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左心衰竭

2024-08-30

急诊左心衰竭(共10篇)

急诊左心衰竭 篇1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由某种因素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量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呼吸异常、出汗、烦躁等为疾病主要特征,具有起病急的特点,病发后可短时间内出现昏迷、休克现象,危害患者生命[1]。因此,临床需加强此类患者的急诊救治,以提高病症效果,延长生存期限。下面,本文将我院收治者作为对象,详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接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抽选,将60 例随机分组后行不同疗法,实验组30 例,男性、女性分别18 例、12例,年龄段55-80 岁,平均(63.1±1.1)岁;合并症;15例高血压,10 例冠心病,8 例心律失常;对照组30例,男性、女性分别19 例、11 例,年龄段56-81 岁,平均(63.2±1.2)岁;合并症:14 例高血压,9 例冠心病,6 例心律失常。2 组患者年龄段、合并症等资料无区别(P>0.05)。

1.2 疾病诊断

(1)纳入标准:患者均伴有诱发性因素,如:肺部感染、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异常、休克、昏厥等症状;(2)排除标准:治疗前期将药物过敏、配合度差等患者排出本调查。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临床给予对照组患者急诊救治处理,包括:(1)体位:帮助患者取半卧位,促使双腿自然下垂,针对病症、特征严重者行四肢结扎处理;(2)吸氧:临床借助二甲基硅油行面罩吸氧处理,按照每分钟5.0L的剂量高压吸氧;(3)镇静:镇静处理前期询问患者禁忌,针对吗啡禁忌者可借助杜冷丁药物镇静,方式为皮下注射,剂量50.0-100.0mg;不存在吗啡禁忌者可直接皮下注射,剂量5.0-10.0mg,若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可每30 分钟给药一次;(4)强心:此强心类药物主要适用于疾病发病前7 天未使用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的患者;(5)利尿:借助利尿酸钠、呋塞米等药物处理,利尿酸钠剂量为35.0mg,呋塞米药物剂量为30.0mg,以实现快速利尿的目的;(6)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药物,将地塞米松溶于葡萄糖内,剂量分别为15.0mg、250.0ml;(7)扩张血管:静滴滴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等药物。同时,针对支气管痉挛患者,可每5 小时使用一次氨茶碱药物,即:将氨茶碱溶于葡萄糖中稀释,借助静脉推注的方式给药,需格外注意的是,该药物不适合心律失常患者。

1.3.2 实验组临床给予实验组基础急诊救治+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急诊救治疗法同上,无创正压通气:将通气模式调整为S/T,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2-18 次,吸气压控制4.0-13.0cm H2O范围内,呼气压则控制在1.0-4.0cm H2O范围内;氧气浓度初始100.0%逐渐相降低至50.0%以下,临床治疗目标为氧气饱和度上升至90.0%以上;实施持续通气处理,2 天后更改为间断性通气,每次2 小时,每天4 次。

1.4 评定项目

临床治疗结束后评定疾病效果,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疾病效果标准:症状改善,意识清晰,呼吸频率处于每分钟25 次以下,血压、心率等指标恢复正常表明疾病得以控制;症状改善,血压、心率等指标开始恢复表明疾病得以好转;症状未变化,血压、心率等指标未变化表明疾病治疗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症效果、并发症属于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病症疗效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效果有区别,P<0.05,数据详见表1。

2.2 临床并发症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并发症有区别,P<0.05,数据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病症,由心脏结构、功能的突然性异常,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病情急、发展快,危害患者生命。资料显示,急性左心衰竭疾病的病发机制为:心脏收缩力的突然减弱,心脏排血量降低,或左心室瓣膜的急性反流,肺静脉回流不畅等,久而久之形成急性肺水肿[2]。目前,临床均借助基础性的急诊救治疗法处理,即:去除诱发性因素、根据患者症状对症处理,具有缓解病症的特点。但诸多研究报告显示,单纯性的急诊救治疗法效果不明显,甚至诱发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险性并发症,降低总体效果。故而,临床需探究针对性疗法进行处理,以延长生存期限[3]。

近年来,我院通过对急性左心衰竭病症的研究发现,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效果显著,不但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通气、氧合功能,还可保护左心功能。并且,此疗法还可缓解患者低氧血症,减轻肺水肿,改善呼吸现状,实现最终的疾病治疗目的[4]。同时,无创正压通气中所使用的正压吸气措施还可减少胸腔负压量,促使静脉压升高,减少心脏负荷量,增加肺泡内通气量,预防肺泡萎缩,减少呼吸肌功能,改善呼吸疲劳[5,6]。本结果显示,临床行无创正压通气+基础急诊救治疗法的实验组患者30 例中,病症得以控制者18 例,好转者10 例,好转率为93.3%;而单纯性的急诊救治疗法对照组30 例中,病症得以控制者12例,好转者9 例,好转率为70.0%,两者好转率有区别,P<0.05,说明:无创正压通气、基础急诊救治联合疗法可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病症,提高疾病疗效;从两组预后的并发症上来看,联合疗法实验组并发症者1 例,占比3.3%;单纯疗法对照组并发症者6 例,占比20.0%,有区别(P<0.05),说明:于基础疗法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措施,可预防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谭碧玉[7]成就基本相似。此外,谭碧玉报告还表明,临床急诊救治后还需根据患者机体营养现状,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肥胖者限制每日摄入食物总量;叮嘱患者适当运动,禁止过度疲劳,保持愉悦心情,进而提高总体效果。

综上,临床针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行基础救治疗法、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提高病症效果,值得学习。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参考文献

[1]杨良宝.急诊救治老年急性左心衰竭50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547-548.

