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2024-08-03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精选12篇)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旅游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国民休闲计划的提出, 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企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旅游上市公司更是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如何综合衡量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一、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相关研究有很多, 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 (沈静宇, 2004;刘海英等, 2007) ;从多元化经营方面研究旅游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 (王东静, 2003) ;旅游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问题 (黄永红, 2003) , 以及旅游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 (梁正宁, 2000) 。

在诸多研究中, 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 一般来说, 研究主要从评价经营业绩的内容及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方面进行。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来看, 大多是利用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其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进行比较分析 (张凌云, 1997;温碧燕, 2000) , 也有通过建立测评体系或模型进行分析 (董观志等, 2006;刘立秋等, 2007) , 这些研究主要利用财务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数据指标的选取原则主要集中在可操作性方面, 并未考虑到指标的全面性。从评价方法来看, 以往研究大多利用SPSS软件,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谢平, 2001;张保民, 2008;胡孝平等, 2010) , 并在此基础上扩展采用了更多的评价方法, 如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许陈生等, 2009;王艳等, 2012) 、基于可拓学的多级物元评价模型 (季婷等, 2010) 、熵权法 (舒波等, 2009;王风雷等, 2012) 、突变级数法 (张春晖等, 2010;翁钢民等, 2010) 、模糊矩阵和聚类分析 (田蕊等, 2011) 。虽然评价方法更具多样性, 但评价内容大多未从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出发, 不具有研究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总体而言, 目前研究旅游上市公司业绩的方法还是以因子分析法为主,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公司财务报表数据, 可能会造成分析结果过于客观而不能体现评价主体的立场, 也可能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因此, 本文在分析时选取代表上市公司各项能力的6大体系、20个具体指标, 结合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理论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体系设计

(一) 主要分析内容

根据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关于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规定, 主要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对于旅游上市公司来说, 盈利能力指标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 反映了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是反映评价旅游上市公司资产安全性的保障和利用财务杠杆的能力, 反映了公司在债务到期时偿还债务的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则可以反映旅游上市公司资产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发展能力也即成长能力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发展趋势。对于社会贡献, 难以用数据指标量化, 因此在选取指标体系时并未作考虑。股本扩张能力指标反映的是旅游上市公司扩大经营规模的保证, 现金保障能力指标可以反映旅游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高低以及财务安全性。因此从评价的综合性角度出发, 应再加上这两个指标, 一起构成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

(二) 构建原则及思路

1. 构建原则。

(1) 综合性和客观性相结合。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 首先应注意选取的对象及测评体系的构建需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 然后再以客观的数据为主进行评价, 当然在选取指标时须满足全面性的要求。 (2)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指标的选择以及评价方法须以数据的可操作性为前提, 数据指标可以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直接查询或计算得出, 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3) 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所选指标须能集中有效地反映出上市公司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表现, 特别是对构建体系的有效反映, 注意不同体系间的关联性, 最后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形成系统性的有机整体。

2. 构建思路。

在构建测评体系之前, 首先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各方面能力作细致研究, 将有代表性的数据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然后把单个选取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整合。其次, 遵循数据的可得性原则和普适性原则, 对已经上市的31家旅游公司进行筛选, 最终确定28家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研究样本。最后根据数据指标的可操作性等原则, 对选取的指标进行筛选, 最终确定20个财务指标构成本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思路, 在对各体系的研究分析以及数据指标选取原则的指导下, 构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体系 (见表1) 。

该指标体系包括六个大类 (Xi, i=1、2、3、4、5、6) 和20个具体衡量指标Xij, 其中Xij为直接测量指标, 总变量设为F。

2. 数据来源说明。

截至2013年3月, 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旅游上市公司 (A股) 共有31家, 由于本文选择样本为2011年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 因此除去2012年9月3日上市的“美盛文化”公司, 另外, 由于上市公司“大连圣亚”和“腾邦国际”数据存在缺失, 因此也并未选作样本, 最终将余下的2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并根据公司主营业务组成, 将28家公司分为3种类型:酒店餐饮类共8家;资源类共7家;综合类共13家。采取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股本扩张能力、现金保障能力等六大指标体系的20个具体财务指标, 利用金融界网站发布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和28家旅游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搜集整理原始数据。

3. 数据处理。

由于选取的财务指标代表不同的经济意义, 因此需要在进一步分析之前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主要采取数据的量纲一化处理, 即各指标值都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别上, 以使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在具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 主要利用SPSS17.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4. 评价方法。

(1) 因子分析法。由于本文的研究包含了20个观测指标且涉及全国28家旅游上市公司, 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 而因子分析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到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 能够有效地剔除不相关指标的影响, 使得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 并且因子分析过程可以利用SPSS17.0软件方便快捷的进行, 可操作性较强, 因此, 因子分析法比较适合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

(2) 因子模糊综合分析。第一, 确定六大体系重要性顺序, 旅游上市公司的指标重要性依次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股本扩张能力、成长能力、现金保障能力, 每个指标体系的重要程度, 如盈利能力也会依照重要性排序变得对其他指标愈加重要。第二, 依据每个体系的权重经验数值, 这六个体系的重要性隶属度向量为: 。对 进行归一化处理, 即得出各个层面所占的权重ω6= (0.3922, 0.2553, 0.1765, 0.0588, 0.0980, 0.0392) 。第三, 结合因子分析结果, 利用算法FT=ω6T×R (公式一) , 得出各个公司的综合得分, 并进行排名分析。

三、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一) 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因子分析的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模糊理论综合分析过程, 将表2中各个体系得分数据组成矩阵R, 代入公式一, 即F=0.3922F1+0.2353F2+0.1765F3+0.0588F4+0.0890F5+0.0392F6, 得出表2中的综合得分, 并进行综合结果排名。

(二) 分析评价

1. 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分析。

总体来说, 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排名占优, 有五家公司都列在前十位 (张家界、宋城股份、丽江旅游、峨眉山A、黄山旅游) , 这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消费者偏好资源类的旅游景点, 使得这类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而酒店餐饮类旅游上市公司有一半都排在了前十三 (全聚德、湘鄂情、锦江股份、金陵饭店) , 这些公司大多在现金保障能力指标体系中排名靠前, 如新都酒店、东方宾馆、华天酒店、湘鄂情分别排在该体系的第一、六、三、五位, 说明酒店餐饮类旅游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现金保障能力。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一般具有稳定性, 盈利能力整体不强, 须注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 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成分分析。

根据综合排名得分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类别的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差异, 部分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排名可能会受到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体系的较大影响, 具体到某一能力测评体系来说, 可能其中的一些数据指标会对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些都为公司经营的完善和结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 从盈利能力来看, 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 而酒店餐饮类的盈利能力稍差一些, 这可能跟酒店餐饮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有关, 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大多依托景点景区, 随着门票价格的提高, 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的我国旅游业无疑让这些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获利增多。其中张家界虽然在2012年4月25日才刚刚脱去ST的帽子, 但由于张家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景区宣传力度的加大, 2011年张家界核心景区的游客增速保持在40%, 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的位置, 使得其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2) 从偿债能力来看, 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更强一些, 其中世纪游轮在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85%, 在28家上市公司中最低, 说明公司的财务成本低, 尚有较大的财务杠杆空间可以使用, 风险较小, 偿债能力有保证, 经营比较稳健。

(3) 从资产管理能力来看, 大部分旅游上市公司都是负值, 说明旅游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其中排名靠前的大多为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 如张家界、宋城股份和丽江旅游分列一、二、六位, 这说明资源类上市公司在资产管理能力方面稍强于酒店类和综合类上市公司。但我们也注意到排名垫底的桂林旅游也是资源类, 其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仅为0.22%、2.01%和4.72%, 在样本公司中均处在倒数的位置, 说明该公司需向其同行学习, 以提高其资产运用和管理能力。

(4) 从成长能力来看, 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占据数量优势, 但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却占据质的优势, 排名第一、第二的张家界和丽江旅游都是资源类的, 且远远领先于其他类公司, 这也说明当前我国旅游发展还是主要依靠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开发。排名最后的ST东海A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均为负值, 且每股收益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63.16%、-875.56%, 这与公司的主营业务酒店有关,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再加上2011年公司对酒店的全面整修、新建等, 使酒店经营受到影响, 公司应尽快脱去ST的帽子, 扭转亏损状况。

(5) 从股本扩张能力来看, 样本公司之间差异较为显著, 其中资源类上市公司普遍不具有良好的股本扩张能力, 特别是综合排名第二的张家界, 股本扩张能力却排在倒数第二位, 其每股净资产仅为0.87元, 每股公积金为0.3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51元, 这与公司在2011年的重大资产重组有关。

(6) 从现金保障能力来看, 酒店餐饮类旅游上市公司占据明显优势, 新都酒店、华天酒店等公司都得到较高的分数。综合排名第二十四位的新都酒店却排在这一体系的第一位, 我们注意到新都酒店在2011年的经营现金利润率为11.09%, 排在28家旅游上市公司的首位, 这也说明新都酒店拥有良好的现金保障能力。

注:由于第四体系提取了两个因子, 因此表中样本在第四体系中得分为综合得分, 其算法是两个因子的得分分别乘以各因子方法解释度所得结果之和。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不同类别上差异较为明显, 尤其是盈利能力较强的大多为资源类上市公司,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旅游企业仍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不良现状, 如何开拓更为有效的盈利模式成为资源类上市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至于酒店餐饮类上市公司则在现金保障能力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酒店餐饮类上市公司仍在盈利方面有所欠缺, 利用互联网开发有吸引力的酒店产品是其在未来发展可选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类上市公司虽然经营稳定, 但公司盈利能力不强, 缺乏核心利润增长点。总之, 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大多存在经营财务状况不佳企业运营能力不强的问题, 因此改善经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摘要:如何对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2011年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选取28家上市公司及20个经营指标,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经营业绩的评价模型, 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大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旅游上市公司在不同类别上经营业绩差异明显, 并存在财务、运营等问题, 在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经营并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关键词:因子分析,旅游上市公司,模糊理论,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 .沈静宇.旅游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4) .

