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技术与职能建筑

2024-06-26

弱电技术与职能建筑(共7篇)

弱电技术与职能建筑 篇1

电气工程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气工程就相当于是建筑项目的心脏, 而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于建筑的使用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接地, 就是将设备中的电气装置应该和地面接触的一部分和大地进行连接的金属, 而接地体就是指埋在大地之下可以和大地进行直接接触的金属。在接地装置中, 不单单只有着接地体的存在, 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物质称为接地线, 接地线就是将接地体和电气设备中各个必须进行接地的部分连接起来的一种金属导体。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之前, 进行接地设计规划时必须要进行的一项任务, 因为只有将接地规划做到最好才可能使得智能建筑的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层建筑已经不再像原来的那么稀少, 因此人们对于接地设计的安全更加的严格, 由此可知接地设计对于整个建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原则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中采用的弱电系统都是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控制的, 弱电系统接地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维护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运行, 将发生意外的风险降低到最小或者避免灾难的发生。我国的相关标准也明确指出了为了使得智能建筑得到更好的维护, 需要对于一些电位进行选择连接并且进行接地保护措施。在进行电子设备的选择过程之中, 一定要尽量选择一些能够和智能建筑相互匹配的电子设备, 这样就可以使得各个接地设计更加的完善, 从而使得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行和工作。在我国所参照的标准要求之中,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参数和指标, 工作人员都应该在进行编排的过程中按照国家的标准来进行编排, 比如说交流工作接电和直流工作接电等等, 对于这类形式的接电工作应该选择一组接地装置进行连接并且将接地的电阻调到最小值。

在国外, 由于国外的技术相对于国内来说是比较先进的, 因此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也是不相同的。在对于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中国外采取的是一种分开独立的计算机的一种电子的大地接地体作为整个设备中的接地体的一个连接点, 这种方法被称之为联合接地, 就是利用电位的连接进行的接地系统并且保证接地电阻小于一欧。这种新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给操作系统进行了简化, 也使得系统内部结构得到了简化。从国外对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 无论建筑项目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弱电系统的设计都应该使用联合接地方式, 将建筑物周围的分散地网进行相互之间的连接, 使得每个设备的接地共同使用一种接地装置。

二、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施工技术

1. 基础接地网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 每种不同的基础接地网都占据着不同的地位, 在智能建筑中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如果需要将智能建筑周围所有的分散地网进行基础连接的实施, 那么就需要选择镀锌扁钢进行连接, 将地下所有的网进行连接, 可以先将距离近的网进行连接, 然后再将一些距离比较远的网进行连接。连接扁钢一般来说埋深不应该小于零点六米, 如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之中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等, 可以适当的将埋深的深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这样就可以使得机械设备拥有足够大的空间从而更加的方便实际的施工。

2. 设备接地与连接

我国对于设备接地与连接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在相关的接地材料上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所有的接地材料都必须是铜质的材料, 对于一些混合型的材料时禁止使用的。在对于建筑内部的各种接地线进行连接的时候, 一般采取的是焊接的方式, 如果采取的方式不可以正常使用, 那么可以对连接器材进行适当的压进。如果连接点的表面是扁平的, 那么就需要注意线路的防脱情况, 一般情况下铜接线鼻子, 在将铜接线的鼻子固定好之后再加上弹簧圈。在整个设备连接安装完之后再对整个设备进行检查, 确保设备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的存在。

3. 弱电竖井

弱电竖井就是指弱电系统中竖向线路最主要最重要的路径, 其中数量和位置的确定和建立对于建筑物的大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数量和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物的大小。另外, 为了使得建筑物不受电磁的干扰, 也经常使用强电竖井的方式进行建设, 这样就会使得管道井和电梯井使用一个相同的管道。在进行弱电竖井施工的过程中, 一定要预留一部分的接地线, 这样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应对。在进行设备连接的时候, 也应该注意到弱电桥架的连接, 这样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失误的可能。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国对于智能建筑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凡武.浅析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施工技术[J].科技风, 2011, (12) :169, 171.

[2]刘薇, 于立文.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及施工方法[J].技术与市场, 2013, (6) :165.

[3]阮立刚.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计[J].科技资讯, 2006, (28) :86-87.

