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应用服务

2024-07-13

对外应用服务(精选12篇)

对外应用服务 篇1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在课程改革、课程开发、教师培养、教科研中越来越体现出重要作用, 但据笔者了解, 对外服务功能缺失是职校教师工作室普遍现象, 然而对外服务功能却又是异常重要, 甚至直接影响到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

在职业学校, 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授学生掌握适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技能, 学生的技能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技能水平, “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 做中学、做中教, 做中学才是真学, 做中教才是真教” (温家宝语) 。工作室是优秀教师的聚集地, 是教科研的先锋, 是课程改革的摇篮, 引领专业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工作室作为教科研的前沿阵地, 其成员能做、会做是尤为重要, 也是其他工作的前提。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师工作室首先要走出校门, 而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更为具体、更具高度。结合本人的工作室经历, 谈一下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对外服务的重要作用。

一、百炼成钢———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含金量

职业教育内容永远来源于企业, 来源于生产一线, 教师是在企业与学生之间起到媒介作用, 将最新的企业规范、技术标准、能力要求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传授与学生。工作室成员一般为专业的领军人物, 其专业技能应具备示范作用, 专业教师技能提升有很多途径, 其中, 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活动, 特别是对外技术服务, 是一个重要方式。以工作室为载体, 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 锻炼的是教师全方位的能力, 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交际方式, 这些都是关键能力, 在学校鲜有触及或没有真切感受, 但我们最后却要将这些关键能力通过工作室引导, 以各种方式传授与学生, 教师没有切肤之感是没法教学到位。市场认可教师基本上不太看重资历, 而在乎能力。长久的对外服务活动, 将造就一批技术过硬、能力出众、理实一体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开展工作室的后续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我校的艺术设计工作室, 对外从事艺术设计的项目 (平面和环艺) 超过300件, 包括展厅、饭店、家居、酒吧、会所、办公楼等, 每件作品均是真实的项目, 任何闪失都事关双方的利益, 教师们各方面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掌握的相关技能更为牢固和真切。在工作中, 积累了从设计到施工及材料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这些是坐在工作室里拿本教材无法体会到的。同样, 以我参观过的加拿大著名职业院校———多伦多百年理工学院 (Centennial College) 为例, 其艺术专业的教师几乎都同时在企业兼职, 并领薪, 从事着企业一线的工作, 同时完成市场项目和教学任务, 因此他们的教师保持着高水准的技能水平,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们的职业教育如此发达的原因之一吧。那么工作室作为职教排头兵, 我们决不可将对外技术服务视为可有可无的事, 它对于工作室成员的能力提高是基石, 是前提。是职教骨干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搏击潮头——有效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是贯彻“服务为目标, 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的具体抓手, 课改没有一个统一的模板, 但目标是明确的, 如何制定合理的、动态的、针对中职学生特点的、符合市场要求的一系列课程体系, 是各工作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把握时代的脉搏, 在实践中探索, 在服务中解答, 在积累中升华。对外服务告诉我们一个个生动的课题, 一个个鲜活项目, 一个个典型的岗位, 展示真实的操作过程。工作室结合理论予以总结和提炼,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行业标准、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项目课程, 这样的课程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目前, 在企业普遍参与度不高的中国职业教育背景下, 要想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 关键是教师的理实能力, 通过工作室的对外全方位服务, 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 再结合自身的理论能力和教学经验、学生特点, 实践中试, 实践中改, 多次往返, 课改才可能是最有效的。Centennial College学院Dado老师 (动漫专业负责人) 曾向笔者介绍, 他们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撰写等, 全部是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 结合参考资料, 按照市场要求自编的, 并且不断修正。如果他们的动漫专业教师不是100%具有企业经历, 教材肯定是干涩的、空洞的、脱节的。工作室没有做实这块的工作, 缺乏第一手资料, 站在课程改革的潮头, 估计会缺乏说服力和公信力。我们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有了大量的社会实践, 对装饰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的学生到底能到达什么样的水平, 哪些课程是必需的、重要的, 课程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相对比较清晰, 实践也证明, 原来我们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开设广而全, 学科体系形式, 重点不突出, 学生毕业后发觉其实自己什么都不会, 无法在业内生存。通过工作室的社会实践, 发现就目前我们中职的学生的基本条件, 在校二年根本无法使大部分学生成为设计师, 而装饰企业也需要大量的CAD、3DS绘图员, 作为设计师、项目经理的助手。我们及时调整2007届的课程设置, 分析典型岗位的技术要求, 突出重点, 强化关键技能, 教学目标定位是绘图员、施工员, 这才是目前条件下是可行的, 经过一年的教学, 学生比较快的在企业找准位置, 毕业生甚至受到企业的争抢。所以说, 通过工作室的服务功能, 了解了企业现状, 使课程改革目的明确、措施到位, 效果也就较好。

三、水到渠成———逐步实现校企全面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 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是无本之源, 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学校对企业提供的不少是简单的劳动力, 技术含量较低, 企业往往还需再培养, 对学校培养的效果有质疑。当然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校企合作不充分是问题之一。对外技术服务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它以项目化、载体化为形式, 有成果为目标, 势必会带动校企合作的各个领域并向纵深发展。以工作室为先行者的市场试水, 必然会加强与各企业及相关人员的交往, 这种交往是务实的、动态的和有质量的。在交往中, 不仅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而且增强双方对专业的认同感, 形成互信, 对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双方的教学优势易达成共识, 在这种情形之下, 企业在学校中可以找到自身对人才的诉求, 职业学校的服务功能同时会得到企业的认可, 校企合作会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教师下企业、培训辅导、学生中间实习、就业推荐、订单培养、辅导员和兼职教师聘请等工作, 就会顺利开展。这几年中, 通过对外服务的个个项目的落实, 我们工作室先后和众多企业及相关技术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双方的合作自然和频繁, 企业比较多的介入我们的教学全过程, 我们多次把教室搬到各个现场, 体验工作过程, 了解材料、了解施工, 并且多次邀请企业人士来校讲座, 谈经验、说成败、作评价。现场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方位的教学触觉深刻地影响着学生, 实用技能提高较快, 服务企业的功能显著增强, 赢得社会、家长的肯定, 最终将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的三赢。

四、三创教育———务实有效的实践平台

创新、创优、创业教育, 是目前职业学校工作的主题之一, 很多地方往往为教育而教育, 比较空洞, 或层次较低, 缺乏必要的抓手。虽然创业并非工作室的最终目的, 但完成任何一个对外服务项目, 事实上包含了创业的一部分内容, 由于项目是真实的, 市场化的, 必需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所以也必然体现出创优、创新的要求。教师的三创活动是“三创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学生可以参与到工作室的对外服务活动中去, 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优的竞争、创业的实践, 面对市场, 生存是三创最好的诠释。学生们真切地感受成功与失败, 看到了自己创业的希望和途径的坎坷, 这是他们走向社会的前沿跳板, 起航的准备。优秀的学生在工作室的成功体验, 又会影响到其他学生, 使他们感受到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并非遥不可及。我们工作室特意吸收了部分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带他们到工地指导施工, 绘制效果图、施工图, 让他们遇到麻烦, 解决问题, 并获得一定的报酬, 伴随着技能的提高和一个个项目的完工, 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创业欲望与日俱增, 创新、创优的意识也植根于他们的心灵。工作室以对外技术服务为平台, 务实开展的三创教育, 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的技能水涨船高, 我艺术专业学生在近二年江苏省、苏州市的技能竞赛中, 成绩在名列前茅。另外, 据本校最近的调查, 艺术专业学生在专业巩固率、对口就业率, 教学满意率均高于其他专业。

那么如何保证对外技术服务得以有效的实施, 笔者这样认为:

对于工作室产学研, 学校的态度一般都是支持的, 何为“产”, 只要对外有了技术服务, 产生了效益, 才会有“产”, 也只有产生了社会效应特别是经济效益, 这个“产”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但往往会在“产”出的利益上出现许多问题, 笔者觉得:一是学校要鼓励工作室产出。有产出, 说明其工作室是有社会价值, 工作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应作为考核其业绩的一个方面, 学校在对外宣传、设备添置、场地布置上予以必要支持以外, 在产出分配上也因予以倾斜, 放水养鱼, 尤其是那些主要通过自身能力而获得效益的工作室。二是学校要有条件制约。所谓条件, 就是“产”与“学研”的关系, 工作室的产不能为产而产, 一定要是与专业相关, 服务于教学, 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在工作室的教学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和提供理论依据。这是对工作室产出的基本要求。三是学校要责任明确。因为工作室有了一些经营性行为, 难免会产生一些纠纷, 学校一方面要求工作室以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为主, 尽量避免生产性资金投入, 即便有资金投入, 也应是工作室个人行为。技术服务为主的经营活动也比较符合教师工作室的特点。另外一方面, 即使产生了纠纷, 也应以工作室对外负责的责任人予以承担, 这一点笔者觉得非常重要, 利益与风险共担, 我们的教师对风险的意识往往只停留在书本, 社会会给教师上生动的一课, 并且记忆深刻。

综上所述,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 作为产学研的前沿阵地, 优秀教师的聚集地, 课程改革的起锚地, 技能大赛的集训地, 学生创新、创优、创业的实践基地, 理应把握时代脉搏, 追逐技术革命的浪尖。所有这一切的实现, 都依赖强力的理论支持和经验积累, “没有伟大的实践就没有伟大的理论”, 作为工作室的领军人物, 一定要先行一步, 带领教师们走实这一步。

