深层意义是缩短研究人员与市场的距离,培养研究人员的市场意识和技术经营意识,使技术不再停留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内部,而是成为利润增长的一种要素,是未来技术商品化的必要铺垫,是国家科技投入提高效率性和效益性的有效导向,是政策背后的真正诱因。因此,提高国家R&D事业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使研究人员尽早成为技术经营专家,研究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及相应的体制、机制,设计有利于新的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机构,是当前急需要研究的课题,而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依法来维护和监督环境的建设是新制度建立的基础。

摘要:通过研究科技管理新范式下以结果为中心的韩国R&D评价制度,分析韩国当前科技项目评价体系结构、机制、体制及其制度背后的动因,从中得到引入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模式是现阶段研究开发事业良性循环的保障、细致入微的法律制度是科技评价的依据和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的保障、选择适合的评价机制与体制和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是促进研究开发事业发展的保障等启示。

关键词:韩国,R&,D评价,结果为中心,结果为导向,科技评价,成果评价

参考文献

[1]#12

[2]#12

[3]#12

[4]#12

[5]#12

[6]#12

[7]#12

[8]#12

[9]#12

[10]#12

结果为中心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4-2010年中心管理体系内审和外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

1.2 审核

1.2.1 审核方式

1.2.1. 1 内审

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制订年度内审计划和实施计划, 组织内审员按计划对中心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将审核结果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1.2.1. 2 外审

由外部独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评审, 用以检验本单位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最新标准。

1.2.2 审核范围

质量审核工作涉及管理体系中全部要素和全部活动以及所有场所与部门。

1.2.3 审核依据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21《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卫生检疫实验室的应用说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等。

1.2.4 涉及内容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所涉及要素主要分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 包括:4.1组织, 4.2管理体系, 4.3文件控制, 4.4要求, 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5检测的分包, 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7服务客户, 4.8投诉, 4.9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 4.10改进, 4.11纠正措施, 4.12预防措施, 4.13记录的控制, 4.14内部审核, 4.15管理评审, 5.1总则, 5.2人员, 5.3设施和环境条件, 5.4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5.5设备, 5.6测量溯源性, 5.7抽样, 5.8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5.9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 5.10结果报告。共计25项。 (表1)

2 数据分布情况

2.1 数据分布

观察2004-2010年度的不符合项报告, 7次内审共有57项不符合项, 分布在25个要素的14个之中, 6次外审共有45项不符合项, 分布在25个要素的18个之中。总计102项不符合项, 涉及20个要素。其中涉及管理要求的有11个要素45项, 涉及技术要求的有9个要素57项。 (表1, 图1)

3 讨论

3.1 数据分布

3.1.1 体系审核结果发现102项不符合项

涉及管理要素45项次, 占不符合项总数的44.1%, 其中内审发现27项, 外审发现18项。涉及技术要素57项次, 占不符合项总数的55.9%, 其中内审发现30项, 外审发现27项。

3.1.2 各次体系审核发现的102项不符合项

涉及20个要素, 出现最多的前三项为要素4.3文件控制、5.3设施和环境条件和5.5设备, 共有36项, 占不符合项总数的35.3%。其中涉及最多的要素5.5有15项, 占总数的14.7%;涉及要素4.3的有13项, 占总数的12.7%;涉及要素5.3的不符合项有8项, 占总数的7.8%。其余出现较多的有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13记录的控制和5.8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等要素, 共有21项。

3.1.3 各要素分析

在2004-2010年期间的体系审核中都发现了有涉及要素5.5的不符合项, 其次是要素4.3, 不符合项出现在除2004年以外的每个年度中。其他出现次数较多的不符合项也分布在不同的年份中, 没有发现在同一年份中集中出现的趋势。

3.2 内审与外审结果比较

从覆盖面来看, 中心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涉及14个要素, 外审发现的不符合项涉及18个要素。从涉及要素来看, 内审所发现的不符合项涉及管理要素的有27项, 外审有18项;涉及技术要素的内审有30项, 外审有27项。

3.3 不符合项产生原因

3.3.1 数据分布

数量和分布都排在第一位的是5.5设备, 反映出仪器设备管理问题一直是中心管理体系的关键薄弱点, 主要体现在记录不完全、标签标识不清晰、没有及时按照校准报告进行评价等环节。究其原因是因为检测人员只注重仪器使用的过程, 而轻视及时记录, 采用定期整理数据或事后补做记录的不当方式, 容易造成原始信息的遗漏缺失和记录的不完全, 由此而产生的不符合项。排在第二位的是4.3文件控制, 涉及此要素的不符合项主要表现为文件的受控性、文件的唯一性标识两大方面, 主要是由于需要受控的文件数目大, 而质量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遗漏并且没有及时定期检查更新所有受控文件。新仪器新方法的使用虽然编制了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文件, 但相关科室未能做好沟通, 导致文件没有及时受控, 由此产生不符合项。

