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阅读(共12篇)
语言阅读 篇1
语言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是作者情感的艺术载体。那么,教学时,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细读深品文本中的语言呢?
一、回归于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
1.优美词句的语言品味。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其语言都极为优美和极具灵性。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其字、词、句的途径从中悟景、悟情和悟理。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上述方面的写作技巧。以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在细读深品上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几句话时,我引导学生如此品味:“同学们认为这几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望’字用得好。‘望’有登高远眺之意,显示了诗人自身的高大形象和豪迈意兴。”有的学生 说 : “‘惟余’ 用得好。‘惟余’强调了作者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壮阔雪景。”有的学生说:“‘顿失’用得好。‘顿失’写出了天气骤冷之速以及寒威之烈,又给读者以长江大河在未冰封之时的气势雄伟波涛壮阔之势 以丰富的 联想与想 象。”……如此,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优美抑或雄浑的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又发展了想象思维,还培养了表达能力。
2.典型段落的语言品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开展细读深品活动,让学生在品读和感悟文本的过程中真正地走进文本,深刻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的深层对话和多维对话,真正体现新课标提倡的个性化阅读理念和个性化情感体验理念。以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为例。我要求学生从中自找一段自认为最精彩的段落进行细读深品。结果学生对精彩文段的品味不仅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倾向,而且品读也非常到位。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非常精彩,理由是“文章开篇不仅用比喻的修辞格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美丽形态,而且总起了全文。”有的学生认为文章的第五自 然段非常 精彩 , 理由是 :“这一段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特点以及设计者等。层次分明,言简意丰。”
二、基于想象与联想的语言品味
1.基于文章空白的想象与联想的品味
宋代画家郭熙言:“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林泉高致·山水训》) 意即画高山无须画出山顶,只要在山腰处画出云雾缭绕状,就可以让观众想象其高;画水无需画出源头与水尾,只要把水流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其源头与尽头,就可以让观众想象其长。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何尝不是如此?比如孙犁的《芦花荡》不仅文辞优美,意蕴悠长,而且还在文中有意无意地留下许多“空白”。比如:老头子“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等这些“空白”就相当于郭熙画论中的“烟霞锁其腰”与“掩映断其脉”处,看似空白,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意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二度创造空间。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填充老头子是如何“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的,引导学生具体说说哪些事情是老头子“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以此引导学生品味上述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2.基于文章精美插图的语言品味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时,教材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插图,一张张造型独特的照片等,都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阅读文本与探究插图或者照片的浓厚兴趣,依据插图或者照片等感知、欣赏课文中与之对应的相关描述,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为课文中的插图往往能够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局部内容,而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插图,不仅可以充分启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还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以教学鲁迅的《孔乙己》为例。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从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入手,要学生每二人一组互相口述插图的具体内容,迅速找出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描述片段“有几回,邻居的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与品鉴这2段的描述后,再引导学生从其关键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扩展到对全文的阅读思考。7分钟后,学生陆续举手回答:“孔乙己并非有意‘使人快活’,而是酒店里那些思想麻木的人把孔乙己的人生悲剧当做取笑的话题,以此获取扭曲的心理‘快活’”;“作者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与酒店中的人曲意的‘使人快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是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手法,如此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表达效果。”
实践证明: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自主品悟课文中的语言。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过程中自由运用语言、精彩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阅读 篇2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2、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3、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活动准备1、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1.“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2.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出示字卡“顶”、“蘑菇”)
3. 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 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5. 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 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 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 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品味语言,有效阅读 篇3
2有哪些关键词句需要品味。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高年段提出来了“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效果”。何谓关键词句,眼下对其尚无明确的界定,一般是指那些在体现全文的题旨或段落的主要意思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词句。有的关键词句对文章内容的体现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些词句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词句也应该算作关键词句。名为关键词句,自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就非同寻常。这些关键词句究竟有哪些呢?
(1)直接或含蓄地体现文章主旨、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的词句。 《海底世界》“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课文的末尾,对全文起到了总结和概括的作用。 (2)能概括段落主要大意的词句。《马》“在生活中,马与人的关系是那样密不可分。”。“漫步在艺术的殿堂,马的诗,马的画,马的歌,马的传说……都是艺术创作的天地”这两句话分别在两个自然段的开头,体现了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深化主题的词句。《窃读记》“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课文在讲了窃读的故事之后,又以自己补充国文老师的话,继续讲了自己对读书的独特的感悟。(4)对句意起到强调和突出的作用的词句。《秋天的怀念》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一直“说明儿子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母亲的身体状况“那步田地“说明病得很重了。“常常““整宿整宿““翻来覆去“都说明病情严重,发作频繁,母亲的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痛苦。(5)写环境、气氛词句。《哈尔威船长》“1870年3月7日夜晚,大雾弥漫,夜黑如墨”。通过对时间和天气的描写,为下文两船相撞埋下了伏笔。 (6)使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更富有感染力的词句。《病房里的故事》“因为窗外,除了一堵灰白色、光秃秃的水泥墙之外,什么也没有……”用一个省略号,表达了对吉姆那高尚品质的感叹。余音绕梁,引发了读者的思考。(7)能使文章重点更为突出的词句。《海浪》“我呢?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于是——我有了|鼓起的肌肉,深沉的呼吸”。这句诗介绍了我和海浪的密切接触,其中如“钻进、鼓起、深沉”这些直接体现我和海浪关系的词语可为关键词语外,副词“于是”也可以作为一个关键词语,他在这里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8)使文章表达的顺序更加清晰、更有条理的词句。 《三峡之秋》中的“早晨、中午、下午、夜”,作者在描写三峡秋天景色的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分别用上了这样的词语,使文章的的层次非常清楚。(9)含义深刻的词句。如《苦糖》中“当我的指尖触摸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这句话。用了几个动词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10)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大多是通过动作行为表现出来的。(11)个性解读的语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同,同样的一句话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比如《窗外》这篇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古朴美丽的乡村,如今已经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了。这句话有人可能读出了自豪之情,有人可能读出了可惜。(12)修辞手法
。修辞的特点是一是同义的选择;二是采用形象的、具体的、富有情感而非抽象化的、概念化的表达方式;三是修辞可以突破某些语法规则,活用词语,使言语活泼而不呆板。这三个特点,尤其是第一个特点,为体会表达效果提供了思考的方法。比如,可以把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变换成没有使用修辞的言语,然后讓学生比较,通过比较,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如何进行品味语言?
