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理论(精选12篇)
角色理论 篇1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就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具体地说, 就是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 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 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是社会地位或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相统一的产物, 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某种期望, 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1]因此, 这种角色和行为具有外在强制和内部建构的双重特点。那么, 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角色的形成也必然从这两方面来考虑。
一、教师角色的社会赋予
社会角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对社会地位的动态描述, 因此社会角色的构成要素也需要从动态角度来加以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职能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全社会期待教师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责任, 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成为教育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尝试从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研究型教学的任务及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理想这三个维度出发, 来考察整个社会发展赋予教师什么样的角色。
1、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 研究者对基础教育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作了研究, 总体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即: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2) 从教师的教学方式看, 要求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要求教师从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从课堂管理看, 要求教师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创造者; (5)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要求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6) 从教师发展来看, 教师要从外在要求的实施者转变为自我发展的督促者。
2、研究型教学的任务与教师角色的新思考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为研究型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教师观, 不但对教师角色提出新的要求, 为其实施设计了途径和方案, 而且打破了传统“三中心”的教学模式, 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最终目标, 这就对教师角色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使研究型教学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简单而言,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角色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它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效能感提高的促进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 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后现代教师观认为,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 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师生交互主体、教师外在权威到共同探究等的转变。
3、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想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
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全新的变化。美国学者D﹒John﹒M c Intyre和M ary﹒John O’H air在其所著的《教师角色》一书中阐述教师的角色包括:组织者角色、交流者角色、激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职业者角色、咨询者角色、伦理者角色、政治者角色等, 因而, 教师作用的发挥只有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 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 才能使其作用凸显出来。从学习型社会的特点来看, 教师的角色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将成为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新型的交流者、创新精神的培育者和学习型社会教学规律的探索者。因此, 要全面促进学生进步, 教师必须加强自我建设, 转变成适合学习型社会的教师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自我建构
在教师角色的自我建构的过程中,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可回避, 那就是教师缺乏扮演或承担教师角色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动力, 尤其是内在动力激发不够。人们总期望或赋予教师应该去承担这种或那种的角色, 可是事实, 教师在某一境遇, 某些时间下, 他们总是不想扮演这种或那种教师角色, 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承担扮演怎样的教师角色, 甚至只是被动的扮演着他人期待他们要承担的角色。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和改革?在这里, 我们要借鉴一种新的理论——“教师角色需要”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
何为教师角色需要?简单地说, 教师角色需要就是促使教师承担和扮演教师角色的内在动力。具体而言, 教师角色需要是指通过某些方式或办法, 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教师自觉的将角色规范、要求和人们的期望及典型的行为模式转化为教师自己内在的角色要求及个性化和超个性化的角色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2]所以, 教师角色需要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内在动力性, 即它是教师自主意识到的, 并积极主动去实现的一种内在要求, 而不是外界强加给教师;它是教师在自身具备的积极的激励自我不断追求的力量。它促使个人以承担的教师角色和个性化的角色行为获得某种社会地位与身份, 促使教师的独特能力和首创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凸现出来。2.发展性, 即对教师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那么教师角色的需要也是如此, 且整个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的过程, 教师必须通过个体努力和不断提高来促使其发展。3.指向性, 即确定了角色需要, 那么其内在的动力也就找到了发挥的方向, 教师就会有意识地选择将如何去行动, 应该承担和扮演怎样的角色。
任何一种角色都对应的一种社会功能, 显然, 教师在建构自我角色时, 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才能成功实现自身角色功能。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 处于生存期和发展期的教师要督促自己尽快融入教育者的角色当中, 由于初任教师, 他们的内在动力比较足, 相对而言也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 但当一些老教师经过了职业倦怠期并开始进入生涯低落期时, 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达到了顶峰, 因为没有了指向性, 他们这个时候的内在动力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因而会出现消极懈怠的情况。为了使其能进行正常而有效教学, 同样需要他们再强化角色认同。但这类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相对难以实现, 这与学校组织环境中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有关。因此, 这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构建及自身专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社会角色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本文将其运用到教师职业这一领域, 意欲在该理论视野下来阐述对教师角色的几点认识, 从社会赋予与自我构建两个维度构建了教师角色。
关键词:社会角色,教师角色,教师角色构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9~141
[2]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8
[3]李红.研究型教学视野下教师角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19) :22-26
[4]李开琼.浅谈学习型社会与教师角色建构[J].教师专业发展论坛.2007, (5) :3-5
[5]D﹒John﹒Mc Intyre, Mary﹒John O’Hair著.丁怡, 马玲等译.教师角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1-16
角色理论 篇2
医学理论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互换
中专卫较的医学教育,要求精简明了,注重实践.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对知识的全局把握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的`角色互换,理论教师和临床工作者角色互换,既可达到上述目的,而且可改善教学效果,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激励者.
作 者:李军 作者单位:运城市卫生学校,山西运城,044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645关键词:医学理论教学 教师 角色互换
浅谈我国律师角色的理论定位 篇3
关键词:律师角色;定位;意义
中图分类号:DF8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131—02
对于律师角色(即律师的性质)的定位,可以说是《律师法》修改过程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整个律师立法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对律师性质有个准确的定位,律师的相关问题诸如律师的管理体制、惩戒机制、参加国际竞争国际交流等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一、律师角色分析之基础
首先,市民社会——律师存在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律师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因此,社会基础是律师性质界定时首先必须考虑的因素。提起律师制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在地中海文化圈内,不同的文化共同体相对开放,交往比较频繁,法律文化比较发达,为律师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为维护阶级统治,缓和社会矛盾,罗马统治者需要借助律师力量来稳定社会秩序;在罗马法中,较多的体现了保护私权的内容,而且诉讼中采取“辩论式”的诉讼结构,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都有一定的权利义务,在法庭上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可以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这些都为律师职业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律师制度的发展或者说繁荣有以下几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首先是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强调身份平等、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等交易观念,是律师制度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其次,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律师职业繁荣的社会政治条件;最后,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确立,法律人成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和高度自律性的社会群体。
其次,法律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律师执业的职业基础。从大的范围讲,法律的职业化、专门化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导致一般民众无法依据常识、社会经验应对复杂的法律问题,此时,就有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于是出现了“助讼”的法律家阶层,以帮助当事人提高应诉或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在判例法国家,判例浩繁,司法程序极为精细,烦琐的规则和层叠的司法手续,非常人所能胜任;即使在成文法国家,法律本身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其产生了自身的独特语境,普通民众依据法条很难具体应用于法律实践,没有律师的帮助,其在法律面前也是“寸步难行”;从小的范围讲,在现代社会中,基于共同的法律信仰和职业理念,律师、法官、检察官形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他们共同承担着维护社会正义的使命。
最后,忠诚于法律——律师执业的道德基础。毫无疑问,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是律师的一项基本职责,作为律师职业伦理的一项基本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律师为了当事人的利益可以蔑视法律,一切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活动都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
二、我国律师职业的性质和地位