3.3.2 其他不符合项

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13记录的控制和5.8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主要表现在:缺少作业指导书、原始记录的缺失或信息不全、缺少服务商评价资料、缺少人员培训记录、样品存放不当、过期样品未及时处理等, 经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经分析有:⑴实验室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对体系文件的执行不彻底, 没有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工作。⑵对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学习不够深入, 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有偏差。⑶管理体系文件还不够完善, 依然存在不少问题。⑷体系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充分。

3.3.3 数据比较

中心内审员在内审过程中对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的审核较为平均, 而外审专家进行质量审核时更注重对技术方面的各项要素进行观察。同时, 专家对各项要素审视的角度更为宽泛, 能从内审中没有发现问题的地方找出不符合项, 指出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内审员与专家还存有一定的差距, 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来缩小这样的差距, 提高内审工作的效能。

4 改进措施

4.1 加强宣传, 提高意识

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 人员始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各项工作开展的主体。因此, 加强对检测人员、管理人员, 尤其是新进、转岗员工的培训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中心应使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 强化管理体系的宣传,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树立单位质量文化。

4.2 加强设备、标准品管理

针对设备管理及标准品管理在中心管理体系审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 应加强日常的监督, 确保人员能严格按照程序文件和相关规定对设备、标准品进行管理, 做好建档、标识、检定、期间核查等工作, 以避免相关不符合项的再次出现。

4.3 分析审核报告, 跟踪纠正措施

对于在审核过程中重复出现的不符合项, 相关职能部门要引起重视, 进行跟踪审核, 查找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严禁类似问题的再现。

4.4 提升人员能力, 提高工作质量

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 注重内审人员知识更新与提高, 使其熟悉相关的各项标准和中心的管理体系运行过程, 从而提高其审核水平和能力, 缩小与外审专家之间的差距, 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4.5 重视日常监督工作

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一些不可预计的偏离体系的现象出现, 这就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在工作中持续有效地按照体系要求进行监督和自我检查, 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从人员、环境、设备、检测方法、样品和标准品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原因, 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

4.6 完善质量体系, 健全相关制度

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根据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 在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有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支撑, 并由管理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相关文件和规范, 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转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ISO/IEC 17025:2005) [S].2006.

[2]CNAS—CL0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S].2006.

[3]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S].2006.

[4]韩应成.基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2009, 16 (4) :94-95.

[5]陆碧茹, 丁灿华, 肖惠贞.疾控中心内审结果分析与改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2010, 17 (6) :101-103.

[6]朱晨光, 黄伟华.检测实验室日常监督机制的控制点[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07, 23 (5) :481-482.

“过程”为“结果”之本 篇3

“过程”是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 成功或失败都是发展“过程”之后的“结果”, 因此, 可以说“过程”是“结果”之源头, 为“结果”之本。要把一件事做好, 达到预期目的或好的“结果”应从源头开始抓。对于企业来说, 没有好的“过程”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因此, 必须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过程”的考核。“过程”考核既有利于促进和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或能力, 又有利于制度、流程不断完善。

对于如何做好安全生产“过程”考核, 笔者认为, 应将以下3方面作为切入点。

第一, 建立健全“过程”考核的制度或标准。想要有效地实施“过程”考核, 达到所希望的目的和目标, 企业应把计划或方案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制订相应的“过程”考核制度或标准。“过程”考核的制度或标准是企业“过程”考核的前提条件, 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考核的执行力。“过程”考核制度或标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目的。目的一般要说明为什么要制订“过程”考核制度或标准。

2.考核对象或适用范围。应倾向“以人文本”, 主要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责任心 (工作素质和工作态度) 、技能等进行考核。

3.考核形式。应多样化, 如基层员工自身考核;基层员工相互考核;管理人员对基层员工考核;管理人员相互考核;基层员工对管理人员考核;企业领导对管理人员考核等。多样化考核形式, 可提升企业员工间的协调和合作精神, 增强考核的力度。

4.考核流程。流程指对事物进行中的次序、顺序或步骤、程序的布置和安排。流程是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程序化的处理。

