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越位

2024-10-01

监督越位(精选3篇)

监督越位 篇1

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通过对社会公共事件、问题表达相对一致的观点和看法, 从而对社会进行监督和批评, 进而影响事件进程的一种监督途径。舆论监督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一部分, 是意见自由市场上的常态事件, 对于发挥社会公众的主体作用、表达社会公众的意图、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 媒体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孔不入的渗入到公众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大众媒介, 特别是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 成为社会公众所表达的舆论的主要集散地。WEB2.0时代的到来, 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使网络舆论监督的威力大增。“宜黄拆迁事件”、“郭美美事件”、“天价烟局长事件”、“周老虎事件”等网络事件, 都显示出了公众舆论监督的巨大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步现象, 这往往导致个别的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 在这种大环境下, 公众的网络舆论监督往往倒逼政府改革, 调整现行政策, 以适应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呼声。

舆论监督的效果并非完全是积极的, 舆论监督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在为舆论监督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喝彩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舆论监督被滥用而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消极作用。舆论监督的“越位”便是这样一种消极作用的表现。本文以舆论监督的越位为论题, 通过分析舆论监督越位的含义、成因, 进而寻找对舆论监督越位规避的具体路径, 从而使舆论监督“扬长避短”, 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一、舆论监督越位的含义与表现

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社会公众, 但对于媒体的舆论监督来说, 其主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媒介形态的改进而发生着变化。具体来说在WEB2.0之前的大众媒介传播阶段, 媒介舆论监督的主体是记者、编辑、专栏作家等拥有媒介接近使用权的社会精英阶层, 但在之后的电子网络传播时代, 媒介的进入门槛大大降低, 在自媒体面前公众成为社会地位平等的传播主体、平等的舆论监督主体。严格意义上来说, 从传统媒体传播时代到网络媒体传播时代, 舆论监督的主体也发生了“越位”——草根超越了舆论监督的精英传统行使话语权利。但这种越位是技术理性导致的, 并非人为的。

舆论监督越位在目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下, 主要表现为“媒体审判”。“媒体审判”一词是舶来品, 源于美国。其主要表现为, 媒体文本凌驾于法理之上, 影响司法独立、司法审判、司法公正。在中国新闻史上, 关于“媒体审判”最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张金柱案”。在“张金柱案”中, 社会公众对其的舆论集中表现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在大众舆论的影响下, 法院最终判处张金柱死刑。“张金柱案”使“媒体审判”进入人们的视野, 人们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媒体审判”所代表的舆论监督的越位现象。

二、舆论监督“越位”的成因

舆论监督越位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既表现在宏观的社会层面, 也表现在微观的个人层面。舆论监督的越位是舆论监督畸形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这种畸形化的成因更加纷繁复杂。具体来说, 舆论监督越位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转型期矛盾较为突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进入全面的发展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为如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社会体系建设并未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 上层建筑并未适时做出调整, 从而使社会矛盾更加凸显, 这表现在媒体上便是层出不穷的“门事件”、反腐、拆迁等社会现象。

(2) 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在社会主义政治环境下, 普通群众是社会的主人, 是历史的创造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也不断加深, 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公众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 公众的民主政治觉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两方面使社会的公共舆论场得以形成。具体到舆论监督的越位来说, 这种民主意识使“民粹主义”成为可能。

(3) 网络媒介的工具理性。网络媒介的出现使公众得以接近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媒介机构, 成为自主的媒介文本的制作者和发布者。公民的话语找到了传播的平台和途径, 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网络媒介的这种工具理性, 而不是人的理性成为舆论监督的主导。

(4) 社会正常监督途径的不畅。网络舆论监督在近些年来风生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与社会正常监督途径的不畅通, 从而为人们在网络上发表意见, 寻找监督途径埋下了伏笔。因为普通网民在发表意见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之前很难完全掌握相关的信息, 容易形成片面的观点和看法, 在从众效应的指导下, 便有可能产生舆论监督的越位现象。