(一)我国律师角色定位不清。其一、国家法律工作者。我国在1979年重建律师制度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中规定,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与一般的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律师的性质做出的规定。“律师的性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的核心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以律师在社会主义国家应是国家法律工作者”。《暂行条例》将律师定位于国家法律工作者,这是在前苏联法律思想的影响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弊端显而易见,比如律师作为国家法律工作者的身份,首先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作为代理人又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当事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那么律师该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呢?显然,律师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与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人物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
其二、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现行《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较为准确的阐明了律师的职业特性、执业方式,赋予了其具体的权利义务,克服了以前对律师性质认识的不足,部分的解决了律师制度建设和实践中的难题。但将其定位在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只是从技术层面、操作层面表达了律师的服务、中介属性,这可以说只是一种功能的描述,缺少了应当具有的政治素养和社会属性。而且“《律师法》将律师定义为社会职业者又架空了行业组织职能的管理模式,给管理者势必带来矛盾和尴尬”。
(二)律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在我国现阶段,律师向法官行贿似乎已不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也是法学课堂里教授们经常提及的话题,“在民事诉讼中,律师就是把一半贝壳给了原告,把另一半贝壳给了被告,而自己却拿走了中间蚝肉的家伙;在刑事诉讼中,律师就是为坏人辩护”。可见,律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糟糕,“讼棍”不是古代社会的专利。
我国的律师缺少关于宪政实施案件的尝试,律师们对宪政案件似乎比较沉默和不愿加入,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否认外国律师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其积极参与违反宪法案件的诉讼,保护普通民众的权益有着重要的关系;“律师在人大、政协中实现零突破”的报道现在仍然可见报端,而且我们要知道的是,律师往往并不是以律师身份参与的,而是以民主党派或者其他身份参加的。
(三)我国律师性质的应然定位。首先,市场经济强调的是个人意思自治,交易自由,律师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当然不应过多的加以干涉,而应赋予更多的社会权利,真正意义上实现律师业的自治,这需要律师的独立;其次,忠诚于法律,是律师执业的职业道德,同时,律师有着有别于法官、检察官的执业方式,独立性是保证律师为不特定对象进行服务的前提,是正确调查、评判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再次,独立性可以使律师在权力制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律师不能消除与社会地位优越者对抗的全部不利因素,但通过提升地位较低一方的社会地位,律师使得司法机构对案件的处理均质化和平等化”。律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服务的对象,他们正确行使权利(权力)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发挥权利或权力的最佳效能。
我们并不认为律师制度脱离了国家机器,实际上它仍然是在捍卫国家法律的理性化治理,不过是国家法律治理性
的新形式而已。
三、律师性质的重新界定的意义
(一)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将律师界定为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能凸显其“法律人”的内涵,提升其社会境界,丰富和强化其社会功能,淡化其中介化、商业化认知取向,彰显律师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体性效能。如拓展律师公益性服务领域,引导和支持律师面向基层、面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倡导律师积极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向下岗人员、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众主动减免服务收费,开展扶贫济困的公益性活动等等;能够激发律师从事辩护、代理业务的积极性,强化其刑事辩护功能,平衡社会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正义;通过选择服务对象,广泛参与民事和经济活动,为经济体制改革进言献策,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作为法律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我国的社会民主化进程,总之,律师应当为维护社会正义、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律师制度的合理构建。这几年大多数学者虽一直在强调律师管理要实现自治,但至今一些司法行政机关仍把律师协会视同自己的下属机关,将那些应当移交的管理职能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思想上对律师的性质认识不清,认为律师是政府政策执行者,占据了律师协会的发展空间,出现了行政管理的错位。将律师定位为自由职业者,明确律师的独立的主体地位,克服现在律师管理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权利的弊端,将律师与法官、检察官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其在提供法律服务和权力制约的活动中有强大的制度保证。
(三)提高律师的地位。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的认识,有利于解决律师的社会定位问题,澄清长期以来对律师性质的误解,改变律师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有利于明确律师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淡化其服务、中介属性,增强国家、社会对律师的信任,进而促使国家机关以及当事人正确处理与律师的关系,健全律师制度,形成创造良好的律师执业环境与提高律师社会地位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律师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扩大律师界的社会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诸多有利于的背后,看到的将是律师社会地位的实质性的提高。
(四)便于律师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促进对外开放。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同时加入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律师业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部分,根据我国的承诺,外国律师事务所可以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从事营利性活动,并且在入世后一年内取消设立代表处的地域和数量上的限制。同样,中国律师事务所也可以在外国设立相关的分支机构,开展相应的业务。
总之,将律师界定为“从事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当然不是认为如此界定就可以解决律师制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律师制度的完善与整体法律环境、司法体制、律师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只是认为如此界定是目前最不坏的策略而已。
参考文献:
[1]高景亮,梁淑英.律师实务大全[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6.
[2]韩德云.从宪政实施看《律师法》修改[J].中国律师,2004,(7):95-98.
[3]谢佑平,闫自明.律师角色的理论定位与实证分析[J].中国司法,2004,(10):40—44.
[4][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郭星华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1.
[5]强世功.惩罚与法制:中国刑事实践的法社会学分析[A].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10卷)[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67-327.
论我国律师角色的理论定位 篇4
律师的性质是个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 律师的性质究竟如何界定?律师与其它行业究竟有何本质的区别?正确把握律师的性质, 笔者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市民社会——律师存在的社会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律师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因此, 社会基础是律师性质界定时首先必须考虑的因素。律师职业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产生, 但是真正的律师制度的建立却是近代的事情。随着个人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和商品经济发达, 在关于财产权和人身权的私权得到充分重视的条件下, 律师业才真正获得发展和繁荣。概括起来, 律师制度的发展或者说繁荣有以下几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首先是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强调身份平等、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等交易观念, 是律师制度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其次, 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民主制度的确立, 是律师职业繁荣的社会政治条件;最后,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确立, 法律人成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和高度自律性的社会群体。
1.2法律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律师执业的职业基础
法律的职业化、专门化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关系的复杂化, 导致一般民众无法依据常识、社会经验应对复杂的法律问题, 此时, 就有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 于是出现了“助讼”的法律家阶层, 以帮助当事人提高应诉或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在判例法国家, 判例浩繁, 司法程序极为精细, 烦琐的规则和层叠的司法手续, 非常人所能胜任;即使在成文法国家, 法律本身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其产生了自身的独特语境, 普通民众依据法条很难具体应用于法律实践, 没有律师的帮助, 其在法律面前也是“寸步难行”。因此律师通过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实现社会的正义, 独立性是律师执业方式的本质特征。
1.3忠诚于法律——律师执业的道德基础
毫无疑问, 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是律师的一项基本职责, 作为律师职业伦理的一项基本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律师为了当事人的利益可以蔑视法律, 一切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活动都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这要求律师与当事人保持相对的独立, 不能为了当事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面对当事人的无理要求, 律师有权拒绝服务。另一方面, 律师忠诚于法律还要求其与公权力保持适当的距离, 与追诉机关保持相对的独立。当然, 独立并不意味着对立, 律师、法官、公诉人作为法律共同体的一员应当共同为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在法庭上“充分协商”, 特别是法官应当认真听取律师的意见, 以查明案件事实, 正确的适用法律。
2我国律师职业的性质和地位
2.1我国律师角色定位不清
我国律师制度的发展非常短暂, 真正实行律师制度的历史只有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 在律师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对律师性质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法律对律师的性质的界定有: (1) 国家法律工作者。我国在1979年重建律师制度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中规定, 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暂行条例》将律师定位于国家法律工作者, 这是在苏联法律思想的影响下,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其弊端显而易见, 律师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与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人物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 (2) 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现行《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 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将律师定位在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只是从技术层面、操作层面表达了律师的服务、中介属性, 这可以说只是一种功能的描述, 缺少了应当具有的政治素养和社会属性。而且“《律师法》将律师定义为社会职业者又架空了行业组织职能的管理模式, 给管理者势必带来矛盾和尴尬”。
2.2律师的社会地位不高
