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要素

2024-09-20

创作要素(共10篇)

创作要素 篇1

摘要:歌曲创作作为音乐创作, 属于大的艺术创作系统。本文以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为三大理论视角, 对歌曲创作的这三大要素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力求对于歌曲创作提供理性思辨与创作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歌曲创作,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

歌曲创作作为音乐创作之一种, 又属于整个艺术创作大系统。任何艺术创作都有自身必要的元素, 歌曲创作同样也必须有自己必要的元素。笔者认为, 歌曲创作的各种要素中, 以下面三大要素为基础, 姑试论述之。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与灵魂, 当然也是歌曲创作的生命与灵魂。

民族性也叫“民族化”, “指的是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 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 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文艺作品要达到民族化, 作者必须熟悉本民族文艺的优良传统和创造性地吸取其他民族文艺创作的优点, 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1)

我们党十分重视文艺作品的民族性问题, 早在1956年, 毛泽东同志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就指出:“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 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 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 (2) 周恩来同志也指出:“少数洋化的东西可以保护, 但是, 多数是要能在中国土壤里植根成长的。” (3)

在这方面, 中国的歌曲创作提供了成功的标样。例如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原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就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可战胜的伟大民族精神, 因此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由此可见, 民族性是歌曲创作的首要元素。

二、时代性

时代性也是歌曲创作的一个必要的元素。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时代的反映, 必须以时代性为其题中应有之义。

整个中国歌曲创作史, 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仅以中国现代史中的歌曲创作为例, “五四”运动时期, 就有易丰斋作词、萧友梅作曲的歌曲《问》, 黎锦晖词曲的歌曲《可怜的秋香》, 刘大白作词、赵元任作曲的歌曲《卖布谣》, 赵国钧作词、萧友梅作曲的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等充分反映“五四”运动爱国主义精神的声乐名作。尤其是《五四纪念爱国歌》, 是我国第一部直接歌颂“五四”爱国运动的艺术歌曲。由萧友梅将其改编成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曲, 并亲自指挥, 于1924年5月4日纪念“五四”运动5周年的北京青年会国民音乐大会上演唱, 歌曲中“壮哉此日!壮哉五四!”收到了振奋人心的效果。大革命时期, 又有《十送红军》 (江西民歌, 朱正本、张士燮整理) , 反映了当时红军与老百姓鱼水深情;抗日战争时期, 又有麦新词曲的《大刀进行曲》, 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等歌曲, 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解放战争时期, 又有《解放区的天》 (刘西林词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公木词、郑律成曲) 、《团结就是力量》 (牧虹词、卢肃曲) 等歌曲, 充分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时代精神。建国以后, 又有《歌唱祖国》 (王莘词曲) 、《社会主义好》 (希扬词、李焕之曲) 、《我们走在大路上》 (动夫词曲) 、《祖国一片新面貌》 (石祥、刘微词, 生茂曲) 等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改革开放以后, 又有《走进新时代》 (蒋开儒词、印青曲) 、《好日子》 (车行词、李昕曲) 等歌曲, 充分反映出改革开放以后的时代精神。

由此可见, 时代性也是歌曲创作的重要元素。

三、创新性

一切艺术都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才能不断发展, 不断繁荣。歌曲创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和艺术创造工程, 更必须不断创新, 没有创新, 歌曲创作就会停滞不前, 被时代所淘汰。

歌曲创作的创新, 包括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 并不断地超越自己。例如著名词作家阎肃, 就不断创新, 先后创作出《雾里看花》 (孙川曲) 、《长城长》 (孟庆云曲) 等。另一位词作家乔羽以及曲作家谷建芬、徐沛东等人, 也都堪称创新高手。

参考文献

①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2178.

②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J].北京:人民日报1979.9.9.

③周恩来.做一个革命文艺工作者[J].周恩来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P172.

创作要素 篇2

在导游资格考试口试中,景点导游讲解的时间只有4-5分钟,考生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有一篇好的景点导游词,要撰写一篇好的应试导游词,必须在选点、主题、资料收集和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上下大功夫。本文在分析景点导游讲解词的创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对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要撰写一篇好的应试导游词,必须在选点、主题、资料收集和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上下大功夫。一篇赏心悦目的导游词虽然只是考试的第一步,但它确实是考试成败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在口试中,景点导游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惜时如金,立竿见影,其一,要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其二,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其三,对重点阐释部分,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又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其四,题材的选择越具体化越好。

一段脍炙人口的精彩导游词,一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一篇具有鲜明主题的好文章一定是精雕细琢而成;一篇精雕细琢的好文章一定兼具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深度、高度、宽度和广度。所以,资料和信息是根本,就像一座塔的塔基。要达到提炼主题的高度,首先要立足于信息资料的广度,否则,无法撰写一篇有模有样的导游词。考生撰写导游词除了选点正确、善于应用讲解方法、避免书面化、把握导游讲解原则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环节的准备入手。

一、选点准确

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熟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学习选择跟自己驾驭能力相一致的信息。

但考生有时常常步入误区,以为选择一个规模大,名气响的景区就一定好讲,事实恰恰相反。比如考生不掂轻重,也不管青红皂白就选择四姑娘山,结果发现信息确实丰富,但就是不容易凑成一篇像样的导游词。考生忽略了,自然资源题材是最不好驾驭的。尽管如此,这种题材也并非不能涉足。很多考生善于以民间传说为引线,转而寻求讲解嘉荣风情,将自然题材转化为人文题材;反之亦然,难度不同而已。

选择四姑娘山这样的自然风景区作为讲解对象,切忌把导游词写成抒情散文或导游日志,一番慷慨激昂、不着边际的抒情散文决计替代不了一篇讲解词,而且会让人觉得这种抒情有点无病呻吟。导游不是诗人,导游词不是散文,导游口试就是要让一个考生实事求是地给评委讲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点,要求考生必须把讲解的重心落实到某一个可发挥的具体的点上,不管这个点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能感受到某一个景点在某一瞬间展示的某一种意义。

二、精准聚焦所选景点

创作一篇好的导游词至少必须做到:选点有厚度、讲解有力度、讲解有亮点、方法使用得当。

应试性景点导游词要求考生选题要具体到一个聚焦点,如果选题为静远堂,你的讲解中切忌出现“请随我走进诸葛亮殿”这种用语,这表明的是动态而非静态;同时,你站在考场中央,也不能移动自己的脚步飘来飘去,“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请大家随我穿过这九曲回廊,去品尝那美酒的千年醇香”诸如此类,都是景点讲解的大忌。

比如选“武侯祠”就不好,太宽泛了,谁能用5分钟的时间讲深入、讲升华武侯祠?恐怕连讲清楚都很难,更不要说讲精彩。即使是小而细到选“刘备殿”、“静远堂”,如果不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一件器物,也很难讲出深度、高度,没有这“二度”,整个讲解就没有厚度。

三、选点有厚度

一篇导游词是否有厚度,最关键的是选点精确。精确的选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讲解空间范围在可视之内。比如武侯祠是一个景区,但这是一个一眼望不到尽头,也是一目不能了然的景区,游客视界仅可在可视范围内有一个直观景点。假如选择的讲解点不是眼前这个直观点,反而去讲解不直观的景区,讲解词就很空泛地让游客插上飞翔的翅膀,跳上想象的高空,从空中俯瞰全武侯祠,于是,在讲解内容上就面面俱到,处处空泛。

由此,精确选点的第二个特点随之浮出水面:讲解内容可以深入挖掘或层层建高,也就是有深度或高度这实际上是指选点要选文化底蕴深厚的点。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告诫考生选人文题材,回避自然题材;另一方面又提示考生选择人文题材中人所不知,或知之不详,或详而不解的。文化底蕴的深厚有许多表现点,外观上看是古建、碑刻、楹联、横匾、钟鼎,但其内在涵盖了历史事件、名人佳话,比如“三绝碑”,既有三国文化,又有中唐治蜀,所谓汉唐盛世,即使这块碑是它们的一个后续,也仍然能看到书法艺术、石刻艺术的精湛,而文化的内核所表现的思想,其体裁的精妙,以及关联的人物是那么影响深远,一块碑就不能向普通石头那样等闲视之了。

选武侯祠这个点好,还是选类似三绝碑这样的点好?只要我们考虑到4-5分钟的时间概念,毫无疑问,讲解武侯祠是选“三绝碑”好,而不是讲解广义的武侯祠。

就具体的选点而言,如将武侯祠的三绝碑和兴文石海洞乡的“夫妻石”相比,后者是一种形态的想象,可观性虽强,但因其文化内核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神话或传说,而传说的厚度需要有历史空谷的回音,缺乏这一条件就味同嚼蜡。所以,原则上说,选点除了“小”外,还要具备以小见大的条件。选点大,大必泛,泛必浅,浅必平淡,这就是选点出问题了。

四、创作有亮点

考试不外乎两个环节打动或感染评委:一是视觉,一是听觉。

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的关系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之间也是一种辩证关系。第一印象视觉冲击很重要,包括仪表、礼仪、姿态、情态和气质;但听觉冲击在随后的过程中将会起到压倒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考生的讲解如果能够形成听觉的冲击力,会逐渐地改变其视觉的缺陷和不足。反之,听觉的冲击力不够,或根本没有冲击力,也会使视觉冲击减弱。导游口试最应当注重的还是听觉的冲击能力。考生只要充分地做好文化准备、知识准备、仪表准备、心理准备,基本发挥自己的本色水平,就可以形成听觉冲击力。

听觉效果完全依靠后天的努力。流畅是一个人讲解得好与不好的基本评估标准所以,中断、打嗝、口吃、重复是极其糟糕的应考表现。过去的考试经验是,一个讲解比较流畅的考生会为自己增色一个亮点。流畅不等于一口气背诵到尾,也不等于没有停顿、没有口误、没有错句、没有补充和修正,但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自如与中断、口吃、倒带是有本质区别的。

