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转化论文

2024-09-07

困难转化论文(精选12篇)

困难转化论文 篇1

学困生是多数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学生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措施,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首先,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由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学困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对于暂时性困难的学生,这类学困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生物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在课堂学习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我们的对策是,在课外增加对这类学生的关注.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更及时的反馈,督促他们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成绩不至于掉队.

对于能力不足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但也有闪光的一面.他们的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优势.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发扬勤能补拙的精神;另一方面对他们适当做些课外辅导,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

对于动力不足型的学生,这种类型的学生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其次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多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找出能刺激学生上进的突破点.从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

对于整体性困难的学生,这种类型的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及数理能力较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明显低于其他学生.对这类学生教师更应主动、热情地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外,还必须在较长时间内进行个别辅导,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生物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要使不同类型学困生获得学习上的程度不同的成功,让各类学困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最后,生物教师不仅要教好生物,还要关心、热爱学困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生物.这些对学困生学好生物,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困难转化论文 篇2

摘要:音乐课堂上不免会出现一小部分音乐学习困难生,即暂时的“丑小鸭”。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否则他们会掉队离群,要用我们全部的爱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从学生心理出发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然后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最后细心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从而实现“丑小鸭”向“白天鹅”的转化。

关键词:音乐爱心呵护丑小鸭

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几十个家庭,由于各个学生的生理、心理、遗传、家庭环境等不尽相同,音乐课堂上出现学习困难生在所难免。例如学生伴有五音不全、没有节奏感或不善表演等情况,他们往往被看成是音乐课堂上的“丑小鸭”。这些小鸭子掉了队,希望得到集体的接纳,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迎合“丑小鸭”的心理需要,加倍地关心和爱护他们,不让他们离了群。用我们的真心去贴近他们,用我们的耐心去开导他们,用我们的爱心去呵护他们。尽力为“丑小鸭”建造一个温馨的“家”,让他们有“家”可归,让他们快乐地成长,让他们展翅飞翔!

一、爱心呵护,让“丑小鸭”树立壮行的信心

“丑小鸭“壮行需要足够的信心。由于他们在音乐方面存在着某些不足,自卑心理往往夺去了他们的自信。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利用他们自身的优点来鼓励自信。

1、不让“丑小鸭”离群[本文转载自

离了群的“丑小鸭”会找不到回“家”的路离了群的“丑小鸭”会势单力薄,危险重重。音乐课堂上,教师一旦发现“丑小鸭”的出现,应及时指点迷津,循循善诱,为他们铺设学路,树立信心。教师应引导“丑小鸭”多参与力所能及的音乐活动。比如:学生音准不够好,就让他们多进行竖笛或口琴等简易器乐的练习;学生节奏不太稳,就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节奏游戏;学生不善表演,就让他们多欣赏别人的舞蹈动作并参与简单的表演。要让“丑小鸭”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教师的信任为“丑小鸭”壮行树立了信心。

2,不要打断“丑小鸭”的心声

心声需要吐露,吐露心声需要勇气,而“丑小鸭”吐露心声则需要加倍的勇气。当“丑小鸭”鼓起勇气表现自我时,不要因为他们不完美的演唱或演奏而中途叫停。老师的叫停像似当头打来一棒,不仅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减退了学生的表演欲望。耐心地听完他们的演唱或演奏,然后对他们作出一定鼓励性的评价,找出他们可夸的的优点,比如夸夸学生勇气可佳或者鼓励说:“真不错,比老师小时侯唱得要好多了。”然后再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哪一方面的不足。让“丑小鸭”有一个完镇吐露的机会,让“丑小鸭”感觉到:我能行。

3、不吝啬对“丑小鸭”的表扬

表扬的话学生都爱听。必要时,表扬的话可以夸大一点。不要把表扬作为少数优等生的专利,要习惯经常把表扬的话送给“丑小鸭”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离他们很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紧紧抓住“丑小鸭”的一个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尽可能与音乐联系起来进行表扬。例如:某学生称呼老师的声音很甜,很响亮。鼓励学生说:“你的声音真好听,要是能把着甜美的声音好好利用到歌曲中,那一定会更好听!”学生经过一反尝试,就及时地表扬道:“你现在的歌声可真美,能把老师陶醉其中。”教师要努力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赞扬中树立自信。

二、爱心呵护,让“丑小鸭”提高壮行的能力

“丑小鸭”壮行需要实践,需要锻炼。就像婴儿学走路需要妈妈抱着试走到搀扶着走再到独立行走,每一步都离不开妈妈的心血和汗水。教师要为“丑小鸭”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多听,多练,多唱,在反复的实践中提高音乐能力。

1、细化“丑小鸭”的辅导

教师要与“丑小鸭”真心接触,对其细心辅导,细化辅导。除了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去辅导他们,还须加强课外辅导。利用课余的时间,哪怕是课间十分钟,让他们把学过的歌曲再唱一唱,把学过的竖笛曲再吹一吹,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或是布置他们把所学的内容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来评价一下。此外,提供他们更广阔的学习范围,允许他们选择一些喜欢的歌曲来唱一唱,哪怕是流行歌曲。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从而提高“丑小鸭”壮行的能力。

2、发挥“白天鹅”的作用

“白天鹅”优美的“舞姿”会给“丑小鸭”们带来美德熏陶。正当“白天鹅”展翅飞翔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那些渴望飞翔的“丑小鸭”们。尝试有效的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让“白天鹅”与“丑小鸭”携起手来,在团结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教学,我采用分组学习,每一组都安排几位比较优秀的学生,汇报表演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组是这样安排的:一位优秀学生领唱,一部分学生齐唱,再请一位优秀学生和部分学习困难生哼唱。这样,既感受到优美的独唱声,和谐的齐唱声,又感受到了充实美妙的哼唱效果。我们的“白天鹅”还可以直接充当一下小老师,近距离地来教一教“丑小鸭”,让“白天鹅”与“丑小鸭”一起壮行。

