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贫血

2024-10-09

妊娠贫血(共10篇)

妊娠贫血 篇1

贫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 通过不同的病理过程, 使人体的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 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病症, 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作为诊断标准。由于妊娠期血液系统的生理变化, 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不同于非孕期妇女, 如血红蛋白<100 g/L, 红细胞计数<3.5×1012/L或血细胞比容<0.30, 即可诊断妊娠期贫血。WHO最新资料表明, 50%以上的孕妇合并贫血, 而其中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占95%。正常成年非孕期女性体内铁的总量为35~40 mg/kg, 每日需消耗20~25 mg用于造血, 维持体内铁平衡, 每日需从食物中摄取铁1~15 mg, 铁的微量排泄和代偿摄取量保持着动态平衡。而妊娠期, 血容量逐渐增加, 特别是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 由于血容量增加而需铁650~750 mg, 胎儿生长发育约需铁250~350 mg, 仅妊娠期约需铁1 000 mg左右。妊娠晚期, 虽然铁的吸收率可达40%, 但仍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 妊娠期铁的需求量增加, 约有25%的孕妇可因吸收不良, 或因来源缺乏致使铁的摄入量不足, 发生缺铁性贫血[1]。现将我院2007年—2012年收治的16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2012年收治16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 年龄20岁~38岁;孕周28周3例, 30周~36周5例, 36周~40周8例;其中做过产前检查11例, 未做产前检查5例;化验血红蛋白<60 g/L 1例, 其余血红蛋白都均在60~100 g/L;在分娩前后输血5例, 其中剖宫产2例均进行了输血治疗;分娩的新生儿有1例因低体重转儿科。所有患者经过产前和产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恢复正常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预防

妊娠前应积极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 改变长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适度增加营养, 必要时补充铁剂, 以增加铁的储备。

2.2 妊娠期

2.2.1 饮食护理

建议孕妇摄取高铁、高蛋白及高维生素C食物, 以改善体内缺铁状况, 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葡萄干及菠菜、甘蓝等深色蔬菜。但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鞣酸等影响铁的吸收, 应注意饮食的搭配。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2.2.2 正确服用铁剂

铁剂的补充应首选口服制剂, 建议孕妇妊娠4个月后, 每日遵医嘱服用铁剂, 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如硫酸亚铁0.3 g, 每日3次, 同时服用维生素C 0.3 g及10%稀盐酸0.5~2 m L, 促进铁的吸收。铁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症状, 因此, 应在饭后或餐中服用。服用铁剂后, 由于铁与肠内硫化氢作用而形成黑色便, 应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孕妇合理的解释, 并告知其服用抗酸药物时必须与铁剂交错时间服用。对于妊娠末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口服铁剂胃肠道反应较重者, 可采用深部肌肉注射法补充铁剂, 常见铁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铁。

2.2.3 加强母婴监护

产前检查时给予血常规检测, 妊娠晚期应重点复查。注意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估, 并积极预防各种感染。孕妇首先应注意休息, 依据贫血的程度安排工作及活动量, 轻度贫血患者可适当减轻工作量及下床活动, 重度贫血患者需卧床休息, 避免因头晕、乏力引起意外受伤。其次孕妇还要加强口腔护理, 轻度口腔炎患者可于饭前、餐后、睡前、晨起用漱口液漱口, 重度口腔炎患者每日应做口腔护理, 有溃疡的患者按医嘱可局部用药。

2.3 分娩期

中度贫血孕妇临产前应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1、卡巴克洛 (安络血) 、维生素C等药物, 并应配血备用。严密观察产程, 为减少孕妇体力的消耗第二产程酌情给予阴道助产。因贫血孕妇对出血的耐受性差, 少量出血也可引起休克, 应严密观察孕妇产后出血。胎儿前肩娩出时, 遵医嘱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宫缩剂, 以加强宫缩, 减少出血。同时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仔细检查并认真缝合会阴阴道伤口, 严格无菌操作, 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出血多的患者按医嘱及时补液、输血, 同时注意控制输液、输血的速度和总量。重度贫血患者应提前住院治疗, 纠正贫血并选择分娩方式。血红蛋白在3.7 mmol/L (60 g/L) 以下, 且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者, 采用输血 (全血或红细胞混悬液) 的方法可迅速纠正贫血;输血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增加对失血的耐受性。输注时应慢速, 以防止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2.4 产褥期

2.4.1 产后24 h内应卧床休息, 有侧切伤口者采取健侧

卧位。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 室内空气流通, 温度、湿度适宜, 避免过多的探视。保持外阴清洁, 每天用碘伏溶液清洗外阴, 注意个人卫生, 勤换卫生垫及衣裤。

2.4.2 腹部有切口者, 应注意保持切口敷料干燥, 切口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2.4.3 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 补充铁剂, 合理饮

食, 多吃富含铁剂的食物纠正贫血, 并继续应用抗生素, 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2.4.4 指导母乳喂养, 对于因重度贫血不宜哺乳者, 详细

讲解原因, 并指导产妇及家人掌握人工喂养的方法, 采取正确的回奶方法, 如口服生麦芽冲剂或芒硝外敷乳房。

2.4.5 提供家庭支持, 增加休息和营养, 避免疲劳。加强亲子互动, 提供避孕指导, 避免产后抑郁[2]。

3 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缺铁性贫血对母婴的危害, 积极治疗原发病, 纠正孕前期贫血。向妊娠期生理性贫血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作用, 使其纠正偏食习惯, 进食含铁量较多的食物, 添加含铁量丰富的强化食品。向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讲明药物名称、用药目的、剂量、方法、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应对措施。严重贫血不宜母乳喂养者,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不宜母乳喂养的原因, 并教会人工喂养常识及方法。做好出院指导, 如:产后1个月内禁洗盆浴, 产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 注意避孕等;护士应让患者了解产后42 d返院检查的内容、具体时间、地点及联系人等。产褥期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 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75-177.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36-138.