5.考核办法。可以对员工行为规范、设备安全稳定、作业环境安全性及卫生、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制订奖惩具体条款。

第二, 加强信息收集, 实时纠偏。要实现生产过程考核的预期目标, 就必须加强信息收集, 并依据反馈信息,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不良状况进行实时纠偏、整改, 及时解决过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结果为中心 篇4

锦屏二级水电站闸门吊耳后翼缘板与闸门的顶梁后翼缘板 (板厚均为36 mm, 材质为Q345C, 横焊工位) 焊接完毕后, 探伤结果显示在焊缝中心处深度约18 mm左右存在通条超标缺陷 (焊缝全长3 000 mm) , 后进行了一次返修检测结果依旧, 且基本都位于距焊缝上边缘6 mm处, 深度仍然位于18 mm左右, 处于母材区域, 遂考虑到是否母材自身存在问题。将缺陷部位局部刨开后, 发现母材存在问题, 焊接工作已经无法继续。

上述情况出现后, 闸门制作厂家派专人到现场察看并制定焊接工艺, 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 24 h后探伤, 结果与前面一致。

2 相关无损检测方式原理、偏析的概念及影响

2.1 无损检测基本原理

UT (直) :探头发射的纵波垂直于检测表面, 若检测部位存在异质界面, 则有缺陷回波产生被探头接收而显示相关波形。

UT (斜) :探头纵波转换成横波后, 从斜侧穿透焊缝, 当内部存在异质界面时声波被反射回来并被探头接收从而在示波屏上显示相关波形。

MT:当检测部位存在表面或近表面异质界面, 则会产生磁堆积形成磁痕显示。

PT:若检测部位存在表面异质界面, 渗透剂通过毛细作用被吸附出来形成色差明显的显像对比。

TOFD:检测部位内部若存在异质界面, 其尖端衍射信号在示波屏上显示二维图像。

2.2 偏析的概念及其影响

偏析是指沿一定方向结晶过程中, 在一个区域范围内, 由于结晶先后不同而出现的成分差异。固溶体宏观偏析的出现, 是由于凝固时液-固界面向液体中推进, 在液相和固相内熔质原子重新分布造成的。一般来说, 中心偏析当应力大时在板坯中会生成中心线裂纹, 在不受应力状态, 明显中心偏析也会使偏析区碳浓度突然增加。在热轧或其他加工条件下, 该处产生马氏体相变, 或由于相变温度的偏差和淬透性的不同, 该处成为淬火开裂、软点和异常变形的根源, 且在偏析带中硫、磷等杂质或非金属夹杂物也多, 也可能成为其他缺陷的发源地。

3 无损检测方式及检测范围

根据现有的无损检测设备 (UT、MT、PT、TOFD) , 对焊缝及焊缝附近母材做了相关检测。

3.1 母材检测 (纵波UT)

检测范围:3 000 mm×600 mm, 以焊缝为底长边;扫查方式:全面扫查。

3.2 TOFD检测

检测范围:跨焊缝及靠近焊缝边缘沿焊缝长度方向各检测400 mm, 垂直于焊缝方向距母材边缘500 mm两端各检测600 mm (共6张图谱) 。扫查方式:平行+非平行扫查。

3.3 磁粉检测

检测范围:吊耳母材端头, 检测长度100 mm, 以及在焊缝刨开部位抽检200 mm。

3.4 渗透检测

检测范围:同磁粉检测。

4 检测结果对比及原因分析

图1为母材端头磁粉检测, 图2为目视缺陷所在位置, 图3为TOFD焊缝附近钢板检测, 图4为母材超声波 (纵波) 检测。

从上述各种检测可以看出, 在母材厚度方向中心均存在缺陷, 深度基本相同, 磁粉和渗透检测面与TOFD检测面相垂直, 将两者缺陷范围相联系, 则构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形缺陷。

