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层次论文(共9篇)
供应链层次论文 篇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创造的虚拟的网络空间能够为中小企业跨区域组织和管理供应链提供创新平台和技术支撑。中小企业供应链网络集成平台的研究不是一个单纯研究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技术问题,而是研究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在网络空间构建符合产业集群特点的跨区域中小企业网络集群发展模式的规划、组织、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1 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的整体框架与层次体系
供应链网络是由一系列自主程度不同的业务实体构成的网络,实体之间互为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模型,它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实质上是将集成思想创造性的应用于供应链网络管理实现的过程,即在管理思想上以集成理论为指导,在管理行为上以集成机制为核心,在管理方式上以集成手段为基础。这里,我们提出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是以技术层次集成为基础,业务层次集成为核心,组织层次集成为保障和战略(知识)层次集成为目标的多层次体系结构,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2 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的多层次体系分析
2.1 技术层次的集成管理
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必须是以信息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在整个集成管理体系中,最底层的集成必须是技术层次上的集成。技术层次集成管理的任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各种集成要素连接起来,以实现要素之间的发现、交流、共享、集结的集成管理。技术层次上的集成是实现业务层次集成和组织层次集成的基础。因为信息系统之间没有集成、数据不能共享,业务流程就不能实现自动化,组织层次集成只能流于形式,也谈不上战略(知识)层次的集成。
2.2 业务层次的集成管理
业务层次集成管理是指业务流程集成管理。业务流程集成强调打破原有的职能界限和任务划分,尽可能将跨越不同部门、由不同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环节集成起来,合并成综合任务,由单人或特定的团队来完成。供应链网络业务流程集成有必要突破原有的企业边界,实现跨组织业务流程集成。当然,在流程的集成中,并不是集成的活动越多越好,过多或过分的集成反而会降低工作的效率,增加集成的成本。为此,流程的集成主要是一些关键或核心的活动,即资源处理联系紧密、信息交互频繁的活动的集成。
2.3 组织层次的集成管理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活动中,组织管理强调的是分工,而在以信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为特征的供应链网络管理活动中,组织管理强调的是集成。组织集成是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组织要素(单元组织、子系统组织)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其目的是使组织协调更加高效,业务流程更加顺畅。组织集成充分体现了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和精益化,体现了组织结构体系的模糊化(包括组织边界、职能以及管理方式的模糊化)以及组织功能的倍增性。
业务流程集成与组织集成相辅相成。客户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业务流程的变化,对供应链网络成员伙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组织必须为此作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保证组织目标和业务流程按预先的设计方案得以贯彻并有效运行。同时各种配套的组织管理措施的制定、执行和改进,可以推动业务流程持续创新。业务流程集成是组织集成的动力和方向,组织集成是业务流程集成的保障。
2.4 战略(知识)层次的集成管理
从集成管理得角度看,知识层次的集成管理处于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的最高层次,也是集成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知识集成管理应当是建立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上,以信息技术基础为基础,以业务流程集成为核心驱动,以组织集成为保障的知识内容、知识活动和知识价值的集成管理活动。具体说,知识内容集成管理强调对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进行集成管理;知识活动集成管理是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在管理机制上强调对人、流程、技术三者的有机集成,而其核心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知识价值层次的集成管理,强调实现员工发展、客户价值创造、企业价值提升的全面发展。战略(知识)层次集成是集成管理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开放动态环境下基于知识管理的保证供应链网络良性循环发展的核心能力集成发展机制。
3 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的多层次体系模型设计
3.1 基于SOA的供应链网络技术集成模型
在该供应链网络技术集成模型的体系架构中(如图2所示),共包括三方:核心企业方、成员企业方以及客户方。其中核心企业方的功能实现是整个供应链网络的集成体系架构实现的重点。供应链网络成员在UDDI注册中心登记了企业自身的实体信息以及所提供的Web Services。Web Services请求者通过UDDI的Find机制,发现了Internet上所提供的企业本身所需要的Web Services,于是根据UDDI注册中心提供的信息找到该Web Services提供者,并在自身的内部私有UDDI注册中心注册该企业实体信息及其服务,使该企业成为供应链网络联盟内的成员之一。然后核心企业方可以通过应用管理程序,从该成员企业处读取数据存放入本地数据库,并集成该企业所提供的Web Services,继续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
总的来说,在该模型体系架构中,协同双方在建立标准接口和服务规范基础上,只要遵守SOAP/WSDL规范,Web Services请求者就可调用现有的Internet上已发布的Web Services,而无需考虑Web Services的内部实现机制、操作平台、开发语言等细节[1]。
3.2 供应链网络业务流程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
供应链网络因市场机遇出现而组建,因市场机遇消失而自行解体,因此供应链网络的组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供应链网络的组织运作过程是一个自组织的集成管理过程,按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市场机遇识别与确定、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伙伴选择、供应链网络组建、运作管理、重组五个阶段。
(1)市场机遇识别与确定。通过市场调查等多种手段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对机遇产品进行描述,并对市场机遇的获利性和风险性进行评估。然后对实现市场机遇所要求的、能给客户创造特定价值的能力和业务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哪些过程由本企业完成,哪些过程需借助其他企业完成等等。
(2)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伙伴选择。内容主要包括供应链网络的业务流程设计、组织结构设计、合作伙伴选择、业务流程重组等。
(3)供应链网络组建。由核心企业的有关人员单独组建或与成员企业共同组建一个虚拟企业运作管理中心,负责对虚拟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组织和协商处理。对虚拟企业合作中机会主义的防范主要采取契约和信任两种手段。
(4)供应链网络运作管理。运作中心需及时协调各成员,以保证业务流程的顺利进行,并对虚拟企业整个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包括质量监控、成本监控、绩效监控等。
(5)供应链网络重组。业务完成后,需要按照事先的合作协议对库存等未了的财务进行清算和有关产权的分享、剩余责任的划归。当新的市场机会出现,供应链网络将进行重组。
3.3 基于业务流程的供应链网络组织结构集成模式
供应链网络组织是由各种能力模块组成的,可以动态地组合,以适应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这里的能力模块,指的是将目标、能力、责任和协调方式等内容在适当的层次封装起来,预制成可重用、开放的能力模块———角色组件(Component)[2],它们不可分割的相关利益关系组成了客户服务的流程。角色组件是目标导向的、自适应的自治开放单元,可作为组织的分形单元。一般情况下,供应链网络业务流程的变化可视为角色、资源等要素根据目标的互补性和整体最优的原则重新组合成新的角色集合及其合作关系。供应链网络的组织设计过程则表现为这些角色组件的重新选择、调整和组装,使组织对变化呈现出一定的柔性。供应链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运营而形成统一的系统,必须组织协调好各种能力模块,以支撑供应链网络的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因此通过角色模块的定制快速构造适应供应链网络流程管理是供应链网络模块化组织结构的显著特点。
3.4 基于知识市场的供应链网络知识集成管理系统模型设计
供应链网络需要从全局角度来综合各个知识领域,调动各成员企业的研发、产品设计、产品制造、营销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一个实现知识交流的平台。如图4所示的供应链网络知识集成管理系统模型显示了一个以知识仓库为中心的知识集成管理系统,并由此形成了知识型供应链网络的组织结构,最终建立起基于知识层次的供应链网络战略管理模型。
在建立供应链网络知识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成员企业通过与核心企业签订知识共享协议,将共享知识交付核心企业管理,供供应链网络内成员共享,核心企业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促使成员企业将更多的相关知识提供给供应链网络,深入的知识共享,不但使成员企业自身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也使得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知识水平极大提升,使供应链网络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信任加深,合作顺利。