妊娠期贫血宜食补 篇2

有些妇女在妊娠前并无贫血病史,妊娠后出现贫血现象,称为妊娠期贫血。据统计,孕妇妊娠期贫血的发病率约占20%左右。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怀孕后,孕妇血容量增加、胎盘的发育、胎儿的生长发育均需要铁的参与,使孕期铁的供应量相对不足,致使孕妇容易缺铁。

当孕妇发生贫血后,由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减少,血液运载氧气的能力减弱,母体组织细胞缺氧,孕妇会出现头晕、耳鸣、四肢乏力、气短、心慌等症状。妊娠期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肌损害,甚至发生贫血性心脏病,胎儿也会因宫内缺氧,导致死胎、早产、新生儿低体重等不良后果。因此,妊娠期贫血应及早治疗,以保母婴健康。

食疗是纠正孕妇贫血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应注意从饮食中补充铁。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应当多食。①动物内脏。动物内脏中的铁含量往往高于动物的肉,如猪肝、牛肝、羊肝、鸡肝等,不仅含铁量高,而且维生素的含量也很丰富。②动物血液。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经常食用,具有良好的防治缺铁性贫血作用。③黑木耳、红枣。黑木耳、红枣含有较丰富的铁质,孕妇常食用,不仅能防治缺铁性贫血,还有滋补的功效。④菠菜和瓜果。菠菜除富含丰富的铁可供孕妇补充外,还含有丰富的叶酸,不仅可以起到保胎、避免生出有发育缺陷宝宝的作用,还能降低新生儿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概率。瓜果虽然本身含铁量并不高,但是瓜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山东省东平县人民医院 杨冬梅 邮编:271500)

妊娠合并贫血98例临床分析 篇3

关键词:妊娠,贫血,新生儿,影响

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进步,优生优育一直是其社会关注的焦点课题,而孕妇妊娠、分娩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则一直是困扰妇科临床的常见问题[1]。贫血是一种妇女妊娠期非常常见的并发症,也属于高危妊娠症状之一。此症不但会对母婴来带一定影响,也是引发各种妊娠、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关键因素。据相关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每年的孕妇贫血发病率高达40%至90%,其严重影响了现今母婴的生命水平及质量[2]。本院就探讨分析贫血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及治疗办法,特进行了专项研究工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住院的孕产妇98例,其年龄为21~34岁,平均年龄(27±4.1)岁,平均孕次(1.55±0.85)次。其所有孕妇中绝大多数为农民,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初中。所有孕妇均经临床诊断确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其中缺铁性贫血91例,巨细胞贫血6例,再生障碍贫血1例,有各类其他产前病史15例。将上述所有孕妇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住院正常孕妇9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孕妇年龄为20~35岁,平均年龄(26±4.8)岁,平均孕次(1.67±0.78)次,文化程度多为高中以上。所有两组孕妇年龄、孕次、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针对所有两组孕妇妊娠、分娩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患者贫血情况实施有效治疗。

1.2 诊断及治疗方法

观察组所有孕妇均根据乐杰《妇产科学》中贫血症状指标进行诊断[3]。并按照其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贫血患者12例,中度贫血患者49例,重度贫血患者37例。针对患者不同贫血分级实施治疗措施,其具体为,轻度贫血患者以给予口服药物为主,尽量补充其铁制剂以及维生素C;中、重度贫血以及接近预产期患者则采取给予进行少量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或全血,口服及肌肉注射铁制剂以及维生素C等药物,饮食中注意增加蛋白及蔬菜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另所有贫血患者都应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尽量缩短其产程及进行有效助产,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得结果以(χ—±s)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及t检验,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及分娩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5);而新生儿出生情况观察组也明显劣于对照组(P<0.05),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贫血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出院时贫血HB均得到显著纠正。

3 讨论

贫血是现今妇科临床上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患者中多以缺铁性贫血为主,也有个别属于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发病机制多因孕妇的脾胃功能虚弱出现消化不良从而导致人体所摄入的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产生缺乏,又或者因以往月经过多以及有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史所致[4]。其患者发病率则多以孕妇营养情况、生活状态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密切关联。故此症多出现于生活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但其又多因症状不明显而常造成患者的忽视。据大量研究表明,贫血对于妇女整个妊娠过程以及分娩具有较大的危害,也是引起孕妇妊高征、水肿、产前子痫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缺陷的重要因素[5]。又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及分娩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出生情况观察组也明显劣于对照组(P<0.05),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贫血对于妊娠期妇女具有严重的影响,其不但能够引起各种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更会导致新生儿围产时期出现的各种异常。故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孕妇的产前贫血指标检查工作,一但发现贫血患者,尽早进行补铁等各种治疗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有效提高孕妇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4-157.

[2]谭艳红, 蔡路.妊娠妇女贫血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 :99-100.

[3]谷纪胜.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 8 (2) :693.

[4]郭晓琴.170例妊娠合并贫血病例回顾性分析[J].山西中医药学报, 2011, 12 (1) :38-40.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探讨 篇4

PAAA是一种临床罕见的严重的疾病,与妊娠密切相关,尽管在病因和发病机理等方面还不明确,但我们要对孕期出现贫血的孕妇提高警惕,首先明确诊断,并加强对母婴的监测,积极治疗合并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患者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而妊娠前和妊娠终止后血象正常?由于病例数量很少,PAAA的病因尚不明确,诊断及治疗这类患者的临床经验也有限?

一、PAAA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PAAA病因不明?有文献报道,既往有AA史未被发现,妊娠后病情加重才检出?动物实验提示雌激素对骨髓无抑制作用,甚至妊娠时有许多因素促进骨髓增生?多数作者认为,妊娠可能是AA的诱因之一,主要因为有些发生在妊娠期的AA患者在分娩后其贫血症状缓解?也有些作者认为,只是一种巧合,因为与妊娠的总数相比,合并AA的病例数很少?

20多年来,描述PAAA的报道已不少见?近年来报道的3例反复出现在妊娠期的骨髓增生不良以及2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每次妊娠时均出现骨髓抑制而非妊娠期未发现任何异常?还有文献报道,AA缓解期因妊娠而出现血细胞减少的患者,也常常随着妊娠终止而使症状得到缓解?以上病例均提示骨髓造血障碍与妊娠相关,并有可能是一组相关的疾病,有其特殊的发病机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目前,PAAA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有:(1)激素影响:在动物实验中,药理学剂量的雌激素可以对狗产生严重的骨髓抑制?AA与雪貂的动情期有关?然而,对于人类,没有证据表明生理剂量的雌性激素能抑制骨髓造血?Lowenstein对200例正常妊娠女性的研究表明,妊娠期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生成增加受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控制,胎盘泌乳素使EPO增加,而高水平的雌激素则对其有抑制作用[9]?Fleming也提出,EPO与胎盘泌乳素失衡有关?(2)免疫机理:有些患者在1次妊娠中发病,而在其后的妊娠中可能正常,可能是因为不同的抗原型引起母体抑制造血的免疫反应不同所致?PAAA时血小板减少明显,可能因为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对免疫影响的反应不同所致?(3)造血微环境改变:虽然PAAA患者的造血抑制是可逆的,但造血干细胞数量少或功能差仍是事实,在其他因素影响下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其确切机理尚待从骨髓培养?造血因子水平?免疫学以及妊娠期内分泌改变等方面进一步的研究?

