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主体多元化

2024-10-07

投资主体多元化(共12篇)

投资主体多元化 篇1

高等教育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高等教育劳务生产过程的资产的价值,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总和。高等教育投资主体指拥有投资决策权和投资资金来源且能独立享受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的个人、组织或政府。据此定义可将投资主体分为国家(政府)投资、社会投资与家庭个人投资。因此这种投资应是多元化的,是一种产业。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一)高等教育投资中经费不足,投资主体单一

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例,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4%。因此在我国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十分严重。总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的短缺,尽管1998年以来高校规模增加了一倍,但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占政府拨款的比例仅提高了2%,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是扩招前的1998年招生人数的3.9倍,但高教财政预算内拨款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总拨款的比例为23.26%,相比扩招前所占比例没有太大变化。除国家拨款外,高校其他经费来源微乎其微,即便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大投资者。因此,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不足也就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的短缺。我国的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长期单一化,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如鼓励和扶持校办产业,增强院校自身的创收能力;鼓励民间资本办学,逐步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仍然是与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中要求政府高度集中投资和管理全社会的人、财、物这一特征相适应的一种单一的集中投资和管理模式。

(二)高教经费使用效率低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和使用效率低是并存的,尽管近年来高等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效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大量低效率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平均规模过小,远未达到适度规模。有些院校的规模虽然达到了,但平均规模却不高,很多专科职业学校规模不大,人员不足; (2) 高校生师比偏低,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生师比一直都比较低。

(三)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不管是从高等教育的经费投资还是高校的毛入学率上,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等教育经费上,1995年时,国际上的低收入国家的公共教育投入都能达到3.6%(见表一),而我国却一直也没有达到4%,总教育经费如此,就更不用说高等教育经费投资的稀薄了。另外从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来看,印度1991年是121万人,而中国到1994年才104万多人。大学毛入学率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程度。世界发达国家现基本都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了,而我国离大众化还有一定差距,而这些差距也是由各方面因素影响的,高等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二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的主体分析

(一)政府投资主体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投资是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超过了15%来自政府,而公立学校,政府投资这一比例超过了50%。英国除了白金汉大学以外,所有大学均为公立学校,政府投资在高校收入中占的比重更大。日本国立、公立大学总收入中80%以上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私立大学20%的收入来源于政府拨款。总之,在这些发达国家,政府作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或非常重要部分的地位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其次,教育带来了人的素质的提高,这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影响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其周围人群特别是下一代有着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这大大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一国的公民受教育越多,知识越多,社会责任感也越强,从而会更积极地参加政务活动。因此,高等教育和政府之间也是互利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也是政府发展国力的有力保障。

(二)社会和企业投资主体

我国目前人口众多,高等教育需求量大,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企事业单位对高等教育的捐赠及投资不仅能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资源,对与企业本身也是存在很多的益处的。也是人才的竞争,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从企业追求利益来说,我国大量的教育经费的支出对于企业潜存着巨大的教育市场,对追求利润的投资者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企事业单位作为投资者,从追求经济利润的目的出发,有投资能力的完全可以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个人家庭投资主体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不是免费的义务教育,学生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之一。并且根据约翰斯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的“谁受益谁付款”原则,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就必须为他的收益作出投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的需求,人们也迫切需要提高教育的层次,希望子女能有上大学的机会。学费等教育经费成为个人家庭的一项重要支出,也是高校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从性质上说,既可以把受教育者自身负担的这部分高等教育费用看做个人对未来取得收人的能力的一种“投资”,也可以把这部分高等教育费用看做受教育者个人对于社会的一种“补偿”。

(四)其他投资主体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高等学校的自主权必将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终将成为真正的独立自主的办学实体。随之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必将得到确立和落实,高等学校自身也就有能力使自己也成为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之一。此外,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继续,越来越多的华侨甚至我国大陆自身的实业家投资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这也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之一。

(五)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必要性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经费都由政府拨款、学杂费、捐赠、其他经费等构成。这样就大大减轻了高校对于政府拨款的依赖,也为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说,在我国现阶段,引入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竞争机制,使各教育主体之间存在市场化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高等教育获得经费支持,形成教育产权的多元化,能极大地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扩大投资规模,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从市场上来说,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社会或个人对教育投入积极性不足,如果完全以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那么就必然导致这种准公共产品的过度消费与浪费并存。在这种模式下,资金的无偿使用必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投资主体多元化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缓解高等教育经费困难的需要。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学费和助学金制度

完善学费制度有利于缓解高教经费短缺的压力,使学费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因此,应在我国的国情下,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全面建立和实施学费及贷学金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行并完善缴费上学制度,并建立各种配套制度,争取高等教育成本得到合理的分担与补偿。在推行全面缴费上,实行学费与其他贷学金、补助金、奖学金等制度相配合,对于学生乃至学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机制,这样既能对高校的经费来源进行补充,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也是一种保护和补偿,提高了高校补贴制度的效率。

(二)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需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政府应重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应地扩大政府教育投入,增加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的比例。同时,积极进行公立高校体制的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各种资源的积极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鼓励公、民办学校之间以及中外高校之间合作办学,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投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引进教育投资的体制。并且,政府应改革投资教育的相应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身高等教育。

(三)扩大高校的自主权,高校自身积极争取各种资源

在政府和政策的支持下,高校应扩大办学的自主权,提高高校自身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声誉,提高市场竞争力。高校自身应努力搞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咨询服务和兴办产业来壮大校园经济,合理运用学校财政,多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引进先进的专业人才,严把质量关,以提高总体办学水平,吸引更多的教育投资,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把办学质量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同时,应广泛深入地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争取多方面社会捐赠,并尝试建立校友捐赠基金开展投资,加强与优秀大学之间的国际交流和宣传,通过留学生收费扩充教育经费。

(四)发展产学研协作模式,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随着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扩大,通过科技开发和校办产业获得教育经费已成为共识。对于企业来说,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成果和人才,高等教育机构也需要企业的经费支持。因此,应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努力促进联合经营企业的形成。通过转变观念,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使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校办产业三者并驾齐驱,成为高校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哈尔滨[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2]梁冬青, 胡中铮.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应对[J].高教探索, 2006, 2.

[3]沈明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策略试探[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1.

[4]顾清扬.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及趋势[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1994, 2.

[5]范进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9.

投资主体多元化 篇2

一、整体安排

形式

范围

考核

1—6年级体育、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1、2年级科学、思品。

考试

1---6年级语、数、英

3—6年级科学、思品

考评

根据考核和考试综合考评

二、具体安排

(一)考核部分安排

1、考核组设置

学校设3个考核组,由督评组统一牵头。

1—6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由教研组进行考核

1—6年级音乐、体育、美术由年级家长质量检测组进行考核(每个年级由年级主任负责在本年级中选出具备本学科考核能力的家长组成考核组,音乐、体育、美术各3人)

1—2年级科学、思品由学校督评组进行考核

2、考核内容

语文:朗读、背诵、口语交际

数学:口算、动手操作、思路讲解

英语:朗读、听力、口语交际

音乐:乐理知识、唱歌、欣赏

体育:基本体操(立定、齐步走、转向、广播体操等)

身体素质(仰卧起坐、掷铅球等)基本技能(跳绳、跳高等)

美术:美术知识、绘画、手工、欣赏1、2年级科学、思品以调查形式进行,了解课程开设情况、教师上课情况及简单的学科知识。

3、考核具体操作

(1)命题:每个任课教师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每项考核内容出考核提纲供考核组参考。

