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探究

2024-08-25

案例探究(精选12篇)

案例探究 篇1

一、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目标宗旨

1.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 即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知识如果得不到转化利用就是去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知识,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识存在某些知识点很抽象, 与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大, 这种状况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案例教学则应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素材与地理课堂教学知识相联系, 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 而且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进而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活学活用, 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的能力。丰富化的教学案例也有利于宽阔学生的眼界, 开拓学生思维的思路, 进而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发展的机会。

2. 营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

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案例教学为学生的合作讨论创造了条件,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课堂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小组讨论, 促进了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 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学生在自我探索下获得的知识经验往往记忆更加深刻持久, 如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升。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1. 案例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立足于教材知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 有利于创设贴切恰当的教学情境,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2. 案例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力, 相对宽松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言, 顺应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促进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

3. 案例教学对于教师能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案例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开放, 有利于建设民主化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受这样的氛围耳濡目染, 也会在思想意识上树立合作平等等观念。

三、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精心选择案例, 优化课堂教学程序。

案例选择要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吻合, 这是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的关键。对于案例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 要立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将趣味化与知识化相融合。对于案例的选择要进行精心筛选, 案例要选择的恰当, 选择范围可以开阔化, 无论是从教材提取还是从生活中提取或是相关的文献材料中都可以, 案例的选择要把握住客观真实、科学合理的原则。对于案例的应用要对实行的效果做好预测评估, 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立足点, 要保障选择的案例能够切实吸引学生,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研讨的兴趣, 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如果应用的案例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这时候教师要有充分的补救性策略, 例如可以换一个案例, 继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选择案例, 对于应用的案例可能性带来的教学效果, 教师也要提前做好预测评估。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 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2.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具体应用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 案例教学已经获得了中学教育教学的肯定。现今的高中地理教材都有很多案例内容, 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地理教材上的案例, 引导学生利用案例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索能力。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一般先是从问题的导入开始的, 接下来再进行小组研讨, 针对问题出台处理对策, 筛选出最佳处理对策, 最后确定实行步骤。这是案例教学的普遍程序, 在具体的案例应用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 结合教材知识等进行灵活创新, 丰富完善。要将总结反思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能够提升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 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要灵活多样, 要结合具体实施的条件来开展, 决不能只流于形式, 陷入呆板僵化的局面。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力, 能够对整个课堂秩序, 学生发展思路做到良好的了解与调度。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能够掌握学生对问题讨论的大体方向, 要积极为学生的思维锻炼创设条件。案例教学同样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教师要发挥好自身协调组织的角色, 学生要发挥自身主动参与的角色, 这是案例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之,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必将随着教育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丰富。案例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 它也必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在不断的探索中更加完善丰富。

案例探究 篇2

设计理念

探究性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当前还处在一个探讨、摸索的过程之中。就内容而言,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小学,探究性教学已不再是能否开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广阔空间。小学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本身就有无穷无尽的研究课题。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突出语文的特点。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研究什么课题,其主要目的还是学习语文。要突出语文特点,强化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这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标,切不可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二、强调研究性特点。要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不能成为变相的“接受性学习”。注意探究性学习与课堂上有效的接受性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孕育学生的课题意识,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习惯。

三、关注学生特点。既要相信学生思维的敏捷、探索问题的热忱、想象的丰富,又要考虑到小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不强、处理实际问题缺乏经验、思想单纯的实际情况,因而活动范围宜集中,活动的组织亦应得到有效控制,教师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选择的研究性课题切入口也宜小不宜大。

四、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只是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只是掌握知识的数量。

五、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受一般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充分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段意给课文分段,能理解“神机妙算”。

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重点研究诸葛亮如何看穿周瑜的险恶用心,了解鲁肃的忠诚厚道、言而有信,利用曹操多疑的弱点,巧妙安排,成功借箭。

三、研究《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军事学的兴趣,初步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过程。

教学过程

组织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收集《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书籍。

2.准备《三国演义》原著、少儿读物等。

3.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4.布置学生预习课文。5.编制评价表。

6.收看《三国演义》影视片

7.阅读《三国演义》《三十六计》等书籍。8.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9.大概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知道《草船借箭》的前后经过。

10.初步了解课文,初步掌握生字词。通过阅读、预习等引起学习兴趣,做好知识储备。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1.质疑:《三国演义》中,周瑜临死前说了什么话?为什么这样说?

2.审题:研究“借”。3.播放课文录像。

观看录像,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引起学习兴趣。由疑激趣,通过录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1.组织学生汇报:预习中学会了什么?

2.了解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

提出研究课题

组织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值得研究的课题。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基础、水平,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引导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

第二课时

重点研究“神机妙算”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相机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2.引导学生初步讨论。

3.根据学生要求,选择学习伙伴,分在个研究小组,重点研究“识人心”,并以此对全文展开研究。

4.讨论研究计划,制订研究内容、方法、形式,提供交流及评价方法。5.组织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研 究 6.组织全班交流。

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分为三个学习小组:A组研究诸葛亮对周瑜;B组研究诸葛亮对鲁肃;C组研究诸葛亮对曹操。(也可独立研究)

根据研究提纲分组研究: 1)诸葛亮算到了什么?

2)诸葛亮采用了什么计策?为什么要这样做?

3)说明了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4.以课文为依托,组内交流、讨论,推选代表发言。5.全班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能知道诸葛亮知天文、识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机妙算。

能进一步研究出诸葛亮能看透周瑜笑里藏刀、借刀杀人、心胸狭窄,而他则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将计就计;了解鲁肃真诚厚道、言而有信,而知人善用;最后利用曹操多疑的弱点,利用天时、地利而一举成功。

通过探究性阅读,初步体验探究性的全过程,感受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在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评价机制,做好调控。

第三课时

研究表演课本剧

1.引导学生研究如何才能表演好课本剧。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言行。

3.让学生给课文录像配音。

4.组织学生分组表演。

5.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评价。分组讨论如何表演好课本剧。

2.深入理解文中“希望”“谢谢”“果然”轻易出动“等词语的意思。3.按组分好角色,先进行配音练习,再按角色表演。

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特点。

能较好地表演人物。按照表演的要求研究课文。

唤起学生的研究意识,体验探究性学习。

课内扩展研究

1.相机提出课题:《草船借箭》与《三十六计》。组织学生研究、交流、评价。

2.提供评价表。

3.引导学生逐步归纳总结。4.师生评价。

在个人研究基础上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按照评价表研究,撰写小论文。

小组推荐交流。变换角度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归纳出本课所运用的计策:如诸葛亮的瞒天过海、无中生有等。

