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教学法

2024-06-11

折衷教学法(精选7篇)

折衷教学法 篇1

一、折衷教学法的概念及原则

折衷式教学法是近些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以下将对折衷教学法的概念和原则进行分析。

1. 折衷教学法的概念

折衷教学法(Eclecticism)主张利用现有教学中最实用的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能力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富有沟通性。同时该教学方式能接受外语教学法的各种内容,将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总结,进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技巧。从相关领域可知,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教学形式,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2. 折衷教学法的原则

在折衷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广泛吸收其他教学模式的长处,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实践教学。该教学模式的原则趋于多样性。以下将对具体性原则进行分析。

(1) 系统性

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从不同的侧面研究问题。为了得出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需要了解不同影响因素的关系,并根据制约性条件的限制,确定教学方法的实用性。由于教学体系模式本身比较复杂,教师必须按照系统优化的原则进行实践,并根据教学需要,确定执行内容。

(2) 相互渗透

折衷教学法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总和。基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必须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相互渗透的过程中找出其共同点,并按照固定的方法体系进行实践。相互渗透是教学中所应用的主要原则,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如何将折衷教学法应用到英语实践教学中

针对折衷教学法的特殊性,在小学实践教学中,必须根据其实际需要,不断吸收其他教学模式的优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以下将对如何将折衷教学法应用到英语实践教学中进行详细分析。

1. 折衷教学法在“听”方面的应用

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具备一定的听觉能力对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小学英语教学涉及到语法学习。语法教学法又称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是外语实践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最大的优点是重视阅读教学、理解教学和翻译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听觉能力,必须让学生熟悉相关语法的灵活应用。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很难接受整齐划一式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英语教学准备工作。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四年级英语听力教材中的In class一课时:

A: Sorry, Mr. Green. I’m late.

(对不起,格林先生。我迟到了。)

B: That’s all right. Come in, please.

(没关系。请进。)

A: Thank you.

(谢谢。)

B: Don’t be late again.

(别再迟到了。)

在学习基本的对话内容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准确辨别人称关系,同时对问答对话的双方身份有一定的了解。在听的过程中想象自己是对话的一方,根据听力内容做出适当的判断。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读音的标准度和准确度,及时给予学生引导,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2. 折衷教学法在“说”方面的应用

进行交流和沟通是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能说出流利的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但在当前英语实践教学中,部分学生无法灵活应用英语,实践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利用折衷教学法的优势,达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译林版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中学到“狮子(lion)”时,教师可在实践教学中积极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小动物,所以可以开展对话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并组成对话,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A: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 I like penguins.

A: Why do you like penguins?

B: Because it is very cute.

此类教学形式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龄人的沟通能激发学生的认同意识,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实践学习中,进而强化对英语的理解能力。

结语

针对折衷教学法的特殊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优化教学方式,将折衷教学法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自身英语学习能力。

摘要:折衷教学法正逐渐成为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该教学方式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实践中需要教师从当前教学模式入手,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掌握折衷教学法的概念,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本文将以折衷教学法的概念和应用原则为研究点,对如何将该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实践英语教学中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折衷教学法,教学模式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折衷主义 篇2

折衷主义教学法主张结合教学实际,对各种外语教学法权衡折中,综合运用。以折衷主义教学理念为依托,从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是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高职英语教学既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折衷主义作为融合各教学法之优势的一种教学方法,给教师提供了更广的空间。教师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中都可以应用折衷主义的思想。

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不是非常乐观,亟待改革,应尽快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主要存在:课程体系不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材建设不健全;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等问题。应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加大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力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

高职学生的生源与本科生源相比要复杂得多,高职高专生源不像本科生那样划一,有的在人大学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不足,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教学目标定位有很大的差异,给高职高专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

高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存在落后的现象,大多数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课文———单词———注释———练习———语法———阅读材料”这一模式。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使用。

高职的教材不能统一规划,教材的选用因学校而异,而在同一所学校中教材使用往往也会出现经常性的变动。另外,高职类的有些教材编写上有质量问题,有的教材虽实用性较强,注重了“交际原则”,但忽略了“系统原则”,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或“阶段性原则”。不少学校使用后觉得其连贯性差、跳跃度大,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不得不中断使用。

建立和不断完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能弥补自身教师队伍的不足,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高职教学队伍结构不是非常合理,往往出现大量的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的稳定性,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外,有些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基本功欠缺,而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

三、折衷主义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折衷主义(Eclecticism)这一哲学术语,源于希腊文,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后来,人们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那些既认同某一学派的学说,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表现出折衷主义特点的哲学家及其观点。它在哲学上是把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各种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对不同的理论观点使用择其优的方法。折衷主义教学法权衡了各种理论、方法、途径的优势,适用于多样的教学环境中。

