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精选12篇)
中职音乐 篇1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音乐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 是中职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音乐老师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呢?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兴趣培养、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等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一首歌曲的歌词着手, 让学生先分析歌词的含义, 感受创作歌词人当时的内心感受, 以及创作歌词时的时代背景等,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生动地表达情感, 到底用什么形式最大限度地表达情感呢?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一起思考这个问题, 要学会把握学生的心理, 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歌曲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到底他们对什么歌曲感兴趣呢? 要考虑学生所处的时代, 了解他们喜欢的歌星, 对上课前所要使用的曲目进行筛选, 从而让课堂和学生产生共鸣。
有一次,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公开课, 课前我为了能够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 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非常详细的课前调查,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 我精选了大部分同学喜欢的歌曲, 还遵从“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主动参与”的理念, 用“啦啦歌”律动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节奏明快、轻松、活泼的音乐声中感受音乐课堂, 学生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随着音乐跳着自己喜欢的舞蹈, 有的和着音乐拍手跺脚, 还有的默默沉思着。 看到他们脸上愉悦的笑容, 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我所设计的音乐课堂, 就让他们尽情享受音乐吧。
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是指音乐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一种愉悦, 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一种对人生的感悟, 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中职音乐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让学生对歌词进行深入分析, 让他们分析歌词本身包含的情感, 然后让他们思考如何表达这种情感, 采取什么样的音乐形式恰到好处, 最后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方式表达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 采用多媒体形式开展音乐教学,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这种方式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接受、吸收音乐知识, 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增强音乐教育的愉悦性。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音乐教学, 是每个音乐老师都要学会掌握的一门技术, 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生动直观。 音乐本身是一门融合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学科, 老师在向学生教授一些乐理知识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思考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我们必须为他们的想象提供大量的素材支撑, 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 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为他们展示大量素材, 让他们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中充分地发挥想象。 还可以放映教学录像带, 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 听得清清楚楚, 这样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而且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二、积极创造学生参与的课堂
一旦有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 我们就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积极参与的机会, 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 老师要学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 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的机会。
在一次给学生绘画作品的展览过程中, 我们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积极参与。 学生在感受我们提供的乐曲之后开展绘画创作, 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 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为下一步创作绘画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图像。 这种教育方式, 学生不仅在听歌的过程中感受了, 而且非常容易接受。 尤其是同班同学的或者是同龄人的绘画作品展览, 在某种程度上, 学生都爱看, 还可以知道别人心里的想法, 加深学生的欣赏记忆。
让学生学会评价, 可以使得他们在“说”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 为了提高中职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我们必须让学生也参与课堂评价, 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过程就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 在中职一年级, 我们一般以师生互评为主。 在这里, “真好听、我也喜欢”始终是学生得到的评价。 中职二年级, 我们一般可以学生互评为主, 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 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认知表现出来, 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点拨。 时间长了, 我们基本上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强化他们的优点。 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我们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 就可以及时跟小组成员或者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在中职音乐教学过程中, 我们将从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着手, 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 从而打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让合作学习在中职音乐课堂上开花结果。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需要所有从事中职音乐教师的老师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究, 相信它必将给音乐课堂增添活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音乐是一种能够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 音乐教师怎样通过音乐课堂增加学生对未来人生的感悟, 通过音乐指导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怎样很好地把握音乐课堂, 和学生产生共鸣呢?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音乐教学,教学方法
中职音乐 篇2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21-0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还在追求精神文化需求。所以,音乐作为精神文化需求之一,逐渐地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中职音乐教学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又由于流行音乐深受大众的喜爱,所以现代教育正在考虑如何将流行音乐与中职音乐教学完美地融合。因此,对流行音乐的基本概述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合流行音乐的必要性,以及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合流行音乐的具体措施,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清楚明白的。
一、流行音乐的概述
1、流行音乐的含义
流行音乐是随着中国的市场不断发展起来的,其实质就是商品音乐,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在艺术的造诣上,相对于古典音乐和戏曲等便会有一些差距。但是,它具有通俗易懂、节奏整齐、曲调平和、语言简洁等优点,正好符合人们的爱好。基于此,它们会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得到学生们的追捧。
2、流行音乐的特点
一是具有社会性。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音乐才会显现出其作用。比如,紧张工作的白领们在工作之余,欣赏一下轻松的爵士乐,必定会让他们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
二是具有通俗易懂的特性。由于流行音乐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所以其很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而且,它们的曲调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容易被人们传唱。
三是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由于流行音乐大致上的创作是反映当时的情况,所以其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被人们遗忘。
四是具有很强的新奇性。由于流行音乐需要不断地满足大众的需求,迎合大众的口味,所以流行音乐必须要不断地变换形式,从而得到大众追捧。
二、流行音乐融入到中职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处在青春期,因为流行音乐的大众化、潮流化,这些中职学生对其有很强的追捧欲望。加之流行音乐中含有对于感情的向往等,这些正好是这些中职学生现在的心态,所以很自然的许多中职学生对流行音乐非常喜爱。所以,将流行音乐融入到中职音乐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举措,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起来,而且也可以提升起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后,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自身的状况进行培养。
三、流行音乐融合到中职音乐教学的具体措施
1、将音乐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进行有效地转变