[2] .刘海英, 刘志远.旅游上市公司增长机会与资本结构关系实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 2007, (03) .

[3] .黄永红.旅游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 2003, (16) .

[4] .许陈生.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J].旅游学刊, 2007, (10) .

[5] .唐霞.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 2006, (02) .

[6] .温碧燕.1999年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2000, (03) .

[7] .张保民.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D].西北大学, 2008.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2

2014年二季度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报告

按照段《关于按时上报2014年2季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分析报告的通知》要求,及时组织对我车间2季度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情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2季度各项工作要求,4月初车间召开专题会,结合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认真部署、合理调配、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保证了184部电梯设备使用良好,安全合用。一是重点加强了电梯应急救援及应急抢修力度,保证了居民乘梯安全。二是加大电梯维保及监管盯控力度,认真落实15日电梯维保,有效提高了维保质量。三是加大周巡视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按时召开月度安全分析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电梯设备整检修任务平推检查优良率达到92.5%。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为了深刻汲取“5.11”、“5.12”事故教训,车间组织工区认真学习了《邢占勇段长在5月14日全段安全紧急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按照要求及时记名传达了《太原铁路局关于5.12日大西客专试验动车组碰撞轨道测量仪事故 的通报》《关于5.11候月线货物列车撞轧线路巡视人员一般B类事故的通报》。及时下发了《关于迅速开展人身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车间成立了以车间主任、总支书记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制定了《电梯车间“开展人身安全专项检查活动”措施》,明确了维保工区主要检查内容16项。明确了大同、太原包保人员职责范围。车间主任、总支书记分别下现场到大同、太原班组检查指导工作。在全车间全面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及人身安全专项检查活动,截止5月23日共发现安全问题24个,解决24个。其中:设备安全问题11;安全管理问题7个;惯性问题6个。

2、维保及时率达到100%;一是加大维保项目检查力度,由主管副职牵头,对自行维保的电梯进行了全面整修,严格落实设备包保,需要更换配件时,按照规定及时提报材料使用查勘单,不分昼夜到岗处理,请修兑现率达到100%。二是严格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每月全员安全教育,落实每周安全巡视,按照巡视要求对电梯机房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填写《电梯周巡视记录》。三是车间班组坚持班前安全工作安排,班中安全检查、班后安全工作小结。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二季度未出现不良反映。

3、严格落实电梯维保人员持证上岗,包括委外电梯维保公司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掌握电梯安全性能,熟知电梯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超范围违章作业。电梯维保人员上岗卡控率达到100%。

4、结合电梯安全管理的特殊性,重点对电梯安全使用、电梯年检、各类统计报表进行了规范。按时申报电梯年检计划,按时签订电梯维保合同,保证了电梯设备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一是对管理办公场所及大同、太原班组值班点的环境卫生清理进行了部署,要求严格执行“6S”管理标准,每周由副职牵头检查不少于1次。二是值班期间要严格遵守“十条禁令”,严肃值班纪律,严禁擅离职守或上网聊天、打牌饮酒等。不得随意换班,如确需换班,必须向车间值班负责人汇报,经同意后方可调换。三是加强节日期间干部包保,重点突出关键岗位、关键时段、关键作业的检查、盯控、指导,太原地区重点盯控路局调度指挥中心、白龙苑、太铁花园等处所,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5、非生产费用支出未发生超支情况。严格落实段要求指标,对办公费、短途运输费采取了指标卡控措施,实行科目负责制度,按照保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分配使用资金,把住成本支出关。二季度未发生差旅费、会议费。非生产费用支出均在财务预算指标之内。

三、能源管理

二季度能源管理工作在段经营开发科及太原能源管理站的指导下,按规定完成各项工作:

1、按照段标准化管理标准对车间能源管理办法进行细化和完善;

2、在日常能源消耗管理工作中,及时统计汇总,并准确填

报台账和报表;

3、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实事求是地填写能耗定额、能源消耗、耗能设备台帐;

4、认真开展节能宣传召集班组能源员对班组及车间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节能降耗整改措施。

四、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路风管理情况

一是加大综合治理方面检查力度,重点开展了以消防专项检查及治安综治治理专项检查活动,尤其结合前队段反恐形势严峻的实际,车间、班组成立了反恐小分队并按要求配备了相应器械,使我车间在消防、综治、反恐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二是严格落实计划生育、路风管理方面相关文件精神,通过狠抓实施和严格管理,我车间无任何不良现象的发生。三是认真遵守财经纪律和相关规定,按照《太原铁路房建集团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结合实际,细化车间经营业绩考核内容,严格做到不超支、杜绝私设小金库现象的发生。综治、计划生育、路风等各项工作均未发生任何问题。

二季度,我车间各项经营业绩指标按期完成,且确保了生产任务的稳定有序,下季度将继续加大经营管理,为段整体经营工作贡献力量。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3

【关键词】激励机制;薪酬;股权;经营业绩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18-01

中国的上市公司和西方的众多的公司一样都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结合,面临着两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经理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代理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代理成本,就要和经理签定报酬—绩效契约,从而激励经理选择和实施可以增加他们财富的活动。

1 公司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对于高级管理层的激励———报酬问题,西方学术界已经做过较多的实证研究。最早的研究由托辛斯和巴克尔(Taussing&Baker;, 1925)完成,发现经理报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迈克盖尔、岂尤和艾尔宾(Mcguire, Chiu&Elbeing;,1962),马森(R. Massnl,1971),赖威伦和哈茨曼(W. Lewellen & B.untsman,1970),西塞尔和卡罗尔(Ciscell&Carroll;,1986),詹森和墨菲(Jenson&Murghy;,1990)等研究了经理报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Murphy(1985)、Josscow等(1993)证明了经理人报酬和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amd Mehran(1995)、Hall and Liebman(1998)等则认为二者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Gunasekaragea&Wilkinson;(2002)通过对新西兰公司的研究发现,公司绩效与总经理现金报酬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Giorgio和Arman (2008)对美国的“新经济”企业的1996-2002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仍然显示出高管报酬与公司业绩的呈现出强相关性。

近年来,国内关于经理报酬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升温,但关于其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公司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魏刚(2000)研究表明年度报酬与企业业绩不相关,而与规模密切相关。杨瑞龙和刘江(2002)、樊炳清(2002)等研究了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效果不显著于公司的业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另一种观点是高管的报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陈志广(2002)研究表明,高管薪金报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周兆生(2003)对于年报的分析的采用了经济增加值(EVA)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业绩变量,表明年度报酬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性。Kato和Long (2005)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报酬与股东财富之间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周嘉南、黄登仕(2006)对高管人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高管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薛求知、韩冰洁(2007)选取了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数据,结果上市公司业绩与经理人年度薪酬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绝大多数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是工资加奖金,所以要使这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更好的发挥作用就必须改变这种固定报酬形式,而应该采取更多的激励方式来激励高级管理人员以期能更好的提高公司业绩。

2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与公司绩效

股权激励的核心宗旨是通过激励对象与企业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使激励对象有动力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经营公司,减少或消除短期行为。股权激励在西方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已逐渐成长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激励制度。毫无疑问,股权激励制度对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股市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动机,学术界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支持股权激励计划的学者认为,股权激励能够起到激励作用,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Berle和Means(1932)及Jensen和Meckling(1976)的研究最有代表性。Stulz(1988)的研究表明,经理人员拥有适度的持股权可以缓和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Kaplan(1989)和Smith (1990)表明持股权对经营绩效具有激励效应,公司绩效显著上升。Smith指出,公司绩效改进是由于持股权增进了经理人员创造财富的动机进而提高了公司的营运效率。墨菲(Murghy,1985),高夫兰和斯米德(Coughlan &Schmidt;, 1985),约斯考、罗斯和谢帕德(Joscow,Rose&Shepard;,1993)等还研究了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高管持股和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采用股权激励是出于某些非激励目的,或者认为股权激励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起到其应有效果, Jensen和Meckling (1976)就指出,持有较少公司股份的管理者不能提高公司的业绩,但是他们有动机追求职位特权消费所带来的好处。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推行得较晚,主要原因是我国原《公司法》禁止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回购注销的除外)及禁止高管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票,这些规定极大地约束了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鉴于期权形式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同时张维迎教授也指出,企业的最优激励机制实际上就是能使“剩余所有权”和“控制权”最大对应的机制,最优的安排一定是一个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剩余分享制。

李增泉(2000)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经理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却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于东智、谷立日(2001)199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研究表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总体上与公司绩效(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周建波、孙菊生(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在实行股权激励前的业绩普遍较高,同时管理层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与由第一大股东选派的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并且对于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管理层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正相关。邱世远、徐国栋(2003)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和公司业绩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杜胜利、翟艳玲(2005),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陈勇、廖冠民和王霆(2005)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后上市公司的业绩总体上略有提升,但并不显著。

诚然,股票期权发生在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条件下,是現代企业激励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但就我国而言,实施股票期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它隐含着企业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深层次的变革,需要相应的条件与之配合。科学地把握期权有效实施的条件,注意这种权利安排的利弊,有助于有效的试验和探索。现在实行股票期权最重要的缺陷是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给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带来了很大障碍

げ慰嘉南:

[1] 杜兴强,王丽华.高层管理当局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1).

[2] 薛求知,韩冰洁.高级经理人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联性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07(4).