在知识共享协议基础上,可以安排各成员企业之间直接学习,也可以通过Internet在供应链网络群体内共同交流学习,交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Internet流入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知识的转化,并通过不断的循环学习、组织、集成、整合后变成知识仓库。知识仓库是供应链网络内各成员共同的财富,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在这一知识传播和共享的过程中,由核心企业担负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仓库的管理、维护和更新,同时要对知识进行评估,并进行产权保护,平衡信息资源的收益问题,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努力培育鼓励创造知识、分享知识的良好环境。
4 结论
在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体系构架中,技术层次集成管理要满足构建在Internet上的可重构、可重用和规模可变的供应链网络业务流程集成管理的需要。业务层次集成管理是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体系的核心,它以实现市场机遇为目标,基于网络平台集成伙伴企业的优势资源,构建并协调运作供应链网络直至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层次的集成管理围绕业务流程的运作,在成员企业构建基本组织单元的基础上应业务流程中具体任务的要求构建能力模块,并与其他成员企业保持协调,保证任务的实现。知识层次集成管理构建在业务层次和组织层次的集成管理之上,通过知识管理来推动业务流程管理,可以对供应链网络的知识资源有系统化的认识,有效把握经营过程中各环节知识的存在方式和丰富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知识沉淀、共享和创新。知识集成管理不因业务流程的结束、供应链网络的暂时解体而消失,成员企业可以在知识集成平台上创造新的市场机遇,从而构建新的供应链网络,实现战略合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柴晓路.Web Services架构与开放互操作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1-25.
[2]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4):153.
[3]庄越,王建华.面向产品创新的集成管理内生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57-58.
[4]王乾坤.集成管理原理分析与运作探索[N].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3):355-359.
供应链层次论文 篇2
层次分析法在民用客机项目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
本文根据项目评价的`一般原则,结合大飞机项目的特点,建立了大飞机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企业能力、服务程度、合作水平等三项指标,设计了大飞机项目供应商选择的程序和方法,并给出了应用范例.
作 者:胡庆江 郭静雯 Hu Qingjiang Guo Jingwen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100191刊 名:国防技术基础英文刊名:TECHNOLOGY FOUNDATION OF NATIONAL DEFENCE年,卷(期):“”(10)分类号:V2关键词:民用航空 供应商 层次分析法
供应链层次论文 篇3
关键词:供应商;园林企业;层次分析法;诚信评价体系
1 概述
双赢关系已经成为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的典范,园林企业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要进行供应商的激励,就必须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评价,使供应商不断改进。
2 建立供应商评价标准
供应商评价标准是企业对供应商诚信评价的准绳,是反映企业对供应商评价体系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1]。不同的行业特征对供应商评价标准是不同的,综合考虑园林工程建设的特点和供应商的特点,参考国内外相关人员对供应商激励指标的研究,园林企业在设计供应商评价标准时考虑的指标主要包括:材料价格、交货期、质量水平、地理位置、财务状况、应急供货能力、合同履行能力、近三年类似业绩、后续服务态度等[2]。在确定供应商的评价标准时,一定要考虑短期评价标准和长期评价标准,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所选择的指标更加全面,才能利用这些评价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最终找到理想的供应商。
3 建立供应商诚信评价体系
供应商的评价管理不能以主观意愿为主,人的主观性很难对供应商做到公平性和客观性,并且个人一旦权利过大后很容易以权谋私。因此,园林企业必须改变对供应商管理的观念,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诚信评价体系。下面采用层次分析法(AHP)[3]选取材料价格、交货期、质量水平、地理位置、合同履行能力、后续服务态度六个指标[4]建立简单的诚信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诚信评分,具体步骤如下:
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深入分析原有供应商评价存在的漏洞,将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三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中间层为准则层,最下层为方案层。现选取三家苗木供应商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供应商。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层次结构模型图
3.2 标度选择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前,先采用1-9标度法来对重要性进行评分,标度说明表如表1所示:
表1 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
[相对重要性的权数\&定义\&解释\&1\&等同重要\&对于目标两个活动的贡献是等同的\&3\&一个因数比另一个因数稍微重要\&经验和判断稍微偏爱一个因数\&5\&一个因数比另一个因数明显重要\&经验和判断明显偏爱一个因数\&7\&一个因数比另一个因数强烈重要\&一个因数强烈地受到偏爱\&9\&一个因数比另一个因数极端重要\&对一个因素的偏爱程度是极端的\&2,4,6,8\&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上述非零数的倒数\&如一个因数相对于另一个因数有上述的数目(例如3),那么,第二个因数相对于第一个因数就有倒数值(例如1/3)\&\&]
上述非零数的倒数如一个因数相对于另一个因数有上述的数目(例如3),那么,第二个因数相对于第一个因数就有倒数值(例如1/3)
3.3 构造第一层判断矩阵
第一层判断矩阵即准则层六个指标间的两两比较,如下表2所示:
表2 第一层判断矩阵
[\&材料价格\&交货期\&质量水平\&地理位置\&合同履行能力\&后续服务态度\&材料价格\&1\&6\&1/2\&3\&5\&4\&交货期\&1/6\&1\&1/7\&1/2\&1/2\&1/2\&质量水平\&2\&7\&1\&4\&6\&5\&地理位置\&1/3\&2\&1/4\&1\&1/3\&2\&合同履行能力\&1/5\&2\&1/6\&3\&1\&1/2\&后续服务态度\&1/4\&2\&1/5\&1/2\&2\&1\&合计\&3.9500\&20.0000\&2.2595\&12.0000\&14.8333\&13.0000\&]
3.4 确定指标权重
将表3判断矩阵进行权重处理,对各因数权重,采用平均值来计算。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新的矩阵表
[\&材料
价格\&交货期\&质量
水平\&地理
位置\&合同履行能力\&后续服务态度\&权重\&材料
价格\&0.2532\&0.30000\&0.2213\&0.2500\&0.3371\&0.3077\&0.2782\&交货期\&0.0422\&0.0500\&0.0632\&0.0417\&0.0337\&0.0385\&0.0449\&质量
水平\&0.5063\&0.3500\&0.4426\&0.3333\&0.4045\&0.3846\&0.4036\&地理
位置\&0.0844\&0.1000\&0.1106\&0.0833\&0.0225\&0.1538\&0.0924\&合同履行能力\&0.0506\&0.1000\&0.0885\&0.2500\&0.0674\&0.0385\&0.0992\&后续服务态度\&0.0633\&0.1000\&0.0738\&0.0417\&0.1348\&0.0769\&0.0818\&]
则材料价格、交货期、质量水平、地理位置、合同履行能力、后续服务态度六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782、0.0449、0.4036、0.0924、0.0992、0.0818。
3.5 构造第二层判断矩阵
第二层判断矩阵为方案层(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对准则层六个因素重要性的比较,其比较矩阵如下表4、5、6、7、8、9所示:
表4 材料价格比较矩阵
[材料价格\&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权重\&供应商A
供应商B
供应商C\&1
1/2
3\&2
1
2\&1/3
1/2
1\&0.2680
0.1946
0.5374\&]
表5 交货期比较矩阵
[交货期\&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权重\&供应商A
供应商B
供应商C\&1
2
1/2\&1/2
1
1/3\&2
3
1\&0.2973
0.5390
0.1638\&]
表6 质量水平比较矩阵
[质量水平\&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权重\&供应商A
供应商B
供应商C\&1
1/2
3\&2
1
5\&1/3
1/5
1\&0.2299
0.1222
0.6479\&]
表7 地理位置比较矩阵
[地理位置\&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权重\&供应商A
供应商B
供应商C\&1
2
1/2\&1/2
1
1/3\&2
3
1\&0.2973
0.5390
0.1638\&]
表8 合同履行能力比较矩阵
