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课堂

2024-10-01

品位课堂(精选12篇)

品位课堂 篇1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指出:“学习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生参与的程度成正相关的关系,学生越主动参与,学习的效率越高,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往往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谨就这一话题作一番简要的阐述。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本课堂的前提条件

教学本身具有情感特征,教师只有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究的热情,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品位。丰富的情感从何而来?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条件。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受到尊敬、信赖和爱戴,就会全身心地将自己赤诚的爱奉献给课堂和学生,而不仅仅是将教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效仿教师的言谈举止,并将这种对教师的依恋和崇拜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乐学好问。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亲其师”,必然会“信其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乐于听取老师的教诲,坚信老师所授知识的科学性和目标要求的公正性,从而积极主动地矫正自己的行为,使其朝着老师既定的目标迈进。反之,学生便会产生逆反心理,并把这种对教师的反感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师该如何架设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呢?

首先,教师要尊重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学生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平等、公正、客观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歧视差生。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也是很棒的!

其次,教师要善于跟学生沟通。当学生受到委屈、情绪低落的时候,学习紧张、身心疲惫的时候,遭遇困难、遭遇孤独的时候,教师要主动跟学生交心,了解他们的苦衷,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指点迷津。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让学生感到你不仅是良师,更是挚友!

另外,教师要有在学生面前主动认错的勇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毋庸置疑,教师的言行也有偶尔出错的时候,犯了过错,主动承认,并及时改正,不仅不会削弱教师的威信,反而会让学生更加钦佩你的坦诚和直率,从而在内心更加信任你、亲近你!

最后,教师日常行为中的一些细节绝不可小觑。诸如着装整齐、准时上下课、不滥布置作业等,学生也很看重,教师切不可等闲视之,随意而为。

二、科学的课堂提问是构建生本课堂的重要途径

十三四岁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还很不成熟,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叛逆、焦虑、烦躁等心理的相继出现,课堂上精力容易分散,他们或左顾右盼,或交头接耳,或静坐不动,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课堂的学习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有限的时间上来呢?笔者以为,科学的课堂提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注意问题设计的阶梯性。一般来说,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不善于提问,要么是所提问题角度太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么是发连珠炮似的,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要么就是干脆不问,自己一包到底。这些都不利于生本课堂的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以《鼎湖山听泉》第八段为例,笔者的问题设计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我们为什么要在山中过宿?是什么留住了我们的脚步?(2)作者描写泉声时运用了什么修辞?这四种泉声各有什么特点?(3)描写泉声的这四个句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作者从泉声的起伏变化中听到了什么弦外之音?他为什么能听出这样丰富的内容?(5)你认为作者从听泉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见解?以上五个板块的设计由浅入深,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中一、二两条是基本题,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答案一目了然;三、四两题难度略有增加,但只要学生深入文本,稍作探究,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第五题难度较大,学生必须跳出文本看文本,对文章主旨作深层次的挖掘,答案方可露出水面。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教师点拨适当,学生探究认真,课堂上的这些问题是能逐步得到解决的。

其次,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很明了:启发须适时,要有针对性。以《学问和智慧》这一课为例,学生读完了文章第四段以后,笔者问道:“既然书有“有智慧”和“无智慧”之分,那么古人为什么又说“开卷有益”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显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一时又不知从何处入手,该如何表达。笔者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最后,学生通过对书的概念的界定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当然也有从其他层面来解答的。例如:即使是“无智慧”的书,但只要我们从反面去吸取经验,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可见学生对这个问题已真正弄懂弄通。

最后,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开放的社会诞生了开放的语文,开放的语文课堂又激活了学生开放的大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及主动探究的良好心态。例如:教学《成功》一文时,笔者曾经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王静安的“境界说”是否只适用于干事业、做学问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短时间内给出了各种精彩的答案,令笔者大开眼界。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教师眼前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备课充分,思维缜密,提问精当,就一定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课堂教学的品位。

三、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构建生本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的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也是师生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更是联结师生情感的主要纽带。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礼记·学记》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举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些至理名言从不同层面道出了教师语言的真谛。具体地说,笔者认为教师语言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准确清晰,富有科学性。教师语言虽不像诗歌、散文那样“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但它要求教师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对知识点的表达应符合科学,所举事例要有的放矢,前后联系要一以贯之,而绝不能出现支支吾吾、含糊其辞的现象。例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冷不防冒出来的一个问题,一时答不上来,而又担心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于是便用“可能”“大概”“也许”等词语来搪塞,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因为日后学生一旦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找到了正确答案,便会从内心瞧不起你。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充电”,另一方面备课要充分,如果课堂上语言含糊不清,判断模棱两可,推理自相矛盾,势必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削弱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二是坦率真诚,富有情感性。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因为听了他的中学老师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情感真挚的话语,才一生孜孜不倦,勤耕不缀,最终摘下了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下苦功夫,而且要用相当的精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热情。无论是声情并茂的范读,还是循序渐进的启发,都要饱含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引导和陶冶学生之功效。

三是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性。如果说优美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两只凌空翱翔的翅膀,载荷着学生在知识和真理的蓝天自由飞翔的话,那么,“生动”则是这两只美丽翅膀上光彩夺目的羽毛。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无论是引经据典的描述,还是和风细雨的引导;无论是激情洋溢的导入,还是画龙点睛的结语,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字斟句酌,不仅要给学生美的熏陶,情的陶冶,而且要给学生理的启迪。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全力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课改纵深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师应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在构建生本课堂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讲求实效,让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良性发展。

品位课堂 篇2

课改工作总结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中心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认真总结多年课改经验,反思不足,力改陈弊,自2010年9月开始,全面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智慧和谐型课堂教学模式,我中心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做法在启动会上进行了书面交流;2010年6月,在教师论坛上,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经验得到推广。2012年春季,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又一次全面吹进了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探索,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优化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改革,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市“343”教学模式和区“133”课改要求,制定出中心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改革模式,督促教师深入实践,大胆摸索,细心总结。通过研讨课,总结课改经验,对课改工作进行重新认定和定位,形成各校新课堂课改模式,下面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于问题解决,确立课改方向

2010年,面对规范办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我们对学校课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部分教师仍存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课堂教学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校积极响应市区教育局构建“和谐课堂”的意见,在学习名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推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智慧和谐型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就是以目标导学。自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互动,包括小组内“一对一”的互助,小组内四人间的多维互助及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和互动。智慧,学习是学生的智慧活动与智慧收获的过程,课堂教学由单一的“知识课堂”教学范式,走向“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和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等呈现出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

2011年,全市掀起了“当堂达标教学”的实验,我校又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1)预习检测: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以便调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目标导航:即出本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放矢。(3)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快乐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接着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再让学生谈谈自已学习中的困惑,教师进行汇总后再进行第二次引领,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再次进行自主学习。形成一个循环,也就是带着学生到文本中走个来回。(4)质疑解惑: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对学生提出课后探索的要求。(5)达标检测:通过相关测试题,来检查一下学生当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6)拓展探究:当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后去进一步地探究,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2012年,我们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响应区“一校一模式,校校有特色”的号召,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对课堂模式进行了重新创设。刚开始,教师们新旧教学思想在“强烈碰撞”中演变: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鼓励为主,课堂热闹非凡,学生个性确实得到张扬。但课堂就像空中的白云——中看不中用,我们的课改教学推进曾在“一片迷茫”中爬行过。但在不断的培训总结,联片教研探索中我中心校课堂模式逐渐显现出来,最后确定小店中心校新课堂模式。即揭示课题、出示目标→指导预习、合作自学→小组展示提升、当堂训练测评。具体阐述为:(1)揭示课题、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围绕目标探究性学习。(2)自学指导、分组合作: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加深知识的认知,修正学生的知识结构,指导学习方法,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3)展示提升、当堂测评:共享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高质量地完成所分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能当堂完成学习目标,做到“堂堂清”;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和谐课堂,确保课改实效

1、深化改革。我中心校把教案由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先由一位教师执笔,同科教师共同参与,充分酝酿讨论后,达成共识,由主备课人最终定稿。各任课教师根据本班实际进行个案补充,最后施教。

2、加强小组建设。课堂上,积极开展学生间互助和“兵教兵”活动。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现在的主动探求和自主探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开始向“我会学”、“我乐学”的方向发展。

3、开展课型研讨。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习惯在新授课上精钻习研,对于习题课和复习课,只是停留在出题、讲题上。为此,我们全面展开研讨狠下功夫。尤其注重探索复习课和讲评课这两种课型,我们要求教师不但要备好题,而且要选择好讲题的方法,把握好学情,因材施教,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提高课堂效率。