进一步作探究性学习,使学习可持续性发展。

课后延伸研究

引导学生探究《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之间的关系。

课后深入研究《三国演义》原著,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对照研读。

能运用课内所学,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

微课翻转案例探究 篇3

一、更有针对性

本班学生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生倾向于形象思维,笔者选择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在微课视频中以动画演示、情景模拟为主。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学习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笔者选择课内进行微课翻转课堂,让课堂活动兼顾趣味性和生动性。根据学生目前的学识水平和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按照“微视翻转课堂,自学感知表面积——小组合作探究,深化计算表面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巧设多元练习,提升综合能力——兴趣操练活动,体验数学价值——小测即时统计,反馈总结延伸”等过程进行,根据教学理念科学设计,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

二、方便自主探究

笔者首先应用移动终端iPad中iclass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动画微课中添加两个思考问题,以引导学生自学思考。然后,播放微视频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展开图,让学生带着问题“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由哪几个面围成”“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等去观看、思考、自学。接着,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之后再汇报小结。教师在录制屏幕的PPT演示过程时要加上配音讲解,引导学生在观看时根据问题思考,理解知识重点,提高自学效果,并且通过在线自测了解自学情况。微课制作不追求时间长短,而在于展示的视频能否完整展现一个知识点,恰到好处帮助学生自学解决问题。学生讨论小结后,教师再质疑:通过微课你自学了什么知识?你还想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什么知识?教师通过微课中设置的问题,科学有效指引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数学建模的有效方式。笔者应用移动终端iPad中keynote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开展小组分工,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根据探究表一边操作一边记录一边交流,最后探究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深化理解计算方法。对此内容还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回看或一边观看微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动画展开图,再次向微课寻求帮助,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从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

三、更注重实际应用

在学生自主探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笔者对教材进行重组,因为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已经深化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中的例题可以不必再花时间精讲。因此,教师应用iPad中keynote设计了两个相应的生活问题: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长0.7米,宽0.5米,高0.4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2.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6.5厘米。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

数学源自生活,数学最终也回归生活。学生解决了一系列教师设计的生活问题后,也有了想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欲望。笔者紧紧扣住学生此时的心理,再次发挥移动终端iPad中app iclass添加即时微视频强大功能,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兴趣操练活动,测量并计算感兴趣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物品的表面积或实际哪几个面的面积,思考需要测量记录哪几个数据,并计算出结果。学生应用刚学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即时拍成微视频,发布到教师后台,全班交流分享评价,一起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快乐。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高校审计案例教学探究 篇4

一、审计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 案例选用

在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 案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目的选取即能融合相关审计知识, 又能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审计案例。

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审计案例的选取要注重审计理论与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的运用, 在具体的审计案例中, 要融入审计理论与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 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选用的案例应是对实际审计工作精心提炼和加工的案例, 每个案例要以审计理论为指导, 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为审计依据。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达到学以致用和指导审计实际工作的目的。

2. 典型性原则

任课教师能否将典型案例应用于教学中是案例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任课教师对案例的选取应当考虑案例的主要特征, 案例要说明什么问题, 解决什么问题, 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等。根据教学需要应对大量的审计资料筛选、加工, 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事项, 构成审计案例教学的内容。保证每个审计案例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的审计基本理论, 体现审计程序的安排及审计方法的运用。

3. 实效性与创新性并重原则

作为审计教学使用的案例, 应注重客观存在的现实性, 不能脱离实际;注重审计案例与我国经济环境、审计环境相适应, 使审计案例适应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变化。同时, 审计案例设计还应具有创新性,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可能产生的多种结果, 鼓励学生做多种假设, 开拓他们的思维, 并作出恰当的判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二) 审计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 课前准备工作阶段

该阶段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准备工作, 主要是任课教师根据审计案例选用原则精心选用审计案例;二是指导督促学生在课前做好案例分析准备。审计案例教学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 课堂互动, 否则案例教学就很难成功。实施审计案例教学, 教师应提前把案例印发给学生, 使学生先熟悉案例, 进而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 加深对分析和评价审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根据情况, 还可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的发言提纲, 草拟审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报告, 让学生为课堂的案例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课堂案例讨论及分析阶段

课堂案例讨论是审计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 讨论的目的在于理解审计案例, 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在讨论中, 学生是案例讨论的主体, 教师要在课堂上起组织与引导作用。每个审计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应该由学生从自身理解的角度来剖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则应该有效地组织和控制好案例讨论, 并注意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 以便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 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思考, 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在对案例广泛讨论后,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在独立进行分析和评价时, 不要去猜测教师的分析构思、评价结论, 也不要去照搬所谓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 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审计实际问题, 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审计案例教学的讲评阶段

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发言、写出分析和评价报告后, 教师要认真阅读学生的报告材料, 进行归纳总结, 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恰如其分的评析, 阐明案例分析的重点、难点, 指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二、开展审计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要重视审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审计案例教学效果的保障。审计案例教学由审计任课教师组织和实施, 要提高教学效果, 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审计案例任课教师必须要掌握会计、管理、税收、审计等各方面知识, 通晓国家有关政策、法律, 审计实践经验丰富。因此, 笔者认为,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审计专业教师在业务素质方面的继续教育,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安排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去做兼职或脱产实践, 以便更好地满足审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 要建立高质量的审计案例题库

实施审计案例教学, 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 专业教师要重视收集整理、科学设计高质量的审计教学案例, 建立审计案例库。教学案例可以从以下途径取得:参加审计社会实践活动从企业获取;对有关审计资料收集、加工、整合;结合教学经验和实际审计工作自行设计;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获取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审计案例。

(三)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审计案例教学效果和效率

传统的教学手段使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 课堂讲授内容, 教学效果不佳。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 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 可以使学生自己动手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 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该种教学过程中, 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同时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量, 提高教学效率, 确保案例教学效果。

(四) 建立健全学生学习考评制度,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审计案例教学中, 学生需要的阅读量更大, 更能体现学生能力, 为此, 应改革考评办法, 变单一测试为复合测试: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来决定最终成绩, 平时成绩又以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的成绩与表现为依据;在期末考试中, 主要测试学生对审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这样可以使考核方式达到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使考评制度更加科学。

(五) 开展审计模拟实验与实践, 强化审计案例教学效果

单纯的审计案例教学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但仍然没能使学生身临真实审计工作过程与环境中。建议学校创造条件积极筹建校内审计模拟实验场所, 努力争取与会计师事务所及大中型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校外建立审计实习基地, 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六) 正确处理审计案例教学与传统知识传授教学的关系

在审计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旨在建立系统的审计理论体系, 而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强调案例教学, 但是不能因此弱化或忽视知识传授的作用。因为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案例分析。没有一定的审计理论知识做基础, 案例讨论难以展开, 因此知识传授是主要的、先行的环节。要想上好审计课, 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并重, 坚持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并重。这也是现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摘要:培养具有较强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与创新型审计人才, 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积极探究审计案例教学, 努力实现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审计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审计案例教学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审计学,案例教学,案例选用,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淑芬.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 .