放眼世界, 我们会发现律师作为法律共同体的一员, 与法官等法律人具有同样高的社会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议员的60%曾执行过律师职务, 历任总统中有一半以上的出身于律师。英、德等多个国家的首脑都是法律科班出身。古代中国, 民众对法律持鄙视态度, 对于类似律师身份的讼师, 则被称为“讼棍”。在我国现阶段, 律师向法官行贿似乎已不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也是法学课堂里教授们经常提及的话题, “在民事诉讼中, 律师就是把一半贝壳给了原告, 把另一半贝壳给了被告, 而自己却拿走了中间蚝肉的家伙;在刑事诉讼中, 律师就是为坏人辩护”。可见, 律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糟糕。那么, 是什么造成了律师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方面对权力的“崇拜”。数千年的集权统治, 造就一种文化分化氛围, 即对权力的迷信, 反映在当代的司法制度中, 如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指导权”, 在制度设计上, 上级法院可以提审属于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 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给下级法院审理等。法官系统在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下很难真正的独立, 而是基于各种利益平衡, 最终导致很多律师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而沦为讼棍。二是在社会转型时期, 少数律师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经济利益调整, 思想上存在拜金主义, 大部分律师从事的都是非刑事业务, 对刑事业务往往是熟视无睹, 缺少律师应然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 从而丧失崇高、落入卑微。
与此同时, 我国的律师缺少关于宪政实施案件的尝试, 律师们对宪政案件似乎比较沉默和不愿加入,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我们不能否认外国律师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其积极参与违反宪法案件的诉讼, 保护普通民众的权益有着重要的关系;“律师在人大、政协中实现零突破”的报道现在仍然可见报端。在一个强调法治的国家, 律师作为巨大法律资源的拥有者, 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促进国家法治建设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他们更多地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 决定了其更知道在立法中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所以说律师参与政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律师们应当承担起本应具有的社会使命, 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扩大律师界的影响力, 促进社会法治进步。
2.3我国律师性质的应然定位
纵观世界各国律师体制, 多数国家实行律师自由开业, 即律师是自由职业者。但这并不能说我国律师定性为自由职业者有了正当性基础, 但至少为我们提供一种分析的进路。律师执业具有服务性、专业性和独立性等诸多属性, 笔者认为独立性才是律师执业最主要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此同时, 民主法制建设也有了长足进展, 个人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所以说“中国社会正在进行转型, 也就是从政治社会向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二元分立的社会转型, 尤其是一种市民社会正在我们国家生长发育, 正是市民社会为律师职业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土壤。”首先, 市场经济强调的是个人意思自治, 交易自由, 律师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当然不应过多的加以干涉, 而应赋予更多的社会权利, 真正意义上实现律师业的自治, 这需要律师的独立;其次, 忠诚于法律, 是律师执业的职业道德, 同时, 律师有着有别于法官、检察官的执业方式, 独立性是保证律师为不特定对象进行服务的前提, 是正确调查、评判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最后, 独立性可以使律师在权力制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律师不能消除与社会地位优越者对抗的全部不利因素, 但通过提升地位较低一方的社会地位, 律师使得司法机构对案件的处理均质化和平等化”。律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服务的对象, 他们正确行使权利 (权力) 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发挥权利或权力的最佳效能。律师通过服务不同对象, 为权利与权力之间、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动态平衡提供必要的帮助, 所以说以此达到了一种权力制衡的作用。所以说, 律师独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独立性才是律师执业的最主要特征, 而独立性特征的最佳表述莫过于自由职业者, 由此, 于是将律师界定为自由职业者亦获得了正当性。
当然, 强调将律师定位为自由职业者, 并不表示律师可以无视事实与法律, 并不是主张将律师超然于国家之外。只不过律师角色的不同定位将导致律师的使命、权利义务等规定的侧重点的不同, 将律师定位为自由职业者则强调了律师执业独立性的本质。所以, 我们并不认为律师制度脱离了国家机器, 实际上它仍然是在捍卫国家法律的理性化治理, 不过是国家法律治理性的新形式而已。
3律师性质的重新界定的意义
3.1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
将律师界定为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 能凸显其“法律人”的内涵, 提升其社会境界, 丰富和强化其社会功能, 淡化其中介化、商业化认知取向, 彰显律师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体性效能。如拓展律师公益性服务领域, 引导和支持律师面向基层、面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 倡导律师积极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向下岗人员、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众主动减免服务收费, 开展扶贫济困的公益性活动等等。总之, 律师应当为维护社会正义、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3.2律师制度的合理构建
这几年大多数学者虽一直在强调律师管理要实现自治, 但至今一些司法行政机关仍把律师协会视同自己的下属机关, 将那些应当移交的管理职能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思想上对律师的性质认识不清, 占据了律师协会的发展空间, 出现了行政管理的错位。将律师定位为自由职业者, 明确律师的独立的主体地位, 克服现在律师管理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权利的弊端, 将律师与法官、检察官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使其在提供法律服务和权力制约的活动中有强大的制度保证。所以, 实现律师自治, 要切实赋予律师协会处罚权, 对律师是否违反行业规范的问题, 由律师协会进行审查和处罚。这也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总之, 将律师定位在自由职业者, 以上这些制度的构建就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3.3提高律师的地位
我们说律师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 是指律师数量方面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并不意味着律师的社会地位有了实质性变化。评价一个职业群体社会地位的高低, 要从该群体在政治、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全面加以考察, 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收入的多少。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的认识, 有利于解决律师的社会定位问题, 澄清长期以来对律师性质的误解;改变律师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有利于明确律师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增强国家、社会对律师的信任, 健全律师制度, 形成创造良好的律师执业环境与提高律师社会地位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律师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扩大律师界的社会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 诸多有利于的背后, 看到的将是律师社会地位的实质性的提高。
3.4便于律师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 促进对外开放
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 同时加入了《服务贸易总协定》, 律师业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部分, 根据我国的承诺, 外国律师事务所可以在中国设立代表处, 从事营利性活动, 并且在入世后一年内取消设立代表处的地域和数量上的限制。同样, 中国律师事务所也可以在外国设立相关的分支机构, 开展相应的业务。由此可见, 中外律师行业的竞争与交流将进一步展开, 只有依据国际社会共同的规则, 学习、吸收其他国家律师制度和文化的优秀成果, 完善中国的律师执业理念和律师制度, 逐步消除部分人对中国律师的误解 (认为律师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和服务者) , 才能更好进行中外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将律师界定为“从事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更符合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律师的认识, 可以说为中外律师交流提供了交流的理念基础。
总之, 将律师界定为“从事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当然不是认为如此界定就可以解决律师制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律师制度的完善与整体法律环境、司法体制、律师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认为如此界定是目前最不坏的策略而已。
摘要:律师角色定位不清、地位不高是我国律师行业目前的现实, 重新界定律师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试图通过对律师产生、发展、繁荣的社会基础、职业基础、道德基础等进行深入分析, 追本溯源, 理清现代律师制度的各种文化现象, 正确把握律师的性质。
关键词:律师角色,定位,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德云.从宪政实施看《律师法》修改[J].中国律师, 2004, (7) :95-98.
[2]谢佑平, 闫自明.律师角色的理论定位与实证分析[J].中国司法, 2004, (10) :40-44.
[3]陈兴良.七个不平衡:中国律师业的现状与困境[J].中国司法, 2005, (3) :47-49.
角色理论 篇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师角色转化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依托的,知情统一的.教学目的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这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点.这些理论观点对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教师的传统角色具有挑战性,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结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定位.重塑教师角色.
作 者:籍莹 JI Ying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年,卷(期):23(12)分类号:G451.2关键词:人本主义 教师角色 促进者
角色理论 篇6
一角色理论简介
角色理论是一种阐释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1]。该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即人的社会角色,规定了人的社会行为。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个体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这并非一成不变。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随着自身的年龄、受教育程度、阅历的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会随之变化。即使是同一个体在同一阶段,由于所处环境、面对对象的改变,所扮演的角色也会跟着变化。所以说,每个人都处于一个矛盾、统一的角色集合中。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学校通过规章制度或口头传达秘书的各种工作职责,规定了部门赋予秘书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这实际上是一种部门对个人的“角色期望”[2],当然这是一种外部“角色期望”,期望该个体在学校里履行好秘书的职能。作为秘书,能否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范围的工作,即做好角色扮演,首先必须要进行角色领会,形成角色定位并具备角色能力,其次还应将“角色期望”内化,内化的程度越高,秘书工作的开展就越成功。当然,在角色内化过程中会遇到自身扮演各种角色的矛盾与冲突,所以如何顺利切换角色、有效化解各种角色内及角色间冲突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切实保障。
二高校秘书的角色定位
角色理论认为,个人能否善于扮演角色,首先在于角色学习及领会角色的程度如何。角色学习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二是具备角色能力。所谓角色观念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具体来说,角色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个体对自身所处地位的认识,即角色地位观念。二是个体对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行为模式的认识,即角色行为观念。三是个体对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应具有的思想和行为的特色与风格方面的认识,也即角色形象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形成上述角色观念后,才能使个体对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形成准确的角色定位。
作为高校秘书这一角色而言,首先他处在一种中间人、传递者的地位,大部分情况下,他并不是学校中各项事务的决策者。因此他办事的出发点就是要把领导发出的指令,加以自身理解,配以合理手段,顺利传达给每一位相关人员,保证领导的意图得以实现。同时,在领导与师生的管理互动方面,还要及时把师生对上级决策的反应,加以自身的分析、总结反馈到领导那边。这种互动的反应可以是言语的,也包括教学及其他活动中的各种数据指标。实际上,高校秘书对自身所处地位的准确理解也有助于角色义务观念的形成。高校工作职责的确立并非一定要明文规定,何况制度订立时,限于高校办公室工作的繁杂性及当时形势的独特性,在随后的工作验证中会发现或许考虑的并非那么周到,所谓百密一疏,但是只要高校秘书对自身所处地位的认识足够准确,在面对复杂问题及新问题时,依然可以从自身所处地位入手,开展有序、高效的工作。其次,高校秘书在具体活动环节的实施上还要注意行为模式的表现,注重角色形象。高校秘书作为信息的传递者与反馈者,实际上起到了疏通各类人员与各级部门关系的作用,当面对大量的信息互动及沟通合作时,必须心思缜密,做事考虑周全,遇到各种情况都要冷静对待,戒骄戒躁,牢固树立管理、服务育人观念,才能被他人认可此角色,并接受这一角色做出的相关角色行为。
三高校秘书职能支撑体系