[合同履行能力\&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权重\&供应商A
供应商B
供应商C\&1
2
2\&1/2
1
1/2\&1/2
2
1\&0.1976
0.4905
0.3119\&]
表9 后续服务态度比较矩阵
[后续服务态度\&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权重\&供应商A
供应商B
供应商C\&1
3
3\&1/2
1
3\&1/3
1/3
1\&0.1513
0.2836
0.5651\&]
3.6 构造供应商总权重判断矩阵
通过表3已经计算出材料价格、交货期、质量水平、地理位置、合同履行能力、后续服务态度六个指标的权重,通过表4至表9已经计算出三个苗木供应商在各个指标下的权重,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个供应商的总分。
以供应商A为例,供应商A=0.2782x0.2680+0.0449x0.2973
+0.4036x0.2299+0.0924x0.2973+0.0992x0.1976+0.0818x0.1513
=0.2401。
同理,供应商B=0.2493,供应商C=0.5107。供应商总权重判断矩阵见表10。
表10 供应商总权重判断矩阵
[\&材料
价格\&交货期\&质量
水平\&地理
位置\&合同履行能力\&后续服务态度\&总权重\&权重
供应商A
供应商B
供应商C\&0.2782
0.2680
0.1946
0.5374\&0.0449
0.2973
0.5390
0.1638\&0.4036
0.2299
0.1222
0.6479\&0.0924
0.2973
0.5390
0.1638\&0.0992
0.1976
0.4905
0.3119\&0.0818
0.1513
0.2836
0.5651\&0.2401
0.2493
0.5107\&]
3.7 计算供应商诚信得分
诚信得分满分100分,根据各供应商总权重的比例进行摊分,计算出所有供应商的诚信分数并进行诚信排名,将排名结果在园林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中公布[5]。
4 小结
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园林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可以根据不同供应商权重特点有效地区分供应商的优劣并进行诚信排名,为园林企业选择自己合适的供应商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有效降低园林企业的采购成本,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媛.专业化多项目采购中供应商评价与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2]刘晓,李海越,王成恩,等.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J].北京:中国管理科学,2004,12(1):139-148.
[3]董明望,周志龙.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选择评价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05):828-831.
[4]林勇,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综合评价选择研究[J].襄樊:物流技术,2000(5):30-32.
[5]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广州市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操作指南(评价单位)[EB/OL].http://www.gzgcjg.com/gzqypjtx/Login.aspx,2009-9-7.
作者简介:
供应链层次论文 篇4
一、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一) 基本思想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 它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由于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和人们决策思维的一致性存在差异, 因此荷兰学者Van Laarhoven于1983年提出了用三角模糊数表示模糊比较判断方法, 从而把AHP拓展为能够在模糊环境下使用的FAHP。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IFAHP) 将专家的语言通过三角模糊数转化为模糊判断矩阵, IFAHP根据专家权重系数评价不同专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IFAHP克服了在AHP方法中人的主观判断、偏好对结果影响很大的缺陷, 使决策更趋于合理。
(二) 三角模糊数及其运算
三角模糊数M的隶属度函数UM, R→[0, 1]表示为
l≤m≤u, 三角模糊数M可记为 (l, m, u) , 1和u表示判断模糊程度。
设M1= (l1, m1, u1) , M2= (l2, m2, u2) 为任意两个三角模糊数, 运算法则为
为了比较两个三角模糊数, 要定义三角模糊数的可能性程度PD (Possible Degree) , PD为实数值, 计算表达式为
(三) 模糊综合程度值
设X={x1, x2, …, xn}是一个对象集, U={u1, u2, …, um}是一个目标集, 则第i个对象满足m个目标要求的程度值分别为, M1E1, M2E1, …, Mm E1i=1, 2ln均表示三角模糊数。那么, 第i个对象关于m个目标程度的综合程度值可定义为
(四) 专家权重系数
采用专家意见调查法获得数据, 专家通过各项指标相对于上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来打分。由于专家的评价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因此采用三角函数对其语言描述进行处理。专家偏好信息不同, 重要程度可能也不同。通过对专家知名度、职称、学历、判断依据、熟悉程度和自信程度6中常见因数进行评分比较得出专家权重系数。设有s位专家, 则第t个专家的相对权重系数表达为
其中at, bt, ct, dt, et, ft分别表示专家知名度、职称、学历、判断依据、熟悉程度和自信程度, 对应分值如表1所示。
权重系数归一化处理为
二、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 层次结构的构建。
第二步, 专家咨询。由专家对指标及对象两两比较, 构造三角模糊判断矩阵, 记为R= (rij) n×n, rij= (rij, mij, uij) 。当有T位专家参与评判时, 要根据专家权重系数进行处理, 得到综合模糊判断矩阵R軓, r軃ij由以下公式得出。
第三步, 计算重要程度值。对于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利用公式 (7) 求出每个元素的综合程度值。
第四步, 层次排序。对于各综合模糊矩阵, 计算第i个元素相对于其他元素的重要程度。
得出权重向量W'= (d' (R1) , d' (R2) , …d' (Rn) ) , 再归一化处理, 即得到W= (d (R1) , d (R2) , …d (Rn) ) 。
第四步, 方案选定。
三、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IFAHP确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首先要建立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平衡记分卡是通过把企业四个方面各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写在卡片上的方式, 记录实际指标完成的情况, 用财务指标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 同时用一些重要的业务指标来不充财务衡量指标。本文应用平衡计分卡思想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递阶层次结构图共分为三层, 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四、应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假设有三位专家对图1所示的模型进行打分, 通过各个准则之间的两两比较, 得出模糊判断矩阵 (表2) , 再按照公式 (8) (9) 得出专家权重系数, 最后计算出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表3) 。
根据公式 (8) 和 (9) 得出三位专家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4、1/4、1/2, 由此得出综合判断矩阵如下。
按照公式 (7) 计算模糊综合程度值, 即
按照公式 (6) 评价各准则重要于其他准则的可能性程度, 即
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向量和计算方法原理同上, 限于篇幅, 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过程从略。根据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向量和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向量, 可以计算出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向量,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五、结论
IFAHP的特点就是引入了专家的权重系数和三角模糊数, 将层次分析法扩展到群决策和模糊决策领域。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能能够客观地、科学地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它考虑了人类在思考判断过程中的模糊性, 尽量避免权重确定的随意性。IFAHP是一种可操作性强, 思路清晰的权重确定方法。需要指出的是, 该方法主要适合各指标重要性差别不大、判断具有模糊性的情况, 对于那些指标重要性差别偏大、判断模糊性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 则可直接采用AHP方法。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层次分析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权重确定中存在的不足, 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引入了专家的权重系数和三角模糊数, 将AHP扩展到群决策和模糊决策领域。在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运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权重,三角模糊数,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诸克军, 张新兰.Fuzzy AHP方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12) .
