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模拟演练

2024-11-06

抢救模拟演练(通用9篇)

抢救模拟演练 篇1

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教学与抢救模拟演练结合在急诊本科实习生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132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 实验组采用PBL教学与抢救模拟演练结合的护理查房模式, 对两组学生的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PBL教学与抢救模拟演练结合的护理查房模式运用于急诊护理教学查房中可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水平。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护理本科学生,抢救模拟演练,护理查房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已在国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2], 同时也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急诊科是抢救和治疗各科危重病人的综合性科室, 接收的病人基础疾病多、病势凶险, 大多在短期内被转运入院或手术, 对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在急诊科实习的学生缺乏对疾病全过程的了解, 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单一, 对学生获取知识的系统性及动手实践能力帮助收效甚微。2008年以来, 我院急诊科将PBL教学与抢救模拟演练结合应用于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护理教学查房中, 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2009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132人, 年龄21岁~25岁。2006年、2007年度护理本科实习生60人为对照组, 运用传统查房模式。2008年、2009年度护理本科实习生72 人为实验组, 采用PBL教学与抢救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查房模式。两组学生进入科室前均进行摸底考试。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摸底考试成绩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查房方法

6名学生为一组, 带教老师提前2周将查房内容告知学生, 查房内容以急诊常见危重病例为主, 如心搏及呼吸骤停、急性有机磷中毒等。查房形式是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 配以小组讨论、多媒体幻灯形式、角色模拟、抢救演练等综合性训练。

查房程序:第一阶段学生知晓查房内容后通过翻阅病历、相关教科书及文献检索等多种途径了解该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抢救原则、护理常规、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点, 提出并制定针对该病例的相应抢救过程及相关护理问题, 制作出多媒体幻灯,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角色模拟训练准备, 每位学生均要参与。第二阶段查房由1名学生主持, 先以幻灯形式汇报病人相关资料 (简要病史、发病经过、临床表现、抢救原则、护理问题及措施、抢救护理特点、重点、难点) , 学生间可相互补充。汇报完毕由带教老师提问, 提问包括学生在该病例中不恰当的分析及尚未提到的相关知识点, 学生可进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第三阶段进行抢救模拟演练, 要求将刚刚列出的抢救原则、治疗护理措施在演练中得到体现, 每位学生均要参加。第四阶段由护士长点评、总结。

1.2.2 对照组查房方法

按传统模式选择本专业一个典型病例, 制定查房目标, 围绕这一病例带教老师进行讲课教授, 然后就相关知识进行提问, 学生逐一回答, 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评价。

1.2.3 评价方法

两组学生在急诊轮转结束后进行专科理论、操作考核, 并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查房效果的评价,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评价内容包括:与传统的查房模式比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重点内容的掌握、提高专科技能操作能力、提高自学思考能力、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加深理解和记忆、加强同学间协作。评价分为“好”和“差”。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72份, 收回有效问卷72份, 回收率100%。

2 结果

3 讨论

护理教学查房是以个案或病种为查房对象, 以传授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介绍护理实践经验或某种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护理查房[3], 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综合知识、是否能独立护理病人, 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4]。高质量的护理教学查房可以综合学生所学的护理理论、临床护士的丰富经验以及资深研究、各家见解来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 同时保证临床教学质量[5]。

教学查房的主要授课对象是护理本科生, 他们的就业方向是临床、教学、管理和科研岗位, 但有研究显示在影响护理本科生临床应变能力因素中, 72.45%的学生认为专科护理知识不扎实, 80.61%的学生认为专科护理技能缺乏[6]。因此, 查房模式以加强护理本科生的专科理论、专科技能为目标出发点, 根据急诊专科特色进行设置。通过查房能加深学生对具有急诊特色的疾病如急性中毒、心搏及呼吸骤停等的认识,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护理程序明确病人的抢救原则、护理问题、所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针对此类病人如何制订抢救护理计划, 提高了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及技能水平。另外, 因PBL教学涉及知识面较广, 需要对病种的相关知识都有所了解, 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提升了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研究显示, 在影响护理本科生临床应变能力因素中, 81.63%的学生面对临床突发事件心理素质不好[5], 在查房中采用模拟现场再现、多媒体等形式使查房内容更加直观、实用。尤其是模拟抢救过程中学生各自有明确的分工, 相互配合, 直观地显示急救流程, 如置身真实环境一般, 学生容易掌握, 锻炼了学生处理危重病人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我院急诊科将PBL教学方法与抢救模拟演练相结合 , “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中心”, 学生成为了教学查房的主导者。通过护理查房迫使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收集病人和疾病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锻炼了他们文献检索的能力, 养成了阅读文献的好习惯, 同时在课堂上强调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思维活跃,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强, 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形成, 提高了教学效果, 实现了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查房形式教学的中心是教师, 教学形式是传统的、教学内容是僵化的, 学生没有机会也不必去开动脑筋去寻找护理问题, 更不用说是解决问题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被动的、消极的, 收效甚微[4]。很多学者认为, 教学查房形式多样化、形象具体可激发学生兴趣[7]。实验组教学查房模式改变了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护理查房中让学生针对病人的病情提出护理问题、相关知识点、措施, 制订抢救计划,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讨论并进行抢救现场模拟, 激发了学生分析、想象、评判和创造等高级思维, 锻炼了其表达、沟通能力, 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形式的多样化活跃了查房气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从被动接受知识逐步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抢救模拟演练的开展使单一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整合, 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护理操作, 又熟练掌握了急诊专科护理操作, 如心肺复苏、洗胃机的使用等,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了学生自我设计护理方案的能力,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能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真实的临床体验。

参考文献

[1]Lohfeld L, Neville A, Norman G.PBL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study of the views of canadianidents[J].Adv Heath Science Educ, 2005, 10 (3) :189-214.

