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

2024-10-08

生产计划与控制(通用12篇)

生产计划与控制 篇1

近年来,我国国内关于生产方面的各种管理技术有了相应发展与运用,集成化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模型便是一个例子。集成化生产主要包含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约束理论(TOC)及准时化生产(JIT)等3方面生产管理技术,不同时期及不同生产环境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常这三者的优势判定取决于层次的不同,企业依据不同的需求选用不同策略,最终得出的效率与效果也不同。因此分析集成化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模型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1 MRP Ⅱ、TOC 与 JIT 三者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1 MRP Ⅱ的优势与劣势

MRPⅡ的优势是其往往反映的是中期计划能力,该计划能够促进企业采用非常周密的集中型计划来配置资源和合理安排生产加工活动,以充分适应生产中各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MRPⅡ的劣势是MRPⅡ需提前设定好,但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极有可能导致计划与实际状况不符,以至于企业库存量持续增加。并且,在企业生产与输出方面往往采用整体系统批量输入法,不分批加工或者批量运转,影响订单的流动时间。此项管理的约束力一旦变弱,就会导致相关生产计划不能有效完成且物料方面的各类需求也与企业实际产生矛盾。MRPⅡ能给各个工序安排相应的计划,并且均严格依据所制订的相关计划展开生产,各个细节之间不能互相协调,工序之间的关联性差,导致产量不均衡,制品库存量增加以及各方面需求及企业的生产运行不协调。MRPⅡ通常不会在编制相关计划时考虑后期对生产方面的控制,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滞后性。MRPⅡ通常是逐层施以物料清单,并且给各个层面的零组件生成1年计划,并细分为关于物料各方面需求的计划及采购计划、作业加工计划等各个方面,由于误差的存在,往往会造成生成的对应作业计划与现实情况相脱节。另外,对某些不能确保计划完成的产品施以相应分解及计算是没有意义的,在展开计划调节时问题通常是自下而上逐层反馈,全部计划均是自上向下进行安排,这导致生产计划抗干扰能力较弱。MRPⅡ采用周 / 天为主要运行单位,因此不能即刻反映各周 / 天所发生的相关变化,以至于底层的相关功能偏低。

1.2 TOC 的优势与劣势

TOC的优势在于能够正视瓶颈所存在的问题,且能有效运用瓶颈区分瓶颈计划调度与非瓶颈计划调度。此项管理计划不需要预设提前时间,提前时间呈现为对应编制计划的最终结果。综合这两类方式的优势,承认能力不平衡方面的绝对性,确保生产物流平衡及生产节奏的统一。此管理方式将计划及控制集于一身,编制计划时就已充分考虑现场控制方面的具体情况,提前计划后期生产环境的控制方面所呈现的困难,有效确保计划的可行性。计划执行过程经由瓶颈及瓶颈之间的有机配合,若瓶颈出现一定程度的漂移现象,整个系统便会重新判断新型瓶颈,并且依据新型瓶颈再次构建新物流平衡系统,进而呈现有效的控制及制约计划的最终目的,达到计划及控制的统一。

TOC的劣势在于瓶颈漂移给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若辨识存在滞后或误差等各个细节问题则会影响到后续各方面工作的展开。并且,该管理计划只强调短时间内的最优化,不能辅助长时间战略性决策。

1.3 JIT 的优势与劣势

JIT的优势在于JIT能够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关注清除所有形式的浪费,以零库存为目标,使企业的资源达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该管理方式的缺点则在于其关于中长期的计划性偏低,各个细节工序计划执行中没有总体计划指导,往往是盲目跟进或被动顺应后期的各个工序,造成总体环节加工状况总是时好时坏,并且在生产控制方面总是被动跟进。JIT计划定制源头或控制点只是关于交货点方面,没有将整个系统的关键置于瓶颈位置,以至于各部门哄抢系统中的各类资源,而那些有效资源却没有用于需要进行改进的环节。

2 生产计划管理及控制模型的运作逻辑

2.1 基于瓶颈 MPS Ⅱ /MRP 制定逻辑

该模型以系统的具体化瓶颈为主要基准,瓶颈产能或瓶颈产销率最大为最终目的。能够运用瓶颈能力方面的限制,根据瓶颈单位之间产销率来调节对应订单负荷以获得MPSⅡ。经过瓶颈调节获得对应的MPSⅡ能确保总体生产系统的负荷科学有效且与具体生产状况吻合,最终有效结合生产时间及流程,促使MRP具备更高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该逻辑能够促使负荷或能力呈现平衡,瓶颈产能限制作为主要依据展开负荷合理修正,更为简单实用;并且,此逻辑的负荷及能力之间的平衡只是紧抓瓶颈设备,这也更具操作性及层次性;在物料需求计划方面充分运用物料需求规划优势,获得科学有效的物料需求。

2.2 基于 TOC 作业计划及调度

通常运用TOC进行调度是将生产网络合理分为瓶颈调度与非瓶颈调度,瓶颈调度之后才是非瓶颈调度,这也充分体现了调度的层次性。非瓶颈资源属于相关能力冗余的资源,却不可以进行额外生产,只是依据瓶颈节奏展开受控生产。通常在瓶颈之前的对应非瓶颈就是依据瓶颈各方面需求施以适当的生产,在瓶颈之后相关非瓶颈只能接受瓶颈生产中的有限物料,从而展开生产。非瓶颈资源方面需要施以加工的作业并不饱满,而且订单竞争资源也不严重,所以非瓶颈现场调度或派工极为复杂。通常运用较为简单的“先到先服务”“优先派工”的原则,这样能完成非瓶颈调度作业。总体来讲,整个生产调度的关键是瓶颈方面的调度,不过瓶颈位置操作是有限的,这也就降低了相关调度区域维数问题的出现,充分减少了调度的工作量,促使利用复杂化最优调度算法提升可行性。

2.3 基于瓶颈 JIT 计划的执行及控制

2.3.1 看板换为绳子

绳子对于瓶颈环节之前的各个细节工序依据拉动方法倒传生产方面所下的指令,瓶颈之后的各个工序依据推进方法顺传生产指令,经过推拉结合施以准时且适应的生产,以确保生产均衡化、统一化。该方式是充分综合推拉方面的优势,更具张力及柔性。且实用性较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还能促使各个工序之间更具协调及控制性,减少企业库存。

2.3.2 零库存换为缓冲区域

目前国内企业很难呈现零库存,缓冲是顺应JIT在本土的各方面需求。缓冲及传统式安全库存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安全库存往往是只给每台设备呈现不闲置而设置的,没有充分考虑订单可否准时完成。缓冲是针对瓶颈环节的,是在前期添加了相关裕度以确保订单能准时完成而设置的。缓冲是可以受控的,并且允许库存及等待。

瓶颈、装配与发货是3类形式的缓冲,确保投料之后的生产是依据计划及时达到对应瓶颈或者是经过瓶颈展开装配与交货。各个缓冲位置可以分为赶工区域(警示区域)与忽视区域,缓冲区域没有达到对应零部件时为空洞,空洞能充分反映出现场加工顺畅度或对应订单可否及时交货,以及时间缓冲大小设定是否适宜等。依据空洞位置或多少能有效确立急需改善的相关环节,从而主动运用适当策略实现最少投入获得最大现场管理效果的目的。

生产计划与控制 篇2

2、生产管理的概念

3、单件小批量生产和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4、生产管理的目标

5、影响需求的几种构成因素

6、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简单移动平均、加权移动平均、指数平滑法

7、库存成本的构成,以及各成本之间的变化关系

8、连续检查控制方式的特点

9、周期检查控制方式的特点

10、ABC分类法

1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12、综合生产计划的概念、对象等

13、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常用的几种策略,以及各种策略的优劣

14、主生产计划的概念、对象等

15、主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需求时段的概念、毛需求的确定等

16、物料需求计划的概念、对象等

17、BOM的画法

18、各级生产计划与能力计划的关系

19、N/2/F/Fmax排序问题:约翰逊法

20、多个工件在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关键工件法

21、不同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周期的计算(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生产计划与控制 篇3

【关键词】生产物流;MRPII;JIT;TOC

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就是生产物流。企业生产物流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进行生产,以及企业能否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物流,且各自的生产物流计划和控制方式都各具特点。基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正在成为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现就该类型企业基于MRPII、JIT、TOC三种典型方式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给予总结和对比。

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的典型方式

1.基于MRPII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MRP(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是一种企业管理软件,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制造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系统。MRPII是将MRP经营、财务、销售、采购与生产管理的子系统联接成一个整体,在完成对生产进行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实现企业管理的系统化。

基于MRPII的生产物流控制通常采用的是推动式物流控制方式。此物流控制方式主要根据产品结构的最终要求,控制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需求量,在充分考虑每一个生产工序基础上,向每一个生产工序传达物流指令。

2.基于JIT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JIT(Just In Time)是准时制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由日本著名的汽车公司丰田创立。JIT是一种牵引式生产系统,以市场需求为核心,通过看板管理,实现“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或零部件”,避免不必要的产品浪费和浪费生产系统。

基于JIT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是一种拉动式生产物流控制方式。拉动式生产物流控制方式是在最后阶段的外部需求,向前一阶段提出物流供应要求,前一阶段再向上一阶段提出要求,就这样反复重复系统提出的要求。

3.基于TOC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TOC(Theory Of Constraints)即约束理论,要求把企业当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确定每一种体质至少有一个约束因素,就是这些制约(瓶颈)因素组织了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和利润增长。

