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培养主体(精选10篇)
多元培养主体 篇1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社会与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校来说, 尤其是职业类院校, 建立与理论教学相一致的集实习、实训、实验、生产、培训、操作、创业、研究为一体的实践平台, 不仅可以最大地发挥平台的作用, 节约大笔资金, 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会大有裨益。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 各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科技园或创业孵化园等类似的实践平台。本文以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发展、建设、管理和运营为中心, 对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1 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园, 各自之间的功能差异稍有不同, 为论述方便本文统一称之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与以往小打小闹式的校企合作相比,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合作企业数量增多, 合作程度加深, 合作的内涵丰富, 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不过, 也要看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下, 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是系统性的、过程性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领导、管理者、教师、企业人员、政府人员等相关培养主体都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理念。当前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 个别领导理念滞后, 教师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义认识不足, 都成为了制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思想障碍。
(2) 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单一。当前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校。有些人认为, 高校理所当然是人才培养的主体, 这一点并不否认。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很高, 这就要求高校、企业、家庭、社会、政府等多种人才培养主体参与其中, 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国家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来。当然, 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主导性主动作用是不能退却的。
(3)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平台的功能效用发挥不足。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功能效用是指存在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物理空间、物质资源、企业岗位、人才资源和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相关的政策制度机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用。这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有关。由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对入园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 入驻的大型的企业或国际著名的企业不多,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可利用资源岗位不足,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物理空间闲置浪费。还有就是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的创业企业与社会企业关系不连贯, 大学生创业企业忙于生存, 忙于找市场, 对社会企业存在生疏畏惧感;社会企业也看不起大学生创业企业, 也是无暇顾及。这样双方可以互相联系互相利用的资源限制浪费了。
(4) 双创型人才实践平台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目前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实践平台的定位不是十分清楚, 教师培训缺少理想的企业和项目, 学生实习提供的岗位数量不足、岗位质量简单、企业方导师动力不足、创业导师参与指导积极性不高、创业导师参与创业的利益不明确, 这都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构成了制约。
(5)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整合。
2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业实践载体的构建
2.1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构建创业孵化区域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是高校综合性的多功能服务载体, 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建设创业园、创业区或者创业孵化室, 是解决大学生创业的直接途径。当前高校内许多大学生在政府、高校、社会的创新创业大背景下也勇敢的做一名“创客”, 实现自己的梦想。
2.2 依托园中企业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实习见习和兼职岗位
有些学生想创业, 但是迫于资金、项目、团队等因素的限制, 或者对创业存在一种学习和观望的态度, 那么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的社会性质企业和本校创业企业就为学生们提供了参观学习的机会。
2.3 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工学交替, 为教师开展交流培训搭建了平台
早期学生参加工学交替, 需要上课教师到校外奔波利用各种人脉资源为学生寻找工学交替的平台。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工学交替, 原因是学生生产的产品会产生瑕疵或者产品不合格, 这为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生产成本。而政府对于接收学生工学交替也没有政策性说法, 所以企业的兴趣不大。服务行业的企业多是要求学生拓展业务的工学交替。外出工学交替, 对学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来说, 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学生外出实习 (有的可能到其他城市工学交替) 管理上、安全上、服务上如果不到位, 就很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就可以让学生工学交替, 大大减少了教学成本和安全隐患, 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现了“多赢”。另外, 对于需要锻炼、培训的教师来说也方便了这一过程。
2.4 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搭建其他辅助性实践载体
由于创业行为本身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运用行为, 要求创业者也要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的学生就需要外在多种精神素养、价值观念和能力措施的塑造和植入。一是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拓展中心。创业者要想创业身心都必须健康是前提。二是建立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指导和智力支持。三是建立咖啡吧创客空间, 方便学生与各界人士会客交流和创业思想碰撞。四是与外界沟通交流平台。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最后就是为创业者提供数据信息、政策咨询、法务税务知识、社保政策等各种政策信息服务平台。这种平台定期组织政府或社会人员即可解决。
3 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双创教学活动的路径依赖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家庭、社会等多种培养主体参与培养活动。但是, 多元主体培养理念并不是要求大家具有相同的职责, 相同的责任, 而是各有主次, 各有偏重, 发挥并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1 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重要主体。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范围内, 高校自身可以开展多种多样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我们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我校) 为例对该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出分析。
首先,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是完全必要的, 改校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创业理论课。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的课程有公共必修课2门, 选修课4门。各学院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若干门。这样就保证了通识创业课与专业课创业课实现了结合。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课是基础,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更是必要。为此, 我校专门制定创新创业发展战略, 建立了“一区两园三地”, 在实践上全力保障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拓展中心。拓展中心在风景秀丽的河边, 有攀岩、独木桥、高空丝网等提炼学生胆量的心理素质的建设设施。拓展中心按照社会化管理模式, 聘请社会企业教师为学生开展身形塑造课程服务。拓展中心不仅塑造了学生的提醒, 关键是提升了学生的耐力、胆识、勇气和协作精神。这些精神素养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完全有必要的。
再次, 利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 (1) 招聘社会与专业建设相关或是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学的企业直接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目前与我校专业相关的企业有广告摄影类企业、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50多家。企业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解决了项目研发、教师培训、学生工学交替、学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工作, 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企业文化, 感受到了创新创业精神。 (2)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直接扶持大学生创业。学校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50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 成立创业管理与服务中心, 创业园定期聘请企业家、社会精英、杰出校友为创业大学生开展创业服务。在扶持政策上, 减免学生房租费用, 免除学生物业管理费、水费、服务费, 学校最大限度支持大学生创业。创业园做到了让学生在创业中学会创业, 让市场决定成败, 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为未来创业播下火种。 (3)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建立各类研发中心, 如光伏中心、服装研究中心、吴商文化研究中心等。研发中心的作用是为创新创业提供动力支持, 创新创业成果的展示也会激发学生的创意热情, 为项目研究注入新的思维。
最后,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举办各类论坛、研讨会、培训、沙龙等活动, 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
3.2 政府的多样化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多层多样的, 从行政上看, 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外, 也有政府高校之间的平行关系、交叉的关系。从教学上看, 也有指导关系、合作关系、命令关系、管理关系和协调关系等等。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引导、支配与合作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复杂紧密。就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式作用来看, 政府可以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方式。
3.2.1 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
这是政府通过颁布政策, 让政策发挥创新创业的促进、指导和推动作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促进社会和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政策, 各项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不过, 从实际创业政策运行政策来看, 有些补贴申请条件要求较高, 限制很多, 政策成了一纸空文。
3.2.2 政府的人才信息支持
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税务政策、保险保障信息需要向广大的学生传授普及。这需要政府有关的专家人才定期到高校为创业者提供这方面的法务、税务、保险等传播服务。
3.2.3 政府资金资源支持
政府的资金支持通过包括就创业困难补助、开业补贴、创业补贴、房租补贴、吸纳人员就业补贴等直接资金补贴等形式开展服务。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控手段把社会闲置资源、场地、厂房提供给大学生开展创业。
3.2.4 政府创业培训与创业大赛活动的支持
目前政府部门主要是省市创业指导服务部门通过培训的方式, 促进大学生提高创业的能力。培训的课时为60课时, 通过培训的学生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大学生创业资格证书》, 拿到此证后参加创业将享受到国家的相关补贴。在某些高校还可以冲抵2学分的成绩。另外, 政府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方式, 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奖励的创业基金也部分地解决了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3.2.5政府高新区与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对接合作支持
园对园合作, 或者“两园共建”也是政府支持高校产业园、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企业发展成熟壮大后可以进入政府举办的高新区, 继续发展;高新区的企业也可以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为创业教学提供各类所需要的资源、人员、资金支持。
总之, 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在宏观政策上还是微观的事物上都可以发挥其独特作用。高校应积极主动与政府合作, 通过合作、共建、共赢的方式实现人才质量的提高。
3.3 企业多样化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除高校外, 企业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方。近年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国家形势、社会形势、高校形势的发展需要校企之间有着更加深入紧密地的开展合作。企业可以凭借产教育平台通过以下方式途径参与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中来。
3.3.1 企业的研发中心可为教学提供观摩和案例
企业的实验中心或研发中心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 是企业的命根子。一般说来企业可能顾及到知识产权问题或竞争力问题, 可能不愿把研发中心设在高校。实际上高校在研发的人才资源上有很大的优势。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可以实行保密措施, 与高校、教师或学生签订保密协议, 或者拿出小部分新资源新产品用于教学即可, 最大目的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3.2 实习实训基地的共建与使用
校企共建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场所, 为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平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校方可 (免费) 提供校内运营场地, 企业方可提供创业实训项目和运营资金支持, 与校方共同建设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实训服务。根据人才培养需求, 创业实训基地内部可再规划多个功能区:分享交流区、创业实训区、创业苗圃区、成果展示区、创业服务区等。学生参加设置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创业实训基地活动积累了创业经验, 增强了对企业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的认识, 为未来自己创业进行了知识储备。
3.3.3 企业项目的管理与拓展
企业的项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创业尝试, 第一种是可以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生产、管理、推广、服务或销售, 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创业实际需要的能力;第二种方式是直接把项目、产品、服务交给学生来做, 学生自己拓展业务, 在创业过程中, 直接“做老板”接受市场检验。第三种方式是学生出项目, 以学生自主创业为主导, 企业与之合作, 进行帮扶式引导, 帮助大学生企业成长。
3.3.4 企业岗位的感知与体验
在企业里, 企业岗位由于受到较多情况影响, 有时会出现空缺, 需要一定的人员进行弥补, 而学校学生也需要实际岗位进行锻炼、学习、体会和感知。企业的岗位为学生的实习锻炼、提高能力提供了平台。所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成为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也是创业感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现代学徒制”成为高职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方式。在顶岗实习期间,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感知度都大大提高。
3.3.5 企业精英的培训与讲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杰出企业家的身上都有某种人类拼搏奋斗的品质, 没有一个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 所以成功人士走过的道路, 成功人士的所作所为和他的心路历程, 必然感染和激励着青年学生们为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去拼搏。所以创业典范、企业家、杰出校友、名人大家都责任把他们对创业的感悟、认知、心得传授给学生。比如,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创业故事确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去自主创业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当然, 杰出人物的资源是稀缺, 学校的讲座费也是杯水车薪, 他们也不可能到每个学校去开展培训、宣传、讲座和沟通交流。可以借鉴的做法就是政府出资、联系协调或高校联合建立创业当讲堂、创业论坛、创业培训或讲座平台对真正想创业的学生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委员会的这种做法就值得肯定。
总之, 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校企深度合作应专注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精益孵化三个方向开展合作,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切实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4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合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以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平台多元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地建设和完善体制机制, 全力打造集生产、实践、合作、培训、创业、研发、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平台。
完善和创新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管理和服务机制, 打造人才培养的综合服务体系。如果把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比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艘航母, 那么这艘航母上的组织机构和武器装备应该与之相匹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素养的高质量人才就得在体制机制上、管理上、服务上、资源配置上、配套设施上大胆尝试, 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效益。要引进优质企业, 优化资源配置, 内部单元协同创新, 既要发挥各自优势, 又要有机联动, 不能彼此孤立, 把内部机构组织协调起来, 实现1+1大于2的效益。
借鉴国内外建设经验打造国际化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不竭动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无论创新创业还是创新创业教育西方国家比我国开展的要早,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措施办法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中国台湾早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也建立了具有创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育成中心, 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我国大学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在自身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境外的经验, 结合我们的实际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尝试打造具有国际化趋势的国际化平台的现代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整合与综合利用多种资源打造培养双创人才的资源与信息服务中心。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涉及到的资源类型多种多样, 从资源的存在形式看有资金资源、资产资源、信息资源、项目资源、岗位资源、人才资源等等;从资金来源的类型看, 有学校资源、学生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等,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对资源的管理任务就是挖掘资源、整合资源、管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 使各种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用, 最终目的就是为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
5 结论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非一般性质的人才培养, 也不同于普通类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所以从政府、到社会、行业企业、再到家庭、学校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建设好综合性实践服务平台。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过程性工程。我们在理念上已经与时代要求基本保持了一致, 但是我们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 如何利用好各种资源发挥资源的效能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此外,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有效的运行机制和高质量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要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起点要高, 尽量与知名企业、大型企业或跨国企业合作, 挖掘合作点, 提高合作平台发挥平台的资源集成优势, 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进入校园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 是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 尽管有一定的成效, 但是人才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发展要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探索, 敢于尝试, 为人才培养做出特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国发〔2015〕32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 教育部网站.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5]12号, 教育部网站.
[5]孟新, 胡汉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系统的构建及其实现评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16 (2) .
[6]华菊翠, 覃作祥.发挥大学科技园在创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J].现代教育管理, 2016, (5) .
邮政市场主体已经多元化 篇2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达瓦。
《瞭望东方周刊》: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现状如何?
达瓦:我国邮政业的发展是平稳、快速、健康、有序的。邮政业中快递业务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民营快递业更是呈现了快速增长,有的增速达100%,有的甚至是150%的增速。这不仅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政企分开”的改革有关。最根本的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发展,老百姓需要快递服务。
目前邮政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发展能力和水平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需求大,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整个环境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
我们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内认识不足。发达国家看得非常清楚。他们寻找各种进入的机会。而我们自己,身在此山中,看不出来,总是犹豫不决。
《瞭望东方周刊》:你指的犹豫是?
达瓦:国务院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落实还需要加快速度。体制改革方案是一分开(政企分开),两改革。邮政储蓄改革基本到位;主业改革还需要提速。一定要按各自的规律办。普遍业务和竞争业务要分开,不但形式上要分,账目也要分。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经济是主力军,如果他们的体制、机制迅速到位,那它发挥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希望、经济社会的希望、老百姓的希望。也是国务院的邮政管理部门所热切希望的。我们推动改革,只能用改革的方法解决现有的矛盾。
《瞭望东方周刊》:我国快递市场的构成是什么状况?
达瓦:我国邮政市场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现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会产生多元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邮递与生俱来就应该是快递,快是它的核心价值。消费者买邮递就是买时间。社会经济更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
《瞭望东方周刊》:新《邮政法》的实施,对快递业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达瓦:《邮政法》的立法宗旨,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发展。邮政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新邮政法实施后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有这样、那样不同的认识我想是暂时的。
目前国内已经有注册登记的2000多家法人企业,分支机构有7000家。邮递产业整个已经是开放的产业,叫邮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瞭望东方周刊》:由于邮政专营范围尚未确定,快递业的格局是否存在着变化?
达瓦:《邮政法》把我们改革的成果和现状以法律形式固化了。对每一个现有的主体,不但有了法律地位,而且都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如果认真研读,会发现《邮政法》就是邮政行业现有格局的客观表述。我们国家的经济蓝图早已被改革开放的设计师画好了,就是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企业发挥骨干主要作用,民营企业得到应有发展,外资企业占有一席之地。
对邮政专营范围,法律里所表述的,“信件寄递业务”这样的词,是最准确的,没有其他的表述方式。对新《邮政法》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和引用,更全面准确地加深理解。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该如何理解普遍业务和竞争性业务?
