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前沿问题综述

2024-05-27

战略管理前沿问题综述(通用5篇)

战略管理前沿问题综述 篇1

一、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项目管理离不开项目, 项目管理是对一个项目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以达到最优结果而进行的工作。通过项目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 对我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 并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

(一) 项目管理概述

1. 项目。

项目是指需要靠组织来实施完成的工作, 它作为管理的对象, 按限定时间、费用和质量标准来完成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的这个定义就说明了项目的资源有限性的特征, 项目其他特征还包括时限性和唯一性, 所谓时限性是指每一个项目都具有明确的开端和明确的结束;所谓唯一是指该项产品或服务与同类产品或服务相比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的不同。

时限性指一个项目有明确的开端和结束, 这样就可以明确一个项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对项目进行分解, 可以用横道图或者网络图表示出来。这在工程建设上是非常有用的, 可以使一个工程项目从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中间的过程一目了然, 能让管理人员对进度偏差进行有效的调整, 有利于项目的完成。

唯一性指每个项目都具有自己独特之处, 这就表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办”, 应该利用项目的特征, 根据项目本身来处理问题。

2.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甚至超越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现代项目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相比较, 更加注重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成效性。具体来说, 现代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 项目管理具有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论的特征。该特征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首要特征与战略性特征。 (2) 项目管理具有多目标与多约束的特征。这一特征是项目管理具体工作中的操作性特征, 它是由项目的多目标特性与约束性特性所决定的。 (3) 项目管理的实施团队组织具有一次性与弹性的特征。 (4) 项目管理的成效具有可预见性与变化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项目的成果具有“可塑性”的特性。 (5) 项目管理具有工作程式的周期性与内容上的独特性。该特征反映项目管理的工作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不同的项目中周而复始地进行, 这是由项目组成要素的确定性和项目的过程性所决定的。 (6) 项目管理继承与创新并重的特征项目管理的继承性特征表现为项目管理的许多知识与方法可以在任何项目寿命周期内应用, 同时每个项目寿命周期内可以提炼出一些知识性与方法性的东西, 为以后项目所用;项目管理的创新性特征表现为项目管理知识与方法随项目的不断实施而提炼出更加新的、先进的东西。同时, 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创新, 成果皆不同。

项目管理可以分为: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 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进行有效地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系统性的、科学的管理活动, 从而按工程项目既定的质量、工期、投资额、限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圆满的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

(二)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项目管理。 (1) 项目管理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国际上, 项目管理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被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后被称为现代项目管理阶段。1) 传统项目管理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项目管理主要是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国防工程建设和工业/民用工程建设方面。此时采用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致力于项目的预算、规划和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借用的一些一般运营管理的方法, 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所开展的一种管理活动。当时的项目经理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具体执行者, 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一项给定的任务或工作, 然后不断接受上级的指令, 并根据指令去完成自己负责的项目。从20世纪60年代起, 国际上许多人对于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建立的两大国际性项目管理协会, 即: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 和以美洲国家为首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 , 以及各国相继成立的项目管理协会, 为推动项目管理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这一传统项目管理阶段中, 发达国家的国防部门对于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开发占据了主导地位, 他们创造的许多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一直沿用至今。2) 现代项目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项目管理进入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 项目活动的日益扩大和更为复杂, 项目数量的急剧增加, 项目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 项目相关利益者的冲突不断增加, 降低项目成本的压力不断上升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 迫使作为项目业主/客户的一些政府部门与企业以及作为项目实施者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和认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开发和使用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大型建设工程以及高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管理新领域的出现, 促使项目管理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和现代化, 使得现代项目管理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同时, 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在这一时期也迅速扩展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 而且项目管理在企业的战略发展和例外管理 (这些都属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做的管理工作) 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项目管理在这一阶段的高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发展;二是项目管理的学术性发展。在职业化发展方面, 这一阶段的项目管理逐步分工细划, 形成了一系列的项目管理的专门职业;在学术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方面。 (2) 中国的项目管理发展历程。中国对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起步较晚, 尤其是在现代项目管理方面, 不管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发展, 还是从现代项目管理的学术性发展, 以及现代项目管理的实践方面, 我们都与国际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国在传统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早, 但是后需的发展却十分缓慢。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项目管理的实践, 并且创造了许多很好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例如, 中国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工程从工程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等各个方面都使用了系统思想, 创造出了举世公认的都江堰分洪与灌溉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 由于宫廷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 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工料定额”和“工时”、“造价”管理方法, 并且许多朝代的“工部”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但是, 中国自宋朝以后开始在科技和管理方面走了下坡路, 未能跟上世界科技与管理的快速发展, 所以我们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开始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从清朝以后到解放以前, 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科技和管理方面逐步拉开了距离, 从而使我们在传统项目管理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

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学术发展方面, 尽管中国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引进和介绍工作, 但是现代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到1997年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列入, 至今尚未设立专门的学科。中国到1991年才成立了全国性的项目管理协会———中国项目管理研究会, 而且还只是一个挂靠在相关一级学会下面的一个二级学会, 由于资金缺乏和缺少支持等原因, 研究会到2000年总共开过三次学术年会和两次国际研讨会。在项目管理的职业化方面我们至今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职业项目经理职业资格认证的制度和方法。虽然中国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注册制度和办法, 但是这些是由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以及相关协会共同推出的, 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注册制度与方法, 而不是面向一般项目管理的职业项目经理的认证制度和方法。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中国在现代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和学术发展方面与国际上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房地产业和工程项目管理息息相关, 房地产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 具有典型项目所应具有的所有特征, 在其生命周期中, 存在的各类问题都可以利用项目管理有效解决。特别是对于房地产业的前期开发来说, 项目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而项目建设的管理离不开工程项目管理。

二、房地产项目管理

(一) 房地产业与项目管理

房地产开发要经历许多过程和阶段, 其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典型项目, 任何一步的失败, 都足以让资金和土地轻易的化为乌有。而这些可能的失败, 每一步都可以通过实施项目管理而规避。房地产开发企业最需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正是项目管理, 没有什么管理思想和工具比项目管理更能够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真实的利益。房地产开发企业最需要的正是项目管理。

1. 多项目管理。

在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连续调控的形势下, 中国房地产业已形成多个大型房地产集团逐鹿的格局。房地产集团以雄厚资本为基础, 利用资源、技术优势, 充分运用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渠道, 对多个项目进行综合开发, 以知名的品牌形象, 实行连锁经营, 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实现集团化规模增长。集团企业为了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需要同时建设多个不同的项目, 不仅每个项目要实现投资、质量和进度等要求, 而且所有项目完成后才能达到企业共同的目标。

房地产多项目管理是按企业发展为项目开发设计总谱, 并帮助企业从全局的需要出发, 有效整合项目资源, 使其在统一的平台上, 协调一致地实现总体目标。多项目管理是企业层面对多项目的管理, 是企业战略的体现及细化。