(1)整体感知,回归语句。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整体入手可以问问学生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得出的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去品读文字,发表感受。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品读。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贯穿全文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问题,起到提纲挈领的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整体回归到具体的语句中。(2)把运用抓关键词语理解文本的方法教给学生。(3)理解语言的意思。
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规律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歌德有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感悟、品味、运用。在学生走进文本,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语言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4)感悟词语之情。感悟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受到感动而有所领悟。也就是说,有所感悟之后有所领悟。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因为理解,感情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沉淀语言积累, 扬帆阅读教学 篇4
一、朗读促积累, 培养语感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理解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日常教学中, 首先, 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朗读时间。教师必须正视朗读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 以便在读中品味文章内涵, 避免出现为赶进度, 以讲代读、以析代读的现象。其次, 采取多种朗读方式,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方式有很多, 如领读、范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评读、快速读、竞赛读、配乐朗读等。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课文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朗读方式, 让学生在朗读中思维、领悟, 将规范的语言储存进自己的大脑, 不仅品尝了“原汁原味”的语言, 而且有效地进行了语言积累。长此以往, 这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是大有帮助的。
二、背诵促积累, 沉淀语言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亦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背得多了, 记得多了, 学生的大脑中储存了很多优秀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甚至有些已经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了, 在需要用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下笔成文了。因此,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地看待、使用“背诵”这种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科学的背诵方法, 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记忆, 让学生主动地背、轻松地背, 避免死记硬背。只要学生坚持不懈地背诵, 就能将语言材料沉淀在大脑中, 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那么, 在恰当的时机就会喷涌而出、妙笔生花了。
三、摘录促积累, 丰富材料
摘录也是促进语言积累的好方法。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将文本中的精彩语句、片段节选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 并且经常翻阅、鉴赏, 在这样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中, 一是可以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形成摘抄的意识, 将精彩的语言材料都积累下来, 以备不时之需。二是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眼过千遍, 不如手抄一边, 学生在抄录的过程中, 手、脑、眼并用, 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边抄录一边思考, 不仅能够很好地理解文本, 而且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丰富了语言材料, 开拓了学生思想。摘录有价值的语言材料, 能够使学生满腹经纶, 而且扩大了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培养创造性思维。
四、复述促积累, 转换语言
复述就是将阅读到的文字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重复讲述一遍, 是将学到的规范语言转换为自己语言的过程, 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复述方式, 比如根据课文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和情节进行详细的复述, 或者让学生发散思维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和改造, 然后进行复述, 此外, 还可以按照提纲进行复述、按照关键词复述等等。复述要力求完整、通顺、连贯、精练, 有感染力, 但切忌照本宣科。通过这些对文本的复述, 学生可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也能把握课文脉络, 把文本资料和自己的知识架构整合, 将这些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等到应用的时候就能厚积薄发, 脱口而出了。
五、练习促积累, 发展思维
练习就是通过各种习题训练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 蕴含着很多很丰富的智慧言语、智慧表达,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语言练习, 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些练习的方式包括品词、仿句、填充课文、句式变换、挖掘空白内容等等, 比如仿句练习, 就是利用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仿写练习, 在《桂林山水》中, 关于桂林的山和水的描写非常经典,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句式的仿写。再比如句式变换练习, 可以将“把字句”变成“被字句”, 将陈述句变成反问句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些练习, 以便发展思维, 促进语言积累。
六、改写促积累, 提升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叙述严谨、语句优美, 如果将这些有特点的课文进行改写, 或改变文章的叙述方式、或改变文章的文体, 都是进行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这种改写中, “以写促读”, 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言素质。比如, 在学习了《草原》《迷人的张家界》后, 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导游词, 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来讲述。这种形式的改换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质。
《水的语言》阅读答案 篇5
水是会“说话”的。听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的状况。你不妨试一试:把满满的一瓶子水倒出来,听!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这个实验,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流出来的时候,空气要从瓶口挤过去,那一个个气泡钻出水面时,会因为压力变小而猛一下膨胀,发出冲击,水就这样“说话”了。
把水壶坐在火炉上,当水壶发出叫声的时候,水还没有开。等水真正沸腾的时刻,叫声又不是那样响了。“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水壶里的声息为什么能报告壶里的情况呢?
坐在火炉上的水壶,壶底的水最先热起来,于是那里就产生了气泡。这些气泡很热,也很轻,便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到了上边的冷水层。热气泡在冷水里放出了大量的热,它的温度降了下来,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抵挡不住水的压力,就被水给压破了。气泡破裂时会发出响声,水壶便“鸣”叫了起来。水在沸腾的时候,气泡一个接一个地钻出水面冲到空气里,很少有在水里破裂的,这时水的声音就变成“哗啦”“哗啦”了。
人被烫着会喊叫,水挨烫时也要“尖叫”呢:把几滴冷水滴在火红的炉盖上,听!它咝咝地尖叫了。烧水做饭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声音。
水当然没有知觉,它挨烫时的“尖叫”是由于它在急速地变成汽。炉盖或红煤球的温度都很高,水滴到上面马上变成了水蒸气。一滴水要变成汽,体积大约要膨胀1 500倍,这一涨,就像小炸弹爆炸,发出了声音。
你会判断壶里的水开不开吗?
提一壶冷水,向地面上倒一点,你听到的是清脆的“噼啪”声。提一壶开水,同样向地面上倒一点,听!它发出了低沉的波波声。为什么冷水和开水声调不同呢?这跟水的温度有关系。当水温在100℃左右时,水不断地变成汽,开水四周包着这层汽,好像裹着一层线毯,落到地上的声调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没有气垫的缓冲作用,声音也就变得清脆了。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钢球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掉在棉被上的钢球只会发出一点儿声响一样。水的奇妙语言可多啦,你能自己做些实验,研究一下吗?
《水的语言》阅读习题
(1)本文的标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语言真是丰富多彩,文章中告诉了你哪几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七段“你会判断壶里的水开不开吗?”是设问还是反问?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在说明水的语言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最少说出三种)并说说用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语言》阅读答案
(1)拟人;显得形象生动、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点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题目新颖别致,而且可以一下子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 ②水沸腾时“哗啦,哗啦” ③冷水落地――声音清脆 ④热水落地――声音低沉 ⑤它挨烫时会尖叫
(3)设问;引领下文。
(4)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综合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一可以使本来比较艰深的科学知识变得浅显,充满情趣;二能使文章本身增加文字性和可读性,既给人以知识滋养,又给人以文学享受。
聚焦语言,提升阅读能力 篇6
一、重视积累,了解学情激兴趣
字词是文化之源,是构建语文大厦之砖瓦。面对六年级学生,词语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词语学习,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学习,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1.板书课题,聚焦“鞋匠”
由理解“专门做鞋子的叫——鞋匠”,生发开去,说出“花匠、木匠、铁匠、教书匠……”这一类词,提炼出“工艺技术特别高明的人,叫——能工巧匠。”“在某一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叫——巨匠。”词语理解与积累运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以一串十,归类记忆。
2.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概括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简要概括每件事的内容。
2.学生交流,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的能力。
三、感悟变化,聚焦语言觅智慧
1.聚焦写得最具体的第一件事。细读1~5小节,思考:林肯当选总统,首次在参议院演说,参议员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关键词,细细体会。
(1)找出:尴尬—傲慢—羞辱—静默—赞叹,板书至黑板。书写时相机穿插“尴尬”一词的教学,重点识记部首“尢”,并非“九”字。
(2)学生交流发现:让参议员感到尴尬的是林肯卑微的出身,他们想要羞辱的还是他卑微的出身。出示美国历届总统出身,了解当时的美国还是奴隶制社会,等级鲜明。
2.聚焦精彩的演讲:林肯的演讲最后为何赢得了赞叹的掌声?
