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文化

2024-10-22

张仲景文化(精选12篇)

张仲景文化 篇1

摘要:本文从文化学视角对张仲景文化及其价值进行阐述。张仲景文化具备了文化应具有的创造性、继承性、民族性、价值性等基本特征。从社会发展应用方面考量, 张仲景文化涵盖历史人文价值、现代应用价值和社会传承价值三大方面。

关键词:张仲景文化,文化价值,中医药文化

中医中药的发展, 文化是不容回避的话题。考察张仲景的文化价值, 正确评价医圣对社会、对人类、对医学、对历史的价值贡献, 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成就业绩, 认识中国医学核心代表人物的历史地位, 把握中医学的发展轨迹、文化脉络和社会影响, 进而为中医学未来的发展积累认知元素和文化价值判断的基础, 为中医学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医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提供综合规划、科学评价、整合发展的依据。

医圣张仲景, 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圣人之一, 具有中国中医药文化遗产的“神圣性”和“唯一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闪光医学符号”, 其医学价值内涵、文化价值魅力尤为彰显耀眼;具备了文化的基本属性特征, 诠释了“文化符号”的意义象征, 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乃至世界医学文化的璀璨明星。以下试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张仲景的文化及其价值。

1从文化特征认识张仲景文化

文化, 是和自然相区别的、人所创造的一切活动成果, 是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1 创造性

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创造, 是人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所产生的, 而不是纯粹的自然状态。张仲景, 创造性的总结出中医临床诊疗规律体系, 撰著《伤寒杂病论》, 其间所蕴含的创造智慧, 赋予了张仲景文化具有创造性的本质特征。

2.2 继承性

文化是继承和传播的结果, 是由个别现象逐渐发展转化为群体或普遍现象的过程。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 有同一时代人际群体间进行的横向传播, 还有跨越时代、跨越历史而进行的纵向传播。所谓的纵向传播就是文化的继承性。张仲景距今一千八百余年, 其《伤寒杂病论》巨著跨越历史、跨越社会、跨越人群, 成为后世传习诵读之经典, 文化继承性有目共睹。

2.3 地域性 (民族性)

文化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地域的不同, 会造成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变异, 出现文化差别, 形成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张仲景文化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优秀典范式代表, 具有旗帜性、象征性、标志性、符号性意义。它根植于中国古代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 创立的辨证论治中医学诊疗体系, 体现出东方医学文明思辨智慧, 成为构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并有别于西方微观、逻辑、解剖、分析的医学思维文化体系。

2.4 价值性

文化的价值性,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功用角度来说, 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产品, 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如文学、艺术等, 有实用功利价值;另一方面, 从意义上来说, 文化通过不断地传播和继承, 对每一代人都可能产生作用, 每一代人都要重新面对, 思考、学习、思想、成果, 这种价值已远远高于其功用价值, 具有永不磨损的价值意义。张仲景文化, 既有现代社会物化实用的价值, 中医、健康、产业、教育之应用价值, 又有继承传播、弘扬发展、超越时代、不可磨损的精神价值。

综上, 张仲景文化, 具备了文化的基本特征, 是中国中医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之一,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 是中华文化中体现张仲景内质与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研究张仲景文化, 以中国哲学、史学、科学、医学为基础, 以古代、现代、中医、中药、典籍、医家、物质成果、精神创造为依据, 研究张仲景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张仲景学术思想与行为规范、张仲景人文传承与价值观念、张仲景经济载体与物化表现, 从而发掘张仲景文化的价值内涵、社会贡献, 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特色支持和借鉴帮助。

2从社会的发展应用认识张仲景文化的价值

从社会发展应用方面考量, 张仲景文化的价值应涵盖包括历史人文价值、现代应用价值和社会传承价值三大方面。具体有如下基本价值特征。

2.1 历史人文价值

张仲景, 东汉南阳人, 所著《伤寒杂病论》名震中外, 流传千古, 为方书鼻祖, 为万世医宗, 为医中之圣。传承至今, 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价值巨大。

2.2 生命科学价值

作为“医中之圣”, 张仲景为民解救疾苦的高尚医德和精神风范, 至今为后人颂扬。《伤寒杂病论》以其完整、系统的理论性和准确、有效的实践性, 奠定了中医临床诊疗医学的基础, 促进了中药方剂治法的应用发展, 具有极高的生命科学价值。是中医临床医学实践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动力。

2.3 哲学指导价值

《伤寒杂病论》开创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 应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六经、八纲哲学辨证思想体系, 对中医临床诊疗有着划时代的、高瞻远瞩式的指导作用, 至今仍然是中医界万世景仰的经典巨著。哲学智慧蕴含其间, 思辨指导意义非凡。

2.4 国粹珍稀价值

中医为中华文明文化的四大国粹之一, 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特征表现和精髓所在。张仲景济世活人, 为万民景仰, 为中医之“圣”, 其珍稀价值不言而喻。只有民族的文化, 才是世界的文化。

2.5 民间艺术价值

张仲景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代表, 民间传说、崇尚医圣的文化表达形式不胜枚举。在南阳、长沙医圣张仲景诞辰和民俗纪念祭祀活动中, 有众多来自民间的艺术表演、求医问药、焚香祭祀、曲艺演唱等独有的文化形式, 具有很高的民间艺术价值, 更是张仲景文化的表现载体、价值写真。

而这种民俗崇拜、祭祀文化, 发端于民间, 传播于民众, 代代相传, 已成为南阳乃至全国中医界重要的民俗风情文化内容, 并影响及全国各地。这种自发性、广泛性、民俗性、特色文化性, 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特性, 有着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2.6 现代应用价值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脏腑相关、生克制化、燮理阴阳、辨证论治的独特科学认知体系。它来源于实践, 回归于临床, 千百年来对内、外、妇、儿等临床各学科均有着巨大实践应用指导价值。时至今日, 张仲景“经方”依然可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对现代疑难危重病症的救治也屡见奇功、每每奏效。

由于张仲景在中国中医药学中的特殊地位, 其著作、其人物、其学术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一面旗帜和典型代表, 对振兴、促进、发展中医药学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精神价值。不仅如此, 中医药学知识产权现代保护应用, 也使张仲景方药临床价值体系跃升一个新的台阶。经济利益、实用价值, 与时代共振呼应;文化魅力、意义成效, 在社会不同凡响。

2.7 经典认知价值

《伤寒杂病论》重要的经典意义, 一方面表现在它所提出和阐述的问题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所具有的深远而普遍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它所包涵的思维方法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特征。《伤寒杂病论》是历史的产物, 代代相传。重读经典, 实际上意味着对经典的认知在历史还原、医学还原、文化还原与多元解读上还具有广袤的阐释空间。这种非物质的内在本质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生命依托和精神支撑, 是经典的魅力所在、文化的价值所在。

3结语

张仲景文化的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征、博大兼容智慧特征、以人为本生命特征、一脉相承民族特征。张仲景文化深深根植于此, 发扬光大于此, 并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之医学魂帜、文化脊梁。

研究张仲景的文化价值, 分析张仲景文化体系、范式、特色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 揭示张仲景文化与其它医学文化的差异区别, 发掘张仲景文化所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内在规律, 对当今中医药文化之发展、中医药经济之建设、中医药政策之制订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而为和谐社会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

张仲景文化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春风贺喜无言语,花枝招展满校园。在这莺歌燕舞、绚丽多姿的日子里,……中医系第五届仲景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帷幕。在艺术节的活动中,同学们高扬智慧的风范,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发,有青春的旋律,有诗意的飞扬。这一切,充分展现了……学子的青春活力,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采。这一切,也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见证着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今年是五四运动94周年,让我们歌唱友谊,共祝同学学业有成、勤奋进取;让我们歌唱校园,共祝……师生携手共进、再创佳绩!……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祭拜医圣张仲景诞辰1863周年”仪式现在开始!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领导嘉宾,他们是…… 下面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同志致开幕词。

……的讲话铿锵有力,富有极强的指导性,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李主任的讲话。

祭拜仪式开始,请各位同学就位!

祭拜仪式开始……………………………………

请学生代表发言……………………

请大家齐诵伤寒杂病论序………………………

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进行宣誓……………………

祭拜仪式结束!

