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精选10篇)
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篇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就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前, 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 并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导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若能对新授内容进行巧妙导入, 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要求
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它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为当课内容做好铺垫;它既能直接影响教师授课的效果, 又能影响到学生整堂课的接受效果。那什么样的导入才能让学生心动, 让课堂精彩起来呢?
首先, 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导入的设计和选择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充满趣味性, 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拴住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使其怀着强烈的期待去学习新的内容。
其次, 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切忌牵强附会, 为了“导入”而“导入”。
最后, 导入要有生活性和启发性。现在的学生非常关注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信息,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设计一些更新颖、更贴近生活的导入内容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更能令他们因“心动”而去“行动”。课堂教学中, 他们的参与热情越高, 教学效果就会越好。
二、课堂教学导入的一般方法
英语课堂的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方法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英语课堂教学所设定的目标和要求, 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在熟悉学生求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 在总体把握课文类型、特色及教学重难点之后, 恰当地选择和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下面就结合笔者自己的新课程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实践, 来具体谈谈几种常见的能引发兴趣导入激情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 生活常识导入法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教学内容和人们日常的生活紧密相关, 教师在讲授这类课文时, 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生活常识导入新课,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比如, 在开始讲授Book 3 Unit 2“Healthy Eating”前, 先提问:“Every body has to eat, but do you eat a healthy diet?What kind of diet do you think is a healthy diet?What will happen if you do not eat a balanced diet?”引起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思考。而在教Book 5 Unit5“First Aid”时, 先提供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急救措施, 如踢足球时脚扭伤、擦玻璃时不小心割破手指等, 然后提问:“What kind of first aid should you give in these situations?”引起学生学习有关First Aid的兴致。
(二) 音乐、歌曲导入法
好的音乐、歌曲的优美旋律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又能使人精神振奋。学生特别喜欢用音乐导入的新课。如在上Book2 Unit 5“Music”时的导入就可以先播放不同种类和风格音乐的剪辑让学生欣赏和猜测, 等音乐播放完毕, 学生也就认识了一大串与音乐相关的单词, 如Rock&Roll, Rap, Country music, Jazz, Classic music, Folk music等。同时, 也可以选择播放一首The Monkees乐队的代表作, 激发学生了解这个乐队的欲望。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音乐, 音乐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在乐曲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相关知识, 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情境导入法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动画、录像、投影、幻灯等各种媒体形式, 结合文字和声音创设情境, 给学生以视、听觉的刺激, 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特定环境中, 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训练, 这样的导入怎能不令学生心动?比如, 介绍Book3 Unit 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文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前,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幻灯 (最好是录像) 展示出几个不同国家的庆祝不同节日的场面,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阅读,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四) 悬念式导入法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精彩的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如在上Book 3 Unit 3“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时,
就可以采用悬念式导入, 精心设计问题, 制造悬念, 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发学生思维和探究的欲望, 导入新课。教师以“Henry
is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lost in London now.He had no money and does not know what he should do.”作为简单介绍, 然后开始用提问方式制造悬念“But someone is calling him.Who may it be?”“Why do they choose Henry?”“What do they want Henry to do?”“What is in the letter?”一步步让学生揭开故事的真相。
(五) 新闻故事导入法
采用意义深远的故事或新闻来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在正式讲授新课之前, 通过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故事摘要, 或者放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的新闻片段, 来导入新课。这样, 可以在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地听故事或看新闻中引入正题, 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 又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为主题教育奠定基础。如在学习新课程高中英语Book 1 Unit 4“Earthquakes”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汶川地震的相关新闻报导来导入新课。
(六) 图片提示导入法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配有插图,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 巧妙灵活地将课本上的图片、肖像画、地图、简笔画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 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内容, 并启发学生思考。
总之,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新课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灵活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物理课程的有效性导入方法探索 篇2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导入;学生情况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课程进行的开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起着从生活到课堂、从旧知识到新知识过渡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有效的课程导入可以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准备地听课,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而物理课按照结构又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原子物理学这几个板块,按照板块和章节特点,再结合学生情况,本文就目前物理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有效引入方式进行探讨。
