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2024-08-02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精选12篇)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篇1

当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要求水准也不断上升。尤其在高校,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下,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是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摆在了空前高度,在积极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对高校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有更明确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进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摸索出加强和改善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新途径,并同时把教育创新与加强师德建设联系起来,采用有效手段,切实提升当前高校师德建设水平,是当前思政工作研究探讨的重要题目,也是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加强教师道德建设,高校尤为突出。

新时期新形势的感召下,调动社会一切可能性资源,全力加强教师师德教育,以带动整体校风校貌,从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繁荣,已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高校教育中,尤为凸显。由于网络时代的来临,新兴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都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各种挑战和要求。加上许多大学新教师都是“70后”甚至“80后”,教师本身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深刻,思想观念更加开放,而大学时期是人生价值观重要确立时期,大学教师担负着重要的德育责任,影响着学生一时期乃至一生的思想状况,因而高校教师群体成为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德育科目部分以及增强各科目教师德育能力培养都应成为当前紧迫解决的问题。

二、教育理念变革中的高校师德建设研究方法

(一)不断加强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领导。

采取有效手段,开创新方式积极利用载体引导和理论宣传调动起高校师生全员参与的文化道德建设积极性。

以学习落实2011年底国家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契机,组织动员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各种活动,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列入理论学习的必修日程,形成统一领导、协调一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体系建设新格局。积极通过高校常规进行的年度“师德标兵”评比、年度“三育人”评比等各种活动来调动起全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宣传积极性。形成校园文化宣传的一个特色,迅速掀起组织、学习、评比的热潮。同时,要建立完善有关教师师德考核、课程德育考核的相关机制。比如有关的管理机制、奖励机制、评比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定期开展活动,鼓励高校领导以及校内师生乃至社会各方面人士来定期对教师师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各高校人事部门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一种新的教职工绩效考评体系,其中德育部分应做充分考虑,真正建立起激发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教育的积极性。从实质上促进教师进行自我丰富、自我学习,从而更好地在思想上教育广大学生。

(二)加强对高校教师工作规律的探索,摸索出适合高校教师德育发展的途径,通过科学管理使高校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增强。

1、深入基层,在广大高校教师队伍中采集一手资料,了解当前教师德育工作状况,了解当前阻碍教师师德教育开展的主要症结所在。

2、归纳总结,汇总资料,了解当前高校教师工作规律,摸索出适合高校教师德育教育发展的途径。

3、制定办法。制定师德规范和具体师德教育评价体系。作为改善和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办法。

制定师德规范和评价体系要体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要同时具有约束规范和激励导向的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当前一阶段影响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症结,进行疏导和理顺。在培养教师德育素质的同时,要对教师队伍进行道德准则和规范常识性教育,以及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以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热情和增强职业道德的提升。使教学相长更好地体现出来,达到师生共同理想的不断完善和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共同目标。

(三)充分调动校园宣传职能,努力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为人才塑造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紧抓组织领导、政策落实、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大力进行校园舆论氛围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充分调动校园宣传职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手段,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树典型、尊先进、推个人的浓厚氛围。

1、从建立和设计反映学校优良传统、校园文化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报、宣传画册以及各类相关纪念物品入手,树立起具有高校特色的品牌文化。

2、通过校园宣传栏、橱窗、广播、网站等各种媒体手段对校园文化进行宣传,对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教育,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不断熏陶师德教育。

3、着力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文化。使校园每一处景物,每一寸草木,都渗透、彰显着和谐共建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

(四)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发挥教育创新积极作用

一是热爱和安心教育事业,潜心钻研学问,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原则,以学生乐于接受的状态讲授专业知识,并积极发挥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创新理念,及时更新改进学习形式方法。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按照国家方针政策,积极及时地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三是严于律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通过实践和不断地学习,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培养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的步骤,逐步使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教师德行培养融为一体。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又要真正以制度规范来进行约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确立重要阶段,以增进高校教师师德教育为出发点,将教育创新理念与高校师德建设不断融合,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内容, 这使高校把“文化强校”作为了新时期重要举措。而师德建设又首当其冲, 本文试从教育理念的变革中探讨做好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出发, 摸索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试论高校师德建设, 刘俊平, 刘欣《教育与职业》2012年3期;

[2]、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熊贻军《南昌大学学报》2011年12月;

[3]、关于教师在教育创新中的几点建议, 郭火斌2012年2月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篇2

白鹰

内容提要:当前,各地高校正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学生思政教育;广大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在班级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教育”的管理理念,悉心探索班级的发展规律,努力取得了十分喜人的育人成效;本文试就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班级的建设理念、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班团活动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班级建设 管理理念 机制方法 形式内容 创新实践

班级是高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和基本育人单位;是大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集体和基础平台;班级的日常管理者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坚持科学的育人观,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加强班委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全面建设,加强学生骨干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团队组织作用;对班级工作实施全面管理、指导和服务。

目前,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的班级建设和管理问题,已受到广大学生思政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笔者结合高校学生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践,对这一课题作以思考与探讨。

一.坚持育人为本,创新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与体制 1.确立整合班级全体骨干力量的队伍建设新理念 以班级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整合凝聚全班学生干部队伍,努力发挥学生骨干在班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培养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素质等,既是高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原则。

高校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其中既有班委会、团支部的组成人员;也有班、团小组组长和学生宿舍的寝室长;还包括有班内一部分在学校或院(系)等学生组织(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楼寓管理组织等)任职的干部。这些学生干部虽然职务不同,但都属该班学生干部中的一员,都是学生群体里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将他们纳入该班的全体学生干部序列实行统一管理和原则指导。

譬如可以实施学生干部任职情况通报制:即班主任对各类学生干部的任职岗位和职务变动情况在班内作适时的通报。建立班级全体学生干部例会制:由班主任定期召集全体学生干部会议,通报班级重大事项,部署班级重点工作;举办学生干部学习会,加强对全体骨干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学生干部交叉任职制:即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干部实行不同层次之间的职务交叉兼任。目的是既让校、系学生干部及时了解、支持和参与班级的工作,促使其更好地联系群众,在班级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又使全班学生及时了解校、系干部的任职情况,便于大家配合支持他们的工作;同时让参加例会的班团小组组长、寝室长,及时得到班主任、班委会、团支部的工作指导与支持,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促进组、室工作的开展。其结果是有利于班主任加强对全体学生干部的考察培养,以便 做到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全面、客观、公正地做好学生党建和各类评优、推优等工作。实践中,这些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均颇具实效,对于充分提升高校班级全体学生干部的能力与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团结、带领全班学生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不断增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2.建立健全班团小组基础组织的班级管理新体制

高校班级不仅建有班委会和团支部,而且应健全其基础组织——班小组和团小组,这既是进一步完善班团组织建设的基本管理体制,也是夯实班团工作基础的重要措施。

班、团小组是班团组织系统中最小的基础单位。一个班级的班团小组是否健全,是否团结和谐,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反映了班级的整体建设成效和管理水平。实践证明:班级建立班、团小组,有利于划小班级的基本管理单位,健全组织系统,夯实育人基础;有利于增强小组成员的团组归属感与团队荣誉感;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各类竞赛型系列的班团活动,促进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全面加强高校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

组建班、团小组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委会、团支部集体决定。班、团的组别名称可分设,而组成人员及主要负责人可以合二为一。班级一般可设4-6个小组;每组以8-10人为宜。分组时,一般应兼顾男女生比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住宿生与走读生等诸多因素的相对平衡;同寝室的成员一般适宜划在同一小组,其他方面的因素可作为调节考虑。科学、合理、公平分组的积极意义是:班、团小组在组建 时就让各组的人员素质相对平衡,即有目的的使各小组一开始就尽量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今后班级工作和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坚持德育为先,创新班级学生思政工作的机制与方法

传统的学生思政工作偏重于教育灌输、纪律约束的方式,而面对当代的大学生,传统工作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怎样才能‚坚持德育为先,创新学生思政工作的机制‛;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班集体中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摆正民主与集中,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相互关系‛;怎样促使大学生努力实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基本育人目标‛等等,已成了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和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班级管理的能效和水平,就应在启迪、引导学生的民主意识,维护学生的民主权利方面;在建立、拓展学生的民主管理渠道,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得到正确的运用方面;在创新、激活班级思政工作机制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创新高校班级思政工作机制,应该找准符合高校班级实际的切入点。比如针对现在大学生竞争、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就可选择‚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个体民主参与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作为思政工作的切入点。

激活高校班级思政工作机制,需要确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并作为班级各项工作的突破口,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民主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公平‛即要求机会均等,班主任对全体学生应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给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以公平、均等的机会;‚公正‛即要求教育者做到时时、事事出于公心,办事公道、说话公正、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公开‛即要求班级实行班务公开和团务公开,使得全体学生在公开的班务、团务中,及时地最大限度地获得知情权,行使参与权,以全面履行一个大学生和青年团员的基本民主权利。