[2]Prince KI, Van Eiis PW, Boshuizen HP, et al.General competenciesof problem-based leaming (PBL) and non-PBL graduates[J].MedEduc, 2005, 39 (4) :394-401.

[3]何慧.护理教学查房中主持者的素质要求[J].现代护理, 2004, 10 (1) :44-45.

[4]颜巧元, 王菊香, 吴红艳, 等.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质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32-234.

[5]陈丽霞, 王秋琴.护理查房对实习学生临床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8, 22 (3) :835.

[6]史淑杰, 沈跃兰, 郭续彩, 等.护理本科生临床应变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9, 23 (6C) :1617.

[7]曹银竹, 胡桂梅.多种形式的护理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3, 7 (7B) :859-860.

抢救模拟演练 篇2

成功开展产后大出血应急抢救模拟演练

为了加强我县妇幼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强化医护人员对危重症孕产妇急救能力的重视程度,提高我县对危重症孕产妇抢救技术水平,确保母婴健康安全。2020年4月14日下午3:30,由**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县中心医院主办的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应急抢救模拟演练在**县中心医院妇产科三楼妇产科举行。**县卫生健康局XX莅临现场观摩指导,王院长主持,县妇幼,县中医院、医务科、妇产科、儿科及全县助产机构近100余人观摩了应急演练。

情景1:

应急抢救模拟演练:产妇产后大出血

本次演练模拟一位产妇在产房顺利娩出婴儿及胎盘后出现大出血的危重情景: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反应迅速,配合默契,快速、准确地按照产后出血三级预警机制及处理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对处理流程掌握熟练。

情景2:

应急抢救模拟演练:新生儿窒息复苏

本次演练模拟院内一孕妇胎盘早剥大出血,紧急行剖宫产手术,通知新生儿医生速前往手术室抢救高危新生儿。经过评估、正压通气、气管插管、配合胸外按压等抢救流程,参演医护人员沉着、镇定、对病情判断快速准确,急救操作规范、流畅,演练取得良好效果。

每个情景演练完均进行演练经验分享,提出抢救重点和注意事项。全程演练历时60余分钟,圆满结束。

在演练结束后,县卫健局对本次演练给予高度评价,中心医院王院长总结。

一是此次演练脚本设置切合实际,能体现出我县目前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是演练主题突出,演出了急救状态。抢救人员反应迅速,预判准确,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科室实施抢救,有效制定抢救措施。

抢救模拟演练 篇3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对全院手麻科、产科、新生儿科所有医务人员共计90人进行定期培训及分组演练并考核。其中,产科医师25人,儿科医师8人,麻醉医师9人,护理人员48人(均具有助产资格),以上人员均取得执业资格且在临床一线工作。

1.2方法先派遣以上不同部门的优秀骨干医师、护士分别参加“2010版新生儿窒息复苏”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作为师资储备,具体人员分配如为:产科医师4人、麻醉医师2人、儿科医师2人、助产士4人。由上述师资负责在院内进行相关内容的再培训,开展符合新生儿窒息复苏特点的急救模拟演练。分别对医务人员在培训及演练前、后进行考核。

1.3实施方式

1.3.1成立管理组织:在医务科主导下制定计划,按计划开展各项培训及考核工作。成立考核组由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及师资人员组成。考核组负责制定评分标准及培训前、后考核。[2]

1.3.2具体实施步骤:分四个阶段进行:师资培训、院内理论培训、院内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急救模拟演练。第一阶段师资培训:派遣人员参加“2010版新生儿窒息复苏”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掌握国际水准的基本急救的最新知识和标准化操作技能,作为医院的技术储备。第二阶段院内理论培训:外出培训人员在院内对相关学员进行急救基本理论的再培训。第三阶段院内基本操作技能培训:购置一套技能培训所需的教学模型,经师资示范讲解后,实行手把手教学,学员反复操作练习,以“人人都会”作为教学目标。第四阶段急救模拟演练:安排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Apgar评分的新生儿窒息模拟案例,每个病种由师资拟定书面演练程序,包括病史特点,体检特点、病情演变的场景等,可把清理呼吸道、保暖、体位摆放、刺激、复苏囊及T组合的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静脉给药[2]等基本操作串联进去。每个模拟演练组人员组成:主考官、主持医师、麻醉医师、护士组成。主考官(由师资当任)根据安排的模拟病史特点负责灵活掌控现场演练过程中的病情特点及变化,主持医师为值班医师负责主持抢救。整个模拟演练过程地点在各自工作部门,相应的设备一应俱全。医务科主持演练全过程会同护理部及院感科进行全程监控,每次演练按真实抢救病人一样要求,所有操作和医嘱执行均要实际执行,每次演练完毕,当场反馈存在问题,每个模拟案例通过反复整改,直到能正确、有序、快速的应对所有的病情变化场景为止。

2结果

2.1培训前(2010年)与培训后(2012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抢救成功率比较培训前总分娩3 960人,新生儿窒息349人,占8.8%,抢救成功率为98%;培训后总分娩5 317人,新生儿窒息113人,占2.1%,抢救成功率为100%。

2.2培训前(2010年)与培训后(2012年)新生儿重度窒息与抢救成功率比较培训前总分娩3 960人,新生儿重度窒息57人,占1.4%,抢救成功率为90%;培训后总分娩5 317人,新生儿重度窒息18人,占0.3%,抢救成功率为100%。