(5) 社会权威机构陷入“塔西陀陷阱”。“塔西陀陷阱”是指社会统治阶层因为不受民众信赖, 从而使统治阶层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 即便这些事和话是对社会有利的、正确的, 也不会使公众信任。我国个别官员和局部腐败等不正之风使政治话语、统治阶级的话语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减小, 从而使网络话语、精英话语、微话语、草根话语的影响力增强。

三、舆论监督“越位”的规避策略

舆论监督越位的规避对于减少网络暴力、避免媒体审判, 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有重大的帮助。针对上述舆论监督越位现象的成因, 我们可以用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相结合的方法,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规避, 减少舆论监督的负效应。

(1) 畅通社会正常监督途径。司法、行政等社会正常监督途径是监督体系的主要发力者, 只有在社会正常监督途径畅通的前提条件下, 舆论监督的功能才能得到正常发挥, 对舆论监督起到“缓释”作用, 舆论监督越位的可能性和效果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规避。

(2) 政府应加强自身建设, 避免陷入“塔西陀陷阱”。党政机关加强自身建设是社会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近些年来, 网络反腐成为我国网络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 公众对于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恨, 使公众在遇到相关事件时容易在网络上发表相关过激言论, 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推动力, 影响相关机关的决策。

(3) 公众传播责任感的增强。在传统媒介环境下, 媒介责任的承担者是媒介的从业人员, 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既然成为传播的主体之一, 这也就扩大了媒介责任的内涵和外延, 使公众成为新媒体, 特别是自媒体, 传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在舆论监督越位中, 公众大多表现为不理性、缺乏证据、从众等现象, 这种现象体现了公众在传播信息时责任的缺失。如果公众在传播自媒体信息文本时, 能够更加注重媒介责任, 那么舆论监督的越位现象便能够得到有效的规避。

(4) 司法等机关独立性、抗干扰能力的增强。“媒体审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抗干扰能力不强。在舆论监督的越位中, 最终越位的致效与否, 决定者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机关。因此, 增强其独立性和抗干扰能力, 也能够有效规避舆论监督越位负效应的影响力。

四、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下, 舆论监督的越位是舆论监督的负效应之一, 突出表现为“媒体审判”。舆论监督越位的主要成因表现在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突出、社会正常监督途径的不畅、公众公民意识的增强、网络媒介的工具理性等多个方面。面对这些成因党政机关应该加强自身建设、社会正常的监督渠道应该保持高效和畅通、公众的传播责任感应该增强, 司法等机关独立性、抗干扰能力也应该增强, 只有这样才能对舆论监督的越位进行有效的规避, 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摘要:舆论监督的越位是舆论监督的负效应之一, 突出表现为“媒体审判”。舆论监督越位的主要成因表现在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突出、社会正常监督途径的不畅、公众公民意识的增强、网络媒介的工具理性等多个方面。面对这些成因党政机关应该加强自身建设, 社会正常的监督渠道应该保持高效和畅通, 公众的传播责任感应该增强, 司法等机关独立性、抗干扰能力也应该增强。

关键词:舆论监督,越位,对策

参考文献

[1]约翰·弥尔顿 (英) .论出版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56.

[2]吕解生.党报如何以舆论监督放大主流媒体效应[J].传媒观察, 2010 (09) .

[3]王强华, 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27.

[4]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1.

[5]郑保卫.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J].今传媒, 2010 (08) .

监督越位 篇2

孔子此言,本是孔子针对政事而言的,它是在讲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权利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人不在其位,也就没有相对于其位拥有的权利。所以也根本承担不了相应的责任。也就不可能谋这个位置的事,即使谋也谋不好。大千社会、茫茫人海,每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同,就是在同一行当,也有岗位和角色的不同,由于岗位和角色不同,人的观点与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其对应的权利与责任也就不尽相同。观察一个事物的出发点和对事物认知的高度就会不同。这就要求固定的角色与位置必须有相应的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责任,这样每个个体才能准确恰当的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如果定位不正确,就会出现盲目的越位和替别人代劳的现象。从而造成管理的无序。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告诉世人要给自己在社会和组织中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这样社会和组织才能有序发展。对于企业这个组织而言,处理好“位”与“政”的关系尤为重要。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只有不同岗位的员工认清自己的岗位责任,“在其位而谋好其政”,圆满的完成好本职工作,企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个企业,如果董事长干总经理的事情,总经理干部门经理的事,而员工却整天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那么这个公司怎么能发展。纵观成功的企业,都是岗位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管理无越界的管理典范。其实都是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实践者。