完善高校班级思政工作机制,要求广大的高校思政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班级的建设中充分发扬民主,积极推行班务、团务公开,建立健全班团工作定期研究、通报、公示、公告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如可实行‚班级工作周点评‛制,即由班主任或班级主要负责人,每周以召开全班短会的形式,及时通报与点评班级一周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有关事项;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等。这种点评式的班级短会,往往以其‚重点突出、鲜活生动、及时公开、扬优抑劣‛的特色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建立‚班级工作月公告‛制。即由班委会、团支部将每个月的班级主要工作(活动)的安排在月初用书面形式进行公布。‚月公告‛制度既可强化班级工作的计划性,并起到告示全班、动员全体的作用;还具有强化民主监督,促进班级工作目标的实现与完成;以及提升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提高班、团组织威信等诸多效能。

开设‚班级工作公告栏‛。‚公告栏‛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园地,是班团工作的信息窗口,是班务、团务公开的公示载体。‚公告栏‛可将班级需要公示、公告的重要事项予以及时的公布,诸如学期考试成绩优秀榜、课堂考勤纪律汇总表、班级月工作(活动)安排表、班级(小组)各项竞赛活动评比榜、寝室卫生评比榜、各类评优公示榜、班费使用情况通报等等。在深化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科学实践中,坚持探索和运用‚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必将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民主管理渠道,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群体关心班级建设,参与班级管理,维护班级形象与荣誉,促进大家团结协力地创建文明、和谐的高校班集体。

三.坚持素质教育,创新班级班团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和管理必须拓展思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通过开展各类班团活动,坚持和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千方百计做好‚育人‛这篇大文章。

班主任在指导班级开展班团活动时,要根据学校、院(系)的学生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阶段性工作部署,结合班级实际,提出班级学期(月度)班团活动的指导性意见;悉心提炼班团活动主题和意义;丰富创新班团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班团活动应该集思想性、新颖性、品位性、实效性为一体;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努力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有特色与新意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中。

班级开展班团活动需具有整体性、阶段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的特性。整体性即指班级班团活动的计划制定及方案设计,既要按照学校、院(系)的总体规划(计划)的意见要求,又要符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整体布局要科学、合理。

阶段性是指班团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应符合各个时间段的客观要求,即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按照各个班级所处的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作出相宜的安排。系列性是指班团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须突出系统性和主题性。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充分挖掘活动内涵、提炼主题意义,创新设计系统的、特色鲜明的班团活动主题系列,注重活动的品位和实效,努力打造班级主题活动的品牌体系。

多样性包含了班团活动应在形式、内容、方法、时空、举办组织等方面体现多样化和创新性。比如在形式上,既有思政教育型的系列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又有知识技能型的各种知识、技能系列竞赛活动;还可举办文体活动型的各类文娱、体育系列比赛活动等。在内容上,可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思想性教育主题予以系统安排;也可将文明礼仪、爱心奉献、形象塑造、人际交往等素养性美育内容作为必要补充等。同时,班团活动的设计还应符合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激励性等方面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班团活动通常以班级内部举办为主;有些活动也可跨班、跨系的联合举办;或者可邀请部分班外的师生共同参与,以进一步加强班际联谊、交流互补、开阔视野、扩大影响。通过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能够引导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勤奋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有效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

学生是班团活动的主体,通过经常性的班团活动,能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实践体验和锻炼,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各种素质和技能;班团小组是班团活动的基础组织和中坚力量,要注重发挥班团小组承上启下的团队核心作用和竞赛激励作用;班团负责人既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应而要努力发挥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

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班级的班团活动工作,在活动计划制定、方案确定、过程参与、成效点评等方面予以精心指导,并且通过悉心探索班团活动的内在规律,总结提炼班团活动的实践经验,培育创建有特色、有影响、有活力、广受大学生喜爱与欢迎的校园班级文化。

当前,各地高校正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思政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我们要在深化班级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素质教育‛,探索高校班级的发展规律,创新高校班级的管理理念;以丰硕的理论成果和显著的育人成效,努力开创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 浩.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2.喻芒清.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 , 2005

3.华长慧.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集[C].宁波出版社,2001.8

分析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 篇3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高校教育;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083-02

1 前言

在我国高校事业全面发展的今天,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实用性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也是非常严格的,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教学理念中的重理论、轻实践意识的指导,则无法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这对于后期的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与高校就业率的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及时进行创新教育理念的更新,以便于更好地指导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信息化的推进极大拓宽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在这种环境下如果高校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学管理上的改进,必然会影响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不断加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改进,这样才是增强本校学生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教学理念与技术上的创新所能带来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在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下,适当进行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当前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可以看出,教学管理效果较好的高校其培育出来的学生也是适应能力与专业技能都比较强的,极易受到各大企业的青睐;对于那些就业率一直不太好的高校而言,必定是自身管理或者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偏差,由此可见全面推进学校的创新教育理念是有其必然性的。并且可以适当拓宽学校自身依靠教师管理的单一局面,不断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也是切实可行的。

3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不足

管理意识上的不足 这种意识上的缺失是长期遗留下的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教研团队来说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与此同时,束缚性较强的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改进对于高校管理的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影响,并且对缓和师生关系与日常管理政策的有效执行也有一定的干扰。

没有全面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发展背景下,学生与教师都将文化素养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很快适应角色的调整,无法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从就业角度来说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缺失的一种表现。

管理停留在表面,其方法也存在些许不足 目前的高校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度来进行约束的,因而在管理方式上略显不足,并且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依然是管理的主体,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展示和组织管理能力发挥都是有较大限制的。当代大学生需要从全方位得到发展,对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是有影响的。

管理团队质量低下 许多高校对于教育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甚至认为教育管理工作只需要做好表面功夫就行。教育管理是一项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和政治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然而现在高校中的教育管理者大都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进行管理理论研究,而且缺乏教育管理新理念,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管理很难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同时,落后的教育管理也会阻碍教师和学生素质的提升,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会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下降,还会导致学校的名誉受损,毕业生就业率也会下降[1]。

4 加强高校管理创新教育理念的策略

不断加强创新教育意识的提升 意识对于人们行为活动的指导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如果应用得当,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教育的管理必须要进行系统性的改进,这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研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为学生自我管理与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对于教学与管理的评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并且鼓励师生进行参与,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意见的提出进行综合改进,这样对于师生的共同进步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较强的作用。

对高校教育管理经营理念进行创新 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完善,但同时也加重了高等教育产业经营的负担,虽然国家每年都在增加教育办学资金,但这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还是有巨大缺口。因此,创新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经营理念迫在眉睫,应建立并优化高等教育产业运行机制,使经营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合理;在办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办学效益为主要目的,将重点放在加强成本管理上来;还要加强并扩展社会融资,建立面向全社会的自主办学机制,从而凭借自身良好的储备优化办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维护高校可持续发展[2]。

制度的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 制度是确保高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前提,但是其制定的初衷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言行举止的文明化,这对于每个学校来说都是如此。但是在当前信息化的影响下,学生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和个性的张扬的需求都是比较高的,因此单一依靠校园制度进行约束是不可行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通过责权的分散来实现,通过院、系、班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权力的下放,可以帮助管理更加有效进行。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机构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校园管理的民主化[3]。

高校教育管理内容上的创新 这种内容上的创新可以通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与创性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来实现。摆脱文化教育为主的单一教学管理方式,重点进行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其必要性的。社会各界对于人才衡量的标准不仅停留在专业技能上,同时也表现在与人沟通及协作能力的考核上,因此将这种素质教育与高校的文化教育共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及道德素养的人才在后期的社会实践中,会逐渐形成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通过相关考核形式的转变与成绩考核比例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新颖的构思进行实践,这些在实践中是可以实现的,与此同时还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团队的改进 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并且具有一定职权的优质队伍可以极大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可以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依据各专业的教学特点进行区别化的教育管理方式的革新,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4]。也可以通过与管理效果较好的高校的交流,不断学习,吸取相应的经验进行自身的改进,这也是非常可行的,但是也需要把握好本校的实情来开展。

5 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需求也是时刻在发生变化的,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学校自身的创新教育意识及措施,从而确保高校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不足必须进行改进,并且适当进行自我改进和学习也是有必要的,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把握,坚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优质人才才是各大高校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刚.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建构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12(15):35-36.

[2]杨英.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

2014(15):98-99.

