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直报

2024-11-13

信息直报(共9篇)

信息直报 篇1

医院的网络直报工作的数据来源于以下方面:"机构属性代码"依据有关行政部门审批记录填写,人员数依据单位人事部门登记资料统计,经费数字来源于财务报表,住院医疗服务数字依据住院病案首页统计,还有医用设备的调查表来源于医院的设备管理部门。

这样,就需要在医院内部,有一个部门专门搞信息统计工作,包括收集相关部门的上报资料的科室,这样信息统计室(信息科)也就应运而生,其职能就是专门从事网络直报的工作。

专门的科室成立,还有就是相关科室的上报时间问题,因为网络直报还有就是时效性,要求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必需上报,包括月报、季报、年报、临时报(实时报)等等,都有一个时间上的限制,我院针对这种情况,特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病案信息的相关业务数字, 要求在每个季度的下一个月的15日之前,须按医院相关规定上报到信息科; (2) 对于分管医院仓库材料的会计, 须在每个月结后的10日内,即下个月的10日之前将整理好的入库单据(附发票),出库单据(相关科室签字)按医院规定报到财务科及时入账; (3) 对于药库、药房的药品账(入库单据、出库单据、报损、药品调价、每月的盘存表等单据),在次月的10日之前由药剂科负责汇总报送到药品会计处; (4) 对于药品会计对医院的药品账务(入库单据、出库单据、报损、药品调价等单据),在次月的16日之前核对汇总后,及时准确地报到财务科; (5) 对于医院的现金会计账, 须在次月的10日之前及时报到财务科; (6) 对于收费室、挂号室, 在每月月结后当天、第二天(次月的一号)汇总好相关收费原始单据、银行交款单等,并整理好相关收费账目,准确、及时地上报到财务科; (7) 对于院新农合住院处, 在每月月结后当天、第二天(次月的一号)汇总好相关新农合原始单据、银行交款单等(退补剩余款),并整理好当月新农合账目,准确、及时地上报到财务科; (8) 对于财务科, 及时、准确地做好会计凭证、原始单据的传递工作,在汇总好各相关科室的财务原始单据数据后,须在国家网络信息直报规定的时间内交到信息科; (9) 信息科在汇总好各相关科室的数据后,按网络直报所规定的时间,按时上报。信息科负责监督各相关科室的数据整理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对相关科室造成的迟报、漏报等情况,向院委会提出处理意见,同时按相关规定处理; (10) 以上业务各相关科室具办人按规定的时间,严格要求,各自开展好工作,为明确责任,双方按签字收到为准(注明接收时间等),为强调网络信息直报制度的严肃性,特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以上的报账时间,如迟一天,罚款100元整,依此类推;○11以上报账所规定的时间,参照国家网络信息直报所规定的时间进行确定和调整。

自从医院采取了以上相关措施, 各个部门都能按部就班的、有条不紊地做好各自工作,都能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报表,都能认真做好本部门的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的工作,包括数据录入、审核、分析及上报,从而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了医疗业务等的基础信息,为做好相关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摘要:所谓的网络, 就是通常所说的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 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 共享硬件, 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系统。医院的网络信息直报就是利用网络的这种优点, 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 从而为主管部门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 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这就需要基层上报单位采取相关有力措施, 保证网络信息的准确、及时的上报。

关键词:医院,网络信息直报,工作措施

信息直报 篇2

兰州市价格认证中心

一、价格认证工作情况

2009年兰州市价格认证中心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2008年全国价格认证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司法、服务社会、服务政府、服务系统”为主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规范鉴证,充分发挥价格认证的职能作用。全年开展涉案财产价格鉴证705件,其中刑事案件692件,非刑事案件13件。为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价格认定和裁定及价格管理的补充和助手作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在价格认证机构“五步走”的发展战略上,目前兰州市价格认证中心机构定性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定位是价格鉴定、价格认证、价格裁定、价格咨询等服务工作,已完成了“五步走”的第四步。今年我市物价局开始机构改革,待机构改革完成后,准备开始走第五步,即“认证中心”更名为“价格认定局”,并逐步走向行政单位序列。

目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国家需尽快出台《价格鉴证法》和《价格鉴证操作规范(国家标准)》,这是全国各省法律规章的保障,在法律上明确价格鉴证工作的范围,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信度,便于更好的开展价格鉴证工作;明确价格鉴证师的职责定位,有利于提高价格鉴证师的社会权威性。