虽然流行音乐具有一定的缺点,但是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排斥它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将流行音乐融入到中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会变得更加严格。如果教师不能摒弃对流行音乐的偏见,必将会与时代脱轨。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从而提高其音乐欣赏水平,紧跟时代的步伐。此外,教师在任教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态,与学生一起对流行音乐有进一步的接触,从而培养共同的灵感。对于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等对其进行引导性培养,在课外教学中不断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对音乐理论有更加透彻的了解。也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方面的比赛,让其压力变为动力,明确学习目标,更加认真的学习音乐,从而有进一步的提高。
2、将流行音乐的潮流结合起来,对其内涵进行深刻地挖掘
虽然大家都很喜欢流行音乐,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哼唱几句,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我们仅仅是表面上的喜欢,对于流行音乐深层次的理论、精髓没有基本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流行音乐的讲解更加深入透彻,对其创作背景更是要了如指掌。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绎流行音乐,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教给他们一些学习音乐的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分辨能力,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轻松地学习音乐。
3、将社会热点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给音乐赋予时代背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当下的一些热点结合起来,同学生关注的话题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音乐交融起来讲解给学生们,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学习。
4、不断地将爱国主义渗透到流行音乐中
由于当代学生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所以他们对祖国的热爱程度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中日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引导,在教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时,还要教育学生在和平时代如何爱国、怎样爱国等,从而让学生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爱国热情。
5、不断将励志精神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中职音乐 篇3
【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职音乐教学 融合方法
相比于其他音乐,流行音乐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其歌词所表达的都是人们的实际生活或者情感,更受年轻人欢迎,而中职学生就包含于喜欢流行音乐的年轻人中。中职的音乐老师应该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流行音乐,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推动中职音乐教学的发展。
一、中职音乐老师要转变观念
流行音乐经过发展,如今已经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因素与流行音乐结合,例如京剧、歌剧等都与流行音乐有结合,一些人对于流行音乐存在错误的误区,中职音乐老师应该正确的看待流行音乐,转变观念,将其与教学相结合。与此同时,也对音乐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跟上时代潮流,具备音乐鉴赏能力,多欣赏不同的音乐,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流行音乐就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教会学生鉴赏,吸收有益的内容。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带有竞争性的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带去竞争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进步[1]。
二、面对潮流、深挖内涵
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常能够看到年轻人戴着耳机听音乐,几乎没有人对流行音乐一点不知道,中职学生更是流行音乐的收听者,也只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上,对于专业的知识并不清楚。音乐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对这些专业性的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还可以讲流行音乐的历史,学生会感兴趣,音乐素养也会得到提高,在挑选作品时,老师需要挑选一些积极向上或者能够培养学生的某一情感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升华。比如成龙唱的《国家》,老师在讲这首歌曲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我们国家的事情,增加学生的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通过对歌词的分析,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浓烈的爱国情怀,虽然歌词简单、平实,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会到家与国的关系。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别听成龙和刘媛媛的演唱,告诉学生二者在歌唱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歌曲中的演奏是由朗朗完成的,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试一试,用钢琴演奏这首歌曲,最后让学生一起演唱这首歌,渲染情绪,让学生心中的情感达到最饱满的状态。音乐老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技巧指导,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重视流行歌曲,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流行音乐人们欣赏的主要是歌手的演唱以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其次才是乐器的伴奏。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在教学生基础的声乐知识时,不用传统的歌曲,采用流行音乐,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演唱流行歌曲也只是停留在唱的层面上,不能完好的演绎,更别提学生能把音乐课上学到的理论和演唱技巧用到演唱中了。在让学生联系发声时,可以找一些适合的流行歌曲,比如陈奕迅的《好久不见》、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等,让学生在演唱时运用课上学习到的技巧,亲身体会流行音乐和通俗唱法的融合。在训练学生的演唱时采用多种形式,除了单人的演唱,还可以加入对唱、和声以及重唱等多种演唱方式,让学生对每一种演唱方式都有一定的了解,清楚它们的演绎模式和技巧[2]。
四、结合热点,体现出音乐教学的时代背景
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是所有人都有的,学生也是,相比于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对新鲜的和身边的事情会更感兴趣,音乐老师根据学生这一点,可以利用流行音乐,将时下的热点和焦点带入到学生眼前,可以更加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2008年的奥运会时,许多流行歌曲应时而生,《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欢迎你》、《为生命喝彩》以及《站起来》等都非常受关注,老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演唱这些歌曲。在汶川地震时,可以在课上让学生悼念死者时,让学生欣赏救灾歌曲,比如《与爱同行》和《同舟共济》等。发生不同的热点时,音乐老师可以为学生找来不同的能体现事件的流行歌曲,让学生通过学习,既了解时事又学习了音乐,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五、通过类比,活用现有教材
当下的中职音乐教材缺乏创新性,其内容大多都是关于古典音乐,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远,而且课堂较为单调,课堂气氛沉重,学生对其也很难产生情兴趣,但是教学还是应该以教材为主,而如何更好的利用教材,吸引学生,就是中职音乐老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3]。中职音乐老师需要不断思考,将與其相关的流行音乐加入进教学中,并与之进行对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授到“节奏”这一章时,教材中的案例是传统的古典乐器,而老师需要进行创新,将流行音乐引入到教学中,比如布鲁斯,这种风格的音乐很吸引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乐器演奏时,钢琴的双连音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这是就需要老师找合适的案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而周杰伦的《双截棍》就可以作为案例,老师可以现场用钢琴进行示范,并让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也会得到提高。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比如老师在讲解完某一知识或技巧时,也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其思考在流行音乐中哪些作品也用到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课堂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记忆,还可以锻炼其思考能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音乐老师的课堂质量得到提高。
结束语:
流行音乐的发展毋庸置疑,中职音乐老师需要正确的看待流行音乐,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音乐课教学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老师在引入流行乐时也要谨慎选择,挑选积极向上的歌曲,为学生提高更好的教学,促进中职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峰.音乐教学的新生力量[J].音乐教育.2011
[2]陈涛.浅析音乐教学时代性的体现——也谈音乐进课堂[J].考试周刊.2011
刍议中职音乐教学方式 篇4
一、通过创设情境学音乐
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创设一种生动、形象的场景, 从而使学生产生情绪体验, 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学习, 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讲, 情境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着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众所周知, 多媒体技术声像兼备, 能够比较便捷地设定具体的情境。比如, 在《多彩的民歌》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歌, 把学生带入到欣赏各个民族音乐的具体情境, 从而使学生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多彩多样以及美妙, 激发学生学习多彩的民歌的兴趣。
