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治疗术

2024-10-01

TACE治疗术(精选7篇)

TACE治疗术 篇1

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以肝细胞性肝癌为多见,约占90%。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兴起和发展,根据肝癌的血供特点,运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治疗肝癌已成为最有效且最成熟的治疗方法(除手术治疗外),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原发性肝癌(HCC)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1]。

与动态扫描不同,CT灌注成像是指为获得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在静脉快速团注对比剂时,对感兴趣区层面进行连续CT扫描,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灌注参数值,因此能使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的改变得到量化反映,并且更有效,对明确病灶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意义。CT灌注成像能评估组织器官的生理或病理状态(通过测量微循环血流量),具有以下特点:无创、安全、全面,被广泛应用于心、脑等器官的疾病诊断中。对于类似于肝、肺等双血供脏器的双期血流灌注量的应用仍处于不断地研究的阶段。现在就CT灌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TACE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加以综合论述。

CT灌注技术的基本原理

灌注是指血流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并通过毛细血管网的过程,通过对组织器官的灌注测量来反映其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状态,了解其功能情况。而CT灌注成像是根据核医学计算器官血流量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成像技术。

肝脏CT灌注成像的方法

CT扫描方法:检查前准备与常规肝脏CT增强扫描相同,选取感兴趣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感兴趣层面一般为通过第一肝门的层面或病灶的最大层面。造影剂通常选用非离子型,用量一般在45~50 m L,要少于常规增强扫描所要求的量。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注入,斜率法要求速率较高,一般在7 m L/s左右,有文献报道注射速率达到10 m L/s,而去卷积法要求较低,一般4~5 m L/s。要求CT机扫描速度快,扫描一层所用时间≤1 s,首次增强期扫描间隔时间要求均等,通常为2~5 s。目前所用多层螺旋CT机都随机提供与其灌注软件相应的灌注扫描程序。

图像后处理及各部分感兴趣区的选择:首先对组织CT值进行阈值设定,然后将CT值定义在0~300 Hu以去除骨、脂肪、空气等组织的图像,然后选择好输入动脉和输出静脉,通常的输入动脉是腹主动脉,输出静脉是肿瘤引流方向的门静脉主干或者门静脉分支,通过专门的灌注软件可以计算出CT灌注图像,兴趣区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目的而仔细划定,腹主动脉及门静脉可以选定圆形兴趣区,实质器官多为不规则形,在病灶或灶周常规CT显示为正常的肝组织及远离病灶的另一肝叶选定。

肝脏CT灌注参数及计算方法:器官CT灌注成像灌注量的计算方法的获得是数学积分推导过程。肝脏是双重供血器官,其灌注量的计算更为复杂。主要应用的数学模型有两种,即斜率法和去卷积法,计算出的灌注参数略有不同:(1)斜率法:用该方法计算的肝脏灌注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总肝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肝动脉灌注量,肝动脉灌注指数。斜率法的优点是概念简单,便于理解。(2)去卷积法:该方法计算的肝脏灌注参数有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DV分布容积,肝动脉灌注指数。与斜率法相比,后者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没有必要对肝脏血流做出过多的假设,还可以使用较低的注射速率。

HCC的血供特点及介入治疗机理

正常肝脏具有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血液供应,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管,主要由胃、肠等处的静脉汇合而成,其血量约占入肝总血量的3/4;肝动脉是肝的营养血管,其血量约占肝总血量的1/4。

肝癌血供理论主要由动物实验和标本灌注研究得出。1962年,Tygstip发现在阻断肝动脉血管后,肝癌的血供会下降90%~95%,而正常肝组织血供仅下降35%。因此,专家们得出结论认为:肝脏原发或继发性癌肿的血液供应90%~95%来自于肝动脉。

以肝癌血供理论为基础,经肝动脉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肝癌的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并应用于临床。目前,肝癌血管内介入治疗主要采用经动脉灌注化疗术(TAI)、动脉栓塞术(TAE)及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经过不断地研究及临床应用,现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被医学界公认为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方法。该方法是经肝动脉先注入含有化疗药物的碘油乳剂,使整个肿瘤充满碘油乳剂,碘油乳剂溢入肝段的门静脉小分支,接着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栓塞,这样就可以使整个肝段缺血梗死,大大减轻了肝功能受损害程度,降低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TAI及TAE治疗。