[3]范全欢.如何解决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3):27-28.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篇4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高校治理,教育理念

梳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 世界著名大学之所以发展成为一流院校, 都得益于有一个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战略和规划。高等教育的学术话语和时间领域有着较强的“再脉络化”和“被动塑造”的特性。再脉络化是指教育的话语几乎都是其他社会或学术场域的话语冲击、借用或推移;而被动塑造是指民族国家或市场作为教育体系的主要资本自主者, 民族国家或市场所遭逢的经济冲击和全球意识形态, 也就成为不同教育变革的基调。[1]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背景下高校理念创新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取得突飞猛进的今天, 有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话题愈来愈赢得中国学者的关注, 特别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的颁布实施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确立后, 我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系列的研究热潮。高等教育强国引领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它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自觉选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有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管理制度、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而如何由人力资源大国升级为人力资源强国, 其涉及的共性根源在于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育理念不是一个孤立的哲学概念, 包含了应然与实然两个范畴, 需要从理想、信念与实践三个维度予以把握, 它是特定的理念主体关于如何发展教育或如何办学的一种理性认识, 同时也经受着教育实践的检验。因此, 对于高等教育理念来说存在着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 二是大学层面的教育理念, 即大学理念。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全面且高度凝练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本质与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反映着一个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与信念。大学教育理念则主要指关于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思想、观念和信仰。《教育规划纲要》作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回答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何种定位、建立怎样的高等教育生态、大学在社会进步中扮演哪种角色、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基本思路等几个基本问题, 为国家的各级各类院校的办学理念提供指示性引导。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创造的科技成果以及社会服务能够基本独立解决本国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创新高等教育理念更非一蹴而就。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孕育着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动力, 在这个重大建设任务中需要以前瞻性眼光从全局高度予以把握, 依靠高等院校理念的特色性和针对性来达成, 实现重点发展、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方略,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这既是高校新一轮发展的时代契机, 也是每一所中国大学应该肩负的历史重任。

2 高等教育理念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博弈

作为人类知识守护和创新的重要基地, 大学历经历史沉浮, 经受住了吞没一切的时间的考验。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经历了由取道日本、欧美到借鉴苏联, 再到模仿美国的变迁过程。从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可以看出, 大学教育理念与其自身发展定位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适变化, 并以强制性理念变迁与自主性理念变迁两种不同的方式演进。这既是大学历史文化发展的沉淀, 又是不断创新、发展个性的结果。布鲁贝克曾对高等教育哲学有过精辟论述:“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 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 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2]两种教育哲学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高等教育在受到政治决策和影响的同时, 也具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和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 高等教育虽然在本质上偏爱于价值自由的认识论教育哲学, 现实却更有利于政治论。当然, 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 在实践过程中它无法按哲学家规定的意见或建议去设计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

教育理念是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大学的发展是大学的外部环境与自身内在诉求互动的结果。当一种新的观念和法则在倡导和推行时, 一些蕴含在大学内核的本质特征诸如探寻知识真谛、保有学术自由、追求理想信念等精神质地仍会随着历史跳动的音符息息不止, 稳定与创新构成了高等教育核心理念既矛盾又同一的生命特真。因此,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与现实中整合一条发展之路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从战略目标出发实现理念的突破和跨越

我国现阶段有关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个目标达成的主要标志有两个, 一是中国高校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未来将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人才, 对社会经济文化观念起着引领作用;二是大学对外国学生的吸引程度, 世界上诸多国家的学生愿意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 让世界范围内的大学能够看到中国院校的实力, 吸引各方人才、兼容各种思想。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 既是知识的创造者、文化的传播者、新思想的聚集地, 同时也是知识经济和科技生产的孵化器和发动机。因此, 要认真分析高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及时代要求, 以现实为依据, 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战略发展的教育理念。

2.2 以学术属性构建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

大学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形态, 具有教育性、学术性和专门性, 其三项基本功能是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作为一流大学而言, 除却遵循一种文化的、知识的学术自主逻辑, 还应该要具有一项引领的功能, 即在科学与技术方面以及社会进步方面起到导向作用, 实现政治、市场和教育的协调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 中国的大学更多地是肩负着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 而在未来, 那些一流大学理所当然地肩负起引领中华崛起的历史责任, 做到社会服务上的学术性与引领性并重, 实现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同时又要遵循市场规律, 体现国家意志, 设法找到协调各种立场的途径与方法, 保持学术性与政治学的平衡, 探索未知, 养成新人, 引领社会。

2.3 基于文化自觉拓展国际视野

任何类型的大学基本上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各种教育理念首先是解决当前教育实际问题的工具, 某个时代有某种教育理念是那时社会上的种种需要所诱发的, 至于这种理念在实际上是否发生效果, 其效果的大小如何, 又各受其环境的种种限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才”的国际化, 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世界一流大学有一共同的经验是崇尚开放办学、自觉将大学最高权益契合于国家最高利益, 在创新本土特色的同时坚持国际化, 自觉地将国家的发展及其国际地位当作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从而在实践中生长出自己独特的大学理念。所以, 我国高等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观念更新和制度借鉴,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加强国际学术互动, 促进教育思想的多元融合;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确立全方位的“开放式教育”理念, 不断拓宽联合办学渠道, 在合作中参与国际教育事务, 实现多种文化的整合与互动, 提高了我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地位。

3 高等教育理念在变革中的创新

理念创新是改革的先导, 高等院校在决策中的作用是如何帮助我们判断信息剧增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同时能够在社会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结构和模式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为寻求精神的发展提供指南。正如高等教育的界限埋嵌在历史发展中一样, 在中国传统的学识世界中, 无论是从高等院校的结构还是从认识论的倾向性来看, 都是更灵活、更易改变的, 并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环境、政治制度以及发展趋势严格地割裂开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理念则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某种认识、主张或信仰。然教育又不仅仅局限于培养人这一方面,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内部治理与外部关系等等都涉及着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发展较晚, 但高等教育理念的存在却由来已久。中国高校在变革中不能独立或超脱于社会之中, 窥其发展亦可以看出大学从未想放弃它在道德、政治和精神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而是能有机地融合在它的生存环境之中。诚如梅贻琦先生所言:“今日之大学教育, 骤视之, 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 然若加以深察, 则可知今日大学之种种措施, 始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3]理念的演变不能割裂历史的联系, 德国崇尚科研和美国的社会服务理念等都是从各国的办学理念中凝练出来的, 故教育理念只有经历从理想或信念到实践的过程框架的才是行之有效的。因此, 对于高等教育理念创新而言, 就是要认真地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准确客观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 进而提出各种教育理念。

目前,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全面加速转型期, 迫切需要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这必然要求高等院校主动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 突出个性与特色, 形成百舸争流、百家争鸣、充满活力的大学格局。那么, 高等院校应如何创新教育理念以适应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考虑:

3.1 高校学校教育理念的创新路径

教育理念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育理念创新必须以教育实践为基础, 尊重教育事实。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维度看《教育规划纲要》, 我们仍会发现纲要中那些从基本概念出发提出的教育理念, 如大学是什么、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 同时还基于未来的角度而创造性地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未来中国大学一是必须立足于创新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核心理念, 创造良好独特的人文环境, 成就一批相当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大学、学科与大师;二是形成教育生态和谐、结构层次类型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造就各领域、各行业的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文明贡献率、学术生产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能基本独立解决本国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2 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高校发展既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一般外在规律, 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大学理念是大学对自身本质与功能、大学管理运作方式及其效率、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真理性、规律性认识。中国的发展理念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战略转变, 它内在要求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提高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高等教育平衡稳定的发展。当然, 任何教育理念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现有的研究成果凝聚着众人的教育实践经验和主观创造, 她需要一代代学者共同努力和坚守。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 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 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的生命的, 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4]

3.3 高等教育教育理念的制度保障

我们在学习理念的同时, 要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来推行。制度是通过责任、权利、利益来规范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 它建立在某一种理念基础之上, 是一定思想、观念和理念的反映, 也是理念转变为实践的载体。而理念本身是形式化的哲学概念, 如何将形式化的理念塑造为稳定性制度, 再从规范性的制度升华为实质性行为是高校治理的关键所在。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必须先要建设一流的现代大学制度, 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为要旨。现代大学制度是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的共同追求, 是办好大学的一种必然的制度选择和制度设计。因此,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仅靠大学一己之力是承担不起的, 大学制度变革必须建立在宏观社会环境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之上。宏观上, 表现在对高校的管理去行政化, 扩大高校自主权限。微观上, 高校内部需要明确党政职责, 明定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组织系统、各部门职责与权限, 建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应有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慧兰.全球化话语与教育[J].北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4)

[2][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 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1, 13.

[3]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 69.