内部支撑体系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智能素质等几方面。职业道德素质是职业的生命,高校秘书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要忠于秘书这个特定的工作岗位,自觉履行秘书的各项职责,认真辅助领导和教师做好各项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擅权越位,不掺杂私念,不渎职;兢兢业业,甘当无名英雄,不计个人得失,要有吃苦耐劳甚至委屈求全的精神;谦虚谨慎,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在工作中要善于协调矛盾,搞好合作,做到胸襟宽阔,在工作中充满朝气和活力;遵守信用、遵守时间、遵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
业务素质应该具备这几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办事的能力,秘书部门是办事机构,秘书的基本职能就是办事,办事能力是秘书工作的重要能力,办事能力包含口语表达能力,要口齿清楚,表达准确,懂得说话艺术;交际能力,一个秘书如果善于交际,见面就熟,容易接近,容易被人信赖,那么办事的成功率就会比较高,就容易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应变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跟原来的计划和方案有变化,甚至大相径庭,这时候要能迅速作出调整,原则不变,灵活处置,以达到预期目的;理解和领会能力,要有集中的注意力,灵敏的反应力,深刻的理解力,牢固的记忆力和精湛的品评力,关键要听得快,听得清,记得牢,反应快。其次要有扎实的文字处理能力,秘书几乎整天与文字打交道,娴熟的文字处理能力是秘书人员的基本功,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时的现实资料信息、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流畅的文笔等多方面素养的综合反映,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秘书人员文字处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须作综合的努力,有赖于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写作实践[3]。再者要熟练掌握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的办公设备在办公室已经普遍应用,办公室很多工作日趋自动化,所以秘书人员为了完成本职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简单的维护,会使用文字处理机、电子计算机、多功能电话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学会用电脑起草、修改文件以及档案资料检索,缩微摄影技术,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Access,使用Email收发邮件等,并可以使用一两种计算机语言进行简单的编程。
心理智能素质是指完成高校秘书工作应具有的心理、智能、智力方面的潜在和显现的能力,是情商的具体体现,首先要有坚毅的意志和随和的性格,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要意志脆弱,半途而废。能关心集体和关心群众,性格方面要豁达开朗、意志坚强、敏捷应变、幽默风趣、友爱合作。要加强情操的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感、健康的美感和高度的理智感,培养良好的兴趣,能使之在工作中产生愉快、兴奋的积极情绪体验,自觉提高职业素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秘书在日常搜集整理中要不断学习积累才能完成。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高校秘书工作内容丰富,千头万绪,缺乏临机处事能力的人员是做不好秘书工作的。要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认识能力,领会能力,很强的记忆力是秘书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为了工作方便,秘书人员必须善于认人、记事。另外还要具有反省能力,要能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发现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常常自省的人,容易开发智能和增长才干。
外部支撑体系包括社会认同、人际尊重、单位肯定等。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集体观念在行动上或情感上的表现。体现在社会群体或高校教职工群体对高校秘书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人际尊重是指高校秘书工作联系的特定的人群对秘书工作人员的劳动和人格的尊重,高校秘书人员经常默默无闻地做着看似打杂的小事,但对高校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教师的尊重。单位肯定是指高校秘书工作在高校领导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只有高校领导认识到秘书工作的好坏与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科研、促进服务社会有直接关系,是建设和谐高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切实落实好高校秘书人群的诸如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措施,让高校秘书人群感到高校秘书工作确实得到了单位的肯定,对本职工作有种自豪感和归宿感,能踏踏实实、心甘情愿、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外部支撑体系的重要条件。
总之,高校办公室是在学校领导直接管理下的综合办事机构,是一个集综合性、协调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多功能部门,在管理系统中处于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络内外的中心枢纽位置。秘书职能实现的是否健全,关乎办公室功能发挥的是否有效。因此秘书人员应该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为高效完成秘书工作创造条件,而高校管理层必须肯定秘书职位的重要性,给予秘书人员足够的重视,认真落实秘书人员各方面的待遇,建设和谐的高校文化。秘书职能发挥的是否理想,完全取决于秘书角色扮演的是否成功。高校秘书只要清晰地认识角色定位,具备良好的角色职能支撑并恰当处理角色冲突,才能将其职能演绎得无比精彩。
参考文献
[1]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 [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2001.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新闻采访背景下角色理论实际应用 篇7
新闻采访中的角色冲突
一个人在如果在某项活动中扮演了不同角色,这些角色之间和角色内容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冲突和对立,进而妨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比如发生在我国的某个案例,某都市报上刊登了一组非常醒目的照片,直击了某地点一群扒手作案的过程,躲在暗处的记者将扒手在光天化日之下行窃成功后扬长而去的行为记录了下来,更夸张的是,第二天某些网站上竟然刊发了小偷拿着报纸对着照片做自我欣赏的图片,新闻网上未署名的记者抓拍了之前刊登报纸上曝光的小偷对着照片自我欣赏的镜头,并再次目睹小偷扬长而去,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们承认该记者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没有成功扮演好他的角色。上面所述的就是角色之间的冲突,作为一名记者,应时刻有清醒的头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客观的立场,随时演好自己的角色。采访对象由于交织着不同利益,会存在作为一个常人或一定的社会身份与作为一名被采访者之间的角色冲突,比如有的采访对象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在忙碌之余还被添加一个被采访对象的角色,必然会引起角色冲突。同一角色内也存在冲突,比如,同为企业领导者,经营好的企业希望多被报道,而存在问题的领导则大多数害怕曝光,有的被采访对象希望记者能将自己的呼声反映出来,但同时又害怕暴露后受到非议或伤害而不希望让记者公开自己的身份,或是对某些内容有一定保留。为此,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学会利用和消除角色冲突,以顺利完成采访活动。
解决新闻采访中角色冲突的有效手段
1.新闻工作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首先,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角色知觉,正确理解社会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期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 记者要学会自我反省,学会从与被采访对象的信息交流中认识到自己在对方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自觉进行心理上、话语上和行为上的调节,以达到最佳合作状态。其次,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自信,不管是在内心,还是在外表,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以获得对方好感,学会灵活应对采访中面临的困境。再次,要具有坚持到底、锲而不舍的精神,比如很多企业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不肯正面宣传企业内部的经济情报,或者有其他的考虑,不方便向记者透漏一些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记者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向社会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记者需要通过不懈努力去达到被采访对象的角色期望,去理解和支持被采访对象,顺利实现采访目标。再次,一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能够调动被采访对象的积极心理,但同时自身又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比如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和抵制,记者应具有承受压力的能力,这样才能化解重重矛盾,突破屏障。
2.新闻工作者要学会与被采访对象 进行角色互动
新闻工作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角色互换对于认知、体验另一种角色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他们自觉履行自身角色的职能。角色互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新闻工作者充当被采访对象,站在被采访对象的位置和角度感受那些与采访有关的事件或活动;隐瞒自己的身份进行采访,这个时候被采访对象会消除戒心,对于记者深入事件背后、获取第一手新闻材料具有重要作用,而记者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必须谨慎言行,避免被牵着鼻子走,确保报道的公正和客观,这种方式一般用于批评性和揭露性的新闻报道中;实地跟随采访,此时记者的身份是透明的,在采访过程中会与被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的交往,了解他们的工作或生活,进而获得新闻材料。
结语
在新闻采访背景下,采访活动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需要增进对角色多元化的理性认识,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妥善处理好工作与社会责任、社会环境控制之间的关系,恪守职业本分,寻找平衡支点,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深入了解被采访对象对自己的期望,通过最为恰当的方式获取新闻素材,顺利完成采访活动。
角色理论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家庭
一、问题提出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吴增基认为家庭基本功能有经济功能、人口再生产功能、满足性需要功能、教育功能、赡养与抚养的功能以及情感交流的功能。其中“家庭不仅负责新一代的身体再生产, 还负责新一代的精神再生产。家庭教育的好坏, 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 对儿童来说尤其是如此。抚养未成年的家庭成员和赡养老人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 这是人类繁衍的需要。”[1]P150家庭成员间还有着不可或缺的感情结合, “这种感情结合是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特殊的亲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成员之间的互爱互助、温暖愉快的家庭生活, 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很重要的方面。”[1]P150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它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 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1]P131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指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出现角色差距, 包括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
我国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 他们的家庭角色发生失调, 引起农村家庭功能缺失。以笔者家乡为例, 村里几乎每家都有中青年男性劳动力在北京务工, 留守的家庭不像有些偏远地区是单纯的老人留守家庭或儿童留守家庭, 而是半流动留守家庭模式。儿子或丈夫或父亲的角色“暂时空缺”, 使完整的家庭系统中失去重要角色。这些在北京务工的中青年男性, 平时通过电话与家里联系, 每年在家的时间基本就是过年前后。
在城市的务工者与留守在家的其他家庭成员长时间地分开, 家庭核心角色空缺和失调, 这种状况影响了家庭成员的生活, 使家庭结构呈现失调状态, 家庭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二、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缺失现象
笔者认为在家庭中青年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即男性角色失调后, 农村留守家庭的农业生产功能、养育功能、赡养功能、感情交流功能以及安全保护功能等功能, 相应地发生了缺失。
1、农业生产功能缺失
由于日常生活中家庭核心角色———中青年男性角色的失调, 留守人员在体力上有先天缺陷, 但还要担负起原来由男性担任的角色和负担, 导致家庭农业生产规模被迫缩小, 有的家庭还因无力耕种而致使田地抛荒, 农村留守家庭的农业生产功能明显缺失。
2、养育功能缺失
在父亲角色缺失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学习与道德思想大都不尽如人意。如在学习监督方面, 留守在家的母亲或爷爷奶奶自身文化水平偏低无力辅导孩子功课, 加上他们要承担家里一切大小事务, 最多也只是问问孩子“作业做完了没有”, 对于孩子是否真正做完, 是否有不懂的也随之任之了。
3、赡养功能缺失
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 然而中青年子女外出务工, 不能亲自侍奉老人, 而且他们留守在家的妻子也因终日忙于家庭琐事而不能周到地照顾老人, 必然引起这种家庭功能的缺失。农村中青年男性劳动力大量持续地流向城市, 打破了原来家庭结构稳定与协调, 使农村留守家庭赡养功能不能如人所愿地正常发挥。
三、农村留守家庭男性角色失调分析
1、男性角色紧张
外出务工的男性既有在家庭中的角色也有工作中的角色, 这两种角色在空间上的不同, 很可能形成男性角色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