3、组织“丑小鸭”与“白天鹅”同台共舞

“丑小鸭”需要更多的激励,他们也有竞争意识。可以适当组织一些人人都能参与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同台共舞,各显身手。例如小组唱比赛、表演唱和简易器乐曲比赛等活动。通过比赛,让“丑小鸭”了解了大家,更了解自己,从而激励他们挑战自我。

三、爱心呵护,为“丑小鸭”开发壮行的潜能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是人类本质中最基本的‘财富’,在我们呱呱坠地时便已形成。遗憾的是长大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因此,“丑小鸭”也有灵感,同样有“悟”性,“丑小鸭”的潜能亟待开发。教师应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和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

1、给“丑小鸭”创造的权利

对于“丑小鸭”在课堂上的回答或举动不要轻易说“不”。也许那微妙的回答或举动正式创造火花在闪耀。回忆低年级的音乐课《我是小鼓手》,课上大家正跟着琴声投入地唱歌曲,突然,一位平时纪律很差的学习困难生用手敲起了板凳,一下子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当时我真想批评他一顿,但是当我看到为歌曲伴奏的小鼓时,我想到那位学生不正是在为歌曲伴奏吗,而且还解决了小鼓紧缺的问题,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于是,我马上平息了怒气并肯定了他的做法,还让大家试了一试,效果不错。他也因为老师的肯定而变得认真起来。事后,我庆幸自己没有批评他,否则,那位学生的创造火花就被我轻易地熄灭了。

2、提供“丑小鸭”创造的舞台

教师要给学习困难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一个乐于创造的舞台。让“丑小鸭”尽情地放飞个性,自由创新。欣赏课《玩具进行曲》在初听乐曲后,学生了解乐曲表现的是玩具兵精神抖擞地走队列的情景。然后,先请一位善于表演的优秀学生上台来即兴表演,边表演边下去邀请好朋友一起来,队伍越来越大,动作越想越多,后来,老师也被邀请了上去。大家模仿玩具兵神气地走着,姿态万千。在这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领悟和表现,哪里还能分辨谁是“丑小鸭”,谁是“白天鹅”。

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方法 篇3

关键词学生学习困难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学生,他们智力和身心发展正常,但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差,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分析其原因,这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更与其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他们有的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差,有的表现为学习方法欠缺。在掌握知识时,不能将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还有的表现为学习情感消极,这是因为他们时常会受到教师或家长批评训斥、同学嘲笑,使其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缺乏学习干劲,甚至自暴自弃。为此,我们在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学习困难学生由于过多地经受了学习失败,自尊心受到伤害,导致学习自信心不足,缺乏上进心,这些消极情绪反过来又成为他们继续学习的障碍。

1.1树立成功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他们制定适当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要求,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体验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去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

1.2加强心理指导训练

我们应有意识地创造教学情境,对学习困难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心理训练,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战胜挫折的技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努力克服困难。通过学生自我制定目标及有计划地实施,保持适当的学习压力感,从而逐步提高学习成效。

2 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转化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应做有心人,要善于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克服和避免各种学习困难诱因的产生。

2.1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习困难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绝不能单纯以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与坏,要全面考量。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要及时地进行表扬,不断满足其心理需要,密切师生关系,从而使其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2.2要给每一位困难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习困难学生并非样样不行,教师应多为他们提供条件和机会,发挥其优势特长,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正面表现自己。如让他们办黑板报、做纪律值勤、检查卫生等工作,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增强成就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

2.3建立和谐互助的班集体氛围

教师要鼓励学习优秀者向学习困难学生传授学习经验方法,使他们学习上得到帮助,感受尊重,克服因学习困难而产生的自卑感,这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团结,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困难学生在集体温暖的大家庭中得到进步成长。

3 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但往往却是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加以指导帮助。

3.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课前预习、听课笔记、在复习记忆及思维方法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3.2加强实际操作方法训练

学习方法只有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才能转化为能力,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所以,要指导学生不断地实践操作,活学巧练,及时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逐步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3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要求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认真推敲教材重点难点,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要求读懂了教材再去做题,以保证做题速度和准确性。在教学中,不包办代替,坚持做到: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将某些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思索,在课后要求学生勤思多问,追根究底,从而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困难转化论文 篇4

一、课外阅读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1. 课外阅读让学生发现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

要减轻“学习困难”学生的脑力劳动,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在“学习困难”学生所阅读的书籍里, 在他从周围世界所遇到的事物中, 能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在学生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 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 唤醒着大脑, 迫使它加强工作。阅读使思维受到激发而活跃起来。

2. 课外阅读教给学生思考。

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 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思维, 是防止死记硬背的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 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 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 他的思维就越清晰, 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3. 课外阅读为课堂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背景。

学生要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以及其他概括, 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许多不需要识记的材料。广泛的课外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智力活动, 在课外阅读的材料中, 很多内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新知识有赖以系靠的“锚桩”, 那么识记与理解新知识就变得容易起来。

4. 课外阅读有助于知识的运用。

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学到的知识不能用来解决问题和困难, 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储备”, 而不能“进入周转”, 知识没有得到运用。其实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丰富的课外知识, 让学生触类旁通, 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厌烦, 有了联想与思考, 学生会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

二、课文延伸阅读的实践

1. 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

在课文延伸阅读过程中, 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 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可以是多途径的, 除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还可以是现代高科技新产品, 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等。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参照课程标准, 挑选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课堂知识的读物。介绍那些能够满足少年儿童在文学、历史、科技等方面有兴趣爱好的读物。