从磁粉检测可以发现厚度中心方向有白色带状组织, 判断其为夹杂物,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此物质存在。而夹杂物中存在较多的硫、磷等非金属物质, 其磁导率小于其两侧正常母材的磁导率, 导致磁粉颗粒在夹杂物两侧堆积, 所以颜色对比较明显, 说明母材存在异质界面。渗透检测结果表明钢板厚度方向中心部位存在细微间隙 (包括夹杂物内自身间隙以及夹杂物与其两侧间隙) , 而渗透材料颗粒尺寸小于间隙尺寸, 渗入间隙后通过毛细作用被显像剂吸附出来使异质界面部位显示呈红色。TOFD (衍射时差法) 检测结果表明在钢板中心部位存在一层异质界面 (夹杂物) , 其与母材压合较为紧密, 但是异质界面与正常母材声阻抗、晶粒尺寸及密度有一定差异, 探头所发出的大部分声波能够量绕过异质界面到达母材底面, 少部分声波能量在异质界面产生衍射信号被探头接收, 从而在TOFD图谱上既有底面反射波, 也有缺陷波。虽然缺陷波信号较为微弱, 但缺陷波相位与直通波相反, 且有长度显示, 线条匀直, 仍然可以较容易判别, 中心无缺陷的母材TOFD检测未发现有反射信号。

可以看出, 刨开后可以看见明显的缺陷, 呈直线型而非锯齿形, 不具备裂纹特征, 深度与各种检测方式所显示的深度相吻合, 其所处范围已经在母材内约10 mm。此缺陷在刚刚刨开后尚不明显, 放置5 d后缺陷特征更为明显。

通过上述无损检测方式的对比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认为母材存在偏析, 其直接干扰了焊缝UT检测, 产生了误判结果。因此, 可以认为, 超声波 (横波) 缺陷反射波幅是由于母材被反复加热 (焊接、气刨) 、冷却后由于热胀冷缩作用母材中心偏析夹杂物与母材金属逐渐脱离, 并在熔合线处构成了反射条件, 从而使反射声波被探头接收产生缺陷回波。

钢材中心偏析和夹渣来源于钢的冶炼和浇注过程。钢材轧制完成后, 存在于中心的夹渣和成分偏析用超声波探伤 (斜射波) 难以发现, 焊接后, 在板厚方向上形成一定的拉伸应力。由于疏松中夹渣和基体结合力小, 在焊接应力作用下发生脱离, 当进行超声波检验时, 就出现可以探测到波峰。较严重的组织偏析在某种受力情况下易引起分层缺陷或具有分层倾向。

上述几种检测方式都能够检出钢板中心部位的缺陷, 但是其中TOFD不能够作为对钢板的评判标准, 仅能够作为参考, 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钢板检测的标准。超声波 (纵波) 检测标准为GB/T2970-2004, 但是根据标准对其进行评级判别为合格 (1级) 。磁粉 (JB/T6061-2007) 和渗透 (JB/T6062-2007) 均是按照焊缝标准进行检测 (焊缝金属和每侧各10 mm距离的邻近母材金属) , 从钢板端头母材处均有明显的较长长度的线状缺陷显示, 若按照上述标准判别, 其已经超出评级范围, 为最低级别。该问题后经专家组经过讨论研究后制定了相应的补强措施。

由于焊接超声波探伤要求严于钢板的要求, 因此, 制订与该钢焊接接头相同要求的钢板超声波探伤标准, 可以有效防止在存在相同缺陷下, 钢板探伤标准合格, 而焊接接头探伤标准不合格的怪现象, 从而使用户减少吃哑巴亏。

5 结语

1) 常规无损检测方式可以检测出较严重的中心偏析。

2) 焊缝探伤不合格是由母材存在自身缺陷 (偏析) 引起, 与焊缝本身质量无关。

结果为中心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 女性34例、男性46例, 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9.9岁, 病程2个月~1.5年。

1.2 方法

1.2.1 分期方法

分期方法采用国际抗癌联盟1997年修订和颁布的TNM (tumor node metastasis) 分期方法:T1是指原发肿瘤较小, 其最大直径≤3cm, 原发肿瘤未侵犯到叶支气管近端;T2是指原发肿瘤较大, 其最大直径>3cm, 伴有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其范围未达全肺;T3是指原发肿瘤侵犯了胸壁、膈肌、纵膈胸膜或心包;T4是指原发肿瘤侵及纵膈、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 或伴有恶性胸腔积液。

1.2.2 CT扫描方法

采用飞利浦公司64排螺旋CT对患者胸部扫描, 范围由胸廓上口至隔肌, 受检者均仰卧位, 扫描时于平静呼吸状态下憋气, 先取层厚2mm、螺距5mm连续平扫, 以确定患者的病变范围, 然后由肘静脉经高压注射器快速团注碘海醇100mL。对所有图像分别取纵隔窗 (WW350, WL50) 、肺窗 (WW750~1 500, WL700~650) 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比较8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临床分期与CT诊断的分期结果,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与CT征象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 软件选用SPSS 15.0,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心型肺癌分期比较

