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2024-09-17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共12篇)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1

摘要:90后消费群体有明显的特征。文章分析了90后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 并为商家给出了营销建议。

关键词:90后消费群体,消费心理,营销对策

悄然之间, 90后已成长为各种商品的消费主力军。因此, 我对90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现状做了研究和分析, 希望能对商家制定商品策划提供一些依据。

一、消费心理

(一) 攀比心理

就在日常的生活当中, 我的生活圈子, 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有些90后消费群体宁愿节衣缩食, 缩减其他一些必要开支仅为了购买一台刚刚出的电子产品, 还有些90后消费群体看别人拥有某个名牌的东西时, 就会产生凭什么他可以拥有, 我为什么不可以拥有等想法。为了拥有名牌化妆品、鞋子、包包, 就会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这例子反映出一些90后消费群体的消费观不成熟,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很容易形成强烈的攀比心理。

(二) 喜欢创新的消费心理

90后消费群体正是某一时代的代表, 他们处于一个网络全球化的世界当中, 一些新型的国内外产品, 像时尚信息、高科技产物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及其各种附属媒体得知, 这些媒体现在已经遍布我们的身边。90后消费群体是一支有着巨大消费潜力的群体, 作为年轻人的消费代表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追求, 他们向往时尚潮流, 个性独特。因此, 他们也具备了率先接受新事物的超前能力。像夸张的颜色, 新颖的功能, 独特的款式, 这些因素促使他们成为新鲜事物的领军人物, 使之与众不同。这便是90后消费群体, 一个充满未知能量的群体。

(三) 情绪性消费心理

伴随着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只是保障基本的温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赋予了他们更多的不由自主性。对于追求时尚、新鲜感的90后消费群体来说, 遇到一眼相中的东西, 他们往往不会进行过多比较, 而是立即就买下来。这些都符合冲动型消费者的特征, 90后消费群体就是这样一种冲动型的消费群体而非理智型的。

二、消费现状

(一) 冲动消费多于理性消费

1. 消费的自由程度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家庭给予“90后消费群体”的经费也越来越多, 加上90后消费群体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家长忙于各种工作, 只能用金钱来弥补他们, 家长对其消费行为没有多大的限制, 这便增加了90后消费群体选择购买的范围。

2. 消费观念比较开放前卫

据观察发现, 90后消费群体消费观念开放前卫, 有些90后消费群体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就已全副武装, 手机、I-pad、电脑以及数码摄像机等电子产品应有具有, 一二线城市甚至可以见到学生开车去学校。90后消费群体热衷于品牌, 渴望新奇的事物, 他们喜欢有未来感的、品牌、有质感的事物, 超前消费、现代科技消费是他们的标签。

3. 喜新厌旧是其购买的驱动力

对于90后消费群体来说, 他们的接受能力超强, 对于一些新出的产品, 他们的拥有感非常强烈。接下来他们会转向购买新的商品。他们喜欢在追求时尚与新鲜的事物过程当中的新鲜感与未知感, 这也成了推动其购买的动力之一。

4. 偏爱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商品

90后消费群体喜欢品牌性的东西, 因为品牌这些东西可以给其带来附属价值, 譬如:我身边的一位同学, 他就偏爱阿迪达斯那个品牌。他买阿迪达斯的衣服, 爱选带三条白纹的。三条白杠是阿迪达斯的独特标记。这就实现了其设计logo的目的, 这个LOGO代表的是这个公司以及带给他的是阿迪达斯已经拥有的声誉。当一个品牌研发出新产品时, 冲这个LOGO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购买。

(二) 享乐消费呈上升趋势

1. 情感消费的扩张

90后消费群体性格开朗, 交往意识强, 经常会和朋友出游、逛街、购物。在活动中, 由于受周围人群的影响, 冲动消费, 交往消费出现扩张趋势。每到国家节假日、重大纪念日、朋友的生日, 或是当所在的公司竞选、升职、得奖等都要请客送礼, 而且是礼尚往来, 礼品的档次年年拔高, 人群也在逐年扩大, 人情消费呈现出蔓延趋势。还有现如今谈恋爱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恋爱消费中, 90后消费群体大多承认感情培养需要以物质为基础, 为了不让对方小看自己, 经常出手阔绰, 最近这几年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

2. 形象消费的增加

90后消费群体喜欢新潮, 前卫的商品。90后消费群体对于着装、佩戴、发型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 前卫、时尚、独一无二是他们的标准。由于在日常生活、恋爱、就业竞争中, 形象的地位越来越最重要, 使得他们更加注重的形象包装和气质展现, 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他们越来越看重在自身形象与气质、修养等方面的投资价值和意义, 尤其是女生, 不惜重金为自己的美丽买单。

3. 娱乐消费上升

不论是学校还是职场的90后消费群体现如今的社会奏越来越紧凑, 90后消费群体们需要一种合适的方式来释放自己, 周末和朋友一起打台球、网球, 约三两好友去唱歌、跳舞等是90后消费群体放松的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近些年来旅游、蹦极、攀岩等活动越发受到90后消费群体的追捧。近年来, 大学生活动消费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费用逐渐增加。

4. 更注重消费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因为“90后消费群体”特有的思考方式, 使得他们更注重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希望产品或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具有一致性。90后消费群体更热衷于体验式的营销, 这种体验方式能够提高90后消费群体购买度。商品的试用体验, 让他们的五感有一种不一样的综合感受, 为他们对产品功能的了解认知做了强大的支持, 如I-phone、I-pad的体验店为90后消费群体的消费者送上一场视觉盛宴, 提高了90后消费群体购买的几率。

三、对企业的营销建议

(一) 产品策略

1. 潮流新产品的开发

采用创新性的概念和前卫时尚的个性化设计是让90后消费群体产生消费欲望的关键, 90后消费群体的想法变换很快。因此, 要在商品的更新换代上作出较大的努力, 推出新商品要在概念创新和外观设计上多花心思。在信息全球化, 欧美日韩盛行大环境下, 商品在样式、色彩、前卫等方面都应树立自己特有的品牌信息。

2. 时尚的外观设计

90后消费群体对自己的形象要求比较高, 喜欢前卫潮流。与此同时对自己的一些附属物的要求也就比较高, 这些东西尽可能地彰显出他们与众不同与超前的时尚品味。因此, 商家可以在产品的外形设计色彩选用与搭配, 外观的塑造上达到更高的水平, 以此来获得90后消费群体消费者的青睐。

3. 产品的限量销售

受传统风俗的影响, 物以稀为贵, 稀缺的物质会被引起更多的关注感情寄托, 得到人自然也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使90后消费群体的存在感更加强烈。因此, 得到一样稀缺的产品可以满足“90后消费群体”的存在感剧增, 90后消费群体的消费都具备这一消费特点。90后消费群体是张扬个性的群体, 他们希望自己是独特的。例如:耐克的限量营销, 促使大部分消费者争先购买, 使销售量得到提高。

(二) 价格策略

1. 大品牌低价格

90后消费群体一代都喜欢消费高端品牌, 但是那些产品大都超过了他们的承担能力。因此, “低价格, 大品牌”成为他们理想的消费模式。现如今像美宝莲这种名牌产品一直被90后消费群体中的众多顾客追捧, 因为商家给它定位一个非常亲民的价格。虽然它的价格偏低, 但并不意味轻视, 而是不断强调时尚、性感和品牌形象。这与90后消费群体特征相匹配。鉴于大多数90后消费群体还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可支配收入有限, 企业可以考虑90后消费群体的特征与潜力运用科学和艺术合理地定价, 商家在定价时可以将购买时间、数量等因素考虑进去。

2. 整数策略

整数定价是指商家把产品价格尾数是零数的改为整数, 一般以“0”作为尾数。这是一种以整数值来确定产品价格、保障产品形象的定价方针。有它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错觉心理, 价格高的产品会质量好。如高档商品、耐用品, 价值较高, 产品的外观条件差不多时, 价钱只差一点事, 消费者会偏向选择整数价位的。如2瓶香水, 分别标价4995元和5000元, 消费者可能会认为5000元的质量好。

3. 差异化定价

差异化定价, 是一个企业将市场划分为多个子市场, 并把它们设为目标市场, 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小品牌, 每个品牌的定价不同。例如, 宝洁旗下洗发露子品牌有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等牌子。在这几个品牌中有较高的价位, 也有较低的价位, 可以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消费需要。

(三) 促销策略

1. 互联网络的营销

21世纪的90后消费群体更重视精神享受, 大多是网络的情感寄托, 因此商家就应抓住自己产品的特点, 巧妙地运用网络营销, 与时下网站开展营销活动, 而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新营销手段。现如今马云开启了中国微商新时代, 应抓住机遇打开网络营销的大门。

2. 体验式的营销

“90后消费群体”更注重商品在消费和使用过程的感受和体验, 希望产品的功能与自己期望值契合。互动式营销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引导消费, 刺激消费, 扩大市场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 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好的了解, 为其购买打下基础。例如:I-phone、I-pad体验店面的建立, 让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可以进一步接触到产品, 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增加他们对产品的信心。

3. 分期付款营销

现在阶段的90后消费群体, 要么是在校学生, 要么是刚刚就业的职场小白。没有丰厚的金钱积累, 但是他们拥有超前的消费意识。因此, 商家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营销策略, 这样既在90后消费群体承受的范围之内, 又可达到商家的营销目的, 两全其美。

(四) 渠道策略

1. 网络宣传策略

手机已经成为90后消费群体获取信息的最快捷的工具之一。据调查显示, 100%以上的90后消费群体都拥有一台或一台以上属于自己的手机了, 所以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平台。有研究发现, 现在的人离开手机超过8个小时就会不知所措。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吃饭上班路上朋友聚会等多种场合90后消费群体还是在刷手机, 逛微博、发微信打开的一瞬间手机就会自动推送今天的新鲜事是什么, 若是感兴趣的, 90后消费群体会把这些信息转发分享到自己的微博或朋友圈, 这就会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份信息。企业可以将广告植入手机, “随身广告播放器”带在身上广告随时随地推送, 不会错过任何好商机。采用线上、线下一起宣传, 使效果更加明显。