(2)考核组依据各科考核提纲和教材确定考核内容,在6月5日------6月20日对各年级各学科每个学生进行考核,并填写考核成绩表,上交督评组。

(3)考核成绩各学科均为100分,1--6音乐、体育、美术,1—2年级思品、科学学科考核成绩即期末考评成绩,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考核成绩折合为40分计入期末考评成绩,笔试成绩折合为60分。

4、注意事项

(1)各考核组要充分了解教材,参考任课教师提供的考核提纲确定本年级本学科考核内容,并制定详细的考核评分标准,报督评组审核。

(2)公平、公正:客观公正地根据学生考核情况填写抽测成绩单。

(二)考试部分安排

根据区教研室安排进行。

(三)考评部分安排

培养中国能源市场的多元化主体 篇3

中国能源发展的两大挑战

中国能源发展面临两大内外挑战,一是中国国内能源资源可保障中国基本的能源需求,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二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国内对能源普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34.8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1.5亿吨标准煤,中国国内能源产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90.51%。中国能源消费主要依靠其国内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不到10%。从分项上看,中国能源消费对外依存有另外一种严峻的形势。2011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约为4.6亿吨,其中进口石油约2.89亿吨,出口石油约2822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6.8%;同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约为1340亿立方米,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1030.6亿立方米,进口量约31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存度为23.13%。这就是说,中国一半以上的石油和约四分之一的天然气需依赖国际市场。因此,石油天然气这两个能源资源严重的对外依赖,需要中国能源行业和中国国家宏观政策解决两个难题,一是供应保障,即如何从国际市场组织充足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中国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二是价格合理,中国消费者用得起,不对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

解决挑战之道:市场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

中国能源行业目前基本上是国有大企业主导。客观上,国有大企业居主导地位的中国能源行业,在过去较好地解决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能源需求急剧增加的难题,使一些诸如西气东输、核电站建设、特高压输电等大项目得以实施,并使中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喜人的成绩。由于服务意识、市场反应、成本控制等内在短板,中国国有大企业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差异化服务的需求,中国消费者对能源行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解决不断提升的对海外油气资源的依存,中国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保障中国海外油气供应安全。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对海外油气资源依存问题,只能寄希望于增加中国国内油气资源供应,实现中国的能源独立。从美国近40年的努力和当前实际上看,一个大国要实现能源独立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要实现能源独立,从油气行业来说,一是要尽快扭转中国国内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增长缓慢的局面,要加速培养和组建专业化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大企业,要让中国专业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企业专注于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二是要打破中国陆上油气生产停滞不前的局面,这需要进一步开放中国国内陆上油气勘探开发,培养出众多拥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中小企业,让这些中小企业成为中国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主体,从而尽快使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出现类似美国页岩气生产那样繁荣的局面。

为满足中国消费者对能源普遍服务的需求,能源行业需要千千万万个有差异化服务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也使得中国消费者拥有选择服务和服务供应商的可能。要做到这一点,中国应开放其国内能源市场,培养出数量众多的能源企业,这些能源企业既可以是国有的,也可以是国有经济占主导的,更应该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能源服务行业,通过多元的市场主体解决服务意识、市场反应和成本控制难题。

因此,解决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内外两大挑战,一方面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能源资源的开发、中国国内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核电站和长输管网电网等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更需要数量众多的能源企业提供有竞争性的、可选择的差异化能源服务,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对能源普遍服务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中国的能源独立,必须要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国内能源资源,扭转中国国内油气生产停滞不前的局面。

为此,中国在培养多种所有制能源服务企业的同时,还可以剥离能源行业垄断大企业的中国国内业务,使其解体,变成众多能提供区域化能源服务的中小企业,满足能源服务需求差异化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增强中国国内能源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保留并增强能源大企业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业务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专业从事国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能源大项目建设工作。

用市场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破解能源价格困境

通常,电价、气价和油价会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一个国家宏观政策制定面临的诸多决策难题之一。

在中国,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电价、气价和油价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当然,如果中国电价、气价和油价真的要与国际接轨,其必要前提是中国消费者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应该与国际接轨。仅从能源行业的有关数据看,国际市场接轨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2011年,中国全社会累计用电量为4.69万亿千瓦时,电力供应中火电占72.5%,水电占21.8%,风电占4.5%,核电占1.1%,其他占0.1%。当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为34.2亿吨,净进口煤炭1.68亿吨,进口煤炭占全部煤炭消费的比例仅为4.9%。这就是说,中国电价主要由煤炭、水电价格决定,而煤炭、水电价格又是以中国国内市场为主,与国际市场的关系不大。2011年,中国消费的天然气中,只有不到24%来源于国际市场,而消费的石油中则有56.8%由国际市场供应。这也就是说,在中国气价构成和决策因素中,国际市场的影响因素不应超过四分之一;而中国油价构成和决策因素中,中国国内资源的影响因素也应该占到约一半的比重。

当前,中国的发电企业、油气企业均以产品价格不到位产生亏损为由,要求涨价或要求国家补贴。事实上,导致当前这些问题和矛盾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大型能源企业通过产品价格将自己的服务质量提升、市场反应和成本控制等企业责任,转嫁给政府和全社会,而政府和社会大众又没有选择能源服务供应商的机会和可能。

反观当今美国之所以能够实现能源独立,能源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天然气和成品油价格处于较低的水平,就是得益于其国内充分竞争的能源市场。因此,要破解能源价格困境,必须从改革当前中国能源行业的体制机制着手,培养更多的市场化主体,通过市场竞争,使中国能源产品的价格回归到与资源供应来源、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水平。

投资主体多元化 篇4

政府应抓紧修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控制公立医院的增量规模,为民营医院发展预留充分的空间,让民营资本成为我国医疗资源中有效的组成部分。把民营医院在土地取得、税费优惠、城镇基本医疗保障、新农合定点以及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切实落实到位,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同时,要提高民营医院的整体水平,必须严格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切实建立民营医院的考核评价机制,做到有破有立。建议对民营医院施行“严进宽发展”,经严格审批后成立的医院,政府应给予一定扶持,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大政府监管力度,要从医疗改革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民营医院的重要意义, 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兴办多种形式的医疗机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才能有效激活医疗市场,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教授认为,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新医改应该本着公平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的介入,政府的定位是在监管而非办医。

投资主体多元化 篇5

此文发表在《中国教育博览》杂志(2004年第十期)

朱金泉

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只有尊重学生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结构,而是多元的。它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思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交际智能、自我省思智能等等。加德纳教授认为:一个小孩即使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他仍然可以显示出音乐上的才华,但他的其他智能可能很低;另一个小孩可能各种智能发展得很均衡,但没有一项是发展很高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多元智能理论首先尊重了学习主体在智力上的差别。基于这种认识,多元智能理论特别强调评价的连续性、多项度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仅仅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这就尊重了学习主体学习的差异。

第一,尊重学习主体的特殊性。俗话说:“一个荞麦三个棱,十个兄弟十个性。”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有着不同的血脉关系、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个性气质、不同的生活经历的学生呢?