一、悬念导入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所以悬念、疑问常常是探索的出发点。悬念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测,乃至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参照物”这一节时,教师首先讲述在二战期间,一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子弹的故事,立即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吊起学生的胃口,使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故事下一步的进展,这样老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出本课堂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在悬念中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创设出探求知识的最佳情境。
二、日常生活导入
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许多生活常识中包含着物理知识。如果能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导入新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压强”时,教师提问:“我们上学所背的书包,背系宽窄不同时,背同样重的书籍,感觉有什么不一样?”还有在教学“汽化和液化”时,在知识点过渡导入上,我们可以同时在手背上滴两滴水,一滴不动,另一滴用指头涂开,或者用嘴吹,看哪滴干得快,从而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这样的问题就会立刻把学生引入到他们的生活实践中,这样就可以通过身边的真切实例,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物理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帮助,认识到物理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就为进一步讲解压强埋下了伏笔,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三、实验导入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曾经说过:“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希望知道结果的欲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探索知识和寻找规律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把一小吸盘按在黑板上,它不仅不掉落,甚至还能承受额外的重量,这样就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定会引起他们的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老师在解答学生的各种猜想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引入了压强的讲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具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可以把抽象的理论通过通俗易懂的实验方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惊奇、疑问,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为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打下基础。
四、复习导入
这种导入方式也是常用的方式,是指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入新课程,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还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复习“功”的计算之后,通过实例引进“做功”的时间因素,提出“做功”的快慢问题,从而转入新课。
五、课件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把一些物理现象具体逼真地显现出来。如在“光现象”的本影和半本影教学中,可利用CAI模拟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转动情况,借助学生熟知的日食(全食和偏食),分析本影和半影的形成,进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使整个教学形象具体。当然,还可以利用CAI模拟一些现实存在的物理模型、电场、磁场等,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其实,多媒体导入还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的课堂变得绚丽多彩,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
总之,某一种单一的导入方式不是万能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同时在新课的导入过程中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下完成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吴兰红.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专辑,2001,27(07).
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篇3
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 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 心理学称此现象为“心向”, 这种“心向”既强烈又短暂。因而, 有经验的护理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设计, 他们往往能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 激活学生的心灵, 开发学生的智力, 触发学生的情思。这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 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
复习引入、承上启下课堂导入开始应以简洁的语言回顾总结已有的知识, 梳理知识脉络, 然后通过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课题。护理学是一门针对性很强的学科, 从宏观讲, 针对健康程度不同的人群, 例如对现存健康问题人群、潜在健康问题人群和健康人群应该采用不同的护理理论和方式;从微观讲, 针对某种临床症状, 如压疮, 根据不同成因, 不同临床分期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所以在护理学课程导入时, 应首先复习回顾前面课程学习内容, 分析护理问题的成因、适用人群、临床表现等, 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入护理程序课程内容。
经验引入, 轻松接受护理的对象是人, 所以护理学课程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验性引入法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 老师通过讲解、谈话或提问, 引导学生, 轻松自然地导入新课, 鼓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实物引入, 一目了然实物用具在课堂导入中能够直观引导学生思维, 尽快进入课堂内容。多种多样的护理学用具能够剌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设疑引入, 诱发思考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的特点、重点、难点, 设计若干有趣的问题作为引言,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如在讲长期卧床患者的头部护理时, 提问同学们多长时间洗一次头, 怎么洗?那么如何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既安全又舒适的头部护理呢?引导同学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后, 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法, 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启迪智慧, 展开想象力, 能够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悬念引入、引起注重在课堂导入时, 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奇问题, 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引起学生思维的高度集中, 提高课堂质量。如在讲患者的特殊饮食护理时, 对于昏迷并不能经口腔进食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该怎么办呢?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并讨论, 提出多种解决措施, 进而导入新的课程内容。这样学生带着悬念进入学习状态, 能在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知识。
直接引入,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法是老师课堂导入最常用的方法, 是指上课前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以及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如讲护士的素质时很明确地告诉学生对于护士有哪些素质的要求, 重要的职业素质包括什么等等。这种方法直观、明确地将全部课堂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 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学习。