培训后急救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急救模拟演练的成绩有明显提高。培训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成功率有效上升。

3讨论

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要求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准确、迅速的判断与处理能力,在掌握基本技术操作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稳、准、快,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特点。而目前,基层医院的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来源于日常工作经验,有时不能对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很难做出正确的初步处理,急救过程显得忙乱、顾此失彼,常常会耽误抢救的黄金时间。急救病人病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而导致治疗措施的滞后是医疗事故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基层医院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急救技能培训。以具体案例为基础的急救模拟演练提供了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平台,错综复杂的病情演变提高医护人员的病情判断思维能力。因此演练过程中主考官可随时安排意外的病情变化,以提高应变能力。

组织产儿科及手麻科共同参与新生儿窒息急救演练以来,有产儿科及麻醉医师陪伴着高危儿的娩出,这一措施的实施提高了窒息复苏成功率,减少了窒息并发症的发生。

校正了以前部分医护人员在复苏中的旧习惯,如:(1)杜绝了口对口人工呼吸,利用气囊的正压通气,90%新生儿窒息都可以成功复苏;(2)缩短了口鼻的清理时间及不必要的负压吸引,避免人为窒息,清理呼吸道过深过久容易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率下降出现倒评分的现象;(3)杜绝了滥用药物和强刺激等不正确的方法。

急救模拟演练有效理顺环节,提高团队应急能力:(1)规范了急救流程,理顺各个环节,医生诊疗操作、护理操作及医嘱的执行更加有序。(2)认真评估孕妇的状况,预见性地识别高危因素,加强出生前的人员及药械准备。(3)有效培养医务人员的急救素质,建立了一支反应迅速的急救队伍,“评估—决定—执行”贯穿整个急救过程,对疾病的进展或转归也具有了前瞻性使整个急救显得有条不紊。(4)病历记录更规范,重点突出,逻辑性增强,能反映出疾病的演变特点。(5)面对“新生儿窒息”这类多样、复杂、具有交叉性的危重症,各科人员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是一种必然,团队的建设得到巩固,提高了团队的协作精神。

新生儿窒息是发展中国家围产儿死亡、脑瘫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4],同样也是我院急救或死亡最频发的疾病,是急需提高急救水平的关键点,新生儿复苏的培训有效提高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降低致残率。通过新生儿窒息复苏急救基本理论、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有效提高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通过急救模拟演练,培养医护团体之间的协作精神,是提高个人和医院整体综合急救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基层医院实现有效提升的可行性较强的医学继续教育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急救基本理论、急救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通过急救模拟演练,培养医务人员的协作精神,提高整体应急能力,总结新生儿窒息复苏演练在提高新生儿抢救水平中的作用。方法:我院从2011年将新生儿窒息复苏演练应用于手术室、产房及新生儿科。用急救演练的形式,提高医护人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结果:2012年全年新生儿窒息率为3.5%,复苏成功率为100%。结论:通过新生儿窒息复苏急救基本理论、操作技能的培训、急救模拟演练,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有效提高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急救演练,复苏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崔其亮,谭小华,林梨梨,等.论高级仿真系统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的推进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1043-1046.

[2]李艳环.留置针脐静脉穿刺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应用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140-1142.

[3]苏雅婷,张琦龙,白靖平.新疆医疗争议案件再次鉴定的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报,2012,35(7):979-983,987.

大型外伤性抢救应急演练活动 篇4

抢救应急演练活动

7月22日晚,根据县人民政府部署,县二医院联合大安镇人民政府、大安交警中队开展大型外伤性公共突发事件抢救应急演练活动。

6:30,随着在二级公路大安车站模拟重大车祸现场交警干警发出救援指令开始,演练拉开战幕,模拟现场伤员横陈,一遍狼藉。

6:30,急诊科接到救援报告,立即启动院前抢救程序。

6:33,第一辆救护车派出。同时大型车祸信息报告到医院总值班,总值班人员马上报告值班领导与医疗分管领导,值班领导马上报告院长。

6:35,院长发出启动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一级响应指令。

一道道指令通过电话、手机信息平台、医院内部电脑网络平台迅速下达,全院随即进入大型抢救应急状态。

刚刚下班回家的职工立即赶回医院,职能部门组织协调,临床科室准备迎接伤员,医技科室准备应急临检,后勤部门协助搬运伤员。

6:38,第二辆救护车派出,6:40第三辆救护车派出。

第一辆救护车赶到现场后,根据“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立即对所有伤病人进行检伤分类。为危重伤员建立输液通道。

后续赶到的救护车立即转送伤员,医院派出领导随第三辆救护车前往现场指挥抢救。

6:55,第一批伤员接回医院,院内早已严阵以待的医务人员在医院领导指挥下开展接诊处置,体格检查、医技检查、转送住院部。随着一批一批伤员接回医院,整个抢救工作分布到了全院各临床与医技科室。

7:30,全部伤员接回医院。

7:40,医院即时召开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汇总伤员情况,研究讨论后续治疗方案,组织向上级党政部门与主管部门汇报的材料。

大安镇人民政府梁仁副镇长亲临模拟现场与医院指导本次演练活动。

平南县二医院是县南河片区急救中心,长期以来担负南梧二级公路重大车祸医疗救援任务,随着南广高铁开通与南广高速公路即将开通,重大外伤性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任务日益繁重。本次演练目的是为了加强医院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通过大型抢救工作应急演练,查找医院各部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机制,同时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医院整体应急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健康。