2. 明确目的, 提出要求。

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 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要求, 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课文延伸阅读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 大致分为复述性理解 (只着眼于读物的表层信息, 把握读物提供的内容) 、解释性理解 (把读物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评价性理解 (对所读材料内容做出自己的判断) 和创造性理解 (超越材料本身, 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 产生对正探索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新途径) 等四个层级。在指导课外阅读中,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形, 提出相应要求, 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 这样循序渐进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以研究报告引导学生阅读。

困难转化论文 篇5

谈谈转化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途径

新疆吐鲁番市第五中学 马惠玲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拓展,一些学生由于主客观的因素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情况的困境,继而出现数学学习的困难生。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生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因素

1.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不足,导致后续学习出现“断裂带”,是产生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客观因素之一。

数学学习过程中,后续知识的学习要以前面相关知识的积累为基础;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必须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前提,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协调好,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困难。具体地说,是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的数学知识并未达到规定要求,自身具备的数学能力与初中学习的基础素质存在较大差距,在懵懵懂懂之中,进入初中学习,其困难自然可想而知。

2.初中数学的诸多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时难度加大,是形成困难生的又一客观原因。

较之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有以下三个特点:

(1)知识的抽象性加强。初中数学的直观性逐渐减弱而突出了抽象性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数学思维从直观、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过渡。

(2)知识的密度增大。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多而深,知识点的连贯性尤其明显,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与联系。

(3)知识的系统性增强。学习中必须十分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必须花力气予以明确,否则,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必然会欠缺。

初中数学这种知识体系、各自特征上的差异,造成许多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区分。常会感到初中数学学习上的不适应。这时,若不及时加以思想点拨、方法调整,形成学习困难生,就为期不远了。

3.从学生自身的因素来看,学习品质的低下、不良个体的交互影响,是产生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另一诱因。

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一直未能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较差,表现为听课满足于一知半解,思维懒散,课堂上缺乏激情,甚至根本不动脑筋,主观上始终未能形成一种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客观定位,常常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导致其数学学习状况日益低下,长此以往,产生恶性循环,使之逐渐产生兴趣转移,无力短期挽回,导致初中数学学习日益困难,形成困难生。

4.由于初中课程的日益增多,从小学的语数外三门功课到初中毕业时“六大门”和“四小门”科目,一般都实行统考,每门课平时都有不少的作业,让一些本来承受力就较差的学生更加招架不住,这也是形成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重要原因。

二、转化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途径

1.要重视对困难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

针对困难生数学逻辑思维较慢,推理能力较差的情况,需要对他们进行智力的开发与培养。要从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

(1)要培养注意力。注意力是指在课堂上对教师讲解数学知识的`有意力和这种能力的专注持续的时间与质量。对于困难生来说,由于对所学知识的断层,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想听又听不懂,想学又学不会的两难境地,自然在课堂上就不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为使他们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跟上教学的进程,教师应经常注意对这些学生作出一定的暗示,可适当放慢课堂教学节奏,或者在平时对这些学生加强辅导,使他们尽快适应课堂教学,跟上前进的步伐。

(2)要训练观察力。观察力是观察数学公式关系、图形关系、隐含条件等内在联系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做到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观察数学表达式的特征,并积极引导他们能逐步自己说出或表达出对有关图形、数学条件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敢于有自己的看法,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自己解决问题。

(3)要提高记忆力。记忆力是认识过程的能力成份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数学的记忆,要强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困难生往往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没有记住一些应记住的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没有认识到记忆对学习数学同样也起着基础地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还要注意教会他们如何记住这些基本知识和方法,并且经常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基础知识过关检查,以达到维持其基本记忆量的目标。

2.要强化对困难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学生养成基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目标去要求学生,会使学生学习更加困难,也会使学生更加失去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摸清学生的复习、预习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制定恰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在自己的接受能力范围内游刃有余地解决相应数学问题,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师应精心设计课件,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增强逻辑思维的深刻作用,是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的问题。

3.要注意精选例题,举一反三,扩大学生思维多向性。

学生掌握知识越多,联想、类比、想象领域就越宽广,产生新思想、新方法的机会就越多。进行例题分析时,教师应注意充分挖掘命题潜在的知识因素和技能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使困难生既充分掌握本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又能掌握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扩大了思维多向性。

4.要注意调节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谈何如转化高中英语学习困难生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困生;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13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151

我们对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了一个系统有效的统计、评价,再结合大量的事实、实例,发现学困生在学习形成因素上主要与基础知识、学习时间的投入、学习方法策略、学习动机与爱好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关系。本文就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学困生的一些特点以及应对措施,进而转化学习潜能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缺乏学习英语的基本兴趣,学习意志力薄弱

期中考试结束,我们对高一年级学困生抽样调差,发现学困生对英语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力薄弱。对于词汇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生一碰到较长的阅读题目就产生畏惧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这使他们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进而失去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平时贪玩,经受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二、学习方法及策略运用不当

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又一要素,高一学生刚入校,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差,没有现成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理解,偏重于课本上机械的记忆,对于所学知识不会比较,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质量与数量,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学困生相对落后的学习状况。

三、家庭教育滞后

学生的启蒙教育很重要的部分是由家长的家庭教育来完成的,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引导、示范、熏陶、感染的作用。有的学生家长经常在家中聚众赌博,尽管孩子一开始也反对父母这种行为,但由于孩子内心较稚嫩,很容易耳濡目染,受父母的影响,这样就会使孩子沉迷于父母的爱好,对自己的学习缺乏兴趣。

四、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一)部分教师片面追求高分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习优、中等生,忽视甚至歧视学困生,对那些学习优、中等生有着很高的期望,而对学困生的期望值普遍较低。在不同期望下产生的教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教育态度上的差异,造成了学习机会的不平等。