结束语

学校走过了50多个春秋,沧桑巨变。五十年,风雨历程;五十年,披荆斩棘;五十年,人才辈出!学校展望未来,激情满怀。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快马加鞭!新的方向,带给我们新的憧憬,新的方向,描绘我们新的前程。把光荣缀满胸口,让忠诚撒满心扉。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更无穷期。用飞翔的翅膀丈量蓝天,用奔腾的足迹铺展生命。继往开来,步步展壮丽,与时俱进,永远跟党走。告别今天,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明天,我们将用奋斗塑造更加壮美的青春风景线!

让我们欢送领导佳宾退席!

杏林撷英——张仲景 篇3

如未育男子就不宜经常从事此项活动,否则可能使睾丸、前列腺等器官受到长时间挤压出现缺血、水肿、发炎等状况,影响精子的生成以及前列腺液和精液的正常分泌,严重者有导致不育之虞。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质柔软,采用自行车锻炼要特别注意姿势的正确,如果盲目追求时髦而选用车把较低的自行车进行锻炼,会影响到脊柱的弯曲度,伤及形体发育。

至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骑车需要接受医生的指导。

疝气(加重病情)、脑震荡后遗症和癫痫病患者(容易出现意外摔倒的情况)则不宜做自行车锻炼。

立志从医,博采众方

张仲景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为朝廷命官。他从小笃实好学,博览群书,由于特殊的家庭条件,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便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敬佩,“余每览越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张仲景便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仲景生活于动乱的东汉末年。那时连年混战,疫疠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这样的情景让他触目心伤。于是他更加发奋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救人民疾苦的医生,正如其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当时,宗族中有个叫张伯祖的声望很高的医生,张仲景师从于他,尽得其传。张仲景还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以及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对民间喜用的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浸足、灌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为今后完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身体力行,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张仲景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他曾任长沙太守,由于厌恶官场的争名逐利,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时,正值冬季,看到白河两岸百姓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他便命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处空地搭棚支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是“祛寒娇耳汤”。

娇耳汤其实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等熟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类似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冻伤的耳朵竟都治好了。后来,百姓们都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以纪念张仲景,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那时的“娇耳”,也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饺子。

医圣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流行疫病对百姓造成的苦难,他将自己多年对伤寒证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经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了数十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就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

《伤寒杂病论》是继秦汉以来的医药理论大成,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巨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史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规律,以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症候群和八个辨证纲领,即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症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

书中载方269个,均有严密而巧妙的配伍,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医学中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另在剂型方面,此书也勇于创新,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灌肠剂等,其种类之多,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此外,本书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东南亚、东亚各国的影响也很大。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在河南南阳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和“张仲景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名医家。

中医治病八法及其代表方

中药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用汗法治疗邪在表的方法。至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治病八法已初具规模,但论述不详。其后一千七百多年来众多医家尽管在临证实践中应用各法治疗疾病,但未有明确系统地论述。到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公元1662~1735年)在他所著《医学心悟》(公元1732年)中才最早归纳治病八法,书中说:“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

汗法

通过发汗以祛除外邪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及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有表证者。代表方为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等。

吐法

通过引起呕吐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痰涎、宿食或毒物停留在胸膈之上,而病情急剧、实邪壅塞的病症。代表方为二圣散、瓜蒂散等。

下法

通过泻下通便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实邪积滞肠胃,大便秘结不通的里实病证。代表方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柴胡汤等。

和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以消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邪在少阳或脏腑失调的病证。代表方为小柴胡汤。

温法

通过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使寒去阳复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中焦虚寒、亡阳厥逆、寒凝经脉等里寒病证。代表方为四逆汤、独参汤等。

清法

通过清解热邪的作用以祛除里热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热在气分、热在营血以及热在脏腑等病证。代表方为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丸等。

消法

通过消导和散结的作用,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食积、痞块等病证。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消食导滞丸等。

补法

张仲景文化 篇4

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 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卫生部原纪检组组长张凤楼,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平, 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市长穆为民等相关各级领导及30多家中央、省级新闻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南阳市市长穆为民主持。

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在讲话中指出, 这次盛会是弘扬中医药科技文化、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一大盛事, 也是河南省、南阳市打造张仲景医药品牌,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实事。他说, 南阳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 中医药文化积淀丰厚, 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相继建成了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 中药新产品开发利用不断取得突破, 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的一批中成药在全国享有盛誉。近年来, 南阳组织实施了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 致力于构建集医、教、研、产、加、销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 张仲景医药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南阳中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希望通过本届节会, 为广大企业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共同开创中医药发展的新路径, 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造福百姓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说, 为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今后三年将以“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为主题, 继续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中国·南阳第九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暨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河南省启动仪式在“医圣”故里同时举办, 将进一步营造普及中医药知识的良好氛围, 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南阳具有明显的中医药历史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特别是连续八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的成功举办, 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美好前景, 使南阳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大市。他希望河南省、南阳市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 推动传承与创新, 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为南阳市“河南省经方中药研发与生产基地”授牌, 并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讲话。他说, 南阳立足于人文和资源优势,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深入挖掘中医药资源, 积极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 成功搭建了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这个好的平台, 提高了中医药生产和精深加工的水平, 提高了中医药教育、科研的水平, 增加了群众收入, 促进了南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也提升了南阳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水平。节会活动的举办, 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壮大, 促进全国中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 加快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南阳一定要珍惜机遇, 瞄准世界品牌, 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为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 南阳历史悠久, 钟灵毓秀,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中医药是南阳的特色和优势, 通过连续成功举办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中医药已形成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这次“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活动来到河南, 把启动仪式放在南阳, 充分体现了上级管理部门对南阳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南阳必将以此为契机, 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 打响张仲景“医圣”品牌, 全面提升南阳中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开幕式上, 还举行了一场以《南阳·生命的绿洲》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将南阳的好山、好水, 名医、名药演绎得淋漓尽致。

医圣张仲景的故事 篇5

张仲景有一个好友叫宁远,有一天去仲景家玩,闲谈间张仲景看了宁远的气色,又为他把脉,说他患了消渴之症,现尚初发,三月之后,头痛不眠,尿的次数增加;六个月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一年之后,背生疽疮而死。于是开了一个药方给宁远。宁远回家后,认为仲景故弄玄虚,将药方撕碎扔掉。六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张仲景所说,才急忙去找张仲景。但仲景说,已经晚了,准备后事吧。宁远想,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不如现在去游山玩水。一年后,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宁远将他游山玩水到了茅山,在清玄观当童仆,老道给他治病等事告诉了张仲景。张仲景听完后深感山外有山,于是离开家乡,奔赴茅山求师。

张仲景对医学的贡献 篇6

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

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將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

坐堂医生的由来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所以对他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张仲景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188年汉灵帝时,取得孝廉学历,进入官场。公元196年,被朝廷派到湖南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人工呼吸首创者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不到一个小时,那人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撰《伤寒杂病论》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自公元196年汉献帝开始,战乱繁频,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有2/3死于瘟疫,其中又有7/10是死于伤寒病。张仲景痛定思痛,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公元205年,他到岭南隐居,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到公元210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16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公元219年与世长辞,终年69岁。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人们还在河南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张仲景文化 篇7

对南阳而言, 楚风汉韵是她内在的气质, 翠玉剔透是她华丽的外表, 中医药文化是她潜在的体香。寻着医药的幽香, 记者来到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这所生机勃发的医学高校, 植根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沃土, 沐浴着医圣仲景的阳光雨露, 在闻名海内外的卧龙岗上躬耕稼穑, 在医学教育的苑圃中, 生根开花, 茁壮成长。

文化引领, 坚定方向不动摇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是大学精神的内核, 是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的外在表现, 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 在传统医学风靡世界的当下, 张仲景已成为河南乃至中国医学文化的象征, 备受世界推崇, 广泛吸引着全世界热爱传统医学的专家学者来南阳寻根问祖。作为医圣故里唯一一所医学高校, 南阳医专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度重视仲景文化对学校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引领作用。学校通过广泛深入的探讨, 确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略, 做出了“将张仲景文化、和谐校园文化与现代医学要求有机融合, 充分挖掘内涵精髓, 彰显时代特点, 致力建设特色文化, 着力打造仲景品牌, 培养仲景学子”的决策。并将仲景精神高度凝练成“仁、德、志、术”四个方面, 作为“医之魂, 人之本”的人才培养标杆。并进一步明确“仲景学子”的具体标准:必须具备关注苍生疾苦的仁爱情怀, 热爱医学事业的执着精神,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开放发展思想, 实施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方式, 鄙弃功利、关注健康的医德医风, 善于总结、勇于认知实践的继承创新精神。