[2] Lian Yonggang.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J].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2013,34(17):2521-2522.

[3]杨明德.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救治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2):117-117.

[4]谭碧玉.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9例临床急诊救治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5):111-112.

[5]隋薇,刘丹阳.急性心力衰竭的急诊救治[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1):273-274.

[6] Xiao Li,Tan Guanglin, Zhuo Yanhua, et al.Emergency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132 cases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J]. Journal of western medicine, 2010, 22(2):271-272.

[7]谭碧玉.急性左心衰竭89例临床急诊救治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435-2436.

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 篇2

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关键是选用有效的快速降压药,把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1小时内)降至安全范围,使衰竭的心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与恢复。必须注意,降压的目标是“安全”范围而不是“正常”!应根据靶器官的损害和功能程度,决定血压降到什么程度为安全水平。切记不能追求单纯快速降压,一定要全面考虑患者病情。

实际证明,迅速将血压降到安全水平比使用强心剂更为重要。首选的药物为乌拉地尔(优匹敌、压宁定)或硝普钠。

乌拉地尔有抑制交感神经、中枢性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在降压同时不增加心率,不影响心肌收缩力,不增加心肌耗氧量,降压作用明显。尤其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降低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明显减轻肺水肿,改善心功能。特别对于高血压左心衰竭伴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更适合。急性期应静脉滴注,在静滴过程中要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度降低,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量和速度。

硝普钠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使心功能恢复。特别适合于高血压伴左心衰竭患者。应避光滴注,在滴注过程中要监测血压、心率,避免血压降低过度,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量和速度,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体液潴留的心衰病人,应加用螺内酯、依普利酮或托拉塞米。依普利酮是一种新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小,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托拉塞米是一种新的髓袢利尿剂,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对代谢影响小,可较好改善心功能。

急性左心衰竭80例急诊救治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患者48例, 女性患者32例, 年龄在35~75岁之间, 平均年龄56.3岁。临床表现:肺部可闻湿啰音, 皮肤苍白湿冷, 呼吸短促、困难, 痰液为粉色泡沫状、口唇发绀, 病期严重者将出现晕厥、休克甚至心脏性猝死。诱因:肺部感染23例, 气候变化无常8例, 疲劳过度6例, 情绪激动15例, 急速大量输血输液6例, 心律失常22例。发病原因:风湿性瓣膜病17例, 扩张性心肌病19例, 急性心肌梗死23例, 高血压危象15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

1.2 治疗方法

(1) 院前抢救方法:当接到出诊电话时, 医疗人员必须在15min之内抵达现场。抵达首先让患者端坐, 双腿自然垂下, 而后予其吸入经酒精湿化过的氧气, 流量以每分钟6L左右为宜, 同时将0.5毫克的硝酸甘油置其舌下, 建立静脉通路, 再予其10mg硝酸甘油和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采取上述措施后, 经患者家属同意, 将患者移送医院, 在移送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患者在心率、血压, 以及呼吸灯等方面的变化, 以便及时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 (2) 急诊科抢救方法:当患者抵达急诊科时, 为降低回心血量, 首先让患者取端坐位或是半卧位, 而后使用血压计袖带或是止血带对其四肢进行轮流的捆绑, 血压计袖带的重启压力应低于舒张压10mm Hg, 每过20min对患者其中一肢做放松处理。之后, 利用鼻导管予患者酒精吸氧, 初始流量为每分钟1L左右, 而后增加至每分钟7L左右, 以使患者肺泡在通气功能上得到改善;对有呼吸性碱中毒症状的患者应给予面罩吸氧, 而后开通患者2~3根左右的静脉通道, 再应用微量泵将血管活性药物泵入, 期间需保持心电监护电极、深静脉置管、导联线以及漂浮导管的固定, 并做好维护工作[2]。对患者进行血压量测, 当发现患者收缩压<90mm Hg时, 使用甲肾上腺素或多巴酚丁胺加上多巴胺之类的正性肌力药物进行治疗;如患者呈现二氧化碳降低或是症状性低血压时, 使用毛花甙C等洋地黄类药物, 采取静脉注射方式, 缓慢注入0.2~0.4mg的药物, 待4h之后再次注入0.2mg药物, 对于有房颤快速心室率症状的患者可适当提高药物剂量;若患者收缩压超过90毫米汞柱, 利用硝普纳, 使用剂量为每分钟10μg至每分钟50~250μg, 或是使用10mg硝酸甘油加上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 使用时应时刻观察患者血压情况。在急救药物的使用上, 一般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 对患者注入3~5mg的码啡以扩张患者小动脉和外周静脉, 并起镇静作用, 之后对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进行严密观察[3]。其中, 80例中有60例发生容量负荷超重及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症状, 此时采用静脉注射法, 对患者进行30g左右的呋塞米注射, 针对呈顽固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 追加脑利钠钛, 采取持续静滴方式治疗;42例发生支气管痉挛症状, 处理方法为每隔5h左右, 利用葡萄糖水将0.2g左右的氨茶碱进行稀释, 而后采取静脉推注法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 需注意的是, 此法不适用于呈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4]。在对患者使用药物时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因选择强心药物, 以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预防感染, 消除水电角质紊乱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