本次演练,县二医院制定了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各科室突发事件分级响应制度执行情况、全院各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协调处理能力与各科室应对大型抢救组织能力。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处理规范与要求,清列重点考核内容的考核要点与考评标准,组织人员现场考核评估,查找演练过程中各项工作亮点与缺陷,提交领导小组总结、评估与指导整改提高。

广播电视发射台模拟演练系统设计 篇5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目前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实行24小时不间断播出。发射台关键设备在播出期间不能随意操作, 技术人员仅能通过说明书熟悉设备, 减少了实际操作设备的机会, 也体会不到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参数的各种变化, 技术维护和应急处理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本文提供一种模拟演练系统的设计思路, 通过计算模拟技术实现设备模拟和故障模拟, 使技术人员在播出时段也能熟悉设备操作、观察故障现象、演练排除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1 设计思想

1.1 安全性

模拟演练系统与发射台现有播控系统进行物理隔离。模拟演练系统与现有播控系统不进行数据交互, 并且演练主机与值班室不在同一房间, 防止因误操作造成停播、劣播事故。

1.2 真实性

模拟演练系统应当能真实反映台内技术设备的逻辑关系、界面显示、实际操作等。即在任一设备上的任何操作都可以实时地在整个模拟演练系统上有正确的反映, 且与设备的真实状态相符合。

1.3 扩展性

发射台设备复杂、更新较快, 当新设备投入使用后, 模拟演练系统应能进行平滑升级。因此需要对每个设备建立模型, 各模型之间相互独立。系统通过模拟演练控制系统为每个设备建立逻辑表, 如果增加或更换新设备, 仅需要建立一个新设备模型并在演练控制子系统中更改设备的逻辑关系表, 即可将新设备应用在模拟演练系统中。

2 系统功能

根据发射台日常工作特点, 模拟演练系统应具备设备模拟、操作模拟、常见故障模拟等功能。模拟演练系统功能如图1所示。

2.1 设备模拟

设备模拟是模拟演练系统的核心。模拟演练系统将播控流程中的软硬件均作为设备处理, 为每个设备建立独立模型。每个设备模型由接收模块、模拟模块和发送模块构成。接收模块负责接收用户操作数据和演练控制发布的命令, 模拟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对设备界面显示、参数进行处理并将结果通过发送模块传递给演练控制子系统, 设备之间不进行数据交互。设备模型框图如图2所示。

各设备按照发射台实际设备布局使用静态图片显示, 用户双击相应设备进入设备模拟系统。设备模拟有独立模式和联机模式两种模拟模式。独立模式用于单独设备的熟悉, 在该模式下设备所发生的改变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联机模式用于故障排除及播控流程的熟悉, 在该模式下用户对设备的所有更改均通过演练控制子系统传递到相关联设备。

设备模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界面模拟。真实显示设备的面板按键布局、指示灯显示、LED显示、菜单树、说明书等内容。对于英文界面可在鼠标悬停时提示译文。当其他设备改变影响到该设备后, 用户通过模拟界面可以清楚地观察该设备的显示状态和参数的相应改变。

(2) 操作模拟。用户在模拟界面对设备按键进行操作时, 设备模拟根据设备模型实时改变设备参数和界面显示。

2.2 演练控制

广播电视发射是单向播控流程, 演练控制子系统按照实际信号流程为所有设备建立逻辑表。任一设备参数、状态发生改变后向演练控制子系统发送数据, 演练控制子系统接收到数据后根据逻辑表向其后继设备发送数据, 递归至无后继设备为止, 保证模拟演练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演练控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故障环境设置。通过演练控制子系统将故障数据发送到相应故障点设备, 故障点设备将处理后数据返回演练控制子系统。演练控制子系统按照设定的逻辑关系发送给故障点设备的后继设备, 递归至无后继设备形成故障环境。

(2) 故障排除流程设置。模拟演练系统为每个故障建立标准排除流程信息, 包括故障排除流程图、故障排除多媒体 (视频、图片) 信息、模拟演练系统自动演练。用户可以通过以上信息熟悉故障现象和故障排除流程, 出现类似故障后能第一时间判断故障点设备, 快速排除故障,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 用户操作记录:演练控制系统能记录用户在模拟演练系统中的鼠标键盘操作和各操作时间。可通过演练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开始、暂停、跳过、结束等操作。在演练结束后, 系统语音提示并给出智能评级结果。给出的正确操作步骤和用户的实际操作步骤相对比, 使用户找到差距, 快速提高业务水平。

(4) 故障恢复判定。模拟演练系统通过关键设备的关键参数是否恢复为正常值判断故障是否恢复, 当故障恢复后, 演练控制发送演练结束命令结束该次演练。

2.3 信源系统模拟

信源系统模拟包括信源常见操作和常见故障排除。涉及设备模型主要有解码器、跳线架、信源切换器及其监控软件。信源系统模拟框图如图3所示。

信源系统模拟主要模拟使用监控软件切换信号、设置解码器参数。信号或相关设备异常时, 通过切换器面板对信号进行切换、手动短接跳线架等操作。信源设置包括主路信源故障、多路信源故障;解码器设置包括解码器参数调整、解码器死机故障;切换器设置包括自动切换故障、面板切换故障。

2.4 发射系统模拟

发射系统模拟包括发射机常见操作和常见故障排除。涉及设备模型主要有:发射机、同轴切换器、同轴开关等。

发射系统模拟主要模拟内容:使用监控软件或对发射机直接操作实现切换激励器、开关机、升降功率、倒机;使用监控软件切换同轴开关, 同轴切换器异常时手动操作同轴切换器和同轴开关。发射机设置包括发射机降功率故障、激励器故障、模块故障;同轴切换器设置包括自动倒换故障、面板操作故障;同轴设置包括手动倒换同轴开关。