多项目管理是一组项目的组合, 即使其中的一些项目在生命周期中成功了, 并在未来策略中担任一个轴心角色, 但由于企业中的大多数任务都以项目形式并实行项目管理, 企业层次的管理除需要适应单个项目实行项目管理的要求外, 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出发, 需要平衡企业中多个项目间的资源和利益, 识别和评估项目管理的战略一致性问题。企业项目管理的制定与实施, 就是要在企业多项目管理时考察各项目的战略一致性, 充分发挥企业资源效用, 组织对具体项目的综合管理, 全面完成项目目标并为企业发展服务。房地产集团的所有项目都是围绕企业的愿景、使命及战略而展开的, 多项目管理是高效地完成一系列房地产项目而使企业的愿景、使命及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石。

房地产多项目管理的特点包括: (1) 从宏观的角度和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管理项目实施过程, 实现投资、进度、资源、成本、质量等的综合管理。 (2) 在多个项目并行的环境中, 与新项目有关的设计、建设、销售、物业管理等工作基本上协同进行, 体现了多项目管理的全程性及企业战略相关性。房地产多项目管理整合具有共同目标的、相互关联的项目完成项目目标和实现企业战略, 并在整个管理和协调上使之统一。 (3) 以市场关系管理的思想管理项目全过程, 从市场与客户的需求分析出发, 以实现客户价值为目标, 管理项目全过程的价值活动。 (4) 为项目决策者随时提供多方位的价值评估和分析, 高效解决企业决策层最关心的宏观总体问题。

2.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

目前的高房价使得百姓对此颇有微词。因此, 目前国家一方面出台大量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 另一方面政策的初步显效使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那么,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 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开发成本管理就很重要了, 开发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应有足够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控制开发成本:1) 抓好源头, 加快对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和设计环节的控制;2) 抓紧、抓实开发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3) 抓住关键, 加强对项目竣工审计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二) 小结

房地产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中国经济中具有主导地位。而房地产项目管理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开发商前期的精心策划、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论证、经济分析评价以及后期的营销策划最终都必须通过由项目管理全过程制造出的最终产品来实现。因此, 项目管理对一个房地产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根据项目的不同来规划不同的项目管理方式, 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摘要:项目是需要靠组织来实施完成的工作。项目管理是一项为了满足甚至超越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的工作。近年来, 中国的房地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 发展很快,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需要运用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管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 广义的项目管理是指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评估、项目组织、项目建设、项目建成管理”等几个过程。其中, “项目建设”作为广义地产开发项目中关键的一环, 在整个项目开发中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将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结合起来, 对房地产业这个当前热点领域提出看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企业,多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指南[K].

[2]范如国.房地产投资与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管理[R].某住宅小区房地产项目管理研究, 2009.

战略管理前沿问题综述 篇2

姓名:XXX 学号:XXX 学院:XXXXXXX

学院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系统地掌握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积极聆听前沿课题讲座是提高这种素质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使我们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方校长也讲过研究生应该了解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中最权威的国内外学者是谁,他们持有什么学术观点,主要成就是什么,被他引的主要文章是什么,他们的科研轨迹及现在所从事的研究是什么。

现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仅仅依靠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验室的项目涉及的内容并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毕竟许多新技术到形成体系需要一段时间。聆听业内专家学者的讲座可以让我们在学术上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跟上甚至超越世界的先进水平。享有信息黄埔美誉的北京邮电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这样的机会,许多国内外著名的学者来到北邮作报告,我非常有幸目睹了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渊博学识令我钦佩不已,这对我的科研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从201X年9月份入学至今,我参加的讲座主要有以下:

1.讲座题目:A Direct Geometric Method for Sensor Network Localization

主讲人:Professor Zhijun Wu(Iowa State University)

时间:2010年12月10日(周五)下午4:00-5:00 地点:教三楼811会议室

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林家儒邀请,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吴智君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讲座针对在距离数据信息精确或者含有噪声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旨在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问题的几何方法。该方法每次利用位置未知的传感器节点与位置已知的传感器节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一个未知节点的位置。每一次计算过程,只有少数距离方程需要求解,因此在每个需要确定位置的传感器节点只要最终可用的距离信息够用,则可以在未来的有限步数内完成这个计算过程。同时针对含有噪声或者稀疏距离数据的情况提出了一个两阶段的算法。同时将测试结果与现有的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2.

讲座题目:On the 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Gree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amples of our Related Research Efforts.主讲人:Professor Mohammad S.Obaidat(Monmouth University)

时间:2010年12月24日(周五)上午10:00-11:30 地点:明光楼二层会议室

应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纪红教授邀请,美国蒙莫斯大学的Mohammad S.Obaidat教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和通信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乎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和通信技术。无论团体还是个人每天都对信息通信技术有严重依赖,这导致对计算,通信,网络和存储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大量先进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被投入或者扩建,这带来了绿色计算和通信的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这些问题包括,能量消耗,热量散发,温室排放,所以能量有效的设计和运行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一种研究的趋势是虚拟化,寻找可行的方法来减少每个计算机用户专用资源的数量。数据无休止的增长需要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内存。虽然这些设备变得越来越便宜,但是它们需要能量来运行和需要机制来进行冷却。可以预见随着移动设备的增加,提供的应用程序将会快速增加,这将需要更多的服务功能,从而造成数据中心的计算功耗增加。这同样是一个可以虚拟化的潜在领域。通过虚拟化和整合,可以把多个数据中心放在一起。目前云计算正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提供了可扩展性和灵活的使用互联网资源的手段。3.讲座题目:Recent Advances on Distributed Coding for Cooperative Wireless Networks

主讲人:Yonghui Li(University of Sydney)

时间:2011年6月13日(周一)下午3:30-5:00 地点:教三楼136报告厅 应校学术委员会邀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李永会副教授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协作通信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通信技术,它使得单天线用户可以通过共享天线来构造一个虚拟的MIMO系统,从而为网络提供额外的空间分集。分布式编码属于一种典型的为协作式无线网络开发的信道编码策略。与传统的信道编码机制不同,分布式编码以一种分布式的方式来构造整个码本。如果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协作式无线网络的容量。

同时李教授对协作式无线网络的分布式码本设计的当前进展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该领域的一些开放性的课题进行了讨论。4.讲座题目:Status of IoT technologies and cases of deployment in smart cities 主 讲 人:Philippe COUSIN先生(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专家)时 间:2011年7月8日(星期五)上午10:00-11:00 地 点:教三楼408室

应网络技术研究院马严教授邀请,eglobalmark公司总裁、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专家Philippe COUSIN先生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智慧城市是城市数字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核心是体现以人为本、智能运行的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城市的运行状态,提高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执行效率和响应速度。5.讲座题目:Ultra Wideband Impulse Radio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n Indoor Localization 主讲人:Prof.Law Choi Look(南洋理工大学)时间:

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下午1:30-3:30 地点:主楼306室

应电子工程学院李秀萍教授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Law Choi Look 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讲座介绍了南洋理工大学定位与无线技术中心在过去3年内在脉冲超宽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室内定位技术的应用。他们的研究涉及UWB天线,具有高峰值功率和超低功耗的脉冲超宽带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UWB-RFID定位系统的架构和室内定位技术的应用。并指出该系统在功耗和距离方面的结果是领先的。6.讲座题目:Mobile Data Gather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演讲人:Dr.Yuanyuan Yang(IEEE Fellow)

时间: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上午10:00--11:30 地点:校办公楼501报告厅

应电子工程学院范春晓教授邀请,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杨元元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该讲座考虑一个包含大量传感器节点和有限数量移动数据收集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移动收集节点在感知区域内进行漫游并通过短距离通信采集临近节点的数据,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普通节点的转发任务。

然后针对该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移动数据采集机制,以达到延长网络寿命和减少数据采集试验的目的。7.讲座题目:Smart Grid Communications 主讲人:Prof.Ralf Lehnert(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时间:2012年3月26日(周一)下午15:30-16:30 地点:教3-134 应校学术委员会和电子工程学院的邀请,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通信系主任Ralf Lehnert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在我们倡导的绿色世界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这些能源往往是不稳定的,这需要对电网的运行进行更加复杂的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输电技术将会由于新型服务,分布式发电技术(虚拟电厂)和新的安全性要求而会变得更加智能,这将最终变成一种智能电网。

讲座列出了一些新型的服务和介绍了对通信网络的支撑要求,对实现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同时对电力线通信技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该技术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重新布线在现有电线上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业务的承载实现四网合一终端用户只需要插上电源插头就可以实现因特网接入电视频道接收节目打电话或者是可视电话。8.报告题目:Advances in Body Area Networks 报告人:Dr.Min Chen(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时间:2012年5月16日(周三)下午3:30-5:30 地点:教三楼136报告厅

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郑侃副教授的邀请,首尔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敏副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无线通信技术的进展,如可穿戴和可移植的生物传感器,以及嵌入式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了无线身域网(BAN)的设计,开发和实现。这类网络为实现具备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创新型医疗监控应用开辟了道路,同时对病人也更加安全。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和对人类社会福祉的影响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来自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该讲座介绍了在研究交互性智能医疗监控应用中采用无线身域网相关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技术挑战。9.讲座题目:Research into Medical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 主讲人:Eryk Dutkiewicz教授(Macquarie University)时间:2012年6月18日(周一)上午10:30-11:30 地点:教三楼136报告厅

应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正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Eryk Dutkiewicz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利用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以一种不太显著,可靠和成本有效的方式支持远程医疗监控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方向,从而给患者提供可持续的个性化服务。医疗体域网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显著改善医疗保健服务,诊断监控,疾病跟踪和相关医疗程序的极大潜力。

该讲座首先对医疗体域网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无线信道动态特性对医疗体域网带来的挑战,并从安全角度对其进行审视,最后对麦考瑞大学无线通信和网络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10.讲座题目:Network Coding in Ad hoc networks 主讲人:Khaldoun Al Agha教授(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时间:2012年10月16日(周二)上午15:00-16:00 地点:办公楼501 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Khaldoun Al Agha教授应高等智能与网络服务111引智基地的邀请,为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网络编码技术诞生于2000年,它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上对各条信道上收到的信息进行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处理,然后转发给下游节点,中间节点扮演着编码器或信号处理器的角色。这种技术在信息满足以下条件的时候非常有用,如多播,共享无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编码优于常规的存储和转发方式。

该讲座提出了用于Ad hoc网络的网络编码的新算法,解释了两种不同的机制,一种是简单的机会主义策略,另外一个是基于数字喷泉码。中心思想是将OLSR-MPR(支配集)和网络编码进行结合,以增加网络容量。

股权激励研究前沿问题综述 篇3

鉴于经理人在企业发展壮大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激励经理人、增加经理人管理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议题。股权激励作为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自2006年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国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采用股权激励经理人的行列中,而在我国“十二五”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信息经济学理论强调经理人股票期权能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企业业绩纳入经理人的效用函数,使经理人对个人效用的追求与对企业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发展的追求相统一,从而缓和委托-代理关系固有的利益冲突,达到减少代理成本的目的。但是,具有良好理论预期的股权激励机制在实践中过程中履历挫折。在代理人于委托人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股权激励是否能如预期一样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改善公司业绩?相对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股权激励在我国是否适用?鉴于这些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股权激励的前沿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分析这些热点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股权激励的文献综述

(一)股权激励与融资、投资活动早期关于股权激励优越性的研究从经理人和员工的积极性入手,认为股权激励会使经理人、员工收益与公司业绩趋于一致,从而促使经理人选择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提高公司业绩。而近期的研究从经理人风险偏好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股权激励对经理人融资、投资等决策的影响。Brockman等(2010)认为经理人的薪酬会通过增加经理人对股价和股票回报率的波动以影响经理人对于风险的偏好,特别是股权薪酬中的股票期权,由于股票期权收益的曲线具有凸性特征,经理人股票期权价值的增加会增加公司股票收益的波动性,所以经理人在获得股权激励后,会呈现出风险规避的特征,因此,在经理人举借短期债务时,约束了经理人的风险偏好,减小了因为债务违约而产生的代理成本。Rego和Wilson(2012)扩展了前人关于股票风险激励促使经理人采取风险融资和风险投资方案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际税率、税收筹划和经理人激励之间的关系,他们使用5年内现金实际税率、税收规避预测评分、自主决定的永久性差异来衡量经理人对税收风险的规避程度,分别建立税收风险规避和股票风险激励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的出结论认为股票风险激励越多,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越高,但是这只是一种充分非必要关系,这就提高了公司经理人采取税收筹划的积极性。Babenko等(2011)研究了股权激励对高额外部融资替代性以及股权激励对投资的影响,他们使用执行股票期权所获得的收益数据来展示期权掉价额度,由此测试出来的预测结果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并且从中看出投资数额随着期权执行所获得的现金流的增加而上涨,由此他们认为股票期权可以通过替代现金薪酬以缓解融资约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现金流,从而避免公司选取高成本的融资方式,并且使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企业较高的融资需求。Hirshleifer(2012)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把CEO在达到可执行日期后仍然自愿保留股票期权的行为视为CEO过度自信的表现,用期权的执行和新闻发布作为衡量CEO是否过度自信的指标,运用1993~2003年的数据研究CEO过度自信与公司创新、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EO越是倾向于保留的股票期权,其过度自信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他在投资R&D项目的花费就越多,从而提高了公司的创新性,但是这种结果只限于创新产业。