达瓦:我们国家用邮递方式提供了实物通信,是一个产业,即邮政业,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个市场,无论是国际、国内,城市、农村,无论是普遍服务还是快递服务,都是邮政市场。
普遍服务中的绝大多数业务都是市场化的业务。对邮政企业来说,只是承担了一个义务,责任重大的国家义务。比如包裹,经过审批,谁都可以做。邮政企业只承担了10公斤以内包裹的义务,对难以送到的包裹,快递企业可以拒收。邮政企业不能说这个话。普遍服务只是邮政企业承担了义务,但是绝大多数业务本身还是市场化的。所以我们一个产业、一个市场用一个《邮政法》来调节。用邮政法调节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快递属于竞争性领域。在《邮政法》中,除信件寄递业务的规定外,我们看不到对它有任何限制性的表述。
我们不能违背规律,也创造不了规律。我们只能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办事。《邮政法》实施以后第一位的任务是学习邮政法,全社会统一思想和认识。
《瞭望东方周刊》:专营范围配套等相关规定目前是一个什么状况?
星级多元评价体现学生主体 篇3
因此, 改革旧的单一的评价模式, 构建新的多元评价模式是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笔者对中职星级多元评价进行初步探索。
一、星级多元评价是什么
从评价主体的角度看, 现在的评价逐渐发展为多元的趋势。在以往的评价中, 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教师, 而学生总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而多元评价 (评价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的师傅、各鉴定机构和部门等) 过程中, 学生不但是被评价的客体, 也是参与评价的主体。
这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加强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将评价变成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形成了积极、民主、平等、开放的评价关系。
星级评价是在多元化评价基础上, 根据五星制的不同要求而定的。每一星级有对应的分值和对应的等级, 例如语、数等公共基础课程五星对应分值为90 分以上, 对应的等级为A级;四星对应分值为80~89 分, 对应的等级为B级, 以此类推。星级评价不但顺应了学生“追星”的心理需求, 更为重要是刺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上进心。
二、多元评价主体指什么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主要包括考试 (公共基础课程考试、专业综合知识考试、专业技能考试三大科目)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习反思、成果展示) 、个性发展 (个人特长、社团活动、公益活动) 和职业能力 (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岗位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等方面内容, 这就要求评价主体是多方参与的。例如, 教学过程评价就需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教务处或实训处评价。实习、见习过程评价就需学生自评、小组评价、跟踪指导教师评价、企业师傅评价、企业单位鉴定和就业处评价。对于形成结果的评价还需要各级考试机构、技能鉴定机构等参与。从以上多元评价主体中不难看来, 新的多元评价, 学生既是评价客体, 也是评体主体。这就改变了以往学生被评价的被动地位, 成为评价主体之一, 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真正体现“人人出彩、人人成才”的新人才观。
三、多元评价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原动力。而中职学生在中考中大多为失利者, 在初中阶段得到的更多是批评和冷语 (因为初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 是考上重点高中或达标中学的人数) , 因而缺乏学习动力, 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 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现象, 中职学校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 改革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方式, 树立发展的评价理念, 建立新的星级多元评价模式, 这样不仅能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而且能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技能、个性、特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 且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 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2.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多元智能在全球》一书中指出了人的智能可分为八种, 即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自我意识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自然智能。中职学生由于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较差, 在初中阶段往往是不被老师看重的, 而多元评价改变了原有的单一评价, 从而使评价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等都走向多元化。学生的各项智能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应特别注意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从备课、讲课、设问、练习、作业的布置等教学活动中, 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标准, 提供不同的选择, 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各取所需、各尽其能, 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因材施教。
又如,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差异,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能力稍差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进一步深化, 发展思维,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层教学。这样的结果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 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找到自我, 增强自信。
3. 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增进学生交流互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多元评价的主体之一。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这不但增强了自主意识, 也激发了学习热情, 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学生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学期都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 例如, 课堂自评:“我认为我课前预习不够, 课堂发言不积极”;周自我评价中:“我认为我学习还不够主动, 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学生互评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他人的优点, 又要客观地指出不足, 这就要求学生在互评中既要用委婉的语言, 又要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才容易被同伴接受。学生在评价同伴时, 自身的分析、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被同伴评价时, 要善于从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中了解自己的言行对错和问题的症结, 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达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例如, “你的设计不错, 但我想在这里做些调整会更好的, 你看呢?”“你跟我想的一样, 但我觉得还要注意一点……”总之, 互评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而且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信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 星级多元评价, 彰显个性特长
星级多元评价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 关注和承认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 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表现、技能、考证、社团、公益、特长、实训、实践、创新等。同时注重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学生要“择善而教”, 让学生扬其长, 补其短。
星级多元评价, 不但注重评价标准、主体、手段、内容的多元化, 同时还建立各种星级评价制, 如特长之星、技能之星、体育之星、创新之星、班级之星、学习之星、智慧之星等, 星级评价还可以对应学分。星级评价坚持多元化评价, 在量化过程的基础上, 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参评、班主任总评、部门复核等方式, 评选出班级星级学生和学校的星级学生。每一星级都有对应的评价细则要求。在各方面全面发展, 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和在专项技能大赛中获省一等奖以上的学生, 就授予最高的“五星级学生”称号。凡是获得“三星级学生”以及单项“技能之星”三星以上荣誉称号的, 学校每学期将给予表彰, 并张贴所有星级学生照片、简介的 “群星荟萃”榜。
多元培养主体 篇4
一、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普高升温”“中职扩招”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招收的生源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进而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结合我校多年的调查和总结,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职中生由于学习或家庭等原因,他们在心理发展上一般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大多数认知比较片面偏激,自卑心理明显。大多数职中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看待问题比较肤浅片面,缺乏深刻的思考,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比如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往往会产生消极对抗的做法。由于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较少有成功的体验,相反有较多失败和挫折的打击,所以许多人表现出自信不足,自尊较低,或多或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感到自卑,退缩逃避。
2.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厌学情绪突出。对于中职教师来说,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职中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大部分职中生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何种程度”,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至于“将来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心中也不明白,“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管部分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但却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喜欢搞恶作剧或爱表现、发号施令,以引人注目。
3.容易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自控能力较差。职中生的自觉性低,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许多在初中时就形成了懒惰、讲粗口、抽烟、沉迷网络等不良习惯,很难一下子改掉。生活中碰到一点小事就容易发怒,情绪不稳定,对情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尤其在一些性别不均衡的专业班级容易出现走极端的现象。
4.人际交往趋向社会化,人际困扰显著。职中生的社会交往比高中生更加频繁和社会化,他们一般有行业实习和一些短期帮工的机会,接触社会比较早,社交也比较复杂。在异性交往方面,职中生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一类是比较早地进行异性交往,经验丰富,常受感情困扰,这类人占多数;另一类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和能力,性格比较胆小内向,在异性交往方面显得自卑。总体上,职中生非常重视同伴的关系和看法,因此在他们的来访咨询中,人际关系困扰占较大的比例。
针对新时期职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校在近年来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心理辅导中心”的全面规划组织下,全方位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全员提升、主体互动、立体渗透、多元参与”的生本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二、“全员提升、主体互动、立体渗透、多元参与”的生本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一)大力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心育素质水平
1.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心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学生观和成才观。针对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生源素质下降,职中生难教”的心理困扰,学校多次邀请校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心育理论,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正确看待职中生的成长、成才特点。具体包括:领导班子带头、行政干部和德育队伍全员参加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C证”、“B证”教师培训,目前学校教师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A证的4名,B证161名,C证71人。学校每年提供1~2次专业学习培训或考察机会,如参加广东教育学院举办的“成功快乐的教师工作坊”等,不断提升专兼职心育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全员参加“生本教育培训班”学习,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生本课堂教学实践”、“项目教学实践”、“有效教学实践”等。
2.在校园中营造富有职业特色的育心文化氛围。我们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角镜、专题讲座、心育研讨会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尝试采用广播访谈、案例解说、心理剧场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能力。通过校园的主雕塑“摘星之手”、“马可波罗园”、“徐霞客园”、获全国灌篮“三分王”的学生塑像等实体环境,为全校师生营造浓郁的育心文化氛围。
(二)实施开展教师学生主体互动的心育活动
教师和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应该在学生、教师层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动,促进师生主体互动,共同进步。具体包括:
1.在学生层面,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电子版报设计大赛和心育主题图画作品设计大赛。成立“心理兴趣小组”、“爱心大使”、“义工服务队”等社团,开展各种形式的心育宣传活动和班级心理教育协管工作。举办“心手相连,成长之旅”的大型亲子活动,采用体验式的游戏、活动、倾诉、感恩等形式增强亲子沟通,让学生和家长受到深度的心理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入“团队辅导”理念,每年举办“新生团员夏令营”、“新生军训”、“司仪大赛”等团队活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开设校园心理健康网站,进行心理教育宣传和咨询服务。
2.在教师层面。学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大赛和渗透心育的学科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班主任开展“典型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研究和心育论文评比。全体党员开展“成功教育案例”评比活动。针对人事制度改革,开展“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调查”,邀请专家为教师举办心理调适讲座。
学校丰富的校园心育活动,使我校学生在入学以后各种心理素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完善。在我校2006级学生SCL90测试统计分析中发现:06级学生在三年级的测试总分比一年级测试总分改善了6.55%,其中各因子的改善幅度在1.2%到7.1%之间。尤其是敌对、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差异显著;另外,后测总分预警人数比例比前测下降了46.7%, 其中各因子的预警人数比例下降幅度在16%到59%之间。
(三)努力形成德育教学立体渗透的心育体系
德育和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我校逐步摸索出以“一个课题”、“两条主线”、“三大途径”为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教学管理的全方位立体渗透。
1.“一个心育课题”指导带动心育研究。借助学校全国“十一五”教育部重点子课题《生本教育理论在建构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校店合一”办学模式上的应用研究》的立项契机,我们申报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旅商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带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全面提升。在众多教师积极参与心育科研的基础上,学校心育科研硕果累累。根据统计,2005至2008年间,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的心育论文共有13篇,获得各级奖项的心育科研成果和论文共60多篇。目前已出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成果《心旅航标》。
2.“两条德育教学主线”全面贯彻实施心育活动。一条主线是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队伍是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骨干力量,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和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教育能力。我们在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每学期实现“四个一”:每学期组织班主任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学习或参观活动;每个班级组织一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每个班主任选择一个典型学生作为心理辅导的重点对象;班主任每学年撰写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或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组织班主任开展“心育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每年级组织“典型学生心理个案帮辅活动”,由心理辅导中心委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协助班主任辅导。
在心育主题研讨中,我们形成了“班主任团队研讨模式”,主要的做法是:先由辅导中心收集信息,策划提供研讨主题;然后在各专业系内组织班主任集体探讨,形成专业系的研讨报告;最后由德育处组织全校的研讨汇报会,由各系代表汇报交流,最终形成研讨成果,印发给班级参考实施。这种生本教育的“班主任团队研讨模式”,改变了传统班主任德育例会的“一言堂”格局,充分调动了班主任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整体上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和深度。
另一条主线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学科教学工作中。如果说班级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平台,那么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在学科教学和专业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学校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内容既强调培养学生对旅游者心理的了解和服务技巧,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对挫折的耐受力。
全面实施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中探索提高职中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解决办法。可这是具有最大广度和深度意义的学科心育活动。学生通过生本的课堂变得更加乐于学习和主动学习,并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这对提高职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业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也是中职学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结合学校各专业队的训练,心理辅导中心发挥自身优势,为参赛学生提供赛前心理辅导和放松训练,帮助学生疏缓压力;我们还建议专业教师在平时的集训中采用“模拟考场”和“角色对换”的训练技巧,让学生体验考官与考生的不同感受,逐步适应赛场的紧张气氛。正是由于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我校每年在全市的各类旅游商贸技能竞赛项目中都能获得好的成绩:
3.“三大途径”全方位实施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一个途径是学生分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系列的心育专题讲座,实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具体包括:一年级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专业学习自信心,主题有新生适应、心灵鸡汤、认识自己和自我接纳等;二年级主要进行青春期的性心理辅导,人际关系和情绪调控的辅导,主题有坦荡往来、合理拒绝、情绪调控、学会沟通、直面挫折等;三年级学生主要是进行职业生涯规范、就业心理和考试焦虑方面的辅导。经过几年来的积累開发,我们已逐步形成了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实施“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辅导中心日常主要工作包括:学生心理测试和心理档案建立;个别咨询,预防学生心理疾病;通过“心理素质测试与训练”选修课开展团体辅导;心理书刊阅览;放松训练(开心台有各种能量释放发泄器具);电话热线、心灵信箱、校园心理网页咨询等。
第三个途径是开展心理教育实验班研究,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心理教育实验班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班级管理效能,开发职中生的心理潜能,探索一系列有助于职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教育管理方法和途径,提高职中班主任的心理教育和科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班的策略是:(1)班级内探讨明确本班级存在的问题,并表征出存在问题的具体行为表现。如:班级不团结、凝聚力不强的表现有参加集体活动不热情、同学间关系不好等。(2)确立合理或完善的行为表现。(3)探求达到目标行为的措施和途径并实施,包括采用集中讨论、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组织心理测验和心理训练等心理教育措施。(4)评价目标达成情况和调整反馈。几年来,通过“SCL90”和“16PF”的特质测试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平行班。
(四)积极开创学校家庭多元参与的心育局面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许多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开创具有职业特色的“家校联合、多元参与”的新局面。
经调查统计,我校学生中大约有30%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不和睦家庭。这一发现使我们在近年来加大家校联合的力度,共同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学期利用家长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心育讲座,分别为“职中学生家长影响孩子的方法建议”“几种常见学生类型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避免不良的家庭沟通方式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等。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举办各类大型亲子活动。如烹饪专业系每年举办“亲子烹饪大赛”,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家校联络。
三、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回顾与反思
近年来,随着我校以生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跃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我校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学校相继获得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文明学校”等光荣称号。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每年参加各级各类职中专业技能竞赛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追求心育智慧,营造育心文化,努力探索丰富多彩、适合职中生实际的有效心育形式,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研究如何应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构建实时、互动的网络心育平台和咨询辅导服务,实现“心育有形,育心无痕”的更高境界,将是我们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稿件编号:091020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510280。电邮:cjw100@tom.com)
我的主体多元教育论 篇5
教育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而发展的, 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做教育的人都有自己的教育追求和理想, 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是一对矛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教育是理想的教育, 我们都是教育的追梦人。
自从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 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三次大的变革:一是农业经济社会, 它的主要标志是土地,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土地革命、农民战争。这个时期人们认为教育就是传授, 即师傅向徒弟传授知识和技能。二是工业经济社会, 它的主要标志是技术,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是技术革命。这个时期人们认为教育就是服务, 即为工业化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 它的主要标志是创新,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是智慧革命。这个时候人们认为教育是育人, 既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又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一、主体多元教育观
主体多元教育是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今天的以学习型、信息化、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才提出的命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学生的教育。主体多元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教育的教育。一个是“教育学生”, 一个是“学生教育”, 虽然都关注“以人为本”, 但前者是师本教育, 后者是生本教育, 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一) 什么是主体多元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知我们, 人是主体, 客体是自然。主体的人有两大特质, 一是主体性, 即人的一种内在精神;二是多元性, 即人的智慧潜能是多元存在的。
主体性包括:1.自主性, 即人对自我的认识, 表现为自尊自信、自觉自律, 独立判断决断, 自我调控等;2.主动性, 即对客观的认识与改造的主观能动性, 表现为成就动机, 兴趣与求知欲, 参与意识与能力, 竞争意识与能力, 社会适应性等;3.创造性, 即对现实的超越, 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不仅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意识, 而且具有创造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多元性是指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脑科学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大脑重量、脑细胞数量并没有多大区别, 区别在于脑细胞的排列组合的类型不同。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 人的大脑智能结构分为八个区域, 哪个区域脑细胞组合是竖成线横成片网络化, 它的功能就一加一大于二, 反之就小于二。由于人的脑细胞的排列组合不一样, 因此具体到人, 智能就有长有短, 潜能就有大有小。多元性表现在八个方面:语言沟通、数理逻辑、身体运动、音乐旋律、空间视觉、科学探索、人际关系、自我意识。
主体多元教育就是把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内在精神作用于多元智能的开发上, 使学生成长为“最佳的我”。主体多元教育是一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自我性教育, 教师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首先要调查了解学生、分析研究学生,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主体多元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差异, 即不仅承认差异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在施教过程中, 关注学生的智能长项, 实施扬长教育, 让学生全面发展打基础, 个性发展有特长, “我要成为最佳的我”。
(二) 主体多元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 即主体教育论和多元智能论。
1. 主体教育论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 也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精髓。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主体性, 抓住了主体性就抓住了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当前, 在学生发展上, 知识技能有缺陷, 但最主要的缺陷是主体精神, 即人格精神和创造精神。主体性强的人就是主观能动性强的人, 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而做成那些缺乏主体性的人认为做不成的事情。当前, 我们的教育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和顺应而忽视人的主体性发展, 致使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不到尊重, 自主权利得不到保证, 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 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 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体性。在独立性和自主性上常常表现为处于被人规定、被人指派、被人掌握的境地;在主动性和能动性上没有明确的目标, 缺乏进取精神, 害怕困难, 逃避矛盾, 缺乏社会交往和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和批判性上常常表现为不善于独立思考, 盲目随从别人, 办事不灵活, 喜欢循规蹈矩, 不爱表现自己, 缺乏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本来就是认识的主体和自然界的主人, 主体性强的人把自然生存条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 做自然的主人;把适应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 做社会的主人;对自我进行解剖、设计和改善, 做自己本身的主人。主体教育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精神, 使其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 都在围绕着学生的个性、主体性的发展进行诸多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追求自我价值和个性化的发展已成主旋律。现代社会是高扬人的主体性的社会, 现代人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主体性的发展。这种人自尊、自信、自主、自强, 能自我调控, 能独立判断、决断;这种人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 有理想, 有抱负, 对国家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回归。
姚文俊先后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2.