(二)少数教师对学困生认识上有片面性

有些教师往往只把学习困难生看作被动的教育对象,而不是能动的主体。认为学生的学必须适应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去适应学。他们缺乏对学困生的深入了解,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极少归因到教育教学问题上,而多归因于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上。

五、转化学困生措施

(一)培养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注意和树立学习意向。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表演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每堂课都应以学生为本,优化组合,促进学生共同参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在知、情、意、行共同参与下进行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平等、民主、生动、活泼的氛围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达到交流、矫正、帮学的目的。

(三)把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信息的捕捉与反馈,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此,我们在一堂课当中安排了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果发现缺陷,当堂得以补救,这样对学困生非常有利,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

谈何如转化高中英语学习困难生 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困生,教育措施

我们对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了一个系统有效的统计、评价, 再结合大量的事实、实例, 发现学困生在学习形成因素上主要与基础知识、学习时间的投入、学习方法策略、学习动机与爱好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关系。本文就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学困生的一些特点以及应对措施, 进而转化学习潜能生,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缺乏学习英语的基本兴趣, 学习意志力薄弱

期中考试结束, 我们对高一年级学困生抽样调差, 发现学困生对英语知识普遍缺乏兴趣, 求知欲低, 意志力薄弱。对于词汇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 有些学生一碰到较长的阅读题目就产生畏惧情绪, 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 这使他们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 进而失去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 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 平时贪玩, 经受不起诱惑, 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成绩一旦滑坡, 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二、学习方法及策略运用不当

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又一要素, 高一学生刚入校,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差, 没有现成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注重理解, 偏重于课本上机械的记忆, 对于所学知识不会比较, 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 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质量与数量, 久而久之, 逐步形成了学困生相对落后的学习状况。

三、家庭教育滞后

学生的启蒙教育很重要的部分是由家长的家庭教育来完成的, 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引导、示范、熏陶、感染的作用。有的学生家长经常在家中聚众赌博, 尽管孩子一开始也反对父母这种行为, 但由于孩子内心较稚嫩, 很容易耳濡目染, 受父母的影响, 这样就会使孩子沉迷于父母的爱好, 对自己的学习缺乏兴趣。

四、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一) 部分教师片面追求高分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习优、中等生, 忽视甚至歧视学困生, 对那些学习优、中等生有着很高的期望, 而对学困生的期望值普遍较低。在不同期望下产生的教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教育态度上的差异, 造成了学习机会的不平等。

(二) 少数教师对学困生认识上有片面性

有些教师往往只把学习困难生看作被动的教育对象, 而不是能动的主体。认为学生的学必须适应教师的教, 而不是教去适应学。他们缺乏对学困生的深入了解, 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极少归因到教育教学问题上, 而多归因于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上。

五、转化学困生措施

(一) 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保证学生学习注意和树立学习意向。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表演鼓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 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 每堂课都应以学生为本, 优化组合, 促进学生共同参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是在知、情、意、行共同参与下进行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在平等、民主、生动、活泼的氛围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既培养了合作精神, 又达到交流、矫正、帮学的目的。

(三) 把握反馈信息, 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信息的捕捉与反馈, 及时采取措施, 弥补缺陷, 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为此, 我们在一堂课当中安排了两次反馈, 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 如果发现问题, 及时补充讲解。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 如果发现缺陷, 当堂得以补救, 这样对学困生非常有利, 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

转化英语学习困难生的实践和体会 篇8

“亲其师而信其道。”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要让学生愿学,首先就要师生情感交融。教师需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他们。要让学生乐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胜利的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依据第二语言习得和心理学理论得出一些关于新课程改革中英语学困生转化问题的体验,与同行交流。

一、了解并掌握学困生心理,建立师生感情

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常受挫,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已失去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教师应该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去缩短距离,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

1. 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他们同样渴望进步。但多种因素造成了他们成绩差的现状。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可利用活动课或是周末时间将学生组成学习组,不仅辅导英语,还进行思想教育。此外还应注意了解每位学困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

2. 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习困难生。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这些学困生在班集体中常被视为“包袱”,遭受同学的鄙视,在社会上遭受冷眼,在家庭里遭受家长的训斥。久而久之,他们心理压抑,自信心不强,厌学情绪强烈。此时的他们,更需要教师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接近和鼓励。事实证明,学困生既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既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既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是孩子,教师会意的眼神、宽容的微笑、耐心的话语对于他们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3. 借助集体的力量感染学困生。

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对那一部分学困生也有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教师可充分发挥学习骨干的作用,对班级进行学英语环境的创设,可以推选一、两位英语成绩较突出的学生担任英语志愿者,督促班内学生在课内外用英语交流,扩充原有的英语学习社区。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强烈的学英语气氛的感染下,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英语都能学得好,为什么我不能?

4. 给学困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学困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教师在对每位学困生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并及时修改。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教师要努力掌握学困生的心理,用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技术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大量地、反复地模仿、训练、运用。这就是英语的特点。而大多数学困生学习不主动,怕吃苦。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他们会认为整天地读、记太枯燥。那么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笔者以为,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克鲁姆强调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面对英语学困生,笔者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采取了如下的方法。

1. 利用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的兴趣。

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用短暂时间达到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尽量用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让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学困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他们往往因得到表扬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学困生慢慢养成开口的习惯。一段时间下来,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学困生上课专注的时间,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学习好的学生和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和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困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 帮助学习困难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

大多数学习困难生往往是“笨鸟慢飞”,甚至于“笨鸟不飞”。教师应带着他们先“飞”,利用辅导课帮助学困生预习新课。帮助他们多次温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试读课文,翻译等。和学困生一起预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教是为了不教”。