国内学者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较少,但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吕长江和张海平(2011)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2006~2009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样本,参考Richardson(2006)投资模型,并基于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重新构建投资变量,实证研究分析了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发现,股权激励公司发生过度投资行为的概率低于非股权激励公司,说明股权激励机制对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缓解了投资不足的问题。而黄志忠(2012)从另一个角度,即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主要关注有助于降低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并促进企业的投资的公司治理策略,研究以2006~2010年间的IPO公司为样本,用市盈率代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倾向,对公司治理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发现相比于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股权制衡起到了促进国有上市公司增加投资的租用。

(二)股权激励与企业成长性除了以上股权激励对融资、投资影响的研究外,学者们还从企业业绩与成长性的角度探讨了股权激励的优越性。David Aboody等(2010)调查了经理人与普通员工的股票期权价格重置之后的公司业绩水平,结果表明,经过股票期权价格重置的公司比没有该过程的公司有更高的营业收入和现金流量,说明这些公司的业绩更好,这种业绩的改善归功于恢复期权的激励机制,并且这种激励作用在行政级别上的效果不同,对于经理人,这种激励效果更佳。DAVID.H(2011)对R&D导向型公司采取股权激励以确保经理人不外泄R&D机密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使用经理人持有的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内在价值来衡量公司的既时股权激励水平,构建R&D导向型公司利润对R&D机密密切性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经理人对R&D项目的保密工作做得越到位。

(三)股权激励与道德风险国外在近年间对于股权激励与道德风险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关注经理人在股权激励过程中的择机行为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上。Bebchuk等(2010)采用事前没有征兆突然授予的股票期权(后简称为“幸运期权”)来调查股票期权机会主义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了1996~2005年股票期权授予CEO和独立董事后带来的机会主义与公司治理失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幸运期权”授予日为当月股票价格最低的时候,CEO的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几率大大提升,授予外部董事的“幸运期权”,会破坏外部董事原有的监督职能,诱导独立董事做出择机行为。Choudhary(2011)通过对衡量公允价值可靠性的三个指标———股票价格波动性、股息收益率、无风险利率进行评价,发现股票期权费用在确认时更有可能被低估。在股票期权费用的公允价值被低估的条件下,企业的EPS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点解释了以前研究关于投资者更看重股票期权费用确认的原因。所以相对于披露,确认的信息准确性更低,经理人在股票期权费用的确认过程中呈现出更显著的机会主义倾向。

而国内主要是从各个角度验证了影响股权激励中道德风险的因素。向显湖和钟文(2010)通过探讨经营者股权激励低效率的原因,认为确认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并赋予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收益这个方法,可以解决经营者在股权激励过程中择机行为问题。吴育辉和吴世农(2010)收集了我国82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利用股权激励方案中的绩效考核指标作为高管自利行为特征的反映,对高管自利行为及其特征、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股权激励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过程中掺杂自利行为,仅有大股东持股可以制约高管自利程度,其他公司治理变量抑制效果有限,可见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对高管自利行为的约束收效甚微。苏冬蔚和林大庞(2010)以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变化作为切入点, 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运用Bergstresser & Philippon(2006)的公式计算股权与期权占CEO总薪酬比率来衡量企业的股权激励水平,使用可操纵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衡量盈余管理,研究表明,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在股权期限、行权条件、监督机制等方面的设置上存在缺陷,导致股权激励具有负面的公司治理效应。吕长江等(2011)从制度环境、公司治理环境、公司特征等层面逐个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设,以2005年7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管理层多出于福利目的选择股权激励,这与股权激励原来的目标向悖。此外,由于我国退市政策的存在,使得业绩差的公司无力进行股权激励。由此可见,现阶段,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对管理者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完善,股权激励的作用未能在我国发挥作用。林大庞和苏冬蔚(2011)运用盈余管理修正总资产报酬率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新的视角验证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使用盈余管理修正业绩前后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使用盈余管理修正业绩前,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但是修正后,股权激励与业绩间的正相关关系减弱。陈胜蓝和卢锐(2012)以2002~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是否提高,公司高管是否会通过操控盈余提高业绩,结果显示最优高管薪酬契约很可能诱发高管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只是提高了高管薪酬与表面业绩而非真实业绩的敏感性, 同时刺激高管利用盈余管理获得额外薪酬。辛宇和吕长江(2012)以泸州老窖2006年6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 (最终未能施行)以及其2010年1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稿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分析薪酬管制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定位困境问题,发现在薪酬管制的背景之下,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兼具激励、福利和奖励三种性质,导致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定位困境,难以发挥原有的激励效果。张治理和肖星(2012)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摘要的A股上市公司公告日前后的市场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以限制性股票为激励标的物的样本公司在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内股票价格出现正的超额收益率,而以股票期权为激励标的物的样本公司具有负的累积超额收益率,这是因为以股票期权为标的物的上市公司存在择时机会主义行为,以尽量低的股价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从而提高管理层未来执行期权时的收益。王烨等(2012)以2005~2011年公告或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中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利大小与股权激励制定过程中机会主义发生的概率正相关,也就是说,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越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控制权影响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使股权激励计划中所设定的初始行权价格相对越低,从而谋取私利,致使股权激励解决代理冲突的作用失效,更沦为代理问题的一部分。肖淑芳和喻梦颖(2012)从股利分配的角度考察了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以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运用联立方程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解决股权激励的内生性问题,研究了股权激励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提高送转股和现金股利水平,但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在送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异常高送转”,表明送转股是管理层眼中最大化其股权激励收益的更为理想的掘金工具。

三、结论

会展理论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探讨 篇4

一、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会展产业尽管起步较晚,但对于会展理论的研究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通过对国内学术期刊网所有 “会展”文献进行检索整理,截止到2006年10月统计结果如下:涉及会展的优秀硕博论文54篇,涉及会展的期刊论文1580篇,其中专门研究会展产业的论文23篇。

(一)硕博论文研究视角

对54篇优秀硕博论文研究内容做进一步归纳分析,可以整理出以下几个主要研究脉络。

第一个方向是关于具体城市会展产业研究,一共有20篇。代表性论文有陈泽晖(2001)、王黎东(2002)、周春发(2002)、苗维华(2003)、黎文(2003)、吴煌森(2003)、何红丽(2004)、全勇旭(2004)、张红卫(2004)、张英(2005)、李毅超(2005)、刘飞跃(2005)、林金枫(2006)、王爱勋(2006)、陈俊芳(2006)、陈辉(2006)、王丹(2006)、李新玉(2006)、郑韵清(2006)、隋长庆(2006)等。表1将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视角和创新点进行了逐一归纳。

