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体系

2024-09-29

科学化体系(共12篇)

科学化体系 篇1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与改革,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成败。文章从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建设路径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路径选择

0 引言

从当前国际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世界研究生的教育发展正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而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培养模式、方法、内容等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质量是灵魂也是核心,必须快速转变观念,积极促进培养质量的提升。

1 培养现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一种全天候的教学模式。尽管表面看已经形成完整的教育链条,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分析。

1.1 未必“全”

尽管实施的是全天候教学模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学位虽然是用全日制的名号进行招生,但是很多类别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却成为了一些企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从业者镀金的手段,甚至成为一些人“混文凭”的途径。由于目的不单纯,加之培养单位的低要求,人才培养的质量则更难以保障。长此以往,将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

1.2 未必“专”

相比于学术型学位来说,专业学位在人才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培养形式等要素上都有着自身的特点,理应形成自身独有的培养模式。然而多年来,我国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一直运用学术型学位的培养模式,加之在职的学习方式,使其成为学术型学位的翻版和延伸。在当前专业学位盲目狂热的阶段,要想确保其培养质量,就必须打好提前量,把职业指导的相关理念融入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体系中来,引导研究生尽早了解职业特点和个人特质,提升职业发展力,实现人职匹配、职业胜任。

1.3 实践论文偏少

当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不能从较深的理论上反映出行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常见现象是人手一份论文,做出来之后却被束之高阁,乏人问津。大多数论文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与现实严重脱节,违背了培养目标。

1.4 培养方法陈旧

目前,主要培养模式以讲授为主,方法相对死板;导师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沟通,学生也未养成良好的集体讨论习惯,更没有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在方法上与本科教学并无太多不同,无法与之拉开较大层次,系统不完整,涉及到交叉学科、学科前沿、创新性思维以及技能培养等方面的课程较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缺少必要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5 观念较为老化

缺少具有扎实实践功底并能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境界的教师,很多教师教学观念较为老化,认识较为片面,认为研究生的学习水平主要通过学术性体现,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特别是教师由于项目研究的精力牵扯,造成对学生培养的关注度不足,对培养本质和意义缺少科学认识,存在传统偏见。

2 重要意义

2.1 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学位制度,而由此产生的学位模式人才培养本身就先天不足,带有很强的局限性。首先是学位类型单一,其次是过分侧重于学术性研究,造成在课程安排、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质量的评估标准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特色,甚至与学术性学位雷同,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已基本构建起以硕士学位为主的博士、硕士以及学士三个学位组成的科学学位体系。然而,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大多数是已经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偏小,极大限制了全日制专业学位功能的发挥。所以,扎实地提升以应届生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非常必要,不仅能满足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更可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

2.2 满足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我国自2009年以来,已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纳入到了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体系当中,但缺少明确的培养目标,更未建立起完善的教学指导,培养体系较为模糊,造成了其工程实践及研究能力削弱。而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了国际社会职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开始着力筛选一批掌握较高职业技术知识以及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人才,促进了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快速变迁。从近年就业态势看,更多的硕士研究生选择了实际应用较强的工作单位,以往陈旧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于高端人才的实际需求。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则能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市场的供需问题,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2.3 加快与国际接轨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从19世纪开始,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框架,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项教育正在向着科学化与先进化水平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在培养内容及方式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企业与各专业学位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专业学位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通过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之对于自身问题的审视可以看出,我国只有结合实情,设置专业学位,并在探索中扎实实践,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才能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培养体系,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并与国际顺利接轨。

3 路径选择

3.1 树立正确理念

3.1.1 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理念

要侧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始终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面向具体行业领域,加强实践,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转变陈旧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理念的人性化与科学化。要一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模式,让研究生在学习和专业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主人翁的归属感。教育者要根据研究生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以及个性特长等因素,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探究式学习,成为引导者与合作者。要积极转变长期忽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保障效率,突出质量,以专业实践为主,侧重应用与社会实践,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和谐统一,以备将来承担带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岗位工作。

3.1.2 借鉴先进经验

开放、包容的胸襟能够促成事业的成功。要树立开放型理念,从实际国情出发,实现自主发展与求实创新,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理念与经验。西方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发源地,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鲜明特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积极、虚心地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模式、理念及经验非常必要。

3.2 建立职业需要体系

目前我国劳动人事部门已推出必要的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以及注册等制度。因此,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通力协作,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社会职业需求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复合型高端人才,对于加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能够适应某一职业发展的需要,务必要结合职业发展构建职业所需的知识系统,在培养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方案,鼓励学生加强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使之能够把所学的新知识真正地在工作中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其实践技能。

3.3 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普通的中小学与中等职业学校等,都要结合现实情况,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做好培养规划与设计工作。认真组织和积极鼓励那些符合条件的教师尤其是达标的普通高中、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骨干教师报考。人才资源的投入回报巨大。要做好参与报考者的思想工作,帮助在职攻读学位人员解决后顾之忧,特别是解决必要的培养经费问题,予以有力的后勤保障。

3.4 改进方式方法

发挥教师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整体水平,熟练驾驭多种培养方法。要熟悉相关行业的从业背景和岗位知识,按照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要求妥善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4 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各领域正在迅速与国际接轨,急切需要大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多种问题,我们必须抓住特点,立足实情,突出特色,群策群力地拿出提高培养质量的具体对策,通过不断优化,塑造人才培养的科学化体系,为我国创新型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青霞,赵会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6-139.

[2]万玉凤.就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深层原因——2009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9-11-4(8).

[3]赵婷婷,代寒玲.研究生教育中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68-78.

[4]张文辉,林基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J].高教论坛,2010(3):118.

科学化体系 篇2

清华大学21世纪研究院沈群红博士认为,当务之急是企业应该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改革,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管理制度。目前,国有企业和某些民营企业出现的人才流失现象是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绩效制度与激励管理存在问题的信号之一。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是完成生产任务、提供社会成员就业的单位,而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国有企业需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在这种背景下,原有平均主义的,只强调企业员工劳动时间的绩效评价制度出现了问题。因为在新的企业目标下,企业需要建立的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企业能力,并通过能力的实现来获取企业价值实现和利润实现,

而员工,特别是拥有企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的员工是企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竞争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就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吸引和获得有能力和知识的员工,并让这些能力和知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为了对有能力的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来吸引优秀人才、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努力工作的热情,就需要建立以能力和绩效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并在以能力和绩效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完善激励与奖酬制度。

目前,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中,应该强调绩效评价的基础是员工的能力发展和工作努力程度。一方面通过绩效评价,鼓励员工继续发挥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绩效评价来实现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也是通过绩效评价,包括企业层面上的绩效评价和员工个人和团队层面上的绩效评价来帮助员工个人、团队和整个组织的能力发展。在现代经营环境下,企业和员工个人之间、团队与个人之间以及团队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双赢关系,因此,员工的能力发展应该是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绩效评价不是去责难员工的能力不足或是工作表现不好,而是去分析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去发现组织、团队以及员工个人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等因素来改善员工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绩效评价有利于企业员工不断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在组织内外获得提高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并获得继续发展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绩效评价需要考虑员工的生涯发展,并根据绩效评价的实际结果,对员工的生涯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设计和管理。

