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

2024-06-04

经济人(共12篇)

经济人 篇1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1 来源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2 相同的理念和支撑点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的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37页) 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S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报, 2003 (6) .

[2]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3]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4]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 2004.

经济人 篇2

20102072103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唐政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内容有交叉,极易产生混淆,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各具特色。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三)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经济人”行为的道德评价 篇3

爱因·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观点。这种理论与西方传统的道德信念相反,所以被当作惊世骇俗的言论而引起思想界的强烈震动。

我们知道,二十世纪的西方是道德危机的时代。面对这种危机,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怀旧的情绪,人们感叹纯朴美好的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沦丧和堕落。所以,这部分人不是去寻找一种新道德,而是竭力挽救原先的旧道德。另一种态度是站在否定的方面来诠释这场道德危机。爱因·兰德正是这样一位道德批判者。她认为,现在的道德堕落恰恰说明以往的“道德准则达到了顶点,走到了其发展的尽头和死胡同”(《巨神的无奈》主人公高尔特的演讲)。所以,爱因·兰德要寻找一种新的伦理生活模式,而它又必须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相适应。

爱因·兰德一再肯定,人并不是生活在荒岛上或自我封闭的农场中的,而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社会给人们带来了两方面的便利:知识和交换。知识是人类的第一大优越性,它使得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授并扩大其知识;每一个人都从他人所发现的知识中,获得无穷的好处。交换是人类的第二大好处。劳动分工使得人们从事某一专门领域的工作,并与其它领域中的人进行交易。

爱因·兰德的理想社会就是以“交易”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市场和商业社会。她的伦理生活模式就是以此为根据的。在与《花花公子》杂志的黑弗纳交谈时,爱因·兰德作了这样的概括:人必须为自己的缘故而生存,追求他自己的幸福是最高的道德目的。在《自私的德性》(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一书的前言里,她这样指出:通常人们总是把“自私”这个词看成是“恶”,但这个词的真实含义是“关注自己的利益”,它恰恰是道德存在的本质。同样,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采访时,爱因·兰德说:“自私?绝对是如此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而生存——不能为他人而牺牲自己”。当然,为了使彼此的交易能正常地进行,爱因·兰德在“自私”的德性之上,又强调了这样的原则:人们既不要为他人而牺牲自己,也不要为自己而牺牲他人。

从根本上来说,爱因·兰德已经不是从一般的层次上探讨人性的“自私”问题,而是从“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相应的伦理生活模式。这使爱因·兰德区别于近、现代所有主张人性自私的伦理学家。因为,那些伦理学家虽然也提出“自私”或“自利”的道德性,但这是在事实层次上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认同;在价值层次上,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仍然对此持否定的态度,仍然把利己看成是与社会、文明相对立的东西,仍然把“利他”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所以,他们要么想方设法从人性中引伸出“利他”的天然情感,要么告诫人们为了利己必须利他,要么通过“契约性”的规定强迫人们达到利他。而爱因·兰德却非常彻底,无论是在事实层次上还是价值层次上,都倡导利己的伦理生活模式。

今天,如果要把这种“自私”的道德作为人们实际的行为规范,显然是不可行的。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中,“经济人”的行为究竟如何进行道德评价?某种虚伪的道德高调是否会反而阻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马克思在评论孟德威尔(其著名的道德论断是“私恶即公利”)的观点时,曾经引了《蜜蜂寓言》中的一段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称之为恶的东西,不论道德上的恶,还是身体上的恶,都是使我们成为社会生物的伟大原则,是毫无例外的一切职业和事业的牢固基础、生命力和支柱;我们应当在这里寻找一切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源泉;一旦不再有恶,社会即使不完全毁灭,也一定要衰落”。对此,马克思这样夸奖孟德威尔:“只有孟德威尔才比充满庸人精神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辩护论者勇敢得多、诚实得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416页至417页)。也许,这段话也适用于我们对爱因·兰德伦理思想的评价。

如果每个人都是“利己”的,那么,又如何维持彼此关系的和谐呢?人与人之间又如何避免冲突和争斗呢?

在爱因·兰德看来,理性的人确立其利益时,必须考察四个因素:真实情况(reality)、关系(context)、责任(responsibility)和努力(effort)。

首先,理性的人并不是在抽象意义上确立其利益的。而是把它放在真实的背景中,来断定它是否能成为自己的利益。所以,并不是任何欲望、感觉、情感、狂想和意愿都是个人的真正利益。个人具有欲望的事实并非表示这种欲望是恰当的、道德的或可行的。爱因·兰德把利益与现实存在的一致性,看成是逻辑的“同一律”,不允许有丝毫的违犯。其次,理性的人也并非脱离某种关系来确立其利益。他必须思考两个因素:远近性和手段。一方面,他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损害长远的或全部的利益;另一方面,他总是在预先知道达到目的的手段时,才确认这种利益。他不去追求那些不能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目标和欲望。

再次,理性人在确立利益时,总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考察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他既不停留在对境遇的抱怨和牢骚中,也不把责任推给他人或社会。

最后,理性的人在确立其利益时,同时意识到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达到或实现目标,因为,任何目标并不是静止的、既定的和有限的。

爱因·兰德认为,倘若考察了上面四个方面,那么,人们的利益就不会彼此冲突。正是在这一点上,她与霍布斯的观点相对。霍布斯主张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彼此的“利益”不能不冲突。人是处于战争状态中的,人对人的关系只能是“狼对狼的关系”。而爱因·兰德则认为彼此的利益是可能不冲突的,只要具备理性。譬如,有两个人同时申请一个职业,看起来似乎他们的利益是冲突的,但通过对真实情况、关系、责任和努力这四个方面的考察,总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更适合担当这个职业。于是,另一个就不应该把自己申请这一职业的欲望看成是自己的真正利益。

在这一问题上,爱因·兰德似乎还不能自圆其说。因为,即使人们在理智上能够区别主观欲望和真正利益,但在情感上却未必能这样认同或接受,仍然无法避免人们利益的冲突。所以,爱因·兰德在其伦理学中,不得不强调每个人虽然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并非是得到幸福的权利。人们有权采取他认为获得幸福所必需的手段;但不是由他人来为他提供这种幸福;人们有权通过自己的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权利,而不是由他人向其提供生活必需品;人们有权通过经济活动来获得、利用和处置财产,而不是由他人向其提供财产;甚至言论自由的权利也意味着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受政府的压制、干涉或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向他提供演讲厅、电台或出版机构。爱因·兰德这样的“权利”和“利益”概念是非常脆弱的,仅仅是一种可能,而不是现实。

与这一观点相联系的是爱因·兰德对国家功能的理解。事实上,那些主张“利己”观点的人,都有一种“契约论”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为了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为了消除彼此之间的敌对状态,唯一的途径是订立契约,出让个体的一部分权利,并服从于一个权威——国家。国家一旦建立,便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

但是,爱因·兰德却反对这种契约论意义上的国家,反对国家集所有的权力于一体,反对个体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国家。她反复声明,除了个人利益或权利之外,不存在所谓的团体或国家的利益。任何团体和集团,不管是大或小,仅是无数个体的组合。所以,爱因·兰德把“个人权利”这个词也看成是多余的,因为,利益和权利只能是个体的。至于国家所采取的帮助贫困者、普及教育等公共计划,也应该坚决加以反对。任何团体性的规划,不论是出于何种良好的动机,总是对个人自由的剥夺。

这样,必须改变政府的功能。它只是一种服务机构,不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而契约论意义上的政府却是一个统治者。于是,对于个体来说,除了法律禁止的行为之外,他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对于政府官员来说,除了法律允许的行为之外,他不能做任何其它的事。

爱因·兰德对政府的看法,与她对团体或集团的片面理解有很大的关系。不错,确实存在着虚假的集体,它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与个体相对立的。这种集体事实上已经成为个体发展的桎梏。在这一层次上,爱因·兰德的抨击无疑是对的。但是,并不能由此否定真实集体的存在。在这种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置于他的控制之下”。(《马恩全集》第三卷,第85页)而且,随着文明的发展,个体的存在越来越依赖于这种集体。这就如同单个细胞,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细胞组成的生命有机体一样。所以马克思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也才能有个人自由”(同上,第84页)。在这一方面,爱因·兰德是缺乏深入思考的。

作为哲学家,爱因·兰德为其伦理学寻找哲学基础。而客观主义就是她对自己理论的哲学性质所作的描述。

构成爱因·兰德客观主义哲学的有二个核心概念:客观真实(objectivereality)和理性主义(rationalism)。在与黑弗纳的交谈中,她这样说:“客观的真实是独立于观察者以及观察者的情感、愿望、感觉、希求或恐惧而存在的。”(黑弗纳:《坦诚的交谈》)爱因·兰德非常自信,认为在现代思潮中,只有她的学派才把客观真实既不当作神秘的关系,也不看成是由人的头脑所臆造的东西。(《客观主义认识论入门》)

那么,这种客观真实是什么呢?爱因·兰德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存在:一种是生命体(有机体),另一种是无生命体(无机体)。对于无机体而言,它总是存在着,无所谓消亡。面对于生命体来说,有两种最基本的选择:存在或不存在、生或死。但“死”和“不存在”恰恰是有机体生命的消亡,是与自身相对立的。所以,有机体或生命体的存在有一种目标,这就是要维持有机体的生命,实现有机体的自我创造。由此也构成了有机体生命的价值标准:凡有助于生命的就是善,而损害其生命的就是恶。

这种对客观真实的认识,构成了爱因·兰德哲学的第二个核心概念——理性主义,这也是他哲学中的可知论。其内涵是:人的思维能够感知和认识这个普遍客观的真实。爱因·兰德把自己这一思想看成是对古希腊理智主义代表亚里斯多德哲学的继承,是现代唯一的真正理智主义。

事实上,“客观真实”和“理性主义”这两个概念表示了爱因·兰德伦理学的方法:自然主义或事实与价值同一的经验方法。也就是说,通过人们的理智,来达到从客观真实中引伸出道德上“应该”(ought)的价值判断。她自己说:“对任何有机体的意识来说,任何‘是’意味着‘应该’”。(《自私的德性》)