2.5 监测系统模拟

监测系统是技术人员日常值班使用最多的系统, 播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改变最后均通过监测系统反馈给值班人员。监测系统模拟是模拟演练系统的最终节点, 其他设备的改变都会反映到监测仿真系统。监测仿真主要包括:信号监测模拟、发射机监控模拟、电视墙显示模拟、网管监测模拟等。

3 结语

模拟演练系统以设备模拟系统为核心, 通过模拟演练控制系统对所有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模拟各种故障现象。同时系统接收用户操作输入, 实时显示当前操作所造成的影响。在模拟过程中, 操作员可以选择各种播出故障, 通过监测模拟系统对故障现象的真实呈现, 通过对模拟设备的操作对故障进行处理, 并观察监测模拟系统中故障现象是否消除。通过此系统, 可以使用户快速熟悉设备, 了解解决故障方法,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抢救模拟演练 篇6

基于广播电台播出技术要求的特点, 其技术工艺系统必须能快速应对突发故障情况, 从而需制定完善可行的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涉及人工操作的应急预案, 其实施时的速度和准确度, 则与技术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直接相关。这也是广电总局一直以来强调组织安全播出演练的重要原因。然而, 由于大部分广播电台均为全天候播出, 同时安全播出任务繁重, 所以难以开展最有效的实战演练, 由此, 寻求一个接近实战的仿真模拟演练是必要的。

1 仿真模拟演练的基础

1.1 仿真原理与方法

仿真, 是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 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来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 又称模拟。当所研究的系统造价昂贵、实验的危险性大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了解系统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时, 仿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研究手段。仿真的过程包括建立仿真模型和进行仿真实验两个主要步骤。

仿真系统和原型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之所以能用前者来复现和研究后者, 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1]。由此, 相似度是检验仿真模型复现程度的重要标准。

除建模以外, 仿真过程的另一个步骤是实验。通过实验, 既可以模拟模型的动态变化过程, 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过程验证和调整仿真模型。

1.2 沙盘演练的方法

沙盘演练又叫沙盘模拟培训、沙盘推演。最初的沙盘演练主要用于战争。战争沙盘模拟推演通过红、蓝两军在战场上的对抗与较量, 发现双方战略战术上存在的问题, 提高指挥员的作战能力, 模拟推演跨越了通过实兵军演检验与培养高级将领的巨大成本障碍和时空限制, 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运用。此后, 由于企业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同样面临代价高昂的困扰, 企业沙盘模拟培训开始被广泛推广。

沙盘模拟培训特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特点, 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 使学员在培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 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 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 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在沙盘模拟培训中学员得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 而是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

沙盘演练方法同样需要建立模型和实验, 也即实践过程, 但与仿真方法相比, 它更注重人在其中的作用和参与过程。

1.3 博弈论的原理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决策主体各方相互作用情况下如何进行决策及有关决策均衡问题的理论。博弈论的精髓在于博弈中的一个理性决策者必须在考虑其他局中人反应的基础之上来选择自己最理想的行动方案[2]。

现实中的博弈问题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类, 二者的区别主要看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2]。

博弈原理更多地被应用在多人参与的社会活动中。

以上所述即我们进行仿真模拟演练的理论基础, 并据此建立仿真模拟演练平台, 以及演练的方式。

首先, 仿真原理用于建立模拟演练所需要的仿真系统, 对广播电台而言, 即是广播播出技术工艺系统。考虑地域和人员的不同, 我们将其划分为播控中心和发射中心两部分进行仿真。其次, 通过仿真实验, 不断修正仿真系统的相似度, 力求使模拟演练平台的运行状态接近于真实系统。

再次, 由于仿真模拟演练还涉及人的参与, 所以我们同时采用了沙盘模拟演练的方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由于模拟演练平台的目的在于熟练技术人员的操作, 所以我们在仿真系统中, 除了应用传统的计算机仿真方式外, 同时在链路中增加使用实物, 即用实际设备模拟关键节点, 也即结合沙盘推演的方式。在实际的广播播出技术工艺系统中, 运行状态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包括操作自动播出系统的编辑, 使用直播室设备的主持人, 当然还有进行各种技术操作的技术人员。所以, 我们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加入角色扮演, 尽量再现真实的运行情况。

最后, 为了增加演练的难度, 我们采用多人博弈的方式。通过由技术人员相互出题, 经历过不同应急流程的技术人员能更有针对性的模拟应急操作流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让其他参与者更有体会。

2 仿真模拟演练的实践

2.1 搭建仿真模拟演练的平台

根据上一节的相关理论, 我们搭建了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播播出技术工艺系统为原型的仿真模拟演练平台。其中, 包括调音台、延时器、广播智能监控系统、音频矩阵、光收发器、音频处理器、激励器、小功率发射机、假负载等重要节点采用实物仿真。

通过仿真实验检验, 播控中心和发射中心的仿真平台可以模拟直播室设备故障、播控中心链路故障、传送系统链路故障、发射系统故障等情况。

2.2 角色扮演及提高实战性的相似度

进入仿真模拟演练平台, 参与演练的技术人员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 扮演主持人的人员模拟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技术故障, 负责排障的人员则需要根据故障情况判断原因并解决。

仿真平台同时具备声光报警系统, 让参与人员真实体会故障发生时的紧迫感, 并考核排障时间和效果, 令其更接近实战情形。

2.3 目标任务

通过以上的演练方式, 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任务是:

1.让技术人员有机会操作播出链路关键节点设备。

2.提高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处理操作的速度和准确度, 尽量减少因紧张造成的误操作。