科学理财:唐山自成体系 篇3

唐山市财政局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第五届河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和2009年在河北全省财政系统综合考评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

发展经济,夯实财源做活科学生财文章

唐山市财政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筑牢财源基础,做大财政蛋糕。

·壮大骨干财源

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紧密结合:

2009年科学整合各类资金6.1亿元,支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能源、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产业发展壮大,构建两个“三足鼎立”产业格局;

健全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机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2009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3%,引导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严格落实增值税转型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50多亿元,充分调动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46.3%。

·培植新兴财源

设立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27.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打造科技研发、服务、合作“三个平台”,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电动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推动经济绿色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8.5%。

·涵养后续财源

把握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力契机,积极争取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改造、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推进双向开放,全力支持首届曹妃甸论坛、央企走进曹妃甸等大型对外开放活动。

在金融危机蔓延、国际需求萎缩的不利影响下,2009年利用外资8亿美元,居全省首位,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全民创业十大财税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投入力度,激发全民就业创业热情,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54.7%。

细管严征,壮大财力做精科学聚财文章

唐山市财政局认真履行财政收入组织职能,严格税费征收,确保足额入库,增强财政实力。

·用体制聚财

全面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96个乡镇实行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80个乡镇实行了统收统支加激励财政体制;制定《市财政支持“省财政直管县”发展的意见》,帮助产粮大县实现财政体制平稳过渡;制定激励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促进县域经济做大做强,2009年全市20个县(市)区有15个全部财政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5个超20亿元。

·用政策聚财

制定财政促进唐山湾“四点一带”地区开发建设的激励政策,对地区内县区实现的增值税、经营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定额分享、超收全返”;对飞地经济实现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归原县区,促进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2009年“四点一带”地区实现财政收入111.1亿元,占全市26.9%。

·用管理聚财

在全省率先建立收入预测预警机制,推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税种动态分析,实现应收尽收。2009年全部财政收入剔除政策性减收因素,可比增长14.1%。实行国税、地税、财政“三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科学组织收入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地方可用财力规模。2009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9.7亿元,增长15.8%,高出全省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41.1%,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统筹兼顾,力保重点做实科学用财文章

唐山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优化支出结构,集中办好大事,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

·有力支撑城乡统筹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三年来投入农业农村资金75亿元,年均增长34.6%,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3%。

改善农村环境,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广泛筹措奖补资金,促进农村生态建设。

提高农民生活,按时足额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增强农民整体购买能力;积极筹集财政奖补资金,支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年累计有36万农民进城落户。

·有力支撑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

提升城镇发展功能,面对财政建设性资金紧张的实际,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持投资公司广泛融资,推动主城区扩大规模和县城扩容发展,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形成“双核双带”城市空间布局和“四城一河”城市框架。

提升城镇服务功能,3年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104亿元,融资100亿元,完善城镇路网体系,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提升城镇宜居功能,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建设领域,推进“绿、美、亮、净”工程实施,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HBA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首批“中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有力支撑幸福指数提高

实施助学工程,3年来投入教育资金110.4亿元,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全省率先推行公办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全面落实本科、高职专、中职专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实施助医工程,3年来投入医疗卫生资金35.4亿元,健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实施助居工程,3年来投入住房保障资金8.1亿元,支持震后危旧平房改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困难残疾户危房改造援建,缓解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

实施助困工程,3年来投入社保资金86.9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标准每人每年1300元,城镶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285元,保障水平全省最高,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唐山市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标本兼治,精细管理做强科学管财文章

唐山市财政局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效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民主管财

强化民主决策,健全完善预算审核委员会议事规则,集体讨论决定预算追加事项,确定年度市本级重点项目预算安排,有效防止预算的随意性。

强化民主监督,选派财政监督员进驻资金流量大的市直单位,实施旁站式监督,提升管财效能。

强化民主评议,年初,将全年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年底,开展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主动接受社会评议,在全市经济管理类行风评议位居第一。

·阳光管财

推行阳光采购,落实政策公开、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四公开”制度,2009年实现采购额35亿元,节支率11.6%。

推进阳光评审,制定《财政投资评审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评审质量控制办法》,完善评审技术人员、评审专家和相关领导责任制,消除工程建设的腐败因子,2009年完成评审项目552项,审减率18.6%,净审减额9亿兀。

推行阳光审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处,实行“一门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建立起公开透明、服务便捷的审批平台,时限内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高效管财

提速服务效率,设立财政服务大厅,开通资金拨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三条快速通道。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关键时期,1个工作日内,将100万元防治流感设备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实行涉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减少周转环节,仅用20天时间,将5亿元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发放到143万农户手中;细化提高办事效率具体举措,提出“五个不让”、“五个必须”,对公文传阅、公文签发、公文报送、资金拨付、意见答复等严格办理时限。

提高资金绩效,严格“小金库”治理,防范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即时分析系统,实现网上动态监控;规范公有产权交易市场化运作,2009年完成交易总额3.1亿元,实现资产溢价3060万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科学化体系 篇4

关键词:高校,内部体系,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办学条件日益完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进入本世纪初,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既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为新模式下的国内高校管理提出了严峻命题:如何推动高校科学化管理以适应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以期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建设出高水平的大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这一命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势必会存在新的风险隐患,怎样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规避风险,少走弯路,是确保创新成功的关键举措,本文认为,通过有效的内控体系建设,可以提高高校在改革创新发展中的抗风险能力,并能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积累经验,促进高校在科学化管理水平上的有效提升。

1 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的构成

通过参考美国coso组织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根据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组织结构模式,本文认为,高校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为:以高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干部、其他参与者共同参与并执行的旨在合理预防、判别和应对不同管理风险,为谋求高校发展与稳定而提供的安全、合理的保证制度和措施体系。

通过有效的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高校不但能更好地遵守政策法规等制度要求,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更能降低职务犯罪率并提高工作运行效率与效果。广大高校可以通过以“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大要素(见图1)为抓手来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1.1 内部控制环境

高校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体系中其他的控制组成要素运行的基础,是系统内全部控制方式与方法赖以生存和运行的载体,以及为其他要素提供结构和规则。控制环境构成了一个高校的整体治理氛围,它包括党政领导班子的完备性、思想道德观念、执政能力、管理哲学、工作作风以及教职工的诚信度和职业素质,并延伸至单位的组织结构、授予权力和责任的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及实施等。

1.2 风险评估

高校的风险评估是指判断和分析影响学校在改革创新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它是决定风险应如何防范及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可以使学校的管理者真正了解潜在的工作事项如何影响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高校的管理者应立足于本校的战略发展目标,确定高校重大经济投资、对外合作等风险性项目,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来对其进行评估,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并作出决策,对高风险事项进行全程监控,减少不利事件的发生。

