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园区(通用8篇)
功能园区 篇1
一、前言及研究背景
莱芜市园区的建设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对促进本市经济发展, 吸引外资、吸纳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产业聚集效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现明显, 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对凸显规模的园区发展如何进行管理,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如何优化园区创新环境, 促进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如何提升本市园区服务功能, 发挥园区最大优势, 促进莱芜经济大发展是现在园区建设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园区经济是指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模式, 它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 在一个在地理区域内, 聚集的大量企业或产业群体, 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莱芜市园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城市的配套措施脱节
调查显示, 关于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几个题目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
如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4 5.8%, 制约所在园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3 8.5%;园区区位环境差2 7.4%。发展产业园区最应该改善的是:科学规划发展布局5 6.2%;理顺管理机制41.7%。
莱芜市本土资源上只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科学研究院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业等文化产业较少, 更需要通过园区建设打造综合性的知识创新社区, 聚集文化产业。而现有的大学、镇区、园区三者之间互动并不多, 人才、土地等资源尚未形成整合效应, 也阻碍了园区的发展。
2. 经济园区缺乏核心大企业, 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难以实现技术外溢效应
调查问卷显示, 在本市招商引资及项目储备方面:引进落地国内省外企业的比例是30.4%;引进境外投资企业比例是1 0.1%;而项目资金的的完成度担忧, 只有3 5.8%的招商引资企业的资金全部到位。
虽然政府在资源和政策上更多地向园区核心企业倾斜, 但项目招商难度大仍是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3. 过分使用园区优惠政策, 造成土地等资源严重浪费
为鼓励园区尽快发展, 政府对进驻园区的企业, 不断推出非常优厚的优惠待遇, 将土地出让价格一降再降、降低厂房租用费用, 降低其他费用征收标准, 这样造成了土地使用效率很低和现有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 由于优惠政策的引诱, 企业为了寻求最大好处而出现了在相邻园区间进行迁移的现象, 而等优惠政策一过, 这些企业就又迅速转向新的优惠园区, 对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4. 个别园区忽视环境保护, 造成污染严重
调查显示园区的基础设施与条件的评价中, 环境保护这一项满意度只有1 8.6%, 而不满意的比例为5 4.4%。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选择园区环境差的比例为35.6%, 对政府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的建议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比例为57.3%。
口镇工业区的化工区污染最为严重, 以固德化工最为典型。工业园内一座座化工厂遍布在青山绿野, 一支支高耸的烟筒冒着黄烟, 原先清澈的小河流淌着滚滚的黄水, 空气中弥漫着刺耳的气味, 一种比火化场更难闻的气味。村民家不敢开窗, 不敢再用河水浇地, 不敢再喝自己家井里的水, 有许多家庭为了不让下一代再受污染, 被迫到城里或者离家乡很远的地方买房子。
5. 招商机制不完善, 利用外资方面问题突出
伴随招商机制的不健全, 外资的利用存在以下问题:利用外资增长缓慢, 引进外资总量规模相对较小;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力度有待加强 (外商投资过于集中于制造业, 第三产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呈不均衡发展态势。制造业利用外资占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90%以上, 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仅为1 2%以下) ;市区镇之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现象凸现。外资大项目相对较少, 产业辐射作用不强等。
三、园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 更新观念, 统筹规划, 创新发展理论
第一、根据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着眼城市的长期发展。经济园区发展应是是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趋势,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二、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园区体系, 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一个城市的园区体系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商贸物流和科技园区, 各类园区在空间上科学布局, 在等级上错位分工, 在产业上各具特色, 在功能上协调互补, 在发展上和谐共进。
根据孙万松和孙启功的城市竞争力三角模型, 园区是城市发展的稳固载体, 好项目、好企业、好品牌则是园区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三角力量。
园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一方面对于推动城市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的建设以及提高城市的经济实力、集约能力、信息化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将整合带动本市的管理能力、外交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各方面的相互互补共同提高, 产生1+1>2的效能, 是园区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正相关性增强, 最终推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
第三、实现政策优惠型园区向“理念型和创意题材型”的现代化的经济园区转变, 带动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四、紧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潮流, 培育我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2. 经济园区服务功能的提升关键在于实现“二次”创业:从产业发展区到产城融合区
综合服务功能是“二次创业”的必备条件, 一是为企业提供最优的服务, 提高办事效率, 简化办事程序;二是建立高效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 为企业进驻园区搭建良好平台。
3. 转变招商引资思路, 完善利用外资的服务体系
转变招商引资方式, 需要明确的产业定位, 致力于引进“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和“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的“三高三低”项目;注重由引进外资转到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并举;注重抓外资大项目转到高端小项目兼顾, 除了吸引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明显的项目, 还要吸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高端小项目。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系统的对外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外资产业导向,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引资力度。
4. 健全经济园区服务体系, 完善园区各项体制和制度的建设, 强化管理服务功能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使园区内企业与所在区域的企业能够联手营造相关的销售服务网络。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园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政府的引导和产业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其辐射和集群效应;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市场运行和调节的规则体系, 制定规范的入园规则, 完善服务体系, 为入园企业创造一个自由、公平、安全的生产和工作环境, 全面提升莱芜市经济的产业水平, 带动本市经济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海林.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邯郸学院学报, 2010 (4)
[2]张海亮, 高红莉.“现代园区经济”发展探析[J].城乡建设, 2003 (7)
功能园区 篇2
我国现阶段为发展对外贸易而实行特殊海关监管和税收、外汇政策的保税区域大致分为四种: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它们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区内设置隔离设施及监控系统,由海关实行封闭监管。其中,前三种保税区域分别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优势,但也同样存在功能缺失,而保税港区则综合了前三种保税区域的所有功能,并实现区港合一,拥有其他保税区域所没有的口岸功能。
保税区拥有进行国际贸易、国际中转、保税仓储、物流、保税加工等功能,但它设置在港区之外,且没有出口退税功能,货物只有在实际离境之后才能进行出口退税。