1、尊重学习主体的情感性。教育者面对的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就决定了作为人的学习主体及其学习活动的情感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乐于接纳外界信息,创造欲强;相反,人在过度焦虑、心情抑郁的状态下,对问题难于作出迅速积极的反应,而且创造欲望低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才能使学习变成愉快的事,并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进而培养起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而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的获得,首先在于学生对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兴趣能够决定一个人活动的方向,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如果这种兴趣成为自觉,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除了好奇,更增加了强烈的求知欲,就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认识中获得新的发现,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追寻。因此,尊重学习和学习主体的情感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2、尊重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十个指头伸出来也不一样齐。”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尊重这种差异性则需要教师自觉的主观努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比如,对于自卑的学生,要善于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对于自负的学生,一味的表扬则容易使他们更加自负,就要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谦虚谨慎。二是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比如,对于语言智能突出的学生,就要尽力满足他们讨论、辩护的需要;对于逻辑—数学智能突出的学生,就要尽力满足他们实验、思考、探索的需要;对于肢体—运作智能突出的学生,就要尽力满足他们触觉、动手学习的需要,等等。可见,尊重的前体是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经历,了解学生的个性、气质,了解学生的智力、特长„„这才能有的放矢,对症 下药。

第二,尊重学习过程的多层次性。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而不同的学生,智力水平不一,生活经历各异,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理解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也必然各不相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时,就必须尊重学习过程的这种多层次性。

1、尊重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循序渐进是学习的一般规律,谁也不可能期望“一口吃成个胖子”。多元智能理论在这一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后设认知的历程档案模式”将认知分为客观层次、情意层次、认知层次、程序层次、后认知层次、应用层次等六个层次。客观层次的处理是对基本事实、人物、日期、步骤等等的认识;情意层次的处理是个人对所读和所学的内容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识;认知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处理,是对“理解”的理解;程序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对所学基本动力学的了解的处理,是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后认知层次的处理是学生个人对学习的内在对话的历程,是对“认知”的认知;应用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学习的统整和综合的历程。

显然,以上六个层次概括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遵循这种层进性,并力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最高层次的学习目的。

2、尊重教学评价的垂直具体性。由于学生的多元结构中,同一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不同,多元智能的发展程度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情感态度不同,所以必然导致理解和处理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不同。这样,在评价学生时,我们就避免一刀切,不搞纯粹的横向分析、概括评价,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比如,一个同学在某一时间段里,;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其语言智能的发展却相当迅速。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批评他在逻辑——数学智能方面的落后,而要首先看到他在语言智能方面的进步,并大胆地拿起表扬的武器,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帮助他走出自卑的阴影,建立自信,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足,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事实上,只有垂直具体地教学评价——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即时的和阶段性的,才有利于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全面发展,也才是科学的教学评价。

第三,尊重学习方式的多角度性。学生个性、气质、经历、智力的差异,必然导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事物、探究问题,其结果也必然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尊重教学设计的多角度性。加德纳教授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这样的见地:如果你要教重要的东西,那就决不只有一种方法来教。多元智力作为一个存货单,可能很有用途。”就是说,达到我们教学目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你要过一条河,可以架一座桥,可以造一艘船,可以乘飞机,可以游泳,等等。“条条大道通罗马”嘛!就拿语文教学来说,要教读一篇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写出课文的内容提要,可以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评价课文中的人物,可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等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指导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尊重学生智能多元的现实,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尊重主体思考的多角度性。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决定了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智力优势出发,进行自己的探索,作出自己的判断。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春》,我提出一个问题:课文最后的三个比喻句有什么作用?有的说表现了春天新、美、壮的特点,突出了春天的可爱;有的说是对全文的总结,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严谨„„指导学生学习安徒生的《皇帝新装》,分析评价人物时,多数同学看到的是皇帝和大臣的愚蠢、虚伪,有些同学却说那两个骗子其实就是英雄,他们看到了统治者的腐朽并大胆地捉弄他们、出尽了他们的洋相,怎能不是英雄呢?还有些同学说文章中的那些市民也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他们明知道皇帝什么也没穿,却不敢说出来,这不证明了他们的懦弱和麻木吗?„„可见,教师必须多换几个角度思考问题,至少要有胆识鼓励学生、发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局面。死死地抱住教学参考书不放,只能抑制甚至扼杀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北京二十二中的孙维刚老师曾经说过,他指导学生解题,总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然后跟他们一块解答,即使明知道要走进死胡同。当学生看到这种办法已经行不通时,再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重新想办法。正因为孙老师尊重了学生思考的多角度性,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不在一颗歪脖子树上吊死”,“不一条道走到黑”,所以,同一个题目,他的学生才会想出几种甚至十几种解答方法。

投资主体多元化 篇6

一、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

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口头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的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口头评价往往还会出现单调、重复、低效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不错”、“很好”这样的泛泛评价,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进行口头评价时一定要从正确的评价理念出发,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形成注重过程关注发展为中心的新的评价体系。

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但是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因此,口头评价只有与其他评价手段如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其作用。

书面评价也是教育教学中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以书面形式的正规性更能引起学生对它的关注与期盼。因而它以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特点而日益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业本中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颗鲜红的五角星,一个简单的“优秀”、“真棒”、“进步”都足以让学生激动好长时间,更不要说那一句句充满鼓励性语言的评价了。

由于书面评价的长效性,因而在使用时应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并不是表扬也要注意用语的委婉。如作业中常出现的字迹马虎,作文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畅,对其做书面评价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字迹马虎”、“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畅”等语言,而应尽量改为“字迹再工整一些,你的作业会写的更漂亮”, 本是批评的语言,换一个委婉的说法,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引发学生的反思。

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立即给予评价,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时评价能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自由的教育环境,提高了学生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要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即时评价来对学生给以及时的鼓励,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实行延迟性评价,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后,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中的评价并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应把评价权利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三、教学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亮点。学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不可能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同样的好,但每一个学生都一定有其他学生所没有的闪亮点。教师要能够慧眼识英雄,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能从各个不同的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地方。

评价中要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和表扬是教育法宝,它们对于学生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一剂兴奋剂,有了这种热情,课堂上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都能自由、和谐的发展。

评价要恰如其分。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不能毫无根据地大加评价。那种一味地“鼓励、表扬”,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好,为什么好。因此,教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投资主体多元化 篇7

1.2.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核电投资主体多元化模式

因国情不同, 我国核电产业的投资模式不能直接照搬美、日模式, 而是应该在吸收美、日“小业主、高市场化”核电投资模式优点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核电投资主体多元化模式。

(1) 在投资主体选择上, 国家要鼓励各类企业和其他组织参与投资核电项目, 积极引导各种资金进入到核电投资领域来, 促进核电项目投资的多元化。

(2) 在核电项目业主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选择上, 由于核电与电力工业的高度相关性, 应该允许中央管理的具有资金保障能力的大型发电企业集团能够进行核电项目控股。近几年来, 一些大型发电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进行核电前期准备。建立了核电管理组织机构, 进行了人员准备和培训, 开展了核电选址和保护工作。如华能集团投资的石岛湾项目、大唐集团大比例参股的宁德项目、国电集团大比例参股的漳州项目等。这些发电公司的进入符合世界核电投资的主流, 也是实现我国核电发展战略目标, 实现我国核电大发展强有力的保障。

(3) 在核电产业组织模式上, 应该摒弃“大一统”的高度集中模式, 建立起多家核电业主良性竞争。如果条件成熟, 可以建立与业主分立的专业化的核电站建设、运营管理公司, 通过服务合同, 替业主建设、运营和维护核电站。1.3核电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积极意义

1.3.1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和核电大力发展的要求

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5-2020年) 》与国防科工委《核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机制, 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推动我国核电产业大力发展, 实现我国能源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

1.3.2有利于推动核电运营安全和大众对核电的接受程度

通过投资多元化, 让核电产业高关联度企业加入核安全技术攻关, 对于其自主研发、引进吸收能力非常有效, 如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高温气冷堆技术。通过投资多元化, 将更多优秀企业的安全文化融入核电安全建设中, 其泛众化能力加强, 对破除核恐惧, 促进核电产业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1.3.3解决核电大发展资金瓶颈的最佳途径