2 结果

经过急诊救治, 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 72例心力衰竭症状减轻, 用药至减轻耗时45min~20h, 平均耗时3h左右;用药至症状消失耗时4~32h, 平均耗时6h左右。8例死亡, 死亡原因:顽固性心力衰竭1例, 心源性休克4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急诊救治成功率为90%。

3 讨论

由于急性左心衰竭竭病死率高, 病情发展迅速, 因而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抢救工作, 后果将极为严重。急性左心衰竭竭的发病诱因通常为患者情绪激动, 或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针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措施如下:

为降低患者肺血容量, 患者应取半坐卧位或是端坐位, 双腿自然垂下。由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症状, 需给予吸氧, 吸氧前应先用手背测试氧流量, 以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在患者吸氧时, 应严密观察患者状况, 若仍呈现呼吸困难症状, 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适量提高氧气流量。此外在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当中, 还需要同时治疗其诱因。为减轻患者肺水肿症状, 应保证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为1500mL以下, 1000mL以上, 同时保证每日水出入量负平衡为500mL左右, 以减轻患者症状, 使水钠潴留降低。待患者病情好转之后, 可逐渐改变出入水平衡, 并预防低血钠、低血容量、低钾血等症状的发生。在为患者选择药物时, 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如洋地黄制剂不适用于有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 此外, 若患者半个月前曾用过洋地黄制剂, 那么在该次使用时应将剂量减少一半;硝酸酯类药物不会对耗氧量造成影响, 且能够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缓解心脏负荷, 同时减少患者身体血管阻力及收缩压和左右心室充盈压;利尿剂可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容量负荷;硝酸甘油与血管扩张剂可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可快速降低其心脏负荷, 并稍微提升心率, 然而其对于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因而使用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症状, 且不宜连续1周使用过大剂量[5]。除上述外, 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对患者应尽快使用血压降低伴二氧化碳或是低灌注, 若灌注恢复则应立即停止使用;静脉滴注的速度以及药物剂量的大小应按照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综合上述, 针对患者个体病症、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的用药治疗, 可有效、迅速的缓解和消除患者症状, 表明该急诊救治手段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对急诊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方法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式分析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救治方法及临床资料。结果 经救治后, 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 72例症状减轻, 急诊救治成功率为90%。结论 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通过专业和及时的救治手段, 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强心,利尿,扩管,急诊救治

参考文献

[1]罗瑞星.120例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0) :68.

[2]何弥, 玉黄春.老年人急性左心衰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3 (7) :172-190.

[3]李惠芬.小剂量吗啡联合硝普纳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0 (4) :95-125.

[4]兰玉怀.急性左心衰60例临床救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7 (6) :220-235.

急诊左心衰竭 篇4

关键词:无创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76-02

急性左心衰竭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总发病率为2.3‰-2.7‰[1],住院病死率3%。患者往往迅速出现呼吸衰竭,组织灌注不良,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甚至危及生命,快速有效缓解症状对降低急性左心衰竭的病死率至关重要,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具有无创和并发症少的优点,能明显缓解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改善心功能[2-4]。2008年1月-2010年7月,我科用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3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①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5]:突发严重呼吸困难、胸闷、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紫绀,听诊双肺布满湿性啰音和哮鸣音,胸部X线片显示有肺水肿。心功能按NYHA分级诊断标准,均为Ⅲ-Ⅳ级;②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③神志清楚;④无合并恶性心律失常;⑤面部无畸形,试用全面罩通气不漏气且触发良好。排除标准:①自主呼吸微弱,心跳呼吸停止;②易误吸者吞咽反射异常,严重上消化道出血;③面部创伤、畸形,近期曾行面部或上腹部手术;④嗜睡、意识障碍或不合作者;⑤严重的胃肠胀气;⑥上气道机械性阻塞;⑦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1.2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7月间入我科符合以上入组和排除标准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0例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7-81岁,平均(61.37±11.25)。原发病:冠心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7例,Ⅳ级23例。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篇5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药物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1]。病情危急, 治疗必须及时迅速。其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左房压和 (或) 左室充盈压;增加左室心排出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 保证气体交换。本文总结了我院的临床经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0例, 男28例, 女12例;年龄48~87岁, 平均65岁, 80%患者大于60岁。冠心病27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6例, 高血压心脏病6例, 扩张性心肌病4例, 原因不明5例。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25例, 呼吸道感染7例;血压突然急剧升高8例, 排便用力后诱发2例, 快速性心律失常诱发1例, 情绪激动2例, 劳累3例, 输液过快1例;胸闷气促40例, 不能平卧33例, 心慌32例, 烦躁不安32例, 咳嗽咳痰29例,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7例, 心率增快超过100次/min36例, 两肺听诊均可闻及湿啰音。