多元智能论认为, 人的智能是原始的生物潜能, 只要大脑没有受伤, 有机会接触利于培养某种智能的环境和条件, 几乎每个人都能在一种或几种智能上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由于人与人的智能结构不同, 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 它与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人性论及因材施教是相通的, 所以在我国是“借鉴”而不是“移植”。
多元智能论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 就是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人只有独立才能自主, 只有自主才能自由, 只有自由才有个性。传统的个性思维是线性思维。多元智能是网络化、树状型思维, 是面向全体的个性, 是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是个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个性。它是建立在脑科学、神经认知学、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文化学、教育学的基础上, 比较全面地看待个性发展问题。它既揭示了人类智能多元化的共同性, 又揭示了个体人的智能差异性;既指出智能的先天生理基础, 又指出了智能显现和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既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同时也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加德纳倡导教育要个人化, 他说这种人在知识结构上深度基于广度, 建设性基于累积, 即具有较强的理解力和创造性, 而张扬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培养出理解力甚高并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要创建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 这是理想的教育, 将来会开发出一个对每个学生都是最佳的教育环境。
智商式思维与智能式思维是不一样的。智商式思维是线形的, 只有高低之分, 是一般认知过程, 如:知觉、记忆、推理等。传统智商测试都是建立在语言沟通和数理逻辑上的。智能式思维是网络化、树状形的特有认知过程, 认为才能是有具体领域的, 有人专长数学, 有人专长文学, 两者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过去的问题是“你的智商有多高”, 现在的问题是“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 形象地显示出智能发展非线形。个性并不是所谓的自私或为自己, 它必须建立在对一个人的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多元智能论要求人们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 十分认真地考虑人类的个别差异。多元智能的个性化有别于以个人为中心的个性化。
人的智能组合是千差万别的, 从而形成人的不同特质, 正是这些智能不同的组合才创造出人的能力的多样化。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只是常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潜能不是显能也不是特长, 它往往在学生的不良行为中折射出他们的智能长项。历史上有很多最有创造性的天才, 都曾经在学习上存在过明显的问题, 如:爱迪生、丘吉尔、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不管在哪里, 总有10%~30%的天才儿童具有某种学习障碍。如:上课听讲跑神, 做小动作或干扰别人, 成为班级小丑, 不举手发言, 和正常人不一样。往往有在学校是差生而走向社会可能出众, 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走向社会很平庸。加德纳曾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 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适应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 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开发, 每个儿童都得到满意成长, 我们的多元智能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就智能的发展而言, 周围环境在决定一个人智能发展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分布论认为, 人仅仅依靠自己的大脑单独从事生产活动的情况微乎其微。也就是说人光靠“心灵”和“聪明”是不够的, 智能与衣食文化密不可分, 智能的开发必须在集体教育中, 必须在实践中来进行, 所以既要学会借助“外脑”又要营造环境。
总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 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能, “补短教育不可取, 扬长教育要发扬”。
理论指导实践, 思想支配行动。人的认识往往是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原子弹”, 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主体教育论、多元智能论使我们学会了理性思考, 学会了怎样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教师、看待教学、看待德育和看待育人质量。
二、主体多元学生观
学生即以学为生。“学”是人的天性, “人之初, 性本学。”求知欲是人生具有的。“生”是指生活、生存和生命。学会生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别人的事情帮着做, 集体的事情主动做, 劳动技能学着做) , 学会生存 (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又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 , 爱惜生命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 这叫“三生有幸”。
(一) 学生是一个受动到能动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 他在接受来自教师、同学、家长及社会的教育和影响的同时也在自己教育自己。教育者 (教师) 的外因往往是通过受教育者 (学生) 的内因起作用的。在学校里, 学生要接受来自学校诸多方面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 特别是直接具体地接受各科教师通过多种多样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学习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集体主义教育等。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生是一个受动者, 是一个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接受者和做人处事、求知开智的受教育者。因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是有条件的, 是受客观环境所制约的, 不是可以任意张扬的。学生应确立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集体意识, 做一个自觉主动的受动者。从另一个意义上讲, 学生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主体。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 其本身蕴含着一种极强的主体性精神, 具有做人处事、求知健身等生存的欲望和能力。所以说, 学生是一个受动到能动的集合体, 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 但当今教师关注“受动”的比较多, 重视“能动”的比较少。
1989年, 姚文俊荣获《半月谈》首届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
人之初, 性本善。人的一生是一个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生理条件特别是神经系统中的大脑是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变化的物质基础。学校应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形成特点来实施教育。《三字经》上说:“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小学生刚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 孩童的真诚善良、勤学好问、天真活泼的本性表现得十分真切, 是社会化的成人所不及的。小学教育要真心回归以人为本, 就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爱心建立在童心的基础上,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理解的心情对待学生, 用宽容的心态善待学生, 用激励的方法教育学生。这样就扭转了用成人的眼光看学生, 克服了两只眼睛老是盯着学生的弱点、缺点和毛病, 把批评、训斥、惩罚、防堵等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等弊端。
(二) 学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主体。
教育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任何一种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教育, 是一种没有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多元智能开发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建立在人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的。意识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产物, 是人的大脑特有的功能。人们把主体对主体以外事物的反映称之为对象意识, 把主体对主体自身的反映称之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分三个层次:一是自己对自己机体及其状况的意识;二是自己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三是自己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进而产生了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是人从成长、成熟走向成功的日趋完善的重要标志, 是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多元智能开发的基本途径。我们的主体多元教育首先是唤醒人的自我意识, 让学生不仅知道自己身体的生理结构特征, 还要知道自己的遗传基因、所属血型、气质特点、性格特征等, 更要知道自己的智能结构、智商高低、情商特点, 在此基础上学会自识、自尊、自信、自理和自控等, 自己教育自己, 即自我教育。现在“教育学生的教育”的教师缺乏人的意识, 一是唯书、唯上、唯知识, 目中无人, 根本不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调查了解学生、分析研究学生,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上;二是目中虽有人, 但是不把学生当真人, 像驯养小动物那样对待自尊自信、天真活泼的学生, 甚至有的教师在做摧残、伤害学生的“反教育”。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育下变成了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 一是不知道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二是当自己的人格受到侵害时缺乏一种自尊、自强和自我保护的主体性精神, 是一个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主体。
人之初, 性本学。爱学、自学、会学是人的本性。因此, 学生在接受别人教育时, 他也在进行着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自己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的教育, 可分为提高认知水平的自我教育、培养控制和调节自我情感的自我教育、增强自己意志力的自我教育以及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自我教育等。自我教育的特点:一是自识, 即自己认识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智能结构等;二是自尊, 即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 爱惜自己的生命;三是自学, 即自己学会学习;四是自理, 即自己学会管理自己;五是自控, 即自己调控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实施自我教育时, 一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二要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三要受动性与能动性相结合;四要获得知识和能力发展相结合;五要发展主体性和开发多元智能相结合, 把承认气质差别、智能差异、性格特征和尊重个性发展作为自我教育的基本准则。
(三) 学生是一个实践活动的主体。
人是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社会实践中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人的。实践出真知, 实践出真理, 实践出真人, 是实践使人逐步认识了世界并具有改造世界的创造能力。
对学生而言, 学校德育的知行统一, 智育的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体育的跑、跳、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都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学生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等实践活动中, 发展自己, 体验人生, 成长为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主体。“实践”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二是指人们实行自己的主张, 履行自己的诺言。学生的实践主要是通过学习活动及各种兴趣活动来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和开发多元智能的。
人之初, 性本玩。爱玩是儿童的天性, 会玩是儿童的智能, 玩得好是儿童的天才, 创造性地玩是儿童主体性发展和多元智能发展的最佳表现。幼儿园实施的是“玩中学”的教育, 以游戏为载体;小学实施的是“学中玩”的教育, 以活动为载体。在幼儿园没有玩就没有教育, 在小学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活动是学生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主体多元发展的主阵地, 所以应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实现“我的活动我做主, 我的团队我当家”和“组织起来, 活动起来, 在参与中受教育, 在表现中求发展”。自主性活动是主体性形成与发展的要素和源泉。它能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满足不同层次的求知需求;它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其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深入发展和充分体现;它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具有多样的爱好并发展成特长;它能使学生逐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形成现代人具有的高度文明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进而为成为人格完善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自主性活动的实施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实践性。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因此, 通过在活动中的实际锻炼提高其动脑、动手、动口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要为学生的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 可以引导但不代替。二是选择性。兴趣的不同, 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不同。学生要有主见, 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选择活动内容的决定, 可以多项多次选择,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要把选择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 可以指导但不指令。三是自主性。学生要成为自己的主人, 在活动中能正确认识自己, 为自己确定奋斗目标, 在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教师可以诱导但不包办。四是创造性。创造是对现实的超越。学生在活动中要积极思考, 主动发现问题, 及时提出问题, 自觉能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活动中要有好奇心, 富有幻想、联想, 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 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长, 创新才能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引领但不裁决。
姚文俊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首批全国优秀校长等殊荣
三、主体多元教师观
“教师”这个称谓是随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逐步演变而来的。起初人们把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称之为师傅, 把跟师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人称之为徒弟。师徒关系注入一种亲情, 常言道“师徒如父子”。但师徒之间的关系极不民主平等, 师傅教什么, 徒弟学什么, 师傅怎样教, 徒弟就必须怎样学, 只准模仿不准创造, 学不会挨打, 学得慢受惩罚, 实际上徒弟就是师傅“会说话的工具”。后来有了学堂、学校等专门的教育机构, 人们把教书的人称之为先生, 把读书的人称之为学子。先生与学子之间就好像圣人与庶人一样。先生高高在上, 弟子仰目相望;先生说一不二, 弟子唯命是从;先生信奉“师道尊严”, 弟子“百般依从”。现在人们把教书育人的人称之为教师, 把受教育的人称之为学生。教师讲爱生, 努力“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讲尊师, 听话、守纪, 努力“争当三好学生”。师生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真实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没有建立起来。现在的学生在学校里仍不是主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在“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甚至经常遭受人格的伤害。所有这一切都跟传统的教师观有关。要改变这种现状, 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爱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信奉主体多元教育的人主张还是把教师称谓改为先生为好。什么是先生?就是先于学生的人。做人要先于学生——道德高尚, 为人师表。做事要先于学生——要求学生做的, 自己率先垂范;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严以律己成为楷模。做学问要先于学生——学在前, 问在前, 融知识、学问、学识为一体, 做到“勤学、博采、善思、创新”。做先生的还要以学生为先生:人之初, 性本善, 小学生真诚善良, 先生不及学生;人之初, 性本学, 小学生求知欲强, 爱问为什么, 先生不及学生;人之初, 性本玩, 小学生活泼开朗, 爱动手实践, 玩中学, 学中玩, 先生不及学生。如果教师称先生, 学生称主人, 先生主人之间都称同学, 同是学习的伙伴, 那就更亲切了。这种“主人与先生”之间是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这样一个新型的民主平等、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就真正建立起来了。在这种主体、主导关系中, 教师应从职业特点、角色定位、责任担当、自我修养等方面认识并发挥主导作用。
(一) 职业特点。
教师有两种身份, 一是社会的人, 二是职业的人。教师的职业是育人, 育人需要两种精神:一是奉献精神, 二是创造精神。教师是脑力劳动者, 劳动的特点决定着教师的职业特点。
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必须以人为本,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教师服务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物质, 也不是无意识的动植物, 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小学里, 这个人又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成年人。他们既有共同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又有不同的经历、理想、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智能特长等, 个性千差万别, 成长千姿百态。另一方面, 学生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教育的主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是双向互动的主体。况且现在的学生不是简单地模仿教师的言行或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而是主体性高扬, 以独立的身份对教师的教育、管理采取认同或排斥的态度, 是“思后而信, 察而后行”。他们在有选择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的同时, 也会以自己的知识、见解和才能影响教师。尤其是主体多元教育的实施, 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精神和批判意识这一特点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这样看来, 教师的劳动不像企业生产物质产品那样, 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 而需要把学生真正作为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能动的主体,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既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又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从而实现“我要成为最佳的我”。
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要求教师的教育必须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多元智能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有长有短, 潜能有大有小, 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智慧用在调查了解学生、分析研究学生、教育发展学生上。教师的劳动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独特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一方面要有严谨的理论体系、规范的知识系统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另一方面又要有对教育教学原则的灵活运用, 分析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索教育规律的技能技巧。“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技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教学风格, 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加强教师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把自己的事业成就寄托在学生身上, 创造性地倾注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感情越深, 责任心就越强, 办法就越多, 爱的火花放出的光就越亮。一位优秀教师说得好:“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 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不过有的发芽早, 有的发芽迟;有的枝上挂果, 有的根上结实, 各有各的特点。要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 沿着不同的规律去开发, 这是教师的天职。”二是树立学生是主人的思想,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是创造人的过程”, 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三是既要勤学博采,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又要善思创新, 勇于探索, 积极进取, 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
1998年, 姚文俊应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到北戴河休假并与参加休假活动的教师代表合影
3.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既要榜样示范又要接受监督。
(1) 榜样示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强烈。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自觉运用自身的思想品德、学识才能、独特个性、语言风格、行为习惯等发挥示范性时, 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儿童从入学之日起就从教师的榜样作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学习观察周围世界的方法, 学习做人的道理, 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这种影响深刻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受益终生。据问卷调查, 学生最喜欢这样的老师:一是实事求是, 二是办事公道, 三是理解学生, 四是民主平等, 五是宽容精神, 六是不训斥学生。 (2) 自觉接受监督。教师示范效应的心理依据是模仿。小学生在心理上、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 年龄越小模仿特点越突出。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 往往把自己尊敬和爱戴的老师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 这是“向师性”的自然倾向。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因此, 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时都处于学生的严格监督下, 学生的几十双眼睛时时刻刻都盯着教师, 并敏感地捕捉着教师言行上的各种细微变化。由于他们善于模仿, 但辨别荣辱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较差, 更是随着教师的样子行事, 开口就是“这是老师说的”, 闭口就是“老师就让这样做”, 教师的示范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高扬人的主体性的知识经济社会里, 学生的思想越发活跃, 观察社会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道德鉴别能力越来越强, 这更要求教师必须增强榜样意识, 努力塑造自我形象, 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调控等思想品德修养, 时时、事事、处处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二) 角色定位。
角色是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务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它的本质特征既是社会期望与个体角色扮演的统一, 又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在当下学校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已基本形成共识。就教师来说, 自己的角色已有了新的定位。主体多元教育论认为,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教师的角色不是单一的, 而是各种不同角色的统一体。如:在管理活动中教师是一位组织者、服务者和监督者,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一位指导者、引领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位传授者、激励者和解惑者。
具体来说, 小学教师应充当以下五种角色:一是家长代理人的角色。由于小学生是未成年人, 上学期间孩子不在监护人身边, 教师要自觉地承担学生监护人的角色,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还要关注学生的一切,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 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二是心理调节者的角色。在现实教育中, 有的教师常把学生的一些心理现象误认为是品德问题, 加以批评、训斥甚至惩罚, 伤害了学生的幼小心灵。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心理调节者”和“行为矫正专家”, 及时发现学生的分心、焦虑、不安、烦闷、发愣和畏惧等情绪, 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在感情上互相沟通, 在精神上给予慰勉, 帮助他们适应环境。三是规范管理者的角色。在小学, 教师“管”学生主要是实施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集体意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四是主导学习的角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也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发展需要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才能实现。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更需要教师的教导、指导、引导、督导等主导作用的发挥。比如: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预习时教师要导学, 学生合作时教师要参与, 学生展示时教师要激励, 学生探究时教师要引领, 学生达标时教师要测评。五是知己朋友的角色。教师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经常走进学生中间洞察学生内心的奥秘。这样, 学生才能把自己的困惑、苦恼、高兴和过失都尽情地诉说出来, 从而痛苦心情得到发泄, 紧张心理得到解除。教师要平等待人, 认真听取学生的心声, 并以十分真诚的态度和他们友好相处, 这样就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架起了一座通往友谊的桥梁。
姚文俊被国家副主席王震聘为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并和王震同志合影
(三) 责任担当。
企业里的一切人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产品质量来进行的, 核心是个“物”;而学校里的一切人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育质量来进行的, 核心是“育人”。校长的责任是“管理育人”, 职工的责任是“服务育人”, 而教师的责任是“教学育人”, 即教师通过“教学生学会学”来实现这一目的的。教师的责任担当首先就是要调查了解学生、分析研究学生,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把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智慧和才能都作用于相信尊重学生、解放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上。
1. 了解研究学生。