五、收集、消化、运用资料信息

收集、消化和运用相关资料是写一篇应试导游词必须的基础准备工作。

只有资料详实,信息充分,考生撰写讲解词才能游刃有余地选择针对性的讲解主题,找到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全篇内容才有重点,选择合适的讲解技巧,兼顾布局的整体性,才能加入自己的见解、看法,如“卓克基官寨不但是藏汉建筑融合的典范,而且是土司制度的历史见证;不但是红色旅游的景点景区,而且是藏汉民族和谐团结的象征”,等等。

六、资料信息的甄别和取舍

导游口试确实是凭“讲解”评分,但不等于不动笔“撰写”。撰写导游词本事就是一个认真学习,充分准备、提前预制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导游讲解所摄取的内容一般分为固定信息和扩展信息两个部分。

(一)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是指资源地的历史、文化承继性的稳定信息内容。

如何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是一个考生在创作讲解词时的一个难点。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张大千在夹江所生产的纸有它稳定的固定信息,信息量哪怕很多,很全,但不新,不奇,很难形成听觉冲击;但摒弃稳定的固定信息,则会落入生编硬套、无中生有的窠臼。如讲解大禹治水,神话传说是固有信息,但如果通篇都在讲一个神话,讲解必然索然无味。因此,对撰写导游词的考生而言,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作为讲解内容,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一味机械照搬。它体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知”,这个“知”要求考生全面地、完整地、正确地把握资源地信息。

(二)扩展信息

扩展信息是指与固定信息有关联的、至今尚未与固定信息有机组合的新增内容能给你,或固定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

扩展信息表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业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识”,即在原有稳定的固有信息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造纸术就是支持大千纸延伸性的一种扩展信息;由于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更为宽泛的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是扩展信息。如讲解大禹治水能联系唐家山堰塞湖,就变成扩展信息了。

无论稳定信息还是扩展信息都是资源的背景信息。背景信息具有隐喻性、陪衬性、引申性、对比性。理解资源所具有的背景信息很重要,它对揭示资源主题能起到认知、对比、聚焦、扩展、挖掘、移情、完善、升华等多种作用。

七、重点内容与自我知识结构的契合

究竟该如何选择一篇导游词的重点,这要结合导游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决定。

考生如果对所选择的讲解内容做到既熟悉又了解,就能合理组织背景知识和素材,而不会犯生拼硬凑的忌讳,否则,就会比喻时不伦不类,展开时不着边际。如选择蒙顶山,就不一定非得提到“茶文化”,一提到“茶文化”也不一定非得提到“文化精髓”,一提到“文化精髓”也不一定非得提到“茶禅一味”,一提到“茶禅一味”也不一定非得拼凑一句“最有禅机”的禅语,然后去“品一品最天人合一的茶”。

围绕音乐要素,实现歌曲二度创作 篇3

关键词:音乐课堂;二度创作;音乐要素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缩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一、围绕速度,进行二度创作

音乐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样一首歌曲或乐曲,用不同的速度去演唱或者演奏,它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会给人感受到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通常情况下,速度快,会让人感觉兴奋、激动、紧张、快乐等,而速度慢则给人以抒情、优美、舒畅、忧伤等感受。音乐课堂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速度方面的二度创作,一定要结合歌曲的特点,比如歌曲的长度、歌曲的结构、歌曲所表现的形象等。针对这些,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两种方法进行创编。

(一)改变歌曲整体速度,展现歌曲不同情绪

低年级的教材中,许多短小精悍、音乐形象没有固定死的歌曲,我们都能用整体变速的方法进行二度创作。

例如,一年级下册的《雁群飞》一曲,仅三个大乐句构成,十分短小。歌曲所展现的是大雁相亲相爱、不离不弃的情感。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后,可以引导学生提问:同学们,大雁们在做游戏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那我们可以改变什么来表现大雁快乐、高兴的情景呢?学生马上就会想到改变歌曲的速度,此时再带领学生将歌曲速度整体加快,教师配以跳跃的伴奏音型,歌曲形象马上由优雅的大雁变成活泼的大雁,学生会更加喜欢这首歌曲,同时在不同速度的演唱中体会速度改变带来的变化,完全沉浸在二度创作带来的快乐中。

(二)改变歌曲部分速度,突出音乐鲜明形象

中高年级的歌曲相对低年级的来说,要长,要复杂。针对这样的歌曲,如果采用整体变速,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部分变速的方法,可改变一个乐句甚至是一个乐段的速度,使得音乐变得愈加灵动和形象。

例如,三年级下册《剪羊毛》中,歌曲总体比较欢快、活泼。我们可以将歌曲第一乐句速度变慢。变速之后演唱,仿佛是“我们”站在遥远的山上向牧场望去,眼前一片白色,大家忙着剪羊毛的景象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同时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的“我们”的可爱形象表现得愈加鲜明。

又如,五年级下册的《小鸟,小鸟》,我们就可以采用改变最后一个乐句的速度进行二度创编。歌曲的副歌部分都是以“啦”來演唱的,表达了我们如同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天真快乐。将最后一个乐句的速度变慢,演唱的时候,会让学生感觉到小鸟的快乐无止境,同时也体会“我们”对以后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二、围绕节奏,进行二度创作

节奏是音乐的支柱,乐感的核心。节奏很容易触动学生的心弦,如果改变了节奏,即使其他音乐要素都不改变,音乐的色彩和情感也会马上发生变化。课堂中的许多歌曲,我们可以进行节奏的二度创作,以达到运用简单的手段来丰富音乐形象的目的。

(一)改变歌曲整体节拍,体验歌曲别样韵味

节奏的整体变化,最简单的方式是可以通过改变歌曲的拍号来实现。例如,二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一曲,原曲是2/4拍。2/4拍的节拍特点给人以活泼、跳跃、规整、欢快的感觉。歌曲描绘了蒙古小朋友骑着马儿,在大草原自由奔驰的画面,表达了蒙古小朋友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美丽的草原除了有欢快的马儿,草原人民更喜欢围着篝火跳起粗犷的舞蹈,我们可以对歌曲进行怎么样的改变,使音乐更具有舞蹈感呢?当学生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节拍进行改编,体验三拍子的优美与舞蹈感。然后教师分别演奏二拍子与三拍子的歌曲,让学生聆听、分辨,并用动作体验、感受。最后请学生演唱三拍子的歌曲,用歌声表现蒙古小朋友停下马儿,聚在一起快乐舞蹈,又或者让马儿停歇在草原上,小朋友们席地而坐,共同唱起优美动听的歌谣的情景。

节拍的改变,使音乐具有别样的韵味,学生在演唱、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同时,更好地体验二拍子与三拍子的节拍特点,提升音乐素养。

(二)改变歌曲部分节奏,增加歌曲灵动色彩

顾名思义,部分变节奏就是改变歌曲其中一部分的节奏,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饱满。相对来说,能够采用部分变节奏的歌曲比整体变节奏来得多。我们可以针对一个小节、一个乐句,甚至一个乐段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

例如,二年级下册《郊游》一歌,我们可以只改变一小节的节奏。如改变第二小节的节奏,将规整的两个八分音符节奏变为附点节奏,如下:

看似简单的附点节奏,却带给学生无穷的想象空间。学生在演唱的时候,能够通过对比,感受到节奏改编后,音乐中孩子们出去郊游的形象变得更加活泼可爱。他们走路的时候,手甩得更高,有更多的孩子愿意参与到快乐的郊游中。

又如,二年级上册《彝家娃娃真幸福》这一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的节奏几乎相同,多为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歌曲活泼欢快,表达了彝族的小朋友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于这首歌曲节奏的二度创作,考虑到歌曲的速度较快,因此,我们在创编节奏的时候最好避开十六分音符,选择较为舒缓的八分音符。这样就降低了创编难度和演唱难度。我们可以选择最后一个乐句加入休止符进行节奏的创作,可创作为

再如,五年级下册的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我们就可以采用改变主歌部分的节奏来进行二度创作。主歌部分的原谱如下:

我们可以改变其中的一拍,四个乐句均采用一个固定的节奏型进行创作。这样创作难度低,学生较容易接受。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每小节的第三拍,将其节奏均改成带有休止符的切分节奏:,改变后的主歌旋律变为:

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加入,让歌曲一下子变得愈加活泼欢快,而且还带有点爵士的味道。学生在演唱创编后的歌曲时,彝族姑娘们赶集回来的热闹场面以及她们内心的喜悦之情将会感受得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让学生爱上音乐课,享受音乐课,教师就必然要改变旧时知识灌输的方法,从歌曲的二度创作出发,给学生带来的收获层出不穷。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乐趣和收获弥足珍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教材,给学生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围绕音乐的基本元素,掌握正确的创作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这个过程十分漫长,需要教师的坚持,才能使学生达到一定的量变,从而引起质变,让学生喜欢创作,热爱创作,为他们开辟另一个音乐的新天地。

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要素研究 篇4

一、电视专题节目的概念

伴随我国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电视专题节目也随之不断发展,并且完善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电视专题节目是将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人物等作为表现中心。电视专题节目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成为电视节目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片种,并且电视专题片具有文化品质较高、创作过程繁琐、创作时间长等特性。

二、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要素

(一)选题。

1. 题材个性化。

创作电视专题节目,应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在别人司空见惯的题材中找寻不同之处,电视专题节目在报道角度、形式上应突出自身个性化。例如:电视专题节目《矿工妈妈》,拍摄于2010年冬季,主要讲述二十年来,煤矿家属的老妈妈心系煤矿安全,并为矿工缝补工作服,现如今老妈妈已有七十多岁,仍旧为矿山安全工作作贡献,老妈妈的行为感动了矿工,使得矿工提高了安全意识。这部电视专题以讲述、感动为主,主要表达老妈妈对矿工、煤矿的关爱。专题节目播出之后,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并获得企业安全电视片优秀奖。