1.2 辅助检查

X线胸片检查可示心影增大、肺门纹理增多、增粗或模糊, 肺间质水肿所致的Kedey-B线;双肺门有放射状分布的大片云雾状阴影, 或呈粗大结节影、粟粒状结节影。心电图是明确心脏节律的最根本手段。心力衰竭患者中心电图正常者罕见, 但异常心电图常不能提示其特异的基本病因。根据病因不同而异, 急性心肌梗死时可见心肌梗死的图形, 通常有ST-T改变和Ptfv1负值增大。超声心动图方法安全、简单而且随手可用。

1.3 治疗

应将血压快速降至正常水平, 以减轻左心室负荷。可首选硝普钠, 因其降压迅速, 并可同时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而改善心功能。对左心室衰竭具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缓解后不要立即停止静脉滴注降压药物, 以免使血压再度升高而出现病情反复。应及时加用口服降压药, 而后逐渐撤除静脉降压药。

1.4 疗效评定

根据入院时与出院前心功能 (NYHA分级) 的改善程度作为判定标准。心功能分级上调2级以上或达1级为显著好转, 心功能上调1级为好转, 心功能无改变为无变化, 院内死亡者为死亡。前二项为治疗有效, 后二项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选取观察40例左心衰竭患者, 经治疗后治疗结束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肺部啰音减少, 血氧分压有所上升。显著好转24例 (61%) , 好转12例 (30%) , 无变化3例 (6%) , 死亡1例 (3%) 。

3 讨论

急性左房衰竭多见于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的早期, 因为此时尚未出现肺小动脉的保护性收缩, 当回心血量增加时, 右心室心排出量可随之增加, 但由于高度狭窄的二尖瓣导致通过的血流增加不多, 造成左室排血小于右室射血, 其结果导致急性肺水肿。由于肺毛细血管楔压急剧升高, 症状的发展常极为迅速且十分危重。患者常突发重度呼吸困难, 每分钟呼吸达30~40次, 鼻孔扩张, 吸气时肋间隙和锁骨上窝内陷。患者常取坐位, 两腿下垂, 两手抓住床沿以协助呼吸[2]。同时频繁咳嗽, 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患者常极度烦躁不安, 大汗淋漓。皮肤湿冷、面色灰白、发绀。因急性心肌梗死引起者, 患者常有剧烈胸痛。听诊时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心脏听诊有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 P2亢进, 心率增快, 但常被肺部啰音遮盖而致听诊困难。由于患者激动, 交感神经激活致血管收缩, 动脉血压常升高, 偶有被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肺水肿。随着病情进展, 血压常下降, 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原则主要以扩血管药物 (ACEI、硝酸酯类药等) 、洋地黄和利尿剂等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方法, 纠正缺氧、有力利尿、适宜的强心、积极扩血管, 积极治疗诱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心律失常及输液过快等发病诱因应积极治疗, 非洋地黄治疗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 如果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无效, 患者出现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者可及时电击复律。高血压危象应首选硝普钠静脉点滴。急诊处理后, 应及时对基本病因和基础心脏病做出诊断, 如重度二尖瓣狭窄、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瓣膜穿孔及肥厚性心肌病等, 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 要围绕其发病机制, 积极纠正病理生理过程, 在对症治疗的同时, 要找出诱因, 采取有效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积极预防和治疗诱因也是减少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

老年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155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5例, 女70例, 年龄60~82岁, 中位年龄 (71.5±10.5) 岁。病程1d~2周。所有病例经心肌酶、超声心电图、胸片、血生化检验均符合急性左心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突发起病, 有不同程度胸闷、呼吸困难、急促、端坐呼吸、伴有烦躁、紫绀、大汗等, 其中48例严重者咳粉红色泡沫样痰;107例两肺可闻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奔马律。血压≥150/90mm Hg95例, 最高200/130mm Hg;心率≥125次/min124例, 其中快速心律失常70例, 指脉血氧饱和度60%~90%89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基础性疾病构成, 临床表现、病因及临床应用酚妥拉明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2h后胸闷、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焦虑、大汗淋漓、紫绀等症状消失, 心率降至100次/min以下, 其他心功能指标均改善Ⅱ级以上;有效: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双肺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 心率有所下降、血压、呼吸、指脉血氧饱和度恢复至病前水平;无效:2h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恶化, 心功能降低Ⅰ级以上或死亡者。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础性疾病构成

155例患者中, 冠心病4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31例, 风湿性心脏病20例, 肺心病26例, 心肌病13例, 甲亢性心脏病7例。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心衰竭发病率较高。

2.2 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不同的基础性疾病的症状, 进行对症治疗。取半坐卧位, 双下肢下垂, 休克患者取平卧位缺氧治疗:吸入体积分数为25%~35%酒精湿化的氧气, 低氧血症者给予面罩吸氧 (流量4~6L/min) , 严重呼吸衰竭者行无创机械通气以改善缺氧。利尿治疗:快速静推呋塞米20~40mg。镇静治疗:生理盐水9m L、吗啡10mg, 分3次静推, 间隔15min。强心治疗:静脉注射毛花苷丙0.2~0.6mg。以氨茶碱250mg解除支气管痉挛。扩张血管治疗:酚妥拉明10mg、硝酸甘油5mg同时加入5%葡萄糖液250m L中缓慢静脉滴注 (10~15滴/min) , 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00~130/60~80mm Hg。