当然也要辨证的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绝对的要求人们对别人管的事不闻不问。正确理解“不谋其政”的真实意义也很重要。“不谋其政”是不能超越于自身权利而履行职责,它并不是不讲求互帮互助,也并不是不讲求团队精神。相反“不谋其政”恰恰是一个团队团结的必要保障。也是和谐工作的前提。只有不越界,才能更好的进行协作管理。只要把每个人的每个环节做好做精,由整个环节组成的管理自然就会实现精细化、科学化、有序化。

孔子这里讲的“位”也是相对的概念,它相对于群体时,它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既要保持个人的独立而又要有群体的相互协作。“位”相对于个体而言,它具有独特性、专业性特征,必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做精做专做好。(更多有关爱维龙媒董事长段俊平先生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传统文化是拯救道德危机的最好良药 》)

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具有很深刻的哲学理念。它告诉人们一定要给自己作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每个人要立足本职,不做与自己权利不匹配的事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扎实,不要本末倒置。如果一个组织每个本位上的“政”疏于打理,这个组织肯定会出现管理混乱、运行无序的状况。这个组织管理就会出现大问题。用辨证的眼光而分析理解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无疑对我们的企业管理而言,是一个很有裨益的见解和论述。只有认真践行好这句话所描述的哲学实质内涵,对一个企业家管理好企业有着很好的启迪。

诗歌鉴赏教学的“越位”匡正 篇3

不妨看一个诗歌鉴赏的案例:

风入松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 一丝柳, 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 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 幽阶一夜苔生。

学生如此赏析:引用典故写了西园, 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物是人非之感;用想象的手法, 虚实结合, 写出了爱人荡秋千时玉手香凝;最后写了因爱人不到, 惆怅不已, 一夜间长出了青苔。本词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表达了词人惆怅苦闷。

这段赏析乍看有模有样, 深得鉴赏的要诀, 但是细论诗句, 发现这样的鉴赏其实滑入了概念的泥沼之中, 全然没有依附诗句的本意。“西园”是过去诗人和爱人游乐的地方, 如何用了典故呢?明明是正面描写黄蜂逗留秋千索, 侧面表明爱人离去, 又何以“用想象的手法, 虚实结合, 写出了爱人荡秋千时玉手香凝”呢?不从诗句、诗意本身出发而加以鉴赏, 借用足球比赛“越位”规则的说法, 学生犯了“越位”思考、“越位”作答的错误。这种“失位”、“越位”病症中的先入为主, 直扑“情感”, 标签、概念齐上阵的现象并非个例。

当然, 我们不能把罪过一棒子全打在学生的身上, 一些赏析文章、老师的引导也表现出凌空蹈虚的气象———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 匆匆进入赏析阶段。我们无意将诗歌鉴赏当作简单的文言翻译, 但是必须正视学生看不懂诗歌的现实。那么, 怎样匡正诗歌鉴赏教学的“越位”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小如先生“无论在课堂上分析作品或写赏析文章, 一直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一曰通训诂, 二曰明典故, 三曰察背景, 四曰考身世”。或许这便是正本清源的“治学之道”。结合教学实际, 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廓清诗歌教学的认识, 有效实行“反越位”。

一、重视训诂

诗的特殊功能就在以部分暗示全体, 以片段情境唤起整个情境的意象和情趣, 同时凡语言都必伴有情感或思想, 所以从语言入手, 才能进入艺术天地。重视训诂, 指不放过对诗的每一个字句意思的正确理解。如果连字句都没有弄懂, 即使分折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得出正确结论, 还谈什么赏析?