[2]张颖萍, 杨红宇.审计案例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 2005 (7) .

诱思探究教学案例 篇5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背 景】

我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多年来高考连续取得较好成绩。但在不断总结分析中我们发现,学校教学质量的保持和提高,靠得是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苦教,学生的勤奋刻苦——苦学,也就是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模式。学生成绩虽有较大提高,但与各地市名校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加之初中生源减少,高中生质量下降,导致教师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乐于一味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无闻地听;课下,搞题海战术。造成了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难的难堪局面。

没有自怨自艾,我们坦然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积极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

为实现学校教学质量新突破,打破常规,深化教学改革,我校一直在寻找、学习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从洋思、杜郎口到鹿泉一中等,我们不断尝试、探索、借鉴、整合,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从2011年10月开始,以新课改为契机,在广泛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全面实行了诱思探究教学改革。

【主 题】

诱思探究释义:“诱”,是指教师循循善诱,很好发挥其主导作用;“思”,是指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体现其主体作用。“探究”是教学过程、模式和方法:“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诱思探究教学就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真正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诱思探究教学旨在把“满堂教”变成“满堂学”。

【细 节】

以我校杨雪老师的诱思探究课《苏幕遮》为例。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将传统教学方式与诱思探究教学做个对比,传统教学对这一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家作品

三、朗读课文

四、课文赏析

(一)词的上片写景

(二)词的下片抒情

五、语言品味

六、诵读提示

七、赏析总结

八、课堂拓展

九、课后任务

以上教学过程共九个环节,基本上包含了传统诗词教学的各个方面。因为内容多、要素全,一节课下来,主要是老师在前面领着跑,学生在后面跟,紧紧张张,甚至可以说是“疲于奔命”。虽然也安排了学生活动,但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收获只停留在知识方面。老师“全包式”教学的弊端一览无余。

诱思探究教学则不然:《苏幕遮》教学流程设计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一)请自由朗读整个诗篇,初步体味情感。

(二)请听老师范读,然后依照老师的范读,自己带着情感反复大声诵读,注意抑扬顿挫,体会老师范读所反映的情感,你能从老师的范读中得到什么启示,从而体会自己应该怎么朗读。

(三)同桌相互诵读,尝试背诵。二分钟后自主展示

二、鉴赏全诗,掌握主旨

(一)请进一步研读全诗,分析该词在表达方式上,上阕写什么,下阕写什么?

这首词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用词中的语言回答上面问题。

请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相互交流,并选出代表准备发言,展示自己本组的学习成果。后发言的小组不要重复前面的内容,可以补充,也可以谈不同的意见。

(二)上下阕的写景和抒情是通过什么意象联系起来的,这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什么? 请独立思考,可以相互交换意见,然后自由举手发言。

(三)请品味语言。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评价?

请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

三、迁移拓展

(一)练习写作,提高能力

请观看下列一组图片,完成写作任务

秋天来了……,借助刻画某种或某些意象,写一段想家的文字(文体自选)。

时间八分钟 写好后,向大家诵读自己的作品。

这节诱思探究课设臵了三个板块,共七个活动,其中包括三个问题和一个写作训练。教材注明的知识、常识,课堂上就不再重复,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来掌握。

导向性信息架构课堂,它是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程时的一个航标。学生们以杨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向性信息”为“桥梁”,完成了一系列的独立思考。

学生们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自己反复朗读、熟读、背诵全词,体味意象,感悟意境,体验词的主旨,并自由展示、相互评点。

期间,杨老师只是在诱导、鼓励、表扬。最后,安排了一个学习活动:读图,写一段思乡的文字。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写作,展示阶段,踊跃发言。学生作品文采之斐然、思想之深刻、情感之真挚,赢得其他同学及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课后杨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一堂课下来,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愧疚:兴奋的是学生的潜力无穷,诱思探究教学实践起来,课堂教学竟然是这般轻松愉快;愧疚的是自己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挥。

【评 析】

自从开展诱思探究教学后,学生们普遍反映“上课不打盹儿”“学习成为了一件有趣的事”“觉得一节课时间过得特别快”…… 诱思探究教学中的导向性信息,既包括“学什么?”,就是指学习传承性课程的什么内容;又有“怎么动?”就是通过什么活动完成体验性课程的内容。

诱思探究教学就是把教师主宰的“满堂灌”,“满堂教”,转化为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满堂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老师们的感受是课下忙起来(备课),“课上闲下来”——“保护嗓子闭上嘴,锻炼身体迈开腿。三言两语,走来转去。”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不讽刺不挖苦不批评。拿捏时间,掌握火候。自己守拙示弱,让学生展示逞强。

诱思探究教学的课堂话语权,不再属于老师,而是交给了学生。导向性信息的设臵,让老师不再担任教学的“组织者”,不必高声宣读连接教学环节的“串台词”,需要老师说的,只是精短的、恰到好处的鼓励和表扬。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亲和融洽的,老师们甚至不必再担心患上咽炎这种职业病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如音频、视频,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选择生动形象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形式,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营造情景交融的心理氛围。

总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兴味盎然的探索者、研究者: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动脑思,独立地、全身心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克服困难,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满怀热望中不断取得成功。

所谓“课堂一分钟,课前十年功。”教师在课前要下大功夫备好课,上课时才能诱导若定,行为上却表现出“潇洒自如”。

教师的“备课”再也不是仅仅考虑“怎样教学生”,而是重点研究“怎样教学生学”。备课时的课程分析再也不是仅仅分析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等传统意义上的某些内容,而是要落实到课程开发、课程整合上来,在挖掘、研究体验性课程,寻找、利用课程资源上狠下功夫,并最终完成 预设的教学设计。

在实施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搞好“研究课”为主要形式,认真撰写“典型教学设计研究”。研究采用:“一课两上三讨论,教学设计四完善”。即:一节课上两次讨论三次,完善教学设计四次。杨老师《苏幕遮》的教学设计就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四易其稿:

首先,杨老师认真研究《苏幕遮》一课的教学内容和相关课程资源,分析课程、学情,提出设计理念,确定好学习目标,并根据以往积累,安排好教学流程等,并写出预设的教学设计,再由语文组全体老师进行第一次讨论,主要研究如何实现“满堂学”,进而第一次完善教学设计,并将教学流程中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的导向性信息制成课件。该课件内容经研讨充实、修改后,就成了撰写“教学流程”的骨架。