2.3 疗效分析

用药后2h后, 症状缓解者132例, 有效率85.16%。其中30min内缓解75例占48.39%, 0.5~1.0h缓解38例占24.52%, 1~2h缓解19例占9.03%, 无效15例, 死亡8例占5.16%。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 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心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老年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常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如抢救不及时或与气管哮喘、COPD等混淆而发生误诊, 患者的死亡率会很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本组调查结果提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多为冠心病 (41.94%) 、高血压性心脏病 (34.19%) 。所有患者的发病皆有明确诱因, 且多数诱因是可预见并可预防的, 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时, 要高度警惕左心衰竭的存在。同时, 医生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对患者基础疾病史的询问对于及时、准确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旦诊断为左心衰竭则需及早进行抢救治疗, 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利尿、强心、吸氧、解痉、镇静以及扩张血管治疗。酚妥拉明能阻断α1-受体, 抑制儿茶酚胺引起的缩血管作用,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循环阻力, 减轻心脏后负荷。硝酸甘油能通过提供外源性NO, 发挥NO舒张血管平滑肌, 减轻钙通道受阻, 进而扩张血管的作用[2]。本组患者的治疗采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扩张血管, 调查结果表明, 有效率可达到85.16%。

4 结语

在老年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吸氧、利尿、强心、扩张血管等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 还需注意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需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 以防止左心衰竭的突然发生。

摘要:目的 对急性老年左心衰竭的的病因, 临床特点及治疗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本院心内科155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病因及临床采取利尿、强心、吸氧及应用酚妥拉明联合硝酸甘油扩张血管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心衰竭发病率较高。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酚妥拉明联合硝酸甘油扩张血管, 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 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心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 吸氧、利尿、强心、扩张血管等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需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 以防止左心衰竭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左心衰竭,临床表现,酚妥拉明联合硝酸甘油,疗效

参考文献

[1]匡素清, 李永芳.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 (5) .

老年左心衰竭34例误诊分析 篇7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30例, 女性4例, 年龄60~82岁。有心脏病史27例, 具体为高血压病8例, 冠心病1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6例。既往未发现心脏病史7例。既往有慢支病史8例。合并糖尿病者15例。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本组22例发病具有明显诱因, 受凉引起16例, 劳累引起6例, 无明显诱因12例。主诉为咳嗽、咳痰30例, 胸闷、气短34例。其中23例患者阵咳以夜间为重, 18例咳白色泡沫痰, 5例干咳。嗜睡2例, 失眠、夜间头痛1例, 乏力、纳差15例, 易疲倦5例。体位方面, 27例需高枕卧位, 7例可以平卧。肺部罗音:湿罗音10例, 哮鸣音8例, 同时有湿罗音和哮鸣音16例。心率100次/分以上12例, 心界向左扩大14例, 心尖部闻及收缩期杂音2~3/6级5例, 闻及舒张期奔马律12例, 肺动脉第二音亢进7例。

1.3 误诊疾病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4例, 慢性支气管炎8例,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4例, 间质性肺炎2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5例, 误诊为脑梗塞1例。

1.4 主要辅助检查

32例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紊乱, 12例左室轻度扩大, 5例呈主动脉型心脏, 17例心脏大小正常。心电图示心房纤颤9例, 窦性心动过速10例。

1.5 治疗经过

入院前在当地诊所或外院及我院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20例,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7例, 间质性肺炎2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5例, 并给与相应治疗3~20天, 无效或症状加重, 来我院治疗, 经诊断为左心衰后改为扩血管, 利尿, 强心治疗, 3~7天病情明显缓解。

2 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 心脏在形态上和功能上都发生一系列改变。据研究, 从中年起心脏指数每年下降0.8%, 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供血不足, 也影响心肌收缩力。加之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 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 一旦受到心脏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 易发生心力衰竭。发生心衰时因左心室排血不足, 导致肺静脉淤血, 肺毛细血管压升高, 严重者可出现肺间质水肿, 乃至急性肺泡性水肿。早期临床表现为阵咳, 胸闷, 气短, 重者不能平卧, 双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音, 常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疾病, 其中误诊以呼吸道疾病为多。总结其误诊原因为:

(1) 老年人的心脏病谱与其他年龄组不同, 即使“没有心脏病”的老年人, 其心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其实从本组病例来看, 本来认为无心脏病的病人, 最后确诊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这决定了老年人心衰的病因和诱因有一定的特点。 (1) 多病因性:引起老年人心衰的原因, 往往是几种心脏病同时存在, 但以其中一种为主要原因, 其他则参与并加重心衰程度, 因而使病情复杂化。本组资料中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6例, 也说明了这一点。 (2) 冠心病和高血压是引起老年人心衰的最常见原因, 本组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分别为8例及13例, 这是因为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缘故。 (3) 老年人特有的退行性变引起的心衰在老年人心衰的病因中有一定的数量, 瓣膜钙化、瓣膜粘液样变、淀粉样变性等均是老年人心脏退行性变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因为是退行性变, 且症状常不重, 故易漏诊。此组病人常认为无心脏病, 本组病例中就有7例。 (4) 医源性病因:本组病例中个别患者最初确为上呼吸道感染, 但在治疗过程中大量或快速输液, 摄取钠盐过量, 或其他疾病长期不适当的服用类固醇激素等情况下发生的心力衰竭, 症状越来越重, 这是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较差的反应。 (5) 诱发因素:在各种诱发因素中, 以呼吸道的感染性疾病最为重要, 它们加重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衰, 其次是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固然可以诱发心力衰竭, 但也可以是先有心力衰竭, 然后发生心律失常, 后者使心力衰竭加重。此外, 常用剂量的心得安、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及输血、输液、贫血、肺栓塞、肾功能衰竭、劳累、情绪激动、饱餐等皆可诱发心力衰竭。由于老年人心脏所特有的退行性变化使之更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这些因素的介入治疗在预防老年人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对老年左心衰缺乏临床经验。老年人常有 (1) 病史叙述不清, 意识障碍和失眠较年轻病人更常见。老年患者多有脑动脉硬化, 或曾患过脑血管疾病, 使大脑功能受损, 记忆力减退, 一方面所供病史不十分可靠, 另一方面, 发生心衰后心排血量降低, 往往使已有不同程度脑动脉硬化的脑供血进一步减少, 从而导致意识障碍和失眠等。本组病例中有2例嗜睡, 1例失眠, 夜间头痛, 长时间误诊为脑梗塞。 (2) 多种疾病共存, 互相影响, 可以掩盖或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本组资料显示胸片仅8例出现左室轻度扩大, 而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也只有6例, 而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共存, 各种疾病之间互相影响, 常产生不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或产生与心衰类似的症状, 导致诊断上的困难。例如气短是心衰常有的症状, 但在老年人, 气短可以由于慢性肺部疾患, 肥胖或贫血所致, 踝部水肿可能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或血清白蛋白过低所致, 而不一定是心衰的表现。 (3) 老年人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胸痛多不剧烈, 可为无痛性心肌梗塞, 因为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更多见于小分支而非主支, 也可能由于心脏传出神经阻断或对痛觉敏感性下降有关。此外, 老年人合并糖尿病增多也是造成无痛性心肌梗塞的原因之一, 因为疼痛不剧烈或无疼痛, 常不被重视, 以致延误诊断, 或仅出现胸闷, 气短, 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本组病例中有12例被误诊为此两种疾病。 (4) 心衰的主要症状气短在老年人也多有变化, 不少老年人即使有心力衰竭存在, 但活动时并不感到明显气短, 而是表现为极度疲倦, 不愿行走, 多走几步亦感劳累, 更极少发生端坐呼吸和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年轻人一样往往是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 但老年人白天发作性阵发性呼吸困难并不少见, 具有同样的临床意义。 (5) 咳嗽、胸闷是老年左心衰患者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常见症状, 但两种症状发病机制不同。左心衰咳嗽、胸闷为肺淤血所致, 夜间症状重, 而呼吸道感染多为清晨、白天, 无夜间加重表现。 (6) 也不能用心率的快慢来判断老年心衰是否存在。老年人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脂肪侵润, 酸性粘多糖潴留, 窦房结起搏细胞减少, 周围纤维化, 起搏频率减低, 加上老年人左室舒张期顺应性差, 舒张期心室充盈时间延长, 心搏次数降低。当心脏负荷加重或心力衰竭时心率可不加快, 本组仅12例 (35.3%, 12/34) 发作心衰时具有心动过速, 也说明了这一点。

(3) 临床医生缺乏细致的工作作风, 表现为询问病史简单, 查体粗糙。本组患者中有湿罗音10例, 哮鸣音8例, 同时有湿罗音和哮鸣音16例, 心率100次/分以上12例, 心界向左扩大14例, 心尖部闻及收缩期杂音2~3/6级5例, 闻及舒张期奔马律12例, 肺动脉第二音亢进7例。如果对这些体征详细分析, 密切观察, 就会得出不仅仅是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可减少误诊。其次, 面对老年人隐性心力衰竭缺乏警惕性, 知识面狭窄, 在鉴别诊断上存在片面性, 只注意肺部疾病而缺乏整体观念, 对咳嗽发作时间及伴随症状不能仔细询问及分析, 常误诊为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等, 住院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效果不好, 寻找治疗无效的原因, 而单纯认为是由于老年人经常使用抗生素, 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之故。另外, 长期卧床者发生心力衰竭时可无明显的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 而以疲乏无力为主, 更应高度警惕和重视。

3 结束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 老龄患者亦随之增加。为避免老年左心衰误诊, 对有呼吸道症状及其他不可解释的症状的老年患者, 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并注意鉴别诊断。若有 (1) 一般体力活动出现心悸、气促、脉搏明显增快; (2) 尿量减少大于体重增加; (3) 夜间睡眠中气短、憋醒和/或头部垫高后呼吸觉舒适; (4) 肺底呼吸音减低和/或细湿罗音; (5) 颈动脉搏动增强、肝脏淤血肿大时, 要考虑左心衰可能, 及时行胸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和原发性心脏病, 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参考文献

[1]张子彬, 郑宗锷, 等.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9:401—404.