2. 电视专题节目的可视性要高。

电视艺术主要是将画面和声音相结合,在创作之前应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重点考虑通过画面和声音能否良好展现专题节目的精髓,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在拍摄前还应多构思,并列出提纲,目的是防止遗漏画面精彩环节,为后期编辑做好基础,并且也能有效预防后期编辑过程中,出现因缺少素材而导致制作难以进行的问题发生。

3. 题材应具备故事性。

电视专题节目内容丰富,是吸引观众兴趣的关键所在,杜绝内容以好人好事的叙述、介绍为主。优秀的专题节目应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情节、人物等故事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由于电视传播的特点是线性传播,因此专题节目应具备情节化、故事化,为传播起到良好效果。

(二)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写作。

解说词主要是以口头文学为主,通过文字对人物、事件进行描述,从而起到渲染的作用。电视专题节目在文稿创作方面应遵循四项原则。

1. 具体原则。

电视专题节目的解说词与报纸新闻稿有所区别,电视专题节目的解说词是立体的,而报纸新闻稿是平面的。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与播音员配音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对电视画面起到良好效果,如有一方出现问题,那么便会影响整个专题节目的质量,因此确切地说,电视解说词是对节目内容的安排,更是对节目内容进行良好的处理。大部分人在制作专题节目时,都是先将解说词写好,再到现场采访,但所取得的素材与事先通过查看资料所取得的信息有所区别,在采访中较为精彩的故事情节,解说词中并没有完全体现。

2. 形象原则。

电视画面与解说词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电视画面与解说词应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标准,同为叙述整体。完美的解说词能开拓电视画面的艺术境界及思想境界,推动电视画面的视觉内涵,使之更加深刻地发挥。

3. 准确原则。解说应符合常规,不能无凭无据乱说,应与观众审美和事物发展逻辑相符合。

4. 简明原则。

解说词应杜绝言语重复,做到言简意赅。在解说中如果做到言简意赅,那么观众既可以娱乐,还能获得充分的信息。目前,观众对于通篇文章都是文字的解说专题节目已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进行文字创作时,尽量使用平声字,由于平声字在发音上较为响亮,使观众更容易听清发音,并且有效地避免了使用同音字。电视专题节目文字传播速度快,不同于书籍、报纸等可以读取,因此,撰写电视文字时应尽量多应用短句,使观众更易于读取。

(三)结构布局。

电视专题片结构安排合理,是专题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那么故事情节的推进和讲述故事的方式便是专题片结构安排合理的关键所在。故事情节展开需要激发观众的兴趣,使观众有追剧的欲望。电视专题片故事讲述的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直接叙述。根据故事发展先后顺序,使情节、时间、地点、人物等表述清晰明了。

2. 伏笔。伏笔基本应用在电视栏目中,是衔接情节之间发展的纽带,避免观众观看专题片时出现模糊不清的感觉。

3. 倒叙。

叙述现在进行时的故事情节中,交代过去时的故事情节也必不可少,需要谨记的是这样倒叙篇幅不应过长,将故事情节交代清晰明了即可。

4. 下套。

为了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为了故事情节更加扑朔迷离,对部分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在故事结束时解开悬念。电视专题节目设置悬念的优劣,决定了节目的成败,只有合理设置悬念,才能吸引观众的“胃口”,并且在揭晓谜团时,不能操之过急,应逐步揭晓故事的谜团,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

三、对电视专题节目发展方向的思考

一部电视专题节目如想成为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并且长期保持持续发展,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准确定位节目的收视群体。

电视专题节目不能同时吸引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因此创作电视专题节目时,应锁定某个固定的收视群体,如果电视节目的人物或情节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引发他们的兴趣,那么节目便会拥有较为固定的收视群体,从而收视率便会取得保障。

(二)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栏目。

伴随电视节目不断播出,人们的审美也随之不断提升,因此电视专题节目如想吸引观众眼球,那么创作的作品应保证质量。创作专题节目应锁定收视率群体,通过对观众的关注热点、需求进行研究,创作符合观众感兴趣的事件,打造观众所关注的精品栏目。

(三)创作贴近生活,内容紧靠群众。

电视专题节目如想取得生命力、感染力,并且被观众所接受,那么创作的节目应贴近生活。反之,如果播出的节目与人们的生活不相符,并且远远超越了人们的生活,那么观众即便是开始对其产生好奇的心理,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观众的好奇心也会随之泯灭,因为这种节目对人们的生活不能够提供帮助,仅仅是点缀了人们的生活。

(四)注重换位思考,锁定群众进行创作。

为了栏目发展,创作电视专题节目时锁定某个固定群体,并贴近生活,这样的方式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观众的检验。观众对节目的喜欢与否、如何保持观众的热情等都是电视节目所关注的,因此,电视专题节目在持续发展中,应注重换位思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专题节目是伴随我国电视事业发展、人们所需信息量持续增加所产生,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节目可以凝聚人气、吸引大众视角的关注程度。因此,电视专题节目需要用心去创作,唯有按照科学的创作心态,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电视专题节目。

参考文献

[1]王秀峰.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与实践[J].西部广播电视,2013,18

[2]邹海霞.电视专题类节目的创作体会[J].科技传播,2014,4

[3]邓迎雪.浅谈电视专题节目创作[J].才智,2011,36

创作要素 篇5

关键词:扎西达娃 艺术哲学 种族 环境 时代

文坛对于扎西达娃的认可主要是作为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而言。扎西达娃与马原、莫言、刘索拉等作家一道宣告了先锋小說的崛起。对于扎西达娃语言和叙事形式的大胆创新文学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作为藏族作家的典型代表,扎西达娃作品中所独有的藏族情怀却一直未得到充分的肯定与发掘。从扎西达娃一系列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藏族民俗与藏传佛教对其文学创作的至关重要的影响,藏族风情已经不再作为可有可无的景色描写,而是深深的熔铸在了作家的血液里和创作的思维中。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影响艺术创作的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丹纳试图从新的外部视角来理解艺术作品的形成与发展。在种族、环境、时代背后所揭示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等意识形态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精神养分。“三要素”理论对于把握文学创作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外部途径,对于分析文学作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丹纳的“三要素”说对于扎西达娃的创作进行分析,从而发掘出扎西达娃文学作品的民族色彩。

一.种族——扎西达娃文学创作的内部根源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种族”是“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①正是这种遗传与结合使得各民族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使得民族间的差异不仅仅是由于地理环境所引起的表征上的差异,更是各民族内部心理、血缘关系上的民族精神的差异。因为种族所形成的共性是与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根植于民族性之中的,所以种族这一因素是不会因为环境与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它深深的埋在一个种族的集体记忆里,成为不可磨灭的痕迹。

对艺术创作来说,种族这一因素是根深蒂固的。作为土生土长的藏地作家扎西达娃,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深深的民族特性。西藏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将宗教信仰融入在自身的血液里,以至于藏地文学与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不少藏地文学的产生就带有深深的藏地的宗教特性,宗教经文、宗教思想成为了藏地文学创作的源泉;另一方面许多宗教的经文典籍本身就是颇具艺术性的文学作品。由于受宗教的影响, 藏地文学中充满了宗教说教色彩和由宗教幻想而产生的神秘色彩。这种基因根植于西藏民族的血液之中,熔铸于西藏这片辽阔的高原上,世代相传,成为了不可动摇的民族特性。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 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藏地文学创作,扎西达娃也自然而然受到了影响。

扎西达娃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因素, 正是对藏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扎西达娃的小说中,读者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民族特质与异域风情。扎西达娃小说中的许多题材都取自藏地的古老传说、宗教典籍、藏地风俗。比如,关于“香巴拉的故事”,是在藏地流传非常广泛的口头传说;关于“莲花生大师”的故事则是记录在西藏宗教典籍中世代相传的一则故事;关于“天葬”的风俗则是藏地独有的丧葬方式……由此看来,藏民族的风俗传说之中包含着不少神秘、荒诞、魔幻等因素, 这些渗透进了扎里达娃的血液里,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扎西达娃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神秘、荒诞、魔幻与其说是先锋小说的处理方式,不如看作是特殊的地域所自然形成的民族文学精神。

二.环境——扎西达娃文学创作的外部条件

丹纳所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气候、地理环境对于民族或者种族性格的影响,而社会环境的影响则是风俗习惯、制度对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丹纳看来,环境因素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情怀。西藏的特殊地理位置给予了扎西达娃文学创作难得的外部条件。西藏独特的海拔与地形塑造了藏地难以言状的自然美景。宽广辽阔的西藏高原、高耸纯净的喜马拉雅山、接近天堂的日喀则、峻急汹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永不停歇的三江源……雪域高原西藏拥有着毫无雕琢的美景,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在高原峡谷中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藏民们在高原草场的歌舞,在峡谷溪流间生活,雅鲁藏布大峡谷内回荡着转经筒朝圣的声响……西藏本真质朴的民族文化独树一帜。洁白的哈达、香甜的酥油茶、鲜艳的唐卡等等,原著民族日常生活的寻常物件都成为了西藏文明独特的文化标志,也都出现在扎西达娃的作品里,成为了别具特色的风景人情。

雪域高原西藏虽然有着难以言状的美景,但是特殊的地形气候也使得西藏这块大陆相对孤立,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相对于富饶的内陆平原地区,西藏显得较为贫瘠。高原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人们的肤色与身体都不同于丘陵地区生活的人们,藏族人民的肤色呈现出明显的高原红,性情也变得坚韧不屈。藏民由于长期的骑马放牧,身体健壮,性格也多豪放潇洒。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西藏人通过信仰佛教,渴望在现实的苦难中,保持内心的纯粹与宁静。在扎西达娃的每部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藏民的本色生活:诵经朝拜、典章礼仪、衣食住行、谈情说爱、婚丧嫁娶、打猎喝酒……所有这些都来自于那个特殊的地域,这是扎西达娃小说展现给我们的亦真亦幻的世界,其间无不闪烁着神秘的色彩。