案例1:丈夫陈某, 常年在北京务工;妻子张某, 常年留守家中。张某整天忙里忙外, 主要负责农活、照顾老人和小孩。她最烦心的事情是家里大小事务都要她操心, 繁重的农活只能自己慢慢忍。去年收小麦时, 家里老人卧病在床, 丈夫陈某本打算回家帮忙但公司的活紧张, 没办法离开, 无奈之下, 张某晚上摸黑在地里收小麦。
在外务工的男性同时扮演了多种角色。正如案例1“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在现代中国农村俨然演变成了“男工女耕”的状况, 留守在家的妇女负担耕作, 承担各项琐事。她们既不能放弃原先妻子所属的“内”的角色, 而且必须承担原先丈夫部分所属的“外”角色。农村留守人员的有限精力与繁重农活和家务之间不能相适应。再如, 作为在外务工人员, 他需要尽心尽力完成工作;而作为老人的子女, 他需要在老人生病时陪伴老人, 尽赡养义务, 但他的工作不允许他及时回到老人身边。
2、男性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1]P137农村人员外出务工主要出于经济因素, 而这种因素很可能发展到一种极端——即农村务工人员认为他在家庭的角色就是一个提供经济保障的角色, 他们忘却了自身提供情感的角色, 忽视了留守人员的情感需求。
案例2:儿子朱某, 早年与妻子离异后未续娶, 常年在北京务工, ;母亲吴某, 留守在家照顾孙子。儿子朱某基本一年回家一次, 平时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 差不多两个月一次。朱某说:“我只要负责给他们提供钱, 其它的我不管, 我也没办法管, 他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工作繁忙辛苦, 男性务工者与父母通过电话联系, 一个月或半个月一次。这跟他们在家时与父母的交流, 给父母的感情支持和安慰等相比, 可以说是远远不及。
夫妻长期分居对婚姻与家庭关系很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再有城市灯红酒绿的诱惑, 丈夫收入的增加和长期的性压抑, 在外务工的丈夫很有可能越雷池。农村留守妇女一方面感情及精神上空虚不能及时得到丈夫的关爱和支持, 一方面时刻担心在外务工的丈夫可能会出轨。
父亲角色“暂时缺失”的同时, 母亲因为穿梭于各项琐事间, 留守孩子不能及时跟父母交流想法、感受, 这可能形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导致留守孩子“亲情饥渴”, 影响孩子良性性格的形成。
四、小结
结构中的某一部分发生缺失, 那么残缺的结构很可能就不能发挥结构完整时所发挥的功能, 至少功能会有所缺失。同样, 在家庭结构中, 核心角色的“暂时缺失”使留守家庭在某些功能上发生缺失。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形成大批留守家庭, 学界也对此现象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留守家庭角色失调使得留守家庭功能发挥“失常”。本文是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 对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的缺失现象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男性角色失调导致农村留守家庭的功能不能正常有序地发挥。然而笔者的分析仅止于功能缺失现状, 而未能提出相应地解决之策。社会各界应更多关注农村留守家庭的现实状况及需求, 就如何才能缓解、弥补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缺失的问题, 找到最佳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增基, 吴鹏森, 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杨静慧.缺失与补偿:妻子留守型农村家庭功能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5)
[4]理查德·谢弗.刘鹤群, 房智慧译:社会学与生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5]朱力等.社会问题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角色理论 篇9
对于角色理论来说, 角色的扮演过程十分重要。一般而言, 角色的扮演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角色期望、角色认同和角色表现。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故障, 那么角色扮演过程就会出现失调现象, 如角色冲突、角色模糊或角色超载等。
角色模糊 (不知道别人预期什么) 的主要原因是角色期待不明, 角色知觉能力差。角色超载 (知道别人预期什么, 但无力实现全部预期) 的主要原因是角色预期不合理或角色承担者能力有限。角色冲突 (知道别人的预期, 但发现, 不同的人预期各异, 或者别人的预期与自己打算干的事不一致) 的主要原因是角色准备不足, 多重群体的社会化或角色规定的人格特征与角色承担者个人的原有人格特征不相符合。
导游服务, 顾名思义是一种服务工作, 它通过提供例如翻译、导游讲解、旅行生活服务等, 来满足游客游览、审美的愿望和安全、舒适的需求。在这里突出和强调的是服务的角色内容。
2角色不清导致的导游职业倦怠现象
职业倦怠 (Job burnout) 的概念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工作情景中出现的情绪性衰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1导游人员的工作现状
导游在工作中面对的是一群个性迥异的旅游者, 其工作过程是带领他们实现既定的旅游目标。在过程中, 导游们往往独立工作, 而且扮演着领路人、精神愉悦的引导者、生活中的关怀者、老师和发生紧急状况时的决策者等等一系列角色。与其他旅游服务相比, 导游服务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高智能、高科技的活动。与此同时, 社会缺乏对导游职业认识的偏差。有些人将导游与“回扣”、“小费”以及服务质量低下等负面报道联系起来。由于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而导致的认识反差常常使导游们承受了巨大的职业压力。
2.2导游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鉴于目前国内外对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 导游员职业倦怠是指导游员在服务工作中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 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挫折感, 并最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据调查, 导游的职业心理倦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上, 由于导游工作的不定时与特殊性, 并且常常面临突发事故, 使导游员的应激水平长期偏高, 产生许多生理上的消极反应。个体常常感到疲乏、体力透支、头晕和身体某部分疼痛等。在心理上, 导游员常常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 自信心降低, 并出现抑郁、焦虑、无助、易怒和缺乏安全感等。由此可见, 导游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情绪、工作持续性强、服务对象期望高的特殊职业, 借鉴国内外对于职业倦怠的界定, 导游员队伍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1) 个人定位不准, 职业期望过高。
人们从事导游职业的目的各不相同, 很大一部分是受了外界对导游的错误看法的影响, 认为导游收入高、旅游的时候可以获得优惠的景点门票、工作时游览各地美景等。他们看到更多的是导游工作的优点和带给自己的利益, 而忽视了它的复杂与辛苦, 因此许多导游对于自己将要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感觉不清晰, 导致角色模糊。由于角色定位模糊, 人们在真正从事导游工作时, 因为心理准备不足而承受压力差, 产生消极对待工作的不良后果。
(2) 工作性质特殊, 角色超载严重。
角色超载是指个体超越了时间、金钱和精力所允许的限度而承担太多的角色或承担对个体具有太多要求的角色。在游览过程中, 导游员不仅要负责讲解、传播文化, 还要时时注意游客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不仅如此, 面对形形色色的游客, 导游还需要满足他们的不同期望。游客们一方面希望导游可以满足自己的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 游客们对于导游人员怀有防备心理, 对导游服务严重不信任, 对导游安排的旅游项目或推荐的旅游产品无端猜疑。陈乾康调查发现, 90%的游客对导游存有戒心, 不少导游表示自己的好心曾被游客误解, 甚至有游客出现过激情绪。调查中还显示大多数导游人员对游客的过渡防患心理怀有怨气, 在带团过程中容易发怒, 最终酿成质量事故。
(3) 扮演多种角色, 人际关系复杂。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里, 处在不同的社会位置上, 总是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即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并形成了不同的角色关系。角色冲突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 由于不能胜任, 造成不合适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导游的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 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是工作的必备技能。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 强迫或伪装的表情会对职业倦怠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导游在接受委派后, 要独立的完成各项任务, 他们不仅要处理好与游客之间的关系, 还要处理与旅行社、宾馆饭店甚至旅游车司机之间的关系, 面临多重的人际关系的压力。
(4) 实际角色和理想角色反差过大。
理想角色这是指整个社会对各种角色的期待和提出的标准。实际角色这是指一个人在实际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角色。实际角色和理想角色的冲突是指一个人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角色和社会对该角色的期待不一致时所造成的心理冲突。
导游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与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员相比, 其工作性质应属于专业技术人员。没有专业的技术职称, 当然也不会享受相应的职称工资待遇。虽然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制度》, 导游员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 而实际生活中, 中高级导游人员的薪酬远远低于初级导游, 待遇和等级脱节, 一定程度也造成了优秀导游人才的流失。
3导游员应对职业倦怠的措施
3.1加强导游的社会角色培训
(1) 从导游自身来说, 要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能力。
有调查表明, 37%的导游对于遇到意外情况, 都有心理准备, 会积极处理。但是这一比例显然还远远不够。因此, 在选择导游这个职业之前, 应结合自己自身素质、性格和兴趣慎重考虑, 为将来真正从事导游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导游的自我管理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 要求导游自己从内心出发, 不断修炼和努力。导游员应认识到压力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 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要学会通过改变个体对压力远的认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景作积极的控制和评价, 学会一些化解人际冲突的技术手段。通过这些训练, 可以有效地化解导游员的职业倦怠。
(2) 从组织管理来说, 要加强岗前培训, 找准角色定位。
导游资格考试仅仅是对导游知识水平的测试, 导游上岗前还必须接受压力培训。通过教育使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提高其压力应对能力, 采用的方法有学习自我放松、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等。通过培训, 引导导游们找准在工作中的定位, 熟悉自己扮演的角色, 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3.2逐渐改变社会对于导游的角色认知, 树立导游的正面形象
由于主管部门、社会媒体和旅游者的报道, 目前大众对于导游的工作缺乏理解, 以至于游客对于导游防范过度。错误的角色认知给导游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压力, 也造成了其心理“焦虑”或“烦躁”“易怒”情绪。角色认知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的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及规范的认知和关于角色扮演是否适当的判断。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 就必须改变导游的生存状态。
(1) 完善激励机制, 设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旅行社分配体制不合理的表现之一就是缺乏公平性。旅行社支付给导游员的薪津待遇没有体现导游的学历、资历、工龄、等级、带团效果的优劣和经济效益的大小;没有相对稳定合理的激励体制, 存在着同工不同酬或不同工而同酬的不公平现象, 导致导游有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 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在外部规范旅游购物市场, 遏制旅行社的恶性低价竞争, 使企业间竞争由低价竞争转为服务质量和人才的竞争。旅行社应改革现行的薪金制度, 提高导游员的待遇, 实行高薪养优。要分析导游的心理活动, 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灵活采取工作激励、情感激励、角色激励等手段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提高导游管理中的公平性。
在组织中, 员工往往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作比较, 如果认为产出和收益不成比例, 则会强烈感到不公平, 从而挫伤工作的积极性。因此, 旅行社在导游管理中要加强与导游人员的沟通, 切实了解导游员产生不公平感的原因, 并采取公平的政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管理者可以引导导游人员改变投入和产出的知觉或改变参照对象, 提高导游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增强导游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从而提高导游员对客人的服务质量。管理者还可以鼓励导游员参与管理决策, 积极采取导游员提出的建议, 增强导游员感觉中的管理决策程序的公平性, 提高工作是的自愿合作程度, 最终提高服务质量。
(3) 促进导游职业的终身化。
导游职业定位的偏差, 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和相应的工资待遇, 导致导游的社会地位不高。因此, 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将导游这个职业纳入专业技术人员之列, 从而也有利于他们长期的发展。
摘要:导游人员作为旅行社企业的主体, 他们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是企业提高效率的关键, 因此关注导游的心理活动是导游管理的重中之重。运用角色理论分析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心理压力, 探讨了目前国内导游人员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角色理论,导游,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邵小慧.导游职业倦怠的背后[N].中国旅游报, 2005-06-03.
