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生认定论文

2024-08-21

困难生认定论文(精选12篇)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1

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指出:“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各项助学政策, 扩大受助学生比例, 提高资助水平, 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财[2007]8号) (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了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界定, 规范了困难生的认定程序。与此同时,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 设立国奖奖助学金,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等, 不仅提高了资助比例, 也提高了资助水平。

一、困难生认定的基本界定

根据《意见》规定, 困难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等2~3档。[1]但是对困难生的档次则不同机构有着不同的界定:“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 但发生暂时性困难的为一般困难生;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是贫困生, 而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则是特困生。”[2]

困难生认定的程序一般为:学生提出申请——班级或年级评议——学院评定——学校资助部门认定, 经过层层审核与把关, 最终确定贫困生名单。[3]

二、困难生认定中影响公平性的因素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 各高校都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困难生认定规章制度。由于困难生的认定涉及学生所获得的资助, 在实际认定过程中, 依然存在一些有失公平的问题, 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 申请材料弄虚作假

在高校认定为困难生不仅可以享受到各种有偿或无偿资助的资格, 也可以享受到许多其他实在的好处。又由于学校对申请困难生的学生家庭情况无法做到一一调查核实, 这就使部分学生怀有侥幸心理, 想尽各种办法利用生源地相关部门对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管理的疏漏或利用家庭所具有的社会资源, 开具虚假家庭贫困证明, 报送虚假个人申请材料, 比如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成员所从事职业极度不符等, 以便可以争取到困难生, 挤占真正贫困学生的应有资源。

2. 认定标准难以统一

按照一般认定程序, 在各班级和年级评定、各学院认定、学校认定的过程中, 虽然评定过程有直接划定档次、打分求平均值等方式, 但评定人员存在对困难生相关概念的不清晰, 出现标准理解不一致的现象, 这种不一致在小范围内可算公平, 到学校等上一层面就造成集体分数偏高或偏低的不公平情况。比如, 教育部文件解释“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是一般贫困生。从以上解释来看, 教育部对贫困的理解是一种定性描述, 没有量化界定的标准。[4]这样对“很困难”的理解就产生了各种解释, 到底能或不能支付多少学费才算困难, 没有了一个严格的区分。再比如, 计算机、艺术学院有设计课程, 需要配备计算机, 而文科类学院则不需要配备计算机, 这样就会出现认定人员对配备计算机贫困的分歧。

3. 民主评议过程拉票

在困难生评定过程中, 为了保障公平公正, 往往都采用由全班同学选出评议小组进行民主投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情民意,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有部分同学和评议小组的人员关系较好或者同一个宿舍, 从而进行拉票贿选等。这就导致人缘好、性格外向的同学比一些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同学评上困难生的比例更大一些。但恰恰是那些沉默内向的同学才有可能是真正需要帮助的。

4. 评价指标主观性大

困难生认定的民主评议一般都是根据评价指标对学生申请材料评定档次或打分。评价指标客观上包括学生个人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有无重大事故发生等。这些指标都可以在学生家庭开具的调查表中查询。另外就是主观上学生个人描述的部分, 比如, 学生的日常消费、有无奢侈浪费习惯等。这些指标是无法定量查询的指标, 只能根据评议小组的主观印象。如果学生乱写或评议小组乱评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困难生认定的公平。

三、困难生认定中保障公平性的建议

困难生认定的公平不仅是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必然要求, 也是经济困难生享受正常就学权利的一种保障, 因此公平的保障应贯穿于困难生认定的全过程。

1. 认定前的教育

在困难生认定前应加大宣传政策信息, 使所有学生明白困难生认定的意义、程序等。这里的教育一是指对意欲申请经济困难生的诚信教育, 保障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结合评奖评优等学校其他方面建立起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 一经发现材料虚假及时记录在诚信档案里;二是指对参加评定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统一评定小组成员对困难生分档程度的理解, 提高评定成员的责任意识, 规范评定成员的操作规范, 避免因个人情绪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

2. 认定中的保障

在认定过程中, 要推进困难生认定的科学化和信息化。一是建立起第三方的材料审查和民主认定监督制度, 审查材料是否前后一致, 监督认定程序是否公开规范。二是建立申请材料匿名认定规范, 不但可以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也可以避免评定过程中的拉票贿选等。三是建立科学可评估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认定指标体系, 降低认定中主观性评价的权重。四是建立困难生认定监督投诉渠道, 不仅可以形成困难生认定的公平监督力量, 也可以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纠正问题。

3. 认定后的管理

困难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有些困难生的困难是暂时性质的, 过了一段时间, 或许经济情况好转就不再困难了, 这就需要建立起困难生追踪与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更新困难生的信息, 也可以随时抽查认定上困难生的学生情况, 如有发现生活奢侈浪费或材料弄虚作假的, 及时取消困难生认定资格并给予相应处理, 从根本上杜绝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 进而建立起困难生认定工作的公平氛围。

总之, 困难生认定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要保障其公平公正, 不仅需要所涉及人员思想观念的跟进, 也需要制度上的保障。这样才能使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学生得到关爱, 促进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摘要:高校经济困难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对他们进行认定是高校资助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过程。高校困难生认定如何做到既保护学生尊严, 又保障其认定过程公平, 是每一个资助工作者都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困难生,认定,公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DB/OL].http://www.Paedu.net/xueshengzizhu/z h e n g c e/d a x u e/2 0 1 1 0 9/xueshengzizhu_48352.htmL.

[2]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 2006 (04) :20—26.

[3]黄少玲.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初探[J].肇庆学院学报, 2009 (07) :77—80.

[4]于晓丹, 陆浩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的量化探索与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1) :121—122.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2

【摘 要】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高校中相对比较落后的资助制度体系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急需改善。笔者根据资助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试图具体制度设计方面做一些有益的设想和尝试。

【关键词】高校困难生;资助育人

一、建立公正的困难生认定制度

政府下发的助学金在数额上已经相当可观。以笔者所在学校南京财经大学为例,2012年全校有3235人受到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占学生总人数的 13%,资助金额高达 970.5万(另外还有许多社会助学金没有计算在内)。按照这个比例,在理论上,所有的困难学生应该都能够得到资助,甚至这个比例超过了困难生的实际比例,那么就会导致许多根本不困难的学生也可以拿到助学金。非困难生冒充困难生领取助学金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助学金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给整个资助系统的公正性和学校资助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带来严重损害。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将困难生认定工作交由专业的社会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完成,甚至可以交由高校资助管理部门进一步在制度和社工上进行完善,经费甚至可以从助学金拨款中抽出一部分。宁可使助学金的额度减少,也要最大可能的维持公正。