然后,杨老师第一次上课(谓之探索课),备课组集体听课。听课老师坐在旁边靠后的位臵,重点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只是把镜头瞄准执教者,仅仅看教师的表演,给教师“打分”,而是依据“思是诱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归宿”,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各种表现,“以学论教”来给杨老师的引导作用打分,并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课后,针对上课情况,及时进行第二次讨论。针对性的评价“满堂学”实现的如何,对课程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以及教学流程进行修改和充实,对于每项学习活动的“设计意图”进行矫正,初步记录各学习活动的“简要实录”,以及自己的初步感悟,开始为撰写“课后反思”做准备。这是对教学设计的第二次完善。在此基础上修改、充实原来设计的课件,补充必要的课程资源。

接着,杨老师就同一教学内容在另一个班进行第二次上课(谓之对照课),着重在实现“满堂学”上下功夫。课后,进行第三次讨论,对照两次上课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并对预设教学设计再次进行回顾、修改、充实,及时把那些瞬间易忘的“灵感”进行实录,象留影一样,让瞬间转化为永久。这是对教学设计的第三次完善。其他同头课的教师也将以上经验、教训,充实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最后,根据整个研究所吸收营养的过程,真情实感地写出“课后反思”,并反复对整体教学设计进行加工,特别把每项学习活动与《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及“课程标准”对本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等理论紧密联系起来,使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对教学设计的第四次完善,也就是完成了《苏幕遮》 的“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做 法】

为推进诱思探究教学,2011年秋天、2012年春季,我们两次聘请张熊飞教授,来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一)发动阶段:

1、每位老师发《诱思探究教学论》一书,印发《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学习提纲》老师自学。

2、从2011年10月16日开始由张熊飞教授亲自来校作理论指导和授课指导,全体老师停课听报告;20日给全体学生和教师做报告。

3、在听报告学习半月后搞一次理论考试。

4、派出优秀教师到诱思探究教学成效显著的包头北重三中、石市精英中学和十五中参观学习,改进课堂教学。

(二)实施阶段:

1、在张教授亲自培训指导下,学校教学领导多次研究讨论实施办法,10月25日下午全体教师会,组织老师代表、领导讨论《诱思探究教学》学习体会,每人都要交学习心得体会。

2、全员发动,全部铺开,全力推进。

3、学校成立了校长负责的“诱思探究教学”领导小组;每年级每学科选三名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与教导处主管校长、主任组成年级诱思探究研究小组。

4、每科每周一确定课题,按照一课两上三讨论模式,个人初步确定教学设计思路,导向性信息,教学流程。在组内教研时间先第一次讨论修改,然后上第一节课,到周三周四教研时集体讨论第一课,接着上第二节课,再研讨,每次课后教研,每位教师必提出两条改进意见。

5、明确了年级主任、各科骨干教师带头上示范课、引路课;各年级、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教研组内同课异构,教师之间相互切磋,推选出本教研组最符合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课堂全校展示,全体教师观摩,当场点评、讨论;每周安排固定时间、指定教师开展诱思探究课堂展示。

【成 效】

学校涌现出杨雪、刘瀑、齐超坡、魏建威、冯翠兰、王星星、刘朝锋、王凯静、付敬娟、陈湘、齐聚超、孙翠淼、周相林、李从绵等一大批新课改和诱思探究教学的典型代表。2012年6月数学齐朝波在全国诱思探究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语文教师刘瀑荣获全国诱思探究课比赛特等奖;同年9月21日,刘瀑老师在内蒙古奋斗中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应邀做诱思探究公开课。

几年来,我校教学质量连年提高,高考成绩持续强势攀升: 2011年一举实现了上线总数、应届生成绩、在同类学校中排名三大历史性突破,荣获石家庄市教育局颁发的“高中教学进步奖”;2012年高考本科二批上线再超600人;在生源质量下降、报考人数减少的情况下,2013年高考本二上线587人,语文组高考成绩优异,继2007、2010年后,今年第三次被石家庄市教育局授予“先进备课组”的光荣称号。

国外分层教学案例探究 篇6

学生们不可能在相同的时间里以同样的方法学到同样的知识。在当今社会,这种差异愈加明显。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都得到发展,学习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这是一种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发展而实施的一种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国内早有倡导和采用。但是本文即将引入的是美国曼萨诺中学(Manzano highschool)一个使用分层教学法授课的生命化学课的案例,希望以一种新的视角从中发掘一些可借鉴之处,引发国内同仁的思考。

一、案例介绍

目标:本单元结束后你要能够——

1描述原子的结构。

2识别人体健康所必须的某些元素。

3解释化学键在化合物稳定中的重要性。

4描述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说出四种生命体独有的聚合物的名字。

6解释上题中每一种聚合物的形成过程。

全体学生的任务:

·测试:生命化学(单独评分)

C水平学生的任务:(得分不超过60分)

听课,记笔记。(3天,每天5分)

做一个专业术语的折叠本,并反复学习。我会随机抽查10个,答对一个得1分。(10分)

制作一个概念图,框架中的关键词句在课文中用粗体字标示。(10分)

检测所提供物质的pH值,仿照书中P172-173制作一个彩色的pH值测量表。(10分)

做第七章的复习问题。(10分)

抄写教学目标,并将其作为问题回答。(每个目标2分)

制作一个原子的3D模型,并标出原子核、电子、质子和中子。(10分)

参照课本P161表7.1,找出10种元素并说出其来源。(5分)

写一首歌来总结第七章。(10分)

做“有机分子和简单反应”的活动。(10分)

做练习册“书写化学平衡方程式”。(10分)

任意选做第七章的两个练习。(5分)

B水平学生的任务:(任选其一)

注意:B水平的任务都包含实验,所以要注明实验日期。

参照附带的手册,做“溶液密度”的实验。(15分)

查看“水的属性”,回答附带手册上的问题。(15分)

参照P182,回答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动。(15分)

参照附带的手册,回答哪种水果含有影响蛋白质活动的酶。(15分)

A水平学生的任务;(任选其一)

注意:每一项都包含一些研究活动。

基于学习过的有关油脂(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知识,做一些有关阿特金斯饮食法的研究调查,书写一篇350字左右的论文来表明你的观点(赞同或反对)。要出示引用资料的来源。(25分)

制作一个有关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的ppt(演示文稿),内容是人们对其赞同或反对的讨论。你的演示要与我们第三单元学过的聚合物的内容联系起来。你可以从附带手册的“维生素演示”中找到指导方针。(25分)

做一份有关运动的调查。至少调查你认识的10个人。用图表总结出你的调查结果。设计一个3--5分钟的演讲,陈述你是否认为这些人代表了美国的大部分人。还有。你认为运动对我们有益还是有害?解释你的观点。(25分)

