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

2024-06-23

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精选11篇)

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 篇1

乡镇林业站作为当前林业系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基层的管理和服务单位。不仅承担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保护林木的任务, 而且还肩负着宣传政策、推广技术、技能培训的等方面的职责, 对于我国的林业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 由于当前我们国家的乡镇林业站在发展的过程中, 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严重背离了新形势下林业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因此, 在乡镇林业站的建设过程中, 努力办好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建设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这3 件事, 对于乡镇林业站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完善乡镇林业站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很多地区都被合并, 一些政府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缺乏对乡镇林业站建设的重视力度, 一些人甚至认为林业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组织, 严重限制了林业站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样由于林业站在发展过程中, 严重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使得各项工作无法有效落实, 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 针对当前乡镇林业站欠缺完善的管理体制问题, 相关政府及其管理人员, 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具体来说, 应当采取以下2 点措施:第一, 不断加大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管理人员应当在当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加强制度和人员的有效管理。第二, 竞争机制的引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 乡镇林业站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 不断引入竞争机制, 增强乡镇林业站的竞争意识, 才能够真正实现乡镇林业站的可持续性发展。

2加大乡镇林业站的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众所周知, 乡镇站林业站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承担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保护林木的任务, 而且还肩负着宣传政策、推广技术、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职责, 各项繁重的工作任务, 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投入。但由于目前乡镇林业站的资金主要以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为主、地方财政为辅, 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地方政府欠缺对林业站建设的重视力度, 使得相应的财政资金无法落实到位, 严重缺乏有效的建设资金, 阻碍了乡镇林业站各项工作的开展, 因此, 不断加大乡镇林业站的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在这个过程中, 国家和政府应当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乡镇林业站的发展建立相对稳定有效的资金渠道, 为乡镇林业站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不仅有利于乡镇林业站长效发展, 而且对于我们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不断提升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林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作为一项极具专业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对于相关的从业人员具有极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他们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前我们国家的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 严重制约了乡镇林业站的有效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存在着2 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 由于欠缺科学的工作知识和理念, 无法有效开展工作, 制约了林业站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有效理解, 在面对相关工作时显得十分茫然。因此, 不断提升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积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 不断加强对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来说, 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诸如学习、引进具有先进管理和工作经验林业站的方式, 提高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从业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积极开展防病害等活动。不仅有利于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 而且对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结语

当前, 我们国家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 极力倡导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乡镇林业站作为当前林业系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为基层的管理单位, 承担着十分重大而艰巨的职责和任务。针对当前乡镇林业站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欠缺完善的管理体制, 缺乏建设资金投入, 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 相信通过上面的论述, 一定能够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 实现乡镇林业站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葆华.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需办好三件事[J].甘肃林业, 2012 (5)

[2] 王佰平, 孟庆刚, 辛本华等.乡镇林业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吉林林业科技, 2011 (6)

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 篇2

建设的调研报告

按照科学发展第一阶段活动的总的要求,结合本职工作,针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林业站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

总体报告如下:

一、基层林业站队伍的的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基层林业站31个,(仍然保留乡镇合并前的职数和分布)正副站长31个,站员67 个、其中50岁以上的15 人;40岁至50岁的40 人;30岁至40岁的 43人。整个林业站队伍中有高级职称的 1人;中级职称 19人,党员 45人,非党员积极分子23 人。

二、存在的问题

1、林业站职能发挥不充分。部分林业站人员因为年龄大,业务水平低,敬业精神差,工作效果和效率偏低,尤其是近几年来取消林业站行政执法权以后,对农村林木管护,资源防护上更是撒手不管。一度造成了农村林木管护上的空白。

2、林业站人员业务能力不适应发展现代林业的要求。大专以

上学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是很高,知识结构单一,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差。

3、林业站管理体制上不顺畅。林业站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受县林业局垂直领导,在考核使用上既受当地政府制约又要受县 PAGE1

林业局调度.。

三、加强和改进的几点建议

1、前不久,林业局党委已授予了林业站长行政委托执法权,这对于加强农村林木资源的管护和防护加大了管理力度,目前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管理上的机制,使之发挥工作积极性才能能使全县农村林木管护工作真正有人可管。另外,只是单一的靠林业站长管理农村林木管护工作,其力量仍很薄弱,仍需我们与县政府及乡镇政府协调,增加资金投入,壮大管护人员队伍,才能使资源防火、林木管护有可靠保障。

2、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要通过采取定期培训,电子化教学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基层林业站队伍的业务能力,逐步实现全员持证上岗.3、加强装备,适应工作需要。目前我们已将林业站站室建设够标准的安装了电脑、摩托车等,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今后,我们还应采取外引内联的办法加强装备,以使其发挥作用。

4、结合工作考核,调整林业站站长。按照合并后的乡镇设置,在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前提下适时调整,有效地改进和加强基层林业站的队伍建设。

1个,(仍然保留乡镇合并前的职数和分布)正副站长31

个,站员67 个、其中50岁以上的15 人;40岁至50岁的40 人;30岁至40岁的 43人。整个林业站队伍中有高级职

称的 1人;中级职称 19人,党员 45人,非党员积极分子23 人。

二、存在的问题

1、林业站职能发挥不充分。部分林业站人员因为年龄大,业务水平低,敬业精神差,工作效果和效率偏低,尤其是近几年来取消林业站行政执法权以后,对农村林木管护,资源防护上更是撒手不管。一度造成了农村林木管护上的空白。

2、林业站人员业务能力不适应发展现代林业的要求。大专以

上学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是很高,知识结构单一,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差。

3、林业站管理体制上不顺畅。林业站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受县林业局垂直领导,在考核使用上既受当地政府制约又要受县林业局调度.。

三、加强和改进的几点建议

1、前不久,林业局党委已授予了林业站长行政委托执法权,这对于加强农村林木资源的管护和防护加大了管理力度,目前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管理上的机制,使之发挥工作积极性才能能使全县农村林木管护工作真正有人可管。另外,只是单一的靠林业站长管理农村林木管护工作,其力量仍很薄弱,仍需我们与县政府及乡镇政府协调,增加资金投入,壮大管护人员队伍,才能使资源防火、林木管护有可靠保障。