对外应用服务 篇2

校企合作对外服务总结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改革要实现五个对接即职业教育要对接产业,职业学校要对接企业,专业要对接岗位,课程教材要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工作过程。2013年我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实现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的校企合作要有起色,学校与接企业深度融入,专业对接地方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学校要成为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合作企业要成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企业现场专家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实践“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公司实习+正式入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与泌阳县宏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联胜进出口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深度合作,实现联合培养。各企业专家参与制定校企合作教学方案;开设专题讲座,植入企业文化;完成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真实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的要求;选拔合格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根据综合考核聘用合适的学生为正式员工。形成专题讲座+在校专业课学习+公司实习+正式入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按照“专题讲座+考核、组建‘订单班’+在校专业课学习两年+公司实习一年+正式入职”的培养流程,实现“订单式培养”目标。2013年上学期“订单班”学生通过正式进入企业或公司实习,在公司实习半年时间内学生稳定,生活工作愉快,深受企业好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

二、与泌阳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泌阳县松海图文广告中心、驻马店市天达电子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

(一)由企业现场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技师、课程专家、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企业实习和学校专业技能模块教学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二)我校共派出近千人次多名指导教师带队到这些企业为期3到6个月的教学顶岗实习。行政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先后20多人次到这些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与一线工人技术人员交流进行调研了解计算机行业各工种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相关知识要求、职业素养、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过程,企业文化、产品开发、生产组织管理过程,及现场“6S”管理标准及要求。为下一步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校企合作教学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基本技能都有较大提高,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劳动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顶岗实习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企业已成为我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

三、校企合作“服务就业、服务经济、服务企业”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

高技能培训

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积极拓展技能培训的领域和项目,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积极服务我县产业群;探索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长效机制。为计算机从业者提供高技能力培训共1500人,学校已成为我县培训基地。

对外应用服务 篇3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学 心理学 课堂

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心理活动,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心理学的需求和运用程度,与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之间以及二者本身的心理复杂程度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迅速提升,汉语也随之走出国门,掀起“汉语热”。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主动地有意识地把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克服跨文化背景下语言学习的心理障碍和构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互动式新型课堂,从总体上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效果,是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执行过程中应该发掘的促进力量。本文试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简要分析普通心理学理论的具体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作用。

一.克服跨文化的心理障碍

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为教学对象,以汉语及相关文化知识为教学重点,最终使其学会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教学活动,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具有跨文化跨民族的特性。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内面向以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进行教学有着很大差异,特别体现在讲授思维和方式上,对心理学理论应用的要求更高。究其原因,除了语言习得难度以外,跨文化导致的民族心理差异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巨大障碍。泛泛而谈文化心理和民族心理范畴过于大,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要具体到教学活动,切实以学生心理状态为教学设计的依据,以文化心理和民族心理作为宏观参考,把教学设计与课堂上的学生心理有机结合,关注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情绪变化、反应速度、学习主动性等,进行实事求是的灵活处置的教学实施。

例如,美国向往独立、民主、自由,由此美国人强调个人主义;中国强调血缘、仁爱、忠义,于是中国人主张集体主义。因此,如果教师用国内讲授语文课的方式对外国学生讲授汉语与文化,会让学生产生误解或者困惑,甚至有可能发生文化和心理上的冲突。遵守课堂纪律,安静听讲,这是中国课堂的普遍现象,所以教师习惯于主导型的讲课,缺乏与学生的及时沟通;而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因为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已经理解,随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甚至是质疑教师的某句话表述是否有误。对此,对外汉语教师不能从中国文化心理出发看待这种情况,认为美国学生是打乱课堂纪律,相反要学会适应美国学生的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积极地回答学生问题。再例如,要着重对外国学生讲解汉文化中的“谦卑”心理,因为在这种文化心理层面的知识上外国学生的理解接受度要低于中国学生。知识性的传授非常简单,但是要彻底克服心理障碍就需要教师的多角度多样化讲解,尤其是让学生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切身体会,达到更好地学习感悟效果,从心理层面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学习障碍。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跨民族特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避开民族心理矛盾问题。首先就是对教师的要求,不能带着民族情结走上讲台,而要怀着国际化的心理完成汉语及其文化的传播事业,这是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其次是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国际关系,介绍学习和平友好、平等共处的国与国的之间的交流,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之间形成平等和睦的同学关系。以上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课堂

教学课堂是学生高效吸收与运用新知识的第一阵地,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主要渠道。教学课堂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与生俱来的弊端就是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而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正是弥补这一不足的最佳手段。心理学所研究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和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需要、动机、理想、个性等,是从个体性总结归纳出来的共同性,在具体应用时又能以个体差异的形式反馈出来,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教学法尤其是语言教学法。因此,系统性掌握心理学知识,教师会有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启发,有利于在教学目标、授课思路、互动方式、评价总结等方面打破传统结构,实现多样化的教学课堂。

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首先是强化学生记忆,调动与记忆相关的知觉,通过视觉上的多次展示和色彩突显、听觉上的重复、带领学生反复朗读等方式;科学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设定复习计划,每隔相应的时间带领学生温习已学,强化巩固知识,并尽可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第二,集中学生注意力。在教学计划中,设计多样化但突出重点,尤其是当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加有利于通过多样化的设计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课堂上,通过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突出重点,通过肢体动作的配合表达形象说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并观察学生们的听课状态,有必要的时候进行提醒以最快的速度集中学生注意力。第三,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从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出发,带领学生探索性学习,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情景模拟、小型演讲等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可以强化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主动与学生交流,发现他们的兴趣点,更好地备课。第四,培养能力和意志,激发内在潜能。心理学认为: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锻炼的难度也要适度高于学生的能力范围,在实际行动中增强学生的能力和意志。在足够的能力和意志力基础上,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和引导性示范对于激发学生潜能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如果发音问题有困难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具体问题,提供相关的纠正与强化的文字材料和音频文件,必要时予以当面辅导,鼓励学生坚持练习,要有信心,表达对学生的期待。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会逐渐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理论贯穿教学全过程,与其他学科理论和技能技巧融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教学实践。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在今天的学术背景下,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运用是一个趋势,并且取得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对各学科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都是一种新的潜在动力。系统学习心理学理论的教师会更加有意识、有目的性地运用相关知识,使教学活动具有更高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更和谐的相处;同时,学科的交叉也会催生新的灵感和启示,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都会增添新鲜的构思理念。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学术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跨学科的研究理论存在“空中楼阁”的缺陷,没有与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有机结合,致使双方之间形成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那么其结果自然是各行其是、互不干扰,研究理论得不到进一步论证,实践活动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因此,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当下有很多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在心理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各方面深度阐释,都应该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关注的内容,从总体上提升汉语国际推广的效率和水平,彰显中国教师的独特风采,增强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推动汉语成为国际上普遍通行的交际语言。

参考文献

1.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申.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国际汉语师资培养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对外应用服务 篇4

关键词:图式理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图式结构分类

一、引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 (1972) 曾说:“没有语法, 很多东西无法表达;没有词汇, 什么也表达不了。”词汇学习贯穿汉语学习的始终, 但是, 由于词汇系统自身的开放性和巨大容量, 它需要学习者掌握大量词汇, 学习负担重。许多汉语学习者在日常交际中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在汉语理解的过程中也出现反应时间过长的情况, 造成交际停顿的尴尬场景。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 不太注重词语间的联系。因此学习者在词汇输入时, 对词汇间的联系认知不足, 输出时也就出现了检索信息不够, 难以快速有效地提取相关的词汇等问题。图式就像一条绳子, 它能将零散的词语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简明清晰的系统。

二、图式理论

“图式” (Scheme) 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1781) 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后来被引入心理学中。20世纪初,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图式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皮亚杰指出图式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结构, 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人类向环境学习的产物, 同时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又取决于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他认为, 图式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它受同化、顺应、平衡三个基本过程的影响。从前人关于图式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看到, 图式是学习者对过去经验的总结, 是学习者现有的知识, 它以一定的结构存储于人的头脑中, 对于我们学习新知识, 有着重要意义。不同的存储方式对学习者提取信息和新知识的学习有何影响?如何利用原有图式帮助学习新知识呢?本文基于图式理论, 探讨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 因此, 我们首先要分析图式与词汇究竟存在何种联系。

三、词语与图式的关系:词汇以节点形式构成图式

在知识的表征中, 词汇起着重要的作用。加涅对学习进行过分类研究, 他将人类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其中智慧技能又分为五类, 从下到上依次是辨别、具体概念、概念、规则、高级规则。汉语教学中, 从概念层级开始, 学习的结果都与词汇紧密相连。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 在语言系统中, 概念一般以词来表示, 而规则和高级规则都是通过词汇的组合以言语命题或句子来实现的。

图式是对头脑中的百科知识进行整理和类化, 形成一定的心理组织, 它与词汇紧密相连。图式作为语义记忆的组织结构, 必然存在节点和连线, 而词汇就是节点, 并通过不同节点的连接构成图式, 随着节点词汇的输入, 相应图式被激活, 也就激活了图式中其他节点上的词汇。连线体现图式各节点之间的关系, 也通过词汇来表征。可以说, 词汇是图式的基础, 图式依赖词汇而建立。

四、图式理论对词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图式对词汇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帮助学习者理解词语, 二是帮助学习者记忆和扩大词汇量。