2. 明星代言策略

90后消费群体是追星比较疯狂的一代,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住着一位男神或女神。90后消费群体喜欢他们饰演的角色或者他们的性格、为人处世, 爱屋及乌就会喜欢他所喜欢的。90后消费群体必会追逐当代的潮流趋势。例如, 韩国高人气男星全智贤, 在中国影视市场卷起了一阵款风暴雨, 粉丝众多, 90后消费群体迷恋到痴狂。汽车代言、饮料代言、服装代言等开辟多个掘金领域得到巨大的反向与收益。建议商家, 选取一位影响力深远的明星做代言, 瞬间就可吸引90后消费群体的眼球, 聚焦他们的购买力。

3. 户外广告策略

好的户外广告设计不会让人有反感的情绪, 反而一个有创意的户外广告总会让富有想象力的90后消费群体遐想无限。90后消费群体是敏感的群体, 一句特别出色的广告词或外观设计都可以成为90后消费群体的捕捉点。他们对广告的意境是有要求的, 产品设计的格调和品位符合了他们的心意, 他们就会去毫不犹豫地去买。因此, 建议商家一定要把好广告这一关。

(五) 品牌策略

1. 时尚品牌建设

90后消费群体有广泛的知识, 较强的学习能力, 了解品牌信息的渠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他们追求时尚, 愿意尝试新的品牌, 对新品牌的要求更高, 但也需要品牌内涵更加多样化。90后消费群体在消费观念方面更加注重品牌, 追求时尚。所以建议商家, 一方面要使产品外观包装设计、功能设计不断推陈出新。这就必须迎合90后消费群体消费者的要求, 深度挖掘产品的创意, 研发出最新颖的外形设计。另一方面, 适中的沟通策略、新颖的传播策略、分销策略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消费者对于流行元素、时尚元素的认知, 企业应认真考虑实施这些策略。

2. 中低端品牌延伸

90后消费群体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一组, 大部分都是月光族。对于拥有一些高端品牌的产品, 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 商家便可考虑在这些大品牌旗下建立价格相对低廉的一些小品牌, 价格低廉, 又有一定的名气, 是90后消费群体心目中的理想的消费趋向。

四、结语

90后消费群体作为一支具备巨大消费潜力的队伍正在迅速建立, 90后消费群体的兴趣、心理特征以及消费意识都会对当今时代的消费市场趋势造成一定的影响, 企业若想得到90后消费群体的青睐, 只有不断探索, 了解他们的消费心理, 了解其需求, 才能把握市场发展方向, 才能引领潮流, 才能在众多的商家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2

课题1:消费者心理特点由哪些内容构成

市场营销的成功简言之就是:如何确保企业或商家所做的要与消费者所想的是一致的。

消费者心理特点是指:了解消费者所想的东西(认知),他们所感受的东西(情感),他们所做的事情(行为)以及被这些所影响的事情和地方(环境)。

由于每一位消费者在上述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才使得其消费行为以及相应的营销策略显示出多样性,也使得市场变得多姿多彩。正像营销大师科特勒所说:“企业要想获得最大利润,他们需要去预期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不少商家的营销思想还是“以产品为中心”和“以我要的消费者”为经营理念,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只是在上述观点下,将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简称4P)加以组合应用于市场中。如今的市场营销要求经营者从消费者角度观察每一件事情,并且围绕着消费者需求与期望去制定营销计划并实施计划。只有这样消费者在市场上才能找到他们要买的东西并且乐于去买这些东西。

从根本上讲,消费者是由一个希望满足他们需求的欲望而驱动的潜在群体构成。市场之所以启动是因为产品或服务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企业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虚拟出所谓的消费者,而不是依据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后做出。

案例1:

几年前我在给一家美容化妆品做咨询时就发现各类女士美容化妆品广告几乎千篇 一律地塑造理想的目标消费者是:收入丰厚、时间充裕、知识丰富、头脑聪明的职业女性或家境丰裕、天真可爱、无忧无虑、追求完美的青春女孩等等,显然不可能形成市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原因就是营销策划人员从主观愿望出发,忽视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后来做了改变思路,做了较为完整的市场调查后情况有了变化。记住:化妆品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与职业的女性诉求点是不一样的。

分析消费者心理的现状、特点、与变化趋势,就要树立从动态角度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这种动态的研究消费者行为主要有以下六个问题:一是买什么,二是为什么买,三是向谁买,四是什么时候买,五是什么地方买,六是用什么方式买。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行为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受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等个人因素以及动机、感知觉、经验、信念、态度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还受到社会阶层、相关群体、家庭、媒体以及外来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千变万化的,或者说消费者的多样性行为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课题2:80后、85后消费者心理特点分析

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M. R. 所罗门认为:“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所推动的,他们不断地重新定义什么是最热门的而什么又不是。”今天的营销界普遍认为:要想超越下一次浪潮,必须比竞争对手先想到消费者心里去。

如今中国的80后一代有9000万之多。从人口世代划分理论来说,这个群体常被称为新新人类或N一代(Neo-Generation),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成长于4-2-1的家庭。他们可能也是“幸运”的一代,特别是生活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里的一族,处于很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成长于商品文化蓬勃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之机,对现代高科技化的生活适应性强。80后一代从小就习惯于影视语言和网络语言,对时尚广告反应迅速。他们不像上一辈人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历史负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这一代人受到了其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物质生活相对比较优越,社会与文化的开放。

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上讲,过多的呵护反倒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他们想要保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其他人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不愿意去关心别人,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立的。可见在这一代人身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小。他们并不拥有财富,不过是纯消费者,出手之间吸引着数以万计厂商的注意力。

今天的80后多数都是喜欢有个性的、有独特风格的产品,最好还不贵,要是有优惠活动,就再好不过了。如喜欢更换自己的手机,要是没有钱买新的,就更换手机的外壳和颜色,总之新鲜就好。最新的研究表明()80后一代他们讨厌墨守成规,喜欢多变、刺激和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新产品,但忠诚度一般不高,习惯将各种品牌换来换去,因为他们是在海量广告的浸泡中长大,遭受产品和各式信息的缠绕,但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同时,也擅用搜索工具寻找答案。作为不少消费领域的消费先锋,80后一代更注重品质,他们追求时尚,倡导个性,价格不是80后一 虑的首要因素,他们有很强烈的消费冲动。

80后这种独特的消费心理对厂家和商家们也许有所启示。如我觉得今天我买了某个东西让我感觉很高兴,那我就觉得该东西买得值,哪怕它其实用处不大。80后们有时对产品质量上乘并非有所心动,只有在合适的机会抓住他们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我感动了,喜欢了,紧接着也就掏钱了。这也许就是体验式营销产生的原因吧。 要与80后沟通便要够“酷”,够“爽”,够“潮”,广告题目亦因应变得中西合璧,好玩一点。

80后在媒体接触上有一些新的特点,广告与营销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用电视接触80后目标群,他们的收视成本往往比其他任何收视人群都昂贵。而且他们看电视的时间远少于一般收视群,覆盖亦不高。但在线机会几乎是27~36岁黄金消费群的两倍。电影院也较27~36岁多出一倍, 80后看杂志的几率较高,特别是自己喜好的题材,但覆盖率不高,整体来说,80后看报纸时间较少(这亦是全球这个年纪的一个现象)。

80后们喜欢尝试新的品牌,意味着宣传品牌过去的历史未必帮助提高忠诚度,

80后更重视自己的工作前途而相对会花少些时间与家人一起。即代表他们以“个人”为重。因此80后亦重视对于外表的吸引力的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很留意潮流趋向,而且会为遇上新颖及奇特的东西而兴奋。

案例2:

奥美广告公司对中国沿海部分大城市的独生子女一代的调查表明:中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就证明了这一点。如他们喜欢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手机换个不停、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饰。难怪你们可以在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还是中国的上海,看到几乎同样装束的年轻的女孩子:她们的头发漂过几绺,上衣一定是露肚脐装或几乎裸露的吊带装,牛仔裤上面总有几个破洞,当然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饰物。她们更加追求自我,更喜欢标新立异地扮酷

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告与营销人本身就是80后,他们更容易与80后们拉近距离。要学会找到80后的特征元素,让你的品牌与他们产生概念对接,这正是当代广告与营销人共同的观点。80后是非理性、非秩序的感性群体。

针对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特点,经营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80后极易受他人(特别是偶像或意见领袖)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同类社群,大家有共同兴趣及目的,通过口碑传播,最为有效。如能用上姚明,专门设计推出电脑及在线游戏,把品牌及产品巧妙混入其中,让参与者可与偶像一起跨越障碍或打篮球,最为有效。

第二,80后对高科技产品及新事物的兴趣及接受度都异常高,在广告传播方面,可多用通讯(手机)或影音技术的载体把流行文化传送给他们,因此Podcast,动感地带等正中了下怀。

第三,对于各种新媒体,网络对80后最有杀伤力。最新CNNIC报告(),18岁以下用户占14.9%, 18~24岁用户为38.9%, 加在一起已是53.8%。而且他们都每天在各种地方上网,在外能用WiFi便用无线,或者在网吧社群,用网络已炉火纯青。他们会支持在网上的活动,包括80后作家,歌手,偶像。重点是他们参与选出来的。用网络并不局限于“影像”,整个“感官体验”。

第四,要打造80后娱乐新时代。既然知道他们喜欢用什么媒体,知道他们喜欢哪个偶像,又知道他们爱参与,爱体验,爱口口相传。而“玩”是80后生活的主体,其中一个调研指出,“玩”的花费可达他们日常消费的1/3。那娱乐内容怎样教会他们“怎样玩”以及通过何种载体让他们觉得“好玩”便是关键。

