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形态

2024-10-09

传统形态(通用12篇)

传统形态 篇1

摘要:民居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 长汀传统民居是在长汀特有的自然环境中, 受社会因素制约, 与当地自然经济相适应, 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长汀自然条件复杂, 并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使长汀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差异较大。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功能合理、构造经济, 具有浓厚的南方民居特色。

关键词:长汀传统民居,平面形态,建筑特色

1长汀传统民居建筑平面组成的基本单位

《宅经》中称, “夫宅者, 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除主要的居住功能之外, 封建礼制社会下的长汀传统民居也表现出它体现秩序和等级的一面。长汀传统民居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两进到三进的堂屋式民居, 这里的“堂”指的是作为民居建筑主体的厅堂部分, “屋”则指的是辅弼护屋的横屋等部分。

四合两堂式是长汀传统堂屋式民居的原型, 下堂常作为门厅, 门厅两侧的房间常做卧室或储藏之用;中堂 (中堂) 作为祭祀的厅堂空间, 是整座民居家族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厅堂两侧的此间作为卧室或者祭祀活动时的辅助空间;天井东西两侧的房间可作为餐厨等次要的功能空间。这座四合两堂式的民居, 虽然规模不大, 但有着完善的功能空间, 既能满足家族祭祀活动, 也能满足人们的日常起居。作为长汀传统民居的建筑原型, 广泛分布在长汀传统民居建筑中。

长汀住宅的最基本单位是“前后两进”的“中庭型”主屋, 即两堂式。其次是“三间两廊”的三堂式, 此为纵向发展的屋式。若屋要横向发展扩大, 则不再加堂屋, 而是加横屋———“辅弼护屋”一列一列的对称铺设。总的来说, 护屋无论如何扩展, 均保持以中庭为核心的纵横两条轴线对称分布 ( 图1) 。

2 常见的平面组合形式

从建筑的材料、结构方面来看, 长汀传统民居的平面形式大体分为三堂式、围龙屋、九厅十八井和前店后宅等形式。

( 1) 三堂式

闽西客家住宅大都建于山地与平地相接的山脚下, 前低后高, 外轮廓极像一张太极椅, 给人以一种雄厚森严、威风十足的印象。它是从中原式样———四合院, 渗入了客家迁来后所处地理环境上的特殊要求而演化形成的。与大多数地区住宅一样, 它也具有着中国建筑常有的左右均衡对称、有明显中轴线的布局方法。

三堂式住宅有正三堂与假三堂之分。正三堂是当地所谓按规矩的正式做法, 即除去三堂两横以外, 在禾坪的前、左、右三面尚有房屋或较高围墙围住, 并于这些房屋或围墙上另开外大门。假三堂是一种省略的做法, 即利用下堂前部的大门作为全宅唯一的主要入口, 不设外大门, 而使下堂起着内、外大门作用的布置方法。但正三堂过分隆重, 且规模太大, 当即甚少采用, 而假三堂却因比较简单经济, 反而变成了当地习惯上的普遍的形式。所以这里所指的三堂式民居均指常见的假三堂。

研究发现, 长汀民居基本是由两堂式堂屋发展而来。占大多数是两进、三进的“中庭型”建筑。如长汀三洲瑞霭云庄、长汀王家大院 ( 图2) 。

为了满足使用的需求, 在长汀, 较大的民居是在堂屋的基础上在左 ( 右) 侧横向扩建横屋, 形成两堂一横, 两堂两横, 三堂一横式等平面组合形式, 如长汀新民街5 号王宅, 长汀三洲礼门贻矩 ( 图3) 。横屋为纵向组合的连排式长条形房屋, 主要用于居住。横屋与三堂之间所隔的天井, 称为横坪, 横坪长宽约略与横屋长宽相等。前端辟小门, 通向屋外。横坪中部正对三堂两侧所开的小门处, 建有走廊, 使横屋与三堂相连通。横厅通常为此处住户接待普通宾客的场所。

( 2) 围龙屋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 在长汀有另一种建筑平面类型, 我们称之为围龙屋, 它是客家民居特有的建筑类型。围龙屋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 于明清时期盛行。客家人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的建筑工艺, 在斜坡地段或者丘陵地段建造围龙屋。围龙屋的建筑形态构成方式是圆形和方形的分解和重构, 建筑由低到高层层递增, 宛如一条盘缠在山脚下的巨龙, 民间常称之为“围龙屋”。

围龙屋一般由堂屋、横屋、禾坪、水塘、围龙等部分组成。堂屋位于围龙屋的中轴线上, 是围龙屋的核心建筑, 其空间形态具有中国传统的等级意义。堂屋一般有三堂式和两堂式, 三堂式由上堂、中堂、下堂组成, 三堂之间用天井相连, 常称为“三堂二天井”。如长汀涂坊围屋 (图4) 。

围龙屋的建筑形态不仅体现出长汀的地方环境特色, 还透露出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围龙屋的建筑材料源于自然, 又回归自然, 使得围龙屋与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是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哲学意识对长汀人熏陶的结果。

( 3) 九厅十八井

为了是满足长汀人聚族而居的心理需求, 长汀传统民居出现另外一种建筑形式, 它是由长汀传统民居基本单元两堂式演变而来的。这种建筑类型规模相对比较大, 是由众多房间和天井组成的连片大房屋, 我们称之为“九厅十八井”。主要是根据中原一带建筑形式, 结合南方多雨潮湿天气, 适应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心理需求而建的, 客家人聚居地区那种庭院深深、由一排排厅室组合起来的连片大房屋, 在长汀地区多叫“九厅十八井”, 而这个名称是长汀人对民居建筑规模的一种描述, 只是形容建筑规模大, 厅堂多, 天井院落多。九厅指的是门厅、中厅、上厅、左花厅、右花厅等大厅。十八井指的是位于中轴线上五进堂屋和左右侧横屋的天井。“九厅十八井”是长汀客家人把南方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中原的合院建筑相结合, 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建筑平面布局, 由厅堂空间和天井相结合的大型传统民居。

长汀是闽西客家首府, 而九厅十八井又是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一种基本居住形态, 因此在长汀这种建筑形式也较为常见。在长汀传统民居中, 堂屋是建筑的中心, 作为建筑的主体, 位于建筑的中轴线上, 堂屋的纵向和横向扩展, 变组合成了一栋大房子, 这种民居形式源于中原合院式民居。如长汀涂家大院 ( 图5) 、长汀馆前沈宅 ( 图6)

( 4) 前店后宅

“前店后宅”或“ 下店上宅”是一种将居住和商业结合在一起的建筑形式, 是在漫长的城市演化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至今, 在长汀县城的五通街和店头街仍大量存在这种传统的商住结合的建筑形制, 街道纵横交错, 店铺鳞次栉比, 沿街摆摊设点, 前为店后为宅。如长汀林家大院是三进院落, 第一进即下堂屋不做三开间, 而是中间隔断作为两间沿街店铺使用, 居住则集中在后面两进堂屋内, 是前店后宅的住宅形式的典型代表 ( 图7) 。

在长汀, 这些具有传统风貌的老街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大多成为小商品市场, 原有的建筑形制已经不适应现在市场需求逐渐落后, 但长汀老街上的人却十分钟情于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希望能改善老街区现在这种衰败的状况, 延续以往古街上的人情味。

3长汀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布局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1) 封建礼教影响下的崇宗敬祖思想

“慎终追远”是客家人的传统精神之一。曾子说:“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这句话说的是, 对家长的丧事要慎重办理, 要虔诚的追祭远代的祖先, 这样社会风俗道德就会趋于笃厚。中国人非常崇敬自己的祖宗, 客家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客家先人在由中原地区辗转南迁的过程中, 虽然在总体上隔断了其与中原这方热土的联系, 但在同一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耕文明) 以及已有的心理定势和文化心态作用下, 并没有隔断其原有的家族血缘关系。相反, 由于迁移过程中的艰苦与险恶, 更是加强了其血亲成员之间的互相照顾和支持。客家人有强烈的怀念祖先、热爱乡土的根源观念, 他们不论是开垦耕地重建家园, 还是与原地区土著共同竞争生活空间, 都需要宗族的齐心协力一起奋斗。

长汀人也不例外, 在每一座传统民居里大多都生活一家族的人, 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每个家族中都由一个家长来主持家族事务, 家族组织在长汀居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长汀民居这种以厅堂作为建筑的核心的平面形制充分体现了长汀人们对礼制的重视, 将慎终追远, 崇宗敬祖的思想融入到整个民居设计中。长汀民居的厅堂空间都设计在建筑的中轴线上, 一般而言, 祖堂会设置在第三进, 并不是因为祖堂祭祀空间比正厅等级低, 而是因为后进相对而言更具有私密性, 较少有人打扰到, 能够保证祖堂的庄严气氛。长汀民居的平面设计以堂屋为中心, 周围布置横屋及其他居住空间, 空间布置主次分明, 表达了长汀人“大公小私”的观念, 利于激发家族成员的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

( 2) 社会治安影响下的防御心理

长汀传统民居的最重要特色之一, 是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抵御外敌。这里的外敌指的不仅是民居附近的盗贼, 还包含原地区土著居民等等, 同为长汀人, 但由于宗族的不同, 有时彼此之间也会发生争斗。因此长汀民居建筑就产生了种种防御性的平面特征。由于的防御上的需要, 从平面上看, 无论是堂屋式的民居, 还是围龙屋, 建筑的外墙都十分厚实, 除了民居主入口的大门外, 在其他位置很少再设置连通室外的门, 也很少在外墙上开窗, 洞口少而狭小。民居房间数量多, 同一宗族的人都聚居于一座民居内, 有效的增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可见防御性能在长汀传统民居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长汀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长汀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2]陈志华, 贺从容, 罗德胤、李秋香.福建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吴庆洲.中国客家建筑文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5]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6]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1.

[7]林浩.客家文化新论[J].客家研究辑刊, 1997 (1) .

传统形态 篇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形态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具有明显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价值.本文按其功能,将传统聚落的物质形态构成要素分为宗教要素、生活要素和自然要素三类,并从空间构成上将其划分为环境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进而从物质层、心物层和心理层三个层次对文化形态赋予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影响进行剖析,归纳出传统聚落的四个文化因子,即水之村寨、越人之村寨、神灵之村寨和佛之村寨.提出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按傣族聚落的文化核心、社会时代特征和相应的民族价值观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有机地统一了傣族传统聚落发展中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深化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中所需的、对传统聚落文化演进的认识.