1. 通过自上而下的处理模型, 帮助学习者理解词语。

图式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是在阅读方面。在词汇学习方面, 图式也起着积极作用。词语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情景, 包括上下文和具体的情境, 情景信息能有效地激活学习者头脑中的相应图式, 使得词汇的学习拥有相关的背景, 帮助学习者从整体上感知词汇的意义, 也就是自上而下地处理词汇信息。桂诗春认为自上而下的模型中, 上一层面的信息可能影响到下一层面的东西, 其中期望起了重要作用。我们正是利用学习者原有图式作为最高层级的影响作用, 自上而下地处理词语。如学习者看到一段新闻:“某地持续暴雨, 造成洪水泛滥, 截至目前, 罹难人数已超过10人……”虽然学习者不知道“罹难”的意义, 但是通过“洪水泛滥”图式, 学习者就能唤醒“洪水”带来的伤害等, 很容易知道“罹难”与“死亡”有关。

2. 通过图式中词语的联系, 扩大词汇量。

一个词语的输入能激活整个图式和图式中节点上的词语, 这就使得一个图式中各个节点上的词语处于相互联系中。不同的图式同样依赖于词汇, 与其他图式联系, 形成学习者的图式网络。在词汇学习中, 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者的图式系统, 把新词与旧词联系起来, 这既能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 又能使旧词在反复的提取中实现记忆的深化。同时, 在学习新词时, 可以学习该词所在图式中的其他词语, 依赖于图式的自上而下的预期作用, 在捆绑学习的过程中, 减轻零散学习的记忆负担。输入的整体关联性, 在提取和输出时能使图式上许多相关词语处在预热状态, 时刻准备运用, 能提高理解和输出的速度, 使表达更加流畅和得体。

五、图式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徐子亮从图式的形式角度, 将图式分为四类: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角色图式和故事图式。以下从这四种图式结构, 分析图式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 事件图式。

事件图式是关于某一类事发生的起始的图式, 它的节点是不同的次事件, 而连线则是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初级汉语口语》教材中“我去邮局寄信”, 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图式, 它包括写信, 和朋友约定时间一起去邮局, 买邮票, 寄信, 拿包裹等几个次事件。在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前提下, 梳理事件的始末, 建立关于“寄信”的事件图式。课文的新词作为节点纳入该事件图式中, 学习者能根据第一语言已有的关于“寄信”的图式, 理解和记忆新词, 同时也通过已学词语的复现, 建立新旧图式间的联系。这样, 学习者能对事件有清晰的脉络认识, 每一部分都通过词汇来连接理解。

2. 场景图式。

场景图式指某一类情境发生的地点或场合的知识结构。教室是最为学习者所熟悉, 最方便教师利用的场景。教室里的电脑、空调、桌椅、地图、钟、门窗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场景, 教师可以有意提醒学生注意, 把这些看似零散的词语都整合到“教室”场景图式中。教师可以通过指物提问的方式, 让学生快速学习和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并以这些词语作为连线, 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场景图式, 如“卧室”、“办公室”等。

3. 角色图式。

把某种身份、职业、阶层、年龄、言行特点等知识聚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关于这类人物的角色图式。课文学习时, 分角色朗读, 以及口语练习中, 角色扮演的活动, 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帮助学习者建立汉语的角色图式。在课堂上,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考虑交际对象的基础上帮助学习者构建汉语的角色图式。比如熟悉的人打招呼, 常常就当时当地要做的或正在做的事情提问, 而陌生人之间却是客气的“你好”等。教师可根据课文中出现的角色, 对角色常使用的词语进行归纳。如“医生”。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关于医生的图式:医生在医院工作, 医院有很多不同的科, 包括牙科、内科、外科。如果学习者有兴趣, 还可以适时地介绍中医、中药、针灸等。然后一个同学扮演病人, 一个同学扮演医生, 把医生常常说的话板书在黑板上, 学习者在活动中, 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 灵活运用这些话语。所有的词汇教学都通过该角色的图式来实现, 词汇紧紧联系在一起, 通过角色的言行特点, 帮助学习者理解。

4. 故事图式。

故事图式由故事的背景、开端、高潮、结尾构成, 故事图式十分强调情节的概念, 情节似乎是作为块件 (chunks) 分别保存在工作记忆里, 不是有就是没有。故事图式往往生动有趣, 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哪里哪里”的教学, 教师可以讲述关于“哪里哪里”表谦虚与表疑问误用的故事。注意使用学生熟悉的词语, 也就是说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图式的大部分节点, 通过自上而下的处理模式, 很容易发现误会, 这时老师再点拨, 告诉学生“哪里哪里”是中国人对赞美的谦虚回应, 学生便会恍然大悟。教师可以提取故事图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帮助学习者构建图式, 图式一旦存储, 以后发生类似的故事, 比如面对朋友或老师的赞美时, 学习者就能激活“哪里哪里”这个词语, 正确得体地表达自己。

六、结语

图式自上而下处理信息的模式能帮助学习者借助已有图式理解新词或旧词新意, 而图式结构内部的连接性和图式的系统性, 能帮助学习者通过联想扩大词汇量。因此, 我们可以借鉴图式理论, 将其运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发挥其理解和记忆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利用过程中, 汉语教师要特别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下图式的差异性和图式的个体性特征, 既要充分利用人类共通的图式, 又要帮助学习者建立汉语特有的图式, 真正发挥图式对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桂芙, 刘立新, 李海燕.初级汉语口语[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戴雪梅.图式理论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汉语学习, 2003 (2) .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0.

[5]马玉梅.基于图式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2) .

[6]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7]王辉.图式理论启发下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策略[J].汉语学习, 2004 (2) .

对外服务工作流程 - 中国成都 篇5

本公司对营业过程进行控制,包括对安装水表、建立用户档案、抄表、收费、水

表检定维修及用户改变用水性质、改表、更名、销户等过程的控制,确保营业过

程按照规定方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一)装表建档

用户管道安装工程全面验收合格后,客户服务中心按照《供用水合同》的规定填写《新装水表通知单》,总经理签字认可,通知安装队安装水表。经客户服务中心验收确认水表节点安装质量合格后,客户服务中心根据供用水合同的规定为用户正式通水。

客户服务中心或分公司建立“新安改装表(管)登记表”,建立用户数据库,并纳入正式抄表收费工作范围。

新安装水表按Q.GL/LS.020301-2001《用户发展工作程序》执行。

(二)核定水价

1.龙泉驿区用水性质分为:居民生活用水,机关、事业单位用水,工业生产及建筑业用水,商业服务业用水,特殊行业用水。公司严格执行成都市和龙泉驿区物价局核定的用水水价及相关水价政策。

2.客户服务中心按供用水合同签定的用水性质核定用水价格。如果用户需改变用水性质,须向客户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并派员现场核查,确认后填写《用水性质变更通知单》。具体按Q.GL/LS.020203-2001《用水性质变更程序》执行。

(三)水表查抄 1.2.3.4.5.1.用户装表接水后,从次月起开始按月查抄水表。查表人员应严格执行《抄表员工作标准》,分片区定期查表。在网水表每月查抄一次。

抄表员将抄表所得的用户实用水量记录在“查表记录卡”中,计算应收水费后,于当天向用户填发《水费备款通知单》。

抄表时因各种原因无法抄见水表读数时,抄表员作估水处理,具体按Q.GL/LS.020201-2001《查表管理规定》执行。

抄表员根据“查表记录卡”的水量,逐户输入计算机,由抄表员和审核员复核起止度、水量、价格。

公司每月分别对在网水表的抄表质量进行抽查,并作“复查水表记录”。用户持客户结帐卡或备款通知单到客户服务中心收费处缴纳水费,经用户、收费员双方确认水费收缴无误后,收费员将水费收据交用户。收费

(四)收费 员应做好现金日记帐及水费收入月报表。2.如遇超期交纳水费的用户,加收水费违约金。对严重拖欠自来水水费、经多次催收仍不缴纳水费的用户,公司按《供用水合同》和《成都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其实施暂停供水处理,待缴清水费及有关费用后,恢复供水。3.收费具体执行Q.GL/LS.020202-2001《收费管理规定》。

(五)水表检定、水表故障维修、在网水表管理

1.水表首检:对用户新装贸易水表和室内二级水表通水前必须进行强制检定。《用户新装室内水表首检的通知》由客户服务中心发出。

2.水表周检:水表正常检定周期按口径大小分为:DN50(不含DN50)以下的水表,每三年检定一次,DN50的水表,每两年检定一次;DN100以上的水表每年检定一次,消防表三年修校一次,三年用水量不足2000m3,只作维护。由客户服务中心制定水表周检计划。

3.水表首检和周检均委托龙泉驿区水表检定站实施。检定完毕后将检定结果交客户服务中心。由生技科每月定期对检定计划和检定情况进行验证并作记录,验证内容包括:客户服务中心制定的检定计划是否准确、检定站是否按计划执行检定、检定站的检定标准器具是否符合计量要求、检定站是否严格执行检定规程、检定站的检定记录和出据的检定合格证是否符合要求等。

4.水表维修:在网的水表故障由用户报出或巡检员、抄表员查出,客户服务中心派有关人员到现场查勘确认后,填写《维修业务传递流程表》,传递给维修队,维修队拆回故障表进行维修后,送水表检测站检定,并将旧表止度报客户服务中心抄表员。

5.对于在网超负荷的水表,督促用户将水表改大。用户不改的,在其表前安装限流板。对被堆、挡、埋、压的水表,督促用户整改。

(六)用户拆表销户、过户、更名、迁管(表)、暂停用水过程控制。1.用户要求停用自来水时,需提前到水客户服务中心办理申请拆表销户手续,填写“拆表销户申请书”,结清拆表前一切费用。在未拆除前用户应负责保护水表及表外供水设施,在此期间如遇水表遗失和表外供水设施损坏,用户应照价赔偿。具体执行Q.GL/LS.020305-2001《销户拆管工作程序》。2.用户要求更名、过户,须持交接双方盖章的联合书面申请或主管单位证明到客户服务中心填写“更名、过户申请表”,经审查批准,缴纳相应费用后转户更名。具体执行Q.GL/LS.020304-2001《自来水用户过户更名管理规定》。3.用户要求迁移或改变自来水管、水表及供水设施位置时,须到客户服务中心填报《迁管(表)申请书》,具体执行Q.GL/LS.020306-2001《改(迁)表(管)工作程序》。