要教育学生, 教师必须先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但观察、谈话只能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 要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还必须依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理性思考、分析研究、推理判断, 包括学生的血型、气质、遗传基因等生理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特点以及智能结构的类型等。在方法上要采用分析资料、测试问卷、观察谈话、间接了解等。
2. 解放激励学生。
解放学生就是给学生自由, 让学生自主、独立做人, 为创业奠基。激励学生就是激发鼓励, 让学生自尊、自信、自强, 在参与中受教育, 在表现中求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儿童“六大解放”仍有现实意义, 当今教育应该传承:一是解放儿童的眼睛, 让学生学会观察世界, 观察社会, 探索新领域, 研究新事物等;二是解放儿童的嘴巴,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乐于和教师进行心灵交流;三是解放儿童的大脑, 让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 学会独立思考, 大胆想象, 勇于创新;四是解放儿童的双手, 让学生手脑并用, 从实践中学会创造;五是解放儿童的时间, 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大社会, 获取更多的新知和真知;六是解放儿童的空间, 为学生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 帮学生摆脱种种考试的束缚, 让他们学一些自己想学、愿学的东西, 思考一些自己乐于钻研的问题, 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3. 主导发展学生。
主导的本意:一是教导, 意即教育、指导、引导, 重在给学生指明方向, 引导其积极健康地发展;二是辅导, 意在辅助与疏导, 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辅助、帮助和疏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 但在发挥主导作用时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教师的导要恰到好处。比如: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自己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关键时刻, 恰到好处地予以点拨、引导。教师的导要导在学生的思维灵动处、知识的拓展处和课堂的凝固处以及能力的提升处。二是教师的导要点到为止。教师的导不是拨开云层见彩霞而是捅破乌云现曙光。三是教师的导要导思维方法。教师的作用在引导, 但是现在的教师“导”的多“引”的少,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只有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引导才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求知。
4. 自我修炼。
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心理适应、人际关系、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科研水平、教学艺术、仪表气质等方面都必须坚持育人先育己、管人先管己的原则, 努力做到献身教育, 甘心情愿;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教书育人, 循循善诱;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当下教师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信仰危机。信仰、信念、理想同属一种内在精神, 是人的灵魂。现在有的教师没有魂, 有的是魂不附体, 也有的融入不了血液。二是职业倦怠。人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动摇, 不求进取的高原现象出现了, 当年那种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 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不见了。三是专业不化。现在有的教师“一不读书、二不看报”, 既不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又不认真教学实践,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甘心当个教书匠。
教师自我修炼除上述谈到的思想道德修养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性的, 教师专业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经过成长期——成熟期——成名期——成家期这样一个过程。
成长期:时间2~5年。任务:过三关, 即教学关 (会独立备课上课) 、教育关 (会当班主任) 、师德关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途径:拜人为师。目标:合格教师。
成熟期:时间5~10年。任务:能干又能说, 能说又能写。途径:团队拥抱发展。目标:经验型教师。
成名期:时间10~20年。任务:能上公开课, 能作专题报告, 能主持课题研究, 能以师带徒, 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途径:导师引领。目标:专业化教师。
成家期:时间20年左右。任务: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相应的教育教学行为。途径:组建精英团队开展实验研究。目标:教育教学专家。
2004年, 姚文俊被聘为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终身名誉校长
四、主体多元教学观
教学有两种读法, 一种是教 (jiāo) 学, 即:教育学生怎样学的观念, 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另一种是教 (jiào) 学, 即:教师怎样教, 学生怎样学的观念, 把教与学分离起来, 教师只管照本宣科地教, 学生只是死学习、学习死、学习一些死东西, 学校不是学校, 变成了教校。
(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合一, 他讲了三点理由:
第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 教学生学。他说现在世上的先生分三种:一种是只管教书上的死知识并让学生死记硬背, 把活泼的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书呆子;另一种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 把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孩子身上, 不是学生配书本, 而是书本配学生;第三种先生不是只教书, 也教学生, 把重点转移到教学生学会。
第二,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他说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 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能一概不顾, 把学生当工具, 为他的教服务。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 那就会先生费力少、成功多, 学生就乐学了。所以, 怎样学就怎样教, 学得多教得多, 学得少教得少, 学得快教得快, 学得慢教得慢, 因材施教。
第三, 先生不但要把教的法子和学的法子联合起来, 还要和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做先生的要一面教一面学, 一面教学生学一面自己研究学问, 这叫教学相长,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陶行知先生后来又提出“教学做合一”。他主张做是教的中心, 也是学的中心, 先生在做上教, 学生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就是要解放学生的口, 解放学生的手, 解放学生的脑, 实现脑、口、手并用。
陶行知教学观的核心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和怎样教学生学会, 我们主体多元教学观的核心是教师要关注不同的学生和怎样让不同的学生都会学。教学的概念是从教学现象和教学实践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早在商代甲骨文就出现了“教”字和“学”字, 专家从甲骨文的字形分析中认为“教”是从“学”中衍生出来的。古语的“教学”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 指教的人引领学的人进行的学习活动。后来有了学校, 教学就变成了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
主体多元的教学不是从研究教师教开始的, 而是从研究学生学开始的;不是从研究学生怎样学会开始的, 而是从研究学生怎样会学开始的。教学是一个以学论教、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先学后教的过程, 而这个“学”不单是指学习更是指学习主体的学生。
教学的功能和责任担当是多元的。
1. 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研究学生。
教与学的主体都是人, 但教者是为学者服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 教师的第一专业是研究学生,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研究学生也就成了教师的第一责任。要研究学生, 首先必须调查了解学生, 不仅要了解学生的遗传基因、血型、气质等生理特征, 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 还要了解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不仅要知道学生的智商高低, 还要知道智能结构的类型。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学生,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一种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
2011年, 姚文俊被聘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基金常务副理事长
2. 教学的第二要务是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教师是教学的主宰者, 学生是在教师严格地控制下被动的接受者。主体多元的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和重建, 如“地心说”变成了“日心说”一样, 由教师为中心变成了学生为中心。学生由客体变成了主体, 教师由主宰者变成了主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为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 主体人格得不到尊重, 主体性得不到发展, 多元智能得不到开发。学生是在一个不民主、不平等、不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现在的教学有目中无人的教学, 教师唯书、唯上、唯知识, 唯独没有学生;现在的教学是不把学生当真人的教学, 教师不调查研究学生, 不相信尊重学生, 不解放发展学生, 甚至还有“反教育”的行为, 摧残伤害儿童的身体和心灵。
3. 教学的第三要务是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与生双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学生主动, 教师主导, 问题主线, 活动主轴”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是一种让师生迸发激情与智慧的生命场。用主体多元教学观来审视当下课堂有五种状态:负效课堂——摧残伤害人;无效课堂——目中无人;低效课堂——知识本位;有效课堂——学生本位;高效课堂——主体多元发展。要创造主体多元发展的高效课堂, 就必须把激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开发上。这样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条原则——既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主人, 又要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条原则——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问题主线, 活动主轴;五种方法——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具体来说, 我们构建了一个“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双向”是沿着教与学的发展方向设计内容的, 学的一方是: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的一方是: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五环”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内容来构建的, 即: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如果说“双向”是遵循教学递进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从纵向构建设计教与学的内容, 其核心是发展, 那么“五环”就是围绕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两个方面从横向构建设计教与学的内容, 其核心是结构。“双向五环”组合在一起就使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个纵成线、横成面的网络化结构, 就“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作出了回答。例如:“学生预习、教师导学”这一环节, 从主体“学”的角度要回答:什么是预习?预习什么?预习有哪些途径和方法?从主导“教”的角度要回答:什么是导学?导学案怎样编写?学生在预习时, 教师的“导”起什么作用?导学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4. 教学的第四个要务是质量提升。
什么是质量?分数、升学率只是检测质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质量的本质。如果硬把质量锁定在分数、升学率上, 那么现实的“应试教育”也能提升这样所谓的质量, 但付出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 得到的是高分低能, 摧残了儿童的生命。我们追求的质量是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即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师生付出的是智慧和才能, 得到的是健康成长和快乐幸福的人生。
怎样提升育人质量呢?就学校而言, 应向校长管理要质量, 应向教师课堂要质量, 应向职工服务要质量, 特别要提出的应向学生自主发展要质量。学生应学会建立自我成长档案, 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应学会自主评价自己, 知道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和主体性发展、多元智能开发的水平;还应该学会自我反思, 做到扬长补短。
五、主体多元德育观
(一) 德育认识和现状分析。
1. 德育认识。
德是一个人的灵魂,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它以其导向性激励着智、体、美的发展。对学生德育的任何忽视都是重大的原则性错误, 都必将造成人才素质上的重大缺陷。
学校德育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那种以智代德、以法代德、以行代德或完全寓它论, 都是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诋毁、否定德育存在价值的片面观点。但德育与智育、体育又不尽相同,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诸多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因素。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各项管理活动中, 渗透和蕴含在校内校外的一切活动之中。因此, 德育计划的实施和目标任务的实现需要有效的组织和协调, 使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有效结合, 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但现实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不是多渠道而是单打一”的现象依然存在。如:德育仅依靠学校而忽视家庭和社会;在学校只是班主任、辅导员少数人“管”而多数人“不管”;各科教学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使教学与德育“两张皮”“油水分离”, 致使学校德育软弱无力,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 学生受不到应有的思想品德教育。
到美国和日本进行教育考察, 为姚文俊研究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有的抽象物, 在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是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他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或同时已经在接受社会的各种教育和影响。如:当今的党风、民风, 商品物价、货币、音乐、舞蹈、书籍报刊、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 都在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由于这些教育和影响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和渗透性, 彼此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有强有弱, 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多变量的影响系统, 每时每刻都在积极或消极地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研究学校德育不能脱离社会联系而孤立地进行, 那种封闭起来搞教育, “温室”里培育人, 让社会发展适应学校教育, 显然是教育思想落后于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学校德育要排除外部社会影响是不可能, 更何况学校德育本身也是在社会影响下发生的。因此, 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对学校德育内部系统稳定性的微观可控作用加以研究, 而且还必须对其外部层次开放性的系统调节作用进行研究, 使德育外部调节作用和内部可控作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回顾与反思学校德育的过程中有一种情势需要引起人们的深思: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多种文件, 历任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的讲话, 都再三强调要切实重视加强和改善学校的德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为落实中央指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不少学校的校长、教师为德育工作含辛茹苦、无私奉献……但德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亦往往不尽如人意。造成德育过程“投入”与“效益”明显反差的原因是什么?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客观的分析。
2. 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 学生的思想品德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如:1.他们向往未来, 有一定的理想, 但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2.他们有一定的道德认识, 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3.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 有一定的主见, 但辨别荣辱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不强;4.他们学习条件好, 学习机遇多, 智力发展快, 但非智力因素差;5.精力充沛, 喜欢交往, 自尊心强, 但存在娇骄二气, 独立生活能力锻炼不够。
另根据调查材料表明, 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发生着不小的变化。现在的小学生:1.金钱意识增多了, 有的想有钱、会弄钱、敢花钱;2.攀比意识增多了, 同学间比吃穿、比富有、比家长官位高低、权力大小;3.竞争意识增多了, 在学习、活动、荣誉面前有竞争, 但竞争过程中自私心理增多了, 集体意识淡薄了;4.崇拜对象发生了变化, 过去崇拜领袖、英雄、模范、解放军, 现在有的转向崇拜有钱的、有权的、有势的、有名的;5.对职业选择也有变化, 有的想当官掌大权, 有的想当老板挣大钱, 有的想成名成家, 很少有选择普通劳动者的平凡岗位;6.交往意识增强了, 现在的学生喜欢交往, 爱交朋友, 同学间互相祝生日、送礼品, 还有的认干亲, 甚至拜把子、结团伙;7.自主意识增强了, 有的敢说敢做, 光想找机会表现自己, 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集体意识不强了。
小学生中出现这些变化, 说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是社会的影响和时代的反映。学校德育应主动地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调查研究不够, 缺乏正确积极的对策。
目前德育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社会大环境消极负面的影响;也有学校德育在内容、途径方法等不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年来学校德育忽视深入地研究教育对象, 不去下大力气弄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现状与出现的特点, 以及如何从实际出发使德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实效性来源于针对性, “对牛弹琴”的教育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目前学校德育在观念、内容、方法和途径上都明显地滞后于变革的社会现实, 落后于当今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 构建学校德育新格局。
当下小学德育需要改革与创新。改革创新应坚持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品德发展相统一, 构建学校德育新格局。
1. 理性思考。
现在小学对学生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学生思想品德的变化, 需要建立以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为源头,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形成以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为主流的德育理论新体系。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是以“五爱”为基本内容,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在德育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和指导地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以品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的做人教育, 它在德育体系中具有“根”的性质, 居于源头地位和基础地位。而西方教育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 注重个人价值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 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新的德育理论体系的三大要素并非各自处于均衡并列状态, 而是处在一种相互联系的辨证关系中。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核心的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由此而来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等, 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道德中摄取养料;至于人格精神、意志品质、内省修身等更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特色, 学习和传承这些道德将会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再如, 西方德育中高扬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正当的个人利益及自主自治观念等, 也是我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提倡的。因此, 创建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源头, 吸取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形成以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为主流的德育理论新体系是时代的产物。
2. 内容构建。
小学德育应由以“五爱”为基本内容、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 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礼仪规范为重点的养成教育, 以人格修养为中心的品德心理教育等三维体系来组成, 简称“三五”教育。思想教育以“情”为中轴, 重点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的五爱情感, 即:爱惜生命、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报效祖国。养成教育以“行”为重点, 通过实践锻炼养成五好习惯, 即:勤学好问、勤劳节俭、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整洁健身。品德心理教育以“人格修养”为中心, 通过内化过程形成五种能力, 即:独立自主、自觉自理、自我表现、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在“三五”教育中, 情感是基础, 能力是核心, 习惯是目的,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有机的内容体系。
3. 途径优化。
学校德育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及客观规定性。但小学德育又有明显的结合性、渗透性、贯穿性和蕴含性等特点, 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没有时空界限。因此, 德育计划的落实和目标任务的实现需要通过多种渠道 (学校、社会、家庭) 、多种途径 (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项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各种文化建设) 有机地结合, 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整体效应。在实践中要贯彻三条基本原则, 一是教师为主, 全员负责;二是教学为主, 全面渗透;三是学校为主, 协调社会。
2012年1月, 姚文俊获得2011中国时代风云人物终身成就奖, 获此殊荣的还有马云、李书福、释永信、张海迪、秦怡、刘彭芝等人
4. 方法举例。
德育的主体是学生, 德育过程就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方法举例如下:
(1) 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 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多年来, 我们常常把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 忽视了道德需要, 其实学生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引出的, “行为来源于需要”。因此, 在德育过程中要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 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这样学生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2) 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 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情感是人形成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 它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和引导方向的作用, 是学生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坚持以“情”为中轴, 通过诵读“四字书”, 熟背“名言录”, 大讲领袖、英雄、科学家、名人的故事, 使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信念。
(3) 重视道德修养,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道德修养是指人的自我教育, 核心问题是人要有一种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一方面控制自己的情感, 调节自己的心理;另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学习一些心理发泄的方法。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方面,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字少、句短、押韵、易记的行为规范要求, 还要进行严肃严格的基本训练, 通过“负重远足”、“待命行军”和“山区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炼意志, 提高自制能力。
(4) 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要成为最佳的我”。在德育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里“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独立自主支配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活动中坚持自愿选择、独立自主、实践修炼、积极探索等原则, 提高学生自主性组织、自主性活动、自主性评价等能力, 实现“我要成为最佳的我”的发展目标。
六、主体多元质量观
(一) 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质和量的统一, 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教育质量是指学生的发展, 学生发展的好坏就是质量的高低。学生发展凸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全面发展, 即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二是个性发展, 即身体、心理、智力和非智力等领域的发展。质量目标是“全面发展打基础, 个性发展有特长, 我要成为最佳的我”。凡是追求质量目标的人, 都是有理想的人, 都是优质教育的追梦人。
“质量是一果多因”。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受三大要素所制约, 一是办学的物质条件, 二是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是学生的来源, 三者缺一不可。但有时三大要素基本相同, 质量却有高有低, 这说明对要素必须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实现“1+1>2”的效果。育人质量的提升也受着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所制约, 内因是指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开发, 外因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和影响。毛主席说:“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如果把优良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影响作用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开发上, 再把主体性这种内在精神激活进而转化为一种内动力、内驱力, 并作用于学生智慧潜能的长项, 那么, 育人质量目标——“我要成为最佳的我”就得以实现了。质量的承担者是学生, 学生的发展是质量的本质, 提升质量的责任就在于教育和影响学生成长的人。
(二) 向谁要质量?