[2]常大勇, 张丽丽.经济管理中的模糊数学方法[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5.
[3]Pamik J, Perzina R.A method for solving fuzzy multi criteria decision problems with dependent criteria[J].Fuzzy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2010.
[4]林丽红.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分析[D].吉林大学, 2005.
供应链层次论文 篇5
关键词:冷鲜鸡,供应链,AHP,风险
1 引言
近年来,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十分迅速, 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损耗大、安全风险因素多等问题, 特别是冷鲜肉类的供应链在我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
冷鲜鸡是指检疫后的活鸡屠宰后迅速冷却, 使鸡胴体中心温度在1小时内降至0℃~4℃, 然后进行分割、修整、包装, 并在后续的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冷鲜鸡肉。
2014年4月, 广州市政府发布通告称, 越秀区全区、荔湾区、天河区、番禺区等区域开展为期6个月的“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纵观全国, 自2013年流感疫情爆发以来, 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已经关闭了部分或全部活禽交易市场。可看出, 广州市“冷鲜鸡”政策旨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保障市民的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但目前“冷鲜鸡”政策仍然处于试行阶段, 冷鲜鸡供应链中含有许多风险因素。
国内关于禽流感频发背景下禽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文献数量极少, 已有的公开文献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禽流感爆发后的禽捕杀补偿政策, 如梁瑞华 (2007) 就中央政府对禽流感疫病控制的宏观调控模式选择进行了博弈分析, 设计了不同的补偿标准和补偿责任划分方式, 探讨了其不同效果;梅付春 (2009) 则指出扑杀补偿标准偏低。二是禽流感对禽农的经济影响, 如于乐荣 (2009) 指出禽流感爆发造成规模养殖农户的家禽养殖收入显著降低, 但对散养农户的收入没有太大影响。三是对国内外禽产品流通交易模式的比较与建议, 如黄珺 (2004) 比较了中日、中美禽畜流通交易模式, 提出了政策建议;刘幸 (2011) 也提出了“白条禽上市”建议。四是禽流感影响下禽肉供应链的管理对策, 如左两军 (2006) 提出加强禽肉供应链管理;王赟 (2013) 认为应当对禽肉进行收储;Linden (2009) 等人提出实行对禽肉进行产地深加工。本文从AHP层次分析法的独特视角对冷鲜鸡从生产商到零售商流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从而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 为科学全面地进行冷鲜鸡供应链风险评价及危机管理提供依据,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及可操作性。
2 基于AHP的冷鲜鸡风险评估
2.1 风险因素分析
本文基于余伟等人对冷鲜鸡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来找出供应链中所存在的危机的因素进行分析推论, 并进行分类得出冷鲜鸡供应链安全风险因素, 如图1所示。
2.2 AHP分析
专家评价法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的基础上, 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的研究方法, 其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我们邀请了23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指标体系中各个安全风险指标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1至9分, 9分表示该指标对上一级风险指标的影响最大, 而1分则为影响最小。分值越小, 影响越小。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的计算和排序, 得出的最终权重表以及各个安全风险因素的权重排序, 如表1和表2所示。
2.3 冷鲜鸡安全评估模型
(1) 式中:W为冷鲜鸡的安全评估总分, FBi为对评价指标Bi的权重, LBi为Bi评价指标的得分。
3 冷鲜鸡供应链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3.1 生产环节
养鸡过程中的药物残留, 工人健康, 养殖时间, 饲料安全等都直接影响冷鲜鸡新鲜度、口感等。对于药物残留方面, 可以通过规范养殖活动, 合理使用药物、定期检测兽药残留的含量来达到最优的冷鲜鸡养殖状态。养殖场的工人应该定期体检, 配备日常的体温检测设备。饲料环节中, 应该严格控制饲料的进口来源, 或自行配置环保、高质量的饲料。
3.2 供应环节
冷鲜鸡供应链流程中, 供应商的选择以及供应的各个环节中的安全措施尤为关键。考虑到实际情况, 供应商应在机械设备、卫生状况以及温度控制三个方面来降低安全风险。其中, 机械设备的影响占权重高达0.1982, 在各指标中排名第一。对此, 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理。在卫生状况方面, 严格把关各环节人员的健康问题, 构建科学合理的卫生体系, 定期给人员上卫生培训课。在温度控制方面, 要定时对屠宰环境中的温度进行监控, 设置相应的应急预警措施, 配置相应的恒温装置。
3.3 物流环节
第三大影响冷鲜鸡供应链的环节是物流商环节。其对冷鲜鸡供应链的影响可细分至冷藏设备、物流设备、运输时间、工人健康、卫生条件、装卸搬运六部分。冷藏设备的选择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冷鲜鸡的特点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是降低风险的前提。此外, 各种运输设备之间的衔接, 必须具有一致性。这要求建立信息系统来达到无缝衔接。目前交通运输整体上不够规范, 如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等。这些方面的改进必须要强调企业间与社会间的合作,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建立各个体系, 最终完成一个整体规范框架。
3.4 销售环节
冷鲜鸡的零售场地主要设在超市以及农贸市场。通过调研了解到, 储存时间、销售保鲜、报损管理制度等都是可改进的环节。因储存时间占0.125的大比重, 要求尽量短时间内销售完毕, 应把冷鲜鸡放在显眼的地方并贴上“放心”标签让消费者放心选购。在销售保鲜方面, 严格遵守0~4℃的储藏温度。当然, 适度的包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冷鲜鸡的安全风险。同时, 整合供应链使上下游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库存和销售环境。加强报损管理制度, 一方面保障了下游消费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
3.5 消费环节
冷鲜鸡供应链的终端环节是消费环节。消费者在选购冷鲜鸡时尽量货比三家, 理性消费。此外, 冷鲜鸡这类新鲜产品应该尽量在1到2天之内食用完毕。当天没有食用的冷鲜鸡应放在冰箱中储存, 且温度维持在0~5℃左右。
4 结论
本文以冷鲜鸡作为研究重点, 在冷鲜鸡供应链领域, 基于大量的市场调研, 建立了冷鲜鸡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这一体系在冷鲜鸡和其他相似的家禽肉类供应链的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领域具有相当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第一, 可以根据建立的冷鲜鸡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调查农贸市场的现状, 定期对本地区冷鲜鸡供应链的安全风险进行评级, 并向社会公众公布, 促成有关责任方进行改进, 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 同时呼吁社会公众提高警觉和监督意识。
第二, 冷链作为冷鲜鸡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的一个手段, 其体系可以应用于家禽肉类冷链经营个体评价中, 对具体的冷链物流环节或个体经营户进行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价, 督促其进行针对性整改。也可以对不同区域、同级别供应环节的不同冷链经营者之间的安全风险进行比较, 作为考核的依据, 从而论证改革的方向和成效, 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如鹤, 刘广海.生鲜食品物流安全问题调研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2 (22) :70-71.