这当然是很偏激的说法。美国社会学家金赛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发现婚外恋在美国是普遍的,这是事实判断,但是,并不能由此推出婚外恋是应该的(价值判断)。它们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同样,人们追求快乐的普遍事实(即使在心理学上是有根据的),也不能由此得出它是应该的。爱因·兰德并没有仔细考察自己伦理学方法的可行性,并没有正面回答本世纪初元伦理学在方法论上的挑战,只是断定价值蕴含在事实中,从事实判断中可以推出价值判断,这未免太武断了。

但是,无论如何,爱因·兰德是独特的。二十世纪西方伦理思潮是以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中立主义和非认知主义为特征的,而她却反其道而行之,坚决主张一种理性的、客观的、绝对的和可知的伦理学,这无疑需要很大的理论勇气。因此,尽管爱因·兰德的理论已是三十多年前的“老皇历”,它的得失仍然值得我们复习和思考。

经济人 篇4

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及不足之处

1.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

(1) 解决的主要问题, 焦点不同。生态经济主要解决由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要求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积极按照生态发展规律去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发展环保性产业, 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则是考虑按照生态学产业生态食物链的法则, 构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体系, 提高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低碳经济则是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保障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公平、和谐, 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实施绿色发展[1]。

(2) 价值取向不同。生态经济的价值取向是有效控制污染, 倡导发展环境友好产业, 实施清洁生产, 建立环境与生态重建保护体系;循环经济则倡导建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让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循环利用, 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零排放;低碳经济则是要求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多利用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绿色经济则是强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 让人类与自然实现共同发展。

(3) 理论基础的侧重点不同。生态经济侧重于将生态学与经济学经合起来, 以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以期实现经济发展体系与生态发展体系的共振;循环经济侧重于利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 运用生态物质循环的基础理论 (食物链理论) 来指导建立闭合循环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构建资源在生产体系内部循环利用的闭合系统;低碳经济侧重于将能源经济学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能源利用结构调整, 着重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绿色经济侧重于将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 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4) 本质内涵表述相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内涵表达, 都倡导发展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体系、提倡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四者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 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 针对的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

(5) 最终的发展目标相同。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

1.2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不足之处

每种经济形态都是为解决针对性问题,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 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狭隘性、内涵目标的重复性以及实践发展的模糊性三个方面。

(1) 研究视角的狭隘性。纵观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提出的背景不同, 理论基础不同, 解决问题不同, 但是本质内涵和发展目标确是相同的。这些经济形态都是随着发展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的, 存在“时效性”。几种经济形态总体上是针对不同问题产生, 实质上则是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统一性问题。不同的形态从不同角度去表述, 去提出解决这一主要问题的措施。所以, 研究视角是存在狭隘性的。

(2) 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一是都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人类依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条件;二是都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特别是稀缺性资源;三是都要求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使得经济发展的废弃物排放在生态环境的自我溶解能力范围, 以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四是都要求经济发展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人类发展健康与生态发展健康的相统一。

(3) 实践发展的模糊性。由于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表述导致实践中存在模糊性发展问题。严格说来, 几种经济形态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渠道、不同程度。但是, 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找不到具体的方向, 而没有真正实现某种经济形态的发展, 实质上, 无论发展哪一种经济, 都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化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经济发展实践需要统一的发展理论, 这种理论能够有效反应不同经济形态的具体内涵、原则与目标, 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统一性。

2 超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

2.1 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 (Hyper cycle) 理论是曼弗雷德·艾根 (Manfred Eigen, 1927-) 结合分子生物学、信息论、进化论、非平衡热力学的成果而提出的, 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论齐名的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艾根侧重考察了生物化学中的各种循环现象, 他把循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循环。即在反应循环过程中, 存在反应物S, 通过催化物E的作用, 生成了产物P。在反应过程中, 催化物E先与反应物S形成中间产物ES, 然后进一步反应后转化为产物EP, 最后催化物分离出来, 剩下产物P;这样一个循环称为反应循环。第二层次:催化循环。作为比反应循环更高一级的循环, 化要求反应循环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环节是自催化反应, 即至少有一个中间产物是自催化剂, 而自催化系统或者说是简单的自我复制单元的循环, 就是一种催化循环。第三层次:超循环, 即由小循环构成的大循环。简单的说, 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就是超循环。在这个超循环组织中, 每个单元既能够自我复制, 也能够催化其他单元的自我复制[2]。

总之, 超循环理论认为, 反应循环是一个自我再生的过程, 催化剂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又再生出来;催化循环是一个自我复制的过程, 产物自身作为催化剂又指导反应物再生出产物来;超循环不仅是自我再生、自我复制, 还能自我选择、自我优化, 从而向更高的复杂循环形态进化。超循环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适用, 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 艾根将“超循环”作为其理论名称, 认为是“一个自然界里的自组织原理”[3]。

2.2 超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超循环理论有三个层次: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 每个层次都是严格有机的联系着, 是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整体。由此,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基本要求, 提出超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超循环经济就是以超循环理论为依据, 以高效、互动、健康、和谐为价值取向, 合理调控人与自然的复合矛盾运动, 科学规划、组织和管理生产、流通、消费和排放的循环活动, 持续满足人与自然健康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2.3 超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包括三个层次的循环: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

(1) 经济内循环。即反应循环, 指经济生产体系中将资源、土地、设备、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运作, 进而产生产品, 作为催化剂的要素如设备、土地、人力等投入又转化出来, 即催化剂本身不实际进入产品, 完成一个经济内循环。农户、企业的独立生产过程即是规范的经济内循环。这一相对独立的生产过程是超循环理论的反应循环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循环本质与超循环理论广泛的应用性及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内循环中, 完成产品从生产、流通、消费到还原的整个过程, 每个过程都能够实现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健康的目标, 也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4R原则”组织生产 (图1) 。

(2) 经济中循环。即催化循环, 根据定义催化循环是若干反应循环构成的, 反应循环本身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催化的循环, 还能够实现催化其他循环体, 即反应循环本身又是催化剂。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 经济中循环可表述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经济体, 在实现自我生产型循环的同时, 作为其他经济体的催化物, 引起其他经济体的自我循环性生产。表现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园区) 的发展, 不同区域的经济体由于功能划分不同, 形成集聚效应, 资源共享、互为影响, 经济体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食物链关系 (图2) 。

(3) 经济超循环。即超循环, 在超循环理论中指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那么, 在超循环经济理论中, 指由经济内循环耦合而成的经济中循环, 即经济超循环。在现实中, 经济超循环主要体现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问题, 在经济超循环中, 则重点是三个系统之间建立起来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循环问题。由于三大系统不断的矛盾循环运动, 使得三个系统有向着良性互动、共生繁荣发展的可能性与趋势性。从超循环经济的内涵来看, 可调控生产、流通、消费和还原几个阶段的具体行为, 在制度、技术与环境的合理安排下, 实现三大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协调发展 (图3) 。

2.4 超循环经济运行的原则与特征

2.4.1 超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4R”原则

超循环经济具有“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基本原则, 除此之外, 还有“再创新”的特殊原则。第一原则:减量化 (Reduce) 。从传统的、自经济活动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理念, 扩展到降低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 使之合理化;第二原则:再利用 (Reuse) 。从传统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一物多用的理念, 扩展到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以他处废弃物为原料的“再制造”产业、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短缺资源。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当代留给下一代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资源,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原则:再循环 (Recycle) 。从传统的生产中的废物被利用为生产原料的理念, 扩展到把传统工业经济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的开放链孤立产业体系, 改造为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的循环产业体系;第四原则:再创新 (Reinnovation)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 往往可以使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要求。一是对投入物能耗、效率和环保性质的再思考再创新;二是对循环过程的效率作用进行再思考再创新;三是对循环结果 (产品) 品质、健康水平、产出水平的再思考再创新;四是对废弃物水平、品质的再思考再创新。总体上看, 经过多次内循环、中循环到大循环系统往复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理论上应该“刚好”处于生态系统融解能力范围。超循环经济完全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动、繁荣发展。

2.4.2 超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特征

(1) 超循环经济发展突显的“两低一高”特征。在运行中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两低一高”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超循环经济也具有这一特点。实际运行中, 特别是处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两个阶段, 两低一高特征表现尤为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效率 (是经济学概念上的核心内涵) 表现在经济内循环和经济中循环过程上, 要求投入物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少使用化石能源, 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尽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同时尽量多次循环使用资源, 建立“资源1-废弃物1-资源2-废弃物2-……资源n-废弃物n”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多次使用、多次循环、多次创新, 最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废弃物实现最小化、生态化、绿色化。

(2) 超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性特征。系统性特征是超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从超级循环经济的内容包含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经济超循环三个层次, 并且小层次内容经过耦合催化而形成相对高级的层次内容。可以看出, 超循环经济体系是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极强的概念;内循环耦合而成中循环, 中循环耦合而成超循环;三个层次的循环又不断进步发展, 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进步。超循环经济的几个层次不仅反应经济过程, 也反应社会过程和生态过程, 需要实现经济过程、社会过程与生态过程的循环健康发展的态势, 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全面进步 (图4) 。

(3) 超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突变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体系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有机性和整体性, 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实体。在一定技术和制度环境下, 超级循环经济体是相对稳定的, 由低层次循环体构成高层次循环体, 稳定循环下去;但是, 当外界条件改变的时候, 必然会引起某一层次循环体发展路径的改变, 进而产生循环式改变, 形成超循环经济体的整体突变。这种改变可以是漫长的, 也可以的短期突变。关键在于引起变化的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作用力较强, 则突变时间短, 反之, 突变时间长 (图5) 。

超循环经济路径的螺旋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三个层次的循环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着, 低层次的循环会影响中高级层次循环发展, 三个层次的循环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互之间影响且联系, 并有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能量流的流动, 但是各层次的循环不断转化:即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只能从一个级别上升到另一个级别, 但是循环类型不能相互转化。根据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经济是呈螺旋形状发展升级的 (图6) 。每个超循环经济系统中, 包含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三个系统复合而成超循环经济系统,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螺旋式共生、繁荣、发展。

3 超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三个层面推进超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3.1 超循环经济的空间结构