3. 督促学困生课后复习。

对学习困难生的作业我经常是面批。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养成按时交作业的习惯。学习一段时间后,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叮嘱学困生千万不要把较多的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其次要争取和学困生家长的配合。英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要求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与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词等。这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4. 学习困难生也要开展课外阅读。

首先要让他们觉得课外阅读并不是高不可攀,然后选择一些生词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又有趣的文章。教会他们查字典。当学困生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看懂一、两篇文章时,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点滴微小的成功会促使他们继续去阅读。一篇篇阅读文章增强了他们学外语的兴趣,扩大了外语的接触面,提高了单词的复效率,奠定了较好的外语基础。

困难转化论文 篇9

就大的方面讲, 体育特困生的转化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就现实的方面讲, 能否转化好体育特困生将直接影响我校体育教学质量在全市的排名, 影响到我校体育教学训练成果的巩固。

二、体育困难生心理形成因素

1. 学生自身原因

一是智力原因。包括特差型和特好型, 智力特差的学生接受能力低下, 学习动作时障碍很大, 是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人群。二是残疾或意外伤病事故。对于前者应树立其参与的信心;对后者则是尽力避免, 要加强训练时的安全工作, 日常生活中与多方配合, 灌输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2. 家庭、社会的不正确观念的影响

很多家长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 认为锻炼苦、脏、累。更有条件差点的家长觉得体育训练费鞋、费钱、费力。于是, 造成学生在家从不锻炼。对这样的体育特困生应从改变其观念和帮助其养成习惯入手, 并以锻炼前后身体和精神面貌的改善来教育和改变家长。

三、关于体育困难生转化的方法

1. 用赞赏法树立信心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体育课上部分同学羞羞答答, 扭扭捏捏。尤其是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 更是放不开, 跳绳不连贯, 动作不协调, 跑步跑不动, 跳也跳不远。老听到他们在抱怨:为什么要练这个动作?为什么这样做?浪费时间等等。总之, 老师让练习的动作, 他们是一百个不情愿。我认为他们缺乏学习的动机, 动机需要刺激才能不断产生, 采用何种方式能不断激发学习体育的动机呢?在体育教学中, 可根据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 灵活运用多种赞赏鼓励的语言、树立信心的手势、佩服欣赏的目光, 以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使他们时刻处于兴奋状态。

2. 语言赞赏法

课堂上用赞美的语言、激励的话语, 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打消完成动作时的恐惧心理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手段。课上我从不吝啬表扬赞赏之语、鼓动激励之词, 不管学生动作优美不优美, 完成的质量怎么样, 先找闪光点加以赞赏, 再进一步提出要求。例如:“你的动作真漂亮 (优美) , 让人赏心悦目”、“你完成得真好, 老师为你骄傲”、“真是好样的, 你的动作越来越接近标准了”。通过赞赏教育, 我深深地体会到:真是“优点不说不得了, 缺点少说逐渐少”。赞赏教育让我尝到了甜头, 一年后的05届初三毕业体育中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3. 体态赞赏法

是老师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对学生的肯定。首先我常用的是拇指赞赏法。由一位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周弘说:“赏识教育是密切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及时对孩子竖起大拇指, 充分肯定孩子的每一次小成功。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自觉奋斗, 努力成才。”由此我联想到在我的课堂上, 也应该用拇指赞赏法, 给学生以赞赏。每当任何一位学生完成了一个体育技术动作、跳过了规定距离、跑完了全程、口号呼的响亮、动作舒展优美时, 我都在他们面前竖起大拇指, 受到表扬的同学此时真的很神气。其次, 我还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激动的鼓掌、亲切的抚摩等来表示对学生的认可和欣赏。赞赏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学生们练习更起劲, 动作更优美。可见赞赏的喜悦能够引起成功, 成功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4. 目光赞赏法

用赞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只有树立了信心和勇气, 才会敢于说、愿意听、喜欢练, 才能进入到课堂的角色中。因而在实施赞赏教育中始终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 理解他们, 激励他们, 帮助他们摆脱以前的只服从、只傻听、只模仿的习惯, 树立有勇气、有兴趣、敢创新的信心, 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5. 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毋庸置疑, 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的榜样作用也非同小可。实践充分证明, 一个好的体育骨干, 能够示范一批, 带动一片;而一个不负责任, 仅仅为了一己私利的体育骨干, 对我们良好的锻炼氛围建设, 是极具破坏性甚至是灾难性的。长期以来, 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作为联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 学生课外锻炼的开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四、明确目标与强化阶段完成感在培养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对于体育特困生, 一下子以中考标准要求他们, 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信心。我们的工作要做细, 要耐心。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要感到由衷地高兴, 要把真诚的赞赏传达给他。同时, 对下午放学留下练习的学生, 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食堂讲好, 留足饭菜, 对进步特大的, 晚饭时给他加一瓶饮料以示庆贺和奖励。无微不至的关怀会让学生在师爱的阳光下, 更坚定地迈向目标、超越目标。

1. 困难生的转化还要发挥组织的功能

其一, 划分训练小组有利于导学工作的细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练习时间, 交叉安排师生交互活动, 并依据学生的组别特点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使自己在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操作更加有的放矢, 工作依然从容不迫。其二, 训练小组成立后, 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主要在小组内进行, 由于限制了小组人数, 学生之间交互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 从而提高了练习的质量。其三, 定期集中的讨论活动也主要以训练小组为单位进行。由于是组内活动, 人人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 加上大家在平时交互活动中已逐渐熟悉, 有利于互助学习。

2. 困难生的转化要发挥好舆论宣传功能

针对本届学生训练成绩差、底子薄的现状, 我不管在上体育课时, 还是在国旗下讲话时, 总是向学生讲述优秀学生的练习态度、练习方法, 同时也告知学生们练习目的, 让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疑难主动克服, 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并设法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此外, 我们还利用宣传橱窗, 把达到体育中考满分同学的名单以光荣榜的形式公布出来, 学生们都争上光荣榜。本人在各班还开展“一帮一”师徒结对的活动, 成立训练小组, 还利用班级信息栏给学生下达训练成绩指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奋斗的目标。以上这些措施, 为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五、小结

