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创新意识

2024-07-06

数学创新意识(精选12篇)

数学创新意识 篇1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 是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目前数学教育界对“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非常关注, 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此, 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和教学实践, 对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培养数学创新意识的含义

关于数学创新意识, 《数学大纲》作了以下界定:“数学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 不断追求新知, 独立思考, 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进行探索和研究.”笔者认为此界定包含三要素:一是创新品质, 如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和批判精神;二是创新思维, 强调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三是创新方式, 关于问题的一个序列———发现, 提出, 探究.

数学创新意识是数学创新的动力, 只有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才可能提高数学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经常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对一些数学习题的演算总想另辟蹊径;对一些数学问题并不满足于课本和老师的解答;对小发明、小设计之类充满激情等等.

2. 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和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目前不少学校和老师对数学的定位有偏差, 认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仅仅起一个工具作用.实际上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学生在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2 营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 学校应营造有利的校园环境, 保障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一是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并纳入数学教学评价标准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教学试验和课题研究, 并不断总结、运用和推广;三是督促老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努力成为创新型教师;四是大力开展或参加各级各类数学创新竞赛, 如数学小发明、小制作等;五是为师生提供充足的关于创新方面的书籍、工具等物质条件.

其次, 老师应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充分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批评争论.例如:在讲解“解斜三角形”一课中, 笔者指出“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要用正弦定理来解.经过演算, 就有学生提出了别的想法.在笔者不失时机地肯定和鼓励下, 学生兴趣增强, 他把余弦定理看成某一边的方程, 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办法来解, 从而用判别式简化了复杂的讨论.笔者让该学生在全班作示范讲解, 这对全班学生的创新意识都是一次良好的培养.

2.3 数学创新意识的启动策略

启动策略也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和批判精神的问题.就主体而言, 好奇心、求知欲等都是学生的本能, 应该得到保护和张扬.就客体来说, 数学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但它的魅力, 它的美和奇异性, 要靠老师去挖掘和展现.例如, 在上立体几何第一课“平面”时,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笔者设计了如下导言:“今天, 我们将学习一个基本概念———平面, 但现实世界中有平面吗?可以说有, 因为黑板, 桌面, 平静的水面都给我们平面的形象;也可以说没有, 因为它是想象的产物, 可以说是一个虚拟的概念.从‘有’的原型出发, 创造了一个‘没有’的东西, 却在立体几何中有基础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样既符合人们对平面认识的逻辑, 充斥着表面的矛盾, 又引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使其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4 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

构建怎样的教学过程, 才能有利于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呢?笔者的初步设想是:

(1) 这个过程应该体现创新的教育价值观.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教会解答, 掌握结论, 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冲动, 锻炼思维, 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问题.“以问题为起点, 以结论为终点”的模式应该打破.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带着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教室.

(2) 这个过程应牢牢抓住教材中的探究性题材,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不应局限在教室内, 束缚在教材中.而应该与实际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转变囿于学校、教室的教育空间观念, 数学课堂应向网络、社会延伸.

培养数学创新意识是一项综合工程.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 笔者深切体会到, 尽管影响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 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于国家、民族和学生自己的重要意义, 并采取得力措施, 运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不断形成和提高.

摘要:培养数学创新意识是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创新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对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对策

数学创新意识 篇2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解题思路保守,不重视记录

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一直占据着主流,比如固定的解题套路、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等,都不利于学生灵活主动地去创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各异,所以要注意保持记录的好习惯,但实际上,学生们往往忽略这些,甚至懒于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突发的灵感及时记录,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不自信现象明显,害怕出错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自信的现象,他们对于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也渴望被老师认可,但是由于怕出错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笑话,所以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导致数学问题研究不深入,创新意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影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中的胆怯情绪,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悦的学习之中。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保持好奇心,引导创造性活动

好奇心是人探究未知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趋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解决一些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小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新颖独特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二)发展想象力,提高发散性思维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背后,想象力和创新力也不容忽视,且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尽情的去想象,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之逐渐朝着集中性思维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心理定势及消极性的心理暗示,比如在学习完“米、分米、厘米”以及“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后,教师不妨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比较的因素,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比较认识,可以到操场上实际测量篮球场和跑道的长和宽,也可以用卷尺或步伐进行测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比较测量所得数据的准确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捕捉灵感,学会举一反三