儒家人文理念与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5

摘要:在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主要指本于人的道德理性而建立的人生信念、价值准则和伦理规范等。人文教化是传统儒学的核心精神。传统儒家成人之道的教育理念,经典教育、礼乐教化等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儒家;人文;人文教育;成人之道

在汉语中,“大学”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尽管现代大学的理念和建制主要来源于西方的“universi-ty”,而非传统儒家的“大学之道”。与现代社会教育的知识技能化相比较,传统儒学的教育理念最富于人文精神。先秦儒家提出的“大学之道”实际是为了落实儒家的人文理想①。在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大学理念,实际上并未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就无法从本民族的文化生命中汲取营养。所以,理解儒学的人文精神,或许能为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寻找到启示性的智慧。易言之,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为现代大学“正名”的作用。

一、儒家人文理念的核心

今天,多数学者在使用“人文”一词时,基本以西语的“humanism”为文化背景。然而,“人文”一词却并非是舶来品,其在中国历史上起源颇早,且意义重要。《周易贲彖辞》提出了“人文”的说法:“刚柔交错②,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即自然界的规律、标准,《程传》:“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迁改也。[1]808”刚柔即阴阳也,《易》以阴阳之道推理天地万物之规律,所以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明白自然界的规律,可以知道天象、节气等变化。《程传》:“人文,人理之伦序[1]808。”所谓人文,即本于道德理性之觉醒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价值规范。“文明以止”,“止”应为“依止”义,当联系“止”《礼记大学》“止于至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来理解。由此道德理性觉醒而建立起来的价值规范是人类社会必须遵从的,所以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明白了人伦之道,就可以用来推行社会教化,从而实现“天下化成”的理想。可见,在传统儒家的思想视域之中,“人文”即“人理”,其核心就在于人之作为人的生命意义、价值规范和伦理要求等等。人文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做人的教育。

二、儒家对人文理念的践行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人文教育,缘于其对人生命之独特性的理解。“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孔子所开创的仁学,其核心即在成人之道。《论语宪问》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此处所谓成人,显然非生理意义上的成人,而是说在人格上相对完善的人。人皆有天生各异的资质和禀赋,或聪慧(知),或性情淡薄(不欲),或胆气过人(勇),或多才多艺(艺),只要在此基础上,经过礼乐的教化,自然各有所成就。而礼乐教化的核心,就是成人的教育。《礼记坊记》所谓:“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因任人天生的性情而导之完成其人格,此是礼乐教化的根本精神。在传统儒家看来,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不同,物的存在则都是现成性的定在,而人的存在则是有待于去完成的存在。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人的存在永远是“去存在”[2]。而这种“去存在”,若无人文的教养,则必然是沉沦在世的。所以儒家特别重视“学”。孔子对学生最高的评价不是其他,而是“好学”,子不敢以仁圣自居,但对“好学”却当仁不让。《论语》开篇即以一个“学”字压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对此“学”的理解存在颇多分歧,例如,学的目的是什么?学的内容是什么?这自然决定了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其实这些内容在《论语》中自有答案。首先,儒家之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孔子经常教育学生说“志于道”,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述个人的人生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朱子解:志于学即志于道,即大学之道也[3]。从根本来说,即是以大学之道来作为人生的志向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其实作为做人的教育,最为根本的就在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所谓人生观,并非是一种设计人生的技术性知识,而是就一个人来说,启发个人的生命自觉,从而让其自己从切身的生命体验和具体的人生境遇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准则,找到自己的人生信念。这样才是成人的最核心之处。至于学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实现此人生之道的具体方式。《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由夫子教的内容,当然即能知道学生学的内容。文、行、忠、信,文,即诗书六艺之文,简单说就是当时的经典教育,由经典教育而明白道理;行,即礼仪教育,有礼仪教育而知道如何行事;忠信则是德性教育,开启人的精神生活和人格世界。这也就是“学以至成人”的`基本方式。儒家虽强调人文精神,但绝非不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相反,在人文素养扎实的前提下,知识技能教育反而是很受重视。因为在儒家看来,若无人文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则不能受其成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孔子说:“君子不器。”这是《论语》中最短的一章,但是却最具有分量。器者,器皿也,此处引申义为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义为“君子不能局限于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学习”,或换句话说“君子不能做一个工具”。在职业分工以后,人们必然有各自的职业和社会分工,这是一个现实的人生境遇。但是,各种专业性的知识技能本身只具有工具性,无所谓目的性。人之为人,成就其生命本身才是目的。“君子不器”的核心精神是“人必须先成为人,然后才能成为某种人”。[4]若因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忘记人的生命本身,即会导致生命的物化。

三、儒家人文理念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市场导向的社会大环境中,人文教育本身被缩减了生存空间。因为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不同,知识技能教育可以很快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人文教育的效果则更加隐形,故而市场经济导致的短视则很难正视其意义。因此,就整个时代大环境来说,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体制,都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然而,随着市场导向性社会的变革,单纯教育知识技能化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整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如此,在当代高校,人文教育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概括起来,最为集中的问题恐怕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往往模糊了人文教育的内涵,没有抓住人文教育的核心。如前所言,人文教育的根本乃是做人的教育,乃是人生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然而,很多高校却常常以文艺教育代替了人文教育。诚然,不能说文艺教育一定与人文教育矛盾,但是,诸如音乐、影视、绘画等等文艺形式之中,并非必然具备人文的内涵。其实人文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内涵,在有此内涵的基础上,人文教育才需要更丰富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往往存在的问题就是人文教育本身的知识理论化。

如前所说,人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形成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个人的生命自觉,从而形成其人生信念和安顿生命的价值理念。在这方面,单纯的的知识理论教育是不够的。人文教育应该重视情感的感染,重视个体性。而传统儒学的人文理念则恰好可以弥补这些问题,能够启发新的人文教育思路。从教育理念上说,儒家的人文理念对今天高校的人文教育具有观念上的启发作用。其一,儒家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抓住了人文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做人的教育不息是启发性和文化养成性的,而非是一套宏大叙事的理论。人文精神的养成,必须建立于对人之生命特性及其现实人生深刻洞见基础之上。在这方面,传统儒学可以提供给当代人文教育很多的思想资源。其二,儒家的人文教育理念,合理地定位了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关系。强调以人文教育为本,以知识技能教育为末。本和末本指树根和树梢,对于树木而言,本和末虽有区别,但两者属于同一生命体。

本末关系超越了非此即彼或谁主谁辅的思维定式,按着人文与知识各自在人类生活中本有的地位而安排之。人文教育是知识技能的根,根扎得深,文明之树才能健康,才能枝繁叶茂。而仅仅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则是短视的,甚至是饮鸩止渴。从人文教育的方法来说,传统儒家的人文教育也具有重要经验。第一,增加儒学经典教育的比重,以经典教育推动人文教育。所谓“经所以载道”,经典乃是儒家人文化成之道的文化载体,所以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最直接的形式。儒家的经典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例如经典教育的顺序、经典诠释的方法原则,等等。而经典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人文教育。朱子教育学生说:“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5]经典教育即是做人的教育。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对传统人文经典存在颇多偏见,其实这是不对的,孔子说过:“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任何人都不是抽象存在的,必然存在于具体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不从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从而安顿自己的人生信念,这本身就容易导向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高校课程设置之中,应该适度增加儒家经典的相关课程。并且,在课程讲授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从合理选择的基础上看,应创造性地恢复传统的礼乐教育。中国古代有着礼乐之邦的美誉。然而今天国人的礼仪素养却经常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中断了本民族的文化教养以后,人们甚至常常误把粗野当成了率真。其实这是值得反思的。传统的礼乐教育从形式上说,是一种行为教育,或说生活教育,是给人提供一种普遍的、人文化的生活样式。

传统的礼仪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于人生命的全部历程,例如传统待人接物之礼,起居饮食之礼,冠、婚、丧、祭之礼等等。在礼宜乐和的生活环境中,人“日善徙远罪而不自知”。因此,礼乐教育能够跨越语言文字的局限,以更具体、更实践化的形式来推进人文教育。礼乐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可以有多种形式,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例如,礼乐教育的课程可以与学生社团合作,这样就不受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场所。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教育的成败,决定民族的未来。人文素养与专业性的知识技能,是人才必不可少的两方面。但两者绝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对于成就人才而言,人文教育具有不可争议的基础性。人文教化作为儒学的核心宗旨,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模式,传统儒学为人文教育进行了系统地设计。随着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回归,从官方到民间,对传统儒学越来越重视。深入探究传统儒学的人文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有助于推进当代高校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2.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4.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0.

[5]黎敬德.朱子语类(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2.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 管理干部队伍 工作理念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李秀英(1967- ),女,河南新乡人,江苏工业学院组织人事处,主要从事高校干部人事管理与研究。(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048-02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深刻理解建设和谐校园的内涵,充分认识管理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重塑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高校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构成校园的各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前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化中的统一。

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实现学科建设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逻辑起点和归属,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2.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各尽其能就是要激发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得其所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在各尽其能的基础上实现各享其成;和谐相处就是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坚持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建设和谐校园要求必须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和办学的各个领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使命感和归属感。

3.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剧增,高校内部各种矛盾冲突复杂多变。高校的发展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只有发展高校才能适应时代特点,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社会对高校的需要;只有发展才能增强高校的竞争力,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只有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的根本利益,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好凝聚人心。和谐的校园必然是发展的学校。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面对时代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通过不断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来不断推动发展。因此,和谐的校园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学校。

二、管理干部队伍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管理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1.管理干部在协调外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高校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推向了中心,高校承担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教育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改变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引起了高等教育市场份额的竞争、高层次人才的争夺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这使得高校既面对着来自外部环境带来的资源与机遇,又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是应对这充满机遇、资源丰富、风险巨大、危机四伏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主题,更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凝聚各种力量,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推进学校发展,促进校园和谐。

2.管理干部在营造内部环境中的关键作用。高校内部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学生来源的多元化和学科建设的更多交叉整合,需要高校提供比以往数量更大、质量更高的管理服务。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校组织在生存和发展机制上要更多体现自主性、竞争性,并要遵循市场规律。高校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复杂,技术也更加专业。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管理干部要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牢固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把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实现人与人、人与学校事业、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和谐统一,办学各要素和各系统的和谐统一。把握大学系统自身的协调有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内部教育环境。