[3]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元和周其人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1996( 9).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4

目前旅游上市公司比较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利润率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法。这些方法大多财务指标单一, 缺少系统化分析;选取数据较少, 方法过于简单;评价模型过于片面, 不能从整体上评价公司业绩。为避免上述缺点, 本文选取代表上市公司各项能力的13个具体指标, 采用因子分析法, 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2 数据及指标选取

2.1 样本公司的选取

按目前上市公司的行业类型划分, 旅游业上市公司隶属于社会服务业, 根据经营特点又可分为酒店类、景区类和综合类。本文统计了2008年沪深两市旅游上市公司, 剔除3家ST公司 (张家界、东海A、东海B) , 最后得到样本公司25家 (其中酒店类8 家、景区类7 家, 综合类10家) 。

2.2 数据的选取

因为旅游行业经营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很多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以及不均衡性, 即对不同类型的公司有不同程度, 甚至不同性质的影响。为了得到客观的分析结果, 本文选取的25家样本公司以1990 (或上市年份) 至2008年为研究区间, 取其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

2.3 指标的选取

为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本文指标的选取遵循4M原则, 即有意义, 可测量性, 可控性, 实用性。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严格遵循了公认会计准则, 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所以本文从中选取了不同方面的13 个财务比率指标, 分别为: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3 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寻找隐藏在可测变量中, 不能或不易直接观测到, 但却影响或支配可测变量的潜在因子, 并估计潜在因子对可测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潜在因子之间关联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3.1 数据的整理及标准化

本文以25家旅游业上市公司自1990年 (或上市年份) 至2008年各年份的年报中的13个财务指标汇总数据的平均值为基础, 计算出各指标的均值作为样本代表值并标准化处理。进一步检验, KMO值为0.605, 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巴特利特检验值显著性为0.000, 两者都通过了检验, 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 适合作因子分析。

3.2 指标相关性分析及因子提取

运用spss软件分析, 可以得到指标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值与方差贡献。所选的13个指标之间大多是呈正相关关系, 因子1的特征值占总方差的比重约为 39% (旋转前) , 前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可以达到88.80%, 因此选取前4个因子对业绩进行评价。为了便于解释因子含义, 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对因子进行旋转, 得到表1所示的经过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

从因子载荷矩阵表1中可以看出, 因子1对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有很高的载荷系数, 这些指标均与盈利能力密切相关, 命名它为盈利能力因子。同理, 把因子2、因子3、因子4分别命名为运营能力因子、偿债能力因子和成长能力因子。

3.3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1) 各样本单个因子得分。

通过因子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分析评价, 我们既想知道企业在不同方面的经营能力, 又希望了解各个公司的综合能力, 就需引入因子得分方程。在spss的运算中, 可以得到因子得分矩阵 (见表2) , 我们以原有变量表示因子就能得到因子得分方程。

为方便计算, 将表2中第一列指标分别以X1、X2、……、X13简化表示, 得因子得分方程:

因子1得分 = 0.299X1 + 0.295X2 + 0.285X3 + 0.274X4- 0.031X5- 0.077X6 + 0.003X7 + 0.070X8- 0.090X9- 0.069X10- 0.015X11- 0.065X12- 0.052X13

同理, 可以得到因子2、因子3和因子4的得分方程 (略) 。

将25家样本公司的指标值代入因子得分方程, 计算各因子的得分, 通过得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成长能力进行分析和排名 (见表3) 。

由得分表3看出, 4个因子的得分排序很混乱, 说明从总体上旅游上市公司的盈利、资产运营、偿债、成长四个方面的能力没有规律, 典型如华侨城A, 其盈利能力排名第一, 而偿债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却排名靠后, 这与其投资高风险、高利润、高投资额的地产业有关。单个因子得分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评价时缺乏说服力, 需要进一步建立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2) 各样本综合业绩的评价模型。

在得到单个主因子得分之后, 以每个主因子方差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作为系数, 即可得到因子综合得分:

undefined

其中, Wi为旋转后的第i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Fi是其因子得分, 本文n=4。得出25家旅游上市公司的因子综合得分:F=27.575%F1+23.483% F2+21.256%F3+16.486%F4, 得分如表4。从得分来看, 得分最高为丽江旅游, 最低为新都酒店, 排在前列的公司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运营稳定、发展能力强。按照业务类别来看, 景区类和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囊括前五名, 这两类公司的整体业绩明显优于酒店类。

4 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多个指标概括财务状况多个方面, 这样保障了指标的完整性、客观性。另外, 通过因子分析法, 再计算因子综合得分, 就可以客观、明确的定位每家旅游上市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避免了主观因素, 保证了综合评价体现客观性和完整性。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启示:

从以上得分情况, 可以看出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本文的研究表明综合类公司的经营业绩整体上优于景区类, 而景区类又优于酒店类。进一步研究其报表中的净资产收益率, 综合类旅游公司最高, 景区类次之, 酒店类最低。说明综合类公司因业务全面, 通常涉足地产、会展、交通等与旅游业相关的高利润行业, 业绩普遍较好;酒店和景区类旅游公司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导致竞争日益激烈, 盈利能力不强, 单纯依靠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方法来获取高收益的空间不断缩小, 发展能力不足, 管理模式和经营范围有待改善和拓展。

任何经济活动都会面临长远效益和近期效益的权衡问题, 旅游上市公司也不例外。不仅要追求近期效益, 更要有战略眼光, 注重长远发展, 长期和短期相结合, 这样才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 旅游业发展应该做到:政府指导下的循序渐进发展;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及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我国旅游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所以目前旅游上市公司应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积极宣传, 提高旅游质量和消费水平。规范公司治理机制, 改善财务状况,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重组介入利润高增长行业, 完善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将旅游业做细、做大、做强, 实现企业稳健、持续的经营, 最终提升企业价值, 使旅游上市公司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摘要:依据我国25家旅游上市公司年报数据, 选择了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的13个指标, 利用因子分析法, 从局部和整体上分析评价其经营业绩, 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整合、改善财务状况、增加企业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经营业绩,旅游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晓芳, 王学伟.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 .

[2]吴海民.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评价研究——基于2005年截面数据的DEA包络分析[J].五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1) .

[3]刘立秋, 赵黎明, 段二丽.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评价[J].旅游学刊, 2007, (04) .

[4]白玉, 董理.民营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的因子分析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4, (06) .

[5]龚巧云, 何飞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分析——以造纸行业为例[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6, (08) .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5

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主要是通过人为的编造、变通等手段虚报公司净利润。从目前情况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上市公司编造利润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有的上市公司连续出现中期报告亏损,而报告却实现盈利;有的公司总是在亏损一重组一再亏损一再重组的怪圈中徘徊;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现象表明,一些上市公司在人为地调控利润。

上市公司虚报经营业绩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此行为的存在,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也会破坏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还会误导投资人的投资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为了准确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虚报经营业绩的行为,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编造利润的目的和主要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对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上市公司虚报经营业绩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股发行及增发或配股的动机

为了从证券市场募集大量资金,许多公司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按证券法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3年经营盈利的条件,于是为了发行和上市股票,一些公司采用了不正常的手段粉饰公司的经营业绩,使公司具备连续盈利的条件。此外,由于我国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与近年来公司的每股税后利润有关,而股票发行价格高低决定“圈钱”的多少,即股票发行价格与公司利益直接相关,因此许多公司在虚增净利润上煞费苦心,千方百计提高股票发行价格。还有些上市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再筹资,增发新股或配股的愿望也很强烈。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的要求较为严格。按2000年前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其申请配股前3年的每年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公司不低于9%.在这种条件约束下,许多上市公司想方设法抬高净资产收益率,虚报利润。尤其是那些前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已达到10%的公司,如果第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10%,则前功尽弃,于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动机的驱使下,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编造会计报表,粉饰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条件的要求。

今年3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放宽了上市公司再筹资的条件,对申请配股或增发新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由原10%降为6%.尽管管理层降低了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条件,但在我国企业普遍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下,若能够不掺水份地达标,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了在二级市场上再筹资,一些上市公司仍会拼凑利润。

(二)避免暂停交易或终止上市的动机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且在期限内未能消除而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可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终止其股票上市。中国证监会和深沪交易所推出的ST制和PT制,是对经营状况恶化的上市公司股票的一种特别处理方法,即限制此类股票的交易时间和股价涨跌幅度等。最近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表明退市机制已经启动。这样,多年亏损且不能扭亏的上市公司会被淘汰出局,如PT水仙已被终止上市,这对经营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戴上ST、PT的帽子并被终止上市,一些公司会竭力粉饰其经营业绩,尽可能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的第一年巨额亏损,第二年扭亏,第三年又亏等奇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三)炒作公司股票的动机

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与公司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公司职工等各方面的利益直接相连。股价上升,公司股票市值增长,说明公司价值在上升,可使公司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为公司再筹资打下基础;股价上涨,也为公司管理人员、公司职工等带来好处,因为他们手中大都持有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在这种动机支配下,一些上市公司便在财务报告中粉饰经营业绩,虚增利润,使股票市盈率下降,给人以其股票投资价值很高的假象。1997年底国嘉实业股价一路飙升就与其虚报利润5000多万元有关。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每股收益很高,但分配方案常常是不分配不转增,这些公司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因此其利润的质量不高。人为地虚增每股收益指标,目的就是为炒高本公司股票。经营不景气、盈利水平下降的上市公司,为不使其股票价格下跌,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也会千方百计粉饰盈利业绩,以支撑其含有水份的股价。

目前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关联交易调控经营业绩

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如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企业集团内各公司之间的商品购销及其他资产的转移等都属关联方交易。由于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大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因此,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应该说,关联交易与虚增经营业绩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有些公司在关联交易中,其交易价格按公司需要随意制定,有的实属虚假交易,使利润在集团公司内部转移,这种关联交易已成为上市公司调控利润的重要手段。还有的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转卖给关联方,这些资产的价值有限,但转让价格却很高,在资产转让中上市公司往往会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还有些上市公司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管理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转移给母公司,从而达到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由关联交易取得的收益往往带有一定的虚假性,需要深入剖析。