作 者:杨庆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云南昆明 650093 刊 名:云南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年,卷(期): “”(2) 分类号:G03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   文化形态   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  

变传统广告形态为体验式广告 篇3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接收信息和传送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一定的改变。网络广告经营额尽管还没有超越传统的媒体,但是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最主要接受信息的媒介。在新消费主义时代,传统的广告形态已经不适合新兴的媒介。传统的广告重在“说服”,直接劝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一种“硬广告”,大多数受众在接触传统媒体广告时是存在着抑制情绪的,并不是主动接受,而是被动的。这种广告形式延伸到网络上主要表现为网站上的一些横幅广告、视频广告、还有最不受欢迎的拦截式广告。然而网络是一种互动性,自主性强的媒介,消费者对网络上“强制劝说性”广告并没有兴趣,基本上不会点击。事实上,网络上的硬性广告传播效果并不好,因而面对新兴的媒介,广告主应该转变思维,变传统的广告形态为体验式广告,只有让消费者主动体验,才能心甘情愿,才能对这个品牌有好感,才能增强品牌资产。

体验式广告是一种软广告,让消费者自身去感受,去参与,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个品牌,形成了品牌爱好和品牌认同之后,消费者自然会去购买该品牌的产品,这种广告形态比较适应于互动性强的新兴媒介,特别是网络。比如,2005年“网易全国摘星大行动”,通过网上报名,利用线上线下共同传播,调动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电台广告、电视专题报道、公关媒介推广,以及七大城市主要院校海报和DM单页,组成了全面、立体式的整合传播渠道,吸引了无数年轻受众的参加,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参与者感觉趣味相投。这场大型的活动由日本的DHC,DHC化妆品公司在此次赞助中赚得大量的注意力,知名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又如“2005年凯越SOHU汽车‘自驾中国’”,历时5个月的活动,有2800名车友参与,达3000万次的访问,参与者亲自体验了别克凯越汽车的性能、品牌个性和魅力,因此培养了对凯越汽车的好感和忠诚度。

传统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 篇4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传统商业街区形成各自独具特点的风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代表着城市的不同特色,与城市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但传统商业街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短期回报的高额利润具有强大吸引力,开发商急功进利,形成破坏性扩建,传统商业街昔日的风采再也找不到了,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及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如大型超市、综合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等。随着现代设计手法的引入,新建的商业环境更加的舒适优美,完善的公共设施及优美的环境,为人们带来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方位的享受。这些变化使传统商业街使吸引力大不如前,传统商业街正在遭受致命的冲击。面对这一情况,正确认识传统商业街区,恢复传统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传统商业街区的概念

传统商业街区是过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遗迹。这样的反映某一时期文化特色的街区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街区。最早反映保护历史价值的建筑、地段的国际宪章,是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简称CIAM)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这个宪章早就指出社会特征决定着其个性和特性决定着城市的体型结构。所以大力倡导保护好所有极具价值的体现着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一方面尽可能的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一方面努力的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1987年在华盛顿通过的《华盛顿宪章》涉及到保护城市化地段的内容:“应该予以保护地价值是城市的特色以及形象地表现那个特色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体,尤其是有结构、体积、风格、尺度、材料色彩和装饰所决定的建筑物的形式和面貌……”。

传统商业街区既有历史街区的特性又有商业特性,由传统街道、建筑群及文物建筑所构成,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对表达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有重要作用。承载着过去的生活信息。传统商业街具有活力、人情味,往往是一个市镇中文化气息最浓,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它既是人类过去生活的载体,也是历史物质空间的遗存。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传统商业街仍然承担着当今社会生活的功能。手工艺品、糖果烟酒、古玩字画、土特产品及风味饮食等常常是传统商业街所经营的商品。

2 传统商业街区的街道空间特色

2.1 街道空间比例与尺度

街道空间舒适度与街道空间尺度大小和比例的处理情况有关,建设一条街是从这条街预计的功能出发,由此来设计街道空间的大小和比例。人们正常视野范围在垂直方向是60°,但只有在45°视角范围内才可看清细节。要想使得街道与两边的建筑物能够组成一个完美舒适的空间就要把街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设置为1:1。如此一来,人在街道的一端,45°的视野可以看到建筑物从底部至顶部的全部立面,这样使人们感觉到强烈的围合感但又没有压抑的感觉。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大于1:1时,正好使得所围合的空间比例关系适中,给人一种庇护感,使人们有一些拥挤的感觉。这种比例的街道在传统街区的街巷中时常可以发现,它带给人们以亲切感。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小于1:1时,高度与宽度比例的增加,此时街道的围合感也随之降低,亲切感也大大减少。这样的建筑物的完全不能空间的垂直界面存在,以仅仅具有空间边缘的作用(图1)。

传统商业街道的空间尺度正是充分的考虑了空间的舒适度。通常情况下,沿街的商铺大多为一、二层建筑,街道高度与宽度比例多为1:1.2~2,街道宽的时候为8米到10米,窄的时候有4米。这样的宽度,满足人们在这样不是很宽的空间里更加方便的进行贸易活动。既没有拥挤感,又满足商业活动场所范围的需求。人们行走在繁华活跃的街上能有一种亲切感。

2.2 传统街道与建筑之间的复合空间

传统商业街沿街店面相互邻接,商店、作坊以及店主住房都是组合在一起的,店面的构成通常情况下都是前店后坊或者前店后宅。这样一来的话有店前台阶上、街道两侧就作为了商业街道与沿街建筑两者的过渡的复合空间,利用好这样的复合空间,采取散设的小摊或者搭建棚子这样的措施就可以使得街道与建筑物达到过渡。通常在店面开敞,前部设有檐廊,与外部街道空间相连接;或者更简单的形式,在店面门前摆个小摊,上面支出个棚子。从传统街道空间特点上讲,由外部的街道空间向沿街的店铺内部空间渗透过渡,空间层次由街道外部空间到檐廊空间再到店铺空间。

这种过渡的复合空间是街道空间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商业空间。它的产生能够弱化由街道空间直接转变到店铺空间。它担任着交通空间的作用;延伸了销售空间,使店铺内的有效面积得以扩大。左邻右舍可以在这过渡空间吃饭、聊天等,加强邻里之间的亲情关系,增添丰富生活气息。正是这种复合过渡空间的存在,才使得传统商业街道更具活力、更具人情味。

3 传统商业街中建筑的形态分析

3.1 前店后坊(宅)的格局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商业和手工业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这样延续下来的。直至宋代有关里坊制度得到改进之后,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的格局流行开来,把手工业和商业融合在一起发展完全符合了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要求,而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这样的商业街格局是明清到民国的建筑最普遍的特征,甚至在目前的传统商业建筑也可看到。在封建社会时期绝大部分的商业者都是兼手工业者和商人两职,从生产效益和经营利润中赚钱。因为,只能进行小规模商品买卖的商人,在开始的时候资金都比较少,因此把钱都大部分的投资在商业活动之中,而对店铺的要求较低。然而一间店铺的建立仅仅是向着街道将沿街的住宅或作坊设置门窗,并不需要特殊的场所。这样前面面向街道一面作为店铺,经营买卖,后面多作为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或者商人的居住地点。作坊兼设店铺,这就是前店后坊的格局形式。前店后宅的格局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经商,多靠家人或族人合力经营。

3.2 临街开敞式格局

传统的商业建筑格局,多为前店后宅,前店后坊,店宅合一,店坊合一的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使各种店铺比邻,形成了商业街道的丰富立面(图2)。店铺为了招揽生意,都向邻街的一面开设门、窗,顾客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店铺内的货品,不需要做专门的宣传,一旦发现自己所要买的商品,视线和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去,就可以去交易。有一些店铺或商贩,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将店内货品摆放到街道两侧的店铺前,或将货物陈列于门首,结合叫卖、表演等多种宣传手段,更具吸引力,使商品更好销售。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扩大了营业面,售卖活动直接在室外进行,对于那些路过的顾客也是一种潜在吸引。邻街营业,人们围观、挑选、购买等一系列活动都在室外或半室外进行,活动所占据的是街道空间,这样不仅节省了店铺的面积,而且使街道更具吸引力。

3.3 世俗性和外向性

商业建筑是由生活的需要所产生的,它决定了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类型之间的差异,它是人们日常交往的场所,无论是街道空间还是建筑实体,都应以人们日常活动的需要为尺度。商业建筑从产生开始就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一般采用民居的形式,结合商业经营的特殊需要,形成了商业建筑,以最合理经济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商业建筑虽然脱胎于民居,但两者有较大的不同。民居有较强的私密性,有蔽护、防范的功能;而商业建筑要有一种外向性,商业活动本身就需要在外向的空间中发生,所以店面总是尽量开敞,街旁设置小摊等,给人一种亲切近人的气氛,方便吸引、招揽顾客。

4 总结

传统商业街区是社会结构和城镇发展的细胞,是人类聚集生息、生产的居住载体。这种根植于地方的东西是中华灿烂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质朴隽永,是地方文化之本和历史记忆。它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文化风格影响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空间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己动手建造起来的一种生活生产场所。

传统商业街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协调的地方,需要整治与更新。一方面要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持和完善原有环境的合理性,引进新的机制与活力,使传统商业街区成为富有活力的有机生命体。

摘要:传统商业街区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商民们长期的巨额财富运作积累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是灿烂的商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本文论述了传统商业街的物质空间形态,剖析了传统商业街的深厚价值。对传统商业街的空间构成方式、街道空间特色、商业建筑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商业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价值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扬.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空间的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传统形态 篇5

究中的应用探索

汤众1 何韶颖2

(1.同济大学,汤众,200092 2.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06)

摘要:本文尝试应用GIS来辅助研究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和城市形态的关系,为保护历史文化城市提供帮助。城市精神信仰场所承担着维护社会关系的功能,其选址、规模、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乃至其使用方式、兴衰演变等都反映了城市内部深层的社会现实,并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通过这样的研究希望能有助于全面认识城市形态,为传统精神信仰场所及其周边历史街区的认知和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关键词:GIS 城市形态 精神信仰 场所;