评分等级:A(76—100分);B(61—75分);C(50—60分);D(40—50分)。

二、案例分析

此项教学把学习任务进行了分类。教师在列出学习目标后,首先公布全体学生的任务,此项任务属于单独评分,即是一个独立的测试,所得分数不列入最后的总成绩。接下来,教师列出了A、B、C三个层次的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得分。值得一提的是,C类任务有得分限制,最高不超过60分。也就是说,即便你完成了所有的C类任务,也只能得60分。而B类和A类的各项任务中也要求任选其一,即学生在这两类任务中最多只能获得其中一道题的得分。这就避免了学生得分相同,而实力却相差甚远的混淆。根据各项任务的得分,以及最后划分学生层级的分数标准,我们可以看出,A层学生必定有A类任务的得分,B层学生可能会有B、C类任务得分或者A、C类任务得分两种情况,而C层学生的得分情况就更多样了,D层则列为不及格。

从任务的难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C类任务主要是记忆和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一般学生只要努力都能做到;B类任务是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原理的基础上亲自实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而A类任务则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继而再将实践抽象为理论,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科学探索能力和较高的写作水平,这类任务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要求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的前提下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

三、引发的思考

1分层教学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虽然学生千差万别,但是,在这些差别的背后,隐藏着一些共性的基础性的东西——学生们希望成功。学生要相信自己能够学到知识,这些知识是有用的,是与其个人有关的,这是学生成功所必须的。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其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归属感,对学习充满激情。而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营造这一氛围。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完成不同类别的任务。如果学生面临的挑战超出个人能力范围之外,学生对处于尴尬或被嘲笑境地的关注就会高于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如果学生整日困于受嘲弄的威胁之中,他们将不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上。相反,如果学生认为他们有机会获得成功,就会乐意致力于学习、迎接挑战,在接受任务时也会充满自信。

2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被划分为固定的等级,划分类别的只是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来选择学习任务。一次的c不代表永远的C,只要下一个任务完成得漂亮,照样可以拿到A。如此一来,非但不会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而且还会使学生有更大的动力。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

3对设计综合性活动的启示。

在以上的案例中,有些任务是包含综合性活动的,例如A类任务中要求学生做一些有关阿特金斯饮食法的调查研究。这就启示我们——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些让学生可以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参与的综合性活动,开展探究学习。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在出示题目的时候故意漏掉一个条件,从而让学生在缺少条件的情况下思考问题,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会发现问题,而水平稍低的学生则可能会有其他的想法。在化学实验课上,教师可以直接把待鉴别的物质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再将实验结果和所作假设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学习任务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挑战,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在不同的水平上完成,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种活动不仅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多种方式展现个人能力,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做出最佳的学习选择,而且可以让教师通过学生的活动对其知识的形成状况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为安排下一步的分层教学打下基础。

“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就像一双鞋子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孩子。当今发展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教师不能只是考虑自己想要教给学生什么,还要更多地考虑怎样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成为人才。教师们,请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给孩子找一双合适的鞋吧。

基于案例的动画教学实践探究 篇7

Flash作为Adobe公司的一款优秀的矢量动画制作软件,一经推出便受到各类动画制作爱好者的喜爱。近年来动画设计这门课程在各大高校中,无论是计算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都被普遍开设,受到了各专业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注重动手能力的课程,往往可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通过讨论、问答等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理论或概念,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1]。

教师运用案例进行讲解,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实例,把教学目标在实例中体现出来[2]。在完成案例要求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分析和设计,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其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1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4]。教师要对Flash动画的授课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计划、重点难点等进行整体把握,选择一个生活中可经常看到、能够练习课程知识点,并且学生容易理解的案例。教师应重视平时的收集和案例整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取案例,不能一味地从网站或其他Flash书籍中选择一些好玩的flash作品,因为这些作品的技术含量往往比较高,对于刚刚接触Flash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过于困难。教师应该从Flash课程的整体构建知识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出发,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制定出一套选取适当案例的思路。从简单的案例开始,让学生懂得动画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例如,在Flash教学中讲如何使用引导层动画时,可以首先设计这样一个简单案例:制作一个将小球沿指定路径从线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在学生掌握了引导层动画的基本的知识点之后,让其发挥想象力,制作一个“雪花飘落”的动画。当学生在制作实践中觉得有了一定的成绩之后,这时可选取一些更高级一点的动画知识,如简单的编程动画,让学生感觉前面所撑握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也就自然过渡到了有关编程的问题。这样做既巩固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又涉及了新的内容,比如可设计一个有关帧的简单跳转的案例。当然,案例选取是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安排案例时,尽量使后面的案例是在前面案例基础上的重复和进一步提高,还要注意案例在选取过程中,讲究一定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科学性,所涉及的知识点的跨越性不能过大,必需保持一定的连续性。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制作水平一步步得到提高,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2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2.1案例的导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巧妙的方法将案例引入教学。比如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生活当中有关Flash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如用电视上经常播放的广告动画来切入Flash的应用,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Flash动画的兴趣。这时可简单介绍Flash软件的功能、界面、工具等,然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当前最流行的网络Flash作品、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Flash有大致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对以后该的软件学习更有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也能够创作好的作品。而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人们生活中与Flash课程各个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并与学生一起完成案例作品的制作。

2.2分析案例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案例时,应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放开思路,积极发言[5]。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可以设计出自己的制作方案,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教师给学生看到案例后,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该案例中包含了哪些元件,这些元件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而制作这些元件需要用到哪些动画类型,实现这些动画用几个图层较为合适,每个图层应该放什么对象内容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借助于大家的智慧和力量,鼓励相互合作,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设计出自己的制作方案,从而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

当学生不知要选用何种动画类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动画类型的特点。如果所要求的动画中,对动画的细腻程度要求较高,往往可采用逐帧动画,逐帧动画的工作原理就像武术套路中分解后的每一个动作,利用一连串连续的关键帧实现精准逐渐地变化。适合制作人物或动物快速转身、头发及衣服的飘动、走路、说话以及精致的3D效果等等。若在制作动画中,某一物体对象经常被多次重复地使用,如制作空战的游戏动画,飞机射出的子弹会有很大的数量,我们就可以把子弹做成元件,当需要使用该元件时,只需从库中将该元件拖入所需的场景即可。

2.3案例的演示

待分析完案例之后,教师再对案例进行讲解和演示,并向学生介绍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操作方法[6]。例如,根据课程内容的情况向学生演示如何控制动画中人物说话时口形的处理,人走路时双腿的控制等。通过案例演示,不仅让学生更加乐意学、主动学,而且掌握了新的知识点。

2.4案例的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在案例完成的情况下继续练习。例如,学生可以在最终作品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或改变案例中某个动画的效果等。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达到案例同样的效果。如在讲解水滴下落的案例时,在通过形状补间影片剪辑元件制作涟漪效果成功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动作补间动画来实现,从而让学生对于形状补间与动作补间的区别更加清晰。这样能不仅能开拓学生思维,还能锻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案例的制作原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知识,并通过思考与创新,制作出比较优秀的动画作品。