浅谈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篇2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趋势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一些概念

1.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内涵

1.1.1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由弱电和强电这两类构成了智能建筑电气技术。通常来讲, 建筑用电会使用至少是50Hz、220V的强电, 比如照明用电等。弱电与智能建筑主要有两种组成, 一种是低电压的电能, 分为直流和交流, 比如应急照明备用性质的电源。一种是带有数据、画面、声音的信息源, 比如计算机、电视和电话。因此,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弱电技术, 只是伴随着一些高科技弱电技术的不断进步, 该项技术的使用更加地普遍, 弱电技术的使用范围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智能化水平。

1.1.2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建筑技术跟现代化的系统集成、自动化控制、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有效统一就构成了智能化的建筑,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就是指运用在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

1.2 智能建筑和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相互关系

1.2.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是狭义上的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是狭义上的智能建筑, 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当中的智能建筑技术。智能建筑是以弱电技术作为前提条件的, 因此, 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就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该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主导的, 是达到智能建筑目的的关键技术。

1.2.2 智能弱电技术是智能建筑的内涵

在智能建筑当中, 以综合布线当作最基本的传输介质, 以计算机网络当作最主要的控制与通信方式, 以此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对建筑装置、办公自动化、通信网络等系统实施全面地管理与配置, 以创建一个装置、控制管理、网络相统一的整体性的建筑环境。在智能建筑当中不但有服务与管理的软件环境, 而且有装置的硬件环境, 它是一个整体性的建筑环境。

2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分析

2.1 配电设备

整个电气工程的中心就是配电设备, 它就跟人的心脏一样, 如果出现了任何问题, 就装置与人员就不能够正常的工作, 降低供电的稳定性。因此, 无论是从采购上, 还是在调试和安装的过程中, 都要按照一定的标准验收与施工。大楼内的低压、高压开关柜和变压器等装置都是非常先进的。然而, 在实际当中, 往往会发生低压开关柜里面的电流跟设计的值存在偏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装置与人员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 在进行监控的时候, 需要认真地检查, 跟图纸进行核对, 避免出现类似的事故。

2.2 弱电装置的功能

在大楼里面的弱电装置是比较多的, 应当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各个弱电子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通常来讲, 监管人员不能够精通各个智能化的系统, 需要在搞好线管的时候, 重点监控系统装置的功能。在签订合同的时候, 专业人员之间的竞标, 能够为系统提供更多的功能, 然而在进行施工过程中, 常常会不使用一些功能, 因此, 管理者应当加强监控。

2.3 安装母线

在运行的场地当中, 确保母线放置在一个比较干燥的地方, 避免受潮, 务必检查密集型母线的绝缘性能。在安装母线之前, 需要检查母线内全部线路的受潮湿程度, 以防止成品被损坏。母线应当跟开关的装置连接起来, 并密封好母线的连接位置。

2.4 子系统间接口

智能建筑机电装置的控制器和受控的装置间通常是互控的, 比如装置间的控制和系统间共享信息。多种控制信息网络的相互联系与系统间的报警, 都不可缺少装置和系统间或者是装置间的硬、软件联系, 都不可缺少对接口实施处理, 以确保能够稳定地运行, 然而, 常常会由于技术标准不一样和对系统的需要不清楚, 各个承包商子系统间接口的界面不一样和技术不够发达, 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

2.5 计算机网络系统

该系统是由信息资源、主机、路由器等多个部分组成的, 利用该系统可以创建远程数据的通信网, 以跟国内外进行联系, 达到共享资源的目的。

3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仍然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 并使用系统集成的技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管理方面, 将会使用人体识别和智能卡的技术; (2) 共享性的网络管理技术可以在以后的智能建筑当中实现, 换言之, 利用计算机、场地的总线、网络的总线和web技术的三层结构达到智能建筑的功能、软件界面和网络等的集成, 从而能够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对智能建筑里面的一切装置进行科学地监管; (3) 在弱电技术持续进步的前提下, 智能建筑能够使用越来越多的通信网络、整体布线、建筑装置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等系统以满足人类的日常生活标准, 这必将是未来建设智能建筑的主导方向。最终, 智能建筑在弱电技术的支持下能够达到图形、视频、声音等的统一使用; (4)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当中的通信技术也在持续地进步, 伴随着ATM与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的不断进步, 智能建筑通讯还是会朝着网络化、高速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5) 越来越多的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将会运用到以后的智能建筑弱电领域, 并进一步地健全智能建筑的办公、通讯、安全等功能, 利用提高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信息与通信的网络系统能力能够建成技术含量更高的建筑集成管理系统, 且能够建成符合我国人类居住条件的楼宇管理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化的弱电技术在在智能建筑当中的运用就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它是指具备现实意义的智能建筑技术, 它也是21世纪建筑行业当中的高科技, 它是一种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技术。建筑智能化档次与级别的高低直接受到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在建筑行业运用程度的影响, 职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刘福生.简述智能建筑中的弱电工程综合布线[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7) .