如可口可乐在美国设立了一个职位,类似“80后生活总监”,这位朋友整天与80后青年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文化,喜好,各种媒体运用,然后把可乐要配合、带领的都做好,有些卧底营销的味道,但肯定比闭门造车好得多。

记住:只有了解80后消费心理特点,才能赢得明天的营销。

目前在营销实践中有人认为简单地划分与分析80后特点有点过于笼统,由于社会与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85后这一概念正在兴起()并越来越引起营销界的关注。这一群体在独立性、自主性、自我张扬表现方面比80后前期有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在经济上比起90后有了较为充实的基础。他们中一批人正在进入各行业的中层管理或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成就倾向,成为时代的领跑者之一。

从营销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85后最受广泛认同的描述是“流行与时尚的领跑者,自主与创造的拥护者,娱乐与表现自我的狂热者”。但最广泛认同不等于最精确描述。

自85后的概念提出后,经过近10年变迁,目前正引起人们的重视,造成85后消费观念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是他们成长环境迅速变化。作为最初始的触发点――成长环境的变化是85后“新”的根本因素,而近5年则个性化、自我意识形成、生活方式变化成了与85后沟通的根本与源头。这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85后的成长与观念。

85后自我以及个性化促成对品牌个性的认同。如同几年前提出85后概念可能并不会引起营销界的重视一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85后消费正逐步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85后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也就据此引发消费观念的变化,如果说个性化中的80后显得是被动的接受规范,那么85后对自己看法的改变而产生的效果更主动、更深远。社会角色、经济能力的剧变让85后对自己重新定位,此时他们对品牌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于没有明显个性品牌反应的钝化,不因时而变的炫酷的品牌很可能成为85后嘲弄的对象,过去一系列的市场调查表明80后对品牌迁移极快,品牌忠诚无从谈起。但今天越来越多的85后正在发生变化,对品牌忠诚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对国产品牌开始产生好感,从近三年的体育用品营销业绩就可以看出。李宁、联想、爱国者等一批国产品牌正在成为85后的首选。

85后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于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互联网的运用,已进入虚拟社区阶段的互联网给85后以更多的自由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通过播客、博客等对产品、品牌表达自己的看法。

85后一代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自我化或个性化的价值观念,他们崇尚个性彰显,特别是敢于标榜自我,他们渴望成名,尽早出名。这是上一代人(70后和80后)不敢想象的。

记住:作为商家或营销人就要深入研究商品在85后的消费心智中代表什么,能满足他们什么需要和利益。特别是品牌形象要不断出新,他们父辈喜欢的儿子不一定喜欢,现在不少企业维持品牌理念的做法只能是一厢情愿。85后喜欢跟风走,明星对他们的影响大于广告。85后一代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他们喜欢在网上购物与团购。这可能是85后区别于70后、80后消费者的一个明显特征。

你看精明的85后会在实体店里看好衣服,记下价格,然后去网上淘价格更便宜的相同款式,服装、家电、化妆品、家居用品。面对网络的冲击他们一致认为商场提供的是生活方式样本和实际购物体验,这些都是网络无法替代的。有人研究认为85后一代更喜欢网络与娱乐结合的营销模式,他们对广告有天生的“免疫力”。要通过传统的广告形式打动85后现在看来是不容易的。他们对传统媒体并不感兴趣,有的已基本不看电视,而相反,趣味性的、体验式的、互动性的网络营销活动更能打他们,激发他们的购买欲。

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研究 篇3

一、项目研究的意义

自2008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入学至今,校园内已有三届学生为90后。他们是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在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的影响下,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悄然发生了变化,从而势必会影响其消费观,包括消费方向、消费心理、消费形式等。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大学生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次研究就是以问卷方式调查,以发放纸质问卷及利用网络发放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在此期间,项目小组按项目设计计划有序展开的,包括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10份,其中有效问卷4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89%。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三大层面问题。一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其所在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状况等;二是大学生消费的实际状况,包括消费来源、生活费数目、消费的内容或者说消费的构成等;三是大学生对于消费的一些看法,如网购和奢侈品等,还有一些理财观念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家庭条件影响大学生消费水平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得看出:近九成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受访90后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在每月500元以上,其中分别有26%和20%的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其中他们的伙食费多为300~500元,并且有近两成学生的伙食费为500元以上;月娱乐开支大多为100~400元,并至少有13%的学生月娱乐支出为400元以上。来自农村的学生,有60%的人月生活费是在500~1000元之间,有29%的学生月生活费是在300~500元之间,另外还有3%的学生月生活费是在300元以下;主要有47%的学生伙食费为300~400元,另有44%的学生月伙食费水平平均分布在200~300元和400~500元;有70%的农村学生每月娱乐开支为50~200元,14%的学生月娱乐开支为50元以下。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来自农村学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

由此看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水平略低于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并且在调查问卷中,有46%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较低甚至非常低,这表明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而面对一件现在并不需要的物品时,有70%多的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会因一些诱因会忍不住去买,但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41%的人会想去买。这表明了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自己消费有一定的节制,也间接说明了农村学生的消费水平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2.男女生间的消费存在差异

诸如伙食费上,被调查的大学生中64.9%的伙食费实在300-500元之间的,而男生在此区间中的比例比女生高出近7%,可见男生的伙食消费比女生多,因为男生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他们必须多摄入一些食物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再次男生运动量也比女生多的多,也需要更多摄入能量。而女生大多数都希望自己苗条一些,所以在伙食方面花费就比较少。

在娱乐开支方面,每月在50元-200元之间这一中下范围内,女生所占比例比男生高出近10%,而在400-600元这一较高范围内,男生比女生高出近6%,可见男生的娱乐开支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女生的。男生的娱乐范围较广泛,像打电玩,请客吃饭等等要比女生的多,并且在娱乐方面男生花销更加大手大脚一些,而女生相对来说会精打细算一些。在每月娱乐消费的主要项目上,男生多用于数码产品及买礼物请客上面,而女生多集中于购买衣服饰品及化妆品护肤品,其他项目上相差不大。女生相比男生来说更较注重自己的外表,所以在衣饰化妆品方面花费多一些,而男生则对数码产品更感兴趣,并且男生在交际方面也比女生大方一些,愿意花对一些的钱来经营友谊爱情。

3.网购已经成为90后学生群体中不可或缺的购物途径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看出,有68%的调查者会选择上网购物。网购已经成为90后学生群体中不可或缺的购物途径。其原因是网上购物所具备的送货上门,方便快捷,价格便宜、透明、方便等优点。价格低廉以及方便是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最主要的原因,这应该归因于由于大學生还没有收入来源,生活费主要靠父母供给,也正因为此,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过程中比较关心产品的价格。另外,商品多样性以及更丰富的商品信息也是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有网上购物经验的大学生表示最初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所需要的商品在周围实体店中很难找到,而在网上点一下鼠标就可轻而易举的找到。

大学生在接受网上购物这一新的购物方式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网上购物所产生的一定的疑虑和戒备,正是这些疑虑和戒备把约30%学生挡在了选择网上购物这一新的消费方式的门外。这也正反映出了网上购物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缺陷,需要及时弥补和纠正。在没有购买经历的大学生中,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对网站不信任,怕受骗,质疑其安全性,担心网上付款环节等。没有网络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对网络零售商的了解很少,而质量、信息搜索以及订购都是在消费者真正进行消费的时候才能够切身感受的。而一些不法商贩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甚至利用网络漏洞进行诈骗,也促使了一些大学生拒接网上购物。

从90后大学生是否网购这一角度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90后大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快,对网络知识的了解比较多,有7成的大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表明了大学生是接受网上购物的消费模式。在计算机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人们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而网上购物这一方便、快捷的购物形式也被很多人所接受。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未来购物市场上的潜在用户。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有能力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网络营销,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占取新的消费顾客群体。

4.对品牌消费的态度

被调查同学对于奢侈品的态度处于一个较理性的状态,70.6%的学生对于奢侈品只是遇到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购买,也就是说对于奢侈品同学们并不是一味追捧也不是一味排斥。其实消费也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过对于90后年轻的同学们来说,还是尽量不去购买奢侈品,毕竟现在还没有经济基础,消费来源大都来源于父母。我们现今社会还是倡导勤俭节约为主,同学们也应该发扬朴素作风。穿着使用名牌的物品,也并一定能让人产生对你的尊重与认同,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在做起,提升个人素质与修养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

5.盈余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知:现今高校学生每月生活费都有些许盈余。首先针对城市学生来说,78%左右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其中65%的学生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而其中仅有13%的学生盈余较多。而有22%左右学生每月没有盈余。统计数据显示,其中有5%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76%的学生认为勉强刚好,19%的学生认为绰绰有余。其中5%的学生包括每月生活费有盈余但不多的学生和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的学生。

很容易看出,来自城市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其每月生活费都有盈余,主要由于城市中大部分家庭达到小康水平,这当然也与城市学生理财能力有关。并且家长能合理规划孩子的每月消费结构,因此占65%学生每月生活费出现仅些许盈余,有效地控制了孩子的花销。也可以看出虽然有22%的学生没有盈余,但仅有5%的学生抱怨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其所需,可以看出城市孩子的消费理念跟理财观念都是比较乐观的。

针对城镇学生来讲,63%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其中50%的学生每月生活费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占13%的学生盈余较多,而在13%中仅有6%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绰绰有余。占37%左右的学生每月没有盈余,这其中有5%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需求。

有调查显示知,来自城镇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与来自城市学生每月生活费不相上下,但却出现比城市学生高出15%的学生出现月末无盈余的情况,其很大原因在于其理财能力。

针对农村学生来讲,占56%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而仅有5%的学生盈余较多,但其中这5%的学生中虽然每月生活费出现较多的盈余,但并没有学生认为每月的生活费能绰绰有余的满足他们的需求,相反他们大多数认为能勉强或者刚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剩下51%的学生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占44%左右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其中8%的学生认为每月的生活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农村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稍低于以上两者。因此明显其盈余状况也低于以上二者。但是盈余状况的差距并不大,这与理财能力关系甚大。但对于5%盈余较多的学生来讲,他们中却不认为每月生活费能绰绰有余地满足其需求,这很大程度上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追求多,因此认为由于需求导致需要更多的盈余来自我支配;再者就是农村孩子消费观念有待提高。作为学生,只要能满足日常基本生活所需就行,没必要追求高层次的生活。