[2]谢如鹤.我国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 2014 (21) :1-3.
[3]谢如鹤.我国冷藏食品运输的现状[J].中国食品工业, 2005 (01) :40-41.
[4]余伟, 陈海仪, 何楚珺, 等.冷鲜鸡供应链的风险因素调研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5 (03) :131-133.
供应链层次论文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反映向银行贷款难度很大,不仅银行的信贷产品不是很丰富,而且中小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也十分有限,有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无法申请贷款。供应链融资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程度及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银行等金融机构把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综合考虑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的贸易关系,根据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间的关系和行业特点灵活的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不同学者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分析,现代的供应链融资存在三种基本形式: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这三种基本形式的组合衍生出更多的模式和产品。多样的融资模式使得相关的业务控制变得非常复杂,对复杂的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是评定供应链融资风险大小的关键环节,相应的金融机构才能够进行准确的服务定价和风险防范。
1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错综复杂,根据其特点,文章从中小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借款企业角度以及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外部环境。了解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分析行业运营环境中存在的风险,行业的发展阶段间接地反映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水平。对行业竞争度的分析可以从行业内企业的数量表现出来,了解企业竞争对手的数量及企业产品的可替代性。企业运营发展总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家或者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借款企业的产品市场、盈利能力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进而会影响借款企业的信用水平。
第二,借款企业情况。从借款企业的角度来讲,中小企业综合实力主要包括企业基本素质、财力、产能、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营销能力等,可以通过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定量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信用记录可以通过企业的交易履约情况和贷款履约情况来反映,偿债能力是该企业信用状况和信用评价的最主要体现,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及流动比率等。营运能力则主要通过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来反映,能够反映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最能体现企业业绩的一项指标,只有保持企业的盈利性,企业才会有更好地发展前景,在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众多指标中,通常使用的是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第三,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情况。中小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的整体运营状况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供应链的运营状况良好,交易风险较小,就可以弱化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反之,则增强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使其信用状况恶化。根据本文研究问题的需要,主要通过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状况、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度、信息化程度等要素来反映供应链的整体运营状况。
2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将比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在最低的层次两两对比得出来各因素的权重,再由低到高一层一层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计算得出各个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权数最大者即为最佳方案。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第二,建立判断矩阵。建立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决策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的某元素而言,评定该层次中各有关元素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其形式如下:等。判断矩阵中的元素aij是表示两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尺度,称做判断尺度,为了使各个标准,或在某一标准下各因素便于两两比较其重要性,层次分析法用标度表示相对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请专家填写表格并根据1~9 标度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度。
第三,根据上一步列出的判断矩阵,求其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得出每一层中小企业评价因素在同一标准下的权重。一般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计算,首先将A的元素按行相乘,然后开n次方,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如下:
得出的相应的特征向量即为相应各层指标的权重。
第四,进行一致性检验。A.W=n.W,W是矩阵A的对应于特征值n的特征向量。由正矩阵的Perron定理可知 λmax存在且唯一,W的分量均为正分量,可以用幂法求出 λmax及相应的特征向量W。算法如下:
一致性检验:,一般情况下,若C.I.≤0.10,就可认为判断矩阵A'有相容性,据此计算的 W'是可以接受的,否则重新进行两两比较判断。为克服一致性判断指标随n增大而明显增大的弊端,于是引入修正值R.I.,R.I.是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1:
C.R=C.I./R.I.作为衡量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更为合理,C.R.<0.1 时,便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第五,评价信用得分。评级人员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因素进行评分。一般情况下每个指标满分是10 分。最后,计算企业最终信用评价分数值,确定企业信用等级。依据此结果判定是否给予该企业以融资支持及融资金额的多少等。
3 具体应用实例
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体系中,综合相关机构专家的打分,设供应链风险指标为A,对所支配的下一层指标行业整体情况A1、借款企业情况A2、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A3根据1~9 标度法对各指标两两比较并进行标度,具体如表2 所示:
利用权重的计算公式得出一级指标权重集为(0.1339,0.5241,0.3420 ),又根据前文 λmax的计算公式得出 λmax=3.0005,由于判断矩阵是主观赋值,往往不具有完全一致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由此CI=0.00025,查表得RI=0.58,则有CR=0.00025/0.58=0.0004<0.10。
同理,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并整理结果如表3。
在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之后,综合中小企业指标权重表,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合成得分,并最终计算出企业的综合信用评分值。若经过计算企业的综合评分值为71.05 分,对照信用等级评价表该企业的信用等级是A,企业信用程度较良好,正常情况下偿还债务没有大问题,该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融资的模式,可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进而缓解企业融资困境。
4 小结
供应链融资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提供了有效地解决途径,在整体供应链各个部分的相互配合中,实现了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共赢。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风险评价方面,层次分析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学者对供应链融资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对层次分析法的缺点进行改进和完善,更加科学有效地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方法将被研究出来并加以运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林婷婷.基于AHP分析法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经营管理,2015(18):80-82.
[2]汪鑫.基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王瑞.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36-41.