Application & Exploration of GIS in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Religious Sites and Urban Morphology in

Guangzhou

Tang ZhongHe Shao Ying1

(1.Tongji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92,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Abstract: Venues of urban spiritual belief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society.The site selection, scale, relationship with surrounding community, and even the usage and development of such venues reflect deep-seated inner social realities of the cities, and als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tial morphology.The research provides strong basis for the 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venue for traditional spiritual belief and the venue’s surrounding historical districts.It serves a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analysis and in respon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venues for traditional spiritual belief at the present time.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 modern urban spiritual space.This article aims to help protect historical cultural cities,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nues of traditional religion and urban morphology in Guangzhou in aid of GIS.Key Words: GIS, urban morphology, spiritual belief,venue;城市形态与城市精神信仰场所

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向,城市形态研究主要关注各种作用力下城市的物质构成特征及其演变机制。作为认知城市物质形态及人文内涵的有效理论工具,城市形态研究可为城市的历史保护和发展提供基本决策依据。

城市精神信仰场所,是指城市中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信仰生活的需要所设立的相应活动场所,包括各类制度性宗教场所,以及各类民间信仰场所。这众多的精神信仰场所,承担着维护社会关系的功能,从家庭祈福、社区护佑、行业保护、到维持社会道德秩序等,面面俱到。它们的选址、规模、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乃至其使用方式、兴衰演变等都反映了城市内部深 层的社会现实,并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将精神信仰场所放在城市形态架构中认识,可以透彻理解城市形态发展的综合动力因素。

广州地处百越杂处的岭南地区,不但民间精神信仰繁多,佛教等外来宗教也率先在此扎下根基并进而向中原扩展,因而不同历史时期都遗留了众多宗教信仰场所。这些场所是广州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各个层面上对广州城市形态及城市生活发生深远影响。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考察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自身的空间形态及其隐含的人文内涵,揭示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多功能作用,展示其与城市形态的关系模式,以加强对城市形态的全面认识,为城市历史街区的认知和评估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传统宗教信仰场所。

通过这样的研究希望能有助于全面认识城市形态,为传统精神信仰场所及其周边历史街区的认知和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此外,研究成果还可以为传统精神信仰场所在当代转型中的分析与应对等工作提供理论的参考,为塑造现代城市精神空间提供借鉴。城市形态与城市精神信仰场所研究关键属性信息

在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中,GIS的应用正逐渐成熟和普及。而在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中,如何应用GIS尚处于探索阶段。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历史形态的各类信息进行采集挖掘、分析处理、存储、管理,并可通过网络公开发布发表让公众了解和评判。同时,数字化的城市历史信息可以大量复制、传播并能以多种形式保存和发布,还可用于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管理与监测,从而使城市形态的研究更为科学和高效,为城市的历史保护工作提供现代技术支持。以下将以广州的传统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形态的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GIS综合信息数据库,为广州的传统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形态的研究提供帮助,也为城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场所的保护提供必要的依据。

城市精神信仰场所由于历史悠久又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因此包含着大量的信息,也正是这些信息的存续使得这些场所至今依然具有很高的综合价值。这些信息十分繁复,首先需要在分析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形态的研究的需求之后选择确定关键的属性信息来建立数据库。

2.1 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中的关键属性信息

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纷繁复杂,在本研究中大致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原始的基础信息、与其相关的事件信息及如今的现实状态信息。

2.1.1 基础信息

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的基础信息是指其最为基本的一些资料,包括宗教信仰、场所及其这些场所的时空信息等。具体包括:信仰名称、信仰功能、祭祀种类、场所名称、场所的基本时间信息、场所的基本空间信息、场所的规模、场所的其他文本信息、场所的图像信息。

2.1.2 事件信息

宗教信仰场所相关的事件信息,除了影响宗教信仰场所本身物质形态的事件,还有历史上与宗教信仰场所相关的重要社会事件,以及这些场所所承载的丰富城市生活,此外还包括相关的基础研究、专题研究和学术交流。这些事件信息是研究宗教信仰场所历史变迁的重要依据,是研究城市形态与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信仰场所相关的很多事件都对城市形态有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数据库进行记录和分析。事件信息具体将包括:事件名称、事件时间、事件地点、事件描述。

2.1.3 现状信息

广州的传统宗教信仰场所在漫长的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同的时期这些场所都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有时中兴、有时衰落。近年城市的发展非常急剧,旧城区的城市形态受到极大的冲击。老城区中的大多数宗教信仰场所都面临很多困境,如拆迁、传统街区肌理的打破、周边商业或房地产项目的侵入等等。这些场所的现状也影响着现在和未来的城市形态。因此纪录这些场所的现状对于研究城市发展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都是很有意义的。

场所现状中的基础信息前面已经罗列过,这里主要是要再增加:管理现状、使用现状、维护现状、环境现状

2.2 城市形态中的关键属性信息

城市形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以及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等。城市由基本空间元素组成,它们构成了不同的开放与围合空间和各种交通走廊等,空间形态研究从不同规模层次分析城市的基础几何元素,其目的是试图描述和定量化这些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广州二千年来城市中心的位置, 城市格局基本没有变化。非常适合作为城市形态研究的对象。可以综合考古、地质和历史文献资料获得广州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形态关键属性信息。作为城市形态研究,以下将根据广州的城市形态从山林水系和道路地块等城市要素两个方面分析将纳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相关的关键属性信息。

2.2.1 山林水系

广州是一个独特的山水城市, “十里青山半入城, 六脉渠水皆通海”是对古城空间形态的形象概括。古代的宗教信仰场所往往会在山中隐约,近现代的宗教信仰场所又随着口岸开放在水边人众聚集。在广州城市形态研究中“山”和“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山林的存在也要求了其地理信息系统GIS就不能只停留在二维平面地图之上而是要建立起三维的立体模型。而每个时期湖泊河流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这些与城市相关的每个水体元素都必须附带有时间信息。2.2.2 城市要素

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其经典名篇《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归纳出城市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节点、地标、区域。以下结合广州城具体分析这些要素。

广州城市历史漫长,具体道路的位置和名称也一直在变化中,要寻找出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保持拓扑关系的道路以便于跨时代地分析被这些道路限定的宗教信仰场所。道路会新建、消失、重建,因此道路也必须附带有类似场所的时间信息。

广州还政府机构集中地与居民区之间、不同行业聚集区之间、近代外国人与中国人活动区域之间、外国不同国家或民族活动区域之间都存在着边界。这些边界有时虽然没有明显的构筑物,但是却很明显地存在并影响城市的形态。

有一些区域则是模糊的,例如珠江沿岸、越秀山脚这类区域;还有与宗教信仰场所密切相关的该场所的影响区域。

节点现实中可以是广场,或是以某种方式扩展了的线性形状。古代广州并没有现代城市意义的广场,不过依然有开放空间,如宗教信仰场所入口前。此外,还有城门、码头、关闸等也是城市节点。

广州很多的传统宗教信仰场所的主体或高耸的建筑往往就是当时城市的地标,例如怀圣寺的光塔。在古代重要的官方或军事机构也会成为地标。近代广州口岸开 放,外国政府或商业机构设置的一些场所也成为城市的地标。还有一些风水原因设置的重要建筑物也是广州的重要地标,例如越秀山上的镇海楼和珠江口的三塔。城市形态时空再现

3.1 二维的城市历史地图绘制

城市形态最终还是需要以几何图形的方式作为表现基础。不过由于城市形态研究不是城市规划设计,因此图形的精度就不需要非常准确,关键是要把握好总体的拓扑关系。以下简单介绍一下二维的城市历史地图绘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3.1.1 基础数据来源

广州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其位置自建立之后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过。因此现在的基础地理数据依然可以作为基本的参照,特别是白云山、越秀山是广州城址的重要参考。

早在明朝永乐年初编撰的《永乐大典》(公元1408年)就有比较详细的广州地图,虽然地理比例并不精确,但是拓扑关系十分明确,城市五要素基本具备。到了清朝开始有洋人绘制更为精确的广州城市地图。例如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绘制的《广州市图》就已经有较为精确的比例关系。而到了清朝末年鸦片战争时期已经有非常精确的地图可以为军事行动中所使用,如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英法进攻广州示意图》。

以上明清的地图已经可以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非常珍贵的信息,再结合各时期的府志等相关文字材料就可以绘制包含各个时期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和城市要素的地图。

3.1.2 绘制方法与标准

具体绘制用于城市形态研究的GIS地图可以以现代广州地图为基础,简化抽象出相关的重要城市要素,保留现存的传统宗教信仰场所相关信息。然后再根据史料绘制更为早期的城市地图。对于拓扑关系不变的元素则保留现代这些元素的位置但要赋予更多相关的历史信息;而对于完全变化的元素则根据现有元素的相对位置进行增减同时也赋予其历史信息。

3.1.3 图形格式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很多,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是ESRI公司的ArcGIS软件。GIS软件也有绘制地图的功能,不过对于建筑学背景的学者可以先用比较熟悉的CAD软件(例如AutoCAD)绘制矢量图,然后转化数据到专业的GIS软件中。

3.2 三维的城市历史空间模型建立

之前介绍广州是个山水城市,山体在广州市的城市形态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因此如果需要更为形象地表现广州的城市形态,最好就是能够建立三维的城市空间模型。

目前三维技术已经从早期3DS制作的静态效果图发展到了可以交互浏览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虚拟实境)。不过目前三维GIS还没有非常成熟的平台,需要在原来3DS模型基础之上开发软件将更多的关键属性信息链接到场景中的三维模型上。

尽管现在三维GIS还在起步阶段,但是如果在收集地理数据的时候就注意其三维信息,并建立三维模型,对于GIS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和表现是很有用处的。例如在城市形态研究中要分析地标对周围的影响,那么地标的高度信息与周围环境的高度变化就非常重要。广州怀圣寺光塔始建于唐朝在当时属于超高层建筑,其对当时城市形态的影响相比于现在高楼林立的广州城是完全不同的。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关键属性信息与城市形态时空信息结合

在前面所述的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和城市形态中的关键属性信息包括了文本、图像、几何、地理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这就需要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GIS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处理和表达、空间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等,可产生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重要信息。