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在不断实践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瞬间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一种质的飞跃,它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变换角度或者通过对比等方法去引导学生的数学灵感,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挑战和乐趣,并能举一反三,不断进行对比和联系,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全面灵活的运用数学技能,越过常规逻辑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这道题“将下列分数3/

5、7/

8、1/

9、2/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题中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比较,则显得比较麻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同分子分数的角度出发,将这几个分数化简为具有相同分子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判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恍然大悟,找出了更加简便的比较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四)认识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怀疑知识正确性的权利,以及阐述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从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在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欣赏认可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人,做到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学困生,用对学生的热爱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克服太过单调的死记硬背,例如在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作业内容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应该适当配置一题多解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或者让学生把一道应用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条件,从一步应用题变为多步的发散性应用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意识 篇3

一、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我出示了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通过认真的讨论交流,设计出了一个计算这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案:先将一个容器里放一些水,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再将不规则的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测量并计算出放入不规则物体后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容器内水的前后体积的差即为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既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二、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

学生经过教学和课堂练习掌握了一些知识,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因为这些实际问题都经过加工处理过,学生往往很快会忘记,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作业,学生形象深刻,会容易记住。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因为学生对于占地面积和表面积极容易混淆,我拿出六块同样大小的木板,并请学生量出三块木板的长、宽和高,做两次安放:第一次将三块木板并列平放在地上,我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总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我再将另外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在地上,再請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知道,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时的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的大小同木板的表面积并无关系。这样使学生对占地面积和表面积这两个概念加深了理解。

我再请学生思考将三块木板并列放在地上,这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将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又是多少平方厘米?我再将三块木板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并请学生根据已知的数据分别求出三块木板平着重叠放、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这样使得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表面积的概念,并使学生懂得了不同的放法表面积是不同的。为了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掌握,我还要求每个学生从家中拿来一只火柴盒,让学生量出它的长、宽和高,并提问学生,火柴盒的内盒如果不拿出来,这时求它的表面积要求几个面?如果将内盒拿出来,不计火柴盒的厚度,求做一只内盒要多少材料?要求几个面?这时相当于求什么?如果求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材料,又要求几个面?这时又相当于求什么?

在火柴盒上做商标,只要求出什么?这只火柴盒占空间的大小是多少?如果火柴盒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火柴盒的容积又是多少?火柴盒的体积和它的容积相等吗?火柴盒的容积和体积在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情况之下不相等?学生联系实际并经过讨论、交流和合作,很快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并会认识到,火柴盒里面有很多的学问。这样使得学生不仅再次加深了对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理解,并联系火柴盒还知道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要考虑很多因素。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了提高。

三、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如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学生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优惠措施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能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得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应的实物或者模型。在教学中教师并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篇4

一、启发殊途同归

启发殊途同归,就是在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等方面启发学生不满足于教材上的方法,而寻找其他方法,达到同一目的。例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许多老师都照本宣科,将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教材没有呈现割补方法,而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的方法,于是教师就以这个例子为唯一途径。课前让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课上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自己已经会求面积的图形,也就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结合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这个计算公式。实际上,采用割补法进行推导更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学时要适当拓展。割补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见下图)。

二、鼓励一题多解

三、诱发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迅速、直接、跳跃等特点。进行直觉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进行直觉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提倡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提倡质疑问难,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但是,当学生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弄得教师措手不及、难以解决时,有的教师可能就不高兴了,甚至对学生产生反感情绪。

最近,网络和微信流传“中国的孩子已经被逼得思维如此缜密了”的段子。这个段子很搞笑,也很夸张,但给老师以启示:现在的学生思维越来越缜密了,面对学生的质疑,我们该如何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使老师难堪,其实,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往往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引导学生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五、重视数学联想