通过归纳,不难发现,从2000年开始,城市领域的会展理论研究逐步深入,特别是2006年,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研究的篇数日益增加,研究视点深入而且更加细化。

第二个方向是关于区域会展产业的研究,一共有4篇。刘春济(2004)从政府、市场和企业等角度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产业的合作策略,提出区域会展产业应协调发展的观点;张娟(2005)从会展产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揭示了珠三角会展经济发展的本质原因;李海樱(2006)从会展与旅游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会展旅游发展的条件和经济功能,并就会展旅游的市场外部性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以昆明为例进行分析;付桦(2006)以海外会展产业发展为鉴,提炼出会展产业布局的区位决定理论,并预测了长江三角洲未来会展产业的空间格局走势。

第三个方向是对我国会展产业的总体研究,一共涉及到6篇论文。分别是何建英(2003)的对中国会展旅游业运行机制的研究,胡斌(2004)对我国城市会展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的研究,刘助忠(2005)对会展市场的预测,方敏(2006)对中国会展业潜在比较优势的研究、辛宏艳(2006)对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研究和仇其能(2006)对中国会展产业链及运作模式的研究。2003-2005年每年一篇,2006年出现的3篇系统研究是从现行的运行机制到动力系统,再到长期动态的市场预测、潜在比较优势和产业链理论的步步深入。特别是仇其能(2006)关于中国会展产业链及运作模式的研究,首次将会展产业的最主要特征——强大的产业关联性,结合产业价值链理论,对会展经济带动形成的产业链进行了系统分析,此项研究为会展产业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观点提供了佐证与参考。

第四个方向是将会展产业与相关产业,如旅游业相结合,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案例进行具体研究。代表性论文有黎泽媛(2005)以成都市温江区会展旅游发展为例,丁春梅(2006)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王蕾(2006)以青岛为例,蔡洁(2006)以重庆美博会为例,周慧颖(2006)以杭州西湖博览会为例,陈乡(2006)以南京为例和汤蕾(2004)以郑州为例等进行的研究。论文研究的主体是关于会展旅游产业的分析,包括开发策略、开发模式、信息化建设、营销策略和会展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等方面。

第五个方向是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及微观个体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等。代表性论文有周素芬(2003)提出的我国会展企业发展应围绕其核心能力,实现投资方向相关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观点。谭德和(2005)以中南服饰会展中心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分析各方面状况,结合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风险分析,得出了项目可行的结论。赵丽(2006)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为研究框架,密切结合会展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层层分析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利用德尔菲法构建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上海、广州做出实证分析。

第六个方向是关于工程设计的研究。从安全性、艺术性再到标准化,多侧重于建筑、理工方面的研究。

(二)期刊研究视角

对研究会展产业的23篇期刊论文进行整理,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一是对国外会展产业分析与借鉴,如中美会展产业发展系统比较研究(王春雷、诸大建2006),德国会展产业之我见(刘岩、刘聪2004);二是对会展城市的发展规划,如关于山东纺织业发展现代会展产业的思考(郭先登2006),以义乌为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会展产业(张旭亮、张海霞2006),对北京的会展产业的思考(刘宏伟2003,侯汉坡、邱菀华2004),加快上海会展产业的规范发展(徐祥生2004)、培育会展产业加速郑州经济发展(王明华2002)、重庆市会展产业现状分析(应丽君、张西振2001)等;三是对会展教育培训的研究。对会展业引起的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曾亚强2005)、建立面向中国-东盟会展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何颖2006)等。

(三)著作研究视角

国内最早较系统地研究展览的著作是1990 年由中国农业展览馆协会组织编写的《展览学概论》,该书对展览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从而为之后的展览及会议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0年以后,系统研究会展的著作日益多起来,特别是经济管理类著作已近百部。代表性著作者有应丽君、程红、刘大可、过聚荣、施昌奎、王起静等,他们基本上都对会展概念、产业的发展史、管理原理、具体方法及产业性做以阐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纵观国内相关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于会展产业,国内的研究开始向深层拓展。具体体现在对会展产业市场预测、会展产业链的研究、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及会展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程度等。运用的理论也从会展经济学、战略管理学、人文学科向运筹学、数学、系统工程学、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渗透,体现出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

二、国外会展理论综述

(一)论文研究情况

通过对Elsevier数据库有关“Expo/Exhibition”等信息的检索,笔者共收集相关论文139篇。通过翻译整理,我们发现国外对会展产业理论的早期研究多集中于建筑、卫生、医疗、旅游等领域的资讯发布方面,如AFS Annual technical meeting & Expo、ASHRAE winter meeting & AHR Expo、Promoting Diversity Through a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Career Expo等,体现出早期国际会展产业明显的专业化趋势。学术论文主要集中于对会展产业的基础环境、外部环境、政策支持等相关理论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支持本国跨国战略的实施。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John L. Cotterell(1990)的《The emergence of adolescent territories in a large urban leisure environment》,其中对465个青年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会展的大环境中,青少年的个性特质与动态的休闲展示环境的融合,是值得开发的青少年发挥作用的新领域。这种观点在十多年后的各种拥有形象代言人、代言模特的展会上,得以普遍运用,体现出作者的前瞻性与预见性;Hugh Pizey and Chris Huxham(1991)在《1990 and Beyond: Developing a process for group decision support in large scale event planning》中提到运用GDSS(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对于大型展会,类似于奥运会或世博会等,如何抓住各个时间段的机会,提高其对产业链上各部门的影响力,建议采用的一种决策技术方法;H. W. Faulkner(2002)在《Swings and roundabouts in Australian tourism》的研究中,重点分析了两百周年记念的1988年世界博览会事件对澳大利亚旅游业的影响,体现出奖励旅游与会展产业的密切相关性;Pateli、George M. Giaglis and Diomidis D. Spinellis(2005)的论文《Trial Evaluation of Wireless Info-communication and Indoor Location-Based Services in Exhibition Shows》提到在现代展会中面对同类参与者,实施Wireless Exhibition Guide技术,对提高展会的信息化、便捷化意义重大,目前,这项技术在Atanu Saha and Lynette Hilton还不普遍。特别是Atanu Saha and Lynette Hilton(1997)的经济论文《Expo-power: A flexible hazard function for duration data models》,从对时间序列进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会展产业的负向效应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二)著作研究情况

目前,国外就会展方面的研究专著已超过百部,且其中大部分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与 90 年代之间。代表性著作者有拉克赫斯、泰姆普莱顿,富兰克、克里斯汀·克里斯曼等,著作集中研究的内容多侧重于会展实务方面,如展览筹备、运作管理、后续工作等。国外关于会展经济的刊物,如国际博览会联盟主办的《博览会和展览会》,德国一家专业展览出版社发行的《国际贸易展览会名录》、《会议行业》等,大都是介绍世界各地或本国的展会信息,在深入研究方面做得比较欠缺。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 Robert Christiemill 和 Alastair·M·Morrison 的《旅游体系》中明确指出:“商务旅游市场分为三个部分,即一般商务旅游,同各种会议展示有关的商务旅游和奖励旅游”。随后,以会展业和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为论题的研究越来越多[5]。目前,对于会展理论研究,会展发达国家应集中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会展经济的比较以及落后地区会展业发展路径的研究上。