(1)感悟关键词
学生从“感激”,三个“永远”“无人能比”等词语中,体会林肯对父亲的尊敬、爱戴,以及他宽容大度的胸襟,谦逊朴实、讲究平等、做事认真等品质。
(2)关注提示语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人物语言的描写不仅仅包括语言的内容,提示语的细节也是凸显文本核心的重要内容。
①“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再说,这是对参议员的尊重,并希望每个人都能听见他的发言。他坦然而又冷静,如果愤而还击,此时的参议院必将陷入一片混乱。在他心里,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也正因为如此,他并不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感到卑微。参议员的话只是说出了事实。
②“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此时的林肯是全场的焦点,大家的视线都聚集到他一个人身上。但他却“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看似只说给一个人听,其实是在说给所有的参议员听。
③“他对所有参议员说”,这是郑重的承诺:身为总统,能全心全意治国,也能够尽心尽力修鞋。鞋匠和总统是平等的。
(3)会言外之意
语文课堂教学单从形式上寻找突破口,必然导致肤浅。教学中要放弃虚假的繁华,引导学生透过浮在水面上七分之一的知识,看到水面下七分之六的深层意蕴。
①父亲作为鞋匠的一生已经结束,他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手艺无人能比。而我作为总统的道路才刚刚起步,前面的困难无法预测,我虽将尽心尽力,但做得不一定能像父亲那样完美。
②说是修鞋,实则话中有话,暗含修正参议员身上的缺点。自身也有缺点,需要大家监督。
③他尊重每一个人,因此,不觉得他人的责难是一种羞辱;没有反唇相讥,没有针锋相对,而是坦然面对,对父亲的怀念、崇敬,让人心生敬意;郑重的承诺,让人有理由相信,他将会是一位伟大的总统。
步步深入,让学生去发现言语智慧的法眼。
3.指名朗读这三段话,读出林肯的气质风度。
四、了解生平,维护统一树形象
1.林肯的演讲不仅化解了羞辱,而且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尊重。正如林肯自己所说:消灭政敌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敌为友。他做到了。
出示人物介绍:两度当选美国总统,亲自起草《解放黑奴宣言》等。
2.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从关键词“房子”“一个完整的整体”体会:在林肯心中,所有的参议员是一个整体,美国的南方和北方是一个整体,白人和黑人也是一个整体。
出示人物介绍:再次当选总统,不幸遇刺身亡,美国人民修建林肯纪念堂,把每年的2月定为“林肯节”。
五、总结全文,回归整体揭奥秘
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六、课外拓展,写话阅读长智慧
1.写话训练:坦然面对责难(选择其一)
(1)捐献爱心,小明家经济条件不太好,只捐了三元,有同学讥笑。
(2)竞选班长时,有人说:“你做事丢三落四,我们怎么放心把班级交给你呢?”
2.推荐阅读
(1)《林肯传记》
(2)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3)《影响你一生的精彩演讲》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关注言语形式,聚焦文本奥妙,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冯一丹.聚焦文本语言,提高语用能力[J].教学月刊,2013(6).
语言文字阅读策略研究 篇7
在课堂上, 教师在尊重学生本身个性的基础上, 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同时, 语文教师也要依据教育新理念, 给学生以课外系统的指导, 让学生从语文教材中吸取尽可能丰富的言语材料, 尽最大努力开拓学生的精神自由空间。具体而言, 高中语言文字阅读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语言文字自主阅读策略——游刃有余
语言文字自主阅读策略是指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带着课下收集的资料以及课堂外所遇到的没有解决的疑虑”在课堂上寻找解决的情境, 带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之后, 定能提高语文素养。这种策略大胆地改革了传统中的阅读教学过程, 因此也向现代阅读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主要传授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语言文字自主积累策略——水涨船高
古人云:“积学以储宝。”积累就是不断收集, 积累零琼碎玉, 一天一天, 一月一月, 一年一年, 然后为我所用。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强调语言文字自主积累的重要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积累日常知识的积极性, 养成汇集知识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多读良书, 积累语言、文学、思想等素材, 加强自主分析理解能力, 可以从奇闻趣事、典故寓言、生活谚语等方面积累, 生活中的所想所感所思也可以记录下来。一部电影, 一篇小说,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都是资源, 要随时积累, 日久天长, 学生的知识面会逐渐得到拓展, 写作水平也能逐渐提高。
语言文字自主积累策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积极自主摘抄学习资料、预习课本、记下课前疑问迷惑的良好习惯。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详细认真地记录老师讲解的知识、方法, 整理成有用的笔记, 等课后细细咀嚼, 体悟理解, 逐步提高。同时, 对有些易错的知识点也可收集辨正, 集成一本“易错集”, 课余时看、读、记、思, “活血化淤”。这样持之以恒地不断积淀, 学生的知识仓库逐渐充实, 语文素质及能力便能随着积累而“水涨船高”。
三、语言文字自主质疑策略——疑出真知
俗话说“尽信书, 不如无书”, 即便是名家大作, 也并不见得是天衣无缝、字字珠玑, 文中也难免会出现些瑕疵。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以往的结论和观点在当前的背景下不一定都适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疑点能力的重要性, 这也是一个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所学教材, 善于发现问题, 找出疑点, 培养学生发现疑点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也就是说, 在写作中要多思考, 多寻找新的方法和出路。
语言文字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是不是”“对不对”的思考, 帮助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 不断创新, 从一个问题多个解法、多个问题一种解法、逆向求答案等思维方式去培养, 如“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这句名言, 虽有一定道理, 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近墨者”不但“不黑”, 反而影响“墨者”, 促使其改变“颜色”的事实。因此, 近朱者未必赤, 近墨者未必黑。总之, 自主质疑策略的运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创性的思想能力和“不唯书”的精神, 有利于学生获得真知灼见。
四、语言文字自主写作策略——学以致用
巴金说:“书读多了, 读熟了, 也就能慢慢体会出它们的好处, 也就能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 熟能生巧。为了活跃学生思维, 作为教师, 应该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 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引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此外,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要求撰写课本剧, 展开联想, 写出独到的见解, 或者独辟蹊径给教材课文续写“尾巴”。如学习《项链》一文后, 适时让学生续写或改写课文结局, 如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 玛蒂尔德会有什么表现?假如项链没有丢掉, 或者丢掉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 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再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后, 让学生比较、概括烛之武、触龙、邹忌的“说的艺术”……总之,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让读和写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并且能学以致用, 倾诉自己的真实心声,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分析语言矛盾 提升阅读实效 篇8
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三种偏离言语形式的现象。第一种是把阅读课上成语文知识课, 造成语文本原的扭曲。这样的课堂喧宾夺主, 主次颠倒。第二种是把阅读课上成内容理解课, 造成语文本质的偏离。第三种现象是把阅读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造成语文本位的迷失。
偏离语言形式的阅读教学, 究其根源是语文教师在看到一个文本时, 对这个文本究竟在语言的品味上可以教些什么茫无头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使命是要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的学习、运用中, 实现自身语言的广化、敏化和美化。如果语文教师不善于站在语言学习的角度去审视文本、发现文本的教学内容, 那么教学效率不高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发现语言背后作者隐秘的思想和情怀, 从而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通过某种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意义。孙绍振教授认为, 阅读教学首先要从研究语言的矛盾入手, 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 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所谓矛盾, 是用来揭示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文本语言形式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师生深层次地解读文本, 丰富文本内涵, 有利于师生在最大程度上接近文本的本意和作者的心灵。细密研读文学作品中的言语矛盾, 从而揭示矛盾背后隐秘的文学或文化意蕴, 以此开展阅读教学, 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发现文本“司空见惯”之中的不寻常之处, 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重关注和深度思考。