二、适当调整奖学金助学金的比例

鉴于困难生认定的困难,国家助学金数额和范围的增大,笔者建议学校增加奖学金数量、适量减少助学金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助学金单单面对那些非常困难而又没有好成绩的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比较不困难的学生可以争取拿奖学金,没有必要去和困难生争助学金,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靠自己的能力赚取奖学金,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为未来的就业增加砝码。

许多高校对于助学金的限制过于僵化与不合理。以笔者所在南京财经大学为例。《南京财经大学本科学生奖(助)学金管理条例》第四条对获得助学金的资格有以下规定:大

三、大四的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已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申请名额,便于认定经济困难生,许多高校和院系将“没有挂科”作为申请助学金的条件。也就是说,在评定助学金的过程中,许多高校是不允许挂科或者英语计算机没有达标的困难生获得助学金的。笔者认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金的帮助是应该的,不一定要对成绩有僵化的要求。笔者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困难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是因为不小心挂了一科而导致损失了上万元的助学金。这件事给他的心理和生活上都带来了比较沉重的打击。许多困难学生承受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也成为“心理困难”的困难生,导致他们成绩往往也不理想,此时在助学金制度上再给他们雪上加霜,容易给困难生造成“心理困难-成绩差-心理困难”的恶性循环。这样不仅不能表示学校对学生的关爱,甚至使学生产生仇恨母校的心理阴影。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不一定要有硬性僵化的规定,可以作为一个自由裁量的范畴,让校方灵活把握,一方面鼓励困难生努力学习,一方面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三、关注困难生群体的心理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心理疾病已经非常的普遍,大学生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高校中有许多群体都需要心理辅导,比如“网游一族”、“挂科一族”、“失恋一族”等等。但由于以上“族群”状况非常明显,往往都在校方和辅导员老师的严密监控之下。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往往容易被忽视。南京财经大学每年在新生入校的时候都会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状况普查,然后给一些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做到有备无患。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但仅仅有这样的分析工作是不够的,更需要校方以及辅导员平时对困难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尊重,给他们鼓励,让他们生活得有尊严。

笔者遇到过一个学生,家庭非常困难。一次宿舍里同学不小心丢了东西,就怀疑是她。她自己非常自卑,也不敢为自己辩护。我知道以后,便给她鼓励,让她坚定自己的信心,虽然暂时困难,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别人的误会不必太在意,要做个内心强大的人。这个学生就受到非常大的鼓舞,恢复了心态的平衡。我也在平时多从同学和班干那里打听她的情况,利用各种机会给她经济上的补助。后来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也找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有时候,仅仅几句安慰的话,可以胜过几千块钱的补助。高校资助工作不仅是要给学生经济补助,也要在经济补助的同时给与心灵的慰藉。

四、增加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训机会

困难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往往不够自信,在平时与同学的交流中大部分是被动状态,不敢主动交朋友,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在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更是紧张,因而错过很多就业机会。正因如此,为困难生提供相关的就业能力培训显得非常重要。就目前来看,高校对困难学生的就业培训还是非常少的。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近年来每年举行“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目的在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与江苏省关于做好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的要求,切实帮助江苏省高校困难家庭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但是该计划每年提供的培训却是非常有限的。比如,今年的南京财经大学培训点人数分配为:南京财经大学20人、南京大学20人、南京邮电大学20人、南京师范大学20人、南京中医药大学20人。许多院系连一个名额都分配不到。所以,该计划的力度与范围还远远不能满足困难学生就业培训的需要,笔者建议扩大规模。当然,对困难生就业能力的培训不能单单交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完成,高校也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困难生就业培训机构,扩大培训的范围和力度。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1期.[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第2条.[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第3-6条.作者简介: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3

关键词 经济困难学生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资助 诚信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性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助困工作,以“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为目标,加大了对高校经济困难生的资助额度。据我校学生处资助中心统计,从2006-2007学年到2008-2009学年三年间,经济困难生由692人增加到1562人,我校一学年资助总额从4231056元增加到7493934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生群体的变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越来越多,困难学生经济情况分布出现了新的变化。

自2007年以来,我校制定并完善了《南京审计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实行经济困难学生分级管理,根据家庭情况认定等级分为三种: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校内外资助金额分别对应5000元、3000元和1000元(不包括各种奖学金)。这就意味着,认定结果将决定接受资助的多少。

2 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及不足

(1)认定的依据不够真实可靠。认定需经过个人申请—民主评议—院系审核三个步骤。个人申请是需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下简称家庭情况调查表)或者贫困证明(均需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这个材料是认定的主要依据。调查表中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情况等为学生自己填写,有的同学为了能通过认定,故意虚报家庭收入及成员情况。部分地方民政部门不经任何调查,甚至内容都不看的情况下顺手盖章,不按要求填写联系电话,无法回访,所以,这个依据存在一定“水分”。

(2)认定变化增多减少,升级多降级少。学生的家庭情况在他就读的四年间会有变化,我校每学年初都会启动变更认定的工作,紧急情况随时变更认定。但从结果来看,每年都有增加的经济困难学生和升困难等级的学生,降低等级甚至取消资格的较少。为了能及时跟踪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我们要求辅导员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

(3)班级评议和监督不够客观,不够充分。班级评议小组成员分布不均衡,不能如实了解相关同学的消费情况,而且学生的社会经验缺乏,无力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班级同学疏于关心经济困难生的情况,评议结束后,不再关注他们,或者只看到片面的情况就急于下结论。

3 我校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新举措

3.1 围绕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开展系列教育

(1)开展诚信教育,纳入学生诚信记录管理,防止认定材料作假。诚信是我校的校训之一,新生入学教育需重点讲述,防止认定材料造假。有个现象很普遍:每到大二大三开学,就会有一部分同学拿着《家庭情况调查表》来找辅导员,申请认定。大一开学时他们并没有申请,但过了一年两年,虽然家里经济情况无变化,但他们发现班级的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资助,于是他们就虚报家庭收入,并想办法在表上盖章。所以,我们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致公的品质。对于弄虚作假的同学,一经发现,即刻记入学生诚信档案,与以后的评奖评优挂钩。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防止过度消费。在认定中,还有一种现象难以界定。有的孤残、家庭成员重病等需要着重考虑的同学,在消费中却存在较高消费的问题,不容易确定等级。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处于定型期,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两课”教学和入学教育中,要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强调适度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贫困,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经济困难学生背负着家庭脱贫的希望,承担着经济上的压力,极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我校地处江浙沪地区,经济条件相对优越。2012级新生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00多人,认定的十几个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省份。引导学生看到产生贫困的原因,贫困的两面性等,一方面激励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图强;另一方面,改变其他同学偏见,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5)权利和义务教育,引导学生乐意接受监督,正确行使监督权。有些学生会抱怨评议和监督会泄露个人隐私,不能接受。“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来自社会、国家和他人的资助,获得了一些利益,从而满足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理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①评议和监督是保证认定工作公平公正的必须条件,接受评议和监督是应尽的责任。同学们在行使监督权时,要正确地认识合理消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买一台普通的电脑,买一部普通的手机都是合理消费,应该予以支持。