国内会展产业的飞速发展及国外著名会展企业的业务扩展,对我国目前会展产业的建设及会展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会展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我国应更多地吸收借鉴创新提高,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分析整理归纳会展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及运筹学及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以下结合会展理论的前期成果,笔者对会展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以提炼。

三、前沿问题探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会展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和跨国重新组合配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通过参加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在世界范围开发市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产基地,进行跨国境优化资源配置,把不同生产区位的优势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生产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在世界范围安排自己的产业链和销售网络,为世界市场加工生产。我们也应加快我国会展理论前沿问题的研究,为我国会展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一)配套支持政策的有效融合

会展产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其绿色、无烟的产业属性,必将使其在我国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其特殊的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特性,将使其运营方式不得不从政府包办、支持为主向市场化运营为主转变。因此,金融、政策、管理、服务等一列配套的支持因素如何在本土化的环境中得以很好的融合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二)区域会展产业链构建、评价

会展产业的关联性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大,是会展产业的最主要特点。因此,对于区域如何结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行会展产业链的构建、评价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项研究工作,也是会展产业得以在我国更好地开花结果的关键。

(三)完整产业链贡献率的测算

会展产业由于其特殊的产业链网络状发展特征,对于其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算,将不能单纯地从会展产业来研究,而应该从以会展产业为核心,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以整个产业链的贡献来分析,这就对会展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会展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

(四)重点支持的会展中心城市创建

我国会展产业的产业链培育和企业经营模式日趋成熟[6]。笔者认为,应以中国当前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会展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为基础,从前瞻的视角提出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的会展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及其评价标准,以便于避免城市的恶性竞争。

(五)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策略研究

会展经济的开放性使其国际化特征日益明显,在重视文化多样性和人文国际化趋势的同时,加强我国会展产业人才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提高会展产业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是保持该产业国家竞争优势不断升级的关键。

(六)有效整合会展研究倚重的理论

会展产业专业化的国际化趋势,使会展产业对区域产业集群的依赖性增强,同时,价值链理论也从单向链条向多元网络方向拓展。各相关理论,如产业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环境经济、地理经济学等知识加快向会展理论研究领域渗透,特别是国际著名会展公司的跨国战略,更加速了这一渗透过程。

摘要:会展经济在我国方兴未艾,会展理论研究正处起步阶段。国外会展发达国家已开始向我国实施战略转移。基于以上背景,系统分析国内外会展理论,提出会展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将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中,为我国会展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会展经济,产业链,前沿问题

参考文献

[1]过聚荣.会展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63.

[2]李毅超.廊坊会展经济研究[D],天津大学,2005(1).

[3]张伟.中国会展业现状与展望——73届UFI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会展,2006(10):49-25.

[4]辛宏艳.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1).

战略管理前沿问题综述 篇5

此次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苏州大学图书馆、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www caigou.com.cn)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是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年度峰会, 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每年举办一次, 首届论坛于2010年4月在北京举办。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由旅美图书馆界学者始创于2004年, 每年举办一期, 成为中国图书馆界全面了解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获得新信息和新技术的重要渠道。两个会议2011年联合举办, 2012年再度强强联手, 共同打造了集前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超级行业盛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的战略规划、技术实践与创新发展”, 记者选取了其中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议题进行解读。

热点一:技术规划与战略选择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 它不仅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也决定着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为技术不仅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战略趋势。然而技术发展的速度又是如此之快, 以至于很多人对此产生了困惑, 到底如何选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同时又不会进入某些误区, 技术战略规划不可避免地成为热点中的热点。与会专家对于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给出了一些看法, 关联与开放的信息环境建设, 便捷与精确的信息获取渠道, 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之一:关联数据

作为本次论坛主题报告的开篇, 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迈克尔·凯勒 (Michael A.Keller) 的《关联数据:发现和导航的下一个前沿》引起与会者的极高关注。凯勒首先对目前的信息大环境做了形象的比喻, 那就是众多信息库就像一个个孤立的“粮仓”, 虽然每一个里面都存储了很多东西, 但彼此之间却是隔离的。比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等资源, 只有一小部分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的, 其他的都只能藏在自己的“粮仓”里。当大家想要获取相关信息时, 就要一个一个去这些“粮仓”里找, 十分费力。即便像Google这个最大的“粮仓”, 也无法包含所有内容, 况且其内部又有很多个“粮仓”, 如新闻、地图、图书等。如何找到一种更快、更准确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呢?首先要将各种资源, 包括图书馆的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免费信息进行整合, 实现无缝对接, 利用关联数据 (linked data) 建造一个关联数据网络 (wed of date) , 让所有数据相互连接并且很容易被发现。

构建这个网络的第一步是进入关联数据时代, 构建一个可以机读数据关系的网络, 利用资源描述框架 (RDF) 以“主谓宾”结构对任何人或事物进行命名和描述, 并把已构建的关系放在网络上以供搜索, 然后进一步开发应用程序来发现这些技术数据。下一步就是语义网 (semantic wed) 的来临。目前图书馆的数据处于被动状态, 可读却不能关联, 而语义网的元数据则是有上下文语义环境的, 具有开放性、关联性和更新性。

有高校图书馆表示对此想进行尝试, 凯勒建议他们开始就要和其他高校图书馆及网络公司合作, 将创建的关联数据释放到网络大环境中去, 然后再回收用到其他地方, 这些数据经过一个产生—释放—回收的过程, 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改善信息整合—搜索—提取利用的过程。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的张甲认为,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做, 但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 即便让编目人员去做, 也需要在一个平台上模仿着去做。再者, 关联数据的本质是内容关联, 馆员对于一些相关词句的理解和处理水平能否和研究人员相比呢?是不是要把馆员都培养成半个专家呢?所以他说由国家级别的图书馆去做可能更具操作性。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图书馆的张东明说, 虽然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但做起来难度很大。他们的医学图书馆做了20多年, 现在依然没有做好, 因为这对高层次的研究人员作用不大, 而对一般层次的人来说又过深了。所以搞系统的人要深入了解用户, 不能陷入自我陶醉中, 总认为自己做的东西用户一定需要, 只有对用户行为进行评估和分析, 才能让新技术确实改善他们的工作。

凯勒说, 虽然这件事情很难, 但是在多年前互联网刚刚兴起时, 只是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之间的简单连接和远距离通讯, 后来人们想如果做得更精细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于是发展成了万维网 (WWW) 。再后来Google、百度等开始在上面挖掘数据并可以进行搜索, 让字节不仅仅是网页上的意义。现在学术数据也要建立“数据网络”, 以便于科研人员能从中更有效地找到信息。