2. 通过语言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使用音乐语言创设具体的音乐情境时, 应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想象。比如, 在《动物狂欢节》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向学生播放这段音乐, 然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该音乐中的具体场景并向全班叙述自己所想象到的场景。之后, 教师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做出总结, 即该音乐所展示的场景大致是:凶猛的狮子、优雅的天鹅、可爱的小白兔等,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当把握时机及时给学生以指引, 让学生能够充分阐述自己的感受, 因为学生在具体的音乐情境中往往会产生一种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赞美感, 渴望把自己的那份愉悦与兴奋的情感表达出来。虽然有些学生因水平有限无法充分表达出来, 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 最后, 教师应在学生阐述的基础上作出总结, 从而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教学。
3. 通过形体创设音乐情境。
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创设音乐情境, 以丰富教学形式,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在《国家》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如何用手语来描述《国家》,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歌词背后的具体情境。由此看出在此种教学方法中, 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以让音乐情境更加地生动形象。
4. 运用歌声创设情境。
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 常常会通过一定歌曲来表达自己感触, 伴随着歌声, 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进入到歌者所歌唱的情境中。比如, 在《常回家看看》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通过生活中的琐碎事情使学生感受到亲情无处不在以及亲情所带来的感动, 以引导学生表述内心的所感所想。
二、让音乐联系生活
音乐作为认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既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当今社会, 不论哪一种音乐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明确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音乐、热爱生活。
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校园是多么地单调与乏味, 有了音乐, 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变得更加愉悦。比如, 上课前那响彻教室的歌声, 下课后那些肆无忌惮的歌声, 在这些歌声中, 既包含了浓浓的友谊, 又包含了深深的师生情谊, 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一首歌便可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所想所感。一首班歌便可以传递出巨大的班级凝聚力。唱着“我像迷途羔羊, 每当陷入迷惘, 你总是在我身旁, 指引正确的方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了;唱着“这些年, 一个人, 风也过, 雨也走, 有过泪, 有过错”, 同学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唱着“轻轻敲响沉睡的心灵, 慢慢展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 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更加奋力拼搏了。因此,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的作用, 用音乐来鼓舞每一位学生。
当然, 中职的校园有着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 比如, 元旦晚会、歌唱比赛,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也有助于学生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
三、在音乐中培养情感
与其他课程相比, 音乐课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 对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音乐教育将社会上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以一种比较感性的形式展现出来, 让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同时得到政治方面以及社会道德方面的教育, 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 综合素质得到增强。
音乐教学也存在一定的方法, 方法得当, 便会取得音乐教学的成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改善音乐课堂, 提高音乐课堂的有趣性, 激起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使学生体验音乐世界的美妙, 净化心灵世界。
综上所述, 笔者提出了三种音乐教学方式即是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注重培养情感。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的方法并非万能, 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 必须从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只有如此, 才能使音乐教育发挥出更大的成效,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心理能力,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摘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 注重以学生为本, 转变自己的角色,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注重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因此, 教师能否依据新课改要求进行音乐教学, 关系着新课改能否卓有成效。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将具体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方式。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培养情感
参考文献
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 篇5
首先,许多人都认为读中职的学生都是“学困生”,即学习上很吃力、或是在学习成绩上没有上进心的学生。
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上吃力,绝大多数并非是真正的愚钝或完全自甘落后、不思进取。
除了许多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因素外,大多数孩子还是一个“怕”字以及自信心不足而导致的的学习落后。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不愿意自甘落后。
受打工潮的影响,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留守少年,父母对她们的关爱极少,又由于学习差而得不到老师的重视。
长期以来,许多优秀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而导致其不自信,感到自己永远一无是处,情绪极度低沉,内心深处就很难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决心,从而一落千丈而耽误了她们学习的好时光。
其次,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读的幼师专业不是太了解,并且,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的目标不明确;而有的学生又担心她们现在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毕业以后实不实用;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怎样等等很多困惑。
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不明确,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兴趣。
因此,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二、根据学情,制定其实可行的三年音乐教学计划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鲜明的职业针对性。
中职幼师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音乐教学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特点,掌握幼儿教育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弹、跳、唱、等各科教育教学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幼儿音乐教学能力的“幼儿园教师”。
在音乐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中职音乐教师一定要考虑得长远,切记不要让学生毕业后在幼儿教学工作实践中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幼儿不知如何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两全其美”,即既要考虑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学得懂;又要考虑我们教给她们的知识、方法她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适不适合、实不实用。
因此,制定一个长远的音乐教学计划是很重要的。
(一)一年级,主要进行视唱能力培养
幼师学生都是从初中毕业生中免录取招进来的,她们当中大多都来自农村,普遍不识各类音符、不知什么是节奏、没有视唱能力,缺乏起码的音乐常识,而且学习习惯也较差。
针对这一情况,在一年级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节奏、音准以及基本音乐常识的教学,即视唱能力教学。
“节奏、音准”是幼师班新生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中我采用柯达伊教学法中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柯达伊教学法的运用范围之广、教学效果之好,已经成为了音乐教师教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如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视唱训练,帮助学生调整音准;采用节奏时值读法进行节奏训练;以及多声部节奏卡农、默唱、固定节奏型、个人多声部等等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
通过几个周的教学,学生的音准、节奏有了可喜的进步。
为了很好的验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在班上成立帮带小组,教师指定几个视唱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组长,每组的组长定期的对自己所带的同学进行辅导,检查。
我认为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首先,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锻炼了她们的能力;其次,增进了班级内同学间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教师也不定期的对各组长的工作进行检查。