肝脏CT灌注成像的应用

正常肝脏的CT灌注研究:肝脏为双重供血,肝动脉供血和门静脉供血,前者比例约为25%,后者比列约75%。Blomley等测得HAP 0.19 m L/(min·m L),PVP 0.93m L(min·m L),TLP 1.11 m L/(min·m L),HPI 16%。Miles等测得正常肝脏肝动脉灌注量0.17 m L/(min·m L)[2],门静脉灌注量0.34 m L/(min·m L),肝动脉灌注指数0.32。江利、杨建勇等对13例正常肝脏对照组测得的灌注参数值如下[3]:HAP(0.282 3±0.096 9)m L/(min·m L),PVP(1.178 8±0.400 4)m L/(min·m L),HPI(19.73±5.81%)。总体来看,HAP:PVP≈1:3~4,这些差异可能为所选病例不同或测量误差所致,与肝实质内肝动脉、门静脉供血比例类似。

HCC介入治疗术后评价研究:血管性介入治疗导致的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往往对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TACE作为HCC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阻断其动脉血供,导致肿瘤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这是由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4,5]。

Lin等对TACE术前后的HAF进行比较,发现当术后第7天HAF与术前HAF之比<0.85时,肿瘤在1个月内明显缩小的可能性增加(P<0.05)。可见,CT灌注成像对TACE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陈光等对39例HCC在TACE术前1 d及治疗后4周行CT灌注成像,结果发现碘油完全沉积型患者组术后CT灌注各项指标为0,8~9周后病灶范围缩小超过30%的患者组HAP、HAF及HBV明显下降,8~9周后病灶范围增大超过20%的患者组HAP、HAF、PVP及HBF明显升高,而介于后两组之间的患者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杨林等对TACE术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CT灌注比较,发现介入治疗后碘化油的沉积与血流灌注相关,术前肿瘤HAP及TLP值越高,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越好,反之,则越差,CTPI可用于HCC介入治疗病例选择及预后评估。

上述研究表明CTPI可以较好地检测TACE术后肿瘤血供变化,在HCC介入治疗病例选择、疗效的评估及随诊中起重要作用。

CTPI的不足与展望

受CT扫描设备限制,低档次螺旋扫描机扫描速度慢,扫描范围窄,只能作单层或几个层面的观察,提供的灌注信息有限;灌注指标的测量受多种因素影响[7]。还有以下几个缺点:需要注射造影剂,患者容易受到X线辐射伤害;需要快速团注对比剂,部分患者无法忍受;很多碘过敏患者无法受检;对很多年老体弱及不合作患者的检查等有诸多限制,因为需在屏气或浅慢呼吸下扫描。

随着64层、128层等螺旋CT的推广应用,多数都可实现多层螺旋CT扫描,具备多层同层电影扫描技术,相应扩大同层动态扫描的范围,避免漂移伪影,可以选择合适的层面设置ROI,使获得的灌注参数更加准确[8]。运用容积穿梭扫描技术,可以进一步扩大灌注扫描范围(在不增加患者放射线剂量的前提下),GE Light Speed VCT XT(64排128层螺旋CT)的容积穿梭扫描模式可以使灌注范围扩大到80 mm,有的甚至做到了真正意义上对整个肝脏的灌注情况的分析。

CT灌注成像在肝脏疾病的运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肝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方面有明显优势。随着现代影像技术软硬件的不断研发和完善,肝脏CT灌注扫描在临床应用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会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李建海,刘勇山,徐锐.肝癌介入诊疗技术[J].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1-161.

[2]Miles KA,Hayball MP,Dixon AK.Colour perfusion imaging:A new applic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J].Lancet,1991,337(3):643-645.

[3]张敬,张云亭.CT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803.

[4]Aelx L.Cerebral blood flow determination by rapid sequencecomputed tomography[J].Radiology,1980,(137):169.

[5]江利,杨建勇,杨旭峰,等.肝脏CT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在肝硬化中的初步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3):215.

[6]史丽静,田建明,王培军,等.多层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肝脏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初步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9):525.

[7]方捷,杨立,肖越勇,等.原发性肝癌肝脏灌注的多层螺旋CT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5):719-721.

[8]杨林,张小明,董国礼,等.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后碘化油沉积与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20):1960-1961.

TACE治疗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男43例, 女37例, 年龄39~68岁, 平均年龄 (50.36±3.17) 岁, 病程2~8个月, 平均病程 (4.65±0.86) 个月, 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防癌联盟1997年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诊断及TNM分期标准, 其中Ⅲ期52例, Ⅳ期28例, 结节型28例, 巨块型32例, 弥漫型20例, 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6例, B级38例, C级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TACE治疗, 患者术前4 h禁食, 同时对患者血例规、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等进行常规检查, 对患者腹股沟区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入路穿刺, 将F5血管鞘置入后选择性进行腹腔干动脉造影, 之后选择性的对肝部肿瘤进行供血血管, 注入顺铂、5-FU等, 之后采用碘油10~20 m L及丝裂霉素12 mg混合呈乳化剂状后进行栓塞, 栓塞完毕后采用明胶棉条对肿瘤血管主支进行栓塞, 对于伴随动脉-静脉瘘患者采用弹簧圈栓塞动脉, 结束手术后, 用手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15 min, 观察创口无出血现象后, 采用纱布进行局部加压包扎, 同时用纱带压迫8~10 h, 患者保持平卧状态, 术后24 h内下肢严禁运动。术后患者静脉补液1 800~25 00 m L, 术后3 d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 同时对患者进行止吐、保肝、护胃、对症支持、利尿等对症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