[2]冯耕耘.导游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旅游管理, 2005, (8) :39.
[3]陈乾康.导游人员生存状态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0) :588-591.
角色理论 篇10
国外学术界对医患冲突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国内近十年也开始从医患冲突状况的社会学方面、医疗法律制度方面、医疗服务价格、医疗信息角度、医疗技术方面对医患冲突进行研究。因为在此之前医患关系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
目前,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医患关系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医患关系的实体是医生和患者,是在医院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两种主要角色,双方会因社会角色差异导致医患冲突的发生。
1 医患双方因角色差异而带来的认知冲突
所谓角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2]。不同角色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种角色差异就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
美国著名社会医学家帕森斯认为:“一个医生和他或她的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医生帮助患者有效地处理健康问题这一基础之上。患者与医生通力合作,医生则尽可能地使患者恢复到正常功能的水平。但是,医患之间往往存在因为角色差异而带来的认知冲突。”罗伯森·G也指出,由于医患双方专业分工、专业知识背景差异以及各自权益的不同,面对同一个有争议的诊疗结果,就存在归因的认识性与动机性偏差[3]。根据卫生部北京医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按照医学标准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本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却被不少调查对象(患者)当作了医疗事故:如两次门诊误将咽鼓管炎症导致的耳聋当作突发性耳聋,确诊后治愈,有91.59%的被调查对象认定为医疗事故;全光波治疗雀斑1个疗程后达不到医生介绍的效果,认定为医疗事故者占85.5%[4]。由此可见,医方判断为正常的诊疗结果,而患者却可能认为是医方诊疗的失误或事故,从而片面地追究医方责任。
医方在诊疗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它是否符合医疗行业标准,是否属于疾病的深化趋势,是否是由于技术水平与设备性能而造成的问题。而患方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权益是否会受损,医方是否有责任,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补偿。医疗行业都对确诊率和急症抢救成功率有一个标准,这两者都不可能达到100%。对医方来说由于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医疗意外、并发症的出现都是极有可能的,对此医生们往往有心理准备,但患方并不了解,即使有些人懂得一些,一旦事情发生就会产生较大心理不平衡,接受不了现实。由此产生不满情绪,指责医方,有的聚众闹事扩大事端甚至诉诸法律。
2 社会期望改变导致医生角色转变
社会期望是角色行为赖以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标准。因此,当社会期望随社会文化变迁发生变化时,人们也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以符合新的社会期望的要求。角色行为对社会期望的适应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5]。随着社会的变迁,医学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医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不同时期对医生角色的要求也不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生物医学二元论”的医学模式把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完全割裂开,这时期医生所扮演的是一种专家角色,在这种医患关系下,医生是绝对的权威,患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都不能得到体现,当某些患者对医学知识稍有了解,想参与到对自身病症的诊治当中去的时候,医生的这种专家角色,就会引起患者的心理逆反,从而导致医患冲突的发生。
为了调整医患关系,旧的“二元论”的医学模式被新的医学模式“整体论”医学模式所替代。医学研究者对疾病的产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心理、社会因素也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同样患者也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使其对自身的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了有关的医学知识。这时医生不再有以往对患者疾病的绝对的控制权,患者有了参与治疗自身疾病的愿望,并且期望医生能与他们平等地交流,从心理上给予他们更多地帮助,这时医生的专家角色转变为与患者的一种伙伴关系,他与患者的地位是一种平等相处的地位,这种关系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情和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从而更有利于医生对疾病的治疗。目前医生对于患者的这种伙伴角色在医学领域处于主流地位。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医疗资源的控制者仍然是医生,当患者有一些要求,而医生认为用处不大时,双方就会产生分歧,从而导致医患冲突。
步入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随着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开始认识到身体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对自身的健康不再完全依赖于医生。在医疗过程中,患者会提出自己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并做出理性的选择,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医生,并且可以拒绝医生的建议。由此产生了新的医学模式:“服务者——消费者”的医学模式。在这种医学模式下,患者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时医生的社会角色转变为服务者的角色,更多的选择权力让渡给患者,那么它的缺点也就在于此——某些权力的让渡并不完全是从患者的需要出发的,有时患者做出某种选择是出于被迫,容易导致医生责任的转移,从而引发医患冲突。
3 医生角色冲突带来的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会有一定的社会期望,当这些期望彼此出现矛盾时必然会造成角色冲突。
社会学家将角色冲突分为两种:即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过多的不同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这些角色所提出的期望而产生的冲突[6]。医生角色间冲突表现在更多医生并没有随着患者对医生产生的更高的社会期望而有所转变,从而导致医生自身角色冲突。
首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广大民在健康方面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患者相应权利的增加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的医患关系模式出现,使医生不仅相对于患者其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相对于自身也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角色范畴。医生不仅要学习医学技术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许多其它方面的知识。如果作为医生不能很快地适应这种转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不能尽可能地满足患者来自心理方面的需求,即使治疗效果是成功的,也有可能得不到患者的认同,最终导致医患关系僵硬、恶化。
其次,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学科设置过于专业化,学者更多地对某一领域甚至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研究。医学也如此,随着医学技术的高科技化,对于疾病的治疗越来越专一化,不同疾病需要不同的专科医生,同一种疾病也有各种方式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的治疗方法就会有专门精通的医生。但新的医学模式下,患者对医生的社会期望变得复杂多样,使得医生在行医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治疗过程外,患者还要求医生更多地与自已交流沟通,以满足心理需求;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来自婚姻家庭各方面的因素,导致身心疲备,很多病人都存在身心疾病,如果医生缺乏对这些疾患的处理所必备的知识,往往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终是治疗效果不佳,导致患者不满意。这种情况就要求医生要同时懂得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判断病人的疾病。然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由于医学知识的复杂性,医学生即使毕业后在工作中仍然要不断地进行各种医学理论及医学技术的学习,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其它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即使学习了也只能是粗通皮毛,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现代人的心理、社会问题极为复杂,它与疾病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浅显的知识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只能是浅尝辄止。
第三,在现代医院医疗服务中,医生的工作强度增加、工作质量要求的提高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让医生承担多个角色,使他们无法适应角色的过度多元化,则只会发生角色冲突与混乱,无所适从,是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
4 应对由角色冲突导致的医患冲突
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理,单纯只从一个方面改观是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的,我们不仅要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法律制度、保险体制、社会保障等等方面改善,还要探索新的医学模式,以解决需求的多元化与医疗技术的专门化之间的矛盾。
需求的多元化必然产生更多的角色介入到医疗服务当中,这就是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创人卡博(Cabot)认为:医生是一位关注力小的人,他们往往不甚了解病人的过去与未来。医生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对人的一小部分有充分的了解,但其缺乏一些必需的补充与平衡,而社会工作者可以成为补充者与平衡者。
在欧美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目前发展迅速,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我国(除港台外),从1952年我国各大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随着高校社会学课程的取消也随之被取消。其实早在1921年,美籍浦爱德(Ida Pruitt)女士就已经在北平协和医院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成立了社会服务部。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在评价社会服务部的作用时指出:“社会服务部是一个使医院和社会发生密切联系的组织。病人到医院来看病后不是简单地看完病就走了,医院应该了解病人家庭经济状况有没有困难?能不能交费?病人能不能和医生配合好?他们相信不相信医生?吃不吃药?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医院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不然有些病人由于不信任医生,给他药也许扔掉不吃,也就治不好病。医院了解病人的家庭情况后,对一些经济上有困难的病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免一些费用。对有疑虑的病人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这种沟通医院和病人家庭关系的做法是当时协和医学院的一大特点,进行这项工作的就是社会服务部。由于社会服务部发挥了作用,病人一般都和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7]。可见,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介入在和谐医患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20年来,在我国内地一些医院虽然也设置了医务社会工作岗位,但其发展极其缓慢,在医疗行业改革中并没有得到重视,连基本的框架都没有形成,缺乏制度化、专业化、职业化。虽然目前我国各大医院都非常重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重视解决医疗纠纷问题,但在处理医疗纠纷的部门中并没有设置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有的被缺乏专门医疗知识的政工干部替代,或是由转岗的医生、护士担任,这种人力资源的非专业化导致一旦患者或家属有诉求,他们很难从专业角度有效地解决医患纠纷问题,从而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原本已经与医护人员产生纠纷,在得不到有效处理后,再次产生不满,更加深了医院与患者的矛盾。其实在医患矛盾中,70%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在语言或行为上的沟通不良引起的,医生与患者更多地是交流医疗技术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则可以给予病人更多地心理安慰,告诉病人需要配合做的事情和其它一些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甚至能起到医疗手段起不到的身心治疗效果。在医院的很多岗位中,都有医务社会工作者展示才华的机会,他们除了可以参与到医疗工作本身外,还可以参与到医疗保险、医疗纠纷处理、医院伦理研究等等工作中来。医务社会工作者实际上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他能够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使医患双方达到共同目标——良好满意的治疗效果。
