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文化产业

2024-10-03

旅游业文化产业(共12篇)

旅游业文化产业 篇1

一、引言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伯格 (Rosenberg, 1963) 提出的关于美国机械工具早期演变过程中[1]。伴随着信息、创新能力等的不断加强, 产业融合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并且成为某些新兴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方式。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不同产业的边界上, 通过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 原有的一些产业界限逐渐变的模糊、行业壁垒减小或降低, 逐步形成新兴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2]。

旅游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者是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甚至是产业重组, 最后实现产品创新, 形成新型产业[3]。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 造就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诞生。它和原有的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不论是对于成都旅游业还是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两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会提升成都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拓宽活动内容;提高成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平台和新的市场空间, 为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二、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 2004年到2008年,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 增加值从65.81亿元提高到133.7亿元,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2%上升到3.4%,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3.8%上升到4.8%。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 在成都三大新兴主体产业中排第二, 也成为成都新兴产业中解决就业能力最强的几大产业之一。但是, 与发达城市相比, 成都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有明显差距。第一, 文化创意产业总量不大, 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第二, 相关领域的大型文化集团较少, 企业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还又带提高;第三, 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品牌优势不明显, 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多, 区域性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还有待形成。

(二)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最近十年, 成都市旅游业获得了较好较快发展。据成都市统计局资料统计, 2005年成都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619.6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达272.5亿元, 至2010年国内游客已增加至6738.3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达584.6亿元, 5年间增幅达2.15倍。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0.0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1.8亿美元,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增加至80.2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2.9亿美元, 增加达到1.6倍。目前, 旅游业已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并直接或间影响运输、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但是通过调查, 发现成都市的旅游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是:一流的资源, 二流的管理, 三流的收益。其一, 在成都旅游发展中, 旅游要素能力结构极其不合理。在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中, 成都市的“吃、住"能力过剩、“娱、购、行、游"能力相对不足;其二, 成都市旅游企业总体素质不高, 且行业竞争无序。其三, 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乏、竞争意识的缺失等。这些都导致成都旅游市场畸形, 使得成都无论在规模还是效益上都与自己优秀的旅游城市形象不相符, 甚至还落后于一些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三、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促进作用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成都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1.提升了成都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拓宽了活动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经济的一般属性, 它通过人的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 对文化本身进行创新与突破, 将知识的变化性与原创性融入到文化当中, 并使它与旅游资源与活动联系起来, 从而将静态的旅游文化转变为动态、可感知的文化旅游产品, 提供具有体验价值的旅游服务产品[4]。利用文化创意, 旅游公司在延续原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 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与休闲背景的游客需要的旅游项目, 更深层次地利用自然景观和遗产类等人文资源。

2.增强了成都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生态环境角度看,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文化创意产业对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来说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 不仅保护着越来越珍贵和稀缺的自然资源, 而且还能够保护现存的文化资源。与此同时, 在文化的感召下, 旅游观念的改变与进步, 使得游客的行为得到规范与修正, 而使得他们更多地关注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维护, 并注意旅游过程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成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成都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

1.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平台。

文化创意时代的成都旅游业, 既注重旅游内容的现代化与多元化, 同时也关注旅游业的环境与氛围。这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 主要体现在成都文博旅游的开发利用上。成都博物馆、都江堰虹口深溪沟地震遗址保护和配套工程、抗震救灾纪念馆、民间博物馆等特色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建立与使用, 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2.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空间。

成都充分运用成都本地抑或是周边县市的旅游资源,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设计与推广成都的新型旅游资源, 打造成都旅游品牌。成都“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旅游资源 (如表1) 的推出,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消费群体与市场空间。

资料来源:2009~2012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四、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 注重培育和引进“旅游+创意”综合性人才。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旅游又熟悉文化创意的综合型人才, 它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必备因素, 也直接决定了两产业的融合程度。但是, 目前成都在这方面的人才极其缺乏, 应尽快制定有利于“旅游+创意”综合性人才的培育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在具体培育方面, 应积极与成都本地高校、研究机构合作, 加大对创意旅游教育的投入, 以助能更好的培育本土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在具体引进方面, 引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领军人物。同时选送一部分人去国外进修, 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文化创意产业及旅游业管理经验, 学习先进的创意旅游发展理念, 为成都文化创意旅游业的提供技术支持。

(二) 找准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切入点。

找准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的切入点, 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能否融入成都旅游业, 是否能与旅游业更好的融合发展的关键。结合成都丰富的旅游资源, 结合旅游发展角度, 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及旅游营销等三方面找准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切入点。其一, 积极开发和引入新鲜的、有品牌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包括旅游户外用品、旅游工艺品、生活日用品、旅游书籍、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免税商品等[5]。其中, 旅游纪念品 (包括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 是旅游商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二, 开发主体公园等形式的新型旅游项目。主题公园从其主题的选择, 到公园内各项设施的设计, 直至公园内的文娱表演活动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成都欢乐谷就是这样一个融合了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主题生态乐园。第三, 利用文化创意充分发挥旅游营销。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适合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新型的营销方式就显得异常重要。电影营销、节庆营销等等都可以为成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机会。

(三) 加强政府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 构建高效的、以政府服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服务体系, 是成都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成都市政府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 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内外不同地区看齐, 真正转变公共服务型政府, 提高政府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的政策支持作用。其主要包括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构建平台。通过打造旅游创意街区、旅游创意园区以及旅游产品创意展示中心等方式促进两行业在各方面的真正融合发展。其次, 为中小旅游企业的文化创意尝试在研发投入、市场开发等方面提供足够资金支持, 以助创意的产生并充分挖掘旅游要素的开发潜力和商机。

摘要:产业融合主要在不同产业的产业边缘与交叉点, 激发出全新的产业形式。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产业融合的基本条件, 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平台与发展空间, 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丰富了成都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提高了成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促进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则必须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必须找准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切入点, 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并为成都乃至四川旅游的适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成都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See Rosenberg, 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63, 1 (23) :414~446

[2].马建.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 2002 (5) :78~81

[3].程锦, 陆林, 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 2011, 4:13~19

[4].刘志勇, 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 2009, 8:127~130

[5].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 2004, 1:27~31

旅游业文化产业 篇2

旅游文化产业论文范文一:旅游文化知识及旅游英语教学探究

摘要: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精髓和核心。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要想在未来的旅游业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对旅游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相关的旅游文化知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旅游英语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广博的旅游文化知识。

基于此点,该文首先分析了旅游文化的内涵,探究了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旅游文化知识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旅游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文化知识;旅游英语教学;渗透;融入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海外游客量的不断增长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业发展的精髓和核心竞争力是旅游文化,这同时也是旅游英语教学中应当关注的重点。

将旅游文化知识融入和渗透到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究旅游文化知识和旅游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旅游文化内涵

探究旅游活动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经济活动,但从其本质上看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活动。

旅游与其他活动或者是其他方式不同,它带给人们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这种精神享受的来源就是旅游活动本身的文化属性。

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内在表现方式。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旅游文化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形成的、与旅游行为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是旅游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的重要基础,对旅游者的全过程产生影响。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旅游文化渗透在旅游相关专业的各个方面,如旅游经济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美学等。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旅游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旅游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如旅游过程中的建筑物、民俗风情等人文要素,这些旅游产品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在旅游英语教学中体现为专用词汇的表达和相关意思的描述。

另一个方面是在旅游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最主要的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如常见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南北文化差异等,这些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主要是强调相关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以及相关的礼节,避免出现因文化差异导致旅游交际语言失误的问题出现。

2旅游文化知识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提升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就必须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旅游文化知识渗透,这样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有效地培养。

旅游英语教学目的除了要教会学生熟练的应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之外,而且还要求学生表达出来的英语内容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要表达的具有一定水平。

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不仅仅是旅游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西方文化的直接表达。

因此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教育,这样才能够在英语表达交流过程中加入相应的文化内涵,提升表达的层次和水平。

(2)旅游业发展对旅游英语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

旅游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是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彼此碰撞、交流产生文化思维交流的过程。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入境游和出境游的火热发展,旅游业对旅游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旅游文化知识,能够将我国独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准确的传递给外来游客,这是未来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获得职业生涯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旅游文化知识是旅游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3)融入渗透旅游文化知识能够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果

旅游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相应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这样表达出来的内容才能够准确、丰富,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如果没有将旅游文化知识渗透到旅游英语教学中,那么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无法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有趣、科学的文化内涵教育,严重影响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效果。

因此,一定要认识到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对相应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旅游文化知识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的对策和方法

(1)协调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的相互关系

将旅游文化知识融入和渗透到旅游英语教学中,首要的就是要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协调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

语言教学是旅游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平台,而旅游文化知识渗透和融入则是旅游英语教学的重点和依据,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和辅助的作用。

换句话说,语言教学是在文化知识背景下发生和完成的,文化渗透必须在语言教学中得到体现。

(2)科学渗透旅游文化知识

将旅游文化知识融入旅游英语教学中并不是对所有的文化知识进行渗透。

由于旅游文化知识涉及多个方面,而且覆盖面很广,要想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就要根据旅游英语教学的内容对相关旅游文化知识进行筛选和选择。

首先,选择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的直接知识,包括旅游产品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宗教知识和地理知识等。

其次,要科学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与货币、住宿、餐饮和相关的政策规范等,这些相关知识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旅游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

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特点,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旅游英语教学内容和旅游文化知识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旅游文化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完全依靠教材和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育,因此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课前和课后进行定量的与旅游文化知识相关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应当为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教材,避免学生走弯路。

其次,在课堂教育过程中,不能将旅游文化知识翻译成为课堂主要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对学生参与到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境导入、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使用等,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总结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旅游文化知识,除了要注重渗透过程以外,还要对学生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进行明确。

可以通过比较灵活、综合的方式对教学结果进行反馈和总结。

例如在进行中西方餐饮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模拟的中西方用餐礼仪扮演课,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对之前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这样教师就能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明确的掌握,而且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道讨论、归纳,加深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学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观察,由于旅游文化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为了避免学生在某个问题上出现“钻牛角尖”的问题,教师还要注重旅游文化知识渗透的“度”,要做好引导者工作。

4结语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旅游文化知识不仅能够提高旅游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旅游英语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好旅游文化知识与旅游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和渗透旅游文化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宏彬.旅游文化渗透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10):164+193.

[2]李彩霞.浅谈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旅游文化的融入——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0-61+72.

[3]金苑.文化因素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民营科技,(4):122+300.

[4]孙景美.浅谈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26,128.

[5]马玉梅.如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导入的意识[J].海外英语,(20):59-60,69.