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货物自境内区外进入区内即可办理退税。但出口加工区的主要功能仅限于保税加工,区内除了可以进行出口加工和提供专为出口加工企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仓储和货物进、出的运输服务,不得经营商业零售、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及其他与加工区无关的业务。出口加工区设置在港口之外,因此也没有口岸功能。
保税物流园区是应区港联动,整合保税区的仓储功能和邻近港口的装卸、运输功能,实现保税区域与港口一体化运作的需求而设立的,它是在保税区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在保税区和港区之间开辟直通式通道,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物流园区具有国际贸易、国际中转、保税仓储等功能,货物入区退税,但不能进行加工制造业务。物流园区虽然有专门通道与港区相连,但在监管上仍与港口分属不同海关,因此不具有实际的口岸功能。
物流园区功能定位初探 篇3
1. 物流园区功能定位的含义及原则
物流园区的功能指的是构成物流园区的各个子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这些能力通过有效整合而构成物流园区的总功能。物流园区的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 具体业务功能及社会功能。具体业务功能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咨询、辅助功能等;社会功能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区域整合及产业提升等。园区功能的实现首先取决于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和设计。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具体业务功能的定位。
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就是根据市场需求, 通过分析现有条件确定其主要服务对象和提供何种物流服务功能要素的过程。功能定位是物流园区系统规划工作中的首要环节, 决定着物流园区的发展方向, 并进一步影响到其他工作, 如选址和园区设施布置等, 决定内部的设施要求和相应的规模。从一定程度上, 功能定位直接关系到物流园区的发展前景, 决定其生死存亡。
物流园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 它的整体效率依赖于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有机协调与配合。物流园区功能定位应以满足物流服务需求并实现园区总体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因此, 物流园区功能定位应遵循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达到高起点高水平要求、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具有良好的可调整性、达到系统集成一体化、符合经济性与适应性的要求、有助于培育物流核心企业联盟等原则。
2. 影响物流园区功能定位的要素
2.1 物流需求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 它涉及到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物流需求分析是将物流需求与产生需求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相关分析的过程。
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要根据城市或经济区域物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结果来确定的。因此, 物流需求分析是确定物流园区功能的重要依据, 它是进行物流园区功能定位考虑的首要因素。
区域物流需求的构成要素是十分复杂的, 主要包括物流需求的数量、时间、空间、结构和层次等。做好物流需求预测就是分别对这些要素进行预测。
(1) 物流需求的数量。物流需求的数量是指在区域物流规划中, 所在区域内以及该区域与周边区域发生的对物流服务需求数量的大小。具体的相关指标包括运输量、仓储量、配送量和流通加工量。这些数据指标的预测可以根据以往数据, 通过建立物流需求函数来计算获得。
(2) 物流需求的时间。物流需求的时间是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区域物流的需求量, 主要分析物流需求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物流需求量的大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 应根据经济发展规模和预期的经济发展速度, 分析在不同时间阶段对物流的需求量。这种波动可以通过统计学中的预测方法包括定性法、因果法、时间序列法来获得。
(3) 物流需求的空间。物流需求的空间是指在同一时间段, 不同局部区域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 即按照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来分析物流需求量的大小。这一指标将影响物流园区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
(4) 物流需求的结构。物流需求的结构是指各物流需求之间的比率, 主要有区域内的各种物流需求比率和区域内与区域间的物流需求比率。主要衡量指标有:区域内城市居民的社会物流需求量所占全社会 (区域) 的比率;区域内各种批发市场的物流需求占全社会 (区域) 的比率;区域内生产企业物流需求占全社会 (区域) 的比率;区域内各类商业企业物流需求占全社会 (区域) 的比率;区域内与区域外的物流需求比率。
(5) 物流需求的层次。物流需求的层次按其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只向需求方提供仓储、存货、发货、运输和分拨;第二层次, 除以上服务外还参与订货处理、采购和生产计划;第三层次, 除以上服务外还帮助实现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和信息通信系统。
2.2 产业分布结构
不同的行业, 同一行业中不同的发展层次和业态, 产生的物流需求各有侧重。一般来说:
(1) 制造业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较高;
(2) 零售业对快速、高效配送及流通加工的需求突出;
(3) 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对运输中转、集装箱拆拼加工、干线运输作业的需要突出;
(4) 各种会展业对快速、高效配送及流通加工的需求同样突出;
因此, 了解物流园区内或周边区域的产业结构才能准确确定园区的物流需求, 进而使得功能定位符合这种需求特点, 使园区起到整合区域经济的作用。
2.3 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物资流通量, 直接影响着物流园区服务需求的内容、数量、质量。各国和各地区的情况都表明, 经济增长, 物流需求量也随着增长。对物流园区所在的区域及其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与规模进行深入分析, 是物流园区功能定位的基本前提。
同时, 物流园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将会涉及包括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等一系列区域社会发展条件问题, 这其中既需要宏观层次上政府对管理体制、市场培育、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物流存量资产整合等问题发挥作用, 也需要在运作层次上对区域城市化与中心城市现代化进程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2.4 交通区位条件
物流园区所处的交通条件和交通干线类型既是功能定位选择的基础, 也是其制约。区域物流园区需要有良好的经济地理条件, 以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物流服务。
交通区位特征包括地理位置、综合交通条件、区域内产业结构及规模、辐射能力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带来服务的便利性, 同时, 有利于降低经济园区内企业的物流成本, 从而提高园区竞争力。处于不同区位特征下的物流园区, 其功能定位也各不相同, 一般说来:
(1) 处于交通干线密集, 运输类型齐备 (至少应拥有公路、铁路、水运、航运中的两种) 的区位环境下, 物流园区最适合定位为交通枢纽型, 因为这种交通条件最有能力提供大批量货物的吞吐、转运, 实现规模运输。
(2) 处于服务区域中公路交通密集的节点, 易于建立以物流配送、分销、仓储、供应链管理为主的区域型配送中心或城市性配送中心。
(3) 处于某一种或几种产业集聚度较高区域的园区适合定位为专业市场型物流园区, 为其锁定的行业提供专业或整合物流服务。
(4) 在邻江、靠海、机场和陆路口岸附近易发展成国际型物流园区。
(5) 航运应发挥运输速度最快的特点, 发展以航空快递货物运输、快速货物配送、鲜活货物快运为主的空港物流园区。
2.5 人才、技术条件
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与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 是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在保障。因此, 物流园区在进行功能定位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才与技术条件, 功能的定位因符合区域的人才、技术现状。
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外, 还需要有前瞻性, 特别是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能够创造合理化的物流条件、有组织人力为物流合理化而奋斗的魄力。而园区建设所需要的先进的物流技术是以运输技术、仓储技术、信息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等支持的技术组合, 能够充分体现现代物流管理的技术创新, 诸如零库存、及时供货、协同配送等物流技术目标。
3. 物流园区类型的确定
根据物流园区的依托对象及国家标准将物流园区类型划分如下:
3.1 货运枢纽型
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a) 依托空运或海运或陆运枢纽而规划, 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形式或两条不同的运输干线衔接;
(b) 提供大批量货物转换的配套设施, 实现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
(c) 主要服务于国际性或区域性物流运输及转换;
注1:空港物流园区依托机场, 以空运、快运为主, 衔接航空与公路转运;
注2:海港物流园区依托港口, 衔接海运与内河、铁路、公路转运;
注3:陆港物流园区依托陆港, 以公路干线运输为主, 衔接公铁转运。
3.2 生产服务型
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a) 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产业园区而规划;