建立GIS系统时绘制矢量地图甚至建立三维模型对于建筑学背景的研究人员并不难,但是很多文本形式的属性信息却需要考虑数据的规范性。地理信息系统都采用关系数据库,通常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都提供数据库查询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由于GIS中各类宗教信仰场所和城市要素的属性不同,描述他们的属性项及值域亦不同,所以要注意规范这些属性项并定义好数据结构。

以宗教信仰场所关键属性中的信仰名称和信仰功能为例。同样是信仰上帝就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而新教又被称基督教。而民间信仰更是五花八门,名称和崇拜祭祀的对象众多,需要加以辨别和规范。在数据结构上,同样的信仰会有不同的功能,而同样的功能又会有不同的信仰,因此两者之间多对多的关系就需要另外专门建立联接表,它将多对多关系划分为两个一对多关系。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历史形态的空间分析

作为GIS的核心部分之一,空间信息分析在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应用GIS最有意义的地方。通过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是应用GIS的出发点和归宿。在GIS中这属于专业性,高层次的功能。与制图和数据库组织不同,空间分析很少能够规范化,这是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需要懂得如何应用GIS目标之间的内在空间联系并结合各自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来制定规划和决策。由于它的复杂性,目前的GIS在这方面的功能还需要具体研究人员参与开发出满足特定需求的功能。在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形态研究中可能的功能包括:宗教信仰场所的空间定位搜索、查询和统计功能、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要素的空间几何拓扑关系分析、宗教信仰场所的图一:GIS空间分析

缓冲区分析、宗教信仰场所的叠加分析。

以上这些空间分析功能是GIS的基本功能,空间信息分析的内涵极为丰富,要应用好GIS的空间分析可以发现很多隐藏在各种复杂信息中的规律,如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的选址特征、历史演变、内部空间形态特征、及其与社区空间形态的关系等(如图一)。

6.结语

GIS应用范围及其广泛,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应用,在各种城市问题的研究中也多有应用。探索在研究城市精神信仰场所与城市形态关系中应用GIS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在建立GIS时分析需要采集和处理的各种信息以及明确这些信息之间相互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操作GIS软件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还需要具备计算机编程的能力,不是所有具体研究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某方面问题的人员很快就能掌握的。但是只要能够了解GIS的基本原理,就可以与熟悉GIS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合作并指导GIS在对应的研究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众.历史文化名城的数字化生存 2000.07 《时代建筑》2000年第三期 pp.28 [2] 何韶颖 广州历代佛教寺庵分布特征研究

[3] 何韶颖 广州怀圣清真寺周边街区城市形态解读

[4] 宋小东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4 [5] 汤国安、赵牡丹

《地理信息系统》 科学出版社

2000 [6] 凯文·林奇 《城市形态》 华夏出版社 2001 [7] 凯文·林奇 《城市意向》 华夏出版社 2001 [8] 广州宗教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宗教志》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档案馆 《广州历史地图精粹》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3

传统形态 篇6

关键词:出版;融合;组织;技术;营销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带来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的深刻变化。微信微博、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的涌现及强势崛起,对传统出版业形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摆在出版人面前的课题。笔者结合行业实践,梳理、总结了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六种形态,以期能给业界一些参考。

一、资本融合

资本融合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运用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从产权上进人新兴媒体,实现业务上下游整合,进而促进融合。

近年来,资本融合发展拥有诸多政策利好。如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坚持行政推动和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出版融合发展之路,支持传统出版单位控股或参股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

中国迄今已有10家出版集团在大陆或香港股市整体上市。借助于股市融资力量,这些企业大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于已通过集团上市的传统出版企业来说,可以较好地利用自身及集团在资本市场的优势,谋划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项目,筹措发展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采用收购、控股、参股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或购买相关平台、技术、资源、服务的方式,加速自身发展。当前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竞争,除了比拼技术、人才以外,还需出版企业及时把握契机,赢得先发优势。传统出版企业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杀出重围,更便于后续做大做强。

鉴于中国目前的上市要求,对于大部分传统出版企业而言,短期内实现主板上市并不现实。因此,尚未上市的出版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资本融合发展。第一,关注挂牌门槛相对较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争取跻身其中。“新三板”近年来颇受投资者青睐,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具备良好的前景,不啻为媒体融合早期阶段进行资本运作的路径。北京出版集团旗下京版北教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就先后在“新三板”挂牌。第二,利用自身的资金、资质、资源、技术、设备等优势,通过并购、参股、引入外部投资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在业务上进行整合,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捆绑成利益共同体,打通资源、完善生态、促进融合发展。

二、运营主体融合

运营主体融合主要利用广电、出版机构职责整合以及三网融合等有利形势,构建全媒体的企业集群和平台,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势必要进行媒体形态的扩展。出版媒体形态扩展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出版物之间的高度融合,形成适合网络平台传播的多媒体内容;第二层次是跨媒体行业融合发展,成为真正的传媒企业。第一层次的融合通过技术和流程可以解决,第二层次的融合则需要构建全媒体的企业集群和平台,涉及运营主体的融合。深入利用和控制传播平台和渠道,是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诉求。以“大象融媒”为例,2014年10月,河南省整合4家传统媒体企业和8家媒体公司,成立了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象融媒”)。大象融媒是国内首家以“融媒体”名义出现的媒体集团,拥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IPTV(网络电视台)、手机报、手机电台、手机电视、电话广播、手机客户端、户外大屏等14类主流媒体业态和38个媒体传播平台,可以很好地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二次整合、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据笔者了解,“大象融媒”目前已成为河南新闻出版广电系统最具创造力的企业。

三、组织结构融合

组织结构融合需适应出版融合发展要求,主动探索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重构再造,逐步建立顺畅高效、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

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建立适应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组织企业、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内不少出版企业在组织结构融合方面作了探索。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原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从高新技术和互联网团队引进了50多人,组建了自己的新兴媒体团队,成功打造了“时光留影”平台项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则在业内率先推行全媒体数字内容编辑、数字产品经理和职业项目经理等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方案,保证了传统出版和新兴媒体业务的快速融合发展。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状况,组织结构的融合可以概括为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组建专业的新兴媒体出版团队,进行专业分工,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力量。新兴媒体出版团队应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除了行政、财务、人力资源这些后勤部门外,还需建立专业的以“产品”为中心的项目团队。

第二种方式为逐步形成传统出版和新兴媒体出版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统编辑部门需要融入数字化元素,新兴媒体出版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逐步尝试从传统出版前端编辑开始融入数字化流程,培训编辑不仅懂得编辑传统内容,还要熟悉新兴媒体编辑流程。

第三种方式则是整体进行全媒体组织架构再造。全媒体组织架构再造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顶层设计和基层设计,两者缺一不可。顶层设计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基层探索、融合需要、市场需要基础上的整体考虑,围绕市场、产品和用户现实需求展开。顶层设计不是孤悬空中,要有理念、流程、产品、人才等方面的配套设计。

四、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吸收借鉴、善加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和传播技术,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打造新业态。

新兴媒体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智能语音技术、电子墨水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移动阅读就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融合的结果。纵观出版发展史,无论是木版刻印、石印技术,还是铅印技术、激光照排技术,乃至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都在推动着出版业的发展。传统出版企业要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开发新产品,通过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渠道服务读者,借力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nlc202309050239

实际上,一些数字出版技术已经渗透到传统出版的流程之中,但目前传统出版企业利用新技术的能力还较为薄弱。面对融合发展的大势,出版人士需善于学习,主动钻研、使用新技术,与技术商合作,改造升级传统,让新技术助力融合。

在内部技术支持策略上,传统出版企业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出版内容、产品、用户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为内容生产提供强大支撑,有针对性地推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内容产品,实现内容跨媒介平台的自由顺畅流动。在外部技术应用策略上,传统出版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运用传感技术、智能语音技术、电子墨水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加快发展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知识服务、按需印刷、电子商务等新业态。

五、编辑出版流程融合

编辑出版流程融合主要从编、印、发到采、集、编、传,建立起“中央厨房”式的流程,实现复合出版。

传统出版周期长、环节多,往往不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采编流程再造,是决定传统媒体能否真正实现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合理高效的流程能够消除部门的壁垒,消除职务空白地带,解决执行不力的顽疾。对于新兴媒体组织架构和必须依靠团队运作才能实现的新兴媒体体系来说,流程再造是制胜的关键。

在媒体融合探索中,“用户需求导向”是数字出版业务流程设计的主导思想。为此,很多出版企业都遵循“中央厨房”式的流程再造模式,从选题策划就考虑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阅读(如手机、阅读器及APP终端等)的需要,力求实现“一个内容、多种载体、复合出版”。此外,业界认为平台型媒体(Platisher)应该也是与互联网逻辑相吻合的策略。所谓平台型媒体,就是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随着互联网技术平台的成熟,大家开始意识到,内容生产依靠用户也是很好的选择,纷纷将自己的内容管理系统向外界开放,以获取更多的用户生成的内容,从而吸引、聚集更多的用户。在国内,百度百家、腾讯的“大家”栏目,可以说也都是类似的平台型媒体的成功尝试。

六、渠道与营销融合

渠道与营销融合主要体现在,借助在线网店销售传统产品,通过授权合作销售数字资源产品,高度重视并采用新兴媒体营销方式,进而可以获得全新的经营成果。

没有渠道,再好的出版物和内容都是库存。近年来,传统主渠道和二渠道渐渐式微,在线零售不断快速增长。除了零售商开的网店之外,不断有批发商甚至出版商进驻网店平台进行开店,多种类型网店经营者都在网上开展业务活动。开卷公司发布的《2015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销售额为624亿元,而网店渠道销售额约280亿元,后者还连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未来的出版市场,传统出版企业可以采用出版社自建网站销售,或借助京东、当当等综合平台开网店销售。对于资源型、数字型内容,如果不适合做成实体出版物或自身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则可以加工成特定的形式,采用授权模式,与专业网站、三大电信运营商、广电网络、APP商店等机构合作,分享市场利润。

在营销方面,传统出版营销模式比较单一,多以大卖场活动为主。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崛起,营销渠道多元化,整个网络营销模式也面临巨大的改变。中国工人出版社的图书《战天京》自2004年出版后长期库存积压,2014年,该书在“罗辑思维”微信商城短时间内销量达到3万册,堪称经典例证。