3.让技术人员开放思维, 模拟更多的故障情况, 减少偶发未知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4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演练效果

为了更科学客观的评价演练效果, 我们采用了现今使用最广泛的主观评价方法——模糊数学评价方法。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评价方法, 是针对难以直接用准确的数字进行量化的评价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该方法已在多个需要主观评价的研究领域中取得满意的成效, 如人体舒适度研究、公司信用评级等[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实施需要建立考评因素、权重系数和评价等级。根据仿真模拟演练的目标任务要求, 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评价模型, 如表1所示。

评价过程可以组织专门的考评人员, 或参与演练的技术人员互评。最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统计结果, 并得到参与人员的演练效果排名。该结果可以让参与人员进一步了解自己技术操作的优缺点, 继而有针对地进行锻炼和提高。也为技术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 确保在安全播出的重要岗位和重要任务中安排技术骨干参与。

2.5 总结与反思

本台仿真模拟演练项目自2012年1月开始建设, 3月完成模拟演练平台的搭建, 并正式开展仿真模拟演练。在“十八大”重要安全播出保障期前, 我们利用该平台进行了超过200人次的仿真模拟演练。将以往只能口述的演练方式变为实操;将以往“碰不得、动不得”的设备给每个技术人员亲自操作;将以往的偶发故障都进行预演、分析, 变被动为主动。在“十八大”重要安全播出保障期间, 我台顺利完成各项重要转播任务, 实现安全播出。

仿真模拟演练不仅加强了技术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利用亲临其境的方式更让他们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能做到镇定自若。仿真模拟演练也让主持人、记者编辑更加熟悉播出技术系统, 遇到突发事件时能配合技术人员冷静地进行应急处理。

在演练的过程, 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主持人和记者、编辑更多接触的是周边设备, 从而提出对这些设备进行实物仿真的要求;对于发射中心, 温度和湿度也是影响仿真相似度的其中一个要素。我们对此将不断改进。

3 仿真模拟演练的未来发展和思考

综上所述, 仿真模拟演练是一种可行性高的广播电台技术演练方式, 同时具备创新性, 并能获得比原有传统演练方式更好的效果。

仿真模拟演练采用仿真原理, 结合计算机仿真和实物仿真, 既达到实际操作的目的, 也可减少模拟演练平台的搭建成本。基于广播电台都有存储备件的做法, 搭建模拟演练平台更切实可行, 同时也可起到备件热备份的作用。

仿真模拟演练锻炼了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应急能力, 同时提高了其他播出相关人员的技术配合能力。仿真模拟演练可以用于进行技术培训、演练和考核, 更可作为新技术的演示平台。

仿真模拟演练为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更直观和客观了解技术人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同时, 大量的模拟演练有利于不断修正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的准确度、速度, 以及可操作性。模拟实战积累下来的各种排障方法可以不断充实我台广播专家系统[4]的知识库、数据库和模型库, 成为我台重要的故障排障指引。

参考文献

[1]王精业等.仿真科学与技术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2]侯光明, 李存金.管理博弈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3]黄研, 张步强, 彭建.广播节目考评自动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7, 34 (12) , P56-58.

抢救模拟演练 篇7

1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

DTS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 可提供4个培训/研究环境同时运行 (2个教员, 2个学员) , 供调度中心不同用户进行培训、系统分析或反事故演习使用。一个培训环境可连接多个学员、教员界面。

DTS培训室布置的典型方案:配备专门的模拟培训室, 由学员室, 教员室和观摩室构成。学员室的配置考虑到兼作备用调度室, 与实际调度室一样, 配置了学员工作站和调度电话系统。教员室配置1个教员台和教员工作站, 观摩室配置大屏幕投影和音响系统。学员室、教员室和观摩室用单向玻璃或普通隔断。

DTS的功能包括DTS 3个基本组成部分, 即电网仿真子系统、SCADA/EMS仿真子系统和教员控制子系统。第一部分是DTS对电力系统的仿真, 电网仿真子系统包括对一次系统即线路、变压器等一次设备的仿真、对二次系统即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仿真和远动RTU的仿真, 再现电网工况;第二部分是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仿真, 调度自动化仿真子系统保证给调度员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与在线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全一样, 只不过处理的是DTS的仿真数据, 再现调度员工作环境;第三部分是DTS的培训支持功能, 教员控制子系统包括教员对DTS系统的控制功能、教员对仿真电网的控制功能以及教员充当下级调度/厂站值班员的操作功能, 包含完成培训所具备的监视、控制和分析功能。

2 如何利用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开展反事故演练

2.1 利用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的2种技术路线

WEB方式:将上一级调度的DTS服务器运行电力系统模型 (PSM) , 数据传至WEB服务器, 远方的下级调度员和厂站值班员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参与联合反事故演习。根据安全要求, 可设为交互式 (即允许远方参演人员设故障、进行复原操作) 和浏览式 (只允许远方参演人员以共享电力系统数据方式参加反事故演习, 设故障、进行复原操作的指令均由上级调度的教员进行) , 参演人员的权限由教员统一设置管理。

分布式DTS方式:上下级的DTS采用同一运行方式同时启动, 相互间交换联络线界面的数据和系统共有数据 (联络线潮流、联络线两端电压、系统频率) , 交换各自的操作事件。各自管辖的设备由各自的教员进行故障设置和复原操作。

WEB方式的优点为实施方便, 管理简单;缺点为对下级调度管辖的设备详细建模时PSM规模较大, 有时常常不够详细。分布式的优点为对下级调度管辖的设备建模可较详细, 演习时环境一致性也较好;缺点为实施时需增加上下级DTS各自的交换数据通信接口, 调试维护时协调工作量较大。