3.2 注重调查分析,寻找认定的客观依据

首先,《家庭情况调查表》信息填写完整,根据民政部门留下的电话回访,了解该生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和该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致电该生家长,核对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其次,在该生的老乡中展开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的经济收入以及人文环境等情况;再次,对校园一卡通和手机卡消费的情况跟踪调查,在全体同学一卡通数据库中取样,计算出月平均消费额,进行比对。

3.3 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为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基本信息和资助情况需及时更新。把学院的勤工助学部纳入到资助工作的管理中来,协助辅导员做好信息的维护和管理。辅导员每学期都要查看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资助记录,结合谈话等形式,及时调整认定结果和后期资助。及时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如出现对家庭情况影响大的变动,要及时调整认定等级。例如,对于多子女家庭,要关注该同学家长子女的学业工作情况,如出现毕业后就业的情况,应及时提出降低该同学等级的建议。对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情况,也要及时发现及时认定,帮助他们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注释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4

一、案例事件

2014年9月, 随着14级新生正式来我院报到, 新一轮的困难生认定也随之开始。在开班主任会议过程中, 要求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主动提交困难申请。很快, 我陆续收到了很多同学递交的材料, 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父亲因病去世, 靠母亲干些体力活来支撑整个家庭, 家中尚有年迈奶奶。看到女同学难过的样子, 我的内心非常的同情她。然而, 又一位同学的申请材料引起了我的注意, 联想这位男同学平时的表现:衣着名牌, 手拿高档手机, 很难想象他也是一位家庭困难的学生。但是, 他同样提交了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这一对比, 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们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去证明去了解一位学生的困难程度?怎样才能给予他们公平公正的评选与资助?

必须找一个能不局限于一纸证明, 不局限于各种条条框框, 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评判标准的困难生认定程序, 必须是能够真实了解学生现实表现的公平方法。

于是, 我们在评议小组应如何产生这一环节上下了很多功夫, 我系班级民主评议小组产生的具体办法是:

个人申请班主任初审年级认定评议系认定工作组评审公示学院审核公示。

(一) 学生个人向班级提交困难认定申请, 填写《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表》中“学生本人基本情况”和“学生陈述申请认定理由” (可加附页) 、提交《普通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等证明材料。

(二) 班主任根据学生提交的相关申请材料, 综合考察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 认真筛选出申请同学资格, 提出困难认定推荐档次的建议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评定为特殊困难、困难、一般困难) , 汇总交年级认定评议小组。

(1) 首先要保证评议小组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 以宿舍为单位, 每个宿舍推选1-2名同学担任评议小组人员候选人, 并将班级各宿舍推荐的人员名单汇总, 公示在班级黑板上。

(2) 要求班主任进行引导监督。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现场唱票, 各宿舍中票数高者当选评议小组成员, 力求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三) 各年级根据班级书面认定建议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进行年级综合评议, 确定推荐档次, 填写《认定申请表》中“民主评议”栏的“推荐档次”和“陈述理由”。

通过这一系列程序的实施, 同学们普遍反映评选过程透明度更高了, 公平性也显著提高, 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了保障, 想钻空子的同学没有了机会。

公平, 是最大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

(一) 国家加大资助力度促使学生纷纷申请困难生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国家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 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原来人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奖金增加的同时受助学生比例也不断提高。国家资助力度加大, 使得受助人员猛增, 一些不困难的学生也纷纷递交材料, 受到资助金钱的诱惑, 弄虚作假, 浑水摸鱼, 给把关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 证明材料公信力不足给认定工作带来难题

如何判定困生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目前最大的难题。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要想对每个困难生进行家访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那学校判断学生是否为困难生的一个重要凭据, 就是学生家庭所在地民政局盖章的贫困证明。但学生要获得这样一个贫困生证明, 似乎并不困难。对于考出去的大学生, 当地政府部门都乐意照顾“自己人”, 一般并不会太为难他们。

(三) 保护学生隐私, 明确造假后果

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 他们不愿意将家里的实际情况说出来。公开的交流评选让他们感到“没面子”, 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另外, 对于那些想蒙混困难生助学金的假困难生, 就是因为即使造假被发现后, 学生也不用承担什么风险。如果学校能制定相关政策, 严肃处理造假学生, 令造假的风险远远高于获得的利益, 相信学生会做提供真实的信息。

三、相关措施

(一) 建立困难生档案, 完善困难生认证体系

(1) 真实有效的建立困难生档案, 将申请人的家庭住址、家庭人口数及职业、年均纯收入、贫困证明及以前的受资助情况等进行调查登记, 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在此基础上划分不同的困难档次, 并在每学期初开展困难生的复查认定工作, 对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2) 严格认定程序, 提高认定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杜绝假冒困难生。

(二) 加强诚信教育,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大学生涉世不深, 很少接触社会, 还没有通过生活的经历、阅历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他们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直观的认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非常紧要, 在市场经济中, 人格信誉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是做人处事之根本,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三) 做好“心理扶贫”工作, 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困难生既有“物质贫困”的问题又存在“心理贫困”的困扰, 有些学生消极悲观, 自卑情绪严重。贫困是把双刃剑, 贫困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使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但是也可能引发人的心理问题, 使人产生自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由于心理问题是隐性的, 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 如果负面的精神面貌不能从及时的改变, 就很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所以, 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努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坚韧的品质,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四) 系统规划资助结构, 提高资助效率

完善勤工助学制度, 倡导自主创业;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 他助为辅”, “先自助、后他助”, “以酬代补”的原则来建立困难生资助运行机制;运用高校贫困生中依靠自身努力, 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代表, 鼓励同学们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加大资助的覆盖面, 以达到最广泛的资助效果。

(五) 丰富资助内涵, 全面关心困难生的健康成长

把困难生就业援助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自立自强打破贫困循环。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他们的技能得到展示、进而自信大大增强, 学会为自己的问题负责, 自己找办法, 作决定, 最终使他们能够在步入社会后自立自强获得成功。

四、思考

(一)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单是一项扶贫工作, 更是一项“扶志工程”。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 辅导员站在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前线, 要特别加强学生的自强自立、并将帮困助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培养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具体工作中, 要引导学生度参加公益活动, 奉献爱心, 强化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

(二) 困难生定位工作既是一项“温暖工程”更是一项“育人工程”, 我们在经济上、生活上帮助和照顾他们的同时, 还要从思想上、心理上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拓展自身素质, 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促进困难生健康成长, 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 困难学生情况错综复杂, 精神面貌、心理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困难生自信、乐观;有的困难生则自卑、消极, 甚至有的学生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学业。因此, 在困难生认定时, 一定避免和戒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上“一刀切”的粗暴做法, 要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 要保证国家的各项高等学校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有困难的学生身上, 必须认真做好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 贫困生认定工作模式要充分体现公平性, 真正体现国家以及高校对贫困生的关心、关爱, 确保各种资助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党振峰.高校困难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2) :72.