(b) 提供制造型企业一体化物流服务;
(c) 主要服务于生产制造业物料供应与产品销售。
3.3 商贸服务型
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又分为国际贸易型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型物流园区。以港口、陆路口岸及海关监管通道相结合的为国际贸易型物流园区;为其锁定的行业提供专业或整合物流服务的为专业市场型物流园区, 以上两者都需符合以下条件:
(a) 依托各类大型商品贸易现货市场、专业市场而规划, 为商贸市场服务;
(b) 提供商品的集散、运输、配送、仓储、信息处理、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
(c) 主要服务于商贸流通业商品集散。
3.4 配送中心型
这种物流园区是以向各个地区提供商品配送服务为存在基础的, 根据园区辐射大小的不同, 它可以分为两种:区域配送型物流园区和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它们应符合以下条件:
(a) 多种运输方式骨干网交汇的中转枢纽, 或跨区域长途运输和城市区域配送体系的转换枢纽;
(b) 城市性配送中心型物流园区, 与终端消费直接相关。
3.5 综合服务型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以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为存在基础, 一般依据交通条件、周边企业、生活群落的不同而相应地有不同的服务定位, 它应符合以下条件:
(a) 依托城市配送、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多元对象而规划;
(b) 位于城市交通运输主要节点, 提供综合物流功能服务;
(c) 主要服务于城市与区域运输和配送体系的组织。
(d) 通常提供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及散杂货的中转、仓储、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
4. 不同类型物流园区的功能分析
不同的物流园区由于类型不同, 在功能定位上有不同的要求, 而且物流园区所能提供的服务与园区内物流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但总体上说, 物流园区的功能一般包括基本功能、延伸服务功能和配套服务功能三个方面。
功能园区 篇4
1. 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
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是配合洋山国际枢纽港建设并与之共同发展的, 位于上海南部。主要功能是进出口贸易和加工业务, 具体包括:国际中转功能、国际加工配送功能、国际采购功能、转口贸易功能。
2.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主要为外高桥自由贸易区内的公司和浦东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提供服务, 并为金桥开发区和浦东新区的各类企业提供国际和国内的现代物流服务。园区位于上海东北端。外高桥物流园区同样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在洋山港投入使用后外高桥港在国际海运方面受到一定的冲击。
3. 浦东空港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主要功能是为浦东空港的航空货运提供中转、集散服务, 园区位于上海东南方。
4. 西北物流园区。
西北物流园区位于上海西北部普陀区, 主要功能集货运配载、信息服务、仓储、加工装配等于一体, 是省际公路货运、市域货运的集散点, 也是长途大型货车和市内小型专用车辆的换装点, 主要为长江三角洲、华中和北方地区提供公路货运服务。
上海现有物流园区中, 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海运口岸型的, 浦东空港物流园区是航空口岸型的, 西北物流园区是陆路口岸型的, 现有功能较为全面。
二、上海市物流园区的布局调整可行性分析
上海的物流园区网络布局应该将松江区包括在内, 从而形成高效完整的物流网络。在松江区建立物流园区的可行性有如下四个方面:
1. 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松江土地资源充足, 成本相对较低, 有利于吸引建立物流园区所需的投资, 也可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留下空间。该物流园区建成后在未来物流活动中的辅助设施建设规模、仓储费、运费、劳动力成本等物流费用上将具有显著优势。松江位于上海市边缘地区, 在松江建立物流园区可缓解对于上海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和噪声污染, 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降低发展物流会带来的社会成本。
2. 交通网络上的优势。
物流园区建设一般应考虑设置在城市对外交通主要枢纽或城市交通系统转换衔接节点附近, 交通便利, 便于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 开展多式联运。松江具有相对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沪青平高速公路、同三国道、嘉金高速等干线, 在松江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沪杭铁路复线贯穿松江;松江距离虹桥国际机场25公里, 浦东国际机场68公里, 且与机场间有高等级公路相连;黄浦江横贯松江区东西。
3. 松江出口加工区物流需求量的有力支撑。
物流园区建设应尽量接近城市物流需求集中或货物集散地点, 现有物流资源有一定基础, 一般有较大物流需求量, 比如工业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企业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松江区拥有松江出口加工区, 属于企业的集聚区, 同时也是大量货物的始发地和终到地, 物流园区布局在此, 能获得加工区物流需求量的有力支撑, 也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物流园区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 实现货物运输集约化。
4. 规模经济效益明显。
松江物流园区的建设能够将目前松江区内散布的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 园区内部可对大型仓库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 可发挥整体优势, 统筹兼顾, 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 实现企业间的共赢。同时, 这些企业还可共享园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实现规模经济。
三、上海市物流园区布局调整的政策建议
在进行物流园区布局调整的过程中, 政策统一, 统筹规划将有利于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现从物流园区建设模式, 政策吸引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出如下建议:
1. 物流园区建设模式。
可采取政府统一规划, 多元投资, 企业化运作模式。政府负责园区规划, 明确物流园区的定位、空间布局和功能要求, 企业来完成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及日常经营和管理。松江区政府对园区位置进行规划, 各类企业都可以投资, 在园区成立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园区的经营管理, 或成立专门的园区运营股份有限公司来负责经营。在规划中, 对于入驻企业应严格把关, 推行物流企业准入制, 仅允许有资质、有信誉、效益好的物流企业进驻。
2. 采取相关优惠政策。
松江区政府在园区建设过程中, 应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以吸引和鼓励各方面的资金投向物流园区。比如对物流园区用地可实行一定的土地优惠政策, 对于物流园区土地出让金标准及有效年限可进行相应地规定;可考虑放宽境外投资的限制, 吸引外资, 鼓励兴办合资物流企业;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引入大型跨国企业, 为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需求支持。
3. 完善物流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松江区政府还应该在配套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园区信息网络平台等方面加强配套建设。应保证园区周边有完善的配套交通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 网络配套, 信息资源充足, 从而促进物流园区土地和设施升值, 促进松江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摘要:本文在对上海市现有物流园区功能进行比较基础上, 简要分析现存主要问题, 对上海市物流园区布局提出调整建议, 分析建立松江物流园区可行性, 并在物流园区建设模式、政策吸引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园区,功能,布局
参考文献
[1]谢伯平何其超:浅析区域物流园区总体布局规划方法[J].湖南交通科技, 2007, 33 (3) :149~151
[2]缪华昌:浅析物流园区布局政策体系的构建[J].物流技术2007, 26 (6) :129~130
功能园区 篇5
一、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功能定位与建设上的实验与探索
当今世界, 尽管各国和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构筑终身学习体系, 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来说明终身学习究竟应该如何实施[2]。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给出了园区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标准与要求, 但对于其服务功能的定位与建设, 给出的也只有理念。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保罗·朗格朗认为, 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努力建设更美好的新生活”, “吸取一切有益的因素帮助人们过一种和谐的、与人性相一致的充实生活”, 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作为肉体的、智力的、情感的、性别的、社会的, 以及精神存在的个人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 构筑终身学习体系的目的是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企业从业人员的全面发展, 则突显在个人职业发展上。因此, 我们将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设, 定位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全方位的服务上。而事实上, 这并不恰当。以园区学历教育为例, 据我们对学生学习目的的问卷调查, 几乎所有园区学生的学习目的, 都是自身的发展:“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能力, 使自己在现有的岗位上, 或是在未来有所发展, 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改善。” 以学生现有岗位上有所发展为例, 现有岗位的发展, 即职位提升。职位的提升, 所需方方面面的条件很多, 知识与技能只是条件之一。我们曾尝试为学历教育毕业生的职位提升提供所需的服务。但就其形成的社会效应, 负面的多于正面的。所以说, 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 定位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全方位”的服务上, 是不恰当的。