4、建构个性课堂。在中心校课堂教学总模式的基础上,各校教研组又制定了总模式下的学科模式,倡导个性课堂的建构。大村小学语文教学,把名著请进课堂,在课堂上开展“口语交际课”、“演讲辩论课”等,在师生的多向交流中吸收文化营养。数学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敢于质疑,老师不再是一言九鼎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校还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情况纳入过程管理和评价,引导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

三、完善管理体系,为课改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中心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员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改的规划和总模式的制定。教研员负责对教研组的课改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中心校建立课改标兵评选等制度,对于不参加课改或课改推行不彻底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不能参加学校的各类称号评选,保障了课改工作的健康运行。

2、实行课改工作承包责任制。一是学校层面课改工作由校长负总责。二是整合教导处和各教研组力量,具体负责各年级课改的管理和推行。学校开展每周教研活动,以主题教研、评课、理论学习,先听后上为主要内容展开活动。

3、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为保证课改的规范管理,学校编辑了《关于深入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意见》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使课改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合理的轨道。

4、抓好评比,典型引路。为了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两项评比。第一,针对课堂教学能力,开展课改标兵评选;第二,针对教科研工作,开展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

四、聚焦课堂,搭建研修平台,为课改提供动力支持

1、多层面交流。(1)对于教学模式这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组织教师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深入学习2011版各科课程标准和三步教学模式,做到人手一份资料,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教学理论。教研活动做到一人发言,大家记笔记,结合教学实际大家补充谈体会。科学合理地对以往存在的模式进行了创新重设。(2)教研组的主题活动,每周一次,针对在备课组和听评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诊,提出解决方案。

2、多层面磨课、议课。(1)教研组内的观摩课。(2)全校范围内的示范课。不论哪种形式的磨课,都要经历集体备课→上课→观课、听课→说课→议课、评课→小结四个步骤。同时在教研组实施“一次课例,两次研究”策略,即上一节研究课,首先同伴听课,实现同伴互助;再上一次,请骨干教师或聘请校外专家指导,实现专家引领;最后再进行个人反思,促进个人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3、多渠道竞赛学习。在“教研活动全员培训,人人参与活动”中,我校建立对标组活动,这是促进教研活动深入的关键力量,对标组教师活动真实、有效。每组组员采用教师间互听互评,把教者的教学设计、教后反思认真总结,每次听课评议后填写《反思交流表》,这样的活动记录了教师队伍的成长过程,同时做到资源共享。

4、校本课题研究。为了及时解决教师们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我校基于问题解决,开展校本课题研究。针对校本课题,我们以教研组为活动主体,以骨干教师为带动群体,使全

体教师全面参与,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教研氛围。目前,我中心校大村小学承担市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李家庄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班级融合教育研究》。研究组成员多层面展开研讨已初步获得有效策略。

4、教师反思。经验+反思=成长。我们在教师扎实做好常规的基础上,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倡导“课堂三思”。课前思考是否把握好了教材,了解了学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进程;课上思考课堂活动的组织是否有效,是否实现了师生间的积极互动;课后思考课前预设与教学实际的差距,总结哪些目标达到了,课堂上出现了哪些新的情况,又是如何应对的。并且要求教师在反思的同时,动笔表达,每两周要写出一篇教学反思或者教育随笔、教育叙事,并且纳入了教学常规管理。

5、师生读书。读书是提升教师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因此,我中心校对教师读书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至二本教育著作,并积极撰写读书心得,读书随笔。各校把这项工作纳入了常规管理,每两周检查一次。另外,各校把每周二定为读书活动指导日,在活动课上,教师从指导内容、方法到具体交流引导学生爱上经典,增长智慧,提升内涵。各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会,使教师学生读书活动扎实、有效、深入开展。

6、专家引领。我中心校重视请进来,走出去,使校本研修在专家引领中前行。每次学习回来,都要求教师根据个人实际,认真写出学习体会或考察报告,进一步开阔了教师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保障了教科研的健康运行。

五、取得的成绩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概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是符合现代教学观的一种课堂模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论,科学地处理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辨证关系。通过示范课、研讨课、轮教课及常规课,我中心校全体教师在不断探索中已逐步形成各自教学亮点。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已成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策略也更加多样。我们初步归结出“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中心校评出课改先进个人数名,近一年来,获市优质课二等奖,被评为“市教学标兵”,被评为区教学标兵,被评为区教学能手,数学教师获“区教学新秀”。我们特别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课改理念深入我中心校每位教师心中。

六、存在的困惑及努力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中心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部分教师还没有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彻底摆脱陈旧教学方法的束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耗时低效现象;小组建设中,因过多关注学困生的帮助,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优秀生的发展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改进。

今后,我们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高效和谐课堂,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创办“社会肯定、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文化品位之我见 篇3

一、 媒体展示要渲染文化氛围

新课改以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呈现直观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达到“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同时,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画面还能把学生迅速带入一种和谐、优雅、静美的文化氛围。但教师在选择音乐和画面时,要考虑到与课文相通,把音乐语言、图画语言与文本语言沟通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文化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三度把阿炳的二胡演奏曲运用到教学之中就是经典的案例。新课导入,让乐曲走进课堂,用那扣人心弦的音乐渲染了一种凄凉凝重的文化氛围,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让乐曲走进文本,感悟乐曲的委婉连绵和升腾跌宕,感悟阿炳的不幸与抗争;结束拓展,让乐曲走进学生的心田。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深刻感悟到苦难也能成为巨大的财富,这就是流淌在课堂上的文化。

流动的语言演绎成立体的画面,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模糊性,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释放,靠的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媒体的介入为引导、打开提供了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径。笔者曾观看过一位名师的教学录像,媒体展示既渲染了文化氛围,又对课文的解读作了很好的铺垫,精妙之极!教学《望月》这篇课文中小外甥和舅舅背诗部分时,教者把许多不同“月亮”的优美画面和描写“月亮”的诗句有机结合,并配上古典音乐的旋律,向学生一一展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边塞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海上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林中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思念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忧愁之月……清幽的画面、优雅的音乐、意蕴深邃的诗句烘托出一种宁静、厚重、高远的文化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接受文化的浸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设计,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之中,与文本零距离地亲近,为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体验从“月之景”向“人之情”的拓展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二、 教学语言的运用要彰显文化底蕴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有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语文名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教师都会感受到这种魅力,感受到他们的课堂流淌着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来源于文本,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孙双金老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他的评价语言极其丰富!“刚才你说孙悟空有一双火眼,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他们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鸟。是啊,写人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写鸟呢?而且还说鸟飞回原处。你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啊!”“同学们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是三个思想,三朵智慧的火花。”“你说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 “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孙老师的课堂上这样鲜活的评价语言举不胜举。他还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亲热温暖的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无论是有声的教学语言,还是无声的体态语言,皆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学生每天浸润在这样的课堂上,耳濡目染,文化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三、 文本开发要挖掘文化资源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蕴藏在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素养,用文化点化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语文课堂则会成为隽永清新、深邃厚重的文化殿堂。

四、 角色扮演提升文化品位

所谓角色扮演,即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角色扮演往往比较浮躁浅薄,流于形式,缺乏文化意蕴。笔者认为,学生角色扮演应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学生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白鹭》一文时,对白鹭“晚飞图”的角色扮演精彩之极,令人回味无穷。如果“白鹭”是一对恋人,如果“白鹭”是一对母子,如果“白鹭”是一对兄妹……等待归来的白鹭会怎么想?在飞归的路中白鹭会怎么想?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把课堂生活化,在“文字语言”与“文化心理”之间、“文本经验”与“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使言意发生实质转换,并生成新的言和意。

角色扮演的“文化味”崛起,应基于绿色生态的生活场景,更应创设与语言文字和教学旨趣相匹配的语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于永正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草》一诗时,他凭借其精湛的教学应变能力和如诗的教学预设生成,展示了与学生情趣盎然的对话,一会儿扮演奶奶,一会儿扮演哥哥,把课堂教学戏剧化,让学生在活泼而严谨的对话中习得语言文字,接近学习目标。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角色表演很有文化品位!教者捕捉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亮点,发掘出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使“教师教,学生学”转化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更有文化价值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有了飞翔的空间,飞出文本,飞向生活,飞向智慧的天堂,既接受文化濡染,提升文化品位,又让学生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文化现象,是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感化、美化、净化的过程。儿童语文学习应立足于儿童的自然属性,挖掘儿童的自然学习潜能,着眼于培植语言的直觉,催生语言智慧,激发儿童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使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变成享受。从教育者提供的支持性环境的角度,从名师经典教学案例中赏析语文课堂文化品位、惊叹名师教学艺术高超的同时,可寻求出课堂文化味的源发处。正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所指出的:“名师所以著名,还在于他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他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有此功底,运用教学方法,随心所欲,教学机智,随处可见,得心应手者,得心方能应手也。”好一个“得心方能应手也”!