积极有序推进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 篇6

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已经超过了51%,连续3年超过了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向服务业集聚,已突破了传统的对外投资动机,利用外资已经名副其实地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我国的服务贸易也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服务业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何顺应这一要求,把握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格局,安全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

第一,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过多地集中于房地产等利润较高的非传统服务业,以及中国服务业与外商投资存在较大的技术差异,因此,外商投资并未给中国服务业带来明显的技术优势。另外,在服务业领域,由于我国企业在产品设计、管理技术、技术诀窍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跨国公司的差距远远大于制造业,中国服务业吸收能力不足以及缺乏与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切磋技艺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导致当前我国服务业技术吸收能力很有限。

第二,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大多被压制在产业链的低端。随着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增长,其对我国服务业资本和劳动要素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服务业外商投资不断增长对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与内资企业关联度不高。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向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扩张,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跨国制造企业,在如此情形下,由于本土生产性服务业不具有为外商制造业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能力,必然造成本土企业技术难以升级的不利后果,从而导致我国内资生产性服务业被压制在产业链的低端。

第三,服务业外商投资并未显著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由于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品牌效应远大于国内企业,伴随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大规模进入,将对本土市场需求造成一定的压力,本土服务业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了。以餐饮业为例,肯德基和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后垄断中国快餐行业市场,同时其真正的核心技术和餐饮配方一直掌握在母国手中。同时,服务业外商投资并未显著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外商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远远小于其对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

第四,外商投资可能带来安全风险。服务业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比制造业更为深刻,但是我国政府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对“国家安全”或者“国家经济安全”缺乏基本定义,其内涵与外延都非常模糊。例如,信用服务业规模虽小,但与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相关。再如,由于我国审计等专业服务规模较小,如果国外相关企业全面控制我国高端审计市场,将有可能导致我国国家经济数据不安全。因此,中央政府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服务业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二、积极有序地推动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在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应坚持维护国家安全,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总体目标为:以提升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不断提升本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和大胆推动有实力的各类所有制服务业企业“走出去”为两大“车轮”,要高度认识和防范外商投资抑制我国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倾向、服务贸易逆差及外商投资进入对我国服务业国内市场需求及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对外开放可能带来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等三大风险,推动中国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国内服务供应商与外资企业的联系,加快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步伐。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或扶持本土企业的成长,不断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力。首先,要鼓励外资企业与国内购买方和服务供应商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要间接地扩大制造业整体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范围,要不断提高本土生产性服务业为外商制造业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能力,从而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能显著地促进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其次,提高服务业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缩小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对那些在竞争能力上与外商投资企业差距较大的行业,要尽快出台激励与支持措施,帮助企业缩小差距。

第二,促进我国优势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从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发展外商投资的微观动机角度来看,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着重以整合全球资源、获得先进技术和优化自身结构为根本动机,从而推动我国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稳定快速增长;要推动金融、保险、民航、电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建立全球服务网络,鼓励国内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推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要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鼓励建筑、旅游、分销、教育、中医药、中餐等服务领域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第三,打开行业壁垒,降低进入门槛,提升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努力扶植新兴服务行业与科技服务业快速成长,积极拓宽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更好地促进金融、保险、咨询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中国服务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中国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次,要优先发展旅游服务业、建筑等我国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专利与特许服务、通讯等比较劣势逐渐减弱的服务行业,努力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科技含量,积极发掘其他服务产业的发展潜力,促进我国服务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不断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第四,大力发展本土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金融业、计算机及软件服务业、科学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较快增长,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及制造业的融合和互动发展,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制造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首先,在全国要大力推广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促进效应,要推动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其次,要提高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运行效率,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部门内部的产业关联和互动发展,将更多的信息、技术和知识运用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同时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以及物流配套体系的建设。最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要注重产业集群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作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立若干重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模式,降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成本。同时,各地应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不断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投入。

第五,注重人才培养,发挥人力资本在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性的服务贸易,推动运输业等服务业尽快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各地区都要尽快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逐渐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要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畅通服务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要加强对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精通国际商法、国际运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形成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和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要逐渐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和推行适合生产性服务业行业运营特点的新型收入分配方式等。

第六,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基础产业,推动相关产业的协调配合。我国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融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鼓励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并引导人们对旅游、信息、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的需求,刺激服务业总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政府要制定政策,出台有效措施鼓励和推进生产性服务部门从制造业企业中逐渐分离并转入市场,要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整合与集聚发展等多种措施,促进已分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产业间的互动融合,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应用探索 篇7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1 任务教学方法理论上可行性的研判

任务型教学方法是上世纪开始兴起, 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的自主的学习。任务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学习语言, 不是以往那种死板的教学方法, 他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是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语言的教学方法。我们原先的教育方法的弊病较为明显, 所教授的内容与过程由教师全程掌控, 学生是被动的学习, 学习热情有限, 学习效果难以及时呈现。学生学习的很枯燥, 教师教的也累。学生只是学习了部分的语法以及相对应的格式化的表达方式, 一旦真正的要进行交流时就会手足无措, 其语言真正的运用能力非常有限。我们推荐的任务型教学是教育工作者按照课文的情境来设计出一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这样营造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相较之真实一些的环境中学习。

2 任务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知名的教育工作者Willis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指出了任务教学的三个步骤:

(1) 任务前阶段。

(2) 任务中阶段。

(3) 任务实施后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为今后打基础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相互交流实践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在第二阶段完成后的查漏补缺,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这三个过程互为犄角, 缺一不可。第二阶段是整个教学的重心所在。第一阶段是构建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对前两个步骤的总结与归纳, 是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就以《快乐汉语》四单元的食物为例子来描述其在教学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1) 第一阶段。

我们让学生在还没有正式学习该课文之前去粗略的浏览一下课文, 同时要将各种食物的照片和价格来进行整理。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生僻词语与词组、各种疑难的短语与句子要进行标示。对于在此期间出现的困难, 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发生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较为彻底的讲解与说明。

(2) 第二阶段。

我们的教学工作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让他们方便的利用汉语工作、生活和学习。我们需要的是将所教授的语言从形式改变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这一步骤是整个任务的核心之所在。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依照教学的进展来布置与安排任务。例如:要求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在组员之间互相的探讨;让两个小组各派代表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辩论;或者深入田间地头来实践;由学生来扮演不同的成员, 让他们按照设定的剧本来演绎, 诸如此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的运用自己所学习的语言来相互交流。又如, 我们可以假定某个小组是一个快餐店的工作人员, 需要为本快餐店设计出一款富有特色的菜单, 其他的学生会以就餐者的身份来就餐。这样的教学环境营造的效果就富有特色。学生的参与感就会很强烈。

(3) 第三阶段。

本阶段是总结的阶段, 主要是总结经验与不足, 将各种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我们在教学时间内主要是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讲透, 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并吸收。这主要是依靠教育工作者的板书、讲解以及布置的各种课余作业来完成。可是, 我们都很清楚, 课堂上的时间是非常宝贵, 极为有限的, 学生离开教室就步入了中文语言海洋, 但其学习的环境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外的实践活动来构建出一定的语言氛围, 让学生自发的组成各种社团与组织或者比赛, 对于促进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

3 任务教学法的好处与不足的分析判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教学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 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的教育工作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只有学生这个内因能够真正的活跃起来才能够让他们学到真才实学。我们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就可以看出端倪, 那些积极主动的回答教师的问题, 对教学工作配合度较高的学生通常言语表达能力很强, 其原因有下列几条:

第一, 任务型教学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是以此为起点来建构教学, 学生的所作所为均有明确的规范,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的调动, 大脑思维非常活跃, 不但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语言知识, 还能够锻炼自己运用语言。

第二, 由于设计的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欲望, 使学生有话可说, 任务与任务之间的衔接有连贯性, 学生是被自然而然地引导到下一个任务中去的。

第三, 小组合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头操练的机会, 而且是一个集思广益和互相学习的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提高其智力水平。

第四, 注重任务完成的结果, 它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 并使其产生成就感, 可转化为后续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任庆梅.语法教学的新视角:外显意识增强式任务模式[J].外语界, 2006, (1) .

[2]杜晔.如何在任务式口语教学中合理运用冗余现象[J].国外外语教学, 2005, (3) .