终身学习平台应为人的发展服务, 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需求, 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也不一样。平台服务方式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其服务的人。例如:上述功能定位——个人职业发展“全方位”的服务。企业业主与普通员工个人职业发展, 为其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会迥然不同。因此, 建设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 还需事先确定其服务的目标人群。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就其要求来说, 应当是面向全民, 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 我们将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服务的目标人群, 定位于园区每一个从业员工。而事实上, 这也不可取。例如:2008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出口加工区的某些企业订单下滑, 生存面临危机。企业急需应对当前危机的策略和对策, 或者是能启迪他们思维的学习资源。园区管委会和我们经过多种努力, 也没能为他们构建出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所以, 必须明确“应当服务”与“能够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服务功能建设面向的人群, 必须是“能够服务”的。否则, 其服务功能的建设将会是盲目性的, 会造成人力、物力投入上的巨大浪费。终身学习体系应当服务“每一个”社会成员, 而其能够服务“每一个”社会成员, 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确定:到2020年, 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95%, 仍未能实现“每一个”。所以说, 终身学习体系从应当服务“每一个”到能够服务“每一个”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对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尚处在试点起步期的西部园区, 以“每一个”从业员工作为其当前的目标人群, 显然为时过早, 不切实际, 现阶段只能作为目标理想。
所以说, 推进终身学习除了理念的占位, 也需要具体的实践形式, 具体途径、方式和手段上的实践。
二、西部经济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当前功能定位与建设需考虑的因素
从北海出口加工区已有的实践看, 笔者认为, 确立西部经济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当前的功能定位与建设, 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 园区企业与从业人员的需求
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是构建园区终身学习平台, 建设其服务功能的依据。我们对北海出口加工区从业人员学习需求的考察分析, 不仅包括对从业员工个体与群体需求的考察分析, 还包括对园区管理方、园区企业需求的考察分析。因为园区是其工作、生活的社区, 而企业是其用人方, 是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实现的平台。从我们的调研上看, 员工的学习需求很多是源自于企业的要求。所以, 考察分析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准确把握员工的需求所在, 也有利于我们明确企业发展上的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从实践上看, 笔者认为, 企业当前发展上的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反映在学习需求上, 与从业人员形成的“交汇区”, 就可以作为其当前功能定位与建设的服务区。以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例来谈这个“交汇区”, 北海出口加工区入园的企业, 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扎根”型的, 要在当地做大做强。他们对员工素质与技能的提高, 积极主动;另一种是“短期运作”型的, 是冲着园区各种优惠而来, 待各种优惠待遇到期, 就撤离。他们对于员工素质与技能的提高, 消极被动。对“扎根”型企业, 园区管委会也曾为他们招聘过一些高学历的员工, 由于各种原因, 都干不长, 对企业及园区的发展非常不利。对于处于初建期的“扎根”型企业, 他们需要的员工:能适应当前的工作, 又能跟随企业发展而成长, 与企业共进退, 学习成长型员工。对于“扎根”型企业,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当地廉价劳动力的技能与素质, 不能满足其生产与发展的需要;突出矛盾在于一线中低端员工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与留得住之间。这些反映在学习需求上, 形成的“交汇区”就在于一线中低端员工。
(二) 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
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是指其服务人的发展, 满足人发展需求服务的供给能力, 包括已经形成和预期可以形成的服务能力, 可分为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服务能力。园区终身学习平台是整个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部分, 其服务能力依赖、依托于国家与地方层面的终身学习体系。国家与地方层面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与完善的现实状况, 直接制约和影响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目前, 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的非学历教育, 主要是依托园区企业而开展的岗位培训。广西覆盖全区城乡的学习网络未建立, 严重削弱了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为从业人员提供本土化学习资源的能力。从园区的实践上看, 外部引入的学习资源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一是其内容, 二是其呈现方式。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中高端员工, 其关键在于内容;而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一线中低端员工, 是呈现方式的问题。比如说,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课堂教学, 事先要备好课。备课:一备教材, 二备学生, 如果教师只备教材, 不备学生, 课堂教学的效果肯定不好。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人群, 呈现给他们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也要建立在事先“备学习者”的基础上。否则, 会因为其自主学习的效果差, 而不受欢迎。所以, 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及服务的建设, 要注意挖掘本土的教育资源, 努力使平台的资源与服务, 与本土化文化、区域的特点与特色相兼容。这样, 平台就容易被当地学习者接纳和认同, 从而可持续发展。
(三) 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取向
受教育机会上的平等性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2]。保障社会成员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上的公平与平等, 促进社会正义公平, 也是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取向。一个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资格决定着其终身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失业人员、小公司雇员和社会弱势群体学习培训的机会远远少于大公司雇员, 因此其个人职业发展上处于相对劣势[2]。所以, 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要为那些缺失学习机会, 又愿意学习的人们, 提供能满足他们学习愿望的环境与知识, 为他们创造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就北海出口加工区的情况看, 园区从业人员中, 企业的管理层中高端员工的学习培训, 相对一线中低端员工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企业为管理层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 远多于一线员工。二是企业中高端员工收入高, 自主选择学习培训的支付能力强, 选择的余地大。三是企业的管理层与中高端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强, 更新知识结构的速度快, 即便是没有外部力量的帮助, 他们也能完成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从园区学历教育学生身上也可得到相应印证。学历教育专科的学生, 大多是企业一线的员工, 基本上都是各类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一线员工作为“打工仔”, 收入并不乐观, 完成自身学业的支付能力不强。中职学校的毕业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 完成学业上、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大。而本科的学生, 大多应属于企业的“白领”, 完成学业的支付能力就比较强;完成学业上、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小, 大多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 就能完成课程学业获得相应学分。所以, 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 重心应偏向享有教育培训机会上处于相对弱势的一线中低端员工。