1.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针对影响学校组织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以确保高校领导层指令能够实现的各种政策和程序。领导层必须制定相关内部控制的政策、管理条例、规章制度等,并加以执行,以确保其控制目标的实现。高校管理组织内的各个层次和各种职能均存在着不同的控制活动,并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组织的方式、方法不同,所对应的控制活动也不同。

1.4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高校管理层在整个内部控制过程中必须执行的管理监督,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和再评价活动的总称,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估内控管理要素的运行以及一段时期的执行质量的过程,通过必要的监督活动在需要时对其加以修正、调整。监督的方式一般有持续监督、个别评估及综合监督等。

1.5 信息和沟通

信息和沟通系统连接所有的内部控制活动。所有高校都应当通过适当的渠道,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判别和分析相关信息。全体教师、员工在获取他们管理、控制和执行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后.能交换处理这些信息资料,以便更好地履行他们的职责。高校的各类信息可以汇总成各种文字报告,包括管理层对教师、员工工作业绩的经常性评价,对学校财务管理、运营管理、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等。通过收集并处理相关信息,不光可以反映出高校的总体运营状态、分析领导层的出台的政策及程序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还可以使领导层能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风险危机的发生。

2 目前高校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滞后

从制度建设角度看,国内高等校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起步很晚,主要由于近年来高校频繁发生的腐败案件所引起的重视才将内控制度纳入管理建设轨道。以往高校的管理体系制度尚不健全,大部分凭借经验或者是自身的道德约束、思想信念来管理,问题的发生持续上升。由于高校的国有性质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并非源自学校自发性的管理行为,而是国家根据高校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以法规形式颁布,规定各高校去执行,如高校财务管理制度、高校阳光招生制度、高校“三重一大”事件决策机制、收支两条线、内部审计制度的设立等。如果没有内在地加强管理控制的决心和意识,仅靠国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的方法来加强高校内控建设的话,势必会造成高校内控机制发展缓慢。

随着高校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使得学校内部控制范围非常广,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等。目前,有些高校尚未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若干制度、权力运行流程,但是缺乏对校园基本建设项目、物资和设备仪器采购、教材及图书采购、学生学习用品采购、招生和就业领域、校办企业经营与管理等重点风险关口的控制,导致内控体系覆盖不全面,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如果高校的内控体系建设依然还停留在顶层设计理念层面,没有深入的推进并实施,并定期进行相应的内控评估,这样就造成有制度,但无执行,缺乏配套性评估指标和相关考评管理办法,导致内部控制体系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2.2 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相对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近几年,随着高校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活动日益频繁,高校内部拥有的流动货币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规模庞大,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受到来自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贪污腐败的现象已经在高校相对纯洁封闭的校园内开始滋生,一些贪污挪用公款、在物资采购中收取回扣、在工程基建项目中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行为时有发生。这就要求高校的各级部门要有清醒的经济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如果对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认识不足,忽视了日常管理的提升和管理者品德素质的提高,就会导致腐败的温床存在。

此外,有些高校还存在着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或现有管理层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机构臃肿、非扁平化管理、官僚作风严重等现象,导致防范风险的动作不及时,信息整合、处理应对能力相对较弱,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及风险的反应滞后。

2.3 内部控制体系未能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培育并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涵盖了个人的基本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行为方式,体现为学校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的必要条件,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内部治理环境的质量。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认识与理解还多停留在部门制衡阶段,很少将内部控制理念提升到校园文化建设高度,对内控机制的执行通常仅局限于高校内部财务系统,认为只是财务或审计部门的责任,如此必将影响到内控机制在高校防范风险中的作用。事实上,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管理运营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而校园文化则是凝聚人心、统一思想观念的粘合剂。大量事实证明,没有校园文化作为底蕴,仅仅“为控制而控制”肯定是事倍功半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高校的内控体系建设却没有与校风、教风、学风有机地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总体目标并未形成有效融合。

3 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对推动高校科学化管理的影响

3.1 内控体系建设可以提高高校在改革创新发展中的抗风险能力

通过加强高校内控体系建设,可以有效增强高校领导层的内部控制意识。目前一些高校还存在着风险防患意识淡薄的现象,认为高校是国家所有,不会倒闭或破产。因此,有些高校在一味追求办学层次的提高、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同时而忽视了必要的风险防控,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但高校是独立的法人,即使发生倒闭或破产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会形成由于不能及时偿还银行本息而导致的信用危机,从而发生因资金链断裂导致教师职工待遇的不稳定,引发深层次的内部矛盾,甚至会带来因为财务恶化而导致学校发展停滞等风险。通过执行内控体系建设,可以形成并确立“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职,群众深入参与并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旦高校形成了主动落实相关信息公开制度的良好氛围,在校内形成认清内控建设的积极作用的广泛共识,就能起到降低风险,防微杜渐的效果。一旦发生风险隐患,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方案以最大成都减少并消除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尤其要着重于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尽量避免事后补救,从而达到有效预防,保护高校管理体系健康运营的目标。

3.2 内控体系建设可以提高高校在运营过程中执行力的效率

通过梳理高校治理结构中的权力事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构建权力运行保障体系,进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责任体系,确保每一级领导干部都能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在共同的责任目标驱动下,形成合力,构建起责、权、利分明、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内控机制。高校可根据自身建设发展要求,在管理上构筑“预防、监督、审计”三位一体的内控保障模式。第一道关是在高校重点风险领域建立制衡制度,形成以预防为目的的内控保障;第二道关是在财务核算的基础上,配合高校的纪检监察部门,对各个部门、单位的每项经济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形成以监督为主体的内控保障;第三道关是依托第三方审计机构,或成立校内独立的内部审计小组,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下高效、有序开展内审工作,预防和发现在高校运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类及经济活动。

3.3 内控体系建设可以强化内部监督,提高高校管理组织的免疫力

内部监督是对高校内部控制整体预防框架体系及其运行状况进行不断的跟踪监测,通过评价其设计和运行效果,分析并判断风险点及风险造成的原因,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内部控制能高效运行。监督是内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内部监督可以是高校领导层所进行的常规性监督或是由校内的内审机构或委托的第三方审计事务所进行的审计监督。通过强化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增强内部监督效果,可以有效养成全体教师、员工,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的风险防范的意识,形成评价与监督并重的工作惯性,使内控制度的贯彻及执行真正落到实处。在内部监督过程中,要确保内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使其真正能够对学校各部门开展不受干扰的监督与检查,并且,要将高校的内部审计从以往的事后追究相关部门、人员责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方位的连续监督,重点加强对高校高风险经济责任的审计和重点领域的审计,减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把内部审计职能由原先的财务审计逐步向绩效审计转变,通过对高校各组织机构的内部控制及其控制风险的作用做出评价,协助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分析关键风险点及控制点,定期和不定期测试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从而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强化内部监督作用,确保高校管理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免疫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内部控制作为高校管理体系的必要补充,它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使其作用发挥得更好。只有树立起高度内部控制管理意识,重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加强学校教师、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建立有效的预防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力的监督审计,并辅之以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从而规范高校经济活动秩序、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提高教育教学经费使用效益、维护学校的合法经济权益,使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能真正成为学校管理者的有效工具,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亮,赵鸿雁.COSO报告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构建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2]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3]胡耀华.关于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8.