困难转化论文 篇10

1.1 学习目标缺失影响学习

中学时期, 高考属于人生中的一个近期目标, 这个目标充实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增强了其学习欲望。成为大学以后, 学生就没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 而且专业方向也知之甚少, 学习生活一片茫然, 而误将大学校园当作了玩乐、放松的地方, 造成多半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从而注意起无关学习的事情, 导致严重影响学习。

1.2 错误的自我评价影响学习

一般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在中学时代都被家庭、学校和社会过分的关心着, 而且自我感觉良好。接触了大学生活后才发现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失去了以前的自信心和优越感。尤其是一部分贫困学生开始害怕、失落、自闭, 甚至出现自卑情绪, 不热衷于人际交往。这些学生普遍都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因为精神上十分压抑, 反而适得其反, 严重者自暴自弃, 影响学习。

1.3 生活能力缺乏影响学习

面对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大部分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适应新环境, 但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甚至表现出恐惧和退缩, 严重者休学或退学。由于高考的压力, 中学阶段备受家庭关爱,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家长包揽了一些生活事务, 学生的唯一事务就是学习。在这种生活方式下, 学生们什么事都不会做, 也没有机会做。当一切都要独立面对的时候, 洗衣服、打开水等, 一切饮食起居对他们的自理生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的学生产生了退缩和恐惧感。

1.4 学习方式改变影响学习

在我国, 应试教育依然基础教育模式, 中学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高考而开展的, 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师, 导致了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

在课堂形式上,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讲授章节内容时需运用“画龙点睛”的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学科知识框架结构;独立思考来完成课外作业;实验实践课的内容应该尽可能的宽泛, 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2 大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策略

2.1 健全学生的自我意识

积极开展专题讲座, 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学习和心理辅导。如:学习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分析、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学习焦虑及疲劳情绪的调整等。团体辅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自我建设。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有较强的展示性和参与性的活动, 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减少其因不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挫折感。注重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 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使其积极参与活动的策划, 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定期对教与学之间进行分析,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应该从整体上把握, 并适时对学生的期望值做出调整。

2.2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大学的教育活动必须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 在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时期, 学生不具备比较稳定的人生观, 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认清自我。该阶段比较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人生观的设计, 应该积极倡导“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明确目标和奋斗方向, 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学校还应在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楚自己的专业现状、发展方向及社会需求, 做到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的有机结合。以明确的目标作为向导, 尽量摆脱因不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是人内在的驱动力。此外, 学校还通过引导学生明确近期内的目标, 如:加权排名、保研、考证、考研等, 帮助其明确学习目标, 从而产生学习动力, 充实其生活, 保持学习积极性。

2.3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当学生进入大学校园, 现实和理想难免形成反差, 一旦有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 就可能因出现“理想真空带”和“动力缓冲带”而无法明确自己的目标。

学校应行注重入学教育这一关键时机, 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系列讲座, 培养其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从幻想回到现实中来, 实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转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利用辨证的思想看待以前的成绩、现在的生活及未来奋斗方向, 对顺境和逆境有清楚的认识, 培养自己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此外, 还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力度, 采用社会调查、组织高低年级交流会、参观实验室、开展博导教授的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专业的前景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 明确主攻方向, 编制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使学生在现实中自主、认真的对待学习。

2.4 了解环境, 适应环境

教育学理论认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己, 坦率地接受自己的现实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人是最重要的组成环境的要素, 个体影响和改变的环境同时, 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无法较好的适应环境的问题, 学校有责任引导其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 积极进行自我调节, 努力适应各种环境, 同时也要试着改造环境。

为满足大学生对环境归属感、亲切感及安全感的需要, 学校需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组织丰富多彩, 形式各异的文体活动, 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 一开始就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展示自我才能。活跃的文化气氛能够增进师生感情, 使同学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 满足了学生交往及渴望被尊重的需要, 帮助他们摆脱思乡的苦闷心情, 从而在新的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塑造自我。

作为班级辅导员, 应该市场和学生沟通, 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 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强化对学生宿舍及班级的管理, 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交往的氛围, 在管理过程中使学生树立集体观念, 自觉遵守集体的纪律, 走出自闭的心理阴影, 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通过适时的沟通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活动, 并鼓励他们积极和他人沟通, 和同学建立友谊。

通过以上措施, 大学生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发现自己的优点, 树立自信心, 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自身的潜力, 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作为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一群体, 并在某些方面可给予适当照顾, 如勤工助学、减免学费以及各种待款等, 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 努力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 结语

对于大学生, 学习困难的问题是比较现实且不可避免的, 所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 同时, 这项工作也具备一定的综合性。而笔者只是具体阐述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及一般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若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协调配合, 齐抓共管并形成合力, 努力为人才的成长铺就一条希望之路。

摘要: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 虽然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小, 但这一现象体现出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不足, 并对高等的教育成果造成不利影响。对大学学习困难者的成因及特点进行深入调研, 帮助其实现转化, 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是一项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学习,学习困难学生,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段鑫星, 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王晶.高校学生的学习制约方法[J].教书育人, 2006, (4) :16-17.

[3]李烨.对高校学生适应期目标缺损现象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415-417.

[4]姜尖, 陈东霞.浅谈高校学生适应教育[J].当代教育论, 2004, (10) :109-110.

[5]谢丽霞.提升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J].教书育人, 2006, (4) :41-42.

[6]白雪飞.浅谈高校学生的学习适应教育[J].教育现代化, 2006, (6) :42-43.