(二)二年级,主要进行演唱能力和欣赏教学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园老师,不但要掌握科学的声乐发声技巧,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及歌唱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能正确地分析、处理常见的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特别是幼儿歌曲,幼儿欣赏歌曲;懂得幼儿歌唱发声的特点。
其次,采用演唱实践与欣赏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演唱理论和方法,有了一定的听辨能力后,定期观看声乐录像资料,包括儿童声乐录像,开阔学生的声乐视野,加强专业素质,启发学生音乐创新的潜在灵性。
也可以为学生创建艺术实践平台,采取汇报演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单独上台演唱,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声乐老师加以分析、点评,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演唱存在的不足的同时,有可以鉴别其他同学演唱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技能与情感并重,教学与生活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去感受情感熏陶。
从而使审美水平和精神境界得到同步提升,这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重要。
(三)三年级,主要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法教学
对于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她们必须要知道并懂得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2、幼儿音乐教育的任务;3、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4、学会科学的选择运用幼儿音乐教材;5、有创造性的科学运用幼儿音乐教学法。
国外影响广泛且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如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等,其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生动的教学手段等对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和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培养儿童的乐感,使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从而喜爱音乐。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在对学生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我分四步进行:唱儿歌——鼓励学生转变角色表演——引导学生如何教儿歌——评价、总结。
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要自己会谱儿歌;其次对儿歌进行旋律、节奏以及所适合的年龄段等方面的分析;然后再鼓励她们根据歌曲的旋律特点、歌词大意上台表演,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同学不好意思上台或不知道怎么表演,这时引导她们转变角色就尤为重要了。
在引导学生如何教儿歌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鼓励一名学生转变角色当老师,让她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自己的方法教其他的同学唱歌(前面几次的效果都不是很好),然后师生对其教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会对学生在教的方法上提出新的要求,比如: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中做游戏;儿歌的歌词大多都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为了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对幼儿身体各部分协调统一的训练等。
这样就很自然的将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穿插到了我的教学过程中。
当然,以上三个阶段中的任意一个阶段的教学是不能独立进行的,而要相互联系、融合,只是必须要有侧重的教学。
对于我们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音乐教师来说,积极探索、改革音乐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以及激发创造价值,对学生进行侧重、适应时代要求的实用性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谈中职音乐欣赏教学 篇6
关键词: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06-01
音乐欣赏,是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通过欣赏教学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完全脱节,没有真正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不能就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谈了几点建议。
一、现阶段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是现阶段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与此同时,它也应该是有效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与感知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某个人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仅仅只是体现了他自身的审美修养,还应该是考察这个人文化底蕴的一个显性的标志。我们通过对音乐进行有效而又冷静的欣赏,往往能够使学生获取到丰富的音乐知识,这种手段也会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丰富,对于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培养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真善美的渴求与希冀,使他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知的培养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完善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1、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实施音乐欣赏教学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16岁至18岁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向逐渐成熟的方向发展,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情绪变化很大,若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会产生错误的、不健康的审美观念,如刻意追求新潮、时尚,认为当下最新潮的歌和最流行的音乐就是最高雅的、最有品位的音乐艺术。而且在上课时发现,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小学和初中基本没有受过音乐教育,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上无任何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不断向学生提供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未知事物积极主动地探索,也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迎合、迁就、放任自流,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欣赏艺术音乐。
2、开展“创造性学习”的欣赏教学模式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生动活泼、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实践,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使欣赏过程提高到另一高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3、组织课堂创作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生成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一般有预设之中和预设之外的生成。音乐课教学中“创作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音乐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过程,也是音乐课堂生成的一种的重要途径。创作教学作为音乐教学改革的实验,我们可以作为一节课中的一个环节来实施,结合教学内容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用即兴的方法进行简短节奏的创作;进行简短曲调、歌曲的创作;用声音模仿与创造;还有运用包括音乐、诗歌、戏剧或舞蹈的形式相结合的创作。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多诱导、多启发,少批评,少强制、少替代,这种活动的创设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4、注意情境渲染,发展音乐感受与情感体验
感情,是伴随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和意志行为而出现的心理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因为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情感的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中职学生由于学业上多数不太成功,在情感方面则比普高学生更为敏感,体验入微。而作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于真挚感情的需要更为强烈,而音乐欣赏正是要求欣赏者通过音乐的外部形式与内部情感的沟通,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音乐鉴赏恰恰可以满足提高他们的审美需要。因此,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鉴赏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具有鉴别音乐格调高低好坏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的能力,掌握分辨是非的标准,使学生有能力判断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5、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引导欣赏高雅音乐
在适当地听一些流行音乐的同时,还要大量地欣赏中外古典音乐。教师要设法创造良好的欣赏环境,如每天通过課余时间在校园里播放古典音乐,并由播音员讲述音乐家故事、创作背景以及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表现手段,这样在全校范围里,学生们共同欣赏,充分发挥群体效应,耳濡目染,使欣赏艺术音乐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总结
音乐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来说音乐创作者赋予音乐特有的情感联系,从而音乐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种情感特质,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不一样的全新体验,另一方面音乐欣赏在对提高人们对音乐鉴赏力,艺术审美力和思维拓展等方面都有不小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 华. 谈中职音乐欣赏课有效的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 2011(07).
[2] 李萍萍. 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J]. 丝绸之路. 2010(22).
[3] 徐小凤. 浅谈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 2011(05).