6.理财能力

针对城市学生来讲,57%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3%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仅有10%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针对城镇学生数据显示,6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9%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仅有5%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针对农村学生来讲,62%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2%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而有1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从总体上看,60%左右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大约2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有14%的学生认为其有较强的理财能力。

从上述数据得知:大学校园中来自城市跟农村的学生其理财能力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差异,然而来自城镇的学生其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稍落后于来自城市跟农村的学生。从总体上看,学生群体中认为自己理财能力较强的比例偏低,因此大部分学生的理财能力都有待提高。

原因:当今社会,理财能力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来自城市的学生其家庭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因此家长会更加合理,科学的全方位教导自己的孩子,其中包括其理财能力。而且城市家庭大部分都是工薪家庭,家长每月的花销都是要规划的,否则很难有积蓄,这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因此来自城市的学生理财能力总体上看一般,但还需提高。

而农村的孩子,由于其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年纪相对较小的时候就要学会当家,尤其是家里不是独生子女的,当父母为生计忙于打工或者务农时,他们还要承担照顾家中弟妹的任务,因此也就应了一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其总体的理财能力也不逊于来自城市的学生。

然而来自城镇的学生,其总体理财能力稍弱于前面二者。来自城镇的学生,家庭文化水平一般,经数据显示,家庭一般经商,目前来看,其生活水平不亚于城市家庭,但是家长平常跟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大部分家庭中家长跟孩子的隔阂较大,学生大部分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并且大多数家长忽视理财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消费观念的教导往往只是“不要乱花钱”一句话,据额外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们对于家长“不要乱花钱”这话,往往只是随口回一句“恩”,他们表示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叫作乱花钱,因此提高城镇居民理财意识才是首要任务。

总体上看,仅有16%的学生有较强的理财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财意识需要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消费仍为消費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3.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因为他们消费能力有限,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4.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

在此,我们对90后大学生消费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大学生应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应根据自身的消费情况及家庭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来更好的买足自身的需求。养成每天记账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消费,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

大学校园应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校园消费氛围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并加以引导。同时,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例如在校开展一些关于大学生理财方面的培训等,使得理财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灌输理财的思想。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4

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观念,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大。从体育市场的角度讲,他们是体育市场的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脑力劳动繁重与兴趣爱好广泛并存,无论从减轻学习负担的角度还是从兴趣爱好的角度,他们都有可能诉诸于体育消费。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商家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者和体育市场进行全面地了解和运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理性的消费。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的体育消费习惯会成为引领大众体育消费文化的一面旗帜,对他人起到“示范”作用,引领未来社会的消费潮流。

对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体育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就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较少,

对学生群体的体育消费研究显得匮乏,而且不深入、不系统。鉴于此,本研究将河南省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消费群体,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对河南省5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心理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从侧面把握其体育观、消费观,并针对其体育消费特点提出建议,为高校发展学生体育消费的策略选择,促进大学生合理体育消费和进一步开发河南省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同时也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出生于1990年以后年龄段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的确定根据东、西、南、北、中的地域分布特点,随机抽取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郑州畜牧专科学校、信阳师范学院6所高校90后在读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男生340人,女生260人。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4份。经检验,有效问卷562份,有效回收率93.6%。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SPSSV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在调查问卷时,把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健身器材、体育书报、体育音像制品、运动饮料、食品等方面的消费归为实物消费,把体育健身咨询与培训、体育彩票、医疗康复、体育旅游、观看体育比赛等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归为劳务消费。

3.1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冲动,也就是直接促使一个人去进行体育消费的直接动力。调查结果见表1。

表1反映了更多的男生把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交往、锻炼并显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手段;女大学生的审美追求动机居首位,明显高于男生。通过访谈得知,女生乐意花钱在体育方面,主要是为使自己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大方的气质,这跟女性爱美的天性有关;强身健体、精神娱乐这二种体育锻炼最直接、外在的功能,被相当一部分男、女生作为体育消费的动机,其中强身健体动机居于稍次的位置。高校男女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强身健体功能的动机则无明显性差异。不同消费支出的高校学生月均消费支出越高,表现为娱乐消遣动机、审美追求动机、求新攀比动机越强。另外,许多大学生在两种体育消费过程中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求实、求廉、求便与求新、求美、求名动机并存的特点。大学生的求廉动机在经济学上表现为一种替代效应即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选择体育消费品时更倾向于便宜的消费品,甚至最喜欢不花钱的体育消费。

3.2 大学生体育消费态度的调查分析

从大学生对参加有偿体育活动的态度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校园体育活动管理方式已被多元的有偿性或“俱乐部”体育活动的形式逐渐代替,大学生也已逐步接受了这种现实,并持有积极的态度。但从河南省各高校现有体育场、馆及其管理使用情况来看,仍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由于体育场馆的缺乏和设施条件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后。另一方面,“软件”同样令人担忧,很多深受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只能在收费辅导班中见到教师身形,而体育普修课教材更多是“没有吸引力”、“缺乏新意”的内容。在“花钱参与这项运动的原因”调查中,有45.6%大学生选择“非常喜爱这项运动,而在体育课上得不到满足”。其原因和学校体育商业化的过度膨胀及学校管理方式有关。商业化冲击或落后的教学体制都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不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有悖体育精神。

3.3 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行为体现于体育消费过程,在大学生体育消费过程中,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大学生的各类体育消费在体育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及相互关系。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统计见表3。

(注:*表示0.01

经皮尔逊卡方检验,男女大学生在体育信息消费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体育实物消费的体育服装、运动器材、体育劳务消费方面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主要表现在:男生比较关心体育信息,喜欢观看体育比赛,所以在这些方面投入较多,因为他们对运动场地要求不高,参加的多是篮球、足球等室外项目,无需付费,所以在参加体育培训班或去健身俱乐部投入较女生少;而女生则相反,她们更喜欢的是健美操、舞蹈、游泳等项目,这些项目均在室内或专门场地进行,大多需付费,所以在这些方面投入较多,而在了解体育信息、观看比赛上,兴趣不大,所以体育信息消费投入较少,这是由于男女生不同的体育兴趣导致消费内容上的差异。大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次数偏低、规律性差、内容单一的原因,关键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不积极。

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仍以实物类体育消费为主,其中以体育服装所占比重最大。这也符合大学生现有经济状况的,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使有限的资源用在既可满足日常生活又可满足运动的体育服装上,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90后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处于初期水平,整体水平较低,体育消费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中处于从属地位。内容结构以实物性消费较为明显,主要是运动服装、运动饮料、小型健身器材上,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一举多的。而运动保健品、体育报刊杂志、观看体育比赛等消费极少,所占比例较低。

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是健身需求、消遣娱乐、学习健身方法、掌握运动技能、了解体育信息等。女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程度低于男生。体育消费动机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消费能力是现阶段制约大学生消费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来源少,体育消费价值观念淡薄,体育活动场地不足,学习任务繁重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情况好转,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就会逐渐由实物型向较高层次的赏型、参与型消费发展,并且消费方式也将趋于多层次,多样化。

4.2 建议

针对90后大学生的趋同心理,体育工作者要针对大学生的这一特有心理进行细致的分析,利用学校教育的特点,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调整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矫正他们在消费中无意义的趋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使他们合理利用有限的体育消费资金。

高校要积极引导,开发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体育消费的价格和质量要符合大学生的要求,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工作者和体育管理者需不断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把握体育市场的规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我国高校体育经营、体育服务,在借鉴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同时,高校应建立体育经费补偿机制,发展部分体育产业或代销服务业。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实行资金积累,用于改善体育教育环境与设施,积极地促进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90后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尚处于初期水平,整体水平较低,体育消费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中处于从属地位。体育消费内容结构主要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就总体而言许多90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还不够积极,对体育缺乏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90后大学生消费时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多数大学生体育消费时表现出明显的“趋同心理”;少数学生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以表现自我、宣扬自我、炫耀自我。在他们体育消费过程中,求实、求廉、求便与求新、求美、求名心理并存。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5

【摘要】90后大学生相比于70,80后的在观念和行为上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他们的消费特点是主要是追求时尚潮流,有部分的90后追求着另类装扮自己,以凸显与众不同,表现出前卫、个性、新潮的消费行为,注重品牌,但不盲目追求品牌。他们喜欢非主流。90后”们喜爱娱乐、追逐娱乐。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选择信用卡消费和网上购物。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方式

90后一代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民、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话语相比于80后有了很大变化。

(一)90后一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这一问题今天可能很难有一个答案。有调查表明(2009),中国的90后一代,有超过70%的人都有上网经历。有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的家中有互联网连接。这种生活特征致使90后中更多地是所谓“宅女”、“宅男”这一特殊的群体。这些孩子在蜜罐中长大,对于他们而言,网络世界甚至比现实世界更为重要!但他们同时又缺乏与社会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如何将学到知识转化为如何做的能力。

90年代消费者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只要看一看今天电视银幕上,人们就不难理解90后一代他们喜欢什么。打开电视经常看到温文尔雅的周杰伦手捧奶茶,他的一番话,博得身边温柔漂亮美女的欢心,两人边喝奶茶边度过温馨浪漫的时刻,一副浓情蜜意的景象。这是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广告,在电视上热播。90后一代他们就喜欢这样的方式。再如,一个充满艺术感的高调环境下,帅气的王力宏手里握着尼康新款数码相机,无意中拍到一位性感高贵的美女,于是一路追寻,当然结果可想而知。把数码相继与一个性感高贵美女联系起来,似乎说,这个数码相机,能帮助我们达到梦想的生活和欲望的满足。