2、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要通过采取定期培训,电子化教学

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基层林业站队伍的业务能力,逐步实现全员持证上岗.3、加强装备,适应工作需要。目前我们已将林业站站室建设够标准的安装了电脑、摩托车等,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今后,我们还应采取外引内联的办法加强装备,以使其发挥作用。

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 篇3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大力扶持,我国林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林业的持续发展,然而良好的政策需要有效的执行,基层乡镇林业站作为相关政策的直接执行机构,对我国林业的建设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林业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分析,我国当前森林覆盖率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3左右,同比世界排名为139。另外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森林蓄积量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根据2014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总面积为2.08亿公顷,森林覆盖面积达到全国国土面积的22%左右,同时森林蓄积量为151.37亿立方米。对比以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森林总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且天然林的覆盖面积稳步增加。同时,我国森林的质量、生态功能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人工造林事业发展迅速,人工林面积高居世界首位。

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的目标,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到2020年我国林业发展基本可以完成这一目标。但是我国林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健康发展:首先,林业防火形势严峻,在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我国森林防火等级持续偏高,林业火灾发生的频率较高;其次,林业建设承担巨大的病害防治任务。随着林业建设速度的加快,林业生物病害问题也逐年加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逐渐扩大,病害防治任务加重。

对此,我国政府要参照经济发展的例子,将政府行政手段与市场经济手段结合起来,探索新型的林业发展道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健康发展。乡镇林业站作为我国林业部门的基层单位,其在指导组织基层林业发展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乡镇林业站对林业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乡镇林业站的重要性分析

乡镇林业站对我国林业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基层林业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推动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乡镇林业站的工作能力水平。

(一)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乡镇林业站处在我国林业建设的一线,会对基层群众产生直接影响。林业部门可以通过乡镇林业站对退耕还林工作展开宣传,向基层群众宣扬退耕还林工作的好处与重要性,从而加深基层群众对退耕还林工作的认识,使群众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退耕还林事业中来。

第二,为基层退耕还林工作提供科学合理规划。由于退耕还林工作的基层工作基础薄弱,因此基层工作亟需科学合理的指导规划,这是关系到基层退耕还林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点。乡镇林业站相较于更高一级的林业机构对基层较为熟悉,并且开展基层退耕面积统计、选择种植树种较为方便,从而为基层退耕还林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第三,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良好的监督。当前,退耕又复耕问题比较严重,是阻碍退耕还林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问题,而缺乏有效监督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乡村林业站处在退耕工作第一线,在知道规划退耕工作的同时又可以及时发现退耕工作暴露的问题,从而有效监督退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基层林业灾害防治的工作成效

火灾与虫灾是对林业发展危害最大的灾害,由于许多林场大多地处深山,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或者虫灾,相关林业主管部门很难及时部署力量进行扑救,从而增加了火灾以及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阻碍了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然而设置乡镇林业站,可以组织林业护林员定期对林场进行巡查,及时消除可能造成火灾的隐患;同时提早发现可能造成大规模生物病害的问题,便于相关部门提前采取合适应对措施,降低大规模病害爆发的几率。另外,一旦发生火灾以及虫灾等灾害,乡镇林业站也可以及时协调基层政府就近组织力量进行扑救,将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三)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林业除了对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之外,其在推动当地农林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乡镇林业站可以极大的推动档期林业附加产业的发展。

首先,乡镇林业站可以向基层群众传播先进林业种植技术。林业站可以通过宣传、定期培训等手段,提高当地群众的林业生产技术,提高基层林业生产水平,推动基层农林产业的发展。

其次,乡镇林业站帮助当地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实现当地林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乡镇林业站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对当地市场进行仔细调研,结合当地农林经济发展状况,利用林业站自身技术优势帮助当地政府建立规范的农林产业基地,从而将分散的小型农林产业集中起来,实现基层农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当地林业产业的市场份额。

三、发挥乡镇林业站重要性的途径分析

第一,建立健全的林业机构管理制度,通过立法提高基层林业工作的规范性。我国政府以及相关林业主管部门要通过立法或者行业规章制度加强对基层林业工作的管理,落实基层林业部门的工作责任,明确其工作职能,从而提高其工作水平。

第二,加强对基层林业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乡镇林业站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以便于基层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加强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层政府要加大对乡镇林业站的资金支持,提高乡镇林业站的硬件水平,从而为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另外,还要扶持乡镇林业站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将其与全国林业信息网连接,提高乡镇林业工作信息化水平,推动乡镇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乡镇林业站是我国林业系统的重要基础性管理单位,是确保基层政府与林业系统进行沟通的有效渠道,对推动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乡镇林业站在我国林业建设发展工作中的重要性,才能采取合适措施,通过有效渠道促进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小玲.新时期乡镇林业站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13(6).

[2]樊德玉.浅谈如何发挥乡镇林业站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

[3]李俊维.浅析乡镇林业站对林业建设的重要性[J].山西林业,2012(5).