弱电技术与职能建筑 篇3

1、楼宇操作系统。

实际上我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起步相比于其它发达国家来说是晚的, 以至于我们在楼层建筑体系、建筑架构、管理与控制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是我国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技术还是取得了不错的进步和发展。其中一个就是建筑中的楼宇操作系统, 包括了能源管理、运行维护控制和建筑周期等方面, 这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具质量的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人员量, 真正地实现优化的管理。另外由于智能化的运行模式能够开展认证管理, 因此在建筑运行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综合布线系统。

该系统是起始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 借助这种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通信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等, 并且还能够将语音、信息和视像等方面进行融合, 所以其线路是相当复杂的。而综合布线系统便可以将智能建筑和外部的网络系统或者是终端进行连接, 这也是智能建筑弱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火灾警报系统。

火灾警报系统是运用很广泛的一种弱点技术, 主要是将灭火的设备和通信设备进行连接, 并且形成可控性的安全网络, 功能丰富, 有自动化灭火、相关档案管理、自动化劲爆等。火灾警报系统的电源控制有两个, 一个是220伏特的, 另一个事24伏特蓄电池组, 在警报系统控制器和探测器之间只有两条总线, 并且这两条总线是并联的关系, 既可以发送火灾的警报信号, 又能将这些信号输出, 从而进行记忆存储和电源故障的检查, 真正地提高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质量。

4、无线局域网。

这种技术的成本比较低, 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当前主要是借助无线局域网络来完成建筑内部的电子商务工作, 而且在建筑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获得无线的讯息, 完成远程服务。

5、有线电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完成有线传输网络, 并且将所接收到的各种电视信号进行适当地调整, 借助混合器来混合信号, 输送到干线上。也可以把频道电视信号转变到其它的信号, 按照该频道的情况来处理。不过若干线的传输距离过长, 就可能会出现信号衰减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增加导频信号发生器, 完成自动增益和自动斜率的控制。

6、传感器与控制技术。

在智能更加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建筑中, 对建筑的实际控制难度是很大的, 这就需要建筑有传感器与控制技术, 通过该技术来分析传感器的数据信息, 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另外智能建筑消防警报系统也包括了自动化广播、自动化报警和对讲等方面。实质上感应器与控制系统能够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起到引导作用。

7、防雷系统。

智能建筑比较常用的防雷系统主要是避雷针, 另外还有通过内接地网来进行防雷。内接地网的装置是将闪电的电流引入地面, 这种针对直击雷来说, 均压是相当关键的, 这样才能对闪电电流的通道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来讲, 除了直击雷电之外, 最严重的是二次效应, 所谓二次效应是指电磁感应雷与静电感应雷结合所产生的电磁脉冲, 这进而会形成一定的电磁场, 使得建筑金属形成感应的电流, 这必须引起重视。

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简析

首先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未来更多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现建筑自身的通讯、控制、安全等各项功能, 使得集成管理体系更加高效;其次未来的智能建筑通讯方式中更加关注数字化和宽带化等发展趋势, 将高速化、网络化的通信技术应用其中;第三是智能建筑系统已经逐渐向三网融合的方式发展, 其构建的信息平台将会相互连通, 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共享。智能建筑在弱电系统中越来越趋向于完全自动化, 最终实现数据信息、语音音频、图像视频集为一体的弱点技术综合体。另外未来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也趋于开放式的网络控制方式, 在安全管理方面区域人性化。

结束语:总之, 智能建筑在采取弱电系统时, 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紧密型, 这对于整个智能建筑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在安装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时, 务必要对安装的质量和水平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实现有关专业的相互协作, 从而使智能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性能。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应用进程, 促进高层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冯立业.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 2008.

[2]韩玮.某城市综合体弱电智能化工程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梁阿亮.高层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 02:241.