二、具体策略:从语言的矛盾处解读作品
(一) 从表达中推求语言矛盾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中说:“慢慢走, 欣赏啊!”解读文本不能“走马观花”, 而应“细嚼慢咽”, 做到精细化阅读, 斟酌作者在语言表达之中看似矛盾实则是匠心独运的细微之处, 要将这些“矛盾”揭示出来。例如:
今天,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 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圆明园的珍宝, 表明雨果对圆明园艺术价值的称赞, 而“破烂”, 并不是指放在圆明园里的那些珍宝, 而是指被英法联军抢到手成了赃物的那部分珍宝。“破烂”表现的是对英法联军行为的辛辣讽刺和强烈不满。“富丽堂皇”与“破烂”形成了语言表达上的矛盾, 用如此违反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
(二) 从事理 (情理) 逻辑中发现语言矛盾
叙事性文学作品情节的发展要符合“事理逻辑”或者“情感逻辑”, 这样的作品才拥有艺术的“真实性”。例如:
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的父亲买橘子时并不轻松, 攀越月台时的“蹒跚”“慢慢”“攀”“缩”“微倾”等描写中, 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买橘子是何等的艰难。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刚刚平定了剧烈的心跳, 刚刚擦去额头的汗。父亲的不轻松也不仅仅在这里, 祖母的去世、失业的压力、儿子的北上、家庭的境况, 这些都不可能让父亲心里轻松, 但是他在儿子面前却尽力地表现得轻松一些。所谓的轻松, 是做给儿子看的, 是不愿让儿子牵挂他, 能放心地北上, 是为儿子买橘内心的幸福和满足。这一看似矛盾的语言表现背后深藏的是父亲的爱子之心。
(三) 从还原中分辨语言矛盾
此处的“还原”是指文学作品对生活的还原。作家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 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 或者一边读, 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 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 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例如:
最后一篇日记是用他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教学中我们解读“伟大”, 无外乎抓住以下内容:奥茨走进暴风雪、威尔逊不弃标本、斯科特在日记中怀念祖国和亲人。这种“伟大”, 学生自读便能明白。我们要把解读的精力注目于文本字句深处的“伟大”。这需要认真体验、品味。
如果我们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我的遗孀”, 还原斯科特写日记时的现实, 自己尚健在, 为何不称“我的妻子”?这其中的语言矛盾有什么意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抓住的矛盾的关键点展开讨论的地方。
(四) 从文本的空白处揭示语言矛盾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 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 而且揪住不放, 把问题提出来, 把逻辑关系揭示出来。经典文本的语言在字里行间, 常常会形成反差和空白, 细读作品时我们要注意读出言语间的破绽, 读出言语间的矛盾。如《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中就有一处不为人注目的语言矛盾。
齐威王接受邹忌的讽谏, 下令“群臣吏民”进谏, 而结果是“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进言的人群中为何没有吏民?这就是齐威王下令全国上下进谏的初衷和最后群臣进谏的结果之间的矛盾, 抑或“门庭若市”之貌与“门可罗雀”之实间的矛盾。特级教师陈钟梁曾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 读不深, 读不透, 无论是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如果我们能借语言的矛盾之“舟”顺势而下, 就可以引领学生穿过历史的迷雾, 获取更深层次的信息。在封建君王的统治之下, 地位低下的吏和民, 实际上是不可能参与政治发表看法的。齐威王的那番鼓动人心, 人人享有发言权的话语, 是一个蒙蔽世人的幌子。学生在分辨事实和真相的过程中, 树立了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提高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的能力。
(五) 从情感表达中感知语言矛盾
一般而言, 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倾向是相对稳定的。在没有任何原因、缺乏铺垫的情况下, 人物的情感态度不会出现陡然变化。文学作品是有感情的, 作者多只沉浸在自己所构造的感受的世界里, 于是很多时候主观感受与理性的外部世界往往呈现矛盾的特征。如鲁迅小说《社戏》一文的结尾。
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对于同一种罗汉豆的感受, 作者在不同处的情感态度是不同的。文中说“但我吃了六一公公家的豆, 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而文末却说“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了, 这种不同情感表达的矛盾如何理解呢?其实,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只要启发学生去深入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就不难发现矛盾语言背后呈现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对理想故乡的无限眷恋与向往。
徐江教授说:“一个文本一般来说很难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要有‘阅读超越’的意识, 要有‘拒绝认同’的意识, 特别是作为教学的文本解读, 更不应对文本盲从盲信。要能够发现文本缺陷, 或者某种裂隙, 从缺陷的背后去解读文本中的深层的东西。”
三、立足语言矛盾分析所追寻的原则
从语言矛盾的分析审视文本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 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 建构语言的认知冲突
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 作者写到母亲爱花时说:
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爱花的母亲, 为什么没有照料好自己喜欢的花, 让它们都死了呢?这在情理上是很矛盾的。而这种语言的矛盾表达, 恰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屏障”, 没有这样的认知矛盾冲突, 学生的思考便难以深入。阅读教学要在学生的认知矛盾中推进, 才可能发现言语之外的风景: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母亲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儿子身上, 无暇顾及那些花了;母亲没有时间, 也没有心思, 她都扑在了儿子身上, 照料儿子, 要顾及儿子的生活, 也要顾及儿子的心情, 因此忘记了侍弄花, 更忘记了自己, 这种伟大的母爱足以感动读者。
(二) 抓住语言的微观细读
语言矛盾分析是借助于语言形式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分析中要抓住阅读教学的根本———语言文字, 以字、词、句作为解读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面对儿子遭遇不幸, 自暴自弃、捶打腿抱怨命运时, 母亲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母亲希望儿子在生活的灾难面前要挺住, 要坚强, 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 母亲都会陪在他的身边, 一起面对。但母亲却无视自己的肝病, 常常因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直至病入膏肓, 也没有在意。母亲对儿子和自己说要“好好儿活”, 可是母亲自己并没有“好好儿活”, 这种语言和行为的矛盾怎么理解?教学中如能抓住“好好活”三字进行“深耕细作”, 我们可以发现言语矛盾生发的丰富内蕴:母亲不愿看到儿子悲观丧气地生活, 鼓励儿子要坚强乐观;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的病情, 从而为自己担心;母亲可以陪儿子一起走过坎坷之路, 可以和儿子一起迎接风雨, 给儿子撑起另一片生活的天空。
(三) 体现语言的两个统一
语言的矛盾分析要体现语言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要体现语言的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以魏巍的《我的老师》为例, 写蔡老师从不打骂我们时, 有这样一句: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 她爱我们, 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天真烂漫的儿童怎么会有“狡猾”的眼光?“狡猾”与“儿童”的组合显然不协调, 表达上存在矛盾之处, 但这却是引发思考的“催化剂”。“狡猾”是贬词褒用, 以此来表现儿童纯真、可爱的特点, 这样表达更具有审美的趣味, 也富有情味、儿童味, 更符合儿童的心理。
作者回忆关于蔡老师的一件小事时, 也有矛盾的表达: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 是多么平常, 可是回想起来, 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作者既然说是一件小小的纠纷, 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为什么能给他莫大的支持?读懂“小”与“大”的矛盾, 教学中只有还原作者当时的生活境况, 才能贴近语言, 贴近作者的心灵, 读出小事件中的大深情。在其他同学的嘲笑中, 蔡老师批评那些起哄伤害作者的同学, 写信劝慰和夸赞作者, 这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却让作者温暖、感动, 并深深感激。蔡老师的爱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让作者一生感动并铭记, 平凡的爱也可以是伟大的。
(四) 基于学生的自主发现
语言的矛盾促使师生把阅读焦点锁定在这“矛盾之处”, 并积极思考, 主体此时的思维状态一定是最为活跃的时期。然而语言的矛盾、焦点要由学生自主去探测、去发掘、去确立, 直至消解。
如教学贾平凹的《风雨》, 学生可以自主发现老头和孩子们情感上存在的矛盾:
土炕的席上, 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 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 惊喜地叠着纸船, 一只一只放出去……
师:屋外雨疏风骤, 老头在使劲捶腰腿的时候, 可能会嘀咕些什么?