超循环经济系统开始于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清洁化生产行为, 然后扩大开来发展到较高一层次的超循环经济园区以及超循环经济网络, 进而可建立最高层次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一体化的复合循环系统。超循环经济系统是生态化的发展系统, 由企业、超循环园区、区域性超循环经济网络和广域超循环系统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构成;循环空间由小到大、循环层次逐渐提升, 总体上是由企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矛盾运动。

第一空间, 由企业组成的经济内循环系统。这一空间发展的实践路径是要求实施清洁化生产, 这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清洁生产的实施程度应该达到“无公害产品”的初级清洁水平、“绿色产业”的中级清洁水平, 进而实现高级清洁化生产水平, 如“有机农业”。但是, 鉴于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 清洁生产是在满足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施的[4];第二空间, 由区域经济中循环园区构成。其发展实现路径是建设生态化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部分地要求园区进行技术改造、试点超循环经济产业园, 也可构建新的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原则, 在“W模式、G模式、H模式”[5]的指导下, 构建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产业园区;第三空间, 广域性超循环系统构成,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系统。这一空间的发展要求三大系统构建复合式循环机制, 保证三个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往复, 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和耦合功能、循环功能。实现超循环经济系统“两高一低”的运行标准, 满足人类社会与生态健康的互动发展需求。

3.2经济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企业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实现生态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从源头、过程来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根本性途径, 同时清洁生产是超循环经济实现的载体。农业领域的清洁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属于较新的课题。本质上讲, 农业领域的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存在污染, 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健康的影响都不亚于工业污染, 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过工业[6]。清洁生产则是解决面源污染、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 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3 经济中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超循环产业园区建设

作为超循环经济系统的第二层空间构成内容, 产业园区的循环发展路径是改造现行 (传统) 园区为超循环产业经济园区, 按照新标准建设超循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由企业加工商 (生产者:企业组织) 和服务业构成的一种企业化社区。在这个社区之中, 各成员通过共同管理环境有关事宜和经济事宜, 来取得更大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获得整体大于个体的规模效益。对于超循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要遵循链结性、区域性、高效性和循环性原则, 包括主体选择、系统集成设计、配套服务三个方面。1明确园区的主体类型。要明确园区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还原者) , 及其在园区中的作用与位置;2选定关键种企业, 按照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最大化原则, 确定中心地位的关键种企业, 位于产业生态链的核心, 发挥着稳定园区的重要作用;3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按照产业生态学中的有关理论, 根据物质流、能量流、信息物、资金流的流动关系, 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 使物质在系统中最大限度的循环流动与使用, 让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增值化、无害化。

3.4 经济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产业超循环园区网

作为超循环经济的第三空间结构,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层面的循环发展路径实质是建立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生、共荣、和谐的关系。总体上看,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为背景, 按照产业生态学有关理论与方法, 合理界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以资源 (原材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等) 的消费纽带形成具有“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资源———废弃物 (无害化) ”的发展共同体, 由一条条仿真的“生态食物链”组成, 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三个系统间的循环流动, 实现三个系统的共生繁荣、互动发展。一般来说,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有两种形式来组建, 一是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二是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6]。

(1) 区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这种组建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也不同于一般性副产品交换。而是将一个园区视为一个企业 (或者不动产) 来开发并加以运作, 与其他资源 (产品、废弃物) 互补性、替代性园区一起, 寻求更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或几个园区可加入一个网, 一个网也可能包含传统园区、一般企业和新建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网内成员相互合作, 可增强其绩效并表现创建共享的服务与设施 (图7) 。

由图7 所示, 独立的企业、现代园区和传统园区共同构成了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在这个网中, 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能被另一个企业利用为生产资料, 而这个企业的废弃物又被其他企业利用, 就实现企业之间的副产品交换, 极大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实现废弃物的最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 广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指导按照产业生产区域、发展区域的实际情况, 根据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 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建立起大组团、大特色、大分工的园区发展模式。各大组团的园区之间又存在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动的交换, 以取得更大范围、更多程度、更大可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种模式一般要求产业特色互补、交通便利、按照生产、流通、消费、还原的功能进行组团式发展。各园区组团也是形成共荣、共生、互动和谐发展的格局。同时, 广域性水循环、大气循环都带有极大的外部性, 小区域的产业循环经济网络很难实现良好改变, 必然借助大范围、大区域、大合作的模式下, 有较强的融合协同能力, 才能在一定时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摘要:系统研究了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几种经济类型的异同与缺陷, 认为几种经济形态存在视角狭隘、目标内涵的重复性表述、实践指导性不足、发展界限模糊等问题;结合超循环理论中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概念, 提出了超循环经济的概念模型、内涵特征、系统结构、运行原则, 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与经济超循环三个层面, 提出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构建超循环经济园区和区域性超循环经济园区网”的三大实现途径。超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 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杨运星.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前沿2011 (8) :94-97.

[2]沈小峰, 曾国屏.超循环理论的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4) :185-194.

[3]艾根·舒斯特著.曾国屏, 沈小峰, 译.超循环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4]方淑荣, 游珍, 蒋慧, 等.生态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31 (1) :43-46.

[5]朱玉林, 何冰妮, 李佳.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 2007 (4) :48-50.

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 篇5

一、经济学家假设的“经济人”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或商品生产制度的经济学家,都有经济人的假设。所谓经济人,就是指导商品生产者、商品经营者和货币经营者,或资本家之行为原则的人格化。由于经济学家研究对象的发展阶段不同,尤其是由于经济学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同,他们所假设的经济人也不相同。我初步认为,著名的“经济人”有好几个:孟德维尔假设的、斯密假设的、李嘉图假设的、马克思假设的和边际效用学派假设的。(注:李嘉图假设的经济人,“只有一种活动,即谋利的活动;只有一种要求,即生利的要求;只有一个目的,即成为富人的目的。……在李嘉图的大著里,我们找不到几个关于精神文化的字样,因为在他假定的那种社会,那种市场里面,是用不着那些字样的。”(参见王亚南.政治经济学史大纲[M].上海:中华书局,1949.244.)奥地利学派假设的经济人是:“荒岛上的遇难船夫”、“沙漠中的旅客”、“孤立在全世界之外的农夫”和“在原始森林中有一座单独棚舍的移民”……)由于我们论述的需要,我只谈孟德维尔的、斯密的和马克思的。

孟德维尔是移居英国的荷兰人,医生、经济学家和作家。1705年他出版了《抱怨的蜂巢,或骗子变为老实人》。这是一首诗。1714年他对原诗加上注释,以《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书名出版。这里的公共利益指的是社会经济的发达,社会财富的增加;个人劣行指的是个人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利益。他认为:各个人如果自由进行利己的活动,其结果会自然而然地增进社会全体的繁荣,其利益比最初以非利己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要大得多。该书有一首诗,是借记述蜜蜂的生活而讽刺人世的。诗中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如果(被认为的)劣行和奢侈风行,那么这个社会就繁荣昌盛;如果代以(被认为的)道德和俭朴,那么这个社会就冷落衰退。他还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社会动物的,不是友情,不是善性,不是恻隐之心,不是装模作样的殷勤厚意,而是他那最卑鄙和最可恶的本性,这本性是使他能够适合于这个最大的、世俗地说也就是最幸福和最繁荣的社会的最必要的条件。

《蜜蜂寓言……》被大主教贝克来(GeorgeBerkeley1685-1753)斥责为“亘古未有的最坏的书”。但是分析一下它出版时英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即封建土地制度和行会制度还存在,新兴的资产者还不能自由地进行利己的活动,圈地运动在急剧进行,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在严刑峻法之下,被资产者强制变成工人,就可以看出,它是提倡资产者要打破束缚,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和行会制度,做对己有利的事的,亦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至于广大劳动者,则要求其服从资产者的利益。书中有一段话,是露骨地代表资本家的利益讲话的:“在财产有充分保障的地方,没有货币还比较容易生活,没有穷人就不行,不然谁去劳动呢?……应当使工人免于挨饿,但不应当使他们拥有任何可供储蓄的东西。如果某处有一个属于最低阶级的人,想靠异常的勤劳和忍饥挨饿来摆脱自己生长起来的那种环境,那谁也不应当妨碍他,因为对社会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来说,节俭无可否认是最聪明的办法;但对于一切富裕民族有利的是:绝大部分穷人永远不要无事可做,但要经常花光他们所收入的一切……靠每天劳动为生的人,只有贫困才能激励他们去工作,缓和这种贫困是明智的,想加以治疗则未免愚蠢。……要使社会幸福,使人民满足于可怜的处境,就必须使大多数人既无知又贫困。”(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74-675.)

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认为“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在提出的时候是悖理的;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劣行的概念就随之发生变化,牟利、增殖、乃至奢侈,就被认为是符合甚至就是伦理和道德本身了。牟利、增殖不必说了,因为一旦解除了宗教教义的束缚,这些就被认为是道德的了;那么,奢侈怎么会被认为是道德的呢?孟德维尔认为,随着欲望的种类及其重要性的增加,人们为满足对方的欲望而进行的劳动就增加,这样就能互相协同而成为一体,就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而不应非难欲望。对于欲望,人们区别必要的和奢侈的唯一标准,就是以是否为维持我们生命所必需为界线。如果是这样,差不多所有的东西都是奢侈品了。由于这样,消费奢侈品纵使是劣行,却能使社会经济发展:这就是公共利益。其后,斯密的挚友休谟从功利主义出发,认为行为对于社会全体如果是有利的就是德,而不是恶。这样,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就再也不是悖论了。

孟德维尔关于个人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的思想,由亚当·斯密进一步发展了。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明确主张利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3-14.)但是,同一个斯密,在1759年另一本重要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又认为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有自爱、同情心、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等。同情心和利己是对立的。于是,就发生了经济思想史上著名的“斯密难题”。但是,根据《道德情操论》中译者蒋自强教授等人的研究,“在斯密那个时代,‘道德情操’这个词是用来说明人(被设想为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作出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就阐明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控制他的感情或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或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确立行为准则必要的社会。”(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译者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如果是这样,所谓的“斯密难题”就不存在了。不过,问题似乎不是这么简单,我们留在下面再谈。

马克思也有经济人的假设。他认为经济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我认为,马克思假设的经济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商品生产一般的经济人,一种是资本家的化身;资本家是在商品生产一般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的。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一般的经济人,必然是平等主义者;资本家的主观愿望是攫取最大的利润,只要条件具备,他就这样做;可是在自由竞争充分展开的条件下,他们只好也成为平均主义者。