对80例患者的CT检查和手术病理诊断对分期结果进行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中心型肺癌诊断结果比较

对80例患者的CT检查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中心型肺癌是一种支气管壁恶性肿瘤, 一般确诊后大部分患者处于晚期, 行手术切除是目前较为有效和常用的方法[2]。手术方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此时临床分期显得尤为重要, 其不仅可以对肺癌病灶大小及范围进行界定, 同时也可以对癌灶与支气管、胸壁、胸膜、纵膈等的关系进行确认, 直接决定着手术治疗的成功率[3]。手术病理检查和CT扫描都可用于确定患者的分期和病情[4]。CT检查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诊断方法, 对患者无创性伤害, 能全面提供详细的有关原发病灶、胸内淋巴结、胸膜胸壁和上腹部的解剖信息, 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用于肺癌临床分期的重要工具。由于CT诊断可以将肺癌肿块的周围和肺部的供血情况清楚地显示在图像上, 而且图像的质量较好, 医生可以根据图像来对患者肺部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诊断[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CT诊断技术也不断进步, 图像分辨率不断提高, 图像更加清晰。本文对8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的CT检查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CT诊断的结果准确可靠, 基本上与手术病理的检查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CT诊断是一种无创、安全和准确的诊断方法, 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CT诊断能及时地了解患者病情发展, 且被患者广为接受。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 CT) 检查对中心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比较80例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与CT检测分期情况。结果:80例患者的CT检测分期与临床手术病理分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T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 可以准确地评估中心型肺癌患者的分期, 被患者广为接受。

关键词:中心型肺癌,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Zhang ZK, Niu LZ, Zhou L, et al.Treatment of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by combined cryotherapy:Experiences of 47patients[J].Cryobiology, 2013, 67 (2) :225-229.

[2]Kawasaki Hidenori, Nakamoto Atsushi, Taira Naohiro, et al.Endobronchial electrocautery wire snare prior to wedge bronchoplastic lobectomy for central-type lung cancer:A case report[J].Int J Surg Case Rep, 2015, 10:211-215.

[3]吕英刚, 闫巧焕, 时高峰, 等.中心型肺癌多层螺旋CT临床T分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34) :1-2.

[4]莫云海, 冉隆富, 杜涛明, 等.多层螺旋CT对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及其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 15 (6) :411-413.

结果为中心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工具

诱蚊灯、诱蚊诱卵器、12 cm×6.5 cm中型钢板鼠夹、诱蝇笼、17 cm×10 cm蟑螂屋

1.2 监测方法

1.2.1 蚊密度监测

每月监测1次, 采用诱蚊灯捕获法。统一选用吸入式诱蚊灯, 选取医院、公园、居民区、工地等布放, 悬挂高度离地面约1.5 m, 晚放晨收, 时间约为8 h。收灯时先取下纱网并做好相应标记, 再关闭诱蚊灯。捕获蚊虫后于实验室冷冻进行鉴别, 记录其种类、性别, 并进行密度和数量统计。

1.2.2 伊蚊监测

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和容器指数法。选择医院、公园、居民区和工地等外环境, 每相隔10 m布放1只诱蚊诱卵器, 居民区按每10 m折算为1户放置诱蚊诱卵器, 连续放置4天, 第5天检查, 收集诱到的成蚊及蚊卵, 统计蚊卵阳性率;布雷图指数采用入户及外环境调查方法, 调查各种积水容器内伊蚊的孳生地及孳生情况。

1.2.3 蜚蠊密度监测

每月中旬监测1次, 每次放置24 h, 采用粘捕法, 统一使用蟑螂屋, 选取餐饮、医院、酒店/旅馆和居民区监测, 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捕获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别, 记录其数量、种属、性别并根据公式计算蟑螂密度和侵害率计算。

1.2.4 蝇密度监测

每月中旬监测1次, 每次放置24 h, 采用捕蝇笼法, 统一采用锥形芯园形诱蝇笼, 诱饵采用红糖食醋饵 (25 g+25 g) +25 ml水。选取农贸市场、餐饮和居民区监测, 将有诱饵的诱蝇笼分别置于设定的监测点, 收笼后将捕获的蝇带回实验室于冰箱内冷冻30 min后鉴定种类, 计数并计算蝇类密度指数。