如按照15年内新开工建设和投产的核电建设规模大致估算, 核电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总量约为9000亿人民币, 其中, 15年内项目资本金需求量为1800亿元, 平均每年要投入企业自有资金100多亿元。由此可见, 仅依靠少数企业的投资来实现这一资金需求较为困难, 资金“缺口”将制约我国核电发展。因此, 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可以为核电大力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1.3.4有利于促进发电市场的公平竞争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合理的核电调峰成本价格补偿机制, 常规电力集团承担了核电的大部分调峰成本, 造成了核电企业与常规发电企业之间不公平竞争。核电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能使常规电力集团进入核电领域, 通过自我平衡的市场调节手段来促进发电市场的公平竞争。

1.4核电项目投资多元化措施

1.4.1强化政策引导

政府积极做好核电快速发展的规划、服务、协调和监管工作。在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工作的组织实施时, 加强国有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 确保国有资本保持相对的控股地位, 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引导、带动其他社会资本的投资,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鼓励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的大型电力企业对核电项目投资进行控股。第一步, 原则上同意中央大型国有发电企业控股投资核电项目, 使其按照控股投资核电项目的要求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并明确在发电企业投资能力和厂址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可以控股投资核电项目, 以建立公平的合作环境, 保护发电企业的利益;第二步, 国家在对中央大型国有发电企业进行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审批同意其控股核电项目。与此同时, 国家也可以允许大型发电企业在没有核电运营能力前先做核电控股投资商, 将核电运营委托给有资质的核电集团运营。1.4.2完善立法体系

通过立法对我国核电发展模式进行改革, 降低核电项目投资市场准入门槛, 拓宽投资来源, 是核电投资多元化的前提保障。明确核电项目投资主体的范围, 尤其是控股股东企业的准入资质是当前我国核电项目投资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 政府应该加快与之有关的《能源法》、《核电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以保证核电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继续深化。

1.4.3健全市场机制

健全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机制, 强化利益最大化与投资增值的经营目标, 积极围绕核电大发展服务。进一步加快核电投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现有的投资咨询、项目评估、设计、审计、法律、监理、企业资信评估等机构要与政府部门脱钩, 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对其行为后果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的法人实体。同时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引导民间资本从消费领域流向核电投资。

2 核电项目控股股东准入资质研究

随着我国核电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制定一部清晰且有中国特色的核电项目控股企业准入办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建立核电项目控股企业准入资质的目的

明确核电项目控股企业的可选范围, 规范核电项目投资行为, 维护核电项目的建设秩序, 完善核电项目的安全保障体系, 促进核电行业的对外开放, 实现核电产业健康积极的发展。

2.1.1 明确投资主体的选择范围, 促进核电行业的市场化

建立核电项目控股股东准入资质认定条例, 明确核电项目控股股东的准入资质, 扩大控股股东的可选范围, 使有意愿投资核电项目的企业有章可依。一方面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核电市场投资, 另一方面保证了核电行业对外开放的安全性。

2.1.2 规范核电项目投资行为, 维护核电行业建设秩序

核电的低经营成本和高回报对社会资金有强大吸引力, 而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受到来自煤炭资源、运力、环保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大, 水电受移民费用和开发难度影响, 风电受接入及规模限制, 核电将得到大力发展。所以, 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核电市场是当前核电产业健康大力发展的首要前提。

2.1.3 完善核电项目安全保障体系, 体现安全第一原则

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产业, 积极推进核电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同时, 核电“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丝毫不能放松, 必须放在首位。所以, 核电项目控股股东准入资质认定条例的建立, 是完善核电项目安全保障体系, 实现安全第一的重要前提。

2.2 核电项目控股股东准入资质的条件

条件一:中央直管的大型国有电力企业集团或核工业企业集团。要想成为核电项目控股企业, 就必须拥有解决其投资需求、技术门槛和安全风险“三高“的综合实力。所以, 要求核电项目控股企业具有以下性质: (1) 必须是接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管理的企业; (2) 必须具有核电项目建设所需资本金和投资规模所需资金的保障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3) 熟悉电力行业, 具有成熟的电力产品市场运营经验; (4) 拥有高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感, 勇于承担社会义务;

条件二:拥有专业的组织管理机构。核电项目控股股东的专业组织管理机构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电力市场运营能力, 控制发电成本, 实现经济效益; (2) 具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和资本运营能力, 能够保证资金安全、顺畅; (3) 能建立为核电项目建造和运行决策提供咨询的专家支持体系; (4) 能塑造核安全文化氛围; (5) 建立核电项目设计、建造和主设备供货的联络渠道。

条件三:专业技术人员齐全。核电项目控股股东企业需要将建立专业化的核电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到集团战略高度。一要通过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二要实施专业化核电人才培养工程,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协调发展的核电人才队伍。

3 结束语

投资主体多元化 篇8

1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1.1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政府为建设、维护和运营高等职业教育而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价值。间接成本一方面是指由于直接成本投入而导致其他部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耗费;另一方面是指放弃其他投资项目的代价, 即该投资的机会成本。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供给, 要受政府本身财力的限制, 主要取决于其税收收入, 还取决于其财力的分配政策。由于财政资金是有限的, 而财政支出是无限的, 这样一定时期的财政资金并不能满足所有财政支出项目的需求, 也就意味着一些项目会被放弃。

此外,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会导致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干预, 干预导致的结果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低效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弱, 由此而带来的损失理应属于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间接成本。一方面, 由于政府从宏观方面难以对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效率进行量化评价, 并且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宏观效果是滞后的, 这种滞后性也就增加了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评判的难度, 而且公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中存在着非人格化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 这些都将减弱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效率的激励与监督的动力, 从而引起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低效;另一方面, 直接干预减弱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能力。政府直接干预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经营者产生非生产性激励效应, 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行为对市场反应迟钝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服务定位的非市场化, 从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效率低下。

1.2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

政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主体, 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1.2.1 经济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主要在于挖掘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潜力, 通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从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根据舒尔茨提出的按学历的收入差别和作为国民收入增长重要原因的教育收益率推算, 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亚于生产投资。可以利用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收入-中等教育毕业生的收入) /高等职业教育费用来估算高等职业教育收益率。例如, 日本参照舒尔茨的方法, 就1930-1955年这一段时间进行了推算, 结果显示, 在国民收入总额中, 约25%是由于增加教育资本而取得的。以1955年为例, 该年度国民收入约为72 985亿日元, 其中由于增加教育资本而增加的国民收入约为18 246亿日元, 而本年度国家与地方教育费用总额约为3 720亿日元, 那么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应为1∶4.9。[1]事实证明, 政府进行教育投资的重要性不亚于生产投资。

1.2.2 社会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平民教育, 对学生所进行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 一方面是提高公民素质所必需的教育,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 并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这个视角来看, 可以将高等职业教育视为公共产品, 其具有公共属性和公益性, 理所应当得到政府更多的经费投入。尽管高等职业教育所带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但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公民受教育越多, 知识越多, 其社会责任感也会越强, 从而会更积极地参加政务活动。政府加大高等职业教育投资, 还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对于同龄的群体来说, 高等教育如果仍是精英化教育, 那么将会有很多人不能从中获益, 这样就产生了教育不公平,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 高等职业教育和政府之间是互利的, 一方面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也是政府发展国力的强力保障。政府是否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和投资多少, 首先, 要看政府的财力是否允许;其次, 要看每一项投资的迫切性;第三, 要看投资的单位产出。也就是说通过对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收益分析, 政府在决策时, 既要考虑财政资金的可能性, 又要考虑财政支出的必要性和效率性。

2 社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此处将社会界定为政府和家庭 (或个人) 以外的组织, 包括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以下主要分析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企业建立员工大学或设置培训机构;企业全资或控股设立教育集团, 开设民办、公办、民营学校;企业向政府或社会主管的学校提供资助或捐赠, 与学校进行合作。