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 篇4

关键词:乡镇林业站,自身建设,职能变化

林改后, 我国林业由政府大包大揽逐步转为政府只负责其中的一小部分, 而大多数功能由社会和市场来完成, 即出现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它指为林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服务组织和活动的组合。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才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对象由村集体变为千家万户之后, 林农的需求千变万化, 林业站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 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林农所需的所有服务;并且随着林改的进一步深入, 林农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的变动和增长, 会出现其他林业服务提供者, 承担了部分原来由林业站承担的职能。所以, 林业站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林业站与其他林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同时加强自身的建设。

1深化认识林业站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乡镇林业站工作范围涉及林业建设的方方面面, 林业站确保了林业政策和林业工作在基层的落实。首先, 林业站受县 (区) 级林业管理部门的委托, 行使林业执法权。在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技术推广、林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组织管理作用。其次, 基层林业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组织。基层林业站的服务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过程的始终。一方面, 基层林业站向林农广泛宣传林业政策法规;另一方面, 积极为林农提供科技服务。有计划地组织林农、乡村林场广大职工、乡村护林员、林业专业户开展技术培训, 培养林业科技致富带头人, 创办林业技术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林业先进实用技术, 开展试验示范, 有效地促进了林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 为林农提供法律咨询和市场信息服务, 积极引导林农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实践表明, 乡镇林业站在基层林业建设和林农致富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林业站职能的转变

就目前龙泉市的情况来看, 林业服务的需求强度是很大。林权改革完成不久林业的规模经济效益表现还不十分明显林农对林业服务的需求强度是很大的。虽然建立了一些专业合作组织, 但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还较小。这些组织多数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的, 产生的时间还不长, 在整个林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有限, 还不能取代林业站的很多服务功能。从目前来看, 林业站仍然要承担相当重的服务任务, 职能转变可以分两个步骤:一是短期内, 林业站可以从以前的重点抓组织生产, 转移到重点抓资源管理上来, 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二是从长期来看, 随着林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林改的进一步深化林业站的工作应重点突出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 引导和扶持非公有制林业企业走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3乡镇林业工作站今后的工作重点

3.1充分发展林业站宣传作用, 切实加强领导,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林业站是林业政策的“宣传部”, 要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 切实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林业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体的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林业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提高林业部门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3.2加强林业站的管理职能, 注重生态公益林的种植与管护

随着林业的发展和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 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的生态功能, 实行生态优先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等。所以从林业站工作目标上来看, 林业站也应将其工作重点放在生态建设和资源管理及对生态公益林的种植与管护上。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 商品林的种植、经营主要由个人来承担, 所以林业站这部分职能主要是管理功能。在职能转变中, 可将这部分职能弱化或直接取消。

对生态公益林的种植与管护要明确责任主体, 落实管护技术措施。对护林员培训考核, 经考核合格的, 方能聘为管护员, 否则不能上岗。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 要明确管护面积、管护责任、管护质量要求、管护年限、管护措施, 以及管护报酬、奖惩措施等内容。管护人员按照管护合同完成管护任务, 达到质量要求的要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兑现管护报酬。要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例会, 一是让护林员汇报当月管护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二是安排近期主要工作;三是加强对护林员进行业务培训, 集中学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努力提高护林员素质。做到依法护林, 依法兴林。要建立完整的森林管护档案, 及时准确提高管护报表和信息。要积极采用先进手段, 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不断提高管护水平。要按月对护林员日志进行审核, 并逐一签字。护林员巡山护林的同时, 对退耕还林地进行补植, 对新造林地进行管护。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落实管护责任, 明确到人, 制定奖惩措施。要加强对森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严格林地林权保护管理, 实行林地用途管理制度。

3.3发挥林业站的服务作用,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林业站兼有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部分和单纯服务功能的部分, 应根据各林业站自身的条件和其他林业服务提供者的情况等有选择地提供其中有限的一部分。这符合我国政府改革需要, 而且从林业站的资源配置来看, 也更加现实、有效, 能够保证林业站为林农高质量的服务, 让林农满意。从林业生产过程来看, 根据林业经营主体的变化和需求, 林业站应重点强化那些林农需求迫切 (如产前市场信息) , 以及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 (如伐后验收) 。例如在育苗过程中, 林农可以自主选择种苗的来源, 即除了林业站的统一调拨苗, 还可以自由选择市场上的其他苗木, 甚至不再需要林业站的苗木;林农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很强烈, 特别是对经济林产品的价格、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够, 这是林农在产前迫切需要的信息。在造林过程中, 林改前林业站在整个造林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 从取苗、林地准备、栽种、抚育到质量验收, 都由林业站组织完成, 这时的技术指导的力度较大。而在林木生长过程中, 林业站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随着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林农个人, 林木管护的工作主要由个人承担, 盗伐的现象基本消失;林木防火问题由林农交纳一定数量的防火费用给村集体, 由村组建防火队或防火协会, 如有火灾发生, 由林业站统一指挥各村组建的防火队灭火;林业站的服务重点要放在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上面。为此, 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1) 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乡镇林业站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 充分利用农村护林员的人力资源, 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 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 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 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除治, 防患于未然。从长期发展来看, 要在各个基层林业站之间建立起一个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 使各基层林业站之间的森防信息实现共享, 以便能够及时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 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 而且能够结合森林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 进行区域性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

(2) 加大科技含量, 改进防治手段。针对当前基层林业站人员老化、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 选派年轻有为、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基层林业站去, 切实加强基层林业站的技术力量, 为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 还需强化防治手段:一是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 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 采用良种壮苗, 营造混交林, 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生产措施, 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 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矿物性农药等, 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要大力普及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 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

术推广力度, 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

(3) 加大资金投入, 保证防治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条件。因经费投入不足, 每年都有不少面积的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因此, 今后应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 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 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三是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按“谁受益, 谁补偿”的原则, 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总之, 在病虫害防治等服务方面, 林业站应与林农更多地沟通和宣传, 林业站在技术指导中应该更加强调针对性、示范性、定向性。当然, 林业站也有少量的服务针对林业加工企业, 如提供原料信息、作为企业与林农之间的中间桥梁等。这些事实上也为林农的生产提供市场信息。

3.4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管理总站关于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好4件实事的通知》精神, 乡镇林业站应该结合全区实际, 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活动体, 抓好林农培训、开展林业科技推广、扶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 兴建“绿色小康乡”、“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等实事, 进一步推进村庄绿化工作。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形成, 林业站作为基层的林业部门, 其职能应该突出重点, 有选择性地提供林农满意的服务。此外, 林业站的职能转变, 要从市场需求政府工作目标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有计划、分步骤进行, 同时还应协调好林业站与其他林业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总之, 乡镇林业工作站今后要在林业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近如.从集体林区看林业站的作用[J].中国林业, 2002 (10) .