对于90后一代消费群来说,喜新厌旧是促使他们进行持续消费的动力之一。尽管他们也知道,追求时尚与新鲜的事物不一定具有什么现实的价值,却能给他但们带来时时不同的新鲜感觉与美好心情。“90后”更注重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追求产品或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的一致性。90后”们喜爱娱乐、追逐娱乐。“90后”追求自我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群体主义意识。QQ圈子、博客圈子、MSN圈子、开心网圈子……大行其道。在这些圈子里,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体验,也乐于接受别人的经验,进而作为自己消费的依据。大部分90后在消费行为中表现出与70后、80后不同的心理动态。他们对消费的掌控能力明显增加,这也是他们自信心比前两代人要强的一种体现。绝多数90后高中生和大学生认为价格、质量等实际因素为首选,而不是追求名牌和个性另类。有调查显示,追逐时尚名牌和新潮以成为大学生消费的流行趋势和消费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但也有部分90后大学生似乎却不这么认为,他(她)们大多看中的价格、质量等实际因素。而追求名牌和个性另类的均占7%左右。这反映了很多90后的人的消费心理有了很大的改变。KTV、网吧、餐厅成为感受这种消费力量集中轰炸的最前线。

90后注重消费的过程和内心感受,新生代消费者多注重产品和品牌中蕴含的能营造他们感官体验的思维认同,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如显示身份或阶层的象征,时尚与先锋,够酷够炫够好玩,潮流等。

90后消费都乐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购买独特风格和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而且持续不断的需要新锐的事物来装扮自己以凸显与众不同,表现出前卫、个性、新潮的消费行为,注重品牌,但不盲目追求品牌。重视品牌与自身个性的契合,也不排斥国产品牌,只要样子够潮有自己的味道就乐于购买。除此之外,她们用在化妆品方面的钱比较多,整套

化妆品平均在300元左右,单品不超过100元。她们对厂家单纯的宣传推销并不感兴趣,乐于接受附带美容讲座等相关培训的宣传方式。

“90后”消费者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自我化的价值观念,有自己的见解和取舍,形成了独立、自我的个性特点,崇尚个性彰显,敢于标榜自我,乐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和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而且持续不断地需要新锐的事物装扮自己以凸显与众不同,表现出前卫、个性、新潮的消费行为。

(二)90后一代的大学生消费方式

对于消费方式的选择,大多数的时候,还是选择直接去商店购物,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在支付方式,90后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许多人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信用卡取代现金支付。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90后的过渡消费,成为“月光族”。

90后伴随着高科技成长,对于高科技消费的热情度最高,90后是自主消费的一代,是科技消费族,他们出生于网络时代,天生亲近网络,对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非常熟悉,依赖性强,热衷于上网购物,网络是最精明和最专业的消费平台。

在网上可以买到本地买不到的东西,当然也有缺陷了,缺陷就是自己只能通过图片来辨认。东西好不好,关键是看自己的眼光。淘宝上有贵也有便宜。价格太便宜的不一定不是好货。要从卖家的信誉度来买,一般在2钻以上的卖家就可以在他家购物了。

网上购物的大概流程是(以淘宝为例注明):

一首先在淘宝上注册一个帐户(用邮箱名注册,推荐使用QQ邮箱),然后填写相关的资料,特别是收货的地址和姓名及电话不能错。

二其次登录支付宝,也就是用淘宝号激活即可。设置一下支付宝的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三再次,进入淘宝网搜寻到自己喜欢的商品,点击购买即可。然后就填写数量及选择收货的地址,点击确认后,将会弹出需要用支付宝支付的页面,如果你的支付宝里有钱的话,那么你就可以直接购买,若是金额不足,请选择网上银行进行支付。

四说到网上银行,我建议使用农行网银,简单方便。而且只要拥有借记卡,即可申请电子支付卡支付200元以内的金额。

五其他银行办理的方式大同小异,我以农行网银办理流程简单的说下,带上你的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办理借记卡,如果有了则省略这一步,办理完成以后,向工作人员申请办理网上银行业务,这时,他会给你一张网银申请表,你照着填写即可。然后过几分钟,他就会给你一张密匙,你拿着密匙,回到家中,即可登录(农行网页),下载登录控件,安装好以后,即可下载证书进行安装了。以后你只需要登录农行网页,即可不需要输入密码登录你的帐户,(要进行查看金额,还是需要输入密码的,无须担心)。然后点击interner选项,点击安全选项卡,找到农行的网银证书,点击备份,将其备份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以免下次重装系统的时候好恢复。

六最后进入支付宝里,点击确认后即可选择农业网银进行支付,过程略过。

七当你收到卖家发过来的货物以后,你再次进入我的淘宝中,点击确认所购买的商品,(蓝色的确认图标),之后输入你的支付宝支付密码,即可让卖家收到货款。

他们选择网购主要原因是网购的范围很广,可选择的物品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是很方便,因而网购在90后大学生中的消费生活中已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6

对婴儿配方奶粉来讲,85后、90后消费者未来将是主体,因此我们开始偏重于娱乐化、年轻化的节目投放,也开始尝试网络视频的投放。飞鹤正在改变传统媒介投放方式。

蔡方良

飞鹤乳业集团总裁

飞鹤乳业集团总裁蔡方良,曾就职于顶新集团和雅士利集团,先后担任企划部负责人、营业部负责人、总经理特别助理及营销副总经理等要职。2010年10月加盟飞鹤乳业,凭借其多年的管理经验及卓越的管理能力,带领飞鹤乳业走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业绩取得了高速的成长。空降飞鹤四年半,从营销副总做到了集团总裁。

经历了2008年的中国“奶粉事件”,整个国产奶粉行业都在蛰伏。而飞鹤一直在做“内功”。2015年,我们在营销层面将有较大动作。

飞鹤的内功指产品和经销网络层面。在产品层面,飞鹤11年来一直在打造自己的全产业链体系,对产品的苛求让我们在“奶粉事件”成为未检出三聚氰胺的品牌。在2014年,我们完成的“全产业链产品可追溯体系”,该体系对乳品原料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并用条码以人工可识读方式表示出来。一旦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安全追溯系统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进行追溯。而我们也将围绕这个体系,做一些体验营销的工作。

在渠道层面,大型连锁、地方连锁店、单点商超、母婴店、电商等等多种渠道兴起,我们在新兴渠道例如母婴专卖店、电商下了较大功夫,另外,我们原来的渠道是在长江以北,从2014年开始,我们将会不断开拓南方市场,渠道的覆盖程度,應该比以往来的更广泛。当然,电商渠道的兴起给品牌带来了较大挑战,但是,从大数据收集的角度,这个渠道也有它的优势。

这些内功让飞鹤乳业集团2014年婴儿奶粉销售额达到了45亿元,整体集团销售额达到了70亿元,其中婴儿配方奶粉增长达到了60%以上,在整体中国奶粉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增幅。

2014年,我们赞助了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爱奇艺《爸爸去哪儿》、央视的《星光大道》等热点节目,因为对婴儿配方奶粉来讲,85后、90后消费者未来将是主体,因此我们开始偏重于娱乐化、年轻化的节目投放,也开始尝试网络视频的投放。飞鹤正在改变传统媒介投放方式。

“星飞帆”等飞鹤高端产品2014势头很好,我们希望在2015年继续较大提升,但是这块儿的确要靠品牌整体溢价能力的提升。2015年1月份,我们启动了“飞鹤卡通形象全球创意征集”,希望选出优秀的作品成为飞鹤乳业的形象代言人,这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营销大动作的开启。

2015营销关键词

互动

我们想改变品牌沟通的方式。因为越来越多的85、90后成为我们的顾客,他们的特点跟我们70年代的人完全不同,接收信息的方式、接收信息的时间、接收信息的地点和接收信息的这种过程,都不一样。

春节期间,我们将和腾讯QQ合作,开启全民WIFI免费赠送的营销项目:只要你手机有信号、有电,我们就可以送你免费WIFI去和家人、朋友沟通。我们主题叫“爱没有距离”,这个项目我们花费了千万元,希望能与年轻人进一步沟通,希望他们在买奶粉的时候,能够想到想到在这个春节里面是我陪伴他在路上。

2014营销感悟

营销其实就是一个从终点回到原点的过程,又从原点开始。我做业务的时候有一句话讲叫“业绩归零”。你每一年面对的挑战都是不一样的,过去的生存法则在未来是否能够延续——我们是要打问号的,所以,我觉得营销人的压力在于: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案例工具书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7

“90后”(1990-1999出生的群体),在中国约有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7%。,作为当前青年消费和时尚消费的新兴群体,90后正形成强劲的消费能力和新鲜的消费模式,影响与构建着当前的社会消费情境和市场营销方式。特别是在文艺消费上,90后,尤其是90后大学生在涉及电影、动漫、电视剧、书籍、音乐、艺术展等组多艺术形式的消费上,出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行为特征。具体来说,当前90后大学生的文艺消费心理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体验分享性

信息时代,大众媒介特别是互联网所构筑成的信息大网,使得信息的获取与分享变得越来越便捷、简易。这就使得在我们的整个消费行为中,购物前的信息获取及消费后的及时互动、反馈等行为的实现成为可能。作为互联网土著一代,90后大学生表现出突出的分享性特征。这自然和他们早已“集成”脑海中的互联网精神有莫大关系。而就整个消费行为而言,在消费行为之前,他们会提前参考网友的意见,来辅助自己做出抉择;消费之后他们分享自身的经验感受,很自然地成为给后来人的提供参考意见的网友。如此,一个基于分享精神的循环协作圈构成了鲜明的消费场域。文艺消费领域,以电影为例,观影之前,他们会去豆瓣电影、时光网等网络社区,查找影讯、查看网友评分来,作为选择电影的参考信息。观影中,作为微信控、微博控他们会即时地晒出自己消费体验及感受、位置等一票信息。观影后,基于分享精神或是抒发需求,他们也会在豆瓣电影等网络社区发表自己的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造福“后人”。精明式消费的90后大学生,对购物分享服务的接纳程度较高,这是其在文艺消费领域最鲜明的心理特征。