打造品位课堂——美在语文课中 篇4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课堂模式。我校就推行一种名为“15、20、10”的教学模式, 即15分钟自学、群学, 20分钟质疑、交流, 10分钟反馈。毋庸置疑, 每一种课堂模式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但教师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看似死板的模式, 在学习接受的同时, 不可把死板带进教室, 要学会“从心所欲”, 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语文教学,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固然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操, 培养他们辨别美、欣赏美的能力, 这个似乎对其以后成长更有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语文学科是美育因素较多的学科, 有丰富的审美内容, 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美, 那么语文教学怎样才算是美的境界呢, 又怎样才能达到呢?

一、轻松的氛围, 营造美的开端

激兴、染情、增知、益智, 是对语文教学统一的要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激发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前提, 真正做到“课未始兴已浓, 课正行兴逾浓, 课已毕兴犹浓”, 教学就可以事半功倍。披文入情, 增强感染力, 使学生顿感“无边光景一时新”, 从而产生一种愉悦、共鸣, 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条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借助于图片、音乐、动画的导入既方便又实用。如在教《蓝蓝的威尼斯》时, 我在舒展的音乐中展示几张威尼斯的图片:城市与蓝天、白云、大海融为一体、别具风味的公朵拉、欧洲特色的建筑物 (圣马可教堂) ……使学生在课堂一开头就沉浸在威尼斯“世界上最美丽的水上城市”的氛围中, 油然而生一种去看看的冲动, 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又领悟了自然美。又如教《愚公移山》, 我播放屠洪刚的同名歌曲, 配合动画故事, 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去欣赏、体会愚公那种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 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这又是艺术美。

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可起到相同的效果。如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时, 我先模拟“斜塔实验”, 学生表现出盎然的兴致, 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进入了一种佳境, 再自然过渡到主人公伽利略就顺其自然了。又如在教学《柳叶儿》时, 教师可由回忆歌颂柳的诗句导入, 这样学生既能积累诗句, 又能增加兴趣;也可教师准备实物, 让大家欣赏柳枝的美, 然后过渡到在特殊年代里柳叶的作用;亦可先让学生课前回家做一个“上一辈人的童年”调查, 在课堂交流中自然引入课文。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更明显的优越性, 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 让大脑处于清醒的状态。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集中精力, 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 给学生以愉悦美。

二、投入的朗读, 感受美的熏陶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诵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前人早有论述。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停顿、重音、速度、节拍等的把握, 让学生体会到诵读中的节奏美, 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 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朗诵《天上的街市》时应重读“明星”、“街灯”、“现”、“美丽”……用深情的, 而非带有悲伤的语气, 表现郭沫若向往的美好的生活。

吟诵的语调有高低、强弱、缓急, 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的语调, 可采用范读、个别诵读、齐读的方式。一般来说, 情感低沉、缠绵的文章可集体诵读。在抑扬顿挫之间、高低起伏之中, 学生既能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 又能享受到音韵和谐的节奏美, 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如读《春》就要读出一种蓬勃的生机, 带着一种欣喜;《沁园春·雪》就要读出毛泽东作为伟大领导人的博大胸襟, 开阔、昂扬;《再别康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读这首新月派诗人代表作要抓住这首诗“脉脉的温情”、“淡淡的伤感”的基调, 合理使用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手段, 使主题得到体现和升华, 再加上渲染和烘托气氛的底乐, 适合选配节奏舒缓一点的曲子, 如《月亮门》、《秋日私语》等。

三、特定的意境, 领略美的内涵

作家搞创作讲求艺术效果, 教师讲课则应追求美育效果。学生喜欢含蓄入境的教学, 反对平直浅露的直接阐述, 教师对意境的分析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结合作者的情感, 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 激发想象, 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经, 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 任由思想奔驰, 自己也好像身临在这个美境中。

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在低沉的音乐声中, 屏幕上出现战火纷飞的场景, 然后配以旁白:“如果我告诉大家这是最后一节课, 你们会想什么呢?确实, 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汲取知识, 很难想象一个人没法学习的痛楚。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 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顾炎武说……范仲淹名言……这些体现出来的都是浓浓的爱国之情。不论古今中外、年龄的长幼, 所有爱国志士的爱国深情都是一样的, 相通的。让我们跟着小弗朗士, 来感受爱国情操吧!”又如教学《背影》, 教师可首先从感受形象出发, 在多媒体所展现的“买橘子”片段中、那个“胖胖的、步履蹒跚的”背影中, 深入体会文中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然后再让学生交流感情,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教师既是情感的体验者又是情感的诱发者, 在自己更深入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握教材, 感受到意境美。

古诗词是美的意境的仓库,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美的诗词展现了思想的光辉。蔡元培先生和鲁迅先生都曾强调用诗词作为教育的手段。初中生正值青春年华, 教师应引导他们从古典诗词中赏析美, 领悟生活哲理, 感受生活真谛, 终生受用。

四、深入的品味, 探索美的灵魂

高尔基说:“美是人自己从他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因此, 美的发现者要有美的眼睛, 美的寻求者要有美的心灵, 要能探索美的灵魂。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正确的审美观点、精当准确的语言, 引发学生一起去体验品味作品的感情, 与作者同感受、共情怀。教材中的每篇作品都蕴含着美的因素:《变色龙》, 用比喻、讽刺的手法, 刻画了奥楚蔑洛夫的丑态, 突出了构思美和滑稽美;《海燕》, 表现了昂扬奋发、勇于斗争、追求美好的精神, 突出了立意美和雄壮美;《最后一次讲演》, 痛斥反动派, 歌颂爱国者, 突出理论美和逻辑美。

语文教材, 也为我们展示了众多的优秀人物形象, 这些优秀人物是社会美的典型。深入品味其内心世界, 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 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如《一双手》中那双让人敬畏的手的所有人———林业工人张迎善, 《始终眷恋着祖国》中有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的钱学森, 《父母的心》中那对即使再贫困也舍不得送掉孩子的夫妇, 以及那个“躬耕”时依然抱有“鸿鹄之志”的陈胜……都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 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人物所感动, 神采飞扬时, 我们的教学, 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五、灵活的构思, 描摹美的世间

当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有了美的心灵后, 教师就应指导他们进行审美实践,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课堂上可进行听、说、读、写, 品味、评赏作品的美。除此以外还可利用语文课外活动, 到社会中去认识一切美的事物, 去领略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美。

学了“民俗风情”单元, 让学生写写本地的传统节日;教学《社戏》, 指导学生给课文配风俗画:河边钓虾、田头放牛、月夜行船, 或者人物画:阿发、双喜、迅哥儿;学了《济南的冬天》后, 课外认真观察, 写写“启东的冬天”, 在模仿中学会比较;《给我的孩子们》让学生回忆起精彩的童年, 不妨一起来交流一下;《背影》、《我的母亲》, 让我们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写下对父母的感谢;《都市精灵》、《明天不封阳台》让我们有感于现代都市的动物生存环境, 那么就让我们发出号召, 写写“保护动物”的倡议书吧。学了这么多有名的人物, 你欣赏哪个呢?给她颁个奖吧, 写写“颁奖词”赞美他一下……编语文课本剧、演语文课本剧的活动, 更是激兴、染情、增知、益智的综合, 既能活跃语文教学的过程, 又能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学《皇帝的新装》, 教师指导学生排练, 通过表演, 皇帝的愚蠢、自欺欺人, 大臣的虚伪、谄媚等性格特征形神毕现, 同学的心灵会受到一次洗礼, 在其乐融融中受到美感教育 (“以丑为美”的美) 。语文课堂上可以描摹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是如此丰富多彩, 我们应当放开手脚, 自由驰骋。名师讲课, 海湾战争、星球大战、中华气功、街头一瞥、心灵独白、艺廊漫步等均可入题, 这些都是美。美感教育是令人愉快的, 美感教育就是“乐”的教育, 当我们乐在语文中时, 在不知不觉中, 培养了心理气质, 改变了精神面貌, 而我们的课堂也就成了有品位的课堂。

摘要:语文学科是美育因素较多的学科, 有丰富的审美内容。本文从分析轻松的氛围, 营造美的开端;投入的朗读, 感受美的熏陶;特定的意境, 领略美的内涵;深入的品味, 探索美的灵魂;灵活的构思, 描摹美的世间这几方面入手, 指出教师须注重打造品位课堂, 提高教学效果, 真正使语文教学体现美的境界。

品位生活作文 篇5

我想,是属于天空的。

不愿意接受一切短暂的东西。昙花一现!短暂得让人来不及回味,惟留莫名的感伤在飘香。

而我却执着等待流星,纵然它也会稍纵即逝,也只会有那一瞬间的绚烂。

那是因为,浩瀚的天空永远是它最协调的背景!