[2]杨得利, 熊志忠.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 2007 (5) :65.

[4]徐晓军.高校贫困资助体系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 2004年第5期.

[5]吴亚玲.对高校困难生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3, (19) :9.

[6]李萍.关于弘扬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的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 2005, (3) :152.

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 篇5

1、城镇女40至50周岁,男50至60周岁内人员(简称“4050”人员):指具有城镇户籍,女性年满四十周岁以上、男性年满五十周岁以上城镇各类企业就业并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后失业的人员;(不包含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2、残疾人:指已领取《残疾证》人员;

3、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中的失业人员。是指持有离婚或丧偶证明,其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年龄在18周岁以下且未实现正规就业的失业人员;

4、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期间的劳动适龄失业人员:指经民政部门认定正在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

5、失业一年以上人员:指单位失业职工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期限一年以上,且在一年中向公共就业就业服务机构提出过职业介绍需求,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就业三次,仍未能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

6、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人员:按规定确认的农业低收入家庭中的人员是指在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成员证明。

7、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指城镇家庭中,未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无业状态的人员;(户口两人以上家庭成员中无一人就业,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城镇家庭中的失业人员)

8、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人员:指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公安、农业、财政等五部门认定,未正规就业、创业或未以灵活就业方式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

9、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人员:指持有《山东省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卡》;

温馨提示:

1、申请人携带 户口簿、《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登记证》、2寸照片1张、身份证复印件1份、学历证明复印件1份及所有能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如家庭成员一方有养老保险(指:机关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都不能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6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014-0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解决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不仅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高校贫困生的合理认定,是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的前提。

一、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1、因缺乏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导致认定参考信息失真

在认定过程中,班级评议小组和学院认定工作组可参考的信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上填写的家庭经济基本情况和申请理由,二是学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的签章证明。然而目前,有学生存在“打悲情牌”的心理,在填写信息时刻意夸大,而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核实也管得比较松,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地方行政部门之间没有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未明确各自权利义务的情况下,部分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2、因缺少具体量化手段,导致认定标准过于抽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认定标准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目前的认定标准多以定性的方式确立,而无统一细致量化的标准。然而“家庭经济困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人眼里,“贫困”的阈值并不一定相同,从定性的角度,很难准确判定学生是否真正的“困难”;在有认定比例的(一般困难15%,特殊困难5%)的前提下,也比较难于准确区分谁“更加困难”。

3、因评议标准不统一,导致民主评议缺乏实效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民主評议方式,各班级被认定人数按比例分配,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认定,造成名额分配不均,有的班级名额不够,有的班级名额浪费。同时,受主观印象、个人感情色彩、人际关系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评议小组成员在半公开的民主评议时存在未实事求是,公正客观表达真实意见的情况。此外,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评议小组,评议的标准也因各自不同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导致民主评议无法实现其预设效果。

二、建立家庭困难学生等级认定量化系统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各班级的分布不均衡,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评定,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首先应改变将认定名额简单分配到各班的做法,建立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等级认定量化系统,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额的总体控制和把握,将所有学生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审核认定,根据困难程度从高到低选取相应数目学生加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班级认定小组只负责被认定人的材料取证。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影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多种因素,设立一套完整的认定指标体系,给相关信息赋以权值;班级评议小组成员结合《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及学生日常生活表现情况进行打分。以权值和评议分数为依据,在全局范围内从高到低筛选出相应名额的学生。

具体操作见下表(表1-表3):

根据表三, 最高分D(621点) 就是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学生,它们的困难程度排序分别是D、A、B、C。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财[2007]8 号

[ 2]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7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 大多高校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些来自主观及客观方面的因素, 都影响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 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到底存在哪些缺陷呢?首先, 认定过程的主观性让认定过程苦难重重。许多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大多进行民主投票的方式, 这种情况一般会受到同学主观性的干扰。例如被投票的同学平时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影响好, 那么有可能会得到一票, 得到资助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反之亦然;其次, 认定方法缺乏科学性, 干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正常进行。各高校通常以有没有困难证明材料、班级证明材料、班级民主推荐、辅导员主观评价、学生的本人消费状况、家庭情况证明等为标准进行困难程度的认定。困难证明材料真实性有待考察, 甚至存在或多或少的作假成分,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也给认定工作造成了诸多干扰。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及认定标准的不完善, 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难度。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差、经济压力大, 无力支付或者很难支付教育费用, 介于这种情况, 国家、社会和学校建立了一套“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 让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费用和基本生活费用有了保障。但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和认定, 没有统一而完善的认定体系和模式, 比如, 现在很多学生尽管按照困难程度去划分, 但划分的标准却完全不同, 城乡差别、专业差别等客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这些等级的划分和评定, 有的学生在当地算是贫困, 在其他地方却算不上贫困。另外, 一个学生在学费高的专业算贫困, 但在学费低的专业也算不上贫困。贫困的标准和程度无法统一, 致使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去进行衡量。因此,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显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体是学校, 一般情况下学校通过学生的家庭条件以及一些调查表去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但是在认定的过程中, 因为一些因素, 例如无法准确地核查学生的家庭隐蔽收入、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标准、受到失效的家庭调查表的干扰等因素,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存在诸多缺陷。

近年来, 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十分重视, 但是, 其认定过程却存在着诸多困难, 比如认定方法的单一和局限, 认定体系的不完善, 以及认定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主观性, 另外, 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这样才最终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难上加难。

二、如何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科学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的基本保证, 也是国家、社会和学校资助工作的基本。因此, 只有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才能确保每一位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 也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地实施。那么, 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具体的操作方法与实施途径又是什么呢?现今,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通过对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金额进行衡量。

一个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紧密联系, 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 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金额进行摸底, 这是一种掌握学生消费及家庭经济条件的基本手段。当然, 这种界定方法并非完全准确而科学, 利用这种方式, 不能完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必须结合其他更加科学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认定。

2. 学校通过《家庭情况调查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家庭情况调查表》是学校衡量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具体实施过程比较复杂, 首先, 学校通过对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金额进行衡量之后, 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学生, 让他们出具《家庭情况调查表》。这种认定学校必须在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前提下进行, 经由学生生源地的民政部门依据当地最低生活水平进行对照而认定, 经由民政部门认定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上, 必须要有民政部门的公章, 这样, 学生可以拿着证明递交给学院各级部门审核和审批, 经过公示, 才能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额和等级。这种认定方式和方法要求学校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项生活费用支出及家庭人均收入的基本前提之下才能进行。