旅游文化产业论文范文二:数字媒体艺术下旅游文化传播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播展示了更大的价值,在传播形式上、传播媒体和传播效果上都展示了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旅游文化

1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逐渐利用计算机技术,这样就形成了数字媒体技术,逐渐影响了艺术的发展,而且数字媒体艺术生命力抢进,表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影响了整个社会公共媒介的发展,成为了重要的传播媒介。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视听领域内的艺术形式,有如下几点特征:

1.1独特的创作工具

数字媒体艺术是媒体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其创作过程伴随着技术性的操作,同时也有艺术审美的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示都依赖于计算机,同时与互联网也密不可分,并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1.2强大的交互功能

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需要观赏者的参与才能完成浏览,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是在观赏者的控制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例如,在网络游戏中,只有通过玩家的点击参与或互动才能构成一个虚拟的世界,才能体现其交互功能。

1.3多样化的呈现方式

计算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材料和技术分类,产生了数字媒体这一新的呈现方式。

在计算机的处理下,声音、图像、文字等通过数字语言的融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呈现方式。

并且在艺术家的想象中,媒体呈现出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使得作品更加生活化、艺术化。

1.4广泛的题材

传统艺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所依赖的是现实存在的物质,如绘画、摄影等。

然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是面向未知世界的,借助高超的技术手段,数字媒体技术的题材更多的面向了宇宙、文明等超前的世界。

1.5人人皆可参与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使得很多单向传播的.作品被埋没,而在数字媒体艺术下,人人皆可参与传播,可以自由选择传播途径,自由修改、删除作品,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参与平台,实现了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平民化。

例如,互联网上的论坛、微博等,都是人们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下所创作出来的大众文化,适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民主化的特征。

2数字媒体艺术对旅游文化传播的影响

2.1传播和受众关系的转变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所写的知识单纯的文本,只有读者参与到解读中,作品才能真正实现永久的价值。

正如旅游文化的传播一样,受众对旅游消息的要求为内容真实、生动等,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下,受众能够积极参与到传播中。

传统的旅游文化的信息主要依靠电视和平面媒介,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属于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忽视了受众在信息传统的主动性。

数字媒体艺术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使得传播效果更加,受众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旅游文化信息。

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下,必须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吸引受众参与到旅游文化的传播中,提升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例如,有的旅游信息网都有游客交流区,游客能够在社区内交流旅游体验、发表意见和建议等;又如有的省市旅游局开通了微博,发布信息,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从而提高了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2.2传播形式逐渐增多

数字媒体艺术为受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从而提高了传播效果。

数字媒体艺术合理地利用了数字技术,提高了旅游文化的视觉和听觉的表现力,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旅游文化的传统过程中,传播者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会给人们带来全方位的体验,其传播效果会更加。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析 篇3

一、银川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寻求文化之旅已成为人们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银川市东线的黄河柔美温润,西线的贺兰山刚猛壮丽,刚柔相济成为银川市旅游集群的两条纵贯线。近年来,银川市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旅游强市,塑造“塞上江南、回族之乡”的旅游形象,全面推动黄河旅游观光带和贺兰山文化旅游观光带建设。目前,全市全力开拓旅游大交通,已形成完整西线、中线、东线旅游产品,初步形成了产业优势明显、布局较为合理、规模不断壮大的良好局面。文化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银川市接待入境游客13931人次,占全区接待入境游总数的73.3%;接待国内游客6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0.71亿元,同比增长30%。文化旅游业成为拉动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政策为文化旅游业保驾护航

为加快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从2012年起,银川市每年投入5000万元,主要用于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旅游创建活动以奖代补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等。从财政投入、体制机制、人才支撑等6个方面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极大地提升了银川市文化旅游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文化旅游业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项目是推动和实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银川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顺应了旅游业发展的文化需求,为了加快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银川市启动了阅海旅游区新增建设项目、三沙生态园休闲旅游建设项目、爱伊河水上旅游建设项目、银川旅游集散中心项目等十大重点项目。在镇北堡影视城完成了老银川一条街、鹿场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水洞沟景区的二期工程“藏兵洞”挖掘修缮后已向游客开放;西夏王陵景区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夏城项目充分利用西夏古都的文化遗存和区位优势,集西夏皇家园林、宫廷艺术、民俗风情、娱乐休闲于一体,是以西夏文化为基本内涵的大型主题性旅游建设项目。同时,银川市全力打造滨河新区5A级景区。抓紧启动滨河新区生态度假旅游、沙漠运动旅游、黄河风情旅游、工业旅游、高尔夫旅游、古人类探秘旅游项目。规划建设汽摩节基地、“银川舰”军事主题公园、黄河外滩公园、兵沟汽车主题公园及滨河休闲牧场等项目。

(三)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镇北堡西部影城因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的特色,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由于在此摄制影片多,升起明星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多,堪称“中国一绝”,荣膺5A级景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殊荣。游客来到镇北堡西部影城,充当明星自由表演,录制成碟后,可以在个人的家庭影院中欣赏,这一项目成为银川市文化与旅游业高度融合的典范。目前,银川市有怨家文艺院团和学校与11家猿粤级以上旅游景区签订了合作开拓文化旅游市场的协议。中华回乡文化园坐落于最具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回乡名镇纳家户村,是我国唯一的以回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从2009年引入大型回族历史舞剧《月上贺兰》后,至今已演出400多场,观看演出的国内外游客达愿万多人次。仅2012年,中华回乡文化园演出收入达200多万元。《月上贺兰》现已成为景区的一大招牌,夜间演出明显带动了景区的餐饮业,“多赢”效果显现。

(四)加大银川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品牌可以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性需求转变为资源、市场与卖点。“品牌”也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辐射力。近年来,银川市依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圣地”贺兰山旅游品牌,推动了贺兰山东麓旅游试验区建设,打造城市新的旅游圈。银川市不仅举办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阿经贸论坛,同时还拥有享誉国内汽车展会界的地方品牌———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不仅展示了银川市经济社会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进一步拉动了市场消费,提升了银川的知名度,为推动银川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

二、银川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与银川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产业要素市场等尚未建立,管理机制不健全,文化旅游业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等还未形成,由于低水平开发导致对文化资源的损害和浪费极为严重。旅行社、酒店、景区等企业融资困难,创意人才匮乏。

(二)文化旅游开发缺乏创意

资源已不再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旅游业发展需要用创新的思路挖掘、整合和激活银川市旅游资源的“文化之魂”,而不是通过复古和再造来实现对本地人文历史的重新认知和认同。目前,银川市大多数景区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创意缺乏,城市旅游产品内容单一,缺少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旅游文化氛围不浓。endprint

(三)宣传不到位

目前,在整合银川市旅游资源、推介旅游精品线路上,仅靠参加外省区举办的旅游推介会、交易会等形式进行简单的散发材料式的宣传,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真研究。“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还未形成。如贺兰山景致并不逊色于庐山、太白山这些名山,由于宣传促销资金缺乏、手段单一,以致很有竞争力的贺兰山景致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不高。

三、加快银川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文化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的新型产业,要实现其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一)修缮与美化历史文化建筑

蕴涵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建筑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物载体。修缮银川市历史文物建筑,要依照不同年代的建筑规制,修复保持其原来面貌,要修旧如旧,揭秘银川市历史文化的自然神奇,使银川市历史文物建筑成为一个鲜活美好的载体,引起旅游者的兴趣与共鸣。

(二)打造文化节庆,传承历史文化

文化的特色往往能够在文化节庆活动中得到最大彰显,节庆活动更容易让游客和市民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这些节庆活动也可以带动休闲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下力气办好“中国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中国银川赏石旅游节”、“贺兰山国际岩画艺术节”等银川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节庆活动,力争举办2015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将乐堡啤酒音乐节并入“贺兰山文化艺术节”下,探索举办商业性竞技赛事,把银川市建成宁夏旅游集散地和旅游中心城市。

(三)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研究制定《银川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首先,在文化旅游业空间布局上,围绕贺兰山、黄河、湖泊湿地等自然地理要素,高标准规划“银川都市旅游核心体、贺兰山东麓旅游发展带、黄河金岸旅游发展带、贺兰生态历史旅游发展区、永宁回乡风情旅游发展区、灵武远古文化旅游发展区“一核、两带、三区”布局,强力推进“文化旅游创意示范基地、黄河风情旅游休闲基地、塞上江南度假基地、回族文化体验基地、西夏文化旅游基地、商务会议度假基地”六大基地建设。其次,在文化旅游业态上,全力做好旺季旅游,积极引导冬季旅游、度假旅游和主题休闲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精品。第三,依据银川市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和业态发展布局,研究制定《银川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文化旅游业基础服务设施发展规划、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专项规划要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功能特征。

2、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品牌。(1)打造“回乡风情”品牌。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被誉为“中国的伊斯兰省”,首府银川市在回乡风情文化方面最具集中性和代表性。首先,银川市要对现有的回族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整合,把具有特色的回族用品、回族服饰、回族小吃整合后集中于一条街,建立回族服饰用品一条街,凸现其服饰及饮食文化。其次,要深度开发回族民俗文化资源。建议在银川市永宁和贺兰两县有基础的回民村建设回族民俗文化村;在市区建立回族风情园、回族历史博物馆;有计划地在主要街区建造具有回族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让人一进入银川,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回族伊斯兰风情。第三,要重点整合开发回族歌舞、回族体育杂技、回族民俗杂耍等回族文化艺术,使其成为回族风情文化的精髓。(2)挖掘西夏文化。首先,要充分利用西夏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名胜古迹为代表,依托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快西夏遗址公园旅游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其次,在西夏王陵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上要下大功夫。建议在西夏王陵风景区的广场、建筑、雕塑、绿化环境上,要独具匠心,创立一些反映西夏人粗犷、豪放特征的体育及军事竞技项目,着实体现西夏文化的特色,扩大西夏文化的影响力。

(四)提高银川市文化旅游业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旅行社服务、旅游饭店服务、旅游景区服务、导游服务、旅游车服务“五大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旅游企业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与薪酬制度相衔接的旅游人才开发机制,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1、制定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的考核监督办法和奖惩制度。对于素质差、服务质量低劣、严重损害银川市旅游形象的导游员,坚决注消其导游资格。

2、加大旅行社诚信意识、品牌意识、优质服务意识的培育。依据《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查处一批严重违法违规、损害旅游者权益和银川市旅游业声誉的旅行社,暂缓通过年检或注销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强化企业守法诚信经营,规范优质服务等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星级饭店评定和复核工作,完善星级饭店的退出机制和监督机制。对于达不到(星)级标准要求的星级饭店,依据有关规定予以降A (星)或取消A(星)级。切实维护星级标准的权威性,提高星级饭店的整体水平。

4、进一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强化景区服务质量意识,完善旅游景区解说系统,做好景区服务质量培训工作。

5、建立银川市旅游业服务质量调查制度。以各专业协会为主体,建立全市文化旅游业质量抽样调查制度,采取旅游经营单位互查形式,每月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建立服务质量公报制度,市旅游局、市旅游协会通过媒体,每季度公布一次全市旅游业服务质量状况,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英萱.浅谈如何加强旅游业的竞争性[Z].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2月23日.

[2]陈忠祥.银川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构想[J].人文地理2004(03).

[3]毛凤玲.银川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1(04).