2.1 社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

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主要是指企业直接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价值以及因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而花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价值, 这个部分的成本可以用企业投资其他项目的投资报酬率来衡量。如果企业是向高等职业教育捐赠, 还会涉及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等。其中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企业放弃所捐赠的资产所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交易成本是指企业在选择搜寻捐赠对象, 进行沟通、交流与谈判活动, 以及起草契约、进行资金或资产登记并转移入册等活动需要花费的成本。

2.2 社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

2.2.1 产出增加

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提出, “以人为本理论”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人的素质对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人力资本不仅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具有特殊的生产功能:一方面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或投入要素;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要素。企业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 将会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从而使得企业产出增加。

2.2.2 降低人力资本成本

在很多情况下, 特别是现在的发展中国家, 普通劳动力的供给是充分的, 甚至是无限的, 而人力资本却是一种稀缺资源, 其稀缺性甚至超过物质资本。[1]市场上人力资本供给者的地位要比普通劳动力的供给者地位有利, 如果企业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 将会使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变为人力资本供给者, 从而降低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并且能优先获得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 进而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成本。

2.2.3 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社会支持

首先, 企业通过投资高等职业教育, 可以获得学校资产的一定使用权, 比如说冠名权、在学校内部建立经营机构、获得职业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等。其次, 通过投资使企业社会声誉提高和品牌价值增加, 扩大销售额和利润。第三, 由于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 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无形之中可以获得一个免费广告。

2.2.4 税收利益

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 符合政策导向, 可以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 从而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世界上多数国家有类似政策, 只是减免程度不同而已。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弊端是很明显的。一是投资与收益的非对称性。一方面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 受教育者能力提高之后, 不一定会成为该投资企业的员工;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学家罗森认为,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仅限于体现它的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可以随时处置自身的人力资本, 无论是直接将人力资本从企业中完全退出, 还是隐性退出, 对于企业来说, 都是难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本使用权的。二是企业投资的时间偏好率。对于一般企业来说, 企业所追求的是能够迅速实现价值的培训和教育投资, 这种培训和教育往往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生产技能而进行的, 而要使这些特定的生产技能培训投资产生效用, 前提是劳动者要有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能力。然而对于这类投资, 企业是不愿意投资的。如果能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可能会增多。

3 家庭 (或个人)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3.1 家庭 (或个人)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

家庭 (或个人)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从微观主体家庭 (或个人) 角度来看,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所付出的代价, 具体可以分为外露成本和内隐成本。

3.1.1 外露成本

“外露成本”是指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 它包括厂商支付所雇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资、所借贷款或资金的利息、租借土地、厂房的租金以及用于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工具和支付交通、能源费用等支出的总额。[2]按照该定义, 可以将家庭 (或个人)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露成本理解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家庭 (或个人) 所支出的直接费用, 主要有学费、杂费、书本费、其他学习用品费 (如文具费) , 以及由于上学带来的额外生活支出 (如食宿费、交通费、通讯费等) 。

3.1.2 内隐成本

“内隐成本”是指应计算为成本却未作货币支出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货币支出。[2]按照该定义, 可以将家庭 (或个人)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隐成本理解为私人的机会成本,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参与工作而失去的可能收入。二是因将资金投资高等职业教育而丧失了其他获益的机会, 可以用有价证券收益率来衡量。

3.2 家庭 (或个人)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

人力资本因未来导向的投资行为而形成,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发生在未来, 通常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它的成本却是发生在当前。产生的收益主要有:

3.2.1 较高的工资收入

一般来说, 个体收入水平与其所接受教育的年限正相关, 年限如果越长, 其预期的收入水平也越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与未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高中毕业生等相比, 预期的收入水平要高。甚至近年来的媒体有许多关于高职类毕业生与普通本科毕业生相比, 就业略显优势和薪资水平高的报道。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 生产、服务类企业扩张明显, 形成对高职技能类人力资本的极大需求, 这样一来, 此类人力资本需求曲线右移, 需求增加又会导致供给变动, 供给曲线也会发生右移。然而, 由于人力资本供给反应的滞后性, 供给增加幅度小于需求增加幅度, 导致此类人力资本就业形势好, 工资水平高的局面。

3.2.2 较大的职业机动性

一方面, 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更容易找到条件更为优越的工作;另一方面, 在经济不景气、面临企业裁员时也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即使失去原有工作, 再次受雇的可能性也更大, 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 这一特征将更为明显。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这样的人才正是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人才。

3.2.3 较高的生活质量

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可能影响其对消费、子女教育、健康和闲暇享受等方面的理解。消费会更加理性, 能够较合理地安排消费和积累;能够长期指导和督促子女的教育, 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会更合理, 有助于提高子女教育成功的概率;能够较为合理地在健康和闲暇享受以及劳动之间作出合理选择;甚至还可以提高个人社会声望和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

在现实中, 家庭 (或个人)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是不确定的, 也就是说该投资具有风险。投资风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风险, 二是生命意外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源于3个方面:一是人们主观认识不足;二是政策的时滞;三是遇到风险后难以变现。投资所固有的风险决定了投资决策需要考虑风险因素。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家庭 (或个人) 是否投资高等职业教育, 主要取决于其投资成本和收益以及取得收益的风险, 但成本和收益的发生时间不同, 因此, 决策时需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可以利用差额现金流量折现法来决策。差额现金流量折现法是指假设从投资时点开始到未来某时点这一段时期来考虑, 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和不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差额现金流量, 然后根据差额现金流量来计算净现值或内含报酬率等, 再根据其决策标准, 进行决策是否投资, 具体可以利用下式来计算:收益的风险可以采用两个方法来计量:一是利用肯定当量法, 将不确定的收益调整为肯定的收益;二是风险调整法, 计算折现率时将风险要求的报酬率考虑进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不同的投资主体在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时候, 将面临不同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 各自决策都要遵循一定原则。因此, 在构建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时, 必须充分考虑各主体投资决策的特殊性。

摘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投资渠道”不能满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投资的需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主体必须多元化, 具体可将投资主体分为政府、社会与家庭 (或个人) 。不同的投资主体在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时候, 将面临不同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 各自决策都要遵循一定原则。因此, 在构建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时, 必须充分考虑各投资主体决策的特殊性。

关键词:多元主体,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收益

参考文献

[1][美]约翰.M.伊万切维奇.人力资源管理[M].第11版.赵曙明,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语文教学主体多元化评价 篇9

一.改进教师评价中的不足

(一)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最终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 善于运用科学的赞美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 以亲切的话语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 我经常利用赞美的语言, 如“你的回答真棒”, “你的想法令人佩服”, “你的发言太精彩了”, 这一句句鼓励性的语言, 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形成一种驱动力。同时, 我还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 如小红花、小红星等, 并让学生把小红花、小红星张贴在班上“闪光点”的评比栏上进行积累, 到一定数量会得到物质上的奖励。这样不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评价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还让学生在评价中增强了自信。

(二) 突出评价的多样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由“重教”到“重学”, 重点评价学生怎样学, 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广度, 看学生学习的情绪是否高涨, 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是否紧张地动脑, 动口, 动手, 效果怎样来评价。我重视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 如“能读好一段话, 讲一个故事, 提一个问题, 认真完成一次作业”等都能得到表扬或小红花的奖励。由于评价的渠道多、范围广, 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更科学, 更客观, 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评价

(一) 建立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制度

学生的自我表现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学生投入学习、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与态度, 它能客观反映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制定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制度, 一方面能给学生多一点自我提醒的意识, 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他人和教师的评价促进自身的发展。自我表现评价包括评价学生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内容。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大胆质疑, 在小组学习中学会聆听, 学会尊重, 学会合作。