1. 向教师教学育人要质量。
教师是专门从事教学的人, 不仅教学生学会学习, 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的责任是教学育人, 学生发展的好坏 (质量的高低) 教师承担着直接的责任。提升育人质量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教师把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智慧和才能用在课堂教学上, 这才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智慧用在了关键处。当下教师有的缺知识, 有的缺技能, 大多数教师不会做学问, 所以教师必须下大力气加强自身研修,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2. 向校长优化管理要质量。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一切人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育人质量, 但校长的育人行为与教师的育人行为不完全一样。教师育人是“人——人”, 即通过具体的、直接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育人这一目的的。校长则是“人——人——人”, 中间这个人是指组建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育人队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育人队伍、以职工为主力的服务育人队伍和以父母为代表的环境育人队伍来实现育人这一目的的。因此, 校长心中要有两本账:一是知人善任, 即不仅对每个人了如指掌并能把不同的人安排到最能发挥个性特长的岗位上;二是满足需要, 即采用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 满足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的合理需要。校长这种以人为本的优化管理, 看起来是间接地为提升育人质量服务, 其实是把以生为本的教育做到了极致。
3. 向职工的优质服务要质量。
学校职员有教学服务员、少先队辅导员、图书管理员、仪器管理员、信息档案员、会计出纳员、文库保管员等;工人有看门的、接待的、浇花的、扫地的、烧水的、做饭的、开车的、送货的等。他们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 只要干一行、爱一行, 尽职尽责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生活等条件, 就是优质服务, 就是发扬了爱岗敬业精神、公而忘私精神、平凡人的不平凡精神, 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就是一种榜样示范作用。如果职工再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把“德育担子众人挑, 人人头上有指标”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 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 特别是关注那些生理、心理上有缺陷的不健康的儿童, 把自己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都建立在童心的基础上, 为这些孩子在心理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就是高一级的优质服务。
4. 向父母的环境教育要质量。
家庭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 它的基本特点是环境教育, 即通过创建道德环境、智力环境和生活环境等有声无声的、有意无意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感染的影响来提升育人质量的。
2013年5月, 由姚文俊发起的“全国县区小学教育联盟”在河南安阳成立
——家庭道德环境的创建。一个家庭共有的传统作用和做人的规矩是这个家庭自然形成的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父母应把这些“标准”和“规范”转化为字少句短、押韵易记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的训练, 既提高了孩子的道德意识、培养了情感, 又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实践训练中, 父母的言和行是心灵的声和形, 会引起孩子思想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模仿。因此, 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都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成为孩子的榜样。一个家庭不管由几代人组成, 成员之间都要民主平等、和睦相处, 充满欢乐的气氛。孩子在家有说话发表意见的权利, 成人能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要求, 肯定和采纳其合理部分, 对不正确的意见和暂时办不到的要求, 要加以纠正和说服;孩子做错了事要适当地批评教育并鼓励改正……总之, 家庭要成为尊重、爱护和教育孩子的集体, 孩子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中会感到自由自主、温暖幸福、有责任心、学会做小主人。他们不会撒娇也不惧怕父母, 显得天真活泼、善于言谈、喜欢思考、有同情心、肯关心人、有主见不盲从, 这样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无话不说, 即使长大成家立业后也还是父母的知己和贴心人。
——家庭智力环境的创建。父母要养成爱学习、善思考、有爱好、练就一种特长, 孩子看在眼里就会记在心头, 天长日久受这种爱学、会学、爱问、爱思考、会观察、痴迷书籍和动手制作的影响, 就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就会引得他们效仿、模仿, 以父母为榜样。父母要与孩子经常讨论学习上的问题, 不论是饭时还是散步, 也不论是看书写字还是观看影视, 处处都给孩子提供获取知识信息的机会。父母与孩子之间要经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经常互问“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 成为互相学习的伙伴。反之, 如果父母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无术, 天天喝酒、打牌、不务正业, 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父母要帮助孩子布置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阵地, 无论房间大小都要有孩子学习的地方。在他的“小天地”里, 应有书桌、书架、台灯, 墙上挂有地图、日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学习计划等, 在床头应有激励孩子上进的领袖、英雄、科学家的名言佳句, 室内还要有孩子存放玩具、学习用具和动手制作、实践锻炼的地方。
2013年12月,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顾问张天保为姚文俊颁发“2013中国教育功勋人物奖”
——家庭生活环境的创建。孩子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 家庭就应该承担起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爱惜生命的责任。要教育孩子学会生活, 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别人的事情帮着做, 集体的事情主动做, 劳动技能学着做。要教育孩子学会生存, 不仅学习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做人、处事等生存能力。还要爱惜生命, 不仅自尊、自主, 珍惜自己的生命, 还要关爱他人, 爱护动植物, 保护生态环境。
现实生活中, 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存在着“四过”现象, 即过分宠爱、过度保护、过多照顾、过高要求。这“四过”现象来源于父母的“四怕”心理, 即怕孩子学坏, 怕孩子不成材, 怕子女不孝顺, 怕孩子生病死亡后继无人。那么, 独生子女家长怎样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呢?需要坚持“四个统一”, 即:严和爱相统一, 情和理相统一, 言和行相统一, 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统一。
(三) 育人质量如何评价?
主体多元教育所追求的育人目标是“全面发展打基础, 个性发展有特长, 我要成为最佳的我”。因此, 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怎么样, 个性特长发展的水平怎么样, 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表现怎么样, 需要有“一把尺子”进行科学的测评。在主体多元教育的实践中, 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研制了一个“三考”办法来对育人效果进行评价。
1. 考试。
重点围绕着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性、工具性学科, 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进行考试。有单项考试和综合考试, 有单元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 有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和免考科目。有的学生一次没有考成功, 允许再次考试。考试不单是一种诊断鉴别, 更是一种反思激励。
2. 考核。
重点是考查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水平。一方面把自己获奖的证书和奖品、制作的实物、参赛的照片等, 通过静态的形式展出;另一方面通过背诵、讲演、唱跳、书画、手工制作等动态展示自己的水平。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参评的基础上, 用优、良、达标、欠缺四个等级给予综合评价。
3. 考评。
培育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篇6
站在现代政治学的角度分析, 当政府、社会组织、企业这三类核心角色实现了有机统一, 即此三者之间互相平衡制约, 政府、社会组织与企业之间如同一个“铁三角”, 并不断促使社会朝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也就意味着社会逐步的走向成熟。就目前来看, 在众多要件中, 社会组织属于多样性社会中必不可少的要件, 政府优势是集中精力办大事, 但不擅长于提供个性化的、多样化的、多变的微观服务, 可社会组织则恰恰相反, 它的微观服务主要体现为多元性与个性化, 并且较为多变。社会管理体制中的“社会协同”就包括了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的互联、互补、互动作用, “公众参与”就包括了群众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建设。在充分理解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及社会组织内涵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充分掌握住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具有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反映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社会活力和居民凝聚力, 并时刻发挥着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核心发展的关键影响力;必须充分掌握住促进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创建的一部分, 促进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协作走向公平、互助、平等的方向, 增强社会自主管理和为社会服务的技能与水平, 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管理进一步变革的根本走向;必须充分掌握住鼎力扶持与发展社会组织, 引导社会新生力量持续的迸发, 由“依赖人民打天下”转变为“依赖群众治天下”, 并且转换党委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即自“撑船”过渡为“掌舵”等各类措施, 在社会创建与社会制度实现变革这一过程中, 均属于至为核心的目标, 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的谱写出党委“掌舵”、政府负责、各类主体一起参加的社会创建与监管的全新篇章。
二、促进社会力量融入社会治理, 首先要融入解决社会冲突
这些年来, 在上海指导的区县内, 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社会冲突和矛盾, 采取了一系列引入人才的机制, 譬如说, 大力举荐心理方面的专家与咨询师、招聘律师、专业性的社工等。以上一系列的措施, 意味着目前在上海指导的区县内的探讨与实践之路已产生了相应的规模。比如, 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专注于家庭专业社工服务, 在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单亲妈妈家庭服务、浦东国际机场动拆迁遗留问题化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虹口区的为了更好的解决社会冲突与矛盾, 还形成了专业性的工作室, 譬如说, “梁慧英调解工作室”。该调解室积极主动的解决社会冲突和矛盾, 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的解决社会冲突和矛盾, 此调解室还实现了社会组织与调解工作的有机统一, 即以社会组织为根本平台, 进而为社会与人民开展一系列的调解措施。在中心城区的再改造的问题上, 更是积极主动、竭尽全力的解决相应的冲突与矛盾;上海闵行区九星综合市场消费者投诉调解管理站发挥“老娘舅”作用, 化解专业市场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等, 这些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参与化解矛盾的实践经验, 得到了国家信访局的高度肯定。其次要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就上海来说, 为了更有效的维护城市公共治安, 在2015年起草并颁布了相应的管理条例, 即《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墙管理办法》。在此文件中, 明确表示对于上海市内的玻璃幕墙项目, 必须进行定时审核、维修、护理。可在上海内拥有数以万计的玻璃幕墙方面的建筑。根据资料显示, 单单在浦东新区就已拥有五千五百左右的玻璃幕墙建筑, 目前, 有关玻璃幕墙方面的工程数据还有待改善, 如果想要给数以万计的各式建筑工程进行审核与调查, 并开展相应的监管、维修、护理等措施, 单单依赖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实施审核与调查工作的。在2012年度, 本市的建交委采取政府采购服务的措施, 让该市装修装饰产业协会进行有关玻璃幕墙工程的资料库创建工作, 并同时实施相应的审核与调查工作。所有建筑的审核、维护、修理的基本现状, 在互联网中的“大数据”计算机资料库均能找到, 相关部门可让平台做出相应的预警, 达到实时监管、掌控的目的。截止到目前, 此协会已有十五年的历史, 旗下的公司数目在二千左右, 个人会员人数多达三千, 单就幕墙施工的公司就已过百。此协会在实施城市监管工作的过程中, 将他们过硬的专业水准、庞大的“企业圈”、优越的“专家库”等优势诠释的淋漓尽致, 还为公司与市场的融洽、全新商业机遇的发现创造了完美的契机。更值得关注的是, 在服务企业同时, 协会专门建立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施工队伍, 举办管理人员和维修工的培训班, 还将开展幕墙材料的诚信评价、企业的诚信管理等, 有效提升了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
经过几年的实践,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正得以有效发挥。但总体上讲, 上海社会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与现代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 发展方向还需要明确, 自身建设和发展环境还不完善, 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还需应对一系列亟待处理的困境与难题, 大致有四个层面的困难:第一, 难以登记注册。目前的社会组织均实施“双重监管”的审核登记体制, 在实践工作中通常会出现政府职能机构不积极主动承担社会组织的工作主管部门的现象, 但是对于社会组织而言, 其又无法与相应的工作主管部门实施对接, 由此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组无法赢得合法地位, 同时也极大阻碍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第二, 难以生存发展。其核心显示为政府采购社会组织服务的常态化体制尚未形成, 首先, 政府机构难以形成采购社会的意识, 而社会组织积极自觉采购服务的意识也较为落后。其次, 政府在采购社会组织服务的过程中, 没有配套的规章体制, 以及详细的体制化措施尚未进入;第三, 难以吸引人才。大致体现为人事策略还有待改善, 即民办非企业机构 (涵盖民间社团组织) 的职工在某些层面上难以和公办事业单位的职工获得相同的权益, 譬如说, 专业化技能的审核、薪酬、人事管理、社保等, 均成为了制约民办学校、民办福利机构等社会组织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性阻碍;第四, 难以监管。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我国在监督与管理社会组织的过程中, 其核心分布在登记和审核这一环节。在社会组织的登记与审核赢得批准后, 就会体现出政府方面的角度与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特别是在多元性、正常化、体制性的监督与管理措施尚未产生, 即社会组织的审核和调查、社会监管往往流于形式, 难以贯彻落实。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会议于二零一二年十一月顺利在北京召开, 在此次会议上, 我国为社会主义建设开创出了新的天地:首先, 明确表示在二零二零年我国有望实现全方位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其次, 转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构局, 即自“四位一体”过渡到“五位一体”。纵观“五位一体”这一整体构局, 社会建设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与此同时, 它还是创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保证。而社会组织又属于社会创建与监管主体中的一部分, 它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实施。目前, 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以及行政制度改革的持续开展, 使得发展与促进社会组织融入到社会治理, 现已逐步演变为深层次社会管理变革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组织,社会治理
参考文献
[1]王佳杰.创新管理视域下的社会公益组织协同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2014.03.