基于TOC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实现是由DBR系统来完成的。DBR系统是由三部分组成:“鼓(Drum)”、“缓冲器(Buffer)”和“绳子(Rope)”。DBR系统实施计划与控制主要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找出系统中存在的瓶颈工序;第二步,改善瓶颈工序,提高瓶颈工序利用效率;第三步,使系统中所有其他活动服从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第四步,找出解决瓶颈工序的办法,将瓶颈工序进行转移,使之不再是瓶颈工序;第五步,如果通过第四步打破了现有约束,则重返第一步,发现新的瓶颈,持续改善。

二、基于三种典型方式的对比分析

1.生产物流计划的制订方式对比。MRPII采用的是集中式的物料计划方式,建立好产品加工程序,在电脑中确定好准确的订单需求和库存量,对各个生产单元传送生产指令。

JIT利用的是看板管理控制方式,按照有限能力计划,逐道工序地倒序传递生产中的取货指令和生产指令。

TOC是以约束环节为基准,且合理地加以优化,最终制定非关键件的加工工序。

2.平衡生产能力的方式对比。MRPII在展开计划的同时将工作指令下达到下级每一个生产单元上,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平衡生产能力。

JIT计划更多的是对基本能力平衡的考虑,企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来稳定彼此之间的生产需求,且以高柔性的生产设备来保证生产线上能力的相对平衡。

TOC根据能力之间的负荷比例,将其划分为约束资源和非约束资源,通过“五大核心步骤”与思维流程来消除“约束”,提高企业生产链上最薄弱的环节。

3.物流采购与供应的方式对比。MRPII的采购与供应系统,主要根据计划系统下达的物料需求指令进行采购决策,负责完成与供应商之间的采购与供应。

JIT将采购与物料供应系统当作生产链以外的一部分,而在实际的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已经建立好了采购与供应关系,彼此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因而供应商也会按照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保证生产链顺利进行。

TOC采购与供应系统的运行则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事先采购的物料没有具体的数量,物料的采购与供应完全按照生产计划来确定,通过DBR系统中的即通过“绳子(Rope)”来同步实现。

4.物料质量的管理方式对比。MRPII允许有一定量的废弃产品存在,在最终检验环节加以控制,系统可以设置某些质量控制参数分析出现废品的原因。

JIT在生产加工中确保进入下道工序时,上道工序送来的零件没有质量问题,避免产生多余的垃圾。

TOC在约束环节前设置质量检验,防止约束环节出现问题,因为约束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整个系统带来麻烦。

5.物料库存的控制方式对比。MRPII一般设有各级库存,精确控制各个库存的物料量,最大程度地达到客户的需求,使生产与物料库存之间得以平衡,降低成品的库存量。

JIT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库存设置,只有供小于求的时候才设置库存。生产直接面对客户,避免一切浪费。

TOC注重时间和库存缓冲设置,避免出现随机波动,使约束环节有序进行。

三、结语

生产计划与控制 篇4

由于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是新兴的企业, 目前的生产计划还处于起步阶段, 生产计划制定人员对企业总体的生产能力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的把握。车间没有制定一个具体的生产计划, 生产具有盲目性, 工地需要什么, 就加班加点生产, 没有长久的计划。同时管理方面的制度不是很完善, 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方面仅仅是执行已制定出的计划, 并没有专门的部门来制定生产计划, 特别是对于资源紧张或机床故障等问题而引发的计划不能按期执行的这种情形, 往往不能及时地反馈到计划中, 并做出有效的处理。

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这种生产计划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导致计划作业无法完成, 生产计划流于形式, 各车间各行其事最终影响企业总体的生产效率。整个的生产运作依赖于员工的个人经验, 没有进行标准化, 员工凭经验做事。协调、组织、统筹与监控等职能非常薄弱, 员工经常无事可做, 致使企业效率非常低。企业车间经常出现物料不能及时回转。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没有专门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人员去统一指挥, 没有生产计划与控制机构去统筹安排监控等。

针对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的生产特点和管理现状, 应总结出不足之处, 在吸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相关理论和基础工业工程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 对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车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准确的数据, 制定正确的生产计划, 同时, 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 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够持续进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有效调节生产。

准确而有效的生产计划有利于实现企业的供应链高效率、低成本和协调地运作。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由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 (MPS) 、物料需求计划 (MRP) 三部分构成。

一、综合生产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资源, 对企业计划期内的生产内容、出产数量以及为保证达到预期效果所需劳动力水平、库存等措施所做的决策性描述。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

一是确定计划期生产产品的市场需求;二是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生产条件和约束条件;三是拟定生产指标方案, 进行方案的优化调整工作;四是综合平衡, 编制计划草案;五是审核批准综合生产计划。

二、主生产计划及编制过程

主生产计划又称销售产品的出产进度计划, 是综合计划的细节化, 要确定计划期所出产的每一最终产品在具体时间内的出产数量。主生产计划制定的步骤如图所示。

三、物料需求及作业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 编制进度、采购、生产计划。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从而降低库存量。

根据主生产计划制定相应的物料需求计划, 了解成品及零部件的现有库存状况, 确定各零部件的生产提前期, 按照MRP计算顺序:

1.通过主生产计划得到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 记得到第0层的各时段的毛需求。

2.计算各时段的需求

净需求=毛需求+安全库存-上期库存量-预计入库量

3.判断净需求。如果净需求≥0, 则计算计划产出量、计划投入量以及本期库存量;如果净需求<0, 则计算本期库存量。

计划产出量=min{≥净需求}∈批量与批量增量准则

本期库存量=上期库存量+预计入库量+计划产出量-毛需求。

按照工艺路线反向计算, 即从0层由上而下逐层分解进行。最后编制MRP计划表。

四、测定标准工时

1.计算观测时间。不锈钢可调带板式初效过滤器回风口的制作装配工序有:量定尺寸, 剪板, 折弯, 切角, 组合不锈钢框, 气密性检测, 对角铆接, 组装过滤袋, 气密性检测, 铆接, 最终气密性测试。

这里以组装过滤袋这道工序的测时过程为例, 观测10次, 测得时间如表1所示。

利用误差界限法确定实际应观测次数。根据公式, 设要求误差控制在5%以内, 取可靠度95%, 根据10次观测的结果, 代入公式 (1) 得n'≈24, 则若要得到可靠度为95%、精确度为5%的观测值, 还需要进行14次测定。继而进行14次测定, 每次的观测时间分别为68.8s、68.6s、65.3s、62.2s、70.8s、72.4s、66.8s、67.6s、71.2s、70.1s、64.4s、67.2s、68.5s、66.3s。求得T=67.2s

同理求得其他工序的观测时间:量定尺寸T1=65s, 剪板T2=90s, 折弯T3=89s, 切角T4=114s, 组合不锈钢框T5=70s, 气密性检测T6=36s, 对角铆接T7=58s, 组装过滤袋, 气密性检测T9=56s, 铆接T10=85s, 最终气密性测试T11=68s。

2.确定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 (1+宽放率) (2)

其中, 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作业或操作单元所需要的时间。前面求出操作者完成操作所需的平均时间, 操作者的操作速度并不可能与上述时间保持完全一致, 所以必须对操作者的作业进行评定, 并加以修正。其表示方法为: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定系数 (3)

在日常车间生产活动过程中, 考虑操作者稳定地维持正常的操作, 其生理需要所需的时间如喝水、上厕所等时间, 加入正常时间, 所以疲劳宽放时间取5%, 操作工人的操作宽放率取15%。代入公式 (3) 得各工序的标准时间。

五、生产线平衡时间—人员分析

该公司车间生产线一般为多工序连续作业生产线, 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 出现瓶颈的现象。除造成工时浪费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甚至生产中止, 因此进行生产线平衡时间—人员分析尤为重要。

最长工序时间即生产节拍CT, 计算流水生产线的平衡状态指标即生产线的平衡率, 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根据计算结果在生产线上进行生产计划的有效布置和实施。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大气污染已越来越严重, PM2.5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室内空气净化行业作为一门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 竞争也将不断加剧。企业只有建立起适用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本文以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细致、深入地调研以及分析, 应用制造资源计划 (MRPⅡ) 、物料需求计划 (MRP) 、能力需求计划 (CRP) 、准时制生产 (JIT) 等理论进行改善并实现均衡生产,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均衡生产

参考文献

[1]刘冠军.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3.

[2]刘宇.供应链环境下核心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6.

[3]卢子芳, 金毅.适应市场的综合生产计划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1999 (03) :31-34.

[4]尹斐.MRP系统中的物料清单和物料需求计划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7.

PMC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 篇5

开课时间:

2011年9月17-18日深圳金百合大酒店 | 2011年9月24-25日广州万事达酒店-------------------------

《PMC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课程纲要(李庆远主讲)

● 前 言:

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PMC)部门是一个企业“心脏”,掌握着企业生产及物料运作的总调度和命脉,统筹营运资金、物流、信息等动脉,直接涉及影响生产部、生产工程部、采购、货仓、品控部、开发与设计部、设备工程、人力资源及财务成本预算控制等,其制度和流程决定公司盈利成败。因此PMC部门和相关管理层必须充分了解: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控制(收、发、退、借、备料等)、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控制,并谙熟运用这门管理技术来解决问题,学习PMC课程从计划价值流切入剖析工厂制造成本和缩短制造周期,提高物流过程循环效率(库存、资金的周转率)及客户满意率;为降低或消除物流过程中的非增值活动。

● 培训能量:

1、建立制定完善的生产与物控运作体系、提升准时交货和降低库存成本;

2、预测及制定合理的短、中、长期销售计划,达成公司策略管理目标;

3、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预先进行详细分析;

并建立完善产品数据机制,协助公司建立产品工程数据;

4、生产前期做好完整的生产排程和周生产计划,提高备料准确率,保持生产顺畅;

5、配合生产计划做到良好物料损耗控制和备料,完善降低物料损耗机制和停工待料工时;

6、对生产进度及物料进度及时跟进和沟通协调,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关认证(可选)

资格证书费:800元/人(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须交纳比费用,不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无须交纳)

备注:

1、凡希望参加认证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颁发(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国际国内双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国内认证/全球通行/雇主认可/网上查询)

2、凡参加认证的学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号码及大一寸蓝底电子版数码照片!