[4]侯建等.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内部控制[J].甘肃科技,2009.

[5]奚尊校等.试论高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财会通讯,2010.

体育的科学体系现状论文 篇5

黄渭铭,男,教授展趋势要抓住两个基本点:①要从多视角、多层次细化角度进行研究;②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角度进行研究。按照这两个基本点,文中设计了一个包括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组成的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的景象。

1前言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 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

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

体育生态学是在体育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体育运动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体育运动效果的作用,进而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上述这些生物自然学科21世纪都会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6结语

科学化体系 篇6

一 何为“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体系是根据大科学系统内部各学科内涵和外延将学科间分界、学科内层级加以梳理从而形成的复杂结构。科学知识体系有助于科技管理,在宏观层面对学科分布特点加以把握。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各学科探索的角度、方法不断增多,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学科交叉交融现象不断涌现,大学科分化为小学科,宏观学科分化为微观学科,学科碰撞融合产生新的学科……科学知识体系也随之不断改变,结构变得日益复杂,导致了人们对学科分类及科学部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模糊和歧义的认识。

作为科技工作者,明确自己的学科定位及其内部结构,在宏观上对本学科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不仅对研究工作有所裨益,对于整个学科发展而言,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国际上,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术语学,在近些年刚刚进入国人的视野。术语学的学科构建和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家和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工作和课题。尽管在国际上术语学已经有了诸多流派并传承发展了相当的一段时期,但这一学科在我国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术语学学科定位及其内部结构尚需做很多研究性和介绍性的工作。厘清上述内容之前,需先了解科学知识体系分类方式的发展历程。

二 科学知识体系分类的沿革

如前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学科交叉与交融现象层出不穷,科学知识体系的划分工作也愈来愈有难度,要在不同维度对不同学科有所把握,在现如今的科学领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兴学科,有的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深入性,有的则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将他们定位在大的学科知识体系中,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定位准确,学科发展方向明晰;定位模糊,学科发展就易误入歧途。

科学知识体系分类的方法和视角,是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古至今经历了几个典型的历史时期:我国学科分类的观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六艺”的划分(《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地球另一侧,古希腊三位哲人柏拉图(Platon)、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和伊壁鸠鲁(Epicurus)也对知识做出了相应的划分,他们的划分对象以意识、哲学、实践性科学以及诗歌为主。

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先驱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认识上突破了以往。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鸣锣开道者,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他的理念也在学科划分中得以体现,他认为学科只有三类,即记忆的科学、想象的科学和理智的科学。

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的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极其重视哲学与物理学,他将前者奉为一切学科的根基,后者是树干,而“别的一切科学就是干上生出来的枝”[1]。

18世纪末,欧洲进入工业时代,克劳德·昂利·圣西门(Comte de Saint-Simon)吸取了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的思想,试图借助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尤其是牛顿(Newton)的“万有引力论”,建立自己新的哲学体系。他主张将学科以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分类[2]。数学为最基础,生物学为最复杂。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分类方式与圣西门类似,只是他的指导思想是唯心主义辩证法,他的学科分类次序为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

可以看出,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学科分类还都是处于互相渗透的状态,上述几类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并未被阐明。这些分类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19世纪中叶,唯物辩证法由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提出,后由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等人发展充实。恩格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对于学科分类的归纳,按照物质的运动方式为线索,排列各门学科的逻辑顺序。他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2]他将自然科学分为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中国近代也有很多学者针对学科进行过分类。20世纪70年代钱学森先生提出了“梳型结构”的科学技术体系。这一分类方式对诸多非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有着深远的意义。80年代于光远先生提出的科学5个领域划分法[3];随后,何钟秀等学者提出了纵横交错的科学体系结构[4];80年代末,许志峰等人提出了一个“立体的经纬网球体系结构”[5];90年代,刘仲林提出了学科体系的“软分类”方法[6];王续琨于1992年提出了四面体塔杆式科学体系结构[7];陈文化等人在2002年提出了融合梳形结构和纵横交错结构特点的宝塔型科学体系结构。

总而言之,学科分类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分类方法有着共同的弱点:在自然科学的划分上做得更充分、更合理,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划分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有些分类方式甚至模糊处理或避而不谈。这样,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划分就遇到了难题。

但是,钱学森先生的“梳型结构”划分方法却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在学科的纵横层面上均做了尝试,把那些融入人类本体感受的、不易划分的学科也包括到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了。因此,笔者认为,在讨论术语学学科体系的问题上,“梳型结构”较其他结构更为适合。

三 梳型结构的科学技术体系

“科学技术体系”的理念是,在每一个科学技术部门中,都有三个层次,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三层,一个是基础理论层次,一个是技术科学层次,一个是工程技术层次。第一层次的基础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之下的,宏观地、统筹地把握和指导人们对于某一科学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一个学科的理论基础之所在;第三层次的工程技术层次就是我们的具体方法技术理论,是人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直接理论指导,是具体技术的阐发介绍;而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技术科学层次(即第二层次)则是较基础科学层次更为具体的对于学科领域内次级分科的讨论阐述,同时在方法技术上给予了理论性的概括和指导,较之工程技术层次则稍显概括与宏观。科学技术体系三层次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技术体系层次图

科学技术体系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这一体系明确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学科技术体系,尤其是相当一部分非自然科学也被纳入其中,为这些学科找到了定位。如图2所示[9]:

图2 钱式科学技术体系图

这一结构体系具有其他分类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它确立了非自然科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将那些不能用纯粹还原方法解析的学科从宏观到具体分层明晰。

四 术语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梳型结构”的分层原则,每一门学科都可以在科学技术体系思想的指导下划分为三个大的层面。这种将理论横向分层的方法在自然科学中并不鲜见,但在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等这样的学科还没有很普遍的应用划分,笔者就是按照这个理论的思路和原理,将术语学进行划分尝试。

钱学森的梳型结构在横向的学科关系上没有进行截然的分界,这就为后来不断出现的交叉学科保留了位置;其在纵向上进行的三层划分方法,独辟蹊径,优于其他的划分方法。

术语学即是适用于梳型结构划分方法的一门综合学科。

首先,在学科分野上,术语学更倾向于是一门独立学科,而不应从属于某一学科。因为术语学是 “一门专门研究各学科术语的一般性问题及普遍性规律的学科”[10]。在定义上就可看出术语学是以各门学科的专业词汇为研究对象,是依托于具体学科而发展起来的。