[2]潘海生, 章斐龙.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积极创新社会体制[J].观察与思考, 2013.01.
[3]陈世瑞, 石君磊.社会力量参与信访矛盾调处的实践与启示[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3.
语文教学主体多元化评价 篇7
一.改进教师评价中的不足
(一)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最终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 善于运用科学的赞美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 以亲切的话语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 我经常利用赞美的语言, 如“你的回答真棒”, “你的想法令人佩服”, “你的发言太精彩了”, 这一句句鼓励性的语言, 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形成一种驱动力。同时, 我还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 如小红花、小红星等, 并让学生把小红花、小红星张贴在班上“闪光点”的评比栏上进行积累, 到一定数量会得到物质上的奖励。这样不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评价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还让学生在评价中增强了自信。
(二) 突出评价的多样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由“重教”到“重学”, 重点评价学生怎样学, 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广度, 看学生学习的情绪是否高涨, 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是否紧张地动脑, 动口, 动手, 效果怎样来评价。我重视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 如“能读好一段话, 讲一个故事, 提一个问题, 认真完成一次作业”等都能得到表扬或小红花的奖励。由于评价的渠道多、范围广, 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更科学, 更客观, 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评价
(一) 建立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制度
学生的自我表现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学生投入学习、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与态度, 它能客观反映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制定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制度, 一方面能给学生多一点自我提醒的意识, 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他人和教师的评价促进自身的发展。自我表现评价包括评价学生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内容。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大胆质疑, 在小组学习中学会聆听, 学会尊重, 学会合作。
(二) 制作学生语文能力评价表
实施的过程中, 每教学一组新课文我就给学生发一张“学生语文能力评价表”, 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表现给予评价, 除了自评, 还让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评定。“自我评价”包括评价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早读情况、书写情况、写作情况、读书笔记等六个方面;“小组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堂上听讲、听力训练、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口语交际等五个方面。每隔三周后, 由小组长组织, 组内成员对自己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做得好的要继续发扬, 做得不够注意改正, 然后组内成员进行核实, 最后让教师给予总评, 写上鼓励性评语和根据情况奖励小红花, 待小红花积累到一定数量再进行高一级的奖励。
(三) 建立学生评价记录袋
要求学生建立评价成长记录袋, 评价的结果成为期末学生素质评价的参考依据。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这种“多元评价”的方法, 实现“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能够清楚地记录学生自己每天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 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 小组评价和教师的总评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 看到自己在群体中地位, 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并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 重视家长的评价
对农村新型治理多元主体的探索 篇8
一、农村治理多元主体的构成
(一)乡镇政府——基层公共服务型政府
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与农民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农村兴起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相联系的是国家力量逐步从农村社会的许多领域退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也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1983年建立了作为国家在农村地区的代理机构的乡政府,弥补了人民公社解体后出现的治理真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农村多元治理主体中重要一元的乡镇政府,其职能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层党组织——农村公共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
作为设立于基层的党组织,农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作用在《村组法》中被明确地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村级党支部作为村级权力的核心,其权力不仅局限于对村委会的政治领导,而且还担负着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负责村落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监督村民自治工作的展开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对村民自制范围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可以说村级党支部对村级权力的运作有着普遍性、全局性和原则上的控制权。
(三)村组干部———村庄正式权力的代表
乡村治理模式下,依照《村组法》原则组建起来的村民委员会作为“村庄内生正式权力”,以村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的村组干部,成为村庄正式权力的代表,成为居于国家(政府)与村庄(村民)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的“体制精英”,进而充当起“对内联系村民、对外联系着政府”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在农村治理中承担着对内和对外双重职能。
(四)广大村民———农村治理的主体
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市场化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后国家正式权力对农村强制约束的解除,村庄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致使村庄一元权力结构瓦解,农民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他们成为农村治理的主体。
二、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制约
当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实践中的农村治理运行过程时,则不得不注意到,“实然”的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状况存在着诸多制约,且随着其发展,这些制约力量逐渐呈现于农村场域气进而构成农村治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1.困境之一:乡镇政府运行偏差。乡政村治的治理架构最初设计是尽量减少行政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以保持农民和基层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力。但是,乡政毕竟属于国家政权体系,在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体制下,乡政行为更多的听命于上级政府。乡镇政府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末梢地位,就决定了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发展目标、计划和任务最终都要乡镇政府加以贯彻、落实。这些目标、计划和任务是国家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由各级政府层层下达的,其完成情况是衡量乡镇领导“工作实绩”、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一项主要指标。特别是目前县对乡镇领导的工作考核普遍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制”,即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信访社会治安一票否决制,发展经济一票否决制。这三项工作都被量化为一些具体指标。这些指标是自上而下制定的,再逐级分解并落实任务并责任到人,乡镇领导只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否则不仅升迁无望,还可能“乌纱”难保。这迫使乡镇领导及机关干部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指标,特别是那些直接由村民负担的任务,如计划生育、征兵、粮棉种植和订购等。为此,乡镇政府必然会加强对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委会的渗透、影响和控制,包括运用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以保证上级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乡镇政府如此作为可谓是其所担负的特殊角色使然。于是,如此压力型行政体制下,乡镇政府运行偏差,进而造成行政扩张,便成为当下“乡政村治”治理模式面临的第一重困境。
2.困境之二:村委会角色错位。当下村民自治所依托的“乡政村治”国家体制环境,即乡镇政府所代表的政务,如国家法律法令和政策的实施,要通过村民自治系统去推行。一般而言,国家行政系统并不直接面对农户或农民个体,而是通过村一级的基层自治组织去延伸政府的行政功能。如此一来,村民委员会就不仅是一般的群众自治组织,它在实际上扮演着既完成国家和政府任务的代理人,又管理本村事务的当家人双重角色,承担着延伸国家行政权力和行使村民自治权力的双重功能。调查发现,村委会除了完成属于自治范围的工作外,它的另一方面的工作(约占2/3)就是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在村委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顾及政务势必就少顾及村务,多顾及村务,势必就少顾及政务。而在政务日益繁多的情况下,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势必受到抑制和削弱。更进一步地说,村委会的角色错位将引起性质上的擅变,即由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变成乡镇基层政府的延伸与附属物,使得村委会出现行政化倾向,进而出现“由于村委会并不具有行政组织的性质和地位,也就没有行政组织的权威,在完成行政任务时并不得心应手;村委会名义上的自治,实际上的行政化,又使它得不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的尴尬。只要村委会承担着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任务,那么它们的关系就非常可能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特征,而很难保持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性质。
3.困境之三:两委关系协调困境。如果说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的体制困境是一种纵向的自治权力与国家行政权力的权力关系困境,那么,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体制困境就是横向的自治权力配置的困境。《村组法》所明确规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由于缺乏对党支部的领导权与村委会的自治权之间的明确界分,在实际操作中就会有较大的弹性而变得难以把握。一般而言,在村的组织系统中,村民委员会的权力小于村党支部,村内事务的大政方针由党支部决定,村委会只是执行村支部的决定而已。因此,谈到村民自治,自治权主要掌握在村支部手中。有的学者指出,在一些村委会通过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具有自主意识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意见不一致乃至相互冲突的情况。在谁对使用印章有决定权,谁是村级组织的法人代表等问题上,两委之间有争执。而且,在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竞争中,有些地方出现了村党支部地位动摇,凝聚力和号召力下降,村党支部书记素质和威望不如村委会主任等现象。
4.困境之四:精英阶层行为偏差。传统的社会关系正在解体,现代的社会关系尚未建立,《村组法》将我国的村民自治纳入法律轨道,使之进入了制度化运作阶段,标志着中国农村社会秩序进入重建的阶段的同时,也预示着这一行政嵌入型的重建过程将难以一帆风顺。因而,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地区,缺乏实施民主自治的文化基础,人们很难想象,在被宗族文化统治了数千年,同时又缺乏民主理念、缺少民主实践的农村地区,能真正将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起来,其结局很有可能沦为走过场,或者是宗族文化的复活。而与宗族精英通过房族之间和村庄之间的实力对比、裙带传承、亲缘网络等方式影响村治权力分配的传统型精英阶层行为特征不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迅速涌现出的那批先富裕起来的经济能人,由于其具有的特殊影响力,在个体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精英干预村民自治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诚然,经济因素过分地介入村庄治理过程时,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将发生偏差。而另一方面,由于制度最终是靠人来实施的,没有一批农村精英来参与村民自治,这样的村民自治只能是低层次的自治,并不能达到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预期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农村精英只要经济上有所作为,就会向乡镇或城市转移,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乃至于在中国城市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这在给中国城市社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农村精英群体的集体流失。精英们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留在农村的是被人们戏称为“386170部队”,即妇女、少年、老人成了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主体。
5.困境之五:普通农民的失语。普通村民在政治上是村级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者,在经济上也是自主经营的自由主体,然而细碎分散的农村市场经济中,农民就像马克思所形容的“马铃薯”,处于分割的原子化状态,他们既无力把握村政,也无力把握市场。高度自由经济带来的高风险使村民感到了自身的经济脆弱性,同时,他们接受政治信息较少、利益渠道狭窄、组织化水平低,又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在村级公共事务中的无力感。经济资源相对匾乏与政治地位的低下决定了普通村民在村庄政治中的“棋子”角色,他们在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时往往受到村庄精英的裹挟,被动或主动地依附于村庄精英进人村庄政治生活。历史事实说明,无论农民参加什么组织,其初衷都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获得社会归属感。普通村民在失语的政治语境中,本能地把利益诉求与政治表达更多地寄托于村庄中说得起话、办得起事的非治理精英身上,依附于各种非正式组织乃至非法组织。这样,村中具有一定政治意识和话语能力的非体制精英成为普通村民不可多得的利益代言人,引导着村庄舆论和村庄政治起伏。
三、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构建
(一)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取向
民主制度的嵌入改变了国家传统自上而下高度一元化的村治格局,中国农村治理进入权威性自治向代表性自治转型的变革时期,中国农村民主在国家强有力的推动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然而,现实制约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村庄中乡镇政府、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农村精英及普通村民等农村治理主体的行为偏差并积极探索救治之路径。由于制度的作用正是在于对权力进行明确的配置,从而使较为均衡的权力配置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因而,笔者试图在现有“乡政村治”基础上对政府和农民不同主体间的权力关系进行再界定,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求弥补缺陷的方法和路径,以期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完善来促成理性秩序的达成。
1. 规范乡镇政府行为。
在中国农村处于急剧社会变迁且经济社会发展地区不平衡与区域特殊性的背景下,乡镇与村之间的利益边界与权限范围往往是模糊、变动的,通过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如《村组法》)往往难以清楚界定。实际上,国家很难提供一个关于乡政村治的细致的整齐划一的具可操作性的成文法律,但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补充有关实体性特别是程序性规定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乡政村治特别是村民自治法律的实施办法。在实施办法中,明确划分乡镇和村的利益边界特别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贯彻《村组法》过程中,已经制定了有关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的规则,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基础上有机地衔接起来,也就使村委会的双重角色能达到大体上的平衡。在乡政村治法律及其实施办法中,可考虑增加、补充有关法律后果的条款,如规定非法干预村内事务的有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以维护乡政村治法律体系的权威,防止村委会“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的两种不良村治倾向,也为司法介入乡政村治矛盾和冲突打开了法律通道,实现乡镇行政与村民自治统一于法律。
2. 明确村支两委治理职权。
村委会依据《村组法》,要求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村务管理权,而党支部则依据1998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强调党支部对村务工作的核心领导权。问题恰恰在于,村务管理权与村务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迭的,如村务决策权、财务审批权等,无论是《村组法》,还是《条例》都没有就村委会和党支部具体职责权限作出明确划分并对村务工作运行机制作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界限模糊的责权分配产生了“相互性问题”,村支书与村主任陷入“科斯悖论”之中而不自知,“有利的事抢着干,没好处的事无人管”。因此,合理界定村支两委的责、权、利关系,形成产权明晰、职责明确、权力均衡的制度配置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之所在。一方面,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这是一切制度设计或制度创新的可能性边界。村支书应从具体的村务工作中脱离出来,把重心放在村庄规划等全局性问题上来。同时,对村主任要适当放权,充分调动村主任在发展村庄经济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强化村委会自治功能,加强组织与协调职责。村委会作为村庄社区一切公共事务的承担者和组织者,是村民自治权力的唯一载体,只有进一步加强村委会在公共物品提供上满足村民多元需求的功能,才能保证其职能真正履行。特别是在选举候选人确定机制上,要实现决定权由村支两委向村民的真正下移,如建立候选人预选制度、候选人全体村民投票提名制度等。鉴于党支部和村委会组成人员高度重合甚至于合署办公的现实,应加强村民会议特别是村民代表会议的建设,真正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自治中的最高权威地位。目前,村民(代表)会议大多只是作为党支部向村民通报重大决定的咨询机构。强化村民(代表)会议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改变村级治权被党支部一家垄断的局面。建立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三者间的合作机制,如可考虑村中的重大事务由党支部和村委会分别讨论,以提案的形式提交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会议作出最后决定。
3. 完善非体制精英吸纳机制。
村庄非体制精英是处于体制精英与村民之间的隔离带,他们一方面具有自利性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又代表着部分村民的集体利益。其非正式权威在农村体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农村体制的效能取决于体制精英与非体制精英能否取得一致。应该看到的是,在村庄共同体中,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村民三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统一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起一套能够有效整合三者利益的吸纳机制,成为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可通过体制吸纳,通过将经济能人、老干部等非体制精英纳入村级组织和村务管理活动中,赢得他们的支持,如将经济能人、退伍军人、农村文化人等有影响的精英分子作为后备干部,成立村级治理顾问委员会,邀请老干部、在外退休返村定居的国家工作人员入会,为村庄建设出谋献策、发挥余热。另一方面,可通过利益吸纳,通过建立村民意见箱、民主议政日和干部民主评议制度,使村民能够在村级组织体系和体制内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组织成为真正代表村民的利益的组织。当然,对于那些进入村庄组织寻求个人利益和那些图谋不轨的黑恶势力、宗教组织的非体制精英应进行孤立、打击。
4. 强化村民监督机制。
为保证村级组织的健康运行,就必须提高村民在治理中的参与积极性,扩大参政议政面,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一是规范村务公开制度,推行村务“阳光工程”。村庄重大决策交由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定期公布村庄财务开支。二是提高民主理财能力,加强理财人员财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杜绝村级班子人员进人理财小组任职,保证民主理财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二)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践思路
1. 加强信任结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资本成长。
在农村基本资源中,除了有土地和人力构成的经济资源外,还潜藏着一笔丰富的社会资源,即村庄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网络,现代社会学者们将之称为社会资本。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是由信任、权力、社会规范等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它以社会关系作为载体,成为一种可以影响资源分配的资本。国内有学者亦将村庄的这种社会资源特点称为“信任结构”。在村子里,诚实、忠诚、信任都是这种信任结构的表现,是村民共享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也是村民间进行互动的媒介和润滑剂。这样的信任结构中,他们对彼此行事的规律有所把握,对彼此的行为抱有真诚的期望,村庄内部信任度的高度标志着一个村庄的内聚力。如果农村社会具有广泛的信任和多元的社会规范,社会资本存量就会增加,人们的公共理性就有可能得到加强,广大村民选择优良精英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进而促进契约性公共权威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拥有更多社会资本并有良好人品和管理能力的精英更有可能被村民所选择而容易进入体制内,从而扩大村级组织的总体动员力。不仅如此,社会资本的存量,往往具有自我增强性和可积累性,良性循环会产生社会均衡,形成高水准的合作、信任、互惠、公民参与和集体福利。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参与者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同时,信任可以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合作的群体中产生,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所以,加强农村信任和制度规范建设既是相互依赖和成长的需要,又是社会资本积聚的过程。
2. 促进村庄精英系的良性成长。
传统社会的自我整合是在国家、精英和民众三层互动结构中通过村庄精英治理而实现地方自治的,当代中国农村秩序同样需要如此架构作为社会整合的基础。因而,应积极培植一个强有力又富有公共理性的精英阶层,构架起精英与普通村民、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国家与精英之间的平衡互动关系,并形成有一定界域的社会结构。通过促进村庄精英系的良性成长,铸造三层互动结构,只有具备这样的社会结构基础,才能建构具有真正自治能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就目前村庄精英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村庄精英的数量还是多元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真正有知识素养、管理能力和高宽容度的精英系尚未形成,加之体制内与体制外精英流动常常因为农村的利益复杂性而偏离共同目标。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体制内精英的教育培养,使农村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同时,还要严格规范村委会选举行为,加强对恶势力操纵选举的打击,促进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的良性流动。
3. 培育农民主体性。
在细碎分散的农村市场经济中,农民就像马克思所形容的“马铃薯”那般,处于分割的原子化状态,他们既无力把握村政,也无力把握市场。因而,农民要具备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和能力,就必须从高度分散的状态中组织起来。另外,从民主发展的学理角度来说,一个社会只有能够给出合法的私人生活空间、能够给予民间组织力量以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这个社会才可能发育成长出宪政民主的秩序,也才能形成社会的多元结构。现在,中国乡村中的民间团体虽然不是很多,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呈增长的趋势。如随着乡镇站所的改革,成立的农技服务中心、城建服务中心、防疫中心等,其工作人员不再是政府编制内的事业人员,他们可以独立创业,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政府包发的公共事务,服务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一些村庄社会资本存量较大的地方,还成立了老人协会、乐贤会等农民组织。即便是当前乡村社会中重建和转型中的宗族,也可以在推动中国乡村自治和政治现代化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因而,要充分利用民间团体,既要通过和他们合作开展项目,培育其专业能力,还要培育他们的非政府理念,真正激发乡村社会的活力,使有组织的普通农民成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中的重要单元。
参考文献
[1]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87,18.