(二)地方政府部门的关照使上市公司利润虚增

从地方利益看,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推动地方经济作用很大。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指标很紧,壳资源十分珍贵。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忍上市指标作废和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向本地区上市公司进行援助,给予政策上的扶植。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援助就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比如,地方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越权给上市公司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退税,多数上市公司所得税实际税负为15%,甚至更低。由于这种税收优惠属于地方政府的越权审批,所以它是不确定的,也缺乏连续性,只是按需要调控利润的一种手段。再有,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为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润,使其达到在二级市场上再筹资的要求,地方政府往往会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有的补贴数额很大,显然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许多上市公司的补贴收入在利润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此外,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也是地方政府援助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应摊销的费用或损失暂时挂帐,从而虚增企业利润

应摊销的费用或损失包括:已确认为坏帐的应收款项;长、短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存货跌价损失及投资跌价准备和减值准备等。上述费用或损失摊销与提取数额往往很难确定,伸缩性极强,为上市公司灵活调控利润提供了条件。比如待处理财产损失、三年以上帐龄的应收帐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尽管这些帐项还列示在资产方,但实际上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理应转入费用或损失的虚拟资产。它们仍以资产形式挂帐,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蓄水池”。另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提取减值损失的依据很不充分,尤其是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往往凭估计确定减值损失,对发生的损失可以少提,甚至不提;长期积压的存货,实际价值远低于帐面价值,由于存货的跌价损失是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相比较来确定的,而可变现净值的高低很难有准确尺度,上市公司完全能够对跌价损失进行粉饰,进而调控利润。

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手法还有很多,像利用非实质性资产重组拼凑利润等,在此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情况,管理层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要求上市公司公布年报时要披露关联交易的类型和定价政策;对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详细说明等。最近,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和披露季度报告。财政部也于近日发出通知,强调对于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这些措施的推出,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但笔者认为,仅仅加大管理力度还不能有效遏制虚增经营业绩之风。还应在考评公司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的方法上进行深入改革,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从而从机制上制约虚增经营业绩的行为。

首先,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应以主营业务利润为主,而不是净利润或利润总额。尽管对主营业务利润也会加以粉饰,但相对而言,该指标较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要实在得多。目前,计算各种利润率指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大都选用净利润和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往往被冷落。从构成上看,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除受主营业务利润影响外,还受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的多因素影响,而后几项正是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主要渠道。笔者认为,主营业务利润受非正常因素影响小,用它取代净利润,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等,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收益水平。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可能这些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较高,但这些公司不具有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如避开受其他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及所得税率影响的净利润指标,会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虚增净利润的行为。

其次,应削弱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地位,用一个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评价公司的收益水平。如前所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极易被粉饰,以该指标水平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和增发新股,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建议,建立一个指标体系,综合考核上市公司的质量。如设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等指标,弥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净资产指标应剔除造成资产虚增的长期挂帐的虚拟资产。在上述指标群中,每股现金流量是极其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可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高低,是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重要补充指标。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强,盈利能力的质量高,也证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好,营运能力强。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判断其是否需要配股,以避免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形成的上市公司通过操纵利润虚增净资产收益率的弊端,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行为,最终达到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鹏程。会计报表粉饰及其识别[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6

关键词:财务报表附注;成因;建议

会计报表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而作为会计报表重要补充的财务报表附注,由于其存在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作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能够弥补现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不足,进一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一、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完善企业准则和制度制定

政出多门准则和制度的制定细节不够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由证监会制定,制度与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往往会出现一些不一致或相互重复的规定,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执行成本。此外,一些制度的制定虽然引进了国外征求意见的形式,但是征求意见的时间较短。可见,我国准则和制度的制定在一些关键的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缺乏完善监督契约和经理人市场

完善的监督契约和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在对报表附注进行“适度管制”(吴联生,2001)的情况下,对企业管理当局信息披露的监督主要来自两方面:(1)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管理当局履行“最低要求”披露的监督;(2)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管理当局满足他们各自需要的自愿披露的监督。首先,从政府监督来看,证监会虽然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了审核,除非管理当局披露了严重的虚假信息,对于一般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不清晰或不规范,证监会通常只会给予公开谴责或批评的处罚,但由于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这些处罚对管理当局来说无关痛痒。其次,从投资者监督来看,大股东对管理当局的影响较大,倘若管理当局未能披露其所需信息,可能会被撤换,这同样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而小股东由于其弱势地位,倘若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最多只能“以脚投票”。最后,从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来看,他们的信息需求若得不到满足,也只能和小股东一样“以脚投票”。

综上所述,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契约和经理人市场,管理当局在遵循准则和制度的披露要求以及自愿披露信息时动力不足。

二、从财务报表附注视角分析经营业绩的建议

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也是所有上市公司所必须具备的架构。一个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能够保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全部重大问题,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财务会计状况等信息。由于附注信息的供给者与各种投资者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供给者控制了附注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因此,必须从企业的治理结构出发,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独立董事的地位和作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出现。

(1)完善董事会制衡和决策机制。首先要规范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保证独立性关键在于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如果我们希望独立董事能够真正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就必须构建由投资者选聘独立董事的机制。规范独立董事的权利和责任,赋予独立董事独立的权责,有利于提高其独立性,因此从法律层面上需要对《公司法》等相关法规进行修改,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和责任,使独立董事在运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其次要建立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独立董事的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这也是独立董事未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可以从独立董事声誉机制这一种自律的道德约束角度来考虑。一旦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表现出应有的独立和客观,便可以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声誉,并拓宽了他们的未来市场。

(2)加强和改进监事会的工作。逐步完善监事会的组织机构。控股股东不得对股东大会的监事选举决议再履行任何批准手续,以加强监事会在人事方面的独立性。监事会的工作人员由监事会自主聘任,严格遵守董事会成员以及经理不得担任监事会监事的规定,应促使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选择有知识有能力会理财的专业人士为监事。强化对监事会运作的监管。监事的评价应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事会应该向股东大会报告监事履行职责的情况、绩效评价结果及研究对包括监事在内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进行资格认定的办法,如果监事发生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2提高报告灵活性

财务报表主表以表格形式定量反映固定的信息,这也是其局限性之一。附注披露相对就灵活得多,最为明显且与主表差异最大的就是定量与定性披露相结合。由于财务会计在确认计量上有严格的标准,使得一些对使用者决策十分有关的事项不能进入表内,忽视它们的存在,势必影响到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上市公司应对诸如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等信息在表外适当加以披露,以便能完整地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貌。同时表外附注披露的信息应采用定量与定性信息的结合,从而能从量和质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经济事项完整地进行反映,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另外,上市公司应改进报告方式,以便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这一点是针对附注披露的方式而言的,即要进行有效披露。我们知道,信息使用者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背景知识、风险偏好以及决策的不同,而对信息的具体需求也是不一致的,附注信息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各种决策具体需要,提供的只是一种通用目的的信息,只能满足各种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求。

使用者在决策时,往往需要对已有的附注信息进行再加工,形成满足自身特定目的的信息。所以,在附注信息的披露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将各种要披露的信息以适当的形式有效地组织起来,便于使用者的再加工。只有企业的产品符合标准时,才允许流向市场,同时企业内部的质检系统也应加强对产品的监督,使产品在流向市场之前能符合标准,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该信息同样应在报表附注中予以公告,供报表使用者参考。

3加强重点项目的披露

(1)主要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方面。按新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减额等。公司在披露“手”除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时,还应同时在附注中说明扣除的项目和涉及金额。此外还应提供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比率指标

(2)财务报表重要项目的披露方面。在附注披露重要会计项目方面,应体现重要性原则。对重要项目数字变动会引起会计报表相关数据的较大变动的情况,要在附注中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在披露应收账款时,上市公司应采用账龄分析法来核算应收账款

的坏账损失,同时,应增加披露应收账款前五名的公司具体名称、欠款原因以及主营业务范围,这样企业就可以据此制定不同的收账政策,保护投资者资产的安全。又如对存货信息的附注披露,应增加披露各类存货的库龄信息。一般来讲,存货的库龄(即指某类存货从入库日到报告日的时间期限)越短,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那么企业的运营状况良好,产品畅销。通过披露的各类存货库龄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判断存货的周转速度,从而预测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盈利前景。此外,存货中库存商品的物理质量、时效状况(如产品保质期的长短、技术更新速度)等都对企业未来的收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建议附注中增加披露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单、各批产品生产及到期日期或其他决定产品时效状况的指标情况。

(3)重大事项的披露方面。财务报表附注应披露发生在报告期内的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陈述该事项基本情况,涉及金额。尚未结案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应陈述其进展情况及影响,已经结案的,说明其执行情况。公司应披露报告期内收购及出售资产的简要情况及进程,说明上述事项对公司业务连续性、经营者稳定性的影响,所涉及的金额及其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和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同时,公司应披露重大合同、担保事项及其履行情况,并详细披露有关合同的主要内容,如有关资产的情况,涉及的金额和期限、收益及其确定依据,同时披露该收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重大担保应说明担保金额、对象、类型、决策程序等。对于未到期担保合同,如有迹象表明有可能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应明确说明。最后,公司董事会如在报告期内有受中国证监会稽查、行政处罚、通报批评、交易所公开谴责等情形,应当说明接受稽查及处罚的原因和处罚结论。

三、结论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7

关键词:经营业绩评价,因子分析,上市公司

一、引言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在上市公司日益成为市场主宰的今天, 其经营业绩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与坏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有序竞争性。因此, 开展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形象意识, 提高竞争实力, 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方法和程序, 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传统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多是建立在单指标评价体系下, 其由于指标过于单一, 采用单一指标比较简便, 但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趋于多元化, 既包括财务方面的业绩, 也包括非财务方面的业绩。财务方面的业绩也不仅包括盈利能力, 还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等方面, 单一指标信息含量少, 不能全面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目前使用较多的多指标评价方法中, 许多方法对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主观赋权法, 其由于主观性太强, 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本文针对单指标体系和多指标体系中主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值存在的问题, 尝试建立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模型, 完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方法。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单指标法和多指标法。单指标法是将上市公司各项指标按照大小顺序进行多项平行的单指标的排序。如杜邦财务分析法, 但是它的财务指标过于单一, 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只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无法得到企业的综合业绩水平。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趋于多元化, 财务方面的业绩不仅仅局限于盈利能力方面, 还包括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因此, 使用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特征。