[4]孙鹏.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 23:248.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篇4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及其质量控制, 是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与探讨。

1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要点

(1) 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

准确把握工程的设计标准和系统的功能定位, 从功能需求出发, 使总体设计能够反映具体工程的功能特色。

(2) 弱电承包商的选择。

目前, 由系统集成商 (主承包商) 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工程运作模式较多。从某种意义上讲, 系统集成商是技术能力、工程管理、组织能力三者的有机“集成”。选择一个称职的主承包商 (集成商) 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3) 弱电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

虽然弱电工程的开通运行是工程成功的重要标志, 但智能化建筑要以实现其功能和获得投资回报作为最终目标。弱电工程在通过了验收、评估后, 系统维护和管理成为实现工程目标的重要保证。

2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管理重点

2.1 技术管理

(1) 弱电工程界面的确定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 也是弱电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工程界面的确定通常包括:设备材料供应界面、系统技术界面、设计界面以及施工界面的确定。

在工程实施前, 应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 确定弱电项目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 确定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界面, 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上述界面进行修改调整和再确认。

(2) 做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 保证弱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在施工前, 通过对弱电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 以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施工图三者一致。即监控点表的每一个监控点在图纸上必须有反映, 其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与图纸、设备清单一致, 而且与受控点或监测点的接口匹配。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方面的完整性, 并符合接口界面、联动、信息通讯接口技术参数的要求。

2.2 工程管理

(1) 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

弱电工程往往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 在工程现场应与各专业密切配合, 尤其在阀门、流量计、水管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等, 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2) 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与验收。

由于弱电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 因而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完毕, 应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 应按照隐蔽工程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 并填写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 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分清责任, 避免相互推诿, 确保工程质量。

3 智能化建筑施工及验收的规定

目前, 弱电工程的施工尚无国家标准, 可参照GB 50307—2002《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和一些地方性标准执行。

3.1 电气线敷设与接地系统

除了对支架安装以及线槽、电线、管线、线缆 (电线、电缆、光纤) 的敷设、电源设备及接地系统安装的常规要求之外, 规范还强调电源线应与信号线及控制电缆分槽、分管敷设。接地系统除有特殊要求外, 可以共用一个接地体, 但弱电系统接地干线应当与强电接地干线分开。此外,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

3.2 智能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BAS)

规范规定了系统设备 (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 、系统输入设备 (各类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 、输出设备 (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等执行机构) 的安装方式、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还规定了系统中DDC、新风机、空气处理机、送排风、冷热源设备、VAV末端设备、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 (水泵、水箱、水池等) 、变配电与照明设备等单体设备的调试程序、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要求, 并按照BAS系统验收标准的规定进行系统调试与验收。

3.3 安全防范系统

规范明确了该系统由防盗、防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访客与报警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7个子系统组成;规定了各类入侵探测器、摄像机、云台、解码器、监视器、对讲设备、巡更信息钮 (开关) 、读卡机、感应线圈、机架、主控制设备 (台) 的安装要求、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同时分别规定了上述各子系统单体设备及系统的调试和验收的基本要求、顺序、技术验收和系统验收标准。

3.4 智能化建筑通讯自动化系统

规范规定了该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的工作流程, 包括对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交验、初验测试、移交、割接准备、割接、试运转验收测试等内容, 其他项目均按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进行系统验收测试和最终验收。其中, 设备安装的要求包括机柜、机台、外围终端设备、配线架 (MDF、ZDF) 、信息插座、线缆终端、光纤芯线终端、VSAT端站天线及其防雷接地、电源设备 (UPS) 等;系统测试和初验测试包括光缆线路、SDH光缆传输设备、远端模块、程控用户交换机、V5接入网设备、数字数据网、DDN节点机、会议电视系统、VSAT端站、通讯电源 (直流电源) 、结构化布线的测试和初验项目及标准。

3.5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规范明确了各类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按钮、接口模块 (输入输出、切换、隔离等) 、报警控制器、楼层显示器等设备的安装要求、主备电源的调试、火灾自动报警功能的检查、探测器的报警测试以及控制设备的联动调试, 包括消火栓系统、喷水灭火系统、泡沫及干粉灭火系统及联动控制设备 (包括消防电源、切换、电梯、防火卷帘门、空调机、防火门、防烟与排烟风机等) 、报警及通讯检测和系统验收测试项目抽检范围以及验收标准。

3.6 办公自动化系统

规范确定了智能化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型, 规定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和测试, 包括交换机、广域网、接入设备路由器、网络集线器、网络软件的安装与测试、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安装与测试、应用软件的安装验收和系统测试以及系统验收内容、方法、单项合格及综合合格的判定依据。

4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

4.1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 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 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 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关系等;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情况, 确保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 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一致。

4.2 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

按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并严格执行依据施工工艺框图制定的质量保证体系;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 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并填写调试记录。