[4]吴金遨.大力发展银川旅游业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06).

[5]赵倩.宁夏探索文艺院团进景区之路[N].西部时报:2012-05-22.

[6]赵倩.景区如何巧打“文化牌”http://www.nxnews.ne:

2012-09-10.

[7]李斌.论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篇4

研究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了解国内外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不仅丰富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理论,而且对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起到实践参考作用。

研究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两个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帮助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高度化水平。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研究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加深了解产业融合是如何丰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业态,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项目。

本文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进程分为个阶段:隐形融合期、显现融合期和促进融合期。

二、国内外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一)国外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1.隐形融合期。

18世纪到20世纪前期是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隐形融合期。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开始产生,此时期,多数的旅游业与文化相融合是在无意识的情形下产生的。这种融合形式初步激起旅游者关注的兴趣,各国纷纷开始形式多样地尝试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有的国家还颁布法令保护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例如宗教朝圣和观光之旅在古代就已出现,而且十分盛行。古埃及的每座金字塔都是一处神圣场所,因此,游客都花上一点时间做祈祷,但他们的来访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纯属是为了享乐,而不是出于宗教动机。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源,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1735年建成的法国巴黎服装博物馆、1789年建成的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1870年建成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都以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观众和游客。人文景观一直都是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在18世纪末,新古典风格开始崭露头角,19世纪上半叶,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建筑风格。在“新古典”建筑理念的指导下,一座座令游人叹为观止、风格新颖独特的建筑耸立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领土上。1872年3月1日,美国国会颁布了一项关于建立黄石国家公园的法令,至此,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即宣告成立,是世界国家公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指明了方向[1]。

2.显现融合期。

20世纪中期到后期是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进程中的显现融合期。此阶段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来支持和鼓励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出合理规划,使其得到更加长足发展,建立更能吸引游客的富含文化内容的新形式旅游场所,令游客更有兴趣参与体验其中。许多旅游业与文化融合的形式虽然在很早就出现过,但在此时期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同时,旅游业与文化融合的相关概念也产生了,环境保护在此阶段就得到了密切关注,相应的观光场所落成,以崭新的方式在吸引游客的过程中传播环境保护意识。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四次会议在雅典召开,制定了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性文件。1954年欧洲议会审议公布了《雅典宪章》,它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推动作用及其在保护理念的传播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952年,文化景观概念产生。对文化景观进行体验性旅游是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融合方式。它呈现由简单的审美怀旧、文化教育的表层体验旅游发展为休闲娱乐、返璞归真的中层体验旅游,最后到社交生活、情感升华的深层体验旅游3个阶段[2]。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活动早在18世纪晚期的欧洲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世界遗产景观迅速增加,一般认为,1975年欧洲的建筑遗产年是遗产旅游成为大众消费需求的标志。1978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公布,极大地促进了遗产旅游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遗产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并被视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

1964年5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成立的“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中心”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这个宪章被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第一个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国际宪章,第一次将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以国际性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首次提出了必须保护文物建筑的环境,明确了文物修复的原则,提出了对文物建筑所在地段作为一个整体保护。这是国际社会从环境角度对历史名城保护的开始[3]。

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次大会第一次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之后世界上诞生了以法国“克勒索蒙特索矿区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第一批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超出了传统博物馆的界限,强调社区本身就是被保护的对象,它要求里面的每个人都要小心保护文化遗产。

1975年欧洲通过了《阿姆斯特丹宣言》,它提出了历史名城作为一座发展中的城市,对名城的保护不应局限于静态的保护,应促使名城的可持续发展。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文件提出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内容以及保护历史街区的普遍价值和应采取的措施。1977年12月,国际建筑师协会发表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使历史名城的保护范围从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3]。

3.促进融合期。

20世纪晚期至今是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促进融合期。政府出台新政策,规范产业融合的发展运作,注重产业融合效率,持续进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与生活和社会现状相结合,注重新形式的产业融合开发方式,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融合蓬勃发展。此外,各企业不断的学习融合政策,了解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规则,发展多样化的融合形式,为游客提供亲临现场观摩的机会,让游客切身体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成果。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是游客通过鉴赏异地文化或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来满足自身寻求文化享受的需要,如文化创意旅游、茶文化旅游等。又如体育旅游则借助体育文化资源,吸引热爱体育运动的消费者,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既能满足其参与需要,又通过体育与旅游结合倡导一种现代的休闲生活方式和新的旅游形式[4]。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地区宪章》,指出所谓“历史城镇”是指具有特殊价值的传统城市文化景观的城镇。“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5]。

1990年开始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有关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行动。1993年1月实行《欧共体包价旅游规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成员国旅游服务的统一标准,旅行社、饭店和航空公司的运作比较规范,促进了欧盟各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欧洲各国政府把文化旅游正式作为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协调旅游与文化部门的合作,并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旅游产品[6]。

1994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文件强调了原真性是“与遗产价值有关的最为基本的资格要素”,将“保护”的概念定义为:所有的设计与操作包含对遗产的理解、了解其历史和含义、保证其实体的安全以及必要的修复与改善[7]。

(二)中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我国最早的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形式是宗教旅行,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旅游活动的热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积累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的经验。在过去的千百年中,这类宗教文化旅游场所成倍增加,并且,随着佛教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出现了更多的朝拜圣地[8]。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风景名胜区,这是最早的文化旅游运营组织,大多是自然—人文复合型,分为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风景名胜区。继风景名胜区之后,各个拥有旅游资源配置权的政府部门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旅游景观运营体系。

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遗产组织后,国内更加重视对世界遗产项目研究。目前,中国共有37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些项目各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且许多项目成为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

在1982年11月19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保护法》,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再次进行了法律意义上的表述。我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2座。

国家旅游局在1993年举办了“中国山水风光游”,在1994年举办了“文物古迹游”,之后又在1995年元旦拉开“中国民俗风情游”的帷幕,2002年继续推出“中国民间艺术游”。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决定从2010年开始每四年推出一个“文化旅游主题年”,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这是我国实现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开始[9]。

文化部曾于2004年、2006年、2008年先后三批命名了137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企业和单位。在这些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中,不乏以文化产业园区的形式建设起来的企业和单位,这其中又有相当的一部分是以旅游景区、旅游相关产业为核心资源与重要业务的旅游文化产业园区[10]。

我国政府出台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文件,使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国家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9月联合发文《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发展。从该指导意见看,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联合发文的举措体现了政府部门对于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决心之后。各地区纷纷贯彻落实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精神,2011年12月,河北省文化厅与河北省旅游局联合印发了《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具体推出了十项举措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2013年8月,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等事项。

三、启示

(一)保持文化的原真性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旅游方式,旅游地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吸引不同的游客前来观光。在文化旅游中,旅游目的地政府往往会根据商业需求对文化进行改造或适当的修正,但是其中不乏有地方政府在对文化建筑进行重整时失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原真性,也令游客体会不到文化本身所真正表现的生命力和历史价值。政府在以旅游为目的进行文化建筑改造时应该最大程度保留其本来面目,把文化完全真实的一面呈现给游客。

(二)创新旅游项目吸引游客

随着人们旅游休闲意识的增强,游客出游次数不断增多,不少游客对于千篇一律的旅游项目已经失去兴趣。以创新求发展,旅游目的地要考虑不断增长的文化要素,创新旅游项目,使游客再度找回新奇的感觉,提升旅游目的地魅力。如开发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活,留住游客美好回忆,激发游客在未来再次回到旅游目的地享受浓郁文化氛围的激情;开发多主题的旅游项目,如历史文化类、人文探索类、生活体验类等活动,满足不同旅游消费者的新需求,使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衍生品

文化旅游产品是宣传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但在我国,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游客的关注,激发游客购买欲望。因此,旅游目的地要注重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旅游衍生品,根据自身特色,打破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创意水平。如开发地方个性化的纪念品、旅游商品、旅游工艺品和文物艺术品等,使旅游产品具有地方文化内涵,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要求。

(四)做好宣传工作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好的宣传,中国历史氛围浓厚,许多有价值的含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旅游地并没有很好的被世人所知晓,这其中因素很多,但是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有很多地方的文化是十分有价值的,但是并不是很多人了解它,比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剪纸、戏曲都是活生生的文化财富,应得到高度重视,不应在无声无息中被流失。在信息化时代,政府的宣传工作应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脚步,通过微博、博客、网站、电视和广播等途径全面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文化地区旅游的普及程度。

(五)政府需进行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的悠久文化无处不在,有些地区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扬,有些地区的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这其中原因多种,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该地区进行文化的发展是其中一个方面。如果文化要想向世人展示,就要为游客提供前来观摩文化的便利条件,我国有很多文化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因此,政府应适当拨款增强文化地区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的旅行带来便利,促进文化地区的旅游发展。

总之,我国要以学习国外成功的融合模式和经验总结为基础,结合自身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特点,进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此外,国外学者有关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对实践起了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探讨。

摘要: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的魅力更加丰富了旅游产业业态。本文主要讨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情况,并为我国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旅游业文化产业 篇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业竞争力的核心。文化的本质又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它天然地融合和体现于旅游全过程。旅游者出行最大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文化赋予旅游生命力。文化旅游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一)以规划为引导,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一是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武汉市文化旅游资源共涉及6个大类、20个亚类、72个基本类型,共计281个资源单体。其中,包括以历史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博纪念馆和现代的文化设施、特色功能街区、大众化文化娱乐场所等为代表的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以节庆活动、文化艺术等为代表的无形文化旅游资源。二是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的发展目标。充分发现和挖掘武汉都市文化资源,整合城市综合文化资源优势,力争到2015年,形成较为成熟的紧密结合武汉现代都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凸显在武汉城市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商

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旅游城市,成为国内著名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胜地和国家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中部地区旅游集散中心、组织中心与接待中心。文化旅游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龙头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先导。

三是确定了以中心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滨江滨湖文化休闲游、都市文化体验游、商贸会展休闲游、江城动感娱乐游等四大旅游产品系列。

(二)以项目为抓手,增强文化旅游发展动力。

去年,我局积极推进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武汉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区、世茂嘉年华等总投资额达1834.44亿元的28个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其中,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一期)、楚河汉街(一期)、万达威斯汀酒店、铁桥建国大酒店等项目相继竣工并对外营业,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大招商力度,签约引进了华中影视文化城、木兰花园、武汉鲁湖国际垂钓中心3个总投资达60亿元的旅游项目。策划储备了东方马都、汉南区五湖湿地生态文化园等13个总投资达384.2亿元的重大旅游项目,增强了旅游发展后劲。

(三)以产品为载体,提升旅游资源整合。

我局积极协调各方利益,联合市公交集团开通推出8个主题20条精品旅游线路,揽括“大江大湖大武汉”特色观光游、红色旅游、异域风情之旅等主题,涉及市内一日游、省外游以及出境旅游时尚精品线路;推出名人足迹游、租界建筑游、都市风情游等12条推荐市内游观光线路。观光车将市内景区和旅游要素串联在一起,基本涵盖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著名景点,车内除了配有GPS导航系统外,还配有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自动语音导游系统,对外地的商旅客人提供了极大方便,使武汉市内一日游更具系统性、便捷性。