二、PAAA的诊断

1.病史:既往无贫血史?无不良环境和有害物质接触史,仅在妊娠期出现的AA?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低和骨髓增生低下,而妊娠前及妊娠终止后的血象是正常的?

2.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加重的?不易治愈的贫血,可在孕期的各阶段发病,初期可无症状,轻度的贫血往往被忽略?随着贫血的加重,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及紫癜等,严重者感全身乏力?头晕?头疼和反复感染?

3.实验室检查:因PAAA是妊娠期发生的AA,其检查同AA?外周末梢血检查呈现全血细胞减少,主要特點是血小板的减少最为明显?但确诊必须有赖于骨髓穿刺涂片检查?还应应用血液学诊断手段,除外其他全血减少或骨髓造血障碍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早期行溶血试验(Coombs试验?Hams试验?Rous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细胞或骨髓单个核细胞(CD55?CD59),检测血小板抗体,可以明确诊断?

三、PAAA对母婴的影响

PAAA对母婴都有严重影响?孕妇易发生全身出血倾向如皮肤紫癜?外出血?严重的颅内出血及脏器出血?白细胞降低?反复感染?严重贫血可造成心功能衰竭等?临床上造成孕妇死亡的原因是颅内出血?心功能衰竭及严重感染所致败血症?胎儿易发生宫内缺氧?宫内生长迟缓?早产及胎死宫内?尽管随着新生儿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PAAA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存活率已经提高,但与该疾病相关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主要是由于感染和出血?对新生儿的危险主要有:(1)胎儿畸形?由于孕妇用药(免疫抑制剂)所致;(2)感染的危险增加?由于母体粒细胞数目下降所致,同时与宫内感染有关的新生儿问题增加;(3)出血危险?因受母体血小板减少的影响,胎儿血小板计数下降;(4)早产?低体重儿危险增加?可能与孕妇贫血程度及免疫治疗有关;(5)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输注全血和血小板时,孕妇体内抗血小板抗体的介导作用?

四?PAAA的治疗

随着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抗淋巴细胞蛋白(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及环孢菌素?胎儿造血干细胞输注?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的应用,以及支持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AA的治疗有了很大发展?年龄低于50岁的患者可以选择BMT,其长期生存率达70%~80%?

PAAA治疗的关键是要兼顾母婴情况,包括疾病本身的治疗和对胎儿情况的监测?PAAA发病的阶段和患者的愿望也必须考虑?治疗方案包括对孕妇的支持治疗?刺激造血和终止妊娠?

1.终止妊娠:尽管对是否终止妊娠有争议[4],但大多数作者认为,PAAA出现于妊娠早期时应终止妊娠,如果没有自发缓解的征象,要尽早对有条件的患者行骨髓移植?否则,输血次数增加会使BMT成功率下降?如患者拒绝终止妊娠或者妊娠后半期发病,要尽量延长妊娠持续时间,直至能够保证胎儿存活[7]?如果孕妇的状况不能通过血液制品治疗维持,或者因病情恶化而需要在预产期前行骨髓移植时,要提前终止妊娠?孕期要根据母婴情况来决定分娩方式及时机?只有孕妇红细胞计数>1.2×106/L?血红蛋白>35 g/L,才有可能分娩正常活婴?孕晚期要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有异常情况随时准备结束妊娠,结束妊娠的时机选择在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计数>50×106/L以上及有血源时?

2.ALG?ATG及环孢菌素:ALG?ATG及环孢菌素是治疗AA的有效药物,但是有严重的副作用?ALG?ATG为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迟缓?Aichison报道,1例PAAA在妊娠晚期应用ALG后胎儿没有明显损伤,但是还缺乏更多临床资料的积累?如果患者在2~3个月内不可能分娩,除了支持治疗外,似乎可以考虑联合应用ATG?近年来环孢菌素用于AA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尚未见到用于PAAA的报道?

3.血液制品:妊娠期间,推荐红细胞输注使血红蛋白水平不低于80 g/L,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白细胞输注的唯一指征是,明确的严重感染?需要密切关注的是持续?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因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自发性出血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应进行血小板输注?

4.激素:皮质类固醇和雄激素治疗PAAA的效果有争议[1]?妊娠女性胎儿时,禁用雄激素?有人认为,皮质类固醇可以缩短贫血时间,并缓解症状[2]?

总之,PAAA是一种临床罕见的严重的疾病,与妊娠密切相关,尽管在病因和发病机理等方面还不明确,但我们要对孕期出现贫血的孕妇提高警惕,首先明确诊断,并加强对母婴的监测,积极治疗合并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妊娠期贫血的管理心得 篇5

1 危害

贫血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好, 对孕妇来说, 一是由于贫血孕妇的血浆蛋白浓度低, 所产生的抗体少, 巨噬细胞作用减弱, 而使免疫力下降, 抗病力差, 易发生感染。二是孕妇贫血时, 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低, 加重心脏负担。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就会发生心肌缺氧, 导致贫血性心脏病, 甚至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当血红蛋白<50g/L时, 孕妇就会出现心肌损害。三是对失血的耐受性下降。分娩时, 贫血孕妇的出血量即使在正常范围, 也可能因耐受性下降而导致休克和死亡。

对胎儿来说, 由于血红蛋白低, 摄氧少, 可造成胎儿慢性缺氧, 引起胎儿发育迟缓、早产、死胎, 并可引起新生儿贫血。这种婴儿面色苍白, 全身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均较差, 智力亦较正常婴儿差, 反应迟缓。

2 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为:孕妇外周血HB<110g/L及血细胞比容<0.33为妊娠期贫血, 我国标准为HB<100g/L, RBC计数<3.35×1012/L或血细胞比容<0.3, 根据WHO标准定义贫血及严重程度分级, HB≥110 g/L为正常, 100≤HB<110 g/L为轻度贫血, 70≤HB<100 g/L为中度贫血, HB<70 g/L为重度贫血。