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03.);货币是比商品更进一步的平等派。因此,在商品货币关系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平等关系和观念,就必然普遍化。古希腊大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明明看到5张床=1间屋,无异于5张床=若干货币;并且知道,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通约性就不能等同。但是,他又认为,这种不同的物是不能通约的。为什么?原因就是希腊社会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的,是以人间劳动力的不平等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不平等,就妨碍了亚里斯多德对上述等式中存在着平等关系的认识。封建社会虽然比奴隶社会进了一步,但仍然是等级社会。所以,封建社会虽有商品生产,但仍然像奴隶社会一样,无法从价值关系中看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平等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制度,使商品生产普遍化

,从而也必然使平等观念普遍化。因此,在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和货币是比商品更进一步的平等派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资本是平等派。马克思说: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家的首要人权。恩格斯认为,生产价格是资产阶级“共”剩余价值之产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这就是作为经济人的资产阶级的写真。

二、利己和利他

“斯密难题”说的是,斯密仅有的两本传世之作:《道德情操论》,主要是研究人的精神生活,尤其是道德和伦理规范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人的物质生活,即经济规律的。德国历史学派认为,斯密在前者提出的道德人是利他的,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认为人有同情心,但同一个斯密在后者假设的经济人却是利己的,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认为面包师供应面包给我,是出于他的利己心,即他所以这样做,只是由于必然得到我相应的回报。这两种看法处于惊人的自相矛盾之中。对于“斯密难题”或“斯密悖论”,《道德情操论》中译者蒋自强等认为是一个伪题,但是这还不能全部回答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按照历史唯物论,《道德情操论》是论述人的精神生活的即道德情操的,它和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虽然都是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但是,后两者是贴近并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道德情操则是高耸入云的思想上层建筑,可以远离经济基础,然而说到底仍然要迂回曲折地反映经济基础。但在斯密论述的道德人中,我们看不到反映经济基础这一点。他在《道德情操论》中,开宗明义地说:“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这种道德规范很难说是迂回曲折地反映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基础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却不是这样,在这里的经济人的特征,正如下面将谈到的,无一不是直接反映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基础的。

应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我认为斯密的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关系,实质就是自然人和商品人即斯密假设的经济人的关系。让我们详尽地研究这个问题。

恩格斯同意达尔文的说法,即人类是从猿类演变而来的。因而,两者都有生存的天性。但是,从树上到地上来生活的类人猿,遇到的敌人显然比从前要多、要狠、要凶。这时人吃兽,兽也吃人。而人类无论从感官灵敏、肌肉发达、跑动快疾、爪牙锐利哪一方面来说,都不及野兽,可是,他却能在人兽生存竞争中,最后成为胜利者,成为万物之灵,其原因何在?最重要的,即第一点,是人能合群和爱群,也就是互助;第二,就是我们都了解的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一点不用多说。

合群和爱群,这一点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表现得很明显。例如,在两性关系上雄性的互让。恩格斯指出:高等脊椎动物中,就我们所知,只有两种家庭的形式:一夫多妻制和一对一对的共居;在两种情况下,都只许有一个成年的雄性,只许有一个丈夫。雄性的嫉妒,使动物家庭与群对立起来;群是共居的最高形式;但由于雄性的嫉妒,使其进一步的发展受到阻碍。单是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动物的家庭与人类的原始社会是两不相容的东西。像正在生成过程中的人类这样无防卫能力的动物,如果与世隔绝地以一对一对为群居生活的最高形式去奋斗,恐怕很难继续生存。但是,为了在发展过程中脱离动物状态,实现那只有在自然中才有的伟大进步,还需要一种因素:即以群的联合力量与集体行动来补足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成年雄性的互相忍让,消除嫉妒,乃是形成这样大而永恒的集团的第一个条件,由动物转变为人类只有在这种集团的环境中才能办到,那就只能是杂交。在这种婚姻形式下,整个一群男性和整个一群女性互为所有,这种形式很少有嫉妒的余地。

因此,合群和爱群,是人能够脱离动物的首要条件。由于这样,恩格斯根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特别指出:同族人必须互相援助、保护,特别是在受到异族人的欺侮时,要帮助报仇。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同意摩尔根的如下总结: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的形式上的复活。我认为自由、平等、博爱,就是自然人,或者更严密地说是氏族人,也是更高级社会的道德规范。摩尔根是伟大的辩证法论者。从这一点看,《道德情操论》认为人天生是有同情心的,事实上是氏族人的道德的流传。当不涉及物质利益时,即使在阶级社会中,氏族人的道德仍然可以流传下来。在斯密的著作中,常常有天性、天赋和人类倾向之类的提法;这些为人类所特有,是其他各种动物所无的。斯密试图从两猎犬协同逐兔,来说明这种人性的产生,结果失败。这就只能是自然人或氏族人的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同情心“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可惜的是,他虽然提出了原始感情问题,但是它是怎样产生的,没有分析。

以上说明,氏族的成员是完全融合在氏族之中的,个人和社会也融合在一起。氏族人在物质利益不受侵犯时,其道德没有利己和利他之分,更没有这两者的对立。因此,这种道德人和商品社会的经济人无关;它们的产生基础不同。

由于这样,我就将氏族人的道德撇开,只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研究斯密的假设经济人,除了利己之外,有没有利他的可能。我认为斯密的本意,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利己是目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利他则是达到利己这一目的的手段,手段不当,目的总归落空,因为不能利他,结果也就无法利己。就是说,为了利己,即多赚钱,办企业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精益求精,就要取信于顾客,就要童叟无欺,就要讲信誉,这就是经济发展,就是社会进步,就是顾客得益。法国大革命后,1893年雅各宾宪法关于人民权利和义务的条款中就有这样的规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人施己,先施于人。”这规定,尤其是其中的“欲人施己,先施于人”,已将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分析得很清楚了。

让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分析斯密所假设的经济人,其所以必然是自私自利的,完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河上说: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是个人主义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一个历史形态。个人主义经济组织的根本的特征,就是对社会成员生活不负责任,而使社会成员各负其责。因此,在个人主义的社会组织下,其道德规范当然是承认利己主义。社会全体的繁荣,要在社会各成员谋一己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这必然反应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学上。就是说,斯密假设的经济人,是有深刻的社会基础的。

斯密说:“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想要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互相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

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3-14.)许多人认为,这段话只说明人是利己的,只有启动其利己心,才有交换,才有经济活动,才有社会进步,才有作为结果的利他。我也曾这样看,但现在的看法不是这样。我认为:这段话恰好说明,利己是目的,利他则是手段,先要运用利他这手段,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面包师等人,不首先卖面包给我,他能得到我的回报吗?就是说,盈利是目的,满足顾客的需要是手段,手段不对,目的不达。所以利他的结果是利己。

斯密断然否认经济人具有其目的只是利他的经济行为。他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假装为公众幸福而经营贸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事实上,这种装模作样的神态在商人中间并不普遍,用不着多费尽心机唇舌去劝阻他们。”(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7.)

三、“斯密难题”的产生原因

现在回到“斯密难题”。在我看来,《道德情操论》认为人是有同情心的,谈论的事实上是氏族人的道德;而《国富论》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谈论的是商品社会经济人的行为准则,亦即经济人的道德。这是基于两种不同经济基础的道德。因此,我在1985年出版的《大卫·李嘉图》中就说过:“斯密既研究人的物质生活,又研究人的精神生活,研究精神生活时,他是唯心主义者,并不理解精神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决定的,认为人总有一种抽象的同情心,这见于他较早的著作《道德情操论》;研究物质生活时,他是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生活受经济规律的支配,这见于他的代表著作《国富论》。但在《国富论》中并没有清除《道德情操论》中的唯心主义观点,以致在分析遇到矛盾时,便倒向唯心主义。”(注:陈其人.大卫·李嘉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0.)我现在仍然认为:只要斯密没有说明具有同情心的道德人产生的基础,或者没有说明它是氏族人的道德的流传,以为它同经济人有同样的经济基础,那就是唯心主义。有的论者认为:斯密的道德人和经济人可以是一致的,这就等于说:氏族人的全部道德(同情心或利己与利他的完全统一)和经济人的手段(利他)可以是一致的:以此来化解斯密难题。我认为这是将不同层次的范畴放在同一层次上了。

这就涉及《道德情操论》的中译者蒋自强教授等认为“斯密难题”是伪题所持的三大理由了。第一,“从《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交替创作、修订及其整个研究、写作计划来看,决不能否认斯密学术思想体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译者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就是说,这两本大著本来就是在一个体系,即在道德哲学讲座之中,思想不会自相矛盾。这一理由经不起分析。我们知道,就是在《国富论》中,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对平均利润形成的说明,有时是用竞争,有时是用“兴趣”。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方面很抽象,如将地租从租金中抽象出来,再将级差地租从地租一般中抽象出来,等等,其抽象力甚高,另一方面却缺乏抽象力:不能从变动的市场价格中,抽象出有别于价值的生产价格。就是说,即使是大思想家的著作,其中的理论和方法论,自相矛盾者也有的是。

第二,“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来看,《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是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的。”(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译者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前者就有“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1-102.)说法;后者关于利己的说法很多,不需一一举出。但是我认为,前者说的其实是自然人的生存权,亦即食、色性也;如果说是利己,那么同经济人的利己(追逐金钱)是有质的区别的。相反地,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特别指出:“人只能生存于社会之中,天性使人适应他由以生长的那种环境。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互相之间的伤害。在出于热爱、感激、友谊和尊敬而相互提供了这种必要帮助的地方,社会兴旺发达并令人愉快。所有不同的社会成员通过爱和感情这种令人愉快的纽带联结在一起,好像被带到一个互相行善的公共中心。”(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5.)这里的描写只能是自然人或氏族人的生活。如果认为这和经济人相同,不是有点滑稽吗?总之,这两本大著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不是不同的。