3.管理干部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特殊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以知识的传播与创造为主的工作特征,决定了现代高校管理本质上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渗透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成为高校管理的灵魂。知识管理是对来自学校内外的、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各类知识资源进行获取、挖掘、控制、整合和开发;是对众多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教职工群体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制定知识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保证对包括信息、知识、产权在内的知识资源进行创造、维护、发现、获取、过滤、转化和利用。高校管理的这一特点,区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事务管理,决定了高校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知识化的管理,高校管理干部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和献身精神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作用。

三、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的重塑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干部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影响干部作用的发挥、积极性的调动。新形势下重塑适应和谐校园需要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切入点。

1.以人为本,促进干部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谐校园的本质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目标,其价值归宿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管理干部是和谐校园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落实者;和谐校园各项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组织者。他们同时也在感受着和谐校园给予他们的尊重和需要的满足。管理干部队伍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验者、接受者,又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诠释者、传播者。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得到充分尊重,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他们在管理和服务中能否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对待师生的态度上起着心理暗示的作用,在对待师生的行为上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组织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高校干部队伍,在充分尊重和爱护干部的基础上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应用教育、激励等手段来丰富完善干部自身,引导干部转变管理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人才开发,促进干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高校组织把管理干部看做是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才开发的理念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干部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开发理念建设干部队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进行干部的教育培训。把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仅仅看做是一种成本投入,更多的是看做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不仅涉及工作范围的知识,还包括全方位知识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视野,不仅局限于干部培训系统,还要把它融入学校整体队伍建设的大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还是智力开发的过程、能力建设的过程、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以“人”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开发性学习。二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拓展管理干部的能力。高校组织既要强调管理干部在学校内部管理运行体系中的执行能力,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变一个决策中心为多个决策中心,通过设置明确而稳定的战略目标,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提供管理活动所需的资源,允许管理干部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调动和发挥管理干部的办学积极性,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使干部在战略的引导下主动工作。三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进行管理干部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多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多渠道的学习路径是高校管理干部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决定了高校组织要关心干部的职业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适应工作岗位,全面提高素质,挖掘内在潜力,有效发展自己,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这对于调动高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学校组织和干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3.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理念。高校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背景下,面对时代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要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快速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干部自身的学习,掌握高等教育、高校管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克服靠老办法、凭经验做事的习惯,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变化,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因此,高校组织要按照学习创新的理念建设干部队伍,鼓励干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创新的有效方式。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促使干部广泛吸收外界信息,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从中汲取自我更新的养料;促使干部从封闭、半封闭的办学习惯中解放出来,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和客户的需求,从中寻找自身的缺陷和差距,确定自我更新的方向和重点;促使干部引导校内良性竞争,参与校外良性竞争,在积极的良性竞争中学习他人的长处、避免他人的失败,最终超越竞争,获得成功;促使干部养成谦虚的作风和自我反思的习惯,审视自身的成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超越自我;促使干部不断提高学习力和竞争力,进而促使学校组织增强学习力和竞争力,实现干部和组织的持续创新、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证。

以人为本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人才开发促进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理念,既是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和规律的反映,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的具体体现。它们构成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途径和建设手段的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了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新理念的框架。相信这个框架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十个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

[2]左美云,许珂,陈禹,等.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

[3]张江山.领导观的重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领导科学,2006(10).

[4]吕绳振,朱立军.以人为本 创新机制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篇7

一、内化办学理念, 增强凝聚力, 是学院发展的根本前提

在6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 创办人以育才达人为己任,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实践经验, 形成了特色鲜明、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创办人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 “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成功校训, “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 “好的师资、好的设备、好的制度、好的管理、好的福利”的办学原则和“三三三制”的办学特色。这几个方面紧密相连, 相互贯通, 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内容丰富、观点鲜明, 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蕴含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对新时期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充分体现了创办人爱国家、爱教育的高尚情怀。学院十年来的快速、健康、科学的发展, 证明了创办人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教育思想的科学性。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创办人躬耕教育实践, 熟知教育特点, 善于思考, 勤于总结, 深谙高等教育规律, 在办学过程中践行了“真理尺度”, 才取得辉煌的办学成就。与此同时, 创办人在办学过程中, 敏锐洞悉社会的脉动, 掌握人力市场的需求动向, 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体现着办教育的“价值尺度”, 才能让学校和学生具有竞争力, 以卓越的办学成绩引领着民办教育的发展。学院在十年的发展实践中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了创办人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这种“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教育是立在精神上的, 而不是立在物质上的。”创办人的教育思想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需要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地去解读、丰富和发展, 使之成为学院发展中永具生命力的核心价值。

为此, 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强调要理解创办人的办学理念, 内化他的教育思想;要有高度的认同感, 义无反顾地把学院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安身立命的家园,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与学院共发展、共荣辱, 在推动学院发展中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对此, 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体会和践行。

一是要有担当的勇气, 有谋有为。创办人倡导的“没办法就是有办法, 有办法再想好办法”是对“担当”的深刻理解。存在主义认为人生必须选择, 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原初意义是要求人类敢于直面困难、正视挫折, 积极想办法, 人生最无奈的方式就是没有选择, 其实这本就是一种选择, 是一种没有自主性的选择。所以“没办法就是有办法”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同时, 创办人将其进行升华, 强调其办学理念的“品质”的内涵。人生面对问题不仅要勇于想办法, 而且要想出“好办法”。这就是强调一种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品质。创办人曾在不同的场合鼓励大家要有“企图心”, 并语重心长地说:“凡事开心, 并坚持到底, 绝不轻言放弃, 没有大成也有小成, 即使最后连小成也没有, 起码内心不会遗憾。”

二是要有责任心, 把职业当事业。我们对事业的执着不奢求有“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胸怀, 至少要有孟子的“慎独”、康德的“良心”, 前者即个人在单独生活工作中严格、警慎的规约自己, 后者的“良心”被解读为“在人之中的一个人内部法庭的意识”, 一个人有“良心”, 对康德来说意味着:他能够仔细地倾听内心法官的声音。我认为一个有“良心”的人, 能够“慎独”处世的人, 一定具有工作责任心, 会为热爱的事业孜孜以求。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然会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创办人曾说, “老板是以事业的态度做事, 所以成为老板;打工者是以谋生、职业的态度做事, 所以永远是打工者”。这才使大家进一步理解“职业即事业”这一观点的要义。打工者8小时以外休闲、娱乐, 事业者一直没有时间休息, 总是在筹划着事业的发展。试想我们一直以事业者的心态去“打工”, 用心工作, 努力学习, 在充实的工作中一定会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是要具有反思精神, 砥砺前行。反思对个体而言, 不仅是一种思考方式,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是痛苦的, 因为反思的对象, 不是别人, 正是自己———自己的家庭、集体、民族、国家。可以说, 一个谦虚自省的人, 才有可能进步, 一个具有反思气质的民族是社会发展的幸事。“失败反省自己”是创办人的深刻人生体悟, “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言传身教的信条, “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更是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人生主张。他们无一不在突出“反思”的生活方式。反思简言之就是检讨、“回头看”。个体正是在不断地反思中认识自我, 关注自我, 从而完善自我;集体的反思是对历史的总结, 对当下的拷问, 对未来的警示。这是创办人“反思”理念的内涵, 旨在号召大家发扬反思批判的精神, 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践行“创新”, 与时俱进, 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是创办人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可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本真价值。20世纪初,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他因此被视为“现代创新之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创新”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从字面上看, “创新”有“首次出现”“初始”“前所未有”之意。它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 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 主要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路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可见创办人将“创新”作为办学理念内涵之一, 是期许学院在传承和发展中革新, 观念、想法、做法永具前瞻性, 保证学院的永续卓越发展。那么在具体教育管理中如何践行创办人的“创新”思想?