病例引入, 加深印象护理学内容更多的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在授课前先向学生讲述一个临床病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并通过故事情节提出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问题, 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如讲药物过敏试验法时, 可以先借鉴一些临床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甚至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来引入, 通过错误的临床护理教训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印象深刻,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认真地学习。
二、基础教学
护理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面向市场、面向职业、面向就业的方向”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护理专业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的全面护理师。笔者认为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 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及社区卫生保健工作, 满足现代化医院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护理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是一个与传统的学习方法完全相反的学习顺序, 即用“这里有一个问题, 学习它”来取代传统的方式:“学习这些, 你将能解决问题。”而在护理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导入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及自学的能力, 比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此教学方法用于“静脉注射法”内容的教学。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是: (1) 在授课前一周, 教师设计病案, 确立问题, 将要学习课程的题目及病案中提出的问题告诉学生; (2) 学生预习病案中提出的问题, 利用课外时去查阅有关的资料; (3) 学生实验设计:根据现有的条件及所获得的资料写出实验目的、评估内容、用物、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设计一套实验方案; (4) 教师点评设计:主要是检查、评价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用物准备等有什么漏洞, 方案是否合理; (5) 学展示:让每组同学展示自己实验设计方案, 实施拟订的计划, 实施时, 同学创设了不同的情景, 运用具体的材料, 选择讲解、扮演等不同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 教师随时给予提醒、暗示、建议和鼓励; (6) 学生评价:评价时, 我们采取了自评 (小组内首先进行自我评价) 、他评 (由其他各组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急于下结论, 而是依靠学生相互之间的辩论来否定错的实验方法, 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对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内容, 教师再进行引导分析; (7) 教师示范:概括以上实验现象, 再结合理论知识, 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完整的操作过程; (8) 学生练习。
小组讨论法是达到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上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一章中我们采取了小组讨论法。具体的实施程序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压力源、医院中常见的压力源及如何为患者减少压力源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因此我们选择这个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摘要: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的特点, 为护理学基础课程定位并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护理学基础属于护理专业学生临床阶段的课程, 是所有护理专业临床阶段课程的基础,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
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篇4
一、时政导入法
时政导入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用新近发生的受关注程度较高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创设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新课程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和时代性,再加上中学生对社会热点特别关注,所以,时政导入法应该是我们中学政治教师首选的导入方法。
例如,在教学“财政的巨大作用”时,就可结合金融危机这一时政热点来导入: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始,增速明显放缓。为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增加了四万亿的财政投资,主要投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
那么,财政对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故事导入法
中学生好奇心强,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用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使所学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故事导入法一直是大家比较推崇的导入方法。
例如,在教学“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时,就可用《罗丹砍“手”》的故事导入: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制作了一座造型别致的巴尔扎克雕像,他披着睡衣,双手合在胸前,昂着硕大的脑袋,双目注视着前方。一个学生看了雕像之后,对罗丹说:“老师,这手像极了,我从没见过如此完美的手。”听了这话,罗丹皱起了眉头,沉思了一会,突然举起斧头砍去了雕像的双手。此举使学生们震惊、伤心和惋惜。罗丹神情严峻地说:“这双手太突出了,既然这双手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那就不再属于这个整体了。”而历史已经证明,正是罗丹砍去了在他看来是“败笔”的雕像的双手,从而使这座巴尔扎克雕像成为了不朽的杰作。
罗丹为什么要砍去雕像的双手?砍掉“手”以后的效果怎样?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的课题上来。
三、图片、漫画导入法
图片形象直观生动,漫画夸张幽默诙谐。在教学中,利用图片漫画的这些特点,把图片漫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创设导入的图片漫画情境,不仅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还能增强课的生动性、趣味性,营造一种轻松、欢乐、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市场交易的原则”时,就可用图片《背后铲球》来导入:多媒体显示图片《背后铲球》,然后设问:在一般情况下,对这种行为会做出何种处罚?为什么要处罚这种行为?不处罚会怎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不只是足球比赛,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市场交易活动也不例外。但市场交易活动的规则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制定的,这个原则就是市场交易的原则。市场交易的原则有哪些?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四、音乐导入法
当代中学生非常喜欢音乐。在上课前,根据教材内容,播放一首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乐曲,能创造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
例如:在教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可用歌曲《爱我中华》导入:
师:这首歌集中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怎样的民族关系?生: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师: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民族政策?从而导入新课。
五、名言警句导入法
名言警句(包括俗语和谚语等)是人类思想、语言艺术的结晶,形象生动且富有哲理,能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用其做引言,能渲染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有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教学“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可这样导入:
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只有在大海里才会永不干涸。”
也有人说:“社会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个人就是这个有机体的细胞。生命有机体如果没有细胞势必枯死;反之,细胞如果脱离整个生命有机体,它也无法存活。”
以上两句名言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来说是怎样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六、诗词导入法