[4] 谢 华. 谈中职音乐欣赏课有效的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 2011(07).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篇7
一、调整音乐作品的难度, 逐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职高的音乐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 所选作品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作品。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 我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调整:
1.在时间方面打破原来先古代后近现代的顺序, 从中国近现代作品入手, 然后再介绍古代作品, 在欣赏作品时提示学生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这样一来, 学生就觉得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就是生活中的现象和感受, 从而不再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在欣赏中国近现代声乐曲时, 由于学生对当时的历史非常熟悉, 大家在欣赏《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作品时, 不由自主地就会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时空, 自然而然地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2.作品的难易程度的选择方面, 先选择一些音乐结构短小、形象鲜明的作品欣赏, 等学生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和作品积累之后再逐渐选择大型的作品。由于学生音乐记忆能力和感知能力还较差, 如果开始就欣赏一些结构宏大、内涵丰富的作品, 学生就难以理解,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也许会认可作品的价值, 但是却不能深入具体地理解, 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失去对这类作品的兴趣。因此, 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时, 首先选择简单的两个声部的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器乐合奏视频, 让他们边看边听, 然后再去欣赏《欢乐颂》。这样, 学生容易接受并能理解。
二、整合音乐作品的形象特点,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音乐的形象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表现和创造、鉴赏和评价能力的提高。所以, 在音乐教育方法和手段上, 努力寻求听觉方面的感受中介, 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过程达到对音乐的准确感知和深刻理解, 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 它看不到、摸不着,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它不同于绘画、造型、雕塑那样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 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 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 因而它具有“模糊性”的特征;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 它又不象语言那样具有明确的语义, 音乐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具有非语义的特点。因此, 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难免会摸不着头脑, 甚至报怨音乐作品太抽象、不易理解。然而, 正是因为音乐作品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的特点, 才使她具有比其它的艺术形式更广阔的联想空间, 也更具有无穷的魅力。只是对于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的阅历和知识积累有限, 加上接触音乐作品较少——很多学生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仅限于听流行歌曲, 而对浩如烟海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却知之甚少。这也就难免会对一些作品难以理解或理解不能深入。
在教学实践中, 用绘画、投影和多媒体等视觉手段, 使音乐作品形象化, 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讲京剧大师梅兰芳时, 我先选择了李玉刚的唱段《贵妃醉酒》, 再让同学们欣赏梅兰芳的精彩唱段《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我给同学们放了舞台演出录象, 大家一边欣赏一边看演员的表演, 既感受了音乐的节奏及韵律美, 同时通过视觉感受又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学生反映这样的音乐课即轻松愉快又收获很多。有人说,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 有时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具体丰富的联想。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生动的画面来创造一个联想的空间, 比简单地讲解更能使学生进入音乐意境,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运用比较分析, 培养学生的联想感悟力。我们在进行音乐分析时常常会发现, 对比的手法在许多音乐作品中是被经常使用的一种创作方法, 而在一些器乐体裁中, 对比恰恰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原则, 比如三部曲式就是对比性原则运用的最典型的例子, 在绝大多数音乐作品中即有乐段的对比又有乐句的对比, 可以说对比是音乐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 对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的感知往往是在比较中进行的。
让中职音乐欣赏课生动起来 篇8
一.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欣赏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处于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一种状态, 而这种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师生的欢迎, 教学过程一般为先介绍作品的基本情况, 创作背景, 作曲家情况, 然后进行欣赏。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是上一堂优秀的欣赏课, 也仅仅只是改变了教学方法, 而不是从本质上去改进、指导教学。其最终结果仍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如痴如醉, 学生却听得昏昏沉沉, 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场面。
如何让这样的场景不再出现在音乐课堂上呢?那就要抛开以前传统的教学法, 去探求一种新的欣赏途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去欣赏、讨论、感受、表现音乐。突出主体, 重在欣赏。开始上课时, 老师不告之作品名称, 作者的情况, 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 感受音乐的特点、情绪。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展开想象, 之后, 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 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表达, 如绘画、舞蹈等形式。
二.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提高音乐基本技能技巧
中职生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薄弱。主要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乡镇学校。有些乡镇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 没有开设音乐课, 即使开设音乐课, 也被中、英、数等学科占用, 有上的也就是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唱歌课。以我校每年学校所招收的学生来说, 平均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同学在以前的学习生涯中没上过音乐课。
补习基础知识主要是指补习最为基本的乐理知识, 如节奏、节拍、拍子、拍号、调式、调性、常用符号, 以及补习一些有关的欣赏知识, 如对乐器的认识等。当然, 讲授这些知识应在运用的过程中穿插进行, 要注意方法, 以免将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无味的理论课。
加强基础训练主要是指节奏的训练。因为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犹如人体骨骼一样重要。音乐中的节奏是用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表现的, 是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感情的要素之一。音乐是美好的, 音乐是神奇的, 一首动人心扉的音乐, 能够唤起人们甜蜜的回忆, 能奇迹般地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奋进的力量。为了使学生懂得节奏的组合和它的规律性, 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主的创编, 譬如:教师写出各种小节奏型, 让学生用不同的拍号编写出不同的节奏型, 或用格字式写出各种节奏, 让学生用不同的拍子, 按不同的顺序编出节奏进行练习, 这样训练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并能在训练中让学生懂得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三.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多样化
1.情境设置法
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创作背景, 一些短小精悍的乐曲听起来, 注意力相对要好集中一点, 但一些时间较长的作品要想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 注意力充分集中, 那就要为曲子设立一个情境。在欣赏曲子之前, 可以讲一下关于这首乐曲的奇闻佚事, 像海顿《惊愕交响曲》的故事, 听完故事, 同学们一下子就有了想听这首曲子的欲望, 在听的时候, 便会把自己当作故事的主人公, 融入到作品中去。
2.语言激励法
语言激励法就是利用中职生求知与好强的心理, 激发学生对所听音乐作品的兴趣, 引起学生对所听曲目的关注与期待。如欣赏《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导入语, 1860年,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38年后, 门德尔松创作了《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人们称《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协奏曲中的“亚当”,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则是协奏曲中的“夏娃”, 多少年来,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直是小提琴演奏家必备的音乐会曲目, 时至今日, 它更是表现出小提琴之美的最高典范。在今天的音乐课上, 就让我们走进《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来领略门德尔松音乐中所蕴含的激情与活力。这样语言让学生欣赏起来会更加的投入认真。