(二)小众化

90后更自我,更小我。追其原因,首先是麦克卢汉所认为的“电子媒介所实施着得反都市化”。即“重新村落化”,他认为电子媒介消解城市的集权,使人在交往方式上重新回到个人对个人的交往。网络土著的90后一代正好生活期间,他们有限的精力面对泛滥的信息,他们知道了种种“远方的故事”,却仍然会对同处一间教室的同学所痴迷的东西闻所未闻。互联网的大浪或者说发达的大众媒介没有让世界人民都钟情一处,反而让基于共同兴趣的人各自守着自己的小天地,自得其乐。另一方面,家庭环境、社会进程使得90后群体成为相对孤独的一个群体。相对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标榜自我,但却也在乎自身的归属群体,他们深味社交的重要,也重视自身的小圈子,相信自身的小圈子的判断.这就使得相对社会的认同,他们更在乎自身群体的认同。更受身边亲近关系的影响。正如豆瓣网创始人认言:媒体让老少咸宜的大片无处不在,对只适合一群人的东西却显得力不从心。而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管电视的娱乐编辑和报纸的书评作家多么公正和勤勉,他们的帮助都不可能对所有人同样有效。对多数人做选择最有效的帮助其实来自亲友和同事。随意的一两句推荐,不但传递了他们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包含了对你口味的判断和随之而行的筛选。基于以上两点,90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自然形成小众化的特性。

(三)视觉化与泛艺术化

视觉化在此即表示90后对产品艺术化的视觉性追求,亦指对于诸如影视等视觉性产品的专情。视觉经济成为新型的消费模式。这一方面源于90后相对富足的环境、更高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在与产品的同质化、生产工艺的提高,在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很难依照其他指标区分产品。各种诉诸艺术表达,糅合了艺术元素或是艺术理念的产品为人们所亲睐。在大众媒介发展的今天,漫画、视频、电影等诉诸视觉而又相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形式自然成为首选的消费方式。根据艾瑞网民网络行为连续性研究系统i User Tracker2013年数据显示,在闲暇时间充裕的暑期,90后网民对娱乐类服务访问倾向增强,8月份最受青睐的是在线视频,社区交友也位列前三。

(四)当下性

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仅带了更多的机遇与选择,也带了快捷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的竞争,伴随而来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这无疑给90后们带来诸多的迷惘与无奈。未来深深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关注当下,而不奢谈理想。消解深度,反理想主义成为90后精神世界的鲜明特张。我们以图书市场为例,在网上书城亚马逊的热销图书榜,我们分析排名前几十位的图书不难看出,以娱乐性为主的通俗小说、资格考试的参考书、心理鸡汤类及自我管理等的励志书占到了其中的大部分。这反映出阅读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自然也反映出90后大学生群体娱乐至上、享乐性消费的倾向。

二、营销策略

基于以上消费心理特征,我们认为针对90后特别是90后大学生的文艺产品营销策略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社区化营销

我们应该做到口碑营销,重视社交媒体,真诚的互动,努力构建基于自己的文化魅力的受众社区。做作为一个循循善诱的参谋、朋友而不是宣教者经营其间。90后有深深的质疑、反权威精神。影响90后的最重要的途径,是相互之间的影响。作为独自成长的一代,他们对周围的亲密群体,有更强的认同感与依赖性,表面叛逆的他们其实在乎所在的群体的意见。他们在选择电影、音乐、展览等艺术消费时,会更多地参考坐在小圈子、自身社群的意见,尤其是小圈子、社群里某方面“大牛”的意见。

2013年以来,随着微信公共账号的引入,“自媒体”这个名词业已为人们所熟知。各种公知、企业以此平台建立起自己的传播领地。基于兴趣与个人意愿所组建起的小型社区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判断的重要元素。以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为例,这个创办仅仅一年,几人小组运作的脱口秀节目,节目点击过亿数超过众多主流媒体的节目,试运行以收费注册会员的形式转瞬之间吸引来数百万的资金流。社区的力量正以这种聚水成珠的形式,缓缓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社群经济实在应该为文艺消费生产者所关注。

(二)体验营销

伴随数字化进程,文艺消费的诸多产均可在网络上迅速而有效的传播。诸如电影、音乐、图书等一些产品完全可以通过以太网线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基于此,我们可以给消费者更多地体验的机会,让消费者能在获得更充分的信息的环境下,试用产品后再做出自己购买决定。这既可以增加消费的购买的满意度,一次赢得良好的口碑,亦可吸引到更多的游离买与不买之间的消费者。举例而言。如爱奇艺等视频门户的电影试看,及百度音乐等音乐平台的在线试听等即时基于此观念的营销方式。正版化已势在必行,盗版资源的取缔,亦减少了产品与受众的接触机会,而试看、试听让消费者体验一下在消费正好填补这一信息接触的断裂带。

(三)便捷支付、在线购买

网络的蔓延,商品信息充斥到了各个角落,获取信心已不再成问题,而随着物流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带宽的不断拓展,不论有形无形的文艺产品,如何能在这个凡是追求速度与迅捷的时代满足消费者即时消费,成为当下青年人消费的主要方式。基于此我们需做到:在线支付,随时下单,看到即可买到。只有构建起这个完整的从信息获取到完成都买的消费链条我们才能真正的抓住消费者。以豆瓣为例,在豆瓣读书,当我们检索想要的图书时,不仅完整的图书信息呈现眼前,而且各个网络平台的购买链接、价格目录亦呈现在网页左侧,只需轻触鼠标,我们在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后即可轻松完成购物。

摘要: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社会舆论的焦点群体,重视娱乐与信息获取,重视感觉也强调互动性,倾向于小众化体验。.他们作为中国文艺消费的新鲜主力军,作为网络时代的土著居民,形成了独特的文艺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而由此也形成了针对90后大学生独特的营销策略。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8

关键词:“90后”,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网络消费,消费心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联合相关互联网机构开展调查, 并于2014年7月第34次成功发表了备受瞩目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该报告中表明, 截止到2014年6月底, 中国互联网络的网民已经达到6.32亿, 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 2014年上半年, 手机支付因公增长最快, 手机支付用户半年增长率达63.4%。相比2013年底, 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行预订网民规模增长率分别达到42.0%、25.5%、65.4%。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大部分人对网络消费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当代高校学生都是“90后”, 这一群体作为当前互联网消费的活跃主体, 又作为未来互联网消费的潜力股, 成为众多商家争先抢夺的一个群体。因此, 深入了解和分析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

本文通过对“90后”高校学生为样本,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现将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归纳为一下几点。

1. 容易从众: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 部分高校学生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存在从众的心理, 从众的消费心理在女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这种消费心理表现为在网络消费时不自觉地同周边人或是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而自身的消费意志不坚定或容易被影响从而改变消费行为。在商品品牌知名度高、商家信用好的情况下, “90后”高校学生的消费从众行为更加明显。也正是这种从众心理, 给他们的网络消费带来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2. 寻求个性:

“90后”有着内心要求独立、个性张扬等心理特点, 因此, 高校学生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寻求变化。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对网络个性化商品、个别化消费服务、特殊化购物体验表现出了更多的倾向性。

3. 寻求多样化:

“90后”高校学生由于有着自我意识强的心理特点, 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表现为寻求商品种类、结构、价位等网络各方面的多样化, 以通过多样化的消费过程来体验自我、感受自我。但是由于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有限, 并且高价格高质量的商品往往比较单一, 无法满足“90”后寻求多样化的消费体验, 因此, 在高校就读期间, 他们往往会倾向于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 并不定时进行更替商品以便于满足该阶段的心理需求。

二、“90后”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策略分析

1. 注重树立品牌形象:

由于“90后”高校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 对信用良好且知名度较高的商家有较大的倾向性, 且在这样的条件下, “90后”高校学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因此网络商家需要加强企业人员和制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注重树立品牌信誉、加强诚信经商、遵守行业道德规范, 从而提升商家重诚信、讲信誉的品牌形象。

2. 附加销售个性价值:

由于“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存在从众心理和不稳定性, 商家在高校学生初次购买时, 可以通过提供限时特价、包邮等促销方式, 激发他们的网络消费欲望。在网络消费行为巩固阶段, 商家可以通过vip特享价、返现、代金券和会员积分等促销方式, 促进高校学生的再次购物欲望。为了让更多的“90后”高校学生了解网站和商品信息, 扩大宣传力度, 商家可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激励“90后”高校学生将购物体验分享到关注度较高的媒体平台, 引发更多的从众购物效应。媒体平台可以考虑的有“90后”高校学生经常使用的人人网、微信、微博、QQ空间等。

3. 搭建多样化商品结构:

由于“90后”高校学生趋同于多样化的消费体验, 因此建议商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 提供多品种的商品种类, 搭建多层次的商品结构, 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体验, 例如, 多样化的商品价位、多样化的商品属性、多样化的促销搭配等。

4. 开展针对性特色宣传将“90后”高校学生作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商家需要开展“90后”高校学生特有的广告宣传。

比如, 结合网络热点拍摄广告、游戏网站投放广告、提供参与性广告互动等, 都可以快速拉近商家与高校学生的距离, 迅速建立品牌或商品的形象, 逐步建立商家的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三、总结

网络消费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90后”高校学生更将成为未来的网络消费主体, 他们必然成为了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而注重“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现状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营销策略, 可以让商家在激烈的互联网营销战役中占据竞争优势。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主要具有容易从众、寻求个性和寻求多样化的特点。因此, 商家应当在树立品牌形象、附加销售个性价值、搭建多样化商品结构和开展针对性宣传等方面加大投入, 使营销符合“90后”高校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让产品更为“90后”所接受, 从而获得高附加值的经济利益和稳定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4, 07.

[2]冯莉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研究.[D], 2014, 07.