3. 综合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水平、消费金额, 再依据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等进行认定。

对于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水平、消费金额的认定, 可以圈定一部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认定, 而对于学生所递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的认定, 在缩小认定范围的同时, 也进一步定下来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和名额, 只有这两步并不能完全代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圆满完成。因为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金额,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学生的家庭收入和家庭经济条件,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有些学生尽管每个月消费水平和消费金额低, 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家庭经济水平低下, 或许是因为本人比较节约, 另外针对学生开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 尽管比较客观和科学, 有时候也会存在作假的情况, 因此, 这也不能完全证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那么, 到底如何才能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做出科学、公平、公正、科学而合理的判断呢?学校在经过对上述两个环节的认定之后, 还应该及时地观察学生的消费水平, 也可以从侧面, 比如周围的朋友、同学, 或者直接从学生生源地所在的乡村等进行调查, 这样才能避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才能做到更加全面、科学而合理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

4. 创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的模式,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的效益。

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后, 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 高校要严格把好资金发放、名额划分的重要关口, 争取不漏掉任何一名真正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 也不资助那些经济宽裕的学生, 让认定和资助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其次,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后的管理问题, 在这一点上, 国家、社会和学校要重视受助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 并做好监督催促工作, 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学习和生活中, 杜绝肆意挥霍和浪费, 例如学校可以将这笔助学资金直接打入饭卡中, 直接用来维持受助者每天的生活开销, 或者将资金分成一定份额, 逐月发放, 这样就能避免资金用在不正当的地方, 也杜绝了资金的浪费和挥霍;再次, 巧妙地消除部分受助者的心理压力, 鼓励其增强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下去。

5.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工作, 确保认定工作顺利进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工作也是目前普遍存在与各高校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最难克服和解决的也是认定管理工作。学校一般通过加强对已备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动态管理,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档案作为实施各类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这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认定工作的不足和缺陷, 但是, 依旧存在着各种问题, 例如学生基本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班级意见的准确、客观性等, 这些都需要学校结合学生实际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衡量和判定, 期间, 也应该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研发、摸索和实践来逐渐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学生数量的连年递增, 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增加, 国家、社会和学校增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也对这些学生认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探索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严密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认定模式, 已成为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最为迫切的工作。

关键词:困生:认定,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季枫.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2]张昭.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8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五项原则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相关理论和资助政策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贫困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贫困”程度的界定应当以社会贫困程度的界定为基本依据。由于“贫困”的定义受到一国国情、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程度及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贫困”是一个具有发展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概念。从经济学角度看,贫困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合法收入无法维持其基本生存的一种状态。从社会学角度看,贫困是机会和能力的剥夺,即贫困者无法享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其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享受的权力被社会剥夺。我国教育部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的有关文件中将之解释为“在国家招收的普通本科生、专科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支付教育费用困难,或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1]。在这个前提下,许多高校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划分为若干等次。一般的划分等次是按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由低到高将家庭经济学生划分为“一般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和“特殊困难学生”。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一般困难。

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父母亲有一方因下岗(失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2.父母亲有一方因残疾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3.家庭成员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非义务教育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因突发性变故或遭遇不可抗力及自然灾害导致家庭财产重大损失的。

5.父母亲有一方亡故或父母亲离异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6.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二)困难。

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1.父母亲双方均下岗(失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2.父母亲双方均残疾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或一方长期患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3.学生家庭所在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性灾害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家庭所在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

5.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三)特殊困难。

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父母亲双亡的学生。

2.父母亲双方均丧失劳动能力或父母亲一方长期患重大疾病(如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等)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

3.家庭享受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4.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应遵循的五项原则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工作原则、工作组织、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和再认定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中“意见”和“方法”的主要规定可概括为五原则。

(一)信息公开的原则。

国家资助政策公开,让全体大学生充分了解资助政策体系;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方法和程序公开;高校工作组织和评议人员名单公开;被资助大学生名单及其资助金额公开。

(二)家庭所在地出具证明的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首先要得到学生所在地乡镇或街道的认可,认定其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并出具书面证明。

(三)群众评议的原则。

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报审。

(四)再认定原则。

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实时动态管理;二是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慎重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准确性,切实掌握学生的消费水平,认真做好新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新认定工作。

(五)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应该对全体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心理教育和励志教育。教育学生:家庭较富裕的不要申请;家庭困难的要勇于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励志成才[2]。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困难

尽管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已经就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给予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实施细则,然而进入操作层面,却面临众多困难。

(一)学生家庭收入信息及其可支付信息难以核实。

面对《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提供的家庭收入信息和影响支付学生费用费用的信息,某些数据是不可靠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提供的信息难以核实;某些学生未能准确上报自己家庭经济情况。

(二)学生家庭所在地提供的“贫困证明”的困难程度难以确认。

既然难以从《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断定学生是否难以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是否可以依靠“贫困证明”断定呢?答案显然不是一定的。事实上,工作不可能如此简单———仅凭一纸证明,不可能把全部工作交给学生家乡。即使“贫困证明”全部可信,也要分出轻重缓急,这是比较困难的。

(三)学生消费情况难以掌握。

既然《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仅供参考,就必须补以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表,对《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加以验证。消费情况信息,对于新生是没有的,对于老生也是难以掌握的。某些高校可以统计校园卡食堂就餐消费情况,但这不够,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耐用品消费、日常衣着消费和日常娱乐消费等。

(四)学生家庭的资产难以确切了解。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学生家庭的资产情况,如住房情况,是否有机动车,以及是否有空调等,是主要佐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可设计栏目,但所填写的内容也是难以核实的[2]。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管理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做好国家助学金工作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

在新生入学之际将家庭经济困难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同时,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始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因为刚入学时学生反映的家庭经济状况比后期得到的相关信息要真实得多。国家助学金工作人员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基础性工作,这样才能把国家助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照顾地区差异,灵活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并不平衡,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不能使用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可以将所有的学生统一评比,优先考虑偏远及贫困地区的学生,相同条件下,偏远及贫困地区的学生尽量提高一个等级。

(三)资料审核与个人访谈相结合,努力确保公平公正。

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证方法与程序,逐步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多样化。资料审查只是对学生提交资料的筛选,因为假证明太多,材料只能作为一方面进行考察,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因为很多信息并不能靠一张调查表获得。此外,对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的评议小组成员还要进行必要的相关培训,使得他们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时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处理,比如综合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单单是看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从各个方面入手,处理相关信息。

(四)认真调查学生家庭情况,确保信息详细真实。

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时要大量收集申报家庭及困难学生的一些相关信息,在学生出示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真实性上做好审查工作,必要的时候还可采取家访的方式。从政策层面出发,尽量取得地方主管部门的配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审核,地方主管部门比高校更有发言权,因此,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才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凭证。所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证明的审核应该从源头抓起。其实,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让地方民政部门出具证明的成本提高。更有效的手段是需要国家采取相关严格的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在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时要认真把关,不能凭关系随便办理,对于那些滥用职权的经办人一经发现要严惩不贷。