第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之间的有机联系,还集中表现在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的统一论述中。(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译者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17.)“前者认为冷酷的地主,由于“眼睛大于肚子”,他就无法将土地生产物消费精光;而只得将多余的产品,分配给各种各样为他付出劳动的人。这种分析,不是基于经济规律的作用,而是多少有点施舍的味道;亦即是出于地主的温情主义。但斯密将其归结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30.)这里说的是:由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从利己出发,结果是利他——对社会有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只有在货币产生前,地主的消费才受肠胃的限制;因此,这里的背景是自然经济的统治;(2)“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这种提法,不正是氏族人的生活写照吗?这两点合起来说的是更自然经济;后者认为“每个社会的年收入,总是与其产业的全部年产物的交换价值恰好相等……所以,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当然,经济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但是,“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想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7.)这里论述的全是商品经济。我认为,施舍行为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的。

总之,我以为:“斯密难题”是客观地存在着的,我们应根据历史唯物论,来解释它的产生原因,而不应认为是个伪题;产生原因,我认为是,斯密将自然人、即氏族人的特性和经济人的特性相混淆,造成两者的对立。这种混淆,在《道德情操论》中,尤其严重。其所以能相混淆,是由于道德这种层次最高的思想上层建筑是可以远离经济基础的,并且可以流传到另一种社会。这样,商品经济或资本主义社会本身产生的经济人,同流传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氏族人,就有可能混淆了。

毋庸置疑的“经济人假设” 篇6

关键词:人性;利己;经济人假设;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29-02

大凡酷爱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问。我们身边许多关于选择的事情,如农民是种水稻还是种西瓜,厂商是生产皮鞋还是生产保暖内衣,大学毕业了是立即就业还是考研,青年人谈恋爱是心仪张三还是李四等等,都可以用经济学的眼光来审量。由此值得深入探讨的是:如果把上述各项选择的主体抽象出来,看看他们都是在为谁而选择呢?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回答之前我先引用两个典型事例。

很多人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由于齐威王的上中下三匹马比田忌的上中下三匹马更胜一筹,因此同等次的马比了三场,田忌连输三场。后来田忌的谋士孙膑出了个主意,让田忌重组资源,选择了用上马去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去对齐威王的下马,用下马去对齐威王的上马。如此选择田忌虽然会输一场,但是可以赢两场,两胜一负,最后胜利是田忌的。

另一个是比尔·盖茨辍学的事:比尔·盖茨1973年进入哈弗大学法律系学习,他不喜欢法律却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19岁时他面临两种选择:是继续学习直至毕业,还是辍学办软件公司?继续学习会失去创业的最佳时机,而辍学办公司又拿不到多少人向往的大学毕业文凭。盖茨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学业,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他终于成功了,1999年《福布斯》杂志评选,盖茨以净资产850亿美元荣登世界亿万富翁的榜首。

上述两个事例虽然内容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事例中的主人翁都面临着一种选择,而且无论是赛马的田忌,还是辍学的盖茨,它们的选择都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包括前面所说的农民选择种植物,厂商选择生产物,大学生选择就业或考研,青年人选择对象,无不都是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有鉴于此,经济学研究就有了一个基本假设,即“经济人假设”。这一假设的内涵就是说,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之前,假定每一个活动在经济过程中的个人都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他在面临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个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机会,每一个参与者都依据自己的偏好,用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参与活动。这里所说的“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经济学正是在这一假设之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最大化问题的一门学问。对社会而言,是GDP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个人而言,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而言,是利润最大化或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经济学正是在对这种最大化的研究中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如果离开了经济人这个假设,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要被推翻。

对此,可能会有人用身边的人或事来质疑经济人假设:比如某个学院有两个学生在江边祭祀故人,突然其中一个滑进了江中,而另一个同学不顾个人安危,跳到江中救起了同学,自己却沉到了江底。再如,某中学有个女生得了白血病,另一个学校的师生在从未与该女生谋面的情况下,捐资上万元。还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个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种无私的爱等等。这些舍己救人、无私捐助或无私奉献现象的存在是否与经济人假设相矛盾呢?是否应该否认人的利己本性进而否认经济人假设呢?

不错,经济人假设确实是以“人的本性是利己”为假设前提的,但这种假设并不否认利他主义行为的存在,而且也不否认人性中除了利己之外,还有同情心、关爱心等善良的一面存在,也就是说经济人假设承认人的利己本性与上述各种善行或利他现象并不矛盾。经济人假设不仅正确,而且也非常必要。

说经济人假设正确,并不是说它适用于每一个人(例如雷锋这样的英雄)和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在祖国危难之际也会牺牲自己保家卫国的行为),而是指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从事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个人利益,只要是有理性的人都会如此,所以经济人假设也就是理性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实质上是一种抽象,是对“人”进行抽象,是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然后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通过抽象可以避免陷入对“人性”本身无边无际的争论,以便更有效地讨论相关的经济学主题。毫无疑问,抽象出的共性是以特殊的个性为基础的,共性并不排除特殊的个性。说经济人假设必要,是因为经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假设前提,因为没有经济人假设就不能分析经济现象和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经济政策。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具有分析力的重要标志,没有这个假设,剖析各种经济现象就不可能具有分析力。也就是说经济人假设只是认识经济规律的一个工具,它并不是提倡人人自私自利,一些人把经济人假设说成是经济学家主张人们都自私自利,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事实上,马克思在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时也认为,人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如果否认人是利己的,假设人是利他的,那么经济学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我想就一定会出现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吉的礼物》中的一对新婚夫妇那样的情景。

《麦吉的礼物》是这样描述的:新婚不久的吉姆和德儿,很是穷困潦倒。除了德儿那一头美丽的金色长发、吉姆那一只祖传的金怀表外,他们便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骄傲的了。虽然生活很苦很累,但他们却彼此相亲相爱,两个人关心对方都胜过关心自己。快过圣诞节了,小两口尽管身无分文,为了让爱人高兴,各自还是想悄悄准备一份礼物给对方。吉姆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把心爱的金怀表卖了,买了一套漂亮的发卡,准备去配德儿那一头金色长发。德儿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拿去卖钱,为吉姆的怀表买了表链和表袋。圣诞节那一天,他们开始交换礼物,却无可奈何地发现,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对方已作为礼物的代价而出卖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对方深爱着自己。小说中的一对主人翁各自花了惨痛的代价换回来的是无用之物,这肯定是莫大的遗憾,同时也给我们一种启示:出于无私爱心的利他主义行为,也有可能使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欧·亨利在小说中写道:“两个住公寓的傻孩子却笨到了极点,彼此为了对方,白白牺牲了他们屋檐下最珍贵的财富。”可见欧·亨利也认为,这小两口的行为是不明智或者说是非理性的,也就是说尽管是恩爱夫妻,经济人的身份也是抹不掉的。

对经济人假设产生误解可能来自于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即把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恰恰相反,经济学的最伟大发现正是把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了起来。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开创性贡献就在于此——提出了“经济人假设”。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并不是赞扬人的利己性,只是承认利己利益的思想应当是绝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正如白蛇变成了美人但饮了雄黄酒就要露出本性一样。斯密认为,参与经济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出于个人利益动机,为了谋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把他所拥有的资本当然包括所有能用来牟利的东西和技能,用在能产生最大利益的地方。社会是个人的总和,当每个个人都以自己所拥有的去谋求最大个人利益的时候,社会所拥有的资本或者说资源,自然也就找到了最大的用途,社会经济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斯密曾明确地指出:“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1]那么,把这种对个人利益追求从而引导向社会利益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呢,斯密的答案就是“看不见的手”,按照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价值规律,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市场机制。斯密说:“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去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意的目的。”[1]如果每个人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这时整个社会就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承认人的利己,又把利己引导向利他,这正是我们目前所处的市场经济的奥秘之处。

传统社会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2]把人性看作万恶之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结果怎么样呢?整个社会处于上千年的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极其穷困。即便如此,利己的人性消灭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在那种社会,“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成为强者剥夺弱者、上层剥夺下层的武器,从而极大地加剧了社会不公平。老百姓的人性虽然被强制性地消灭了,但倡导“灭人欲”的人性却发展成为兽性,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提倡的是自己根本不打算去实践的伪道德,薄伽丘的《十日谈》曾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这些伪道德和假正人君子的丑恶嘴脸。

相反,市场经济公开承认人性的合理性,承认人利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从而把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为变成了增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我国短短的二、三十年市场经济的实践已证明,市场经济既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人性升华了,越来越多的人更关心他人和社会。亿万富翁不再成为守财奴,而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赞助者。我们不否认市场经济下还有私欲和罪恶,但与传统社会相比孰优孰劣大家心中都十分明白。

言而总之,要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与其质疑“经济人假设”、强调改造或放弃个人利己的动机,不如在充分肯定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协调个人选择的制度安排,这可能更为切实而有效。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篇,第二章,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2]朱熹《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关于“经济人”假说的思考 篇7

关键词:“经济人”,“新经济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经济人”假说评述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工商业阶层的人性抽象,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传承,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根基所在。其内涵包括:(1)“经济人”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是趋利避害,普遍地追求自身的经济福利,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参与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2)“经济人”具有行为理性,个体依据平实理智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在外部环境约束和内部自身约束的限制下实现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3)经济人行为的全局一致性,即每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如果处于相对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保证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经济伦理的实践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自发地演化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客观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1]。

由于对有主观能动性的复杂的现实人做了单维度的理论概括,“经济人”假设在被后来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的同时,也受到西方经济学不同学派和分支学科的的质疑,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以赫伯特·西蒙为代表的针对“理性最大化”的批判,提出了有限理性人寻找满意解的学说,拉近了人性假设与现实人的距离;其二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制度包括道德风俗习惯等非正式约束和制度法律等正式约束,这些约束构成了人的社会性,批评了狭隘的“经济人”假说;第三是心理学家在个体决策实验中得出的结论:现实世界的决策者们经常不是根据预期效用函数作决策,也不是理性地根据概率去评价不确定事件,有力地反驳了经济人的行为理性。

2 当代“新经济人”假设对传统“经济人”假设的超越

2.1“新经济人”假设的特点

(1)19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贝克尔把结婚、家庭、教育甚至是歧视行为,都应用经济工具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解释,提出了婚姻的互补性和家庭的规模经济说,经济学解释了社会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提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成本分担原则。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将经济学研究拓展微观的社会生活领域[2]。