这一目标成为南阳医专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纲。根据打造仲景品牌的总目标要求, 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 质量立校, 特色兴校, 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确立了“崇仁、厚德、恒志、精术”的校训, 把提炼和培育校园精神,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把仁、德、志、术作为医学生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和基本素质进行锻造。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道德教育、文化活动中, 培育学生的仁爱情怀、道德品行、信念追求、技能本领。

鉴于此, 在新校区建设中, 南阳医专围绕仲景文化规划布局, 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仲景精神”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在校园主楼前竖起了张仲景塑像, 使师生时刻感知医圣关爱苍生的博大胸襟;设置了医家经典石刻和医家经典格言标志牌,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大医精诚”的境界;修建仲景湖和仲景文化广场, 用丰富的仲景文化符号启迪学生;用仲景或南阳文化为校园道路命名;用中药材树种和花草绿化道路;开辟“张仲景百草园”, 种植各类中草药300多种, 使之成为学生课余时间辨识中草药的乐园。《南阳医专之歌》将南阳文化、医圣精神、校风学风等融入歌词, 天天在校园播放。校园内大到广场、景点、建筑, 小到通道、楼台、洗手间, 大凡学生活动的角落, 都有名人名言, 温馨提示。一草一木, 一山一石, 目之所及, 耳之所闻, 每个角落, 每个细节, 都赋予了文化元素, 充满文化质感, 彰显着文化的魅力, 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给人带来的是青春的活力和美的享受, 是审美的取向和情趣的陶冶, 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发挥着独到的育人功能。

培育品牌, 扮靓特色谱华章

南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药用植物南北兼容, 盛产中草药2400余种, 被誉为“天然药都”。省、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仲景文化品牌, 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使南阳医药文化名扬海内外。近年, 党和国家原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在南阳视察时, 曾寄语南阳要打响仲景品牌。2011年河南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南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扶持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 支持筹建张仲景国医学院”, 并将张仲景医学院列入省高校设置“十二五”规划。

中原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数中医和武术, 武术已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成为河南人民的骄傲。仲景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粹, 是祖先留给南阳乃至全国人民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受到全世界的青睐。南阳医专人明白, 作为一所医学院校, 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 传承祖国医学, 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弘扬仲景医药文化、做大做强仲景品牌又是医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由此, 南阳医专在新校区建设中围绕仲景文化广做文章、用心思、下功夫、投巨资, 精心打造起来的有关中医药文化的馆舍, 成为学校打造仲景文化品牌的得意之作。如今, 信步南阳医专美丽的校园, 你会发现南阳医专人引以为自豪的“五馆”, 令人流连忘返。学校图书馆, 藏书150余万册, 其中张仲景医学文献数据库和日本汉方医学典籍, 成为莘莘学子传承学习传统医学的重要平台;仲景文化特藏馆, 名不虚传, 独具特色, 那一件件珍贵文物, 无一不闪耀着先辈智慧的灵光;校史馆, 内涵丰富, 资料翔实, 真实再现了南阳医专改革发展, 将仲景文化薪火传承的光辉历程;中药标本馆, 全国一流, 馆藏标本7000余件、2400余种, 是全省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人体生命科学馆, 国内领先, 馆藏艾滋病解剖标本填补国内外空白。

此外, 学校还多视角、多渠道打造仲景文化。创办于1985年的《国医论坛》杂志, 由全国中医药学会主管, 30年来, 以弘扬仲景医学文化为宗旨, 在全国独树一帜。基础医学部创办的中国解剖网, 成为中国解剖学会的官方网站, 学校也是学会中唯一的专科学校;邱明印老师创作的《医圣张仲景》也即将搬上银幕;李传岐教授与父亲合著的《针药汇通》, 以六种语言流行于英、美、日、韩, 在日本影响深远, 被称为“李氏针灸”。相信, 随着仲景品牌的打响和学校层次的提升, 将会有更多的留学生来仲景故里学习中医, 南阳医专也将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人才培养, 以文化熔铸医魂

承先贤遗泽, 谱文化乐章。新时期, 如何切实把仲景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成为摆在南阳医专人面前的新任务、新课题。

在人才培养中, 学校紧扣当前学生主体意识突出、参与性强、需求和选择多元化等特点, 以营造仲景文化氛围为重点,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本着注重系统性、彰显艺术性、突出灵活性的原则, 对校园文化活动统筹考虑、统一布置, 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仲景文化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功能, 已连续举办六届独具特色的“仲景文化艺术节”。从设计上突出“仲景学子”品牌, 贴近学生校园生活;从内容上以塑造主旋律、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为目标, 以“仲景学子风采”系列活动、艺术鉴赏与培训、“和谐校园”文艺活动、“缤纷世界”社团活动、素质拓展教育等五大板块为载体;从形式上以系列舞蹈、音乐、书画等讲座和学生艺术论坛为载体, 达到了开启思维、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完善人格的目的;从效果上努力创造人人参与、人人设计的平台和机会, 达到人人受益的目的。

学校以仲景精神的仁德教育为切入点, 将仲景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 实现了精神层面和具体工作的融合。通过开设仲景文化选修课, 使学生充分感受医圣张仲景体恤民疾、悬壶济世的仁爱情怀,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通过报告会、主题讲座、到医圣祠拜谒医圣、寻找身边名老中医寒假社会调查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仁爱精神, 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仲景文化论坛、仲景文化研究会等理论社团活动的开展,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 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由学校中医系主办的刊物《仲景传人》, 秉承弘扬医圣精神内涵、展现仲景学子风采的办刊宗旨, 成为传承仲景文化的新载体。

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 营造了浓厚的仲景文化氛围。学校现有学习理论型、学术科研型、社会公益型、兴趣爱好型等社团40多个, 学生入社率达85%。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 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内容涵盖德育、专业知识、医疗技能、科技发明、演讲、辩论、征文、书法、摄影、绘画、文艺演出、体育竞技30多个项目, 形成了天天有活动、人人有项目、次次有收获的可喜局面。以弘扬仲景精神为目的的文化艺术节和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大型系列活动作为载体, 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使当代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开阔视野, 增长才干, 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独具特色的仲景文化, 在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的同时, 反哺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南阳市道德模范高校报告会”“道德讲堂”等活动, 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具体化,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 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近年, 学校师生中涌现出了以全国劳动模范郭遂成、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模范中原十大孝子刘杰、河南省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周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为学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志愿者活动屡创佳绩。学校充分发挥医疗、教育资源优势, 积极参与全国农运会志愿服务, 医疗社区服务, 爱心救助服务,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树立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学校先后与桐柏淮源镇陈庄村、邓州市夏集镇陈营村、方城县广阳镇官坡岭村结对子, 向当地广大农民群众送温暖、献爱心, 经常为他们送文化、科技、医疗服务、健身器材和粮油用品, 收到了特色帮扶的良好效果。

浅论张仲景手足辨证 篇8

1手足厥冷

厥是一个症候, 其病机是阴阳之气失去平衡, 不能相互顺接贯通, 即《伤寒论》第337条所述: “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接, 便为厥。厥者, 手足逆冷者是也。”[1]陈平伯说: “盖阳受气于四肢, 阴受气于五脏, 阴阳之气相贯, 如环无端, 若寒厥则阳不与阴相顺接, 热厥则阴不与阳相顺接也。”[2]厥所关脏腑与心肾肝脾胃关系密切, 然其病机之枢纽在于脾胃[3]。 现将厥证归纳为以下八种。

1. 1寒厥

阳气亏虚, 脾胃阳损, 阴寒内盛, 脾胃不能布清阳于四肢, 四肢失煦, 故手足厥冷。如《伤寒论》第354条: “大汗, 若大下利而厥冷者, 四逆汤主之。”用四逆汤温中散寒, 运转脾胃之枢, 使沟通心肾之阳, 阴寒散, 清阳布达四肢, 四肢转温[4]。

