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特点

2024-09-15

麻醉特点(精选4篇)

麻醉特点 篇1

1、舒泰

舒泰是一种复合麻醉剂, 由替来它明与唑拉西泮1∶1混合而成。替来它明是一种分离麻醉剂, 作用持久, 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唑拉西泮是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剂, 具有良好的肌松作用和抗惊厥作用。这两个药物在药物动力学上有互补作用。

舒泰的安全范围较大, 对肌肉和静脉的刺激性小, 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麻醉诱导期迅速而平稳, 肌肉松弛作用好, 止痛效果强, 苏醒快。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大小动物及野生动物的麻醉, 在国内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优点:在安全剂量的麻醉时间内, 麻醉深度较好。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 其安全系数较高, 苏醒较平稳。

缺点:头部的手术时, 动物比较敏感, 有一定疼痛。麻醉时间只能维持在0.5~1h。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易继发肺水肿, 导致死亡。舒泰应用前20min应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阿托品为抗胆碱药, 能解除平滑肌痉挛, 抑制分泌液阻塞呼吸道。苏醒的过程中会出现摇头、震颤等现象。一定要注意在动物苏醒期间, 将动物放在一个软的空间中, 避免动物在猛烈撞击的时候受伤。

2、隆朋

隆朋在我国生产的商品名叫麻保静。它具有中枢性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 此药对反刍动物, 特别是牛很敏感, 用量小, 作用迅速。该药现已广泛用于马、牛、羊、犬、猫、兔等多种动物。同时也有效地用于各种野生动物, 做临床检查及各种手术, 也用于许多动物的保定、运输等。

临床上常以其盐酸盐配成2%~10%水溶液供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用。本品用作麻醉药物, 在一般使用剂量下, 实际上并不能使动物达到完全的全身麻醉程度, 而仅能使动物精神沉郁、嗜睡或呈熟睡状态。大剂量时也能使动物进入深麻醉状态, 此时往往会出现不良反应。本品的安全范围较大, 毒性低, 无蓄积作用。主要经肾脏排泄, 在麻醉过程中动物出现排尿时, 则很快苏醒。

3、静松灵

静松灵是近年来我国自行合成的产品。通过药理实验和临床实践, 表明本品有与隆朋相同的作用和特点。本品对反刍动物可引起明显的流涎, 对犬科动物在麻醉诱导期可引起呕吐, 因此在给药前10~15min, 应注射阿托品。本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与隆朋基本相同。

静松灵是国内兽医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动物化学保定剂, 对多种动物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 但该药也具有心动徐缓、房室传导阻滞、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心血管功能紊乱, 以及呼吸和消化系统功能抑制等不良影响。

4、速眠新

目前该麻醉剂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 在犬麻醉诱导期常出现呕吐, 因此在麻醉前10~15min, 应注射阿托品。

优点:价格便宜, 止痛效果较好。

缺点:麻醉时间只能维持在0.5~1h;上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易继发肺水肿, 导致死亡;对心肺功能有抑制作用, 从而导致死亡;苏醒慢且不平稳;在麻醉和苏醒的各个环节, 都有可能发生麻醉意外 (即麻药过敏性死亡) 。

5、速眠新Ⅱ注射液合剂

速眠新Ⅱ注射液合剂是由氟哌啶醇、保定宁、双氢埃托啡等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 具有广泛的镇痛、制动确实、诱导和苏醒平稳等特点, 是一种良好的手术麻醉药。该药为无色透明液体, 性质稳定, 耐储藏, 使用方便。

用途:该药具有中枢性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作用, 常用于马、牛、羊、虎、狮、熊、犬、猫、兔、鼠等动物的手术麻醉和药物制动。

用法用量:速眠新Ⅱ注射液每支1.5ml, 可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 但静脉给药剂量应为肌肉注射量的1/2~1/3。本品肌肉注射剂量按体重计算:杂种犬每千克0.08~0.1ml, 纯种犬每千克0.04~0.08ml, 猫每千克0.2~0.3ml。

6、氯胺酮

氯胺酮是快速作用的非巴比妥类麻醉药剂, 注射后对大脑中枢的丘脑———新皮质系统产生抑制, 故镇痛作用较强, 但对中枢的某些部位则产生兴奋。注射后虽然显示镇静作用, 但受惊扰仍能醒觉并表现有意识的反应, 这种特殊的麻醉状态叫作“分离麻醉”。

由于氯胺酮对循环系统具有兴奋作用, 心率增快38%, 心排量增加74%, 血压升高26%, 中心静脉压升高66%, 外周阻力降低26%, 因此静脉注射时速度要缓慢。本品对呼吸只有轻微影响 (抑制) , 对肝肾功能未见不良影响;对唾液分泌有增强现象, 事先注入少量阿托品可加以抑制。