三.时代——扎西达娃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

在丹纳看来,时代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无论什么时代,理想的作品必然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倘使我们观察现代人的心灵,就会发觉感情与机能的变质,混乱,病态,可以说患了肥胖症,而现代人的艺术便是这种精神状态的复制品。”②时代的精神状态会反应在文学作品中,扎西达娃的藏地作品同样能看到时代的印记。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掀起了“文学热”。在此热潮的推动下,大批生于西藏的青年作家登上了文坛。在这股主流文学热潮的强势影响下,身在边地的扎西达娃深切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引燃了他创作的热情。从《沉默》、《朝佛》到《闲人》《白杨林·花环·梦》,扎西达娃的前期创作中充满了“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印记。他的创作主旨与当时的时代热潮基本上保持一致。扎西达娃受到主流文学的影响,自觉将其创作与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将笔下藏地藏人的生活与时代精神巧妙结合,藏地文学紧紧追随时代的脉搏。

中国的寻根文学对扎西达娃后期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坛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寻根现象。一批作家们除了发表大量作品外,积极撰文对于文化寻根这一文化观进行倡导,一时间引起文坛高度关注,随后一批理论家迅速加入文化寻根的阵营,发文支持文化寻根这一主张,掀起了“寻根热”的潮流。在文学创作中,寻根小说也由此涌现了出来,逐渐形成了寻根小说这一流派。倡导者们普遍认为处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文化才是当今文学所需的根,主张重视对本民族文化地深入挖掘,重视对民间文化地深入开采,要求作家深入到少数民族中间去,感受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创作出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扎西达娃也受到了“寻根热”的影响,并自觉地付诸行动,向他所熟知的藏文化中寻找创作题材。扎西达娃特殊的藏族身份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熟悉的地理环境与民族风情之中,创作出了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文学作品。相比较前期创作,除了表现出一种落后、野蛮、顽强的生命力外,后期作品在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上更加呈现出变化莫测的神秘特征。他将藏地独有的地域环境和文化传统与魔幻小说的表现手法巧妙结合起来,使自己的作品既有本色、纯真、古老的民族文化,又有神奇、荒诞、魔幻的时代风格。扎西达娃敏锐地捕捉到文化寻根潮流所引领的时代风向,拓宽自己的创作路径,既让自己的文学创作步入了新的阶段,也为当时的文坛创作提高了新的思路和典范。

扎西达娃的文学创作与时代密切联系在一起,用神秘魔幻的言说方式展开,表现少数民族地区独有的人文风情和民族精神。从文学外部视角来看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种族、环境、时代对于扎西达娃创作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扎西达娃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一分析视角,也为文学分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①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页。

②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播音创作中的非理论要素 篇6

一、常规理论条件下的播音创作在现时代的落寞有理

每一个时代, 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文化底蕴, 生活在不同时代中的大众也需要具备其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就播音主持而言, 旧播音创作理论已经跟不上新审美的需求。经济发展, 观众的欣赏途径变宽, 对千篇一律的播音主持风格, 已经产生了规律性的审美疲劳, 这个时候即使再好的常规播音主持, 也只能拿到较高的八十分。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这无关于其创作的艺术价值, 而是一种对存在价值的升华需求。

在常规播音创作理论中, 注重词语, 注重情感, 注重定向推进等等一系列规律, 这种朴实无华的艺术创作手法, 让我们的播音创作坚实走到今天。当年红透的《综艺大观》、《曲苑杂谈》, 其收视率是在那个年代任何节目所无法比拟的, 在那个年代, 这些节目在观众心里根深蒂固, 即使老人孩子也是耳熟能详。但在现今天, 再做调查, 年轻一带对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节目的印象, 仅仅存在于记忆之中或者根本没有印象。相反, 《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这些节目, 真正的占领了今天的收视市场。究其原因, 无非是时代进步所引发的大众审美新需求, 而这些成功于今天的节目, 正是符合了这种进步规律。

那么在播音创作中, 怎么才能触摸到这种审美进步规律并且掌控它呢?那么就要从几个非理论性的要素着手谈这个问题。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美感需求, 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个性美的表达并不简单是标新立异, 更不是刻意的与众不同、哗众取宠, 而是在节目的底蕴之上, 宗旨之下展现出贴着自己标签的个性之美。而百花齐放的播音创作风格中, 唯一不能缺失的, 是一种激情之美。激情美带出了意境, 意境在播音创作中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品意境把握的精准, 就能使播音创作与作品内涵和谐统一, 就能使我们的播音创作跟得上个性时代而又不失细腻。

二、谈及非理论播音创作中个性美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

播音创作中的个性, 是审美个性的体现。不同的个性导向直接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活动中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因而, 在播音创作活动时, 才会有自己独有的体验, 独特的审美感受, 从而最终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和播音风格。但是我们应该知道, 并非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心理特征都和创

[2]郑午阳.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硕士论文」, 河北:河北大学新闻学, 2005.5

[3]罗耀霞钟益帆.电视评论节目形态初探, 邵阳学院学报, 2003[4]赵振宇杨漩.《央视论坛》百期调查, 电视研究, 2004, 第4期[5]唐宁.重振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 电视研究, 2004, 第8期

作个性有关, 播音创作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播音创作作品的个性, 是播音主持活动个性的前提条件, 它同时等同于播音员、主持人“自我表现”, 会把表现各种纯粹的个人的东西, 包括个人感情、个人情绪、个人经验看作是播音员、主持人创作的个性。

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实际上是一种审美个性。就播音主持活动而言, 这种个性并不是随着播音员、主持人自我的实现就能有所实现的, 它还需要播音主持人在艺术实践中不断磨练和追求才能最终形成。这种追求, 也算是一种对观众审美需求的追求。归根结底, 播音创作和播音主持活动所面对的, 是要贴合观众的视觉、听觉上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高度, 现当代的观众需要变革的, 那么播音创作中的个性美, 就一定是重要而不可缺失的。

三、激情之美在现当代播音创作以及播音主持活动中的重要性

激情是一把钥匙, 可以打开更多的心灵之门。在今天, 生活工作的高度紧张和精神娱乐的高度匮乏, 使得多数人内心疲塌而麻木。唤起这样一批观众的精神附和, 是需要一剂良药的, 而激情, 正好充当了这个角色。

正如播音主持本身对个性的需要一样, 并非只有在播音主持活动当时才有激情的产生, 激情的萌芽状态, 实际产生于对播音作品的艺术创作之始。这种激情并不是传统播音创作意义上的感情色彩和精神面貌, 而是一种对现时代普遍麻木状态的针刺, 是一种对真正新精神新高尚的捧赞, 是一种对活在当下的幸福感的真实表现。激情是假不了的, 不论在创作中还是播音主持活动中, 并非只有激昂的才是激情, 一种发自内里的张力, 一种对迷茫内心的牵引力, 才算得上是更高一层。有了激情这样一把钥匙, 才成就了《幸运52》、《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一系列节目的高收视率。

四、播音创作中的意境美成全了完美的播音主持活动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成功的播音作品一定蕴含着深邃的意境, 饱含着作者对历史、生活、自然等符合当时时代人文信息的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和体验。有了意境的存在, 才有了播音主持活动带给人们的美的陶冶和享受。意境之美, 指的是播音作品所描述的内容与作者的心理变化、思想深度、情绪舒缓和审美情趣为一体而形成的具有深厚底蕴的生活画面。从播音创作到播音主持活动, 都应当借助个性美、激情美的优势和特点, 来把作品所蕴涵的内在力量和意境传送给观众, 这才使作品负载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五、结语

当然, 完全的标新立异、彻底的抛弃常规创作理论是不可行的。几十年来播音创作的精华都集结于常规理论之中, 这些根基是绝对不能丢失的, 否则播音支持不再是播音主持, 而新播音创作也就不再是播音创作。在已有的宗旨教条前, 我们更多的精力也许应该涉及到现当代人群更新的审美口味和审美高度上。

摘要:播音创作, 是一种对语言传播的创作;播音创作, 是一种新闻实践创作;播音创作, 是一项艺术创作;播音创作更是一种技术性创作。播音这一创作活动, 直接集语言、新闻、艺术、技术于一身,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若是仅仅如此, 那播音创作无非一台精密的仪器而已, 脱离了人性化的机器即使再精密, 也是无法承载播音主持之重大功能性的。于是, 我们开始需要一种新的、非理论性的创作设想。

关键词:播音创作,非理论性,个性美,激情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张颂, 中国播音学修订版[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播音创作中的非理论要素研究 篇7

1在现行理论情况之下我们所进行的播音创作工作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 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于以往。我们这个时代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这就代表有着一定的背景与较为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的文化底蕴。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社会公众也需要有一些拥有明显时代烙印的艺术风格的作品。我们仅就播音主持这个专业来说, 以往的播音主持的做法已经无法有效的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必然会带来我们观众欣赏水平有所提升, 观众开始进一步的细化并开始出现分层次的现象, 我们的观众现在对于以往那种千篇一律的风格已经感觉到了疲劳与厌倦,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即便是那些工作能力最好的常规的播音主持也无法满足我们的观众的需求。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出现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们创作的艺术价值没有丝毫的关系, 其实质的一面是我们对于是艺术作品内在含量的逐渐的高要求。我们在以往的播音工作当中仅仅只是注意哪些词语以及情感和定向推进这些工作, 对于这样过去比较实用的艺术手法现在就显得较为陈旧, 其结果是, 无法适应我们现在观众的欣赏能力。当年非常走红的节目如《综艺大观》其收视率是多年高居榜首的, 现在许多节目根本不敢想象那种高收视率。在那样的时代, 大家都有一个习惯, 到了时间就将电视机打开收看这个节目, 这样的节目已经让我们的在心中深深的扎下了根基, 即便现在他们也能够说出其中一些经典的段落出来。但在今天, 他们已经成了一段历史上的记忆而已, 大家早就已经不爱收看这类的节目。相反的类似于《非诚勿扰》、《天天向上》之类的节目已经稳稳占据了我们的电视荧屏, 其收视率在国内的节目中能够有一定的地位。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就是我们时代不断的在进步而我们观众的欣赏品味也不断与之同时前进。我们这些成功的节目没有一个不是好好把握住了我们的审美观点进步的发展方向而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