论中职音乐课的德育功能 篇9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 能够生动地表达与激发人的思想感情, 它所迸发出的美感能够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 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行为特征。正如哲学家柏拉图所言, “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1]中职学校应利用音乐课教育, 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 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
与传统说教形式相比, 音乐教育不是利用说理或采取强制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认知, 它是利用优美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情, 使其达到优美祟高的思想高度,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和演绎音乐, 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 引起共鸣。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奋发上进的思想情感, 铸就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 在中职学校开设音乐课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 音乐教育能有效地塑造审美主体
中职开展音乐教学旨在把学生塑造成为审美主体。所谓审美主体主要包括审美理念、心理特征、感情表达等。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所谓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其意义就是利用音乐教育塑造理想的人格, 能够上升到音乐创造出来的崇高境界, 而音乐的审美境界主要来源于审美主体的素养与审美体验。利用音乐教育, 就可以铸就学生热爱美、鉴赏美的能力。正如罗丹所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2]所以, 学生接受音乐教育, 一是可以极大地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 使其心理具备分辨生活中美丽和丑恶现象的能力, 体会生活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二是培养学生美的感受, 能在审美体验中正确地认识真善美知识, 感受人生的价值体现, 并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 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广为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它以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作为感情表达, 控诉着封建礼教的腐朽, 反映出人民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及对爱情悲剧的同情, 这部音乐作品使得学生在体验真善美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
(二)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
音乐的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 它是向中职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通常情况下, 人们把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旋律、节奏、音调、音色当作特殊的能量。好的音乐作品能够与人的心理特征产生共鸣, 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协调, 使其心情感到愉悦畅快, 体会到和谐统一之美, 而这种和谐之美正是健康人的心理标志。因此,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 可以利用和谐的声音、统一的音色训练学生养成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热爱集体的精神。
(三)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音乐通过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来表现美的形象。它发端于人心, 所以能够动之于心。音乐正是利用美的形象与情感激发源自心灵深处的情感, 引起思想的共鸣, 起到愉悦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
通常来说, 音乐是一门极具情感表达的艺术, 它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作用甚大。尤其是在以接受专业技能知识教育的中职院校中更为突出教育。好的音乐作品, 一是可以利用其独有的音乐形象, 通过情感的手段,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 让学生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铸就崇高的思想境界。二是利用其优美的音乐语言引发学生思想共鸣, 使学生感情跟着乐曲的旋律进行遐想, 由此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现阶段, 国内的某些学者或作曲家将某些理想的社会道德规范写成歌词, 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认的教育。所以, 可以说现在的中职教育发展理念应该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比如, 马克西姆的钢琴曲《出埃及记》, 表达了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无畏地出走埃及地, 中间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 但是仍旧坚毅地奔向自由之地。学生通过鉴赏这部音乐作品, 能够培养其勇敢无畏的道德情操。
(四)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高尚的音乐对中职教育的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不同的音乐作品对人类精神起着不同的调剂作用。音乐中的颂歌、赞歌均可以激起和唤醒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一般来说, 音乐作品的内涵所要表达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 如果作者在作曲的过程中饱含爱国主义情操, 那么, 通过其作品也能感受到。例如, 抗日战争期间, 由田汉填词、聂耳谱曲的《毕业歌》激励着无数的学子奔向革命运动, 并进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使得革命运动如火如荼。“《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抗日救亡时期的革命战争场面。”[3]通过演唱或鉴赏这些爱国主义音乐作品, 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牢记中华民族走过的艰难历程, 使其奋发图强, 以积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去。又如现代军营歌曲《军中绿花》, “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 风吹雨打都不怕”, “只因为肩负重任, 只好把爱先放下”, 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的教材。
综上所述,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开展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它对德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 提高审美情趣, 心灵受到熏陶与感染, 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影响其情操与品格的形成, 使其在未来中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融入到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罗丹著, 傅雷译.罗丹艺术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5
关注普通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 篇10
一、普通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现状
据统计, 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近15000所, 然而, 除艺术专业学校外, 开设艺术教育的学校却寥寥无几, 从最近刚刚结束的“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 (音乐、美术、舞蹈) 课教学设计比赛的参赛情况来看, 参赛的学校很少。全国大约有六十几所学校报名参赛, 共收到参赛作品二百多份, 辽宁省只有4所学校参加比赛, 可见参与的学校极少, 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与中小学、高校的差距, 多数学校没有把与美育教育相关的课程落实在教学计划中, 没有艺术学科的专兼职教师, 没有教学设备, 教科研方面活动较少, 使得少数学校虽然有艺术课的教师, 但基本上也不从事教学工作, 而是改做其它事务性工作, 既发挥不了个人的专业特长, 又没有满足学生美育教育的需求, 使得学生在美育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培养, 造成普通中职学校的学生在美育方面与其它各类学校相比比较滞后。
二、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
各级各类学校把校园文化活动都视为是学校总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音乐表演, 因此说,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的主要手段, 每年学校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 音乐表演都是重头戏, 如:大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迎新生文艺演出、运动会中的场地表演等都是以音乐为主要表演形式。另一方面, 学生社团也以音乐类居多, 如:军乐社团、合唱社团、电声乐队社团、吉他社团、民族乐队社团等。还有与音乐紧密相关的社团, 如:民族舞社团、街舞社团、拉丁舞社团等。可见, 音乐艺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它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 我们必须对音乐教育加以重视。然而, 我们在组织活动和举行活动中却不难发现, 每次活动效果与我们搞活动的初衷相差甚远,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本方面
1. 学生唱歌跟不上节奏, 与伴奏盘的调不一致。
2. 不识谱, 把多、来、咪、发、索、拉、西, 说成是一、
二、三、四、五、六、七。
3. 对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知识一窍不通。
(二) 素质方面
1. 对音乐所涉及到范围、表演形式等了解甚少, 对音乐的理解很片面, 只是停留在喜欢上。
2. 对于每次校内举办的大型主题文艺活动, 不能正确地选择
与主题贴切的作品,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喜欢什么就表演什么, 造成表演的节目与活动的主题极不相符。
3. 由于没有受到系统的音乐教育, 加上平时不注意观察, 所
以有些学生上舞台后, 一些表演动作极为不协调, 不仅作品不符合要求, 而且还破坏了整体的审美感, 给人的感觉很不严肃。