1.3 疗效判定

根据UICC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完全缓解:肿瘤至少维持4周全部消失;部分缓解:病灶最大垂直径及最大径乘积至少减少50%, 并维持4周以上;无变化: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减少50%以下或增加25%以下;进展:出现新的肿瘤病灶或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增加25%以上[2]。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 参考组患者治疗中有效率为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CEA水平为146~196 Ug/L、38~186 Ug/L, 与治疗前253~315 Ug/L、188~263 Ug/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参考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AFP水平分别为224~285 Ug/L、132~236 Ug/L, 与治疗前280~306 Ug/L、189~286 Ug/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28 (70%) 、16 (40%) 、11 (27.5%) , 参考组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8 (45%) 、10 (25%) 、5 (12.5%) ,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恶性肿瘤病症, 其诊断及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医学者研究的重点, 肝癌是导致肿瘤死亡的第二位[3], 已经引起国内临床医学人员的重视, 近年来肝癌治疗手段不断增加, 手术、化疗及放疗、介入治疗等在临床广泛使用, 然而治疗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 患者5年内生存率较差。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的最佳方式, 然而患者确诊时多为晚期, 因此手术切除难度较大, 同时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高[4], 临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全世界广泛使用的有效手段, 临床研究显示, TACE在肝癌治疗中疗效显著, 这是由于通过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阻断肝癌血供, 诱导癌肿出现缺血性坏死, 同时正常肝组织血液灌流量不会受到影响, TACE有效了李永华肝癌肿瘤动脉的特殊性, 将高浓度悬液及大剂量抗癌药物输注入肝癌肿瘤细胞内, 阻断肝癌细胞血供的同时有效杀死癌细胞, 从而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5]。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TACE治疗,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3年内存活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AFP、CEA水平降低水平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 由此可知, TACE治疗原发型肝癌疗效显著, 能够有效降低血清内AFP、CEA水平, 促进患者康复, 效果显著。

摘要:目的 探讨TACE (肝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TCAE治疗, 参考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保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及患者3年内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 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FP、CEA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3年内存活率明显大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TACE治疗肝癌能够有效改善血清AFP、CEA水平, 提高临床治愈率, 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可在肝癌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TACE,原发性肝癌,血清AFP、CEA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小茜, 谭艳蓉, 王萍, 等.香菇多糖配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05, 45 (32) :37-38.

[2]李静.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TACE术后恶心呕吐77例临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6) :122-123.

[3]刘桂杰, 王力, 陈砚鑫, 等.TACE联合干扰素α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0, 50 (18) :109-110.

[4]程志强.西黄丸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23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15 (1) :5655-567.

TACE治疗术 篇3

关键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呃逆,利他林,足三里

呃逆是肝癌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 多见于由膈动脉供血的病灶或病灶靠近膈顶的肝动脉供血者, 也见于由右侧胸廓内动脉供血者。短暂的呃逆不会对人体造成生理性损害, 但频繁或者持续超过48 h的顽固性呃逆会严重影响进食或者正常的呼吸功能, 导致患者疲劳萎靡不振, 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用屏气、喝水、胃复安、奋乃静等治疗无效者, 本院应用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肝癌TACE术后呃逆89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9例, 按肝癌诊断标准[1,2], 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 术后出现呃逆者, 男64例, 女25例, 年龄28~80岁, 平均年龄52.6岁。肝癌病灶由膈动脉供血者27例, 由膈动脉及肝动脉双重供血者37例, 肝动脉供血者23例 (其中大部分病灶靠近肝包膜膈顶处) , 右侧胸廓内动脉供血者2例。34例患者为第3次TACE术, 31例患者为第2次TACE术, 24例患者为首次TACE术。而应用屏气、喝水、胃复安、奋乃静等治疗方式无效者。

1.2 治疗方法

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紧张及恐惧感, 治疗用物准备齐全, 选择合适体位, 常用坐位或仰卧位, 注意保暖和体位固定,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中感觉和注意事项。用5 ml注射器抽取利他林注射液20 mg, 选择双侧足三里穴位按压后患者有酸麻胀重感后, 常规消毒, 垂直快速进针后稍作提插, 抽无回血即缓慢推注药液, 每侧10 mg, 退针后用消毒棉签轻压以防止出血。治疗1次/d, 本组治疗1次者65例, 2次者24例。