2我们需要探讨非理论播音创作期间中有关于个性美的存在价值

我们在播音的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个性, 是我们创作人员对于其中所衍生出来的个性的一个有效地展现, 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不同的个性已经可以直接的决定我们的播音员今后实际工作中所保持的个人的审美观点以及有关的审美方面的情趣。所以, 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就会有着明显的工作体验, 这样的感受以及领悟能够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悄然无声的流露出来, 我们在工作中只要稍微悉心就能够轻易的发现, 这样就最终能够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创作方面所需要存在的个性以及所需要的播音风格。可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并不是说播音员的心理存在的各种特征都与我们的个性直接相关联, 我们的播音创作在这个里面是有着明显的独立性作用。播音创作作品的不同的个性及其特点是我们能够有效的开展富有个性的活动的必备条件, 是不能缺少的,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们播音员以及主持人所能够反映出来的一个自己的表现结果。这样的表现会将我们内心深处的许多富有个人色彩的东西表现的极为明显, 这其中就包含有个人感情以及个人情绪以及经验作为我们播音员主持人所需要追求的创作层面的明显个性。

3播音创作中我们所需要去追求的各种完美的意境

意境是我们作者各种的主观的感情的表露, 是能够与客观上存在的物体相互交融的一个艺术层面的有效的升华。我们在事业上较为成功的播音员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营造出一定韵味的意境出来, 这样的意境营造是需要依靠作者对于人生、历史等诸多方面存在有良好的感受情况之下才可能被搭载出来,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通过这个作品感受到其中的意境。

4结语

我们大家在内心深处都能够有所明白, 彻底的标新立异, 为了追求创新而放弃了所有的常识是根本没有办法能够成功的, 我们国家这几十年以来各种经验都已经改变成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常规理论, 具有极强的现实作用与存在的价值, 这些是我们的基础, 是不能够被放弃的, 是一定需要保留的, 否则我们的播音就已经不再是播音方面的内容了。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修订版[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创作要素 篇8

要撰写一篇好的应试导游词,必须在选点、主题、资料收集和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上下大功夫。一篇赏心悦目的导游词虽然只是考试的第一步,但它确实是考试成败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在口试中,景点导游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惜时如金,立竿见影,其一,要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其二,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其三,对重点阐释部分,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又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其四,题材的选择越具体化越好。

一段脍炙人口的精彩导游词,一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一篇具有鲜明主题的好文章一定是精雕细琢而成;一篇精雕细琢的好文章一定兼具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深度、高度、宽度和广度。所以,资料和信息是根本,就像一座塔的塔基。要达到提炼主题的高度,首先要立足于信息资料的广度,否则,无法撰写一篇有模有样的导游词。考生撰写导游词除了选点正确、善于应用讲解方法、避免书面化、把握导游讲解原则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环节的准备入手。

一、选点准确

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熟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学习选择跟自己驾驭能力相一致的信息。

但考生有时常常步入误区,以为选择一个规模大,名气响的景区就一定好讲,事实恰恰相反。比如考生不掂轻重,也不管青红皂白就选择四姑娘山,结果发现信息确实丰富,但就是不容易凑成一篇像样的导游词。考生忽略了,自然资源题材是最不好驾驭的。尽管如此,这种题材也并非不能涉足。很多考生善于以民间传说为引线,转而寻求讲解嘉荣风情,将自然题材转化为人文题材;反之亦然,难度不同而已。

选择四姑娘山这样的自然风景区作为讲解对象,切忌把导游词写成抒情散文或导游日志,一番慷慨激昂、不着边际的抒情散文决计替代不了一篇讲解词,而且会让人觉得这种抒情有点无病呻吟。导游不是诗人,导游词不是散文,导游口试就是要让一个考生实事求是地给评委讲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点,要求考生必须把讲解的重心落实到某一个可发挥的具体的点上,不管这个点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能感受到某一个景点在某一瞬间展示的某一种意义。

二、精准聚焦所选景点

创作一篇好的导游词至少必须做到:选点有厚度、讲解有力度、讲解有亮点、方法使用得当。

应试性景点导游词要求考生选题要具体到一个聚焦点,如果选题为静远堂,你的讲解中切忌出现“请随我走进诸葛亮殿”这种用语,这表明的是动态而非静态;同时,你站在考场中央,也不能移动自己的脚步飘来飘去,“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请大家随我穿过这九曲回廊,去品尝那美酒的千年醇香”诸如此类,都是景点讲解的大忌。

比如选“武侯祠”就不好,太宽泛了,谁能用5分钟的时间讲深入、讲升华武侯祠?恐怕连讲清楚都很难,更不要说讲精彩。即使是小而细到选“刘备殿”、“静远堂”,如果不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一件器物,也很难讲出深度、高度,没有这“二度”,整个讲解就没有厚度。

三、选点有厚度

一篇导游词是否有厚度,最关键的是选点精确。精确的选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讲解空间范围在可视之内。比如武侯祠是一个景区,但这是一个一眼望不到尽头,也是一目不能了然的景区,游客视界仅可在可视范围内有一个直观景点。假如选择的讲解点不是眼前这个直观点,反而去讲解不直观的景区,讲解词就很空泛地让游客插上飞翔的翅膀,跳上想象的高空,从空中俯瞰全武侯祠,于是,在讲解内容上就面面俱到,处处空泛。

由此,精确选点的第二个特点随之浮出水面:讲解内容可以深入挖掘或层层建高,也就是有深度或高度这实际上是指选点要选文化底蕴深厚的点。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告诫考生选人文题材,回避自然题材;另一方面又提示考生选择人文题材中人所不知,或知之不详,或详而不解的。文化底蕴的深厚有许多表现点,外观上看是古建、碑刻、楹联、横匾、钟鼎,但其内在涵盖了历史事件、名人佳话,比如“三绝碑”,既有三国文化,又有中唐治蜀,所谓汉唐盛世,即使这块碑是它们的一个后续,也仍然能看到书法艺术、石刻艺术的精湛,而文化的内核所表现的思想,其体裁的精妙,以及关联的人物是那么影响深远,一块碑就不能向普通石头那样等闲视之了。

选武侯祠这个点好,还是选类似三绝碑这样的点好?只要我们考虑到4-5分钟的时间概念,毫无疑问,讲解武侯祠是选“三绝碑”好,而不是讲解广义的武侯祠。

就具体的选点而言,如将武侯祠的三绝碑和兴文石海洞乡的“夫妻石”相比,后者是一种形态的想象,可观性虽强,但因其文化内核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神话或传说,而传说的厚度需要有历史空谷的回音,缺乏这一条件就味同嚼蜡。所以,原则上说,选点除了“小”外,还要具备以小见大的条件。选点大,大必泛,泛必浅,浅必平淡,这就是选点出问题了。

四、创作有亮点

考试不外乎两个环节打动或感染评委:一是视觉,一是听觉。

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的关系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之间也是一种辩证关系。第一印象视觉冲击很重要,包括仪表、礼仪、姿态、情态和气质;但听觉冲击在随后的过程中将会起到压倒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考生的讲解如果能够形成听觉的冲击力,会逐渐地改变其视觉的缺陷和不足。反之,听觉的冲击力不够,或根本没有冲击力,也会使视觉冲击减弱。导游口试最应当注重的还是听觉的冲击能力。考生只要充分地做好文化准备、知识准备、仪表准备、心理准备,基本发挥自己的本色水平,就可以形成听觉冲击力。

听觉效果完全依靠后天的努力。流畅是一个人讲解得好与不好的基本评估标准所以,中断、打嗝、口吃、重复是极其糟糕的应考表现。过去的考试经验是,一个讲解比较流畅的考生会为自己增色一个亮点。流畅不等于一口气背诵到尾,也不等于没有停顿、没有口误、没有错句、没有补充和修正,但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自如与中断、口吃、倒带是有本质区别的。

五、收集、消化、运用资料信息

收集、消化和运用相关资料是写一篇应试导游词必须的基础准备工作。

只有资料详实,信息充分,考生撰写讲解词才能游刃有余地选择针对性的讲解主题,找到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全篇内容才有重点,选择合适的讲解技巧,兼顾布局的整体性,才能加入自己的见解、看法,如“卓克基官寨不但是藏汉建筑融合的典范,而且是土司制度的历史见证;不但是红色旅游的景点景区,而且是藏汉民族和谐团结的象征”,等等。

六、资料信息的甄别和取舍

导游口试确实是凭“讲解”评分,但不等于不动笔“撰写”。撰写导游词本事就是一个认真学习,充分准备、提前预制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导游讲解所摄取的内容一般分为固定信息和扩展信息两个部分。

(一)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是指资源地的历史、文化承继性的稳定信息内容。

如何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是一个考生在创作讲解词时的一个难点。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张大千在夹江所生产的纸有它稳定的固定信息,信息量哪怕很多,很全,但不新,不奇,很难形成听觉冲击;但摒弃稳定的固定信息,则会落入生编硬套、无中生有的窠臼。如讲解大禹治水,神话传说是固有信息,但如果通篇都在讲一个神话,讲解必然索然无味。因此,对撰写导游词的考生而言,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作为讲解内容,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一味机械照搬。它体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知”,这个“知”要求考生全面地、完整地、正确地把握资源地信息。