(四)着力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健全旅游营销网络。一是以辛亥百年为契机,依托高铁交通优势,围绕“樱花热”和“辛亥首义”两大主题,在珠三角地区发放武汉旅游护照樱花版和辛亥首义版2万本,激发了珠三角地区市民的热情。樱花节期间,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最高接待量达20万/天〃人次。据携程网对广东地区出游情况的监测,春季到汉赏樱花已成为广东市民出游的首选之一。二是有计划性地组团赴广州、中山、南京、长沙、深圳、无锡、苏州等16个地区开展了30多场次旅游促销,参加境外旅游会展6次,策划推出了48条省内旅游线路,31条市内旅游线路;邀请韩国、日本、俄罗斯、中铁联盟等海内外旅行商近7批次来汉踩线,巩固和拓展了国内外客源市场,保证了我市境内外游客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三是坚持“办节为民,为民办节”的宗旨,继续围绕“知音江城”的主题,举办了第十届武汉国际旅游节,推出的 “中华婚典”、“帐篷音乐节”

等活动,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喜爱,进一步彰显了武汉“文化江城、休闲江城”的魅力。

为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理念,提升操作力,以抓规划引动、项目推动、市场联动为工作着力点,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完成全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确定文化旅游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尽快编制《武汉市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加强政策调研,尽快促成出台《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投资开发文化旅游的创业积极性。三是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新机制,探索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将黄陂区木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包装,统一规划,联合营销,增强发展实力和后劲。四是继续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统一调度,积极跟进一些引资性的建设项目,尽快促成投资方尽早决策,争取项目早日催化落地,生根开花。五是加强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研发设计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着力做好传统工艺品的研发工作,优化销售网络,不断提高购物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

发展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放眼长远又要关注当前,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就我市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规划为引导,注重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谋划。要实现文化资源旅游化,必须从发掘整理开始,在研究谋划中找准优势,明确发展方向。要注重谋划的专业性,充分发挥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梳理、分类、甄别、演绎等。要注重谋划的针对性,坚持理论研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立旅游企业和专家学者定期交流沟通机制。要注重谋划的广泛性,鼓励广大群众广泛搜集旅游素材,积极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谋划,形成人人关心文化旅游、人人参与文化旅游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产品为抓手,大力整合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武汉市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门类多,要把内容相关、区位相近、功能相仿的资源融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在共生共荣中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要围绕主题进行整合,以旅游主题为红线,通盘考虑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有机整合遍布全省各地的旅游景点,使这些零散的珍珠形成一条条精品旅游项链。围绕区域进行整合,根据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带(区)。

五是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文化旅游业是高品位产业,高水平营销必不可少,必须创新营销理念和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推广活动,增强武汉文化旅游的震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开展整体营销,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企业界限,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抓好重点营销,细分客源市场,根据不同的游客需求和不同的客源地特点,组合包装不同的旅游产品,实施不同的营销模式,积极开展有针对性、深入性的营销活动。推动合作营销,加强与周边省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客源地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的联动营销机制。

旅游业文化产业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将从根本上改变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的单一增长模式,也将改变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的问题,势必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在文化产业的九大市场主体中,影视传媒业、休闲娱乐业、工艺美术业、节庆会展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与旅游产业存在功能相似性,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妨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分别探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旅游者的需求已从单纯注重自然风光的欣赏转向对目的地文化、民俗的体验,而一些非物质遗产资源单独开发不一定构成旅游影响力,达不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此类遗产资源则可以依附于著名景区来整合,使两者都形成一种融合与互动的效应。这类模式适合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和民俗类遗产。如在司马墓景区展现著名的“司马温公神道碑”;在万荣飞云楼景区表演万荣笑话,展现万荣的民俗;在普救寺的莺莺塔景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动态可见、丰富鲜活的形式展现董永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在感受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时,也可以感受牛郎织女爱情文化的民间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北鼓吹可依托著名的五台山佛教胜地进行表演;恒山道乐则可在道教胜地恒山表演;山西丰富的特色服饰资源可以依托平遥古城摄影大赛、举办山西模特大赛、影视作品服装道具以及在大院景区中得以展示。这样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可以顺便欣赏、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提高游客对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认识。

2、 影视传媒业、节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依托,相互渗透,在融合过程中影视传媒业、节庆会展业也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方面借助大众媒体来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需要借助电视这一直观媒体,通过广告电视作品进行侧面折射,或者拍摄专题纪录片来直接展现其内容,现状及表现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商品类遗产,如山西的剪纸作品、手工布艺品,醋、酒、平遥牛肉制作技艺,传统医药中医养生等。杂志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宣传方式也应该被考虑,据调查,境外游客了解旅游资讯的主要手段除口头传递外便是杂志和网络,因此尽可能的邀请外国旅游杂志的记者与编辑,并将一部分广告经费投放于有影响力的旅游杂志是必要可行的。

另一方面借助影视作品或节庆会展等媒体事件来整合现有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文化凭借自身强大的娱乐功能与宣传效应,吸引观众前去影视拍摄地游览,回忆和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经历,印证故事片断的发生地。同时影视作品对旅游地的展示时间较长,这一定程度上对潜在旅游者形成身临其境的刺激,使其转化为现实旅游者。《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视剧火爆的同时也带来了乔家大院旅游的繁荣。因此创造文化内涵丰富、反映山西民俗特色的影视作品,将旅游目的巧妙融入影视内容,邀请知名影视人来旅游资源目的地拍摄,以定点及巡回的方式进行演出,对于扩大山西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3 、工艺美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忽视了旅游需求的不同层次,所开发的旅游产品缺少层次性、多样性和特色性。同时山西省文化产业消费不足,很多传统技艺的传承受到资金制约未能继续。而工艺美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开发具有山西省区域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旅游工艺品或民间艺术品,通过旅游市场的大力推广,通过非物质文萃园的辐射效应,让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成为游客的 “必购品”,成为国内外对山西的“印象品”,成为民间文化交流的“必需品”。这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加深旅游印象,同时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资金,进而带动工艺美术业蓬勃发展。如山西剪纸通过中国剪纸节活动,传播了广灵特色文化,使广灵剪纸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走出山西、走向世界,有效地挖掘、抢(下转第29页)(上接第30页)救、保护和发展了剪纸艺术,使其由濒临失传变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4 、休闲娱乐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互动

旅游产业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总体来看,山西省旅游产业链条中普遍存在着“购”、“娱”两大功能不足的“短板效应”。很多景区存在“娱乐项目少、购物环境差、特色商品少、收费价格高、参与程度低、游客兴趣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将文化产业中的休闲娱乐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要用文化要素充实旅游业的娱、购功能,变观光旅游为参与性旅游,调动游客积极性。在具有情景开发价值的景区,如乔家大院、平遥古城、莺莺塔等景点,让游客白天进行景点观光,晚上观赏艺术表演,提升旅游品位,增加旅游趣味性。另外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文化与旅游融合经验,建设一批集旅游、文化、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在强化旅游功能配套的同时,整顿不合理文化,融入现代时尚文化,合理开发娱乐休闲项目,将历史与现代进行有机结合,营造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山西文化旅游项目,拉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

可以看出,山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着美好前景,然而山西省尚未对两大产业的融合进行立法规范。因此应尽快研究制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促进融合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快速融合。

丽江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整合的思考 篇7

一、丽江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和整合现状

1. 世界文化遗产。

1997年12月, 丽江古城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 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 饱经沧桑, 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2003年8月, 东巴古籍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东巴古籍文献是地球上人类有史以来唯一流传至今的远古文字文明———纳西族象形文字"东巴文", 完整存活在中国云南纳西族中。

2. 纳西古乐。

1995年大研古乐会出访英国引起轰动;1997年2月在香港艺术节演出受到高度评价;1998年在被称为中国最高音乐殿坛的北京音乐厅演出, 进一步证明了纳西古乐的艺术价值;1998年5月受挪威国王的邀请, 在挪威国庆节上隆重演出;之后, 相继前往法国、比利时、瑞典、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纳西古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日益为世界所认识和青睐。

3. 摩挲文化。

神秘的摩梭文化。泸沽湖被人类学家称为“地球上最后一个母系王国”。他以舅掌礼仪、母掌财的摩梭母系家庭为核心, 实行暮合晨离的阿夏走婚制。摩梭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泸沽湖旖旎的风光, 一直以来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和游人。现在, 丽江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六百万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达6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已成为丽江的支柱产业。2002年, 丽江文化产业的产值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年均3000多万元增加到近2亿元, 文化产业的税收已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10%左右, 文化扮靓了玉壁金川。

二、丽江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整合对策

1. 以保护本土民俗文化为根本。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文化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 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 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的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 所应当做的, 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 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 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俗行为外, 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 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 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 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 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 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整合的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整合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 对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整合而言, 其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 二是文化产业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后者才是决策关键。因此,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整合应慎选区位, 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 且具体位置应依托城市之间, 不宜太远, 与主要客源区尽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围内且交通便利。

3. 抓住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整合重点。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一是抓住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 牵动着中外男女的视线, 宗教活动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中国著名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 吸引着千万名旅游者的心, 形成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二是抓住田园式旅游。对于烦腻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的城市人来说, 通过田园式旅游, 来调节一下精神生活。田园式旅游把劳动、生活、科技、文化、知识融为一炉的最好的实践与体验, 不仅极富情趣、教益, 而且也很浪漫、清雅。如丽江的“古城民居客栈”、“茶马古道之旅”的推出, 深受游客的欢迎, 同时展示了本土民俗文化。

4.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整合的不应作秀。

民俗文化不仅仅是用来出售的, 它是民众的有序的有文化传统的生活规则。从本质上讲, 民俗不是做秀给人看, 而是个体自我对生活传统的热爱和对群体生活的参与, 体现的是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安居乐俗是和谐生活的前提, 我们的民俗文化建设要以社区群体为中心, 而不能一味的用于赚钱。

5. 加快人才培养, 夯实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整合的基础。

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 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 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 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 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 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 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 既要做好服务员, 又要做好讲解员, 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整合要因地制宜, 发掘特点, 不能千篇一律, 大同小异。应就地取材, 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资源, 并展现当地的生活现实。积极弘扬民族文化, 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有利作用, 重视其社会效益, 避免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消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 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 2000-01-17.[1]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 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 2000-01-17.