(五)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人信息还要及时进行更新,有些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需要资助,但是在以后的一年或者是几年后其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不再需要相关的经济资助,那么这样的资助机会就可以留给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相反,有些学生在刚进入学校时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但是在就读期间其家庭经济状况有一般转变为困难,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考虑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要做到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更好地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与此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应该实行动态管理,简言之就是取消“一定终身制的做法”。这样不仅可以给家庭遇到突发事故的学生享受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待遇的机会,而且可以把那种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的学生移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更可以及时把那些“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剔除。具体做法是,每年或每学期可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和同学的民主评议的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是否保留和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进行适度调整,主要可分为提高档次、降低档次和撤销档次三种情况。

(六)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由于各种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每年总会有“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混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队伍。因此,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后期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认定工作,真正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公平、公正、公开”。具体做法是建立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在国家助学金发放以后,教师要通过回访、座谈、学生监督检举等多种形式对助学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用助学金进行奢侈消费的必须严格处罚,不仅要追回已经领取的助学金,还要对其进行违规处罚。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和学生作弊行为有相似之处,可以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更多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期管理工作不能只靠教师在办公室完成,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班级学生的参与及配合,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获得第一手资料[3]。

(七)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从思想上杜绝不诚信的行为发生。

诚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公众讨论的一个焦点,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举足轻重。然而,要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提高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智教育体系,努力宣传教育德育的重要性,力争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另外,在开展诚信教育的同时,不仅要注意教育方法的多样化,还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及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组织学生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诚信带来的快乐。

(八)高校老师要注重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逐渐演变成一个热点问题,而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件越来越多,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证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困难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虽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解决了物质上的问题,但同时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问题,甚至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自卑,这些都是潜在的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高校老师要经常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学生”这个称谓,把重心放在学习生活方面,用健康的心态接受美好的大学生活[4]。

五、结语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可以组建一支专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队伍,这支队伍可以由老师组成,也可以由学生组成。老师组成的队伍可以以一种长者的身份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勉励与关怀,而由学生组成的队伍,则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同龄人的生活圈中增进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地合理使用资助金,杜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铺张浪费、随意花销资助金。高校中某些学生在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养成依赖助学金的坏习惯;某些学生不能很好地使用助学金,用原本来完成学业的资金办一些完全不必要的事情。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落实,这项工作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希望本文能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华平,郭梅.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55-157.

[2]胡全仑,宋亚飞.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规定与实践[J].教书育人,2011(5):30-31.

[3]王小健.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71-72.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9

一、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机制程序不完善。

目前对经济困难生的认定机制及程序不够完善。首先,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学生必须提供生源地开具的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这是对经济困难生认定的必要条件。但实际情况是,有些非困生利用家庭关系,可能很容易就搞到一纸证明,而有些真困生开具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反而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要经过班级民主评议,由于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家境并不确实了解,单凭学生消费状况,使得班级民主评议往往流于形式。

再次,认定标准难统一,实践中难操作。学生家境困难具体情形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父母双亡或只有单亲,经济来源少,或是经济上没有依靠,生活困难;二是家住偏远落后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多子女家庭,父母或在家务农或出去打工,子女学费负担沉重;四是城市中因企业效益差,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五是家庭成员残疾或长期重病,缺乏劳动能力,医药费负担较大;六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变故[1]。这些家庭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同时很难负担起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但他们家境困难程度相互之间缺乏比较度,而且证明材料真伪难辨,家庭收入难以核实,以致经济困难生资格的认定成了高校助学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二)学生心态较复杂。

受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学生心态越来越复杂,不贫困的学生可能更希望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而真贫困的学生却可能会拒绝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

1. 真困生拒报。

有些真困生可能出于自尊,可能习惯于家境的艰难,拒绝资助,也有的可能认为接受资助,有如接受施舍,因而拒绝如实反映情况,我们盐城师范学院有一女生,年年学业综测排在班级前几名,但家境较困难,据熟悉她的同学反映其家中有姐弟五人。她春秋经常穿一件已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现在只有一些老人还在穿),冬春始终就一件棉袄。但她从不接受资助,总是说把资助让给更需要的同学。

2. 非困生谎报。

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就可能获取国家励志奖学金,励志奖每人是5000元,还可以获取各项无偿资助,其中国家助学金是人均2000元。所有这些只需提供生源地出具的一纸证明,学生几乎不需付出多少成本。在利益面前,有些非困生心理很不平衡,于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变成贫困生,挤占助学资源。现实生活中,非困生瞒报、谎报其影响要比真困生拒报来得更严重,因此,建立经济困难生资格的有效认定机制重点就是防止非困生的瞒报与谎报。

二、建立经济困难生有效认定机制

(一)规范生源地认证程序,提高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首先,要在地方政府设立专门的认定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建立当地经济困难户的电子数据库,与高校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其次,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认定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证明材料的可信度,从源头上确保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高校引入市场机制,优化助学体系。

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过程中之所以存在瞒报、谎报、不报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非困生而言是可以获取无偿资助,对经济困难生而言可能会有伤及自尊的感受。为此,高校助学工作在注重教育公平同时,可引入市场机制,优化整合资源,提高助学资金的利用效率。建立以有偿资助为主体、他助与自助相结合、重在自助的助学工作体系,不断减少无偿资助,提高学生获取资助成本,如可将补助与勤工助学、义工相联系。为贫困生争取多设立一些助学、助研、助管的岗位,将补助打到勤工助学报酬中或是作为一定量义工的回报。采取劳动所得形式进行资助,对贫困生而言,既减轻了经济压力、锻炼了实践技能,同时也并没有伤及其自尊心,学生往往会觉得心安理得,一些困难生对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而一些非困生由于面对的不再是免费的午餐,需付出一定的成本,依据成本收益理论,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谎报的几率。引入市场机制,有助于经济困难生资格的有效认定。

另外,校学生处应定期对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进行核实,完善对在档学生的外部约束机制。对同学反映较大的一部分困难生进行排查,并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等机会,到一些学生家庭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实地走访,如学生反映属实,要严加惩处,如确系贫困,则要表示关心和慰问。

(三)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高校应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并与全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相配合,完善约束机制。将贫困生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学业成绩、在校品行等情况记入经济困难生个人档案,并将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与全国个人信用体系联网,如发现学生瞒报、谎报,作为个人征信污点,记入征信系统,从而将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学生就业、一生的发展相联系。学生就会进行成本利益核算,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非困生瞒报、谎报的风气。同时,在学生中进行形式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诚信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国家资助工作的宗旨目的,激励他们要以诚为本,诚实做人,树立诚信观念,助人观念,而不要因利忘本。社会征信体系与诚信道德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困难生资格有效认定的内部约束机制的形成。