3 孕产期贫血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早建册、早发现、早治疗

孕妇一般在妊娠10~12周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同时进行血液化验, 筛查HB, 对于HB<110g/L, 给予膳食营养指导, 建议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 如动物血、肝脏、瘦肉等, 选择性补充小剂量的铁剂, 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或在补充铁剂同时补充维生素C, 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对于HB<100g/L的孕妇按高危妊娠, 单独集中管理, 直接给予补铁治疗。药物一般选择多糖铁复合物或富马酸亚铁等, 每月定期复查, 若持续两个月无效转综合性医院血液科进一步治疗并排查其他血液疾病。

3.2 孕中晚期

(1) 有贫血或贫血倾向的孕妇在妊娠13~27周中复查血常规, 根据HB的变化调整补铁剂量。HB>110g/L, 孕16周后常规预防性补充铁剂, 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从妊娠20周开始, 母体红细胞总量扩充加快, 胎儿发育需求量增多, 早孕反应一消失, 就要尽量多吃一些含铁、叶酸或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含铁多的食物如血豆腐、动物肝脏等, 每周可吃2~3次, 还可经常吃一些瘦肉等;黑木耳、海带、紫菜、香菇、茄子、胡萝卜、菠菜、豆制品、鸡蛋黄等含铁量也较多, 可经常食用;使用铁锅炒菜也可增加铁的摄入;还可补充一些含铁添加剂的食物、酱油等。但不要在饭后喝茶, 由于茶叶中的鞣酸可防障铁的接收, 更不要喝浓茶。 (2) 食物要多样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 以助于铁的吸收。职业女性周末一定要给自己煲点排骨汤、鸡汤等。 (3) 妊娠中后期多吃高蛋白食物。妊娠中后期胎儿发育增快, 只要每周体重不超过1公斤, 就要多吃高蛋白食物, 比如牛奶、鱼类、蛋类、瘦肉、豆类等, 这些食物对贫血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3.3 孕20周后随时复查血常规

100g/L<HB<110g/L, 福乃德1粒/天口服, HB<100g/L, 福乃德1粒/天或硫酸亚铁0.3克, 每日3次+维生素C同服。贫血的孕妇随时复查血常规, 当HB>110g/L, 饮食补铁。HB<110g/L, 福乃德1~2粒/天+维生素C同服至分娩。

4 成果

孕妇的HB均不同程度提高。因为补充及时, 中重度贫血的孕妇基本没有。临床上有严重胃肠道刺激症状的孕妇较少。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下降, 由2008年第1位下降到2010年第5位, 矫治率上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下降, 妊高征发生率下降。

5 结论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在于孕妇机体需要较多的铁, 而摄人量不足, 造成铁的供不应求。由于妊娠期间, 胎儿、胎盘的发育及子宫的日益长大, 需要的铁亦随之增多。铁的摄取, 是从食物中来的, 这就取决于食物中的铁含量及消化道对其的吸收能力, 平时营养不足的人, 无疑在妊娠时铁就更显不足。更何况由于早孕时的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等反应, 铁的摄人量更为减少。同时, 孕期中大多数的人胃液分泌不足, 这对铁的吸收更为不利, 而食物中的是3价铁, 较难吸收, 须靠胃酸的还原作用, 令其转变为2价的亚铁后方易于吸收。所以孕妇易耗尽体内储存铁而贫血。根据我所近几年对于妊娠期贫血的管理, 可以看出在建册时即孕妇妊娠中早期筛查HB, 对于贫血孕妇单独按高危妊娠管理给予补铁治疗和定期复查, 对于不贫血的孕妇从孕中期后预防性补铁会显著减少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 进而使高危妊娠生率下降, 减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1,2]。综上所述, 应重视孕妇早期保健工作, 积极预防孕期贫血, 这对于孕产妇保健工作, 特别是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贫血的管理。方法 对于建册的所有孕妇, 从建册之日起, 定期筛查HB, 贫血孕妇单独集中管理, 口服铁剂的同时加强膳食营养, 定期复查HB, 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成果显著, 孕妇HB不同程度提高, 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下降, 高危转归率上升。结论 由于贫血孕妇单独集中管理, 指定专人跟踪观察治疗, 显著减少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 进而使高危妊娠发生率下降, 减少胎儿发育迟缓, 保障母婴健康平安。

关键词:危害,管理,预防性补铁

参考文献

[1]张宪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体会[J].当代医学, 2008, 14 (22) :70.

妊娠期与产褥期贫血临床处理 篇6

1 妊娠期贫血

1.1 缺铁性贫血

妊娠期缺铁会导致贫血,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17.4%,而在发展中国家却高达56%[2]。

1.1.1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缺铁性贫血。病史主要为营养不良或长期慢性失血性疾病;轻度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重度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心慌、气短等;检测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血涂片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根据缺铁的程度分为3期,Ⅰ期:体内储存铁下降,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和Hb正常,血清铁降低是缺铁性贫血的早期重要表现;Ⅱ期: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体内储存铁下降及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Hb正常;Ⅲ期:红细胞内铁明显减少,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Hb<110 g/L[3]。

1.1.2 处理

预防是处理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推荐妊娠期妇女从孕18~20周开始补充铁剂,可使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病风险降低30%~50%[4],剂量为铁剂30~60 mg/d,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

1.1.2. 1 饮食治疗

普通成人每日需从食物中摄取元素铁约8 mg,而孕期和哺乳期铁需求总量约1000 mg,所以孕期每日需要从膳食中摄取元素铁约27 mg,哺乳期则至少每日需要10 mg。应对所有孕妇给予饮食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铁摄入和吸收。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首先要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鱼类、肉类及动物内脏等,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如胡萝卜、水果等。

1.1.2. 2 补铁治疗

如果储存铁已经耗尽,只通过食物难以补充足够的铁,则需要补充铁剂[3],包括口服铁剂和注射铁剂。缺铁性贫血诊断明确时,建议口服元素铁100~200 mg/d,2周后Hb一般可增加10 g/L,如治疗2周无明显效果,应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地中海贫血等。常用口服铁剂包括多糖铁复合物、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3];临床常用的为硫酸亚铁(300 mg,每天3次)和多糖铁复合物(150 mg,每天1或2次);进餐前1小时服用效果更好。Hb恢复正常后,建议继续口服铁剂60~80 mg/d,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3]。