浅论公共图书馆的对外服务 篇8

1.工作宗旨

作为社会信息服务部门的图书馆, 为读者服务是它的工作宗旨, 也是它全部工作的重点和归宿。可以说, 服务功能是图书馆最本质的功能。英国沃德认为:“重要的是学会利用各种有用的信息, 掌握好规划和决策这一管理工具。图书馆原有的结构必须重新调整, 工作重心应向服务方面转移, 不管我们在战略规划、内部机制、人事管理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新的方法, 最后都要反映在图书馆服务质量上。”[1]总而言之, 图书馆服务功能具体体现在对读者的服务上。

2.战略目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图书馆自我完善的战略目标主要强调的是规模的扩张, 藏书量的增长、馆舍的扩大、管理人员的增加、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更新引进等[2]。而衡量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条件应该是考虑如何吸引读者、研究读者需求, 以及对读者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调查和研究。

3.工作重心

曾经一段时间, 图书馆为了保持馆内环境清洁, 书架整洁, 加强设备和图书的管理, 制定了大量限制读者的规章制度, 要求读者无条件地服从管理, 却极少考虑如何主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方便读者。在这种以图书为中心, 偏重设备和图书的管理模式下, 虽然图书馆内部工作井然有序, 但服务环节却薄弱了, 增加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困难, 致使图书馆服务与读者期望值相距甚远, 从而违背了建立图书馆的初衷和宗旨[3]。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应当始终放在读者身上。

二、图书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面临的服务压力

1.需求的多样性

城市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 城市人口的增加, 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 休闲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们生活中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和依赖都是社会对城市图书馆的新的需求。特别是在城市的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中, 社会对图书馆的活动如讲座培训有较大的需求。

2.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

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 向所有人群开放, 有适合各种职业的劳动者使用的图书和信息。图书馆能够为民众开设各种讲座和培训, 满足民众对提高职业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同时, 城市图书馆应该适应社会需求, 积极创新, 在信息资源的组织, 信息资源的提供, 娱乐文化信息的提供方面以社会需求为中心, 满足社会的需求, 服务逐渐向社会需求的期望值靠近[4]。

3.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

图书馆能够提供的很多信息资源服务现在已被社会上的其他信息行业, 如数据公司所占领, 而且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书馆必须在竞争中找到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就意味着图书馆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开展新的发展活动。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发展, 不少好的搜索引擎开始占据图书馆的信息市场[5]。

三、用创新方法化解图书馆的服务压力

1.改变旧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功能是收集、组织、保存和利用文献资料。今天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已经有了新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应该是它所服务的地区的文化智力娱乐生活的中心, 是社会需求不可缺少的中心, 这个中心为社会的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提供满意的服务。城市图书馆服务理念就是要为城市所有民众的教育和智力发展提供机会, 造就更具有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和发展前景的民主社会的公民。本着这种新的理念开展城市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 接近读者, 发挥图书馆在人的非正式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6]。

2.化被动为主动

图书馆过去是坐等用户上门, 属于接纳式服务[7]。现在强调的是主动服务, 图书馆可以利用推广式的服务来吸引用户。例如, 根据城市发展中受居民关注的某些重大事件开办讲座或者读书阅读讨论等活动, 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 邀请社会名士, 围绕热点问题进行演讲, 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 进而对图书馆的其他服务产生认识和兴趣, 能够进一步地利用图书馆的服务, 改进自己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和知识结构。

3.区分读者群体

随着图书馆用户的扩大和网络用户的增加, 用户需求的专业化和个体化差别很大。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要针对各个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教育程度的用户要求的图书馆服务五花八门, 信息需求深浅不一, 要求服务的单元和层次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有些要求的是面对面的服务, 甚至谈话、交流、心理咨询本身就是他们所需要的服务;有些要求快速的网络在线咨询, 或者电话直接服务, 追求的是时间和速度;有些需要的是全面的信息;有些需要的是准确的信息;有些希望得到图书馆员的培训和帮助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有些只是希望得到此次需要的信息而已。

图书馆服务要了解用户的不同要求, 力求做到零距离、零投诉的服务,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想方设法满足用户的需要。城市发展中图书馆服务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 应当注重基础的服务。例如, 可以为儿童提供玩具图书馆或者载体丰富的幼儿读物;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休闲、娱乐方面的信息服务;为中青年提供职业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4.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由于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 图书馆服务手段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利用网络可以开展用户预约借书、网上续借、参考咨询、和网络服务导航等深入的信息服务[8]。网络使得图书馆的服务突破了时间和距离的局限, 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同时获得过去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和新的网络方式下的服务。预约借书不仅方便了读者及早尽快获得所需要的图书, 而且缩短了图书的周转期, 提高了图书利用率。网上续借帮助用户节省了时间, 延长了借阅期限。网上参考咨询工作, 更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同时加强了图书馆咨询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互动, 两者之间的交流使得图书馆员更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用户更方便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以达到最佳的咨询效果。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完善, 网络用户越来越多。图书馆为了拥有更多的网络用户, 就必须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提高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能力。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对外服务功能是其最本质的功能, 分析了城市发展对公共图书馆带来的压力, 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化解这些压力必须在服务方式上有所创新。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本质,服务压力,化解压力

参考文献

[1]程亚男.再论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 (4) :18-21.

[2]束漫.城市发展中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现代情报, 2006 (2) :9-11.

[3]胡敏, 孟朝晖.浅谈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品牌战略[J].图书馆学刊, 2002, (增刊) :35-36.

[4]侯壮.大学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调查方法研究及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4 (3) :31-35.

[5]钱佳平, 刘兹恒.图书馆服务质量测评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J].2006 (1) :56-60.

[6]程亚男.再论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 (4) :18-21.

[7]杨桂珍.知识服务:图书馆工作的动力源[J].情报杂志, 2001, (8) :51-52.

对外应用服务 篇9

“搭车式”的思维方式可以追溯到“搭车理论”中。“搭车理论”又称“搭便车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提出,一直是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探讨的重要话题。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实际上,除了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1]奥尔森认为,集体利益作为公共物品,意味着无论是否付出成本,任何集团成员共享收益,这就造成了集体成员坐享其成的倾向,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被称为“搭便车”。后来,搭车理论被引申使用于经济学之外的更多研究领域,但仍被赋予贬义的感情色彩,例如社会心理学概念中的“搭便车效应”,实质上也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冲突问题。该理论认为个体采取搭便车行为,会最终损害群体的利益,使得群体其他成员付出代价。[2]

“搭车”这一比喻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后,开始有了中性乃至褒义的感情色彩。在发生于2015年的“庆安枪击事件”(又称“徐纯合事件”)之后出现了“新闻搭车”一词。枪击事件后续掀起了各地网民对于当地官场的举报狂潮,新闻报道及网络上的疯狂转发则是举报狂潮的助推器。喻国明教授认为,“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即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枪击案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3]可见,引申进入新闻传播领域的“搭车”,是指利益诉求者借助新闻报道及其产生的影响,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在该事件中,对地方官员不满的公众集中发起举报,这些拥有共同诉求的个体都搭乘了新闻影响力的便车,致使举报的队伍瞬间扩大,大大增加了举报的成功概率。在整个过程中,搭车行为不仅没有带来利益损害,还促使了问题的解决,给了那些凭一己之力不敢控诉官员的普通百姓维护权益的机会。

由此可见,搭车行为并非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正当的行动目的和正确的运用手段会使搭车行为产生有益的效果。正如在新闻传播领域,“搭车”行为已经从原来的理论概念中跳脱出来,在新媒体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值得一提的是,正当的“搭车”行为还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即在一定环境下,借助某一事件发生的时机,借力融智、将计就计进行传播。

二、对外传播中“搭车思维”的实质和作用

(一)国际舆论新挑战呼唤外交新思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国硬实力的进步并没有撼动长期以来西强东弱的世界信息秩序。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制造各种论说,刻意抹黑、扭曲中国,试图将中国置于国际舆论的危险境地。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往更加便捷,对于国际政治而言,各国密室外交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外交决策越来越离不开公众的参与。[4]与此同时,由于信息传播能力不对等,新媒体时代中西方传播技术差距拉大,从内容到技术,数字鸿沟正逐步加深。以中美两国的舆论角力为例,国际问题专家王冲博士认为,中方由以前的互有攻守,在新媒体时代已转为全面防守,并且攻击乏力。[5]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外交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外交一直在努力推进,国家软实力也在逐步提升,新闻媒体这一重要的大众传播平台也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不断双向传递加强对彼此的认识。但是在目前新的舆论格局之下,以信息进出之间、中国真实面貌和西方主观印象之间、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为代表的负差仍然存在,这说明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需要拓展思维、调整思路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新的外交挑战。相较于单纯输出信息而言,运用“搭车思维”进行对外传播工作则是更加巧妙的招数。

(二)对外传播中“搭车思维”的实质

在我国对外传播工作中,政府外交部门或其他机构、团体、个人常通过新闻渠道发布外交政策、表达对国际事件的立场态度,这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但如果用“搭车思维”思考问题,不直接通过新闻渠道发布信息,而是选择借力某新闻事件表达观点,不仅体现了国家软实力,而且是巧实力的体现。我国对外传播运用“搭车思维”有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思维运作的“大脑”是有对外传播诉求的机构、团体或个人。其中,政府部门是最重要的部分,此外其他组织或个人,凡是发布国际话题的,都可以算作有对外传播诉求。在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中,搭车者所搭乘的“便车”主要是新闻事件及其影响,但“便车”是有“主人”的,决定搭谁的车、搭什么样的车非常重要。第二,笼统意义上讲,在对外传播的实施过程中,凡是能够引发国际议题的,和国际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新闻事件都在适用范围内,具体要看实际的实施需求和目的。第三,搭车行为的目的即完成诉求、获取利益,那么我国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则是赢得国际话语主动权、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

(三)“搭车思维”对我国对外传播的作用

新媒体时代下,“搭车思维”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在于:第一,政府部门借力媒体发布政策、言论,相对于当面直言更为温和婉转,更易于接受,传播的力度和效果也有所保障。第二,要搭乘的“便车”,很重要的“一辆”是西方对中国种种别有用心的言辞。这辆“车”是西方制造,带有明显的抹黑目的。以往,我国在外宣工作中常遇到“话说得出来却传不出去”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与西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历史文化上有显著差别,两类话语体系之间缺乏共通点。而用搭车的方法恰可以弥补这一短板,把自己不便传播的信息,装载到西方话语体系构造的“便车”上。所以,“搭车”不仅仅是为了澄清和辩驳,也是为了借力双方传播互通的契合点。第三,“搭车式”对外传播,体现的是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尊、智慧与力量,通过借力打力以赢得话语权,“搭车思维”能够让我国的外交更加自信从容。