2.5案例的评述

当教学目的达到后,教师可以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做出评价和总结并给学生指出案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3案例教学的巩固

案例教学的巩固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分工协作来完成,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练习,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案例中体现的知识点得到巩固和提高。当学生体会到了动画的魅力和乐趣之后,便有了创作的冲动和欲望,往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搜寻各种素材,并运用所学的内容对其进行设计和创作,这样不仅让案例知识点得到巩固,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

4案例效果分析

案例效果分析是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Flash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教师方面来说,主要从案例的选择、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水平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从学生方面来说,主要从学生对于Flash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作品质量的高低。如作品内容是否科学、布局是否合理、基本色调是否和谐、帧数是否过多、作品占用存储空间是否过大等等。通过综合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品质量,并自己总结制作Flash动画作品的心得体会和技巧。

5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能够使教学过程变得富有趣味性,教师将贴近生活的案例素材在课堂上分析讲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主观创造力,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从而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7]。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堂案例和耐心的讲解,不仅使原教材的内容得到有益的补充,也让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更加丰富并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在教学前,教师要仔细分析所要讲授的内容,确保将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运用得合理高效。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与他人共同协作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创新,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8]。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主导作用,当然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46-47.YUE Wenqiong.Problems&Countermeasures of Application of Case Method to Practice[J].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2011(7):46-47.

[2]杨丽军.“Flash设计与制作”课程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设计方法[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97-99.YANG Lijun.Case Design Research in Flash Case Teaching[J].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2(2):97-99.

[3]孙秀伟.论高职教育案例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117-118.SUN Xiuwei.On Ca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China Adult Education,2011(24):117-118.

[4]郭东梅.“Web程序设计”案例驱动教学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46-148.GUO Dongmei.Research of Web Program Design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Case Driven[J].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6(1):146-148.

[5]周海瑛,马晓春.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69-171.ZHOU Haiying,MA Xiaochun.Study and Practice of Case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J].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2011(5):169-171.

[6]黄明,郭大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与设计[J].教育探索,2006(3):90-90.HUANG Ming,GUO Dawei.Case Selection and Design in Case Teaching[J].Education Exploration,2006(3):90-90.

[7]杨雪青,海燕.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6(3):72-73.YANG Xueqing,HAI Yan.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Public Course[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6(3):72-73.

商务谈判的案例教学探究 篇8

一、对案例教学的认知

从广义上讲,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分析,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 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具有启发性、实践性, 促使学生通过参与, 通过训练提升协作精神、处理问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育, 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 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 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哈佛的案例教学一般分为问题评审型、分析决策型、发展理论型三类。结合在我校多年的谈判运用体会, 我们结合问题评审和分析决策的训练, 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选择案例教学要考虑三个方面:

其一, 是案例模拟的真实度。谈判课程的教学案例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我们选择以杭州企业为基础,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编写出简短的小案例, 使案例读起来生动有趣, 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和想法。

其二, 是案例要具有一定启发性。结合谈判的章节内容, 我们对案例进行问题设计,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去挖掘问题的矛盾和焦点, 在绞尽脑汁的分析和慷慨激昂的争论中, 通过辩论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带给大家启发和思考, 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其三, 是案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谈判选择的教学案例要针对商务谈判教学目标的需要, 有针对性才能够通过小组讨论, 促进学生挖掘案例相关问题, 引申出另外的问题, 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 多次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所需的前提条件

首先, 需要考虑班级规模。对班级人数来讲, 最有利于案例教学的班级应该是15人左右的规模班。但一般情况下, 我们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有30~50人, 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分组, 合理引导和安排。

理想的案例教学的课桌安排应是圆桌形的和马蹄形的座位排列。这样的排列方式同现在30~50人的班级规模相适应。我们的多次运用验证了每一个同学地位平等, 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促进了相互沟通, 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进行充分的辩论和整理思路。

其次, 要考虑与学生的熟悉程度。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 为了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 达到充分讨论和有效沟通的课堂效果, 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如知道学生的姓名外, 还包括了解学生的教育背景、地区背景和个性特点。

三、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准备点

1.进行案例教学的教师条件

哈佛学者斯腾恩伯格认为, 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存在三大差别特征, 即知识的差别、效率的差别和洞察力的差别。就知识而言, 包括三个层面, 即原理性知识、特殊案例的知识、把原理和规则运用到特殊案例中的知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三个层次的知识体系, 而不是向学生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

一个优秀的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通晓所执教的学科。任何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成功地推行案例教学, 全面深刻地理解学科内容及其发展走向是起码条件。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对学科的整体把握, 未能掌握宽厚扎实的学科理论, 不懂得学科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内外理论探讨的前沿及进展, 是很难进行案例教学的, 也无法提高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的能力。二是要对案例心中有数, 要能理解案例中所隐含的理论知识基础, 熟知案例内容, 还要关注整个案例研讨过程, 要为案例讨论过程做好充分准备, 能够驾驭案例的知识点, 协助学生理清思路, 关键时候指点迷津, 激发学习者讨论的兴趣以及更深入的思考。三是要转变角色, 增强对话、沟通意识, 要能听取学习者的不同意见, 尊重学习者的创见。

2.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 必须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 甚至辩论, 能客观看待其他同学的分析、评论, 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行动者。所以学生首先个人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准备, 要对一个案例仔细地阅读, 仔细思考案例中所提供的各种形势, 有一系列经得起攻击的采取策略行为的建议。

其次, 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组成学习团队。一个理想的小组构成, 应反映出不同的技能、经历和专业, 这样可以丰富讨论, 提高讨论的质量。小组讨论中最为重要的是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协作, 做到有效参与, 积极倾听和反思。

我们在商务谈判的案例教学中, 常用方法包括展现场景片断、设计方案、提交正式报告, 还有交叉进行的作业拓展、课堂参与、现场评议打分等。结合态度、发言准备、发言水准及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程度等方面给出相应成绩。其中附加分不看观点如何, 主要看学生问题分析是否独到, 评述说理是否恰当和透彻, 有成绩记录对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真正达到了案例教学目的和效果。

学生从案例教学中学习了什么呢?对此,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东红老师将其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商业感觉、操作技能、决策能力、知识基础。我们进行的商务谈判试验对此很是赞同和支持。

案例教学也有自身的不足, 它花费时间较多, 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要求较高, 案例讨论没有标准答案, 无法替代传授教学和实际操作。所以案例教学要因学生而异, 安排恰当,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总之, 作为一种归纳教学法, 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参与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案例教学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确实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

摘要:案例教学要有好效果, 教师要了解怎样组织案例教学, 知道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到什么, 推进案例教学有序进行, 以及案例教学的条件与注意问题。

关键词:商务谈判,案例教学,运用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霞.商务谈判与操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

[2]杨乾.谈判案例运用心得[J].世界经理人论坛, 2011, 5.