上述这几方面因素, 其自身也是动态的。企业与从业人员的需求, 随着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是发展的;对于学习型社会的认识, 现阶段仍然是动态的。所以, 笔者认为, 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是一个逐级目标渐进的动态系统。当前的功能定位与建设, 应当是这一动态系统在某一特定环境与时期上的相对稳定。综合北海出口加工区当前的实际, 我们将其目标人群定位于一线中低端员工。服务功能定位于一线中低端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内在要素的服务, 即:内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提高增强的服务, 并兼顾中高端员工。
三、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设
经过探索与实践, 建立起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 园区管委会、企业和学校三方参与的服务管理模式。项目的确立、实施和质量监控均建立在三方参与的基础上。一是项目的确立:学历教育, 经电大招生办与管委会及企业沟通、协商后, 确定招生专业;非学历教育, 分为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培训。上岗前的, 企业负责提供培训资源与标准及培训后的考评与聘用, 园区管委负责新员工招募与培训, 学校负责培训过程的管理与后勤。上岗后培训项目的确立, 根据园区企业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培训计划或设想, 三方商议后确定。二是项目的实施, 由园区管委负责信息发布和统筹协调;园区企业负责召集、动员员工;学校负责具体安排上的落实和过程的管理。三是质量监控, 园区管委会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督导;学校教务科对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等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企业对学员的素质和技能进行考评和反馈。三方分工合作, 职责分明。三方的参与为平台建立与本土化文化、园区特色相兼容的服务, 实现多方共赢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而“共赢”是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如《北海日报》对学习平台的报道——《“打工仔”的大学》中指出的:“工人、大学、企业、园区, 四者融合在一起, 让‘打工仔’在‘我们的大学’里吮吸知识的营养, 提高自身素质;电大延伸了教学服务;企业拥有了更稳定的高素质人才;出口加工区提升了竞争的实力。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 大家都赢得了自己的未来。” [5]让大家都赢得自己的未来, 也是我们建设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核心理念。
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当前建设的服务功能, 具体包括数字化学习技术平台的支持服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支持服务、学习过程中的支持服务、后勤管理支持服务、其他服务功能。
(一) 数字化学习技术平台的支持服务
包括网络建设、学习终端建设、学习资源平台、学习管理平台、学习互动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可根据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项目提供的要求与标准, 结合园区的实际进行建设, 其目的就在于能够提供数字化学习所需的技术环境。
(二)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支持服务
包括资源的分类, 资源的多途径获取与开发、重新整合与更新等方面。一线中低端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 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上, 笔者比较推崇多元智能创建人霍华德·加德纳的“实现学科理解的多元切入点”模式[6], 他认为:“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把在任何教育背景下所获得的知识概念和技能 (此后合并简称为知识) 应用到与这些知识确实相关的新的事件中或新的领域内, 那么他就实现了理解。同样, 如果他不会应用所学知识或选择了不恰当的知识来解释变化了的新形势, 那这个人就没有实现真正的理解。” [6]而实现“理解”的途径就是教学上的“多元切入”, 也即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式去呈现同一学习内容。也就是他说的“专家是什么人?专家是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思考并展示自己专业领域的人” [6]。即用多种方式去思考和展示同一学习内容, 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或者说, 多元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线中低端员工, 这是一个促进他们“理解”的好方式。既有利于他们在适合自身智能结构或者说个性特征的环境下自主地进行学习, 也有利于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某一特定内容的“理解”。
(三) 学习过程中的支持服务
包括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支持服务。支撑个人职业发展的要素: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人格要素, 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1.知识与技能要素对于一线中低端员工, 服务功能的建设突显在学以致用上或者说在“学会做事”上。以学历教育为例, 学历教育重理论, 轻实际;重理论上的学会, 轻实践上的运用。我们的支持服务重点是放在工作、生活上的会用。园区企业的各种短期培训都是针对员工岗位从业能力上的短板而进行的强化。因此, 我们在园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和衔接, 例如:通过合理安排, 使学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关理论部分的学习与园区管委会的短期培训“企业怎样进行参加大型招聘活动的准备”, 在时间与内容上正好衔接上, 使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之间相互衔接, 促进学以致用。同时, 与园区管委会及企业合作, 将学历教育课程的某些内容进行再度开发, 延伸为企业的短期培训项目, 例如:与管委会人力资源部合作开发了数字化学习资源“怎样做好园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题”, 与企业财务部合作开发了数字化学习资源“怎样从财务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等短期培训项目。既扩大了园区的受益人群, 也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利用园区企业的运营平台及资源, 建立起“课堂学习与见习实学习相结合;向教师学习与向师傅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具有园区特色的教育学习模式。例如:“市场营销”课程, 聘请园区企业的行家为指导, 以企业实际的营销企划案为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交予企业点评。例如:“财务管理”课程的存贷、固定资产的管理, 带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 或者直接让他们顶岗实习去体验。他们原身就在这些企业上班, 让他们去见习帮忙、顶岗实习体验, 各部门都很欢迎。园区促进学以致用, 得天独厚, 关键就在于合理利用企业的平台资源、人才资源、教育培训资源, 互利互惠, 合作共赢。
2.对于人格要素主要根据“木桶原理”。木桶的水平受制于构成木桶的短板, 分析学生人格要素的短板并加强其短板。以专科学生为例, 专科学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为主体 (占90%以上) , 其人格要素上的最大短板, 就在于自信心的相对不足。中小学期间成绩上的长期差生, 使得他们对自己、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为此, 我们扩充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发现自己的潜能”、“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怎样进行职业自我定位”等辅导内容, 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构筑健康良好的人格[9]。每一个专题都是针对学生人格要素上的短板而自主开发的。
(四) 后勤管理支持服务
学习者参加学习活动车辆、人身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学习场地和场所的公共卫生与保洁;学习平台正常运营的安全保障等。针对一线中低端员工支付能力不强, 我们将学杂费的收取改为按月交纳, 以减轻支付压力。还与园区14家核心企业签署了三方促学协议, 三方即企业、学校和学生。协议内容:学生学习期间, 能按期完成学业, 并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获得结业证后, 企业与学校给予学生1000-3000元不等的奖学金。既促进学生学习, 减轻学费负担;也促进企业用工上的相对稳定;又有利于学校长期发展。
(五) 其他服务功能
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后, 为防止类似事件在园区发生, 园区管委会实施了一系体现人文关怀的活动。其中也包括利用终身学习平台场地和数字化设施开展的活动。例如:定期为员工播放视频电影;组织文艺活动、歌咏比赛、联谊舞会;举办类似“非诚勿扰”的交友活动;等等。并对场地和设施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 衍生出终身学习出平台参与社会管理, 给予人文关怀的功能。所以, 终身学习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设与完善不能有桎梏, 应着眼于新的发展时期从业人员的新期待、新需求, 充分挖掘平台的服务潜力, 拓展与创新其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严冰.数字化学习港实践探索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3][4]陈德人, 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5]程霞, 来莅.“打工仔”的大学[N]北海日报, 2009-10-17.