多元培养主体 篇9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政治、社会体制变革促使我国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转型,城市社区也随之凸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城市社区人口的集中增长,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的内部关系以及亲戚群体关系的变化,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社区自治中居民参与规模和形式的变化,尤其是公民权利与社会权利的扩大以及参与感、社区认同感的增强等。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由单一主体日益向多元主体转变,给社区治理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精神,社区各治理主体必须走向良性的多元互动。
一、社会转型导致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社区治理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活动。伴随着社会转型,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体制发展变化的影响,城市社区的治理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党和政府单一管理主体逐渐演变成包括社区党组织、政府、居民委员会、社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在内的多元化管理主体。
1.城市社区居民结构及居民需求的多元化。改革开放后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社区居民近乎同质的身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逐渐异质化,导致原有的社会城市基层管理架构——单位体制和街居体制相继减效或失灵。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城市居民由“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据中国民政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结构已出现三个比较明显的变动趋势,即人口老龄化、“无单位归属人员”日益增多以及外来人口增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公民自主意识逐渐提高,产生了对获取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和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不仅要求社区为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现代化提供可靠的社会支持,而且要求社区能够充分提供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以及公共服务。比如,人口老龄化势必要求每个社区都要为众多的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提供良好的文体娱乐、医疗保健和公共安全等服务;“无单位归属人员”的增多,客观上要求城市发挥更大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外来人口的增多给城市社区的环境整洁、治安秩序、计划生育、人口管理、就业安置等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等等。社区居民不再一味地被动等待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而是开始主动参与社区的政治、社会等各项事务,使社区成为其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平台。因此,无论是满足多元化的居民需求,还是实现多元化的居民管理或自治都意味着社区治理主体走向多元化。
2.城市社区利益主体和实现方式的多元化。首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原来依附于政府的企事业单位正式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并进驻社区。其次,单位组织与个人间的分离,使单位不再是个人利益的唯一载体,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利益载体如物业管理公司等。再次,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居民或其组织都有在社区范围表达自己利益参与社区管理的内在要求,除社区居委会以外,还出现了业主委员会等利益主体。市场经济是一个个性化的经济,多元利益主体格局的形成,促使了社会个体自主意识的复苏与增强,公民自愿参与政治以保护个体利益的趋势也随之增强。社区居民不再视社区为单一居住功能的场所,而是将其看作利益表达的平台。为了提高政治参与的质量和利益保护的能力,地位或利益相近的群体就有可能组织起来,形成独立于政府的社会组织。随着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单一的纵向利益实现方式已不适应现实需求,加强社区内各组织间的横向利益联系的必要性日渐明显,需要形成由多元主体组成并相互作用的社区治理网络来保证纵向和横向利益的实现。
3.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和服务组织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功能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企业剥离了其不该承担的大量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功能。同时,一部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也从政府职能中分化出来。”①社区承接了政府和单位转移出来的社会职能,服务对象由“无单位人”等特殊群体转向全体居民,服务内容也扩大到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城市的社区治理功能开始超强发挥,社区从单纯的生活居住区,逐步演变为具有多种功能、提供多种服务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服务逐步形成便民利民、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三大系统,承担多项服务功能。据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工作任务大都达到了100多项,涉及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流动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文明达标、收费收款等十多个门类,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政府委托或交办的。诸多的社区服务项目靠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政府管理主体显然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多渠道发展各种经济形式、各种服务内容的社区服务业,构建城市社区服务网络。提供服务的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二者的合作,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各种区域社会管理和社区服务组织,确定各类社会组织间的合理的功能分化和功能定位,由多元化主体共同承担起对社区治理的责任。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角色分析
多元治理主体的组织运行方式有很大差别,要想使它们围绕社区管理和社区公共产品的提供发挥整合性力量,首先要定位好它们各自的角色,即明确各自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但目前,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的多元性仍然不够,已有的多元主体在角色扮演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党组织角色存在“缺位”现象。首先,党组织依靠行政体系和自身组织体系在社区治理中变成了一个行政化的领导力量,直接进行管理工作,限制了其他治理主体发挥作用的空间。其次,党组织在基层社区的渗透力不强,汲取的群众力量不足。虽然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的精神,“党员的管理应当由单位和所在社区共同负责,所有离退休党员和外来人口中的党员,其组织关系都应当转入所居住的社区居委会。”②但实际上党员居民跟社区党委的联系很少,部分党委没有充分调动党员居民进行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没有发动党员居民联系群众,因此在社区治理中有脱离群众之嫌。
2.政府角色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首先,政府角色存在“越位”现象。政府专力于实干和执行,超权限行使权力,大量介入到应当由社区居委会或社区服务组织管理的事务,插手社区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内部事务。比如政府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审核和提名,甚至任命;用行政命令、检查评比等方式直接干预社区居委会的日常工作;政府对社区的财政投入不当增强了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等。其次,政府角色存在“缺位”现象。政府在社区治理方面没有行使好自己应有的职权,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决策和指导,主要表现为:制度建设不力,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总体指导框架设计及制度的程序性设计不到位,导致社区发展因制度不全而出现诸多问题;指导监督不力,政府主管部门或工作人员不习惯,也不善于对社区居委会和非营利性组织进行政策上的指导,往往重其对政府部门任务的协助,而忽视对其自身运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监督,忽视了对社区居民自治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进一步完善的探究;“资助性投入”不到位,对社区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的财政投资不仅规模小、数量少,而且多为临时性投入,缺乏专门的预算,操作也不够规范。
3.社区居委会角色存在“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首先,在行政职能上“错位”。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因为其身份、任职、薪水以及各种费用均由政府决定,被看作政府行政组织在基层社区的延伸和代表,其主要精力用于承担大量的行政事务,俨然扮演着“准政府”的角色。其次,在企业行为上“越位”。居委会承担着很多便民服务工作,如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发报纸等典型的企业行为,但这些工作超出居委会的职责范围,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居委会自治的精力。再次,在居民自治上“缺位”。居委会对居民的动员不够,居民主动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也不足,再加上政府对居委会的考核主要看其“行政业绩”,缺少对其自治的绩效考核,从而导致居民自治的弱化倾向。
4.营利性组织角色存在“离心”现象。首先,与政府的根本目标相背离。政府的社区治理目标是公共利益最大化,而物业管理公司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其次,与居委会之间对“好事”争利和对“坏事”扯皮。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某些事务方面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居委会对物业管理公司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再次,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缺乏对话机制而有恃无恐。许多社区里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缺乏业主的自主管理机制,居民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缺乏约束机制,致使一些经营水平差甚至损害业主利益的物业管理公司也不会面临被业主委员会解雇的风险。
5.非营利性组织角色存在“力不从心”现象。首先,缺乏法律法规上的明确定位,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界定不够准确,影响服务效果,如业主委员会难以正常运转,志愿者组织进入社区存在难度等。其次,数量太少且发育不全,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大量需求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再次,大多是在政府管理和资助下建立的,自身缺乏资金支持,很难形成有独立意志的参与主体。
6.居民角色存在“漠不关心”现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动力和保证,居民在关心公共事务、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决策、监督评估等方面应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低,对社区治理“漠不关心”:从主观上看,对社区管理缺乏积极性,存在严重的“搭便车”心理。社区居民对政府和单位的依赖性较强,对成立业主委员会或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缺乏积极性,对社区各种组织活动极少参加,即使参与也仅是形式上和被动意义上的,居民自发组织或提议的活动几乎没有。居民收入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对社区公共活动的参与程度越低。从客观上看,居民参与的渠道不畅。社区群众性参与制度不健全,对社区居民参与的内容、方式等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远远滞后于社区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居民参与的需要。已经制定的一些相关制度则过于原则、笼统,缺少程序性和技术性规定,保障措施也偏少。社区居委会在现实中的“异化”现象,造成居民对其认同性低,不能当其为自己的“代理人”,信任感的缺乏造成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社区自治难以实现。业主委员会是沟通政府与市场的桥梁,是居民表达意愿和自治的重要机构,但由于现实中业主委员会的缺位,使居民参与缺乏相应的平台。
三、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互动设想
1.搭建社区治理的互动网络。社区是一个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含义的地域区划概念,社区治理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社区治理要将社区中的行政力量、自治力量、社会力量联结在一起,构筑成执政党网络、行政网络、市场网络和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互动网络结构。如上海市结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已初步形成了“党工委领导+行政管理+社区共治+小区自治”的社区治理格局。③四位一体的社区治理互动网络结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党的网络对其他三个网络起到统领作用,因为党的网络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组织网络,它以其独特的政治优势和行动能力能起到统筹协调、领导各方的作用。其次,各治理主体在网络中各司其职。社区治理组织体系由传统的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上下结合多元互动的新型横向网络结构,使“政府到位、社区归位、市场入位”,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再次,各治理主体通过网络实现良性互动。各治理主体是网络结构中的一个个“节点”,各“节点”通过加强联系,推动整个社区管理网络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区治理模式。
2.理顺社区治理的互动关系。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具体目标任务、运作机制及作用方式等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矛盾。社区党组织应发挥核心作用,理顺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因掌握资源不同而相互之间存在依赖关系。随着社区管理事务的增多,党和政府不可能事必躬亲,必然寻求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帮助与合作。民间组织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接受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经政府授权以后才能进入社区工作,赢得其他治理主体的信任与合作。经济组织进入社区治理是政府稳定和发展社区的需要,但其进入须经其他相关治理主体的评估和推动。居民实现自治必须成为自治组织的成员并积极投入社区治理。其次,因善治目标相同而相互之间存在平等合作关系。“秩序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伙伴关系的社会”。④我国社区治理是在党和政府推动下逐渐走向自治,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信任与互惠为理性价值取向,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进行平等合作,协商共同目标、相互交换资源以及相互贡献出自己的能力,以实现单个主体难以达到的善治目标。再次,因力量不对称而相互之间存在动态博弈关系。政府及其派出机构与居委会的关系应由领导被领导的关系转向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三者分别从社区治理、自治治理和专业治理的角度,在相互间的博弈中共同推进我国现代城市社区建设的进程。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实际上是合同契约关系,二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保持需要居委会加以协调,由政府基层管理机构充当仲裁人角色,必要时则需要司法系统的介入。
3.完善社区治理的互动机制。社区治理是多个主体间针对社会公共问题而开展的分工合作协商的共治过程。为了在尽量满足各治理主体的目标的同时达到社区善治的总目标,需要完善社区治理的互动机制。
首先,完善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党在社区治理中处于思想领导、政策指导和组织保证地位。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进行组织渗透、人员渗透和功能渗透,充分发动群众,增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意识。党要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的重心下移和分权机制。政府作为社区治理的掌舵人即总协调人,要掌握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宣传权、社区建设的规划管理和协调权、社区重大事务决策权以及对社区组织的监督权等,确定和指导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政府要由“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是能交给市场的社区事务尽可能交给企业经营并加以规范;凡是能交给社区自治组织的事务,政府要下放权力并赋予其自治权限;凡是能交给第三部门的事务,政府要积极扶持并加强合作。
其次,完善社区治理的市场机制。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政府要将大量可以通过市场化、企业化方式运作或由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分离出去,让营利性组织通过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利润最大化原则,为社区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市场机制冲击或消解社区管理的公益性目标,或以有偿服务完全代替低偿、无偿服务。政府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契约机制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并通过政策、法规及思想教育等途径,防止市场机制在公共领域的泛化。政府要引导企业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公益精神,为社区居民带来优质的商品和服务甚至一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推动社区的发展。
再次,完善社区治理的自治机制。居民进行社区自治,必须有意志表达的政治和行政保障。社区组织是居民深度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和公共事务处理的有效渠道。政府要组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自治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体制与管理制度,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特别要大力培育和发展非营利性自治组织,通过法律规定、政策引导、财政支持、技术指导、转移政府职能等手段,授权或赋予其一定的角色以及提升其作用,使之有能力以主体姿态参与社区治理,参与社区公共利益的协调。可以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使这两个组织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一起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机构。为了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政府必须设计使居民个人利益与社区紧密相连的制度,使居民能够从社区获得公共产品、服务或个人福利。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各种活动,就社区治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商社区治理大计。
最后,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律保障机制。社区治理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急需用法律形式加以说明和规范。因此,党和政府要修订和完善现行的社区治理法规政策,保障社区各治理主体依法合作:要以法律形式更加具体地明确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社区自治的法人地位,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划定其与政府行为的职责与权限;要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条例》,明确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经济性管理实体受居委会协调和监督,受业主委员会监督,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进行更加明确的保障;要以立法形式确立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地位,明确其与政府部门、市场组织的关系,统一制定扶持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相应法规来规范非营利性组织的服务标准、规则及有关从业人员资格,使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进入法制化的轨道⑤;要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居民进行社区治理的合法权利,拓宽和保障居民民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更好地参与社区治理。