困难转化论文 篇11

关键词:学习困难生 转化 对策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

当前,学习困难学生已经受到心理界、医学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难题,中外研究者从不同学科多角度地进行研究。由于学习困难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概念也有许多不同的界定方法,至今很难有统一的概念。本文认为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无明显躯体或精神疾病,但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缺陷,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发展水平,远未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木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一般表现特征

虽然学习困难的成因不同,而且学困生存在着个性差别,因此其表现特征也各不相同,但就学困生群体而言,仍然有许多共同之处。

1.学习兴趣:缺乏主动、兴奋的情感参与及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惰性较重,常常表现出厌学的倾向,上课无精打采,往往把学习当作负担。

2.学习态度:情绪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害怕留级、退学,并由此产生消极情绪,行为上逃避学习,态度不认真。

3.学习期望:怀疑自身的学习能力,认为即使自己很认真努力也难以通过考试,因而对学习不抱什么期望。即使有努力的决心,也很难持久,容易放弃。

4.学习目标:大部分学困生缺乏明确持久的学习目标,因此导致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

5.学习习惯:上课容易走神,注意力易分散,抗干扰能力差,因而学习效率低。学习主动性差,甘居落后。

6.学习意志力:缺乏自制力,振作时也会下决心要努力,但总是常常立志无长志,学习缺乏恒心和毅力。

7.其他行为表现:学困生往往同时伴有不良行为。他们在学校常常是违纪的主要群体,迟到、旷课现象较多,有少数学困生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8.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学困生由于在学校学习受阻,丧失学习的兴趣,加上在社会交往,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方面紧张,所以容易受外界诱惑的吸引,绝大多数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三、学困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基于调查的结果,本文认为学困生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能力差。进入大学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可以说,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这种自学能力包括:能独立确定学习目标,能对教师所讲内容提出质疑,查询有关文献,确定自修内容,将自修的内容表达出来与人探讨,写学习心得或学术论文等。有些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导致成绩大幅度下降。经受几次挫折后,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降低,自卑心理加重,对学习逐渐产生倦怠心理,兴趣点和兴奋点也发生了转移,将学习放在一边,从而成为学困生群体中的一员。

2.学习方法不当。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学困生往往不善于有意识地采用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他们根本不知什么方法适合自己。他们有些人学习很用功,但效率很低。他们学习机械,只会死记硬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知识不会融会贯通,不能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努力的结果只是些零散无序的知识,不能活用,也容易遗忘。由于努力的付出得不到回報,他们感到很困惑与苦恼,不知怎样才能搞好学习。

3.学习毅力不坚强。学困生往往惧怕困难,意志薄弱,耐挫折能力差,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与挫折,不是知难而进,而是回避困难,使学习活动很难维持下去。同时他们自制能力差,惰性很重,不能刻苦学习,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更不能主动学习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反复的失败后,便形成一种很难改变的消极心态,逃避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有些同学沉溺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无法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从而变得意志薄弱、无法面对现实、甚至造成对所处现实的严重不满而导致精神分裂、伤害他人、自杀等悲剧。

4.交际障碍。学困生在人际关系中大多不如其他学生,有些学困生因为学习困难而出现自卑、孤僻、敌对的倾向,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导致交往障碍及同学关系紧张。出于同病相怜或其他原因,他们的交际主要限于学困生群体本身或与原班级一同留级下来的同学交往,由于学习、心理的诸多原因,很难与学习成绩优于他们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不敢与老师经常交流,这使他们的学习得不到帮助,影响了学业成就和心理发展。此外,学困生学习困难还有学校教育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缺乏温暖的家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社会不正之风等方面的原因。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困难。但必须指出,所有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并不一定都与学生学习困难的发生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有些因素也往往存在于某些正常甚至是优秀学生身上。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单纯起作用的,而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根据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其弱项智能也可能在强项智能的带动下慢慢地转变成强项智能。“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聪明的,各有所长,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以转化的。”[1]在了解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从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引导学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发现自己,才能客观地评价和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给自己勇气和信心。学困生由于自己学习成绩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努力学习,因此少有成功的体会。要如何使自己走出心理上的阴影,重新找回自我,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发展,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一步。辅导员要引导学困生学会理性对待自己所遇到的失败与挫折,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转化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对学困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与学习的毅力,进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要引导学生“自己和自己比,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比,只要进步了,哪怕是微小的,都应该肯定,成为自己继续努力的动力”。

2.引导学困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是“激发或推动有机体去活动的中介过程或有机体的内部状态。在这种意义上,动机是行为的增能器”。[2]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意义重大。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产生学习行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源于对于学习的正确认识,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态度不良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辅导员要转变学困生的不良学习态度,转变他们对学习的各种错误认识,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一方面,引导学困生纠正短浅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向他们提供有说服力的信息或实证材料来改变学困生的错误认识,以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改变他们的畏学厌学情绪,提高动机水平。通过立志教育能有效促进学困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通过立志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增强学困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启发他们自觉、勤奋学习。

3.引导学困生确立适当、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个好的目标对学习的动机有增强作用。学习没有目标,就如同航海没有灯塔,在茫茫大海中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一个班级中,每个人的学习状况是不同的,其学习目标也应相应不同。但是学困生往往不能为自己设定有效的学习目标。因此,辅导员指导学困生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可实现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不可设得太高不切合实际,否则便是空洞无效的目标,也不可设得太低轻易便能完成,否则就没有意义。因此,所设的目标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只有尝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甜头,学困生才能产生成功的欲望,享受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目标制订后,辅导员要引导他们所有的学习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努力,并经常总结,看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下一个目标是否需要调整。这样达到一个目标,享受一次满足,反复之后,就会感到步步有提高,始终处于动态的积极向上的状态,起到巨大的自我激励的作用。