诗词隽永含蓄,有深刻的哲理。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运用诗词歌赋导入新课,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时,可用白居易的诗《草》导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这首诗体现了什么哲理?生: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师:诗中“一岁一”反映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何特点?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师: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何特征?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七、录像、视频导入法
录像、视频导入就是根据教材内容,以精彩的视频片段与巧妙的设问来拉开课堂序幕的一种方法。录像视频集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实践证明,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更易为学生掌握。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就可通过视频来导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在校园中做的有关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采访视频。在这基础上,教师设问:短片中学生的消费观是否正确?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导入新课。
八、知识情境导入法
知识情境导入,就是利用已学知识和未学知识的联系,创设知识情境来导入新课的方法。用知识情境导入,有利于把用章节分割开的知识再次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知识。这种方法,由于操作简单,因此,在教学中被各学科广泛采用。
例如,在教学“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时,可这样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唯物论的知识,探讨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那么,物质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呢?这就是我们在辩证法里将要学习的内容。辩证法的内容主要分布在高二哲学二、三、四课,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二课。从而导入新课。
以上是几种在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此外,小品、游戏、短剧导入法,笑话导入法,朗读导入法等也不失为好的导入方法。导课有法无定法,只要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导入方法都是应该提倡的。
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篇5
一、复习导入法
这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得最多、最常见、最普遍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这种方法特别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我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设计的导入语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有没有达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没有达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样的导入语不仅复习了上一节内容,而且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此顺利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二、诗词导入法
诗词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探索的兴趣。如在讲授“唐朝衰落”这一内容时,可先出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该诗学生在语文课中已学过,可先请学生解释诗中含义,找出讽喻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当学生提及杨贵妃和唐玄宗时,可马上引导他们回顾唐玄宗前期的清明政治:“唐玄宗不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待学生答出“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勤政、任用贤臣”后,可问:“这首诗又是写的唐玄宗的什么呢?”引导学生答出“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然后总结:这是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由此自然引出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并得出国家的安危、社会的治乱关键在最高统治者的勤政与否、用人得失的结论。在历史课上联系语文知识,而且与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密切相连,使学生既感新鲜又乐于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故事导入法
绝大多数学生都爱听故事,故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上课铃响后,学生匆忙地从课间的吵闹玩耍中回到教室,无法迅速地集中注意力。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如果说“我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充满期待地听教师讲故事。如:在讲《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一课时,我用商鞅变法时“南门徙木”的故事导入: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商鞅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移置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金。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即赏50金,以示不欺。故事讲完后,我让学生说出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意图、作用。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在五花八门的回答后学生们达成共识:商鞅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为其变法奠定了群众基础。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同时也为本节内容的顺利讲述打下了基础。
四、歌曲导入法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艺术手段,采用让学生在课堂中欣赏歌曲或者让学生唱歌曲的方式来进行新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三字经》歌曲版来作为这节课的导入,《三字经》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接受,再加上以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歌曲之后,我们可以提问:“《三字经》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但是《三字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字经》的来历?”学生回答(当然答案不要求唯一)。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说明:《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国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当时除了儒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学说?他们的关系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去探寻答案。
五、节日导入法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特殊日子,用这些特殊的日子作为导入语,在教学前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用3月12日植树节导入孙中山关注民生的学习;用8月1日导入“南昌起义”的学习;用12月9日导入“一二九”的学习;用7月1日导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学习;用10月1日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学习。也可以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导入“鸦片战争”的学习。当然,世界历史上也有一些特殊的日子,如:用7月4日美国独立日来导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用7月14日导入“法国大革命”的学习。
六、悬念导入法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提问的内容和对象。如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考虑让其回答较难的问题;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考虑让他们回答较为简单却又必须掌握的问题;对于少数上课不够专心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提问,以示提醒。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课导入语。
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何时开始,何时胜利?
生思考并作答。
师:据统计,1949年中国在工业技术和经济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总差距,约为150-200年。在这种条件下,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中国,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吗?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吗?