[3]李东红.从案例教学中学习什么?[N].中华读书报, 2003-8-6.

[4]朱春燕, 陈俊红.商务谈判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11.

[5]赵燕.浅谈商务礼仪与商务谈判的运用[J].科教文汇 (下旬) , 2009 (12) :282.

高中德育课案例教学特点探究 篇9

高中德育教学几乎都是由政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及班主任担任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况且德育课又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教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 不能很好地体现时代精神, 教师只负责讲解, 学生被动地接受,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 导致学生对德育课学习消极应付, 教学效果差。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深化改革, 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德育课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是依据授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选择恰当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 使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具体化、生动化,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 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目前关于普通高中的政治课教学案例比较多, 但是关于高中德育课教学案例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案例教学在运用过程中, 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在这方面作些尝试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及理念探讨, 为一线高中的教师在案例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优点及其局限性, 而局限性正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地方)

案例教学具有科学性质和实用价值,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师生互动等功能或优点, 受到很多专业教育者长期广泛的使用。在高中德育课使用案例教学,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高中德育课的教学现状, 改变德育课传统的教学方法, 使德育课取得一定的实效性, 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随着案例教学不断的深入应用, 发现案例教学也有其缺点或局限:应用案例教学过于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利于中等以下程度或低年级的学习者等。本论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希望有助于广大德育工作者提高对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并有效地利用案例教学进行德育课教学, 提供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高中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 改革高中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 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高中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德育课的实践性和政治性很强,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 并要认真的解决。然而, 在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 教师讲授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授理论知识, 学生们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 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 使得学习单调、枯燥, 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课消极应付, 不感兴趣, 不愿听讲, 考试前临阵磨枪, 死记硬背, 根本达不到学习德育课的目的。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媒介, 将理论知识具体化, 形象化, 将现实生活中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索者, 学生在德育课堂上主动讨论、主动发言、主动合作、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 案例学习过程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过程, 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大胆的发表观点, 分析彼此的观点, 做出选择。案例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道德情境, 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使他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得到增强, …他们的道德行为进一步得到改善, 提高了德育课的实效性。

(二) 适应高中的生源特点 (“一言堂”式的德育课导致优生差生都不感兴趣)

高中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 而且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普通高中的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 使得高中生源锐减, 为了维持生存, 部分高中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素质差, 造成了上课睡觉, 打闹, 逃课等不良现象, 甚至个别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 时有发生冲突打架, 经常迟到旷课, 不服从教育和管理, 不尊重老师, 不做作业和抄袭作业。而目标明确的以考学为主的优等生又觉得高考不考这些东西, 还是多背几个知识点吧。他们中大多数学生认为, 学不学德育知识, 知不知德育理论都无所谓。又由于德育课本身抽象性的特点与和长期以来高中的德育课形成的“说教堂”、…“一言堂”的授课形式, 使得德育课往往很难上, 更不要说上好了, 也造成学生对德育课没有兴趣, 高中的德育课在学生的眼里可有可无, 总之, 高中生在文化基础、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 这就更要求高中学生学好德育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 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案例教学的运用, 增强了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因为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情景, 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能触动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编排教学案例, 把书本的知识点融入教学案例之中, 改变过去德育课单一的、枯燥的注入式教学。案例教学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参与课堂讨论, 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情境。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使德育课发挥应有的作用, 改变高中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 使他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 思想道德也得到提升。

(三) 符合高中德育课的学科特点

高中应当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 能够将书本上学到“死”的德育理论知识与“活”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进而运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高中德育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经, 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 纪律法制教育,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因此,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能够寻找到理论与实践最恰当的结合点, 符合高中德育课的学科特点。

“探究动量与动量定理”教学案例 篇10

评析: 例举生活中常见的碰撞现象, 可以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认识自己不熟悉的抽象的物理学知识, 使学生深刻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 从而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课件的视频效果, 可以使学生更直接, 形象地体会动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演示实验, 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动量

演示: 碰撞小球实验:

1. 先将3. 4. 5. 号小球收起不用, 观察: 将1号小球向左拉高释放, 撞向2号小球时出现的现象. ( 如图1所示)

2. 将3. 4. 5号小球收起不用, 观察: 将1号小球和2号小球同时向左, 向右升起相同高度, 同时释放, 观察现象. ( 如图2所示)

3. 将5个小球摆放在一起, 把1号小球向左拉高释放, 撞向其余静止的4个小球, 观察: 所有小球在此后的运动情况. ( 如图3所示)

4. 将1号2号小球同时向左升起相同高度后, 同时释放, 观察此后现象 ( 如图4所示) .

提示学生观察的同时并思考以下问题:

1. 对比实验1和实验2, 分析两个实验的异同之处, 将这两个实验最后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对比分析, 从而得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对比实验3和实验4, 分析并归纳这两次碰撞出现的不同结果又是由于什么因素造成的.

二、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并猜想

教师提问: 学生根据所观察的4个演示实验, 大家大胆猜测一下, 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 动量与物体的质量和自身的速度有关.

教师提问: 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两车相撞, 速度越大, 碰撞越厉害.

两小孩相撞, 小孩不一定会摔倒, 一大人与小孩相撞, 小孩容易被撞到.

还有学生发表意见认为动量与小球摆放的高度有关, 部分学生还认为动量与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有关,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测都给予了及时的鼓励, 对于不正确的猜测, 及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分析, 最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碰撞中物体的动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三、问题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在了解动量的概念后, 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例题:

例1一个质量0. 1 kg的钢球, 以6 m/s的速度向右运动, 碰到坚硬的墙壁后弹回, 同一直线以6 m/s的速度向左运动, 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多少?

学生回答: 以向右方向为正方向, 所以碰撞前钢球的速度为6 m / s, 碰撞后钢球的速度为 - 6 m / s

教师提问: 以上这一例题中, 我们可以看出, 钢球在碰壁后动量发生了改变, 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钢球在碰壁时受到了墙壁对它的力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力改变了钢球的动量.

教师提问: 这力与动量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学生回答: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总结: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动量定理.

教师继续提问: 如果物体受的力不是恒力, 那情况又是如何.

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 最后总结, 如果物体受的力不是恒力, 一样适用动量定理, 所以该式中的力可理解为变力的平均值.