在术语学学科内部的结构上,也可以按照梳型结构原则分为三层。

在基础理论层面上,侧重探讨各门学科术语的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术语的性质、特征与功能。

在技术科学层面上,主要侧重于分析专门对象的概念结构,揭示术语的共性与建立实践加工术语的原则。研究术语的管理、标准化、术语编纂、术语翻译、术语库建设等实践性问题。在工作内容上讲,技术科学层面的具体工作和发展方向要较基础理论层面多,但是就学科建设意义与指导作用而言,基础理论层面则更为重要。

在工程技术层面上,主要涉及术语的具体研究方法,黑龙江大学的郑述谱教授在这一方面上所持观点较为明确:术语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语言学是类似的,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语言,前者研究的是学科专业语言,后者研究的是一般语言。因而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鉴,在术语学研究中,也可以采用描写法、结构分析法、对比法以至统计法。

在基础理论层面和技术科学层面发展趋于稳定之后,工程技术层面上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方向、新技术和新方法。它将是一个开放的术语学子学科集合。譬如近些年,学科发展加快,科技新词层出不穷,针对科技新词的相关工作就应归为工程技术层面的一个研究方向。如何从学科中发掘出新的术语,在大量学科术语中发现新出现的学科概念,或甄别出旧有术语新的内涵,在时效性和科学性上有说服力,是需要名词工作者做大量具体工作的。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的工具和方法都应属于术语学特有的研究方法。

五 结 语

术语学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针对术语学进行的学科定位及其内部结构划分也仅为抛砖引玉,与同道共议,以期为术语学的学科构建和学科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 考 文 献

[1]笛卡尔.笛卡尔思辨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5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227.

[3]于光远. 关于科学分类的一点意见[J].百科知识,1980,(6):9-13.

[4]何钟秀,关西普,季子林,等. 科学学纲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0-41.

[5]许志峰,李德深,马万里.社会科学史[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9-11.

[6]刘仲林.跨学科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18.

[7]王续琨,王月晶.现代科学分类与图书分类体系[J].图书与情报工作,1992,(2):41-44.

[8]陈文化,胡桂香,李迎春. 现代科学体系的立体结构:一体两翼[J].科学学研究,2002,(6):560-570.

[9]戴汝为.社会智能科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

科学化体系 篇7

一、“四个纳入”考评体系的实施背景

近年来, 华电潍坊公司大力实施制度建设, 逐年修订《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在党支部绩效考评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是常规的考核评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大致表现为“三重三不足”:

(一) 重过程定性考评, 工作效果量化评价不足。

在以往的党支部考评工作中, 该公司注重通过对学习笔记、计划总结等“软件”资料检查, 直接对党支部工作做出价值判断。以支部班子建设为例, 不召开月度支委会或不上传记录, 每次扣1分, 但是支委会召开成效如何却没有量化评价标准, 常规评价标准对党支部积极性的发挥促进不足。

(二) 重“显性”成绩考评, “隐形”工作评价不足。

基层党建工作不同于行政工作, 许多是不能直接通过数字化来衡量的, 有些是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成效的。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例, 每个党支部的职工队伍构成不同、工作环境不同, 职工思想状况千差万别, 党支部在维护稳定方面的工作力度也不尽相同。常规评价标准只是对有无月度思想动态分析报告等“显性”指标进行考评, 对一些党支部由于个性问题而做的大量的思想教育、解疑释惑等“隐形”工作缺乏科学评价。

(三) 重“常规”工作考评, 创新行动评价不足。

以往的党建工作评价, 虽然较好把握了整体性, 但是也存在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例如一些支部围绕中心开展的党建创新行动, 凝聚了职工队伍, 促进了中心工作, 但在支部评价上没有给予特别体现, 评价权重较轻, 对于激励党支部的创新热情促进不足, 仍需在综合评价与重点评价结合上下功夫。

二、“四个纳入”考评体系建立实施

为解决这些制约党建管理提升的“短板”问题,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潍坊公司坚持“基础工作全覆盖, 重点工作有侧重, 创新工作有奖励, 融入中心有保障”四个原则, 高标准建立了“四个纳入”党支部工作考评体系。

(一) 把党建标准化体系运行情况纳入评价范围。

坚持基础工作“全面覆盖、不留盲点”的原则, 将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中《党支部工作考核管理》规定内容全部纳入评价范围, 建立《党支部常规工作评价细则》。评价细则分为三层架构, 一级指标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会、团青四大考核模块;二级指标涉及支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20项考核指标;三级指标细分为105项考评内容, 其中明确了256项评价标准。常规工作评价基准分值为100分。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权重为70%。

(二) 把党支部管理创新行动纳入评价范围。

采取课题制, 年初对各党支部自主开展创新行动进行审批立项, 对立项后的创新项目全过程跟踪问效, 按照活动成效分为一般、良好、优秀三个等级, 分别给予0.1-2分的加分奖励, 并将所得分数直接计入年度评价总分。将各党支部在年度重要活动、重大工作或上级公司开展的重要活动中取得成绩者, 按照涉及范围、影响程度、活动效果分为A、B等级, 给予一定奖励, 重点工作评价得分直接列入季度常规工作考核总分。

(三) 把党支部所在部门行政工作业绩纳入评价范围。

坚持用中心工作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创新将各党支部所在部门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纳入党支部工作的考评范围。每季度组织安监部、武保部、计划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纪监审、工会、政工部等职能部室对各单位安全、节能、培训等行政工作成效进行评价, 评价成绩最高为100分, 每降低一个名次减5分。评议成绩按30%的高比例列于党支部季度工作评价。

(四) 把党支部工作绩效纳入企业综合绩效考评。

将党支部工作分解为系列量化指标, 通过查资料、座谈交流、现场问询等方式, 坚持每季度对党支部工作进行现场检查评价, 年底进行汇总考核, 以20%的权重纳入企业综合绩效考评, 并与评先树优、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 年度党支部工作绩效后三名者取消先进评选资格。

三、“四个纳入”考评体系建设成效

自2013年3月发布实施以来, “四个纳入”考评体系有力促进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在提高党支部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党支部作用发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发挥。

“四个纳入”考评体系的建立, 通过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 把中心工作的成绩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准绳, 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2013年1-11月份, 累计完成发电量97.12亿千瓦时, 实现安全生产5200多天, 连续10个月保持“零非停”, 连续20个月未发生“四管”泄漏。企业荣获潍坊市“履行社会责任十佳企业”, 《该公司助力山东大气防治》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重点报道。

(二) 党支部战斗力不断增强。

“四个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增加创新工作与重大活动的评价权重, 促进了各支部创新热情, 使党建工作更富朝气与活力。2013年, 该公司共立项7项创新活动, 其中, 灰水党支部创新实施“设备病历卡”管理, 通过记录分析设备劣化趋势, 从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真正将设备检修由事后消缺变为事前预防, 该成果荣获华电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三) 党员队伍内在活力充分激发。