生思考并作答,师归纳。
师:中国近代史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虽然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再搞社会主义革命。以此导入新课。
职业院校数学课程导入方法浅析 篇6
1、游戏式导入
游戏式导入是用做游戏的方式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内驱力之一, 它明显地提高人的活动效能, 由于学生饱尝欢乐, 心情舒畅, 当然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发展, 使认识逐渐深化。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们来说, 他们的基础大多较为薄弱, 自觉性较差, 注意力易分散, 而好奇心, 好胜心较强。如果教师掌握他们的心理规律, 利用知识与兴趣迁移, 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 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学质量必然提高, 游戏也就不失为一种好的引入方法。
例如:讲“椭圆的定义”一节, 教师首先联系实际展示生活中的椭圆, 让学生去感知, 然后给学生一个问题:“给你一支笔、一张纸、一条细绳, 你能画出一个标准的椭圆吗?”这个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 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 (一条一定长的细绳子) , 把它的两端固定在黑板上的F1和F2两点, 当绳长大于F1和F2的距离时, 用粉笔把绳子拉紧, 使粉笔在黑板上慢慢移动, 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有条件的可调用《画板》平台和投影仪根据椭圆定义来设计动点的轨迹 (也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上机实践) , 并提出“什么样的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它的方程是什么形式”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起了求知欲,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2、故事引入法
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数学历史、故事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数学家的事迹, 往往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 增强探究精神和学习数学的毅力。如讲反证法时, 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贤臣被奸臣坑害, 判了死罪, 皇上念他过去对国家有功, 采用了一个由命运来最后裁定的办法, 用两张纸片, 一张上写活字, 一张上写死字, 处决前由他来抽, 抽到活字可赦免, 而奸臣阴险歹毒, 命人在两张纸片上都写上死字, 凑巧这个诡计被贤臣的朋友知道了, 悲痛地告诉了他, 并表示要和他一起揭露奸臣的阴谋, 这个贤臣想了想, 高兴地说:“我有救了!”他叫这个朋友不要声张, 处决前抽纸片时, 只见他抽出一张纸片一口就吞了下去, 监斩官只好看剩下的纸片是什么字了。剩下的字无疑是个“死”字, 于是这个贤臣就被赦免了。
他为什么能死里逃生?当学生们正在思考这个问题时, 引入反证法, 这种利用多媒体讲故事的方法, 不但图文并茂, 生动, 而且表演力更强, 使学生印象更深, 同时更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热情。
3、设计陷阱引入法
设计陷阱, 以错纠错。如:在讲无穷小量的性质时, 先让学生先求极限, 然后板书错误解法求解过程:并提问:“这个极限求对了么?为什么?”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解法没问题, 分析以后, 才知道这个题目, 是个陷阱, 它不满足重要极限的特点:角度趋向于零, 所以不能用重要极限的方法来作。我们这样以错纠错, 发现问题, 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引出本次课的主题无穷小量的性质, 可谓一箭双雕。
4、悬念引入法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 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例如, 在讲授极限的第一节课时, 我举了一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计算器上随便按一个正数, 无论多大多小, 然后连续开根号, 最后结果都是1, 大家可以现场试一试。”, 许多同学都拿出计算器或是手机作“试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学了今天的知识就能解开这个谜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完新课以后, 同学们自己还作出了论证。
5、竞赛式导入
竞赛式导入是指用比赛的方式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职业院校的学生们都有好奇心, 不肯认输, 一提起比赛他们便精神十足。在课堂导入时举行一次小小的比赛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
如把学生们分成两个组, 在回答问题时每答对一题, 可以加分, 如果理由充分且回答正确, 可以双倍加分, 这样同学们的兴趣就会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这种导入方法比较适用于计算性知识的学习, 如求极限或求导数等, 偶尔使用一次尚可, 常用就会适得其反。
6、讨论式导入
讨论式导入是基于新的教学理论下的一种导入方式, 强调课堂的和谐与民主, 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以师生交流, 共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产生有高度民主, 轻松活泼, 互相理解的课堂气氛, 对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精神,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数学课堂导入的过程中, 采用一种师生共探的方式作为一堂课的起始, 能为整堂课奠定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同时, 讨论也是锻炼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有帮助。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部分内容时, 就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的各种情况, 然后作出总结。这种方法比较普遍, 适用范围也很广泛, 对于总结复习课尤为适用。
以上的几种数学课的导入方式, 在反复的实践中效果比较明显, 使用这些导入方法时, 尤其要注意灵活性, 而不是盲目套用。另外, 这些导入方法不局限于一节课只使用一种导入法, 教师可以灵活的对这些导入法进行组合, 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赞可夫所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 如果教学工作安排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那么你的解释仍将落空。”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和实践, 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摘要:导入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本文站在职业院校数学教师的角度上, 列举了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并加以实例, 希望能够对职业院校的数学课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导入语
参考文献
[1]、《让数学课的导入更加精彩》张正伟
[2]、《数学课堂导入的情景模式设计》张星海
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篇7
关键词:动漫专业,项目导入,实施方法
动漫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具有特殊性, 需要具有创造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改变传统以往的教学模式, 将“项目导入教学方法”作为课程设置的中心, 将动画的制作流程导入课程, 并且以项目为导向的分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促进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通过“做”贴近项目来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掌握, 是一种实用型教学方法。同时可以更好的满足动漫企业以及市场的需求, 快速步入合适自己的岗位。