4.3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前进行文档检查, 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 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各项测试数据, 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经相关部门确认;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5 结语

弱电技术与职能建筑 篇5

1 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设计前准备工作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在设计之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又常常被设计师忽视。设计方案的确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以业主的实际需求确定方案是最基本的原则。弱电系统在设计前必须针对业主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分析, 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初步的设计方案, 同时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所以, 设计师应该针对业主的实际需求与业主进行反复沟通, 理性分析业主需求的可行性、科学性, 不断调整设计方案, 从而形成更科学具体、符合业主需求的设计方案。弱电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就是在对业主的实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对建筑弱电系统进行设计, 对整个系统以及各个环节在规模上以及性能上都要进行论证, 再做可行性评估。初步的设计方案主要是从业主的实际要求出发的, 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就是对弱电系统的技术性以及必须性等要求做出科学的分析。

1.2 总体设计

在确定了设计方案并通过可行性分析之后就是弱电系统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仍是本着从业主的实际需求出发, 综合考虑, 并根据实际经济因素以及实际情况等确定最后的总体设计方案。在确定总体设计方案时, 设计师应该针对设计的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全面分析, 以提高建筑弱电系统的实用性。总体设计在尽可能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的同时, 设计师还要按相关的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并且要符合系统平面布置的具体要求, 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2 弱电系统的关键设计

2.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是整个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 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弱电监控系统以及语音通信, 例如建筑物设备间的光缆系统、建筑物内的弱电布线系统以及主设备到子设备间的汇接光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是最核心的中枢系统。一般情况下, 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由于包括的范围非常广, 是由不同的单位来设计和施工的, 系统之间缺乏联系性, 所以当业主需要搬迁的时候就要对整个线缆进行重新布置, 不同型号的接头和插座都需要重新购置。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改变这一问题而出现的, 将建筑物内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高质量的标准化的材料, 减少了搬迁时需要对接头或者插座进行配号, 同时, 还使用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对信息系统和语音系统进行综合处理, 使各个子系统在建筑物内可以更好的传输, 具有更加灵活的优点。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该是针对具体工程实际基础情况进行设计。由于智能建筑的多功能性, 综合布线设计在设计时应该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的使用目的来设计, 充分表现其灵活性的特点。在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时, 首先设计主干线布线, 并且在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上都要预留一定的布线, 那么在第二次装修的时候就可以对子系统进行重新布线。综合布线的主干网络传输介质都应该使用光缆, 在竣工后要认真验收。

2.2 建筑自控系统设计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节能环保在建筑行业行为规范中势在必行, 建筑自控系统就是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智能建筑中的供电系统、空调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等都是属于建筑自控系统。建筑自控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不能一味的追求降低成本, 最为关键的是要稳定可靠, 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为建筑物的正常运营提供保证。建筑自控系统的设计可以通过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来实现。公共广播系统的作用在于当发生火灾事故的时候可以在最紧急的情况下利用广播传送信息, 广播主机一般是在紧急情况出现时自动切换到紧急广播状态。公共广播系统在相关的区域配置了音量控制器, 可以实现对声音大小的控制, 同时, 音量控制器还具有消防强切功能, 在发生火灾的时候音量不会受到控制。紧急广播系统在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的时候可受控于消防联动信号, 控制器会强行把制定的区域广播切换到紧急广播的信号, 自动发送预先录制好的紧急疏散广播, 对事故发生现场输送疏散指令。

2.3防雷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随着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能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 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弱点设计时必须考虑雷击等自然灾害, 针对实际情况做防雷系统的设计。防雷系统的设计应该从过电流过电压保护、屏蔽隔离以及均衡点位等方面实现, 有原本单一的防护转变为系统保护, 提高其防雷击的能力。防雷系统在设计时, 应该对屋顶的避雷针、接闪网等作为接闪装置, 利用建筑物的结构, 以建筑物的基础地梁钢筋等作为接地装置, 并充分利用接地线, 用接地线将他们很好的焊接在一起。屋面所有的金属外壳等都应该和接闪装置进行连接, 将建筑物的外墙金属的金属构件与引下线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在智能建筑物内, 智能系统的所有设备金属外壳和管道等应该与总等电位相连。配电系统的高压柜或者低压柜安装避雷针的同时, 在智能系统的电源箱或者信号箱中安装电涌保护器。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人们在追求建筑智能化的同时对建筑的安全防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电子监控系统以及数码电子监控系统等, 而其中最关键的设计系统为防盗报警系统和摄像监控系统。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所, 摄像监控系统以及防盗报警系统的运用更为普及, 通常是在建筑的出入口通道以及重要的办公室等安装,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所有的监视空间都应该按照其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摄像机进行监控, 减少监控死角的现象, 系统录像应该选择数字硬盘刻录机。