(二) 制作学生语文能力评价表

实施的过程中, 每教学一组新课文我就给学生发一张“学生语文能力评价表”, 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表现给予评价, 除了自评, 还让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评定。“自我评价”包括评价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早读情况、书写情况、写作情况、读书笔记等六个方面;“小组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堂上听讲、听力训练、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口语交际等五个方面。每隔三周后, 由小组长组织, 组内成员对自己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做得好的要继续发扬, 做得不够注意改正, 然后组内成员进行核实, 最后让教师给予总评, 写上鼓励性评语和根据情况奖励小红花, 待小红花积累到一定数量再进行高一级的奖励。

(三) 建立学生评价记录袋

要求学生建立评价成长记录袋, 评价的结果成为期末学生素质评价的参考依据。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这种“多元评价”的方法, 实现“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能够清楚地记录学生自己每天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 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 小组评价和教师的总评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 看到自己在群体中地位, 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并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 重视家长的评价

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篇10

一、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制约

㈠乡镇政府运行偏差乡政村治的治理架构最初设计是尽量减少行政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 以保持农民和基层组织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是, 乡政毕竟属于国家政权体系, 在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体制下, “乡政”行为更多的听命于上级政府。[1]乡镇政府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末梢地位决定了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发展目标、计划和任务最终都要乡镇政府加以贯彻、落实。这些目标、计划和任务是国家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由各级政府层层下达的, 其完成情况是衡量乡镇领导“工作实绩”、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一项主要指标。特别是目前县对乡镇领导的工作考核普遍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信访社会治安一票否决制;发展经济一票否决等“三个一票否决制”。且这三项工作都被量化为一些具体指标, 这些指标是自上而下制定的, 再逐级分解并落实任务并责任到人, 这便迫使乡镇领导及机关干部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指标, 特别是那些直接由村民负担的任务。为此, 乡镇政府必然会加强对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委会的影响和控制, 包括运用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 以保证上级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乡镇政府如此作为可谓是其所担负的特殊角色使然[2]。

㈡村委会角色错位当下村民自治所依托的乡政村治国家体制环境, 即乡镇政府所代表的政务。一般而言, 国家行政系统并不直接面对农户或农民个体, 而是通过村一级的基层自治组织去延伸政府的行政功能。如此一来, 村民委员会就不仅是一般的群众自治组织, 它在实际上扮演着既办完成国家和政府任务的代理人, 又办理管理本村事务的当家人双重角色, 承担着延伸国家行政权力和行使村民自治权力的双重功能。[3]据相关学者的调查发现, 村委会除了完成属于自治范围的工作外, 它的另一方面的工作 (约占2/3) 就是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在村委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一定的情况下, 多顾及政务势必就少顾及村务, 多顾及村务势必就少顾及政务。而在政务日益繁多的情况下, 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势必受到抑制和削弱。更进一步地说, 村委会的角色错位将引起性质上的嬗变, 即由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变成乡镇基层政府的延伸与附属物, 使得村委会出现行政化倾向, 进而出现“由于村委会并不具有行政组织的性质和地位, 也就没有行政组织的权威, 在完成行政任务时并不得心应手;村委会名义上的自治, 实际上的行政化, 又使它得不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4]的尴尬。因此, 正如国内学者景跃进所指出的那样, “只要村委会承担着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任务, 那么它们的关系就非常可能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特征, 而很难保持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性质。”[5]

㈢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关系协调困境如果说村民委员会与

乡镇政府的体制困境是一种纵向的自治权力与国家行政权力的关系困境, 那么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体制困境就是横向的自治权力配置的困境。《村组法》所明确规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由于缺乏对党支部的领导权与村委会的自治权之间的明确界定, 在实际操作中就会有较大的弹性而变得难以把握。一般而言, “在村的组织系统中, 村民委员会的权力小于村党支部, 村内事务的大政方针由党支部决定, 村委会只是执行村支部的决定而已。因此, 谈到村民自治, 自治权主要掌握在村支部手中。”而诚如有的学者指出, 在一些村委会通过选举产生, 村委会成员具有自主意识的地方, 已经出现了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意见不一致乃至相互冲突的情况。[6]在谁对使用印章有决定权, 谁是村级组织的法人代表等问题上, 两委之间常有争执。而且, 在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竞争中, 有些地方出现了村党支部地位动摇, 凝聚力和号召力下降, 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和威望不如村委会主任等现象。

㈣精英阶层行为偏差当前中国农村的重要特点是, 传统的社会关系正在解体, 现代的社会关系尚未健全, “村组法”将我国的村民自治纳入法律轨道, 使之进入了制度化运作阶段, 标志着中国农村社会秩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时也预示着这一行政的重建过程将一帆风顺。但是由于在农村地区, 缺乏实施民主自治的文化基础。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农村迅速涌现出的一批先富裕起来的经济能人, 由于其具有的特殊影响力, 在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精英们经常这样那样地介入村民自治的治理过程。在一些方面, 由于这种介入, 具有先进因素和非先进因素, 往往一些非先进性的因素致使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将发生了一定偏差。而另一方面, 由于制度最终是靠人来实施的, 没有一批农村精英来参与村民自治, 这样的村民自治只能是低层次的自治, 并不能使之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预期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少农村精英只要经济上有所作为, 就会向乡镇或城市转移, 造成农村精英群体的集体流失, 这在一定意义上, 导致对农村的带动性缺失。

㈤普通农民表决的途径普通村民在政治上是村级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者, 在经济上也是自主经营的自由主体。然而, 细碎分散的农村市场经济中, 他们既无力把握村政, 也无力把握市场。高度自由经济带来的高风险使村民感到了自身的经济脆弱性, 同时他们接受政治信息较少、利益渠道狭窄、组织化水平低, 又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在村级公共事务中的无力感。经济资源相对匮乏与地位的低下决定了普通村民在村庄决策中的“棋子”角色, 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往往得不到村庄精英赞同, 被动或主动地依附于村庄精英进入村庄管理, 且形成了一套自身经济利益与表决态度的策略性表达方式。历史事实说明, 无论农民参加什么组织, 其初衷都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获得社会归属感[8]。普通村民在失语的政治语境中, 本能地把利益诉求与政治表达更多地寄托于村庄中说得起话、办得起事的非治理精英身上, 依附于各种非正式组织乃至非法组织。这样, 村中具有一定政治意识和发言能力的非体制精英成为普通村民不可多得的利益代言人, 引导着村庄舆论和村庄政治起伏。

二、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取向

民主制度的嵌入改变了国家传统自上而下高度一元化的村治格局, 中国农村治理进入权威性自治向代表性自治转型的变革时期, 农村民主在国家强有力的推动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然而, 前文提及的现实制约, 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村庄区域中乡镇政府、村级党组织、村委会、农村精英以及普通村民在农村治理主体路径。由于制度的作用正是在于对权力进行明确的配置, 从而使较为均衡的权力配置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而, 我们试图在现有“乡政村治”基础上对政府和农民不同主体间的权力关系进行再界定, 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求弥补缺陷的方法和路径, 以期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完善来促成理性秩序的达成。

㈠规范乡镇政府行为诚然, 在中国农村处于急剧社会变迁, 且经济社会发展地区间不平衡与区域特殊性的背景下, 乡镇与村之间的利益边界与权限范围往往是模糊、变动的, 通过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往往难以清楚界定。实际上国家很难提供一个细致的关于“乡政村治”的可操作性法律, 但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 补充有关实体性特别是程序性规定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乡政村治”特别是村民自治法律的实施办法。在实施办法中, 明确划分乡镇和村的利益边界, 特别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近年来, 一些地方在贯彻《村组法》过程中, 已经制定了有关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的规则, 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基础上有机地衔接起来, 使村委会的双重角色能达到大体上的平衡。在“乡政村治”法律及其实施办法中, 可考虑增加、补充有关诸如规定非法干预村内事务的有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以维护“乡政村治”法律体系的权威, 防止村委会“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的两种不良村治倾向, 也为司法介入乡政村治矛盾和冲突打开了法律通道, 实现乡镇行政与村民自治统一于法律[9]。