[2]潘宝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 1999, (3) [2]潘宝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 1999, (3)

[3]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3]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耦合关系,耦合度

当今旅游业发展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旅游业做为一个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不同地区旅游产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要想在旅游业的竞争中出奇制胜, 就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独特作用, 而实现这种整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结合。目前,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已显现出独有的魅力。近年来, 有些旅游景区大胆探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发展模式, 如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影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一体的西北宁夏影视城、横店影视城等。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讨论的文献资料较多, 但大多数仅仅从定性的角度来讨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定量角度讨论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

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是全球化发展中兴起的一门新产业, 是公认的“朝阳产业”或 “黄金产业”。文化产业 (Cultur Industry) 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 几年后文化产业又被演绎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y) , 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而形成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2004年, 我国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根据我国的国情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

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活动主要包括: (1) 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 (2) 文化传播服务; (3)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4) 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 (5) 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 (6) 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因此, 本文认为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文化休闲娱乐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与销售等等。

目前对旅游产业的定义, 我国学术界定义分为三类, 第一类认为由旅游引发相关产业组合而成的产业群, 是“行、游、购、住、食、娱”六要素组合。第二类是从服务业的角度界定旅游产业, 把旅游业归于第三产业门类;第三类是系统论, 认为旅游产业是一个复合的产业系统。本文主要认同第一类定义, 认为旅游产业实际表现为一个产业群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3]。

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

耦合 (coupling)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在不同系统中, 通过各自的耦合子系统, 产生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 这种现象关系称之为耦合关系。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产业是一个文化性较强的行业, 现代旅游者进行旅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 只有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性, 展示其文化特色, 才能吸引旅游者;其次, 旅游产业的相互竞争, 必然使得旅游产业的竞争是文化层次的竞争, 旅游地理空间的特色只能满足旅游者的观光要求, 而只有独特的文化和创新文化才能满足旅游者的认知需求, 因此,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资源;而文化产业虽然有自有的发展途径, 但通过旅游产业, 不仅有效增加人们对相关旅游文化的认知, 同时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增值。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通过相互的子系统相互作用, 彼此影响的关系被称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关系。

如图1所示, 文化产业里面运动主要取决于它的4个关键子系统, 包括文化资源构、文化集群演化模式 (即文化企业的群体发展合作模式) 、文化产品生命周期、文化产品创新体系;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文化资源构成是基础, 文化企业群体是主体, 文化品生命周期是结果, 文化产品创新体系是动力;同理旅游产业的4个子系统也是如此。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 是由文化资源的构成, 文化企业的发展形成的, 这种关系相互作用表现为文化资源是内容, 依赖于旅游区域地理空间, 文化企业在旅游区域空间的发展, 必然会影响到旅游的发展模式, 文化转为产品其生命周期影响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文化产品的创新又优化和提升了旅游产生的活力。

3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模型选择

耦合协调模型包括耗散耦合模型,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耦合模型, 基于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模型, 本文主要采用物理学的耦合模型进行研究。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反映两者的要素较多, 两个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 各个子系统也呈现网络化的状态。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耦合评价体系的关键内容,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指标规定, 本文参考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件, 结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各自系统的特点, 确定相应的指标选项。

3.1.1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包括: (1) 以增加值为核心, 反映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经营规模、运营效益为主。 (2) 充分体现文化在旅游目的地中的特色, 突出特色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3) 指标应能反映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4) 指标的设定, 要有利于数据的收集、核算指标要拥有可操作性, 能尽量利用现有的统计与财务相关资料。

3.1.2 指标体系的设定

根据以上原则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特点, 参考联合国和我国相关学者提出的发展指标体系, 制定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3.2 耦合度模型

3.2.1 指标赋值

不同的指标纲单位不一样, 因此要对各指标进行相应的标准化, 这里正向指标表示指标值越大越好, 负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 Xi (i=1, 2, 3…n) , 是指标的变量, Xmin, 是指标的最小值, Xmax是指标的最大值这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功效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Ui={ (XiXmin) / (Xmax-Xmin) (XmaxXi) / (Xmax-Xmin)

本函数中Ui反映了变量Xi对系统的贡献大小, 当Ui趋向于0时表示最不满意, 当Ui趋向于1时为最满意, 所以0≤Ui≤1, 由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处于两个不同的子系统, 对于各自系统内各个参数的“总贡献”可以通过线性加权法。

建立的文化产业综合评价函数为:

f (x) =i=1naixi

式中:i为描述文化产业系统特征的指标个数, ai为指标权重, xi为文化产业系统特征的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根据函数计算的文化产业综合指数越高, 表明文化产业状况越良好, 文化产业综合指数越低则文化产业状况越差。

建立的文化产业综合评价函数为:

g (y) =i=1nbiyi

式中:i为描述旅游产业系统特征的指标个数, ai为指标权重, yi为旅游产业系统特征的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根据函数计算的旅游产业综合指数越高, 表明旅游产业状况越良好, 旅游产业综合指数越低则旅游产业状况越差。

3.2.2 耦合度函数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及其系数模型可以推导出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

Cn={ (u1·u2, …, um) /[∏ (ui+uj) ]}1/n

由此分析, 可以直接得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函度, 它可以表示为:C={ (f (x) ·g (y) ) [ (f (x) +g (y) · (f (x) +g (y) ]}1/2

从上可以知道耦合度值C介于0到1之间, 当C=1时, 耦合度达到最大值, 系统之间或内部各要素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 整个系统实现了有序发展;当C=0时, 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处于无关状态, 系统向无方向发展。

3.3 评判标准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区域旅游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鲜活力, 从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表明, 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而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文化产业较为发展的地区对旅游产业促进起到良性推动作用。为了更为准确地反映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和发展水平, 提出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系统耦合发展评判标准和基本类型, 如表2所示。

当然受到外在因素和产业转型和升级等影响,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可能退化到前阶段的耦合阶段。

4 甘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实证分析

从2006年以来的甘肃省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看:甘肃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8.8万人, 实现增加值21.74亿元 (不含个体户数据) , 较2004年增长了20.6%。其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及外围层的各行业有从业人员5.04万人, 实现增加值15.54亿元。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即相关层各行业有从业人员3.79万人, 实现增加值6.2亿元。数据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①。

文化产业投资的发展来看, 国有企业为1304家, 其他形式的企业为2363家, 分别占甘肃省文化产业单位总数的35.6%和64.4%。拥有的资产和实现的增加值分别为甘肃省文化产业资产和增加值的一半以上, 表明甘肃省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已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甘肃省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情况从区域发展情况看, 兰州市、酒泉市、天水市、武威市和庆阳市的发展情况较好, 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 资金主要为自筹款, 外商投资水平不在高, 主要分布在文化旅游、娱乐、文化产品销售等领域。近两年甘肃文化产业主要借助丝绸之路文化优势, 把旅游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开发了平凉崆峒武术文化旅游节、天水伏羲文化节、松鸣岩——莲花山花儿会、武威天马文化旅游节、敦煌飞天文化旅游节、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等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甘肃旅游业作一项产业发展已经近30年时间, 截止200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482.3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3.86%;国内旅游收入136.4亿元, 增长23.28%。30多年中旅游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旅游生产力不断提高, 旅游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省域内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步由点状向线状扩展, 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南、东三条旅游区域的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六条线路:西线-丝绸之路大漠风情游、南线-回藏风情草原风光游、东线-丝绸胜迹寻根朝觐游、北线-黄河奇观石林风光游、东北线-道教圣地黄土风情游、东南线-自然风光天池溶洞游。甘肃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的特点即与文化产业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性旅游, 主要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特色有丝路文化、始祖文化、长城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现代科技文化等。

因此, 甘肃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 而这种关系又表现为相互交织, 相互耦合的关系;为了进一步量化探讨甘肃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交互作用和关联关系, 本文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模型来分析甘肃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交互的发展程度及变化趋势。

本文从甘肃省近3年2006年~2008年的《甘肃省文化产业统计年鉴》、《甘肃省旅游统计年鉴》选取了相关指标的数值, 进行分析处理, 由于文化产业指标、旅游产业指标的纲单位不一样, 因此首先要对各指标进行相应的标准化。由于每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未知的情况, 有可能超出取值范围的离群数据的情况。这里取用基于原始数据的均值 (mean) 和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其次借助因子分析法和德菲法综合后量指标所要取的权重值。如下表所示:

经标准化后, 建立的文化产业综合评价函数和旅游产业综合评价函数并把上面评价值直接输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函度可得如下表:

由图2可知,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2007年文化产业指数下降的原因在于经济形势有所下滑影响所至, 而2008年国家宏观政策调整, 再加上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建设的发展, 特别对西部地区投入力度有所加大, 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得到了恢复性增长, 文化产业综合指数上升到0.45。同理, 旅游产业数据也呈现V字型的发展, 说明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模型求出的耦合度整体数值落在 (0, 0.4) 区间之间, 这表明甘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系不紧密,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效果不太理想。根据其二者的耦合规律, 甘肃省应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上, 以文化理念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挥甘肃省的产业比较优势, 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得出二者的耦合关系, 同时根据本文的建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 它们共处于文化产业——旅游空间区域、市场机制系统-旅游产业大系统之中, 但作为两个子系统,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也存在相当复杂的关系, 在旅游目的地所在区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载体, 文化产业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旅游产业反过来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经济与物质支持;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大系统良性发展的基础。

(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反映了两个产业在交互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协同作用的强弱程度, 从而使系统从无序发展中向有序、有效发展。同时耦合度的指标的选取对于构建模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本文指标体系的建立遵循科学性、逻辑性、适用性原则, 同时参考了国家对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计算指标, 以及考虑了耦合度指标的特殊性。从总体来看是否将文化企业投资的固定资产也纳入指标体系中,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 耦合度在反映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强度有效, 但很难反映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同效应, 如果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多地区的比较研究, 耦合度不能反映动态与不平衡的特性, 因而就要加入协调度来判别。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S].国家统计局文件, 2004, 1

[2].王琦, 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 2008, (4) :145~149

[3].王言峰, 牛泽东, 马瑜.城市化与环境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5) :95~98

[4].王慧敏.旅游产业定义的新界定——无边界产业[Z].http://www.davost.com/Intelligen-ce/Expert/200805/27/150745459.html.