生1:这鬼天气, 害得我又犯风湿病了。
生2:唉, 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
师:我从你们的嘀咕声中, 听出了老人对暴风雨的抱怨和不满。在这样的天气里, 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生3:惊喜。
师:读这一段, 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生4:在同样的天气里, 老人和孩子们的心情怎么会截然不同?
师:完全不同, 看似矛盾, 是吗?为什么孩子们会惊喜?孩子们“趴在门缝”“叠纸船”, 放出的只是纸船吗?
生5:也有童心、童真。
生6:还有孩子们童年的希冀和梦幻。
生7:还有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阅读教学要关注“语言表达” 篇9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又在哪儿呢?就内容而言, 与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不但要关注教材“写了什么”, 更要关注教材是“怎么写的”。语文教学其实是一个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写了什么”, 进而由“写了什么”到理解“怎样写的”的过程。在这里, 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写了什么”是与其他学科相同或相似的要求, 而理解“怎样写的”即表达形式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要求, 是语文教学应该特别关注的内容。
《广玉兰》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它描写了广玉兰的味香、色美、形秀、叶趣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表现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及作者对广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于文章的教学, 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广玉兰花的味香、色美、形秀、叶趣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外, 还要关注哪些带有语文教学“特殊性”的内容呢?
一、关注篇章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中提出,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语文教学首先要关注文体特点, 关注文章富有特色的写作技法。课文分为三段: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写晚上作者散步时被广玉兰的幽香所吸引;第二部分是第二至五自然段, 写花瓣的色泽、质感, 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独特;第三部分是第六自然段, 总结全文, 点明作者喜爱的原因。教学此文, 首先, 笔者关注整篇课文“分总”的文章结构。把握结构, 就能抓住主要内容, 便能做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学生在阅读中就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现象出现。其次, 关注重点段落的段落结构, 课文第三自然段可谓是文章的经典段落,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深切感受文章在构篇与构段上的特点。
【片断回放】
师:刚才那位同学也没有说错, 他说第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来写, 是不是?下面写的四种形态的花, 但是这四种形态都要围绕两个词来写, 是哪两个词?
生1:“数世同堂与生生不息。”
师:很显然, 到六年级了, 我们一眼就看出来, 这段话的结构是?
生2:总—分—总。
师:我们也可以马上和全文进行一个比较, 你们发现没有, 全文前面分别写花的幽香、纯洁与旺盛的生命力, 最后发出赞叹, 它和全文结构有什么不同?全文是什么结构?
生3:分—总。
师:全文是先分?
生4:后总。
师:而我们这个中心段落是?
生5:总—分—总。
二、聚焦语言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明确指出,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 体会其表达效果。这里我们不难发现, 课程标准提出对词句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上, 还必须凭借词句体会语言的表达形式。
1. 显而易见的内容作者写得简单, 难以捕捉的内容作者却写得具体
作者在描写广玉兰时, 重点抓住了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 广玉兰的幽香能够直接闻到, 广玉兰的纯洁能够直接看到, 这两点作者却写得很简洁。广玉兰的旺盛生命力是肉眼不容易看到的, 也是叫人不容易感觉到的, 作者却描写得很具体, 光从篇幅上来看, 全文六百多字, 有近一半是在写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陈荒煤写作此文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在教学此文时, 就巧妙地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的匠心独运。
2. 人们往往是从浓密的叶子中看出旺盛的生命力来, 而作者却从花中感受出旺盛的生命力
通常要表现一种植物其旺盛的生命力往往是通过对这种植物碧绿而又浓密的枝叶的描写来达到的。而广玉兰恰恰是那种枝繁叶茂的树种, 它常年碧绿, 与松柏为伍, 广玉兰的叶片肥厚且富有光泽, 人们喜爱广玉兰, 种植广玉兰往往是因为看中了它的叶。而作者却视角独特, 另辟蹊径, 他却从广玉兰花中看出了其勃勃的生机。作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花”和“叶”比较阅读, 从中感受到“花”才是作者重点要表现的对象。
【片断回放】
师:你怎么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它旺盛的生命力呢?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
生1:数世同堂与生生不息。
师:在这么一棵树上面, 让你感觉到了“生生不息”, 这个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看不见的东西作者却让你们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那么后面还有两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2:“绿叶终年不败, 始终透着生气, 透着活泼。”“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 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 与松柏为伍, 装点着自然。”
师:是的, 它和松、竹、梅等不怕严寒的植物, 都在冬季依然苍翠、青郁, 因此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生命力的, 是不是?
生3:是。
师:刚才我们在文字中感受到了广玉兰叶子和花的生命力, 在课文的三到五自然段是这么描写的, 一部分是写花, 一部分是写叶。那么老师现在又要让你们进行一个比较, 你们将写花的生命力和叶子的生命力这两部分比较一下, 看作者更侧重于哪一部分?
生4:作者更侧重写花的生命力。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4:我看出第三自然段是写花的, 但是第三自然段在篇幅上远远比第四、五自然段合起来的总数要多。
师:好, 你从篇幅上就感觉到了吗?那么第三自然段显然就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段落。
生4:是。
3. 人们往往是从盛开的花中看出旺盛的生命力, 而作者却从凋谢的花中感受出旺盛的生命力
让我们看看那些表现花旺盛生命力的词语:百花盛开、鲜花怒放、百花齐放、群芳争艳……哪一个不是描写盛开着的花?人们常常认为盛开的花才充满生机与活力, 而作者却从凋谢的花中看出了生生不息, 看出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这又是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表达技巧。
【片断回放】
师:作者眼里哪种花是最有生命力的?