[5]李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兰伟杰.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刘铮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模型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供应链层次论文 篇7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层次分析法,因次分析法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其竞争与以往相比有了根本的转变,由企业间的直接竞争转化为其所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链上各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都面临着一个严峻问题: 如何去提高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众所周知,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关系,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势必会对企业自身、链上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绩效表现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采用科学、全面的方法来对供应链上各环节及至整体绩效进行有效评价。
对供应链部分或整体绩效进行有效评价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构建能够科学、全面反映供应链绩效的指标体系; 二是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1]。对于第一个问题,已有学者进行总结归纳,文中不再探讨,仅对第二个问题进行研究即提出一种将层次分析法与因次分析法相结合来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
2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因次分析法介绍
目前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较少且分散,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而对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就更少。有学者认为,供应链上各指标都应有其理想值、目标值和实际值3种。进行供应链绩效管理就是根据理想值来设定目标值,然后根据目标值改进现有的绩效状况,即对实际值进行调整。 从已有文献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设置不难看出,其评价过程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 既有成本目标,又服务目标) , 因而在绩效综合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是首要问题。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多采用比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技术等来确定指标权重; 而对方案的评价多采用的是平衡记分卡、 数学规划法、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本文将在借鉴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层次分析法与相结合的方法来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它具有简单、直观、易算的特点。[2]
2. 1层次分析法
所谓层次分析法[3],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具有多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看作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目标或准则,然后依据目标间的归属关系划分为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 权数) 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 ( 多指标) 、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该方法已经广泛使用于各领域,故本文不再赘述,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文献。
2. 2因次分析法
因次分析法[4]通常应用于设施的选址方案比较中。它是一种通过将各候选方案的非成本因素和成本因素同时赋予权重并加以比较的方法。在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中,由于利润指标( 正指标) 、成本指标( 负指标) 等都是与成本直接相关的,因此可看作客观因素; 而库存周转率、订单准时交货率、资产报酬率等与成本相关性不大,可看成主观因素,于是我们就能把因次分析法移用于供应链绩效评价,并把最后得到的位置量度值称为供应链绩效量度值,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将供应链各种指标分为客观因素( 成本指标) 和主观因素( 非成本指标) 两类。同时决定主客观因素所占比重,以反映其各自的相对重要性。X主观因素权重,1 - X客观因素权重,且0≤X≤1。
2确定供应链的客观度量值。对每一条供应链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客观量度值
式中:
Cki—k供应链的第i项成本值;
Ck—k供应链的总成本值;
各供应链总成本值的倒数之和;
各供应链的客观量度值;
N—供应链上成本指标数目
M—供应链数目
若将各供应链的客观量度值相加,总和必为1,即
3确定供应链主观评比值。各非成本指标因为没有量化值作为比较,所以可以通过强迫选择法来衡量供应链优劣。 所谓强迫选择法是将一条供应链的指标和其他供应链相同指标值分别成对进行比较,令较佳的一方比重值为1,较差的一方比重为0。若两方两样好则各取0. 5。此后,根据各供应链所得到的比重与总比重的比值来计算该供应链的主观评比值Skj。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供应链对j指标的主观评比值;
供应链中j指标占的比重;
指标的总比重值;
主观评比值是一量化的比较值。我们可以利用此数值来比较各供应链的优劣。
4确定供应链主观量度值。由于各供应链中非成本因素通常不止一个,并且指标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首先对各非成本指标配上一个重要性指数的分配方法可用步骤3) 中所述的强迫选择法来确定,然后再以各指标的主观评比值与该指标的重要性指数相乘,分别计算每条供应链的主观量度值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非成本指标的重要性指数。
供应链对于j指标的主观评比值。
M—非成本指标的数目
5确定位置量度值位置量度值为供应链绩效量度值,其计算式为:
式中:
X—主观因素权重;
( 1 - X) —客观因素权重;
供应链的主观量度值;
供应链的客观量度值;
供应链绩效量度值最大者则为绩效水平最高的供应链。
3层次分析法与因次分析法结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
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用层次分析法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分解成若干层次,并对每一层次的指标分配权重,权重值可以用专家评分法来确定;
2对每层指标进行分类,将其归为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 并确定主客观因素比重值;
3从最后一层指标开始,用因次分析法对该层指标进行计算; 得出其位置度量值,并将此值作为其上层指标的指标值,并将其归为主观因素; 在计算过程中,若该层指标全部定为客观因素,则令客观比重值为1; 若全部为主观因素,则令主观比重值为1;
4重复进行3步,直到所有层次指标都计算结束;
5对不同供应链绩效进行比较。
4结语
供应商选择的多层次灰色评价 篇8
供应商的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合作伙伴进行描述的一个过程,因此,评价一个合作伙伴首先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供应商评价问题涉及因素众多,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应全面衡量各种因素,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方法。目前,有关多目标评价的方法很多,如层次分析法(APH)[1],模糊综合评判法[2~4],主层次分析法[5]等等,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不足。如层次分析法,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本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与APH法相结合,对供应商进行定量与定性方面的综合评价,从而,为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供应商选择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供应商的选择;第二层,多个供应商;第三层,评价指标,如信誉、质量、服务、效益等等[6,7]。本文针对考核内容多及考核层次多的情况,同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对第三层评价指标进行细分,从而,建立了4级供应商选择体系。并单独列出供应商选择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法给出供应商的最优选择,如表1所示。
传统AHP方法有2个缺陷:其一是专家评分分值缺乏弹性;其二是构造比较矩阵时,由一个专家给出比较矩阵往往带有很大片面性[4]。因此,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在使用AHP方法进行专家咨询时,将专家对定性指标和指标权重的判断和评价,使所得到的判断矩阵成为模糊判断矩阵,再经过对指标和权重求解,最终完成评价。
3 多层次灰色评价原理
设V1代表第i个被评者的综合评价值,一级评价指标记为V,V=(v1,v2,…,vm),其中vi为一级评价指标,vi=(vi1,vi2,…,vin),这里vij为二级评价指标。
多层次灰色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制定二级评价指标vij的评分等级标准。对于定量指标,可通过归一化处理:对于定性指标可按等级优、良、中、差等几个等级,其分值依次记为4、3、2、1分,指标等级介于两相邻等级之间,相应评分为3.5、2.5、1.5分。
(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3)组织专家对受评者的各项指标打分。得到专家打分的评价样本矩阵D。
(4)确定评价灰类。
(5)计算灰色评价系数。受评者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记为Xije,。对评价指标vij,受评者属于各评价灰类的总灰色评价系数,记为:。
(6)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对二级评价指标vij,受评者属于第e个灰类的灰色评价权记为rije,rije=Xij/Xije。e=1,2,…,g,则灰色评价权向量为rij=(rij1,rij2,…,rijg)。从而得到一级指标vi的灰色评价权矩阵为
(7)对vi作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记为Bi,则Bi=(bi1,bi2,…,big)=AiRi。
(8)对V作综合评价,vi的评价结果记为Bi,则指标V对所属指标vi的各评价类的灰色评价权矩阵为
对V作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记为B=(b1,b2,…,bg)=AR。
(9)计算综合评价值。因为B是一个向量,根据受评对象所属灰类等级,设C为各类灰等级按“灰水平”赋值形成的向量,C=(d1,d2,…,dg),于是,受评者的综合评价值按下式计算:S=BCT。
4 实例分析
(1)制定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考虑人们思维最大可能分辨力,将评价指标优劣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4大等级,其对应分值分别为4、3、2、1,指标等级介于两相邻等级之间,相应评分值取两相邻分值之间的某个值。这里为简化计算,可以规定评价者的评分范围为1~4分。
(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vi(i=1,2,3,4)的权重向量A=(0.509 0.256 0.0940.141);指标v1j(j=1,2,3)的权重向量A1=(0.429 0.1430.429);指标v2j(j=1,2,3,4)的权重向量A2=(0.4450.138 0.335 0.082);指标v3j(j=1,2)的权重向量A3=(0.750 0.250);指标v4j(j=1,2,3,4)的权重向量A4=(0.199 0.425 0.148 0.229)。
(3)求评价样本矩阵。有5名专家组成评价小组按评价指标评分等级标准对供应商评分,并填写评分表(略)。根据5名专家所填写的评分表,求得3个参评企业的评价样本矩阵为