3、课程结束后20天内将证书快寄给学员。

● 课程大纲:

一、生产的本质

1、生产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2、生产管理的范畴

3、明确的产销组织与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4、销售与生产运作流程图

5、产销协调方式

6、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出货计划的协调

7、综合性产销计划表

8、定期产销协调会议制度

9、日常产销工作链接流程图

10、案例分析

二、生产计划的内涵

1、生产计划的任务

2、生产计划的用途

3、生产计划的种类

4、生产计划的内容

5、生产计划应满足的条件

6、生产计划的标准

7、途程计划

8、途程计划的内容

9、途程计划的要点

10、途程计划的编制

11、案例分析

三、生产能力的掌握

1、负荷计划

2、负荷计划的目的和标准

3、负荷计划的要点

4、生产能力不足时的对策

5、案例

6、负荷计划步骤

7、案例分析

四、个别订货生产型生产计划

1、个别订货生产与预估生产的比较

2、各生产相关计划要点

3、个别订货生产计划程序

4、生产计划内容及订立依据

5、销售别、产品别生产计划表

6、月份生产计划表

7、生产日程表

8、日程计划

9、生产日程计划架构

10、生产日程计划体系

11、日程计划拟定

12、日程计划实施步骤

13、影响日程计划的因素

14、案例分析

五、计划生产型的系统构成1、生产计划程序

2、生产计划量的确定

3、月份生产计划的拟定

4、案例:月份生产计划表

5、日程计划追求的目标

6、日程计划拟定的考量点

7、日程计划的类型

8、日程计划的拟定要点

9、基准日程—日程计划的标准

10、基准日程表

11、案例分析

六、滚动生产计划的制订

1、游戏规则[合同评审表]

2、生产异常对策

3、生产异常的掌握

4、生产异常的反应

5、生产进度异常因应对策表

6、交期延误的原因探讨

7、交期延误的改善原则

8、交期延误的改善对策

9、交期作业及管制重点

10、推式控制系统与拉式控制系统

11、对生产管理指标的追求

12、生产绩效评估、分析指标

13、案例分析

七、企业物料管理的职能

1、企业物料管理的精髓

2、常备性物料的需求计划

3、月份物料需求计划表

4、周物料需求计划表

5、专用性物料需求计划

6、专用性物料需求计划表

7、BOM 表的分析与运用

8、做扼要型BOM 表

9、扼要零件表

10、扼要零件表的作用

11、做结构型零件表

12、结构型零件表

13、案例分析

八、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在价值链中的作用

1、采购杠杆原理

2、成本分析表

3、采购进度控制

4、采购交货延迟检讨表

5、评核

6、外协厂商的审查基准

7、订货数量时间安排

8、准时化采购环境下的供需合作关系

9、双赢供应关系管理

10、案例分析

九、企业库存管理

1、库存管理通病

2、企业库存管理运作架构

3、采购、生产与仓储

4、ABC 管理法

5、A、B、C 分类特征

6、A、B、C 分类原则

7、库存掩盖问题

8、库存相关成本

9、案例分析

十、生产方式/物料需求计划(MRP)

1、JIT生产方式的要点

2、JIT和采购功能

3、JIT对供应商的影响

4、物料需求计划(MRP)

5、MRP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6、MRP在实施中的问题

7、物料需求计划的运作方式(MRP)

8、案例分析

● 讲师介绍

李庆远 老师,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于广西金美集团化工公司副总经理、桂林公司总经理、飞亚精密工业公司厂务部经理、制造部经理,东聚电业有限公司扫描器厂制造部经理,广东领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经理等职,李老师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二十年,担任过多个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职位,既是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又是一名资深的生产管理专家和讲师,尤其拥有丰富的生产管理和培训经验。自己在企业中推行过5S、QCC、TQM(TQC)、TPM、IE。JIT。提案改善活动等,还担任过ISO9000、ISO14000、QS9000的管理者代表和推行委员会主任。近年于时代光华陆续录制了《PMC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5S与TPM实务》.《精益生产之JIT》 >〈工厂一线成本管控〉 《PDCA循环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等课程光盘,还著书《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5S与TPM实务》出版发行。

李老师对现场管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心得,课程中采用不同上课形式:讲演、小组研讨、个案分析、角色扮演、活动练习等多元化教学及实际演练与评鉴,让学员当场吸收实用经验,对于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启发与助益。

李老师服务的客户有(包含但不限于):

机械、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企业: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广日专用汽车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中日合资)、比亚迪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北京雷诺汽车配件厂、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广州柴油机厂、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深圳市宝安公共汽车公司

电子、电脑、手机及配件企业 :东莞东聚电业有限公司、NEC-东金(厦门)电子公司、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联想集团惠州厂、北京市京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泰科电子东莞创宝达公司(美资)、安特工业/科技(惠州)公司

家用电器、电梯行业 :格兰仕集团公司、美的集团中央空调事业部、广州市海尔公司、欧普照明(中山)公司、珠海飞利浦家庭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志高空调公司、步步高公司、无锡小天鹅洗衣机公司、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广州松下空调器公司、广州华凌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珠海双喜集团、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银行、人寿、金融.税 政府机关 :信诚人寿广州公司、泰康人寿广州分公司、中国平安保

险上海公司、中国人寿广州公司、中国银行、中国工行贵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市地税局宝安分局、深圳市宝安区政府、深圳市组织部

钢铁、房地产、建筑、建材、装饰设计行业 :深圳百仕达集团、深圳市天健集团、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广东省电力通信有限公司、广州水电二局、广东艺邦(星艺)有限公司(装修)、广东美涂士涂料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润涂料集团有限公司、嘉俊陶瓷有限公司、佛山新中原陶瓷集团、佛山华兴玻璃集团公司、吉事多卫浴公司(台资)

纺织、服装、鞋业行业 :福州嘉达纺织公司、敏兴毛织(海丰)有限公司、三星天津纺织公司(中韩合资)、北京顺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克华菲(上海)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麦克米伦皮具公司、浙江红蜻蜓集团有限公司

食品.饮料、医药、烟酒行业 :李锦记广州公司、广州市天源公司、广州统一企业有限公司、南昌统一企业有限公司、广州风行牛奶有限公司、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小洋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养和堂邓老凉茶有限公司、广州甘蔗糖业、上海市糖业烟酒公司、珠海麒麟统一啤酒有限公司、桂林漓泉啤酒厂、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培训中心、石家庄卷烟厂、厦门卷烟厂、昆明卷烟厂、广州侨光制药有限公司、深圳九新药业、深圳三九医药有限公司、南京医药合肥天星公司、兴达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市铁路总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深圳市水务公司;

化工、冶金、行业 :南海霸力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中信化工(海南)公司、广东佛岗佳特金属有限公司、石化集团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广州市延安油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立邦公司/成都立邦公司/北京立邦公司/上海立邦公司、广州化学试剂厂、广东利农康盛实业有限公司(农药)、湖南五强企业集团

服务行业:广州市友谊商店、深圳卡顿美容美发中心、福州美伦.华美达大饭店、广东南湖国际旅行社有限责 任公司

木业、家具、包装行业 :佛山鸿裕木业公司、鸿运家具(东莞)公司、广州中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美祺印刷有限公司、云南玉溪市环球彩印纸盒有限公司、广州番禺美特包装有限公司、顺德金榜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广州厨房用具有限公司、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电力、石油、能源.矿业行业 :郑州市供电局(国营)、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南方电网广东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广西公司、广西电网调度中心、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力线路器材厂、广东俊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石油分公司、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深圳市公司、中石化西北局完井测试中心、中石化西北局监督中心、中石化西北局塔河采油一厂、中原油田、广州市电车公司、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劲马动力设备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天宝矿业集团公司、山东滨州光华生物能源公司、广东核电集团大亚湾核电服务公司、三洋能源(苏州)公司(日资)

网络、电信、移动行业 :腾讯QQ公司、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中国移动海南公司、中国移动广东江门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佛山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中山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东莞分公司、中国联通南京公司、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浦东电信局、广东省电信局、南京电信局、广东省电信佛山分公司、江苏省电信系统集成公司

航空.机场.港口.物流行业 :上海虹桥机场、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上海东方远航物流公司、广州广日物流有限公司、深圳招商港务公司。

-------------------------

参加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经理/专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部门经理等

参加费用:2800元/人(包括资料费、午餐及上下午茶点等)

会务组织:森涛培训网.森涛培训咨询服务中心

生产计划与控制 篇6

关键词:沥青拌合站;生产质量;故障分析

一、前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还对道路的交通造成了影响。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重视拌合站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质量。