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等外语教学方法的不同流派各有其特点,但均未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方法。折衷主义在英语教学中吸取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和优点,采取针对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折衷主义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有较强的可行性。具体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既使用母语又使用英语;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的不同情况,把传统教学法和一些新的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有不同的侧重,使得学生的语法能力和其他交际能力都得到较大的锻炼。折衷主义因材施教,容易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折衷主义教学法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教学方式也由单一走向了多元化发展。能够从单纯以认知主义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向二者的有机结合转变,简单机械模仿被基于理解的有意识操练和知识建构所替代,以及能够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四、折衷主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实施教材改革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教材实行改革。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教材作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应改变传统的单纯依据纸质教材的模式,采用以多媒介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改革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但目前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缺乏有效衔接。

2. 更新教学模式

按照目前英语教学的要求,应取消听、说、读、写、译课程的细分,把英语作为一个整体来教,以话题为纲,同一篇语料大致按听———读———大意把握———词汇、句法讲解———细节、结构讲解———适当的翻译———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扩充———与主题相关的写作、讨论、模拟交际的顺序呈现。加大学生对听和说的联系而不再是仅仅从书本中学习理论知识。

3.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说、写、译的操练,强化语言联系,在语境中学句法和语用规则,关注语篇的整体结构和所要表达思想的完整性,将各项任务融为一体既可提高英语水平,又可锻炼学生智力,一举两得。

改革测试方式,改变以客观选择题为主的考试方式,改为以主观题为主、且对各技能的考核结合进行。听力测试可与口语测试相结合,在学生听过语料后采取主观问答题或阐发题的形式,主要考学生对语料理解和复现的能力以及即时组织语言对语料进行阐发和扩展的能力。口语考试还可与阅读理解相结合,难度可适当增加,以检查学生对整个篇章的把握。阅读题也尽可能采取主观题的形式,翻译题尽量避免单句翻译,而应有一定的语境支持。写作题的要求不要限得太严,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性发挥的余地。评分标准要综合衡量思想表达的完整性、充分性、语言的复杂性、适切性和准确性,对无关紧要的错误适当容忍,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并提升所用语言的难度。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评估要采取形成性评估方式,学生平时表现一定要按比例计入最终成绩,以养成学生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

4. 建立相关的培训体系

更新教学模式需建立相关的培训体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和再教育,并逐步将考核指标过渡为岗位要求。

五、结论

英语教学中的折衷主义是采各教学法之长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它既注重知识讲解,又注重技能训练,同时侧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运用。采用英语教学折衷,更有利于综合多种优秀教学方法,促进英语教学,促进学生英语水平节节提高。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林林总总, 但是尚未出现最佳的教学方法。折衷主义思想的出现打破了外语教学中非此即彼的观点。采用折衷主义教学法, 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就成为了可行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英语教学的折衷主义及其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英语折衷主义,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樊长荣.英语教学中的折衷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2) .

[2]胡鉴明.交际法与中国英语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3]StemHH.语言教学的问题与可选策略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4]Widdowson H.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57-75.

岭南画派的“折衷”艺术 篇3

一、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

岭南画派, 是指由广东籍的画家组成的地域性画派, 以画岭南地区的景色为主要题材。创始人是留日归来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合称“二高一陈”) 。

此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按时期分为三代:

1. 二高一陈;2.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3.陈金章、伍嘉陵、何永祥。

其中二高一陈可以说是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他们在留学热潮中留学日本, 学习西方绘画, 将西方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结合, 留日归国后创建岭南画派。除此之外, 被称为“岭南三杰”的他们还是同盟会元老级的革命者, 也是早期国民革命的战斗者。也是因为这些经历, 他们具有其他艺术家缺少的坚定的革命精神。从其政治追求出发, 在革命思想的指导下, 他们认为艺术革命也势在必行:“兄弟追随 (孙) 总理作政治革命以后, 就感觉到我国艺术实有革新之必要。这三十年来, 吹起号角, 摇旗呐喊起来, 大声疾呼要艺术革命, 欲创一种中华民国之现代绘画”。由此岭南画派的革命思想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走上了历史舞台。“二高一陈”也以“折衷”方案开始了他们的中国画改良运动。

二、岭南画派的“折衷”思想

在民国初期中国画变革中, 岭南画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所主张的“折衷”思想在中国画改良论从“新旧之争”到“中西之辨”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 直至现代, 这个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什么是“折衷”?岭南画派所提出的“折衷”是指在绘画艺术上要“折衷中西, 融汇古今”。

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 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画的不足之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不少艺术家提出了中国画改良论。前有陈独秀提出“若想把中国画改良, 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要改良中国画, 断不能不采用洋化的写实精神”。又有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举例绘画应用之法“古法之佳者, 守之;垂绝者, 继之;不佳者, 改之;未足者, 增之;西方化之可采入者, 融之”。此二者皆提出了改良中国画之法, 在他们的观点基础上, 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二高一陈”将其继续发展, 进而提出“折衷”之法。