1.2.5 鼠密度监测

每月中旬监测1次, 采用夹夜法, 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 (规格:12 cm×6.5 cm) , 以红薯为诱饵, 选取居民区、农贸市场及其周边区域、餐饮和工地等监测, 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 m2布放1夹, 超过100 m2的房间沿墙根每5 m布放1夹;室外直线布夹, 每5 m布放1夹。捕鼠后统一编号, 依据《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进行分类鉴定, 记录鼠种、布夹总数、回收夹总数、无效夹总数、捕获鼠数, 计算鼠密度。

1.3 计算公式

蚊密度 (只/灯) =诱蚊灯捕获蚊虫数/灯数

诱蚊诱卵指数= (阳性诱蚊诱卵器数/回收诱蚊诱卵器数) ×100

布雷图指数 (BI) = (伊蚊幼虫及蛹阳性容器数/检查房屋数) ×100

鼠密度 (捕鼠率) =捕鼠总只数/有效夹 (笼) 总数×100%

蜚蠊密度 (只/盒) =捕获蜚蠊总数/回收的蟑螂屋总数

蜚蠊侵害率 (%) =阳性蟑螂屋总数/回收的蟑螂屋总数×100%

蝇类密度[只/笼]=粘捕蝇类总数/诱蝇笼总数

2 结果

2.1 蚊类密度和种群构成

2012—2013年累计挂灯335盏, 捕获蚊虫2 658只, 平均蚊密度为7.9只/灯。其中, 公园累计挂灯95盏, 捕获蚊虫1 436只, 平均蚊密度为15.1只/灯;工地累计挂灯80盏, 捕获蚊虫566只, 平均蚊密度为7.1只/灯;医院累计挂灯80盏, 捕获蚊虫374只, 平均蚊密度为4.7只/灯;居民区累计挂灯80盏, 捕获蚊虫282只, 平均蚊密度为3.5只/灯。不同监测点蚊密度监测情况见表1。2012—2013年捕获蚊类中, 致倦库蚊2 337只, 占87.9%;三带喙库蚊168只, 占6.3%;中华按蚊101只, 占3.8%;白纹伊蚊52只, 占2.0%。

2.2 蝇类密度和种群构成

2012—2013年共布放蝇笼360个, 回收蝇笼345只, 捕获蝇类280只, 平均密度为2.35只/笼。其中2012年年平均密度2.14只/笼, 2013年年平均密度2.56只/笼。见表1。捕获的蝇类中, 家蝇229只, 占81.8%;棕尾别麻蝇36只, 占12.9%;绿蝇9只, 占3.2%;大头金蝇6只, 占2.1%。

2.3蜚蠊密度和种群构成

2012—2013年共放蟑螂屋1 832盒, 捕获蜚蠊1 623只, 平均密度为2.3只/盒, 其中2012年年平均密度2.4只/盒, 2013年年平均密度2.3只/盒;捕获蜚蠊中, 德国小蠊1 599只, 占98.5%;美洲大蠊17只, 占1.0%;黑胸大蠊7只, 占0.5%。各监测点的侵害率见表1。

2.4 鼠类密度和种群构成

2012—2013年累计布放有效鼠夹1 155只, 捕鼠51只, 平均密度为3.9%。其中2012年年平均密度3.7%, 2013年年平均密度4.1%;各监测点捕鼠数见表1。捕获鼠中, 褐家鼠32只, 占62.7%;小家鼠11只, 占21.6%;黄胸鼠6只, 占11.8%;其他鼠类2只, 占3.9%。

2.5 伊蚊专项监测

2012—2013年共布诱蚊诱卵器7 100个, 回收6 248个, 阳性351个, 平均诱蚊诱卵指数为5.41%。工地和公园的诱蚊诱卵指数均高于平均水平, 分别为8.50和6.61%;2012—2013年伊蚊幼蚊监测调查1 220户, 检查容器1 312个, 阳性容器190个, 其中2012年布雷图指数为13, 2013年布雷图指数为15。见表2。

3 讨论

蚊虫是重要的病媒生物之一, 本次监测以公园密度最高, 这与公园有淤泥、丰富水源等利于蚊虫孳生环境有关。而医院、居民区环境中只有排水井和积水容器等有限孳生环境, 故会低于公园, 此结果与文献[2]的调查结果一致。此次监测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 其为骚扰叮人为主的蚊种。也监测到有登革热媒介蚊种白纹伊蚊, 密度小于3%, 但登革热媒介伊蚊专项监测结果表明, 伊蚊幼虫的布雷图指数已达到14, 诱蚊诱卵指数为5.41%, 登革热传播风险仍不容忽视, 因为2008年龙岗区曾有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3], 病毒通过“伊蚊-人-伊蚊”的乡村型循环与隐性感染者的流动形成的城市型循环模式得以保存, 并会在适当条件引起暴发, 且人类普遍易感。目前仍没登革热疫苗上市, 故加强蚊媒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今后还要长期、连续监测蚊虫的密度, 加大对孳生地的整治, 有机结合环境防治和化学防治, 将其密度维持在允许的密度水平以下。