二、沥青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概述

沥青混凝土是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工材料。它俗称沥青砼,是一种人工配置的混合材料。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能够使公路路面在发挥其实用价值的时候,其美观价值也能得到相应的体现,我们就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好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成品料能否满足质量要求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控制沥青混凝土质量。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它是一种由人工配制的施工材料,主要应用于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包括矿料(比如碎石、砂和矿粉等)和沥青材料,将这两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对其材料进行搅拌,便可得到沥青和矿料的混合材料,即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按照组成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石油沥青和煤沥青。由于沥青混凝土拥有良好的粘结力和锁结力,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到道路施工建设中。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用沥青混凝土来铺设和覆盖的一种道路路面。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比普通路面更为平滑、光洁,在美观度上比普通公路路面要好看很多。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仍然避免不了路面裂缝的产生,且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形成原因大多与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路基施工的用料以及水文环境有关,因此,在具体施工时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以便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拌合过程的质量检测

1、外观检测

拌合人员可通过对拌合料外观的观测来检查拌合站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果每天拌合的前几盘沥青混凝土都是不合规格的废料,那就要注意检查骨料和沥青的加热都没有到达指定的温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减少进入烘干筒的集料数量,提高火焰温度来解决废料问题。如果出现花白料,就表明集料温度过低,拌合时间较短,或者细料数量偏多;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升高集料的加热温度,增加混合料的拌合时间,或者减少细料数量。如果混合料色泽偏暗,说明加热温度过高,沥青老化所致;对此应该严格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

2、温度测试

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测试应该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一般在料车上用插入式温度计测量,用金属杆从车厢一侧预留孔插入混合料,深度最少要达到15cm,混合料与金属杆接触后即可测出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要对拌合过程及时调整。

3、取样实验

根据沥青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取样数量不少于4kg;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取样数量不少于8kg;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取样数量不少于12kg;特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取样数量不少于16kg。对热拌沥青混合料每次取样时,都必须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准确至1℃。

沥青混合料取样应是随机的,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以检查拌和质量,如油石比、矿料级配为目的时,应从拌和机一次放料的下方或提升斗中取样,不得多次取样混合后使用。

在运料汽车上取沥青混合料样品时,宜在汽车装料一半后开车去与汽车车厢内,分别用铁锹从不同方向的3个不同高度处取样,然后混在一起用手铲适当拌和均匀,取出规定数量。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取样时,应在卸掉一半后将车开出去从不同方向的3个不同高度处取样。取样后的实验结果,不合标准之处要找出具体原因,予以纠正。

四、控制拌合站沥青泥疑土质量的方法

1、设备系统及料况的稳定性

稳定的生产设备系统,才能创造出好的工况。因而必须保证设备的完好性,运行的稳定性。每天的日常保养、检查维修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做好重点部位的检修、润滑工作。生产中料况的稳定,要结合经验值适时来调整。开始生产时,要少上料,加火为正常生产时火焰开度,当滚筒温度达到100℃时,开始加料,在这一过程中要配以必要的手动调控。

2、温度控制

(一)、温度的选择

成品料出厂温度按规范要求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具体到某个工程,应视料型、季节、运距来确定,以保证摊铺温度为准。春秋季节、早晚可取温度上限,夏季及白天可取温度下限。在生产中,只要热料仓大体供料均匀,不致有较大压仓现象,此时骨料温度只要比成品料出厂温度高5一10℃即可。

(二)、温度传感器测温应准确

在拌和设备上,一般有2个温度传感器,滚筒测温传感器要经常检查其插入骨料深度及磨损状况,热料仓传感器应保证其骨料不要压仓,以反映骨料真实温度。同时两传感器显示温度应有较好的相关性(差3~5℃属正常),否则应查清原因。

3、离析的控制

料场中各种规格集料应分层堆放,每层厚度不应超过1m,这样可以减小由于粒径差别造成的离析现象。各冷料仓应截挡,且上料不要过满,以防各料仓串仓。同时热料仓应注意检查,以防因集料磨损料仓导致串仓。在往运输车厢内装沥青混合料时,应缩短出料口到车厢的装料距离。装料应分层装运,即往车厢内装一斗料,车就移动一次位置,以每车分2―3层装为好。

4、计量器具的控制

骨料、填料、沥青称均应在每年生产前,由本地区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核、标定,有检验合格证。并在生产过程中,定期进行验证标定。注意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清零,以防累计误差的产生。

5、级配的控制

严格执行实验室给定的热料仓级配,冷料供料装置须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非此目标配比是难以执行的。在混合料由四、五种骨料组成时,要防止跳料。即当某一种骨料实测值大于下一种骨料设定值时,下一种骨料将不称,这样就造成合成级配不准。要控制好热料仓级配,必须避免此现象出现。出现“跳料”现象,主要是称的设定太高或此料仓用料太少,已经小于基本落差。如果是设定的原因,通过调整设定值即可解决。如果是由于此料仓料量太少而造成“跳料”,则需调整振动筛孔径,使四、五个料仓用料大致相当,这样就可避免“跳料”现象了。总之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热料仓合成级配,即生产配合比合成级配,控制得好才能保证成品料质量。

由于细集料比表面积大,在同样的沥青用量下,细集料用量多少将严重影响沥青混合料质量,因而必须严加控制。细集料主要在1热料仓内,基本由机制砂、中砂组成。为防压仓可人为控制不要上太多冷料并通过调整落差可精确控制称量数,同时能准确显示骨料真实温度。在生产过程中,料场进料规格会有变动,具体表现在某热料仓溢料或等料。这时尚需根据实际情况现场调整配比即对冷料仓流量适当调整以达到与热料仓供料比相匹配,满足标准级配的要求。

6、拌和时间控制

一般讲细集料多则拌和时间长;沥青含量和温度高则拌和时间短。拌和时间越长,拌和均匀性越好;但不可过长,时间过长会对混合料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混合料在搅拌器中的拌和过程,就是在高温下沥青薄膜与氧气充分接触的过程,即老化过程,减小了沥青的针入度。通常拌和时间最长不宜超过90s。

五、结束语

经过对拌合检测的分析以及对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影响拌合站沥青泥疑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控制,也可以看出道路的质量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秦景红.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生产计划与控制 篇7

1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物资生产计划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对于供电网络的控制主要是针对供电线路所存在的电路线损予以控制, 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安全、可靠。在这一基础上, 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相关服务, 负责电力的销售以及电量的收购, 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庞大的电力物资管理体系对其业务以及生产予以支持, 但是电力企业为了其企业的发展, 在经济管理中较为重视, 而在电力物资管理和生产计划上并没有作为重点工作予以关注。这也是我国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以及其生产计划控制无法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前我国的电企业必须要加强其物资管理水平, 避免由于物资管理水平落后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很多地区的供电企业往往都会采用零库存的制度对企业物资进行管理。建立起专门的物资管理部门, 并对职责进行细分, 专门负责物资的管理以及采购, 合理的支配、发送以及分发物资, 以此对企业电力物资进行管理。而这一模式主要针对企业日常的物资进行管理, 而企业所需的大宗物资则仍旧需要统一进行配给。当前的物资管理中行政干顶较多, 并且程序普遍不正规, 大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 没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因而在物资采购招标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 这此都对电力企业物资到位以及资本控制等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而有此电力物资企业仍旧没有明确的定位, 无法确定该企业是管理职能部门还是企业, 或者分不清其是多经企业还是业主, 这种职能不确定的现象也是造成当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混乱的主要因素。另外物资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有很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无法在生产计划与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采用先进的物资生产管理方法, 尤其是不能提高物资生产管理方法的信息化程度, 使得企业的整体物资管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并且生产规划中存在的以权谋私现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如何提高电力物资生产计划管理控制水平

2.1 为电力物资生产采购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 电力企业在日常经营生产中需要进行相应的物资采购, 并且与其他行业相比, 电力企业的物资生产采购规模较大, 涉及的金额也相对较大, 甚至可能达到上亿元。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势必会增大企业采购成本, 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要对采购行为进行控制, 首先就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采购环境。

电力物资生产采购环境主要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其中内部环境是指电力企业自身的各项因素。包括电力企业的资金实力、行业优势、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多方面, 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 做好物资生产采购计划, 并对采购方案进行有效优化。还要注重提高内部采购队伍的整体素质, 使其能够以降低采购成本为己任, 最大程度的避免资金浪费。而外部环境则主要是指物资市场环境。目前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 电力生产物资的供给较为充足, 不存在短缺情况, 甚至还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这样就极易导致电力物资市场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此情况下, 电力企业必须要结合自己的需要, 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采购模式, 并采取科学管理方法来对物资采购进行有效管理, 选择更有利于自身的物资供应商。

2.2 建立电力物资计划管理制度

加强对电力生产计划目标的控制管理, 首先就应该要促进电力物资管理水平的提高, 这是因为电力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物资支持, 只有电力物资供给到位, 才能保证电力按照计划生产运行, 从而达到预期效益。为了更好的进行物资计划管理, 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该制度应该要贯穿物资生产计划和物资使用的全过程, 并计划编制进行规范管理, 提高员工对计划的执行力。在此过程中, 首先要提高物资生产计划的编制水平, 尤其是要保证其规范性与合理性, 包括其编制格式与内容, 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其相关参数进行审核管理, 提高企业ERP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率。其次要对计划报送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物资生产计划可以在企业内部及时流转。另外, 还要做好年度招聘计划, 对物资生产计划的申请进行有效控制。

2.3 做好物资供需分析工作

当前对项目需求的物资生产量、规格等的分析主要依赖物资管理人员的经验。因此电力物资的需求计划与物资综合计划、财务预算等的协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 大部分电力企业都逐步实现了根据所管理物资的物理属性进行分类划分, 但是依然还没有实现根据物资用途、加之以及物流属性等多体系的分类管理制度。

所以, 在物资生产需求分析与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构建起根据物资重要程度、物资的项目用途 (抢修、大修、工程建设) 、物流属性 (流速、流量、需求程度、需求响应时间、采购提前时间) 、物资需求的事件属性 (大型生产项目、农网改造项目等) 、物资需求的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等形成的多体系分类管理制度。详细的讲, 就是在电力物资的生产计划控制过程中, 要做好对应的需求预测工作, 通过对电力物资不同用途以及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时间、空间属性, 通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构建起对应的需求预测模型。

结束语

总之,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行业, 电力行业必须要积极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在发展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物资采购, 这对于电力生产效益来讲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电力物资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做好物资的供需分析, 提高物资生产管理水平。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得到了加快的发展, 并逐渐向着现代化和自动化方向不断发展。而在其发展过程中, 离不开一定的电力物资支持, 加强对电力物资生产计划的管理与控制, 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提升。现通过分析当前电力物资生产计划与控制现状, 来重点谈谈其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物资,生产计划,控制措施,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杨鹏绪.小议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创新[J].科技资讯, 2010 (33) .