关键词之二:开放获取

在讲关联数据时, 凯勒强调其必定是开放性的, 所以提议把图书馆数据做成URI (通用资源标志符) 形式释放到网络大环境中去, 可免费获取, 在图书馆环境中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为搜索者提供呈指数级增长的咨询服务。他特别强调要建立网络通用数据标准, 而不是封闭性、地方性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则直接着眼于“开放”主题, 做了题为《开放获取、开放知识、开放科研—研究图书馆的“衰落”与崛起》的报告。

据张晓林介绍, 近些年来, 可以开放获取 (OA) 的期刊、论文、知识库的内容和数量都在增加, 并出现了新的开放出版模式, 比如国际粒子物理开放存取出版联盟 (SCOAP) , 就将成熟的学术期刊转为开放出版, 由该联盟向各大学、科研机构的图书馆筹集资金, 提供给出版机构作为评议费用, 实现科研论文由“付费阅读”模式向“资助发表”模式转变, 使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在第一时间免费阅读发表在高能物理领域 (HEP) 期刊上的论文的电子版本。很多专业领域都在效仿这种模式, 政府机构和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

开放出版的确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开放出版让可发表的文章多了, 可是它们的质量良莠不齐, 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同行评议机制以便于读者选择?相关部门如何进行监管?这些都需要科学界和图书馆界人士共同努力改进, 才能支持这种模式的持续发展。

开放是一种馆藏挖掘思维的变化, 目的是将资源放在更好的平台上, 让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不过“免费午餐”却绕不过一个话题:知识产权。记者在对凯勒进行专访时, 他也谈到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曾联合其他大学图书馆与Google合作对馆藏图书进行数字扫描, 初衷是建立一个全世界的印刷资料平台。但由于版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这项工作只好暂时停止。目前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公开率为10%, 他非常希望学术界能共享斯坦福的学术资源。

张甲说, 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出版、法律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新的解决办法, 让版权对数字资源的传播起到促进而不是阻碍作用。中国的出版产业发展时间较短, 在版权方面有更多的问题。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心, 一些国外出版商对在中国的出版发行会有较多顾虑。所以中国图书馆行业应该在版权方面树立良好的形象, 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

开放不仅仅是为了获取, 更重要的是利用, 所以张晓林说图书馆面临着从开放信息到开放知识的转变, 进而还要开放科研, 将数据和科研的过程、目标结合起来。图书馆不只是和读者打交道, 还要开放地考虑资源。

关键词之三:移动技术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爱蓉在做题为《图书馆应用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的报告时提到, 新媒体联盟 (NMC) 发布的《地平线报告》 (2012高等教育版) 指出了未来几年值得关注的6项技术:

未来的1年内, 移动应用和平板电脑可能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应用;2~3年内, 基于游戏的学习和学习分析技术会被广泛使用;4~5年内, 基于动作的计算和物联网将备受青睐。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移动技术成为最近一年的主流应用。姜爱蓉说,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技术的框架性变化, 比如“云计算”并不是一种新技术, 而是一种整合应用, 让人们走进图书馆可以远程访问电子资源。

同样, 移动技术也不是新技术, 但是它却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 让阅读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更多限制。现在, 移动图书馆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本次论坛的分论坛之一就是“移动图书馆及应用服务”, 一些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探索和实践, 相关厂商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据姜爱蓉介绍, 清华大学图书馆从2006年开始探索移动图书馆的应用, 尝试“主动服务”, 其中短信服务从2007年到2011年年底, 已经发送了60多万条。2011年, 通过彩信推送服务提供的电子期刊已达130多种。从2009年开始, 图书馆通过WAP服务整合了十种资源, 提供了馆藏目录查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电子资源/数据库检索、留言反馈等多个模块。2012年他们对此将尝试使用商业平台运作。

除了《地平线报告》提到的6项技术, 姜爱蓉还提到了信息可视化、知识网络和语义网等技术发展趋势, 这些在其他人的报告中也有所涉及。

面对这些趋势, 大家还要进行判断和选择, 从而制订适合自己图书馆的发展规划。据了解,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有一本叫《图情新讯》的内部月刊, 专门收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等资讯供全馆人员学习, 同时据此制订本馆的规划, 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

热点二:服务的拓展与延伸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何继续发挥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撑的作用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改变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的工作方式, 为广大师生提供贴近需求的深度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方向。其中学科服务是重要内容, 而学科馆员又是重要的执行者。虽然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都设置了学科馆员, 但他们在学科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从整体上看还有待加强, 有人甚至认为那只是个摆设。不过, 从与会者对学科服务和学科馆员问题的关注, 能感觉到大家力求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之一:学科服务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曾嫒嫒根据2009年美国一项有关学科馆员作用的调查得出结论, 在一所研究型大学, 多数人认可学科馆员的重要性, 教师比较看重学科馆员与他们的密切沟通, 希望学科馆员能够积极主动地联系他们, 寻求反馈意见, 并进一步推广在线研究工具与资源。

曾嫒嫒说, 与师生的密切沟通固然很重要, 但还是要适度, 力求合情合理, 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不好。她感觉自己做学科馆员的自主性比较强, 主要负责人类学、政治学与区域研究领域的参考咨询、馆藏规划和文献检索教学工作。她说自己是学政治专业的, 可以在政治学科领域提供个性化的主题服务, 但同时自己也会学一些历史专业知识, 以更好地为她所负责院系的其他专业师生服务。一般每学期开学前, 她会了解一下有哪些新来的教授和新入学的研究生、博士生, 然后给他们发送电子邮件做自我介绍, 同时询问他们需要哪些资源方面的帮助, 从一点一滴做起。

近两年, 图书馆学科服务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学术评鉴标准。据曾嫒嫒介绍, 在美国研究型高校, 教师入校后先成为助理教授, 7年后才能晋升为终身教授。这个晋升评审过程有十分严格的标准, 学科馆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清晰的进阶脉络, 告诉他们在每一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 比如:期刊标准, 也就是可以在哪些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才能作为评估研究成果的依据;文章标准, 包括文章被引载的次数;著者标准, 对引文进行分析, 需要具有广泛性。

关键词之二:科学数据

科学出版社数字出版总监孙卫认为, 目前的学科服务还主要围绕文献在做, 其实应该进一步围绕科学数据来做。数字图书馆不是拥有很多资源就够了, 而是要实现资源的利用价值, 要把科学数据与文献检索关联起来, 获得实时数据和连续数据。目前大家更关注文献, 而很少关注还有谁正在做相关的实验项目, 事实上如果能够利用别人的数据去做实验, 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在孙卫看来, 现在学科咨询做得远不如商业咨询。学科馆员不能为了做学科服务而做, 而要真正融入科研和教学, 为所服务的专业收集、管理科学数据, 建立本专业的科学数据收藏, 提供适合自己学校和专业的参考咨询方式。虽然科学数据管理对大部分图书馆来说难度很大, 但也应该开始行动, 可从一些小的专业入手, 采取联合的方式去做。