鉴于单一指标存在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应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从文献1和文献2的讨论情况看, 基于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的多指标评价方法, 最关键的就是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类型。主观赋权法是根据评价指标本身对经营业绩的重要程度确定, 主要是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到, 这种方法人们研究较早, 也较为成熟, 但客观性较差。主要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客观赋权法是从指标的统计性质上来考虑, 由调查所得的数据决定, 不需征求专家的意见, 其原始数据由各指标在被评价单位中的实际数据形成, 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因而此类方法客观性较强。其中又分为因子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熵权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因子分析法属于客观赋权法, 它是根据评价指标的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可以有效克服主观赋权法的主观局限性, 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思路

作为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一种, 因子分析法对于解决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所面临的缺陷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基于同时对多个对象进行考察, 综合分析众多数据的分析方法。其用于评价业绩的主要思路是:首先, 对企业经营业绩不同方面的多指标进行综合, 使得每一个所收集到的数据都参与运算;其次, 经过运算, 合成为少数几个“因子”, 每个因子的重要程度 (权重) 依据其对总信息 (经营业绩) 的解释程度而确定;再次, 计算出综合得分, 便于对被研究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估。并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达到对企业更深层次的认识的目的。

四、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一) 指标体系的建立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全部重要信息的浓缩反映, 而财务指标则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财务报表中的指标很多, 反映不同方面的内容, 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可以多种选择。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体系中, 评价指标是建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的核心。评价指标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模型是否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从而直接影响经营业绩评价的最终结果。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基于对企业的资产管理, 以盈利为目的, 以偿债为必要条件, 以企业的成长和扩张为最终目的的动态工程。因此, 本文参照财政部在1999年6月颁发的“工商类竞争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文献3, 针对广西省上市公司的特点, 选取如下6个指标来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流动比率X1, 资产负债率X2) ;反映资产管理能力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X3)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X4) 和反映成长能力的指标 (总资产增长率X5, 股东权益增长率X6) 。

(二) 模型的构建

1、样本数据收集

本文从广西省的26家上市公司中随机选取8家 (仅限于A股) 作为原始样本, 采用其2009财年终期的财务数据, 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来分析和评价其经营业绩 (原始财务数据来源于港澳资讯网) 。

2、数据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指标趋同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指标趋同化处理是把指标正向化, 即把逆指标和适度指标转化为正指标。本文中, 资产负债率X2属于适度指标, 将指标减去适度值后的绝对值的倒数转化为正指标。同时, 由于不同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 为了得到总体评价结果, 需要将各评价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即对评价指标数值作标准化的处理。本文采用标准化法, 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3、因子分析

(1) 数据检验。KMO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一个统计量, 其值愈接近1, 表明愈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是判断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是否为单位阵的一个统计量, 其相伴概率 (sig.) 小于显著性水平 (0.05或0.1) , 表明相关系数矩阵不为单位矩阵, 适合因子分析, 反之亦然。经过检验, 本文数据的KMO统计量=0.698>0.5, 球形检验卡方统计量=118.557, 单侧P=0.000<0.01, 适于因子分析。

(2) 因子提取。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要能够概括原变量所提供信息的大部分, 前几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要大于1, 累积方差贡献率要达到80%以上。经过分析, 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3个, 累积贡献率为85.798%大于80%, 可以提取3个初始因子。

(3) 因子命名和解释。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潜在因子进行解释。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进行分析, F1, F2, F3是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如表1所示。在各因子上选取相对的财务指标作为财务因子的解释变量, 可得出各因子十分明确的解释。

根据表1, 在主因子F1中, 系数绝对值比较大的有流动比率X1和资产负债率X2, 反映的是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F1可以解释为偿债能力的主因子。

在主因子F2中, 系数绝对值比较大的是总资产周转率X3, 反映的是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因此F2可以解释为资产管理能力的主因子。

在主因子F3中, 系数绝对值比较大的有净资产收益率X4, 总资产增长率X5, 股东权益增长率X6, 反映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因此F2可以解释为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主因子。

(4) 因子得分模型。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 得到因子得分矩阵, 如表2所示:

F1=0.414流动比率+0.466资产负债率=0.157总资产周转率-0.181净资产收益率+0.010总资产增长率+0.008股东权益增长率

F2=0.009流动比率+0.152资产负债率+0.494总资产周转率-0.031净资产收益率-0.247总资产增长率-0.038股东权益增长率

F3=-0.115流动比率-0.154资产负债率-0.011总资产周转率+0.577净资产收益率+0.499总资产增长率+0.529股东权益增长率

根据3个综合因子方差的贡献率, 构造出8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F=0.37558F1+0.28129F2+0.17087F3

4、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综合业绩评价模型, 得出广西省8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得分, 如表3所示:

表3是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分数的高低排列顺序表明其经营业绩的优劣, 其得分的高低、正负仅表示该公司与平均水平的位置关系, 这是数据标准化的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 经营业绩综合得分排在前两名的分别是阳光股份和桂东电力。近年来, 阳光股份专注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持有、开发、招商和运营, 着力整合各类商业资源, 把控所有商业地产运作环节, 致力于为投资人实现最大的价值回报, 其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商业地产集团。桂东电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 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基本经营理念, 走规模生产, 节能降耗降成本, 扩大主营业务市场占有率, 拓展高科技高效益经营领域的发展道路, 确保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和股东回报最大化。这与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是相符合的。

五、结论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指标很多, 在繁杂的数据中找出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有一定难度, 采用适当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 可以得到对企业业绩的恰当评价。本文通过对广西省上市公司的客观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了各个指标的权重, 可以客观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从评价结果来看, 这套评价体系较为客观、公正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水平, 可以为企业经营者、市场监管者、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依据。综合得分越高, 表明企业经营业绩越好。用因子分析法可以从错综复杂的众多数据中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构, 找到对上市公司综合业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 模型的建立跟样本数据的个数也有关系, 样本个数越多, 模型的评价结果就越符合真实情形。此外, 本文模型的建立主要基于企业的财务指标, 未考虑到相关非财务指标 (如人力资源创新等) , 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舒晓惠, 刘建平.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 2006 (4) .

[2]、姚文英.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之比较[J].经济学研究, 2009 (4) .

[3]、朱萍.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J].会计师, 2008 (9) .

[4]、相广萍.因子分析方法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8 (10) .

我国造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篇8

造纸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造纸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强、市场容量大、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它对林业、农业、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近几十年来, 我国造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弱点。本文以造纸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因子分析法, 对其进行经营业绩评价, 其目的在于发现我国造纸业存在的经营问题, 为行业发展前景提供依据, 并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性建议。

二、因子分析法介绍

因子分析法是由Thurstone首次提出, 其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以得出的少数几个因子来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一种数据挖掘方法。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 m≤p, F1, F2, …, Fm为初始变量的公共因子, εi为变量Xi的特殊因子, X1, X2, X3, …, Xp为p个原始变量。

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即各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叠, 因此运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对原始指标变量进行综合和简化, 可以保证在原始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情况下, 通过降维可以将众多原始指标变量变为少数几个综合性指标即主因子, 再以每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 来构建公司经营业绩评价函数, 从而得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得分。

三、造纸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造纸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特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拟采用以下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它们分别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二)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的造纸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以2010年造纸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 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为避免异常数据对研究的影响, 保证结论的有效性、真实性, 本文剔除以下样本: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被ST、*ST的上市公司。本文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新浪财经公布的年报数据以及证券之星网站 (www.stockstar.com) 。

(三) 评价过程

1、KMO值和Bar t l et t球形检验。

因子分析法要求原始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可以对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进行检验。一般KMO值统计量大于0.9时效果最佳, 0.7以上可以接受, 0.5以下不宜做因子分析。表1显示, KMO值为0.687, 基本可以接受。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值为0.000, 表示拒绝假设, 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1)

2、主因子选取与解释。

因子分析法确定因子变量有多种方法,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表2可以看出, 前4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 故提取4个主因子。前四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84.06%, 包含了评价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表2)

3、因子命名。

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对因子进行旋转。其旋转后的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1)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在第一个因子上具有较高的载荷, 可把第一个因子命名为抗风险能力因子; (2) 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在第二个因子上具有较高载荷, 因此将其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 (3)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在第三个因子上具有较高载荷, 故把它命名为营运能力因子; (4) 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在第四个因子上具有较高载荷, 可把它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 (表3)

4、因子得分及排序。

为综合评价造纸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到因子得分矩阵, 求出四个主因子的得分F1、F2、F3、F4, 再以各个旋转后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 构建综合评价函数, 其函数表达式为:F=0.33471×F1+0.26760×F2+0.13034×F3+0.10795×F4。根据综合评价函数, 可以得到造纸业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 如表4所示。 (表4)

四、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从前面各因子的得分及综合得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造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企业, 其盈利能力与营运能力较高。说明这些公司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投资者应选择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公司作为投资首选, 上市公司也应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增强企业的盈利水平, 从而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

2、综合排名靠后的企业, 其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总体水平偏低。说明这些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低, 产能过剩, 市场开拓缺乏有效的策略。因此, 这些企业应有效组织企业的运作能力、加强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之, 因子分析法有效地揭示了造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差异和原因, 为公司提高经营业绩指明了方向。造纸业上市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应稳步拓展市场领域, 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走可持续、集约化发展道路。

摘要:造纸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造纸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2010年报数据为基础, 采用因子分析法, 对我国造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企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造纸业,经营业绩,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杜强, 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颜如意.基于因子分析的公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 2010.1.