岭南画派的折衷首先是要学古变今, 古今融合。就是不完全摒弃古法, 但是也不受古法束缚, 学习古人所创适合现阶段运用的方法, 绘制包含现代特色的作品, 用古法绘今画。而不是一味的受古代绘画法则的约束, 不管是绘画技法还是绘画内容都没有新的变化, 那样的绘画作品只会是“现代之古画”, 丝毫没有新意,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中国画改良。也就是高剑父所说的“欲取古人之长, 舍古人之短……弃其不合现代的, 不合理的东西”。

“折衷”的另一个方面是要“引西润中”。这一观点的提出, 是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二高一陈”皆是留日的艺术家, 在日本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启示, 认识到中国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 绘画艺术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 但是世界各国却在新艺术的浪潮中不断进步。而且西画也在不断的吸收东方艺术的元素, 那为何中国画不能融合西方绘画的特点?以西方的现代科学的方法更加精准的描绘中国绘画。在此环境下高剑父在《我的现代绘画观》中提出了“欲现代画之发达, 我以为同时也要西画发达, 俾我艺坛时时受一种新刺激, 灌输一种新血液。西画可算是我国艺坛一种新补剂了”。

总上所述, 岭南画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以发展中国画为目的提出了他们的“折衷”思想:“要把古今中外的长处来折衷地和革新地整理一过, 使之合乎中庸之道, 所谓集世界之大成”。

三、岭南画派的特征

岭南画派的绘画, 在其“折衷”思想的指导下, 有自身明显的特点。

1. 绘画方式的创新

“二高一陈”三人皆师法居廉、居巢, 学习没骨法, 并在日本留学期间, 受到竹内栖凤等人的绘画影响, 将日本的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学习西方的透视、光影等科学的绘画方法, 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 变革古法, 将西方的绘画新形式加入中国画中。

而在二高一陈的基础之上, 第二代岭南派画家根据“折衷”思想的指导, 将绘画进行创新, 除了在技法上, 还将构图方式和所描绘对象进行变化, 如关山月的梅花用梅花表现社会新气象。

2. 注重写生

“师法自然”是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指导, 在居廉、居巢的绘画中也以其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二高一陈”在向居廉居巢学习绘画的时候以写生为重点, 在师法自然中学习到了“二居”的没骨法的精髓。后留学日本学习西方绘画, 也以写实为主, 这就决定了写生在岭南画派的重要地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岭南画派画家的作品以岭南地区当地的景物为表现对象, 他们就地取材, 将岭南文化融入其中, 更好的诠释画家的写生能力。

到后来的岭南画派艺术家沿袭传统, 重视写生, 其中以关山月为代表。正是由于艺术家在不断的写生, 这就使得岭南画派在不断的进步和创新。以关山月为例, 他将传统的水墨技法和西方科学的绘画技法加到写生当中, 但每次写生都表现自己不同的情感感受, 这样让作品再不停的变化和发展。

四、总结

岭南画派在艺术革命时期以革命精神和时代责任感提出“折衷”方案, 让中国画跟上时代的脚步,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中, 画上至关重要的一笔。以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为基础, 学习西方的写实方法, 结合当地的文化生活, 创造出有地方特色, 紧跟时代脚步的绘画新形势。岭南画派的“折衷”艺术是当代中国画学习的典范, 在变与不变、传统与创新中寻找自己的出路, 是值得学院学生思考与借鉴的。

参考文献

折衷教学法 篇4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随着数十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西方列强先后在中国沿海、沿江以及边境地区的城市开辟了商埠或强占租界地, 同时清政府为了抵制帝国主义侵占我国权益也自主开放了内陆若干重要城市为商埠。据《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与租界》一书的统计, 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五口通商开始, 到1942年自行开辟蚌埠为止,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城镇共122个, 其中的77个城镇为“约开口岸”, 35个城镇为“自开口岸”。

开埠这一行为, 现在看来有着正反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 古老的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沦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 又为古老的中国启动现代化的进程。近代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最初就发生在这些开埠城市中, 中西文化的碰撞使得这些城市的建筑文化呈现了与传统不同的转型和变革。

1 转型——开埠带来文化上的“求新求变”

“求新求变”并不意味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夕崩溃, 而是不同阶层的人用着不同的方式予以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更新。在封建文化向资本主义文化转型的这个阶段, “求新求变”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线索”。

毫无疑问, 开埠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程度是巨大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首先是从“洋”生活器物开始的, 例如:电灯、电话、自来水、盥洗用具、新型交通运输工具, 还有新式建筑等 (见图1, 图2) 。在中国的历史上, 能够如此主动而广泛的接受外来文化还属于第一次。因此, 不得不说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器物层的文明让精神层面文明的接受变得较为容易, 而面对侵略和压迫兴起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使得西方的文化在中国传播得更快更广泛, 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 从而影响到了行政、经济、教育、管理、建筑……领域的变革。本文主要探讨的即为城市建筑文化变革后的表现形式。