从以上的几个方面不难看出, 学校的大型文艺活动举办的是否成功, 作为参与者的学生音乐素质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充分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和在美育教育方面所受的教育, 因此, 我们必须认识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认识到在普通中职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三、普通中职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 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美育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音乐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美育教育的一个有力途径, 因此, 加强普通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学习, 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陶冶高尚的情操, 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
2.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 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学习, 可以弥补由于中小学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带来的音乐教育的残缺。如: (1) 为了追求学生考试高分, 一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设音乐课。 (2) 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音乐课程, 但实质上也就是一个听流行歌曲的课, 学生音乐知识方面根本就没有学到, 甚至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都不懂。 (3) 由于普通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很多来自不发达地区, 那里的学校条件比较差, 根本就没有音乐教师和音乐教学设备。
4.通过学习, 可以提高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整体水平, 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都有提升, 使活动的主题鲜明、艺术性强。
5.通过学习, 让大多数学生具备参加音乐活动的能力, 使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促使一些学生改掉沉迷网吧、厌学的陋习。
总的来说,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如何真正地把学校美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是我们这类普通中职学校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充分利用中职学生升学压力不大, 课余时间较多等特点, 采用音乐教育这一有利手段, 对其进行音乐教育, 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得到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既定目标。
摘要:目前, 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同时, 我们感到普通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与其它各类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开设艺术教育的学校较少, 没有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由于校园文化活动、二课活动的开展, 在这类学校开设音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浅谈中职音乐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 问题 有效策略
一、中职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课改机制的带动下取得了显著进步,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层次,培养了学生对高雅艺术的热爱及高尚的审美情操,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音乐人才,但中职音乐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职音乐教学课程结构不合理
中职音乐的系统课程结构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现阶段,中职音乐教学课程结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合理:一方面,理论课程设置较多,而实践课程设置较少,学生实践的时间较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缺乏良好的对接。另一方面,将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过于狭窄,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中职音乐教学内容太强调学科本位,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过度理性化,缺乏灵活和创新,把音乐教学搞得索然无味,使学生对音乐课程望而生厌。加之音乐教学设备的缺乏,使中职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音乐教学效果低下。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内在的音乐艺术潜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部分职业学校往往将音乐教育简化为一种乐器教学和唱歌训练,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单科技能的训练,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机能间的融会贯通,忽视了音乐教学活动方面素质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教师缺乏对教法学法的深入研究,不因材施教,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对音乐失去信心。
(三)音乐教学观念和时代发展脱节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心智的开发、情操的陶冶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而教育行为背后更多的是教师的观念,教育观念不变,教学方法的定式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认为职教是技能教育、次等教育,缺乏对音乐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高度的重视,缺失对学生精神素养以及艺术潜质的培养力度,音乐课程在中职学校中不被重视,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音乐课程,音乐教育形同虚设。
二、中职音乐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提高教学效果音乐内容要选择得当
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就目前中职技校音乐的教学现状来看,除了一些学校使用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行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欣赏》教材外,我们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材是音乐老师自己制订的校本教材。所以,选材非常重要,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在选材方面,除结合课本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置的学习内容,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我讲京剧时,就会先放时下很流行的陶吉吉作品《苏三说》,以及王力宏的专集《盖世英雄》的单曲给他们作对比欣赏,引发出中国的京剧艺术。这样学生们不仅看到和听到偶像将古典艺术和现代流行元素巧妙结合的精彩演绎,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不断的提问和视觉的带动下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京剧文化,也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京剧的学习兴趣。于是,同学们对京剧不仅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对于传承和加深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的感情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
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时尚。因此,在内容选材上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是必要的。为此,我大胆尝试精选一些歌星演唱的内容健康的歌曲和流行乐器进入课堂。我们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走上社会,可能他们在文化课上水平不高,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音乐听辨能力还是有广度、深度的。如:在选择乐器教学时,就把大家喜欢的萨克斯带入课堂。课堂开始就用人民币的头像标志作引子问:世界上只有哪个国家把乐器印在纸币上?或者问:在休闲场所我们会经常听到哪种乐器演奏的乐曲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前者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后者则是很多同学都能马上脱口而出的时尚乐器,学生很快就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把萨克斯管的历史、构造介绍给大家,还听了《回家》《茉莉花》名曲及改编过的流行乐曲等;我们还专门开设吉它课,我把电吉它、电贝斯也融入其中,相互比较,从音高音色、构造功能方面给学生一种展示,并赏析了如名曲《爱的罗漫史》以及罗大佑的《童年》、老狼的《同桌的你》等校园乐曲。同时在介绍歌星时,我把他们的歌声和成功的不易一并带给学生。例如:讲“周杰伦”时,介绍他虽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走上社会后做侍应生的工作,从没上过一天音乐学院,全凭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有蜗牛一样的精神,在一次次被别人退回作品的情况下,最终成功红遍大江南北。对于我们中职技校的学生来说,他这种奋斗精神,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毅力是值得学习的。这样进行教学,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三)注重音乐教学的情感艺术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而学生正确择业观、就业观对社会稳定与安全,以及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过程如果离开了师生共同情感的积极参与,审美价值就不存在了,教师就无法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合理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音乐之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用情去体验音乐,最后实现以音乐之情感染人,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纵观世界各国、各时代的音乐家,不乏大量关于音乐家为追求人生理想,与命运与权贵斗争的励志故事。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杨歆诺,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
[4]林青,中职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吉林教育,2009(19).