[2]华满仙.电力物资企业的流程再造[J].农电管理, 2002 (8) .

生产计划与控制 篇8

关键词:控制系统,动态生产计划,车间

0 引言

目前制造型企业机械加工车间在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不衔接现象, 造成设备的负荷失衡, 工时定额不能合理地调整, 影响了生产管理效率, 因此机械加工车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开发运用势在必行。

1 系统设计目标与相关集成

1.1 系统设计目标

机械加工车间动态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合理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来优化一定的生产指标参数, 比如减少在制品数量、缩短整个生产周期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动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应能够促进与生产相关数据的规范准确, 对生产过程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为整个生产计划的实施与执行提供可靠的保证。系统要实现规范化、自动化和科学化, 要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减少生产控制不当而引起的资源浪费等现象。

1.2 功能的集成

整个生产作业计划系统应包括多方面的功能, 例如基础信息查询功能、生产加工状态信息查询功能、生产计划与调度功能、资源状态查询功能等。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作为生产系统的核心, 要保证其顺利运行, 必须将该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集成, 相互支持与配合, 这些系统包括工况/机器数据采集系统 (PDA) 、MRPII/ERP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CAPP) 系统以及资源管理系统。各系统功能集成如图1所示。

通过MRPII/ERP系统把作业生产计划下达给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通过PDA采集现场数据并且传递给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对现场作业调度进行反馈;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来设计工件的工艺过程, 将工艺信息传递给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通过资源管理系统来管理现场资源, 并且将资源状态信息传递给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来执行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下达的具体任务。

1.3 信息的集成

信息集成的关键在于各系统间数据的传输与共享, 及时准确的信息是整个系统有效运行的决定因素, 所以信息数据的存储、传输及共享等问题是解决信息集成的关键所在。

(1) 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各站点独立自治, 相互支持, 相互配合, 服从组织的分布式管理与控制, 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以及通信效率。

(2) 数据分配:根据各类数据的用途将其分别放在相应的存储数据的站点中, 以达到局部自治的要求, 减少站点间的通信次数和数据传输量, 提高系统效率和安全性。对于固定的基础数据或不经常更新的数据, 应考虑它们的可用性, 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设置多个副本;对于频繁更新的数据, 应减少冗余, 维护数据的一致性, 及时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

(3) 资源共享:在多用户查询的情况下, 应充分利用其可并行性并优化各类数据的分布, 向用户提供一个完全透明的数据平台, 设置统一的访问接口, 以达到查询的并行性;对于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给予不同的设置, 防止对数据非法改动, 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安全性。

(4) 数据传输:系统间的访问与信息共享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 数据访问使用浏览器和服务器的接口机制。生产作业计划系统要能够与现有的环境进行信息交换, 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应提供与标准系统通讯的通用接口, 利用ADO完成数据访问。ADO通过OLE DB作为中间件进行访问。利用OLE DB作为中间件的ADO可以访问不兼容的数据源, 其中包括SQL Server、Oracle、Excel、Access、Outlook等。

(5) 数据维护:由于数据库采用分布式, 因此对于数据更新的处理容易引起数据的不一致性, 而采用本地数据更新的操作方法, 虽然需要对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测, 但应用起来比较简单可靠。

2 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硬件、软件、算法和语言。常用的系统体系结构有两种:C/S结构 (Client/Server模式) 和B/S结构 (Browser/Web) 。C/S结构将事务处理逻辑和显示逻辑放在客户端, 数据库和数据处理逻辑放在服务器端。而B/S结构是基于Web技术的新型模式, 该模式将服务器分解为一个Web服务器和一个数据服务器, 从而构成三层结构体系。用户通过浏览器软件与Web服务器进行交互, 通过Web服务器将用户的请求转换成数据查询语言, 最后通过与第三层数据库进行交互, 把交互的结果转换成HTML代码, 在浏览器上显示。两种模式各有优点, C/S结构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系统安全性, 网络通信量较低, 完成任务的速度较快, 不存在较复杂的分布式应用, 容易开发。而B/S结构系统反应速度快, 适应性强, 只要客户端安装了浏览器和网络协议即可, 对于软件和硬件也没有什么限制, 系统维护也比较容易。

通过上面两种结构模式的比较分析, 决定采用三层B/S结构模式。因为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系统面向的用户较广, 安全性和交互性要求不太高, 功能变动频繁, 适合采用该结构模式。

3 数据库与软件工具的选择

3.1 后台数据库的选择

MySQL数据库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 它应用于Linux环境下。其主要优点是:简单易用, 数据库管理人员容易上手, 容易控制。本文选用SQL Server 7.0数据库系统, SQL Server 7.0的功能和规模都比较适中, 既能够满足功能要求,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的费用也相对较低。

3.2 软件工具的选择

软件工具的选择关系到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前台界面设计的好坏。本文选用PowerBuilde。PB (PowerBuilder) 支持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多种数据源和数据窗口技术, 具有编程语言功能强大、支持多种对象、内置数据管理系统、面向对象等特点。

4 制造过程控制与网络、数据库的集成

4.1 Web与数据库的集成

常用的Web与数据库集成的技术有IDC技术、CGI技术、Java技术、ASP技术和PHP技术。

4.2 制造过程控制与Web数据库的集成

Web数据库的可视化功能可以使用户使用数据库更加直观简便, 数据的交互性可以使生产过程控制与数据库有效地结合起来。制造过程控制与Web数据库的集成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交互性和人机接口:制造过程控制与Web数据库的集成应考虑良好的交互性和友好的人机接口。在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中, 编制生产计划, 调度运算, 添加、删除、更新数据, 处理反馈的信息, 实时调整生产计划等都需要设计良好的人机接口, 从而发挥人的最终决策职能。

(2) 用户界面:任何一个系统的开发, 都要考虑给系统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 对于制造过程控制系统来讲, 用户要在前台界面完成各种操作, 如查询各种生产数据、监控生产计划、分析反馈信息、实时调整生产计划等;同时, 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就要求不同用户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都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完成各种操作, 如企业领导需要对整个系统的操作进行查看, 计划编制员要实时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 并且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计划的实时调整等, 因此友好的用户界面设计显得极其重要。这就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 应充分了解各类用户的需求, 根据用户需求来设计用户要看到的界面, 避免用户在访问系统时出现多次链接后的“迷路”, 同时应避免一些危险操作, 并及时给予警示和提醒。

(3) 数据输入校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数据, 如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实时的反馈信息等, 用户需要将这些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因此需要系统能够在明显的地方给予友好的提示, 包括数据格式要求、输入方法以及合适的样列。

5 系统维护

系统开发完毕之后, 在使用当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此需要做好后期的系统维护, 包括系统初始化、数据恢复、数据备份、用户权限设定等。若操作不当, 就会造成系统数据丢失或破坏, 甚至整个系统的崩溃。

6 系统应用

从企业应用的角度来讲, 本文所介绍的动态生产作业计划系统是适用于机械加工及制造型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和动态调整的比较好的工具, 其中包括了动态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调整、设备的负荷平衡、工时定额的动态调整等方面的功能。利用这些工具, 一方面, 能够减少车间调度的任务量, 提高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力度和准确率;另一方面, 为机械加工车间生产作业计划制定者提供了相对较准确的工时定额依据以及工时定额调整依据。

参考文献

[1]孙绍文.中小型单件制造企业CAPP系统中工时定额编制子系统的开发[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25-32.

[2]邢科家.基于遗传算法和多Agent协同的调度指挥系统研究[D].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1:61-66.