2 整合——城市建筑文化的折衷表现

费正清先生认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在实际上有助于中国的西化, 对建筑而言, 情况的确如此, 精神层面发生的变革反过来又影响到了物质层面:1) 商埠与租界内外国人的营建行为使得各种西方建筑形式的建筑充斥着古老的城市;2) 在推行“洋务运动”的背景下, 大量官式建筑的建造也以抄袭西方建筑形式为主;3) 民众对于建筑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的日渐接受, 并在新营建活动中加以模仿或应用其设计艺术手法。这三个方面都显示了中国城市建筑文化在经历冲击之后, 走向了一个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在不同的开埠城市有着不同的体现。

2.1 直接模仿嫁接

上文已经提及城市开埠之后所涌入的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模式, 即使在从前相对闭塞的一些城市也不例外。这些城市原有文化薄弱, 经济也并不发达, 是开埠将其地位提升起来。如内陆城市哈尔滨, 本来只是一个不发达的自然村落, 交通与经济均较落后,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较小。自沙俄入侵之后, 逐渐转变为中东铁路的重要枢纽, 中西文化碰撞中, 最后的决定性因素是强势的外来文化。从哈尔滨最初的城市选址、规划、开发、建设等工作全部由俄罗斯工程技术人员一手进行, 营建的建筑类型也不是传统的建筑形式, 而是一种直接模仿与嫁接 (见图3) 。

2.2 包容的折衷

在另外一些沿海、沿江、沿线的开埠城市, 虽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 但其城市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在受到外来城市建筑文化的冲击后, 文化整合的结果最终形成的是一种中西并举的建筑新形式, 这种混合了中西多种建筑文脉的新型建筑以及充斥这种建筑的城市所体现的, 我们可以称之为包容的折衷。

例如天津, 除了中原文化之外, 难民潮涌入天津也带来了各自的地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入侵之前, 天津本地的地域文化也处于一个形成的过程中。多方文化的碰撞使得天津的城市建筑环境与风格并不拘泥于传统形式与风格, 善于在当时西方盛行的建筑风格中融入天津的地方性特色。在许多有特色的建筑中都表现出了天津地方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天津工匠砖雕、石刻的高超技艺, 同时, 外国的建筑师在天津也很注重对当地文脉的尊重和地方特点建筑材料的使用, 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天津特色的建筑 (见图4) 。

所以说虽然“折衷”在当时实际上已经被西方建筑文化所抛弃, 但是在国内的环境中, 这种能够体现“西方工业文明”的建筑行为因为在设计、材料、技术方面的价值而被鼓励借鉴, 甚至能够融合产生具有特色的新文化, 并产生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民族形式建筑。

2.3 保守的折衷

还有一些开埠城市, 原先就是内陆重要的政治性城市, 传统文化底蕴极深。虽然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其面临冲击, 城市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形态。但由于其处于内陆, 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远不如沿海、沿江城市明显。文化的整合以吸收外来文化为主, 而本体仍为传统文化, 笔者将其称之为保守的折衷。

例如济南市, 一直是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 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从济南的城市景观上看, 一直到开埠前夕, 传统的城市建筑仍占主要地位。城区的建筑基本沿袭济南地区的传统形制, 民居多为传统土木结构和低层院落建筑, 平面多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布局, 青砖墙, 灰瓦花脊, 沿街店铺多为二层青砖楼房, 门窗上口均有砖刻或砖筑半圆拱装饰等, 成为济南传统建筑的基调。开埠后, 西方建筑文化的渗透和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碰撞与交融, 形成了古城与商埠区并列, 中西建筑融合、并存的格局。从建筑的数量看, 仍以传统建筑为主导, 但能够从中看出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后出现的一些艺术手法。

3 结语

通商不仅加速了近代开埠城市的商业化进程, 也使这些城市开启了现代化的道路。通过对一些城市开埠后建筑文化折衷表现的浅析, 可以看出东西方城市建筑文化的碰撞对这些城市建筑创作之路带来的影响深远至今。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有效控制设计的方向, 找寻适合当代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

摘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 阐述了近代开放商埠以来, 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文化经历转型—整合的变革历程后呈现出的折衷主义表现, 以学习借鉴这些开埠城市建筑文化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从而找寻适合当代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近代,开埠,城市,建筑文化,折衷

参考文献

[1][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年~1949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2]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天津历史风貌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聂家华.开埠与济南早期城市现代化1904年~1937年[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12.