爱上天空是在哪天,已经记不起了。

只是依晰地记得,那片绿地上,总有一个梳着辫子的小女孩,喜欢放飞风筝,拥抱天空。

那,就是我,从小跟着天边的风筝疯跑长大的女孩。自由,惬意,同样在翱翔,只是换了个方式。

然而,对于天空,我只钟情于晴空。因为,只有它才拥有热情的阳光,纯白的云朵,展翅的雄鹰。而每到阴天,我总会忧伤,莫名的。为太阳,为云朵,为雄鹰。因为它们不再自由,它们似乎在害怕什么,不得不躲了起来。同样,也为我自己。

我渴望飞翔,在那片晴空上。

即使我不是天使,即使我不能飞进幸福的天堂。

与品位对峙 篇6

品位生活,有两个同样是关于金钱的误区,电影导演冯小刚归纳了一种,就是认为有钱就有品位,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仆人都非要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还有一种就是认为没有钱就无所谓品位——算了,红鲤鱼应该在水面上漂着,我们是泥鳅,就钻在淤泥里过日子吧。品位固然有一定的物质要求,但更多的可能更在于一种把生活好好过、积极过、对自己负责的优雅和怡然的包容而不漠然的人生态度。

在欧洲,很多老太太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很光鲜,哪怕只为在小镇教堂里做15分钟的弥撒,这不是扮嫩或者招摇,更多的是表明其对生活的尊重、热情和憧憬,不放弃每一天的阳光和雨露。因此,品位生活不仅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认真精致的生活态度。

品位还是一种成熟稳重的风度。我们常常发现很多人越老越有味道。我认为这味道其中就含有一种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持。当然,品位绝对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国界的问题、贵族的问题,细节的问题。

品位对于细节的遵从简直可以用吹毛求疵来形容。当然,品位实际上还包含两个方面,享受品位和提供品位,一个人尽可以追求和享受品位生活,但对于整个高品质享受群体而言,还需要有能够提供品位生活的服务群体。仍然就品位要求严苛的细节而言,我们可以考察国外提供品位的服务,以做鞋子为例(作为一定阶层的人士,度身定做当然比在即使是高档专卖店左挑右选来得舒适得多。当然首先是价钱不在犹豫不决中起作用。)你步入有古老招牌的店堂,一定就有店员捧来一本打开的大簿子放在地板上,请你站上去,一只脚一页。然后,主办就在你面前跪了下去,以缓慢的动作几乎像是无限爱怜般,沿着你两只脚丫子的外缘,在空白的纸面上勾画你的脚型……测量巨细靡遗:脚背的厚度、脚跟的弧度、路骨部位的轮廓和斜度。他们甚至还要问你,你的脚趾甲一般都留这么长吗?因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后,他们终于恩准你由簿子上下来,好准备作些决定。接下来是要选择鞋子的样式,选皮革,选择鞋头的形状、鞋跟的高度、脚弓部分的形状、加什么装饰、最后到鞋带——线织或是皮制的?扁条状还是圆条状?鞋子在你已经忘掉这件事情很久以后居然做好了,然后有关保养的细节又得让你叹为观止。细节产生的除了品位外还有非凡的品质,这样一双鞋子,保养得当,足以穿上20年。英国查尔斯王子有这样一双鞋子,十六年光亮如新。

也有人渴望一夜暴富,锦衣玉食,梦想的无非是别墅和洋车等等,而真正过得起这样生活的人偏偏对寻常人家常的青菜萝卜羡慕得紧,房车只是锁在车库里看着玩,无端地消耗税款和折旧,没有重要活动,步行或者自行车是最佳选择。人和人相互羡慕,恨不得交换角色而后快。但理智地思索一番,还是觉得调子低一点显然更能够体现一种雍容来。

品位课堂 篇7

一、复习引入, 关注已有经验的唤起

“圆的认识”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已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样的平面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教学内容也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的。故在导入新授环节, 我摒弃花哨的导入形式, 直接用一句“同学们, 你们已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入手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自然而然引出“圆”, 进而出示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具有圆面的实体图, 让他们找出圆, 区别圆与以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 突出“圆是曲线图形”的特征。这样简洁的导入形式很好地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 关注了知识间的衔接。

二、实践操作, 关注活动经验的积累

“圆的认识”一课不但是一节概念课, 更是一节实践操作课。学生通过学习, 不但要认识圆的特征、圆各部分的名称, 更要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用圆规画圆, 并认识半径、直径, 会画半径、直径, 认识半径、直径的特征与关系。在整个新授环节, 我重在组织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重在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关注以下三方面的教学———

1.把准新知的生长点。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据此进行教学。”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 “圆的认识”绝非一张白纸, 学生不但熟悉圆, 更早已有用实物圆画圆的经历。再从学生“内需”出发———上课前学生都特意去买了圆规, 这么特别的学习工具学生早已在上课前就调整好圆规尝试用它画过圆。课堂上, 学生最想做的事就是马上能用上这个圆规来画圆, 怎有心思用其他方式画圆?故我调整教材, 就用“以前, 你们圆过圆吗?怎么画的?”这样的提问方式口头复习画圆的一般方式之后, 直接进行用圆规画圆环节。

2.有效活动, 重指导示范。本课教学也是堂几何概念课, 老师的指导示范性不容忽视。在用圆规画圆环节, 我先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让学生自主体验画圆方法, 积累画圆的活动经验, 接着让学生交流反馈“你是怎么画的?”在学生的交流反馈中老师再进行小结规范圆规画圆方法, 并作细致示范画圆, 最后再让学生规范地再作圆, 再展示学生画的圆, 交流说说画圆的注意点。在“尝试画圆→示范画圆→规范画圆”三步操作活动中, 夯实了学生正确地用圆规画圆的活动经验积累。在介绍圆的各部分组成:圆心、半径、直径环节, 就是严谨的概念传授。我也重视老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出示半径的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文字的内涵, 辨别“圆上、圆外、圆内”, 示范在圆上作半径、直径。在老师的有效示范活动作用下, 学生再动手画直径、半径, 帮助学生体验更为有效的活动体验性经验。

3.分化难点, 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基于想更为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提高课堂学习的时效性, 在新授环节中的第三部分探究圆的特征, 我作了适当知识点分化, 分两次活动进行探究。第一次活动, 省去教材中要求的剪下自己圆的环节, 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目的集中, 就集中小组探究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的任务, 组织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中画画、量量、比比, 发现半径与直径的特征及关系。第二次活动是设计四个判断题练习, 由最后两个判断题引出学生的争议, 自然而然学生动起了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圆片, 折折、比比。学生很快在实践中发现每条直径都通过圆心, 圆是对称图形,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所以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这样的分化难点进行二次操作活动, 节省时间,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究空间。

三、拓展延伸, 关注数学文化的陶冶

数学是一种文化。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等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课教学中我也关注了数学文化的传承。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数学研究方面优于其他国家, 这也是古人带给我们的一种荣耀。在教学圆的组成、半径的特征时, 我作这样的拓展: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墨子就在书籍中有关于圆的记载:圆, 一中同长也!这比西方的圆的发现早了一千多年。学生听罢流露出很是钦佩我们祖先智慧的情感。这样的活动, 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味, 更是对学生浓浓的数学文化的陶冶。

品位营造品牌 篇8

什么是品牌?“听说过”这是品牌, 记忆的被唤起, 交流的开启。无意识下接收的广告信息, 有时人们并不在乎广告传达产品的各种信息, 而只需要一个名字。“听说过它不错”是品牌, 比如口碑。那么到底什么是品牌?品牌有核心, 即使没有明确的核心也有一个中心, 那是一个品牌的基础原点, 而围绕着核心或中心的就是整个品牌生态, 由一个个的聚合组成, 因为品牌的机理就是凝聚, 比如炒作一下可以形成一个小的聚合, 追随一下当今流行潮可以形成一个聚合, 彰显一种姿态也可以形成一个聚合, 强调一种风格也是一种聚合……