生1:凋谢了的。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花蕊。
师:是不是从整个文章的文字占了一半来体现的?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话, 用笔圈出来, 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它的生命力?
生2:从“依然挺立枝头”可以看出来, 因为虽然凋谢了, 但它依然挺立枝头上面看出它的生命力很旺盛。还有“缀满”, 如果它生命力不旺盛的话, 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种子在一棵树上面。
师:好的, 还有吗?还可以从哪些词句看到?
生3:我认为是“虽然”和“凋谢”。因为“虽然凋谢了, 但它依然挺立枝头”, 说明它生命力特别旺盛。
师:好的, 还有没有?这名同学, 你说说看。
生4:我是从“缀满了新生命的种子”看出旺盛的生命力。
师:其实有一个词可以看出来, 是哪个?
生5:孕育着新生命。
师:对, 孕育着。花瓣虽然凋谢了, 它却又在孕育着新生命, 更有生命力, 因而诞生了希望, 看到了明天, 让人感觉到它更有生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明确指出,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交际,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要往来, 特别是信息往来, 靠什么, 语言文字必然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要掌握这个特殊工具, 必然要知道它是“怎样写的”,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学会运用, 学会表达,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往来。
摘要:语文课文“教什么, 怎么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关注语文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还应该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结合《广玉兰》课文的课堂教学实例及自身的感受, 从两个方面浅谈如何关注作品中的“语言表达”。
关键词:篇章意识,语言表达,教材信息
参考文献
[1]王爱莲.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的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王雅文.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J].基础教育参考, 2012 (6) .
[3]唐晓梅.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与教学策略[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0 (10) .
英语阅读的语言输入研究 篇10
1 语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 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之一, 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可以起到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拉近距离、增进了解的作用。
(1) 有利于教师思维和观念的进一步更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突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定势, 探索引导学生英语阅读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以及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所谓探究性阅读,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文章, 并及时地将语言运用到学习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3) 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阅读教学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课堂氛围的死板走向活跃。
2 语言输入的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许多国家在基层教育发展策略中, 已把英语教育摆在突出的地位。在我国, 各个院校对英语阅读的教学课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英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不仅时时刻刻关注外语在教学中的发展动态, 而且认真学习外语教学理论知识, 并注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积极探索外语学习规律, 探寻适合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方案。
(1) 教材新理念的运用
由于我国属于非目的语国, 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 教材是信息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我国, 随着英语课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 英语教材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教育部2001年首批审查通过的英语教材, 汲取了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教育思维模式和方法, 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现在的教材不再只是几本教科书, 而是由学生用书、练习册、教师用书、各种图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组成的一系列配套教材。这样, “立体化的教材”不但拓宽了英语信息输入的渠道, 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潜能, 也使信息的真实性大大提高, 为学生接受信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多渠道多信息的语言输入
虽然改革后的教材体系已开始尝试用不同媒体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 但往往以教科书为核心有一定的局限性。英语教学中有基本的语义信息和某些语用信息, 但文化信息即关于外界的信息量小, 形成教学内容语符信息量大与文化信息量小的矛盾。因此, 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地组织一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阅读比赛等, 以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记得王仁才曾经说过:“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语言学习不应仅仅是语言形式的学习, 更应是文化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新的教学课程渠道诞生了, 学校利用音像、电视、书刊、网络信息等教学资源, 增加了英语学习的渠道。例如:在英语课堂上, 播放一些英文原版影视片。如“迪斯尼少儿英语” (Disney's Magic English)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 ;“爱丽丝梦游仙境” (Alice in Wonderland) 。这些原汁原味的英语信息输入将有助于他们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正确认识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
3 教师在语言输入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 教师或多或少地起着中介作用, 教师所传授的语言在学生眼中尤为重要。如何将语言输入更好地运用到英语阅读中, 这就需要教师的作用了。
(1) 以为人师表的态度输入鼓励激励的语言
为人师表在教育行业里是最基本的师资道德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当是鼓励学生, 激励学生的学习, 寻找学生的兴趣爱好,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当然, 教师的语言不同, 对学生的影响就不同。目前我国的教学普遍采用灌输的方式, 要求学生不折不扣的记住并执行。这样会禁锢他们的思维, 不仅不利于成长, 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例如, 当学生的回答被其他同学嘲笑时, 教师首先要肯定他的答案中合理的地方, 并且及时给予表扬, 然后再就他未掌握的知识点作进一步讲解。这样既可以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同时也教育了其他同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主张, 语言学习应该是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 (whole-person education) , 因此老师鼓励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 以有责任感的态度输入准确的、简单明了的语言
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你认为老师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大多数老师的回答就是责任感。在英语教学中, 对于我国学生来说, 英语是一门非目的语, 学习起来很不容易, 这就需要老师的悉心帮助,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使学生经过勤奋的学习, 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比如老师可以适当的和学生进行互动,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语言的亲切。比如老师可以适当的询问学生的一些情况:What is your name?How are you?and so on.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有压力。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的语言成为了重要的信息输入, 因此, 过硬的专业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英语教师所必备的条件。
(3) 以敬业的态度输入真实生活的语言
在新编的教材中, 尤其是引进的教材, 都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 语言力求真实、自然、地道, 但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 教材中所传达的的语言信息毕竟是有一定拘泥性。在这个“信息猖狂”的时代, 教师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素质, 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 不断涉猎英语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李宁公司的广告语“没什么不可能!” (Nothing is impossible.)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认知度, 变被动为主动。善于捕捉真实的生活语言, 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点拨学生, 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Maximize) 。
4 总结
综上所述,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与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教育机构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 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观、教学观, 有目的地提高各个阶段学生的语言输入的质和量, 相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容易, 更加感兴趣。在英语课堂上, 语言是主要的交流工具, 实践语言的课堂, 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 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观念, 将创新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研究中。实施显性教学策略与隐性教学策略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大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语言输入时, 必须要注重它的质与量, 老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 适合他们的语言输入, 为英语阅读语言输入的教学研究提供广阔的前景, 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会更上一层楼。
摘要: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课程中所占的比率很大, 提高同学们的英语阅读水平、强化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英语课程改革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根据目前学生对待英语阅读的状态, 以及英语教学方面的现状, 本文将着重讨论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必要性及如何在教学方面对英语语言进行系统的划分。
关键词:英语阅读,语言运用,语言输入
参考文献
[1]查爱霞.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与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7) .