“四个纳入”考评体系通过量化考评、打分排序, 把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挂钩, 充分发挥了激励导向作用, 基层党支部、党员热情有效激发。全国劳动模范、锅炉队安全培训员王树楼, 事事身先士卒, 勇挑重担, 带领锅炉队职工彻底消除了制粉系统设备“七漏”等多年隐患和“顽疾”。燃料公司系统检修班班长王振国, 虽近退休年龄, 仍处处争先, 潜心改良了“皮带阶梯裁剥”、“硫化三要素配合关系”等技术要点, 大大提升了燃料科学化检修水平, 被国资委党委授予“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摘要: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电潍坊公司”) 将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引入支部标准化建设, 通过构建“四个纳入”考评体系, 实现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管理, 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为企业转型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学化体系 篇8

1“90后”高职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职院校在校生逐渐过渡到“90后”一代, 他们是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 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或农村留守学生, 表现出鲜明的群体特性和个性特点。他们个性张扬、追求独立、勇于接受挑战、思维活跃、观念超前、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但同时又具有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功利化等缺点。

1.1 自信张扬, 情感强烈但不深刻, 具有情绪化的特点

个性张扬是“90后”高职生最显著的特征, 他们只要有机会, 总会把自己最阳光、最自信的一面表现出来, 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期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由于处在后青春期, 身体发育接近成熟, 但心理还不成熟, 感情强烈但不深刻, 敢爱敢恨, 虚荣心强, 追求物质享受, 精神生活空虚, 大部分学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表现为明显的情绪化的特点。

1.2 思维活跃、观念超前, 网络依赖性强、心理承受力弱

作为在网络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成长的一代, 在多元教育和开放教育下催生的一代, “90后”高职生思维活跃、观念超前、视野开阔, 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由于网络的渗透, 使“90后”高职学生缺少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缺乏精神生活, 容易出现内心的空虚和无助, 使其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 心理承受力降低。

1.3 认知单纯、叛逆心理强, 以自我为中心, 价值观趋向功利化

“90后”高职生认知单纯, 思维比较直接, 容易走极端, 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而且, 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趋于功利性, 常以自我为中心, 相对自私, 缺乏集体荣誉感, 又有较强的叛逆心理。

2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含义

所谓科学化, 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符合客观规律;二是高效化, 即更快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 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 遵循辅导员工作的规律, 明确任务职能, 创新工作方法, 以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其内在规律性, 高校辅导员工作也不例外。黄牡丹[1]认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是指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规律, 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 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陆汉梓[2]则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是指高校辅导员在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 自觉地运用教育和管理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开展工作, 并不断总结出自身工作规律的过程。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要求辅导员工作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青年个性行为特点,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解决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其内涵包括3个方面:一是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二是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三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 以实现全面发展。

3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 虽然辅导员工作科学化问题已越来越被重视, 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仍然不高, 而且还存在着制约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进展的很多问题。

3.1 角色定位模糊, 工作职责不清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核心任务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但是, 我国当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 工作过于广泛, 工作职责不清。高校辅导员已由思想政治教育者逐渐转变为集思想政治教育者、班级事务管理者、职业指导规划者、心理健康咨询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工作职责过于宽泛, 没有明确的职责, 导致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而且在部分高校辅导员被当成办事员、打杂的, 忽略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作用。

3.2 专业知识不足, 培训机会少

近年来, 高校招聘辅导员一味追求高学历, 甚至要求硕士、博士学历, 并且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 缺乏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根据当前大学生性格特点, 要求辅导员不仅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还掌握诸如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而辅导员在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3]。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辅导员的培训, 但辅导员在高校总被当作多面手来使用, 总是尽可能多地完成学校交办的工作任务, 致使辅导员深造和培训的机会大大减少, 最终导致辅导员理论知识不足, 工作方法陈旧, 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不高, 不能与时俱进地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不能适应当今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

3.3 缺乏职业规划, 转岗现象普遍

很多高校辅导员兼有行政管理和教师的双重身份, 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 日常事务繁杂, 并且还承担一部分行政工作或有一些授课任务;心理负担重, 工作压力大, 导致对自己不能正确认识和定位, 对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思考。另外, 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 转岗现象较为普遍。由于辅导员岗位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不高, 一人扮演多重角色, 很多人把辅导员岗位当作“跳板”, 一有机会就会转岗, 或加入专职教师队伍, 或进入行政管理层面, 很少有人想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 工作科学化无从谈起。

4 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途径

基于对“90后”高职生个性特点分析和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存在问题的认识, 要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 必须要在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认清工作职责、优化工作程序、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以外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以科学思想为指导

辅导员工作必须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 指导思想的科学与否关系着工作的成败和效率。为此, 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对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培养与发展做了明确的规定, 这利于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 使辅导员“职业化”有了政策依据和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了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辅导员必须在工作中坚持和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工作方针才能实现科学化。

4.2 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辅导员工作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 必须经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 才能促进工作的科学化。目前,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有很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 要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 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高自身理论素养。高校也应当给辅导员提供继续学习的平台, 通过岗前培训、骨干培训、专业培训等途径, 举办讲座、学习报告会、研讨会等方式,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辅导员自身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的学习, 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以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决策开展工作, 实现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

4.3 以创新工作为理念

面对新时期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要求辅导员创新工作理念, 不断改革和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方法、新技术, 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 迎接新挑战;加强工作思路创新, 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问题疏导、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以及就业指导[4]。这些工作涵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 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90后”高职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针对高职生特点创新工作,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深入了解学生, 认真分析研究学生;二要强化服务意识;三要把握学生成长规律, 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提供个性化服务, 满足个体需求;四是积极参加辅导员培训学习, 使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4.4 以完善体系为手段

为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必须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工作检验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体系等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机制。把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相结合、模块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集多种形式的培训于一体, 创新培训和考核形式, 丰富辅导员培训内容, 形成长效机制。高校应将辅导员纳入教师职称评定系列, 按照工作年限沿着副科—正科—副处等行政级别来确定辅导员的职级。在当前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背景下, 各高校应该进行积极探索, 将辅导员的职称晋升单列。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能够有效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促进工作科学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辅导员工作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那么, 完善的工作检验评估机制就是必需的。高职院校必须制订相应的辅导员工作检验评估机制, 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情况, 确保工作科学、高效、有序开展[5]。

4.5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构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体系, 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 很多高校辅导员人数达不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简称《规定》) 的要求。《规定》第六条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虽然高校为适应学生规模也招聘了大量辅导员, 但辅导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有不少辅导员原来学习的专业和辅导员工作基本没有什么联系, 不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相关知识背景。知识水平有限, 专业能力欠缺, 不符合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要求, 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6]。为此, 高校应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辅导员教师队伍, 这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牡丹.掌握科学规律积极推进辅导员工作科学化[J].职教论坛, 2011 (14) :85-86.