那么品位如何影响, 甚至营造一个品牌, 这与品牌的经营与策划者的品位密不可分。当下我们已经步入了消费时代, 而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深入让消费形态和文化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最明显的就是品牌消费形态的变化。这几年Apple的迅猛发展, 不断带来惊奇, 人们会问“为什么是Apple?”“为什么只有Apple?”“为什么其他消费电子公司就不行呢?”、“为什么Apple单凭几个产品就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从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答案。现在从外围来尝试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如果我们从Apple产品去看, 引爆点是iPod, 新的革新点是iPhone, 后继是iOS设备, 都是消费类数字产品。计算机技术、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无疑经过了专业者阶段进入了消费者阶段, 举例说, 一个能够明确反映这个变化的现象, 就是说这句话的人越来越少了——“一部手机只要能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就可以了”。iPod、iPhone以及其他iOS设备都是针对大众消费的数字产品, 那么难道其他公司做的就不是针对大众消费的吗, 或者问为什么只有Apple才切中了数字消费时代的命脉呢?因此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个人, 他不是设计师, 但是他值得每一个设计师学习, 他就是史蒂芬·乔布斯。你可以不关心Apple的产品设计总监乔纳森, 但是史蒂芬·乔布斯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回避的, 尽管众多Apple粉丝们将他作为教父一样来膜拜会让你觉得不适, 如果因此而放弃从他身上学习的机会显然是很幼稚的, 作为一个消费者也许从他身上只能激发一种崇拜行为, 但是作为一位塑造产品的设计师或者专注产品的经营者, 只把他当作教父或者传说则是相当愚昧的。真正值得探究的是他具有怎样一种品位和如何影响其产品的。

《财富》杂志最近将“十年最佳CEO”的荣誉颁给了史蒂芬·乔布斯, 做了一个专题报道, 在《财富》的这个专题中, 有一篇是邀请8位名人企业家对史蒂芬·乔布斯作一些介绍, 其中有史蒂芬·乔布斯的好友创立甲骨文公司的拉里·艾利森, 拉里·艾利森说记得当他们俩还是邻居的时候, 发现史蒂芬·乔布斯没有家具, 最终的原因是他找不到适合他的完美的椅子, 史蒂芬·乔布斯就是那种宁缺勿滥的人。《财富》另外有一篇是一些史蒂芬·乔布斯为外界少见的照片, 其中有一张1982年发布在《时代》杂志的照片, 一盏大落地灯, 史蒂芬乔布斯盘坐在地板上, 找不到完美的家具就不用家具。在1991年《财富》邀请史蒂芬·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一起谈谈PC的未来, 在史蒂芬·乔布斯·的帕布洛·阿尔托的家中, 我们看到他家中有家具了, 椅子就是著名的伊姆斯椅子 (Eames躺椅) 。

为何我们总是容易将史蒂芬·乔布斯和taste联系起来, taste中文就是“品位”, 这个评价被人们传颂是因为史蒂芬·乔布斯曾经说过微软没有taste, 而在对比尔·盖茨和史蒂芬·乔布斯在E5大会的谈话采访上, 让史蒂芬·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作相互评价最赞赏对方的那一点的时候, 比尔·盖茨就说了taste这个词。

那么什么是史蒂芬·乔布斯的taste呢?是黑外套牛仔裤加New Balance?Bob Dylan、The Beatles?在他的演讲中时不时引用的名言警句? (通常不是大众熟知的, 而且有的未必有名比如“stay hungry, stay follish”, 但所有这些从史蒂芬乔布斯说出来的哲言就觉得本来就属于他的。)

比如像我们一般用品位这个词来形容别人一样形容他:一个知识丰富 (但也只是一般丰富) , 穿着考究, 并且其他一切都考究的人。假设这就是他具有的品位。如果是这样的话, 这样的品位或taste是很容易学的, 喜欢Bob Dylan、喜欢The Beatles的人是多得无法统计的, 甚至其中那种喜欢的劲头超过史蒂芬·乔布斯也是数不胜数的, 实际上如果从这些表面去学taste, 其实是相当不得法的, taste其实是一个难以量化的东西。

那么怎样才算的上是史蒂芬·乔布斯的taste呢?举个例子:MacBook Unibody。它的出现曾经得到了很多次赞叹, 也许以后还会不断提增加。现在虽然离MacBook Unibody的发布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但仍然不妨可以假设一下。想象一下下面的设计部门做出了MacBook Unibody的设计, 换作其他哪一个老板会拍板认同?当然要排除一些头脑发热的人。或许Unibody的MacBook在消费者看来仅仅就是一个产品的升级换代, 但是作为生产者, 就牵涉到很多问题, 生产线需要更新而且不是一般的更新, 需要大量的数控机床等等, 最关键的是能够意识到新设计的价值, 而MacBook Unibody并不是功能性的更新, 不是功能性的更新那么评价就很依赖于taste, 而Unibody的新工艺带来的品质并不是人们一下就可以认识到的, 它的美学品质是隐性的, 大众不是靠着眼睛马上就可以被吸引, 而是会在使用的过程中靠感触积累的。能够看到人们看不到的品质, 我想就可以称作taste品位。品位不是一种风格或者格调, 而是一种能力, 它既有天赋的一部分比如直觉思维能力, 更需要不断锻炼和探索的。

那么Taste这种品位是什么, 是“美的感知力”, 即感觉到和识别出美的能力。当Steve Jobs看到这张乡村公路的照片, 他感觉到的留下记忆并可以在30年后唤起, 这就是Taste, 当他决定在新产品中使用Unibody工艺, 这也是Taste, 当他引用名言当他散发出他的文艺气息之时, 蕴含其下的也是Taste。

美的感知力并不是可以确定描述的, 或者参数化明确化, 就像“Stay Hungry.Stay Foolish.”这句话无法给出确定的解释, 它不成凝聚状, 不会今天吃上一汤匙明天功力见涨, 而是涣散的需要激发培养和累积的, 如同去看这张乡村公路的照片, 感知到它并不是经过一番分析, 比如色彩的分布, 线条的排列光影关系构图然后去作出认可的意向, 它是感官上和潜意识的。但现在我们在讨论和交流这个问题, 就势必要作出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概括, 那么, “美的感知力”又是什么?它就是鉴赏力, 简单说就是A和B放在一起, 你可以分辨选择出那一个比较美, 有时A和B是简单的类比关系, 即状态和地位是平等的, 而多数情况A和B未必就是清晰明确的可比较项, 或许其中一个是另外一个的子集, 比如有时你只面对一个东西, 而你需要作出评判。以上这些也许就是乔布斯品位的关键所在吧。不得不说Apple品牌今天的的形象, 就是史蒂芬·乔布斯的品位所营造出的结果。

写字品位:书写书法书道 篇9

第一次试教:关键词——书写

【教学片段】

师:今天学习“土字底、宝盖头”, 要考一考大家的观察能力。

师: (出示“土”) “土”字写时应注意什么?

生:两横, 上横短, 下横长。

师:写字观察什么?就像这位同学一样, 看笔画的长短。

生:竖, 写在竖中线上。

师:竖, 写在竖中线上。他的话告诉我们要观察笔画的位置。

师: (出示“塑”) 书写“塑”, 土字底写时应注意什么?与单独的“土”字比较有什么变化?

生:土字底注意靠下。

师:你的位置感很好。“塑”是一个上宽下窄的字, 土字底在整个字中偏下。

生:土字底比“土”字扁。

师:你比较得很准确, 土字底要扁, 扁了就觉得宽。土字底要扁, 扁在哪一点上?

生:竖要短一些。

师:土字底要宽, 哪一笔要写好?

生:第二横略长。

师: (小结) 在读帖时, 要注意每一笔画的位置、长短、变化等。做到胸有成竹, 写时就会得心应手。

师: (示范) 伸出你们的手, 跟老师书空。

(生配乐练写土字底)

【评析与思考】

以上教学片段中, 教者围绕土字底, 引导学生反复观察范字“塑”, 观察每一笔的具体写法, 通过交流让学生掌握了“土字底”及“塑”字的书写要领, 应该说完成了教学任务, 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中, 教者能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主动发现、获取书写知识, 掌握书写要领。教者不仅注重指导土字底书写要领, 更注重对笔画观察方法的引导。先让学生观察独体字“土”, 再去观察含有土字底的“塑”字, 这样学生既明白了书写要领, 又学到了观察方法。指导书写具体笔画时, 教者不失时机地点出观察方法, 如观察笔画的位置、长短、变化等, 借助板书小结, 引领学生掌握书写时读帖的基本方法, 为后面教学宝盖头做了很好的铺垫。“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写字课应该注重书写技能培养, 更应注重书写技法渗透, 尤其是观察汉字笔画、结构等方法。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 就可以自己读帖、临帖, 提高独立书写汉字的能力。

第二次试教:关键词——书法、书道

【教学片段】

师:今天学习“土字底、宝盖头”, 要考一考大家的观察能力。

师: (出示“土”) “土”字写时注意什么?