首先, 创新是在“标准”“范式”之外, 另辟蹊径, 敢于想别人所未想, 走别人所未走过的路,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的创新主张值得我们思考, 他认为“人要积极向上, 要自创, 切忌人云亦云, 鹦鹉学舌, 陈言套语……讲究走自己的路”。诚如禅家名言“呵佛骂祖”, 要有“丈夫自有冲天志, 不向如来行处行”的勇气。创新是从旧的传统脉络中演化出崭新的风格、境界、智慧、见解, 要有价值意义关涉, 需要创新者有丰富的知识积淀、经验积累与理性思考。

其次, 要有问题意识, 要有面向问题研究、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和行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毛泽东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 哪里就有问题。”矛盾, 无时无刻不在。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问题世界。“问题意识”的增强, 是理性提升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说, 所谓工作, 就是不停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问题不可怕, 可怕的是未发现、不正视、不解决。

再次, 天道酬勤, 要持之以恒。“苟有恒, 何必三更眠五更起。”从当下做起, 才是对“创新”意蕴的深切洞悟。“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要有对研究事物锲而不舍的追求, 方能享受“创新”的顿悟, 获得创新成果, 形成自豪感, 树立自信心。

“创新”并不神秘, 就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创新”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发现发明, 而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效有力的工作行动。一次与学生深情有效的谈话、一堂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一项活动的高效组织都是“创新”。“创新”应涉及我们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应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思考。

三、实现“制度管理”和“制度精神”的交融, 升华“管理”内涵, 走向卓越管理

“制度管理”是创办人的办学原则, “特色管理”是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立校之基、强校之本。“特色管理”既是管理思想, 也是管理方法。“特色管理”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 管理要有特色, 追求特色的管理;另一方面, 通过管理出特色, 促进特色高校的创建和个性化的升华。学院自办学之初, 秉承创办人丰富的办学经验, 形成了切合学院发展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 所以学院才有形成“特色管理”的可能和前提。“特色管理”简言之就是“制度管理”和“制度精神”的有机结合和交融, 从而升华、丰富“管理”的内涵。

“制度管理”是创办人办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是他办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他曾讲:“本人在台湾办学之初, 由于缺乏管理经验, 致使早期的育达学校人事纷扰、行政失序、校务松弛,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在痛定思痛之余, 决心订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务管理办法。”正是有制度的保障, 创办人在台湾办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 创办人把“好的制度”和“好的管理”确定为办学的重要原则。学院建校伊始就秉承创办人的“制度管理”思想,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 编印了《章则汇编》, 强化了制度执行, 对推动校务工作有序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学院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 “制度管理”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但是,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制度是不断变化和创新的, 因此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可是, 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制度”, 因此, “制度”是动态的。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制度文化”, 其核心是“既重视制度管理, 又要重视按制度精神办事”, 达到严格管理与严而不苛的辩证统一。因此, 学院在管理实践中提出, “必须按制度办事……尤其是管理层应该学会按制度精神办事, 我们管理者不能用制度的具体规定, 来反对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这是对“制度管理”的超越, 要求管理者更具智慧, 在执行制度时要对制度有深刻的领悟, 使管理更加人性化, 倡导人文关怀。从“制度管理”到“按制度精神行事”不是一种简单的嬗变, 而是一种管理理论的升华, 使管理更加充满人性的光辉, 更具有民主性、人文性。

首先, “按制度精神行事”要求管理者要完全理解制度的内涵、具体要求、本真意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制度执行不偏差、不僵化、不过激, 从而保证制度的良性运行。创办人曾说:“制度是人定的, 有其因时因地之限制, 制度本身是死的, 若不能灵活运用, 必然导致行事僵化。”

其次, “按制度精神办事”要求管理者慎于思考, 敢于对制度本身提出质疑, 勇于反思, 修订制度, 甚至颠覆制度, 只有这样才会使制度更加合理化, 从而运用好制度。如果管理者安于做一个没有思考的“单向度”的人, 我想这是学校发展的悲哀。诚然, 反思批判的前提, 是我们对认识的制度有一个清晰的识读, 不要一知半解、断章取义, 只有在这种基础上才能发出理性的声音。反思“制度”不是反对“制度”, 更不是反对“制度管理”, 而是促进制度更完美, 管理更规范。我想这是“按制度精神行事”的价值旨趣。

再次, “按制度精神行事”给管理者在执行上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要求针对不同个体、不同事件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 前提是要维护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 更要捍卫制度的严肃性, 维护人的尊严。总之, 正如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在其《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中所言:“必须学会在散布着确定性的岛屿的不确定性的海洋中航行。”“按制度精神行事”揭示了管理过程复杂性、丰富性、不确定性, 指明了管理的路径、策略和价值取向, 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领悟, 去探索。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篇8

(一) 我国西部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概况

目前, 我国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 它虽然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特点, 但不论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深度和广度方面, 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更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甚至有些方面还落后于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处于经验式、教条式的落后状态, 特别是在西部地区, 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大部分高校仍认为没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认为那是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事, 学校至多是在学生毕业时进行就业指导就可以了。这些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毕业时的就业指导, 满足于顺应上级要求和追逐潮流, 只在口头上或文件里表示对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视, 实际却很少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等资源。其次, 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的柔性不足, 导致学生在专业调整及课程选修上的自主性明显不足, 很难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再次, 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不仅需要通过经常性的专业培训掌握职业指导师从业资格, 还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由于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经费紧张等原因, 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要么是由刚刚毕业的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临时充任, 要么就是随便安排一个未考取职业指导师从业资格的教师客串。最后,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本身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长期以来,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实践操作而轻理论研究的倾向。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相当多的国外研究成果采取的是拿来主义, 没有创新和“本土化”, 在实际运用中无法适应西部的现实情况。而在对大学生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中, 没有充分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 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可能遭遇的具体问题的剖析和指导, 把规划的着眼点放在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程序上, 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

(二) 日本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概况

日本提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即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把这种规划的制定列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校期间由学校辅导, 进入社会后由社会组织通过再培训加以促进。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行的, 政府相关部门担负组织、指导、协调的责任, 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 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从2005年开始, 对于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企业的教育训练费用, 按一定比例从法人税额中扣除。

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于2004年4月就全国的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校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 结果发现“培养专业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以前“T”字型人才受社会欢迎 (“T”字的“—”表示教养, “丨”表示专业能力) , 但如今需要的是“大”字型人才 (“大”字“丿”的下部表示专业, “丿”上部表示创造力;“”表示外语;“—”的左半部表示教养, 右半部表示沟通能力) , 至于IT能力, 已是普及的要求。现在日本的大学以培养“大”字型人才为目标。在研究生阶段, 近几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 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 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现在, 日本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和学生的人生出路相联系, 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学校有专门教师在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选择和决定过程中有苦恼和困惑时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辅导”, 为他们提供信息,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和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我国西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因

社会历史原因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 安排工作是国家的事, 用不着大学生自己去操心, 以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很少关心大学生怎样选择职业, 未来如何发展。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现, 大学生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引起高校及大学生的普遍重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少、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教育观念更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很少接触到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 等到面临就业的时候, 难免会出现困惑。

学校整体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和科研是高校长期以来关注的两个重心, 职业生涯辅导没有被放在重要位置, 更没有人意识到职业生涯辅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专门领域, 导致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在政策、资金、人员上投入不足, 在各种教育资源本身就不足的西部地区高校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当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招生名额同就业率挂钩, 就业率低的专业将被限制或停止招生时,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引起了西部地区高校的关注, 但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就业率, 做好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较低层面的就业服务, 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要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 以至于西部地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在数量上和素质上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西部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观念陈旧西部地区高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目前大多还停留在固守以往模式的基础上适当模仿东部地区高校, 而东部地区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目前正在摸索过程中, 这样, 时间上的延误在所难免。

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应定位为必修课程日本的学校均有依法设置的专门教师以及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辅导的必修课程, 以帮助学生解决在职业生涯选择和决定过程中的苦恼和困惑以及为学生提供相关职业信息。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 大学时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关键时期, 西部地区高校应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 并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位为人文类或素质教育类的必修课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形式应主要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要体现面向大学生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体现出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应逐步实现全程化的课程指导日本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 学校有专门教师在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有苦恼和困惑时进行全程的“职业生涯辅导”, 为他们提供信息,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和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西部地区高校也应当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争取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传授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知识与策略以及进行积极的辅导咨询等。考虑到任课教师不足, 可以先以选修课的形式介入, 引导学生自主选修, 再以必修课的形式巩固, 目的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使大学生明确适合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总体规划, 从而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 学会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应重点针对职业生涯设计安排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能力。在低年级学生中可讲授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大学生自我认知、正确处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大学生就业取向分析等内容;对高年级的学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 侧重讲授职业道德、求职思想与心理准备、求职的基本程序、就业政策与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等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应体现实用性日本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市场的联系紧密, 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效果显著。在我国西部地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学校也应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学校可结合本地区的形势, 优先建立职业咨询及推荐室,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及实践锻炼服务, 如职业测评、个人发展方案设计、就业咨询服务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网站, 开展网上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的需要, 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资源。学校还可以采取个别指导、团体咨询、范例引导、同伴互助、实践体验以及模拟演练等方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应建立专业的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基地, 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岗位上锻炼, 与社会互动, 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 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校园创业活动、毕业实习等, 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机会。这样, 利用各种资源逐步形成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网络体系, 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应逐步实现专业化、专职化在日本, 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 不光有本科层次的培养, 在研究生院还开设了专门的职业学位课程, 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上其他有需要的人为对象, 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称为“桥梁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及管理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需要由专门人员来从教, 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 它比就业指导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考虑到地区实际, 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应当逐步专业化、专职化。首先, 各高校可从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班专职辅导员以及两课教师中挑选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研究、具备就业经验、愿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骨干组成基本教师队伍, 对学生进行讲座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其次, 要逐步组织这些骨干教师考取国家承认的职业指导师资格并提供条件使他们与发达地区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保持接触, 从而提高教学和咨询水平。再次, 要不断吸收、培训相关人员, 直至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公共课教研室, 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梯队, 不仅要有一线专门任课教师, 还要有一支经过良好职业辅导训练的辅导员队伍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重点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集中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每年大量毕业生宁可有业不就, 也不考虑去广大基层地区, 更不愿意选择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或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就业。从毕业生流向来看, 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而西部所能吸纳的高校毕业生不足20%。加上每年西部地区高校的毕业生有近一半以上选择了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大城市等地就业, 到西部基层就业的不到20%, 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着重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环境, 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对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工资薪酬等及时做出合理调整, 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到基层去就业, 到西部地区去就业。

总之,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借助于课程设置的形式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 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目标,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 寻找到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谷峪.日本“职业生涯教育”观察——贯穿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J].职业技术, 2006, (17) :55.