[2]俞芬芬.论外语教学的课堂语言输入和学习者的参与[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
进行比较阅读 优化议论语言 篇11
会说话不一定会写文章,能读书不一定能写好文章。目前高中生中能说会道的大有人在,能读会读的也不乏其人,但在议论文的写作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目前,学生议论文的语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重复累赘
内心想把某个观点论述清楚,但有时又显得力不从心,只有重复说。作文中的重复可分为用词或短语上的重复,语意上的重复。前者一眼就能看出,一读就能体会到;而后者显得有些隐秘,有时一下子还很难看出来。比如,“勤奋有助于我们成功”和“勤奋是成功的必要途径”,这两者的意思是相似的,如果以此为两个论述角度,那就重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说理的思路不够清晰,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
二、见识粗浅
高中生在说理时如果仅说大白话,语言过于浅显,就显得太单薄了。口语可以入文,但要考虑到整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不能将零碎、啰嗦等同于口语,写议论文不是聊天。同样的道理,小学生能讲,初中生也能讲,那高中生又该如何去讲?语言是素养的外在体现,而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不外乎说理技巧的欠缺、文学素养的不足。高中生在说理上要追求角度多样性和思想深刻性,语言要有文采,当然这也取决于能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和思维潜力的挖掘。
三、空洞无物
写作时喜欢讲一些大道理,引用一些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故作深沉,这些都是华而不实的体现。写作文绝不是“侃作文”,大处着眼的同时,要小处落笔。学生经常会在开头用这样的字眼“如今的社会”“当今的人们”,将某个问题扩大化,这会显得空洞,而且会给人一种沉重感,因为下面的论述不一定有这样的高度和广度。
四、过于绝对
写作时,学生容易以一种绝对的口吻去讲话,去分析问题,对于“一定”“全都”这些词的使用过于轻率。比如,“心无善念的人都是以惨败告终”这句话,如果改成“心无善念的人往往以惨败告终”,可能更准确些。思维不够严密,甚至有些偏激,是导致这种这种情形出现的主要因素。高中学生的议论文中,要有辩证分析的思想,要能够换一种眼光看问题。
五、制造病句
修改病句是高三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修改病句时,学生能将这些有问题的句子分辨出来,但到自己写作文时,又容易制造这样的病句。学生有时喜欢写长句子,但忽略了前后搭配的问题;喜欢写排比句,但搞不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并列还是递进;等等。因此,病句修改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语法的角度去看待文章的语言。
学生在读自己的作文时,很难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个参照标准,让他们在比较阅读中不断领悟、内化。正如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所说,比较是人最珍贵的智力因素,是人们辨别、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和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在比较中发现语言表达的差异,体会表达水平的高低,领略不同的表达角度,从而来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教师要变换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不少学生在自己的作文写完后,觉得大功告成,就不想再读自己的作文,当老师将作文批改完发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也只粗粗地看一下自己的分数,能将老师圈划的地方仔细研究一下的已属不易。当然老师也做了很多无用功,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会仅仅因为老师批改了就有实质性的进步。因此,老师在评讲作文时,就要改变思路,突破固有的低效的评讲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将学生的手写体变成打印体,激发比较兴趣
学生之所以不愿读自己的文章,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自信。这其中也可能有书写的原因,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将部分学生的作文打印出来。当然,把学生的每篇文章都打印出来,这可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倒不如发动学生,让学生各自打印。其实这一过程就是调整、修改的过程,就是一个比较阅读的过程,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设计一些小竞赛,那将是锦上添花了。让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去阅读自己的作文,那将有助于学生细细地品读自己的文章,其中出现的一些语言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二、让学生在诵读同学习作的过程中,反思自己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反差,既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又易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或不足,这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自己的作文比别人差在那儿更有效。有人说,“一般人在找别人的错误时是戴放大镜的”,在发现其他人的错误时,学生若能反思、比较,那对他们的帮助将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同样的观点,不同的论述,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学习别人的遣词造句,领略别人的文采,“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文为鉴,可以明不足。
三、明确比较的项目,提升语言的准度
在作文评讲的初级阶段,要尽量避免评讲整篇文章,最好能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在比较中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与差,什么是深与浅。一直以来,大家都将作文难教的成因归结为没有统一的教材。但仔细想想即使有统一的教材,教师还是要梳理大量的素材,整合大量的资料,因为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要想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就必须付出大量的努力。比如,进行开头专项比较,教师要将议论文之中常见的一般学生可以模仿的内容找出来,让学生比较分析这些开头的长处与不足。
四、拓宽比较的范围,增加语言的广度
语言阅读 篇12
要想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就必须准确地理解语言。不仅理解字面意思,还要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言之语;不仅要理解文字表达的思想,还要理解表达形式的妙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每课的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地理解语言之义、运用之妙。那么,究竟该理解些什么,怎样理解?下面谨结合自身教学教研经历,谈谈肤浅看法。
一、词语
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语言理解的重点。学生没学过的词语,已接触但理解、使用不正确的词语,体现课文中心的关键词语,使用贴切、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多义词、近义词、成语,都是教学中应该理解的重点,低年级更是如此。如第一册第六课《小小的船》中的叠词“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第八课《树叶》中的动词“长”“落”“漂”“飞”;第二册第五课《春天的色彩》中表颜色的ABB式叠词“蓝湛湛”“碧澄澄”“绿茵茵”;第三册第十三课《征友启事》中的“同”“跟”“陪”“和”“一起”与“或者”;第八册二十二课《语言的魅力》中的四字词语“衣衫褴褛”“头发斑白”“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
究竟怎样理解?一要体会情意,二要体会表达妙处。
先说体会情意,既要理解字面意义(即王建华教授所说的语言意义),又要体会背后的深层意义(即王建华教授所说的语用意义)。如第一册《小小的船》中“月儿”“船儿”,表面是指月亮、小船,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浓浓的喜爱之情。第十二册《穷人》中的“熬”一词,本义是指用微火煎炒至干,在文中指艰难地度过,体现了渔夫的坚忍。
再说表达妙处,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当、形象、生动。精当,是指言论、文章精确恰当,用词造句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指语言意义准确,《少年闰土》“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中“挂”与“轮”,《锡林郭勒大草原》中的“嵌”,《邮票上的齿孔》中的“发现”“发明”与“发生”。另一方面指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恰当,如《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中的褒义词与贬义词,《花边饺子里的爱》与《秋天的怀念》中“妈妈”“母亲”两个词语的语体差别。
形象,是指运用语言所描绘的人、物、场景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语言的魅力》中“衣衫褴褛”“头发斑白”的形态感,《山村的早晨》中“揉着”“舒展”的动态感,《火烧云》中“葡萄灰”“茄子紫”“梨黄”带来的色彩感,《江畔独步寻花》中“流连”“自在”“恰恰”的音韵感。
生动,就是指语言运用力求新鲜、活泼、富有变化,让“死”的东西“活”起来,让“静”的事物“动”起来。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中的“铺”,《雨后的森林》中的“爬”“枕”“滴”,《笋芽儿》中的“钻”“挺”。
理解词语意义,通常采用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图画、联系上下文、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利用字典词典、反复诵读、语素分析的方法。如联系生活理解“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中“挂”与“轮”的准确,联系图画中的蓝天理解“蓝湛湛”;联系上下文理解《詹天佑》的“杰出”“要挟”,《狼牙山五壮士》的“战士”“壮士”;联系已学过的词语理解《掌声》的“骤然”;运用语素分析理解《九色鹿》中“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无忧无虑”;运用反复诵读、细细揣摩的方法理解《暮江吟》中的“铺”……
体会表达妙处,通常采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去词比较、换词比较。如《心中那盏灯》中描写父亲磨制冰灯细节的“捂”字能否换成“摸”、父亲用冰冷的双手为“我”“掖”被子的“掖”能否换成“盖”“铺”,进而体会用词的精确。
二、句子
句子是话语交流的基本单位,准确理解句子是语用的基础与前提。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语文课程标准》第一、二、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第三条阐述的都是理解词句的要求。具体说来,第一学段着重理解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语意,第二、三学段着重理解结构突现的、含义深刻的、富有表现力、表现中心的、地位重要的句子,尤其对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异构变式句,含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反复修辞格的句子要给予充分关注。对重点句子,通常采用句式比较方法,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体会句中蕴含的情意,最后领悟表达妙处。
比如,声音时刻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因为其抽象性,稍纵即逝,所以很难描写,但六年级上册的《怒吼吧,黄河》一课中的声音描写却很出色。究其原因,一是运用比喻修辞,二是采用“声音+时而+特点(四字短语)+心理感受+好像+事物(生活场景)”的句式。如何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奥秘呢?笔者曾设计了“读-画-品-悟”的教学过程。读,是指自由地朗读描写光未然朗诵声的句子;画,是指分别用“_”“△”画出描写声音特点、心理感受的词语,用“”画出联想到的事物或场景;品,是指边读边思考,作者分别把朗读声比作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打比方?悟,是指领悟表达秘妙,让学生明白:用熟悉的事物或场景来比喻朗读声,使得抽象的声音变得可视、可触,语言自然就会形象、生动。
又如,六年级下册《船长》一课广泛地使用短句描写“玛丽”号巨轮遇险时的场景、船长的命令以及他与大副的对话,突现人们的惊慌与船长的沉着与果断,课文最后两句话用长句叙述船长的因公殉职。为了引导学生体会长句短句的妙处,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默读课文,画一画,船长哪些命令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读后交流:船长的哪一道命令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A.品味船长下达的第一道命令。
①船长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这一道命令的?PPT出示课文片段,学生齐读。
②这样的场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虽只有四十二个字,却字字让人惊心。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停留文字上,数数每句话字数,你们发现了什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④点拨:人们紧张、激动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说话会短促,因此作者所写的话也应短促。这里大量使用短句,就非常逼真地再现了“玛丽”号遇险时可怕、紧张的场面。
B.交流后几次命令。
①第二道命令之前也有对话,老师把这段对话已作了改动(出示PPT),读一读,可以吗?