1.3 疗效评定标准[1]

(1) 痊愈:治疗30 min~1 h后呃逆停止; (2) 显效:治疗后30 min~1 h呃逆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 (3) 有效:治疗后30 min~1 h呃逆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 (4) 无效:治疗后30 min~1 h呃逆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下或用药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治疗中, 痊愈46例, 显效19例, 有效17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92.1%。

3 讨论

呃逆俗称“打嗝”, 中医称为“哕症”, 多为膈肌痉挛性收缩, 往往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到刺激所致。呃逆是肝癌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 可能由于介入治疗的化疗药物及病灶坏死产生的代谢物质、血管的栓塞缺血等因素影响而引起膈肌充血、水肿或膈肌间接受到刺激产生痉挛而致呃逆。中医辨证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所致, 本组病例属于药物内阻肝胆经络, 肝气失于条达, 横逆犯胃至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又是四总穴之一, 是主治胃之腑病, 经病, 气化病及同胃有关的脏腑器官病变不可缺少的腧穴[3,4]。针刺足三里穴具有理气宽中, 和胃利膈, 镇逆之功能。利他林 (盐酸哌甲酯) 是一种间接拟交感活性的中枢兴奋药物, 能选择地作用于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 促使末梢递质释放, 使血管收缩, 平滑肌松弛;其治疗呃逆的机理可能与其具有兴奋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神经有关, 高级中枢神经的兴奋加强了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调节整合、使膈神经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 从而抑制膈神经兴奋剂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以解除平滑肌痉挛[5,6]。穴位注射, 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 减少了用药剂量和副作用, 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利他林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肝癌TACE术后呃逆效果满意, 而且本法具有起效快、不易复发、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6 (10) :929-946.

[2]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 14 (3) :259-269.

[3]马秀虎, 邱亚峰, 黄保太.利他林合并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疗效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18) :80-81.

[4]申建中.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化疗恶心呕吐临床体会.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12) :2053-2054.

[5]罗建华.利他林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临床观察.华西医学, 2009, 24 (3) :730-731.

TACE治疗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7月-2010年4月我科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男62例,女40例,平均年龄46±1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发表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4]。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获得院方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试验研究。按年龄及Child-pugh分级、肿瘤分期匹配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15岁。其中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10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病情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TACE治疗方法如下: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X线透视下置入导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后行动脉造影,经导管灌注药物碘化油乳剂、明胶海绵、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顺铂等。在治疗结束后拔管、压迫止血,并给予适当护理处理。根据肝功能及肿瘤情况重复进行TACE治疗。

2组均做TACE并配合常规的对症、保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100mg/d 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0周,对肝功能,HBV-DNA指标进行观察,治疗后进行随访。

1.3 检测和判断标准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试荧光定量PCR仪为ABI7000。采用雅培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肝功能ALT。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对照组各有2例死亡。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乙肝病毒DNA比较

2组治疗前HBV-DNA定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定量乙肝病毒HBV-DNA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ALT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40周后研究组AL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t检验,P<0.05)(见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2组患者child积分变化

治疗前,2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40周后治疗组chil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HBV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诱因之一[5~7],我国5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而其中符合手术切除条件的患者不足25%,这给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带来挑战。TACE术是目前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但这一治疗方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TACE能够通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但另一方面,TACE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会造成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打乱体内免疫平衡,容易激活HBV复制,诱发HBV相关性肝损伤。因此,寻求合适的治疗手段,降低TACE对肝脏的损害是一个重要的课题[8,9]。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需反复进行TACE,肝功能好的患者TACE后恢复快,能耐受多次治疗,使癌症得到较好的控制,生存期延长。肝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如果仍然有复制,常伴有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组织炎症坏死。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

有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TACE治疗的同时,如能接受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肝脏损害程度,预防肝功能进一步恶化[10]。国外研究人员对比TACE联用抗病毒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相关指标,数据显示用药后患者HBV-DNA水平明显降低,治疗过程中也无反弹迹象。表明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BV-DNA水平,从而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过程中造成更大的肝脏损害[11]。

TACE治疗术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2006年5月~2009年4月收治的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8例随机分, TACE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的34例为联合组:其中男21例, 女13例;年龄26~81岁, 平均56岁;单纯TACE治疗的34例为对照组:男19例, 女15例;年龄29~77岁, 平均53岁;符合下列条件者纳入本研究: (1) 诊断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2001年修订的HCC诊断标准; (2) 肿瘤数目单个或多个, 单瘤体最大直径>10 cm, 未接受过介入栓塞治疗; (3) 肿瘤无肝外转移, 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或B级; (5) 获得患者及家属完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C级或大量腹水; (2) 门静脉癌栓或明显的门静脉-肝动脉瘘; (3)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无法完成治疗计划。分组按随机数字表产生的随机序号将入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TACE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为联合组, 单纯TACE治疗为对照组。治疗方案经全科术前讨论制定, 治疗过程接受严格监督。