(4)确定评价灰类。设评价灰类序号为e,其相应灰数及白化权函数如下:
第1灰类“优”(e=1),设定灰数O1∈[4,∞],白化权函数的表达式为
第2灰类“良”(e=2),设定灰数O2∈[0,3,6],白化权函数的表达式为
第3灰类“中”(e=3),设定灰数O3∈[0,2,4],白化权函数的表达式为
第4灰类“差”(e=4),设定灰数O4∈[0,1,2],白化权函数的表达式为
(5)计算灰色评价系数。对于评价指标V11,供应商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为
e=1,x111(1)=f1(3.0)+f1(2.5)+f1(4.0)+f1(2.0)+f1(3.5)=3.75e=2,x112(1)=f2(3.0)+f2(2.5)+f2(4.0)+f2(2.0)+f2(3.5)=3.00e=3,x113(1)=f3(3.0)+f3(2.5)+e3(4.0)+f3(2.0)+f3(3.5)=3.50e=4,x114(1)=f4(3.0)+f4(2.5)+f4(4.0)+f4(2.0)+f4(3.5)=0.00
从而企业1#对评价指标V11的总评价系数为
(6)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由(5)的计算结果,得到对于评价指标V11的灰色评价权向量为
同理,可计算出r12=(0.344 0.426 0.230 0.0),r13=(0.311 0.403 0.286 0.0)。
从而得到指标v1的灰色评价权矩阵R1为
同理得到R2、R3和R4。
(7)对v1作综合评价。先对v1作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记为R1,有
同理得到
则B=AR=(0.327 0.380 0.232,0.0),其中,R=(B1,B2,B3,B4)T。
(8)对V作综合评价。由于各评价灰类等级值化向量C:C=(优、良、中、差)=(4,3,2,1),故供应商的指标V综合评价值为:Z=B·CT=2.912。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可根据以上算法,计算出各个供应商的综合评价值,从而,选择综合评价值好的供应商作为自己的长期合作伙伴。
5 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讨论了供应链中供应商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供应链中供应商评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利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充分吸收了各层及相应基层信息,作出高层次系统综合,给出多角度综合评价分析结果。通过对评价指标及权重进行多层次处理,可使评价过程更贴近实际,评价结果更可信。
参考文献
[1]RAGATS G L,HANDFIELD R B,SCANNELL T V.Success factors for integrating suppliers into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Prod Innov Manag,1997(14):190-202.
[2]常大勇,张丽丽.经济管理中的模糊数学方法[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
[3]王君,樊治平.知识管理者能力的一种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12(3):279-283.
[4]SHAN Feng’a,XU Lida.An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1999(16):21.
[5]LEKKOS L A.Critique of factor analysis of interest rates[J].Journal of Derivatives,2000(4):72-83.
[6]DAVIS T.Effecti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loan management:text and cases[M].Gth ed.New York:McGraw-Hill,1996.
供应链层次论文 篇9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核心企业,次生操作风险,模糊层次分析法
供应链金融是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础上通过审查核心企业与融资企业真实的交易关系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偿性的融资模式。这种新型的模式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加快供应链中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流转速度,促进企业间的运营效率,从而提升供应链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管理,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1]。与普通融资模式相同,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仍是最可能发生,也是使参与各方损失最大的一项风险。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是指供应链系统中借款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最终导致供应链整体产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熊熊、马佳等[1]在建立风险评价指标时淡化信用评价中的主体评级,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分为申请人资质、交易对手资质、融资项下资产情况、供应链运营状态四大类。赵忠、李波[2]从宏观角度出发,将系统性风险———行业风险加入到信用评价体系中,使得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更为全面。
本文针对供应链金融的特点,考虑了核心企业自身状况在缓解中小企业信用差、资质低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供应链金融中自偿性的结构化操作模式的设计带来大量操作环节,因此核心企业的恶化与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时的操作失误均可能带来违约现象的发生。所以在构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将核心企业状况与次生操作风险引入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根据专家打分得出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最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在评价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权重。
1供应链金融评估体系的构建
根据供应链金融活动实际参与者的视角不同,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参照闫俊宏和深圳发展银行胡跃飞的观点,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等新的风险控制因素,通过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对产业供应链中的多个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金融业务,最终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产一供一销" 链条的稳固性和流转的顺畅性。通常情况下在一条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信用度较高、具有强势地位的大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3]。而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群通常是需要融资的企业,他们多半是大企业的供应商、代理商和经销商[4]。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条上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融资方案,其主要操作流程及实践方式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有很大区别。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是融资的关键因素,假设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不参与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进行单方面的融资,按照传统的信贷标准,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差、资质低、没有可靠的担保机构,根据银行经营的贷款审慎性原则,这类贷款融资难度大,那么必然造成整个供应链的融资困难和高成本运行,最终必然体现为终端产品高价格和难以及时供应,甚至会出现融资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情形。若供应链中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中,那核心企业在缓解中小企业信用差、资质低,以及对供应链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首先,核心企业利用自身的资信,为上下游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担保,银行才有信心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次,融资企业的违约同样会降低核心企业在银行的信用评级,这样核心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融资企业的违约风险,在动机上,核心企业会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督和控制资金的使用,督促其公司业务的开展和贷款的偿还。
在供应链金融中自偿性的结构化操作模式的设计以及对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带来了大量的操作环节,表面上看,银行将资金贷给企业后,通过信用隔离并控制授信资金的使用方向,是一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实质上由于涉及大量的人为操作环节,造成了操作风险的大量增加,操作风险最终也有可能引起违约现象的发生。因此操作风险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中不容忽视。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评价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对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因素主要分为大五类:融资企业基本情况、所在行业发展情况、供应链关系、核心企业状况、 次生操作风险。具体分类如表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重点考察企业的自偿性,将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和供应链状况评价等相结合,在模型中将指标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 主要如下:
1)融资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从企业的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企业信用状况四个方面进行衡量[5]。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评价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权益利润率等。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此外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还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数等。
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财务比率, 常见的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等。
参照国际惯例,将授信对象的信用等级划分为AAA、AA、A、BBB、BB、B、CCC、CC、C和D级共十个等级,对公司信用状况的评级可以根据企业贷款偿还的历史数据,对应各个等级指标对融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6]。
2)所在供应链发展状况是从行业发展前景、最终产品的顾客满意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发展前景主要是指企业技术水平层次。产品的顾客满意度衡量的是产品发展的持久度。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侧面反映企业管理能力,企业战略规划等。
3)供应链关系从关系强度、关系久度和关系质量三方面进行衡量[7]。