(2)以邓肯·布莱克和詹姆斯·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人类的政治行为主体同样遵循“经济人”假设,应用个人主义趋利避害的理性原则分析西方民主制度下的集体选择规则,有效地回答了批评者对“经济人”模式无视社会政治制度分析的指责,也得出了我们应该探索新的政治技术和制度技术的结论。

(3)道格拉斯·诺思等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基于人们的利己心,提出了“狡诈地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也是人的本性,这一论断的提出使“经济人”的本性更加丰满,而当外部环境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制度存在缺陷时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就会转化为机会主义行为的解说,也完美地解释了现实中“经济人”假设的行为准则;而”新经济人“追求的是制度约束下的是物质利益最大化和非物质利益最大化论断,使“经济人”假说获得了新的生机。

2.2“新经济人”模式研究领域的拓展

(1)把“经济人”模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微观领域,产生了婚姻与家庭经济学;将经济人假设的个人主义分析方法扩展到集体决策领域,产生了交易政治学。

(2)对成本范围的扩充,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包括信息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使古典经济学中成本概念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从而将空中楼阁的“经济人”贴近现实,修改了古典“经济人”模式中的“理性选择”和“完全信息”假设,使拥有有限信息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决策的依据更加合乎平实的理智,增强了“经济人”模式的解释能力,并为探索约束“经济人”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层次内涵铺垫了基础。

(3)对“个人利益”内涵的扩充。在“新经济人”模式中,“个人利益”不仅仅包括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个人收入和物质享受等纯粹的经济利益,还包括无法确定的未来潜在收益以及提高个人终生满足程度的健康、能力、荣誉、社会地位等政治的、道德的、制度的以及文化类不能用货币来计量的“利益”。确定了人力资本投资是比物力资本投资回报更高的资本形式,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效用最大化模型,正的外部性的存在使利己和利他之间没有了严格的分野,拓展了“自利”的内涵。

3 对“新经济人”假说的局限性的思考

3.1“新经济人”假设的人性抽象

“新经济人”仍然假设人际间效用的不可比较性,认为每个人是他自身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即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而且自己可以依据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原则来采取行动,说明了经济社会中人的同质性,尽管这些同质人在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时已经包含了狭隘的利他性,但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成本一收益”计算的理性人;而现实中人却未必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其研究偏离现实的轨道。

3.2“新经济人’假设的环境抽象

“新经济人”模式本身包含了假如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条件,即在分析“经济人”行为时,排除掉了那些不可数量化的、不可预知的、细枝末节的数量浩繁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种因素或关系。这为专注地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提供了方便,却因为这些因素或关系的客观存在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

3.3“新经济人”假设的主体抽象

“新经济人”假设从微观的个人主义出发,运用自利性和理性两个假设和工具,抛开经济形态的历史范畴,把资本主义初期经济制度和生产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当作一成不变的研究背景,避开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忽略掉经济社会中制度因素和社会关系因素,使经济人的内涵没有随着时代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仍然是研究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质成本,在空中楼阁中分析经济范畴的功利主义人格。

4“新经济人’假说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启示

由上面论述可知,“新经济人”假说本身也是有缺陷的。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一特殊的转型时期,要避免西方经济人假设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就要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中国化的改造。在批判性地吸收西方“新经济人”假设的合理部分的同时完成对西方经济学的超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经济人”。

4.1 开展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

传统的“经济人”和“新经济人”假说的缺陷,主要是脱离了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人的心理,将所有的人同质化。因此,经济学要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的假设,需要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知识。自身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因素以隐性形式影响经济动机、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关系,甚至与有限理性和适应性预期同样重要;就像效用和偏好一样,而这些心理因素如何度量是值得探索的。

4.2 明确人性的多重性

在“经济人”自利、理性的假说的基础上,明确现实人的多重特性。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具有共同的追求自身利益的属性,也有个体自身特殊的属性,“经济人”假设是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而产生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必然会随着市场经济社会而同步演变。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生产领域中冲突的永恒存在,而社会物质的丰裕程度和文化制度的不同都会使“经济人“发生内涵的转变。因此,要建立给人以正向激励的良好市场经济制度,使经济主体的行为更加合乎价值理性,在增进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4.3 采用整体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要超越西方“经济人”假设理论的个体主义、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和严重脱离现实的研究方法,就要超越西方经济学的个人主义研究方法,采用个体主义为基础的整体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使理论假设既符合个体在约束条件下的合理选择,也关注时代发展的步伐。社会群体的整体活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体人也是现实的社会人。“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只有伴随着时代变动而变动才是合乎永恒的理性。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出版社,1979.

经济人 篇8

在生态危机困扰整个人类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危机的感受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形势下,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出现,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模式提出质疑, 并逐渐演变为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环境保护主义著作, 如雷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的《寂静的春天》 (1962) 、巴里·康芒纳 (Barry Commoner) 的《封闭的循环》 (1974) 、卡洛琳·麦茜特 (Carolyn Merchant) 的《自然之死》 (1979) 等。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不断反思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探索一种新型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模式就是这一探索的结果。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 (Kenneth E.Boulding) 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 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鲍尔丁认为, 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 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也是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 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 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 而地球只不过是茫茫无垠的太空中的一艘小小的太空船 (即宇宙飞船) 。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 终将用完这个“小飞船”内有限的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废物最后会污染“飞船”舱内的一切, 就像污水充满整个污水池一样。到那时, 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因此, 人类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消耗型”经济, 建立起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 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 (Pierce) 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有浅绿色思想和深绿色思想两类。浅绿色思想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 是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而深绿色思想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 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在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 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 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 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 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2007年9月8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 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 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 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 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联系

理论基础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 立足于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 以三大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 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 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 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能够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节约能源资源, 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生态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生态技术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这是生态技术最本质的特征。这种协调性具体是指技术的使用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并且进一步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优化作用;生态技术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技术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近代工业技术是以物理科学为理论基础,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动力和材料来源。而成熟的生态技术则以可再生资源为主, 因而十分强调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 在技术的建构和使用方式上, 则注重对生态系统方式的模拟;生态技术系统遵循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生态技术不是以某一环节技术的开发和效益为目标, 而强调技术系统的建构能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最优化。同时遵循协调性原则, 不仅注重技术内部之间的相互协调, 搭配合理, 而且注重整个技术系统与外界自然系统的协调;生态技术是一种人道的技术。这是生态技术在技术伦理上的特征。技术本来是追求自由、幸福, 更好地利用自然的手段, 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却使人感到技术在不断把人束缚在庞大的机器体系上, 在不断威胁人类整体的存在, 在不断使人和自然相对立、隔离, 产生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在本质上是反人道的, 生态技术由于是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因而有助于克服技术的“异化”。

追求的目的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追求的目的都是以保护、改善资源环境, 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区别

研究的角度不同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 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 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使其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让碳排放量达到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

从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来看,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分别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 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 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在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 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核心内容不同

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 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 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经济人 篇9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 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 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 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 与外省趋同, 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 青海地域辽阔, 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 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 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这样,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 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 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 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 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 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 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 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 太阳能、风能资源, 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 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 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 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 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 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 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 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 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 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 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 中藏药生产基地, 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 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 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 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 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 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 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 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 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 (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 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 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 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 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 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 加大力度, 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 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 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 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 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 种植高产优质牧草, 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 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 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 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 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 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 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 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 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 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 这对保护生态, 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 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 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 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 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 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 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加强法制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 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 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 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 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 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经济人 篇10

在经济学史上, 比较完整和系统地阐述“经济人” (Homo of Economicus或Economic Man) 假说思想, 并把它作为经济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的, 一般首推亚当.斯密。然而在谈到“经济人”思想萌芽时, 我们不得不提及另外一位重要学者曼德维尔, 他比他那个时代的任何其他人都更明确地阐述了古典经济学家用于建构其理论体系的“经济人”思想。曼德维尔于1705年出版了一本用讽喻诗体写成的书, 标题是《抱怨的蜂巢:或恶棍变成老实人》, 书中描述了一群蜜蜂的兴衰史:在它们自私地追求豪华、虚荣的时候, 整个社会反倒兴盛繁荣, 人人有工作;在它们不再那么邪恶, 放弃奢侈生活时, 反而导致了商业萧条, 民生凋蔽。他的核心论点是:正是野心、贪婪和骄傲这样的社会最大罪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任何人无论他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 都绝不值得夸奖, 因为他仅仅是沉溺于激情而已, 而那种激情碰巧于公众利益。”“没有恶德, 任何社会都不会成为这种富强的王国, 即使成了富强的国家, 亦不可能维持长久。”

17世纪末和18世纪上半期的一些学者对经济人假说的探讨和贡献, 他们对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如何导致公共利益持续增进, 尚未给予明确的经济学证明。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将曼德维尔的第一个寓意理论化、系统化, 第一次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和行为系统地、清晰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 并把最初基于道德哲学来阐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归结为系统而明确地经济学论证, 使“经济人”假说从其他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斯密系统地运用“经济人”假说, 分析了分工、交换、价值和自由竞争, 进而以“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确立了市场经济的自然秩序理念。斯密的《国富论》 (1776年) 问世后, 立即使他前辈们的初步努力黯然失色, 让彼此孤立隔离的概念, 赋予了崭新的价值。正是因为斯密的出色工作, 他所倡导的“经济人”假说理论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一直扮演着基石的角色;此外, 它与“无形的手”理论共同支撑着二百多年来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大厦。

继斯密之后, 穆勒明确提出了“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 并总结了其具有三大特征: (1) 利益最大化。即经济人是自利的, 追求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 最大地满足自己的偏好; (2) 完全理性。即具有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 通过一定的成本—收益原则或趋利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自由选择, 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 完全竞争。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 经济人就会在“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 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无意识、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福利。

正是斯密第一次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和行为系统而清晰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之中, 并经典性地对经济人的行为如何导致整个社会丰裕的社会经济机制进行了经济学的证明。换句话说, 他第一次把最初以道德哲学问题形式出现的利己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系统地转化经济学的伟大主题。