如果患者因胃肠道反应严重或依从性差等原因而不能口服铁剂时,可给予注射铁剂,从而尽快恢复铁储存。常用注射铁剂主要包括蔗糖铁、山梨醇铁、右旋糖酐铁[3];目前认为蔗糖铁最为安全[3]。注射铁剂的用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总注射铁剂量(mg)=体质量(kg)×(Hb目标值-Hb实际值)(g/L)×0.24+储存铁量(mg);储存铁量=500 mg[3]。研究表明,与常规口服铁剂相比,注射蔗糖铁更快速有效,且副反应小[5];但约有25%的患者注射铁剂会发生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头痛或头晕等,2%的患者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2]。因为铁剂的副反应与剂量直接相关,减少剂量可明显减少副反应,所以有学者主张补铁剂量个体化。注射铁剂禁止使用于妊娠早期、妊娠合并急慢性感染或慢性肝病以及注射铁过敏史的患者。

1.1.2. 3 输血治疗

对于重度或极重度贫血以及短期内可能分娩者,需输血积极纠正缺铁性贫血。长期慢性贫血患者常有心肌缺氧,建议少量多次输血以避免引起心力衰竭,以输注浓缩红细胞为佳。

1.2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即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常染色体的遗传缺陷引起的一组性质相似的遗传性疾病。其中α和β地中海贫血是最重要的类型。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绝大多数重型患者于儿童期死亡,在妊娠期极为少见。地中海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须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鉴别。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的患者中流产、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增加,但孕妇不良结局并无增加[6]。轻、中型患者妊娠期间Hb保持在80~100 g/L,则可以正常妊娠和分娩。如Hb<70 g/L,建议少量多次输血。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同类型地中海贫血,则需要进行产前诊断,以明确胎儿有无地中海贫血,如胎儿为重型地中海贫血,建议引产终止妊娠。有关地中海贫血的处理详见相关章节。

1.3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几乎均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外周血呈现大细胞性贫血,国内发病率报道为0.7%。

叶酸缺乏时血清叶酸<3 ng/ml,红细胞叶酸<100ng/ml;妊娠期叶酸缺乏容易造成孕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儿神经管缺陷、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出生低体质量等。叶酸缺乏的高危因素包括慢性溶血性贫血、连续妊娠、多胎妊娠等,建议所有孕妇均应常规补充叶酸0.5~1 mg/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需口服叶酸10~30 mg/d,如无法耐受口服叶酸,可肌内注射四氢叶酸钙5~10 mg/d,直至红细胞正常。

维生素B12缺乏是指维生素B12<66.42 pmol/L。维生素B12缺乏在妊娠期少见,多见于营养不良者(如素食主义者等),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建议肌内注射维生素B12100μg/d,2周后改为每周2次,直至维生素B12正常。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妊娠合并慢性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妊娠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者是妊娠期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多数患者终止妊娠后病情缓解,少数仍持续进展。主要表现为贫血、易出血、易感染等;易造成早产、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等。处理上主要为支持治疗,孕期少量、多次输注红细胞,使Hb维持在60 g/L以上,当有出血倾向或临近分娩时,Hb应维持在80~100 g/L,如果有出血或感染倾向,可以输注血小板,同时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5 其他

妊娠合并消化道疾病也是妊娠期贫血较常见的病理性原因,如胃切除术后、萎缩型胃炎、良性肿瘤、胃癌、肠癌等引起铁吸收障碍或(和)慢性失血,从而导致贫血。其中肠炎性疾病可引起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缺乏,与炎症以及治疗药物的副反应共同导致贫血[7]。处理上除补铁治疗外,还需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由于贫血可能增加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膜早破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如Apgar评分<7分)等几率;同时贫血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增加产褥感染发生风险,因此,无论何种妊娠期贫血,在孕期保健时除了积极纠正贫血外,需严密监测孕妇血压、尿蛋白等指标;明确孕妇有无子宫收缩和监测宫颈管长度;通过超声和宫高、腹围的检查综合评估有无胎儿生长受限和羊水情况;通过孕妇计数胎动数和胎心电子监护了解有无胎儿缺氧等风险;并分别针对上述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在临产前或剖宫产术前合血备用;产时(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注意加强宫缩,阴道分娩进入第二产程后,常规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胎头娩出后,静脉给予促宫缩药物;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积极处理各产程,缩短总产程,尽量避免手术操作所致损伤引起出血;在剖宫产时,麻醉起效后,可给予钙剂(提高子宫肌细胞对缩宫药物的敏感性);胎儿娩出后,可静脉输注缩宫药物,同时子宫肌壁注射缩宫药物,起到促进和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术后或产后可给予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8]。

2 产褥期贫血

目前尚没有明确的产褥期贫血的定义,由于产褥初期血液仍处于稀释状态,有研究推荐产后1周内Hb<110 g/L,产后1~8周Hb<120 g/L,诊断为产褥期贫血[9]。

产褥期贫血最主要的原因与产时急性失血有关,尤其是妊娠期合并贫血者,经过分娩失血后更易发生产褥期贫血。正常分娩出血量约300 ml,约5%~6%的产妇出血量超过500 ml,Hb正常的孕妇经过正常分娩后,常规给予补铁治疗,约有14%的产妇产后1周Hb<110 g/L;而未给予补铁治疗的产妇中发生产褥期贫血的概率为24%。在欧洲,产后48小时Hb<110g/L的产妇达50%,而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50%~80%[6]。发生产褥期贫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孕产妇受教育程度低、多产(≥3次)、两次妊娠间隔时间<3年、妊娠晚期贫血未纠正、水果摄入过少和产褥期未服用抗贫血药等;而孕期Hb≥100 g/L、产后3天Hb≥100g/L及人工喂养为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此外,产后检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鉴别是否因感染造成的血清铁蛋白增高。研究发现,与口服铁剂相比,注射铁剂更容易耐受,血清铁蛋白与Hb上升更快,能降低输血几率;产褥期贫血可能影响子宫复旧,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增加产褥期感染风险,有可能加重产后疲乏及产后抑郁症,所以积极纠正产褥期贫血能明显改善产后疲乏等不适,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后生活质量[9,10]。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anemia and assessment of severity[EB/OL].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2014-04-12].http://www.who.int/vmnis/indicators/haemoglobin_zh.pdf.

[2]Khalafallah AA,Dennis AE.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n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pathophysiology and effect of oral versus intravenous iron therapy[J/OL].J Pregnancy,2012,2012:630519.DOI:10.1155/2012/630519.http://www.doc88.com/p-6681254454729.html.