2.2 教案制作、管理与使用

教员的培训教案包括启动仿真所选的最初的运行方式 (开关刀闸状态、负荷、出力、变压器抽头位置以及保护装置的投退状态) 、仿真系统运行的系统负荷曲线和培训时电网将发生的事故。从在线系统取实时数据生成培训教案是最有效的方式。培训中操作控制包括启动、结束、暂停、恢复、回退、快照、统计和报警等。教员对仿真电网的控制功能主要是设置电网故障, 故障来源有培训前教案、教员临时在厂站图系统图上增加的故障、学员错误操作引起的故障和特定条件引起的故障等。

2.3 培训后评估

目前主要有下面一些做法:

(1) 教员根据学员调压和电气操作的记录, 借助快照回顾功能, 作出定性评估;

(2) 将一些典型题目的答案存在教员台, 把学员的处理过程与标准答案比较, 并根据学员处理引起的停电、失电量、失负荷量以及越限等情况, 给出定量的分数。

与传统的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相比, 具有反事故演练功能的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扩大了参加反事故演练的地域范围, 可使参加演练的调度员和厂站值班员在重点演练自己所管辖设备的上下级调度时, 所共同面对的电网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检验和演练各单位反事故预案和措施的适应性, 让一线运行值班人员进一步熟悉电网各种严峻的运行方式。检验各单位之间事故处理预案的衔接性, 从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运行人员在发生事故时的快速正确决策能力的目的。该系统是提高调度人员技术水平, 熟悉系统状态, 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工具。

3 总结与提高

目前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得较好:一是用DTS进行全网联合反事故演习。导演预先指定方案, 分几个阶段, 主要演练电网事故发生后学员的判断和处理, 使用次数不多但教案复杂, 参与人数多;二是用DTS进行事故预想。教员一般是调度班班长 (或班组培训员) , 每次考虑一种有一定难度的事故, 由学员判断和处理, 这种使用可以做到经常化, 用于培训各级调度中心的调度员;三是DTS中保护动作的结果对实际保护整定值进行校验。DTS学员台对SCADA功能进行校验, 往往能发现现场保护整定的缺陷和SCADA系统在线运行难以发现的问题。尽管如此, 目前的DTS系统仍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许多DTS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 由于人员的变动, 维护跟不上, 难以正常运行, 这就对DTS维护和使用的制度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 应用具有反事故演练功能的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DTS系统维护管理办法, 从制度上保证和规范DTS系统的使用;

(2) 与其它相邻电网实现实时数据的共享, 相互提供对方DTS所必需的基础实时数据;

(3) 对用户所在的电网以外的外部电网部分要做出合理正确的实时动态等值方案, 外部电网的实时动态等值数据应包括外部电力网架、发电和负荷3个部分;

(4) 开发和用户验收时应将PSM的真实性作为首要的合格标准, 包括联络线潮流在内、外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有逼真的事故支援功率、频率变化和电压变化;

抢救模拟演练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护理人员18人, 年龄22~42岁, 平均32.2岁, 均为女性。学历:本科8人, 大专10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 主管护师4人, 护师6人, 护士7人。

1.2 培训方法

1.2.1 模拟演练内容

结合我科常见急诊病种和突发事件选择急救内容如下:严重多发伤、开放性胸 (腹) 部损伤合并休克、脑疝、过敏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消化道大出血、批量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急救以及大批伤患者的应急处理、高热惊厥患儿应急处理、中暑患者的应急处理等。

1.2.2 成立演练小组

演练小组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 组员由护师及护士组成, 5人一组, 每月进行一次模拟演练。

1.2.3急救场景模拟演练

以我科最常见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例, 5位组员分担ABCDE角色, 分工定位协作抢救。具体如下:120急救车将患者送至急诊科后分诊护士E与当班医生 (由护士长扮演) 交接患者病情, 快速评估患者为危重症患者, 将患者安置于复苏室, 呼吸护士A位于患者头位, 先对患者进行A B C S评估, 即按呼吸道 (Airway) 、呼吸 (Breathing) 、循环 (Circulation) 进行初级评估,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负责给氧、开放气道, 协助气管插管的气道管理工作, 并及时向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循环护士B位于患者右侧与E共同核对患者基本信息, 确保无误后将腕带带在患者右手, 接好心电监护仪, 协助医师进行开放骨折伤口的包扎固定, 留置导尿, 监测尿量;药物护士C位于患者左侧, 开通静脉通路, 采血留取化验标本, 及时备血, 遵医嘱使用抢救药物 (负责循环保障) ;记录护士D位于患者足侧, 记录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及病情, 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抢救措施、药物使用等, 通知检查部门, 负责转运及交接班。

1.2.4 演练重点

(1) 设置突发病情变化的场景, 如患者突然出现室颤, 护士如何应急处理; (2) 设置抢救中仪器故障, 如呼吸机故障, 考核护士的实际应对能力; (3) 将各项急救技术如洗胃、心肺复苏 (CPR) 、除颤等穿插在模拟病例中, 锻炼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将各项护理安全制度如口头医嘱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身份识别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运用于模拟病例; (5) 制造医患纠纷场景, 看大家如何控制和应对激烈场面; (6) 出现突发事件如大批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组员的团队协作。

1.2.5 演练小结

演练结束后先由护士长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 然后全体护士围绕护理操作、医嘱执行、病情观察、监测指标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值得借鉴之处, 巩固演练病种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请表现出色的护士进行操作示教。