1.2 方法

1.2.1 介入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将导管超选择至腹腔动脉或肝固有动脉行DSA造影, 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及血供情况, 再将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进行化疗栓塞术 (TACE) 。化疗药物:丝裂霉素8~12 mg, 表柔比星30~50 mg, 顺铂:40~60 mg, 5-氟尿嘧啶750~1 250 mg;采用四联用药。栓塞剂为碘油与部分化疗药物混合成乳剂, 根据肿瘤大小, 数量及血供情况而定, 一般碘油用量10~35 m L。

1.2.2 超声聚焦刀治疗

本组接受联合治疗的病例, 治疗前均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 无治疗禁忌症。治疗前超声定位, 存储2~3幅定位图像资料, 姿势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取侧卧或仰卧位。治疗发射功率600~1 000 W, 有效深度3~15 cm, 治疗介质为脱气处理的水。发射方式应用HIFU技术 (即点点成线, 线线成面, 面面成体的累积方式) , 定测焦点 (3×3×8) mm, 效应焦点为 (6×6×10) mm, 应用参数:点距5 mm, 平面范围 (X, Y轴) 大于肿瘤范围3~5 cm, 层面范围 (Z轴) 一般2~3层, 层距8 mm, 发射时间0.15~0.25 s, 水温 (32.0±1.5) ℃, 扩大治疗范围2 cm。根据肿瘤大小, 数量决定治疗次数, 每次治疗约40 min, 联合组每月治疗1~2次。常规静脉给予护肝, 保护胃黏膜, 水化等对症支持治疗, 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在观察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变化基础上, 1个月后复查肝脏彩超、CT或MRI, 观察影像学改变情况并对比影像学检查分析肿瘤缩小情况;对比AFP、肝功能及血常规等。自首次治疗之日起计算生存期, 随访时间6、12、18及24个月时分别统计各组的生存率, 按WHO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完全缓解 (complete.response, CR) :肝区肿瘤完全消失, 超过4周;部分缓解 (partial response, PR) :肿瘤坏死≥50%或病灶最大直径及与其垂直径线乘积缩小≥50%, 超过4周;进展 (progressive diseuse, PD) :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稳定 (stable disease, SD) :变化介于PR与PD之间。有效为CR+PR, 获益为CR+PR+SD。分别计算各组的生存率。

1.4 疗效判定

按照WHO实体瘤的疗效标准判定疗效: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和进展 (PD) 。CR+PR计算有效率[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有效率, 获益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生存率分析

术后随访6、12、18及24个月, 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91.12% (31/34) 、76.47% (26/34) 、58.82% (20/34) 和35.29% (12/34) ;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联合组生存率分别为:100% (34/34) 、94.12% (32/34) 、79.41% (27/34) 和52.94% (18/34) , 平均生存期为22个月。结果显示, 联合组6、12、18及24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肿瘤影像学改变

术后6个月复查CT或MRI, 两组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联合组肿瘤缩小50%以上占61.77% (21/34) , 病灶完全坏死者占29.41% (10/34) ;对照组肿瘤缩小50%以上占38.24% (13/34) , 病灶完全坏死者占17.65% (6/34)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临床疗效

经统计学检验, 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但有效率相比较, 联合组有效率为71%, 对照组有效率为32%,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3。

n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治疗后肝功能变化的情况

经统计学对比检验, 对照组与联合组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见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5 不良反应