对关系强度的研究来源于社会学,简单来说,关系强度是指行为主体间关系的亲密程度。通常,主体间的互动频率越高,供应链的合作关系越可靠,供应链的运行越顺畅,则中小融资企业的信用水平越高, 其信用风险越低。
关系久度也是衡量企业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指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间合作的时间,企业间合作年限越久,表明企业关系越密切,其合作稳定性越高。
关系质量指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双方合作的满意度,合作满意度越高,表明供应链关系越稳定。
4)本文将次生操作风险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客户产品及人才管理、业务中断及系统失灵、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五方面。
内部欺诈指员工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或公司政策导致的损失。外部欺诈风险指外部人员通过盗窃、伪造诈骗、黑客攻击、开空头支票等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客户产品及人才管理风险指关键人员关键客户的流失和企业与客户的纠纷所带来的风险。业务中断及系统失灵指由于信息泄漏、通讯中断所带来的风险。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指由于数据错误、会计记账错误、沟通失误等所引起的风险。
5)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产业供应链的分析,从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销售实行一系列的服务和支持。可见核心企业在所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信用对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用行业排名与信用评级来描述企业的行业地位及信用状况。
2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价过程分析
2.1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即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其基本思想是把待决策的复杂的问题分解多个目标或准则,将这些目标或准则通过两两相比较的方法,构造出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采用优先权重对目标准则的优劣程度进行排序,以作为管理决策的参考[8]。
AHP的层次结构一般分为三层:1目标层,一般只有一个元素,表示决策分析总目标。在本文中指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2准则层,也称为中间层,一般包含多个元素,表示实现总体目标所涉及的各种准 则。文章中衡量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有融资企业基本情况、供应链的发展情况、供应链关系、次生操作风险、核心企业状况五大类;3方案层,也称最低层, 衡量准则层的各个指标,如衡量准则层融资企业基本状况的指标有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企业信用状况。
2.2构造模糊判断矩阵
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方案层在准则层,准则层在目标层中的重要性所占的比重并却有很大的相同,因此需要比较N个因子X={x1,x2…, xN)对某因素Z的影响大小。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理论,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的办法。即每次取两个因子,如因子xN和xM ,以aNM表示xN和xM对Z的影响大小,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A=(aij)n ×n表示。1~9标度法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因此saaty教授引用1~9标度法来构造判断矩阵[2]。其各级标度的含义如表2所示。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专业、客观,笔者邀请了由二十人组成的专家进行评分,其中包括十名高校中研究供应链金融的学者和十名参与贷款评估的银行专业人士,得到以下模糊判断矩阵:
可以利用CR判断矩阵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当CR=CI/RI≤0.1时,认为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其中CI=(λmax-n)/(n-1)。
通过计算,以上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2.3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
令Ui(i=1,2,…,5)为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风险权重,Dij(j=1,2,…,n)为Bij相对于准则层的风险权重,Rij(i=1,2,…,5;j=1,2,…,n)为Bij对目标层的风险权重,Rij=Ui×Dij。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分别有几何平均 、 算术平均 、 特征向量 、 最小二乘法 。 本文在分析各个因素的风险对目标层的影响大小时 , 采用特征向量求权重向量 , 并得出相应的结果 。 根据matlab求出各个模糊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 然后对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9], 得到 :
通过以上结果 , 根据Rij=Ui×Dij可以计算出在方案层中的每个因素对目标层的影响大小 , 具体结果如下 :
3评价与分析
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识别和度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本文将信用风险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得出模糊矩阵,最终计算出每个指标对目标层的风险影响程度, 下面就每个指标的风险权重进行分析评价[10]。
3.1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层次排序分析
由向量Ui中各个元素的取值可得,在供应链信用风险的因素中,企业基本状况、供应链发展状况、供应链关系、次生操作风险、核心企业状况的相对重要性分别为0.389 3、0.178 2、0.165 2、0.089 0、0.178 2。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融资企业的基本状况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中仍然是最重要的 , 在供应链金融中融资企业一般为中小企业 , 虽然在财务状况 、 信用评级等方面不够理想 , 银行可以放低标准 , 但企业的这些基本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融资企业现在的发展状况 , 这对于评估信用风险来说仍是最重要的 。 供应链发展状况和核心企业状况并列排在第二位,对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时, 供应链发展前景、市场地位等也会直接影响到信用风险,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供应链条的市场地位高自然会大大降低其违约的概率。同样一个供应链条中有一个实力强大,信用度高的核心企业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供应链关系衡量的是合作企业的稳定性,有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分销商的一条供应链可以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督和控制资金的使用,督促其公司业务的开展和贷款的偿还。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操作环节众多,因此由此产生的操作风险也不容忽视,但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却依然赶不上企业基本状况、供应链发展状况等。
3.2方案层对目标层的层次排序分析
根据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的各指标的权重Bij对所有方案层指标进行层次总排序,取层次排序中的前十名分别为融资企业盈利能力(0.152 6)、融资企业 营运能力 (0.124 7)、核心企业 信用等级 (0.118 8)、供应链的关系质量(0.103 3)、核心企业行业排名(0.059 4)、融资企业偿债能力(0.056)、融资企业信用状况(0.056)、内部欺诈(0.046 6)、最终产品的顾客满意度(0.046 0)。
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融资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营运能力仍然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利润是有关各方普遍关心的中心问题。它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资金的来源,也是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财务比率,这种效率主要体现在公司各项资产的周转率上,这种资产管理效率的作用面对增值目标的实现会产生基础性影响。一个不能盈利,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的企业很快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行业排名分别排在第三和第五的位置。供应链金融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交易,使银行在评估贷款时由关注静态的财务数据转向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动态跟踪,这样交易对手的资质在评估中就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银行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有一套完整的系统,与信用优良的核心企业进行合作会提高自身的信用。行业排名则反映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实力, 在一条联系紧密的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核心企业实力强大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强,这种能力通过合作贸易的方式同样会传导至其上下企业,从而降低上下游企业的信用风险。
供应链的关系质量指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双方合作的满意度,企业合作过程中合作的频率和持久度都可以通过满意度间接体现出来,尽管核心企业信用等级高,行业排名靠前,如果双方合作的满意度不高, 合作就不会长久,那核心企业就无法完成对融资企业信用状况的支撑,所以在评估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时,要充分考虑双方合作关系的质量。
内部欺诈属于次生操作风险,供应链金融中的次生操作风险众多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信用风险中,次生操作风险所占的比重却不大,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内部人员或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所进行的主观的、故意的欺诈行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用风险。这使得在评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时同样需要考察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素质,谨防内部欺诈的发生。
最终产品的顾客满意度衡量的是整条供应链的市场认可度,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组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这条网络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市场或者说是消费者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供应链层次论文】推荐阅读:
跨境供应链论文05-14
钢铁供应链论文08-28
供应链整合平台论文07-20
逆向供应链管理论文05-29
动态供应链管理论文08-02
供应链协调机制论文08-30
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07-08
供应链单链协同信息论文10-03
公司财务报告供应链论文05-19
ERP系统供应链金融论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