[2]郭建杏.老年左心衰86例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 21 (12) :667.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护理探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将对该院前来就诊的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在62~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7±1.1)岁。冠心病患者为27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3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为2例、二尖瓣膜脱垂综合征患者为1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肺部啰音、急性水肿、脉搏加速甚至心跳骤停等。

1.2 方法

对自2012年1—12月前来就诊的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结果进行统计。

1.2.1 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

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若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面色等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配合其进行抢救。

1.2.2 体位护理

若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应立即指导患者取坐卧位,并使用软枕将患者背部垫起,将其双下肢下垂,目的是减少患者心脏回心血量[1],待患者症状缓解后指导患者取左侧半卧位、右侧半卧位或左右侧半卧位相交替,防止患者发生褥疮并发症,加强患者肢体运动,方式包括主动或被动,防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并发症。

1.2.3 用药护理

由于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伴有显性或隐性心供能受损现象,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时,输血应尽量采用葡萄糖为主,避免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加重患者心脏负荷。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反应,若患者反应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2.4 吸氧护理

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可对其进行间断性吸氧,吸氧速度应控制在4~8 L/min,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将吸氧速度调整至2~4 L/min。湿化瓶内应加入乙醇,乙醇浓度为60%,其目的在于使出现急性肺水肿的患者降低其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痰形成减少[2]。

1.2.5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大多较为严重,因此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影响抢救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讲解病情相关知识,可适当给予患者自信心,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1.2.6 饮食护理

患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并遵循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等饮食原则,使患者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可适当食用膳食纤维,防止患者发生便秘,增加心脏负荷,必要时给与患者缓泻剂[3]。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

2 结果

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为30 min~24 h,平均时间为0.8~0.4 h,其中36例患者成功治疗并出院,成功率为92.31%;死亡患者为3例,死亡率为7.69%,死亡原因为心源性休克患者1例、室颤患者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例。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压、心率水平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简称ALHF,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特点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致死率较高等,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

该文研究可知,使用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吸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时的临床特点与抢救措施,并加强对患者监护,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准确及时的药物治疗是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将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合理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自2012年1—12月前来就诊的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吸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为30min24h,平均时间为0.80.4h,其中36例患者成功治疗并出院,成功率为92.31%;死亡患者为3例,死亡率为7.69%。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压、心率水平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使用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吸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基础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翁志忠,陶延芳.老年急性左心衰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11,46(1):51-52.

[2]殷民,翁志忠,陶延芳.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9,46(1):122-123.

急诊左心衰竭 篇9

关键词 BiPAP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竭 疗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27

临床上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是严重的急危重症,处理不及时,可以引起各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危及生命。而抢救过程纠正缺氧对终止心肺功能障碍的恶性循环至关重要,若不及时纠正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死亡。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与2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各种急性左心衰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5.3±7.9岁。对照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65.1±8.4岁。患者均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煩躁、出汗、紫绀,两肺均有中等量以上哮鸣音及湿啰音,部分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1],均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Ⅳ级,神志清楚。

方法:两组均予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治疗。治疗组BiPAP模式S/T,辅助通气压力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调节,从低水平开始,逐渐增加到患者能耐受的治疗水平,吸气压力(IPAP)10~20cmH2O,呼气压力(EPAP)4~12cmH2O,呼吸频率(RR)18~20次/分,氧浓度30%~50%,持续使用2~12小时,病情好转后间断使用至停用。对照组采用一般鼻(面)罩吸氧。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2小时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如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紫绀、两肺哮鸣音及湿啰音等。动态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疗效判断标准[2]:①显效:治疗后2小时呼吸困难、紫绀、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哮鸣音和湿啰音均消失或显著减轻,能平卧,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后2小时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增高或接近正常;③无效:治疗后2小时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7%,显效率76.7%,无效率3.3%。对照组总有效率78.6%,显效率42.8%,无效率21.4%。两组间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急性左心衰主要表现重症呼吸困难、紫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两肺哮鸣音和湿啰音等,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急性左心衰竭发展到肺水肿阶段以后,呼吸道和肺泡的大量分泌物及肺泡萎陷,可造成低氧血症,加重心肌缺氧,并使心功能迅速恶化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纠正低氧血症、阻断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关键[3]。此类患者一般氧疗不能迅速改善症状,而机械通气是改善患者严重缺氧的快速有效方法。无创通气可以通过增加肺泡压,减少肺水肿时肺泡毛细血管液体渗出,使肺泡内间质水肿减轻,并可使气道内的泡沫破碎,增加潮气量及肺的顺应性,从而提高氧分压,改善呼吸动度和血氧饱和度[4]。

BiPAP通气改善左心衰的机理:①增加胸内正压,降低心脏前负荷,增加心排出量,并减少回心血量,改善心功能。②降低耗氧量,减少呼吸肌作功,利于减轻心脏负荷,正压通气可通过增加氧输送,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③气道正压给氧可防止和减少肺毛细血管液体渗出,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肺泡和肺间质水肿,扩张陷闭肺泡,保持功能残气量,增加肺组织顺应性,促进肺泡气向血流弥散,改善肺弥散功能,从而提高PaO2,降低PaCO2。④低氧血症纠正后,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可以充分显效。

两组中,BiPAP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6%,BiPA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急性左心衰竭早期积极的无创正压通气支持能改善左心功能,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改善低氧血症,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提高了左心衰竭抢救的成功率。BiPAP无创正压通气具有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并存的特点,无需建立人工气道,且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所以急性左心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该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以更迅速地缓解肺水肿的症状,纠正缺氧,改善心肺功能,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89.