新兴媒体的普及不仅改变了营销传播的环境,也改变了营销模式,推动了传播规律的复合演化。利用新兴媒体进行营销传播,运用其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借鉴微信社群、微博、播客、拍客、手机、在线广告、搜索引擎排名、友情链接等手段,可以充分发掘新兴媒体网背后巨大的潜在受众资源。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 篇7

恬庄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集市型古村, 位于无锡、江阴、常熟三市交汇处, 处于张家港南大门——凤凰镇的东北角, 地理位置优越。204国道、苏虞张、沿江高速、锡张高速等多条公路通过,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 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目前, 恬庄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榜眼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孝坊”等古建筑已经修复完成, 恬庄中街完成了立面整治改造, 恬庄保护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见图1) , 但地块内还存在部分建筑破损、环境脏乱、传统空间形态受到破坏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传统特色, 使村落空间形态得以保护和延续, 村庄整治工作亟待加强和深化。

二、现状分析

(一) 功能布局

恬庄地块内以传统民居用地为主, 恬庄北街两侧分布一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 其中有省文物单位榜眼府、市文物单位杨氏孝坊、控制保护单位陈宅。商业主要集中在恬庄中街和204国道沿线, 包括酒店、超市、棋牌室、医院等。地块西南靠近恬庄中街有一处工业厂房用地。

绿化用地以庭院绿化、宅前宅后自留田为主, 零散分布, 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 (见图2) 。对恬庄起防御作用的历史河道玉带河, 目前散落地分布在地块内, 河道两岸驳岸风格特征不显著, 滨水空间没有较好地利用, 不成体系 (见图3、图4) 。

(二) 街巷空间

恬庄中街为主要车行道路, 现状道路人车混行, 交通组织无序。古街主要有恬庄北街、大弄堂和小弄堂, 街巷肌理大多保存了原有的空间尺度。恬庄北街是一条以花岗岩大石板铺设的特色老街, 石板下有排水设施, 街两旁建筑大多保留清代、民国时期的原有风貌, 主要有榜眼府、杨氏孝坊和陈宅 (见图5、图6) 。大弄堂位于恬庄北街中段西侧, 旧时是恬庄东、南街人们到横街道院进香、入塾读书或经浜梢岸往张市、塘桥的主要通路;解放后, 弄堂中段上空有通弄跨越, 是杨、孙姻亲内眷往还的通道。小弄堂位于恬庄北街南段, 是通往横街、浜梢岸的通道, 弄南为杨氏家族宅第, 弄北为陈氏家族宅第, 弄西口外为陈氏家祠。内部其余的步行道以生活性为主, 道路通达街坊内部, 路面大部分为水泥地面 (见图7) 。

(三) 建筑特征分析

恬庄地块内以风貌保存较好和风貌保存一般的建筑为主。风貌保存完好的建筑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 包括杨氏孝坊和榜眼府。风貌保存较好的建筑集中在恬庄中街和恬庄北街两侧, 建筑层数多为1至2层, 建筑外观朴素, 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有规律的组合形成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建筑群体。风貌保存一般的建筑较多, 主要是80、90年代建的二层民居。风貌保存较差建筑有占地面积较大的厂房建筑、破损严重的居民棋牌室以及恬庄北街两侧经改造翻建的部分民居 (见图8) 。

现状建筑质量状态同它的建筑年代基本吻合, 建筑质量较好的是80年代后建的大部分砖混结构的民居建筑、90年代后经立面整治的恬庄中街和204国道沿线建筑, 以及恬庄北街部分经过整修的传统砖木结构建筑;建筑质量一般有厂房建筑和部分无卫生设施, 通风采光较差的一层民居建筑;建筑质量较差的现存五处, 包括居民棋牌室及其他分布在恬庄北街东北部和204国道沿线建筑内侧 (见图9) 。

三、存在问题

1.传统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 由于年久失修, 存在采光通风条件差、墙体粉刷层剥落、消防隐患等问题。

2.居民对一些“老房子”进行改造、翻建, 甚至是弃置不用, 不仅改变了古建筑的原貌, 还破坏了古村落的空间结构与形态, 使恬庄丧失其原有的特色与风貌。

3.功能配置不完善, 村内缺少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作为古村旅游的必要部分。

4.内部街巷空间环境脏乱, 游览路线尚未形成, 道路错综复杂, 缺少可供游客走进村落内部游览观赏的线路。

5.开阔空间与绿地不足, 景观节点不清, 未形成完善的绿地景观系统, 历史河道玉带河没有形成有效的滨水空间。

四、保护策略

(一) 保护目标

通过整治保护延续恬庄古村的历史信息, 合理利用和充分展示其文化价值与内涵, 保护好自然、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和恢复古村自然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环境, 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发展旅游业打好基础, 促进古村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

(二) 保护原则

真实性——保护体现历史文化价值的真实的历史原物, 保护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各类文化遗产。

完整性——保护古村整体格局和风貌, 保护所有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 全面保护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

延续性——保持恬庄社会生活的延续, 通过整治历史环境, 提升古村功能, 改善生活环境, 构建和谐古村落。

可行性──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深入发掘, 突出重点, 力求体现古村的亮点。

(三) 功能布局

与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相结合, 集聚人气, 营造特色空间, 实现功能更新, 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提高收入水平 (见图10) 。

1.结合古树银杏, 利用周边的绿地空间, 修建继缘道院遗址公园, 不仅增加了旅游景观节点, 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休憩活动的场所。

2.打造滨水区服务会所, 为将来到恬庄古村旅游考察参观的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较为方便的场所。

3.通过碑刻博物馆和花鸟、古玩市场, 展示恬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拆除大弄巷北侧部分建筑, 新建碑刻馆, 不仅增加了景观节点, 更起到了杨氏孝坊和榜眼府之间很好的过渡作用。同时利用拆除的原老年活动中心及北侧建筑, 建设古玩、花鸟市场。

4.结合原有工业厂房用地打造集餐饮、茶楼和戏院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场所, 作为向人们展示恬庄文化的窗口。

(四) 街巷空间

传统街巷保持原有的尺度、比例和格局, 保护和恢复有特色的铺地, 主要步行道路有恬庄中街、恬庄北街和街坊之间的步行道, 作为游人和居民出行通道, 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次要步行道路有大弄堂、小弄堂、横街以及临玉带河步行道。疏通整理被居民乱搭乱建而堵塞的横街, 使其与小弄堂、大弄堂相连。同时整治街巷两侧建筑立面, 保留现有石板铺地, 整理街巷绿化景观环境, 形成街巷特色空间。

1. 沿街立面

保持现有建筑格局, 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装饰, 两侧不符合传统风貌的建筑必须加以整治, 新建建筑立面与传统界面相统一。

2. 道路铺面

道路铺面恬庄中街采用120×30 (cm) 石块铺砌, 特色街巷沿用石板街, 其余内部街巷可采用中间石板, 两旁碎石铺砌, 维持街巷内部历史风貌特色。

3. 道路设施

街巷小品和道路设施依据地方特色进行统一整改, 形式、色彩、风格等方面符合历史风貌的特征。从长远考虑, 电线杆、架空线等逐步采用地下埋设方式。

(五) 滨水空间

对玉带河进行必要的整治, 疏通现状散落成塘的玉带河。河道空间坚持整体保护、局部恢复、整治环境、有效利用的原则, 保护其形成的自然水体环境, 使水质得到改善, 保持和创造河道两侧河埠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滨水驳岸蜿蜒的自然形态, 通过绿化等措施加强生态效果, 沿河形成景观宜人、富有江南古村气息的滨水景观带。

(六) 建筑整治模式

本着保护古村建筑风貌和空间格局的原则, 参考《凤凰镇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中对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的规定, 考虑恬庄现状和可操作性, 对古村内的建筑单体提出以下四条保护与整治措施 (见图11) 。

1. 保留建筑:

近些年来建造的结构完好、风貌尚可的新建筑予以保留, 主要是文保单位、恬庄中街两侧建筑、厂房和内部质量较好的民居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4471.2平方米。

2. 修缮建筑:

恬庄古街两侧风貌较好, 但因年代久远, 结构安全性较差或外装饰构件需要改善的历史建筑予以修缮。总建筑面积为2530.48平方米。

3. 立面整治:

对沿街和部分与古村整体风貌产生冲突的建筑, 通过外立面装饰, 达到与周围建筑相协调。总建筑面积为9953.43平方米。

4. 拆除建筑:

拆除违章搭建和严重障碍性建筑, 主要是有碍玉带河疏通的建筑。共拆除建筑约42间, 总建筑面积7302.7平方米。

五、结语

传统村落承载着特有的空间形态, 在乡村城镇化快速变迁中, 古村发展机制与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在保护和延续村落传统特色的基础上, 采取渐进的有机更新策略, 通过整治历史环境, 提升古村功能, 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及环境, 才能逐步将现有村落改造成为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新社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候, 村落中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往往被忽视。本文以江苏省张家港恬庄整治规划为例, 从功能布局、街巷空间、滨水空间、建筑整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

参考文献

[1]段进, 龚恺, 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赵勇, 骆中钊, 张韵.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传统形态 篇8

邹城为山东省济宁市辖区内的一座县级市,位于鲁西南地区①。邹城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年前已经有古人在此居住,仅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即达20余处,其中最著名的为野店遗址②;至春秋战国时期为邹国国都,被称为“亚圣”的孟子③即为此时的代表性人物;邹国与当时鲁国并称为“邹鲁圣地”,为我国文化兴盛之地。因此,邹城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与传承之地,此地的民居具有区域传统民居的代表性。

本次民居调研遵循典型性原则,从邹城市唐村镇选取两个村子的6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民居,并且调研对象的选择从建造年代上进行筛选,分别选取了60年代民居2处,80年代民居1处,90年代民居1处,2000年代民居2处。调研方法为实地参观、取景、访谈与测绘。

2. 邹城传统民居特点

本次邹城民居调研以1960年代建成的民居历史最长,其形态具有传统民居的典型特征,根据对这个年代的民居调查分析,邹城民居具有以下六个特点,如图表1中的民居一。

(1)四合院布局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汉族民居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因四面建有房屋,中间围合成院子而得名。由此次调研中的民居一的平面形式可以看出,其特征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由北侧的正房,东西厢房,南侧的厨房,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2)硬山卷棚顶