经济困难生资格的认定是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以有偿资助为主体的助学体系,同时完善经济困难生信息档案的追踪调查制度以及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一定程度上应该能避免非困生瞒报、谎报现象,从而使有限的助学资源助其所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摘要:高校经济困难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进行资助使其顺利完成学习、融入社会,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进行有效资助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本文作者尝试着对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与探索,希望能对更好地开展经济困难生的工作带来一丝裨益。

关键词: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有偿资助

参考文献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10

一、反思现有贫困学生资助认定途径的不足

目前, 学校一般采用“个人提交申请材料→学校认定→上级审批”这样的方式来认定。这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途径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 家庭贫困学生认定的方式过于单一、被动, 容易导致疏漏不全

现在普通高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方式, 几乎都是采取贫困学生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部门证明材料, 然后由学校相关部门安排人员进行材料审核或核实, 最后确定贫困对象。这样的方式过于单一, 属于典型的被动方式。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里,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从小父母离异或遭遇不幸而长期家庭生活贫困, 封闭心理明显, 自尊心特别强, 他们不习惯于跟别人交流贫困的问题, 更不愿意让同学知道自己和家庭生活窘迫, 这样往往就可能导致一部分真正生活很贫困的学生因没有主动递交申请材料而被疏漏。

(二) 家庭贫困学生认定的标准比较模糊、抽象, 精准扶贫难以到位

尽管普通高中通过多年的实践,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已有成形的套路, 但是资助决策的具体实施因各校不同而有着差异。主要原因是目前学校在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中, 普遍存在认定标准的描述比较模糊、没有合理区分不同因素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的影响程度等问题, 导致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结果不够准确, 甚至让一些“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机可乘。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下对贫困的界定有着很大的差异, 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差异和干扰。

二、贫困学生认定途径的拓展与创新

(一) 规范严、秩序全的制度认定

制度是规范执行的重要保障, 是法治和公平的体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贫困资助的有效推进, 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制度。首先, 学校根据国家资助政策, 制定细致的资助工作流程, 从学生申请到贫困认定, 从审批公示到资金发放, 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流程和明确的指导。其次, 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构, 机构组成成员要合理, 应当包括学校领导、资助工作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团委和学生代表等不同层面的人员。再次, 建立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库, 以及每学年定期或不定期的动态管理制度。最后, 建立完善学生监督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报、审批、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公平和公正。

(二) 多渠道、主动式的调查认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 学校在认定过程中应坚持充分信任和审慎核查相结合。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大部分情况不应作为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唯一依据, 还应结合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消费情况以及班级评议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认定。学校可以通过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谈话、观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生活消费结构和状况、同学或舍友交流反馈等各种渠道, 主动对申请贫困资助的学生进行生活用品、消费习惯、开支金额等情况进行了解。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应深入学生当中, 深入宿舍, 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况和消费情况, 以事实为基准把握学生经济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这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认定的有力补充。

(三) 进家庭、来学校的走访认定

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 主要是由学生提供所在乡镇、街道办开具的“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或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 这些材料的可靠性是有一定隐患的。一方面, 加盖公章的单位不一定完全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 况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只需证明, 不需出资, 所以开出的证明不乏有弄虚作假的成分, 使得不该受助者也享受了资助的“免费午餐”。[2]另一方面, 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乡镇、街道办出具的证明文件容易受当地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影响, 边远乡村和城市街道办所认为的贫困家庭有着很大区别, 这很容易造成资助工作上的误差。因而通过“走出去”到家庭进行实地调查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走出去”环节中, 可以通过学生家庭居住条件、生活用品等实地内容和与家庭成员访谈中来印验是否为贫困学生。同样地, 还可以在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活动时以“请进来”的方式, 与申请贫困家庭补助的学生家长进行一对一的访谈, 以获取更多的认定信息,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 非常规、隐蔽性的辅助认定

贫困学生家庭致贫的原因众多, 有许多是因为家庭离异、亲人去世或重病等各种意外事情, 因而心理比较敏感自卑。自卑心理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担心被别人瞧不起而不愿参与学校的认定, 故意隐瞒家庭经济困难[3], 这样导致少数生活困难的学生无法获取本该得到的资助, 也就无法安心投入正常的学习。因此, 在正常制度认定和主动认定的基础上, 还要通过非常规的隐性的辅助认定来完成, 尽量维护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和人格尊严。[4]如我校每年都通过一卡通系统管理平台进行筛选, 发现每年总有少量学生每天吃饭只打素菜, 每个月伙食费甚至不到100 元的情况, 综合了解后发现, 几乎都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会及时根据这些结果进行贫困确定, 尽快给予学生资助。也可以通过学校心理教师从保护贫困学生隐私的角度出发, 科学而巧妙地设置一些关于平时生活、消费习惯之类的问卷调查, 让贫困调查内容融入其中, 这样的材料反馈对于贫困认定有很好的佐证和帮助。

随着我国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入和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会不断增大, 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一个前期调查、科学认定和后期监督管理的整体安排。[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途径的科学性、完善性、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教育平等, 关系到能否保持校园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进步。只有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规范的程序, 不断完善和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途径, 建立起科学合理、标准明确、程序严密、监督有效的认定机制, 才能确保贫困工作的顺利开展, 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党和政府提出的“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R].2007-06-26.

[2]党振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S2) .

[3]高文坚, 李荣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的“模糊化”问题及对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

[4]岑道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难点及对策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11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94-0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关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但在实际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证明的可信度日趋下降,个别学生诚信意识缺乏

贫困证明本是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辅导员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途径。现实中贫困证明泛滥,可信度日趋下降。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部分地方政府缺乏监督与约束,轻率出具贫困证明,导致假证明层出不穷。二是高校对贫困证明真实程度的核查存在着时间紧,人数多,取证难等困难。三是部分学生和家长产生了投机的不良心态,错误地认为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甚至出现了“竞贫”现象。

(二)缺乏合理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

很多时候高校在进行认定时只凭某一单方面的标准或办法,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或学生生源地贫困证明,综合考虑学生在校情况的认定模式,这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缺乏科学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的建立或及时更新很难落实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的建立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有效资助的前提,其真实性、时效性直接决定了贫困认定的准确性。很多高校至今并未建立涵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还停留在学生填写,人工录入的时代,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于已建立数据库的高校,也存在着很难落实及时更新的问题。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规范地方政府认定程序,把好高校认定入口