[2]陈祖挺.浅谈林业站在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中的作用[J].福建林业科技, 2 0 0 4 (4) .

加强乡镇财源建设 篇5

——武进区湖塘镇协税护税工作情况介绍

武进区湖塘镇位于常州市南部,是武进区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32个行政村和2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2.5万人。湖塘镇下辖十个农贸市场,工业以纺织业和模具加工为主,家庭作坊式企业遍布城乡,全镇现有注册个体工商户9000户。为组织协调好面广量大的个体私营税收的征收工作,着力解决漏征漏管等问题,湖塘镇大力推进协税护税工作,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商、税务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征收,在促进个私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保障个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06年5月,在湖塘镇及区财政、国、地税部门的协调和建议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镇设立协税护税办公室。湖塘镇建立协税护税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财政分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财政、工商、国税、地税、公安、环保、城管、建管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财政分管局长任主任,国税、地税、工商人员任副主任。建立起以“政府主导、税务指导、部门协作、共同监管、人机结合”为特征的新型协税护税工作网络,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个体税收综合治税新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制

(一)合理配置岗位职责。湖塘协税办现有区公开招聘派遣人员28名,组建了完备的协税护税工作队伍,设有综合管理岗、发票代开和领购岗、税务登记岗及八个征收组。征收组的主要工作是催办税务登记、催缴欠税、征收零星税收和规费等日常征管工作。发票代开、领购及税务登记窗口岗位主要工作为发票的领购、为经营户代开普通发票,受理新办、注销税务登记等。

(二)强化绩效考核。区协税办每年下达考核办法和税收任务,各协税办再将考核办法分解至各岗位和征收组,考核办法包括考勤、效能建设、申报率入库率登记率等业务考核比例、业务操作规范性、服务质量等涉及各个岗位的方方面面。湖塘协税办将税收任务分解到各征收组,征收任务与考核相挂钩,提高了征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优化服务措施。将国地税领票、开票窗口和税务登记窗口统一设置在湖塘镇行政服务中心内,方便纳税人办理各类纳税事项,窗口人员始终以让纳税人满意为服务目标,为纳税人提供一流的服务。根据湖塘纺织城内的经营户较多的现状,为方便经营户,在市场内设置了市场代征点,并在代征点实现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一站式服务,深受经营户好评。平时工作中,协税员经常上门宣传、上门办证、上门收税,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使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拓展工作网络。利用政府主导的优势,将协税护税网络向村、社区、园区拓展,充分发挥村、社区对本地区个体经营户情况较熟悉的优势,进一步管理、监督经营户的动态,并且每年对行政村、社区干部进行协税护税工作考核,与干部年薪相挂钩,以此来激励和督促干部,形成全社全关心个体税收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协税护税联席会议,实现税源信息共享,分析税收情况,安排布置下阶段协税护税工作。

二是制定了工作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业务负责人和协税员参加的业务工作例会,业务负责人总结上周工作,部署下周计划,协税员将一周情况进行简要汇报,有问题及时沟通,商量对策。业务负责人了解协税员开展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协税员及时解决工作难题。

三是健全业务培训制度。区协税办有针对性地定期安排培训内容,由工商、国、地税部门干部对协税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和提高协税员的业务操作技能,逐步提升协税员的业务水平和征管能力,使其更加适应岗位需求。

三、取得明显成效

(一)方便了纳税人。协税办将国、地税联合办公后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以前办理涉税事项要国税地税两头跑,国税地税分别办理,现在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大大方面了纳税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二)增加了税收。以前为个体户代开发票只征国税不征地税,协税办成立后使用了统一的操作软件,地税随着国税一起附征。同时征管力度不断加强,征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大大增加了税收收入。2005年国、地税个体收入1650万元,2006年5月成立协税护税办后,国、地税全年收入为24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2009年实现税收4550万元,登记户管从3400户增加到6800户,已经翻了一番。

(三)节约行政成本。国地税联合办公后,进一步整合了资源,以前国地税代征人员33人,在原有户管增加3000多户基础上现在协税人员减少到28人,大大节省了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等日常开支。

(四)规范税收秩序。在清理无证无照户执法行动中,由政府牵头部署,工商、国税、地税、公安、城管、村(社区)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在无证无照户中造成很大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经营户纳税意纳,规范了税收秩序。在清理异地注册企业时,湖塘镇专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护税工作小组,对湖塘地区在本地生产区外注册的异地注册企业进行专项清理,以工业园区为抓手,共清理异地注册企业130户,并对设备、能耗与开票销售严重不符的企业进行排查,提高了征管质量, 进一步规范了税收秩序。

(五)提高工作效率。协税护税网络形成后,进一步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如可以利用工商部门的个体登记登记信息做好催办登记工作,利用统计部门的经济普查信息掌握无证无照户的资料,利用国土部门的房土信息征收个体户房土两税等等,通过这些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江山林业加强作风建设出“实招” 篇6

这是今年以来,江山市林业局深化作风建设活动的“实招”之一。据了解,江山市林业局为争创群众满意部门,推出了五大“实招”着力深化作风建设。

第一,开展全员学习,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每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邀请市机关、乡镇等有关领导作专题辅导。扎实开展“学先进、树形象、比贡献、促发展”主题活动,以王益群先进事迹推动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二,排出“312”绿化运动、招商引资、木业产业提升等十大重点工作,并以此为实践载体,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实行一对一联系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培养干部严谨作风。第三,通过开展“千里富民林道”建设、科技下乡、“百名干部进百企”促企提升行动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想基层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第四,开展“三服务一满意”实践活动,在全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巡查大队)、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森林公安派出所、林業技术推广站及办事窗口等基层站所组织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大力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第五,全面构建内部监督工作体系。市林业局专门建立了重大复杂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和案件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了执法监督。在每个项目建设中分别建立监督小组,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同时,抓好干部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监督。所有干部人手一册《江山市林业局规章制度汇编》,每位干部都认真通读并严格执行。局纪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集中整治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批评教育与严肃处理相结合,确保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