生:两横, 上横短, 下横长。

师:写字观察什么?就像这位同学一样, 看笔画的长短。

生:竖, 写在竖中线上。

师:竖, 你点到关键。字如其人, 这一竖如人之脊梁, 要正, 要直。他的话告诉我们要观察笔画的位置。

师: (出示“塑”) 书写“塑”, 土字底写时应注意什么?与单独的“土”字比较有什么变化?

生:土字底注意靠下。

师:注意靠下。你的位置感很好, 这是一个上宽下窄的字, 土字底在整个字中偏下。

生:土字底比“土”字扁。

师:你比较得很准确, 土字底要扁, 扁了就觉得宽。土字底要扁, 扁在哪一点上?

生:竖要短一些。

师:土字底要宽, 哪一笔要写好?

生:第二横略长。

师:在读帖时, 要注意每一笔画的位置、长短、变化等。在上下结构的字中, 像土字底这种以下托上, 书法中称之为“地载”。大地无言, 载起万物。因此, 土字底要像大地一样托起上面部分。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土字底, 要托起。伸出你的手 (示意做动作) , 读:土字底, 要托起。

师: (示范) 伸出你们的手, 跟老师书空。“塑”字上宽下窄, 上面“朔”字左右均等, 分列在竖中线两侧, 要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两点左右呼应, 横画左长右短, 注意避让, 不过中线, 撇要舒展。“月”注意左右均衡。土字底, 首横短, 竖笔落中线, 第二横要长一些。“土字底, 要托起。”

(生配乐练写土字底)

【评析与思考】

这是教者修改后的第二次试教片段, 如果说第一次试教侧重体现“书写”, 那么, 这次试教, 不仅仅停留在书写层面, 还渗透了“书法”“书道”, 提升了写字品位。

何谓“书道”?书道的含义基本等同于书法, 但它不单纯强调书写的技法, 也包括修身、养性、悟道等方面的含义。汉字是一种抽象符号, 更是中华文化的根, 写汉字就是在写民族的文化。因此, 写字不仅仅是一种技法的训练, 更应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以上教学, 教者借助人身体的形象去帮助学生理解字的写法。如讲竖画时, 提出“字如其人, 这一竖如人之脊梁, 要正, 要直”, 既可形象认知, 又暗示做人原则。从“土字底”以下托上的结构, 挖掘出书法术语“地载”, 用“大地无言, 载起万物”这样的凝练语言, 让学生感受以下托上的意味。同时, 采用肢体语言, 伸出双臂, 往上托起, 直观领悟“土字底, 要托起”的要领。教师范写时, 强化了“土字底”上面部件写法的剖析, 强调“避让、均衡”, 有机进行一种书法艺术和审美观念的渗透。

写字教学不仅应重视书写技能的培养, 更应渗透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 让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美, 领悟做人之道。这横平竖直就是一种审美, 这一撇一捺就是一种和谐, 这穿插避让就是一种美德……学生写的不仅仅是方块字, 写的更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关注细节 教出品位 篇10

关键词:细节决定成败,朗读追求扎实深入,词语追求生动有效

曾经看过关于上海两条地铁线的报道,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 二号线是中国人设计的, 结果运营后发现, 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 并且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两条地铁线没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德国人设计的一号线其中有很多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每个室外出口处都设计了三级台阶, 要进入地铁口, 必须踏上三级台阶, 就是这三级台阶, 防止了雨水的倒灌, 减轻了地铁的防洪压力;每一个地铁的出口处都设计一个转弯从而节省了空调电费;在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 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 提醒顾客注意安全, 节省了管理成本……

小事成就大事, 细节成就完美。成也细节, 败也细节。感慨之余, 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 未尝不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许多教育专家主张“长文短教”, 这些教学理念对一篇课文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整体把握”并不是“粗枝大叶”, “浅尝辄止”, 在涉及到重点词、句、段的教学时, 还应注重环节细化, 有时还须精心设计, 而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在关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 我们不难发现鲜活的课堂教学生态总是呈现在许多课堂教学的“细节”中间,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关注细节, 尊重细节, 剖析细节, 也就成了我们研究生态课堂的一个全新视角的独特空间。所谓教学细节, 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课堂中的感知、朗读、提问、讨论、板书、评价等具体环节也是细节。可以说, 研究一节课的设计, 主要是在研究如何艺术地设计教学细节。

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 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解决, 只须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生成。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 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 记录、交流教学细节, 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 方能建立“细节优势”, 铺就专业成长之路。本文试从朗读教学和词语教学这些环节如何注重细节, 教出品位谈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朗读教学——追求扎实而深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课堂的主人。”“阅读课要以读代讲。”新课程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语言基础训练——朗读教学, 更是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读自悟, 以读代讲, 个性朗读, 以演代读……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趋势, 倘若我们能牢牢把握“朗读教学扎实深入”这一宗旨就能“拨云见雾”, 走出迷茫。

1. 教师引导, 丰富语感

有感情地朗读应建立在理解课文, 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 但有时即便如此, 理解和朗读还是会脱节, 学生往往容易游离其外, 所以进行朗读教学仍需教师引导, 使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感悟情怀。例如窦桂梅在《亲人》一课中的朗读指导: (1) (播放课件:大娘照片) 这就是李大娘和志愿军战士张喜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 情更深, 意更浓, 谁想和大娘“诵”别? (2) 可是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志愿军分别呢?我们只好请求她留住送别的脚步。谁来请求大娘? (3) 大娘没有停下, 送了一程又一程, 我们只好恳求大娘—— (4) 可是, 大娘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住。为了让大娘早点回家休息, 万般无奈, 我们的战士只好哀求她—— (5) 可是尽管我们哀求大娘, 她还是舍不得回去。最后, 没有办法, 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她。谁来命令大娘—— (6) 是啊, 我们七十五岁的大娘舍不得走啊!我们就这样一次次地请求、恳求、哀求、到最后只好命令。现在你想怎样向大娘送别, 你就怎样对大娘“诵”别。

在以上片断中, 窦老师先出示大娘照片, 请学生面对大娘, 向她“诵”别, 通过老师层层深入, 饱含深情的引导, 让学生反复“诵”别, 请求——恳求——哀求——命令。在对语言文字一而再, 再而三的吟诵与涵泳中, 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深入人心, 带给学生由内而外的震动, 甚至触击血脉、浸入骨髓。

2. 点拨引领 培养语感

常听一些青年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中学生能入情入境, 读得有滋有味, 而在我们的课堂, 学生的朗读常常不温不火, 达不到预设的火候呢?”笔者认为,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少青年教师对课堂评价点拨关注不够, 缺乏学生朗读生成后应对的机敏性。阅读课上, 学生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是紧密相连的, 但当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出现不到位时, 如果一味让学生读,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稻秧历险记》时, 一位学生朗读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之后说“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时由于理解不到位, 朗读时声音很大、力气很足的样子。老师就启发说:“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特强, 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得再给你喷洒一点。”说着, 便朝朗读的学生做喷洒农药的动作。在同学们的笑声中, 这位同学再读时, 耷拉着脑袋, 真有点“有气无力”了。这一教学细节中, 教师用幽默的语言针对性的点拨, 及时引领,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感情朗读。

3. 角色体验 激活语感

我校茹茉莉老师在全国赛课《我是什么》一文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 激发学生的思维, 激活语感。

师:孩子们, 如果你变成了雨点儿, 你想落到哪里去啊?

生:我想落到一个景色比较优美的地方。

师:让那儿更美, 是吧。

生:我想到北京天安门去看看。

师:那儿可是我们的首都。

生:我想去有禾苗的地方, 因为禾苗见不到水, 它就会枯死的。

师:我替禾苗谢谢你。

生:我想去有小花小草的地方, 让他们长得更美。

生:我想去果园, 让果子长得更甜。

师:看来啊, 雨点儿做了不少的好事。哎, “雨点们”, 你们想去的地方不一样, 心情肯定也不一样。那就怀着自己那一份独特的心情, 自由地再把这一句读一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有不同的感悟, 而茹老师巧妙地采用角色体验, 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 激起学生表达、朗读的欲望, 课堂就焕发出生命的灵动。试想, 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而缺乏有效而细腻的细节设计, 学生的朗读容易模式化、机械化, 课堂也就不可能如此美丽。

二、词语教学——追求生动而有效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心挑选, 反复推敲才写出来的, 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折射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文章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 采取多种方法, 多方面、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理解、感悟, 既实实在在, 又生动有效, 并以此为切入点,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 想象体验 内化理解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猫》一文中的“屏息凝视”和“丰富多腔”的教学:

师:你怎么看这个词? (师点“屏息凝视”)

生:稍微控制住自己的呼吸盯着看。

师:同学们, 现在你能听到旁边同学的呼吸声吗?