餐饮业卫生差, 食物多, 有利于蜚蠊生长繁殖, 蜚蠊类以德国小蠊占绝对优势, 已成为本中心城区室内主要的卫生害虫, 这与德国小蠊体积小、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以及近年来随着杀虫剂的广泛使用, 其抗药性增加而难以杀灭有关[4], 成为难以治理的重要卫生害虫。建议在重点治理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灭蟑意识, 减少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蝇类监测以家蝇为优势种属, 密度最高为农贸市场, 与韩宁等[5]报道的一致。农贸市场环境差, 苍蝇最喜欢在此种环境中孳生, 要减少苍蝇的孳生首要是搞好环境卫生, 加强蝇类危害宣传, 消除蝇类孳生地, 设置防蝇设施, 必要时经常更换或交替使用杀虫剂, 防止产生抗药性[6]。

鼠类是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的病媒生物, 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鼠型斑疹伤寒等疾病[7]。龙岗中心城区鼠类监测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属, 这种鼠为HFRS的带病毒鼠种[8], 也是城市下水道中唯一鼠种, 提示疏理下水道系统, 治理河沟堵塞、改善水质, 清理生活和建筑垃圾。今后仍需继续加大治理力度, 保持城市环境合理和可持续地发展。龙岗中心城区鼠类平均密度为3.9%, 明显高于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制定的夹夜法鼠密度<1%的鼠类控制标准。提示环境质量较差,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环境质量。

近年通过对龙岗中心城区的病媒生物监测, 基本了解了蚊、蜚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种群和密度, 也建立了相应的防控模式, 但病媒生物监测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工作, 监测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数据, 采用综合治理方法, 使病媒生物维持在允许的密度水平以下, 还要结合病媒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建立病媒传染病预警体系。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中心城区病媒生物的种群和密度, 建立病媒传染病的预警体系。方法 2012—2013年在龙岗中心城区选取居民区、医院、公园、工地、餐饮、酒店/旅馆、农贸市场及其周边作为监测点, 分别监测蚊、蜚蠊、蝇、鼠等病媒生物。结果 龙岗中心城区蚊密度为7.9只/灯, 不同监测点蚊密度为公园>工地>医院>居民区, 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 平均布雷图指数为14, 蜚蠊密度为2.3只/盒, 德国小蠊为优势种;蝇密度为2.35只/笼, 家蝇为优势种;鼠密度为3.9%, 褐家鼠为优势种。结论 结果表明, 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 及时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群及其密度对相应的病媒传染病的防治和疫情处理非常必要, 在今后工作中应继续开展长期监测, 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病媒生物,密度,种类,监测

参考文献

[1]李文刚, 赵敏.虫媒传染病流行现状[J].传染病信息, 2011, 24 (1) :8-11.

[2]傅桂明, 龚震宇, 杨天赐, 等.2009年浙江省诱蚊灯法监测蚊虫结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 21 (5) :422-423.

[3]谢显清, 谭惠玲, 李文东.深圳市龙岗街道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调查与处理[J].热带医学杂志, 2010, 10 (8) :1017-1019.

[4]齐欣, 孙耘芹.德国小蠊生物学特性及综合治理[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15 (1) :73-75.

[5]韩宁, 余思彩.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蝇、蠊类监测报告[J].中国医学指南, 2011, 9 (1) :70-72.

[6]陈祖华, 唐刚, 张顺瑶.攀枝花市四害密度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18 (1) :64-66.

[7]郑剑宁, 裘炯良.鼠传疾病与鼠害控制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7, 13 (6) :395-398.