3 结束语

弱电技术与职能建筑 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工程管理,施工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在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配套的弱电项目也越来越多。弱电项目系统所包含的电话、宽带、有线电视、家居智能化、消防等专业属于不同运营商或工程商实施, 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且过程复杂。要使一个功能完善、设计良好的弱电系统得到完美的体现, 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不仅要求对弱电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各个子系统的互联、系统中的各种接口与工作界面有全面的了解, 而且应该把握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 如系统设计、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界面、施工规范、施工协调等。

一、加强对弱电工程系统设计的管理

(一) 设计合理的弱电工程实施方案

对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使用功能、服务功能、物业管理方式作尽可能深入的分析, 从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上综合考虑, 对弱电工程的实施作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从总体设计开始, 设计人员应根据用户需求书和规划设计方案, 考虑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社会条件, 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

(二) 对设计方案进行探讨论证

要求设计方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都要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同时与设计院就各个子系统的监控对象、监控方法、设备数量、系统结构和布局、预算费用, 特别是在降低造价、节约投资上进行深入的讨论, 对建设方有较大分歧的设计, 要组织专题论证。

(三) 重视设计图纸会审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是否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 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情况, 确保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 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一致。会审图纸后形成纪要, 由设计、建设、施工三方共同签字, 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技术文件。

二、加强对弱电工程系统实施中的技术管理

(一) 加强弱电工程界面的技术管理

在工程实施前, 应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 确定弱电项目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 确定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界面, 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上述界面进行修改调整和再确认。

(二) 做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工作

在施工前, 通过对弱电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 以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施工图三者一致, 即监控点表的每一个监控点在图纸上必须有反映, 其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与图纸、设备清单一致, 而且与受控点或监测点的接口匹配。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方面的完整性, 并符合接口界面、联动、信息通讯接口技术参数的要求, 从而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

(三) 加强对弱电招标及合同的管理

招标的需求说明与技术要求, 先由弱电专业工程师讨论、初定稿, 然后组织由强电工程师等参加的协调会。签承包合同时, 要签一份详细的技术协议, 要统筹安排弱电各个系统的招标时间, 确保各系统有条不紊施工。系统调试前进行文档检查, 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 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各项测试数据, 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经相关部门确认。

三、弱电工程实施中的施工质量管理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是单件的、非重复产品。它的质量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一次性全部满足规定要求, 因而格外需要加强对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 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 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技术方案) 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 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 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 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 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二) 重视各个子系统的施工质量管理

与建筑土建、装饰施工密切相关的弱电子系统主要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卡系统、背景音响和紧急广播系统、卫星与有线电视系统等。在弱电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不仅要注重各子系统的使用功能, 也要重视观感验收。例如, 在放于弱电井的控制箱内接线应整齐;在室内, 各子系统的信息面板应排列有序, 标识明确。同时, 应依据各系统平面管线敷设图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

(三) 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涉及的材料、器件、设备种类多, 技术要求严格。因此, 在有依据的条件下, 应按照规范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 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 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于工程之外。如镀锌钢管的壁厚, 厚管不小于2.5mm, 薄管不小于1.5mm, 镀锌层应完好, 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 一般采用重型管, 必须是阻燃型。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或对质量保证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 需进行抽检;对进口设备器材要有明确产地证明资料和海关商检证明文件。每次进材料都应填报审表, 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

(四) 保证管线施工的质量

管线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弱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管线安装包括线缆的走向、线槽和分线盒的安装位置、桥架及线管的材料和材料说明、安装要求等。此外, 对施工界面也要作必要的说明, 例如, 安装单位负责所有管道、出线盒、桥架和线槽等的安装, 而弱电分包单位负责线缆穿线及布线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施工。弱电管线施工伊始, 监理首先要对各专业施工图进行会审。在了解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组织各专业管线预排, 画出各种管线位置图, 同时要根据工程总进度确定各系统施工的顺序和搭接方式, 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管线施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置于同一管路内。