联合组在聚焦刀治疗中出现心率增快, 一般在100~120次/min, 治疗结束后, 自行缓解。两组患者TACE术后常出现发热、呕吐和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 经对症处理后一般3~7 d逐渐缓解。所有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见表4) , 经保肝和降酶等对症处理后均逐渐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脓肿, 急性胆囊炎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据报道, 85.0%~90.2%的肝癌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肝硬化, 肿瘤的切除率及生存率不甚理想[2]。但研究表明术前TACE能使部分不能切除的巨大肝癌缩小后行二期切除术, 即肿瘤的降期和拯救手术。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仍会远期复发, 尽管TACE治疗可反复多次, 但长期生存率仍然不高, 1年生存率在28.5%~78.0%[3]。单一的治疗手段难以控制中晚期肝癌的发展, 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则可能弥补单一治疗方法的不足, 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今后发展趋势[4]。为了充分发挥TACE与超声聚焦刀的优势, 我院于2006年5月开始将TACE与超声聚焦刀联合应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高强度超声聚焦在生物组织中产生的热效应, 使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坏死, 并逐步被吸收或瘢痕化, 而焦域以外的组织无显著损伤。这种用超声波作为治疗源的热消融技术, 被称为超声消融。对于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 超声聚焦刀联合TACE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使70%的疼痛和50%的纳差症状显著缓解, 而肝功能不受影响, 超声聚焦刀治疗中晚期肝癌对TACE有增效作用。研究发现恶性细胞和正常细胞对温热的感受具有明显差异, 恶性组织的温热感受比正常组织多, 施以温热后肿瘤部位温度明显增高, 对温热的耐受性降低, 在乏氧的状态下, 其杀瘤细胞作用进一步增强, 其热作用连同空化效应, 超声固化和机械作用是超声聚焦刀杀灭肿瘤的机理。灭活肿瘤组织出现液化, 纤维化甚至有些部位钙化, 并逐渐被人体细胞吞噬和周围组织吸收, 纤维组织包裹机化,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介入治疗后加体外超声聚焦刀是非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综合治疗方法, 对超声刀作用范围之外的亚临床病灶有有效的抑制作用[6]。

笔者分析认为, 单纯TACE组治疗可以迅速使肿瘤供血动脉及其他细血管网床的闭塞, 从而导致其缺血性大量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改变, 但边缘仍有较多存活的癌细胞, 因此, 肝癌单纯TACE治疗的远期疗效不甚理想, 主要是转移和复发的问题。栓塞治疗后多数肿瘤不能完全坏死的原因在于肿瘤有多支血管参与供血, 栓塞不彻底, 还与栓塞后肿瘤供血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关[7]。因此行TACE栓塞时, 在尽可能保护正常肝组织的基础上力求栓塞完全, 减少侧支循环的生成。而TACE术后再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 可使肿瘤细胞以大量脂肪样变性坏死为主, 癌巢之间间质可见很多空泡样结构, 而肿瘤细胞坏死区增加, 大大减少了肿瘤复发和侧支的生成。两种方法联合使用, 可以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

本研究中, 2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考虑原因主要为中晚期巨大肝癌可能有多支不同的靶血管参与供血, 尤其是有膈动脉或其它肝外动脉参与, 治疗时又不能做到完全栓塞到每支供血动脉而导致栓塞不彻底, 从而影响疗效。

副作用:本组TACE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均完成了治疗计划。治疗过程中TACE术后患者主要反应有疼痛、发热及胃肠反应, 经对症处理后均逐渐缓解。超声聚焦刀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灼热感、发热和出汗等, 未作特殊处理, 均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皮肤灼伤、出血以及肝脏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

本研究表明,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单纯TACE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而采用TACE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患者, 肿瘤坏死率及各个时期的生存率都要高于单纯TACE组, 可达到治疗效果叠加而副作用不增加, 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协同加强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综上所述, TACE术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 可以使两者作用互补, 提高疗效;较单纯的TACE治疗效果更好, 对延长生存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具有显著意义, 其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懋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学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16-19.[1]JIN ML.Archenteric malignancy chemical treatment[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Medical Press, 2008:16-19.Chinese

[2]王小林, 龚高全, 王建华, 等.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动脉大剂量碘化油栓塞的应用分析[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09, 36:79-82.[2]WANG XL, GONG GQ, WANG JH, et al.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primary mass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artery largedoses lipiodol embolism[J].Fudan Journal (Medical sciences) , 2009, 36:79-82.Chinese

[3]保志军, 竺越, 于晓峰, 等.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和经济学评价[J].肝脏, 2000, 5:221.[3]BAO ZJ, ZHU Y, YU XF, et al.The curative effect and eco-nomics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intermediate andlate primary liver cancer[J].Liver, 2000, 5:221.Chinese

[4]郭伟剑, 于尔辛.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 2000, 10:275-277.[4]GUO WJ, YU EX.Research progres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treatment[J].Chinese Cancer Journal, 2000, 10:275-277.Chinese

[5]邹建中, 伍峰, 李佩希, 等.超声监控超声聚焦刀治疗肝癌及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 10:768.[5]ZOU JZ, WU F, LI PX, et al.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researchand liver cancer treatment by ultrasonography monitoring focusedultrasound[J].Chinese J Ultrasound Med, 2000, 10:768.Chinese

[6]向望先, 胡文杰.腹部肿瘤15例超声刀治疗近期效果观察[J].中华综合医学, 2002, 1:48-49.[6]XIANG WX, HU WJ.Recent effect observation of 15 cases ab-dominal ultrasound tumour treatment[J].The Comprehensive Med-ical, 2002, 1:48-49.Chinese