屋顶形式为硬山顶与卷棚顶的混合形式,因其房屋山墙顶端有中国传统卷棚顶的瓦垄卷过屋顶,山墙上的线脚则类似硬山顶,笔直而坚挺,并且在正面屋顶上没有屋脊,因此,这种屋顶被称为硬山卷棚顶。

(3)青砖、土坯砖等传统材质

建筑的主要材质为中国民居的传统材质,主要有石头、青砖、土坯砖、青瓦、木头,结构形式为砖木结构。建筑地基为夯土,底端为石头基础,建筑南、东、西立面围护结构均为青砖,北面则为土坯墙。

(4)复合的功能空间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到,正房及东西厢房的平面中没有隔墙,如正房包括有客厅、次卧、主卧等功能,所以在早期的民居中,房子多为复合的功能空间,特别是卧室间的私密性不足。而当需要分开居住时,院子中的东西厢房就会承担起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承担起部分客厅或其他功能。

(5)精神空间——堂屋与香台

作为儒家圣地,邹城人一直便受“儒家思想”中的“尊卑”“孝道”等传统道德思想熏陶,所以,在每户人家中,堂屋一直是一个集会客、祭拜等功能的严肃空间,具有精神性意义。每当过年和婚丧嫁娶时,堂屋便成为一个摆设贡品与排位的祭拜祖先的房间。此外,在院子堂屋门的东侧会立有一座香台,在过年时,摆放祭品祭拜天地神灵。

(6)屋宇式大门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主要有出入、等级、防御等功能。同样在邹城民居调研中,也发现当地民居的大门也是每户居民非常重视的一点。民居一的大门形式属于屋宇式大门④,面宽为3米,外形上拥有独立的山墙和硬山卷棚式的屋顶,与北京四合院中如意门⑤有相似之处。

3. 传统民居的当代演变及其特征

经过比较与分析1960-2010年代的四处典型民居(表2),邹城传统民居近几十年中在屋顶形式、材质与结构、功能空间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而其院落、精神空间、大门情结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传统做法。

3.1 传承与沿袭

(1)院落情结的延续

早在《考工记》的都城营造法则中,便反映出中国古人根深的围合观念;而另一方面,从中国古代“家国同构”⑥现象中思考,古人对都城的围合应是源于民居中的院落情结。可以说院落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灵魂,在邹城传统民居的发展与演变中也体现着这一现象。从民居一到民居四,所有的民居在形制上都有一个相应的院子,这已然转变成了居民思想中的不可或缺的院子情结。

(2)香台依旧

伴随着祭祖等传统习俗与“尊卑”等道德思想的传承,邹城民居中的堂屋和香台依然存在,并继续承担着它们原有的功能。

(3)“门第”气派犹在

除了在屋顶形式与材料上的变化外,一个气派的大门仍然是邹城民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说在形式及建造法则上已与传统大门大相径庭,但是作为大门的“门第”作用,依然存在。

3.2 变异与发展

(1)坡屋顶到平顶的转变

屋顶形式是传统民居中的特色之处,然而在建筑施工建造技术的进步下,传统民居中的坡屋顶逐渐从90年代左右开始被平屋顶取代。从表1、2中可以看出,民居一的传统硬山卷棚顶,在民居二中已经简化到没有屋顶的卷棚,到了90年代的民居三中,屋顶则已变成了平屋顶,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2)材质及结构的转变

除了屋顶形式的变化之外,这些民居的建筑材料及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具体体现在地面做法、承重结构、维护结构、屋面系统等四个方面(如表2)。

(3)功能空间的细化与大空间

在建筑平面及功能划分中,可以看出,这些民居从一开始的单一房间的多功能空间,逐渐演变到80至90年代的承担各个功能的多房间空间。而到了2000年以后,则开始出现对舒适大空间的需求,并在平面划分中更具灵活性(如表2)。

(4)细部的遗失

材质的改变必然引起了传统建筑细节的遗失与变化,原传统民居中的屋顶线脚、瓦片肌理、砖拱券窗、石头基础等细部,在新建民居中已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瓷砖屋檐、预制楼板、方形大窗、水泥抹面。

4. 邹城民居形态演变之成因

可以看出,自1950年代至今,邹城民居形态发生了一系列演变,这种演变与所处时代紧密关联,有其特定的动力机制,在此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生活需求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经济、科技等方方面面取得巨大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居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人们对居住需求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更大的面积,更高的安全性,也逐渐转向更高的舒适度,更高的精神需要。

(2)技术水平的进步

技术的进步是当代民居演变的最基本条件。材料、施工技术等条件的进步为民居建设提供了更安全、更快速、更舒适的可能。

(3)审美眼光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知识水平与审美眼光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当迟来的“现代主义”到达中国后,便对包括中国建筑界在内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反映在了当代民居中。

(4)精神传统的坚持

虽然传统民居在多方面外在因素影响下发生着演变,但是地域精神传统仍在人们的血液里流淌与坚持。正是这种坚持,才使得我们发现在当代民居中仍然具有传统民居的灵魂。

5. 小结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对邹城民居的形态及其传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邹城传统民居的当代演变特征及其成因。作为建筑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习民居对传统精神的坚持,并尝试从文化层面理解使用者的要求,发掘那些功能要求以外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观念意识的奠定或许比了解民居的物质实态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裕成中国的门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孔宇航,韩宇星.中国传统民居院落的分析与继承[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3]张勇.和谐栖居——齐鲁民居户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2.01

传统形态 篇9

一、畲族传统村落特点分析

(一)被动式的村落选址

由于长期以来,畲族在村落的选址上都处于被动式状态导致村落分布大都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村落逐渐形成“散而小”的特点。按照畲族字面意思理解,“畲”意思为刀耕火种,因此畲族被视为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特点的民族。畲族的先祖一般都居住在大山中靠着“种树还山,种菁为活”“受民田以耕”的生活。历史记载,畲族在封建时代由于不甘收到封建统治的压迫曾多次与汉族的农民起义一起抗击封建王朝,在收到封建王朝强烈反击下无奈到处逃窜,向更加偏远的地区转移。畲族的地域迁徙有别于游牧民族似的大规模集体迁移,畲族一般以小股、分散的形式向偏远人少的山区迁移。长期的迁移模式形成了如今“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二)主动式的环境改造

受到长久以来被动式选址的影响,畲族的村落大多环山水而居,环境恶劣,但是充满智慧的畲族人们通过勤劳、智慧和勇敢的精神没有放弃美化家园的信心,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主动进行改造。畲族在建造家园中流传着一句俗语“筑成风水画成龙”,此句意思即风水是自己修筑起来的,龙脉是自己画起来的。因此畲族特别重视家园周围的绿化环境,不管居住的环境开始多么的恶劣也会种树,固土蓄水,通过自身努力将居住环境改造成理想的状态。

畲族在自身民族的精神信念指引下种树蓄水,改造家园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生态。畲族一直的精神理念反映出了大自然给予人类物质条件,人类在使用中也相应的作出了反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畲族人民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因为畲族一直处于较为偏远的山区平时与外界接触不深使得一些珍贵的文化得以完整的保留。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今天对畲族地区进行改造的同时也要保持一点村落的封闭性,保护好畲族文化。

(三)畲族是典型的宗族聚落形式

畲族不同于一般的游牧民族在迁徙中是集体迁移,畲族人民在迁移中习惯以小部分为单位,一般以血缘为纽带,在找到合适的地区就会定居下来从而开始繁衍形成村落,因此在畲族中一般一个村落多以同姓为多,这样多数村落起源都是同一个祖先。这样以血缘为纽带的聚落形态被称为宗族聚落。

中华民族是个很崇敬祖先的民族,与其他国家有别,中华民族将祖先当作神灵般的崇拜,畲族更甚。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畲族中很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回家看望老人、祭拜祖先是重要的活动。畲族是典型的以祠堂为核心聚族而居的,祠堂除了是安放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外,一些重大事件的办理和家规的处置都在祠堂进行,畲族的聚落以祠堂为核心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

二、畲族传统村落在人居环境改造中的文化传承对策分析

城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村落布局的改变,环境的破坏还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城市化进程中,多元化的城市元素不断入侵乡村,乡村中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逐渐被取代,多元化的乡村地域特色逐渐在消退殆尽。本文以畲族文化保护为例,阐述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畲族民族文化的相应对策分析。

(一)村镇规划的模式要适应畲族人民的普遍需求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村镇规划改造时要尊重当地的特点走多样化和探索的道路。在规划编制、空间布局、用地指标选取、居民改造等方面都不能一味的照搬其他地区的标准,一定要建立在尊重畲族村落特点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村镇改造。

(二)按照循序渐进的进度进行

虽然城镇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对于拥有民族特色的畲族而言不宜盲目的对村落进行拆除工作,片面强调城市化进程只会在改造中不经意的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在进行城市化改造中就吸取了教训认识到盲目的强调城市化进程会造成当地生态的破坏和文化的消失。有研究表明一旦城镇化率达到50%,逆城镇化与城镇化会双向联动并行发展,因此在对畲族城市化改造中不能盲目强调速度,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以保护文化传承为基础。

(三)改造后的居住环境应体现畲族的文化需求

优秀的传统村落就犹如一副风景秀丽的名画,经过不断改造破坏的村落就像不断复制后的印刷品一样毫无价值。畲族人民在生活中长期保持尊重自然的理念创造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因此就算是对村落进行城镇化建设也应该尊重畲族最初的文化底蕴,建造符合畲族文化要求的居住环境。

三、总结

畲族村落一直以来展示着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独特居住形式,本文在对畲族历史长河发展下呈现的村落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果盲目的对畲族村落进行城镇化改造将会带来的危害,强调在城市化加强的当下要结合畲族的民族特色循序渐进,基于保护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改造。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运动式的村落改造将会带来的危害性,切实保存好仅有的独特文化,使得生态文明不受到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深厚,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分布特点。村寨是反映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当地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导致民族地域分布和文化活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少数民族的部落选址在传统上的选址以及后期由于社会发展变迁的改变经过探索研究,探究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聚落形态的传承和保护。本文主要以畲族为少数民族的对象进行探究讨论。畲族由于长期以来都处于被动式选址导致形成的部落聚居处多以偏远山区为主,不仅分散较大而且一个聚居点不大。但是由于畲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而且有祖先崇拜文化所以形成民族聚居特色以祠堂为核心。在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完全摒弃历史文化,因此在优化村镇规划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传承的问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畲族,文化传承,聚落形态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吴良镛.简论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特约报告[J].山地学报,2012(04).