1. 2热厥

阳热深伏于内, 邪热格阴于外, 中焦脾胃枢纽被扰, 气机升降失常, 足阳明胃经气与足太阴脾经气不相顺接, 四肢失于诸阳温养, 出现四肢逆冷。如《伤寒论》第350条: “伤寒脉滑而厥者, 里有热, 白虎汤主之。”用白虎汤泻出里热, 开通格阻之势, 使脾胃经气得以顺接, 肢冷自除。

1. 3寒热错杂厥

上焦热蕴胸中, 阳气透发受阻, 下焦中阳不足、阳气外达无力, 阴阳气机不相顺接, 阳不达末, 故四肢厥冷。如《伤寒论》第357条: “伤寒六七日, 大下后, 寸脉沉而迟, 手足厥逆, 下部脉不至, 咽喉不利, 唾脓血, 泄利不止者, 为难治, 麻黄升麻汤主之。”用麻黄升麻汤[5]发越郁阳, 育阴以清上热, 用麻黄、升麻发越郁阳, 石膏、黄芩、知母清上焦热, 当归、白芍、天冬、玉竹养血育阴, 桂枝、干姜、白术、茯苓、甘草温中健脾以治下寒, 上热清下寒去, 阴阳气血运行布达自然无碍, 四肢得以温养, 厥逆自除。

1. 4气厥

肝气郁结, 影响脾胃枢机功能, 脾胃枢机不利, 郁阳不能布达四末, 四末为厥。如《伤寒论》第318条: “少阳病, 四逆, 其人或咳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四逆散疏肝行气开郁, 柴胡、枳壳疏肝理气, 白芍柔肝缓急, 甘草健脾和中, 肝郁得解, 气机畅达, 四逆自然得除[6]。

1. 5血厥

血虚寒凝经脉, 气血运行受阻, 四肢失去温养而发厥逆。 如《伤寒论》第351条: “手足厥逆, 脉细欲绝者, 当归四逆汤主之。”用当归四逆汤养血和血, 温通经脉, 当归、白芍养血和血, 甘草、大枣补中, 桂枝、细辛、通草温通经脉, 血和经脉畅通, 厥逆自除。

1. 6痰厥

痰饮停于上焦, 阻碍气机正常运行, 脾胃升降失常, 不能布达四肢, 四肢厥逆。如《伤寒论》第355条: “病人手足冷, 脉乍紧者, 邪在胸中, 心下满而烦, 饥不能食, 病在胸中, 当吐之, 宜瓜蒂散。”用瓜蒂散吐之, 则胸膈间之痰被祛除, 脾胃枢机转常, 清阳得布, 精微得输, 逆冷豁散。

1. 7饮厥

脾运化失常, 水饮停留于胃, 气机升降失常, 宣达不利, 四肢失温。如《伤寒论》第356条: “伤寒厥而心下悸, 宜先治水, 当服茯苓甘草汤, 却治其厥, 不尔, 水渍入胃, 必作利也。”本方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水, 杜饮生之源, 桂枝、生姜通阳化气, 通阻隔之胸阳, 共奏温胃健脾化饮、 通阳利水之功, 水饮去, 脾胃升降恢复正常, 四肢得到温养, 厥逆自除[6]。

1. 8蛔厥

蛔虫及肠道寄生虫, 由于上焦有热, 中焦脾胃虚寒, 蛔虫上窜入于胃中, 扰于胸膈, 而发剧烈疼痛, 致气血逆乱, 气机不畅, 气阻血运, 四末失养发为厥逆。如《伤寒论》第338条: “伤寒脉微而厥, 至七八日肤冷, ……蛔厥者, 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丸寒温并用, 清上焦之热, 温中焦之寒, 中焦安和, 蛔不扰动, 气血畅通, 厥证得除。

1. 9手足厥冷小结

在《伤寒杂病论》中, 手足厥逆的种类有阳虚、寒盛、上热下寒、气郁、血虚寒凝、痰郁、饮停、蛔厥等。手足之所以厥逆, 是因为温煦濡养手足的气血运行受阻, 手足得不到滋养自然厥逆。故凡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阴阳气不相顺接的皆可致厥。

2手足温

手足温是指手足扪之发热或自觉手足发热。手足为三阴三阳交汇之处, 是阴阳气相顺接之所, 手足温, 也就是说人体阴阳之气相顺接, 人体阴阳之气循环运动正常。四肢者, 诸阳之本, 为脾所主, 故手足能反应阳气的状况及脾胃的情况。现将手足温归纳为以下四种。

2. 1系在太阴

太阴脾虚, 运化失常生湿, 湿易蕴热, 脾主四肢, 故手足自温。如《伤寒论》第187条: “伤寒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者, 是为繋在太阴。太阴者, 身当发黄, 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 为阳明病也。”伤寒脉浮而缓说明表邪入里, 脾主缓脉, 手足自温说明太阴湿中蕴热, 湿热蕴结, 身当发黄, 若小便自利说明邪有出路,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 说明太阴化燥转入阳明。此处手足温表示太阴湿中蕴热。

2. 2阳明经热

邪入阳明, 一般是大热, 一身手足尽热, 但若阳明热势不甚, 也可出现但手足热, 全身无热的情况。阳明胃主四肢, 若阳明有热, 但热势未达到全身发热的程度, 仅手足发热。如 《伤寒论》第228条: “阳明病, 下之, 其外有热, 手足温, 不结胷, 心中懊憹, 饥不能食, 但头汗出者, 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属里实证, 下之当愈。今下后邪热未尽, 无形热邪留于胸膈, 故出现心中懊恼、似饥非饥、嘈杂不能食等症; 但头汗出者, 胸中之热熏蒸于上所致。故用栀子豉汤清透胸膈余热。 此处手足温说明阳明下后仍有余热未除, 但热势不至太甚以致全身发热, 仅手足发热。

2. 3阳气来复

手足为阴经与阳经交接之处, 阳气从阴经入阳经, 故手足由冷转温, 说明阳气来复。手足温表示“阳气来复”的条文是第30条、153条、287条、288条、292条、368条。如《伤寒论》第287条: “少阴病, 脉紧, 至七八日, 自下利, 脉暴微, 手足反温, 脉紧反去者, 为欲解也, 虽烦下利, 必自愈。”少阴下利厥逆后手足转温说明阳气来复, 疾病向愈。有“阳气来源于四肢”之说, 因手足为阴经与阳经交接之处, 阳气来复, 由阴经转入阳经, 故手足先温。

2. 4阴液不足, 虚阳浮越于外

四肢为诸阳之本, 手足可反映阳气的状况。当体内阴津不足, 阴不潜阳时可出现手足发热。如《金匮要略》第六第6条: “劳之为病, 其脉浮大, 手足烦, 春夏剧, 秋冬瘥, 阴寒精自出, 酸削不能行。”真阴不足, 虚阳外浮, 故脉亦随之浮大; 阴虚不能敛阳, 故手足烦热。春夏木升火炎, 不利于阴, 故病增剧; 秋冬金水相生, 阴得时令之助, 可以敛藏虚阳, 故病势减轻, 阳虚阴不内守, 故阴寒精自出。肾藏精主骨, 肾虚则精虚骨弱, 故病人腰酸腿软, 行动无力。此处手足烦说明阴虚不能敛阳, 虚阳浮越于外[7]。

2. 5手足温小结

在张仲景书中, 脾胃有热, 阳气来复, 阴不潜阳皆可致手足温[8], 可见手足反映脾胃的阳热状况及整个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由“脾主四肢”及“阳气来源于四肢”, 可通过手足来判断脾胃的阳热及整个机体的阴阳平衡情况。

3手足濈然汗出

手足濈然汗出指手足汗出连绵不断。手足汗者, 乃邪热传并阳明, 胃腑乃水谷之海, 津液藏焉。热既聚于胃, 必熏蒸其津液, 故旁达于四肢, 四肢乃胃之所主, 故随所主而汗出也[9]。吴谦: “人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 阴阳和而后有雨。 阳亢则热而雨少, 阴盛则寒而雨多, 人之汗亦若是也。四肢手足属土, 土主脾胃, 若脉大, 其汗蒸蒸而热, 则为阳盛可下之证也。若脉迟, 其汗漐漐而寒, 则为阴盛可温之证也。”现将手足汗出归纳为以下两种。