我们所说的重视训诂是从微观层面窥探诗歌的奥义。如杜甫《旅夜抒怀》开头一句“细草微风岸”, 实际上是“微风岸细草”, 因为平仄的需要, 语序出现了倒装, 词语先后顺序的变化反而更具视觉镜头的美感;岳飞《小重山》中的“阻归程”三字, 看似明白, 却没有主语。谁“阻”了我的“归程”?是敌人, 还是朝廷内部的投降派?都是, 但这里不能明说, 于是用无主语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晏几道《菩萨蛮》中的“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秋水”指女子的眼睛, “玉柱斜飞雁”是筝的形象, 女子的“眉黛”如春山, 这些常见的意象别有情趣……不能不说只有重视训诂, 才能登堂入室, 进入诗歌的高级鉴赏阶段。

二、识辨关联

诗歌往往体现形式和实质的完整性以及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连贯性。诗歌在结构上起承转合, 上下内容在语义上相对完整, 情与景相契合, 辨清这些特点是通向赏析的不二法门。

如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中的“岭色千重万重雨, 断弦收与泪痕深”。这是诗歌的三四句, 内容上密不可分, 大多数学生理解为“岭色下雨, 断弦人落泪”。实际上这两句说的是流人弹水调子仿佛将“岭色千重万重雨”交付给听者, 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学生大多不能从通篇考量诗句在句法、音韵及通感上的特色, 因而理解“失位”。

鉴赏刘长卿的《余干旅舍》一诗, 我们要清楚时间上的转换构成了本诗的内在逻辑, 从日暮时分, 到夜色渐浓、明月初上, 直到夜阑人静, 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 时间上呈现递承, 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思乡感情逐渐加重的心路历程。

再如李白的《玉阶怨》一诗, 是“谁”却下水晶帘?是“谁”望秋月?诗中的环境提供了一个线索:是一个深夜不能眠的宫女。我们不得不去涉及理路直接参与、感受意境:我们一面是个观众, 看着一个命运情境在我们的眼前演出, 一面又化作宫女本身, 扮演她并进入她的境况里, 从她的角度统领着我们的意识。总之, 我们是在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进入诗的意境。这种主客既合且分, 既分且合的状态, 便是在作一种高级状态的情景辨识、情景契合。

三、揆情度理

要使所赏析的思想内容和所欣赏的艺术手法具有说服力, 做到有的放矢, 就需要以揆情度理的原则来衡量。

去年高考所选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最后两句“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不易准确理解。我们不妨参看袁行霈先生的赏析: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 被排挤离开长安, 南游金陵时所作。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 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 而自己报国无门, 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诗句将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 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感慨, 意旨尤为深远。无疑, 袁行霈先生鉴赏本诗考察了李白当时的社会背景, 触及李白的身世, 明了一些相应的历史典故, 使得对本诗的理解通情达理, 合情入理。作为高中毕业生对李白的生平肯定比较熟悉, 虽然鉴赏可能不如专家那样深入, 但是如果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 揆情度理, 是完全可以作浅显的入情入理的赏析。

又如姜夔写的一首年终思家的《浣溪沙》的结句:“一年灯火要人归。”仿佛自己并没有想到回家, 而是受“灯火”的影响才引起归思的。其实作者一直在想家, 及至岁阑, 依旧有家归未得, 只好故意这样说了, 这种鉴赏中的“以意逆志”是合乎情理的。

四、咀嚼涵泳

朱光潜先生说:“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 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 都必须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 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 使他神魂为之钩摄, 若惊若喜, 霎时无暇旁顾……”这段话精妙地道出了欣赏一首好诗时的愉悦之感, 它是咀嚼涵泳之中的咂摸, 是咀嚼涵泳之后的豁然开朗, 是诗作者和读者人生世相的相互映照。然而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 有多少人真正体味出诗的真义?急功近利、快节奏的理科式教学程序, 使得诗歌的美感消失殆尽, 这与新课标也是背道而驰的。

上一篇:审美式民间艺术论文下一篇:加快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