[5].尹贻梅, 鲁明勇.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旅游学刊, 2009, (3) :42~47

旅游业文化产业 篇9

一、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

1. 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创新。

2008年年底, 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工作会议”。会议全方位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两个新兴产业互促的原则、目标、战略和重点工作等, 必将推动云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云南省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升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互动, 对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是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 但同时又是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脆弱区, 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发展和谐旅游凸显了旅游与文化的利益相关性、共生和谐性, 要求以科学开发促进合理保护, 以合理保护推动科学开发, 使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2. 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

云南是中国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 在全国56种民族中, 云南就有52种。其中, 人口超过5 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种, 人口数为一千多万人, 占当年全省总人口数近40%, 特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种少数民族世居云南, 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歌舞和节庆等文化精彩纷呈, 堪称“民族文化大观园”。多年以来, 云南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 把全省的文化产业做得很红火。云南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培育打造了一大批民族文化知名品牌, 初步形成了以民族工艺、歌舞、节日、服饰、饮食、医药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如早期大理白族的《五朵金花》, 近年来有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 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 还有楚雄彝族的《太阳女》, 西双版纳傣族的《勐巴娜西》, 大理白族的《蝴蝶之梦》和世博吉鑫园《吉鑫宴舞》等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 享誉国内外。云南民族文化已走向世界, 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也展示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形象品牌。

3. 文化旅游品牌初具规模。

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 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除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互动的蓬勃发展外, 2008年, 云南省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中, 印象最深的是楚雄、腾冲、旅游小镇的文化和旅游互动。对于楚雄的旅游发展, 楚雄先后推出恐龙谷和彝人古镇的旅游项目, 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创出一种较好的路径, 恐龙谷在2008年4月开业以来至年底, 累计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恐龙谷很好地利其地处昆大丽黄金旅游线上的交通环境优势, 为云南开发主题公园项目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和亮点, 而将生态、历史、科考等融合起来的文化内涵, 也在探索一种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 更为澄江帽天山等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开发模式。彝人古镇借助“城市发展+楼盘营销+彝族文化”的结合, 正努力做出一个文化楼盘, 虽然古镇作为文化产品集聚的中心作用还未完全实现, 但是, 通过这种民族文化集散、体验的态势已经呈现出来。

从文化产业角度看, 云南着手进行的60个旅游小镇的建设能把云南特有的农耕时代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村镇文化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下来, 通过文化遗产的传承, 既可以对民族文化遗产起到保护作用, 更可以通过挖掘民族文化, 实现文化与旅游互动。2008年, 在60个在建旅游小镇中, 省政府正式命名并授予牌匾的旅游名镇有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大理市大理镇等10个旅游小镇。这将对云南旅游小镇的建设起到一个先锋和带头作用。

4. 旅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是旅游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型逐渐向多元化综合型转化, 探险游、科考游、乡村文化游、高尔夫旅游、茶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逐渐发展起来。二是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2008年, 云南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510.7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11.4%, 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50.2万人次, 同比增长12.8%;接待国内旅游者1.03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663.3亿元, 同比增长18.6%。云南旅游各项指标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三是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休闲观光农业将是云南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休闲观光农业将依托云南旅游大省、农业大省的优势, 建成集科、教、农、工、贸、游、购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业基地, 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二、当前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 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但目前我省在推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上仍存在畸重畸轻的现象。

1. 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未同步。

近年来云南旅游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目前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未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同步发展。旅游的各要素是对文化运用的反映和体现, 通过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直接反映了旅游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 旅游与文化只有紧密结合起来, 旅游产业才更具有发展内涵。

云南的各少数民族村寨是展现民族文化生态良好的发源地和集聚地。它既包括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建筑群落及经典文化, 还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和在自然状态下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等特有文化。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 在获得成功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手工艺文化, 以弥补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之不足, 使旅游产业更具有文化内涵。

2. 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认识不足, 旅游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

在旅游地不难发现, 很多旅游商品品质低劣、工艺粗陋、结构单一、特色不特、趋同化现象严重。旅游商品缺乏地域个性, 是旅游商品市场最大的弱点和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 使得各旅游地旅游商品占旅游收入的比例较小。对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是导致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不高的根本原因。若要改变旅游商品现状, 必须重视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 应该更多地承袭、积累和表达地域文化的内容, 突出地域特色。

3. 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消亡严重。

一是由于民族文化商品市场价值较高, 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 大量的民间服饰、民族乐器、盛物器具、民族雕刻等民间文化器物被国内外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团体收集、收购。如外地人买走了云南丽江地区民间珍贵的东巴古籍、法器、字画等以及无法找到的纳西山乡传承东巴文化的基本文字资料;传说记载傣族贝叶文化的经典著作有84 000部, 但目前能收集到的也只有3 000多部。二是那些曾经影响过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民间工艺和艺术, 因掌握该技术的艺人的去世而失传。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 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所构成的民族文化, “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谙熟贝叶经典和传统民俗的傣族老人如今已所剩无几, 贝叶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这些情况在其他民族中也都存在。三是由于对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部门在开发施工的过程中, 致使不少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到破坏和损坏。

4. 重经济建设轻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和利用的开发战略使旅游地的文化内涵缺失。

在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下, 缺乏科学发展观引领的各级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和措施, 导致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过度商业化”现象突出。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可概括为:发现文化资源、包装文化资源、向市场推出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发展道路三步曲。按这种模式开发出来的文化产业往往会出现低俗化和非理性倾向, 导致许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忽视了其内在的人文精神特质而注重娱乐消费特质的利用和开发。云南丽江古镇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 旅游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而今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体产业。从1997—2005年上半年, 丽江古镇原纳西族居民由30 000多人降至不到6 000人。在商业化利益的驱动下, 有80%的原住民被外来移民所置换。丽江古镇在开发过程中显然忽视了文化资源的保护, 置换了纳西族原住居民“活着的文化”, 完全违背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则, 从而与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相背离。

5.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的趋同化、功利化突出。

近年来, 许多传统节庆活动从内容到形式, 从招牌到口号, 从举办初衷到销售对象, 从宣传手段到包装技巧都缺乏创新, 对游客和大众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一些旅游目的地的节庆组织者没有精心准备, 盲目模仿, 导致节庆活动雷同和低层次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 使节庆活动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牌。有相当一部分节庆活动的主题基本上是文艺晚会、经贸洽谈会、研讨会、旅游节、文化节等陈旧模式。节庆活动一窝蜂现象、雷同化趋势严重。

三、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策略

1. 努力抓好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工作, 使生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民族文化受到的冲击日益严重。当前, 由于受功利性极强的外来文化的挑战,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正在走向衰败或处于弱化的境地。特别是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消失的速度更快。比如,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由于无法与现代工业化抗衡而日渐消失, 民族传统歌舞正在逐渐被现代歌舞所取代等等。由于中国民族众多, 居住分散, 许多民族文化深藏或淹没于民族群众中, 必须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工作。如对民族文化景观、民族文化遗址登记造册, 修缮维护或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还可以利用博物馆的形式, 将有形和无形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馆藏保护。如贵州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先后建成了“六枝梭嘎民族生态博物馆”、“雷山上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贵阳花溪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 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开了先河。

2. 挖掘地域文化内涵, 提升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

旅游商品一方面体现旅游地物质资源状况, 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旅游地地域文化的载体。旅游商品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及民族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是吸引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关键所在, 欲使旅游商品更具有珍藏、馈赠、纪念等价值, 必使其传承无形的文化。因此, 开发旅游商品应尽可能在传统的工艺、材料、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华, 使其更加质朴、自然、精致, 真正体现民族历史文化的特色。如贵州涌现出来的以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的木瓢艺术、陶土面具艺术独特而神秘, 不仅可以登上国内外的博物馆殿堂, 也成为最受旅游者青睐的纪念品。

3. 通过政府立法, 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保护, 这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政府应健全有关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 只有少数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如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习俗、民族文物等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原来制定和出台的一些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 由于时间久远, 与现实社会有些脱节, 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 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是进一步修改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

4. 加强管理创新的力度, 形成规范的产业管理体制。

根据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新体制, 引导文化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中, 政府主要起总体规划、检查监督的宏观指导作用, 必须设立相关部门, 对文化旅游产业信息指导、政策协调和规划落实负责, 指导文化旅游企业的产业经营, 规范文化旅游市场, 保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努力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的微观管理有机的结合。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文化旅游行业的各级行业协会, 将微观管理职能赋予行业协会, 以形成行业自律的良好的产业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丰莉, 李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互动[J].政研前沿, 2008, (9) :42-43.

[2]李斌.大旅游要有大文化支撑[J].产业经济, 2008, (4) :88.

[3]何琼.论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发展[J].思想战线, 2008, (2) :131.

[4]姜日韦.地域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9.

[5]刘茂海.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再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 :26-28.

[6]迟燕琼.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困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8, (2) :92.

[7]万圭.凤凰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 2008, (8) :18-19.

[8]单纬东, 林伦伦.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制度安排[J].青海民族研究, 2008, (3) :105.

[9]吴绍琪, 王智勇, 李东宇.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1) :137-139.

[10]杨永生, 赵兴兰.中国西部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思路及政策取向[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8) :23-24.

旅游业文化产业 篇10

此外, 20世纪后半期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使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变为依靠知识和信息, 构成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根本动力, 促使现代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主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能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 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 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 增长的速度更快, 美国达14%, 英国为 12%, 超出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3—5倍, 按此计算到2020年, 全球创意经济将高达610亿美元。[1]

旅游者对创意、体验型旅游产品的需求趋向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使得旅游产业寻找发展突破, 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面临资本投入高、回收周期长的问题, 促使其寻找更广阔的价值空间, 又因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具有高关联度、文化的展示性等共性, 使两者共同融合发展成为了可能。

一、产业融合理论的引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印刷等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协同促进了新兴信息通信产业的出现, 学术界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产业融合 (industrial convergence) 。随着技术的突破, 越来越多产业之间发生互动与融合。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格林斯腾和汉纳, 1997) 。Lind从具有操作性角度将融合定义为:以前各自分离的市场的合并以及跨产业进入壁垒的消除。李美云 (2008) 认为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 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 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经济现象。[2]在整个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由于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不同, 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从产业经济活动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来看, 有可能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首先打破产业间的技术边界, 通过产业间的技术渗透, 推动整个产业边界的融合, 也有可能在管理创新的推动下通过产业经济活动的延伸或重组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 每个产业都会形成其特定的产业活动和价值链, 因此, 产业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过程, 也就是原有产业价值链的解构和重构过程, 价值链不同的重构方式也形成了产业融合方式的多元化。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走向融合

(一) 产业融合的背景因素

系统性思维的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生成很大程度上也是系统性思维推动下的结果。在产业分立的思维之下, 人们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各自产业的内部,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的进步通常是靠各自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 产品升级等加以实现。而系统性思维则使人们用综合的眼光看待事物, 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从关注部分转变为关注整体, 有效地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生, 使得不同的产业在融合中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更具活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潜在关联。系统性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到了这些关联, 促使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从原来毫不相关的两大产业实现了相互融合。