3. 1阳明热盛腑实

四肢禀气于脾胃, 肠胃燥实, 有形实热壅结于内, 热不得外越而旁达于四肢, 津液为里热所迫而外泄, 故手足濈然汗出。如《伤寒论》第220条: “二阳并病, 太阳证罢, 但发潮热, 手足漐漐汗出, 大便难而讝语者, 下之则愈, 宜大承气汤。”阳明热盛腑实, 热不得外越, 积聚于胃, 津液为热所迫, 旁达于四肢, 手足漐漐汗出。

3. 2阳明中寒

四肢禀气于脾胃, 中焦湿盛阳微, 阳气不固而外溢于四末致手足漐漐汗出。如《伤寒论》第191条: “阳明病, 若中寒者, 不能食, 小便不利, 手足濈然汗出, 此欲作固瘕, 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 以胃中冷, 水谷不别故也。”阳明中寒, 湿盛阳微, 阳气不固致湿外溢于四肢出现手足漐漐汗出。

3. 3手足汗出小结

阳明阳盛与阳明中寒皆可使手足濈然汗出。脾主四肢, 阳热盛于内, 可逼迫津液外出, 阳虚不固也可使津液外溢。 手足汗出可反映脾胃状况, 但辨寒热虚实需结合其他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4手足不仁

手足不仁指手足不知痛痒, 不觉寒热的症象。由邪气壅盛, 正气为邪气闭状, 郁而不发, 荣卫血气虚少, 不能通行所致。供应手足营养的阳气或阴液受阻而不能正常发挥其温养作用致手足不仁, 或见于寒邪内盛或见于阴津亏损。

4. 1寒邪内盛

阳虚阴寒内盛, 手足无阳气温煦而厥冷, 筋脉无阳气温养而不用。如《金匮要略》第十第19条: “寒疝腹中痛, 逆冷, 手足不仁, 若身疼痛, 灸刺诸药不能治, 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起于寒疝腹痛, 而至逆冷、手足不仁, 则阳气大痹, 加以身疼痛, 营卫俱不和。用乌头攻寒为主, 而合桂枝汤和营卫。寒邪除, 营卫和, 手足功能则能恢复。

4. 2阴津亏损

阴津亏虚, 津液不能濡养筋脉, 筋脉不用则手足不仁。 如《金匮要略》第十七第26条: “夫六府气绝于外者, 手足寒, 上气, 脚缩; 五藏气绝于内者, 利不禁, 下甚者, 手足不仁。”六腑为阳, 阳者主外, 阳绝不通于外, 为手足寒; 阳不外通, 则并而上行, 为上气、脚缩也。五脏为阴, 阴者主内, 阴绝不守于内, 则下利不禁; 阴津亏乏不能濡养筋脉, 故手足不仁[10]。

4. 3手足不仁小结

手足不仁是手足不能得到濡养, 手足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失常。寒邪内盛, 营卫不和及津液亏乏都使手足不得濡养, 当手足不仁时, 需分辨邪实内盛阻碍气血运行或是津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

5手足辨证规律

张仲景运用附子的规律浅析 篇9

1 附子的配伍

附子素太热纯阳, 补下焦阳虚, 逐沉寒痼冷, 回阳救逆著称, 是一味温里回阳之要药[3]。在张仲景的32首方剂中, 共涉及到40余种药物的配伍, 其中解表药7种、清热药9种、泻下药2种、温里药4种、利水渗湿药3种、收涩药3种、化痰止咳平喘药4种、补虚药8种。使用频率排在前五位的药物分别是甘草、干姜、桂枝、生姜和大枣, 其功效涉及回阳救逆、温阳通脉、助阳解表、温阳利水、温中健脾、寒热并调及散寒止痛。

1.1 回阳救逆

《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 复发汗, 昼日烦躁不得眠, 夜而安静, 不呕, 不渴, 无表证, 脉沉微, 身无大热者, 干姜附子汤”, 干姜味辛而热, 守而不走, 具有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之力。附子辛甘大热, 走而不守, 为通行十二经脉纯阳之药, 外达皮毛, 内通脏腑, 具有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之功。两药合用, 其回阳救逆的之力倍增, 属于相须配伍。仲景在运用附子回阳救逆治疗亡阳厥逆之症时, 附子必须生用, 且常与干姜相配。本方独用附、姜而浓煎“顿服”, 药少力专, 有单刀直入之势, 使回阳之力更猛, 而力挽残阳之失, 阳回则烦躁乃愈[4]。

1.2 温阳通脉

《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博, 身体疼烦, 不能转侧, 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 桂枝味辛气温, 归肺、脾、心、膀胱经, 具有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之功。附子辛温大热, 温壮阳气, 散寒止痛, 祛风除湿, 且性走而不守。桂枝辛以温为主重在温阳, 附子辛以热为主重在壮阳, 二药相使配伍, 可通利经气, 祛风逐湿, 走肌表而调营卫, 入关节而温津血。

1.3 助阳解表

《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辛温, 具有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之功, 为治疗外感风寒之要药。附子大辛大热, 为峻补元阳之品。两药合用后附子既可助麻黄散寒解表以祛邪, 又有顾护里阳以扶正, 两者为助阳解表的常用配伍, 常用于阳虚外感表证, 证见发热恶寒, 四肢不温, 无汗身痛, 脉沉微。

1.4 温阳利水

《伤寒论》第316条日:“少阴病, 二三日不已, 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 自下利者, 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 或小便利, 或下利, 或呕者, 真武汤主之”, 茯苓味甘性淡, 归心、脾、肺、肾经, 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 为淡渗利水之要药。附子药性刚燥, 走而不守, 能上助心阳以通脉, 中温脾阳以健运, 下利肾阳以益命门之火, 是温里扶阳要药。两药合用即可温阳利水, 又可散寒除湿止痛, 用于阳虚水停证。

1.5 温中健脾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腹中寒气, 雷鸣切痛, 胸胁逆满, 呕吐, 附子粳米汤主之粳米主之”, 味甘性, 归脾、胃经, 具有补益脾胃, 顾护中气之功。附子辛温大热温壮阳气, 助阳化饮。饮邪留结于脘腹, 其治非用附子不足以温阳, 非用粳米不足以顾护胃气, 附子得粳米能温壮阳气而不栽伐胃气, 粳米得附子则益气补阳而不滋助饮邪, 二者相互为用以治疗脾胃虚寒, 饮邪阻滞。

1.6 温中止血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下血, 先便后血, 此远血也, 黄土汤主之”, 灶心土辛微温, 归脾、胃经, 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呕、收敛固涩之功。附子温壮脾阳, 使脾阳能摄血于脉。附子温阳而偏于散寒, 而灶心黄土温阳而偏于固摄止血, 两药相互为用, 以增强温阳摄血的作用, 善治阳虚出血证。

1.7 寒热并调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胁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弦, 此寒也, 以温药下之, 宜大黄附子汤。”大黄苦寒, 归胃、大肠、肝、脾经, 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祛瘀之功, 为泻下通便, 荡涤胃肠积滞之要药。附子辛甘大热, 为回阳救逆, 温补肾阳之要药。两药合用, 大黄得附子助, 其寒性去而泻下之力存, 用于寒积便秘实证。

1.8 散寒止痛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 薏苡附子散主之。”阴寒痰湿壅滞, 积于胸中, 胸阳闭郁不通而疼痛。治宜温里散寒, 除湿宣痹, 方中薏苡仁味甘, 性寒, 归脾、胃、肺经, 具有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清热排脓, 除痹之功。附子辛热, 温阳散寒通痹, 甘热缓急除痹。两药合用, 可使阳气通, 寒湿祛, 胸痹自愈。

1.9 妊娠安胎

《金匮要略·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中记载:妇人怀孕六月, 脉弦发热, 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本条文论述了妊娠阳虚寒盛的腹痛证治, 妊娠六、七月, 忽然出现脉弦, 发热腹痛恶寒, 并觉胎胀大少腹冷。病机是阴虚阳盛, 其证发热非为外感, 而是虚阳外浮, 阳虚不能温煦胞宫。阴寒之气内盛, 故当温阳散寒, 暖宫安胎, 用附子汤, 附子有破坚堕胎之弊, 但仲景在此则用之安胎[5]。