乡镇林业站建设措施探讨 篇7

关键词:乡镇林业站,基层,建设,措施,职能

林业生态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 每一个公民都要树立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 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乡镇林业站是我国林业系统中最基层的事业管理机构, 其职能是监督、保护、服务[1,2,3]。近年来, 虽然国家逐步实施行政体制改革, 但是林业站的建设未得到改观, 依然存在许多制约, 如基础建设、人员编制、资金投入、管理体制等, 使建设面临诸多问题。这与党的十八大提出林业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要求不相适应, 不能满足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为此, 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乡镇林业站建设与职能的发挥。

1 强化机构, 稳定队伍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林业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 将基层林业站建设摆到应有的位置, 认识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 恢复过去机构改革撤销、合并的林业站机构, 聘任因改革而下岗、分流的人员, 改善乡镇集体办公场所, 撤销区域站, 就近就地划分管理范围, 建立“一乡一站”, 理顺林业站在乡镇的机制, 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组织和指导农村集体、个人林权改革, 配套办公设备。由林业局和乡镇双重管理, 林业技术人员侧重于林业政策、法规宣传、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组织生产、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信息化管理, 不断拓展林业站职能, 组织开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森林保险、简易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公益林管理模式试点、林农小额林权抵押融资和林权流转、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等工作[4]。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协助乡镇做好其他工作。

2 加强宣传, 提高素质

林业站职工应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为群众传递信息, 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传授技术, 既丰富了个人知识, 又为群众切合实际地提供了帮助。同时, 还要抓好基层林业站“服务窗口”建设, 充分利用宣传单、广播、电视、简报、标语等各种宣传媒体, 大力宣传与贯彻执行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林业方针、政策, 把职工的函授学习与网络培训、岗位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农忙时节组织林农在田间地头实地培训, 农闲时组织林农集中学习, 通过培训, 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和整体素质。

3 广泛接触林农, 积极开展培训

各基层林业站上联县级林业主管部门, 下接广大群众和其他林业服务组织, 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各方面林业生产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指导农牧民做好造林调查规划设计, 合理安排生产进度, 及时提供优质种苗, 严把造林质量关, 认真开展检查验收。确保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各项林业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履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职责, 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适用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驯化、繁育, 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由单一的技术信息服务转向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统化全方位服务。三是乡镇林业站人员要广泛接触林农, 找准自己的位置, 本着学习态度, 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 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 与村队干部和农户加强联系, 通过专家服务团、农村科技特派员上门服务, 采取专家授课、基地实践、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实际了解情况, 爱惜“土专家”, 用好“田秀才”, 充分发挥现有农村实用人才懂技术、会管理和信息灵通优势。探求未知领域, 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 组织、指导实施作业设计、造林规划、技术指导、种苗供应、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等, 当好地方政府助手。大胆地向领导提出一些好的发展思路和观点, 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为林农办好每一件事。

4 积极推动林权改革,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业务性、政策性、技术性要求较强, 林业站应当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积极推进林改工作, 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基础性保障。在林业资源调查、林业统计、造林检查验收以及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等工作中, 积极配合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协调各个体林场和乡村林场的管理工作。对辖区内林业资源的变化情况及时把握, 如野生动植物物种变化、森林资源消长等。配合地方政府进行乡村护林网络建设, 提高乡村护林队伍的建设水平, 依法保护湿地资源;将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争议、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

参考文献

[1]王佰平, 孟庆刚, 辛本华, 等.乡镇林业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吉林林业科技, 2011 (6) :61-62.

[2]张志刚.乡镇林业工作站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J].中国林业, 2009 (23) :14-15.

[3]万婧.集体林权改革中的环境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 :186-188.

山西省乡镇林业站建设现状与思考 篇8

关键词:山西省,乡镇林业站,建设,现状,思考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 山西省委林业工作会对全省林业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提出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8%, 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 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 森林面积达到400万hm2以上。与林业发展的大环境相比, 乡镇林业站作为目前惟一的林业基层综合管理执法和服务机构, 是林业工作延伸到基层、深入实际的“毛细血管”, 是各项林业工作的落脚点和支撑点。但是, 目前林业站的发展却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管理体制不顺, 职能不明确, 作用发挥不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已经严重制约了林业站保障和服务于现代林业发展的能力。因此, 本文对山西省乡镇林业站的现状和发展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1 抓好乡镇林业站建设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大势所趋

乡镇林业站是依法对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管理和监督, 组织和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人发展林业生产和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事业单位。山西作为一个以煤炭产业和化工产业等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工业为主的省份,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环境面貌差、生态压力大、治理欠帐多等问题表现得异常突出。植树造林、治理环境、改善生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林业问题, 更是一个攸关全省今后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乡镇林业站在建设“净化山西”、“绿化山西”的工作中承担着最繁琐、最基层和最普遍的工作任务。2010年开始的全国性林业改革———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以下简称林改) , 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乡镇林业站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 承担着重要任务。在林改过程中, 乡镇林业站在政策宣传、动员部署、组织培训、调查摸底、方案制定、勘界确权、纠纷调处、档案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进一步明晰了产权, 将集体林产权落实到了千家万户。

可以说, 没有乡镇林业站职能的发挥, 就不可能有林改的成功, 就不会有林兴民富的可喜局面。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对象是林农,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林业站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2 当前乡镇林业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顺、机构变化大、职工队伍不稳定

自全省实行撤乡并镇和机构改革以来, 大多数的乡镇林业站的“人权、财权、物权”已全部下放到乡镇管理, 很多乡镇林业站已经并入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管理体制的不顺, 直接导致县林业局对基层林业工作难协调、任务难部署、人员难管控。