生:听不到。

师:那么猫为什么要边轻声的呼吸都要控制住呢?让我们先来体验一回。 (现场体验10秒钟屏息凝视)

师: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累;有点难受;眼睛有点酸……

师:刚才我们只停留了10秒钟, 可是我们的猫先生呢, 常常是屏息凝视几个小时, 我们算它三个小时可就有10800秒啊, 是我们刚才的1080倍。把你的这种感受带到你的朗读中。

……

生: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 长短不同, 粗细各异, 变化多端。

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丰富多腔)

师:同学们, 老舍先生生平有两大爱好:养花和养猫。这个“丰富多腔”可不是他在一天中就能观察到的。这个“丰富多腔”有很多的内涵, 我们一起来体验。

师:也许我们的猫同志刚吃饱饭, 很短促地回应了一声——

生:喵——

师:也许我们的猫同志听到主人的呼唤, 很短促地回应了一声——

生:喵——

师:也许我们的猫同志在外面疯跑, 碰到了比它强大的对手, 粗粗地吼了一声——

生:喵——

师:也许我们的猫同志伸伸脖子让主人抓痒痒, 温柔地叫了一声——

生:喵——

我们都知道, 许多词义是抽象的、概括的。在教学中, 学生常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 而这些词语我们又往往难以向学生讲清楚, 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只让学生自己去意会, 学生还是一知半解, 所以我们还应设计有效载体, 通过多种手段去鼓励学生思索、发现。在以上片断中, 老师采用“体验式”的教学, 让学生在情境中“想、说、演、读”, 变外部给予为内化生成。

2. 巧用造句 增进理解

特级教师于永正“究竟”一词的教学精致严谨, 经得起推敲和玩味, 可谓“精雕细琢”!

师:看第一段, “究竟”在书上哪句话里出现的?

生:他飞了过去, 想问个究竟。 (板书:问个究竟)

师:“究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明白, 结果。

师:在这里, “究竟”是当结果讲。谁来造一个句子?

师 (出示例句: (1) 小明把家里翻了个遍, 也没有找到红领巾。他自言自语地说:红领巾究竟放到哪里去了?难道丢了吗? (2) 咱们砀山的梨树究竟有多少棵?谁也说不清楚。) 究竟在这两句话中表示疑问, 谁能用它造个表示疑问的句子?

师:我写两个词:恐龙、外星人。用上“究竟”, 写几个句子, 一个表示疑问, 一个表示结果, 或者既表示疑问又表示结果。

于老师首先请学生从文本出发,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究竟”的意思。然后借助短语造句, 深化理解。这样的教学丰富深刻, 本色鲜明, 味道浓厚。于永正老师上课常常既没有课件又没有表演, 但往往获得师生的好评。观其“究竟”,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细化处理。

3. 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这一理论不但适用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样也可用来指导词语教学。在词语教学中, 若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理解词语的意蕴。有位教师在《微笑着承受一切》中“脊椎骨”这一词语是这样教学的: (1) 出示这一词, 让学生指出自己在学习这个词语时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 (读音要注意, 读第三声;“脊椎”这两个字书写时要注意“脊”的上半部分和“椎”的右半边。) (2) 哪一位同学知道脊椎骨在哪儿? (在自己的身上找出脊椎骨的位置) 如果至此就完成了这个词语的教学, 只是“学以致用”的体现, 联系实际明白脊椎骨在人体中的位置。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 这样的词语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 毕竟知道“脊椎骨”的写法及其部位不是最终目的。而这位教师并非“就此刹车”, 紧接着追问:“对于一个人来说, 如果脊椎骨骨折将带来什么影响?”请大家读读课文, 等会儿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的这一追问,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桑兰在完成“刷牙”“穿衣”“吃饭”等常人看似简单的动作时却“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加深对文中二类生词“瘫痪”“固定套”等有更加透彻的理解。这样, 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 而且也为学生学习全文扫清了阅读障碍, 为学生体会桑兰面临的巨大困难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典雅·情趣·品位 篇11

关键词:陶瓷包装;装饰;现代包装;设计

一 典雅:传统的回归

陶瓷文化是中国古文明的象征,古人运用其自身的聪明与才智,创造和发明了许多制陶制瓷技艺,特别表现在内在胎质与外在装饰浑然一体所呈现出来的风韵。这种风韵不仅具有赏心悦目而又陶冶性灵的浓郁的东方格调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审美的心理历程,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素质、文化水准与历史面貌。而当今陶瓷行业也不乏对时尚的认识,它把现代社会的流行时尚元素融合到陶瓷艺术中,使其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大众审美观和品位,更能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陶瓷是我国的传统包装容器之一,使用陶瓷作为包装具有其它包装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古代的酒类、茶叶、酱菜的包装等多采用陶瓷制品。近年来,陶瓷以其悠远而富有神韵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越来越为包装设计师所重视,被广泛用于到名酒、名药,茶叶的包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此可见,继续挖掘、领悟陶瓷这种传统艺术的精髓,并把它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把传统的陶瓷文化与现代审美意识相融合,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既保留其传统特色,又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陶瓷包装容器造型必须与产品的性质相适用。“ 造型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形式设计的基本语言”。用陶瓷作为包装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器形,陶瓷可塑性强,造型语言丰富,在设计形态时要注意所要包装的商品的性质。比如缸器,上大下小,内外施釉,造型古拙,多用于包装皮蛋、咸菜等。罐类有平口与小口之分,内外施釉,常用于包装腐乳、酱菜等。陶瓷容器中用量较大的包装容器莫过于瓶类了,其造型独特,古朴典雅,图案精美,釉彩鲜明,主要用于高级名酒包装。陶瓷包装容器造型设计要符合商品的性质,符合功能的需求。

我们还要注意到陶瓷包装容器设计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包装不是孤立存在的,必定要存在于特定的购物与使用环境之中。陶瓷包装与购物环境在文化品位上是否一致,形状和色彩的运用与购物环境是否和谐等,为陶瓷包装制品提供了在陈列方面设计的一个出发点。其陈列效果还要考虑到在各个欣赏角度下容器的视觉效果,陶瓷包装容器上的装饰和重要信息应放在人的活动范围视力所触及的部分等。

二 情趣:人性化的追求

用陶瓷作为包装不但要考虑其艺术因素,还要注意到陶瓷包装的“ 人性化”设计。一个好的包装作品,应该以“ 人”为本。只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才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拉近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沟通。陶瓷容器作为传统的包装容器,具有无毒、密封和表面光洁等优点,已在包装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陶瓷包装存在着易脆不便搬运的缺点。所以在开始设计之前,首先要想到包装的结构与材料,注意到陶瓷包装的强度与刚度,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缺点必然会得到克服,近些年来,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研制将纳米技术加入陶瓷中,得到了富有韧性的陶瓷材料。例如英国把纳米氧化铝与二氧化锆进行混合,在实验室已获得高韧性的陶瓷材料。这些技术的突破,为陶瓷包装产业带来了改进和拓展的希望。在个性张扬的现代社会,坚持个性是反映出现代人审美的精神层次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李泽厚在《美学四讲》说:“现在人们喜欢讲个性”。在年轻人的身上可以看到这一点,他们喜欢追求时尚、张扬个性。这样的心理也会推动包装设计师的个性化。陶瓷包装装饰设计要体现时代的个性,也要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体现生活情趣。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然要带来产品的同质化,产品要想在市场营销中取得成功,单纯依靠产品自身的优势是不够的,包装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设计精美、艺术欣赏价值高的包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有助于商品从大堆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设计师在运用陶瓷作为包装还要注意到本身设计与人相关功能的最优化,符合生理与心理要求,符合实用和个性化的要求,做到使用方便,大小适合,触觉舒适。

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及每个人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利用陶瓷在包装设计中的装饰效能。一方面要通过高度的概括和提炼,使艺术灵感与理性的构想有机地组合并巧妙应用,使陶瓷艺术以新的意识形式呈现在具有现代意识的氛围中。另一方面,利用陶瓷装饰的设计,打破传统包装中过于陈旧的形态,力求创造变化多样而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有效地拉近包装特效与人性的距离,以丰富多彩的陶瓷装饰,生动地营造出优美的现代包装版面,从而对陶瓷装饰材料在现代包装中增添温馨和融洽的元素。

三 品位:文化的表现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是人类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体现。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底蕴、融合了整个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博大精深。陶瓷艺术的历史,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中国的陶瓷艺术是历代陶瓷艺人审美理想的物化,是民族精神的物化。这里说的“文化”并不意味着老的传统,而是把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高度地浓缩、高度地提炼、高度的概括,将精华体现出来。