1.10 妇人产后病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产后中风、发热, 面正赤, 喘而头痛, 竹叶汤主之。”妇人产后正气大虚, 风邪乘虚侵袭, 以致形成正虚邪实之候, 此证若只解表祛邪, 则虚阳易脱, 仲景用扶正祛邪的竹叶汤, 方中以竹叶、葛根、桂枝、防风、桔梗解外邪, 用人参培元气, 以附子救真阳, 以甘草、姜、枣调和营气, 使表解而正复[5]。妇人产后多虚多瘀, 虚多为阴虚、血虚, 附子燥热, 本属禁用之品, 仲景通过合理的配伍取其救阳之作用。

2 附子的剂量与剂型

在仲景时代的计量单位有石、钧、斤、两、圭、铢, 没有钱、克的单位。在仲景的著作中附子常常以枚或两作为计量单位, 在汤剂中生用附子的最大用量为1枚, 一般量为1枚 (见于干姜附子汤) , 用炮附子最大剂量为3枚 (见于大黄附子汤) , 次剂量为2枚 (附子甘草汤) , 一般剂量为1枚 (见于附子粳米汤) ;在散剂中附子的用量达到10枚 (见于薏苡附子散) , 但是只服方寸勺 (相对于现代2 g) , 一日服3次, 可以看出附子在该方的用量大, 但真正服用的日用量则很小。在丸剂中附子的最大用量是6两 (见于乌梅丸) , 次剂量是1两 (见于肾气丸) , 最小剂量是半两 (见于乌头赤石脂丸) 。从上述用量可看出, 仲景用附子的计量范围大概在6~90 g, 在小剂量运用时常常取其补火助阳, 大剂量运用时则取其回阳救逆的功效。由此可看出张仲景常常通过改变方中药物的剂量, 使整个方剂作用发生变化, 例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两方的用药相同, 四逆汤回阳救逆, 用于阴盛阳衰证, 通脉四逆汤加重附子、干姜的用量, 而破阴回阳, 通达内外, 用于阴盛格阳证。再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附子汤都是由桂枝、附子、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但桂枝去芍药汤中, 炮附子只用了1枚, 桂枝附子汤中炮附子却用了3枚, 前方桂枝佐少量的附子, 作为调和营卫, 扶助卫阳, 后者作用为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 虽药味相同而作用差异较大[6]。

3 炮制及煎服方法

附子大热有毒, 以根头毒性最强[7]。本品走而不守, 生用时取其回阳救逆之性, 用于阴盛格阳之危重证。附子在汉代已出现了火炮附子的炮制方法, 张仲景无论选用生附子还是炮附子, 在汤剂中均注明“去皮, 破八片”, 在散剂和丸剂中则只注明“去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皮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乌头碱, 去皮后的附子毒性可以降低近50%, 附子皮味很苦[8]。所以不难看出张仲景通过去除附子皮以达到减轻附子毒性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改善附子的口感。对于附子的煎煮, 张仲景常常将附子与其他药物同煎, 但也有附子独煎 (附子泻心汤) 、散剂再煎 (薏苡附子败酱散) 的特殊煎煮方法。凡生用附子则必入汤剂, 汤剂者均以三份溶液煎煮成一份药液, 生附子的煎煮时间比炮附子的时间则要长。其服法包括顿服、分温再服、分温三服、日二服、日三服等不同的服药方式。对服药后反应亦有明确的规定, 如桂枝附子汤与去桂加白术汤的服法:“分温三服, 初一服, 其人如痹, 半日许复服之, 三服都尽, 其人如冒状匀怪”, 对甘草附子汤的服法则云“能食汗止复烦者, 将服五合, 恐服一升多者, 宜服六七合为始”, 还有“虚弱家及产妇, 宜减服之”等[9]。

4 结语

附子入药的应用历史已达两千年之久, 历代本草都认为附子味辛, 亦有认为其尚有味甘、味苦有毒。《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10]。张仲景在此基础上对功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扩展, 并对附子的配伍、剂量、炮制及煎煮服药方法做了详细阐述, 从多方面去控制其毒性, 使其能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 对后世合理运用附子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值得后世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体会。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上册)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487.

[2]王文宣, 杨丽萍.张仲景对附子运用的浅析[J].中医药研究, 1996, 2 (5) :12-14.

[3]陈玉彪, 徐涛.张仲景运用附子组方浅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9, 11 (5) :358-359.

[4]崔连有.张仲景运用附子心法浅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5, 20 (4) :15-16.

[5]董云英.浅谈仲景附子配伍运用的技巧性[J].四川中医, 2011, 29 (1) :34-35.

[6]崔松涛, 彭杰先, 彭建华.医学六书·医案·医话·医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295.

[7]王洪章.浅谈附子之毒[J].天津中医药, 2003, 20 (6) :64-65.

[8]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0:592.

[9]潘少骅.《伤寒论》附子配伍规律浅谈[J].中医函授通讯, 1991, 5 (2) :9-10.

论张仲景的针刺法属治未病 篇10

明确指出针刺用在“治未病”的, 是在《金匮要略》第一篇, 在第1条讨论“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之后, 紧接第2条即说“若人能养慎, 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适中经络, 未流传腑脏, 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 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 勿令九窍闭塞”, 本条说的“四肢才觉重滞”, 即是前文“适中经络, 未流传腑脏”的具体表现, 在此时及早医治, 可以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 是已病防传。

逐一分析仲景书中各条针刺的条文, 可发现张仲景运用针刺法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针刺治浅病

上文将“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四类并排, 当中的“导引、吐纳、膏摩”在现代的角度来看, 可理解为养生的方法, 多用在未病或浅病的情况下, 可知张仲景把针灸理解为一种相对简便的疗法, 用在病初浅的阶段。

《伤寒论》8条说“太阳病, 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 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 此条明显指出针刺的目的, 是以防传变, 用在病情尚浅的阶段。

《伤寒论》24条说“太阳病, 初服桂枝汤, 反烦, 不解者, 先刺风池、风府, 却与桂枝汤则愈”, 此条针刺的目的, 是疏解表郁, 治疗服桂枝汤后的烦而不解。另一方面, 参看后文25、26条, 假若没有进行针刺而继续使用桂枝汤, 使表气郁滞加重, 可出现各种变证, 如大汗出、脉洪大;或若形似疟, 一日再发;或大烦渴不解, 脉洪大;甚至如后文的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均可以见烦。由于病情加重, 则不一定能以桂枝汤治疗, 因此, 在“烦”初起、病浅之时, 即用针刺治之, 是有病早治的思想, 假若病更深一层, 则针刺亦不能解。

《金匮要略》四篇1条说“师曰:疟脉自弦, 弦数者多热, 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 下之差, 弦迟者, 可温之;弦紧者, 可发汗、针灸也”, 脉“弦紧”是同类脉象, 均是感受寒邪所致, 若“脉弦而紧”则寒邪在表, 如《金匮要略》十篇17条与十四篇9条均说“脉弦而紧, 弦则卫气不行, 即恶寒”, 即感受寒邪, 使卫阳之气不行, 又如《伤寒论》113条说“形作伤寒, 其脉不弦紧而弱”, 文中说“形作伤寒”, 就是说实际上并非伤寒, 假如真是伤寒的话, 当见弦紧之脉。本条将“发汗”与“针灸”法并列, 可知针灸亦能宣散在表之邪, 用在病位浅表之证。再者, 疟疾发作有时, 在发作之前即用针灸治之, 亦有治未病思想。

《金匮要略》六篇1条说“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 骨弱肌肤盛, 重因疲劳, 汗出, 卧不时动摇, 加被微风, 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濇, 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 令脉和紧去则愈”, 此条相较于后一条, 血痹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明显是病情较浅, 因素体偏虚而“加被微风”, 感受风寒, 因而在表之经络不通, 故只需以针刺通行阳气则愈。

2针刺治乘传

针刺亦用在五脏相乘病证的初浅阶段, 以防疾病传变。

《伤寒论》108条说“伤寒, 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 此肝乘脾也, 名曰纵, 刺期门”, 此条见“腹满、谵语”, 属于中焦脾胃之证, 可是从脉象上看, 按《辨脉法》“脉浮而紧者, 名曰弦也”, 脉浮紧即是属于肝病之脉, 从脉证比较, 可知“腹满、谵语”的成因是“肝乘脾”所致, 即木乘土, 与《金匮要略》说的“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的思想相符, 可是这里并非“当先实脾”, 由于脾病已经显露, 其因在肝, 因此先针刺期门, 以治肝病。