温室花卉生产成本分析与控制 篇9

1 温室花卉生产成本的构成

温室花卉生产的成本主要由种苗、能耗、人工、资材及其他费用。

1.1 种苗

种苗是产品的首要基础和先决条件, 也是花卉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苗的成本是固定和必需的, 优质种苗的标准是苗相整齐, 品质优良, 根系发达, 茎叶健壮, 成苗率高, 方便运输, 移栽后几乎没有缓苗期, 利于程序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和长距离运输, 是生产出高质量成花产品的保障。

1.2 能耗

纵观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花卉生产中, 温室设施无不是靠消耗燃料能源来维持温室室温的。温室运行能耗构成温室运行的主要成本。引进的现代化温室每年的运行费用为45~60万元/hm2, 其中燃料费占60%, 配有强制降温系统的温室水电消耗费用每年为15万元/hm2[1]。在我国南方地区, 冬季气温比全球同纬度地区低8℃左右, 夏季偏高1.5~2.0℃, 因此我国南方温室的能源消耗比欧美、日本等国高出50%~75%。同时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雨热同季, 温室内空气湿度大, 用于蒸发降温的能耗也相应增加。因此, 能耗是花卉生产中最大的成本支出。影响能耗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2.1生产地气候条件。

根据温室作物生产特点, 可以将一年划分为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 温室需要加热时期和温室需要降温时期。日平均气温在10~22℃时,

温室不需能耗即可为作物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此时期为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日平均温度低于10℃时, 温室需要采取保温或加热措施 (加热能耗) 才能为作物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此时期为温室需要加热时期;日平均气温高于22℃时, 温室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强制通风降温能耗) 才能为作物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此时期为温室需要降温时期。温室花卉生产地的气候特点决定上述3个时期的长短, 最终影响温室花卉生产的能耗成本。

1.2.2 花卉种类品种。

不同的种类及品种在各生长阶段要求的温度不同, 能耗会有较大的差别。根据我国的消费习惯, 蝴蝶兰、红掌、凤梨等成品花的销售高峰集中在春节前夕, 因此都需要反季节催花处理。

1.2.3 生长期。

生长期的长短直接决定能耗的高低。花卉的生长期主要受日平均温度、光照度和光周期的影响。在光照水平和日照时间一定的情况下, 花卉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因此, 降低花卉生长期的温度会直接导致生长期延长, 这就需要在能耗费用和花卉生长期之间进行利弊方面的权衡。

1.2.4温室结构。

温室能耗不仅取决于温室外的气候条件, 而且与温室结构和覆盖材料等密切相关。温室供热系统的能耗主要在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上, 减少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对温室供热系统的节能具有重要作用。晚间, 在温室内设置保温幕 (白天时卷缩在一起不影响光照, 晚间展开) 对减少温室的热损失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1.3 人工

花卉生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人工成本在温室花卉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而且每年都有上涨趋势。现在花卉生产企业招聘工人大部分要解决他们的食宿问题, 而且工资也逐年攀升。2年前, 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为800~1000元, 而现在加上三险一金, 工人每月工资涨至3000元左右, 经过培训、技能熟练的工人工资会更高。而且即便是生产商高薪招聘, 很多地区在农忙时节仍然会闹用工荒。

1.4 资材

主要为基质、花盆、农药、肥料等组成。近年来, 花卉生产资材价格逐年上升, 比如生产蝴蝶兰必需的水苔, 近2年上涨了近50%, 营养钵、铁丝、夹子等生产必需品的价格也较去年上涨了30%。

1.5 其他费用

主要指温室折旧费用、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等。温室的折旧费用占温室运行成本的15%左右, 维修费用为温室兴建成本的12%左右。

2 温室花卉生产成本控制方法

2.1 最适的生长周期

是指为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 使植物生长最为迅速, 减少温室占用时间及各种费用的生长周期。冬季在较温暖温室中种植, 植物生长迅速, 生长量大, 可以缩短生长期, 但加温能耗费用大, 相对低温种植可以节省能耗费用, 但导致植物生长缓慢, 且低温温室中的湿度通常高于较温暖温室, 容易诱发病害。冬季的温室占用费、人工费、水电费及在此期间植物感病所造成的损失等, 必须经过计算比较选择最优异的方式。在实际生产中, 可以充分利用地域资源, 走专业化合作道路, 缩短生长期, 降低能耗。比如蝴蝶兰目前国内市场上大体可分为幼苗 (瓶苗) 、小苗 (瓶苗移出) 、中苗 (6.5㎝软盆) 、大苗 (9㎝软盆) 和成花催花苗等5个规格, 不同规格苗的温室养护生长周期有很大的不同, 小苗到成花需要20个月, 而大苗的养护期可大大缩短。南方地区如海南、广州等由于拥有地域资源优势, 其冬季加温能耗相对较低, 5月份从这些地方引进大苗, 春节前销售, 这样生长期可以控制在8个月, 甚至可以考虑10月份购进抽梗苗, 仅进行开花前的生长管理, 生长期可缩短到3~4个月, 避开了夏季降温阶段, 可以大大节省能耗和人工费用。这对红掌和观赏凤梨等温室花卉同样适用。

2.2 采用先进生产技术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 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据文献报道, 蝴蝶兰生产栽培中采用生长延缓剂、催花营养液、催花前温度控制、激素处理技术, 最佳催花施肥配方N9:P45:K15, 可以提早开花10~15天;GA3或GA3+6-BA处理提早开花6~10天;催花前高温度 (26~28℃/20~21℃ (昼/夜) ) 养护45天, 开花提前10天。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不仅可以大大节省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增加花朵数量, 提高品质, 延长花期。

2.3 做好温室保温和降温措施, 降低能耗

保温越好, 加温越容易, 因此做好温室的保温措施, 能极大提升加温效果, 降低加温费用。建议温室内要配备内保温膜系统。根据对本温室的调查, 冬季如果是晴天日照充足的情况下, 温室内部温度中午可达25℃以上, 不增加任何加热的前提下能达到25℃。阴天时, 可以打开内保温膜系统, 防止温室内温度外溢, 使温室内保持一定温度。

我国气候的特点决定了温室花卉生产中夏季的降温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设施。目前, 国内外许多专家对这一方面已经研究很多, 主要有通风降温、遮阳网系统、喷雾降温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等, 其中湿帘风机降温效果最好, 但成本也最高, 并且影响到温室内的湿度。因此, 在东南沿海温室夏季生产中, 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使用并作适当改进, 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也可以减少成本。比如所需降温要求不是很高时 (早上和傍晚, 或温度不是太高时) , 可采用通风降温和遮阳网。遮阳网最好用银色的, 具有较高的反射率, 黑色的吸收热量较多, 效果不如银色的。

2.4 加强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是经营中最基本的准则。加强管理、减少浪费, 严格地控制生产成本。在栽培管理中要做好生产资料用多少就发放多少, 不能想领多少就领多少, 那样就失去了成本控制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 不乏有的职工不算成本账, 只管领, 用不完造成浪费。

计划生产阶段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计划生产阶段即在生产前对生产资料的准备, 对种植品种的选择, 对生产周期的计算, 对销售情况的判断等计划阶段。它决定了生产成本的发生, 发展全过程。生产是以销售为目的, 生产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布局品种。从生产角度看, 每个温室最好种植单一品种, 这样有利于环境的控制, 降低能耗。从销售角度看, 我国花卉消费时间很集中, 基本在春节前15~20天, 销售时间短, 劳动强度大, 运力要求高, 因此各个品种合理搭配。从温室利用看, 春节前温室应基本是可以销售的成品花, 这样温室利用的效率较高。所以在这一阶段要广泛地调查考察, 听取各方意见, 了解品种的种植习性, 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 制定出最适的计划生产书后方可生产, 以达到控制成本的最终目的。

在生产环节上, 通过选用优质种苗和优良品种, 缩短盆花生长周期, 提高单位面积出货率。同时, 把盆花品质放在首位, 高品质卖高价, 用收益化减成本增加的压力。另外,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也是节省成本的良方。很多企业招聘的员工大多为当地民工, 他们对技术的掌握不够到位, 加强对员工培训能让生产商节省开支。例如20万株种苗需要上盆, 一个经过培训、掌握熟练技术的员工和普通员工在效率上会有明显区别, 4个熟练工人能干8个普通员工的活。对于企业来说, 虽然前期培训花费了精力和费用, 但后期工作效率会有大幅提高。

3 结语

目前温室花卉生产存在能耗和人工成本大幅上升等问题, 导致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减, 甚至亏损。生产企业只能从生产环节着手, 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良方。确定最合适的产品生长周期, 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 开发低耗能措施以及加强全面管理, 是降低温室花卉生产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摘要: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智能温室生产蝴蝶兰、红掌、观赏凤梨等高档盆花为例, 分析温室花卉生产各项成本构成, 探索更加适用于温室花卉生产的成本控制方法, 以达到节能增效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温室花卉,生产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魏猷刚等.温室花卉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现代农业, 2012 (1) :34-35.

[2]金辉.草本花卉生产成本控制[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6 (7) :49-50.

[3]孙淑钧.温室加温系统及存在问题[J].中国花卉研究, 2012 (4) :17-18.