[2]谷峪.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6, (10) :81-8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初探 篇9

高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即高等教育应当具有的目标及预期结果, 这一论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迁。传统意义上, 社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 高等学校所培养的是专业知识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在各个学科不断相互融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更为紧密结合的当下,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的知识结构, 应当足以支撑其在某一行业领域挖掘到更精深的机会, 甚至发现或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细分行业, 从单纯追求“稳定”的“就业者”转变为创造就业机会的“创业者”, 根据市场的需要, 创造产品、组建团队、满足市场需求、承担社会责任, 并推动该领域更长远的发展, 这种驱动力将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与进步。而在高校以此为目标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树立是先导性、基础性问题。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体要求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 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解读, 应当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科学先进性

科学先进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内涵。理念产生于实践, 而检验理念是否科学与先进的标准也是实践。从历史发展来看,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站在历史的视角不难发现, 当人们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产生追求进步、使工作或生活更为便利或效率更高的想法, 对未来萌发出看似超越现实的想象, 而后又将这种想象演变为对发展的预测, 最终在实践中实现这种想象, 并以多次的重复实践成功检验了这种预测的时候, 进步悄然发生。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取代, 工业时代嬗变为信息时代, 无不验证了科学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承担了尤为重要的职责。创新创业理念的树立, 在明确高等教育应当实现的目标和功能的过程中尤为重要。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体现在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 并进行文化创造。社会中人才的培育、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演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与文化的进步, 不仅仅对于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对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承载着这种职责, 而当今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 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有科学先进性, 应当重点把握经济快速发展、个体需求被不断满足的时代背景,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培养对社会进步产生正面影响的人才, 将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与社会需求更紧密地结合, 传承、创造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 从而从整体上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广泛认同性

广泛认同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外延。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实现自我;而从社会角度,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活动, 是有意识地影响人的社会活动。这决定了教育不应存在于一个封闭的局限环境下, 尤其在当前的时代, 教育应当具有开放性,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社会需求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与工业社会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不同, 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是敢于进行模式创新, 具有前瞻性的人才。一方面, 当社会公众对创新创业有广泛的认知, 认为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先导力量, 创业可以带动产业升级, 是为未来带来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的时候, 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不仅将体现在学校, 也将会贯穿于家庭与社会。而另一方面, 当高校将创新创业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贯彻于教育过程的时候, 高校所培养的受教育者, 将具备更先进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思路, 并将这种思维与思路运用于离开校园之后的社会实践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 其结果是将培养出一批更具有胆识、自信、勇气的创业者, 不仅带来个体需求、自我价值的满足, 而且将为国家与社会带来新的贡献。

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核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应当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创新应当是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基础上的创新, 是立足在民族性基础上的创新, 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

在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引领下, 社会将培养出对前沿与趋势科学把握的人才, 对产业与需求深入理解的人才, 将会更有效地升级现有产业, 催生新的行业, 使经济更具有活力, 社会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傅树京.高等教育学[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浅谈高校园林景观的建设理念 篇10

1 高校园林景观建设的现状

高校景观环境是依附于自然而产生的, 好的高校景观系统应该与自然地形、地貌、气候等一系列自然条件及高校人群有良好的共生关系。正如建筑大师莱特提出的那样, “应该是从自然中有机地生长出来, 而非强加于自然”。绿地布置, 强调整体性和连贯性, 并在空间和景观上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从我院老校区和泸州以及省内外一些老高校来看, 教学馆舍建筑年代久远, 布局杂乱, 院墙高筑, 缺乏统一规划, 人文史迹也廖若晨星, 只有绿地面积还不少, 但缺乏系统规划因而显得比较杂乱。大多数绿地围有绿篱, 树种杂陈, 人性较差, 没有形成较好地供学生读书、休憩的绿地。如今, 我们很容易看到一所所现代的大学城:高高的水泥围墙与高校自然环境隔离的状况, 取而代之的是在校内外的交通干道、分隔地带上种植的大片水杉林、杨树林、竹林、珊瑚树林等形成的绿色屏障, 郁郁葱葱的绿色林带不仅将尘埃、废气与噪音隔离在防护林外, 更使得高校内外的人们都能观赏到赏心悦目的美景。一些边缘地带还保留了原始地貌, 形成自然边缘的水体和湿地景观。近几年, 在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的前提下, 高校景观也迈出了一大步。高校景观开始注重高校环境设施和景观形态的有机结合, 大力改善高校环境景观质量, 从大门到铺地、座椅、雕塑小品、园林绿化等各类景观要素, 都成为力求打造花园般的美景不可少的元素。我国高校大都设于城市中心、其周边地带, 对城市景观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2 高校园林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内核是以人为中心, 兼顾现实与未来。高校建设作为百年大计工程, 不仅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考虑目前现实的需要, 同时要兼顾未来发展并留有空间。对于高校景观环境而言, 可持续发展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如高校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再利用等, 是结合生态的高校园林景观设计。在宏观上, 要结合地形地貌, 不破坏原有基地的生态环境依势而建, 力求亲近自然, 天人合一;在微观上, 尽可能地利用资源, 朴素实用。可考虑在校内较低的地段结合造景, 设置蓄水池, 拦截贮存雨水, 供绿化或冲洗厕所使用, 使它不致从下水道白白流走。

其次, 留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长度。高校景观规划不是一个终极的完整状态, 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 在规划之初就应为学科增长、新的功能组团的产生留有余地, 使规划结构呈现一种可增长、灵活的状态,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适应性, 不断拓展的现代文化元素留置无限的空间。

第三,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空间。在规划中将高校的理性、有序与环境的灵活、浪漫有机结合起来, 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 形成多样协调且具有弹性的规划体系。

第四, 可持续发展要有利于高校地域和人文发展。要结合地域文化进行高校园林设计。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 还包括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高校文化、景观多样性的统一, 传承和借鉴老高校原有的建筑形式、风格及高校文化传统。只有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对地区文化传统予以尊重和改进, 才能在预防一个生态荒漠的同时, 预防一个文化荒漠, 使地方文脉在高校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3 生态型园林式景观是高校建设的首选形态

3.1 打造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

绿化是环境构成的主要手段。但仅有绿化是不够的, 绿化并不是高校环境设计的全部内容, 简单地把绿化理解为种树是错误的。现实中某些高校大量种树, 中心广场形若苗圃, 建筑景观被阻隔或绿化遮掩了建筑的通风、采光, 不仅没有美化环境, 反而对微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在高校规划设计中, 如何把握和运用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 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整体完善的生态环境系统, 成为高校园林景观建设的一大主要课题。建设生态高校就是尊重环境, 将高校环境与自然有机结合, 创造一个心情舒畅、有利健康、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高校, 使高校环境变得有蓝天、有碧水、有绿地、无烟尘、无噪声, 健康卫生、鸟语花香, 成为理想的学习场所。

3.2 突出独具特色的高校园林的精细景致

自古我国书院往往“择胜地”、“依山林”, 选择“文物荟萃”的名山胜地, 作为治学的理想场所, 这是和我国文人的哲学思想相联系的。而西方学术自由、开放、独立、不拘小节的教育模式, 鼓励师生之间的交往, 大大超越了讲堂的范畴。酒吧、咖啡屋, 甚至席地而坐的绿荫, 都可以成为迸发思想火花、融洽师生关系的场所。因此, 我国大学高校的设计也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特色, 不仅要传承中国文人顺乎自然的审美情趣, 于清幽山水之间陶冶情操;也要追求灵活、自由的布局, 创造丰富多彩、动静相宜的交往空间, 体现出现代大学生活的蓬勃朝气。使高校中既有开阔的广场、恬静的水面、别具一格的出水平台、富有时代感和个性的建筑形体围合成的集会区域, 也有美丽的风景林, 随意自然的湖域、大片临湖草地、低矮的小山坡, 营造出清幽的休息区域。

3.3 形成高校绿色生态空间体系

营造绿色生态空间, 包括高校范围内一切人工造景、自然植被及水体, 通过系统规划打造, 合理布局斑块和廊道, 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绿地斑块的数量应达到一定的规模, 而且分布要均匀, 大、小斑块结合, 并注意尽可能增加绿地量。廊道是高校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内部寻求合理的道路配置和结构,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高校景观格局。对道路廊道的规划设计, 既要保持各种景观之间的物质流动和传输的畅通, 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有助于改善道路的生态环境质量, 完善高校生态功能, 增加高校景观多样性, 同时也可以有效消除道路廊道所带来的种种环境影响, 将高校内部半自然和人工植被斑块连接起来。