2.2 乡镇林业站的职能作用不明确

乡镇林业站作为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公益性机构, 承担着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 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由于受体制、机制、人员、经费等方面的限制, 难以承担法定的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重任。特别是在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大、林地经营主体多元化、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 林业管护的任务之重是前所未有的。乡镇林业站在依法保护管理森林资源、科技兴林和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职能作用的力度不大, 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服务和指导林农、防治病虫害等方面还很不到位。因此, 为了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认真研究乡镇林业站发展建设问题, 进一步强化其在林业改革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2.3 资金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 全省各县 (市、区) 财政未将乡镇林业站的基础设施列入专项投入, 经费保障困难, 林业站没有任何投入。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和基础设施整体落后, 造成林业站不能正常运转, 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由于每个乡镇的经济状况有所不同, 有条件的乡镇, 能拿出一定的资金来用于林业培训、学习、购买科技资料、药品等;然而, 对于财政收入不足的乡镇, 一年难举办一次技术培训班, 难发放一些科普资料或防治病虫害药品, 仅是依靠将上级主管部门印发的资料发放到林农手中, 相关的一些指导、服务职能下降, 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4 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主动管理意识不强

一直以来, 乡镇林业站的干部职工在工程规划设计、林木良种引种推广、育林良法推广应用、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管护验收及钱粮补助发放、集体商品材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林木采伐和木材运输申报审核等各方面为人民群众做了大量工作。但是, 由于林业站人员学历差别大, 专业技能差, 素质参差不齐, 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等人员结构问题以及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缺少培训, 缺乏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吸收渠道, 造成了许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 业务综合素质不高, 技术服务能力不强, 致使对林业工作主动管理意识跟不上。这些已经严重制约了乡镇林业站在现代林业发展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难以有效地、科学地、主动地完成好现代林业工作任务。

3 关于乡镇林业站建设的思考

3.1 稳定机构, 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制约乡镇林业站建设、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森林资源的迅速增加, 乡镇林业站所担负的行政管理职能越来越重, 这也是乡镇林业站与其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重要区别所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第二条“机构设置可以由县向乡镇派出”;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局2000年6号令) 第四条规定:“林业站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直接领导”, 按照“县办县管, 以县为主”的原则, 紧密结合生态建设的实际, 应明确乡镇林业站为县 (市、区) 林业局的派出机构, 人员和业务应由县市区林业局垂直领导, 独立办公、独立行使职权。这是解决乡镇林业站存在的所有问题的根本所在。这一问题解决了, 所有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3.2 着力解决服务体系建设和技术推广经费

设立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专项经费, 市、县两级每年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预算, 作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专项经费, 国家和省也可以考虑成立专项基金或者对部分对生产有明显改进或社会效益重大的科技推广投入专项经费。林业主管部门要在细化部门预算时从育林基金和办公费用中安排不低于3%的经费, 从植被恢复费中安排不低于3%的经费, 列入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专项经费, 主要用于科技推广、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科技示范、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林业科技奖励等。

3.3 加强培训, 努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一是严把进人关。凡新增林业技术人员, 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标准, 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 严禁非专业人员进入林业技术岗位。二是结合林业实际, 采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各种短训办法, 保证基层林业技术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周。三是鼓励基层林业技术人员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 在职参加有关林业院校的学历教育。

3.4 建立林业技术人员绩效考评机制

一是将林农对林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将林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作为今后林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 一律予以解聘。二是改革分配制度, 将林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 建立按岗定酬、以绩付酬、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进而逐步建立和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和优胜劣汰机制, 不断优化队伍人员结构, 提高队伍履职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5 转变观念,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要牢固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思想。林业站干部职工只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才能赢得群众的好评、领导的认可, 也才能赢得应有的地位。目前, 林业站职能作用发挥, 要着力在加强改革创新能力、科技兴林能力、依法治林能力、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切实依靠过硬本领和富有成效的作为, 体现乡镇林业站在林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地位。

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 篇9

1 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现状

1.1 基本情况

镇巴县总面积341333.3hm2, 林业用地288977.9hm2, 占总面积84.7%;非林地52355.4hm2, 占总面积15.3%, 森林覆盖率59.9%, 林木绿化率78.1%, 镇巴生物资源品种繁多, 境内分布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纲18目46科178种,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3种, Ⅱ级保护34种。全县有21个乡镇222个行政村, 共设21个乡镇林业工作站, 平均每个林业工作站管辖林地面积13761hm2。

1.2 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变更情况

1996年撤区并乡之前, 全县8区1镇设立林业工作站, 撤区并乡之后林业工作站自行消失, 乡镇只设林业专干;2000年,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 批准在10个重点林业乡镇成立林业工作站, 其余14个乡镇仍设林业专干;2002年县乡机构改革时, 乡镇林业工作站被再次撤销, 只在乡镇农综站设林业专干, 其人、财、物均由乡镇管理, 县林业局与乡镇林业工作站属业务指导关系。由于乡镇林业工作站在森林资源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林业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的工作专业性很强、以及形成了“乡镇管不了, 县林业局管不着的局面”, 影响了乡镇林业工作站职能的发挥。2003年县林业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 根据省市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和我县林业工作实际, 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决定在各乡镇成立乡镇林业工作站并加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牌子, 与乡镇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站合署办公, 人员实行乡镇和县林业局双重管理, 仍以乡镇管理为主, 业务接受县林业局指导。2007年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启动后, 镇巴县被列为全市农村改革试点县, 经市、县林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 改革方案同意在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加挂林业工作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站3块牌子并承担相应职责, 站长仍由农综站站长兼任, 设林业专干2名 (属事业编制) , 仍实行乡镇与县林业主管部门双重管理体制, 人员经费纳入县财政全额预算。

1.3 工作人员情况

乡镇林业工作站现有工作人员52名, 其中站长21名, 林业专干31名;按学历统计:本科7人, 占13.5%;大专23人, 占44.2%;中专17人, 占32.7%, 高中及以下5人, 占9.6%;按年龄统计:30岁及以下10人, 占19.2%, 31~40岁23人, 占44.2%, 4~50岁16人, 占30.8%, 51岁及以上3人, 占5.8%;所学专业与林业相近或相关的有11人, 其余多以综合管理类为主, 均没有申报或参加职称评定。