TACE治疗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56例经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AFP检查或病理活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所有患者不愿或不适合外科手术,男37例,女19例,年龄61~79岁,平均68.2岁,至少具有1个可测量的客观病灶,ECOG评分0~2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A级或B级,巴塞罗那(BCLC)肝癌分期标准B、C期,白细胞计数≥3.0×109/L,血小板计数≥80×109/L,血红蛋白≥80 g/L,Cr≤正常值上限的2.5倍,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巴塞罗那B期34例,巴塞罗那C期22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6例,B级30例。随机分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纯TACE治疗组(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20例,女8例;巴塞罗那B期16例,巴塞罗那C期12例;肝功能Child-pugh A级15例,B级1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巴塞罗那B期18例,巴塞罗那C期10例;肝功能Child-pugh A级16例,B级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ECOG、巴塞罗那临床分期、肝功能分级、AFP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行TACE治疗2次,每次间隔6周。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成功,置入5F导管常规术前准备,于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成功,将5F导管置于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定肿瘤供血动脉,采用超滑导丝将导管远端置于肿瘤供血动脉,先注入顺铂40 mg、5-Fu 7 500 mg化疗药,然后缓慢注入吡柔比星注射液40 mg加超液化碘油10~30m L混悬液,最后酌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血管。试验组在介入治疗后3~7 d给予口服索拉非尼治疗:400 mg/次,每日2次,视副反应情况调整用量。对照组患者仅行单纯TACE术。两组术后均常规给予止吐、保肝等常规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每6周全面评价病情1次,同时检测血清AFP的水平。疗效判断按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4],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进展(PD),CR、PR需4周后确认;以CR+PR计算疾病客观有效率(ORR);以CR+PR+SD计算疾病临床获益率(CBR)、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以及甲胎蛋白(AFP)的变化。

1.4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并记录TACE术以及术后服用索拉非尼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3.0软件作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客观有效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比较治疗3个月后瘤体变化情况(见表1),观察组ORR、CB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注:覮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累计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比较

结果见表2。

注:覮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的比较,详见表3。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毒副反应

观察组未发生4级及以上毒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腹泻、脱发、食欲减退、乏力、口腔黏膜炎等。其中3级手足皮肤反应及高血压分别为2例及1例;2级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及腹泻分别为4例、2例及2例;其余为1级不良反应,予对症治疗后控制良好。

3 讨论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原发性肝癌越来越多,而老年人合并肝癌患者有他独特的特点,往往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也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目前TACE被普遍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TACE术是通过血管内灌注药物,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来提高疗效,从而发挥最大的抗癌作用,也减少了患者全身化疗反应;还通过血管内注入微血管性栓塞剂阻断肿瘤病理血管床,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而死亡。索拉非尼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生物靶向治疗抗肿瘤药,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5],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阻止肿瘤血管生成,它一方面可通过抑制RAS/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另一方面通过抑制几种与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发展有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活性,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多项研究证实索拉非尼能显著延长中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多靶点抗肿瘤药物联合TACE可更好地阻断肝癌血供,能更好控制肿瘤及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作者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化疗药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7.1%、96.4%,25.0%和67.9%,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0.9%、75.0%和78.6%、60.7%、42.9%,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FP治疗后分别为(85.59±7.21)和(131.32±12.82)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步证实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黄开红,万云乐,林显敢等.实用消化系肿瘤学[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15.[1]HUANG KH,WAN YL,LIN XG,et al.Practical digestive on-cology[M].Beijing:Science Press,2009:615.Chinese

[2]L LOVET JM,B RUIX J.Novel advancem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2008[J].J Hepatol,2008,48:20-37.

[3]L LOVET JM,B RUIX J.Sorafenib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Carcinoma[J].N Engl J Med,2008,359:378-390.

[4]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3.[4]SUN Y,SHI YK.Handbook of clinical tumor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M].Beijing:People Hygiene Press,2008:153.Chinese

TACE治疗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医学影像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包括男90例, 女12例;年龄32~78岁, 平均 (58.3±7.4) 岁;肿瘤直径<5 cm者6例, 5~10 cm者55例, >10 cm者41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40例, B级62例, 无C级病例。结合该102例患者自身意愿同时采用数字随机法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分别包括60例与42例患者。分组后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以及肝功能分级情况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行TACE治疗, 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 同时行选择性腹腔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视情况可加行右膈下动脉造影, 之后再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插管并造影, 接着再通过导管将乳化剂注入行瘤体栓塞, 乳化剂组成包括:100~150 mg奥沙利泊+30~50 mg表阿霉素+5~20 m L超液态碘化油, 个别患者加用明胶海绵颗粒以达到加强栓塞的效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同时积极开展保肝及其他对症治疗, TACE间隔时间为4~5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TACE2~3周后根据患者病灶特点加行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首先在CT引导下针对治疗后肿瘤的乏碘油区或活性部位予以进行RFA治疗, 而诸如近膈面、肝门区或靠近腹腔脏器的肿瘤病灶这些部位, 一般难以做到射频完全或存在一定程度射频风险, 故为免除对正常的组织与器官造成损伤而改行单独PEI治疗或RFA与PEI的联合补充治疗, 之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开展1~3次TACE治疗;若有患者出现脉癌栓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则行碘125粒子植入术进行补充治疗。