再看《伤寒论》109条“伤寒发热, 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 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 此肝乘肺也, 名曰横, 刺期门”, 此条与前条相近, 亦有肝乘脾之象的“腹满”, 同见“大渴欲饮水”的阳明胃热之象, 还见其他表证, 病情除有肝乘脾之外, 还加上了肝乘肺, 故此曰“横”, 是横逆放纵之意。从这两条病情比较, 可知若108条肝病乘脾的病情日益发展, 肝病加重, 可继而乘脾犯肺, 因此108条刺期门的意思, 也是已病防传。到了109条仍继续用刺期门, 是因为病的核心没有转变, 因此仍用此法治之。

《伤寒论》142条说“太阳与少阳并病, 头项强痛, 或眩冒, 时如结胸, 心下痞硬者, 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 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 当刺期门”, 本条“并病”是指有先后之分, 先病太阳, 后病少阳, 由于刚传入少阳, 即以针刺治之, 或有自愈之机, 如前文第八条“针足阳明”的情况相约, 而且这里还用到“肺俞”与“肝俞”, 明显考虑到“肝乘肺”的关系。再看《伤寒论》171条“太阳、少阳并病, 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 当刺大椎、肺俞、肝俞, 慎勿下之”, 亦属此例。若病情较重, 如在172条的“太阳与少阳合病”, 则需要用汤药治疗。

《金匮要略》二十篇11条说“妇人伤胎, 怀身腹满, 不得小便, 从腰以下重, 如有水气状, 怀身七月, 太阴当养不养, 此心气实, 当刺泻劳宫及关元, 小便微利则愈”, 此条虽然说是“心气实”, 但从其证所见的“腹满”、“腰以下重”, 则与“肾着”中的“腰以下冷痛, 腹重如带五千钱”相近, 差别只在小便利与不利。肾着与《伤寒论》109条所说的“横”病机理相约, 是肾气虚, 阳虚寒盛, 肾气停滞而干犯中焦脾气, 属水乘土之证。因此, 《金匮要略》此条的病机, 亦是肾气乘脾, 故说“太阴当养不养”, 是肾不能养脾;可是又因“妇人伤胎”, 肾气受伤, 所以出现小便不利, 故此针刺关元以通下焦肾气;由于肾更进一步乘心, 是水乘火, 针刺劳宫以泻心气。本条所用的针刺治法, 亦是在五脏相乘之间作考虑, 若能使“小便微利”, 则肾气不乘心脾而自愈。

3针刺助下血

在仲景书中, 多次使用针刺以助下血, 属于因势利导的方法。

《伤寒论》143条说“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日, 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 如结胸状, 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取之” (本条在《金匮要略》二十二篇3条亦有类似条文) , 本证用刺期门的方法来治病, 与前108条的“肝乘脾”之证相约, 是由于肝血郁滞, 热入血室, 因而刺之。比较后面144条, 同样是热入血室, 可是却用小柴胡汤而不用针刺之法, 是因为两者病情有轻重之别, 后者是“其血必结……发作有时”, 病情相对较重, 因此用刺期门的治法, 有早治防变的思想。仔细比较两条, 143条是“经水适来”, 而144条则是“经水适断”, 143条用针刺治疗, 实际上是因势利导, 随着经水来潮、下血之际, 正是自愈的好机会, 再参看145条亦是热入血室而“经水适来”, 可是却强调“无犯胃气, 及上二焦, 必自愈”, 正是指经水得下则血室之热能自愈, 而143条证情相对145条较重, 145单见“谵语”, 143更见“胸胁下满, 如结胸状”, 是气血不畅, 病更深一层, 因此配上针刺期门以疏散肝气, 能助血室之热得以自下, 故说“随其实而取之”, 意思即是随月经来潮时血室充实而下, 因而配合针刺泻法。到了144条因“经水适来”, 则无下血自愈之机, 故此不能用单用针刺治法, 而需改用汤药。

另在《伤寒论》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 但头汗出者, 刺期门, 随其实而写之, 濈然汗出则愈” (在《金匮要略》二十二篇4条亦有类似条文) , 本条与上述刺期门治热入血室之机理相同, 只是其来路不同, 前条是妇人病, 而本条则是阳明病, 男女均可得, 而同样是由于有“下血”之机, 因此亦以刺期门的方法, 随着下焦血的充实而下行之际, 针刺以泻其热。假若不在下血之势, 则不能用刺期门之法, 如后一条217条的“汗出谵语”, 需要改用大承气汤强行攻下。

还有在《伤寒论》308条说“少阴病, 下利便脓血者, 可刺”, 这需要与前条作比较, 307条说“少阴病, 二三日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 下利不止, 便脓血者, 桃花汤主之”, 308条证情相对简单, 由于病在少阴, 属于下焦阳虚寒盛, 此时见下利而便脓血, 代表脓血在下焦, 亦可像前文热入血室之理, 以针刺因势利导, 使脓血下行则愈。307条的病情相对更深一层, 除了下利便脓血外, 更见腹痛、小便不利, 因此不能单以针刺治法, 而改用汤药治之。

4结语

综合全文, 张仲景运用针刺法在于三大类病情, 分别是预防传变、治疗相乘病证以及因势利导而助下血, 三者均属于病证的初浅阶段, 体现了针刺目的为治未病中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的思想。

张仲景并非所有病证皆可运用针刺, 未有见张仲景在病情深重时针刺的记载, 若病证已经进一步深入则选用汤药。这符合中医理论“汤者荡也”, 取汤剂能荡涤脏腑之意, 是故仲景书中仍以讨论汤药“治已病”为主要目的, 治未病的内容则相对较少。

在《黄帝内经》中主要以针灸为治疗方法, 及至《伤寒杂病论》则以汤药为主, 在治法思想与治疗手段皆有演变发展, 明确张仲景对于针刺法运用的思想, 对于理解两书学术思想的异同, 以及对于临床应用针刺的时机把握皆有重要意义。

摘要:张仲景并非在所有病情上均选用针刺法, 根据原文分析, 可发现运用针刺的病证, 均是病情较为初浅者, 目的 是以防传变。除此之外, 针刺亦用在五脏相乘的病证, 以及需要因势利导而下血之证, 二者亦是用在病情的初浅阶段, 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明确张仲景对于针刺法运用的思想, 对于理解《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思想的异同, 以及对于临床应用针刺的时机把握皆有重要意义。

张仲景的四季食疗法 篇11

春季。张仲景认为,春季食疗养生方面,主食应选用“甘凉”性的小麦加工成的各种面食,再配食一些米粥;副食主要选用“辛甘之品”,如葱、韭菜、胡萝卜、花生、白菜、鸡肉、猪肉等。因为春天气候温和,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新陈代谢旺盛,用辛甘食品以助阳气,可利于代谢。而配用“甘凉主食”,则可防阳气太盛。

夏季。张仲景认为,夏季食疗养生方面,主食应选用“甘寒性味”的小米,配食一些面食、稀粥并加些绿豆;副食主选“甘酸清润之品”,如青菜、番茄、冬瓜、丝瓜之类,以及鸡蛋、鸭肉等。夏天热,阳气盛,选用性味寒凉、甘酸、清润之食品,可清热祛暑、护阴。切忌过量食辛辣之品,以免损伤阳气。

秋季。张仲景认为,秋季食疗养生方面,主食、副食均选用“甘润之品”——主食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并配以面食、白薯等,粥中常放些芝麻、核桃仁。副食除多吃各种蔬菜外,还要多吃各种水果。秋季气候凉燥,而多吃“甘润之品”可生津润燥,但烹调味道则清淡为主。

冬季。张仲景认为,冬季食疗养生方面,主食宜用“甘温性味之品”,如玉米、高粱米面食,并搭配些米面。粥中可放些芸豆、赤小豆。副食应具有滋阳或潜阳、理气功效的蔬菜,如大白菜、胡萝卜、豆芽菜、木耳等。肉类可选用“甘温助阳之品”,如羊肉、狗肉、鸡肉等,可以温补阳气,又避免化火而阴阳失调。烹制的食品,应五味相配,味道略厚,不宜偏食或多食。