三、“搭车思维”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其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意指要全力抗击国内外谣言,维护于我国有利的舆论格局。“搭车思维”作为一种“巧实力”思维,可以为我国对外传播所用,助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形象。在“搭车思维”的统领下,对外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方式是实现目标的两翼,缺一不可。

(一)寻觅机会,巧妙解读

在对外传播中运用“搭车思维”,首先要具备识别信息真伪和言外深意的能力。近段时间有多起舆论反转事件引爆国内舆论,最终经过溯源却不乏掉入西方陷阱的案例。2016年3月,从互联网开始引爆舆论的“中国游客泰国疯狂盘铲大虾”事件,从起初对游客一边倒的指责声突然反转,最终成为对黑心旅游团的揭露。显然在一开始,公众跟随国内媒体一同掉进了外媒精心设计的圈套。纵观近年来类似于“盘铲大虾”的种种舆论反转事件,网民往往不假思索便铺天盖地转发,事件不大或会引发国内小范围舆论热议,但一旦涉及国家形象、激起国际舆论,后果难以想象。从传播方式看,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从精英垄断,变成了人人皆可参与,“把关人”角色被弱化。因而遇到此类消息时,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国内媒体要注意把关,在转发和报道之前应当首先考虑后果、加强戒备、仔细甄别。这类新闻事件多是负面信息,借用“搭车思维”就是要寻觅时机,通过巧妙解读把大众的关注目光引到别处。如2014年发生的内地儿童在香港街头便溺事件,新华社等媒体及时求证香港警方,一步步将事实真相还原并呈现出来,相关恶意抹黑自然瓦解。因此只有先读懂新闻,才能借用新闻。读懂新闻之后,要因事而异把握反击的时、效、度,寻机澄清真相、表明立场,这是讲求传播内容的必然举措。

(二)研判形势,调整方向

与中国相关的国际议题往往含有深意,需要进一步研判,并随机调整“搭车”的方向。其共有两种方向:一是客观评价或夸赞的正面新闻,可正向搭车;二是面对以抹黑中国形象为目的的负面新闻事件(如“盘铲大虾”和“内地儿童便溺”事件)可逆向搭车。这两类“车”都能成为“便车”为我所用,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主观能动性调整方向。其中包括维持正面新闻事件方向和调转负面新闻事件的方向,使其朝着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形象的方向发展,可以借赞美之词表达谦逊诚意,可以借中性评价阐述事实利弊,也可以借刻意歪曲坦然反击(见图1)。

2016年3月4日,傅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答中外记者问。面对CBS记者对中国在南海实行军事化的质疑,傅莹表示,我国在南海的防御部署绝非所谓的军事化行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内的看法、中国人的看法都是非常一致的。傅莹的回答不仅阐明了我方立场,还借西方之问表明了中国人民在此类国际议题上团结一致的决心。这就是研判形势之后即时调转方向、“搭车”反击的典型案例。“如果美国真的关心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那就应该支持中国与周边国家谈判解决争议,而不是往相反的方向使劲,好像还有什么别的打算似的。”傅莹的回应掷地有声,不仅揭露了西方媒体的别有用心,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尊严、维护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三)借力发力,直指目标

借力发力是“新闻搭车”进行对外传播的核心思想,懂得借力发力往往能够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古今中外不乏智者借力发力并最终巧妙取得胜利的案例,在近几年的国际往来中,我国逐渐展现出外交自信,面对部分西方强国的挑衅,表现得积极而机智。201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接受《纽约时报》的专访时说:“中国搭了30年的便车了,而且一直没有什么问题,没人指望他们做任何事情。”8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兰巴托的演讲中则表示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习近平找到恰当时机,借奥巴马带有攻击性的言辞,迂回婉转地推广了中国自己的外交方针和政策理念,尽显大国风范。

巧妙设计的内容还需搭配高超的传播技术。近几年,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对外交往、对外传播和外交参与等活动越来越多,网民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搭车式”对外传播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官方也积极运用互联网为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等及时巧妙发声。不论是传统政府外交还是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公共外交,不论是通过传统发布渠道还是网络传播渠道,借力打力的目标都是明确的,那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国家形象,所有的步骤和行动都要以此为着力点。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6]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国际大环境下的外宣目标,也是检验对外传播工作效果的标准。“搭车思维”经过跨学科的演变与升华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其打通中外话语隔阂的特点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特殊手段,而借力打力对西方别有用心的言辞予以巧妙还击是赢得国际话语权、展现国际传播能力的保证。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外交,传播内容是核心,媒介技术是关键,而思维方法则是统领活动的“大脑”。现阶段,我国主流媒体的整体实力尚不能建立融入西方社会的世界性的传播体系,而数字鸿沟的加深又让我国处于互联网竞争的下风,这一被动现状增加了拓展与研究对外传播思维的紧迫性。因此,“搭车思维”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一种巧实力思维,还需进一步挖掘与利用。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为民众参与外交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国与西方的数字鸿沟加深,传统的外交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需要拓展思维、调整思路来应对新的舆论格局。事实证明,“搭车思维”历经跨学科的概念演变,若能正当地运用于新闻传播领域可以化“贬”为“褒”,对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有借鉴意义,且对助力我国构建国家形象、取得对外传播的积极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搭车思维,对外传播,国际舆论,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03-404.

[3]林斐然,程媛媛,等.庆安枪击案舆情“拔萝卜带泥”[N].新京报,2015-5-14(A16).

[4]王冲.第五次变革:第四权力的中美较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52.

[5]王冲.第五次变革:第四权力的中美较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3.

对外汉语教学中韩语汉字词的应用 篇10

近几年, 在全球“汉语热”热度逐年上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2010 年, 全世界已有109 个国家开设了汉语学科, 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国家, 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但是由于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间存在许多差异, 所以学习一门新语言比较困难。现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在学习汉语, 而汉语学习的过程又接近于了解汉语和韩语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掌握汉语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汉字词在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 对韩汉语教学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及特点。一般来讲, 韩语词汇是由汉字词、固有词、外来词三部分组合而成的, 而汉字词在其中占有着非常高的比例经不完全统计显示, 在韩国与词汇中, 汉字词的占有率在60% 以上, 还有一部分学者主张“在常用的 ( 韩语) 名词中90% 为汉字词” ( 李翊燮1993) 。所以, 笔者认为, 汉字词是对韩汉语教学中的突破口。

( 一) “同形同义”汉字词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法及作用

在韩语中, 有一部分汉字词是与汉语当中的词语完全对应的, 例如“心脏 ( ) 、画家 ( ) 、期待 ( ) 、便利 ( ) 、有名 ( ) ”等: 韩语两套数词系统中的其一———汉字数词也是取自于汉语, 例如“一 ( ) 二 ( ) 三 ( ) 十 ( ) 百 ( ) 千 ( ) ”等。

在这些同形同义汉字词中, 不但词义完全一致, 而且发音也是非常相似的, 例如: “已知看 ( ) 病 ( ) 、院 ( ) 长 ( ) 两个词, 不难推出汉语为‘病院’即医院的意思。”再例如以下的比较 ( 见表一) :

从以上不难看出, “经历”的“经”字, 在韩语里写成“”。通过表格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经书”的“书”字在韩语里写成“”, 并且发音也是非常相近的, 这样的对应性对韩国学生的理解记忆非常有帮助, 可以使其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掌握较多的汉字词, 并且可以熟练地运用。这样可以不用从简单的汉字开始一点点教授复杂的汉字, 只要教会他们在他们的母语中有很多和汉语词汇一一对应的汉字词, 同时利用类似于上表格中的“关键词”的方式进行传授记忆可以大大提高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 这样的举一反三在对韩汉语教学中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

( 二) “异形同义”汉字词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法及作用

在汉语和韩语两种不同的语言中, 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类似但不完全等同的词语, 也是因为其相似性从而大大增加的区分的难度, 一些词汇在汉语中, 其引申义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在韩语中体现的仍然是这个词的本意, 这就会导致在字面上产生区别。例如: 日曜日 ( ) 和星期日 ( ) 两个词都是指的是在星期六之后以及下一周的星期一之前的那天。在过去中国使用“日曜日 ( ) ”的形式, 但是由于形式复杂后来历法改革为“月 ( ) 、火 ( ) 、水 ( ) 、木 ( ) 、金 ( ) 、土 ( ) 、日 ( ) ”7 天为一星期. 但是在韩国现在仍然使用中国的历法, 故而产生汉字形式上的差异。再例如“出世 ( ) 和出息 ( ) 两个词中, ‘’是指在社会上有名望或地位高, 而‘ ’是指 (1) 获利; (2) 上进, 进步; (3) 本事, 能力; (4) 指从商等。在类似于这样的词汇辨析中, 虽然有相似性容易导致韩国学生对一些词汇的混淆, 但是我们在找到其共同性以及差异性之后对其进行对比记忆, 会更加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在对于“异形同义”单词的记忆中, 利用对比记忆是最好的方法, 并且“异形同义”单词在韩语及汉语的联系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韩汉语中汉字词教学法

许多韩国学生都有这样的疑问: 汉语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汉字, 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时候汉字没有被作为重点的部分进行讲授呢?所以在对外汉语, 尤其是对韩汉语教学中, 笔者个人非常赞同“语文分开”教学法。即将汉语教学分成“口语、写字、识字”三部分, 通过这三大部分不同模式的合理搭配能够快速提高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并且坚持分开教学的两个原则: 教学初始时期将“语”和“文”分离; 第一步进行口语和汉字字形的教学, 第二步再进行识字阅读教学; 并且以韩语和汉语的桥梁———汉字词作为教学的中心和基础, 对汉字进行“说、写、记”三方面的学习。这将快速提高韩国学生的学习效率, 更快、更准确地对汉字进行理解, 并且以汉字为切入点从而对汉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四、结论

汉字词可以说是汉语和韩语中的重要桥梁, 正确掌握汉字词的学习方法, 认识到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要。以上通过对汉字词特点的分类以及在对外汉语中汉字词教学方案的分析, 我们不难理解, 想要学好汉语, 从汉字词角度进行切入是最好的, 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同形同义”词采用对应记忆的方式, “异形同义”词采用对比记忆的方式, 通过对汉字词进行归纳分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综上所述, 教师只有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词的作用并正确运用, 才会对学生的汉语学习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赵春明.韩国语汉字词意义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 2009.