[4]张润武, 张复合, 村松伸, 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济南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折衷教学法 篇5

1.先秦。在《中庸》成书以前, 各古籍关于中庸思想的论述散见于各部学说典籍之中,其论述的核心大致从“中”逐渐趋于“中”、“庸”的结合;这也正是后世许多学者认为中庸思想的核心足可以“中”而集中阐述的原因之一。据史记记载“子思做 《中庸》”,他集前人之所成,做成 “中庸”一篇。至此,中庸思想有了自己独特的现实载体。存在于各部典籍之中的零散而意蕴深远的中庸观走向了融合,得以以集中而系统的角度呈现于世人。

2.唐代。唐代中期,儒佛道三家均提倡“心性”之说,而佛教大有盖过儒道两家之势,对儒学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当世思想家为发扬儒术,针砭时弊,痛陈佛教流行弊病, 掀起了一次思想论战高潮。“中庸” 以其独特的个性,在沉寂千年之后被推到了其发展历程的又一个高峰。

3.两宋。两宋理学是宋代哲学思想的最高峰。号称新儒学的理学一度影响着后世六百多年的历史。而正是这样一座思想的高峰也与“中庸”思想渊源深厚,并一度被推为宋代理学的典范。两宋对中庸的注解秉承一脉、一以贯之, 伊川先生论“中”曰:“中者,只是不偏,偏则不是中”。至于“庸”字,朱子在二程“不易”的解释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平常”的理念,可以说“平常”的解释虽来源于“不易”,而其涵盖的意蕴又远远地高于“不易”,包含丰富的经世之道。

4.两宋以后。南宋以后中庸作为新儒学思想的核心代表,其为人处事之道尤被推崇。上可安邦定国,下泽黎民百姓。充分展现出其最高道德准则的典范,正如孔子所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一时期,中庸思想内涵进一步完善和升华,批判君本思想的同时更进一步凸显了民本思想的合理性内涵。

二、中庸的发展观

言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所体现的价值维度,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不是僵死的折衷。

什么是简单的折衷呢?如果我们将ab以量化,假设有4单位a和6单位b,那么简单折衷的结果理当是两单位a和三单位b,换句话讲,等同于2(2a+3b)。这说明什么呢,并没有改变事物的实质,而只是将同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显化了而已。可是择其中用之于民,虽然是来源于ab,但更是ab的扬弃,保留了ab双方的精华又去其了糟粕,那么进行这一选择的原则是什么呢?“隐恶扬善”,服务于民。 如果说“用其中于民”是空间上的矛盾运动的话,那么注意矛盾运动的结果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及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自我变革和进步。从而实现发展的中庸,创新的中庸。

三、中庸的人本观

民本思想,一直以来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这也正是学者称儒学为仁(人) 学的原因之一。中庸是儒学方法论的最高原则,也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智慧。那么同为儒家学派两个至上心法的仁学与中庸,这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还是上例,0厘米的绳子续接上一段4厘米的绳子,这就是天下。那么如何分配呢?从中截为等长两段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协调标准,既让0从无到有,又让4不至于沦落街头。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 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成几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此处的“物”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实践世界中两大类主体“他人”、“物”;其二,一切相关联的关系存在和思维存在。可见“物”所涵盖的意义远非实实在在之“物”而论。因此,“中庸”强调的是不仅仅要成就自己,更要关爱他人,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在传统社会来说,就是要不违农时,不滥动干戈,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在物质丰饶的同时,还要教人仪礼诗书,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等,鼓励人们与人为善,创造社会和谐,以合外内之道。也正因为如此, “中庸”才继续说“至诚无息”,指出爱民之“仁”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而是需要一直恪守践行。这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给封建统治者以警醒,“爱民之心”不可违。唯有以人民之事为自己的事,以百姓之心为自己所思才能“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折衷教学法 篇6

1院落关系

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由于受到文化性格及封建宗法等多方面的影响, 基本呈现出一种内向的布局模式,其中最普遍的类型便是合院式的建筑格局。院中所有建筑均背倚高墙而面向内院,主要建筑一般向南院开敞,并通过槅扇与室内空间相互渗透,人们的日常活动也都围绕着庭院进行,不同的院落之间往往有着等级和功能的区别,故而我们通常以一进为单位来描述围绕着庭院的一组建筑空间。即便是在园林之中,基本也保留着主要厅堂位于园北或庭院尽端这样“一进”的痕迹。苏博新馆中有两个主要的庭院,一是入口和主厅之间的旱庭,另一个是主厅以北的水庭。这两个庭院通过面积的大小、景观的疏密进一步区分了主次。我们知道,在著名的网师园中也有大小两个庭院,它们一个以地衬水、一个以水衬地,反映出“有无相生”的道家哲学,贝老此处的设计无疑是借鉴了古典园林的精彩之处, 但有些地方存在微妙的差别。