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也是较多地从经济的角度阐释“经济人”思想的学者之一, 依魁奈之见, “利已心必然会使人去选择优越的有利的事业。”人们对私利的追求, 势必会采用大规模“大农业经营”方式振兴农业, 以期实现其自身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他还断言:“耕作者的利益, 是所有经济活动和农业上一切成功的主要原动力。”在魁奈心目中, 自然秩序是实现人们追求自身私人利益的保证, 所谓“自然秩序”是:“一切实际事件的运行规则”和“一切人类行为的规律”。

西尼尔、穆勒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经济人假说, 他们充分阐述了经济人内涵是从人类行为的各种行为动机中抽象出的经济动机, 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财富最大化动机。

布坎南 (J.M.Buchanan) 试图阐明并构造一种能把人们从个人利益出发的行动引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 从而对第三个命题的“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这一条件给予了具体的说明。公共选择学派的分析就是要以经济人作为行为的假设, 去分析市场过程的本质和有关制度“构架”。

“经济人”假说主要包含着三个基本的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自利”。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 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根据。第二个命题是“理性行为”。经济人是理性的, 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 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 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第三个命题是经济人假说的核心命题, 亦即: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 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人们积累财富的欲望和行动, 不仅只是带来经济文化的繁荣, 它还起着一种更基本的社会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制度变革。这是因为, 一方面我们对那些发财的人投以敬畏的眼光, 认为他们既然富有就必定伟大;另一方面, 追求个人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促成社会经济组织和法律制度的变革。“每个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 就是经济人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做出的努力, 也就是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自发秩序, 以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 这是经济学中的一种“自组织”概念。

二、“经济人”假说综述理论的演变

“经济人”假说思想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 与“无形的手”理论一起共同发生作用, 支撑着整个经济学的发展。然而, 不难发现,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经济人”假说思想历经三次重要的演变过程。

1、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说的不足之处。

在斯密及其古典继承者那里, “经济人”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范畴出现, 经济人假说自然处于一种粗糙的形态之中, 即使在《国富论》出版后的若干年来, 古典经济学家也只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经济人”概念, 但仍然不系统, 主要体现在:第一、古典经济学家没有把“自利”假说推论到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 因而没有在理论层次上对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作出统一的解释。以致穆勒说:“在赚钱的活动上起作用的感情和在花费所得的活动上作用的感情往往不一样。”第二、即使是古典经济学家所注意的利润最大化假设, 也还处于粗糙形态。古典经济学家完全从总成本和总收入的简单比较角度来看待这一假说, 他们设想企业处于完全竞争的境地, 面对的是一条无限弹性的需求曲线, 这样, 销售产品的边际收入必然等于平均成本,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和区分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及其深刻含义, 自然他们很难让企业做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状态;第三、虽然古典经济学家深信“在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 自由市场制度可以作为调节利益冲突并使经济行动趋于最大效率的机制”这样的信条, 然而, 生产者在各个方面该进行什么程度才可能取得利润最大化呢?个人利益如何与整体利益保持一致呢?等等, 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论证。

2、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一般认识。

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抽象的缺点和不完善之处, 终于引起一场经济学的巨变---“边际革命”。小穆勒对经济人抽象性质的说明、边沁的功利主义心理学、古尔诺和戈森等人对边际效用的探讨, 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古典经济人”走向“新古典经济人”的基础。特别以“边际革命”而形成的新古典经济学派, 进一步发展了“经济人”假说的理论, 以“效用最大化”代替了“收入收大化”理论。杰文斯认为, 经济学要成为科学, 必然且必须是一种数学性质的科学。戈森则坚信, “我们已经学会承认这种驱动力, 即人类的利己主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无数的情形都有机会仰慕它的力量。”瓦尔拉斯以经济人的最大动机为假设, 把理论经济学的研究限定在资源最佳配置的领域内, 强调消费、效用与需求, 把经济学改造成为以交换为主题的体系, 并以边际原理论证经济人所应该遵循的法则。马歇尔认为, 经济人都不是自私的, 相反地, 他一般都主要是在为家人的利益而勤奋工作, 努力积累资本。帕累托认为, 凡是意识到目的和手段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行为, 或者说目的和手段可是以在客观实际中得到印证、检验的行为, 都是逻辑行为。

总之,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有关“经济人”假说思想仍然集中人对物质利益追求上, 但其所包含的内涵较古典经济学概念要宽泛的多, 内容系统而且深刻, 它使经济学从具有道德属性学科彻底转变为一种工具性的分析科学。

3、“新经济人时代”。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逐步拓展, “经济人”假说理论遭受到了来自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社会人、自利人、人类行为实验及“X”效率等诸多理论的挑战, 因此, 西方经济学不得不对“经济人”的涵义进行了相关的修正或改动。将“完全信息”改为“不完全信息”, 将“完全理性”改为“有限理性”, 将“利益最大化”改为“目标函数最大化”, 传统“经济人”演化为“新经济学人”,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所需。

三、“经济人”假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西方经济学历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史, 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经济学也成为当今所有学科中的显学, 更有人称它为“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因而正确理解和充分运用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说理论, 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对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得应于大力保护。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是市场用“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因此, 就运行机制而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没有本质的区别。按照加里.贝克尔的观点, 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文化结构中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所以除了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享受之外, 受人尊重、社会地位、名誉、知识 (产权) 等也是效用的来源, 它们同样构成了个人利益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 作为契约的产物, 必须受契约的约束, 承认生命和私有财产是人的不可剥夺的三大“自然权利”, “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是通过努力 (付出劳动) 所取得的财产, 社会不承认不义之财。”市场经济承认人性的合理性, 承认人利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市场经济制度把人的利己行为变成了增加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才刚刚起步, 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物质产品还不丰富;此外, 在我国历史上还存有“不患寡, 而患不均”, 视财富为“洪水猛兽”的理念, 在这种理念的背后必然是畏惧财富, 甘于贫穷和落后。因此, 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鼓励竞争, 对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得应给予鼓励和保护,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动起来。

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还不到二十年, 市场经济体制发育还不完善, 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不足, 一些“自私自利”者往往在生产或交易过程中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 以达到坑害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行为。如近年来发生的诸如江苏南京的“冠生园事件”和安徽阜阳的“奶粉事件”等等。历史上“滥竽充数”典故中描述了毫无吹技的南郭先生, 竟然能够混在三百人组织的乐队里为齐宣王吹竽, 即是当今最发达的美国也爆发了诸如“安然事件”的丑闻。透过这些故事或事件, 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缺少相应的监督和规范管理的制度, 才会出现利己、贪婪和坑人事件的发生, 因此, 要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制度和法规建设步伐, 规范人们的行为, 加大对违法和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3、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正如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所阐述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夫、酿造家或烙面师的恩惠, 而是出自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 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不说对自己有需要, 而说对他们自己有利。”这段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是人们在日常相互交换 (往) 过程中体现出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 “经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就是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协议。此外, 纳什的“囚徒困境”案例说明了“经济人”的利己和理性行为, 客观上造成了既有悖于自身利益又悖于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的结果。因此, 我们要正确理解“经济人”假说思想,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人际关系, 大力提倡“人人为我, 我为人从”思想观念, 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选择。避免出现诸如2004年珠三角发生的“民工荒”现象, 这是对那些不顾农民工的福利, 只顾自己挣钱的老板的最好教训, 也为当前有关公司治理理论应注重利益相关者利益提供了强有力证据支撑。

参考文献

[1]、Bernard Mandeville, The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 Benefits, F.Bkaye (ed) , LibertyC lassisc, 1988, Vol.I, P.333;

[2]、Bernard Mandeville, The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 Benefits, F.Bkaye (ed) , LibertyC lassisc, 1988, Vol.I, P.335;

[3]、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M]社会上海三联书店P.79;

[4]、汪浩瀚《经济分析中的基本假设与方法论意义》[J]当代财经, 2003年第3期P.20;

[5]、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M]社会上海三联书店P.207;

[6]、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M]社会上海三联书店P.86;

[7]、Herman H.Gossen:The Laws of Human Relations, 1854;

[8]、王丙毅《“经济人假说”的演变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 2003年第11期P.40

[9]、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M]社会上海三联书店P.P51;

[10]、梁小民《寓言中的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P.9;

经济人 篇11

关键词:经济人知识共享联盟知识共享

0引言

近些年,随着现代产业知识密集性的特征日趋显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拥有的有形资源已经不能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维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和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共享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可持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源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价值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企业只有不断拓展自身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保持优势,这也就需要企业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的形成是建立在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而具有独特的知识的形成需要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也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瓶颈。对竞争企业之间的合作在经济人这一条件下探讨,涉及经济人、知识联盟、知识共享等相关的理论。以下就这些理论做一简单回顾。

1.1经济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人是自利的,并会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1.2知识联盟企业为了实现战略意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也就需要以知识共享为基础来实现知识应用和创新,从而构建知识联盟,以便为企业长远战略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间的知识联盟是一种高级形式上的战略联盟。

首先按照知识联盟的企业具有技术特征相似与否分为同质企业联盟和异质企业联盟,由于同质企业具备相似的技术特征,往往也会位于同一行业,因此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可能性很大。

其次可以按照联盟企业双方知识储量和创新能力的进行分类,若联盟企业双方知识存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相当则是相当企业联盟;若联盟企业一方知识存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强于另一方则是强弱企业联盟。

1.3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指组织的员工或者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交换和讨论知识,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使知识活动产生的效果。知识共享行为通常涉及两个共享主体:知识提供方(Knowledge ofresource)和知识接受方(Knowledge of recipient)o Davenport和Prusak针对知识共享给出了一个公式:知识共享=传播+吸收,也进一步说明知识共享的成功离不开知识提供方的传播与知识接受方的吸收。

1.4研究的意义伴随着经济人概念的内涵的扩大,企业的理性和自我利益最大等“经济人”概念内涵的特点,本文认为企业是理性、自利的且寻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实体,当企业必须在著于取舍之间做出选择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成本收益核算,做出力所能及的使自己预期效用最大化的选择,选择相对满意的决策。

2竞争企业间知识共享分析

企业与其竞争者之间形成的知识联盟是跨组织进行知识共享的。本文不涉及非盈利性组织,因此在文中视企业和组织是等同的概念,均是指盈利性企业,且这些建立知识共享的企业为同质企业。