2. 综合布线穿线时要求用力均匀, 线一旦打弯, 立即停止拉动, 解绕后再继续, 尽量减少双绞密度破坏而影响传输速度

3. 布管时接头不能有毛刺, 以免穿线时划伤线;管拐弯时, 弯度要达到要求;安装桥架时要求接头处不能有明显高差, 以防拉线时增加阻力挂坏线缆;竖向桥架与横向桥架交接处作防护处理, 以免串线时破坏线缆或线缆在此受力太大而折断。

4. 各弱电系统的传输线路要进行标识, 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 对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颜色要一致, 接线端子应有标号。强、弱电系统的管线要保持间距, 以防干扰。

5. 为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 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 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过3条, 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

6. 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牢固、紧密, 要防止堵塞, 绑扎必须牢固。

7. 住宅部分的墙体上一般均有开关和插座, 墙体定位必须准确。

(五) 接地系统的施工安全

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对建筑的安全非常重要, 要检查是否漏焊, 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处都要仔细检查, 确保工程质量。

(六) 系统调试

要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 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 记录、检查、确认按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提出措施, 并经相关部分确认, 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四、弱电工程系统实施中的工程管理

(一) 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

弱电工程往往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 在工程现场应与各专业密切配合, 如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 必须与装饰工程密切配合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 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和验收。尤其在阀门、流量计、水管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等, 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二) 加强对弱电工程的监理

建筑智能弱电工程技术含量高、涉及专业广、分支系统多。因此, 要突出目标管理的要求, 保证智能弱电工程建设成果, 就应选择有资质、实力强、专业配套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监理方应有专业的弱电监理工程师, 建设方对其学历、职称、资质等进行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否决。监理方应定期向建设方提交监理工作计划。对重要工序的监理要事先向建设方通报, 或通知建设方参加检测验收。对隐埋线管、线槽, 在实施前, 监理工程师、弱电工程负责人, 要在现场督察、核对, 保证不漏不少、材料合格。同时还应严把工程质量关, 落实监理制度, 使工程各个阶段和技术管理有专人负责。

(三) 加强对竣工验收和移交的管理

竣工验收和移交是质量保障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工程正式验收前, 由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 检查有关的技术资料、工程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好。再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和由建设单位申报当地主管部门进行验收。验收时应成立项目验收小组, 验收小组应对验收测试进行分析, 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对需要返修、返工的工程应责成其及时整改, 整改后再对系统进行全部或部分验收, 直至合格。弱电系统移交前实施培训。系统集成商应向建设方报告培训实施情况, 应对受训人员独立工作能力作出客观评判, 保证工程移交后受训人员能胜任上岗。

五、结语

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及计算机控制通信和设备自动化管理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智能化建筑工程, 合理的设计是工程实施的前提;工程实施是实现智能建筑的功能的关键;系统集成商的选择、以确定的工程界面为实施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要素。同时, 还须与工程的土建、装饰施工很好地配合, 从而使建筑在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方面得到优化, 真正达到安全、高效、舒适和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金福.浅议弱电系统工程在智能建筑中的施工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9) .

[2]王光炎.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与验收[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8, (1) .

[3]赵璐.论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的管理[J].四川建筑, 2005, (5) .

[4]张宏平, 曾陈红.浅析楼宇智能弱电系统的应用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 2007, (3) .

[5]施清.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监理措施[J].建设监理, 2007, (5) .

弱电技术与职能建筑 篇7

1 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管理维护的现状

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对维持建筑正常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特别是在质量保障上, 存在不少漏洞, 这给住户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根据实际施工和设计情况, 在建筑工程中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不够

弱电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 是住户用电和其他电气设备实现控制的重要保障。在安装弱电系统过程中, 由于安装工人缺乏专业的知识以及规范化的操作, 安装施工过程缺乏规范性, 导致出现排线错误、线型达不到要求、控制开关接线错误等问题, 给用户留下了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无法保障弱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比如, 如果在控制室内的自动报警系统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 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 报警系统无法及时报警或者是触发自动灭火装置, 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管控不到位, 给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1.2 管理维护措施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造成系统不稳定以及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措施。在一个建筑系统中, 弱电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系统性强、系统内部控件关联度高的特点。所以, 在对弱电系统进行维护过程中, 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系统化的维护, 不能够局限于一个部件的更换和维护, 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性。目前, 大多数建筑工程的弱电系统只是进行局部管理, 而且各个分部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缺乏系统性的维护。同时, 在发生问题之后才会进行检查和维护, 使得对系统的管理缺乏科学性, 系统的故障率比较高、可适用性比较差, 随着维护次数的增强, 系统整体稳定性不但没有得到提高, 反而由于各个部件之间的不协调, 使得系统稳定性逐渐下降, 并没有体现系统维护的效果和作用。