数学创新意识 篇5

(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灵感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众所周知,数学史上不少的数学发现来源于直觉思维,如笛卡尔坐标系、歌德巴赫猜想等,应该说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比如在刚开始学习导数的时候可以将物理中的瞬时速度的公式引入通过数学建模教学;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如善于发现问题,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二)给学生灌输“构造”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数学家与一个差的数学家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有许多具体的例子,而后者则只有抽象的理论。我们前面讲到,“建模”就是构造模型,但模型的构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又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而学生构造能力的提高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三)引导创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对教学中的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针对性;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广泛的变换和延伸,尽可能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事物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是数学的杠杆,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能走很远。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转化,用好这根有力的杠杆,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创造性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速度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过程,无疑会激发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且能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结束语:

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意识 能力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74

当代数学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积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看法。

一、营造氛围,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能达到高效学习状态的前提。在一个轻松、自由、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才会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探索知识内在本质的欲望才会愈加强烈,最终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如教学“最简分数”后,我这样推进教学:“同学们,你们都是‘学习能手‘智多星,现在我出个小小的问题,结合刚才学习的最简分数,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的东西吗?”问题刚抛出就有很多学生举手踊跃回答,有位学生说:“我发现最简分数中所有分母是3的分数加起来的总和是1,

……面对学生的精彩表现,我由衷地称赞:“你们爱思考、会发现、敢提问,善于从单纯的算式中发现本质规律,探寻到深层的知识点,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刚才发现的规律究竟是否真的存在,老师待会就为大家解答。”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都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教师及时表扬了学生的优秀品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養。

二、提供时间保障,锻炼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简单地认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把所有的课堂时间都用于教师的讲课上。实际上,我们应该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便学生及时消化新知识,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创新的好习惯。

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后,我把剩下的半节课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一个开放的问题:“通过学习1到9的乘法口诀,你知不知道改变一个乘数后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这个变化中你们又能发现什么?”临近下课时,我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规律。有学生说:“乘数9不变,另一个乘数每增加1,结果就会增加9。”还有学生说:“1×9=9、2×9=18、3×9=27、4×9=36……所得的结果,如9、18、27、36……的十位数和个位数加起来都正好等于9,如0+9=9、1+8=9、2+7=9、3+6=9。”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竟然创新性地发现了这些规律,这让我感到很不可思议,也坚定了我尽可能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支配的信念。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在完成教学后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1~9的乘法口诀,而是抛出开放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和创新。在充分的独立思考中,学生可以尽情地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三、感受创新的快乐,爱上创新

任何学科的教学只有真正使学生对它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愿意去学,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亦是如此,要让学生爱上创新,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创新带来的愉悦感受。

如教学“求长方形面积”时,为让学生感受创新成功的喜悦,我让学生拿出手中的三角形尺子,结合之前学习的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自主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同桌合作把两个直角三角形尺子拼在一起,探讨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和长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不一会儿学生都给出了答案:“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因此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S=ab,a、b分别代表长方形的长和宽”。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不是亲自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研究,自主推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创新带来的成就感,体会创新的优越性,从而真正将创新意识内化于心。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但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的亲身感受。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数学创新意识 篇7

关键词:创新,探索能力,质疑,独到见解

0 引言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包含了培养兴趣、指导方法,提倡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1 兴趣激思引入实用

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1.1 鼓励攻克数学难题,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如教学韦达定理时就要观察、猜想、创设悬念。通过探索知道一个结论:根和系数的关系,并通过练习知道它的重要性,掌握并巩固它。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是因为它充满了成功和欢乐,远的陈景润、近的刘嘉忆,他们所享受的都是研究数学的过程。

1.2 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脱节的。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我们要在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比如学生一接触数学就有了实际应用———概率的引入,这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

1.3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

如:讲解计算机的运作就运用了二进位,制。让学生们明白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2 数学中的“读”、“议”、“思”

2.1 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重点和实质,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如陈景润认真读完“数论”,解开了哥德巴赫猜想。

2.2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学生的“议”,对于学生在议

中出现的问题、不足,老师要耐心引导,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点,就积极引导学生议,引导他们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一条直线如何平分一个长方形,有的说只要直线过对角线即可;有的说只要直线过对边的中点即可;议着议着,同学们就会发现只要直线过长方形的中心就行。当今杜郎口中学这方面教学开展的很好。