中职音乐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篇12
1.没有正规出版的中职音乐教材, 缺乏适合中职学生的地方教材
教育部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 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六模块教科书, 还有CD、MP3、VCD等音像资源。而中职还没有自成体系的音乐教材, 许多学校借鉴普高的教材, 但因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用效果很差。同时, 校本 (地方) 教材因学校和教师不关注中职的音乐课程, 开发和使用总是落后于其它课程。因此, 目前这种“无米之炊”的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混乱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2.学校对音乐课认识不足, 音乐课的教学地位低下
中职学校从面上说对音乐课是很重视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缺乏认识。中职音乐课开设看其它课程的脸色, 在排课过程中始终是三等课程的待遇, 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音乐课在中职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 音乐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
3.中职学生音乐素质先天不足, 后天又营养不良
根据本人对任教班级学生的调查显示, 有95%以上的学生表示喜爱音乐, 96%以上的学生认为在中职学校进行音乐教育很有必要, 然而, 在他们当中能够识简谱的仅占3%左右, 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长久以来, 中职学校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一直存在, 究其原因, 有先天不足所带来的消化不良的原因, 也有因为教师教学太死板, 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因。
4.音乐教学目标较为单一, 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
目前, 中职音乐教学以单一的欣赏课为主, 播放VCD就是老师每堂课教学的内容, 课后在网上搜索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就是教师的备课。根本不知道教学目标在哪, 音乐课是典型的放羊式, 更有甚者音乐课干脆让学生看电影, 完全丧失了中职音乐课的功能,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性。
二、中职音乐课教学效率低的成因分析
造成目前中职学生音乐课课堂效果较差的原因大体分两类, 一类是宏观指导性的原因, 如没有中职音乐课程标准、没有统一规范的教科书、各级教育部门对中职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另一类是中职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微观原因, 比如,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变、课堂设计与组织等, 这类原因造成的中职音乐课教学低效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研究的, 从自我出发探索改善中职音乐教学成效, 是我们中职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三、中职音乐课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1.从节奏入手过渡到视唱
我认为,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 只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就足以让人融入音乐之中。因此, 我认为, 中职音乐课尽量去教会学生打节奏, 从节奏起步开始中职的音乐教学。我的做法是先练习由基本节奏或单一节奏, 后练习包含附点、三连音、切分音、各种记号比较丰富, 速度较快的节奏。在其基础上慢慢开始学习视唱练习曲中的节奏, 可先单独练习视唱歌曲的基本节奏, 再抽出视唱中较为复杂难以掌控的节奏片段用口念、手打的方法进行练习, 在学会节奏基础上再视唱, 效果就好了许多。
2.从配乐诗 (散文) 朗诵入手, 让学生体味音乐的美感
中职学生学习了许多诗歌, 有部分朗朗上口的散文, 虽然配乐诗 (散文) 朗诵不能纯粹理解成语言节奏的变化, 但我们可以从初浅的认识出发, 开始学习音乐、文意与人的语言变化之间的巧妙配合来表达情感。因为它不需要像唱歌一样要求音准, 就是“五音不全”的学生只要练一些基本的发声就可以表演, 所以, 这也是学生参与性极高的音乐课内容。首先, 让学生自己选择熟悉会背的语文课中的诗歌与散文, 教师为其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 并作一些示范后, 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到配乐朗诵的过程中来。然后, 选择一些配乐名段来进一步的巩固学生的乐趣, 体味那种配乐诗的特别美感, 提高对配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有兴趣学习音乐了。
3.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音乐“听众”
中职的音乐课不是要培养音乐家,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专业化倾向。
音乐教学的具体目标中把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 (1) 官能欣赏; (2) 情感欣赏; (3) 理智欣赏。官能欣赏主要满足于音乐是否悦耳, 这是一种比较肤浅的欣赏。理智欣赏是在理性的指引下, 进行的一种深层次的欣赏, 它需要有较高的音乐理论水平, 这是一般人在短期内很难达到的。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音乐“听众”, 就是要让学生具备情感欣赏这一层次, 这是中职学生普遍能达到的。传统音乐教学是试图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理智欣赏者, 过多地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音乐技能与理论, 结果中职的音乐课堂就成了学生最不欢迎的课堂。而目前, 很多教师采用的放羊式的音乐欣赏教学, 是仅让学生得到感官刺激的最低等的音乐欣赏, 这种欣赏不需要在音乐课堂中就能得到。而只有情感欣赏既符合学生的实际, 又发挥了音乐的功效, 既培养了学生的情感, 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做到了这一层次, 我觉得中职学生就成了音乐的合格“听众”了。我的教学步骤是:反复倾听——节奏参与——演唱——结合体态律动辅助欣赏——跳出音乐去情感欣赏音乐。通过学生的参与,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完善学生的健康心理, 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过硬专业技能的同时又拥有良好的品德和爱心。
4.把中职音乐课适时合理地举办成小型演唱会
中职生好动善表现是他们的特点, 音乐课由学生主持、部分学生演唱、全体学生参与的小型演唱会,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有效方法, 也是一种音乐课增效的尝试,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此法实践了几堂课, 效果确实不错, 学生在参加演出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去自主查阅一些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 会到网上去观看人家演唱会总体设计, 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模拟他人的演技。从“舞台设计”到“演员包装”、“演唱技巧”全按学生的想法, 我只当顾问, 适当时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指导, 在演唱会结束时, 提醒他们演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存在哪些缺陷, 促进他们音乐方面的长进。这种看似游戏一样的课堂学生感兴趣, 学习的效果比上课好, 同时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 这种课不能滥, 因为学生精力有限, 音乐课不能挤占时间而影响其它专业课。
四、结束语
有人曾指出, 现在的中职学生最缺乏的是情感, 有很多学生对亲情、友情、师生之情很淡漠, 中职教育如此下去是非常危险的。在中职所有的学科中, 我认为,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学科。因此, 中职学校和教师要提高中职音乐课的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根据中职音乐课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分析中职音乐课堂效率低下的成因, 从教学的微观层面提出教学改革措施, 主要从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的组织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并通过尝试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鹭璐.对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2]张菡.中职音乐教学方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12) .
[3]林青.中职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吉林教育, 2009,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