[3]仇保兴.调查传统村落底数保护利用遗产资源[J].小城镇建设,2012(06).

[4]林志森.厦金两地宗族聚落形态比较研究——以整饬规划型宗族聚落为例[J].新建筑,2011(05).

传统形态 篇10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城乡统筹下的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解除城乡二元结构中重要的一步。当众多建设者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试图改变乡村面貌的时候, 乡村格局中的传统村落形态与乡土田园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这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随着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深入, 乡村格局的演化过程是满足乡村功能更迭、保持乡村活力、深化城乡统筹的过程, 传统村落形态在乡村格局的更替中开始了新的转变。作为乡村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的载体, 传统村落融于整个田园环境当中, 但又是相对独立于乡村的地域空间实体。因此, 以乡村布局更新为主要方式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充分体现出村落与所在区域的关系、村落与人的关系以及村落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建筑、景观、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实现对村落形态的延续。

1. 传统村落

村落的起源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一年而所居成聚, 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的记载, 其中注释:“聚, 谓村落也”。《汉书·沟洫志》曰“或久无害, 稍筑室宅, 遂成聚落”。因而, 从狭义的角度可以将村落理解为有别于城镇的集中居住区域, 是乡土建筑的集中表现, 具备较完整的基础设施, 包含着丰富的环境资源。传统村落区别于古村落, 其服务于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属性决定了它们拥有农耕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文明的根基, 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 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 对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解

村落形态, 也就是村庄聚落在空间尺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与状态, 它包含了村落的建筑、街道、景观和文化, 是村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村落是生命体的集合, 如果说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人文特征是村落的灵魂, 那么田园、建筑、空间、植物、色彩则是村落形态的表现方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村落有着不同的形态, 不同的地理特征、人文特征和历史特征等客观事实都能够展现出每个村落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其中任意一个方面都能折射出特定环境下的乡村风貌。作为村落形态的组成要素, 应该包括: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以及地理区位, 历史渊源及民风民俗, 村落形象与村落精神, 甚至包含了村落的农业、经济与产业。因此, 村落是一个综合体,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又表现出它的多元性。

3. 传统村落形态延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进入城乡统筹建设的转折时期, 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伴随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变得更加丰富和便利, 然而, 身处高速信息化时代, 人们的生活环境却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设想。身处田园, 人与自然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力, 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与依赖源自环境所具有的生存影响力。在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中, 生活的记忆伴随时间累积变得越来越丰富, 对过往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的追忆也日渐增强,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这是生活记忆对生存文化的反映。村落形态的延续能够反映出乡村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 尤其是对于保留完整的传统村落来说, 它们能够传达出某个特定时期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及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特征。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当下, 作为由物质环境和精神空间共同构筑的乡村形态的延续能够使生活、生产的记忆以一种固化的方式世代传承, 不断延续下去。乡村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建筑院落, 淳朴的民俗风情, 乡村环境当中曾经所经历和拥有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果都能够形成帮助人们唤起记忆的载体。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体现和延续, 它们的存在证明了乡村的发展在于其村落魅力的体现。正如明代学者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描绘的诗意般栖居的场所能够“令居之者忘老, 寓之者忘归, 游之者忘倦”, 乡村环境中所包含物质文化记忆和精神寄托需要通过保持传统村落形态来实现。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的建设误区

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 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在乡村中展开。新农村建设, 是通过改善乡村的生活、生产现状,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村落是建设的主要场所。与城市建设所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的是, 在面对村落更新, 现代化发展向乡村推进的时候, 人们会怀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建设心态, 对被认为已经过时、破旧、传统的村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当乡村中的传统村落演变为集中居住的小区, 围院式的生活方式成为居民楼式的邻里关系,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村落的改建进入了模式化的误区, 传统村落形态开始逐渐失去本来面目。

1. 以重建取代改造, 效仿城市建设方式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对村落中村民居住方式更新的错误理解, 认为集中居住方式的建设就是对村落进行大规模的拆建, 拆掉民居, 规划集中居住区, 把单家独户的村民搬进小区式的多层楼房中。由于村落是存在于乡村最早的生活区域, 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得村落中街道、设施或许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为了体现集中式居住的需要, 同时满足对土地的集中利用, 通过增加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实现土地集中和居住集中, 许多村落都采用重建的方式对整体环境进行改造, 这一举措使得传统的村落环境荡然无存。这样的例子在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目的的新农村建设中屡见不鲜, 产业园区建成的同时村民们也改变了原有的居住方式, 在居住小区中重建了邻里关系, 但是传统院落式的居住方式却消失了。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速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村落规划建设比比皆是, 大量具有传统特色和研究价值的村落被夷为平地, 大量的老房子被拆毁, 取而代之的是千村一面、东抄西借的现代新村, 村落的建设在趋同化、模式化地被复制。尽管很多历史性村落的确存在房屋老旧、空间狭小、设施落后等诸多问题, 但村落的改造并不是一定要以城市化的建设方式使田园空间陷入钢筋水泥的森林中。

2. 村落的风格化建设导致整体风貌的变异

新农村建设模式并非整齐划一的, 不同的建设目标有着不同的建设方式。旅游型村落、产业型村落是最常见的新村建设模式, 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 村落的风格化改造是在所难免的, 典型模式就是造“仿古街”或是走“欧陆风”。修旧如新地对村落原有建筑外立面进行翻新, 甚至是拆掉老区建仿古建筑群, 用现代材料和色彩恢复现代人眼中的“传统村落”, 是复古式的风格化建设方式之一, 它借用人们对传统的留念将原本质朴的村落生硬地嫁接于“现代文物”的形态上, 这些“旧”建筑失去了历史建筑的原味, 失去了村落的原貌, 同时也失去了对传统的记忆。尤其是当旅游业介入, 在村落规划建设中大行商业开发之道的时候, 仿古街、铺面化使得隐藏在经济利益下的村落建设面目全非。

如果说仿古建设的目的是希望从表象上恢复对传统文化和村落形态的记忆, 那么“欧陆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出现则是利用异域文化来取代本土文化的现象, 这些许带有点“文化自卑”的情绪在其中, 又或者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老生常谈刺激了欧美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蔓延,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下, 新农村建设在村落形态上的表现缺失在泛滥的风格化之中。

3. 以村落形态的改变引导新的生活方式

区域环境下的村落形态是与地域文化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生存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从而影响到村落形态的构成。当新农村建设以各种方式进行村落规划的时候, 更新后的村落形态也会改变充满地方特征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民风民俗是在具有稳定性的生存环境中伴随人类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延续的, 传统文化是存在于习惯和记忆中的, 无论是拆除重建还是风格转变都会加速生活方式的转变, 从物质形态上切断人们对传统的认知。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对居住形态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观点:“中国古代形成了一种完整的、充满亲情、十分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是因为中国以合院式为基础形成的建筑空间体系蕴育了传统的文明、理智的居住环境, 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延续的优良风尚。而合院式住宅这一文化依附的物质表象, 保留着人们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1]

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形态延续的途径

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受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蕴含在多样化的形式内容当中。尽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新农村建设思路与村落规划模式, 但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中平衡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彰显村落魅力, 是新农村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重点。

1. 传统风貌的延续

乡村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它厚重的地域文化和村落风貌方面, 更来自于田园环境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形成的格局, 自然天成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乡村人群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原始环境中的形成和演变并非朝夕而成, 从它们能够为乡村居民提供生存的空间和场所, 建立维持生存和繁衍的物质条件以及满足人们丰富的文化生活等方面就可以明确, 乡村本身的发展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延续性的。乡村中的传统村落是乡土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的物质环境, 是体现乡村特色的地方。传统村落环境中的建筑、街道、景观以物质形态完整地记录了一个区域中的乡村风貌、民间风俗, 在静态环境下体现着深厚的地方文化, 通过延续村落形态能够全面地展现乡村田园格局的成长与发展历程。村落的风貌以乡土建筑为构成主体, 村落环境是乡村田园格局中跳动的音符, 传统村落的形态需要通过景观环境与建筑形式表现, 很多村落在新农村大规模建设之前仍然有居民居住和生活, 要延续传统村落形态首先就应考虑对建筑的修缮和更新, 在维持整体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新农村建设。

2. 村落文化的传承

一个乡村的地域特色不仅体现在她的自然景观和村落风貌, 从一开始就受到地域环境的演变过程, 以及人们为了适应村落演变过程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文化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 历史文化成为传统村落的物质记载形式。在探讨传统村落保护的过程中, 冯骥才先生说过:“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 不仅包括各类‘非遗’, 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等, 它们做为一种独自的精神文化内涵, 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 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 还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2]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只有通过代代相传才得以延续, 记录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传承经历。

传统村落的文化是隐含在村落形态中的精神与历史, 乡村的发展无法与传统文化割裂。村落形态的延续是乡村田园格局得以保护的根本, 风土人情是村落文化在不同社会阶段的集中体现, 也是现代社会对村落传统文化认知的窗口。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新农村的发展, 村落的建设与村落形态的延续并不矛盾, 构成两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就是村落文化。当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村落形态和文化展现也会随之不断改变, 新农村建设力求做到把新的发展与旧的传承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多元化发展的主题下, 把握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 以文化作为结合点, 在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将村落形态延续下去。

3. 提升村落原住民的文化自觉

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进行的乡村格局重构, 时代发展的多元化赋予了新农村建设新的时代意义, 在认识和接受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长期生活在乡村的当地居民对村落的建设会有与城市看齐的要求及对现代生活方式和对生存环境改善的需求, 使得他们在村落建设上会树立否定传统村落存在形式为主的观念, 这对延续村落传统形式是非常不利的。基于这种情况,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以提高村落原住民的文化自觉为工作重点, 使他们对自己生活其中的村落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其来历与形成过程、意义和发展方向, 正所谓“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3]村落只有被它的拥有者自信、热爱才谈得上其形态与文化的传承。

4. 建立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乡村田园中的村落是村民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 村落形态的延续是要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 否则, 能留下什么给后代呢。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 以和谐的人———地关系作为核心, 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和对人类负面影响的最小化作为发展目标。因此, 新农村的建设应该根据自然的过程和她所能留给人类的安全空间来适应性地选择栖息地, 来确定其本身应该具备的建设形态和格局。[4]传统村落的发展进入当代, 很难回避生产和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主题, 村民有文化自觉的责任, 也有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带来的新文化的权利, 但是, 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与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新农村建设是以自然资源、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的整合作为建设目标, 保持和延续资源的原生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其实,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的, 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应该充分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 避免资源环境的浪费和破坏, 以资源———人———环境的关系建立生态平衡, 在尊重传统村落自身的生态资源、维护区域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性, 协调村落环境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

四、结语

我国著名学者冯骥才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时曾说过:“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基本上是农耕文明。这文明的基础在农村。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村是传统村落。中华民族最久远绵长的根不在城市中, 而是深深扎根在这些村落里。”[5]传统村落有其自身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村落形态是乡村格局的物质积淀, 村落文化维系着整个乡村体系的不断发展。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应该着眼于未来, 在整合乡村物质资源的同时, 依托其非物质资源, 以延续传统村落形态的方式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合院:熙熙家园, 融融天地[N].光明日报, 2013-11-06.