[3]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7):451-454.

[4]Pavord S,Myers B,Robinson S,et al.UK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in pregnancy[J].Br J Haematol,2012,156(5):588-600.

[5]Shi Q,Leng W,Wazir R,et al.Intravenous iron sucrose versus oral ir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egnancy with iron deficiency anaemia:a systematic review[J].Gynecol Obstet Invest,2015,80(3):170-178.

[6]Charoenboon C,Jatavan P,Traisrisilp K,et al.Pregnancy outcomes among women with beta-thalassemia trait[J].Arch Gynecol Obstet,2016,293(4):771-774.

[7]Camaschella C.Iron-deficiency anemia[J].N Engl J Med,2015,372(19):1832-1843.

[8]Drukker L,Hants Y,Farkash R,et al.Iron deficiency anemia at admission for labor and delivery is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cesarean section and advers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J].Transfusion,2015,55(12):2799-2806.

[9]Harsha Kumar H,Gupta S,Ruhela S,et al.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magnitud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nemia in postnatal period from coastal South India[J].Ann Med Health Sci Res,2014,4(5):775-779.

妊娠合并重度α-地中海贫血1例 篇7

患者30岁, G3P2, 末次月经2006年9月26日。因停经33周, 胎动消失17天, 于2007年5月15日入院。患者自幼患地中海贫血, 曾于9岁、27岁时因“感冒”后自觉乏力于当地医院接受输血治疗。前两次妊娠均于孕8+月、孕7+月自然分娩, 自述一新生儿死于意外, 一新生儿死因不明, 未予尸解。本次妊娠早期无特殊不适, 孕期未行产前检查。于孕5+月起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 伴心累、乏力, 未诊治, 水肿逐渐加重延及全身。17天前, 自觉胎动消失, 仍未予诊治。12天前, 患者“感冒”后自觉乏力, 遂于当地医院就诊, 血常规:WBC 1.4×109/L, RBC 1.39×1012/L, PLT27×109/L, Hb 35 g/L, B超检查示:“宫内死胎;肝、脾大 (中度) ”。输入红细胞悬液4 U后, 复查血常规:WBC3.28×109/L, RBC 2.13×1012/L, PLT41×109/L, Hb 59 g/L, 因无法再找到相配的血源, 故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37.4℃, P 113/min, R 20/min, BP 110/63 mmHg。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平车推入病房, 查体合作。半卧位, 重度贫血貌, 巩膜轻度黄染。全身凹陷性水肿。胸廓对称,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鸣。心界向左下明显扩大, 心尖区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和晚期舒张期杂音。腹部膨隆, 可于剑下4 cm处触及肝缘, 肝颈静脉回流征 (+) , 脾脏高度长大, 超过脐平面, 移动性浊音 (+) , 神经系统无异常。产科检查:宫高23 cm, 腹围87cm, 未闻及胎心。辅助检查:B超检查示:宫内死胎, 脾脏长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电轴不偏, T波改变;心脏彩超示:全心长大, 室间隔增厚, 左室流出道梗阻 (轻度) , 二尖瓣反流 (重度) , 三尖瓣反流 (重度) , 主动脉瓣反流 (轻度) , 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血常规:WBC 4.9×109/L, RBC 1.28×1012/L, PLT108×109/L, Hb 27 g/L, HCT0.11, MCV 87.5 fl, MCH 21.1 pg, MCHC241.0 g/L;尿常规:隐血 (+) , 余正常;Coombs试验:直抗:-IgG-C3D弱阳性, -IgG弱阳性, 间抗:-IgG-C3D阳性, -IgG阳性;异丙醇实验 (+) , HbA 81.9%,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HbF1.9%, HbA2 0.9%, HbH 8.3%, Hb Barts 7.0%, G-6-PD正常, H包涵体15%;C-反应蛋白升高:24.20 mg/L;血清铁 (SI) 37.20μmol/L, 转铁蛋白受体 (sTfR) 5.90 mg/L, 铁蛋白 (SF) 1310.0 ng/ml, 转铁蛋白 (Tf) 1.64 g/L, 总铁结合力 (TIBC) 37.3μ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 (TS) 100%;肝功能:ALT、AST正常, TB 38.1μmol/L, DBIL14.8μmol/L, IBIL23.3μmol/L, TP 54.2 g/L, ALB 23.6 g/L, GLB 30.6 g/L;凝血功能:PT13.2秒, APTT34.5秒, Fg 3.26 g/L, D-D 1∶16, FDP1∶256, TT16.2秒;血电解质:K+3.00 mmol/L。入院诊断: (1) G3P2, 33周宫内死胎待产; (2) α-地中海贫血 (重度) ; (3) 脾功能亢进; (4) 贫血性心脏病伴右心功能不全, 左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Ⅲ级; (5) 低钾血症。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 给予严密监护、吸氧、预防感染、叶酸口服及补钾治疗。经与血液内科、心脏内科、麻醉科共同讨论认为, 纠正贫血后尽快引产, 因患者为经产妇, 引产方式视患者产道条件而定。但合血时, 交叉配血实验呈弱阳性, 抗人球蛋白试验:抗IgG加C3弱阳性;抗IgG可疑阳性;抗C3d阳性;血浆中检出抗E抗体, 配血困难。经反复与血液内科讨论后决定仍应给予输血治疗。方法:红细胞悬液2 U静脉输入, 每天1次, 第1次输血前给予毛花苷丙0.2 mg, 静脉推注, 预防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每次输血前半小时给予呋塞米20 mg利尿;每天给予地塞米松10 mg, 静脉推注, 预防输血过敏反应。治疗4天后, 复查血常规示:Hb 82 g/L。于2007年5月2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术。术中见:清亮腹水约800 ml, 子宫约孕6+月大小, 羊水暗褐色, 徒手以头位取出一死女婴, 外观未见明显畸形, 胎盘胎膜自娩完整。术中探查见患者为双子宫畸形, 子宫左侧可见一直径约2+cm始基子宫, 左侧附件缺如。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输入液量500ml, 尿量1000 ml, 出血约300 ml。术后给予严密心电监护, 持续面罩吸氧, 青霉素加氨苄西林预防感染, 缩宫素静脉滴注加益母草注射液肌内注射促宫缩, 控制液体滴速30滴/min, 生麦芽冲水口服、芒硝外用回奶。术后6天,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复查血常规:Hb 80 g/L, 子宫复旧好, 宫底平耻上3横指, 恶露少, 脾脏明显缩小。因患者坚决要求, 准予出院。