[3]张剑, 刘勇明, 刘妍彤.关于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信息, 2014, 03.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9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

(一) 思想和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90后”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取向, 理想信念比较坚定,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0后”对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有很高的认同, 根据笔者在任教两个班级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67.2%的学生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上海世博会上, “鸟巢一代”忙碌的身影让众人看到了“90后”的责任和担当。

(二) 个性更独立、思维活跃, 具有较强的平等参与意识

“90后”更加注重自身兴趣与特性的发展, 逐渐树立了鲜明的个体特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更强, 这也使得他们的个性更加独立, 更加愿意彰显与众不同。“90后”更加崇尚个性自由, 表达多样, 他们希望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展现自身个性, 他们对自由有着更为强烈的憧憬与追求。根据笔者发放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95%以上的学生选择愿意以平等的方式和辅导员以及老师进行交流, 他们希望老师更多地去了解他们, 给他们表现的舞台, 给他们提出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以朋友的身份俯下身子去倾听他们、理解他们,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三) 心理素质偏弱, 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显示:在抽查的“90后”300名新生中, 有65.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 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8.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10.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 从头再来”。这组数据表明, 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 抗挫折能力明显不足。

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一) 创新方式方法,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贴近性

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 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 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满足他们的合理性需求。

1. 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政教育, 注重理论层面的灌输, 体现为一种“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受到重视, 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调动和发挥。中国的学校德育强调系统的教育, 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 使道德教育具有强调政治性、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而“90后”更加崇尚一种自由、多元化的学习氛围, 他们更愿意接受一种发散式的教育模式, 而对各种“形式”与“口号”不屑一顾。所以, 一方面, 教育者们应当转变对“90后”的传统看法, 摆正姿态, 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正确对待其思维模式多元化、情感经历丰富、自我意识强烈、心理抗挫能力脆弱等特点。另一方面, 应将传统的正面理论灌输模式转变成一种渗透式的、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这样, 学生们的德育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提高, 并且通过亲自体验, 将其所学真正转化为内在素质, 进而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2. 倾注爱心、因材施教。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 受到老师、家长及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 当这一切不复存在时, 就会产生失落感, 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 渴望友谊、爱情, 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因此, 就需要老师主动和他们沟通, 深入学生中间, 了解他们的忧愁、苦闷和烦恼, 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用爱心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中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思政工作者, 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也只有细致入微地了解学生, 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 以人为本, 大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90后”大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本教育理念结合起来, 将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 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二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1. 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乃学生生存之本, 优秀的学习成绩也是学生进一步深造和找到理想工作的通行证。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决定了我们首先强调学生的学习, 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和越来越棒的学习成绩。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如何使学生做到积极好学, 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好学的教师同学、可学的工具以及必学的督促。这也要求我们为人师表者不要固步自封, 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完善, 同时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鼓励他们温故而知新。

2. 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文化、实践等活动。

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在《论语》中讲道, “君子不器”, 应该广博多闻, 要“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1]。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讲过,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鼓励“90后”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志愿服务或义务劳动、社会实践中去, 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现自我, 服务社会, 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让他们在社会大环境中得到磨炼、找到不足, 更清醒地认识自我。”

(三) 充分利用网络, 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步入信息时代, 网络毫无疑问已成为“90后”大学生群体性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网络改变了“90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 网络平台已成为课堂外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而网络的开放性、复杂性, 使网络成了一把双刃剑。因此, 思想教育一定要占领网络阵地, 将网络变为开展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1. 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体系。

针对网络开放性的特质, 教育者要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 拓展观察处理问题的开放性视野, 正视“90后”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权利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的正面作用,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地主动拓展到网络世界,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 建立网络互动平台与“90后”进行民主的对话和讨论, 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2. 健全监管体系, 转变网络思政教育角色。

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同时注重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 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要转变“教育者”和“管理者”单一的角色, 强化和树立“服务者”角色意识, 淡化“领导者”、“上下级”的关系, 改变“家长式”、“命令式”作风和“灌输式”、“强迫式”的方法, 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这样, 才容易被学生接受, 受学生欢迎, 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鼓舞士气、激发热情的作用, 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力量。

(四) 加强教育引导,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教育引导,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1. 开展以人为本的适应性教育。

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 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关心、理解、信任他们, 满足他们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具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 而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 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90后”大学生最需要的是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层次, 这与“以人为本”精神是吻合的。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 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要对“90后”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正确的教育。因此, 要注重适应性教育, 包括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等。

2. 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独立人格教育。

许多“90后”大学生在个性上都很独立, 应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并开展独立人格教育。武汉大学教授肖永平建议:“‘90后’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 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社会的作用, 引导“90后”大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终生学习的意识, 建立独立的人格。

3. 改变心理咨询中的被动局面, 主动关怀学生。

由于高校师生比例悬殊, 高校心理咨询和辅导一般都是等待学生来主动咨询, 但是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或者这样那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前来咨询, 因而显得被动。高校辅导员、心理委员应主动关怀“90后”新生, 开展实际工作, 深入学生, 从做朋友开始, 经常和同学“聊天”, 近距离的接触, 取得学生的信任, 在交流中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结语

“90后”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某个学校、某个老师、某个辅导员的责任, 作为经常有机会和他们面对面的老师, 毫无疑问, 我们身上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只有把这种责任转化为合适的教育方法和能力, 才能更好地履行这一神圣责任。

参考文献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10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对策

“90后”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等各个方面存在着显著的特点, 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对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征

1. 彰显个性和自我意识, 但缺乏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走在新世纪的“90后”大学生, 在各方面都喜欢彰显个人特点,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尤其喜欢对有个性的事物感兴趣。不论从衣着外表还是兴趣爱好, 都在追逐着鲜明的个性, 比任何其他年代的青年人更乐于展现自己、证明自己, 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也正是因为对个性的过分追求, 处处表现自我意识, 导致对集体的冷漠, 对集体观念的淡薄, 导致团队协作意识的缺失, 在做抉择的时候, 往往只重视自我的得失, 缺乏和忽视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荣誉观。再加上“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享受优越的待遇,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父母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 对于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缺乏理解, 导致“90后”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

2. 崇尚自由和思想独立, 缺乏责任意识和抗压能力。

“90后”大学生追求独立、自由, 总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间, 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的特征很鲜明, 在学校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得那么独立和轻松自由, 更渴望有成年人的成熟和稳定, 但是表面的成熟难以掩饰内心的单纯与脆弱。受社会负面效应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在崇尚自由和思想独立的同时, 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追逐, 部分“90后”大学生把追求金钱、社会地位和富足的生活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准, 而对新时代大学生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缺乏认识和认同, 遇事只考虑自己的得失, 不考虑社会的责任和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长在温室中的花朵是经不住风雨的考验的。“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在众多长辈的呵护下, 从小娇生惯养, 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 使得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 依赖心理严重, 缺乏独立性。社会经验的贫乏, 生活阅历的肤浅, 使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们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往往自信心受挫, 心理极为脆弱, 容易走向偏激。

3. 关注社会现实, 求知欲强, 获取信息缺乏足够的渠道。

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使社会处于一种开放、透明的状态, 各种思潮和观点充斥着整个社会, 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90后”大学生时刻关注社会的动态, 吸取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知识和经验。高考的扩招、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房价的飙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使“9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 从而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形成较强的求知欲望和竞争意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来自于互联网, 据调查, “90后”大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取90%来自于网络, 可见“90后”大学生缺乏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性。由于“90后”大学生对未知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而且多数借助网络寻求新的知识, 获取信息, 而网络所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 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 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的难度, 无疑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点产生影响, 再加上网络中大量的娱乐功能、不同群体人员的交流的便捷性等, 更使不少大学生沉迷其中。

二、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1.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 网络这一信息传播媒介已获得了“90后”大学生的广泛青眯, 也成为他们课余时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 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手段,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及时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主客体之间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双向的、平等的交流与对话。网络平台信息量大、信息传递的速度快, 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 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 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更新教育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理论层面的灌输, 强调了对大学生基础理论的教育, 是客体单方面的“灌输式”或者“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教育方式中,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只是被动地接受或者承受, 教育的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学生也感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积极性很难调动。而理论侧面的知识枯燥无味, 也很难得到主体即学生的充分认识, 产生深刻的印象, 内化到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去。因此, 我们需要将传统的、正面的理论灌输转变为一种体验式的、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加强实践形式的教育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容。

3.重视大学生个性的培养, 进行规范性引导和管理。针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 从国家到地方都制定了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遵循“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肯定他们的优点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同时, 加强对他们的规范性引导和管理。“90后”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 求知欲和学习能力超强, 勇于提出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和观点, 且有很多观点会与我国传统观念有所差异甚至存在一定的冲突。面对多元化的社会, 充斥着不同的观点和思潮, 作为高等教育者、管理者, 要理性对待, 正确引导, 从实际出发, 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综合性人才, 在鼓励个人发展的同时, 规范“90后”大学生的行为, 指导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学习, 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具有包容性、广泛性、大众性、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方向推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 要摒弃一切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要认真分析“90后”大学生个性的内在与外在特征, 对不良的个性要加以引导, 对积极的个性充分鼓励, 发扬其长处, 纠正其偏颇。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氛围。

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最突出的是要把大学生群体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 努力营造一个文理渗透、艺体兼备的环境, 使思想教育与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 使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开阔眼界、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为国家培养思想过硬、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雷.90后大学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DB/OL] (.2012-11-13) .http://wenku.baidu.com/view/0654b294daef5ef7ba0d3caa.html.

[2]吴婷.“90后”大学生沟通特征及对策分析[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2, (2) :56-57.

[3]王薇薇.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8, (9) :44-48.

[4]李华.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党史党建, 2008, (14) :101, 107

[5]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2, (2) :8-10.

[6]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9) .

[7]高中建, 等.“90”后现象的归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0) .

[8]张耀灿,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86-390.