ZJ公司经营业绩分析及建议 篇9

关键词:杜邦财务分析,经营绩效分析,标杆管理

一、ZJ高新技术实业公司背景介绍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 ZJ高新技术实业公司 (后文简称ZJ公司) 股票于199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以国家级高新区为依托, 投资范围包括高新区的开发与招商、房地产业、健康食品业、汽车配件业、航运服务业等领域, 其中调味品生产销售收入占经营业务收入的85.35%以上。

ZJ公司采用原材料的纯天然酿造技术开发推广调味新产品, 生产工艺低能耗、低污染, 其开发出替代传统老抽酱油和味精产品的纯大豆酿造的生抽酱油升级产品, 以家庭消费为主要对象, 逐渐占据了华南地区调味品市场。调味品的销售收入占80%以上, 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ZJ公司积极在辽宁、江西、江苏、上海等地实施产能-区域扩张计划, 其主打调味品质量过硬、安全可靠, 产品销售很旺, 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对经销商实行扁平化管理, 直接供货给二级批发商, 杜绝串货的可能性, 以维护其品牌力。成熟区域通过区域划分清扫盲点区, 新开发区域寻找优势经销商, 给予经销商较高的利润点。

二、ZJ公司杜邦财务分析

本文运用杜邦分析法对ZJ公司2009~2013年连续五年的经营业绩进行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 以求得企业动态营运状况的发展轨迹。

(一) ZJ公司财务状况

从表1可知, 五年期间,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资产总计和所有者权益连续增长, 尤其是2013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加快, 有快速发展的迹象, 表明该公司的动态运营是在健康的发展轨迹上的, 并在2013年度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地位的趋势。

(二) ZJ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内部因素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 反映了企业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的结果, 是企业经营活动效率和财务活动效率的综合体现。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分解为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其原理可用以下的因素分解公式表述。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ZJ公司2009~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增长, 从3.61%逐步增长至9.63%。根据表2的数据资料, 本文对影响ZJ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内部因素做进一步的分析。

1. ZJ公司权益乘数分析

经过分解表明, 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是权益乘数和资产净利率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计算分解中可知, ZJ公司的权益乘数一直保持在1.5左右, 说明企业负债较少, 财务杠杆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该企业上市20年来, 权益乘数一直保持在1.4~1.9之间。

2. ZJ公司资产净利率分析

ZJ公司的资产净利率在波动中有所上升。通过因素分解表明, 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一直处在波动中, 直到2013年才有较大提高, 说明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战略上有了突破, 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 资产的利用效率较以往有了相应的提高。

三、ZJ公司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 ZJ公司组织机制尚待优化

ZJ公司管理机制是大领导自上而下管理, 执行力强, 管理内耗少。但是高度集权化、正规化的组织形式往往呈现的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知识转移渠道, 难以形成知识的交织与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基层管理者或知识型员工的聪明才智, 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决策层或经营层出现错误时, 很有可能是执行错误的决策, 少有纠错机制起作用。

(二) ZJ公司成本费用占比高, 回报低

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结果是经营管理中的各项费用比重较高, 而利润率相对较低, 表明了ZJ为实现其差异化的战略目标, 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建立品牌形象和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投入较多, 使得三项费用比重较高, 但是相应的利润回报没有显现。对比ZJ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HT公司的相关数据 (见表3) 可知, ZJ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 ZJ公司资产周转率和收现能力低

ZJ公司的生产设施及其他硬件条件不逊色于HT公司, ZJ公司的资产周转率逐年提高, 但是与其主要竞争对手HT公司相比差距较大。究其原因, ZJ公司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较大, 周转率偏低, 周转时间过长, 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也偏低, 周转时间相对较长, 影响了总资产的运转效率。ZJ公司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与竞争对手相比较低, 反映了ZJ公司的收现能力相对较低;ZJ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比对手较低, 表明企业支付股利和资本支出的能力相对较低。因此, ZJ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不强, 营运周期长, 资产回报率较低, 用于回馈股东和扩大资产规模的能力相对较弱。具体数据见表4 (HT公司多为现销业务) 。

(四) ZJ公司财务杠杆的运用程度较低

ZJ公司权益乘数多年来维持较低的水平, 财务杠杆的利用效率较低。ZJ公司的主营产品经营规模较小, 没有形成很好的规模效应,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大。ZJ公司开发新产品, 多年来是以广东作为市场的实验推广基地, 新产品是以家庭中高端渗透方式逐渐推向市场, 产品以成本价、小规模入市, 逐渐被消费者认可、悦纳。因此, ZJ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 其规模效率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财务杠杆的运用能力较低。

(五) ZJ公司经营业务分散, 品牌识别度与规模效应低

ZJ公司的投资范围包括高新区的开发与招商、房地产业、健康食品业、汽车配件业、航运服务业等领域, 这些领域的营业收入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的情况如表5所示。从表5可知, 调味品的业务占公司业务的核心地位,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在85%以上, 其次是房地产及产品营业收入, 占比9.63%, 第三是汽配业务, 占比3.04%, 其他业务占比1.93%, 最末的是电池销售业务, 占比只有0.04%, 而且是亏损状况。ZJ公司经营领域较多, 业务分散。除了调味品业务外, 其他产品在市场中的品牌识别度不高, 市场认可度低, 也没有规模效应。

三、ZJ公司经营发展建议

(一) ZJ公司应建立柔性化组织机制

一个扁平的、柔性结构的组织中会有众多横向的信息交流渠道, 极大地促进知识与信息的传播, 更加有效地转换和提升企业信息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应拥有众多知识型员工, 经营决策可更加民主, 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才智与创造性。因此, ZJ公司的组织结构逐渐去刚性化、去边界化, 促进解决方案的广泛探讨、完善和拓展, 凝合成具有创造力的新方案, 最终提升团队的绩效。

(二) ZJ公司应注重标杆管理, 提高成本费用与资产的使用效率

标杆管理是一个组织与其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 找差距, 借鉴先进理念和模式, 重构本土化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 是一个模仿并创新的过程。但是, 标杆管理容易使得同行企业经营战略趋同和陷入反复追赶的标杆陷阱, 经营利润率不升反降。因此, ZJ公司实施标杆管理时, 应从三个层次开展标杆管理。

1. 通过战略性标杆管理, 确立企业发展方向

ZJ公司从效率-成本的竞争模式转向“高差异化-高附加值-高价格”的战略-价值的竞争模式, 通过技术创新, 降低成本, 增加产品附加值, 实现价值创造过程。从不同行业收集绩优公司的战略和优胜的竞争模式, 结合自身发展, 提出最佳的经营战略和价值创造计划, 建立战略性标杆管理目标。

2. 实施操作性的标杆管理, 进行对标分析

ZJ公司需从生产成本、资产管理、营运周转时间、三费使用、现金流管理等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标分析, 明确衡量标准, 找出与对手的差异, 弄清运作机理, 调整完善企业的经营战术, 改进业务流程, 即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比较产品和服务, 评估竞争地位, 发掘有效的操作程序, 完善核心过程, 提高业绩。

3. 实施国际性的标杆管理, 开展创标活动

从国内外的竞争者和顶尖公司的运营中获得思路和方法, 其最终目标不是追赶标杆企业, 而是超越标杆企业。ZJ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型员工占大多数, 实施标杆管理, 有利于激发企业内部创新性, 挖掘工作流程中的隐形知识, 使标杆管理成为推动管理进步、组织进化的阶梯。

(三) ZJ公司应提升财务战略的驱动能力

ZJ公司主打产品的品牌力增强, 在调味品市场的优势地位渐显, 销售渠道渐渐打开, 产品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前期投入逐渐有了回报。ZJ公司进入快速扩张发展阶段, 谋求市场领先的地位, 争取成为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强势企业是其当前的战略任务。ZJ公司应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 适当采取“高负债、高股本扩张、低现金分红”的快速扩张的财务战略。为了防范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 在筹资中, 以自有资金为主, 负债资金为辅, 更多依赖资本市场融通资金, 采取股权筹资、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在投资中, 适时地采取兼并收购, 获得协同效应, 实现规模效应, 完成资本扩张。

(四) ZJ公司应集中资源加大投入, 发挥主导产业规模效应

以调味品产业为主导的ZJ公司正在从迅速成长阶段走向成熟阶段, 但是公司的调味品市场份额并不高。实施产品差异化的市场战略使得公司在产品的品牌上有了较强的市场识别度, 并在华南地区得到认可。但是差异化战略具有排他性, 与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有时是相矛盾的。因为即使所有顾客都了解公司产品的独特性, 但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或有购买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较高价格。因此, 调味品产业应采取目标集中的市场战略, 围绕特定顾客群, 制定具体经营方针并加大市场投入, 发挥出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其前提是公司以更高的效率服务于这一细分市场, 从而超越更广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其结果是品牌的差异化更强, 以致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超越;或者是对这一细分的顾客群实现低成本营销;或者是两者兼顾。此外, ZJ公司的其他业务, 尤其是微利且市场走向不确定或有下行趋势的, 或有亏损、增收乏力的产业应进行关停并转, 将经营资源转向发展前景看涨的调味品产业。

参考文献

[1]兰飞, 田琳.产权异质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评价[J].会计之友, 2014 (11) .

[2]宋东林, 魏宝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09) .

[3]刘善仕, 刘婷婷, 刘向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 2007 (08) .

[4]张光磊, 刘善仕, 申红艳.组织结构、知识转移渠道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1 (08) .

[5]李玲, 李冰, 李琦.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价值创造[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2 (09) .

[6]李琦, 李冰, 李玲.海底捞:差异化竞争战略下的战略成本管理[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2 (09) .