1.4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县21个镇林业工作站, 共有办公用房21处, 房屋权均属镇人民政府所有;无固定电话、交通工具;每站现有办公桌椅2~3套、档案柜2个、电脑及桌、椅1套。

1.5 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主要职责

全县21个镇林业站, 实际上是林业站、天保管理站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站3块牌子的集合, 承担着对辖区群众林业政策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监管和林业科技推广等工作。在近10年来, 我县启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中, 还担负着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造林技术指导、实施、验收和检查等全过程的服务, 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等工作。

2 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不足队伍不稳

全县21个乡镇林业工作站编制63名 (其中林业专干编制48名) , 现在编人员52人, 但由于不少人在编不在岗、离岗创收或从事其他岗位工作, 有的乡镇至今林业专干岗位空缺, 实际从事林业或与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只有38人;有3个镇至今没有林业专干, 还有4个镇只有1名林业专干。由于林业工作很辛苦, 往往在改革过程中, 都不愿申报林业专干岗位, 或者暂时进入林业专干岗位, 一有机会就调整到其他岗位了;一些有能力、有水平的都陆续选拔到了其他岗位, 有的还被升任乡镇副职领导;可以说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半年都有变化;由于业务量大、工作任务繁重, 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经常放弃双休日、节假日休息, 加班加点。除站长外, 平均每名林业专干要承担8215hm2林地、2000余户林农的服务。

2.2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 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的平均年龄37.6岁, 其中绝大部分没有接受正规和系统的教育, 有的虽然接受过专业方面的培训, 但知识老化。加之经过几次机构改革后, 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变动很大, 从业人数减少的同时, 非专业人员增多。对日新月异的林业科技知识, 不是望而生畏, 就是毫无兴趣, 没有再深造、再充电的意识, 而且对林业法律法规学习不够, 掌握不透。在实际工作中, 就显得力不从心, 不能用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指导工作、开展工作, 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亟需提高。

2.3 经费紧缺设施落后

乡镇林业工作站只有人头经费, 没有业务经费。全县21个乡镇林业工作站没有单独的办公用房, 林业工作站、野保站、天保站合署办公, 有的与农综站联合办公, 有的宿办合一。所有林业工作站没有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通讯装备、森林普查作业工具。基础设施整体落后, 很难适应现阶段以及今后林业现代化管理要求和发展。

2.4 上下业务不畅

乡镇林业工作站归并到农综站后, 单位工作范围扩大, 人员减少, 每乡镇仅有1~2人从事林业工作, 而且各站的工作还要服从服务于乡镇工作中心, 甚至被派去当联村干部或从事其他工作, 业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例如就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来说, 县森防站虽然在年初对森林病虫害进行了监测并及时发出了病虫发生趋势和防治意见, 然而因体系不健全, 不能及时理解传达并加以指导, 每年都会造成经济林减产等不同程度的损失。还有一些专项林业资源普查工作, 部分乡镇无专业人员协助,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也影响了全县整体工作的如期完成。

3 建议

3.1 分片建站, 推行垂直管理体制

针对目前乡镇林业工作站实行双重领导, 不能集中精力专门从事林业工作的实际。建议全县按东、中、西3片设置6个林业工作中心站, 单独办公, 全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统筹使用, 明确中心站为县林业局的派出机构, 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等, 要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

3.2 按需设岗, 科学合理统筹用人

应该本着“精简实效”的原则, 根据片区乡镇森林资源面积的大小, 合理设置林业工作中心站人员编制, 使任务量与人员职数相统一。乡镇林业工作站所需人员可从现有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中选拔, 专业对口、年龄较轻、经验丰富、能力较强者经一定的程序可优先选用, 但总量不超过2/3。其余1/3的人员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法, 选拔热爱林业工作、有真才实学、年龄较轻的专业对口人员进入林业工作站工作。这样既能保证林业工作站人员的素质, 保持林业工作的连续性, 又不给县级财政增加大的负担。

3.3 加大投入,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县现有的21个乡镇林业工作站, 人头经费虽纳入了县财政全额拨款, 但无办公经费和事业经费, 维持自身运转困难。只有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制定乡镇林业工作站经费标准, 按年度和事权核准, 不允许超支。加强林业工作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国家林业局乡镇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的要求, 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作业装备等。把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建设轨道。

3.4 强化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针对现有在岗人员业务素质相对不高的现状, 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一是定期举办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培训班, 进行业务培训, 系统学习林业法律法规, 提高业务技能。培训内容要实用, 教育方法要灵活, 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 注重培训的时效性, 逐步提高专业素质和行政管理能力。二是选拔年龄较小的人员送到专门学校接受培训。三是对核定编制内的进编人员严格把关, 要保证进编人员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提高人员素质, 建设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懂政策法律、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的林业队伍,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3.5 制定政策,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林业工作野外作业较多, 属于艰苦行业, 待遇差。建议提高基层林业工作者的待遇, 纳入特行特岗行列, 从而取得和强化社会对林业工作的认可, 提高工作积极性, 稳定林业站工作人员队伍。

摘要:乡镇林业工作站是林业系统基层的组织机构, 承担着森林资源的培育、林政管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各项工作, 在林业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镇巴县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就进一步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提出了建议。

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 篇10

(一) 、生态林业的内涵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 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 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

(二) 、生态林业的功能

生态林业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五点:一是林业产品的供给功能。森林是巨大的可再生资源宝库, 不仅可以提供木材、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 而且还能提供巨大的生态产品。二是林业的就业增收功能。我国林地面积达, 林地资源丰富, 产业链条长, 市场潜力大, 涉及三大产业, 农民增收就业空间广阔。在一些地区, 一根翠竹可以撑起一方经济, 一个物种可以成就一大产业, 一处景观可以带来一篇繁荣。三是林业的生态保护功能。林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要不断提高森林的承载力, 就要加强生态保护, 增强森林的多种功能,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四是林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在广阔的田野、山林, 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陶冶情操, 美景总是让人们流连忘返。现代文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 使人们越来越渴望拥抱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五是林业的文化传承功能。林业是记录农耕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林业的发展, 林业的生态文化功能越来越强。