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张仲景尤其对食疗养生之法有一个特别的提示,即不管春夏还是秋冬,所选用的食材,必须都是新鲜、干净的,决不可选用腐烂、不洁的食材,因为只有选用新鲜、干净的食材,才可以保持食物的足够营养,防止病从口入。 (编辑 于 望)

浅谈张仲景的针药结合治病经验 篇12

张仲景“针药结合”,并不是对于每一个疾病的治疗都必用针灸与方药,而是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在熟悉针灸与方药的所长所短的基础上,或用针,或用药,或针药并用,发挥其所长,弥补其所短,选择一个针、灸、药的最佳运用方式,制定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治疗疾病。

东汉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艺颇丰,有针药结合的治病理念,临证时,或用针,或用药,或针药并用,活人无数,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开创六经辨证先河,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基础,是针药结合治病的杰出代表。那么《伤寒杂病论》是如何进行针药结合,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这种结合呢?下面笔者将引述若干经典条文,对张仲景的针药结合思想进行讨论。

1 运用单纯方药治疗疾病

1.1 各种方药的运用

如大家都熟知的麻黄汤、白虎汤、小青龙汤、承气汤等。我们可以发现,张仲景并不是每一个病都是针药并用,而且在《伤寒杂病论》中,他用方药要比用针灸多,这可能与他的习惯、经验、个人认识和历史背景有关。

1.2 用方药之所长补针灸之所短

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云:“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寒疝、腹中痛等,均可灸、可刺、可药,所以不效者,是由于加以身疼痛,营卫气血俱不和,内外邪气牵制不服,三分在表,七分在里,故改用乌头桂枝汤,以乌头攻寒为主,合桂枝汤以和营卫。由此看出,张仲景对针灸的效应度把握的很准。当针灸效力不达时,必须用专药攻之。又如《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云:“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此为脾肾虚寒,阳随阴脱的危候。医者急用温灸,以回阳救逆。但灸之厥不温,脉气亦不还,证明温灸效力不足。若反见微喘,则为元气上脱,此时必须用方药进行医治。以上2例均是疾病超出了针灸的治疗效力,而用方药进行弥补,这也体现了张仲景对针灸与方药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了如指掌,所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 运用单纯针刺或艾灸治疗疾病

2.1 单纯运用针刺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条)。太阳之邪不衰,即将向里发展,有传经之变,故针足阳明,迎而夺之,以泻太阳传来之邪,又挫内传之势。此为单纯针刺治未病的例子。“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此为热人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143条)。血室隶属于肝脉,今瘀热于肝脉而不利,故刺期门穴以泻肝实,使热从外泄,寒热得清,诸症自愈(同样是热人血室,但主症为寒热如疟时,张仲景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这充分的证明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妙,对用针还是用药把握的精准)。

2.2 单纯运用艾条

《金匮·要略》中独用灸治的有5处,其中有4处用于治疗急症与闭症。如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脱证患者:“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差”,所刺穴位依次为鸠尾、建里、中极。此时急灸任脉,温通阳气,升阳挽逆。又如治疗虚寒下利之危重症者:“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此为下利而导致的阳随阴脱,阳气虚陷的危重症,独用灸法治疗,此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 针灸与方药的并用

3.1 针刺与方药并用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为表邪郁遏太过,经络凝滞不通,药力不能外达所致。选风池、风府是因为二穴可疏散外风,与总的冶疗趋势相合,此外,风府为督脉上手足三阳之会,疏散气机、通调经脉的能力较强;风池为足少阳的祛风主穴,能解半表半里之邪,;两穴合用可以有效的祛除外风,助药力外达,以提高疗效。试想一下,若只针刺两穴,则只能祛风;而若只服桂枝汤则只能调和营卫,而祛风之力不足,所以针药并用在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3.2 艾灸与方药的并用

如《杂病方第二十三》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下:“灸手足两爪后二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此证为阴阳逆乱,脾肾失调,骤然风动,闭阻脉络的闭症,所以灸十宣穴,后饮汤药。又有“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条)是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范例。因病在浅表,宜急灸大椎、肾俞、关元、气海温经扶阳,内服附子汤壮阳,温经散寒,调和营卫,扶正祛邪。“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117条)。此为烧针不得法,汗出过多,正虚邪恋之证。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伤及心阳,寒邪凝聚于针孔,则灸针孔处以温阳散寒,再服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扶心阳之虚。此为灸药并用以治疗烧针不得法所导致的奔豚。

4 讨论与思考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张仲景具有丰富“针药结合”治病经验,并不是对于每一个疾病的治疗都必用针灸与方药,而是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或用针,或用药,或针药并用,发挥其所长,弥补其所短,尽情地发挥了针灸与方药各自的治疗特长,取得了医疗上的重大成功,是我们中医人员学习的榜样。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孜孜不倦治学精神,使他掌握了丰富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既懂得针灸知识又懂得方药理论,这是张仲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针药结合”和“针药并用”是有区别的,“针药结合”并不是一个技术或方法,而是一个中医人应该有的理念,这种理念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一个疾病时,有意识的去比较针灸、方药,或是二者的联合,哪个对于疾病的治疗会更好,而它的前提是我们要熟悉针灸与方药两种治疗方法的所长所短,以及针灸和方药与疾病的关系。而“针药并用”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指的就是针灸与方药的联合应用。“针药并用”是“针药结合”理念的实施方法之一;“针药结合”理念的指导是进行“针药并用”的前提。

针灸和方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针灸和方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进行施治的,在辨证论治和理、法等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是,《黄帝内经》曰: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素问·移精变气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石针艾治其外”(《素问:汤液醪醴论》),这表明针灸和方药二者治病的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各有所长,有各自的适应病症。针灸和方药是中医的两大治疗方法,二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针药并用”并不是针灸与方药的各自为战或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什么是有机结合?就是通过严密的辨证,在病机的不同环节,把针灸与方药的优势配合运用。张仲景首创“六经辨证”,所以张仲景本人有较好的应用经络理论的意识,而针灸治病一般为“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均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辨证方法,二者能够很好的共融,可能这就是张仲景能很好的进行针药并用的原因吧。

针药结合和针药并用具有优越性。善于运用针药结合的医师,大都成了名医;除张仲景外,精于此道的,还有扁鹊、华佗等,即便是针灸学家皇甫谧、杨继洲等,在临床上也颇精于用中药治病,有很好的“针药结合”意识。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张仲景对于针灸的运用有很深刻的理解,如独用灸法治疗阳气虚陷的危重症,泻期门以治疗妇人热人血室证等。孙思邈说:“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这就告诉我们,拥有针药结合的理念是做一个良医的必备条件,也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中医的优势,使中医的有效率最大化。其实,隋唐以前,中医是不分学科的,医家临诊不分针灸方药,大多针药并用,或辨证择善而用[1]。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针灸和方药的分家才逐步出现,及至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分化了,或者说医者的针药结合理念已经变得很模糊、针药结合意识已经变得很微弱了。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张仲景“针药结合”治病经验,就显得特别重要,以希唤醒大家的“针药结合”意识,在工作中,相互配合治疗,内科医师发现须针灸治疗的疾病,请针灸医师协助治疗,针灸医师发现须方药治疗的疾病,请内科医师协助治疗,发挥中医的治疗特长。或像张仲景一样,刻苦钻研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取众人之长,集理、法、方、药、针灸于一身,临证择善而用。

在临床上,有大量复杂的、疑难的病症,这时单纯的针灸或方药的局限性便显露出来,这就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在上文中我们也谈到了,张仲景先灸十宣穴,后饮五毒诸膏散治疗危重闭证的例子。说明针药并用可以更好的取长补短,更好的调理阴阳,尤其对于复杂难治的疾病可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已有很多同仁在临床进行针药并用的治疗,并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如王某“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总有效率达90%[2],万某“补阳还五汤加味合电针治疗I期肩手综合征”总有效率达96.3%[3],针药结合治病大有前途。

参考文献

[1]肖少卿.中国针灸学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37-312.

[2]王玲姝.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7,11:109-110.

上一篇:有效课程设计下一篇:电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