[2]陆汉梓.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问题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 2010 (8) :105-106.

[3]冯睿, 潘莉莉.社会学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6) :101-103.

[4]徐德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9) :32-33.

[5]陆汉梓.关于高职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实现[J].职教论坛, 2012 (29) :72-76.

科学化体系 篇9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以往的学科教学评价中, 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一直是:教师是评价者, 学生是评价对象。评价活动一般都由教师提出, 学生的职责主要是听从教师的安排, 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评价活动中, 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 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 很难发挥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 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很难体现。

1.学生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学生自订学习目标, 自己检查目标的达成度, 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 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看法, 师生共同改进教学。除了自评以外, 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还应包括他们之间的相互评价, 这种互评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 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的机制。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2.家长参与。学生家长总是在以各自的方式关心着自己孩子的学习, 通过让他们参与教学评价, 就可以引导他们把关心的着力点放在最适当的地方, 与学校教育、教师的要求保持一致, 建立一种家长与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机制, 这对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3.课程专家、社区有关组织和人士参与。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科学教育更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和支持。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学生在运用各种探究方法 (如参观、访问、调查、观察、交流等) 进行科学学习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关系。这时, 就可以请社区有关组织和人士对学生的科学活动加以指导和评价, 以促进社会和学生的相互了解, 这样, 有利于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 提高学习质量。

当然, 在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主体中, 教师仍然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是以上所有教学评价活动的发起者、协调者和主持者。

二、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也就是评价时不能再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素质, 即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乃至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与成就。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 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多方面的变化与进步。《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的主要纬度上的具体发展水平从三个方面作了明确的界定, 那么, 我们对小学科学课的评价策略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进行评价。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处于三大分目标之首。在这方面重点可以评价他们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等。就具体某次科学活动来说, 可以评价他们认识科学探究的程度, 如是否知道科学探究活动常用的方法, 是否知道科学探究活动中主要的环节等;也可以评价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如评价学生观察是否全面, 设计是否合理, 提问是否正确, 假设是否恰当, 测量是否准确等。

2.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 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 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 可以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感受、体验与内化有关的情感目标。在这方面可以评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是否浓厚, 学习动机是否强烈, 学习是否认真, 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能不能作出多种假设和预测, 其中有没有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是不是乐于与同伴合作, 能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并乐于采纳, 对事实依据是否尊重等。

3.对学生的科学知识进行评价。对学生的科学知识进行评价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条信息, 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对各种科学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运用情况。如学习了生物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一些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之后, 能不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或有没有“科学能够改善生活”的观念等。

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 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 才是有效的, 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 各年级评价的内容应各有侧重, 有重点地进行评价。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科学课程的学科定位是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而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目标概念, 是一个多元的结构体系。不仅包括原有的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及行为习惯等领域的要求, 由于这些要求与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教学目标, 因此, 对它们的评价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单纯的书面考试 (如以往的单元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讲, 评价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收集信息, 而信息的特性则是由该信息所隶属的评价指标的特点所决定的。比如, 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评价指标, 由于其所具有的个别差异性、内隐性等特点, 就必然要以描述性的定性信息为主;“方法能力”领域的评价指标, 其相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评价指标, 具有更强的客观性与共性, 到达与否的界限也更清楚, 与有关行为表现的对应也更加明显, 因此, 使用定量信息的机会也可以更多一些;“行为习惯”领域的评价指标则以外显的信息为主, 大多可以直接采集和记录, 应该可以包含定性信息与定量信息两种, 关键是看哪一种收集方法更有效、更可行。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 可以采用的方法除了原有的书面测验以外, 还应该包括教师的现场观察、访谈、轶事记录、专题作业、作品分析、学生学业档案、评定量表、学生的自评、互评等。

四、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以往评价与教学往往是分离的。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把大纲与教科书的要求, 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 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与评价没有太大的关系。而评价则是一个教学过程结束以后, 对这一段教学的质量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措施。它不仅与教学在时间上有先后, 而且在关系上也存在着因果联系。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把评价仅仅窄化为一种检查教学结果的手段, 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证明”。随着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 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调控、改进等功能不断得到开发, 人们越来越注重评价对教学的参与性。不但在一段教学结束时使用评价,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 以及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都使用评价, 出现了评价伴随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趋势, 实现了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在科学学习中, 小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不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一个点、一个点地学习, 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总结, 每一个点和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分别实施评价, 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具有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方面的培养与发展进行持续不断地跟踪与调控。因此, 评价必须全程伴随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科学教师应该创造各种办法, 在教学活动的开始、中间、或一个阶段后, 随时关注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 记录各种能体现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有变化的有价值信息,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判断和做出各种评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大面积铺开, 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评什么, 怎样评”, 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进程。只有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 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全程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

关键词:科学课程,科学素养,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无力的“校规”呼唤科学矫正体系 篇10

身为学生, 自然要遵守“校规”, 这是常识。这里说的“校规”当然指的是符合法律、法规, 结合本校实际而制订的规则, 规则摆在这里, 你认可, 你进来;不认可, 你别进。既然认可了, 就要遵守, 而违犯了, 就要接受惩戒, 这是很浅显的常识啊。但为什么现在像这种学校依照校规做出处理决定的事情能够成为受人关注的新闻呢?

这恰恰说明近年来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方面出现了偏差。“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当然是科学, 是主流, 但如果“一刀切”, 只能“赏识”, 只能“激励”, 那是不是又违反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呢?

“校规”成“靶子”, 几成“过街老鼠”, 动不动就会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也难怪, 做这样的“监督报道”既吸引眼球又“零风险”, 监督不了权贵, 还监督不了几个老师?但却没人认识到, 这样做的后果会流毒甚广。

流毒之一:孩子“碰”不得。

在心疼孩子的心态下, 也许我们乐见学校“收回成命”、让孩子照常上学的结果, 但问题是以后呢?这些孩子“以后”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的人生理念、健全人格和树立最基本的善恶美丑是非对错?如果真心疼孩子, 不能不想这个问题。

流毒之二:家长“碰”不得。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本身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 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就先将责任推到学校, 认为学校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负100%的责任, 这样的心态才是最大的问题。也许, 这些孩子之所以出现现在的种种问题, 正与家长们的这种心态有着一定的关联。

流毒之三:全社会“妖魔化”

教育是一门科学, 有着自身的规律。但当我们审视近年来媒体对于“校规”的报道, 其主要的态度就是指责, 指责“校规”的“僵化”、“严苛”。但是人们在痛批的同时, 也将“校规”给“妖魔化”了。“校规”似乎成了打压学生健康成长、与学生为敌的“恶魔”。

面对“碰”不得的孩子, “碰”不得的家长, 以及想都不想先上来就指责的社会舆论, “校规”显然成了不招人待见的“小媳妇”。但不要忘了, 当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第一堂“规则课”以如此尴尬的局面收场的时候, 我们收获的是什么, 人人都会有本帐。