4.引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实践中发现,不知如何学习,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大部分学困生的学习特征,也是形成学困的原因。他们只能孤立地、被动地去学习某个知识,不能将所学知识加以理解概括,不能活用。现代学习观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即“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学困生的学习困难要想有效转化,就必须增强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因此,学困生形成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犹如指导游泳一样,要让学困生“下水”,就要用自己学来的游泳理论指导学困生在大江大河里去实践、去搏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养成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计划,制订并有效地实施学习计划是学习目标实现的保证。因此,辅导员还应指导学困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并长期按计划学习,定能提高学习效果。

5.引导学困生克服情绪障碍、培养意志力。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不是学习成功的唯一条件,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学习兴趣所表现的是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关注,它的大小对学习活动往往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信心十足,那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学困生普遍自信心不足,自卑感严重,总是持失败者的心态,对学习缺乏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方法。《成功始于意念》的作者任柏良说“相信会成功,是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所拥有的一项基本而绝对必要的要素。”[3]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所以辅导员应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教会学困生合理控制情绪的方法,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学困生往往缺乏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又情绪低落。缺乏毅力是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大障碍。因此,辅导员应引导学困生从小事做起,经受挫折和磨炼,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坚强的毅力,让他们明白只要他们能凭借坚强的毅力,按照自己的计划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战胜学困,走向成功。

6.引导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在学习中缺乏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帮助,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同时,同学关系不好,会影响学习成绩。学困生不良的意志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同学之间关系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具有良好的同学关系,才能养成学生优良的品质和形成良好的性格,才能提高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如果爱、自尊等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自我价值和社会安全感就会出现危机,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偏激等心理问题,而且降低学生的自尊水平。因此,学困生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首先,学困生要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习惯,并包容同学的缺点或不足。其次,要学会真诚待人、乐于助人。辅导员应引导学困生消除敌对紧张的不良情绪,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同学交往,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7.引导学困生提高信息素养。上网有利也有弊,如何趋利避害,提高自制力,健康上网是关键。学困生上网成瘾现象极其严重,学校和班级虽也经常进行“拒绝网瘾,理性上网”的宣传教育,但要防治网瘾,只堵不疏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辅导员要经常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提高信息素养,教育学困生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用网络来学习。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上网的主要目的也应该是学习。网络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掌握最新教育动态,促进学习;二是要正视网络游戏。网络游戏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刺激,但是上了瘾就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作为休闲的上网游戏一定要控制时间。

8.校社联合,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有一个适应他们学习的社会环境。社会是由每个家庭组成的,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我们的社会应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鉴于很多高校周边环境对大学生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公安部门和社区要强化校园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厅和娱乐文化场所的监管,经常开展对这些场所的清理整治活动,尤其要定期排查辖区内网吧和游戏机房。对自控力差、上网成瘾而严重影响学业的学生宜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在学校附近社区可以开设学生“绿色网吧”,引导有需要的学生就近进入“绿色网吧”上网,并成立网吧专业委员会进行管理。

总之,学困生转化研究是时代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是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呼唤,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门里牟.人才学基础[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63.

[2]美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李伯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96:516-517.

困难转化论文 篇12

一、高职高等数学学生学习困难及成因分析

1.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困难分析。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 在这一方面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学习, 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其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当前高职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主要的障碍体现在多个方面, 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主体, 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关注,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逐渐失去对高等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对高等数学的一些概念没有充分的重视, 具体解决问题的效率比较低。

2.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造成高职高等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是多样化的, 其中学生数学基础的知识薄弱是比较重要的, 由于数学知识有着其自身的逻辑性以及连续性等, 所以之前的数学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就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在高职高等数学内容学习过程中, 一些学生对基础的运算法则和公式等方面都没有得到有效掌握, 这样就造成了对新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学习起来相对比较麻烦。

再者就是高等数学的抽象性比较强, 一些符号化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也会带来诸多麻烦。在高等数学中有着诸多辩证思想并涉及形式逻辑等, 这些方面的知识和以往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 所以学生会不习惯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另外还有在学习的动力以及方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些学生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上不能主动应对。

二、高职高等数学学生学习优化策略探究

1.对高职的高等数学学生学习的优化策略实施, 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教学目标, 对高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 并要在教学内容上和以往所学的知识中得到衔接。中学的数学研究对象是以常量为主, 而高等数学则是将变量作为研究的对象, 这是对初等数学的一个延伸提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衔接, 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通过辩证思想的方法对实际数学问题进行分析。

2.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将知识点进行整合, 使之能够成为有机的整体并形成逻辑链条。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要能够对组织整体联系和机构加强重视, 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然后将知识作为联结的整体。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及时的调整, 使辩证思维在学习中得以树立, 这也是使高等数学学习效率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

例如, 在定积分定义的讲解中, 弱化对繁琐的定义的讲解, 可采用与直观图形结合讲解强化对几何意义的理解, 表示的是连加求和 (SUM的首字母S的变形) , 表示的是小矩形的高, 表示的是小矩形的宽。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定积分几何意义的理解, 降低了难度。

3.对高职高等数学学生学习的优化策略实施, 还可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然后对时间的管理进行优化, 在学习的能量上也需要进行合理化的分配。然后学生要能够为自己制定适合的学习策略, 对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要善于总结, 这对学生的高数学习有着积极作用。在具体的学习目标制定过程中先将学习目标定的低一点, 接着在预习工作上完善做好, 再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中来,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促进对问题的思考, 使自己的独立学习思考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4.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策略上进行加强指导, 还要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强调, 只有在科学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习惯下才能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传授, 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要让学生能明确学习的任务, 然后在学习过程中的监控以及调节训练等要能得到充分重视, 最后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事实的学习评价。

上一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探析下一篇:北京市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