[2]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J].民间文化论坛, 2013, (01) .

[3]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 2003, (03) .

[4]俞孔坚, 李迪华, 刘海龙著.“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传统形态 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形态语义;产品语义;产品设计

一、形态语义学

语义学即探索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是以符号学为基础,借用语言学中的语义学概念。形态语义学属于非文字语言的情感符号系统,其形态语言具备表达信息和传递思想的功能特征,它基于人的感知体系,从外部认知事物的内涵特征,包括内在本质的含义与外部特征的关系。在表达过程中具有逻辑推理性和秩序统一性,其解读方法既服从社会习惯,受普遍认知规律的制约。传统文化不是凭空存在的,“任何生命体的创造首先要有形态的物质基本要素。”通过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现代文明开端的蒸汽、电气时代,及至今日的信息社会,可以看出人造物始终伴随着社会进步,是社会文明的评价标准。起决定力量的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形态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技术的革新使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增强同时也改变着物质需求标准。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此时人造物的需求不仅是为了提供使用功能,更多的成为精神层面的延续,一种文化的载体和象征。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形式语言的艺术表现便是精神情感的创造性活动,并区别于其他艺术活动。

二、传统文化形态语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活艺术的趣味培养渊源已久,对感性生活的追求在历代文人身上都可以看到执着的坚守,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各具特色。反应了在传统哲学思想熏陶下的古代文人,对仁义礼信高尚品格的追求。做工精致,形式简洁,体现了明式家具的造型洗练,形象浑厚,风格典雅的艺术特点。意义丰富且形态富有变化,通过对文字艺术的完美运用,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审美品味。

美的目的是达到心理与视觉的平衡。在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中,人们将对环境的理解抽象成为丰富的形式图案,寄托在居住环境的方方面面。例如,传统建筑中将固定屋檐瓦片的石雕刻画成仙人走兽的题材,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有驱邪镇宅保护住宅的寓意;园林景观的门廊被设计成“瓶”的形状,不仅生动美观,还带有“出入平安”的祝福;保护住宅隐私的影壁上,装饰有意味长寿多福的龟纹等等。时光倒退千百年,生活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支持的古人,沿承历史传统,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通过联想、双关等抽象方法对自然元素进行精炼、提取,并附加在日常事物上。经过反复的实践经验积累,完成人们对形式美的认知过程。这一活动不仅让物摆脱了单调与乏味,也与使用者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产生思想共鸣。

三、产品设计语义

乌尔姆设计学院率先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并在80年代作为完整概念被提出。产品语义学以研究设计对象的含义、符号象征以及使用的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等为学科任务。认为制造物不仅要具有特定的物理机能,同时还应该能够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操作流程,甚至构成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而自然融入生活环境中去。当新技术发展对功能表达的限制日趋减弱的时候,市场和消费者对多样性的期望,使以物为中心的“形式追随功能”传统单向设计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情感”互动模式方向转移。一个好的产品,不仅有明确的功能意義表达,同时是象征意义与情感的输出。在产品的语义表达中需要考虑的是使用者认知行为的物理与情感需要,而不是拘泥于内在结构对外型表述的限制。产品语义学研究的是产品自身的一些符号,以及这些符号的表达方式。从认识论角度解释,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先由外部开始的实践活动。通过对事物表象的感觉、知觉到实践活动,再上升的概念认识来完成对事物的理解。产品通过其外在形态,如色彩、材料、质感、图形等来强化产品的符号特征。从本质与特征来看,这与设计艺术形态语义本身的含义是一致的。

四、传统文化形态语义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产品设计是时代的艺术,在产品设计活动中存在设计者、设计对象以及使用者三个部分。传统文化的形态语义是对文化遗产的抽象概括,与设计活动相辅相成,构成反应某一时段人文面貌的人造物形态。运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传统文化,须符合当下时代的认知模式和使用语境。首先是认知共识。与使用者建立共同的认识基础,包括感性经验认识与理性经验认识,以及社会经验认识。通过了解使用者的感知觉模式、审美趋向等内容,分析使用者的感性认知经验。形态感知语言的思想交流性会让使用者产生立体空间、运动知觉的感受,同时也会形成愉悦、痛苦、忧郁等情绪性反应。使用者在操作技术、知识等方面的积累则决定了其理性层面的认知方式。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对语义传达同样起决定性影响。社会伦理情感语言包括对文化历史风格的承袭与怀旧,对生存环境的危机意识,道德理念与自身荣誉感。在充分了解文化原形的艺术特征之后,对其内涵做出分类归纳。再与生活使用环境做契合对比,以产品设计形式美原则为依据,抓取文化原形中的艺术精髓在设计活动中采用描摹与结构等艺术语义修辞手法,如“仿拟”、“联想及象征”、“比喻”与“借代”等。将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产品功能形态中。为其寻求新的价值观和审美体验。

五、结语

随着世界交流日益频繁,不可避免的全球化浪潮向传统文明的个性化特征袭来,商品时代的快节奏消费也冲击着基础的文化土壤。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资源丰富,却大多因缺乏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而濒临消亡的边缘。存在于生活中的才最为深入人心,让传统文化通过设计活动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用活动的市场给传统文化带来新鲜血液,才能延续文化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吴琼.基于产品系统理论的文化衍生品开发[J].艺术百家,2013(03)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陈慎任.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赵克理.顺天造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传统形态 篇12

关键词:刺绣,现代设计,服装形态,传承发展

一、刺绣与服装设计

1. 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一门融入自然科学、心理学、美学和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层属性。以服装材料为素材, 以服装为对象, 借助一定的审美法则, 运用恰当的设计语言, 对人体进行包裹和打扮, 完成整个着装状态的创造过程, 服装是人类息息相关的物品, 设计师是其产生过程的第一步。

2. 刺绣的概念与发展

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用针和线“作画”, 在织物上讲述故事。它的基本元素是针法。像画画一样, 刺绣反映人们的风俗、文化、心理等。刺绣是一种艺术形式, 同画家用画笔, 雕塑家用泥土, 雕刻家用金属, 木刻家用木头来表达他们对美的追求一样。现在中国苏绣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绣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 且绣品种类齐全

3. 刺绣在服装结构与装饰方面的广泛应用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习惯于服装造型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造型的完整不再是服装好坏的评判标准。新结构主义重视结构的基本部件, 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具有表现的特征, 完整性不在于作品本身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穿着效果。再完整的衣服如果穿起来显得不美观、合体, 造型结构不够时尚、不够现代, 人们也不会购买。在新的审美标准和意识下, 人们对刺绣服装的偏爱也由单纯的欣赏完美的刺绣工艺到刺绣与款式的完美结合。所以不仅要有完美的刺绣图案还要通过对服装结构的解构、面料的设计、图案的结构设计使服装满足当代人审美需要, 这也是服装造型设计思维新取向研究的重点。

二、现代服装上刺绣的应用与当今的社会观念和时尚趣味

1. 服装设计师应该如何运用刺绣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强调现代服装设计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事实上, 继承传统文化所包括的范围很广, 除了形式与内涵, 同样包括传统文化中, 形式与内涵之间的转化机制, 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规律的把握, 只有掌握了规律, 明白了传统文化刺绣是通过怎样的组合、变化方式来传达寓意, 才能使传统文化刺绣在现代设计中出现合理而丰富的变化。再者, 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 又能够很好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我们完全有理由抛开文化形式的束缚, 尽可以用现代设计语言去设计能够传递传统文化内蕴的符号, 到那时, 我们能够自豪的说, 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

2. 外国设计师眼中和手中的刺绣

这两年, 古老的中国在世界上魅力尽显, 原来并不太引人注目的中国刺绣也成为时尚元素, 走入国际时装舞台, 在一些顶级大牌的时装中发热发亮。Dior的设计师约翰加里亚诺去年的一趟中国之旅, 让他对中国刺绣奉为瑰宝, 在推出的Dior新女装中, 大量使用中国刺绣为装饰元素。此外, 在Prada、D&G等著名的品牌中, 你都可以看到美丽的刺绣, 但是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刺绣的面积在整个服装中逐渐减少, 甚至用来辅助服装结构和服装款式表现, 这也是今后刺绣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一个趋势。

三、刺绣在服装设计中运用趋势及其意义

我们在发扬自己国家的精粹的时候, 也要结合一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理论, 刺绣是服装设计中实用与装饰的尤物, 既古老又清新。刺绣自身的变化能够带给服装无穷无尽的变化。人们喜爱刺绣, 因为它很美, 因为它多变。当然, 服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使用刺绣一定要把握分寸, 注意整体的和谐。很多、很好的设计, 看似不经意的刺绣运用, 实际上却包含了设计师对造型、色彩、结构、材料等多方面的构想和推敲。透过服装上千姿百态的刺绣与服装形态的结合, 能够品位到当今时尚的气息, 领悟到社会文化的潮流。

参考文献

[1]邓跃青《现代服装设计》[M].山东:青岛出版社.

[2]朱凤编《中国刺绣技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改革下一篇:信息技术课堂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