一、项目制作流程的导入课程建设方式
由于目前动漫专业三维与二维在专业区分越来越明显的现象来看, 除了在专业基础课程:造型、运动规律和镜头语言上有共性之外, 在制作方法、人员分工、产业流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们按照企业项目制作流程的导入将基础课程结束后便根据学生的选择将三维动画方向与二维动画方向分开教学, 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节约了更多的课时量, 在讲授上更加全面、细致, 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有针对性。同时, 还将动画专业的课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动画概论、视听语言、动画素描、色彩、构成作为大一上半学期专业统一的课程, 不分方向;
第二阶段:包括二维、三维动画中的动画软件类课程, 将这些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分成并行的两组, 安排在大一下半学期;
第三阶段:包括动画剧本、角色 (场景) 造型、动画分镜头设计、CG原画、运动规律、设计稿等课程, 将这些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分成并行的两组, 二维类学习二维类课程, 三维类学习三维类课程;游戏编程类学习游戏编程课程;时间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
第三阶段:包括后期合成、游戏制作、动画创作等课程, 将这些课程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 两个方向都需要学习, 但教学内容根据方向不同而有所改变, 比如后期合成课程, 二维方向会偏向使用Animo、Toon Bone Studio之类的无纸动画软件进行合成, 而三维方向则会偏向使用Digital Fusion、After Effect等软件进行特效制作。
第四阶段:实现校企合作, 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方向安排到相对应的企业实习, 将校企合作真正做到实践性。二维方向会安排动画公司的角色设定组、原画组。三维安排动画公司的模型组、渲染组以及建筑行业的三维组等。影视后期安排电视台的栏目包装组、影视动画公司的后期合成组等。
第五阶段:毕业创作。在校企合作实习完成后, 总结评价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毕业创作以邀请企业专业与学校教师一起完成辅导工作。学生先分小组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 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进行讨论、评判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 对整个实习进行总结, 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教师以此进行反馈, 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二、协助课程设置的方式
课程设置将项目制作流程的导入方式作为课程设置的中心的同时, 动画具有很强的产业性特征, 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产业现状和产业需求的课程知识是每场有必要的。例如:
(一) 开设影评课程, 引导学生观看真正优秀的、有价值的动画片, 并由专业教师进行简单讲评,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开拓知识和眼界。
(二) 开设专家讲座, 邀请业界专家前来举办讲座, 不论是技术专题还是招聘专题, 甚至是产品宣传之类都可以, 让学生充分接触产业从而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为自己的将来找准方向。
(三) 开设竞赛讲座, 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动画竞赛活动。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同时, 可是与兄弟院校同学建立学术交流促进专业发展。
(四) 建立动画工作室, 吸收优秀学生参与, 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参与进来, 在学校期间就能提前接受到工作的氛围以及工作模式。
三、结语
小议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导入 篇8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
物理与生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 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的导入, 不仅能给学生一种亲近感, 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它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感受, 进而便于学生理解。比如, 在学习改变内能有关知识的时候,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 冬天如何让冰冷的手迅速地暖和起来?学生很有生活经验似的感慨说:“可以对着手呵气”“也可以双手搓”, 等等, 从而迅速地进入科学探究阶段;又如, 在学习物态变化的时候, 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水有哪几种状态?然后再问问学生, 这三种状态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呢?教学很顺利地进行到了探究阶段, 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高涨, 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再如, 在学习杠杆知识的时候, 教师先向学生出示一个带钉子的木板, 问问哪个力气大的学生能将木板上的钉子拔出来?结果发现班级里力气最大的学生都没有办法拔出来, 然后教师给出几个工具, 起子、羊角锤, 等等, 再请学生思考, 怎样利用工具拔出钉子?很多学生踊跃发言, 想要上台实验, 这时可以叫一个力气小的女生试试, 结果该女生利用这些工具后, 很快将木板上的钉子拔出来了。最后, 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到新课教学上来。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学应该从生活走向物理, 再由物理走向生活、社会, 因此,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导入, 是设计教学导入的常用方式。
二、利用物理实验进行导入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 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因此,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初中生生性好动, 对未知充满好奇, 不少初中生之所以喜欢物理, 就是因为物理有实验。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 利用实验进行教学导入, 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在学习测量长度的时候, 不少学生认为测量长度太简单了, 不需要学习。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先请几个学生上来, 用刻度尺量一量讲台的长度, 并将各自的结果写在一张纸条上。当几个同学都测量好后, 再将这几个学生的测量结果公布出来, 所有的学生都会感到惊讶, 发现他们的测量结果各不相同。教师顺势谈谈测量长度的重要性, 以及在实验过程中, 如何树立严谨而科学的工作作风,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 在学习有关大气压知识的时候, 可以做一个“拧盖止水”的实验:用细针将塑料饮料瓶的下周戳几个针眼, 向塑料饮料瓶里注满水后, 可以看见水从下周的几个针眼里流出来, 假如用盖子拧紧饮料瓶, 就会发现流水被止住了。开始做这个实验的时候, 学生以为老师再做液体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的验证性实验, 并不在意, 后来发现流水被盖子止住了, 立即惊讶起来, 强烈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绘声绘色的多媒体给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很大, 便于进行教学导入。比如在学习光学知识的时候, 利用多媒体播放彩虹、朝霞、晚霞、城市霓虹灯等的场景,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各种光的现象, 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在学习机械运动的时候, 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觉坐车时遇到超车、倒车等的情况;在学习机械能转化知识的时候, 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过山车、卫星、撑竿跳高等的视频,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 多媒体有很强的优势, 在物理教学导入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四、利用讲故事进行导入