二、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 能够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创造条件。保护和发展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建设和恢复生态系统, 有利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不仅可以提供多种可再生资源、能源, 还能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 能够为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提供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必然带来人类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人们的衣食住行已开始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升级, 要求无污染, 绿色、健康。特别是在食品、人居环境等方面生态化趋势尤为明显。同时, 生态环境服务成为有价的消费品, 生态旅游不断发展, 生态补偿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重要因素。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 有赖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和恢复, 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

第三, 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力量建设生态经济是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在准确把握国情基础上的高度概括。核心是生态和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节约资源相结合。林业提供的丰富而多样化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相统一的现代林业建设、绿色产品和旅游产业开发等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正在成为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 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目前国际社会判别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个最根本尺度就是看资源的使用和保护是否维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温家宝同志指出: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 应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 在生态建设中, 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战略思想, 集中反映了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这样说, 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已经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因此, 突出重点抓生态,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第五, 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在农村, 重点在农业, 难点在农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农业“靠天吃饭”状况、农民增收难问题在云南省具有普遍性。因此, 坚持“治林”与“治穷”相结合、“富林”与“富民”相结合, 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宜林荒山绿化和次生林改造, 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是实现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加强生态林业建设,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 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业, 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 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 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 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指导林业的发展。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是建设生态林业,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 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 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 调整生产力布局, 淘汰落后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重组, 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三)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

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 在这三种效益中, 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 但我们可以看到, 在目前的情况下, 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 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 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 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 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 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 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 我们应注意, 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 并非消极的注重, 而是积极的注重。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 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四) 完善法律机制, 促进生态林业建设

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 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

首先, 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 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 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 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 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 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其次, 是立法原则的创新。具体包括:第一, 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 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 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第二,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 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第三, 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 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3、在法律责任方面, 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 “无惩罚即无救济”都说明了法律责任体系在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森林立法中, 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的明显, 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 使得其能真正发挥其效用, 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再次, 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 健全管理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 防止有林地逆转, 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 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 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 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 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 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 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 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从而促进生态林业的建设。

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 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 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林业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考 篇11

会计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制度,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开始盘查自身所有的资源。逐渐地,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会计原则也逐渐清晰化,其中,准确性原则是指,科学准确的信息可以为组织决策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会计制度准则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得到了关注。

1.1 会计制度的内涵。

我国的会计制度由多个分支制度组成,企业会计制度、林业会计制度均是我国现有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角度而言,以会计制度的主导主体为标准,对我国的会计制度进行分类,我国的会计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会计制度首先由政府部门主导,随后会计主要由企业主导。政府主导会计制度是指政府对会计制度做出详细的实施规则,并有权对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既有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1.2 林业会计制度的内涵。

就林业会计制度而言,我国会计制度从林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将会计制度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国有林场苗圃会计制度,此项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对以培育森林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其二是森工企业会计制度,此项会计制度的核心是对林木的砍伐和运输为主要的核算对象。

国家为培育森林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其中国家培育森林主要是通过投资和建设林场苗圃的方式进行的。为完善森林管理制度,国家在1950年开始制定了以林木培育为核算对象的会计制度,并逐步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和发展。

2. 林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会计制度受到了严重地挑战。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放开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对企业自主权进行限制的传统会计制度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2.1 森林效益的衡量与确认问题。

一方面,森林具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以及改善环境的功能;另一方面,森林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财务工作是以货币作为衡量单位的一种管理活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森林的经济效益易于衡量和核算,而森林所在改善环境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十分难以计算的。因此,传统的林业会计制度规避了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核算和计量。而如此一来,森林所产生的效益被大大低估了。

如前所述,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而且涵盖生态方面的。但就具体的林木培育者而言,其所获得效益仅限于经济方面的;而社会虽然享受了森林资源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但却并不为此负担成本。

2.2 林业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问题。

如前所述,国家将对林业会计制度细化为两大类,即国有林场苗圃会计制度和森工企业会计制度。两种制度在核算时,存在诸多差异,此种差异表现在核算对象不同、会计科目不同、核算方式不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制作的会计报表也不一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国际经济制度出现趋同的现象,其中会计核算所呈现的国际化趋势最为明显。会计核算制度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核算的准确度,在核算时使用不同的会计科目会给经济效益的比较工作增加难度。

3. 解决措施初步探索

管理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放开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对企业自主权进行限制的传统会计制度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于是,企业主导会计制度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会计制度步入改革阶段。

3.1 科学计量森林资源的效益。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不仅包含林木价值,还应包括森林用地价值、其他动植物价值;而且森林资源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价值也应逐步纳入会计核算中。

而且,不同品种的数目所包含的经济价值也不完全相同。在会计核算和会计计量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树木的种类、价格、成本、收益等项目做科学而细致的分类。

3.2 完善林业会计制度的核算体系。

森林价值的科学衡量和准确核算是实现林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前提。经济活动的管理必然会涉及成本和效益问题,成本的计量和分摊,效益的平衡和增长,得益于科学完善的会计制度。

4. 重建林业会计制度的重要作用

实践的发展对林业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林木管理采取大面积培育和集中砍伐的方式,但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探索,此种养育模式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现代林业企业主要采取培育与砍伐相结合的方式,在林木的更新方式上,自然的力量逐渐替代人类的努力。林业会计制度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逐步变革和完善。

重建林业会计制度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林业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重建林业会计制度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普遍性原则,即林业会计制度需要以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托,遵照企业核算时采取的原则和规定;其次是特殊性原则,林业会计制度需要体现林业生产的特点和性质。

结语

会计是一项古老的制度,同时会计也是一种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量和反映的管理活动。我国的会计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是政府部门主导,其二是企业主导。传统的会计制度在森林效益的衡量与确认以及林业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方面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上一篇:花境设计论文下一篇:电气工程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