[7]周倜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驱动[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2 (05) .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10

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股市楼市的起伏和金融危机的爆发, 公允价值计量再次成为引发诸多争议的焦点, 公允价值计量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引入公允价值, 使财务报表更加逼近经济现实, 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反对者则认为在会计计量中大量运用公允价值, 不仅导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波动, 而且为盈余操纵提供巨大空间, 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到底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将尝试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进行分析。

1 公允价值内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交易双方自愿的前提下 (即排除强迫或清算的情况) , 当前资产 (或负债) 的买卖 (或发生与清偿) 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将其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 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其实, 公允价值的实质就是客观价值, 它在本质上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这种计量方式下, 企业必须根据报告日的新情况, 对各项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重新计量, 动态地、及时地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 并在报表中予以反映, 使报表信息更相关, 更贴近现实, 对决策更有用。

2 公允价值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优越性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全面引入后, 以“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会计事项为载体, 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2.1 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得计量模式可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在成本模式下, 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 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前提下, 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 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 而不再单独计提。由此可见以公允价值体现的公司帐面净资产, 其参考价值将大为提高。受此影响, 在房地产价格处于波动性持续上涨的背景下, 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 会受到利好的影响。但是,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待出售房屋建筑物, 是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的, 其计价基础仍采用成本模式, 并不受公允价值升值的影响。

2.2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再如, 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此外, 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 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 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 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 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 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 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 与老准则采用“只报忧不报喜”, 从而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不同。金融工具表内化使投资者更能正确识辨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2.3 债务重组。

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对于实物抵债业务, 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如果抵债物资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可以通过评估确定其公允价值, 如果双方是非关联方, 双方的协商作价也可视为公允价值。按新准则规定, 有偿债能力的企业在债务重组中用以清偿债务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 则高出的部分连同获得的债务豁免, 可以增加当期利润;无力清偿债务的企业, 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 其收益也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 从而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2.4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新准则规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视同一个企业购买另外一个企业的交易, 按照购买法进行核算, 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体现在企业当期损益中。这些交易事项中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 克服了因采用成本计价模式而对企业资产价值的低估的缺陷, 从而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及经营业绩。

2.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 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了公允价值来计量, 并指出如没有活跃市场的, 则非关联的交易双方在无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协商作价, 也可视为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运用公允价值来计量换出和换入的资产, 实质上是确认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售出”与“购入”, “售出”或“购入”资产的公允价与账面价或支付成本之差即为企业实现的收益, 其直接结果便是这一交换将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 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 只能按账面成本计价, 不能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确认为企业损益。

3 公允价值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中存在的问题

公允价值具有这么多的优点, 是不是就可以大力应用呢?实际上,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 相关市场还不成熟, 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难以确保。

在发达的市场上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的条件下, 相比以实际交换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能为投资者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信息, 但由于我国相关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 市场交易不够活跃,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赖的“成熟市场经济”相距甚远,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就成了难题。当下许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 可能会发生人为操纵计量结果的情况, 进而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3.2 公允价值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由于我国相关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 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 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招商证券的分析师余志勇就曾指出, 公允价值在38个准则里可使用的地方非常多, 但它的采用前提是必须有较活跃的相关交易市场和客观公正的评估机构, 恰恰目前我国这两点基础都比较薄弱。比如说后者, 目前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的经验比较欠缺, 在实际操作当中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而且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会造就不同的评估结果。若在没有可靠的市场价值基础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认定如计算现金流量折算值的时候, 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估计甚至折现期的估计等, 都需要加上人为的判断———这就在客观上存在操纵利润的可能。

3.3 公允价值计量易导致价格波动频繁。

与历史成本法相比, 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固然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 但是若该项资产价格总是频繁地变动, 必然会导致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变化。而这些由于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 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 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如果市场上原料或商品的一点点变化都可能引起股价的较大波动,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给投资者的感觉是公司财务发展不稳定。

中国股市从2005年6月6日最低点998点暴涨到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6124, 两年时间点涨幅超过了5倍。其中公允价值“功不可没”, 公允价值的计量成为了相当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源动力”, 如:随着股权投资在大小非解禁之后可以变现, 相互持有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权, 即便未变现, 其在会计科目上也按照新准则将“长期投资”科目按市场的公允价值变成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这场股改中, 其效益像“爆米花”般地膨胀了起来, 原本1元钱的投入变成了25元的公允价值。成也公允价值, 败也公允价值。在股市处于弱势时公允价值顿时翻脸, 不惜投井下石成了暴跌的推手,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公允价值缩水高达300%, 2008年10月28日9时55分, 上证综指从这一历史高位探至全年大底1664.93点, 竟下跌了72.83%。曾经在大牛市中给许多上市公司创造了许多奇迹的公允价值, 反而成了业绩滑坡的一个杀手锏。

即使在相关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 公允价值在实践上也同样陷入尴尬, 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国际集团告急, 公允价值在其故乡——美国向全球发出了警报。美国财政部在对“两房”的财务调查中发现, “两房”所用的会计方法令其高估了自己持有的准备金价值, 一方面他们的财务状况在恶化, 另一方面他们的账面净资产却在增加。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 不少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相关资产市值大幅下滑, 不得不对资产大规模减记, 进而引发市场对这些金融机构资产的恐慌性抛售, 造成恶性循环, 毫无疑问公允价值“放大了当前的金融危机”。美国、欧盟等监管机构已提出暂停或修改“按市计价”的准则, 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4 客观对待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虽然公允价值在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理论和实践中还有着某些差强人意的尴尬, 但我们更应看到,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其越性是毋庸讳言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 也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我国目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手段等方面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等都影响公允价值的发挥。需要通过加强相关法律对公允价值的规范;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制;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规范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普及公允价值的认识等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最终将会以“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双重优良品质成为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尺度。

摘要:公允价值到底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将尝试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允价值,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瑞云等.《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难点及对策分析》.事业财会.2008年1月

[3]王洪章.《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看似馅饼实是陷阱》.搜狐财经.2009年04月11日.

[4]陈琛凝.《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财会通讯.2008年1月.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11

一、 模型与指标遴选

因子分析法的主旨在于浓缩信息,降低指标维度,简化指标结构,在尽可能少损失主要信息的前提下,避免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问题,使指标体系的分析更加简单有效。它应根据相关性大小进行变量分组,使同组内的变量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构成一个因子。这些低维的综合指标又称主因子,通常可以根据具体的专业知识解释主因子反映的独特含义。因子反映事物或研究对象的本质。模型如下:

X1=a11F1+a12F2+……+a1mFm+ε1

X2=a21F1+a22F2+……+a2mFm+ε2

Xp=ap1F1+ap2F2+……+apmFm+εp

简记为:X=AF+ε,满足:

1.m≤p;

2.F1,…,Fm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

3.ε1,…,εp不相关,且方差不同。

其中:A为因子载荷矩阵,F为X的公共因子,ε为特殊因子。

为客观、真实、全面、系统评价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选取每股加权收益X1、每股净资产X2、每股公积金X3、每股未分配利润X4、主营业务利润率X5、销售净利润X6、净资产收益率X7、应收账款周转率X8、存货周转率X9、总资产周转率X10、流动比率X11、速动比率X12、资产负债率X13、税后利润增长率X14、总资产增长率X15等15个指标作为因子分析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基本涵盖了样本公司的赢利、偿债、成长等方面的能力。

二、数据处理与主因子确定

(一)数据处理与因子载荷值计算

第一,对原始数据进行同方向性处理:在选取的15项指标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属于适度指标,分别取其倒数变换为正指标。

第二,为避免量纲的不同,运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三,运用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模型与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对数据进行检验;KMO的值是0.846,适合因子分析; 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是从整个相关系数矩阵来考虑问题,在一定条件下服从χ2分布,其零假设是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可以根据常规的假设检验判断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显著异于零。采用巴特利特球体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χ2统计值为911.679,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1%?熏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宜做因子分析。

第四,计算因子载荷矩阵。为理解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Varimax)对因子进行旋转,即使每个因子上的负载尽可能向±1或0的方向靠近。

第五,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求出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矩阵、特征值、累计贡献。

用SPSS10.0orWindows软件计算结果数据列表1:

(二) 主因子确定

按照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入的五个公共因子,其方差累计贡献率高达85.141%(见表1),基本反映了原有信息。可将这五个因子作为评价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综合业绩的主因子。表1可知:

主因子F1在流动比率X11、速动比率X12、每股未分配利润X4、每股净资产X2四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均超过84%。该因子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把它命名为偿债能力因子。方差贡献率中,主因子F1最大,为34.461%。因此,控制债务风险,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对目前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非常重要。

主因子F2在净资产收益率X7、税后利润增长率X14两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均超过80%。该因子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赢利能力,可以把它命名为赢利能力因子。方差贡献率中,主因子F2居第二位,达19.321%。由此可见,赢利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因子F3在存货周转率X9、每股公积金X3两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均超过68%。该因子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变现能力,可以将其命名为流动因子。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13.732%。

主因子F4在主营业务利润率X5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超过79%。该因子可以反映出企业资金的主营业务能力,可以将其称为主营因子。主因子F4的方差贡献率为10.082 %。

主因子F5在总资产增长率X15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超过79%。该因子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成长能力,将其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成长能力的指标可以看做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一种预期,因此,可以作为投资者对企业今后发展预测的可靠依据。主因子F5的方差贡献率为7.545%。

三、主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

(一)主因子得分

在因子模型中将公共因子表示为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Fi=βi1X1+…+βi pXp?穴i=1,…,m?雪。利用回归分析法求出各企业的主因子得分Fi 。计算结果列表2。

(二)综合得分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综合得分,以每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五个主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其计算公式为:F=(34.461×F1+19.321×F2+13.732×F3+10.082×F4+7.545×F5)/85.141。计算结果见表2。(限于篇幅,列出一部分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

四、结果分析

从单个因子得分来看,主因子F1得分名列前三位的是中兴通讯、中国软件、长城电脑,主因子F2得分位列前三甲的是*ST托普、*ST炎黄、长城电脑,主因子F3得分较多的是博瑞传播、宝利来、长城电脑,主因子F4得分较高的是航天信息、用友软件、沙河股份,主因子F5得分较高的是宏图高科、沙河股份、TCL集团和*ST 炎黄。