2 讨论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 以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为主,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 直接影响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围生儿出生缺陷率。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探讨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妊娠期贫血患者130例, 作为研究组, 年龄22~39岁, 平均 (26.3±2.2) 岁, 孕周28~38周, 平均 (32.1±2.4) 周, 所有研究组对象孕前不伴有贫血病情或病史;随机选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产检的正常孕妇130例为对照组, 年龄22~38岁, 平均 (26.2±2.1) 岁, 孕周26~38周, 平均 (33.2±2.5) 周。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比较后,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检测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 L, 使用一次性负压采血器采血。由采血护士采集后, 轻微颠倒混匀, 2 h内送医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查。每日检测血样前, 进行仪器质控和校准工作, 确保检验结果可靠。

临床血常规观察贫血指标 (均为女性正常范围和贫血范围) [3]:Hb (血红蛋白g/L) :参考范围110~150;低于110为贫血, 根据其减少程度, 分为轻度贫血 (110~90) 、中度贫血 (90~60) 、重度贫血 (60~30) 和极重度贫血 (≤30) 。RBC (红细胞×1012/L) :参考范围3.5~5.0, 低于下限为贫血。红细胞平均指数: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f L) :参考范围80~94;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参考范围27~34;MCHC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参考范围320~360。根据红细胞平均指数变化, 判断是否贫血以及按照细胞类型划分贫血类型。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 :参考范围11~15。综合应用以上贫血观察指标, 评价血常规检验结果。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其中, 计量资料使用 (±s) 来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来表示, 进行χ2检验。统计学结果中P<0.05, 差异具有临床意义。

结果

统计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见, 研究组Hb含量、RBC值、MCV、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常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MCH和RDW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常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妊娠期并发贫血容易引发妊娠危险事件, 增加产妇和胎儿妊娠结局的不良比例。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供给胎儿循环所需营养, 降低母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 血常规使用五分类仪器进行全自动分析, 关于贫血指标的判断主要有: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平均指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4]。

本次对比研究妊娠贫血和正常孕妇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 研究组Hb含量、RBC值、MCV、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常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MCH和RDW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常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妊娠贫血孕妇红细胞体积增大、红细胞数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是由于孕妇体内对叶酸、铁等需求增加、摄入不足, 导致红细胞合成DNA减弱, 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以, 在孕妇妊娠期间, 鼓励其均衡饮食, 补充食物中铁、叶酸等, 家属改善食物制作方式, 更多地保留孕妇体内所需的微量元素[5]。

综上所述, 妊娠期间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 能够通过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孕妇是否伴有贫血以及贫血类型。通过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其有效摄入足量叶酸、铁等。临床医师指导产检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 合理开展妊娠期贫血的早期诊治。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妊娠期间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特点。方法:收治妊娠期贫血患者130例作为研究组, 同时抽取相同时间来院产检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统计妊娠贫血与正常孕妇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Hb含量、RBC值、MCV、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MCH和RDW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提高产妇孕中血常规检查意识, 有效检出妊娠期间贫血患者, 及时进行治疗, 避免影响胎儿发育。

关键词:妊娠,贫血,血常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韩品江.对48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4) :164-165.

[2]王敏侠, 沈艳艳, 陈柳君.妊娠期贫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9) :456-457.

[3]赵振敏.妊娠期贫血的早期诊断和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5) :57-58.

[4]黄和明, 谢世营, 林楚楚, 等.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24) :2075-2077.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篇9

关键词: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5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33-01

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而其中血浆的增加比红细胞增加相对的多,因此血液被稀释,红细胞计数在350万/mm,血红蛋白在100克/升(即10克/公升)以下时,产生生理性贫血。轻度贫血对胎儿影响不大。但重度贫血,会使胎儿发育迟缓,甚至引起早产或死胎。孕妇因重度贫血会引起贫血性心脏病,贫血也使孕妇抵抗力降低。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正常非孕妇女,铁的微量排泄和代偿摄取量保持着动态平衡。妊娠4个月以后,铁的需要量逐渐增加,所以,在妊娠后半期约有25%的孕妇可因需要量增加,吸收不良,或因来源缺乏致使铁的摄入量不足,产生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避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在妊娠期进行预防,预防一般从怀孕12~16周开始到哺乳期应补充铁剂,剂量、途径与贫血程度相关。维生素C、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应同时补充。如补铁后改善不明显可加入氨基酸,可通过食物中增加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方法进行补充。

对于铁缺乏造成的贫血,工业化国家长期以来采用食物强化铁剂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推行食物强化铁剂解决妇女及儿童贫血,常用与强化铁剂的食物有面粉、玉米粉、酱油、糖、盐等。我国现正实施酱油中强化铁剂预防贫血。

改善饮食,吃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中肝脏、血豆腐及肉类中铁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黄中也含有铁,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红血球的生成,叶酸缺乏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因此饮食中既要食入一定量的肉类、肝脏、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鲜蔬菜。肝脏中既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A,也有较丰富的叶酸,维生素A对铁的吸收及利用也有帮助。每周吃一次肝对预防贫血是十分有好处的。

对于中度以上贫血,口服铁剂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孕期贫血除服铁剂以外,服用小剂量的叶酸(每日400ug)。孕妇服用小剂量叶酸不仅有利于预防贫血,还有利于预防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但叶酸剂量不要大。

妇女贫血除铁营养不足外,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子宫内置节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产等因素有关;慢性肠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疟疾、肠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绦虫)及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贫血的原因,以上疾病除营养补充外,必须要到医院诊治。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缺铁加重的因素。

轻度贫血可以考虑加强营养,鼓励孕妇进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紫菜、猪(牛)肝、豆类、蛋类食品等。此类食品不但含铁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如有特殊的疾病应同时针对病因适当治疗。

较为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可以考虑药物治疗。通常有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两种治疗策略:

口服给药 一般均主张以口服给药为主。①硫酸亚铁或琥珀酸亚铁:如果同时服用1%稀盐酸和维生素C,更有助于铁的吸收。制酸剂、鸡蛋、奶制品、面包和其他谷类食物等,如与铁剂同服可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在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内不宜口服硫酸亚铁。②富马酸亚铁:含铁量较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但有时也有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等。③枸橼酸铁胺:适用于吞服药片有困难者,但其为3价铁不易吸收,治疗效果较差一些,不宜用于重症贫血的患者。