我们在初步发展阶段虽然不可能像美国医院那样,达到医务社会工作者与医生1∶1的配比,但是可以尝试在每个不同的专科病房中设置一至二名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对住院病人实施心理安慰、急重病人或肿瘤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治疗,在相对较小的工作范围内试点,然后扩大推广范围,使得医务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多地帮助患者解决看病、住院、手术、护理及经济费用等一系列的困难。这会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需要国家及卫生管理部门在财力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从法律和制度上为医务社会工作及其工作者提供有力保障。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更多的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在有效减少医患冲突、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医院的发展中发挥他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新,王峰.医患关系反思录[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2,(22):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业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61.
[3]杨同卫,路文涛.国内外医患冲突研究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05):47.
[4]杜元太,习俊等.患者对医疗纠纷认知情况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0):633.
[5]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业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95.
[6]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业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77.
角色理论 篇11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跨学科;角色理论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各领域、各学科的通力合作。而自从高等院校文学院的外国文学课程调整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后,该学科就越来越来突出其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色。怎样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教授外国文学课程就成为教师亟待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文学即人学”,这是高尔基提出的经典命题。他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反映和描绘的无非是人心、人性与人情。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授课过程中,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传统、单一地从社会历史学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早已经遭到学者和教师的诟病和厌弃,更多、更新的文学批评方式被带到外国文学的课堂上,并已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笔者认为,社会历史批评方式能长时间存在自有其合理之处,而且社会学领域中理论花样繁多,教师可以把一些原理适当地引入到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样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更好地体现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跨学科的特点。下面笔者就以经典的文学人物形象为例,谈谈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角色冲突的悲剧——以安娜为例
“角色”一词源自于戏剧,但是社会学中的“角色”即“社会角色”指的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所扮演的行为模式的综合表现。生活就像一个人生大舞台,一个人在其中经常同时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这种集于一身的众多角色叫做角色丛。“角色丛,又称角色集或角色组。在社会上由于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有着多重社会地位,因此,每个人都要扮演许多角色,都是一个角色的综合体、复合体,也就是角色丛。”以角色理论观照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们发现安娜在小说中扮演了众多的角色。在家里,安娜是卡列宁的妻子,是谢辽查的母亲(后来也是小安娜的母亲);在婚外,安娜则是伏伦斯基的情人;在上流社会中,安娜是贵妇人。
但是假如在个人所具有的“角色丛”中各角色存在矛盾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将会被“角色冲突”所困扰,出现“角色失调”的现象。“角色冲突是指由于不同地位对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引起个人在角色行为过程中的冲突”。社会学家Kahn等将角色冲突划分为几种类型。其中一种叫“个体与角色的冲突”,它指的是外在的角色规范和期望与个人内在的动机、人格、价值观、需要及能力不一致所产生的不协调现象。安娜扮演的每个角色都有其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角色赋予者对角色接受者也有相应的角色期待。然而安娜本人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观却与角色期待之间产生了冲突。
生活在19世纪中后期的安娜,在西欧人文主义思潮的强力冲击下,在交际圈中也接受了不少新的思想,耳闻目睹了新的作风。受此影响,本不太了解爱情为何物的安娜在内心深处有了对爱情和对生活的强烈渴望。
但是安娜已为人妻人母。在丈夫卡列宁眼中安娜应该是一个在家中料理家事、照顾丈夫和孩子的贤妻,是装点自己社会地位的装饰物。卡列宁给予了安娜富足的物质享受,却从不关心安娜内心的需求。在谢辽查面前,安娜的角色是母亲。但是安娜对自己儿子的母爱却没有办法与伏伦斯基的爱情相统一。安娜如果要拥有伏伦斯基的爱,那么就会失去儿子;想要与儿子在一起,就要放弃伏伦斯基。但安娜既希望光明正大地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又不想因此失去儿子。
这种痛苦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安娜,即使她沉浸在与伏伦斯基炽热的爱情中也不曾感觉到完整的幸福,越到后面,抛家弃子的罪恶感越深重。这种罪恶感直接导致了她与伏伦斯基的情感危机。在上流社会中,作为贵妇的安娜光明正大地追求真挚的爱情,但却违背了贵族所谓的规范,遭到整个上流阶层的封杀,失去往昔在贵族圈中的地位。上流社会的集体封杀使伏伦斯基对安娜有了怨气,二人之间的情感产生了矛盾。当伏伦斯基忙于重回社交圈的同时,安娜正忙于修补她与伏伦斯基越来越大的感情裂缝。而所有的努力都适得其反,安娜终于绝望了。
安娜最终将自己投向了冰冷的铁轨,结束了自己有过幸福快乐、也充满矛盾痛苦的一生。她的死宛若一首千古绝唱,令人扼腕叹息、掩卷沉思。在后世的评论中,有的人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是时代悲剧,有的人认为是性格的悲剧,也有的人认为是西欧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相冲突的悲剧。如果把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作为一个视角去解读安娜的悲剧,我们发现安娜是在扮演众多角色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众角色的期待,个人的内在需要与众角色之间产生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最终导致安娜角色崩溃,不得不在人生舞台上过早谢幕。
二、角色转变的成功——以简·爱为例
人类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从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来看,社会角色的类型可以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所谓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所谓自致角色,也叫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从角色视野来看正是一个成功地从先赋角色挣脱,最后获得自致角色的例子。先赋角色多是由先天因素决定,比如贵族的儿子还是贵族,这非个人意愿可以决定。简·爱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血缘和出身。她的母亲因为执意嫁给了穷牧师而丧失了继承权,并且在简出生不久,双亲便死于斑疹伤寒。而收养她的里德舅舅又在简还是婴儿的时候去世了,临终把简·爱托付给舅妈照顾。简·爱成为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偏偏舅妈憎恶她,视她为异己。表兄弟约翰说她:“该去要饭的,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些绅士的孩子一起生活。”家庭聚会的时候,伊莉莎、约翰和乔治亚娜都在客厅里簇拥着他们的妈妈,安享天伦之乐。而简·爱却不得不退到阴冷的餐室里,独自蜷缩在窗台上看书。因为她不属于客厅,客厅是里德黑府主人聚集的地方,象征着身份和地位。而窗台是幽暗的去处,在房间的边缘,象征着简·爱孤女的边缘地位。
一次为反抗表哥的虐待,与表哥对打之后,简·爱被里德舅妈关到红房子里晕过去了。但简·爱发现反抗的结果也并不全是没有效果。她的歇斯底里行为引起了药剂师劳埃德先生的介入,也第一回引起仆人贝茜的同情。此刻的简不再是过去那个委琐胆怯的人,她也不再屈从做一个受害者,反倒将里德舅妈逼得只有招架之力,巴不得立刻送她到罗伍德去上学。在小简·爱的面前,命运出现了一个契机,一个可以完成角色转换的契机。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是一个相对概念,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努力追求,我们可以上升到更高的自致角色。
简·爱一到罗伍德学校便认真学习音乐、绘画和法文,表现出色。后来,简·爱在学校进一步接受良好的深造条件,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终于一跃成为第一班的第一名,被授予了教师的职位。后来在沼泽居的时候,简·爱也继续充实着自己的知识,让黛安娜教自己德语。从简的学习中我们看到,简偏重于技能性知识的获得,而非自然科学等学问。这是因为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让简有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
在罗伍德学校长大的简·爱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桑菲尔德庄园家庭教师的工作。在庄园里,简·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男主人罗切斯特,罗切斯特爱上了这个不美、矮小、贫穷的孤女,并向她求婚。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出乎大家的意料。尤其是女管家费尔法克斯太太,她认为像罗切斯特先生那种地位的绅士通常是不大会娶他们的家庭教师。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她这个不起眼的灰姑娘将成为这大富人家的女主人,女管家大吃一惊,想冲那个幸福的未婚妻笑笑,可是却笑不出来,只会惶恐嚷道:“简让我难以理解”。
后来简·爱不告而别,跟罗切斯特先生各自经历了一番人生的磨难。命运之神赐给简·爱一笔意外的遗产,她继承了叔叔留给她的两万英镑遗产。此时的简·爱不需要依赖强者而生存,更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简·爱的经济财富急剧上升,也带给她地位的变化。简·爱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财产一分为四,然后带着剩下的五千镑的财产充满自信地再次出现在罗切斯特面前。但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主人不仅肉体上已经残废,变成瞎眼独臂,也丧失了经济能力。此刻的简·爱却向原来的主人宣布:“先生,我不但有钱,而且还是独立的人了……完全可以自己做主……要是你不让我同你一起生活,我可以紧靠你的门建造一栋房子。”
简·爱经历了种种的磨难,付出巨大的努力终于成长蜕变成一个全新的女性,拥有了不凡的知识技能,继承了一笔丰厚的财产,最终与自己心爱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简·爱从窗台边的孤女到庄园的女主人的角色转换,也是从先赋角色到自致角色的成功转变。
三、结语
在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已经走过一段不短的历程。由于世界的全球化以及学科自身的开放性,外国文学的研究与教学也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在外国文学课堂上合理运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式已是众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而运用跨学科的理论阐释文学作品无疑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课堂教学,也为外国文学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31.