1.3 评价及考核

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分组模拟操作练习, 一个病例模拟演练培训时间2个月, 2个月后科室组织对所有培训小组进行考核, 并让各组护士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采用自制调查表, 共设7个调查项目;科室分别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模拟演练培训效果自我评价

通过模拟演练, 18名护士均认可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抢救的有效性得到提高;17名护士认为应急和抢救能力得到提高, 并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16名护士认为提高了急救技术和团队配合能力。

2.2 模拟演练培训前后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 (表1)

培训后18名护士的急救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均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 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模拟演练设定的案例为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 要求护士熟悉案例中患者的疾病症状、体征、治疗、护理以及相关的护理操作技能, 掌握病情观察方法、检测指标分析、评估手段应用、意外情况的应急等[1]。演练过程中, 我们设置了各种突发事件, 目的是锻炼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 培养护士在紧急情况下做到不慌不乱, 沉着应对。通过模拟演练, 使护士亲身体会到在抢救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大家共同合作的结果, 加强了团队间的协助能力和默契[2], 通过每次演练后的总结, 促进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高了操作技能, 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急诊科是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最集中, 病种最复杂, 抢救任务最繁重的科室[3], 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患者的转归密不可分。本科开展的情景急救模拟演练, 使科室急诊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团队协作配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加强团队协作配合, 提高抢救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对提高危重急症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章霞, 金丽萍.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体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3) :1178.

[2]郭建琳, 郭建勋.急诊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团队配合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7) :633.

抢救模拟演练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是一个二级综合性医院, 共有临床专科科室16个, 医生40岁以下82人, 护士35岁以下 (不论职务、职称、工作年限) 164人。

1.2 方法

1.2.1 制订培训计划

由分管业务院长统一部署, 医务科和护理部具体负责、监督、考核, 省急救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徐凤彬、范学荣为医疗及护理业务指导。

1.2.2 确定培训内容

1.2.2.1 相关制度及理论知识培训

共计10课时, 包括急危重症相关制度,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湖北省急诊医学质量制定中心相应专题诊疗规范》《危重病人的救治流程》。模拟病例, 如心跳呼吸骤停、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哮喘急性发作、多发伤合并休克的相关理论。

1.2.2.2 常用急救技术培训

包括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止血包扎术、固定搬运术。常用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微量泵、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心电图机、吸氧吸引装置、中心静脉压的监测等。

1.2.2.3 情景模拟病例训练

由各临床科室负责人根据医护人数组织成立多个抢救团队, 每个团队由1名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根据所学急救理论知识, 应用危重病人救治流程, 对6个模拟病例制订合理的急救流程, 进行情景模拟训练, 采用模拟人和“病人”同时进行, 根据病情随机应变, 不断优化急救流程。

1.2.3 提出培训要求

凡符合条件医护人员培训前进行摸底考核, 并参加院内组织的理论及技能培训。在情景模拟训练中, 熟练运用每一项急救技术, 统筹安排, 动作敏捷, 流程合理, “病人”抢救成功率100%。

1.2.4 培训考核

1.2.4.1 考核内容

急救理论考核、急救技能、情景模拟病例综合急救能力 (问卷调查) 。

1.2.4.2 考核形式

首先由科室负责人对科内医护人员逐一进行考核, 选取一个优秀团队, 参加医院急救技能大赛, 优异者给予奖励。在医疗、护理日常工作检查中重点考核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急危重病人的综合抢救能力。满分为100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专科医护人员综合急救能力提高

情景模拟急救技能训练让医护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将多项急救技能操作穿插于抢救过程。应用急救流程与各种应急预案, 强化了在紧急状态下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 培养了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 使其统筹安排、忙而不乱, 综合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改变了以往对危急重症病人束手无策局面。

3.2 拓宽了专科医护人员知识面, 提高急危重症急救能力

医护同组互学共赢, 对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演变规律掌握透彻。急救技术人人过关, 改变了以往有插管病人就请麻醉科会诊、要用呼吸机就请重症医学科等现象。另外, 在业务上医生给护士以指导, 主动热情地给护士传授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及药物毒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帮助护士提高了业务素质, 改变了护理发展滞后于临床医疗的尴尬现状, 促进了护理发展。

3.3 提升了整体协调能力, 实现了医护合作无缝化

急救情景模拟训练使医护的配合更默契, 合作无缝化。在抢救危重病人时, 改变了医生下医嘱等护士做, 护士等医生下医嘱再做的局面。医护齐上阵, 让医生和护士感受到医疗和护理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 护理对象都是病人, 只是工作侧重点不同。病人病情突变或需急救时能相互代替应急处理日常工作, 团结协作, 增加了团体凝聚力。

3.4 改善了医护关系, 转变了医护模式

医生是医院的第一生产力, 领导重视医疗, 忽略护理现象普遍存在[2]。危急重症病人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精湛的急救技能是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医护模式由以前的主导—从属模式转变为独立—协作模式, 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摘要:[目的]应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基层医院专科医护危急重症急救综合能力。[方法]根据湖北省急救技能大赛要求, 结合各临床专科急危重症病例特点, 医护同组制订培训计划, 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实施情景模拟训练并考核, 优秀组参与医院组织的情景模拟急救大赛, 并对专科医护训练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各临床专科医护急救能力、急救知识及技能较训练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应用情景模拟训练是提高基层医院专科医护人员急救应急能力的有效方法, 同时医护无缝的合作提高了病人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情景模拟,专科急危重症,急救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何玲, 胡宁娜, 冉俐.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 :44-45.

上一篇: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小议下一篇:企业文化及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