首先,从总体结构上可以看出,高耸的主厅位于两个庭院之间,它的正门直面入口,北面的落地玻璃透过水庭可见北墙上起伏错落的假山,而水庭北面并无建筑,“进”的感觉在这里有所弱化;同时,在两个庭院的前后陪衬下,形成了一道以入口—前庭—大厅—水庭为主的轴线,它基本贯穿在博物馆的主要展览空间中(图1)。传统的园林空间往往把主园同建筑轴线错开,在形式对比中求得统一(如网师园、怡园等)。苏博新馆这种同时贯穿建筑与主庭院的轴线模式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罕见的,无形中构成了一种以主厅建筑为核心,庭院陪衬建筑的构图倾向,加以轴线上显著的对称关系,难免使人想起西方古典主义的花园别墅式空间。尽管贝老已经设法打破这种轴线感,将多数展厅放在主厅西面,削弱了平面格局的均衡;又在入口庭院里不对称地栽种了两株树,但结果与庭院核心式的传统园林格局依然有所差异。更进一步地讲,其构图与其被看作传统园林空间的现代体现,毋宁说是中西空间设计手法结合的产物。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空间序列

钱溪梅《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在我国传统园林中, 往往用收放的空间序列来造成人心理上的反差。如留园,它的入口空间格外曲折,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加强了人走到园内时豁然开朗的感受。又如网师园,需先经过入口处一组建筑形成的空间序列,经由廊道转折后才能入园。上面已经说到,苏博新馆将两座庭院与主厅放在了一条轴线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展示出园林空间收放有致的性格将大为不易。贝聿铭先生毕竟做得相当出色,当游人进入主厅后,基本只能透过北面的玻璃看到水庭。主厅两边廊道的墙面上窗洞很少, 封闭的长廊与通透的主厅形成了空间特征上的对比,在经过了廊道、展厅等封闭性相对强烈的空间后,才再次豁然开朗地进入主庭院,保持了传统园林的空间序列(图2)。 但辩证地看,这样一来建筑也难免会牺牲另一些重要的东西,譬如,主厅两侧的长廊本来位于水庭南侧,应当享有充分的观水、亲水空间,但若如此做将使游人在刚进入博物馆时就对主庭院一目了然,为了藏与露的空间节奏,贝老放弃了有利的观水环境,在很长的一段距离内,长廊几乎只通过顶面采光, 而顶面的变化也正是为了打破单一形式可能带来的枯燥。

另一方面,从布局上看,这条垂直于入口轴线的长廊在横向形成了另一条非常突出的建筑轴线。或许是贝老为冲淡过于明显的入口轴线而设计,位于廊东端的是一个十分精彩的为建筑所环绕的小庭院,西端是以楼梯为主要元素的中庭(图3)。当人站在轴线的一端,可以穿过主厅一直望到另一端。 而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即使是处于一条轴线上的空间,也常常通过设置建筑元素来灵活地隔断,台阶、槅扇、屏风等都为序列增添着变化。苏博里的这条轴线十分通畅,顶棚的落差相对有限;而作为西端节点的中庭, 基本是以其中央对称的多跑楼梯为构图主体,通过轴线的强调,无论是楼梯还是上下交流空间都显得分外肃穆,与传统园林建筑颇异其趣。在中国园林中,上下层的转换往往是通过灵活自然的交接来完成,不对称的楼梯往往能收到步移景异的效果;相比之下, 以对称的大楼梯为轴线终端的设计手法更多地见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府邸建筑中。因此,苏博这种廊道空间序列的营造仍然体现出中西方空间性格交融结合的倾向。

3空间层次

陈从周先生曾说:“园林与建筑之空间, 隔则深,畅则浅,斯理甚明。”(《说园(四)》) 如前所述,为了“隔则深”,为了空间序列的收与放、藏与露,苏博的直线长廊一定程度上突显了封闭的环境特征。从更大的角度上讲,我国传统的审美通常以浑然天成为最高境界。老子曾说:“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老子》四十五章) 不贵刻意,讲求蕴必然于偶然之中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理念,所以在园林建筑中,建筑的屋脊线方向常常不断改变,这点也反映在苏博之中;空间之间的渗透也每每以偶然的方式出现,以交错的空间分隔来形成空间的穿插,苏博中也有极好的示例(图4)。但作为主庭院的水庭,苏博在空间层次上的创作特征却并非与传统园林若合一契。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有词曰“绿杨影里, 海棠亭畔,红杏梢头”(《眼儿媚》),从意境上突出了空间近、中、远的三个层次。 在紧邻苏博的拙政园中,也有多层空间交流的精彩实例。小飞虹以廊桥的分隔形式创造了两侧空间的相互渗透,使松风亭和香洲之间短短的距离内有了丰富的层次变化。在苏博的主庭院里,东西两岸的空间通过斜向长桥连接,桥南侧的多边形钢构凉亭与石台起到了增加空间层次的作用。但建筑南北方向的观景序列不及东西方向丰富,整个水庭的路线除自东岸经桥至西岸以外就是相反而行,南侧不仅无路可寻,除主厅落地玻璃外也少有窗洞,并未从更多角度运用亲水手法, 北侧则是可观而不可玩的片石假山。传统园林中反映道家“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十六章)思想的环形游赏路线,在此被简化为单调的线形。笔直的长桥结合无坐靠的小露台,使其在构图上的意义大于令游人中途驻留的意义。另外,传统园林特别重视理水,意在使水看起来有源而无尽,故水岸多直曲相间,角落则以小桥遮掩,以示未穷之意,同时小桥的分隔使水面有主次可循; 而苏博的水岸较为方直,长桥相对低矮。两相对比,苏博在南北方向上以满足正厅向片石假山的观景要求为主,旨在传达一种接近日本枯山水庭院的观照式空间表达,而并非在空间分割上纯粹追求类似中国传统园林的丰富层次。