2.3 鼓励学生勤“思”,思考是学生对题材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已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交错,刘嘉忆破解西塔潘猜想。无疑说明他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这是逻辑推理的重要环节。

2.4 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

网络是现代人时刻离不开的内容,我们要搜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让教学活起来,尤其是动的东西。如:“生活中的旋转”,搜索生活中的旋转实例,得出旋转的定义。

3 自信得真知质疑出成果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数学题时,总是想看一下有没有答案,或问老师是否正确,来验证其结论。长此以往的结果,这样的学生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因为他们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书本上。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初高中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已,敢于质疑的精神,对于权威的结论要敢于创新,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知识是无止境的,探索也是无边岸的。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如刘嘉忆就是一个自信的孩子,他大量的阅读书籍,不断的进取,尽量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大三的本科生就攻克世界难题西塔潘猜想。

4 鼓励创新,见解独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敢想、独立思考的能力。初高中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呢?首要任务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面的能力”,因为初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未来数学学习,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照本宣科、如法炮制。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如在美国教学的一位老师,总是怕学生知道的知识少,结果是自己也累,学生也有意见。这种教学方法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应用与创新。无论数学的应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中国人要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社会普遍认为,教育的症结就在于,教师太重视学生学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数学,它的抽象和严密,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教育学中总是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有时侯,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学生了解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而是一味追求多做几道题,考一个高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没做过多考虑。这就抹杀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当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初中以乐中学、学中乐、生活游戏为主;高中就要多反思、多阅读为主。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想、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途径发现新知识。

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将“数”与“形”,“数”与生活结合,注重数理逻辑,重视发散思维,使学生颇为遥远而陌生、敬而远之以至畏惧的的数学变的亲近。因此,我们教师责无旁贷地要让我们的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参考文献

[1]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J].2005年第1期.

[2]何春元,梁伟.重视数学教育改革,培养跨世纪人才[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9,(01).

数学创新意识 篇8

一、珍视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由于其年龄及心理特征, 往往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不着边际, 甚至是荒诞的问题。如:为什么10比11小, 自然数为什么从1开始而不是0, 直线为什么都是直的。他们还会提问一些目前他们无法掌握而教师又无法作出解释的问题, 如:1+1为什么等于2。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能嫌学生麻烦, 恨学生问得刁钻, 而应该对他们有勇气提出问题给予赞许, 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珍惜他们的好奇心。即使教师无法解释, 也要给学生一个委婉的解释, 如:“1+1为什么等于2, 这个问题要你们读大学的时候才能深入思考, 老师相信你能找到最完美的答案。”这样, 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就会有机结合在一起,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就能逐步增强。要知道珍视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没有爱迪生的孵小鸡就不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二、创设教学情景, 提供创新保证

构建宽松和谐且有趣的教学氛围,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现在的学生, 大多数由于家庭、社会的溺爱, 依赖意识较强, 对知识的学习只是机械地、消极地接受, 这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与创新。所以, 教师必须将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 实现学生当家作主, 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在活动中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时间和活动空间。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教授101×99这道题时, 教师先不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立刻作简单计算, 而是让学生观察、讨论有什么巧妙方法。有的学生说改成 (100+1) ×99, 有的学生说改成101× (100-1) , 还有的学生说改成 (100+1) × (100-1) ……这样计算不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操作技能, 而是通过讨论协商, 增加了思维含量。整个过程气氛热烈, 主体地位得以突出, 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教材, 优化教法, 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

数学教学要凭教材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故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 弄清教材编写意图, 根据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的特点, 分析教材中蕴含的培养创新意识因素, 使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如关于分数乘除的一道应用题:一本书, 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四分之一,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四分之三, 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倍?学生迅速得出答案。这时根据学生以前所掌握的知识, 教师鼓励学生一题多问, 利用现有条件看还能问哪些问题, 学生经过思考, 会说:“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几分之几?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几分之几?全书还剩几分之几?两次一共看全书的几分之几……”这样, 一道应用题可变成2道、3道、4道……总之, 只要深挖教材, 精心研究, 就可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四、指导学法, 激发创新欲望