从综合得分来看,一些偿债能力不错、效益好、变现能力、成长能力强的,或者个别方面稍欠缺但其余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企业明显排在前列。高居榜首的是博瑞传播,主要归因于其在主因子F3和F4的得分,显示该企业有良好的变现能力和主营业务能力。综合得分位于第二的是宏图高科,归因于其主因子F5上的得分,显示其很好的成长能力,其他方面均衡发展。位于第三的航天信息,在主因子F4上得分最高,说明它的主营业务鲜明,但赢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有待改善。ST科健、*ST圣方、*ST托普,尽管综合得分不甚理想,但在单个因子方面,也有较好表现之处。ST科健的主因子F3表现不差,说明它的变现能力较强。*ST圣方的主因子F3、F4和F5也尚好,说明它的变现能力、主营业务能力和成长能力有一定功底。*ST托普的主因子F2和F4得分不错,意味它有着良好的赢利能力和主营业务能力;但主因子F1的负值较大,说明其要想取得较好的业绩,必须加大偿债能力方面的改革力度。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篇12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 致使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限制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空间。同时, 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益相对较低, 近年来, 农业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改投现象”较普遍。事实上, 多元化经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是普遍存在的。

许多学者实证研究了多元化经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周晓艳 (2004) 通过对2000~2002年长三角地区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比例与多元化呈显著倒U型关系。姚俊等 (2003) 以1999年我国沪、深两市的59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 分析公司多元化程度、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发现国有股份比例对多元化公司的业绩没有显著影响。张翼等以2002年沪、深两市1 031家非金融公司作为样本, 就股权结构和代理问题对公司多元化经决策和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 在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中, 多元化程度与国有股权所占比例呈U型关系, 这种关系在由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控制的公司中尤其显著。但很少有学者以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分析多元化经营对其业绩的影响。

一、多元化经营在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

1. 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农业上市公司多。

在55家农业上市公司中, 四分之三的企业进行了非农扩张。除登海种业、东方海洋、民和股份、吉林森工以外, 其余均涉及2至9个行业。以渔业板块为例, 曾经从事或正在从事渔业的上市公司多达12家。近几年由于捕捞成本大大增加以及出口受阻, 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少, 盈利能力下降。面临经营困境, 一些上市公司或遭到退市或已转型, 如ST生态等。目前仅剩下4家A股和1家中鲁B还坚守着渔业这一主业。

2. 多元化战略涉及的行业多。

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时, 主要涉足的领域包括:生物制药、金融证券、创业投资、电子通讯、房地产等。如九发股份、永安林业等涉及生物制药;新希望、罗牛山等涉及金融证券;新中基等涉及创业投资;华龙集团等涉及电子通讯;中牧股份、亚华种业等涉及房地产。以罗牛山和ST中福为例:罗牛山其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生产销售生猪、鸡、鲜鸡蛋、无公害蔬菜等农副产品, 但目前其经营范围已涉及兴办工业、房地产开发经营、建筑装潢工程、化肥的生产销售、电子产品、金属材料、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现代办公用品、文体用品、日用百货、食品、建筑材料、农副土特产品的销售、餐饮业、交易市场的开发建设、租赁服务等。ST中福属于林业企业, 其经营范围除了造林营林、林地开发与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林木产品加工与销售, 还包括工程施工总承包、房地产开发、房屋租赁、进出口贸易。

3. 多元化战略模式多为复合多样化。

农业上市公司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 新从事的行业与现有的事业领域并没有明显关系, 所开拓的新事业与原有的产品、市场毫无相关之处, 所需要的技术、经营方法、销售渠道等必须重新取得。具体来说, 采用的是复合多样化中的资金关系多样化, 即主要考虑资金往来、融资、增资等因素, 进行多元化投资。大多数农业上市公司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 选择进入金融证券、电子通讯、房地产等行业。这些行业虽然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和较短的投资回收期, 但为了进入这些陌生的行业却不得不投入新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市场调查, 学习技术和经营方法, 建立销售渠道。

二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1. 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是一个推进农业企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过程。而农业上市公司是我国现阶段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企业组织,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只有充分发挥农业上市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对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推动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资源是稀缺的。到2010年10月止, 如果涉农上市公司按55家计算, 仅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4.14%。这与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15%) 及国家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产业导向是不相符的。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农业上市公司再偏离其主营业务, 只会导致农业上市公司更加稀缺。

2. 对农业上市公司自身的影响。

按照“资本追逐性”假说, 农业上市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之后, 应该比将资源用于其主营的涉农业务具有更强的获利能力。事实上, 专家学者们已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是否有利于提高其业绩做了很多研究。

(1) 从理论方面研究。 (1) 企业运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作用:一方面, 有利于分散风险, 提高经营安全性;另一方面, 有利于促进企业原业务的发展。 (2) 多元化经营的弊端:一方面, 多元化经营会增加财务风险。目前我国企业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借贷资金。我们实施的多元化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多元化投资。企业把有限的资金分散在多个项目, 不仅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导致亏损, 还要担负沉重的财务负担。这种情况下, 多元化经营不仅不能分散风险, 反而会增加财务风险。另一方面, 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造成管理质量下降。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由于对新涉及的行业不太熟悉, 管理者所作的决策难以保证都是明智的。决策的失误不仅使支柱产业难以建立, 还为原有的支柱产业增加了许多负担。同时, 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的分支机构迅速增多, 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而对于这些新领域, 企业管理人员可能没有时间熟悉产品专门知识, 无法运用既有知识恰当评价新行业的业绩。企业容易因管理负荷过重而导致管理质量下降, 使多元化经营之后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2) 用实证方法研究。

第一, 自变量的选取——多元化经营的衡量指标。多元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行业数目、赫芬达指数 (HDI) 、熵指数 (EDI) 、专业化率 (RDI) 。由于赫芬达指数已经与行业数目相关, 且其与熵指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而专业化率的计算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因此, 本文以赫芬达指数作为衡量标准。

其中, Pi等于每一行业的收入与总收入的比值;n表示多元化经营所涉及的行业数目。

第二, 因变量的选取——公司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公司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净资产报酬率 (ROE) 、总资产报酬率 (ROA) 、每股收益 (EPS) 、Tobin'Q等。鉴于我国资本市场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而每股收益和Tobin'Q在计算时会运用到股票价格, 故本文选择净资产报酬率作为衡量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

第三, 控制变量的选取。企业的经营业绩还会受到诸如公司成立的年限、公司规模、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 (LY) 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为控制变量。

第四, 样本选择。本文选择被ST之外的多元化经营农业上市公司32家, 以其2009年年度财务报表公布的数据为准。样本总体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为了初步验证HDI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用HDI的平均值0.494 851将样本划分为多元化程度高、多元化程度低两组公司, 然后对这两组公司的业绩进行比较。

a组:多元化程度较低。HDI<0.494 851。描述性统计见表2:

b组:多元化程度较高, HDI>0.494 851。描述性统计见表3: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 当仅以ROE为经营业绩的衡量指标时, 第一组 (HDI<0.494 851) 的ROE的均值 (0.217 722) 显著高于第二组 (HDI>0.494 851) 的ROE的均值 (0.082 069) 。同时, 第一组 (HDI<0.494 851) 的LY的均值 (0.324 964) 显著低于第二组 (HDI>0.494 851) 的LY的均值 (0.476 165) 。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HDI越小, 经营业绩越好, 资产负债率越低;HDI越大, 经营业绩越差, 资产负债率越高。

第五, 建立模型。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假设多元化经营会使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降。以ROE为因变量, 以HDI为自变量, LY为控制变量,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第六, 实证结果及分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模型的回归结果: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模型的拟合度较好。T检验也表明, HDI的线性相关在大于95%的水平上显著, 通过了显著性检验。HDI系数为负值, 与假设相符, 即HDI对经营业绩有负面影响。表明HDI越大, 公司所涉及的行业越多, 盈利能力越差。

通过以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即选择多元化经营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且多元化经营会使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降。

三、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 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证的角度, 我们似乎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农业上市公司不宜实施多元化经营, 既不利己, 还会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当然, 在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农业上市公司中却不乏经营业绩较好的例子, 譬如獐子岛和大江股份。獐子岛主营水产养殖和加工, 后逐步涉及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转口贸易、向境外派遣渔业劳务人员等, 獐子岛2007年的HDI为0.724 355 3, 但其ROA却高达15.32%。同样, 大江股份2007年的HDI为0.683 646, 但其ROA却达到12.6%。

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并不意味着经营业绩越好, 但多元化经营仍应推广。多元化经营既然能成为一种潮流, 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企业成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多元化, 而在于有没有实力多元化以及如何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兼顾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 充分考虑公司的具体情况。

1. 谨慎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多元化经营战略并不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是必须在原有领域内已经站稳脚跟, 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方面。如果连原有的行业都没能扎根, 再涉足新的行业, 只会是什么都干不好, 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重则陷入经营困境和财务困境。

反之, 如果企业在原有的行业的发展持续稳定、具有拓展新的经营项目的实力, 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如资金、人力、技术、设备、原材料、信誉、销售渠道、信息资源还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 企业可以实施多元化经营。

2. 选择正确的多元化经营方式。

按照企业多元化经营涉及的行业与原行业之间的关联程度, 多元化经营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 专业型战略; (2) 垂直型战略; (3) 本业中心型战略; (4) 相关型战略; (5) 非相关型战略。从农业上市公司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之后, 取得了较好经营绩效的企业多采用垂直型战略和本业中心型战略, 即企业向上下游扩展或是开拓与原行业密切相关行业并仍以原行业为中心的多元化战略。这样更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采用多元化经营之后业绩反而下降的企业多采用非相关型战略, 即新行业与原行业的相关性很低, 也就是企业开拓的新事业与原有的产品、市场、经营资源基本没有相关之处, 所需要的技术、经营资源、经营方法、销售渠道必须重新取得。

参考文献

[1].周晓艳.长江三角洲地区上市公司多元化行为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 2004;1

[2].姚俊, 吕源, 蓝海林.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 2004;11

[3].张翼, 李习, 许德音.代理问题、股权结构与公司多元化.经济科学, 2005;3

上一篇:GMDH模型下一篇:重视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