[2]吴恩锡.韩国语“汉字词”与对韩国学生的汉字教学[D].汉字文化, 2008.

对外应用服务 篇11

语境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是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他提出:“话语和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必不可少。”(魏晏龙、田建国,2012)之后他的学生英国语言学家弗斯继承了他的观点,并提出“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观点(王麒凤,2006)。1964年,韩礼德在继承以上两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语域”这一观点,并将语言特征的情境因素归纳为三种:语场、语旨和语式(胡壮麟,1989)。

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先生在研究韩礼德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类的观点。语言语境即上下文(语篇内部)语境,情景语境即语篇产生时的环境,文化语境即作者所在的语言社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胡壮麟,2002)。王初明先生提出了“补缺假设”构想,他认为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使用的前提(王初明,2003)。

(一)语境的含义及分类

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王建华,2002)

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把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情景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文化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为表达说话者的某个特定意义而使用的,表现为话语的上下文,它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有体现;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在交流过程中为表达说话者的某个特定意义而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交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和文化背景,交际的目的、方式、内容以及各种与交际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在语音阶段还是语法阶段都离不开词汇教学。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没有语法,人们还能进行一些言语交流,但是没有词汇,人们就根本无法说话了。”(高燕,2008)胡明扬指出:“实际上语汇是语言存在的唯一实体,语法是无法脱离具体的词汇而存在的,因为说到底只是无数具体语词的具体用法的概括……”(高燕,2008)学者普遍认为,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点,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

二、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一)理解词语含义

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这里主要讲的是词的词汇意义。词汇意义可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概念义是核心意义,色彩义是附着在概念义上面的意义。概念义的义项又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黄伯荣、廖旭东,2012)。看下面几个语境:

(1)我买了一盆花。(名词,可供观赏的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有各种形状和颜色)

(2)这块儿布的颜色太花了点,我不喜欢。(形容词,颜色错杂的)

(3)我花了三元钱。(动词,用掉)

(4)小李广花荣。(姓)

(5)老奶奶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动词,模糊不清)

以上例句是专门为讲解“花”字设置的语境。体现了“花”的概念义的有(1)(3)(4)(5),其中体现基本义的是(1)(3)(4),体现转义的是(5);体现色彩义的有(2),包含了贬义色彩。若是教师只是简单的介绍“花”的各个词义,学生们既不能理解,也无法运用;如果教师精心的为“花”的各个词义设计特定的语境,那么词义就一目了然了。

(二)体现词语语用功能

1.体现词语的交际功能

上文提到,每个班级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影响到交际中词汇的使用。比如:西方人在受到别人夸奖时,会欣然地接受,并说“谢谢”;而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会马上试着贬低自己,以表示礼貌和谦逊,会说“哪里,哪里,没这么好”。教师在讲解这类具有文化功能的词时,就更应该把他们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充分体现词语在交际中的不同,比如,“哪里,哪里”在回答别人的赞赏时,并不是表示疑问,而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同类的词还有“还差得远呢”、“过奖了”,这样的词语就要求教师通过语境介绍给学生,以免产生歧义。

2.体现词语的搭配功能

比如,学生看到“闭”的英文解释是“close”,就会马上说出“闭窗(close the window)”“闭书(close the book)”,但明显这是错误的搭配,因为“闭”可以说“闭眼睛”“闭嘴”等。教师可以使用身体语言解释这类词的搭配。

3.体现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语用色彩往往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义可以把词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这里说的色彩义不同于上文提到的词语含义范围内的色彩义,而是有些中性词在一定的语境里会产生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比如,“有水平、够朋友”,在特定的语境里,可以有令人满意或合乎标准的意思,含褒义色彩,但“水平”“朋友”本身是中性词。又如:“这个苹果有点太甜了”、“他年轻了点”里的“甜”“年轻”都有不合要求的意思,有贬义色彩,但它们本身不是贬义词,而是因为在特定的语境里和其他词搭配产生的感情色彩。通常遇到这类词,教师就要创设语境来讲解,以免出现误解。

三、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原则及应用方法

(一)应用原则

1.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即要求教师在为讲解某一生词设置某一具体语境时要运用真实的语言信息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要素。举个例子来说:讲解方向、方位词时,利用教室、门、窗户、走廊等可以很好地解释“进来进去、出来出去、过来过去”等趋向补语的词;利用课桌、讲台、学生的位置可以解释“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方位词。教师既可以自己来演示这些动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做,这样亲子演示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

2.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即要求教师创设的语境一定要能体现该词的具体语义和用法,不能让学生产生误解,并有效地触发学生认知语境的建立。如,讲解近义词“不”和“没”的区别,教师给出了以下例句:

昨天是他自己不去,不是我不让他去的。

他不吸烟也不喝酒。

我不知道。

我昨天太忙,就没去他那。

这些苹果还没熟。

以上五个例句是这位教师为解释“不”和“没”设置的具体语境,可以看出这五个语境都具有典型性,因为每个例句的意思都是唯一的,不可替换的。从例句中我们归纳出“不”和“没”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是否定副词,但是在表达个人意愿、表达估计和认知时要用“不”,不能用“没”;在表达客观叙述某行为没有发生、否定性质状态发生变化时要用“没”,而不能用“不”。

3.适度性

所谓适度性,即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置语境,一切以贴近学生为主,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性和反感。克拉申指出:人类获得语言最重要的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信息来获取语言知识(高燕,2008)。这里的适度性,包括两方面:

(1)词语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这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语境,如注意区分初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词汇与中高级学生的认知词汇的不同。在讲解生词时避免用生僻、偏难的词语设置语境,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认知困难。

(2)注意文化差异

由于以班级为单位的留学生大多数来自不同的国家,成长背景、教育水平都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语境时要充分照顾到同学们文化背景的差异,用共同的文化成分来设置语境,如果没有则尽量避免。

4.即时性

所谓即时性,上文也有提到,即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现场语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讲解“把”字句时,看见一位学生把书包从桌子下面拿了上来,就即兴发挥,说:“他把书包拿了上来。”又看见这位同学从书包里拿出了书并放在了课桌上,就又说:“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这种即时语境,就是用切实可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到亲切,舒缓学习的紧张情绪,加深学习印象,减慢遗忘速度。教师也可以围绕生词设置一些课堂小游戏:两人一组,一位同学做动作,一位同学运用生词描述。

5.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即要求教师设置的语境必须是一个能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不解和歧义,也就是汉语中常说的“话不说一半”。比如:大多数人都知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这句话也成了人们贪嘴吃肉,为饱口福的借口。殊不知,这句话还有下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应用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语境也是如此,教师如果提供一半的语境,学生既无法理解该词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也无法知晓到底该如何运用词语。比如“死”这个词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显现。“干了一天活,累死我了。”“天气太冷,小狗被冻死了。”通过这两个完整的句子,我们可以知道第一句中的“死”是程度补语,即“我”还没死,就是太累了;第二句中的“死”是结果补语,即“小狗”已经死了,是冻死的。如果教师只提供“累死我了”。那么学生就会疑惑“我”是真的死了还是怎么样,所以提供完整的语境是至关重要的。

(二)应用方法

1.功能释义法

功能释义法是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汉语中的一些词语的意义无法从字面上完全理解,甚至词典中也不涉及,它的意义需要配合话语的上下文语境才能体现出来(吴勇毅,2012)。留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每一个字都认识,却不明白是什么意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那个女孩儿长得不怎么样。

谢天谢地你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你看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连衣服都不会洗。

上面三个例句中的划线词语都是非常简单的,每一个字学生都认得,可是划线词的意义学生便不清楚了。在查字典之后,发现“不怎么样”“谢天谢地”还可以查到,但是“你看你”却查不到意义。这些无法从字面上理解意义的词,就必须使用功能释义法,对它们在言语中的作用或表示的意思进行解释。“不怎么样”表示“否定”的功能,“谢天谢地”表示“感谢、庆幸”的意思,“你看你”表示“埋怨”的意思。因此教师应该将功能释义法应用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尤其针对一些口语色彩较浓烈的词语,这样学生也会易于接受。

2.例句释义法

例句释义法是从语际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这种方法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即教师先出示例句,让学习者通过例句领悟词语的意义,然后让学习者做替换练习或模仿造句。例句释义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词语的辨析上:

区别多义词。例句:

把衣服的扣子扣上。(意义:套住)

把碗扣在桌子上。(意义:器物口朝下放置或覆盖别的东西)

不要乱扣帽子。(意义:比喻安上不好的罪名)

他被警察扣了七天。(意义:扣留、扣押)