地方政府要深入实际详细了解其家庭收入、财产、人口、日常开支等详细数据,将工作落到实处,再开具贫困证明,从而能真实、有效地体现出学生的家庭情况,为学校评定工作的公正性奠定良好基础。高校针对时间紧,甄别难度大等问题,可在10月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期间设置观察期和调整期,对9月份认定的进行再次观察、评议和考核,可取消也可增加以便做到公平公正。再者,需建立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制订学生诚信记录和信用评级制度,将学生与信用有关的日常行为、个人品德、学习考试情况、还贷情况、奖惩情况等真实信息输入数据库,并做出相应的信用评估,以此作为学校资助工作和各种优秀评定、学费减免、就业推荐等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量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使认定过程规范化、客观化

构建量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是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实现可操作性、客观性、规范化,以确保资助的公平公正。具体指标可从学生拥有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和特殊性指标等方面着手设计。如经济资源指标主要包括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均月支出、家庭年收入与支出之比、家庭资产、家庭负债等等;人力资源指标要包括家庭人员职业、劳动力情况、健康情况与教育支出情况;特殊性指标主要包括有无特殊性重大事件,如事故、灾害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从而科学、合理地量化贫困生线,以准确地认定贫困生。

(三)建立家庭困难学生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其一,为使整个资助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学校要建立涵盖所有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加快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做到既不遗漏,又不会把多种资助过多地集中在某些学生身上。其二,学校要建立年度考核评价体制,每学年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座谈、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对于家庭经济情况得到改善的学生,引导其主动退出数据库,防止出现“一定终身”的情况。对于提供虚假信息或有铺张浪费现象者,立即从数据库中删除,取消资格并收回资助资金。对于情节严重者,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以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严肃性。对于家庭突遭变故,不幸陷入贫困的学生,及时将其认定纳入数据库。

总而言之,高校要按照国家要求,切实解决贫困认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大程度地保证认定过程的公平公正,让更多的需要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应有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黄跃舟等.关于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2]李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9,10.

作者简介:

困难生认定论文 篇12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问题

1.1 认定体系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

在实际操作的环节, 每个高校都各自的认定体系, 但是缺乏科学考量的认定体系, 很大程度上是无法保证认定的准确性的。在认定过程中也无法做到核实信息的真实, 只能以学生日常的消费情况做参考。这种以消费为参考的作为是非常不准确的, 消费行为不止受经济因素干扰, 还受个人心理、性格以及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干扰。使认定工作难以保证公平公正。

1.2 认定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人为干扰因素多

班主任、辅导员的思想认识、敬业精神、业务能力等是影响认定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 民主评议环节多以投票产生最终结果, 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参与评议的学生影响比较大。很多学生参评者看得更多的是评议对象外在因素, 其外在表现可能与其真实情况差异较大, 依此进行认定对此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失公平。

1.3 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信息真假难辨

多数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 依据是学生提供给学校的盖有地方政府或民政局公章的证明。然而, 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很大“水分”, 各类数据统计口径差别突出, 有些证明根本无法反映学生家庭基本经济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利用社会资源, 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假证明, 诸如此类的原因为“假贫困生”的出现提供了温床。

2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关键环节

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以及经济的瞬息万变,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也是没有统一定论的。在高等院校中对于补助政策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以及经济困难学生等级的划分问题, 现今我国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尚以学生提交的申请书以及入学家庭调查表作为依据, 最关键的材料也仅仅是学生户口所在地提供的贫困证明。认定工作的随意性极强, 没有统一、有效、公平的认定体系。最有权威性的学生贫困证明在社会中更容易造假, 使抱着掉馅饼心态的学生有机可乘, 与之相反, 真正困难的学生如果在社会上由于某些原因拿不到贫困证明也就不能有国家或地方政府、企业的资助。其他认定材料的真实性也就更容易造假, 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家庭档案的建立, 根据实际的持续跟踪调查、监管来达到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完善和真实。认定工作中的疏忽不仅仅是学校补助资金分配失衡的问题, 还会给经济困难学生造成心里上的伤害, 产生对社会的阴暗性的心理, 进而排斥政策、怀疑学校的信誉度和权威性。

3 提高贫困生认定准确性对策

3.1 构建监督机制

学生都能全面了解贫困生认定和资助的程序、方法和标准, 积极地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之中, 在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公正地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 防止学生间请客拉选票,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资助。班主任、辅导员要对已经收集的学生家庭信息有重点的抽查核实, 通过暗访核实有关学生的信息, 落实学生已获取的资助金的实际流向, 对于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贫困生资格的, 应及时取消资格, 并给予相应处罚。贫困生资格和等级确定后, 学院应将贫困生评议的最后结果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公示, 接受学生的查询和举报。

3.2 建立贫困生档案

建立包括贫困生生源地、具体家庭困难情况、父母职业、月收入、贫困证明、历次受助情况、学习成绩等相关信息在内的动态贫困生数据库, 及时跟踪了解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及家庭经济变化情况。贫困生档案的材料必须是客观真实的, 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贫困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状况等, 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实施和调整资助措施提供翔实的材料。而且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动态对贫困生名额进行调整。

3.3 完善沟通制度

在与贫困生的交流过程中应注意理解尊重以及关爱鼓励等手段的实施。贫困学生在学校中应注重贫困学生权利维护、机会均等、人格尊重、团结互助等目前, 很多资助项目是面向“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如励志奖学金和要求成绩优良的企业助学金等, 这是好事, 但这种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那些成绩较差、自卑内向、另类叛逆的贫困生, 实际上他们更需要我们关爱和帮助。资助的目的是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有学校规定, 对学年考试有不及格的同学停止资助, 缺少相应的资助, 他们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想法挣钱以获得学费、生活费, 如此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恶性循环, 成绩愈加不理想。我们认为对成绩较差的同学资助不应中断, 但在资助的同时应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我们采取的是根据学生每学期成绩, 在开学初期对成绩低的学生进行谈话, 共同分析成绩低迷的原因, 寻找解决对策。对少数主观自弃学生给予警告。学生群体中还有一些内向的贫困同学, 由于内向不懂得或不敢为自己争取权利, 在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中。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沉默就漠视他们, 而应该在重点进行帮助, 走进他们的生活, 用朋友般的关怀给他们帮助和爱护, 打开他们的心扉, 通过积极的肯定建立自信, 走出自卑的世界。

3.4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从贫困生的认定入手, 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提高学生对于贫困认定名额的正确意识, 防止个别学生在诱惑中丧失作为一个人所必须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道德。要培养学生的礼让意识和关爱意识, 国家对贫困学子的补助是出于人文关怀, 不能在认定工作中使爱心演化成恶劣的竞争。同时也要注意对贫困生的思想引导, 贫困不是人生的污点, 在面对资助时不能因自卑而沉默。应该更加奋发, 回报社会和祖国, 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上进改变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葛超.论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 .[1]葛超.论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 .

上一篇:教育浪费下一篇:科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