旅游资源观的改变。过去曾有人认为旅游资源就是秀美绮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 旅游开发就是对山水名胜的开发, 这种观念将旅游资源狭隘地局限在了自然山水、文化古迹的领域, 也局限了旅游开发的思路与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进步。我国学者保继刚、楚义芳和彭华在其合著的《旅游地理学》一书中, 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3]李天元认为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 都可构成旅游资源。[4]从学者们归纳总结的旅游资源定义中不难发现, 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对游客的吸引力, 而新、奇、特能造就引力, 因而新、奇、特的文化创意产品衍生成为了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功能性内涵也决定了旅游资源是在动态地发展变化的, 其范围和深度是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认识水平、开发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思想、理念、知识、信息、文化等为核心的价值链高端产业, 新经济时代下的人们, 不再担心物质匮乏, 而更关心精神“空虚”, 或者说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和新奇的娱乐享受。这无疑使文化创意产品对旅游者产生了无限的吸引力。网络游戏、动漫乐园、loft、soho、博物馆、音乐节、影视基地等等, 这些新旧名词极大地拓宽了传统旅游资源的范围, 源源不断的将新鲜的元素注入进旅游产业发展中来。高新技术催生下的网络游戏, 以景区化的方式将虚拟真实化, 使网游迷们可以在真实世界里寻找到游戏中的场景, 模糊了虚拟与真实的界限。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一般可以描述为:首先是原创性生产物质创意和智力财产, 包含了最常见的活动、设计创意——从书籍到舞蹈的创造、从建筑到时尚的设计、从数字艺术到摄影和绘画的形象创造、音乐创作、数字内容原创如多媒体主题、软件包和电子游戏;其次将这些创意“一次性”或原型创造, 该环节还关注与其创造相关的特殊的物品要求、原料来源和公共设施提供, 比如与绘画相关的有原料颜料、画笔等, 与音乐创作相关的乐器制作等;接着进行再生产和大众产品分配, 引导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入终端市场, 包括印刷、复制、运输和批发, 从广播到数字传递的分配、更新数字化和对话形式等;然后通过宣传促销进行产品推广;最后就是以会展等基础活动 (如音乐大厅、剧院和电影院) 中, 也体现在一定创意产品的零售 (如书籍和音像品) 中。这就形成了一条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文化创意产品最终以会展和零售的方式实现与消费者的交换, 这并未发挥文化创意产品的无限渗透能力, 而文化创意产业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此, 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姻融合, 通过建立文化创意产品相关的主题公园 (如迪斯尼乐园、动漫乐园、影视主题公园等) 、创办相关节日 (如音乐节、民俗节) 、开发文化创意园区旅游 (如北京798) 以及建设艺术场馆、博物馆 (如古根海姆博物馆) 等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换环节。

(二) 产业关联的基础:市场需求的变化

消费需求从有形转向无形。现在人们花钱已不只是购买物质生活必须品, 而是越来越多的购买文化艺术, 购买精神享受, 审美体验, 甚至花钱购买一种气氛, 购买一句话, 一个符号。据估计《哈利波特》带动的相关产业的经济规模, 超过2000亿美元,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像的, 这就是体验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开始并不完全在意能够得到什么产品, 而更在意是否能得到可以使他们留下难忘、美好回忆的体验、经历, 并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随着现代人可支配收入的显著提高, 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 尤其是延长法定休假日办法的实施, 以休闲娱乐消费为代表的无形服务消费更是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追捧的对象, 休闲生活成了现代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迅速发展了起来。文化创意产业满足人们无形的精神需求正好吻合了消费需求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趋势。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 文化创意产业也要注重其潜在的旅游功能价值和深层体验内涵。旅游经历的消费, 是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的无形性、符号性的重要手段。

消费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潮流化趋向。消费者行为的趋同性是产品大规模生产的历史背景;与之对应, 追求差异性、个性化和潮流化的倾向又保证了产品的多样性和活跃程度。在充斥着广告、品牌、图像的现代社会, 人们开始消费文化符号。这几年风靡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并又向其他东南亚国家扩散趋势的“韩流”如一股旋风席卷了庞大的文化市场, “韩流”通过韩国电视剧、韩国歌曲、韩国明星引起人们对韩国的兴趣, 从而人们开始追求韩国的化妆品、结婚礼服、韩国比萨饼屋、韩剧服装以至韩国的二手车、幼儿英语教材和教育玩具等, 同时一部《大长今》将韩国烤肉、韩国泡菜带进中国, 此外在中国又掀起韩国旅游热潮, 去体验“韩流”发源地的文化氛围和情趣, 拜见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最后消费韩货就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而韩国标签则成为了产品的卖点和品牌。

(三) 产业融合过程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在系统性思维的引入、旅游资源观的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的背景要素的推动下, 以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有形转向无形且呈现出时尚化、个性化和潮流化的消费趋向, 为产业关联基础, 进而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向旅游业提供永续更新的文化创意, 旅游业通过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服务实现了两大产业的延伸、交叉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也就是文化创意产品旅游化的过程, 即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延伸服务的过程, 其中也包括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旅游整合开发和建设, 比如动漫乐园就是动漫产品与旅游业整合开发和建设而成的经典案例。

具有旅游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创意旅游的内容、基础,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文化创意产业扮演的是提供无形旅游资源的角色。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主要由前期的内容创意、研发, 中期的生产、制造以及后期的宣传、传播或销售等环节组成, 各阶段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一环, 人们可以通过对其中特别具有审美、教育、娱乐、放松身心等吸引价值的环节的了解, 甚至亲身参与到这些产业环节的过程中, 很好地体验文化创意产业, 感受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如此,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产业园、旧工厂、旧仓库等也是十分具有体验价值的部分, 被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范畴, 加以充分挖掘利用。

旅游活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表现形式, 在融合的过程中, 旅游业扮演的是服务延伸的角色。旅游服务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旅游活动需要通过某个载体加以实现, 过去依附于名山大川, 现在则依附于无形的文化创意资源, 与文化创意产业环节交错在一起, 通过创意地组织、展示, 选择一定的地域空间将无形文化创意有形化装载, 如将音乐会放置在一个风景优美或文化深厚的地方, 音乐与环境交相辉映, 透射出音乐的无限魅力, 2001年“为中国喝彩、为申奥放歌”为主题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的音乐会就是在北京紫禁城午门举行的。在此基础上, 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实现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体验需求, 拥有美好又难忘的回忆。文化创意资源加旅游服务也就构成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当然开展文化创意旅游活动还需要进行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主要是按照自身产业需求进行的, 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则要兼顾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要求和旅游者的心理诉求。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意义

(一) 产业融合促进了旅游产业创新, 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景点、新文化、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 弥补了传统旅游产业的传统景区 (点) 的资源禀赋性的不足, 从而扩大产业市场需求;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的产业价值链, 融合了更多的服务部门, 改变着传统旅游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 促使旅游景区、产品与服务结构升级, 转而又带动旅游需求结构升级, 从而拉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 使得两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市场基础, 从而推动旅游产业扩展到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

(二) 产业融合有助于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产业融合使原本分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部分实现了融合, 与传统旅游产业相比, 融合后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文化创意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还为旅游者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潮流和时尚新品, 极大完善了产业功能, 产业的竞争力自然也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提高, 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使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相关企业群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 (版权、专利的利用等) 、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产业扩张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市场条件, 产业扩张的不断增大转而又积极推动了产业融合的程度,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三) 产业融合有助于旅游需求消费和人才消费的提升

产业融合催生了许多新景点、新产品和新服务, 满足了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需求, “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的定律告诉我们, 产品的最终需求会随着产业融合而不断得到提升;另外,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需要造就一大批文化创意、旅游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核心动力就是这一批创意阶层, 既懂旅游又善于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 这一阶层往往就是社会的精英, 但却是推动了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摘要: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本文探讨了两大产业的融合背景和产业关联基础, 分析了两者的融合过程, 最后总结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John Howkins (李璞良译) .创意经济———好点子变成好主意[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出版社, 2003.

[2]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27 (12) .

[3]保继刚, 楚义芳, 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旅游业文化产业 篇11

关键词:旅游产业 转型升级 江门 文化旅游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早在2010年7月广东就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要求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1]。依据国家和广东省提出的文化建设的目标,位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江门市目前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江门旅游资源丰富,名人荟萃,又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发展文化旅游大有可为,同时也为目前江门旅游产业发展吸引力不足,缺乏后劲的现状打开新的发展思路,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能量。

1 碉楼为媒,江门文化旅游扬名海外

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江门旅游“文化”品牌开始扬名海外,蜚声世界。坐落于乡间,既不是名山大川,也非著名古迹,开平碉楼与村落可贵之处是其建筑文化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富有特色的侨乡人文景观,也正因此,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了“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2]。

深度挖掘碉楼文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来突出碉楼文化。如制作微缩的木雕、泥雕碉楼以供游客观赏、纪念,另外制作与碉楼相关的画册、书籍、光碟,在制作碉楼旅游纪念品时要突出碉楼文化的精髓,反映碉楼的历史、家族的演变、侨乡的风情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特种旅游来深度挖掘碉楼文化,丰富碉楼文化内涵。开平碉楼与村落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开发写生旅游、摄影旅游等特种旅游来深度挖掘碉楼文化。

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开平碉楼与村落,“十二五”期间江门将加大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完善立园、自力村、马降龙旅游区,重点开发赤坎古镇旅游配套项目;开发具有侨乡特色的民风民俗、旅游购物等项目,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和休闲性;建设一批具有碉楼风格的酒店和客栈,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2 名人荟萃,江门文化旅游星光灿烂

江门人杰地灵,名人荟萃,曾哺育了明末著名理学家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师冯如、史学家陈垣、外交法学家伍廷芳等著名人物。尤其是陈白沙、梁启超两位文化巨匠的诞生,铸就了江门文化史上的辉煌。名人辈出令江门这座城市更加厚重,同时也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瞻仰。

在江门繁华的北新区,有一条院士路,这里竖立着包括陈焕镛、梁思成、梁思礼等30多位江门五邑籍两院院士的铜像,一个城市有如此多的两院院士,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极为罕见,同时,它也告诉游人这里文化底蕴、学术氛围深厚。

江门这座城市不仅孕育文化名人、学术名人,更有着胡蝶、红线女等中国早期电影、舞台表演泰斗级人物以及刘德华、谭咏麟、梁朝伟等著名演艺界人士,去年江门星光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100多名五邑籍明星被“请入”园内,以铜像、浮雕、图片等各种形式展现给游客。星光公园很好地体现了江门的明星文化,是江门文化建设中的亮点,是江门人的骄傲。很多江门市民都到星光公园参观过,有的还带外地客人前往参观。一些外地旅行团来到江门,也会把这里作为参观景点之一。至此,星光耀江门,让江门文化旅游灿烂无比。

3 侨乡文化,江门文化旅游与众不同

祖籍江门五邑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多达4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上107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国海外同胞的十分之一。近代以来五邑籍华侨、华人热情支持祖国和家乡的革命和建设,并积极引入居住国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形成了独特的五邑侨乡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全国而言,这种侨乡文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岭南文化的最大特色在华侨文化,而华侨文化的一条很大很重要的根在五邑,它既丰富多彩又很有特色[3]。

坐落在江门市五邑华侨广场内的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华博”)就是体验和了解侨乡文化的最佳去处。“华博”筹建于2002年5月,2010年11月6日全面落成开放,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相亲的关心和支持下,“华博”筹建工作成效显著,至今共征集到华侨实物39000余件,馆藏文物之多、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位居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华博”固定展览《五邑华侨史》约6000多平方米,分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侨乡新篇、华人之光六个部分,运用先进展览理念,现代展示手段,生动地展示了五邑华侨顽强奋斗,爱国爱乡的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侨乡文化。

4 影视基地,江门文化旅游前景广阔

开平碉楼与村落被《秋喜》、《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等影视作品选择为拍摄基地,特别是《让子弹飞》的高票房热播,激起了全国游客到开平旅游,同时带动了碉楼景区游客数量成倍增长,引发新一轮江门旅游热。

近几年来,每年都有30多个剧组在赤坎取景拍摄,这些影视剧选择来赤坎,无不是被这座古镇浓郁的南国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有着350多年历史的赤坎古镇,600多座依水而建的骑楼至今保存完好,被影视界人士认为是“老广州”绝佳外景地。深厚的电影文化积淀是江门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江门的山光水色、自然风景也一直为电影人所称道。影视作品带动江门旅游产业发展的效果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于是江门提出建设影视基地,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产业,鼓励广播影视节目创作,推动生产制作和交易企业的聚集,推进刘德华影视城、嘉禾影视城、赤坎影视城建设,把江门打造成知名影视拍摄、生产、放映基地。

将影视拍摄与旅游结合起来,这样的投资不大,也可以吸引外商来合作。这样的文化产业一旦形成,不仅可以带动江门的文化发展,而且对江门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也不可估量,江门文化旅游发展将锦上添花、生气盎然[4]。

未来江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应该重点挖掘侨乡文化,强化对民俗文化提炼。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开发为特色旅游活动,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線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充分利用江门特有的建筑、人文、节庆、工艺、饮食、歌舞等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使之形成旅游文化产品;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建设旅游娱乐场所,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

-2020年)[EB/OL].http://www.gd.gov.cn/syzt/whqsghgy/201008/t201008

04-126718.htm/2010-07-30,2011-01-11.