[6][7][8][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功能园区 篇6
关键词:蔬菜,优点,观赏功能,园区绿化,应用原则
观光农业的兴起,带动了蔬菜作物的功能扩展,其中蔬菜因周期短、品种多、经济价值较高,配合观光农业的发展而发展,也有人取“观赏蔬菜”一词,以强调蔬菜具有的观赏价值。但笔者认为,该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蔬菜本身而言,每一种蔬菜可能都具有观赏价值,又或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培育出更具有观赏价值的蔬菜品种。比如大白菜,普通品种一般人不认为具有观赏价值,但个别品种如日本引进的宫古花芯、红孩儿娃娃菜、北京蔬菜中心的橘红心大白菜、淮安市特色地方品种狮子头大白菜经过密植栽培,比很多观叶植物还美观。因此,现着重论述“蔬菜的观赏功能”。
1 蔬菜代替园林绿化植物绿化的优点
近10年来,大大小小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兴建成为蔬菜业乃至园艺业的一大亮点,多数地方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谓是蔬菜产业之集大成者,但在兴建园区时,尤其是专业的蔬菜园区,为了美观起见,约定俗成地统一将园林绿化植物搬进了园区,忽视了蔬菜科技园区的协调性、功能性和科技展示功能,没有充分认识到蔬菜的观赏功能,笔者认为,用蔬菜代替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绿化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1 协调统一,美观度高
蔬菜园区一般选用的绿化苗木,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多数疏于管理,所以美观程度大打折扣,而且蔬菜园区多数道路比较狭窄,经常有拖拉机、运菜车等通行,造成绿化的边边角角经常被毁。如果种植蔬菜绿化,一方面蔬菜苗价格便宜,就地取材,自产自销,便于维护和更新;另一方面,因为蔬菜有经济价值也会格外受到重视和管理;还有就是蔬菜园区种植蔬菜绿化,棚室内蔬菜,棚室外也是蔬菜,高低错落,美观统一[1]。
1.2 间套增收,规避风险
一般园区多是设施栽培为主,而设施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一般只有60%~70%,充分利用闲弃的土地进行间套种,不仅可以达到绿化美化园区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如大棚与大棚之间的地方种植早毛豆或韭菜,畦头可以种植马齿苋、菊花脑,连栋大棚中间立柱旁可以套种红花扁豆、豇豆、四棱豆等,日光温室的绿化套种主要在室外间距6~8 m的距离和室内走道,可以种植露地或小棚绿叶蔬菜、辛香类观叶或观花蔬菜或根茎类蔬菜品种,比较省工低矮的品种,因为日光温室或大棚的屏障效应,往往可以达到比露地蔬菜早熟高产的效果。据笔者试验,一般大棚的绿化套种可以增加4 500元/hm2以上的收入,日光温室可以增加1.5万元/hm2以上的收入。另外,蔬菜作物是受市场波动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单一蔬菜品种更是很难把握其经济效益,通过套种,增加了蔬菜品种,提高了园区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1.3 功能性蔬菜,增加科技含量
蔬菜的绿化功能本就是观光农业的新课题,如何将蔬菜的各种品种按照季节、花色、设施、主作等合理搭配起来,这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另外还有很多蔬菜品种具有驱避害虫的功能,作为屏障植物也增加了园区的生防系统;作为育种目标,专业培育具有观赏价值的蔬菜品种,增加花色品种。笔者曾经在一个辣椒品种资源圃看到各种各样的辣椒种质资源,其中不乏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资源,但因为不符合当时市场的主要需求而束之高阁,非常可惜。
1.4 美化环境,抑制杂草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面积的蔬菜基地要迈向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清洁化整治,消灭杂草丛生、杂物随处可见、环境杂乱无章的现状。园区更是应该走在示范的前列。如果在建园之初就将所有的畦(沟)边地用蔬菜作物代替,划块管理,纳入生产范围,不仅可以美化园区,增加经济效益,也可以避免每次领导参观检查时集中人力除草的情况(笔者曾经统计,1个20 hm2左右的园区因为迎接检查除草的费用1年达到10万元以上)。
2 蔬菜的观赏功能
2.1 观花型
观花型蔬菜品种比较少,也没有花卉植物那样艳丽,凸显的是其食用价值。如花椰菜、金针菜、黄秋葵、菜苔、韭苔、芥兰、花莲、食用菊花、玉兰、紫槐花、向日葵、食用美人蕉等。有些蔬菜园区进行个别品种的繁种,也可以兼用观花,比如薰衣草、青菜、青葙、萝卜等[2]。
2.2 观叶型
观叶类蔬菜的品种很多,大多数的叶菜类经过搭配栽培都具有观赏价值,比如马齿苋、大白菜、乌塌菜,人们更多喜欢彩色和新奇的品种,比如七彩菠菜,叶茎呈黄色、金色、桃红、深红和白色等种颜色,令人赏心悦目;比较常用的还有紫苏、苋菜、紫背天葵、叶忝菜、马齿苋、紫叶青菜、广西人参菜、紫叶生菜、羽衣甘蓝、一点红(清香菜)、新西兰菠菜、薄荷叶、银丝菜、紫甘蓝、荷兰芹、费菜等。
2.3 观果型
各种彩色茄子、辣椒、番茄、南瓜、西葫芦、佛手瓜、人参果、黄秋葵、草莓等都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辣椒、朝天椒品种很多,有的是鲜红的,有的是嫩绿的,而五色椒,一株之中有青、红、黄、紫等颜色,而且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会慢慢地由绿变红或变黄或变紫,最终形成顶端红黄相杂、底部青翠相拥的亮丽色彩;再如樱桃番茄,看上去枝叶舒展,枝条下附着的点点明珠,或绿似玛瑙,或粉如桃花,或红胜朝阳,让人爱不释手。普通如丝瓜、蛇瓜、黄瓜、瓠瓜等各种瓜类蔬菜,豇豆、扁豆、菜豆、四棱豆等各种豆类蔬菜,在棚架上栽培,果实悬挂上空,也很有观赏价值[3]。
2.4 芳香型
芳香蔬菜的开发和应用在欧美源远流长,而在中国,芳香蔬菜的开发利用则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唇形科的一些植物,因为含有芳香类物质,有清脑提神的作用,比如人们熟悉的芥末。能称为“蔬菜”的,差不多在100种左右。芳香蔬菜里,主要有隶属于唇形科的百里香、鼠尾草、迷迭香、罗勒、香蜂花、牛至、紫苏、薄荷、香薄荷、荆芥等;伞形科的荷兰芹、芹菜、水芹、鸭儿芹、香芹菜、莳萝、根芹、茴香、球茎茴香、薰衣草、香身草、八角、车窝草、芫荽等;百合科的大葱、细香葱、韭葱、韭菜等;菊科的蒌蒿、菊花脑、香万寿菊、牛蒡等;禾本科的香茅;蓼科的酸模、菜用大黄;十字花科的山葵、辣根、芝麻菜、独行菜等;金莲花科的旱金莲;三白草科的鱼腥草;姜科的生姜;楝科的香椿;芸香科的胡椒。
2.5 珍稀野菜和中药材
因为大多数野菜和中药材对栽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食用量也不大,很适合在园区的边角种植,据报道,仅广东省可供食用的野生蔬菜就有300种以上,现多引种栽培的有清香菜、藤三七、益母草、桔梗、甘草、黄精、枸杞、藿香、马兰头、马齿苋、括蒌、百合、当归、甘菊、青蒿、车前草、蒲公英、大黄、迎春花、菊苣等40种以上。由于野菜和中药材的风味独特,口感新颖,能助人增进食欲,很受大众欢迎[4]。
3 蔬菜在园区绿化的应用原则
3.1 按照栽培季节搭配原则
园区绿化主要集中在露地,要按照栽培品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进行安排,尽量将四季茬口衔接比较合理。
3.2 高低错落,阴阳搭配
一般棚室周围的田头绿化蔬菜宜选用较低矮的品种,以免遮光。向阳面和背阴面的蔬菜品种也要特别注意选择。既要保证景观,又要保证不妨碍主体蔬菜品种的生长。一般园区中的围墙、荫墙、走道架、门侧、行道等地方,属于棚架绿化地区,使用藤蔓性蔬菜品种为主,可以套种矮生耐阴的蔬菜品种。
3.3 色泽与形状搭配
彩色会更加引人注目,因此一般在主要区域都要使用一些彩色蔬菜,边角地带面积比较小的地方可以考虑叶形比较特殊的品种,比如马齿苋和花叶薄荷之类的。叶形、株型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比如韭菜很适合路边、沟边或大型图案勾边,茴香、黄花苜蓿适合成片种植,如在田间小路分段种植,或1条小路种植1个品种,可以成景。藤三七、紫扁豆、蛇豆、四棱豆等适合上架种植。
参考文献
[1]贾宝华,马朝喜.观赏蔬菜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245,247.