他的寝室太脏,被扣分了。(意义:从原数额中减去一部分)

以上是“扣”字的多个基本意义中的五个意义的例句。多义词是用相同的形式表示多个意义,如果搭配的不同,在语境中词义就会不同。

区别近义词。例如区分“千万”和“万万”。例句:

你千万不要那样做!(可用在否定句中)

千万要小心!(可用在肯定句中)

我万万没想到他会做饭。(可用在否定句中)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千万”比“万万”应用的范围广一些。

依据汉语的语言经济原则,在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和近义词,这些多义词和近义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占很大一部分。因此,将例句释义法应用到多义词和近义词教学中,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近义词和多义词,又可以为教师教学减轻负担。

3.情景释义法

情景释义法是从非语言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的具体语境,来解释词语。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即时语境或现场语境(高燕,2008)。例如:

教师讲解“一……就”时,正好一名同学开门走进来,一阵风刮了进来,便借机发挥:“他一开门,风就吹进来了”。

现场语境是学习者切实可感的语言环境,是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因此学生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教师将情景释义法应用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即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提高词语的复现率,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结语

在教学中,一贯强调的是,“汉字要放在词语里学习,词语要放到句子里学习,句子要放在语篇里学习,形式要跟意义、用法结合起来学习”。词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授语言中的静态词汇,而是教授言语中的动态词汇,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将语境运用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词语的语义,还能让学生掌握词语的语用含义,从而达到提高他们汉语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晏龙,田建国.对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观的再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2,(2).

[2]王麒凤.语境与翻译[J].皖西学院学报,2006,(4).

[3]吴勇毅.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7]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8]王初明.补缺假设与外语学习[J].外语学刊,2003,(1).

[9]王建华.关于语境的定义和性质[J].浙江社会科学,2002,(2).

浅析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篇12

关键词:商务英语,对外贸易,应用

英语是世界性语言, 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会说英语, 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官方用语。在对外的贸易往来中, 英语成为职业化用语即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主要是针对商务方面, 其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应用于贸易磋商与谈判、贸易广告、贸易函电、贸易翻译等商业用途。新的时期, 商务英语在应用范围、应用模式、应用程度上都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多变化, 需要人们以新视角、新思路来看待商务英语的应用。

一、商务英语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 定义为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国家的经济实体之间进行的各种交易活动。本质是一类交易, 就离不开交易的各项要素。交易总有宣传产品、讨价还价、互利互信的过程, 离不开看货、验货、付款等初级步骤。如果没有语言充当媒介, 交易行为就不可能发生。国际交易是与外国人打交道, 只有熟悉他们的用语——商务英语, 才能谈妥一笔交易。商务英语就是这一专业化的, 完全服务于商务活动的职业化语言。这么说来, 商务英语就是由国际贸易活动而应运而生的, 是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必然产物。

商务英语, 英文Business English, 定义为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对英语的使用。单纯应用于对外贸易领域的商务英语又叫Foreign Trade English。商务英语除了应用于对外贸易, 更广泛使用在其他领域。商务英语体现于三部分:商务背景、商务语言、商务交际。商务背景主要在于对商务知识的积累, 商务语言则是体现个人语言魅力的艺术性发挥, 而商务交际更是以商人的头脑, 分析商业化信息。商务交际是各项的综合, 跟个人经验, 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商务英语是一种语言媒介, 它应用于各类商业活动, 其中包括了经济、贸易、金融、会计、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应用。学习商务英语, 既是学一种语言, 又是学相关的商业知识, 商务英语可以说是结合了商务交际、商务知识、语言技巧等综合语言体系。商务语言不单单是用来交际这么简单, 与其说揣摩语言用法, 不如说是语言技巧的应用更为合适些。同样意思的词汇在不同的商业情境中代表不同的意思, 简单说就是讲究商人智慧的实战。这体现商务英语的一大特点——实用性。不同的商务活动有不同的处理过程, 在细节的把握上略有不同。特别是近年来对商务英语的广泛应用及深刻理解, 商务英语不单成为国际贸易的交际语言, 更成为国际贸易达成的切入口。随着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 对商务英语要求的越来越高, 商务英语还成为了学习外国企业管理理念、规范制度的有效手段。商务英语已经逐渐从过去对专业化英语的要求到注重如何与外国人更好交流, 了解他们的文化, 得到他们的信任等, 其中包括更多的是谈判的智慧, 对商务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在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越加频繁。我国的货品出口量是支撑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如何在对外贸易中取胜成为中国各大企业竞相招募商务英语人才的理由, 因为唯有通过商业交际, 也才能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企业文化。所以, 商务英语是完全服务于国际交往中, 且在对外贸易中是普遍应用的。在对外贸易中, 可将一项交易行为分两个组成阶段:其一是寻求合作期, 其二是维护合作期。交易的两个阶段对商务英语的应用侧重要求各不相同, 在寻求合作期, 主要是通过谈判技巧来得到合作计划。而在维护合作阶段, 谈判人更主要在于从理解文化、人性角度维护合作结果, 稳固团队的合作。

对外贸易谈判中的商务英语的具体作用:商务英语有利于对外贸易中谈判的顺利进行。谈判作为对外贸易中关键步骤, 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贸易活动能否成功, 而且在对外贸易谈判的不同类型的谈判中都显示出商务英语的应用。国际贸易的目的说到底, 是企业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 是买卖合作双方围绕交易中各自利益的问题展开角逐、博弈。没有商务英语作为基础, 根本实现不了谈判过程。谈判中的商务英语的应用, 除了语言修饰的规范、得体外, 更注重商业上的谈判技巧如何透过语言的作用传达。这就需要在商务英语的使用中, 对合作对方的文化背景、交易内容的阐述形式选取、促进合作的有效手段上考虑, 体现的更多的是商业谈判技巧。谈判过程中, 还应注意到有意避开强调文化背景差异、自身利益如何得到满足等敏感问题, 更多时候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要考虑到双方合作中, 自己企业如何在众多企业中突显优势, 如何为合作方创造更大利益, 以及自身克服挑战的能力水平等等。在谈判技巧中, 对商务英语的准确把握很重要。众所周知, 英语中有很多俚语、俗话, 运用得好, 增添说话的幽默感。但运用不当, 造成理解上的困惑甚至误解都有可能, 所以对商务英语的运用水平要求很严格, 具体到以何种句式、哪类词汇、甚至到口语语调上。谈判中还要正确处理文化上的差异, 在谈判前的准备工作中, 要对合作对方的文化特征、宗教信仰、工作作风等有很深的了解, 过于忽略则得不偿失。再者, 对外贸易的谈判中讲究商务英语的尺度和深度的把握, 有些问题上处理得意犹未尽比较好, 特别是冗长、乏味的大段发言是需要极力避免的。但是, 在谈判时, 要给合作方塑造真诚、可信的企业形象, 这就是如何发挥运用商务英语在细节上的智慧了。

对外贸易中对提升工作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的能力的作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交易行为, 与一般交易往往不大相同, 它考虑的更长远的合作关系。现今, 许多中国企业寻求国际伙伴共同牟利的情况已屡见不鲜。在开拓海外事业的过程中, 企业决策者面临着融入国外的文化、适应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等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对消除沟通上的障碍很有帮助, 避免意见分歧太大, 是对企业长足的合作关系的维护。项目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要注意避免由于企业管理的文化差异导致与合作公司的摩擦, 这是对外贸易中常见的挑战之一。通过对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 可以了解更多的文化差异因素, 学以致用。商务英语中学到的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对两国企业的交流和协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 除对企业决策者和项目经理的严格要求外, 普通员工也要适当学习商务英语, 特别是有机会和外国工作者共处工作的员工。如果不懂得如何进行正常的对话交流, 信息无法传达, 造成对正常工作进程的妨碍, 也就损害了公司的利益。所以说, 一个企业想要走出国门, 在国际上打响名声, 只有高度重视企业上上下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也就是, 企业在朝着国际化目标迈进时, 企业文化先得国际化。

三、结语

随着对外贸易活动的日益层次化加深, 为实现在沟通交流上古训智慧的运用, 现提出几点针对贸易策略上的实际战术帮助:1.声东击西。这种军事战术亦适用于谈判桌上, 具体指有意识的强调对己方实际不重要的方面, 让对方产生己方很重视此方面, 并且逐步实现在这方面对方利益的满足, 以达到实现真正自身利益的满足。这是转移计和缓兵计的运用。2.疲劳战术。遇到咄咄逼人的谈判对手时, 从对手的性格弱点上下手, 在尤其缺乏耐心和忍耐力的对手面前, 使用疲劳战术的多回合拉锯战。由于因为反反复复议题弄得谈判对手头昏脑胀, 找不到北时, 正是我方利益得逞时。3.有限权利。谈判一方在一些方面做出让步时, 既可维护自身利益, 又能留足对方面子, 迫使对方在道义上不得不做出让步。巧妙运用此法, 不但能不着边际, 看似控制权移交对方手中, 其实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 对方还不轻易发现。4.双赢策略。这是双方最容易达成的共识, 既然协同合作, 单方面获利显然不符合合作目的。真正成功的谈判在于让谈判双方各感信心满满、利益得逞。如果谈判双方都满意谈判结果, 交易才能成立。所以以何种谈判技巧, 实现商务谈判目的是讲究战术与灵机应变的智慧的。不过, 这些战术实际上并不好运用, 过于工于心计反而适得其反。除了对商务英语水平的严格要求外, 还是谈判者自己智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志敏.商务英语在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商贸.2010

[2]田静.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1

[3]赵晓霞.商务英语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0

上一篇:农业部审定通过品种下一篇:分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