(二)扩展信息

扩展信息是指与固定信息有关联的、至今尚未与固定信息有机组合的新增内容能给你,或固定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

扩展信息表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业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识”,即在原有稳定的固有信息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造纸术就是支持大千纸延伸性的一种扩展信息;由于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更为宽泛的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是扩展信息。如讲解大禹治水能联系唐家山堰塞湖,就变成扩展信息了。

无论稳定信息还是扩展信息都是资源的背景信息。背景信息具有隐喻性、陪衬性、引申性、对比性。理解资源所具有的背景信息很重要,它对揭示资源主题能起到认知、对比、聚焦、扩展、挖掘、移情、完善、升华等多种作用。

七、重点内容与自我知识结构的契合

究竟该如何选择一篇导游词的重点,这要结合导游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决定。

创作要素 篇9

本文以《三明故事》栏目为例, 谈谈纪录片创作的体会。

一、选好题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前提

电视界有句行话:选择好的题材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好的故事, 就像难忘的文学作品、精彩的戏剧情节, 可以直击人心, 引发观众对社会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思考和共鸣。[1]没有一个好的故事, 纪录片不会成功。但是面对大千世界, 一百个纪录片编导就会有一百种选题方法, 这涉及到每个人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程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众多种因素, 体现了编导的综合人文素质, 对社会生活独到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分析力所带来的敏感和触动、悟性和哲思。

选题的方法很多, 在此着重谈谈题材的发现和主题的选择。

(一) 从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新亮点

第三期节目《深山采菇人》得到了观众热烈的反响, 这和它的选题是分不开的。红菇素有“山珍”美称, 是闻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 福建三明产的红菇味美可口, 是上等佳品。有经验的菇农在盛产季节采摘的红菇可为其带来5-6万元的收入, 高回报让采菇队伍不断壮大, “红菇窝”演变为“不能说的秘密”。采菇人都是凌晨三四点就上山寻觅, 只有他们知道红菇在哪里。

采菇人和红菇都是我们熟悉的人和事, 但没有几个人清楚其中的秘密。善于在复杂的事物中, 抓住能触及事物本质的、又为大众所关心的疑问点, 是记者分析能力的体现, 是记者新闻敏感的一种表现。[2]节目选择这样的题材, 引人入胜就不奇怪了。

“最喜元宵夜, 龙灯处处红”, 客家人总是喜爱用舞龙来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元宵舞龙灯对于客家人来说再熟悉不过, 但对板凳龙却知之甚少。《板凳龙》正是通过介绍这样一项普通却特殊的民间艺术, 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文化底蕴, 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

成功的选题告诉我们, 要善于从熟悉的事物中去寻找亮点, 发现亮点, 让观众眼前一亮。在熟悉的事物中发现陌生, 在平凡中发现新奇, 在一般中发现个性, 在细微处发现重大, 这是纪录片选题中最重要的方法。

(二) 跟随时代捕捉发现新主题

如果说题材的选择是载体的选择, 那么主题思想的提炼确立则是优秀纪录片的灵魂。央视《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3]在注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 榜样的力量也尤为重要, 媒体应当传播正能量, 使节目更具社会意义。

纪录片《柴裕财》讲述了一个衣食无着的流浪汉, 救下一个跳河自杀的老妇人, 养育了一个被抛弃的女婴, 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 演绎出了一段感天动地的挚爱亲情的故事。主人公柴裕财荣登中央文明办组织推荐评选的“中国好人榜”, 入选“200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美国学者阿兰·罗森在《纪录片的良心》中说:“纪录片的使命是阐明抉择、解释历史, 增进人类之间的了解。”因此, 越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现实性的选题, 越能产生强烈的收视冲击并引发共鸣。[4]我们选择这样一个故事, 确定这样一个主题, 就是想告诉观众爱不再是一种与生俱来、缘于血缘的羁绊。爱是一种依恋、责任以及无怨无悔的付出。在社会道德沦落的当代, 我们以民间杰出人士和普通老百姓为选题, 是因为他们身上蕴藏着我们民族久远的道德矿藏, 震撼心灵的力量, 使我们相信, 爱和责任并未消失, 善和希望并未远去。

把握好纪录片的选题, 不仅是收视率的需要, 更是产生良好传播效益, 实现纪录片社会价值的关键。

二、人物塑造是纪录片魅力的来源

随着电视节目竞争的日趋激烈, 观众给纪录片展示魅力的时间非常有限, 如果不能迅速抓住观众的心, 你的作品就难逃失败的命运。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能让观众去看你的片子。而精彩的故事最扣人心弦的手段, 就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刻画典型的性格, 揭示人物的命运, 为此, 《三明故事》的编导们不遗余力。

(一) 关注普通人, 发现人生普遍的价值

岁月沧桑, 世事纷繁, 总有一种力量, 让我们泪流满面, 心驰神往。纪录片从问世以来, 始终把人和人所生活的世界作为反映的对象, 无论风格和手法如何演变, 以人为关注的焦点都不曾模糊。[5]关注社会, 关注民生, 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的普通人, 记录他们的愁苦艰辛、喜怒哀乐, 反映社会现实, 揭示普遍人性, 发现普遍价值,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也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黄更生》选择了一位三轮车夫作为拍摄对象。一场飞来横祸, 使黄更生原本好过的家庭濒临绝境。是坚守还是放弃?是沉沦还是奋起?这场横祸使他与常人的命运迅速拉开了距离, 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审美观照意义。我们着力从一个丈夫、父亲等多重身份的角度, 去观察他、拍摄他, 凸显他与普通人物的对比, 给予受众心灵体验上的震慑。

送水工、缝纫女工、养蜂人、采菇人等, 他们和三轮车夫一样, 平凡得往往被人们忽略, 但《三明故事》栏目用镜头关注纪录还原他们的生活, 再现他们的人生况味和丰富内涵, 揭示他们的性格和命运, 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从中观照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激发心灵的共鸣, 从而取得纪录片的成功。

(二) 科学塑造英模, 揭示典型性格的本质

纪录英雄、赞美英雄、学习英雄, 也是一个健康社会的普遍需要。古人云“聪明秀出, 谓之英;胆力过人, 谓之雄”。[6]互联网时代有网络英雄, 创业为荣的时代有财富英雄。虽然每个时代对于英雄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 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品格却不会改变。

纪录片《“抢险救援勇士”郑忠华》在以现场资料为支撑的基础上, 主创人员精心剪裁塑造, 与史料镜头、情景再现等手段相结合, 辅之以生动摄人的解说词, 通过郑忠华生活清贫却精神富有的强烈对比, 把出生贫寒却勇于献身的英雄精神和高尚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何“塑造”英模人物的形象, 是纪录片创作者的老生常谈。笔者认为, 要科学地把握英雄人物作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个性, 以其性格为主线去发现纪录人物, 避免为达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目的而进行概念化创作, 反对违背真实性原则进行“高、大、全”形象的过度塑造。如果脱离生活实际, 放弃英模人物作为普通人存在的基础, 就会造成其社会角色特性的缺失, 使纪录片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因为虚构英雄故事、创作理想生活是与纪录片的精神格格不入的。

《柴裕财》就是将主人公放置于普通生活中, 通过对其模范事迹的朴实叙述客观记录, 在细节处用心, 使英模人物充满了真实的魅力。身披各种道德模范光环的柴裕财, 仍然只是普通人, 过着普通的生活。我们在塑造柴裕财英模形象的时候, 编导不夸张、不编造、不刻意煽情, 让观众在看片子的时候自己去感受人物的魅力所在。

纪录片刺激我们的感官, 打动我们的心灵, 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它的价值不仅告知我们发生了何事, 还告诉我们为何发生, 改变着我们对世界固有的认识。[7]通过客观记录的镜头再现英雄的事迹, 深化观众对于英模人物的认知, 让观众与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才能给观众的视听带来冲击力, 形成英模人物的感召力。

(三) 调动综合手段, 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毋庸置疑, 纪录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文艺批评家卢卡契曾经这样表述现实主义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8]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认为, 现实主义排斥神话、排斥寓言、“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 “排斥纯粹的抽象与雕饰”[9]在纪录片中, 这种真实性, 尤以生活细节、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的精确镜头再现见长。

文学是以笔代刀, 用文字语言刻画人物, 而纪录片主要是用镜头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性格刻画得巧妙通常能直至人心。[10]人是世界的一部分, 也是人类自己关注的中心。当撰稿人围绕对话、动作和描写流畅地写作报道时, 读者或听众也会自然而然地跟随记者的思路, 与叙述者保持一致。[11]一部成功的纪录片, 要善于用各种艺术手段, 将人物塑造成为血肉丰满, 既有独特的形貌、经历和性格特征, 又有内在性格逻辑的真实立体的“人”。

1. 用镜头捕捉个性化的动作

抓起一把细软的沙子, 均匀撒在橙亮的灯箱上, 用手指轻轻挥出几道弧线, 原本散乱无序的沙子突然就变成了一幅画的轮廓, 用指尖稍经点抹, 沙子就洋洋洒洒地变成了天上飘动的云和月, 月光下一棵小树, 和靠着小树在思念的女孩……这是《我心浪漫》中, 纪录涂艳芳表演沙画的一个片段。以沙为墨, 用指代笔, 轻柔灵巧的手指幻化出美妙多变的画面,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动作连贯自然, 很好地表达了她的内心世界, 令人赞叹感动, 这正是动作描写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契诃夫曾说过:“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12]若要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在其自身的一言一行中站立起来, 成为一个丰满立体的“人”, 动作描写就是我们塑造人物形象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 用镜头捕捉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也是表现人物个性、生活状态及不同经历和遭遇最直接的反映。往往我们了解主人公最先觉的便是他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或是极具个性特色的语言。