苯酐生产计算机控制与实现 篇10

1.1 工艺理论基础

邻二甲苯预热后和热空气按一定比例在汽化器中均匀混合, 然后进入氧化反应器。在氧化反应器中邻二甲苯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表面氧化生成邻苯二甲酸酐。氧化反应是在气相中完成的, 生成的气态苯酐经凝华、热熔、精制得到液态精苯酐, 液态精苯酐再经结片得到固态片状产品苯酐。

1.2 影响因素

以上这些反应均受到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及原料的纯度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增长, 反应条件逐步调整, 苯酐收率下降而副产物增加。

2 DCS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采用分级分布式控制,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器, 代替模拟仪表完成常规的过程控制, 同时进行复杂算式运算和顺序控制。

采用物理上分散的结构, 实现真正的分散控制。在现场就地安装的基本控制器, 不但节省了电缆, 同时减少了传输线路对信号的干扰, 并且缩短了控制回路, 加快了反应速度。

备有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系统数据高速通道提高了现代分时通信的技术, 实现了综合控制。备有多功能CRT操作台作为集中型的人-机接口, 在CRT操作台上, 可以存取并能以多种画面显示全部过程变量、控制变量及其它参数, 以及直接操作远程基本控制器, 实现了集中监视和集中操作。

管理计算机通过高速数据通道, 直接与过程相联结, 完成生产计划、管理、决策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最优化自动控制。

3 苯酐生产计算机控制与实现

3.1 现场数据的采集

对于本装置成本核算所需的原料、副产品、中间产品、共用工程都设置精度较高的现场计量仪表, 以保证现场数据采集及时准确。

数据采集内容:现场温度、流量、液位、压力。

3.2 计算机控制实现

3.2.1 可组态回路控制 (CCF)

为了指示运算块执行某种功能, 需要用一种称为“组态”的程序。经“组态”过的运算块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因此, 所谓组态, 就是指确定运算块的工作方式。

基本控制器的组态, 是通过向CPU输入组态字完成的。组态字应选择运算块的运算格式, 决定输入信号的类型和来源, 决定报警的类型, 决定该运算块与其它运算块的连接关系以及运算块的数据处理方式、输出显示格式。通过组态, 任一运算块的输入、输出都能和该基本控制器内另一个运算块进行连接, 这样就能将已经提供的标准控制软件组合成相当复杂的控制结构。由于这种组合不需改变外部接线, 只需填写组态字, 故通常就将运算块组态实现的连接称为“软线连接”, 以区别于正常的软线连接。

1) 温度控制回路。现场温度检测元件采集温度, 经热电偶板/热电阻板调节成标准电信号到模拟量终端板, 经A/D转换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输入, 经PID (比例积分微分) 调节, 输出, 经D/A转换数字信号转变成模拟信号到终端板→现场调节阀调节。

2) 流量控制回路。电磁流量计将现场流量信号转换成标准电信号到模拟量终端板, 经A/D转换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输入开方功能块 (因流量与体积开方成正比) 开方, 经PID (比例积分微分) 调节, 输出, 经D/A转换数字信号转变成模拟信号到终端板→现场调节阀调节。

3) 氧化单元FFIC流量比值调节回路。现场孔板流量计采集流量, 经变送器将现场流量信号转换成标准电信号到模拟量终端板, 经A/D转换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输入开方功能块 (因流量与体积开方成正比) 开方, 得到其中一个流量信号:同理得到另一个流量信号。这两个流量信号经DCS的内部比值计算器功能块进行比值计算, 经PID (比例积分微分) 调节, 输出, 经D/A转换数字信号转变成模拟信号到终端板→现场调节阀调节。

3.2.2 顺时控制

用TCL泰勒控制语言程序实现顺时控制是非常方便的, 以切换冷凝器为例, 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源程序代码如下:

4 结语

苯酐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安全联锁系统也比较完善;这对安全连续、稳定的生产起到了有力的保证。采用集散控制系统 (DCS) 控制和监视整个装置, 对大部分工艺操作参数都采用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 对许多电器设备还加设了现场就地开关, 对温度、流量、压力、液位等主要过程参数设有必要的自动调节系统, 进行自动控制和集中控制, 而且还有声光报警和联锁系统, 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润生, 黄祯地, 周泽魁.过程控制仪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3.

生产计划与控制 篇11

关键词:地铁隧道 混凝土管片 裂缝 控制

中图分类号:U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031-01

地铁隧道施工中,管片的生产和拼装是非常关键的工艺,如果出现孔洞或裂缝,会直接影响到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在管片的生产中,表面易出现收缩裂缝和气泡孔洞,影响管片的抗渗强度和抗压强度,给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管片的质量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管片制作过程等,乃至后期的维护。

1 地铁隧道混凝土管片裂缝的成因分析

1.1 模具设备原因

管片钢模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密封性要求高,在管片制作时,混凝土入模后,会有大量的热产生,水蒸气外散,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捣振施工时向表面泌出,集中在管片侧面和侧板的结合处,产生了气泡,脱模后形成气泡孔洞。

1.2 混凝土材料原因

混凝土管片生产的基本材料为混凝土,当其中的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时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水分含量过低,混凝土会快速凝固造成捣振施工无法操作;如果水分含量过高,混凝土在模具中凝固时有大量的气泡集中在侧板上,脱模后产生很多气泡。但在混凝土管片的预制件中,对坍落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混凝土管片在凝固时,失水太快很容易造成干缩裂缝。混凝土管片受材料影响也会出现裂缝,材料特性造成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材料收缩,主要是水与水泥之间的化学反应导致的收缩;塑形收缩,当混凝土出现离析、水灰比过大、配合比不当时,容易导致在成型后出现塑形收缩,收缩量达到了其体积的1%左右;失水干缩,管片内部的物理化学结合水蒸发后,失水出现干缩;碳化收缩,主要是形成碳酸钙,导致混凝土碳化收缩与干缩的作用下产生表面开裂;沉降收缩,在粗骨料、石子下沉的过程中会引起收缩,因而浇筑的高度不宜过高;碱骨料反应收缩,当骨料中的碱含量超过指标,会产生破坏导致裂缝。

1.3 制作工艺原因

作为一种高精度钢模制作的混凝土预制件,其制作工艺包括钢模的设计制造,钢模的清理、就位、尺寸精度检查等制作过程,管片的养护(初期养护和脱模后的养护等)等操作,不同的时期管片裂缝出现的原因也不同。目前在国外的管片生产时大多采用振动台捣振的方式实现,国内则采用人工捣振。人工捣振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如操作时碰到钢筋笼或钢模具时,均匀性无法控制,气泡集中在混凝土内部结构造成较大的孔洞,同时自身重力的影响,混凝土凝固的速度不均匀,形成一定数量的小裂缝。采用振动台振捣速度和频率容易控制,均匀性较好,减少了气泡的含量。

1.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为湿度和温度影响,尤其是在夏季施工,当遇到强降温,会导致混凝土管片内外的凝固非常不均匀,产生温度应力,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缝。同样,在空气中湿度比较小时,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导致裂缝收缩加速。

1.5 载荷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载荷作用包括变形载荷和外载荷两种形式,当混凝土管片在直接载荷的作用下,其应力超过强度时,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另一方面,变形载荷与直接载荷不同,受各种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湿度变化、太阳辐射、冰冻、酸碱度、基础变形等都会使结构承受的应力超过规范值。据相关的研究分析得出,混凝土管片裂缝由直接载荷引起的比例在20%左右,而受变形载荷引起的裂缝占大多数,在80%左右。

2 混凝土管片的生产与裂缝控制措施

2.1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管片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水、砂子、石子和一定的外加剂,在生产管片时宜采用425#硅酸盐水泥,此类水泥的各项指标稳定,质量优良,水化热低,可以防止因水化热过高导致温升开裂。为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细骨料中采用粗砂,骨料的粒径范围为5~25mm,方便混凝土的泵送和搅拌。外加剂选用高效的缓凝剂和减水剂,确保良好的粘聚性和和易性。掺合料采用需水量低、细度较细、活性高的粉煤灰。

2.2 重视混凝土的配置过程

混凝土的配置直接决定了管片成型的质量,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1)控制水泥的用量,满足抗渗性和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2)采用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粉煤灰可以减少温度裂缝出现的几率,在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20%以下的粉煤灰,延长凝结时间,改善其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3)严格控制水灰比,工程实践证明,水的用量每增加10%,管片的强度就会降低20%左右,粘着力降低10%左右,干缩增加25%左右。控制水灰比,适当的减少水的用量,可以有效的提升抗渗性,并且避免混凝土泌水干缩现象;(4)坍落度的控制,坍落度大,骨料沉降速度快,沉降趋于稳定后,阻碍数你砂浆继续沉降,形成外部泌水,这些多余的游离水逐渐蒸发,在混凝土中形成毛孔细道,导致缝隙出现,要控制坍落度在120mm左右,保持其均匀性,可以确保混凝土均匀的凝固,减少裂缝产生的几率。

2.3 改进施工的养护工艺

对施工人员加强操作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熟练度,避免捣振不均匀产生的质量问题,施工改进需要分析各项工艺,如采用捣振台进行捣振,保证施工的均匀性。养护工艺包括在脱模之前采用蒸汽养护,确保混凝土快速硬化,确保管片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管片出现收缩裂纹,当管片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吊入水中养护一周。

2.4 减小环境因素的影响

减小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针对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在混凝土中加入冰块,保持较低的温度,以免失水过快;尽量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施工,如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3点之后,保证管片较好的凝固。

2.5 裂缝的及时处理

即使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也并不能确保裂缝不出现,当出现气泡孔洞或裂缝时,可以用修补材料,对裂缝进行修补,这些材料具有凝固快、强度高等特点,修补之后能满足管片的强度要求。

3 结语

地铁隧道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该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经验,分析地铁隧道混凝土管片裂缝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为提升管片的质量,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提供参考性的建议,文中的相关观点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陈俊生,莫海鸿,梁仲元.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局部开裂原因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5):906-910.