[2]王小文,曹越,徐迎春.观赏蔬菜在园林配置造景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技,2008(4):50-52.
[3]朴永吉,刘仁英.观赏蔬菜的分类及园林应用形式的研究[J].园林工程,2006(11):48-51.
功能园区 篇7
一、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主要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 现代服务业一方面突出体现了知识含量比较高, 尤其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服务业, 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一方面是指随着某种经济或社会活动中某局部功能的需求不断扩大, 以致专业化运作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得以体现时, 从营运主体中分离出来, 形成专业服务机构, 即一些专业服务和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统计范围是不断变化拓展的, 因而应对现代服务业的界定、划分也是不断调整的。
服务业集聚是指在服务领域内相互关联 (互补、竞争) 企业与机构在一定地域内聚集, 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 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在现代服务业集聚中, 现代服务企业是关键企业, 在集聚中处于核心地位, 直接给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或服务过程, 并接收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供应者是指为服务企业提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企业, 一般不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相关机构主要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政府相关机构等;人文环境指服务企业聚集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氛围;产业区的基础设施是某一区域的道路、通信和安全;政策环境是指政府关于特定产业及区域的政策和法律规定。
二、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选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切入点。
改变过去区域优惠为主的做法, 把区域税收优惠与产业优惠相结合, 并且以项目优惠为主, 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税收优惠力度。对服务业专利收入实行免税政策。国家对这种收入应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政策, 以鼓励创造发明。制定鼓励风险投资的专门税收优惠政策。要消除风险投资机构和资金提供者双重征税, 通过对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进行减免,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对于向风险企业直接投资的资本和通过风险基金间接投资所涉及的税收实行减免;加大风险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适当延长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企业所得税免税期和降低所得税率。
(二) 推动服务业增值税转型改革。
目前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与消费型增值税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它不允许扣除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选择消费型增值税, 不仅可以彻底解决对外购项目的重复征税问题, 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真正做到公平税赋, 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而且更符合增值税的抵扣原理。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几乎所有外购项目都按凭证上注明的税额抵扣, 从而使整个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更完整统一, 征管也简便高效。但是, 在我国也应考虑这种转型对国家税收收入的影响。为此, 可设计分步转型方案:第一步先允许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分期分批抵扣增值税金。第二步考虑对企业购入的科技成果, 允许按发票金额的一定比例进入当期增值税的进项税金;或者先允许外购设备进入抵扣范围, 然后再扩大到厂房等项目。
(三) 促进我国服务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政策。
风险投资对于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企业成长十分重要, 而建立健全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成长壮大又十分必要。允许接受风险投资资金的企业在计提折旧时采取加速折旧方法, 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可以支持其技术发展和设备更新, 能加快风险投资的回收。允许把风险投资的损失直接抵减其他投资的资本利得。具体做法可以是对得到政府批准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所作的风险投资项目, 如果项目发生亏损, 可用这个亏损额直接冲抵本企业其他来源收入应纳所得税额。对风险投资者实行再投资减免。从增值税转型改革看, 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把购入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当期销售项目税额,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把购入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一次性地用于抵减当期销项税额。显然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加快企业设备更新速度, 有利于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
(四) 完善促进产、学、研联合和科研机构转制企业专项税收优惠政策。
产、学、研联合和科研机构转制是加快我国服务业集聚功能园的重大举措, 对此国家已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加以支持, 延长现行转制科研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执行时间, 建议再延长3~5年。对科研机构转制后又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生产型服务企业, 对改制后的股份公司, 视同转制科研机构, 按股份比例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转制科研机构的免税, 特别是免征企业所得税, 必须符合免税申报、审批程序。对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由总部划拨的专项外汇资金, 视同自有资金, 享受有关进口免税政策。通过上述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科研转制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开发能力的提高。
(五) 改进企业所得税相关的折旧政策和费用列支政策。
允许服务业集聚功能园的企业为研究开发项目服务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同时, 应改进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费用列支政策, 允许企业用于技术含量高的服务业研究、开发和实验发生的费用及企业推广新产品的培训费用在税前列支。可考虑按照一般研究支出、特别鼓励研究支出分别确定不同的扣除比例;废除以盈利水平作为享受优惠条件的限制, 允许没有盈利的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在以后年度内扣除。
(六)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支持生产型服务业产品出口。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关键是增值税转型, 因为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将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所有增值税退净, 而生产型增值税做不到这一点。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可以提高服务业企业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服务业产业发展,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造成货物成本中长期资本投入的费用所占比重增大, 原材料等费用所占比重小, 如果能扣除长期资本费用中所包含的税金, 就可以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消费型增值税能抵扣外购资本产品中所负担的增值税, 彻底解决外购资本重复课税的问题, 公平不同产业间的税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可以对企业销售和购买的无形资产所征营业税纳入扣除项目范围, 可以促进企业加大对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对出口企业在得到的退税中包含了为生产该产品而外购的资本品中已缴纳的税额, 做到了彻底退税, 从而提高我国生产型服务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七) 进一步完善市场税收征管的相关政策法规。
通过适度有效的政策优惠, 推进市场集中结算, 科学确定征管方式, 降低管理成本, 堵塞税收漏洞。对市场业主主动投资改造内部格局、优化购物环境、完善收银系统的, 提供资金周转、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对市场业主因推行集中结算可能造成收入损失的, 如为引进经营户而采取降低租金水平、减免进场费和物管费等举措而造成的损失, 适当进行补贴;对市场业主推行集中结算后年税收达到一定规模或同比增幅超过一定水平的, 给予一定比例或限额的税收奖励;设置入驻门槛, 实行销售收入末位淘汰制, 促进低端的个体经营户退出或转型。
(八) 调整营业税。
从国际趋势来看,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在逐渐缩小, 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在逐渐扩大。营业税的调整也应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调整征税方式, 对于服务外包采取增值征税的方式。服务外包是服务业分工的产物, 是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 目前的重复征税造成服务外包的税收负担太重, 不利于服务业的分工, 因此, 在确定营业税税基时, 可以考虑允许服务外包企业将支付给承包方的营业额从计税依据中扣除, 仅对实际取得的营业额征税。二是在税率设计上, 鼓励发展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生产性服务业, 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应该作为营业税的重要目标, 我们应逐渐拉开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税率间的差异, 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九) 完善消费税。
从服务业的角度来看,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应扩展到高档的消费性服务业, 如高尔夫、网吧、保龄球、洗浴等项目。从局部均衡的角度来讲, 对这些项目征税会阻碍这些产业的发展, 但是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来看, 对这些项目征税可以引导社会资源向人民急需的消费性服务业 (如养老、教育、社区服务) 和生产型服务业流动, 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 同时征税可以获得税收收入, 政府可以用这些收入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促进现代服务业更好地发展, 提升竞争力。