化学探究课教学案例分析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97-01

目前我国探究式教学发展的状况是,80年代以来我国在探究式教学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没有从根本接受以学习为根本的传统式教学方式。一味的注重探究式教学的花样,忽略了学生的动手,主动探究寻找答案。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经历和经验,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到真正的快乐。

一、转变观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学生到九年级才接触到化学,刚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是学到化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常感到会抽象难懂,感到难懂会使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化学知识的难点,使原有的兴趣转变稳定的,持久的兴趣?那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新鲜感转变成持久性的动力。

二、转变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

长期以来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动手的培养。新课程理念就是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实验才能更有效的。那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问题设置出来,方法引导出来,然后让学生亲手以实验的方式把答案寻找出来。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的方案,参与设计。实现自主,体验,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为终生学生打下基础。在整个的实验的环节中,学生始终能带着问题学,并且总是处于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的积极的思维状态,不断的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合作与交流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的调动,注意力的集中有促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初中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一课时酸碱指示剂 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的时候就发现,滴加之后溶液红色出现后立刻就消失了,这让学生很纳闷。如果老师只讲一讲具体原因学生肯定印象不深刻,不如设计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探索寻找答案:“让学生准备两瓶NaOH溶液一瓶比稀溶液,和一瓶浓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剂观看现象”,学生就会从实验中找到答案,溶液太浓红色消失的较快,溶液稀红色消失的较慢。从而增加了学生的成功感和探索实验的欲望,培养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于课本,要有永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1、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动手实验,讨论交流,形式假设一系列的活动,创造能力 观察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交往能力 推理能力 归纳演绎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全面的训练;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 分析 思考 抽象 综合 概括 推理 归纳等种种思维活动,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分析到概括的转变,让学生开阔思路,训练思维。

3、教会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强调探究的过程,注重探究的方法引导。有利于学生学会探究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典型探究教学案例与分析:【案例实录】:对一包干燥的白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教师提醒】:它由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提出猜想】: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碳酸钙;②只有碳酸钠;③只有氢氧化钠;④是碳酸钠、碳酸钙的混合物;⑤是碳酸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⑥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俗称纯碱,溶液呈碱性. ②CaCl2、Ca(NO3)2、BaCl2等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把班级同学分为甲 乙 丙 丁 四个组,分别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组探究实验:甲组同学:取适量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振荡.结果白色粉末全部溶解,本组同学相互讨论交流得到结果。学生代表回答:“经过小组实验发现溶液全部溶解因此排除猜想①④⑤”乙组同学:在甲组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组同学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后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溶液变成红色.学生代表回答:“溶液呈碱性只有猜想是③正确的”教师:全体同学共同讨论提出不同的意见

【质疑】:丙组同学却不是这样认为,他的理由是 Na2CO3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丁组同学: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结果有气泡产生,于是丁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③

【小结】:教师分析以上各个小组的实验探究和激烈的讨论,总结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利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现象进一步完善。

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设置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并且合作做实验探究问题所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从而获得成功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课堂气氛得到很好的活跃。但是也有一些遗憾,学生对实验操作能力不是很好,从而在使一些实验现象不是太准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 孙小兰. 成功(教育版). 2009 (1)

[2]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改革初探. 任晓丽. 科学咨询. 2009 (10)

中职数学实施案例教学法探究 篇12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案例或者问题在教学中展开分析、审理和讨论, 基于案例展开新的教学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案例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 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学习, 鼓励学生合作和小组探究模式的学习, 营造相对开放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是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和目标, 围绕数学知识和规律中的某一特定问题, 基于现实的基础, 进行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探索, 其精髓在于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化成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 提高数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价值, 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同时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 中职教育无论从学生人数还是教学设备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对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方向和新的要求。当前中职数学教育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 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自律性较差, 尤其是对数学的厌学情绪较严重, 缺乏对数学的信心。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大多数数学教师停留于传统教学的阶段, 授课单调, 思想观念较为传统守旧, 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缺乏创新, 课堂气氛显得较为沉闷, 教学效果不佳。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将数学案例引入数学课堂, 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学生现实接触的实际案例出发, 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 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案例教学也能够增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在中职数学课中实施案例教学

1. 选择适当的案例, 由浅入深精心设置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的搜集与编写, 教师平时应注意案例资料的搜集、整理。教学案例的合理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 选择数学案例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整理相关案例资料。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其目的在于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 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并且围绕本身的知识进行扩展,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同时使得整堂课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指示性。选择的数学案例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应该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既要有吸引力, 又能要求他们深入思考, 分析案例。

2. 围绕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

分析讨论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以及思想碰撞的重要环节, 也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 这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强调了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回归课堂, 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更好地将案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 允许学生自主发言、相互辩驳, 彼此分享对案例的见解和看法, 开拓思维。教师在整个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要扮演好引导启示者的角色, 及时正确引导和协调学生, 做好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当案例讨论陷入困境时, 及时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 启发学生, 活跃课堂氛围。

3. 总结归纳案例, 回归教材。

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际教学内容的, 也就是说, 教师在最后扮演着“总结者”的角色。在案例讨论的最终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共同总结出能够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方法, 并给予评价。总结和评价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归纳。其一:合理评价学生的表现及讨论成果。对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问题进行合理评价, 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提高思维能力。其二:应该指出案例讨论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所蕴含道理及解决问题需要应用到的理论知识, 回归教材,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另外还需要适时进行案例演练, 尤其是在数学的方法上, 更加需要加强训练。在通过案例引入了数学知识点以后,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需要教师再次联系实际, 提出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给予数学方法, 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4. 加强案例整理, 组建案例库, 完善案例教学体系。

案例教学依赖于一个相对完善的案例体系。因此中职校可以根据实际数学教学情况, 设置专门的数学教学案例库, 教研组可按年级组建案例整编小组, 根据教学章节寻找案例资料, 教研时加以讨论如何设置疑问, 如何更有成效地与实际生活联系, 如何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等。一方面可以实现案例教学的资源共享, 一方面也能够为中职校数学教学的整体系统化发展提供依据, 从而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通过多方面努力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完善数学案例教学体系, 组建案例库大大加强了数学案例教学的推进, 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效率,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综上所述, 实施案例教学, 选择案例是前提和基础, 对于发展现代化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分析案例的过程教师也需要加强指导, 最后, 在回归教材时要做好与知识理论的衔接。案例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中职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案例教学为中职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和思路, 是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综合体现,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增进师生互动和交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倪小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 (07)

[2]靳淑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生成来源及现状反思[J].教育探索.2003 (07)

[3]李德林.案例教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4]冯文全、冷泽兵、卢清.教育学.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案例探究】推荐阅读:

探究式案例教学08-30

应用探究07-18

电学探究05-18

直观探究05-20

教法探究05-20

定量探究05-21

综合探究05-25

指导探究05-25

伪探究05-27

探究05-31

上一篇:营养丰富下一篇:江西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