总之, 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坏境已成为当今高校建设的共同目标。相信随着高校景观园林理念的转变、大学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 高校景观环境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会日趋成熟和完善。

摘要:近年来, 在高校建设中, 园林景观是很重要的一个建设方面。园林景观是集美学、生态学及文化学等多种学科以及经济发展的综合工程。论文从高校园林景观建设角度, 提出高校园林景观建设优化设计, 旨在对校园景观环境的特色营建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高校,园林景观,理念

参考文献

[1]周小青.我国大学校园特色景观营造方法研究[D].福建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15~20.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篇11

关键词:和谐管理;高校;校园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因此,建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健康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至关重要。

一、和谐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基本框架

东方古代自然哲学的非理性文化模式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天人合一”,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相生相克、相互牵制与促进是万物产生的前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东方文化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西方早期管理模式崇尚理性,19 世纪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出版了《和谐经济论》,把人的心理和文化因素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强调关注组织和人的和谐问题。波兰管理学者阿达米斯基在他的《劳动和谐论》中用“和谐理论”雏形来解释有关生产中计划和控制集体工作的规律,他制定的把若干复杂的作用同时用图表示出来的“和谐图”,保证了大量作业和谐有序地进行。

和谐管理理论强调“和谐主题”、“和”与“和则”、“谐” 与“谐则”以及和谐的耦合。和谐管理理论将“优化设计”对应于“谐”,而将“人的能动作用”对应为“和”、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通过引入双规则,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在管理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单纯依赖科学设计的观点,为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双规则的引入和运用中,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也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和”的强调上,并认为经过传统积累和环境诱导下的行为协调形成的“和则”体系,对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席酉民教授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与复杂系统理论相结合,在1987 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重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建立了一种通过和谐机制减少内耗、提高组织运行和管理绩效的理论体系。和谐管理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组织围绕“和谐主题”,以人与物的互动以及人与系统的自治性和能动性为前提,以“理性设计和优化设计”及“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为双规则来调动“人的能动作用”的系统管理思路与方法。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社区,高校校园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文化,具有高雅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高校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规范和辐射的功能。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校园文化呈缺乏主体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的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道德标准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在高校扩张过程中,多校区管理模式多元化,使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加剧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造成高校主体校园文化的缺失。

2.高校校园文化脱离学生生活

高校校园文化中行政文化与学术文化矛盾加剧,校园主流文化脱离学生生活。教授、博士积极竟聘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看重职称评定,课程设置、基础建设、学校管理重心向教职员工倾斜,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活动基本是由团委、学生处、院(系)党团组织等学生管理部门出于学校文件性、制度性的安排,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和爱好相差甚远,忽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3、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着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指引方向,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4、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对比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特点,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我国高校普遍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国高校科研基础薄弱。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中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高校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校园文化的宝贵经验,使之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服务。

三、和谐管理理念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1、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和谐管理中的和谐主题指的是组织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有一定阶段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全局指导意义的核心任务与核心问题。高校应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结构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逐步建立、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2、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和谐管理强调关注人的主观性、主动性,因此,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学生作为学校教学中的主体,是学校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展开的,没有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二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私地奉献。优秀学生的培养,更主要依靠的是教师主导性的发挥。高等院校要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教学的观念,将师资建设与学生发展放在同等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进步与人才培养的和谐,实现共同进步。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和谐管理强调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具体可理解为活动安排(规则)与资源配置(资源)的规范化与结构化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补充。

4、加强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

和谐管理强调着眼于相对确定性下的科学设计和优化。随着国际接触与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密切,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正以多种途径和方式传入我国,渗透到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中,我国高校应该选择性的吸取国外高校成功的校园文化,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首先,积极拓展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其次,扩大留学教育的规模。一方面要扩大我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的队伍,一方面要扩大外国学生来我国留学的队伍。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韩巍,葛京.和谐管理理论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陆晓艺;党辉 和谐管理理念下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经济师 2008-11-05 期刊

[3] 赵美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2009-07-15 期刊

[4] 杨晓江.美国学者视野中的校园文化.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

[5] 陈宜大.关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

[6] 薛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天津: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理念 篇12

一、高校理财理念的内涵

尽管从高校的外部环境来讲, 高校的自主权不是很大, 如国家对收费标准和办学规模有诸多限制, 许多费用的支出如奖学金提取等也必须按规定的比例, 但是在整个学校的经济运作之中, “理财出效益、促发展”仍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高校最主要的职能是教书育人, 它的理财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理财, 不能只求经济效益, 而是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顾及社会效益。因此, 高校理财必须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形成自己的理财理念, 用一套完整的理财理念去指导日常的经济活动, 从而实现稳定发展的任务。高校理财的基本要求:一是多生财, 二是管好财, 三是用好财。

二、高校理财理念的创新

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 高校的收入总量增幅很大, 但支出总量增幅也很大, 而且支出的需求远远大于收入的增长, 高校资金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经费紧张的困境制约和影响了高校的发展甚至正常运转。但是长期以来, 高校的领导和职工并没有危机感, 没有主动理财的意识, 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 往往使工作陷于被动。

高校理财理念的创新就是用创新性的思维去对待财务管理, 围绕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作用去开展工作。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一是全员理财, 要转变观念, 调动各级管理者、财务人员、师生员工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理财, 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去生财、管财和用财;第二是要尊重人, 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要相信师生员工, 在信任的前提下去审核立项和各项开支, 而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都是乱花钱的,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和理解, 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第三是要将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经济责任制和绩效管理考核机制, 将责任和奖惩与生财、管财、用财的人联系起来, 从而更高效地完成预期工作目标, 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合理合法开支、安全有效运转。

2. 树立科学理财的思想

科学理财首先应该从实际出发, 积极稳妥地估算收入, 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地去安排支出。开源节流是解决收支紧张窘境的好方法, 要深入调查研究, 有针对性地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激励有条件的部门开展创收活动。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 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和做法, 细化预算的分配, 使之一保运转, 二保重点, 各项经济活动合理、有序地进行。在经费使用过程中, 引入成本核算的概念和做法, 尽管高校作为非盈利部门, 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节能降耗, 仍然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 树立依法理财的思想

首先, 在组织收入时要强调依法生财,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挖掘办学潜力, 使办学资源效益最大化;其次, 在用财和管财方面, 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依法依规办事。

4. 树立民主理财的思想

民主理财就是由教职工代表参与学校财务管理与监督。一是抑制腐败, 增强经费收支的透明度, 有助于遏制公款消费、资产流失等现象;二是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调动教职工生财管财用财的积极性, 增强凝聚力;三是增强管理者与教职工的沟通和理解, 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四是通过制度化的民主理财建设, 理顺学校与部门之间、教学与教辅、教学与科研之间、学校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三、高校理财文化的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活动中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受到外部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风格, 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理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是学校各层次管理者进行财务管理和教职工认知财务管理的灵魂, 体现在学校运作过程的方方面面, 也体现在管理工作的一时一事。理财文化包括理财理念、理财制度、理财作风、理财方式等。好的理财文化, 不但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 而且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既可以激励各级管理者理财、用财的积极性、创造性, 也可以很好地规范财务行为。有了好的理财文化, 不仅在财务人员身上能看到开源节流的主动性, 而且在校领导和员工身上也能见到节俭、爱校的好品德。

高校理财文化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将理财文化建设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

通常人们所说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指校园环境和精神文化, 往往忽略了理财文化这部分。应该让学校的管理者和师生员工们知道, 理财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学校的员工和学生在发生经济行为时的思想和做法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理财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理财理念的教育应放在首位, 宣传教育工作是理财文化建设开展的前提。理财理念的教育包括依法生财、合理合法合规用财、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理念, 量入为出、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成本效益理念以及风险控制的理念。

2. 学校领导班子起带头作用

学校领导应重视理财文化的建设和理财理念的创新, 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倡导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为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做表率。“以德载业”、“以诚为本”应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这不仅要体现在财务人员的具体工作中, 还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各项经济行为当中。

3. 理财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规范、完善的财务制度不但使财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也能够使理财活动公开、透明。制度的完善, 可以使整个学校的各项事业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如在干部管理方面有经济责任制;在物资采购方面有招标采购制度;在资产管理方面有资产管理制度;在财务核算方面有审批、授权和借款报销规定;在民主理财和风险控制方面有会议和校务公开制度等。

4. 理财手段的创新与完善

高效的电算化核算、便捷的信息查询、清晰明了的信息披露以及及时恰当的校务公开方式等等是理财文化建设和理财理念得以实现的良好助手。

5. 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素质教育与提高

学校各级管理层特别是财务人员是理财活动的关键人员, 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理财的成效和理财文化的风格。建立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 可以带动各级管理者及师生员工树立科学理财、节俭办学的理财理念, 形成规范有序、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上一篇:农业用水总量下一篇:交通建筑的空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