7、噻胺酮注射液

该药是一个复合型的药物, 其有效成分包括氯胺酮、隆朋, 还有苯乙哌酯 (类阿托品样药) 。肌肉注射给药较为方便, 给药后动物进入麻醉状态时比较稳定, 由站立而自行倒卧, 无明显的兴奋期, 在麻醉期间体温下降, 肌松良好, 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用剂量较大时对循环系统也有影响。该药的恢复期较长, 且有复睡现象。

复方噻胺酮给药方便, 安全剂量的范围较宽, 起效迅速, 诱导和恢复都平稳。连续给药不蓄积, 无耐受。可以广泛用于家畜、家禽, 并可用于野生动物的手术麻醉。

(信息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手术室麻醉护士工作特点浅析 篇2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麻醉护士工作职责, 具体内容如下: (1) 负责麻醉药品、一次性医疗耗材和日用品的领取工作并填写使用登记。 (2) 全面配合麻醉医生完成日常的麻醉监测和治疗工作。 (3) 全面负责麻醉前、中、后期的物品准备工作, 包括麻醉机、监护仪、药品及一次性医疗耗材。 (4) 在配合麻醉过程中, 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 (5) 全面负责各种麻醉管道和设备的清洁, 消毒和维护。定点放置, 定期清洁, 养护。 (6) 术前跟麻醉医生访视, 术后对特殊情况要与麻醉医生共同进行随访。 (7) 做好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2 工作内容

2.1 病人的准备

麻醉护士在术前1d根据有针对性地向患者介绍有关麻醉的一般常识, 告知病人入手术室前去除所有佩戴饰物, 全麻病人的义齿要去除, 禁食禁饮。并安慰、鼓励患者。

2.2 麻醉用药、物品准备

夜班麻醉护士要根据患者体质状况、手术的要求、不同麻醉方法准备好麻醉所必需的常用药和抢救药品、用具。心电监护仪、氧气、麻醉机、吸引器、紧急抢救复苏设备。各种麻醉穿刺包如连续硬膜外麻醉准备连硬外穿刺包, 脊髓麻醉准备蛛网膜下腔阻滞包, 全身麻醉除准备上述用品外还得准备呼吸机、吸入麻醉药品、吸痰管等。危急重大手术要准备除颤器、深静脉穿刺包等。

3 麻醉中护理

麻醉前准备:麻醉前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及手术名称。协助麻醉医生实施麻醉, 摆好实施麻醉方法的正确体位, 有利于麻醉顺利进行。婴幼儿、昏迷、休克、意识不清、烦躁不安者给予必要的护栏或约束以防坠床等。

3.1 建立和保持静脉通畅

凡需麻醉手术患者都应建立一条静脉通道, 重大危急手术常需多条通路。病人入手术室后麻醉护士应立即开放静脉通路, 一般为四肢静脉, 套管针穿刺, 必要时可协助麻醉医生行颈内静脉, 锁骨上、下静脉, 股静脉穿刺。

3.2 输液要求

输液速度一般为2m L/ (kg·h) , 儿童为2~4m L/ (kg·h) 。在有失水、失血休克、高热、选择椎管内阻滞麻醉引起的血压下降时可以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对老人、婴幼儿、有心肺肾疾病患者则应严格控制速度和输液总量。输液原则先盐后糖, 输糖速度不宜超过0.3g/ (kg·h) , 液体内含糖浓度以2.5%以下为宜, 超过0.5g/ (kg·h) , 尿量及尿糖排出增多引起渗透性利尿。此外还可影响巴比妥类药麻醉患者苏醒[1~2]。

3.3 输血要求

输血速度成人一般为4~6m L/min, 老年人或心肺疾病患者1m L/min, 小儿为10滴/min。对失血性休克濒死者, 必要时可采用直接深静脉或动脉输血, 注意输血反应, 荨麻疹是现在输血反应中较为多见的并发症, 常常因手术单遮盖被疏忽直至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才发现, 应引起重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杜绝输血事故发生。

3.4 经常观察穿刺针的局部情况

手术过程中麻醉护士应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滑针、导管脱节、扭曲、堵管、液体流空等。应用有刺激性药物时要防止渗漏出皮肤或皮下组织引起组织坏死。

3.5 其他

麻醉护士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静脉用药, 所有的静脉用药应有明显标记, 以防止与其他药物混淆。围术麻醉期麻醉护士除协助麻醉医生实施麻醉外, 还要认真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神态、肤色等变化, 除了熟悉各种抢救药物的剂量、用途、用法, 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

4 麻醉后护理

(1) 手术完毕麻醉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将留置的硬膜外导管拔出。全麻未清醒病人应护送病人至苏醒室复苏。

(2) 待病人离开手术室后再整理好麻醉物品等归还原位。

5 工作效果

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关系融洽了。医护分工明确, 巡回护士能更加专心的服务手术, 麻醉医生更能进行高质量的麻醉处理, 更严密的观察病人。麻醉用品不再散乱摆放, 各种麻醉管路的消毒灭菌和麻醉设备的养护得到了保证。

6 讨论

我国的护理教育和各种培训中都没有麻醉护理专业, 但是先进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 麻醉护士良好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恢复室的护理, 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使麻醉医生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处理病人。现代医学发展要求分工越来越细, 我们不能再让麻醉医生集医、护、技于一身。相信麻醉专业护士不断充实麻醉科, 会给麻醉学科带来新的革命, 使工作效率提高, 病人安全, 麻醉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吴珏.实用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242.