关键词之三:知识服务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助理张智雄在馆长论坛上说, 目前图书馆正在解决的问题是信息检索、定位、获取和咨询, 而未来他们的战略定位是“全面实现从数字图书馆向数字知识服务体系的转变”。“知识服务”的核心和出发点就是构建嵌入科研过程的数字知识环境。知识是语义相关的, 可以构建从关联到想象的思考环境。如何在大量数据中找到驱动科研的途径呢?知识服务就是要建立深层的标引指示, 为此要进行从信息检索获取到知识的探索研究、从孤立的文献资源到基于知识对象的跨界融合的转变。

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波的报告题目是《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实践》。他说, 目前图书馆80%的工作都是数据汇集工作, 将来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进而做知识服务。目前高校采用比较多的是Lib Guides学科服务平台架构, 其实质是自定义分类的学科网址导航平台。2010年, 南大图书馆开始了高校虚拟学科门户构建研究, 尝试建设了提供全面学科资讯的“世界能源科学信息平台”, 以提供生成个性化专题资讯库的学科服务。这个资源库包含数据库、新闻库、文献、机构、专家、法规、专利和词汇八大子库。以往用户需要在多个资讯平台中分别查找, 过程比较繁杂, 而这个平台可以快速发现, 具有信息全面汇集、使用简单便捷、精准资讯服务、提供多种资讯处理工具和开放的平台架构五大特点, 将来还要尝试做数据分析。

热点三:图书馆的变革与思考

在此次论坛的最后有一场“头脑风暴”, 是与会者面对面交流与探讨时间, 主持人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萧德洪的一番话颇能表达大家的参会感受:这么多场报告, 这么多个议题, 仿佛要在几天时间里解决三四十年的事情。大家关注技术发展, 也关注学科服务, 都在思考要做什么。有些事情, 如果做, 有选择的困惑;如果不做, 有落后的担心。的确, 身处变革期, 大家不得不面对一个共同的话题:图书馆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儿?无论哪一种看法, 都承载了图书馆人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之一:颠覆

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欣的报告题目是《面对被颠覆的未来——大学教务长、馆长关注的焦点》。她说, 未来的大学, 可能不只有清华和北大, 还有百度和Google, 我们现在就是在为下一代创造新的学习环境。一项关于“电子革命和高等教育”的调查显示, 37%的大学校长认为10年以后, 一半以上的学生将利用网络上课;29%的人认为网络教育和课堂教育效果是等值的。

李欣说, 图书馆人会有这样的纠结:“尽管我们觉得许多服务都很重要, 但没有人说一定要我们去做。”比如可以把钱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买资料, 可能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还可以把特藏工作交给博物馆去做, 他们可能会保管得更好;让馆员去教课, 他们却没有办法与教授相比。这个时期的图书馆问题好像总比答案多, 比如图书馆的功能究竟是在拥有还是获取?当图书馆发展成研究型图书馆, 其文化传承的责任改变了吗?又该由谁来做呢?馆员和馆藏应该如何配比?图书馆在转型期, 原来的劳力工作被淡化, 需要的是“智能化”馆员, 做好学科服务和元数据处理。或许正像有人所说:“假如我们还有用, 必须把所有东西工具化, 并达到一定的效果。”不管未来究竟是颠覆还是传承, 李欣更期待的不是“明星式”馆员, 而是“叛道式”馆员, 因为后者会产生更多新的想法。

关键词之二:潜移默化

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张甲看来, 图书馆的工作是潜移默化的, 现代图书馆的演变过程也是持续渐进的,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有五大变化:一是由资源采购到资源授权;二是由资源建设变成使用驱动;三是由传统编目到RDA (资源描述与检索) , 再到关联数据;四是由书目控制转向探索工具的匹配和探索;五是图书馆管理为中心变成读者为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 有人感觉图书馆的服务被边缘化了, 好像只负责签合同就行了。其实不然, 读者才是图书馆最大的资源, 只要围绕着读者去做, 图书馆面临更多的是机会而不是挑战, 正如Google并不是图书馆的“天敌”, 而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馆长的视野决定了图书馆的未来, 不要过于依赖技术或者标准, 因为这些不是“万金油”, 甚至是“短命”的。

关键词之三:传统与未来

关于图书馆未来的走向, 有人认为可向数据中心方向发展, 有人认为可以走“云服务”模式。美国新泽西大学图书馆的王永明说, 几年前图书馆还可以叫“信息中心”, 如今从情感上讲仍更愿意叫它“图书馆”, 事实上从学术上讲可以叫“机构”。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爱蓉说, 传统的大学图书馆是学术资源和成果的收藏地, 而今社会网络和新的出版方式又在挑战图书馆资源管理者的角色, 未来图书馆的核心就是学术环境。

苏州大学图书馆馆长罗时进强调, 在数字化条件下也要守住古典传统, 虽然技术可以改变传统, 但有时文化传统比技术力量更强大。古典研究需要看原本, 电子版本无法完全展现原本的形态, 所以才会有日本学者为了搞文化研究, 要去美国的图书馆查看有关日本的资料, 就是因为那里有原本。做研究的人需要看第一手的资料, 而网络上的资料虽然易得, 但却是二手的、没有背景的。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蒋春林说, 未来的纸本阅读将是一种精品消费的概念, 它能提供文化氛围和欣赏性。无论纸质文献还是电子资源, 都不应忽视区域平衡问题, 虽然不少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不高, 但全国乃至全世界还有很多落后地区的人接触不到这些东西, 所以未来如何让更多的人享受阅读也很重要。

以色列艾利贝斯公司市场总监Tamar Sadeh博士认为, 未来图书馆并不会为厂商所取代。每个数据库厂商只能满足用户的某一部分需求, 图书馆员的视角更为专业、全面, 可对多种资源进行甄别、选择和整合, 并为读者进行推荐。同时电子资源越来越多以后, 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并且提供统一便捷的发现服务也是图书馆可以做的工作, 只不过他们所采用的方式会与厂商有所不同。图书馆还能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及生活的环境和场所。总之, 它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更为完整, 所以未来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

本次论坛以“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的战略规划、技术实践与创新发展”为主题, 呈现出“集前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特色, 尤其是近150所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参与, 展示出了高校图书馆人拼在当下, 赢得未来的精神面貌与锐意风采, 我刊将围绕相关话题持续关注, 追踪报道。

上一篇:数学日记好处多下一篇:页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