综上所述,现实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系统或网络背景下进行的,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在四位一体的网络结构中,通过党和政府、社区居委会、营利性企业、非营利性企业、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调动社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最终走向“善治”。
注释:
①吴海燕:《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多中心治理初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3页。
②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7页。
③顾燕峰:《社区治理的发展和党建工作的转型》,《党政论坛》,2009年第1期,第37页。
④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⑤花蕾、徐建邦:《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49页。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
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篇10
一、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制约
㈠乡镇政府运行偏差乡政村治的治理架构最初设计是尽量减少行政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 以保持农民和基层组织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是, 乡政毕竟属于国家政权体系, 在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体制下, “乡政”行为更多的听命于上级政府。[1]乡镇政府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末梢地位决定了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发展目标、计划和任务最终都要乡镇政府加以贯彻、落实。这些目标、计划和任务是国家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由各级政府层层下达的, 其完成情况是衡量乡镇领导“工作实绩”、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一项主要指标。特别是目前县对乡镇领导的工作考核普遍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信访社会治安一票否决制;发展经济一票否决等“三个一票否决制”。且这三项工作都被量化为一些具体指标, 这些指标是自上而下制定的, 再逐级分解并落实任务并责任到人, 这便迫使乡镇领导及机关干部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指标, 特别是那些直接由村民负担的任务。为此, 乡镇政府必然会加强对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委会的影响和控制, 包括运用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 以保证上级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乡镇政府如此作为可谓是其所担负的特殊角色使然[2]。
㈡村委会角色错位当下村民自治所依托的乡政村治国家体制环境, 即乡镇政府所代表的政务。一般而言, 国家行政系统并不直接面对农户或农民个体, 而是通过村一级的基层自治组织去延伸政府的行政功能。如此一来, 村民委员会就不仅是一般的群众自治组织, 它在实际上扮演着既办完成国家和政府任务的代理人, 又办理管理本村事务的当家人双重角色, 承担着延伸国家行政权力和行使村民自治权力的双重功能。[3]据相关学者的调查发现, 村委会除了完成属于自治范围的工作外, 它的另一方面的工作 (约占2/3) 就是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在村委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一定的情况下, 多顾及政务势必就少顾及村务, 多顾及村务势必就少顾及政务。而在政务日益繁多的情况下, 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势必受到抑制和削弱。更进一步地说, 村委会的角色错位将引起性质上的嬗变, 即由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变成乡镇基层政府的延伸与附属物, 使得村委会出现行政化倾向, 进而出现“由于村委会并不具有行政组织的性质和地位, 也就没有行政组织的权威, 在完成行政任务时并不得心应手;村委会名义上的自治, 实际上的行政化, 又使它得不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4]的尴尬。因此, 正如国内学者景跃进所指出的那样, “只要村委会承担着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任务, 那么它们的关系就非常可能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特征, 而很难保持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性质。”[5]
㈢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关系协调困境如果说村民委员会与
乡镇政府的体制困境是一种纵向的自治权力与国家行政权力的关系困境, 那么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体制困境就是横向的自治权力配置的困境。《村组法》所明确规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由于缺乏对党支部的领导权与村委会的自治权之间的明确界定, 在实际操作中就会有较大的弹性而变得难以把握。一般而言, “在村的组织系统中, 村民委员会的权力小于村党支部, 村内事务的大政方针由党支部决定, 村委会只是执行村支部的决定而已。因此, 谈到村民自治, 自治权主要掌握在村支部手中。”而诚如有的学者指出, 在一些村委会通过选举产生, 村委会成员具有自主意识的地方, 已经出现了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意见不一致乃至相互冲突的情况。[6]在谁对使用印章有决定权, 谁是村级组织的法人代表等问题上, 两委之间常有争执。而且, 在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竞争中, 有些地方出现了村党支部地位动摇, 凝聚力和号召力下降, 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和威望不如村委会主任等现象。
㈣精英阶层行为偏差当前中国农村的重要特点是, 传统的社会关系正在解体, 现代的社会关系尚未健全, “村组法”将我国的村民自治纳入法律轨道, 使之进入了制度化运作阶段, 标志着中国农村社会秩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时也预示着这一行政的重建过程将一帆风顺。但是由于在农村地区, 缺乏实施民主自治的文化基础。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农村迅速涌现出的一批先富裕起来的经济能人, 由于其具有的特殊影响力, 在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精英们经常这样那样地介入村民自治的治理过程。在一些方面, 由于这种介入, 具有先进因素和非先进因素, 往往一些非先进性的因素致使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将发生了一定偏差。而另一方面, 由于制度最终是靠人来实施的, 没有一批农村精英来参与村民自治, 这样的村民自治只能是低层次的自治, 并不能使之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预期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少农村精英只要经济上有所作为, 就会向乡镇或城市转移, 造成农村精英群体的集体流失, 这在一定意义上, 导致对农村的带动性缺失。
㈤普通农民表决的途径普通村民在政治上是村级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者, 在经济上也是自主经营的自由主体。然而, 细碎分散的农村市场经济中, 他们既无力把握村政, 也无力把握市场。高度自由经济带来的高风险使村民感到了自身的经济脆弱性, 同时他们接受政治信息较少、利益渠道狭窄、组织化水平低, 又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在村级公共事务中的无力感。经济资源相对匮乏与地位的低下决定了普通村民在村庄决策中的“棋子”角色, 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往往得不到村庄精英赞同, 被动或主动地依附于村庄精英进入村庄管理, 且形成了一套自身经济利益与表决态度的策略性表达方式。历史事实说明, 无论农民参加什么组织, 其初衷都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获得社会归属感[8]。普通村民在失语的政治语境中, 本能地把利益诉求与政治表达更多地寄托于村庄中说得起话、办得起事的非治理精英身上, 依附于各种非正式组织乃至非法组织。这样, 村中具有一定政治意识和发言能力的非体制精英成为普通村民不可多得的利益代言人, 引导着村庄舆论和村庄政治起伏。
二、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取向
民主制度的嵌入改变了国家传统自上而下高度一元化的村治格局, 中国农村治理进入权威性自治向代表性自治转型的变革时期, 农村民主在国家强有力的推动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然而, 前文提及的现实制约, 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村庄区域中乡镇政府、村级党组织、村委会、农村精英以及普通村民在农村治理主体路径。由于制度的作用正是在于对权力进行明确的配置, 从而使较为均衡的权力配置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而, 我们试图在现有“乡政村治”基础上对政府和农民不同主体间的权力关系进行再界定, 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求弥补缺陷的方法和路径, 以期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完善来促成理性秩序的达成。
㈠规范乡镇政府行为诚然, 在中国农村处于急剧社会变迁, 且经济社会发展地区间不平衡与区域特殊性的背景下, 乡镇与村之间的利益边界与权限范围往往是模糊、变动的, 通过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往往难以清楚界定。实际上国家很难提供一个细致的关于“乡政村治”的可操作性法律, 但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 补充有关实体性特别是程序性规定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乡政村治”特别是村民自治法律的实施办法。在实施办法中, 明确划分乡镇和村的利益边界, 特别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近年来, 一些地方在贯彻《村组法》过程中, 已经制定了有关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的规则, 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基础上有机地衔接起来, 使村委会的双重角色能达到大体上的平衡。在“乡政村治”法律及其实施办法中, 可考虑增加、补充有关诸如规定非法干预村内事务的有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以维护“乡政村治”法律体系的权威, 防止村委会“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的两种不良村治倾向, 也为司法介入乡政村治矛盾和冲突打开了法律通道, 实现乡镇行政与村民自治统一于法律[9]。
㈡明确两委治理职权村委会依据法律要求行使其规定的各项村务管理权, 而党支部则依据1998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强调党支部对村务工作的核心领导权。问题恰恰在于, 村务管理权与村务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 如村务决策权、财务审批权等, 无论是《村组法》, 还是《条例》都没有就村委会和党支部具体职责权限作出明确划分并对村务工作运行机制作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界限模糊的责任权分配产生了“相互性问题”, 村支书与村主任陷入“有利的事抢着干, 没好处的事无人管”。因此合理界定“两委”的责、权、利关系, 形成职责明确、权力均衡的制度配置成为解决权责不清和相关矛盾的关键之所在。一方面, 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这是一切制度设计或制度创新的边界。村支书应从具体的村务工作中脱离出来, 把重心放在村庄规划等全局性问题上来。另一方面, 要强化村委会自治功能, 加强组织与协调职责。村委会作为村庄社区一切公共事务的承担者和组织者, 是村民自治权力的唯一载体, 只有进一步加强村委会在公共物品提供上满足村民多元需求的功能, 才能保证其职能真正履行。
鉴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人员高度重合, 甚至于合署办公的现实, 应加强村民会议特别是村民代表会议的建设, 真正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自治中的最高权威地位。建立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三者间的合作机制。村中的重大事务, 要建立由党支部决议, 村委会实施的机制, 同时也可以以提案的形式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作出最后决定, 再由村委会实施。
㈢完善非体制精英吸纳机制村庄非体制精英是处于体制精英与村民之间的群体, 他们一方面具有自利性的政治目的, 另一方面又代表着部分村民的集体利益, 其非正式权威在农村体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甚至农村体制的效能取决于体制精英与非体制精英能否取得一致。应该看到的是, 在村庄共同体中, 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村民三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统一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起一套能够有效整合三者利益的机制是关键。一方面可通过体制吸纳, 通过将经济能人、老干部等非体制精英纳入村级组织和村务管理活动中赢得他们的支持, 如将经济能人、退伍军人、农村文化人等有影响的精英分子作为后备干部, 成立村级治理顾问委员会, 邀请老干部、在外退休返村定居的国家工作人员入会, 为村庄建设出谋献策、发挥余热。另一方面可通过利益吸纳, 通过建立村民意见箱、民主议政日和干部民主评议制度, 使村民能够在村级组织体系和体制内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使这些组织成为真正代表村民利益的组织。
㈣强化村民监督机制为保证村级组织的健康运行, 就必须提高村民在治理中的参与积极性, 扩大参政议政面, 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一是规范村务公开制度, 推行村庄重大决策交由村民大会表决通过, 定期公布村庄财务开支。二是提高民主理财能力, 加强理财人员财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杜绝村级班子人员进入理财小组任职, 保证民主理财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三、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理路
㈠加强信任结构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资本成长在农村基
本资源中, 除了有土地和人力构成的经济资源外, 还潜藏着一笔丰富的社会资源, 即村庄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网络, 现代社会学者们将之称为社会资本。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是由信任、权力、社会规范等所形成的社会网络[10]。它以社会关系作为载体, 成为一种可以影响资源分配的资本, 亦有学者称之为“信任结构”。在村子里, 诚实、忠诚、信任都是这种信任结构的表现, 他们彼此对行事的规律有所把握, 对彼此的行为抱有真诚的期望, 村庄内部信任度的高度标志着一个村庄的内聚力。如果农村社会具有广泛的信任和多元的社会规范, 社会资本存量就会增加, 人们的公共理性就有可能得到加强, 广大村民选择优良精英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进而促进契约性公共权威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拥有更多社会资本并有良好人品和管理能力的精英, 更有可能被村民所选择, 从而扩大村级组织的总体动员力。不仅如此, 还可以形成高水准的合作、信任、互惠、公民参与和集体福利。横向的公民参与公民网络, 有助于参与者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同时信任可以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合作的群体中产生。所以, 加强农村信任和制度规范建设既是相互依赖和成长的需要, 又是社会资本积聚的过程。
㈡促进村庄精英系的良性成长传统社会的自我整合是在国家、精英和民众三层互动结构中通过村庄精英治理而实现的地方自治, 作为当代中国农村秩序同样需要如此架构作为社会整合的基础。因而, 应积极培植一个强有力又富有公共理性的精英阶层, 架起精英与普通村民、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国家与精英之间的平衡互动关系, 并形成有一定界域的社会结构。通过促进村庄精英的良性成长, 打造三层互动结构, 才能建构具有真正自治能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就目前村庄精英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村庄精英的数量还是多元性, 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真正有知识、有能力和高宽容度的精英系尚未形成, 加之体制内与体制外精英流动常常因为农村的利益复杂性而偏离共同目标。所以, 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体制内精英的教育培养, 使农村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同时, 还要严格规范村委会选举行为, 加强对一些势力操纵选举的打击, 促进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的良性流动。
㈢培育农民主体性在农村市场经济中, 他们既无力把握村政, 也无力把握市场。因而, 农民要具备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和能力, 就必须从高度分散的状态中组织起来。现在中国乡村中的民间团体虽然不是很多,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呈增长的趋势。如随着乡镇站所的改革, 成立的农技服务中心、城建服务中心、防疫中心等, 其工作人员不再是政府编制内的事业人员, 他们可以独立创业, 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 与政府签订合同, 承包政府发包的公共事务, 服务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一些村庄社会资本存量较大的地方, 还成立了老人协会、乐贤会等农民自组织;即便是当前乡村社会中重建和转型中的宗族, 也可以在推动中国乡村自治和政治现代化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因而, 要充分利用民间团体, 既要通过和他们合作开展项目培育其专业能力, 还要培育他们的非政府理念, 真正激发乡村社会的活力, 使有组织的普通农民成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中的重要单元。
摘要:当前学术界对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主体要素及其结构所作的探讨, 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村民自治已取得的成就和对其未来良性发展的价值期望, 更趋向于是基于现实中国民主化建设背景下进行的一种规范性的学理分析。而当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实践中的农村治理运行过程时, 则不得不注意到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状况存在着诸多制约, 且随着其发展, 这些制约力量逐渐呈现, 进而构成农村治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基于此, 本文一方面希望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求弥补缺陷的方法和路径, 以期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完善来促成理性秩序的达成, 另一方面对制度之外的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理路进行了积极的探寻。
关键词: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多元化,实践理路
参考文献
[1]徐勇.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⑷.
[2]金太军, 董磊明.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冲突及其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 2000, ⑽.
[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政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5]景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村民自治[J].中国书评, 1998, ⑸.
[6]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 1998, ⑹.
[7]郭兴华.构建和谐的中国农村社会[J].探索与争鸣, 2005, ⑵.
[8]王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J].中国农村观察, 2003, ⑶.
[9]金太军.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
【多元培养主体】推荐阅读:
多元智力培养05-18
培养幼儿多元智能07-05
多元护理人才培养模式08-17
多元化培养学生的数感08-17
多元主体行为09-12
多元利益主体10-28
多元评价主体11-23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教育论文05-14
供给主体多元化05-13
多元主体教学评价体系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