(十) 稳步推进增值税的改革。
从发展服务业的角度来考虑增值税的调整问题, 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慎重扩大增值税的实施范围。理论上讲, 增值税的实施范围是指应征收增值税的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环节或阶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还不具备全面向宽范围的增值税扩展的条件, 仅能将部分行业逐渐纳入增值税征收体系, 主要是将那些会计核算体系健全的生产型服务业以及内部分工比较发达的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征税体系, 以消除重复征税, 促进分工, 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二是妥善处理服务购入的抵扣问题。笔者建议, 制造企业在购买诸如专利等高端生产型服务时, 可允许其按照一定的比例抵扣进项税额, 以鼓励这些服务项目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 促进我国服务业快速有序地发展。税收政策支持要有其他相关经济政策配套。政府支持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经济政策, 不只限于税收政策, 还涉及到土地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技术经济政策、股权股价管理制度等, 只有一种经济政策支持而缺乏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套, 都不能达到支持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目的, 必须注意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套, 才能达到扶持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远建, 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7, 4 (下旬刊) :255~256
[2].张树林.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分析.北方经贸, 2006, 6:113
[3].王晓东.提升增长质量要靠现代服务业, 中国财经报, 2007, 6, 19, 第4版
[4].苏明, 杨良初.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 2004, 38:3~7
功能园区 篇8
1 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的基本情况
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位于龙镇农场第五管理区, 地处讷谟尔河、引龙河、二道河“三河”的冲击平原地带, 202国道、沾五公路两侧。共种植水稻5.1万亩, 其中核心区90亩, 项目建成后将以此辐射、带动龙镇农场及周边地区实现水稻高产高效、并逐步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
2 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的功能
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的功能主要是大规模培训农村乡镇种粮农民, 促进地方水稻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成为辐射拉动周边市县的种植技术平台;展示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示范高新技术、转化科研成果, 为实现农场与地方农村现代化大农业一体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不断引领农场向现代化农业迈进, 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成为农业科技人员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平台。
2.1 培训农村乡镇种粮农民, 以带动地方水稻增产、农民增收
长期以来, 由于化肥等农资不断涨价, 种粮成本越来越高, 以生产水稻为主要收入的农民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生活较为困难。
2006年以后农场采取了“以稻治涝”的方式, 尝试了寒地水稻的栽培模式, 在栽培管理上采用了“三化一管”的技术体系:即品种优质化、旱育壮秧规范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突出叶龄诊断技术栽培管理。在追肥上应掌握“前重、中控、后轻”的施肥原则, 相继开发水田1.45万亩, 亩产从500kg增加到了580kg, 亩效益也从350元增加到了520元。逐步将低产田改造成了稳产、高产的水稻田, 充分发挥了当地的水土资源优势, 推进农场水稻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水田的开发是逐年推进的, 推进速度缓慢, 辐射的范围也比较小, 同时农民接受先进的栽培技术也有先有后, 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示范区建成后将会在第一时间向农民介绍、推广和传授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分期、分批组织农户到示范区参观和培训, 以带动当地的水稻增产、农民增收, 实现地方乃至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2.2 展示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示范高新技术、转化科研成果
示范区建成后将在实行统一购买农资、选购种子、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同时, 对田间管理、施肥、除草等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管理。通过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 将有效提高种子的利用率, 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用量。通过全新的水稻标准化种植模式, 可以有效地改变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 对周边农户起到较强的示范作用。
2.3 成为农业科技人员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平台
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区根据市场需求强化技术创新,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同时注重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单位合作, 借助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提升示范园区的层次和水平。鼓励以科技成果入股, 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成为农业科技人员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平台, 为农场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奠定基础。
3 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3.1 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园区建成后, 农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 抗灾能力显著增强, 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加上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从根本上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力, 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迈进。有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 促进农科教相结合新建的园区办成了各级党政领导的丰产示范方、样板田, 成为各级农业科研、推广、教育部门科技实验示范的场所和基地, 各种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普遍得到运用, 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并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 带动了面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粮食复种指数、科学种田水平大大提高, 农民丰产增收, 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3.2 有利于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规模效益, 是园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从实际出发, 尊重群众意愿, 探索以企业的行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 进行机制创新, 初步改变土地零星、分散、兼业的传统农业的经营格局, 促进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贸工农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的形成。
3.3 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场在园区建设中, 把加强县、镇、农场三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服务功能, 作为园区建设为民办实事, 求实效、增实力的基础工作来抓;园区所在地形成以县为依托、乡镇为纽带、农场为基础的全方位、多功能服务体系;园区所在各乡镇农技站、农机站、水利站成为农业综合服务的骨干;园区所在农场创建的农业综合服务实体是为农服务最为直接有力的基层组织, 通过统一服务, 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兼顾经营中办不了、办不好的事, 增强了集体统的功能, 加快了先进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4 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示范园区的建成, 改善了周边村庄的道路交通条件, 优化环境, 提高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设园区还可以引导农民正确消费, 把积累投入土地, 投入再生产。
摘要: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的功能主要是大规模培训农村乡镇种粮农民, 促进地方水稻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成为辐射拉动周边市县的种植技术平台。展示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示范高新技术、转化科研成果, 为实现农场与地方农村现代化大农业一体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成为农业科技人员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平台。园区的建设将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科技,示范,功能,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丹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J].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 5.[1]朱丹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J].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