初中学生爱听故事, 而物理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假如教师能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导入, 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浮力方面的故事有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的故事, 也有曹冲称象的故事;机械运动里有法国飞行员手抓德国子弹的故事;光学里有研究望远镜的故事等, 每一节内容, 几乎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故事, 还有很多科学家的奇闻逸事, 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假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能巧妙地将此设计成教学导语,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并将学生的好奇心迅速地转化为探知的动力, 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 课堂教学的导入有很重要的教学功能, 不可小视。假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巧妙的设计导入,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时候, 要直观、生动、有趣、新颖, 切忌枯燥、冗长、陈旧, 努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探知的欲望。
摘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好的课堂导入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物理实验, 多媒体, 讲故事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导入
参考文献
[1]李远蓉, 朱霞, 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新课程导入与教学技艺的研究 篇9
一、抓住一个“趣”字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在新课导入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课中运用生动的案例去描绘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例如:讲述角的认识,“角是由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但是,如果这样开头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今天走几步路让大家看看,大家能否从老师的动作中猜到今天讲什么内容?然后就边走边摆动双臂,并且让双臂跟身体成一个角度。还可以将成角度的动作定格让学生去领悟。或者出示一张荡秋千图,并且在黑板上把荡成了一个角度的秋千跟竖直线画出来,然后向同学们提问:“老师的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概念?”类似这样的例子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为弄懂这些问题就会主动探讨问题,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预习过的学生看到老师的示范动作或图,再联系课本就不难想象到今天是要讲“角”了。没有预习的同学也会积极地去思考,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联系在一起呢?这种以激趣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解决枯燥数学概念教学的较好办法,学生的思维火花因有趣而自燃。
二、抓住一个“疑”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新课的导入可以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疑惑进行。因为只有疑惑,才会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思考寻找正确答案。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课时,老师出示这样一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2个,小的一元卖3个,结果可以卖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西瓜,价钱也没有变化,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许挑,平均每元钱可以买两个半,每个4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只卖了24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10元钱呢?不少学生看完题目也觉得奇怪,疑问出来了,思维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三、抓住一个“动”字
新课的导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导入新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不动,教师再花力气,也不可能事半功倍。布鲁纳把儿童看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教师是主要辅导者,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只看教师讲授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数学教学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者都应努力做到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动脑动手,合作讨论,营造一个“动”的氛围,学生就在这不断的地“动”的活动中思维,增强能力,提高水平。
四、创设情境导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啪”的一声响起,学校花架上的三角形玻璃被突然飞起来的小球击碎了,一下子围上了许多学生,小明看着地上的碎玻璃着急地说:“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想赶紧去配一块,可是玻璃已经打碎,尺寸大小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真急人!”同学小聪的眼睛盯上了其中的一块碎玻璃,高兴地说:“我有办法了,只要拿一块碎玻璃,就可以去配上与原来完全相同的玻璃。”同学们,你认为应该拿哪一块呢?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着这些碎玻璃,进行着思考和想象,过了一会,大家热烈地展开讨论;有些学生认为选择留着一个角的那块,因为那块比较大,有些学生对此提出意见,认为玻璃大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沿着一个角的两条边可以无限地延长,玻璃的形状大小就会发生变化;也有些学生认为选择有两个角的那块,因为这块有两个角,延长两条边会相交一点,就能得到与原来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玻璃。(结合学生的回答,电脑进行演示,延长两条边,交于一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并使形成的角与原来的重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连在一起的两个角确定了,它们的夹边也就确定了,得到的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完全相同,第三个角也就被确定了。)此时教师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有学生说“我想知道为什么用有两个角的这块玻璃可以配与原来相同的玻璃?”有的学生说:“为什么三角形中两个角确定了,另外一个角也就确定了?”