另一方面,长廊的尽端处理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亮点之一,为延伸视线,增加层次,古人会在长廊尽端创造“哑巴院”, 用一个极小的露天空间置放植物与湖石,使建筑室内外空间交融,同时又形成了对景关系。但在苏博中,我们常看到的是长廊转折处不作处理,以维持墙面简洁的限定感,这更多表现出一种现代建筑的空间性格(图5)。

4建筑形式

苏博的建筑形式基本采用几何造型来抽象传统元素,并利用灰黑色线脚暗示了传统建筑的性格,可谓别具匠心,但这种特征未必只是单纯地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抽象出来的。

古人这样描绘中国建筑的性格:“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诗经·小雅·斯干》),意思是像鸟一样展翅欲翔,表现的是一种意图摆脱重力,向上飞举的轻盈特质,这种特质在江南园林建筑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而在贝老的苏博里,起到制高作用的三座亭式建筑,均采用向上逐渐收分的几何体量,下部非常敦实。这实际上是贝老驾轻就熟的造型手段,它与西方自古以来以实体限定空间的办法十分相似,并且已在新伊斯兰艺术馆等的设计中得以体现。此造型手段适应性强, 可变化运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中。

另外,我们看到建筑表面上有众多广受赞誉的线脚,这些线脚形式简洁,又较好地提取了传统建筑的意象。其实在传统建筑中, 线状元素(如梁、柱等)或本来为结构而设, 或如屋瓦等,是有其实际功用的;也就是说, 我国传统建筑是具有结构理性主义特征的, 尤其反映在普通民居中,很少存在令结构逻辑模糊不清的建筑构件。但苏博建筑外墙上的部分线脚并非意在反映其受力逻辑,而是视觉构图上的装饰需求胜过了纯功能性的表现,似乎应被看作是更多地汲取西方建筑中壁柱、线脚等墙面装饰做法来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意象的设计思路,也是贝老思想上兼容并蓄的一种反映。

5结语

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贝聿铭晚年的力作,在继承传统空间类型上有很多成功之处,而在一些处理手法上,表现出西方建筑、 现代建筑空间特征的深刻影响。因而,与其单纯地说苏博新馆是中国传统空间的现代诠释,不如说这是一座带有乡土色彩的现代建筑,一个在文化交融背景下“折衷”的博物馆。 总体来说,苏博新馆仍然是中国现代建筑一次重要的尝试,我们应当结合更广泛的建筑文化背景,批判地肯定并学习它的创作经验。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摘要:通过对比的方法,对贝聿铭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院落关系、空间序列、空间层次和建筑形式上的特点展开分析,揭示了该馆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空间类型的取与舍,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及空间特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创作思路。

折衷教学法 篇7

1977年, 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 (J.H.Dunning) 在其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 才完全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并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地区中欧洲所占份额超过50%, 北美地区所占份额为28%, 其次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1]。本文在OLI理论的基础上, 针对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的具体现状进行分析, 认为核心竞争力优势是印度制药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根本动因。图1即是四大优势[2]的关系图。

2 以OLI折衷范式为基础对印度制药企业并购动因进行分析

2.1 所有权优势

即使并购对象本身具有很强的所有权优势, 并购亦有可能不会成功, 因为只有自身同样具有所有权优势才会对并购对象产生吸引力, 并购双方都会考虑自身所有权优势在并购后能否得到更好的利用, 能否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印度制药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相对于被并购企业而言, 最主要的所有权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印度制药企业仿制药的生产技术能力及价格竞争优势;二是印度制药企业高质量的管理体系[3], 它们一向追求严格的采买, 严格的核算, 对所有环节都希望清晰地了解并掌握;三是印度制药业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技术劳动力。与此同时, 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不仅有融合并购双方所有权的优势, 亦有印度制药企业对新所有权优势的寻求。

第一, 寻求新药研发创新技术。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因素是技术因素, 单纯依靠企业自身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从时间、人员和资金投入上都是不现实的。同时, 研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产品的推出速度, 而速度往往是企业盈利与否的关键因素。印度制药企业在仿制药的生产技术上具有所有权优势, 但在新药研发创新能力上缺乏优势。基于寻求创新能力的并购, 可以帮助印度制药企业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创新技术, 并融合到自身企业中, 从而提升自己的产品或技术竞争力。