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 是最好的教师。在学法指导上,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题, 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 正确与否, 教师都要及时予以肯定, 作出合理评价, 鼓励他们向高质量、高层次问题上思考。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当作检验自己教学成果的依据, 特别是要把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视为珍贵的礼物开拓自己的授课思路。比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时候, 有学生就会问为什么S平行四边形=底×高、S三角形=1/2底×高, 教师只要稍作点拨, 让他们利用纸片亲自动手进行剪拼2, 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谈数学的创新意识与实际应用 篇9

一、优化创新心理, 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是主导,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多与学生沟通, 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 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 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 通过典型例题, 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 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 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

关于数学潜

数学潜能生是指由非智力因素缺陷引起的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的学生。

潜能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压力大, 不敢去请教, 怕被人认为“笨”, 日积月累, 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性。要想打破这个局面,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要耐心细致地疏导, 增强学生的信心

数学潜能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 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 正确地对待他们, 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 有意识地“偏爱他们”, 利用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分批地查漏补缺。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 让他们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有“自我满意”感, 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

二、在教学中, 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

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自信心后, 要创造条件使学习困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 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 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 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三、重视提出问题, 扶持创新行为

实践证明, 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 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其创新能力, 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 改正错误, 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大胆地怀疑, 提出自己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 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以扶持其创新行为。

总之,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因此, 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扶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为其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生量一量, 得到有关定理的一个直观的了解, 再引入新课。 (3) 以学生所掌握、所了解的知识为起点, 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教学, 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 “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引入。

2. 多归纳

要给学生多归纳总结,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三线、八角”教学中, 由于图形较复杂, 学生不易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可以总结出同位角找字母“F”, 内错角找字母“Z”, 同旁内角找字母“U”等。

3. 勤练习

数学创新意识 篇10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肩负着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任务。数学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生动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数学学习不能单独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呢?

一、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创新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参与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从情境引入:老师请大家猜一猜:A.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B.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C.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了。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好奇心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与以往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地学是完全不同的,教师通过巧妙的情境引入,自然而然就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转换成问题,向同学们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会。

学生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教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人的思维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不断地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有艺术性,语言要生动活泼,教师更应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教学过程,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帮助他们提高把握知识重点、难点的能力,扩大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用耳辩听。例如:教学“左右”一课时,主要使学生分清左右,为了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我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先用设疑的手法,让学生判断我举的是不是右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组的同学面对面站着,通过老师、学生的转身来验证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然后我组织了“小司机”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相向车辆转变方向的不同。在学生质疑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体验其中的奥妙。

三、小组合作,在讨论中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为群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的新课,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教学不再出现被遗忘、被冷落的角落。例如:“10的分与合”一课时,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把事先准备好的10瓶饮料放在桌面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着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这样讨论,能使学生在切磋中提高。

四、自主探究,在发展中创新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活动中应充分用运迁移规律,对于学生能独立获取的知识,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主动获取新知。例如:“采松果”一课,在学生已掌握竖式加法计算法则的基础上,适时点拨: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自己能算出来吗?在计算加法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独立发现了“25—4”的竖式减法的计算法则。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11

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导入环节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营造出新课导入的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括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自主地探究新知,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1.利用图像创设情境

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图片和动画片非常感兴趣,再加上教师生动语言的描述,学生的思维容易被激活。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创设“鸡妈妈找孩子”的情境,即天要下雨了,鸡妈妈找孩子们回家避雨,树林里有3个鸡宝宝,草坪上有7个鸡宝宝。先让学生叙述这幅画,再提出10的加减法的数学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新知的欲望,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2.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稳定性差、注意的范围小。在导入环节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学习,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如,“找朋友、开火车、当邮递员”等,寓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于充满生机的游戏情境中,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3.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骑自行车的感受,再提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这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二、新授环节培养创新意识

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基本上都在这个环节中完成的。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利用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教育的素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并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例如,教材中出现的:“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概括×××的计算方法吗?你能推导出×××的计算公式吗?”……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知,亲身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教师千万不要代替。