《甜蜜的事业》中, 养蜂人老廖的语言描写是整部片子的一大特色。老廖语速特别快, “蜂没吃, 你一定要喂它吃, 蜂有病了, 你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治好来, 蜂被太阳晒, 一定要遮要盖, 养蜂就是等于养儿子。”把“蜜蜂”比作“儿子”, 一下子将他直爽利落、诙谐风趣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跃然而出。

3. 用镜头捕捉个性化的细节

因为有关经济的细节描写, 恩格斯曾赞扬巴尔扎克小说让自己所学到的东西, “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还要多。[13]纪录片应该尽力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细节, 因为细节是一个重要的情感启动因素, 容易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让观众站在一个更加公正的角度会意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人物的性格命运。

在《黄更生》中, 当问到“如果是你瘫痪在床上, 她 (更生妻子) 会这么做吗?”我们的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 更生愣了一下, 思考了几秒, 眼中闪过一道苦笑, 缓缓答道:“这个很难讲, 我躺在床上, 她可能坚持不了。”

他的回答耐人寻味。他没有怀疑妻子对他的爱是否忠贞, 只是觉得以她妻子的体力, 有可能坚持不了, 在肯定的回答中, 又包含了否定的隐忧, 细腻地刻画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个细腻、温情、善解人意、为爱倾尽全力的男人形象呼之欲出。

4. 用镜头揭示个性化的心理

纪录片中的心理描写是指人物在镜头中自己直接流露内心所想, 这种方式使人感觉更加真实可信。《我心浪漫》里, 有一个镜头是涂艳芳挽着丈夫的手走在街上, 这里穿插了一段她的内心独白:“经过一家首饰店, 我无意对橱窗摆着的一条项链夸张地嘘了一声。一向不多话的戴搂着我的肩说:‘本来还想在结婚十周年时送你一个钻戒的, 现在看来要等到十五周年了。’我笑笑地转过脸继续看过往的人群, 他并不知道, 其实我什么也看不见。我的眼里全是泪水……”在现实世界里, 涂艳芳幸运遇到这样一个人生伴侣。片子没有过多的描绘与渲染, 简单的内心独白, 囊括了涂艳芳所有想表达的真情。

关于纪录片如何刻画人物性格, 我们可以从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三、讲好故事是纪录片成功的标志

纪录片从本质上说, 就是综合性地运用镜头、解说词、音响等手段来讲述故事而已。[14]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故事, 必定是通过某种叙事模型或者表达技巧来营造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 而不是静态地呈现情节、单一地反映人物事件发展过程。独到的叙事方法和技巧, 能够有效地建立其坚固的结构脉络, 凸显题旨, 美化叙事, 彰显风格, 产生力度, 实现纪录片思想内容的高效传播。以故事化的结构方式, 悬念化的讲述方式, 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实现, 多层次、多侧面的解读不同的新闻题材。[15]一部纪录片, 无论摄影多么棒、同期声多么感人、素材多么丰富, 离开了精妙的结构, 无异于一盘散沙或碎片。那么, 怎样的结构方式, 才能有效地叙述情节, 讲好故事呢?

(一) 渐进式纵深结构

《八旬和事佬》在叙事上采用的是渐进结构思维。主人公张新财平时喜欢在新村里串门, 热心调解邻里关系, 被群众尊称为“村长”, 片子按照事情的逻辑发展, 展现了“和事佬”“村长”为邻里进行了三次调解的过程, 面对冲突不断的矛盾和纠纷, 老人不厌其烦, 一步步地进行各方调解, 直至成功。这种循序渐进、一波三折的处理方式, 将老人调解纠纷的整个过程描绘得曲折有致, 引人入胜, 把老人热心肠的情怀彰显得淋漓尽致, 使观众倍感温馨。

(二) 剖面式结构

纪录片的剖面式结构就是把社会事物或人物的生活和命运, 进行横截面式的纪录, 择其内部本质性的内涵进行演绎。《甜蜜的事业》采用剖面式结构的思维, 带领观众走进养蜂人老廖的生活, 从蜜源地的选择、气候对蜜产量的影响、生态环境和养蜂业的关系、老廖照料蜜蜂如“儿子”的细节, 从亏本失意到赢得口碑打出市场, 一系列生动曲折、新颖有趣、艰辛不易的情节, 把养蜂人追花逐蜜、风餐露宿, 勤劳努力, 从容而快乐的生活, 横截面地展现了出来, 揭示了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关系。

(三) 连接式平列结构

连接式平列结构思维, 就是按时空顺序进行版块承接的结构思维。把人物事件划分版块, 从一个人物相关的事件中引出下一个人物, 达到叙事结构的一气呵成。《肩膀上的传承》从第25届世客会开幕式上, 沙县肩膀戏的精彩亮相, 引出大家对肩膀戏的认识, 再从观众和肩膀戏演员的谈话, 引出肩膀戏底座演员林丽丽为代表的年轻人和以邓铭炜为代表的小演员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片中单个版块具有相对独立性, 同时版块与版块之间又互相关切勾连, 使得整部片子富于变化又整体统一。

(四) 追求疏密相间张弛有致的格局

文似看山不喜平。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布局讲究的就是疏密相间、疏中有密、密中带疏、张弛得法, 与其内容的详略、线索的主次、情节的张弛、意蕴的疏密等息息相关, 使纪录片获得了难以言表的感染力。

在《幸福小院》中, 以老叶家的小院为主线, 讲述了徐翠珍和她的幸福小院的故事。家庭的变故、幸福之家的成立, 疏密相间, 重点突出, 内容与情感的密度分配详略得当, 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坚强、乐观, 使观众在紧凑、变化中寻找到纪录片的美感和意义。

事实上, 因为事物内在逻辑的不同, 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有独特的结构, 生活本身具有多少戏剧性, 叙事结构就有多少种可能。编导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的就是寻找到独特的结构。随着纪录片的发展, 叙事方式正在由传统的时空顺序式结构向时空交错式结构转化;由封闭式结构向开放式结构转化;由单一视点向复合视点转化。只要能把故事讲清楚, 讲得动人独到、曲折有致, 就是成功的作品, 我们必须在实际创作中去细细体会其中的妙处。

四、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特殊地位

解说词, 可以说是“文学语言”的口头动态。在纪录片里, 虽然解说词与镜头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 共同表现电视作品所要描述的对象, 似乎只是电视作品的一部分, 但解说词恰当运用文学手法, 便能突破影视语言的天然限制, 有效拓宽影视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象空间[16],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 解说词使作品锦上添花, 具有了文学的品格和意境。

在《深山采菇人》中, 运用了大量的解说, 扩大延伸了片子的信息量, 将闽西北深山中的珍宝———红菇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山民们的脚步很轻, 在这个菇季, 这片原始山林每天有人来去, 却都没有留下痕迹, 阔叶林笔直树立, 树枝在空中交错, 阳光透过空隙散射在林中, 有种变幻的美。红菇就喜欢这样的生态条件, 千百年来它们和这里的栲树、槠木相依相伴, 不离不弃……”伴随这段解说的, 是葱茏的山林、满地落叶、娇艳的红菇的画面。很显然, 解说给了我们确切的信息, 引导画面, 具有了独立的文学意境之美。

在《郑忠华》片中, 低沉而充满紧迫感的解说, 使观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深深地为郑忠华的危险处境捏一把汗。英雄牺牲时, “雨越下越急, 在为捐躯的英雄哭泣;雷越来越响, 在为忠诚的战士悲歌”、“五马山垂首, 金溪河呜咽”, 对仗整齐的解说, 紧扣追悼会的沉重场景、涌向街头的3万多名群众、缓慢送行的车队等画面, 夹叙夹议, 推波助澜, 完美地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战士的崇敬、礼赞和哀恸。

富有文学性的解说词, 可以弥补镜头无法展现的内容, 吸引观众的听觉, 引导观众的情感, 可以在有限的画面空间里, 运用创造无限的画外空间, 有效提高纪录片的内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栏目中主持人的评点、解读, 它既是栏目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也是解说词的再生花, 一种特殊的延伸, 对于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拓展作品的审美空间, 激发作者和观众思想感情的交融, 形成审美共鸣, 都是极具意义的。传播心理学认为, 信息报道和事实描述, 如果不加解释不作评论, 受众的思维惯性几乎不会受到影响。要想通过宣传来影响人引导人, 还需要新闻与评论、解释与评论互相配合才行。[17]

写好每一部纪录片作品的主持人点评, 把它作为“二度”、“三度”创作来对待, 是我们《三明故事》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力求运用精炼独到的评点和解读, 向观众传递出我们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关怀、对生命的思考, 对作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扩展了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弹性时空。

“一把沙子, 在我们手中它只能是沙子, 而在涂艳芳的手中, 它可以是一只海鸥, 一栋房子, 一个人, 甚至可以是整个世界。”《我心浪漫》开头的主持人评点, 语句优美、简洁明了道出了沙画对于涂艳芳的意义———她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沙画使她心上盛开创造之花, 并带领她走向有光的地方。而“梦想, 我们曾经都有过的东西, 许多人都悄无声息地放弃了。朋友, 你还在坚持你的梦想吗?”结尾的这个问句, 把整个片子的意义从涂艳芳个体上升到了观众群体。也许你人生渺茫, 但你是否还在为梦想坚持?