2 叶任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5-169.

3 林宏扬,闫乐京,高艳玲,等.双水平或呼吸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难治性左心衰6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9):1545-1546.

4 杨荣利,李元忠,赵亮,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3):199.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的临床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74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8例 (本临床研究的分组情况都是依据患者自己的意见) 。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42例, 女性患者36例, 年龄27~78岁, 平均年龄56.9岁, 其中原发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21例, 冠心病16例, 风湿性心脏病12, 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 急性瓣膜病变9例, 扩张心肌病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7例, 女性患者31例, 年龄32~73岁, 平均年龄54.6岁, 其中原发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23例, 冠心病19例, 风湿性心脏病14, 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 急性瓣膜病变5例, 扩张心肌病7例。上述所有的患者都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有关诊断标准, 并且出现疲劳乏力、大汗、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水泡音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症状、体征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辅以无创正压通气的急救疗法 (治疗组)

治疗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辅助呼吸[4], 同时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抢救, 给予吸氧、利尿剂、强心剂、对于血压升高者使用硝酸甘油治疗, 严重者可在入院后再使用吗啡8~12mg[5] (院前抢救慎用吗啡) 。

1.2.2 采用常规药物急救方法 (对照组)

对治疗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抢救包括:常规给予吸氧、利尿剂、强心剂、对于血压升高者使用硝酸甘油治疗, 严重者可在入院后再使用吗啡8~12mg。由于使用强心剂洋地黄等药物和吗啡, 要注意在用药后检测血药浓度、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防治特殊体质的患者药物过量或中毒。

1.3 疗效判定指标

判定急救效果时可应用一下指标:①无咳粉红色泡沫痰;②神志清醒;③呼吸频率小于每分钟25次;④肺内湿啰音面积不超过腋中线;⑤可处于仰卧位 (即夹角小于60°) 。⑥无发绀现象。显效:符合以上标准6条, 症状在30min内减轻, 尿量增加, 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正常或明显好转;有效:至少符合以上标准3条, 症状在50min内减轻, 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所好转;无效:符合以上标准少于2条, 症状缓解时间多于2h。

2 结果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辅以无创正压通气的急救方法与采用常规药物急救的方法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比较数据如下:

①治疗组:显效47例 (60.26%) , 有效24例 (30.77%) , 无效7例 (8.97%) , 总有效率91.03%。

②对照组:显效31例 (39.74%) , 有效23例 (29.49%) , 无效24例 (30.77%) , 总有效率69.23%。

两组数据比较, 痊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 P<0.05, 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急性病变而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性、急骤性的降低而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急性综合征。临床上急性左心衰竭较为常见, 属于急症, 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急救工作的开展是否及时合理与患者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无创正压通气可帮助患者减少呼吸肌做工, 使肺泡内渗出减少, 增加肺泡内压, 改善肺氧和功能, 增加血氧饱和度, 同时通过减少静脉血回流使左心前的负荷也减轻, 从而患者的缓解心衰症状[6]。急性左心衰竭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前急救中都是常见危重症, 但由于实际条件不同, 使得在院前急救的救治往往受客观因素制约, 影响患者的后续康复。对于此类患者的急救的特殊性, 常常在入院前要进行院前抢救, 而在实际工作展开中常出现急救人员经验不足、急救药物有限、实施操作空间狭小、急救设施有限等客观条件的不足, 对于多种通道输液的使用和心肺复苏等操作往往也需要多位医务工作者的配合, 这无疑为急救治疗增加了难度。因此寻找更加高效、便捷、有效的急救方法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控制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组使用所示数据表明, 通过对院内急性左心衰竭应用常规药物急救同时辅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急救方法与单纯常规药物急救方法的对比观察发现, 患者症状减轻减缓时间短, 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快。无创治疗不需开创口插管, 患者接受度高, 顺应性好, 同时还具有美观性好的优点。所以在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过程中, 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体征、问诊既往病史和指标观测等方面综合得出初步结论, 迅速做出诊断。然后应马上给予药物治疗并且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辅助呼吸, 为患者获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和后续治疗的保障。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急救措施,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提高对其诊疗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有156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8例, 将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辅以无创正压通气的急救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急救方式, 对两组进行疗效的分析与比较,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急救效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显效47例 (60.26%) , 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显效31例 (39.74%) , 总有效率为69.2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 (P<0.05) 。结论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对急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非常显著, 具有起效时间快, 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少的优点, 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急救,临床分析,无创正压通气

参考文献

[1]黄勇先, 李旭东, 钱中良.双水平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伴严重低氧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23 (12) :76-77.

[2]潘少奕.急性左心衰患者36例急救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0 (10) :2747-2748.

[3]祁必富, 杨卫泽, 魏婕, 等.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疗效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 2010, 11 (6) :330-331.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 (3) :198-208.

[5]谭建新, 关永东, 吗啡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安全性[J].南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11 (5) :630-632.

上一篇:企业生产流程下一篇:心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