2.1竞争企业彼此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分析拥有和自己能力技术相近、相同的企业往往就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说竞争对手是拥有自己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提升的一个巨大的知识储备库。

企业均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利己为出发点的经济人,即使是竞争企业,彼此的合作依然会为双方带来知识存量的增加,由此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这也就是说竞争企业间相互建立知识共享联盟是对双方都有利可图的,竞争者彼此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

2.2竞争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2.2.1一旦竞争企业考虑了建立知识共享联盟,那么彼此就需要共享知识,并在共享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和拓展新技术。

这一切获得的前提条件就需要竞争企业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这里涉及了企业实力等方面不对等,因此在利益分配和获得上所拥有的谈判或者博弈的砝码不同。

在技术同质的前提下,由实力的大、小、及企业的强、弱四个方面构成了四种不同的竞争企业,大强、小强、大弱、小弱、而由这四类竞争企业构成进行知识共享的联盟有10种:大强-太强;大强-小强;大强-大弱;大强-小弱;小强-小强;小强-大弱;小强-小弱;大弱-大弱;大弱-小弱;小弱-小弱。

然而在现实中能够构成联盟的就是大强-大强;大强-小强:小强-小强;小强-大弱四种,其要么是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即企业都想法让各自的利益在这个联盟中达到最大化;要么就是技术和资金上的互补,或者是知识存量和资金能力方面的优势互补,两者具备了对手所不具有的优势,达成联盟最大化彼此的收益。

如图2-1所示的M,N两个企业就属于小强——大弱的联盟示意图。

2.2.2由于知识联盟的主要目标在于学习和创新,两个势力比较强的竞争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更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和创新,收益对双方都十分明显。

如图2-1中所示为小强——大弱知识共享联盟,企业M虽然在规模和资金拥有上相对于N企业处于劣势,然而其在知识存量和创新能力相对于N企业却具备了较强的优势,其可以利用资金和规模来赢得对方的都分优势;而N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知识存量和创新能力获得企业M的资金,使得自己迅速发展:因此双方均可以取长补短,获得彼此预期的收益,也即是各取所需,达到双赢。

假若企业为大强——大强、小强——小强这样强强联合的知识共享联盟,这样的知识共享联盟,如果双方能够跳出短视的弊病,集中精力学习彼此的优势和彼此在行业内具有领导力技术上,这样的企业也是比较有黏性,其合作的收益也是巨大的。然而这样的企业由于具备的技能和核心知识,很少能与其他企业和睦地共享知识,企业双方的竞争极其激烈,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2.2.3竞争企业结成的知识共享联盟,双方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双方也要承担知识转移成本和能力差异成本,这两方面也构成了知识共享成本的主要部分。“信用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守信用的一方造成巨大的损失,导致该企业的核心知识和技术被模仿、欺诈骗取、窃取等,以至于丧失核心竞争力,丢掉竞争优势。

3结论

首先,需要小的企业能使得自己的价值不被低估,小企业对自己的实力要让对方看到,在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上是会持续增长的,而鲸吞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下策,那么小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大企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其次,对于实力相当的企业,若建立联盟,彼此都会采取不先行动,这是有关顺序的博弈,哪一方先动,就有可能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这个过程里,彼此之间需要足够的“承诺”来保证双方获益。

粮食经济人身后的粮食安全问题 篇12

从粮库“空仓”说起

1998年朱基总理视察安徽省南陵县峨岭粮站时看到的粮库其实是空的;2008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参加全国两会时提出个别粮库有虚报账目、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他们这样做是有好处的提案;2009年4月1日, 全国范围内的清仓活动全面展开,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任正晓指出, 如果发现有国家粮库违规空仓、虚报库存的现象, 绝不姑息;2009年4月7日, 安徽粮库国家储备粮遭倒卖……据统计, 中国拥有库存粮食1.5亿~2亿吨, 可如果统计报表上有库存数, 而实际上却没有足额的粮食, 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粮食如果出现短缺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粮库“空仓”乃市场化之过?

我国的储备粮体系的承储主体是政府组建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建立的国家储备粮承储企业, 投资主体是中央、地方政府建立的国家储备粮承储企业。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构成。中储粮总公司的管理分为两个模式, 一个是中储粮总公司自己建设的粮库, 为直属粮库, 另一个模式是委托省市县原有的粮食系统管理, 有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 中央储备粮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负责, 业务管理由中储粮总公司负责。也就是说县级储备粮库与其他三级粮库一起构成国家粮食储备体系, 承担着调节市场供求、平抑年际间粮食产量波动等多项重要任务。

基层粮库的“生存之困”

粮改以前, 我国对于粮食问题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 基层粮库充当了“工具性”的任务, 即为国家统购粮食, 农民的粮食收获后唯一的途径是卖给粮库。针对政府补贴财政负担沉重的情况, 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 国家做出了对“粮库”实行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的市场化改革决定, 即在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根据自己的财力建立国有粮食储备体系之外, 没有纳入这一体系的国有粮库, 通过出售、租赁等模式, 实现市场化生存, 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粮食购销业务, 粮食购销主体实现多元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大规模退出, 改制的改制, 承包的承包, 业内人士称之为“国退民进”运动。过去的粮食收储企业“购粮靠贷款, 吃饭靠补贴。”而在取消财政补贴之后,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靠储粮获利的经营方式, 已经不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要求。由于对粮食的补贴, 长期以来“贵买贱卖”, 许多粮库都属于亏损状态。而“市场化”条件下, 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且粮食储备本身并不是一个增值的过程, 相反, 新粮变老粮是一个贬值的过程, 如果再考虑到粮食的收购、加工、储存、保管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亏损就在所难免了。与此同时, 盈利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部分粮库生产经营艰难, 负债沉重。

粮库当上了粮食经济人

随着改革的深入, 民营的粮食购销企业和个人在基层得到迅速发展。而农民们似乎“变懒了”, 他们往往是等着经纪人上门收购自家的粮食, 资金雄厚者则成为大型的粮商, 在农民与粮库、粮食加工企业之间充当沟通者角色。当县级粮库和国家储备库、粮食加工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时, 资金实力有限、收购价格毫无优势的县级粮库自然被农民和经纪人抛弃。面对每况日下的经营状况, 基层粮库要想破解生存之“困”, 只有通过想方设法地多方解决经营困难的问题。

靠国家补贴和获取管理费过活

国家出台最低收购政策后, 由农发行和国家财政保证的资金和利润就成为了县级粮库的救命稻草。从国家执行的“托市收购”政策中 (即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 国有粮库须按照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 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 资金统一由农发行提供给粮库) , 每斤托市收购粮有2.5分的收购费用、3.5分收储库点的保管费、0.05分的监管费用。即每斤托市收购粮能得到将近7分钱的国家财政补贴, 这对各个粮库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而在此过程中, 因管理监督上的不到位, 粮库便以满仓或者最为保险的国家规定存量标准上报存量, 以获得国家保管费用, “实际并没有这么多”, 此谓为“上套”。

租赁业务获取双重利润

有的粮仓出租给企业存粮, 不仅收取场地租用费, 而且可利用此粮食来“上套”国家的管理费——不需要任何成本, 反而能够上下获利。

卖陈粮或储备粮赚取差价或回扣

虽然当前国家粮食政策放开, 但农民并不知道今年的行情会是什么走势, 但因国家粮库的信誉度远比社会商贩高得多, 因此前期粮库总能以最低保护区价或略高价格收购, 第二年春节, 粮库近区或所在行政区划内市面上流通的小麦已开始减少, 市场价就自然水涨船高。此时, 粮食加工企业从农民手中能够直接收购的小麦已大大减少, 粮库便开始以高于保护价的价格出售国家允许进行流通的部分。其理由在于处理陈化粮。除此之外, 有的粮库还打起了出售储备粮的主意。更有的粮库, 对于关系极其密切的渠道, 则以远远低于市场保护价的价格出售存粮, 如此一来, 自身便能获取购买者大量的回扣。

与外商合作乃“双赢之策”吗?

对于外商抛来的绣球, 不少经营困难的基层粮库认为是解困良方。如外商提供资金, 当地粮管所每年为其收购粮食, 利润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摊。随着合作规模日渐扩大, 当地粮管所因此受益, 不断焕发生机。但是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与问题。目前, 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四大粮商, 已控制了中国市场80%的大豆压榨能力, 并在国内植物油生产和销售终端, 掌握话语权。外资四大粮商习惯于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的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 以掌控整个链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每年进口大豆数量占全世界大豆贸易量的1/3以上, 而美国是最大的农业出口国, 其通过掌握我国的大豆压榨企业就掌握了固定的粮源, 掌控了大豆价格的话语权。于是, 国家粮食局发出相关通知, 要求停止向外资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 暂停向外资开放粮食购销市场。但实际情况看来, 此举并不能根本抑制外资的行动, 我国的粮食“经纪人”, 经改革后大多是个体粮商和民营粮食企业, 都有粮食收购许可证, 通过粮食“经纪人”的活动, 四大粮食企业拓展和深入地建立了粮食收购网络。现在美国推行的用玉米生产出代替石油的生物资源——乙醇, 而对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的玉米战略, 也不得不让人担心:玉米是否也会覆大豆之辙?

中美PK之粮食市场体现

基辛格曾说:你控制了石油, 就控制了所有国家;控制了粮食, 就控制了人类。如果你控制了货币, 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面对美国与我国的大豆、玉米之战, 不禁令人想起春秋战国时管仲三策粮食战略兴齐。春秋时期管仲买绨制梁、买鹿制楚、买狐皮降他国的故事, 当前在美国等西方国家, 已形成一种新的政治理念:粮价比油价对政治稳定更重要, 粮食正成为美国的赚钱机器和政治武器。而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则写道, 第三世界国家缺粮使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力量, 华盛顿对广大的缺粮者实际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农产品作为金融发达国家重要的金融工具, 将一直作为掠夺发展中市场的工具使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尤其是与生物能源息息相关的玉米、大豆, 美国的产量占全球的30%或者更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金融危机中, 美国不仅从粮价上涨中受益, 更为重要的是, 美元贬值将使美国成功地将目前的经济困境转嫁给了其他国家。

粮食经济人将何去何从——哈耶克与凯恩斯的对决两难

上一篇:实验性糖尿病模型下一篇:一次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