“90后”消费时代的营销之道 篇11

互动式体验营销

产品或品牌好就一定能赢得90后的喜爱吗?看看他们的真实消费行为吧:他们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是“好”或“不好”这一理性认知,而是“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态度。他们更注重消费和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追求产品或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的一致性。因此,互动式体验营销更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引导消费,刺激消费。

互动式体验营销在实际操作中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功能体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将使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有更真实的感受和认知。比如SONY建立品牌体验店,成立SONY梦工厂,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不一般的视听享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娱乐体验:90后讨厌说教、讨厌教条、讨厌一本正经,他们喜爱娱乐、追逐娱乐,从深夜KTV里他们舞动的身影、从娱乐选秀节目上他们嘶哑的呐喊中就可见一斑。将产品或品牌的理念特质融入到娱乐之中,以娱乐的体验营销让消费者HIGH的过瘾,让企业赚得HIGH。除了借助娱乐节目,企业自我创意出娱乐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感体验:90后是注重感受的一代,90后是想要得更多的一代。给予他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综合感受,才更能让他们感觉到酷、有意思、好玩。当我们接触一个品牌时,最主要会透过视觉和听觉来认识它,但触觉、味觉及嗅觉这三项则较易为人所忽略。其实,最佳的品牌营销,应该要全数囊括五感才算完整。在体验经济时代,“感受”才是让90后慷慨解囊的利器。

稀缺营销

什么样的产品最酷、最值钱?当然是稀缺的产品。对于崇尚自我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90后来说,得到一款稀缺产品该让他们多么的疯狂、炫耀。运用稀缺营销,让90后疯狂去吧。

如何制造稀缺?第一是限量。耐克将限量策略运用到了极致,甚至达到了疯狂的境地。2005年,耐克推出了限量版飞人乔丹13代复古低帮鞋,引得数百消费者排起了长队。耐克pigeondunks推出,使得数十位争抢的骨灰级耐克迷在耐克店发生冲突,直到警察赶到才解决了问题。据说,该款耐克鞋全球仅有150双;第二是限人。英国滑板品牌西拉斯&玛丽亚的东京店,消费者每次只能进20人,其他人需要站在门外由工作人员拉起的绳子后面等待。在前一批购物者离开之后,货架上的产品会重新更换。消费者不仅不会因排队而烦躁,反而乐此不疲。

网络圈子营销

“没有网络,让我怎么活?”这是90后的宣言。整天挂在网上,甚至几天不出门,宅在家里上网,是众多90后的写照。网络就是90后的生活园地。这种改变让商家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的坐商行为,因为人都宅在家里不出门了,就算等到天荒地老,也难以等到“情人”来。商家自然也把营销战场摆到了网络上。然而,相较于普遍使用的网络广告形式,网络“圈子营销”似乎更能深入的影响消费者。

90后追求自我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群体主义意识。他们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社交圈子,分为不同的小圈子,小圈子的意见会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于是,QQ圈子、博客圈子、MSN圈子、校内网圈子、开心网圈子大行其道。在这些圈子里,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体验,也乐于接受别人的经验总结,进而作为自己消费行为的依据。

企业同样可以自己创建一个网络圈子。当然,圈子的主旨不是强力推销,而是一种服务、一种群友交流的平台,旨在通过口碑促进销售。

游戏营销

不会玩网络游戏的90后会被视为异类。90后热衷休闲游戏,如卡丁车、劲乐团、劲舞团等。游戏对于90后有着无穷的魔力,将产品、品牌融入到游戏之中,或者根据产品特性为其设置开发专门的小游戏,这样的游戏营销自然也魅力无限。

将营销传播融入游戏之中的植入营销,大多企业已在运作,比如在网络游戏中及开心网上出现的那些品牌。但企业需牢牢把握的一点是,植入营销要植入得巧妙,与植入载体完美融合在一起,生拉硬扯的植入,只会让人们感到讨厌,因为90后不排斥略带的商业行为,却讨厌硬邦邦的广告推销。

根据产品特性设置开发的小游戏似乎更加受欢迎。MySpace中国曾在圣诞节开展了游戏营销,玩家上传自己和好友的照片进行类似“打企鹅”的游戏,然后通过游戏内置的转发系统将制作好的游戏发送给被打的好友,吸引他来玩,也让他可以自己制作一款游戏“报仇雪恨”,利用玩家之间的病毒式传播为广告主带来客观的浏览量和新用户注册。

独特卖点营销

独特卖点营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营销手段。但在面对90后消费群体时,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90后有着自己的消费特征——专家型消费,他们有丰富的信息来源,他们对所关注的品牌和产品的信息了如指掌,甚至比销售人员更了解。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企业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独特的卖点可以是很漂亮的产品外观,如LG所推出的巧克力手机,以其独特漂亮的外观迷倒了不少人,那一句广告语:Ichocolateyou更让人陶醉;这个独特卖点也以是产品的一个独特功能,如可以旋转的笔记本电脑,能更方便的分享;这个独特的卖点也可以是一个个性、好玩的名字,如一个大学生借助2009年春晚上火起来的“这个可以有”这句话,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小饰品店,店名就叫“这个可以有”,结果,这个店比小沈阳还火,独特点是必需的,因为在90后看来,不独特,不成活。

90后消费者特征研究 篇12

本文中的对80、90后的定义采用目前学界公认的定义:80后为出生在1980至1989年的群体, 90后为出生在1990至1999年的群体。

一、8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特点

80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人, 他们生存在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他们的消费行为有着与其他时代的人的不同点。

1. 既追求个性时尚, 又讲究实用性

80后的大学生买东西的标准不是好或坏, 而是喜欢或不喜欢。他们坚信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同时他们又很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他们不愿意买小摊的便宜货, 认为那些质量不好, 他们追求名牌, 追求时尚, 不仅仅是因为品牌好看, 还因为品牌耐用。很多研究都表示80后大学生, 不仅在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 还是在基本消费、学习费用, 都表示出既追求个性时尚又讲究实用性。

2. 消费结构多样性

80后的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只在学习和基本生活物质上的消费了, 许多研究表明, 80后的大学生在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的消费占很大的比例, 同时他们在电子产品的消费也有明显的不同, 如手机、电脑、MP3、MP4等, 体现出了80后大学生消费的多样性。

3. 消费不均衡性

虽然80后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带有他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特点, 但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消费因素。因为80后的消费资金主要来自于家庭, 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 因此80后大学生消费出现不均衡性, 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特点

1. 追求时尚但存在攀比

90后的大学生喜欢穿独一无二的衣服, 他们认为那样可以显示出他们的个性, 他们追求品牌, 追求流行, 追求一切新鲜事物。但又存在攀比, “别人有的, 我也应该有”。在90后的大学生里, 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一些电子产品已经很普及了, 他们本着大家都有我也应该有的原则, 使得这些东西得以迅速普及。

2. 追求自我又有群体意识

90后大学生比80后大学生更自我, 更出位, 更有抱负。他们喜欢出位又不出轨的感觉, 追求自我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群体意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社会圈子, 然后大家一起消费。同时90后在消费中的民族情感浓, 90后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是比较强的。

3. 时尚的消费方式

90后大学生出生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 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 追求标新立异, 乐于发现新事物, 并接受新事物。在这个网络经济时代, 90后大学生更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作用, 他们在网上购物, 认为在网上购物既便利又便宜。追求便利快捷的网上购物方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新趋势。

三、80、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80、90后的大学生也受到了影响。甚至一些商家研究了他们的消费心理, 制订了针对性的策略, 从而刺激学生消费。在当前社会中, 许多媒体都在宣传引导社会消费, 用以激活市场和经济, 但他们忽视了如何科学全面的引导消费者消费, 只是片面的单纯鼓吹消费的重要性,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即将走向社会, 并奢望走向社会前列的大学生是一种误导。

2.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的消费观念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孩子的消费观念, 因此父母要做一个好榜样。而且80、90后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其过于溺爱, 对于孩子们物质上的要求更是尽量满足。一些传统观念如“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使得家长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 而不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没有为其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使得孩子产生了错误的消费观念。

3. 学校因素

高校教育工作者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 而把消费当做大学生个人的私事, 丝毫没有注意到学校周边的歌厅、舞厅、网吧、游戏厅、咖啡厅等都已经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者虽然呼吁学生要节约, 但却忽视了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 缺少对大学生勤俭节约以及理财的教育, 没有及时帮助大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 自身因素

大学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真正走向成熟的阶段, 许多学生不知金钱的来之不易, 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 在大学中更是脱离了父母的控制, 使得他们的消费更加随心所欲, 而且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观, 使得他们在消费上容易产生冲动, 追求物质上的享乐, 容易产生攀比、从众等不良的消费心理。

四、80、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与指导

1. 为80、90后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 社会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为80、90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倡导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积极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 反对腐朽的生活方式, 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社会风气。改变学生的不良消费, 从而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增加学校教育中的消费环节

高等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同时应当强化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及培养, 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首先加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教育。通过开展专门的教育课程, 把消费观念加入校风教育, 让更多的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熟悉消费方式, 掌握消费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其次, 应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注重大学生的实践教育。科学的消费观是指人们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 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理念。科学的消费观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理性, 表现为会花钱;二能够针对个人的情况, 合理的消费;三根据收入来源, 量入为出。

3. 家庭方面

首先, 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 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教会孩子合理使用信用卡, 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如果孩子的自控力特别差的话, 应该避免孩子使用信用卡, 特别注意避免, 不要让孩子的信用卡透支。其次, 家长也要做好表率作用, 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 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应该注重加强自我修身, 把勤俭节约作为我们大学生的消费信仰。80、90后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智商, 还要有一定的“财商”, 要做到懂理财、会消费, 通过正确的消费行为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和理财能力, 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形成正确的理财观, 培养健康完整的人格品质, 为走出校门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更为良好的基础。

社会应该帮助80、90后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同时也需要家庭以及学校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而且80、90后大学生也要加强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23-124.

[2]罗勤林.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0) .

[3]李芬.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 2008 (12) .

上一篇:改进小波包下一篇:工程项目收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