㈡明确两委治理职权村委会依据法律要求行使其规定的各项村务管理权, 而党支部则依据1998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强调党支部对村务工作的核心领导权。问题恰恰在于, 村务管理权与村务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 如村务决策权、财务审批权等, 无论是《村组法》, 还是《条例》都没有就村委会和党支部具体职责权限作出明确划分并对村务工作运行机制作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界限模糊的责任权分配产生了“相互性问题”, 村支书与村主任陷入“有利的事抢着干, 没好处的事无人管”。因此合理界定“两委”的责、权、利关系, 形成职责明确、权力均衡的制度配置成为解决权责不清和相关矛盾的关键之所在。一方面, 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这是一切制度设计或制度创新的边界。村支书应从具体的村务工作中脱离出来, 把重心放在村庄规划等全局性问题上来。另一方面, 要强化村委会自治功能, 加强组织与协调职责。村委会作为村庄社区一切公共事务的承担者和组织者, 是村民自治权力的唯一载体, 只有进一步加强村委会在公共物品提供上满足村民多元需求的功能, 才能保证其职能真正履行。

鉴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人员高度重合, 甚至于合署办公的现实, 应加强村民会议特别是村民代表会议的建设, 真正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自治中的最高权威地位。建立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三者间的合作机制。村中的重大事务, 要建立由党支部决议, 村委会实施的机制, 同时也可以以提案的形式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作出最后决定, 再由村委会实施。

㈢完善非体制精英吸纳机制村庄非体制精英是处于体制精英与村民之间的群体, 他们一方面具有自利性的政治目的, 另一方面又代表着部分村民的集体利益, 其非正式权威在农村体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甚至农村体制的效能取决于体制精英与非体制精英能否取得一致。应该看到的是, 在村庄共同体中, 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村民三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统一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起一套能够有效整合三者利益的机制是关键。一方面可通过体制吸纳, 通过将经济能人、老干部等非体制精英纳入村级组织和村务管理活动中赢得他们的支持, 如将经济能人、退伍军人、农村文化人等有影响的精英分子作为后备干部, 成立村级治理顾问委员会, 邀请老干部、在外退休返村定居的国家工作人员入会, 为村庄建设出谋献策、发挥余热。另一方面可通过利益吸纳, 通过建立村民意见箱、民主议政日和干部民主评议制度, 使村民能够在村级组织体系和体制内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使这些组织成为真正代表村民利益的组织。

㈣强化村民监督机制为保证村级组织的健康运行, 就必须提高村民在治理中的参与积极性, 扩大参政议政面, 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一是规范村务公开制度, 推行村庄重大决策交由村民大会表决通过, 定期公布村庄财务开支。二是提高民主理财能力, 加强理财人员财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杜绝村级班子人员进入理财小组任职, 保证民主理财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三、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理路

㈠加强信任结构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资本成长在农村基

本资源中, 除了有土地和人力构成的经济资源外, 还潜藏着一笔丰富的社会资源, 即村庄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网络, 现代社会学者们将之称为社会资本。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是由信任、权力、社会规范等所形成的社会网络[10]。它以社会关系作为载体, 成为一种可以影响资源分配的资本, 亦有学者称之为“信任结构”。在村子里, 诚实、忠诚、信任都是这种信任结构的表现, 他们彼此对行事的规律有所把握, 对彼此的行为抱有真诚的期望, 村庄内部信任度的高度标志着一个村庄的内聚力。如果农村社会具有广泛的信任和多元的社会规范, 社会资本存量就会增加, 人们的公共理性就有可能得到加强, 广大村民选择优良精英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进而促进契约性公共权威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拥有更多社会资本并有良好人品和管理能力的精英, 更有可能被村民所选择, 从而扩大村级组织的总体动员力。不仅如此, 还可以形成高水准的合作、信任、互惠、公民参与和集体福利。横向的公民参与公民网络, 有助于参与者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同时信任可以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合作的群体中产生。所以, 加强农村信任和制度规范建设既是相互依赖和成长的需要, 又是社会资本积聚的过程。

㈡促进村庄精英系的良性成长传统社会的自我整合是在国家、精英和民众三层互动结构中通过村庄精英治理而实现的地方自治, 作为当代中国农村秩序同样需要如此架构作为社会整合的基础。因而, 应积极培植一个强有力又富有公共理性的精英阶层, 架起精英与普通村民、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国家与精英之间的平衡互动关系, 并形成有一定界域的社会结构。通过促进村庄精英的良性成长, 打造三层互动结构, 才能建构具有真正自治能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就目前村庄精英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村庄精英的数量还是多元性, 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真正有知识、有能力和高宽容度的精英系尚未形成, 加之体制内与体制外精英流动常常因为农村的利益复杂性而偏离共同目标。所以, 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体制内精英的教育培养, 使农村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同时, 还要严格规范村委会选举行为, 加强对一些势力操纵选举的打击, 促进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的良性流动。

㈢培育农民主体性在农村市场经济中, 他们既无力把握村政, 也无力把握市场。因而, 农民要具备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和能力, 就必须从高度分散的状态中组织起来。现在中国乡村中的民间团体虽然不是很多,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呈增长的趋势。如随着乡镇站所的改革, 成立的农技服务中心、城建服务中心、防疫中心等, 其工作人员不再是政府编制内的事业人员, 他们可以独立创业, 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 与政府签订合同, 承包政府发包的公共事务, 服务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一些村庄社会资本存量较大的地方, 还成立了老人协会、乐贤会等农民自组织;即便是当前乡村社会中重建和转型中的宗族, 也可以在推动中国乡村自治和政治现代化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因而, 要充分利用民间团体, 既要通过和他们合作开展项目培育其专业能力, 还要培育他们的非政府理念, 真正激发乡村社会的活力, 使有组织的普通农民成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中的重要单元。

摘要:当前学术界对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主体要素及其结构所作的探讨, 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村民自治已取得的成就和对其未来良性发展的价值期望, 更趋向于是基于现实中国民主化建设背景下进行的一种规范性的学理分析。而当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实践中的农村治理运行过程时, 则不得不注意到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状况存在着诸多制约, 且随着其发展, 这些制约力量逐渐呈现, 进而构成农村治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基于此, 本文一方面希望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求弥补缺陷的方法和路径, 以期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完善来促成理性秩序的达成, 另一方面对制度之外的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理路进行了积极的探寻。

关键词: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多元化,实践理路

参考文献

[1]徐勇.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⑷.

[2]金太军, 董磊明.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冲突及其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 2000, ⑽.

[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政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5]景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村民自治[J].中国书评, 1998, ⑸.

[6]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 1998, ⑹.

[7]郭兴华.构建和谐的中国农村社会[J].探索与争鸣, 2005, ⑵.

[8]王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J].中国农村观察, 2003, ⑶.