陶瓷包装装饰设计可以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去寻求不同的民族文化风格,从各地的风俗民情、文化艺术、历史典故、社会现象等诸多方面追寻艺术灵感的撞击。然后运用各种手段将已确立的主题完美地表现出来,使众多的因素有机地结合并与现代包装环境的整体气氛想融合,从而给包装装饰增添了文化气息,突出了时代精神和一定的文化内涵。因而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同陶瓷在现代包装的装饰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陶瓷包装设计无不采用了各种色彩、各种装饰纹样。各民族国籍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对装饰纹样就有不同的喜好与禁忌。虽然颜色本身没有美与丑,也无所谓象征,但在社会实践中,人们的喜、怒、哀、乐都离不开自然界的色彩,因而色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无不带有社会性。如奶茶具的包装设计。对于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新疆少数民族来说,由于气候、居住条件、生活习性等因素影响,奶茶对他们显得格外重要。而新疆民族文化是在伊斯兰教文化直接影响上产生的,和整个穆斯林世界宗教建筑和工艺品装饰一样,对缠枝花和卷草纹装饰有着特殊的偏爱,同时又忌讳和禁止描绘有眼睛的东西,人物绘画遭到禁绝,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审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宗教的限制,这就是使花卉草木,几何图形用来装饰一切,如“阿娜古丽(石榴花)”图案就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纹饰之一。在对色彩的喜好上,新疆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感情与偏爱。绿色被伊斯兰教视为和平色,清真寺几乎都是绿色或蓝色的,新疆维吾尔等民族认为绿色代表美丽、富饶的绿洲和牧场,蓝色象征团体和水的颜色,而水是生命的源泉。白色在他们心目中象征和平安宁、普遍纯洁、宽宏大量,对伊斯兰教虔诚,黑色则象征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代表穆罕默德的胜利等等。

如果首先了解了这些文化而形成的审美心理,在色彩、装饰、形式上根据他们的喜好,他们的审美心理设计出适合他们风俗习惯.他们的文化习俗的包装装潢艺术,必然会打动区域限制下的消费者的心灵,而达到不同地域的促销作用,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四 结束语

陶瓷包装是文化艺术同现代科技的结合,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高低,同时展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特点。近年来,世界各国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包装装潢的发展非常迅速,日本和西欧许多国家对包装工业已经形成了独立体系,在机械设备、材料品种和包装装潢都有重大成就。但在我国因信息闭塞、材料运用上受到限制等众多情况下,尽管陶瓷产品包装经过多年努力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从出口瓷包装的总体水平上看,尚停留在运输包装要求上,与国外同类产品包装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国家,要使我国陶瓷包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设计出有我国特色的陶瓷包装。陶瓷包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的,因此,讲民族风格,既不是复古,也不是一成不变。在相对开放的今天,我们的陶瓷包装设计也应有一个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只有在包装上多下功夫,努力发展新型、独特、精致的包装盒,既体现“体积小,质量轻,外型美”,又可方便顾客选购提携,从而提高产品身价,增强销售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曹方.包装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5

[2] 周进.包装设计新观点.[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12

[3] 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 张永年.浅谈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超前意识.中国包装,2003(1)

[5] 薛建华编绘.中国陶瓷图案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潜心解读文本提升教学品位 篇12

一、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度挖掘文本潜在的内涵。

小学语文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类文化精髓, 它们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丰富的语言反映生活, 揭示人生的真谛, 赞颂真善美, 鞭鞑假恶丑, 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 教师备课时要善于挖掘文本潜在的内涵, 在带领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方法、形成科学思维的同时, 也应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担负起引导学生明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重任, 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 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品、深邃的思想、美好的情操和文学作品在表述方面的独特之处。

去年11月, 我有幸参加了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组织的一次“磨课”活动, 聆听了倪老师解读国标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 受益非浅。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林肯, 面对态度傲慢、自持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 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 以精彩的演讲捍卫了尊严, 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爱戴。倪老师让我们从林肯演讲的三句话入手, 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读。我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仅限于表现了林肯的自尊与机智。她听了我们的发言后饱含激情地指出:

“‘父亲的手艺无人能比’, 可见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极致!一个人, 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 只要能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 能创造劳动的价值, 就是伟大的!林肯对自己的父亲充满敬意, 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统对普通劳动者表现出的最崇高的敬意!”

“这三句话不但体现了林肯精湛的演讲艺术, 还体现了林肯做人、做总统的的高超艺术, 甚至展示了林肯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第一条就是‘仁爱’, 而‘仁’的核心就是爱人, 尊重人, 重视人, 同情人, 关怀人。林肯‘对一切人宽大仁爱’, 所以, 他当之无愧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 是‘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是一个成就大事的人!”

如此透彻的理解顿时让我们豁然开朗, 佩服有加, 《鞋匠的儿子》这一文本的价值也顿时得以提升!可见, 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 教师能否通过有效的引导, 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应在大量占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 遵循一般阅读规律把研读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思考, 形成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 方能在课堂上成竹在胸, 驾驭自如!

二、吹尽黄沙始得金———潜心探寻文本的语言魅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 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 结果将一无所得。”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 更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老师要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 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 把握作者的思路, 感悟作者的情感, 才能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置身于繁花似锦中, 与主人同呼吸, 共命运!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 指导学生品读“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我的母亲……”的过程, 不愧为品味语言魅力的经典之作。他首先让学生将“我的母亲”提前反复读, 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作者将“我的母亲”置后的类似电影中的“慢镜头”特殊的表达情感的形式。接着, 引导学生想象母亲现在的背、脸、眼睛和曾经拥有的背、脸、眼睛, 在对比想象中感受母亲的辛劳。最后, 通过追问引领学生朗读教师出示的文字, 学生由衷地体会到母亲为“我”倾注的深情。王老师让学生反复推敲关键词, 在现实与想象、内容与形式之间不断走进去, 迈出来。读中想象、对比朗读、带词入句朗读, 几个环节下来, 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慈母情深, 品味了语言的无限魅力, 足见语文名师的深厚功力。

正如王老师所说:“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 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动去品味它们、咀嚼它们, 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 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惟有如此, 我们才能引导学生探寻文本的语言魅力, 然后通过有效的训练和运用, 将他人好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多元建构文本的教学价值。

作者在写文时确实有他的立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环境的改变, 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解读。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 文本有如一座景区的风景,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远近高低, 各不相同。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语文教学对话展开的基础, 教师如果对文本的解读是同一的、共性的, 也就会使教学基本上画地为牢, 丧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个性。如《蚂蚁和蝈蝈》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 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 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蚂蚁在夏季搬粮食。第二自然段讲蝈蝈嘲笑蚂蚁。第三自然段讲蚂蚁安然过冬, 蝈蝈却又冷又饿。本文篇幅虽短, 却富有教育意义。我在一次公开课中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赞扬蚂蚁的勤劳的美德, 明白劳动的价值;二是批判蚂蚁懒惰、不愿共享财富、不愿帮助别人、没有“集体主义”的观念。两个角度一正一反, 一褒一贬, 引导学生学会辨证思维, 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给予是快乐的》全文内容浅显易懂, 但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教学时, 我曾组织学生对“保罗、男孩、弟弟三人, 谁是给予者?谁最快乐?”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结果学生的见解出乎意料:他们认为三个人都在给予, 都在给予中获得了快乐:保罗开着新车带男孩和弟弟兜风, 他为自己能给别人带去快乐而快乐;男孩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对残疾的弟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他也是快乐的;而男孩和弟弟给了保罗体验助人之乐的机会, 他们也在给予, 也应该是快乐的。第三种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是我在备课时不曾想到的,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弱者同样也可以给予强者快乐!多角度的解读让文本的“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主题更加丰实。

可见, 作品的主题, 除了作者本身的立意之外还有读者的赋予, 不同的读者, 对主题只要作出理由能够成立的多元解读, 我们都应尊重, 切不能以教参为唯一的理解, 将学生的思维统一到教参的观点中, 久而久之, 我们就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思维, 后果不堪设想。当然, 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不可牵强、曲解。

总之, 文本的解读过程就是老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 文本解读出现了问题, 只会为学生的攀登增加难度, 难以欣赏到登临绝顶时所看到的美妙景象。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 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生存方式的风向标, 是“安身立命”之道。作为教师, 必须学会解读文本, 才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参考文献

[1]、蒋成禹著, 《语文课解读》,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2]、王尚文著, 《语文教学对话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一版.

[3]、崔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小学语文教学》[J]06年第11期.

[4]、沈大安:《文本解读:观念与方法》, 浙江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学高级研修班上的讲座.

上一篇:激光光凝下一篇:财务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