企业培训要以结果为导向 篇7

什么是培训的本真?八个字: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前四个字的意思是交给学员正确的东西, 别瞎忽悠;后四个字的意思是培训必须落地。

现今, 很多培训有着非常漂亮的“外观”, 甚至有些培训使用一些特别的激励手段, 以致人们的状态可以用疯狂来形容。然而, 这些花哨的培训, 时常会伴随着两个问题:一是时效性差, 短时间内很多人会被这些培训所鼓舞, 会觉得新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能就没有任何效果了, 更糟糕的情况是可能会造成恶劣的效果;二是适得其反, 当人们对这种培训新鲜感退去后, 很多人会觉得我们都做了这样的培训, 效果还是不好, 看来我们真的很难进步, 原来我们的问题真的很大等, 种种不好的看法, 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说好的培训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 不是你说开什么药, 医生就开什么药, 要有一个诊断的过程。就这一点, 中医、西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 以个人规划角度来说, 大家需要的培训更接近中医的问诊的风格。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公司创造价值。好的培训不仅能使企业受益无穷, 也能使员工得到成长而终生受益。

下面是组织企业内部培训的实施步骤:

(1) 培训需求调查。可以采取沟通及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

(2)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及其他因素的考虑, 首先由相关部门人员提案, 经内部讨论后确定培训计划 (以周或月为一个单位) 。

(3) 培训安排与实施。确定将要培训的地点和培训师。

(4) 培训的过程控制及效果反馈, PDCA循环模式的执行。

(5) 培训记录的存档工作。

最后还要进行效果反馈, 其实培训效果反馈也是属于过程控制的一部分, 这里之所以把它单独列出来, 是因为这一项是经常容易被忽略、但却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培训效果反馈就是受训者对培训的满意度、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在培训结束后, 对受训者采取问卷或面谈的形式。

其次, 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对的计划。培训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解决公司的问题。也就是说, 对培训而言, 真正的主体是企业。在不清晰公司的目标和不了解公司问题及诉求的前提下, 自己制订一套培训计划, 自然就偏离了培训的真正目标。

但在现实工作中, HR培训负责人往往更关注部门及员工本身, 而忽略了真正的主体。所以, 必须强调的是, 我们一切的工作都应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培训计划要在公司规划形成之后再做, 了解企业的发展及问题更关键。

(2) 专职的培训经理。某公司的培训经理从行政部门转到人力资源部。当时公司之所以这样安排, 主要原因是她在行政岗位上已经工作多年, 自己希望未来在企业中有所发展, 能纵揽公司的各个岗位。而培训岗位看上去专业性不强, 且门槛较低, 是不错的试验点。

这位经理转岗到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 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订下一年的培训计划。她采取的做法是, 从培训公司及网上下载很多课程名称, 让各部门及员工进行勾画, 将结果按从多到少进行排序, 从而做出了企业的年度培训计划。

原来做培训工作这么简单, 比行政工作容易多了, 凭什么培训经理的薪酬要比行政经理高?这位经理颇有些愤愤不平。

但是, 她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所制订的培训计划是否合理。在这份计划中, 英语口语培训被列在了第一位, 因为员工选择这一项的居多。可她所在的公司并没有海外上市或将业务拓展至海外, 亦或与外资合资的计划。而且, 公司对培训的定位也并非福利项目。这意味着, 这份计划并没有考虑到如何解决公司的问题。

在经过与专业人员交流后, 这位经理参加了培训经理的专业培训。学习之后, 她感慨地说, 原来培训经理是个专业性极强的岗位呀, 学后才知道自己就是个小学生。

因此, 企业必须明白培训经理是专业的岗位, 不专业的培训经理给企业带来的是灾难。

(3) 真正的需求。对不同的人实施哪些相应的培训, 即是培训方向性的问题, 意味着是否在“做正确的事”, 培训需求分析是达成培训效能的关键第一步。正确的培训需求可以让员工提升, 给企业带来效益, 否则治标不治本。

(4) 现场效果+训后提升。培训的现场效果很重要。但是, 时刻要牢记培训的真正目的, 而培训的效果评估, 应该着重于改善员工能力, 而非现场效果。

(5) 有效的培训方式。培训行业有一段经典之语:培训前激动、培训中感动、培训后不动。这里面最重的是第三句。如何让培训后动起来?如何让培训真正产生价值?关键在于运用。当培训结束后, 要给受训人员留课后作业, 同时要求其将所学应用到工作中, 对应用的结果要有跟踪及评估。只有这样, 培训才有价值。

当然, 要想使培训有价值, 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如果能真正达成培训的投资回报率的评估, 是最好的。当然, 做到这一点难度相对大, 但无论如何, 我们要知道哪些现在就可以行动, 可以改善。不要伤害了给你资源的老板, 不要抱怨。因为, 通常情况下, 是培训不支持老板, 所以老板才会不支持培训。凡事要从自己的行为着手, 以终为始, 促进企业绩效改善, 这才是你真正的价值。培训真的可以有效!

上一篇: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下一篇:消防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