[2]李芹.社会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121.
[3]韩玉敏.新编社会学词典[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492.
[4]刘卫梅.工作家庭冲突与饭店员工满意度研究——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D].济南:山东大学,2009:15.
[5]王丽英.社会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12.
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角色解读 篇12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深入, 面对来自社会与自我, 家庭与自我的种种矛盾与压力, 对作为女性的自身性别认同产生了迷惑。生理层面, 我是“女性”的, 社会层面和男性一样的, 为实现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的我”的价值不断努力, 奋斗, 女性有时生活得很矛盾。笔者时常疑惑, 女性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样子?自己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
对生长在新社会的我们年轻一代女性无疑是幸运的, 按祖父母辈的观点, 我们在还未进入大学之前的年龄就应该是“被泼出去的水”了, 哪里能像今天般自在, 可以平等地和男性同校、同学, 同工作, 共同创造着社会, 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成了“半边天”, 这无疑是史无前例的一大进步。“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无私奉献”, 是我母亲这一代在毛主席亲自教导下的典型特征, 至今在她们身上依然保留这种传统, “吃苦, 耐劳”似乎成了她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华裔耶鲁文学教授孙康宜在她写的《耶鲁·性别与文化》一书中讲到因为想来看看解放后的新中国女性, 便充满种种美好的想往来到北京, 下了飞机刚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让她大吃一惊, 因为走在大街上的人都是清一色的卡其布衣服, 都统一的短发, 从背后很难分清谁男谁女。她对这种忽略女性特征的“性别一体化”感到不解, 不能认同这种缺失人性的女性价值观。如李小江所指出的那样:时代是不同了, 今天的女性因该是与男性平等但仍然不同于男性, 两性是有差异的。但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差异而又能够平等地与男性共存?
二.女性话语权与文学批评
这个问题自18世纪末最早开始于法国的女性争取平等的运动起, 就不断地被思考和诠释。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用存在主义的观点论证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造就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提出人必须是女性化的男性或是男性化的女性即双性同体理论 (androgyny) ;Betty Frieden在《女性的奥秘》中指出女人的最高价值和使命就是她们自身女性特征的完善, 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随着这种女性对自我认同的追问和随着女性运动的日益高涨, 20世纪60年代,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勃然兴起。它使人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由男性既定的文化建构传统, 消解了男性视女性为客体的二元对立, 使得失语的女性得以发声。
海格德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 那么女性文学及其批评作为一种话语形式是否也能从某种角度证明女性的存在呢?综观古今中外整个文学发展史中, 女性作家或批评家屈指可数, 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几乎是作为男性作家笔下的“他者”呈现于读者面前。于是我们习惯于认可男性作家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 或是天使或是妖女。根据《圣经》的创世神话, 男性的原型可以从上帝 (男性神) 那儿得到验证, 因为上帝是根据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亚当, 而亚当则是帮助上帝主宰万物的代言人, 男性的身份是确定的。而女性的原型呢?却只能从亚当的那根右侧的肋骨找到不太清晰的答案。因为我们从《圣经》中都知道上帝取出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 却不知道上帝是根据谁的形象造出了世上的第一个女性?只知道女性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依附于男性的。在人类文化史上女性就一直处在客体的位置上, 她是欲望的对象, 是审美的对象, 是男性理想的载体, 她是除了她自己之外的一切。 (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 P70) 作为性别差异的一端是女性, 女性的视野在20世纪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众所周知的女性主义在极端的现实诉求与温和的话语颠覆中徘徊, 在激进的政治领域与丰富的文化光谱中意荡, 从打破白雪公主、灰姑娘和女巫的童话, 到“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知识考古学, “女性”起码摆脱了“作为不完善的男人”的谬误而成为性别区分中“平等”的一边, 当然, 也使处于另一边的“男性”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规范与界约。除了女性主义的理论话语之外, 发掘或创作女性主义作品就成为不仅仅是女性主义学者的任务, 而大量地参与到小说、戏剧或电影等艺术形式中的女性作者, 也逐渐为女性主义提供了一份鲜活的文本。正是她们的努力, 使女性摆脱了“沉默”的历史, 而浮现于话语的表面, 甚或这可以看成一种女性与其相对应的男性的话语权的争夺。
三.对女性文学批评的思考
女性文学批评从兴起至今, 大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的第一阶段立足于生理差异方面, 重点是揭露男性文化如何歪曲了女性形象, 抨击传统的“阳具批评”;开始于70年代中期的第二阶段着重于用女性的视角解读经典作品, 倾向于对语言文学的批评, 大批女性文学批评的论著标志着这一理论的兴盛;80年代中期后的第三阶段不再拘泥于文学本身, 发展成一种跨学科的女性主义文化。同时, 女性文学理受其它理论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自从德里达提出了针对否定结构主义认为的意义在二元对立中产生的多元思维后, 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从中受到了启发, 以自己的话语方式解构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拉康的新心理分析同样影响了女性文学品评理论, 拉康关于阉割情节的学说使他的理论呈现出男性优越论的倾向, 受到了女性主义者的批判, 但是他的关于语言与欲望的思辨受到了认可, 从而形成了由Helena Cixous创立的“女性写作”流派。马克思主义的重视经济的决定作用, 重视意识形态的理论也移用到女性文学批评中, 使我们在分析女性无话语权的原因时多了一些衡量元素, 使我们意识到与阶级压迫同样的道理, 女性受压迫的原因在于经济的不独立。随着时代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也会呈现不同的形式。
四.女性文学批评的角色意义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无意义的, 而如果这种理论能对我们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我想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也是这样的。有人也许会觉得它是一种无稽之谈, 它却有其存在的意义, 它以解构的精神重新审视了女性的传统意象。女性文学批评与其说是一种理论, 不如说是一系列女性生命体验的经验总结。通过女性批评家的言论和女性作家的写作体验这一面面的镜子, 女性可以映射出自己的形象。通过女性视角的批评阅读, 女性可以从文学作品中不断地找寻和认同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Charles E.Bressle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M]New Jersey:Prentice-Hall, 1994,
[2].Zhu Gang.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孙康宜.《耶鲁·性别与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5].王恩铭.《20世纪美国妇女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6]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角色理论】推荐阅读:
角色定位理论09-03
管理者角色理论09-22
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网络人际关系分析的论文05-23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06-03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06-12
以角色为话题的作文600字,角色的作文06-17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09-04
角色控制05-12
角色心理05-14
角色选择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