2.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猜想是创新的翅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目的是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猜想后,要对猜想结果进行验证,因为猜想的结果不一定正确,没有知识的形成过程。猜想的目的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练习环节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目的性。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使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练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练习中可以一题多变,即改变已知条件,再探求问题结果;还可以一题探寻多种解答方法;一题多问,即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探究其结果的可能性。

四、在总结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学习过程的回顾,是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梳理。这个过程既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能走过场,要让学生自己小结,体验“再创造”成功喜悦的过程。同时要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发现、探索的动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创新意识 篇12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大部分老师可能比较习惯统一传授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数学题的方式。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这种方式显然无法培养出综合能力高的人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根据教学要求,在课堂上将不同的学生按照个性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对数学的领悟能力不同以及学习兴趣的不同分成几个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可以在小组之内交流合作,并且通过和组员相互分享经验和做题思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使得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而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不足,并且学习对方的优点,让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

1.小组合作只有形式,没有内涵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对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经验,所以在响应政策的同时,却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只是流于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发现小组合作的问题:首先,数学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并没有提出要求和目标,所以在实际的合作学习时,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做,而教师也忽略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其次,教师对数学小组的分配很随意,并没有什么标准,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生的个人意愿分组或者是随机分组,这样并不能达到小组成员取长补短的目的;最后,小组内部之间分工不明确,小组内的成员由于不明确自己的任务,所以在讨论的时候就会相互推脱,偶尔有几个组员发言,其他的组员也只是沉默做题。

2.学生小组参与度不高

虽然很多学校都开展了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显然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学习能力差一点的组员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没有真正融入小组讨论中去。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时间,直接听学习能力比较好的组员的发言,但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却很少。学生还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只是一味听取别人的发言,而没有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得到的收获还没有直接听老师的讲课得到的多。

3.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一类问题常常出现。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虽然也经常在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其目的却是为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出现了典型的例题或者是解题思路有若干种的数学题,教师就会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提出一套解题的思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答案,解决问题,但是教师却没有重视解题的过程,只关注了解题的结果。如果有小组解决了问题,那么教师就会转到下一个知识的学习中,但是没有关心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是由谁解决的,小组成员之间有没有参与讨论、出谋划策,也没有关心没有得出结果的小组是在哪一环节出了问题。这些问题的忽略都会导致小组学习效率的低下。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措施

1.制定小组合作的规则和制度

在实际情况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往往会抢先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话,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失去了发言的机会,而且没有思考就知道了正确的答案,导致学习能力提不上去。这样好的学生会更好,差的学生会更差。所以,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教师需要在分组之前制定小组合作的规则和制度,让学生了解规则之后再讨论,提升学生的合作技能。为了让每个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在讨论之前,先给小组的成员一段独立思考时间,然后把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都记录下来,让组长安排,每个组员挨个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其他人作听众,等到所有的组员发表完之后,再进行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整理出来。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出现问题还有一点原因是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不知该如何合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所以,教师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在一些细节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做到这些,例如,懂得倾听,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见解,不论对方的想法正确与否,也不能随便打断或者质疑别人的发言,并且倾听有听取重点;要尊重组员,别人发言的时候认真倾听,并且做出适时的回应,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想法;在自己表达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词举止,说话时不能粗声粗气,也不能不礼貌,要让别人听懂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保留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随波逐流,一味听取别人的见解;调整心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因为自己的小组失败就一味唉声叹气,自怨自艾,而是要正视自己小组的不足,并且尊重对手。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

3.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小学生可能因为年纪小以及贪玩的个性,所以在学习方面独立性不够,依赖性太强。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小学生平时喜欢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开展小组合作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局面不可控制。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开展小组合作之前,告诉学生小组讨论只能讨论数学知识,并且先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教师也需要维护好小组之间的纪律,不能组完小组之后就放之不管,让学生自由发言,而是要不时加入小组之中听取他们的讨论,并且适时给予指导,避免小组的思路出现偏差。同时,教师也要合理控制讨论的时间,当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再参与讨论时,就可以结束小组合作,进行总结。

上一篇:四个基本下一篇:人类即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