②点拨:人物的对话要符合当时情景。此时时间万分紧迫,情况万分危急。只有运用短句,才能再现情况的危急、船长的果断与魅力。
(3)一段对话,两次命令,船长就将一场可能船毁人亡的大灾难控制住了。可他却随着轮船徐徐沉入大海。“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能改成“透过薄雾,人们看到,雕像沉入大海”吗?
(4)点拨:船长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人们敬佩他但又万分悲痛,此时气氛凝重,所以不再如,“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四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中的一句话。从语法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病句。但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它缺少谓语是一个异构突现的句子,是作者巴金看到独木成林、生机勃勃的大榕树时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话语,表达的是自己的惊喜、赞叹之情。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它的妙处的:①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②既是病句,我们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是一棵美丽的南国的树!)。③读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想想哪一句好?为什么?④点拨写法:说话、写话时可采用不同普通句子的结构来强调语意,突出情感。
三、段落
积句成段,积段成篇。段是由句迈向篇的一级语言组织形式。段是中年级阅读、习作教学的重点,三年级侧重于自然段,四年级侧重片段。掌握常用的总分式、顺承式、并列式、因果式、转折式构段方法,是三、四年级学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基本的构段方式,体会其妙处,进而灵活迁移。
在三年级上册《吹泡泡》第三自然段里,作者冰心按照顺承关系运用准确的动词描写了儿时吹泡泡的欢乐情景,其顺承关系的构段方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表达技巧。如何理解这一构段方式并体会其妙处呢?一位老师设计了基础而实在的过程:①数数:这段话共几句?②说说:每句话写什么?③想想:这四句话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④画画:画出第一句里表动作的词语。⑤换换:这些表动作的词语可调换顺序吗,为什么?⑥点拨写法:事情发展、活动进展、自然现象、动植物生长都有自己的顺序,如果我们按照事情、事物本来的顺序来组句成段,条理就会很清楚。
再如,《鲸》的4~7自然段分别从吃食、呼吸、睡觉、繁衍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这是非常明显的并列式片段。笔者曾这样引导学生体会:①4~7自然段分别写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概括?②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四个自然段的内容。③四个自然段的顺序可以打乱吗?如先说呼吸,再写吃食,然后写睡觉,最后写繁衍?④点拨写法:一个意思可以用多个自然段来表述,内容如果没有主次之分,谁先写谁后写都可以。
四、篇章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与人口头交流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书面交际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一言概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能运用语言文字说、写简单的文章(话语)。要会写文章,就必须掌握基本的选材组材、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表达顺序、表达方法等技巧,了解各种文体基本的表达特点,而这些技巧就应从作为“例子”的课文中、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获取。
《孔明借箭》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最突出的写作特色就是运用语言描写与精当的神情描写来刻画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写作技巧,一位老师设计了步步踩实的教学过程。
(1)课文主要讲周瑜和孔明之间的博弈,语言描写特别多,共有四十三处,其中很多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这一句(PPT出示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齐读之后,发问:除了语言描写,它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板书:神态描写)
(2)对周瑜的语言描写在文中共有十二处,还有几处的提示语中也有神态描写,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
A(PPT出示)
①周瑜为什么“大惊”?联系上下文说一说。②有感情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③点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瑜———心胸狭窄。
B(PPT出示)
①这里“大喜”是喜笑颜开的意思吗?②此时他会想什么?我们试着揣摩一下他的心理活动(PPT出示说话句式)。
③引读:奸计得逞,于是暗喜———(全班接读原句)。④点拨:从这可见周瑜———嫉贤妒能。
C(PPT出示)
①运用“一读二品三谈”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②全班交流。
(4)点拨:“大惊、大喜、大疑”是文中对周瑜的神态描写,仅仅六个字就把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骄傲自负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事序、时序、空序、物序、逻辑顺序是常见的五种表达顺序。相对于外显的事序、时序、空序、物序而言,文章的逻辑顺序非常隐蔽,难以发现,但它又是使用广泛的表达顺序,学生必须要掌握。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表达上的逻辑顺序及它的妙处呢?一位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就处理得很巧妙。
(1)同学们,读懂了课文内容,我们再来探究文章的语言形式,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先找出两个小孩各自所说的话,再想想他们说话的思路怎样,最后想想这样说话有什么好处。
(2)学习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观点+理由,说话有理有据)
(4)(PPT先后出示两个小孩所说的话)全班分两大组朗读,指导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
(5)师小结:在平常的交流中,如果要对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应先阐明自己的观点,再陈述自己的理由。这样说话,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理解要紧扣语言形式,重点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吸引读者,要“坚决与那种深挖人文主题的语意型理解说拜拜”。唯有这样,语文教学才可能真正实现“阅读学写法,习作用写法”的理想,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语言阅读】推荐阅读:
语言的魅力阅读答案08-28
语言文字阅读策略05-28
语言文字阅读教学07-09
语言阅读教学的指导08-29
语言与阅读词汇教学09-22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积累09-04
当语言消亡时阅读答案06-06
中班语言教案:阅读-在农场里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