同时, 在对系统维护是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很多建筑工程中对弱电系统维护的技术规范都是地方性的规范, 甚至各个单位的技术标准都不同, 并没有在管过范围能详细的对弱电集成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进行分类和规范, 导致在系统维护过程中, 没有具体的规范作为参考, 安装和维护无法满足用户要求。

1.3 检测系统硬件不足

当前, 大多数对弱电系统的检测、维护都是人工操作, 效率低下, 无法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维修周期过长, 而且维修后的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自动化的监测系统。检测系统硬件不足导致了维修效率低下, 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所以,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系统中弱电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需要加强检测系统的硬件设施, 增大资金的投入, 提高检测设备的整体性能。

1.4 缺乏专业性的维护和管理人才

目前, 我国在弱电维护和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比较匮乏, 管理和维护的人员自身素质不高。造成这种想象原因是由于我国在弱电施工质量监控和维护方面的技术教育起步机比较晚, 而且相关机构对这方面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 发展水平跟不上社会进步。

2 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措施分析

2.1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力度

施工阶段是弱电系统管理的重要阶段和源头, 如果想要提高弱电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必须从施工方面入手, 严格控制弱电系统的施工质量。首先, 在施工设计过程中,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实际需求, 合理、科学的设计弱电系统。而且, 也要考虑建筑的具体功能、指标, 从而保障弱电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其次,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 不能擅自更改线路与更换线路型号。在系统的供货、安装、接线以及系统调试阶段, 都要按要求进行, 而且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各阶段的监督和管理, 从保障选材质量和安装科学、合理两方面入手, 把握系统安装的整体可靠性。最后, 管理部门要注意调节各部门的职能, 而且要对各个系统的工作进行沟通, 从整体上把握弱电系统的稳定性。比如, 施工过程中, 需要协调好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 以及各种开关和排水系统之间的关系, 各个安装部门要从整体考虑, 做好弱电系统施工质量的控制。此外, 在验收过程中, 要结合设计图纸、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建筑用途等多个方面进行。

2.2 建立科学化的管理程序

管理有效性的提高必须依托健全和科学化的管理程序来完成, 如果没有科学化的管理程序, 则无法保障管理的秩序性和规范性。首先, 对维护管理周期做明确的规定, 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 合理制定维护周期。所制定的周期要符合建筑工程弱电系统要求, 既不能够太长也不能够太短, 并且要制定责任人制度, 明确责任制。建立日常巡查制以及巡查程序, 一切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其次, 要考虑管理和维护的综合性, 加强局部监控、检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性维护。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进行系统检测和维护, 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最后, 要按要求做好检测记录, 各测量点和测量数据要准确记录, 并要记录相应的时间以及外部环境, 为系统的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

2.3 引进专业检测设备

传统手工检测在效率上和准确性上都无法和相应的机械设备相比, 应该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实现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各种设备的更新非常快, 而且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应该及时更换弱电系统中的相应监控和检测设备。一方面可以提高相应检测的工作效率, 提高其检测准确性, 从而更好地保护弱电系统稳定性。另一方面, 自动化的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漏洞以及设备故障, 从而及时把故障排除, 极大地缩短了维修周期, 提高维护和管理质量。

2.4 提高维修和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管理和维修团队的整体专业素质决定了相应工作的效果, 企业机关等可以和高校合作, 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一方面可以解决高校师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人才, 使得高校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引进人才的同时, 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考核, 特别是弱电领域的维修技能, 确保高素质人才的引进。而弱电系统的管理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 而且要具备弱电维修的专业知识, 可以从相关的技术人员中挑选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企业也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在岗培训, 利用在职教育的方式, 提高其技术能力, 从而适应新时代下科技和设备的发展变化。

3 结束语

加强对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加强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保障弱电系统的稳定, 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建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建筑工程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而智能化建筑系统中最为主要和基础的部分则为弱点系统的智能化。加强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提高其先进性, 是增强建筑系统智能化的必然要求。弱电系统是与用户直接联系的系统, 如何对系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 提高系统运行能力, 才能够优化建筑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性能。

关键词:建筑系统,弱电系统,管理与维护

参考文献

[1]胡文迪.浅谈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23) :2642-2643.

上一篇:预付费电子电能表下一篇:NOSA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