如何科学构建英语教学体系 篇11

【关键词】初中 英语 教学 体系

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强,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受到重视,英语教学的开展始终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学生在心理上认为英语属于外来语言,不愿意学习,潜意识中存在着抵触心理,另一方面鉴于英语是外来语言,大多数学生都不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日常的应用相对于汉语的应用较少,因而总是感觉英语的实际应用很难,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构建起科学的英语学习体系,推动英语教学的开展。以下笔者将对如何构建起科学的初中英语教学体系进行探讨。

一、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之所以深入推广英语教学改革,主要目的除了是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授课质量之外,还有就是要推动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和学生能力提高。就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情况而言,初中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教学需求下显得相对落后,对课程教学效率和授课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抑制。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学生能够适应新教材”、“如何有效的实现教学的改革”、“怎样构建科学的英语教学体系”等问题都成了英语教学质量提升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就要通过联系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环境来建立起特色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改革中激发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水平。

二、如何构建起科学的英语学习体系

1.营造互动式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依附于课堂教学,没有课堂教学参与的课程学习就失去了真正的学习意义,因此课堂也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主要基地,营造出一个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氛围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开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互动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大多数教师授课的选择。所谓的互动式英语教学氛围指的就是教师所营造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思维引导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在互动式教学氛围中充分尊重、彰显并拓展学生的自我价值,使课堂授课氛围更加和谐,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也逐渐产生了深入学习、探索、实践的兴趣。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上也可以称得上是主动式学习,每个学生在互动式教学氛围中都被授予了平等的学习机会,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要在课堂上多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采用情景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延伸学生的英语思维。英语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语言课程,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交流服务,而单纯的教授英语词汇、句式还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结合生活情景开展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景是对学生语言学习思维的自由化延伸,高效的利用了课程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理解、掌握、表达、实际交流的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性,将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都很好的融入到了知识的学习中,增加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体验,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思维,提升了英语课堂的价值。教师要有效展开情境化教学,就要在教学中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帮助学生营造一种更加接近于实际生活的语言交流环境,推动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完善。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教学的课外实践是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检验的有效方式,通过营造互动式的课堂氛围、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此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外实践。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外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融入到教师所涉及的语言环境中,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筛选和综合性的应用,有效整合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思维灵活性。另外学生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发现自身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在发现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交流与解决,带动小组共同进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现了英语应用水平的进步,更充分的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使合作实践的价值得到提升,推动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例如,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语中的《Online tours》,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任务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的Online tours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搜集,对其中涉及到的描写Online tours的生僻的词汇或者语句进行讨论与分析,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再对课文进行阅读,从而对“Online tours实现大众化”这一可能性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加强学生对于英语文本的理解。

当前阶段,初中英语教学构成中形成的学习体系仍旧是不完善的,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对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确保学生能够在科学的英语教学体系下开展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和学生要在构建科学的英语学习体系过程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莉霞.重视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浅谈英语初始阶段的教学[J].学周刊.2012(25).

科学引领推进“大规划”体系建设 篇12

科学引领

1 搭起“舞台”好唱戏

随着发展策划部的人员和职能调整到位, 洛阳供电公司将生技、企管、营销、农电等部门的9项主要职责移交给发展策划部。该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挂牌成立, 将洛阳华兴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纳入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 实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体化运作。专业技术支撑机构实现从无到有, 业务管理及专业技术力量显著增强。

通过与设计院一体化运作, 全面承接公司电网规划、用户接入方案编制、项目可研评审和设计业务, 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新型农村社区配电配套投资政策研究等领域, 实现业务支撑全覆盖。在一体化运作模式下, 规划与可研、设计与评审共用一个平台, 应用同一套专业软件, 重要数据保持一致、标准原则得到统一, 有效减少可研阶段的编制时间。在评审过程中横向联系电网规划, 项目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更加明确, 确保了电网投资决策准确合理, 有效核减工程投资。

2 有了“规矩”好管理

为了规范经营管理, 顺利开展工作, 该公司修订完善了34项岗位工作标准, 在全面执行省公司下发的26项规章制度、17项管理标准、109项技术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 细化15项核心业务工作流程, 制定了《地方电源并网管理规定》等5项业务实施细则。通过标准制度建设, 各项工作流程更加清晰、人员职责更加明确、业务开展有据可依。

该公司强化培训管理, 组织人员参加省公司专业

在线半小时”,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学习县、市、省三级电力公司门户网站的课件知识和工作部署;“每天看报半小时”, 汲取兄弟单位、不同行业、身边人事的优点长处;“每天读书半小时”, 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开展工作的本领。

开展“分析思想提认识”活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 不能忽视任何层面员工的思想问题。为此, 五河供电公司确立了“农电工和谐劳动关系”调研课题, 利用专项调研、班组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 开展农电工思想状况专题调研, 真实掌握农电工主流诉求,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 并围绕他们关注的热点, 分析影响思想稳定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同时, 实行员工思想动态周报制度, 在各供电所建立工作联系点, 传递最及时的信息, 掌握最真实的情况, 管控和化解因农电工思想波动引起的风险。

推进“大规划”体系建设

(470023) 河南省洛阳供电公司王朝良吴涌

培训班, 结合员工的工作经历、学历水平、技能专长、工作岗位等特点, 制定“一人一策”的培训方案, 通过采取到设计、调度、发策、运维、基建等不同部门轮岗培训、师带徒、专家授课、以干代训等多种形式培训, 提升员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大规划”体系建设中, 该公司对照省公司验收评估方案和评分标准, 深入开展自评估与自验收, 查找梳理问题, 并及时落实整改, 完成自验收评估报告, 顺利通过省公司验收并获得省公司同业对标“大规划”体系建设指标A段。

3 主动出击有“活力”

在持续改进、完善提升, 全面深化“大规划”体系建设的同时, 该公司主动出击,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统一编制建设方案, 统一下达综合计划, 统一实施项目建设, 实现了各级电网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不断推动规划计划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主动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接, 在做好配合电力线路改迁、基建用电报装等供电服务的同时, 积极争取将电网规划有效纳入区域控制规划。先后完成伊滨新区、大学科技园区、老城区道北区域等电网规划。2座220k V、4座110 k V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走廊及时得到政府部门批复, 13座10 k V开闭所的用房初步落实。市政府还同意2013年随城市主干道九都路修建高架桥的同时, 全线15 km同步修建2.1 m×2.9 m的大型电缆隧道, 为增强市区110 k V电网互供互联能力的4座规划110 k V变电站进出线留足发展空间。2013-06-12收稿

5 每年做一个课题, 推进“新精专”变革

每年做一个课题的重点是发现不足, 谋划改进, 大胆尝试, 推陈出新;目的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规范管理, 解决问题。

上一篇:常微分方程组论文下一篇:医生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