[9]金太军.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

公共危机多元主体协作治理 篇11

关键词:公共危机;多元主体;治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同时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危机与问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才是我国的长久发展之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2014年,云南鲁甸、景谷等地发生较强地震,我们及时高效展开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顺利推进。积极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有效防控疫情输入”。[1]面对这种公共危机我国政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随着两会的顺利召开,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样也面临风险社会的一个外部情况,政府面临的公共危机不断复杂化,加之公共危机自身具有很明显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某些危机事件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公共危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种新环境下公共危机要求的时效性与有效性,就使得任何危机的预防和解决需要整合更广泛的更有力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政府单一治理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协作治理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技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也为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协作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背景。

从公共危机的内涵我们可以知道,“公共”是相对于代表个人的或某一利益的领域,公共危机即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相对比一般的危机,公共危机带有社会影响更为甚大,涉及的范围更为广,且各种危机都可能交叉成为公共危机的根源等特征。公共危机研究的目的是为保障各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不受各种危机事件的侵害。总之,危机研究既是关注潜在的危险分析,又是寻找各种解决危险的办法,这不仅是对政府也是对整个社会组织和成员的考验。因此,在协作治理理论视角下,公共危机的参与主体——政府、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与社会公众应在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在利用各自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资源优势在应对危机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之和的治理功效,从而更加符合民主和效率的双重要求。

一、政府之间的协作

众所周知,政府是整个社会有序运作的宏观把控者,维护社会稳定是其基本的政治职能,所以政府在面对公共危机时,就要其发挥在协作治理视角下作为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优势。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分为纵向合作和横向合作,纵向合作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横向合作是指个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首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要注重权力下放,中央政府应给予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的财权和事权,地方政府才有机会和资源对公共危机进行治理,来实现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辅助,而不是过度集中,失去地方公共危机治理的独立性;其次,是政府间横向合作,这种协作主要发生在具有平等地位的地方政府或者是政府部门之间,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对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是一种很大的考验,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尚未完成全面的转型,仍存在制度或者是受地区背景影响的劣势,在进行公共危机治理时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此时就需要同级政府提供帮助与支持,来弥补其自身的缺陷,最大限度缩小危机的影响范围,减少损失。

二、政府与营利组织的协作

多年来,营利组织因其自身以营利为目的,这一特性与公共危机治理所强调的公共性有一定冲突,所以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一直被忽略,而且许多学者也将其排除在公共危机应对网络之外。因为营利组织是公共危机产生的一个最直接的责任主体,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牺牲部分公共利益来实现自身的盈利和发展,致使公共危机的负外部效应扩大化,从而企业形象和服务都会受到社会的质疑,企业信任度下降。其实,营利组织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义务的主体,除了其营利性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组织所没有的独特性,拥有更多的资源,比如专业的技术支持、众多优秀的人力资源、以及高效的组织协调,此时政府就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危机发生时,调动营利组织的积极性,利用其自身资源发挥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独特作用,比如为受灾者提供物资、资金、技术设备等援助。为避免营利组织参加的无序性,应建立相应的应援渠道,为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创造条件,而且在政府与企业的日常运行中也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从而引发公共危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就需要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进行协作,在事前和事中都能发挥作用。

三、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

从非政府组织这个名词上来说,就可以看出其是相对政府来说的,但是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界定,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非政府组织的定位还是在政府出现失灵或者外部负效应的时候出现的帮手。而近年来非营利组织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在公共危机处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第一,非政府组织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第二,非政府组织可以充分发挥中介作用与专业优势为政府危机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第三,非政府组织是社会动员的主要力量。通过平等对话来表达各自的看法和意见,最后达成一致,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非政府组织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与政府相互协作,共同治理,必要时弥补政府职能的缺陷和不足。[5]它既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又不代表政府权力,在开展社会活动以及与公众接触都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更具优势的地方,比如在事前,可以进行各种危机状态的调查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加直接和必需的危机指导。并在危机爆发时,非政府组织有专业的团队提供心理救助、进行社区建设、对特殊人群进行护理等。

四、社会公众这一特殊主体参与治理

众所周知,危机治理有其相应的治理原则,它不只是在危机发生时进行治理,而是贯穿于危机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周期,最终还要注重事后的反馈。而公民这一主体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介入可以有效弥补政府作用的失灵。首先,公众是公共危机预警的发出者,也是公共危机最直接的受害者,公众一般是危机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公众是否及时向政府职能部门发出危机预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危机处理的效果和成败。其次,公众还是很多危机事件处理的直接参与者,在危机发生时,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能力上,与他人互助是个体面对公共危机最有效的选择,这包括横向上个体公众与个体公众的互助,以及纵向上各社会组织和个体的协作。再者,社会公众也是公共危机的直接受害者,公众自身的力量也相对比较薄弱,面对危机不可估量的后果和损失,公众的自我应对意识和协作角色是很重要的。公众的危机意识和自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事前了解有关各种公共危机知识,如从权威的机构获取危机信息、对经常性的公共危机爆发有准备措施等。最后,当危机处理结束后,公众可以以危机处理反馈的形式向政府反映此次危机处理的效果,以便于以后更好地为此类危机建立相关预警机制。这些知识和危机防范措施的普及、公众反馈渠道的建立以及公众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联合机制,都需要政府这一领导者从中发挥力量,只有首先加强了个体的公共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公共危机协作治理才有可支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何学勤,陆宁.协作治理视角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主体职能研究.管理学研究.[M].2010-2(中)。

[3]马晓东,周晓丽.协作治理的内涵、动因及模式分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M].2013-12。

[4]于飞.多主体协作治理机制探析.政治研究.[M].2014-06-18。

[5]张辉,黄媛.在公共治理理念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主体体系的构建.科学论坛.[M].2012-01-18。

[6]罗振宇.协作性治理:概念界定与模式阐析.[M].2010-12-06。

[7]曼昆.经济学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01。

投资主体多元化 篇12

●开发的主力军——教师

让每个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

1. 在教学中开发资源

从专业素质上看,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倾向, 为充分开发资源, 可以让各位教师承担自己所擅长的教学内容, 进行跨班教学, 实现优势共享。另外, 有些语文教师还有专业之外的特长, 可采取选修课的形式, 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空间。

2.在交流中生成资源

教师与教师、学生、教育相关人员之间的交流能拓宽知识面, 丰富资源积累。语文教师要学会交流, 重视交流, 在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 生成新的资源。

3.在合作中激活资源

语文教师应增强合作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学科内合作, 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

例如, 在教学《莫高窟》一课前, 考虑到很多学生对莫高窟比较陌生, 而又无法带他们到实地去参观。因此, 我首先请信息技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 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敦煌莫高窟里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相关资料, 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然后又向美术老师提出建议并得到了赞同, 在五年级美术课上增设了介绍彩塑、壁画的内容。同时, 我利用网络资源, 做出精美的图片, 并配以文字说明, 在课文讲解时呈现, 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这样, 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而且深深体会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开发的生力军——学生

学生的参与、交流、碰撞能够生成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1. 交流产生资源

在合作交流中, 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交流是认识升华的阶段,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思路, 增长知识, 启迪智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宝藏”, 是一个多极的“信息源”, 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信息空间, 让他们实现资源共享。

2. 合作产生资源

例如, 在教学《夜晚的实验》一课时, 我提出问题: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看到蝙蝠在夜晚飞行, 他提出了什么问题, 是怎样提出假设并进行科学实验的,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或读书, 或记录, 或讨论, 或争辩。互帮互助让他们在知识的探究中更兴奋。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越来越频繁, 他们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开发者。与此同时, 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相互都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开发的后备军——家长

1.请家长参与开发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等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珍视和利用这些资源, 鼓励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的家庭氛围。例如, 为孩子购置一定数量的图书, 帮助孩子订一些语文报刊等。

2. 请家长参与活动

可采用“引进家长资源, 拓展学生生活经验, 形成教育合力”的做法, 如开办家长讲座, 让家长真正成为教育一员。通过发挥家长的人力资源和主观能动性, 可在班级内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健康教育”、“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等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

3. 请家长参与教学

上一篇:城镇失业下一篇:GP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