五、结语

创作要素 篇10

关键词:节能设计,建筑创作,集筑建筑

集筑建筑工作室目前主要关注的问题不是节能指标计算或者节能产品的应用,也不是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追求,而是尝试将节能作为一个基本设计要素参与到前期的设计构思之中,就像我们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场地、空间和功能一样。集筑并不因为能源问题是热点而将节能要素在创作中的比重放大,而是将建筑设计看成一个综合的过程,节能只是作为设计的一个子要素参与其中。在设计方法上,节能是对传统基本设计要素(场地、空间、功能、材料、构造等)的有益补充,在节能设计的效能上,我们追求的是更优,而不是最优,最优可能将建筑设计导向纯粹的机械产品,从而丧失应有的人文关怀。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几个设计案例,对集筑建筑工作室的上述浅尝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1 节能与形体操作——南京紫东国际招商中心

在南京紫东国际招商中心实践中,我们重点尝试的是形体操作与节能之间的关联关系,也即是形体的生成与节能要素要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同时节能要素又能促进形体的演化和发展。项目位于南京紫金山东丽的紫东国际创意产业园内,东临凯旋路,周边为园区绿化景观带,主要功能为沙盘展示厅、多媒体演示室、洽谈室、办公和员工餐厅,建筑层数2层,局部包含夹层办公空间(图1、2)。

通常我们设计建筑时,形体的演变是由场地、功能、空间、视觉、构造等基本要素决定的。本项目在上述要素之外,融入节能要素的影响。节能要素在设计过程中成为形体生成的原动力之一,而非后补的技术措施。具体而言,形体演变包含了5个步骤:空间划分、屋顶起翘、植入庭院、底部架空和形体凹入(图3)。当然,这5个步骤在实际设计推演中并非按部就班进行的,而是相互交错的结果。

(1)“空间划分”除了解决功能使用关系之外,我们将平面划分为“井”字型平面,中间是一庭院,这样的平面南北通透,有利于通风(图4);

(2)“屋顶起翘”的形体并非来自于某个视觉的表达,而是通过起翘满足屋顶光伏电池板的角度要求,同时让室内空间高度增高,以便于从屋顶悬挂下一个多媒体室,这样让大厅空间得以贯通,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可以看出起翘是综合了节能、空间利用的结果,节能要素在设计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非设计的阻碍(图5);

(3)“形体凹入”并不在于光影效果的目的,而是通过凹入解决了东南立面的建筑自遮阳问题。由于东南立面对应的内部空间是展示大厅,业主需要一个通透的效果,以便从外面能够看到内部的活动。于是“形体凹入”形成2m多深度的水平遮阳板和部分垂直遮阳板,减少能耗同时保证通透的要求(图6)。

图5屋顶起翘(5a:大厅实景;5b:室外看大厅;5c:大厅剖面图)

图6形体凹入(6a:水平遮阳实景;6b:形体遮阳计算机模拟)

此外,植入庭院的目的是借鉴传统民居的通风做法,同时庭院侧墙上设置了通风腔体,类似于我国民居建筑的风墙,通风腔体与地下室连通,可以适当缓解江南梅雨季节的潮气。而底层架空90cm,则可以在地下室侧壁开通风孔洞,目的也是加强地下室的空气流通,避免潮气。

2 节能结合场地条件——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综合服务中心

场地与节能设计的关系自古有之,古人建房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其实就是最朴素的节能设计策略。在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中,我们尝试结合地形地貌,采用了“坐南朝北”的设计策略,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同时保证建筑的低能耗。该项目位于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科学园内,主要功能包含餐厅和一座景观桥(图7)。我们根据场地特征提出了“消隐建筑体量,让自然显露”设计策略。让自然显露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建筑外形谦逊,融于自然;二是让室内就餐者能够充分领略室外的自然美景(图8)。根据设计理念我们采用了两个设计策略:

(1)利用地形高差,将建筑半掩埋于地下,形成覆土建筑节约能耗。建筑平面轮廓顺应道路和等高线走向生成,让建筑边界与自然地形协调,而屋顶根据西侧道路标高变化而起伏,于是自然生成变化的形态而融入地形之中(图9)。

(2)北侧面向谷地,有着良好的景观,设计采用落地玻璃将优美的景色纳入其中,同时经计算机模拟太阳的热辐射以及遮阳分析,每日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餐厅80%的落地玻璃将会处于阴影中,无需遮阳措施,使景观不受阻挡。同时对于太阳得热面积较大的落地玻璃,我们将屋顶向下折下形成遮阳,同时又丰富了室外廊桥空间(图10~12)。

场地地形高差、场地景观与建筑朝向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这个形体产生的逻辑基础。建筑形体并非来源于某种形式游戏,而是结合北向遮阳要求较低,正好引入自然景观这一要素,然后通过理性的形体操作,进而反复推敲建立起来的。

图11相关分析图(11a:太阳得热辐射分析图;11b:日照轨迹分析)

3 节能设计的合作——王宅

王宅位于南京禄口镇下面的一个自然村庄(图13、14)。业主是一对在城里工作的年轻夫妇,夫妻俩均为环保专业科研人员,他们如今有一儿一女。业主提出自宅不使用空调,通过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夏天控制室内温度在33℃,冬天控制在10℃左右,同时尽量节约建筑造价。根据以往的经验,南京地区夏季一般室内的舒适温度是25、26℃左右,超过32℃左右人开始有点发热,冬季居室一般在18~25℃人才舒适。于是我们建议业主夏季尽量控制在30、31℃左右,冬季争取保证14、15℃左右。除去空调控温的方法外,建筑控制室内温度的基本方法是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然后春夏秋三季加强通风。隔热和保温相对容易控制,而通风对热量的影响是设计中的难点。整个设计过程并非建筑师独立完成,而是与节能设计团队密切配合的结果,可以说建筑设计与节能设计是同时进行的1)。

首先,建筑师根据朝向、风向、体形的经验判断,结合场地景观、平面功能布局等基本要素,推导出基本的形体布局;接下来,将初步体形和空间布局交与负责节能模拟的团队,他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出遮阳、通风等初步数据,根据初步模拟结果,建筑师与节能模拟的团队进行讨论并修改建筑设计,然后再进行模拟验算,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方案定稿(图15、16);最后,在深化设计中,建筑师与节能模拟团队进一步合作,将节能设计推进至精确的构件尺寸,如遮阳板的出挑、保温层的材料与厚度,室内竖向拔风口部的大小与合理位置,架空隔热屋面通风孔的数量和位置等等(图17)。通过反复的修改和设计,最终形成以下几个设计策略:

(1)建筑形体布局:从节能的角度而言,建筑体型系数越小能耗越低,所以建筑布局宜尽量紧凑,但是结合业主的生活习惯和功能要求,建筑采用了主要使用功能尽量集中布局,部分体形(客卧部分)拉开,与主体围合成内院,同时保证客房的景观良好。

(2)保温隔热设计:首先在平面布局上,北面放置储藏、楼梯间、卫生间等功能,形成保温隔离带;其次,建筑外墙采用了双层砌块中间夹XPS保温板的做法;第三,建筑洞口采用混凝土遮阳板;第四,上人屋面采用了传统的架空隔热屋面做法(图18)。

图17遮阳设计(17a:遮阳效果图;17b:计算机模拟)

(3)通风设计:首先结合建筑朝向和东南主导风向,建筑东西两侧各挖出一个天井,引导风在建筑外部朝阳面的流动,同时室内设置了贯通三层的拔风洞口,将风从底层引向顶层,通过三层活动室顶部的开口释放,完成公共活动空间通风的循环。其次,对于私密的卧室空间通风是将卫生间外墙向内缩进,形成立面凹洞,凹洞侧面开窗,避免西晒,同时与卧室的主要窗户形成东南至西北的对流通风(图19)。

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在理论上,温度控制基本接近最初的设定,建筑估算造价比当地不做节能设计的房屋高出15%左右,其中约9%的费用是通常做节能设计需要的正常费用,剩下的约6%的费用是不用空调而要达到设定温度增加的费用,主要是外墙保温材料的增加。颇为遗憾的是,由于省道修建,该村搬迁,该项目未能实现,设计永远停留在理论上,未能得到建成的检验和修正。

结语

在今天,节能设计已经是我国建筑设计的规范性要求,正是因为其规范性,节能设计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满足指标的设计。集筑建筑工作室的尝试是将节能设计从指标性设计中解脱出来,还节能设计的本来面目,即节能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而非后补技术措施。建筑学的发展从古至今都是滚雪球式的,任何一个时代突出的问题都将被建筑学主动吸纳进来,从而丰富建筑学的基本问题。毋庸置疑,节能就是这样一个属于今天的基本问题。因此,集筑想要表达的是,节能既然是一个建筑基本问题,它就应该有其合理的设计策略,既不能夸大节能的作用,又不能视其为创作的阻碍,节能可以很好地结合进入建筑初期创作之中。虽然集筑目前仍然在努力摸索,但是集筑认为今后节能问题一定不再是热点问题,就好像没人会去讨论人类是否该吃饭穿衣一样,因为它们太基本。

图片来源

图1:http://map.baidu.com/;

图2、5、6、8、12:姚力拍摄;

图16、17、19:尤伟提供;

其余图片均由集筑建筑工作室提供。

参考文献

[1]杨维菊.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M].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邹原东.新农村节能住宅能人培训教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傅筱.建筑形式与形体节能——南京紫东国际招商中心办公楼设计[J].建筑学报,2012(10):38-39.

[4]玛丽·古左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M].汪芳,李天骄,谢亮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玛丽·古左夫斯基.零能耗建筑[M].史津,康帼,王震宇,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6]达琳·布劳克.外墙设计——竖向围护结构建筑设计指南[M].张圆,包红霏,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7]Stanbu标建.建筑维护结构节能技术手册[M].2013.

[8]Sophia and Stefan Behling.建筑与太阳能——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演变[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罗忆,黄圻,刘忠伟.建筑门窗[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9.

【创作要素】推荐阅读:

动力要素07-14

群文创作07-14

创作能力07-15

要素禀赋05-10

要素扭曲05-11

农业要素05-13

创作绘画05-14

动作要素05-14

材料创作05-15

色彩创作05-20

上一篇:CE认证下一篇:教学改革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