这样的新课引入是别开生面的,全班学生一下子因玻璃被打碎的情境所吸引住了,注视着屏幕上的碎玻璃想象着,思考着,进行着不同的猜测…….。由于生活情境中引发的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当然会兴趣盎然地投入探究实践活动。而当学生自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后,将会领悟“为什么三角形的两个角确定了,另一个角也被确定了呢?”“为什么拿有两个角的那块玻璃的道理”,自然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情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五、创造悬念导入
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時,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可以说, 一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导入。因此,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应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内容的新课导入, 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巩固学习效果。下面, 笔者就介绍一下自己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有效的几种导入方法, 以供同行参考。
一、多媒体导入法
近年来,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以其特有的优势使莘莘学子们获益匪浅。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帮助教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 教师在做新课导入时, 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创造教学情境, 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影视情节导入
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的影音功能, 先为学生播放了视频《甲午风云》, 通过这段视频, 让学生一下翻开了历史的画卷, 重新回到了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看完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 同学们都对这惨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颇有感悟, 深深的体会到了那段时期民族的血泪和兴衰, 自然也为我讲授新课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 也让学生加深了对甲午战争的印象, 以及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2. 歌曲导入
例如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内容时, 我为学生们播放了红色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 “什么花开似火, 什么人不怕远征难, 什么是我们的传家宝, 什么本色不能变……”以及红军们个个不怕艰险的画面, 歌曲一播出同学们的心情一下子振奋起来, 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前辈的那种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值得代代相传, 也为理解课文中红军长征是一个伟大而又艰苦的历程以及长征的意义所在做好铺垫。然后再通过适时的提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在启发学生理解是为了在危急时刻保存革命力量, 被迫进行长征的同时成功导入新课。
3. 图片导入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节课时, 考虑到学生们在小学期间就已经学过《虎门销烟》这篇课文, 对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有所了解, 因此, 我就在《历史上的今天》官方网站上搜集了较多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进行导入。在同学们观看完最后一张图片后, 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 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真的能避免吗?”由于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史实”, 同学们个个都如身临其境般的体会并谈论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事件, 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二、故事导入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爱听故事, 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刺激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而且, 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较小学明显加重, 如果根据教学内容, 在课前来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寓言或名人轶事, 可活跃课堂氛围, 帮助学生适当地放松其紧张的大脑, 激发学习热情, 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 考虑到这节内容需培养学生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从学生熟悉的“狼来了”的故事引入“烽火戏诸候”的故事, 再引出正题“春秋战国”, 在这一过程中, 同学们都听的津津有味, 了解了周幽王自食其果被杀的过程, 也记住了“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时候, 我导入新课:“其实这一时期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比如‘卧薪尝胆’;也有很多著名的战役, 如‘长平之战’;也有很多的历史名人, 如齐桓公;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 如‘纸上谈兵’。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一中国古代史上战火纷飞, 但却色彩斑澜的年代———春秋战国。”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三、设疑导入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育心理学也认为, 设置悬念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念, 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的遭遇和未知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有种急切的期待, 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吊起学生的“胃口”, 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促进其思维发展。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构思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巧妙的悬念进行导入新课,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 我先讲述了“火烧赵家楼”的始末, 让学生对这一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知道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再抛出问题: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是战胜国, 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五四青年节是我国的重大节日纪念日, 那么, 五四运动到底有没有取得成功?它到底意义何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有什么关系呢?问题一抛出, 同学们一下子很有兴趣的议论开来, 急切地想从新课内容中知道问题的真相。通过这这样的问题设置,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相关知识的记忆,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温故导入法
古人有云:温故而知新。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以旧知识为基础和铺垫, 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 不仅温习了旧知, 也在旧知的温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新知, 这样更能理解知识间的因果联系, 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 用学生已有的认识来为新的知识铺路搭桥,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既对前面的内容作了小结, 也对新课内容作了铺垫, 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 考虑到学生们之前已经学习了秦汉时期的历史, 我就让学生自己谈谈秦汉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帮助学生回忆起在这一时期进行了统一国家的建立。之后, 我再用过渡语导入新课:“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统一时期, 在这之后, 我国进入了一个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时期, 也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今天, 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再例如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 我先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 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在学生的回答中我总结并说出了新文化运动的由来, 承上启下, 导入新课。因为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 通种这种方式导入, 容易使学生从以前的知识中不知不觉的转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总之,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导入方法, 如诗句导入法、史论导入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我们应以学生为根本, 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为最终原则,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恰当的导入方法, 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才会使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变得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华裕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考试周刊, 2009, 4:172
[2]朱美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文学教育, 2012, 1:148
【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推荐阅读:
课程导入教学小学英语10-20
新课程的英语教学方法07-06
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05-14
新课程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8-28
《密码学》课程教学方法和设计的探索论文06-26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08-06
水质检验课程教学方法08-16
英语课程教学方法论文08-31
课程设置教学方法09-06
说课课程教学方法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