麻醉特点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 按照1:1的比例, 随机划分为实验组 (A组) 与对照组 (B组) , 患者年龄集中处在62~79岁, 平均年龄为70.5岁;36例男性, 26例女性, 男女比例为1.38:1。以上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原因:30例为股骨头坏死, 29例股骨颈骨折, 3例原因不明。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B组) 患者选取侧卧位, 应用L1-L2的间隙穿刺, 而后沿着针刺的部位置管3~5cm, 经过导管注射4m L剂量的2%利多卡因, 观察麻醉平面及没有全脊麻的征象后, 根据以上麻醉平面和患者的具体情形, 注射6m L剂量, 依据手术过程中的情形可以追加半量。手术过程中, 患者应保持面罩吸氧, 并利用丙泊酚起镇静作用[1]。实验组 (A组) 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 在手术前肌内注射4~6μg/kg的芬太尼, 在气管插管后, 接上麻醉机实施机械通气, 依据患者的承受度调整呼吸参数。手术过程中, 需要静脉注射0.3~25μg/ (kg·min) 的瑞芬太尼, 维持镇静作用[2]。

1.3 统计学方法

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10.0软件详细分析统计, 同时为加强可信度, 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 (±s) 来表示, 同时组间数据的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 实验数据均使用平均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血压变化、心率速度上,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在常见的并发症发生上, 诸如心肌缺血、术后认知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上,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1例, 发生率为3.2%;对照组发生人数为4例, 发生率为12.9%, 两组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B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 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由于此种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多、创伤刺激性大等缺点, 并且会诱发心肌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认知障碍等并发症, 同时患者多为老年人, 其身体抵抗能力及应急能力比较差, 因此, 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风险事故。对此,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所在。本文实验中, 实验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 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 均取得一定的麻醉效果。临床上, 部分骨折手术患者存在情绪不稳及病处疼痛等因素, 引发血压升高及心率变快的现象, 对此, 需要合适的麻醉方式才能够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及以上病症[3]。对此, 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延长麻醉时间, 强化镇痛效果, 无副作用发生, 值得应用。总之,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方式, 能够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 稳定患者的血压及心率, 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能够避免发生心血管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密切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麻醉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 按照1:1的比例, 随机划分为实验组 (A组) 与对照组 (B组) , 实验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 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 仔细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 在血压变化、心率速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上,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方式, 能够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 稳定患者的血压及心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能够避免发生心血管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特点,并发症发生率,血压变化,心率速度

参考文献

[1]赵海滨,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31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12 (15) :193-194.

[2]黄涛, 毛宾尧.髋关节改良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探讨[C].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6:183-184.

麻醉特点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6.3±2.1)岁,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原因:股骨头坏死32例,股骨颈骨骨折19例,其他9例;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4.3±3.1)岁,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原因:股骨头坏死30例,股骨颈骨骨折20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均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次研究。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在L1-L2的间隙进行穿刺,沿着穿刺部位置管3~5cm,经导管向患者注射4ml的利多卡因。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平面如无全脊麻征象,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形向患者追加注射6ml的利多卡因。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过程中需为患者提供面罩吸氧,为确保患者镇静,可给予患者丙泊酚。

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手术前,为患者注射4~6ug/kg的芬太尼,手术过程中通过静脉为患者注射0.3~25ug/(kg·min)的瑞芬太尼,术中可给予患者适量丙泊酚维持镇静。为患者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为患者接上麻醉机,为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根据患者术中情况将呼吸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确保无显著波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动脉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另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P值在0.05以下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中,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出现显著波动,观察组两项指标波动较小,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对照组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术后认知障碍1例,心肌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心肌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较大型的手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该手术对患者刺激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风险较高。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效果的诸多因素中,麻醉是一个重要因素[3]。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由于受疾病的影响,患者情绪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患者血压和心率会出现较大波动,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可延长麻醉时间,镇痛效果优于全身麻醉,麻醉后患者并发症较少[1]。本次研究中,两组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进行比较,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中,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出现显著波动,观察组两项指标波动较小,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行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开立,孟维国,林中洪.全髓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57-58.

[2]张言柱.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6):41-42.

[3]吴波文,张锡平,王镖,等全航关节置换术与空心螺钉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5(5):579--582.

上一篇:Superpave下一篇:学习活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