1.3疗效评价:

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随访, 其间通过CT或MRI等医学影像手段观察其肿瘤病灶大小的变化情况, 并将其作为本次的疗效标准。显效:肿瘤病灶缩小≥50%;有效:肿瘤病灶缩小<50%;稳定:肿瘤病灶体积无明显变化, 病情稳定1个月以上;无效:肿瘤病灶增大, 伴有新生肿瘤血管产生, 患者病情持续恶化, 以前二者计算总有效率。另外, 每半年进行一次生存率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检验方法为χ2检验, 取α=0.05, P<0.05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瘤大小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8%,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2 3.8 8 6, P=0.000) , 观察组肿瘤大小控制效果显著更为理想。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生存率比较:

从随访第12个月开始, 组间的生存率比较已表现出统计学意义 (P<0.05) , 各统计点均以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更高。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 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不具备外科手术指征。尽管TACE为当前普遍被认可的首选非手术疗法, 但碍于此类肿瘤较为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其认识水平还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 故不仅是TACE此种治疗方法, 同时也还包括其他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案都难以实现彻底治愈, 而近期的多数临床实践均证实了综合治疗方案有望更好地提升原发性肝癌的总体疗效, 其具体方法包括了生物疗法、物理疗法以及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等, 继而发挥各治疗方法的优势并达到协同作用的目的[3]。

在本研究中, 我们针对观察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 同时综合运用了RFA、PEI以及碘125粒子植入术等多种治疗方法, 结果显示, 与单行TACE治疗的对照组比较, 不仅在控制肿瘤大小的效果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而且2年内的生存率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据此分析, 此类原发性肝癌其病灶多为具有富血供的特点, 在对这些肝内病灶进行TACE治疗,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从器官水平对病灶的整体控制, 灭活肿瘤组织细胞并降低肿瘤血供水平, 这不仅对增大射频消融范围有益, 而且还能对肝内的小病变与微小子灶起到一定治疗作用[4]。另外, 碘油还能对肝内的病变进行标记, 总体上可为后续治疗奠定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具体就后续其他方法的综合治疗来看, RFA、PEI以及碘125粒子植入术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对某些局部并表的强化治疗, 以此进一步提高病灶区域肿瘤病灶的坏死率。如其中的RFA治疗, 该技术是在CT或超声等影像技术引导下经皮穿刺, 将射频电极直接插入肿瘤组织, 发出高频射频波, 激发组织细胞发生高速离子振荡和摩擦, 产生热能, 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 与此同时, TACE后碘化油在肿瘤内沉积, 行RFA治疗时起到导引作用, 因为栓塞后可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缘, 进而确定RFA治疗的范围。并且为碘油是热的良好导体, 二者相互弥补, 大大缩短了射频治疗的时间, 使肝癌的完全坏死率明显提高。总之, 这些综合治疗方案只要运用合理, 就可以促成其优势的互补, 其他方面如对临近膈肌、血管、重要脏器旁而难以实现较好RFA治疗的部位改用PEI弥补治疗, 或是对门脉癌栓与腹膜后淋巴结行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等[5], 均是为了达到该目的, 最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基于TACE的RFA、PEI及碘125粒子植入术等综合性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具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其治疗方案体现了以整体为基础同时化整为零开展多中心治疗的科学思维, 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TACE的综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10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 (60例) 与对照组 (42例) 。对照组患者单行TACE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RFA、PEI及碘125粒子植入术的综合介入治疗。结果肿瘤大小控制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8%,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23.886, P=0.000) ;从随访第12个月开始, 组间的生存率比较已表现出统计学意义 (P<0.05) , 各统计点均以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更高。结论 基于TACE的综合性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具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其治疗方案体现了以整体为基础同时化整为零开展多中心治疗的科学思维, 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综合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吕嘉玲, 杜端明, 刘鹏程.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 9 (2) :114-117.

[2]邓小军.基于TACE的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 2010, 16 (17) :2627-2630.

[3]赵昌, 马亦龙, 康平, 等.综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0 (6) :925-927.

[4]赵昌, 马亦龙, 康平.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09, 1 (3) :218-220.

上一篇:加密技术演变与发展下一篇:膜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