第二, 寻求规模经济, 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所有权优势中另一重要因素为规模经济, 跨国并购可以达到利用有限的资金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效果。现在, 跨国并购形成的所有权优势主要来源于研发与创新, 建立大规模营销渠道, 以及进行集中资金筹措和统一的管理,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现有资源。印度制药企业通过并购快速进入国际仿制药市场, 实现并购双方利润的最大化。

第三, 寻求产品多样化或是品牌优势。印度制药企业在进入欧美等国家市场时, 通过并购获得新的产品生产技术或生产线, 同时亦能避免给当地消费者带来“印度生产”的印象。在开拓国际市场时, 尽管一些中小型企业竞争力逐步丧失, 但有些品牌很有影响力, 拥有稳定、系统的销售渠道。通过并购的方式, 印度制药企业能够迅速在当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2 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即是内部化能力, 双方并购后能否取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 内部化能力是关键因素, 关乎到是否能够整合双方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在四大优势关系图中, 内部化优势主要是指企业在战略、整合和管理经营方面所具备和表现的能力。对于印度制药企业而言, 内部化过程包括寻求新的内部化优势和整合利用双方现有的所有权优势, 主要是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和销售渠道的整合。其中, 寻求新的内部化优势是由寻求所有权优势的过程来决定的。

第一, 新药研发创新技术的内部化。将所并购的企业的研发技术融合到自身企业中来, 这是印度制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提升自身研发创新能力, 尤其是可以获取发达国家制药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 可以避免外部专利技术、知识、信息市场的不确定性, 减少交易费用, 从而形成内部化优势。

第二, 国际销售渠道的整合。印度制药企业仿制药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都使其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是由于其缺乏国际营销网络, 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通过海外并购, 东道国企业拥有成熟的销售网络, 将这部分市场内部化, 使并购双方均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并购活动发生后, 紧接而来的就是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各种所有权优势及其他资源的整合, 这一过程可能不但涉及到经营的管理协调, 还有资产的重组, 是复杂而艰巨的过程, 亦是关系整个并购成败与否的关键。因而, 内部化优势亦是OLI折衷范式中不可缺少的优势之一。印度制药企业高质量的管理体系能帮助内部化这一过程更有效地完成预期目标, 达成双赢的局面。

2.3 区位优势

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市场和人口规模以及相关政策是吸引并购的主要因素, 所有的并购都必须考虑东道国的政策、法规和投资环境等。印度制药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是由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相关政策导向所决定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并购的达成。

第一, 政府的政策导向。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取向, 对于跨国企业进行投资具有激励作用。仿制药在欧洲的使用增长十分迅速, 主要由于当地政府对于药品价格的控制和一些鼓励使用仿制药措施的出台。同时, 欧洲的政策环境加速了中小型仿制药生产企业的淘汰, 而这恰恰为印度制药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提供契机。[1]

政府的导向性政策在日本市场上亦得到了体现。2005年前日本市场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直至2005年才对外开放, 并且放松了外来药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要求。印度有20多家制药企业都具备对日出口高品质仿制药制剂的能力, 直至该阶段才开始通过并购的途径来打开日本市场。[3]

第二, 绕过贸易壁垒, 快速进入东道国及相关市场。通过并购东道国企业, 可以在当地利用所享有的自由贸易权等有利条件进行生产、销售, 成功绕过各种贸易壁垒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印度制药企业对任何一家欧洲国家的制药企业进行并购, 即获得进入欧洲市场的产品许可证, 大大减少了注册等工作量。2006年, 印度制药企业Ranbaxy对Ethimed NV的并购则使其成功进入欧洲三大医药市场, 而避免了大量繁琐的注册工作。

2.4 核心竞争力优势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实现并购的直接动因, 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则是企业并购的实质。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全球制药企业的并购, 我们可以发现, 很多企业正是试图通过并购来构建新的、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 以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或者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态主要包括技术 (创新) 能力、市场营销能力 (包括品牌、营销网络、服务能力) 、企业文化、资本运作等方面能力的整合。[4]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之根本, 而印度制药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 并且不断进行提升, 积极开展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竞争和合作, 充分发挥竞争优势, 在国际医药市场上真正崭露头角。表1表明印度制药企业在整个并购活动中, 通过利用、整合双方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获得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从而提升并购双方的企业竞争力。

3 小结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能力、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优势是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的四大动因, 其中核心竞争力优势是根本动因, 在其周围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仅仅只是为了解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保证获得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因素间各自不同又相互关联的动态关系, 形成了对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进行解释的动因关系图。

参考文献

[1]IND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URGING GLOBALLY.http://www.eximbankindia.com/op/oplast.pdf.

[2]郑传均, 兰勇.基于OLI范式的跨国并购动因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6 (1) :61-65.

[3]张小林, 刘晓琳.印度仿制药生产企业在日本的并购所引发的思考[J].技术与资本, 2008, 2 (4) :77-80.

上一篇:货币政策工具启示下一篇:逻辑方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