注射用药 注射用铁剂多用在妊娠后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病人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不能接受口服给药者。其缺点是注射局部疼痛。约有5%病人可有全身负反应或毒性反应,如头痛、头晕等,偶可发生致命的过敏性反应。常用的制剂有:①右旋糖酐铁:每毫升含铁50mg,首次肌内注射50mg,如无反应可增加到100mg,每天或隔天1 次肌注,15~20 天为1 个疗程,一般每注射300mg 可提高Hb 10g/L。

②山梨醇铁:每毫升含铁50mg,每次50~100mg 深部肌内注射,局部反应较少,但全身反应较重。

3. 输血疗法

大多数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经补充铁剂以后临床症状及血象很快改善,不需要输血,对重度贫血的孕妇,妊娠足月面临分娩处理,须尽快提高Hb。需要输血时,宜采取小量、多次、慢速输新鲜血或者压积红细胞150ml(从1500ml 血中提取),以避免血容量增加过多而加重心脏负担。据报道:重度贫血的孕妇常伴有心功能不全,输血可诱发或加重心衰、肺水肿,以压积红细胞代替新鲜血输入,可使输血的危险大大减少而症状很快改善。国内报道,应用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同时补充铁剂,可使孕期和产后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明显上升,症状迅速改善,从而避免或减少一些中重度贫血患者对输血的需求。

4. 产时及产后的处理

临产后:鼓励产妇进食,保证足够入量,避免产程过长或急产,加强胎心监护,低流量持续吸氧。中度或重度贫血者,应配新鲜血备用,并开放静脉。宫口开全后,可助產缩短第2产程,但应尽量避免意外的产伤。产后积极预防产后出血,胎儿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如无禁忌证时,胎盘娩出后可肌内或静脉注射麦角新碱,同时用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胎儿娩出后,仔细检查并认真缝合会阴阴道伤口,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产后使用抗生素预防产道感染。如有适应证需行剖宫产时,术中应尽量减少出血,注意掌握好输液或输血的总量和速度。

参考书目:

[1] 宋英娜;刘俊涛;杨剑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J];协和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2] 姚丽艳;范青;薄晓莉;韩聪慧; 《力蜚能治疗妇产科缺铁性贫血47例疗效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3] 廖清奎,张眉,罗春华,李载明,杨先军,唐泽媛; 《中期孕母铁缺乏症对胎儿铁代谢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1996年05期

妊娠贫血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诊疗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设为研究组, 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 (28.46±5.12) 岁, 其中孕早期34例, 孕中期42例, 孕晚期48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 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 (29.14±5.64) 岁;两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于次日凌晨7点抽取空腹血3 m L作为样本, 且予以血常规检查的专用管储存, 待采血完毕后将抗凝剂与血样本混合, 并予以由日本Sysmex生产的XS800i进行检验, 严格遵循检验相关标准检查血样本。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研究组不同孕期 (孕早、中、晚期) 孕妇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与大细胞性贫血) 情况;血红蛋白 (Hb) <100 g/L评定为贫血。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82.60 fl, Hb<100 g/L;大细胞性贫血:MCV>99.10 fl, Hb<100 g/L[2]。比较健康孕妇与不同贫血类型孕妇血液相关指标水平, 主要包括:红细胞 (RBC) 、Hb、MCV、血红蛋白含量 (MCH) 、血细胞分布宽度 (RDW) 、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不同孕期贫血情况

孕晚期患者以大细胞性贫血居多, 早、中期则以小细胞性贫血居多, 提示随孕期不断进展, 患者贫血几率则越大。见表1。

2.2 三组血液指标检验结果对比

研究A组RDW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Hb、MCV、MCHC、MCH均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B组MCH、RDW、MCV比对照组高, 且RBC、Hb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贫血属妊娠期妇女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 该病通常易导致妇女身体机能逐渐降低等症状, 很大程度上加大手术风险。此外, 由于孕期贫血, 对胎儿营养吸收产生一定影响, 从而致使胎儿早产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发现, 孕晚期患者以大细胞性贫血居多, 早、中期则以小细胞性贫血居多, 提示随孕期不断进展, 患者贫血几率则越大。此外, 研究A组RDW比对照组高, 且Hb、MCV、MCHC、MCH均比对照组低。分析原因可能为:因妊娠期妇女需为胎儿供给Fe元素, 但其自身同样需Fe元素, 二者Fe含量的需求均依赖于孕妇[3]。早期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导致孕妇食欲下降, 严重减少Fe元素纳入;而孕中期胎儿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故加大对Fe元素需求, 孕妇饮食摄取Fe元素难以满足胎儿及其自身的需求[4]。血红蛋白合成主要原料为Fe, 妊娠期间孕妇与胎儿血液均源自孕妇血液供给, 血红蛋白的合成来自孕妇体内。一旦孕妇缺铁, 即血红蛋白合成量下降, 而Fe元素缺少对红细胞增殖与分裂影响较小, 故红细胞仅体现于血红蛋白下降, 从而形成大量的小细胞性贫血。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孕晚期患者以大细胞性贫血居多, 且研究B组MCH、RDW、MCV比对照组高, 且RBC、Hb比对照组低, 这与李艳丰[5]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分析原因可能与孕妇缺乏维生素B与叶酸密切相关。孕妇体内叶酸主要是来源于孕妇饮食, 妊娠期孕妇对叶酸需求量大, 但妊娠期孕妇胃酸分泌减少, 导致其胃肠蠕动减弱, 从而影响叶酸摄入量, 红细胞DNA的合成随之减少, 导致红细胞内增殖与有丝分裂延长, 从而形成巨幼红细胞, 引发贫血症状。

综上所述, 孕妇孕晚期主要大细胞性贫血, 孕早期及孕中期主要小细胞性贫血, 定期对孕妇开展血液常规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和明, 谢世营, 林楚楚, 等.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24) :2075-2077.

[2]赵霞, 李洁.妊娠中期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中、晚期贫血相关性研究枣[J].中国药业, 2014, 23 (07) :79-80.

[3]张雪琳.MCV/RDW贫血分类法在妊娠期贫血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3) :1763-1764.

[4]戴春华, 刘瑞英, 袁亚梅.妊娠期贫血380例的血红蛋白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 (10) :115-116.

上一篇:美国学生如何写作文下一篇:“热身”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