连杆锻件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篇12

关键词:连杆材料,锻造工艺,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

随着汽车发动机功率的加大、活塞强度的增大, 连杆的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连杆在工作时, 除了受到气缸气体很大的爆发力之外, 还承受着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 处于很复杂的应力状态中:有交变拉、压应力、纵向弯曲应力和冲击应力。在这些应力作用下, 连杆的损坏形式主要是疲劳断裂, 常发生在三个高应力区, 即杆部中间、小头和杆部过渡区、大头和杆部过渡区。因此, 必须正确选择连杆的材料, 并且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及合理的锻造工艺, 来保证连杆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性和零件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

1 连杆原材料的选用

过去我们认为连杆的综合机械性能是强度和韧性的配合, 在保证冲击韧性不低于某一指标的前提下, 争取尽可能高的抗拉强度。但是随着对金属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 已发现上述的认识不够完善。尤其在某些情况下, 还必须采用多种抗力、断裂韧性和疲劳性能进行衡量。连杆原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淬透性。为了满足这些性能指标, 一般采用中碳或中碳低合金钢 (35、40、45、45Mn B、35Mn2、45Mn2、40Cr、42Cr Mo、40Cr Ni) 进行调质处理。1970年代各国相继开发出一系列不需进行调质处理的机械结构钢 (40Mn V、35Mn V、35Mn VN、35V、45Mn V等) 加入微合金元素进行合金化 (空冷微合金钢) 。用这种钢制成的锻件锻造后控制冷却即可使用。连杆裂解新工艺是在19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连杆加工新技术,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连杆加工方法, 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DIN C70S6, 解决了连杆装配失圆的问题, 使连杆制造上了一个新台阶。减少了工序,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连杆的精度。根据连杆不同的性能要求、几何尺寸、材料的淬透性、工艺性能、经济性能进行合理的选材, 是保证连杆质量的第一步。

2 锻造工艺分析

连杆锻件一般需要以下几个工序:下料-加热-辊锻-模锻-切边-整形-锻后热处理-抛丸。

2.1 下料工序

下料的质量直接影响连杆的成本及连杆的表面粗糙度。下料较长, 降低材料的利用率, 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下料较短就造成锻件局部充不满、折叠。长度离散性太大直接影响锻件重量公差的控制。

2.2 加热工序

加热是保证锻造内在质量、外观质量的基础。精密模锻生产中, 一般首选感应加热。感应加热的烧损率在0.5%以下, 如果感应器设计好, 则氧化皮松而薄, 易去除。加热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锻件的内在质量及外观。加热温度越高, 连杆锻件的奥氏体晶粒越粗, 对以后的热处理和连杆的机械性能越不利。温度过高还会形成过热组织, 连杆的塑性增加, 在以后的锻造中金属流动过快, 造成连杆充不满、表面氧化严重等缺陷。加热温度越低, 连杆的晶粒越细。对连杆的强度和后序的热处理越有利。但是温度越低, 金属的流动性越差, 模具的磨损越快, 模具承受的打击力越大, 模具容易开裂。过于细小的晶粒, 会增加连杆的强度和韧性, 不利于裂解连杆涨开。加热温度的选择应以在保证成型的条件下, 较低的温度为原则。一般连杆取1150℃-1180℃。良好的测温系统是保证加热质量的关键。

2.3 辊锻工序

辊锻的作用主要是制坯, 进行金属体积的合理分配, 使之与预锻模膛相匹配, 使金属的流线与外形保持一致。辊锻工步是保证连杆锻件质量的重要一关。为此, 要高度重视辊锻制坯工艺的制定和模具设计。突出强调的是保证在辊锻过程中每道辊坯都不出现折叠或毛刺。

辊锻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 杆部出现折叠。 (2) 各道次辊锻咬入点不一致, 过渡段R圆弧太小。 (3) 杆部与小头过渡段、杆部与大头过渡段出现花瓣形状。 (4) 辊坯表面粗糙, 凸凹不平, 划伤或磕碰。 (5) 辊坯出现麻花状或局部产生小耳朵。 (6) 辊锻模经过长期使用, 必定产生磨损, 此时辊坯长度将缩短, 分料就会不均匀, 中间料增多, 头部料不足, 影响锻件充满。 (7) 机械手夹钳对坯料的夹伤, 在以后的模锻中容易产生叠纹。

由于上述原因, 必然要造成连杆产品的折叠、折纹、充不满等缺陷。为了确保辊锻质量, 不产生产品缺陷: (1) 在辊锻模具设计中要合理确定各道次辊坯的形状与尺寸。 (2) 合理分配各道次的延伸系数, 确定理想的型槽系。 (3) 合理确定各道次的前滑值。 (4) 准确计算各道辊坯截面尺寸和型槽尺寸。 (5) 提高模具加工水平和模具制造精度, 保证设计尺寸和重复制造精度。 (6) 要提高和保证纵、横两方向的定位精度, 尤其是每道次翻转90°更要保证定位精度。机械手横移必须到位。 (7) 生产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辊锻模表面的变化, 并要经常进行修整, 在修整中, 要注意各道次的协调一致, 使用过程中的修磨原则上只是型腔表面的修整, 型腔不要发生很大变化, 如需大变化时, 应进行模具翻新或报废。还要经常检查辊坯质量和锻件质量, 来验证辊锻工序质量和辊锻模的质量。在型槽磨损变大后, 必须及时调整辊锻机辊距, 以保证辊坯长度。

2.4 模锻工序

连杆的模锻成形设备主要有热模锻压力机、电液锤、摩擦压力机、模锻锤。但总体上都是通过预锻成形再终锻成形。预锻、终锻分开有利于延长模具寿命。

(1) 预锻后平移或翻转到终锻模膛内均可, 但翻转移动去除氧化皮效果明显。

(2) 辊坯未参加变形部分要压扁, 容易定位, 并能去除氧化皮, 在压扁的同时, 吹去坯料和存在型槽中的残余氧化皮。

(3) 生产节拍尽最大程度保持一致, 这样能够保证切边后的锻件温度, 有利于后续工序的质量控制, 以提高产品质量。

连杆的裂纹、折纹、残余飞边、重量公差、表面麻坑是模锻工序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如下: (1) 针对不同连杆的模锻工艺和特点, 合理设计连杆预热锻件、预锻模膛, 使之和终锻模膛达到最佳匹配。 (2) 重视连杆工字型杆部的参数选取与模膛设计。使金属合理的流动, 避免产生折叠。 (3) 合理设计预锻大头孔劈料凸台的形状与尺寸, 尤其是只锻连杆的杆体时 (连杆件杆和盖分开锻造) , 其属于叉口形的锻件。如预锻件劈料设计不当, 坯料金属流动不合理, 则在叉口部位容易出现局部充不满或流线涡流, 造成废品。 (4) 锻造模膛要及时修整、抛光并要注意匹配。 (5) 模具制造时, 要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和制造精度。模具使用前要进行渗氮, 延长模具寿命。 (6) 生产节拍要相对稳定, 要控制住终锻温度, 注意控制润滑剂的喷涂量。控制设备的打击力, 特别要注意终锻最后一次打击能量要小, 以免金属大量流动在分模面处形成流线分层, 在后续的热处理工序中产生裂纹。 (7) 生产过程中设备一定要处于完好状态中。 (1) 设备导轨间隙大是造成锻件折纹和错差、啃伤等缺陷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 (2) 设备连击直接造成锻打过程中锻件磕伤。 (3) 设备的夹持器和楔铁长期使用后变形, 造成夹持器与楔铁不符合, 从而导致楔铁松动, 锻模错差, 使生产经常处于调整状态, 影响锻件质量的稳定性。

2.5 冲孔、切边、热校正

连杆锻件的冲孔和切边通常在切边压力机或冲床上加工, 在热态下进行。

切边冲孔的方式: (1) 复合切边模:切边、冲孔在一套切边模具内一次行程中完成。 (2) 联合切边冲孔模:有两道工序:切边, 冲孔。即一个连杆锻件被连续放在两个模具中分别进行切边和冲孔。

切边冲孔工序中常见问题

(1) 残余飞边不均:是因凸凹模不匹配造成的间隙太大和凹模刃口磨损。

(2) 切边变形:除与上述原因基本相同外, 锻模和切边模不匹配也是最主要原因之一。

(3) 大小头孔的中心距和锻件中心距有偏差, 小头壁厚差大。

(4) 大头孔上下两面孔径不一致, 这是因为冲孔连皮太厚、切边模间隙太大或切边模刃口磨损造成的剪切力太大而产生的冲孔变形。

2.6 连杆锻件整形

为了避免变形, 有一种设计方案是在连杆工字形部分上下不对称, 把在切边上模内的一侧宽度缩小0.4-0.5mm, 以补偿切边时的受力变形。

为了防止切边变形, 一般切边凸模与锻件的间隙不大于0.5mm。切边后, 锻件分模面留有0.3mm左右的飞边余筋, 效果更好, 即减小了切边力, 又增加了连杆锻件的强度。

若连杆切边冲孔后产生变形, 可以用热校正的方法来消除。

2.7 锻后处理

调质处理是一个关键工序, 为了获得需要的显微组织, 保证连杆的硬度及硬度的均匀性, 确保连杆整个截面上强度一致, 淬火温度、保温时间、淬火冷却是淬火重点控制的工艺参数, 要合理制定, 正确执行。回火主要是消除淬火或锻造中产生应力, 任何形式的应力存在, 都会影响连杆的耐磨性能。连杆的内在质量是连杆生产中必须保证的硬指标。

2.8 抛丸

抛丸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表面氧化皮, 使表面产生压应力, 提高连杆的疲劳强度。

3 结语

为了提高连杆的质量、避免连杆的断裂、弯曲, 提高连杆的寿命, 我们要正确的选材, 采用合格的原材料及合理的锻造、热处理工艺。对于连杆的3个高应力区要采用模糊过渡、圆滑过渡, 尽可能地增加过渡区的面积, 减少截面突变。利用高素质的人员严格地按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检验。做到以预防为主, 零缺陷出厂, 每一步操作都有章可循, 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赵一平.加热、热处理与绿色锻造[J].锻造与冲压, 2007 (10) :21-27.

上一篇:中国古诗教学下一篇:节能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