[2]江门日报记者.江门旅游“十二五”展望系列报道[N].江门日报,2011-

11-09(A3).

[3]戴永洁.论江门市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7-29.

[4]刘伟.江门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5):284-285.

旅游业文化产业 篇12

1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潜力分析

1.1 辽宁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

资源禀赋理论 (H-O) 指出, 一个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 必须拥有垄断性或优势的产业资源[1]。辽宁海洋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其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潜力。

1.1.1 沙滩浴场旅游文化资源

辽宁拥有海岸线2 878.5km, 其中大陆岸线长2 178.3km, 已开辟为人工海岸的约长809.92km, 占海岸线总长度的29%。海岸类型多样, 滩涂面积约为2 696km2, 居全国第6位, 砂质细腻, 并且天然海水面积广阔, 水质良好, 形成了辽宁丰富的沙滩浴场旅游文化资源。著名的沙滩浴场有大连的棒棰岛、付家庄、夏家河子、金沙滩、葫芦岛的兴城等。

1.1.2 海洋生态旅游文化资源

辽宁湿地面积约为2 131km2, 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苇田, 湿地生物多样, 是国家级保护动物重要的栖息地。辽宁森林覆盖率高, 原生型生态资源丰富, 为海洋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代表性的海洋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有丹东鸭绿江湿地、盘锦双河口湿地、大连老铁山、冰峪沟等[2]。

1.1.3 海洋会展旅游文化资源

辽宁沿海6市优越的地理位置, 宜人的气候条件, 便利的交通设施, 快速发展的经济, 繁荣的都市生活, 深厚的文化底蕴, 开放的生活观念, 是海洋会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大连海鲜、营口海滨温泉、盘锦红海滩、葫芦岛泳装为代表的海洋会展旅游文化产业正在日益兴起。

1.1.4 海洋民俗旅游文化资源

辽宁海洋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涵盖面积广。沿海的先民们在长期与自然、海洋的斗争中, 总结并传承了大量涉海的生活经验、智慧和文化, 形成了辽宁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3]。以营口望儿山、锦州大笔架山为主题的海洋民俗文化旅游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 还有以熊岳、五龙背、兴城为代表的温泉休闲旅游文化资源, 以大连旅顺、葫芦岛九门口长城、丹东断桥、营口西炮台为代表的海洋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丰富多彩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为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性产业提供了保障。如今, 辽宁已经形成辽南、辽东、辽西3个海洋旅游中心, 及以大连为龙头、以丹东和葫芦岛为两翼的6个海洋旅游带。

1.2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在辽宁海洋文化产业中,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产值在辽宁海洋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表1是采用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业产值、辽宁其他海洋产业产值、占辽宁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和年增长率4个指标, 比较出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4]。2004年, 辽宁海洋生产总值932.23亿元,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29.68%, 与海洋经济最大的产业海洋渔业相比, 相差18.2个百分点, 排名第二;2010年辽宁海洋生产总值2 619.6亿元,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8.43%, 虽然仍落后于海洋渔业, 但是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年增长率却高于海洋渔业约11.9个百分点, 名列第一。从产值排名来看, 近年来,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持续稳步增长, 在海洋产业中脱颖而出, 从增长率排名来看,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具有成为辽宁支柱性产业的性能。

数据来源:2005年、2011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2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指标分析

国内外有关支柱性产业标准的研究很多, 梳理国内外权威文献, 这里选取认同率较高的3个指标, 一是产业比重大, 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 产值占GDP的8%以上;二是需求收入弹性高, 弹性大于1;三是就业容量大, 就业弹性大于1。作为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主要依据, 从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旅游需求弹性、旅游就业容量3个方面来分析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可能性。

2.1 产值占GDP的比重分析

通过2001—2010年辽宁省GDP和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计算获得表2数据。从表2中可以看出,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逐年增加, 但增长率却有所下降, 原因与科技落后、产品更新缓慢等有关。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占辽宁省GDP的比重由3.2%增长到6.8%, 虽然增长率上升, 但从支柱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8%的标准角度分析,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还有一定距离。

数据来源:2002—2011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2.2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之比, 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 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 需求增长快于收入增长。显然,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 符合市场法则, 有助于产业结构演进。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表3数据, 可以看出近年来辽宁海洋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 意味着市场机会大, 与其他产业相比, 在同等收入增幅情况下, 国民用于辽宁海洋旅游消费的支出较多。因此,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空间大, 发展潜力大, 对国民经济贡献大, 从需求收入弹性角度分析, 可以选择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作为辽宁省的支柱性产业。

数据来源:2006—2011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3 就业容量分析

衡量就业容量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经济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就业增长比率, 就业弹性大于1, 说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容量大, 选择就业弹性大的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最终促进经济增长[5]。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表4数据, 显示出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但就业弹性均小于1, 这意味着虽然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增加了, 但是海洋旅游文化产从业人数的增长率低于产值增长比率。从支柱性产业就业指标分析,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与支柱性产业还有一定差距。

数据来源:2006—2011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通过分析, 在需求收入弹性指标上,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达到了支柱性产业的标准, 但就业容量、产值占GDP的比重与支柱性产业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运用表1数据作回归分析, 预测到2015年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是否可以作为真正的支柱性产业加以扶持。图1显示,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和辽宁省GDP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R=0.993 3, 说明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与GDP相互关系密切, 回归方程为y=11.903x+3 549.8, 表明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每增长1亿元, 辽宁省GDP增长11.903亿元。以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30%为基准, 到2015年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将达到6 307.9亿元, 在回归方程中得出,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8.02%, 满足支柱性产业8%的标准。

3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策略

上述表明,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存在极大的可能性。丰富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资源,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各项指标逼近支柱性产业标准。只要构建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模式, 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 就会促进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快速成为辽宁支柱性产业, 并带动其他海洋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基于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 提出以政府引导为鹰头、人才培养为鹰眼、科技应用为鹰喙、创新发展为鹰爪、特色经济和规模产业为鹰翼的“鹰式”发展模式, 并创造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 为其保驾护航。

3.1 鹰头———政府引领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指出, 政府政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能漠视。辽宁省政府要对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 完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 比如在海洋历史文化和海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 加大投资力度, 对旅游开发单位或部门减免税收;政府要对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与规划给予科学的指导, 例如可以把海洋旅游文化进行功能分区, 分为海洋观光旅游区、休闲渔业和海洋民俗体验旅游区、温泉康复疗养度假旅游区、海洋生态和历史文化参观旅游区等, 最终形成一系列长期稳定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6]。

3.2 鹰眼———盯住人才

实践证明, 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成为夺取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策因素, 辽宁省要重视引进优秀人才、培养潜力能人, 对现有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和考核。此外, 优化人才管理制度,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在待遇上拉开档次, 给予缺少或特殊人才更高的待遇;在高校开设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 形成产、供、销、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3.3 鹰喙———咬紧科技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具有高技术、高智能的特点, 基于此, 应大力提升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加快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设, 把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中。运用科技传媒手段, 为辽宁省独具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做宣传;在观赏性海洋旅游的基础上, 增加参与性海洋旅游项目, 如海洋潜水、海上驾驶等, 使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由三低———低文化附加值、低技术和低服务水平向三高———高文化附加值、高技术和高服务水平发展[7]。

3.4 鹰爪———抓住创新

文化产业是最需要创新的产业, 解放经营思想、创新经营方法、革新经营手段, 积极探索适合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8]。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适时调整营销策略, 采用零售与团购相结合的方式推销海洋旅游文化产品, 加强与山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的联系, 统一销售海洋旅游产品。此外, 在3个旅游中心、6个旅游带的基础上, 创建特色的旅游线路, 使游客在最短时间、最大范围内, 最尽兴地享用海洋旅游产品与服务。

3.5 鹰翼———彰显特色和规模

根据6市的特色海洋旅游文化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 如发展大连沙滩浴场旅游、葫芦岛休闲疗养旅游、盘锦红海滩观赏旅游、丹东鸭绿江特色项目旅游等。整合资源, 实现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 建成以丹东为中心的国际海洋民俗旅游文化产业群、以大连为中心的水下海洋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群、以锦州葫芦岛为中心的水上海洋历史遗迹旅游文化产业群。

3.6 两个环境———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

为了确保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鹰式”发展模式的平稳前行, 需要创造两个环境:一是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二是长久发展的生态环境。针对海洋旅游文化企业存在“融资难”的情况, 应设立辽宁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海洋智能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洋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建立起由社会企业、外资、政府等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 尤其加强与地方银行的合作, 使其参与到产业开发中来。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推进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重点开发生态旅游线路, 如大连蛇岛—老铁山—盘锦苇海鹤乡、红海滩等生态旅游;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和重大污染应急处理机制, 保证海洋环境质量, 从而实现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与海洋生态环境有机融合[9]。

参考文献

[1]张开城, 徐质斌.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2]李长义, 苗丰民.辽宁海洋功能区划[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

[3]郑贵斌, 刘娟, 牟艳芳.山东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 28 (3) :90-94.

[4]何建民.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支柱产业的要求、路径、潜力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 2011 (5) :30-39.

[5]魏卫, 陈雪钧.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价:以湖北省为例[J].旅游学刊, 2006 (2) :331-334.

[6]金鑫.文化产业振兴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 :308-311.

[7]张绍华, 林宪生.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1) :133-135.

[8]束春德, 蒲艳春, 辛丽轲, 等.青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 28 (9) :138-141.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下一篇:硬脑膜外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