二、信息直报工作情况

2009年兰州市价格认证中心信息直报工作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直报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及时、准确、全面的完成了信息直报工作。为国家认证中心掌握全国认证工作的发展动向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各地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年来,信息直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领导重视。从兰州市物价局主管领导到中心主任,在思想上和物质上都对信息直报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并把信息直报工作做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中心领导多次具体指导直报工作,在中心工作会议上要求保证信息直报工作的质量,努力在报送时限和质量上狠下功夫,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度、措施和工作方法上加以解决。为直报工作提供便利条件,配置了功能先进的计算机

等设备,确保了直报工作更好的完成。

2、认真做好信息直报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直报工作人员在任务重、人员紧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并认真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由于信息直报具有时效性,有时甚至还需要加班加点。在工作中直报人员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保证信息直报准确无误完成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今后的信息直报工作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2009年截止10月底共完成报送价格鉴定业务量705件,其中刑事案件692件,非刑事案件3件,价格认证10件,无漏报现象。

3、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在直报工作中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其他城市的工作经验,并多次电话咨询相关城市的做法,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尽量把工作做细。上报时每个结论书上应标注案例序号,避免重复或漏报;上报过程中做到案件随结随报;还应分类、归纳上报,便于提高信息直报的质量和速度。还经常电话征询国家认证中心的反馈意见,并逐步加以改进。

信息直报 篇3

江西省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的主要不足

1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伴随着涉及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公立医院改革等医改监测指标的增加, 直报人员对指标理解的难度增加, 很难准确把握统一的指标涵义标准, 尤其是基层。以每千人口床位这一指标为例, 对开放床位的理解不同, 导致上报的数据与实际有出入。 (1) 指标理解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2涉及数据不全面

直报系统涉及的数据不够全面, 许多临时用的数据就需要临时项目的支持。比如人员表上未将在编和编外聘任人员区分开来, 由于系统中缺失各地卫生院编制总数、现有人数、空余编制数等数据, 导致组织乡镇卫生院编外人员入编考试时, 不得不临时要求卫生院报数据上来, 增加经济成本的同时, 也增加了直报人员的工作量。

3数据使用不便捷

直报系统对数据的处理仅限于汇总, 缺少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更没有预测, 其对制定卫生政策的指导价值大打折扣。有些常用指标甚至需要计算, 比如每千人口医护人员数、医护比等。同时, 生成的数据未依据业务科室分为不同模块, 各业务科室也没有直接的访问权限, 影响了数据的使用率。

江西省卫生统计网络直报问题的成因分析

1直报人员专业素质低且工作压力大

卫生统计直报人员统计知识和计算机水平都有限, 不能很好地胜任网络直报的工作。另外, 直报人员工作压力大, 直报系统常常需要更新、维护, 系统更新后, 培训工作跟不上, 便增加了直报人员工作的难度。直报系统要求上报的表格与各业务处室要求上报的表格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导致报表多而乱, 报送数据非常多, 重复填报。诸多因素影响了直报工作和直报数据的质量。

2对直报工作认识存在偏差

数据库内容的扩展、功能的补充与延伸, 所需成本高, 必须有足够的经费做支持。部分领导和机构对直报系统认识有偏差, 未意识到直报工作的重要性, 加上直报人员的地位通常不高, 在向各科室索要数据时, 经常碰壁, 或者延误上报时间。

3数据质量审核督导工作不到位

网络直报系统收集来卫生统计数据后, 自动汇总数据, 而后通过极值查询、指标排序及既往数据对比等方式, 对不合逻辑或悬殊的数据进行复审。 (2) 此时, 信息中心采取的方式通常为电话核实, 倘若上报单位给出了合理解释, 便通过复审。无疑,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篡改数据的行为。

江西省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的完善建议

1提高直报人员专业素质

尽量挑选有统计专业背景, 有一定政策水平并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卫生统计指标进行严格筛选, 使之能准确评价当地卫生工作情况, 引导卫生政策制定, 并依据筛选指标统一直报表格, 报完一次后, 能实现各部门共享, 尽量减轻其压力, 减少流动性。 (3) 编制网络直报工作手册, 包括工作流程、数据收集、质量控制、考核管理等内容, 作为直报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的参考。定期开展网络直报技术培训, 尤其在系统更新升级或指标等有更改的情况下。

2加大对直报工作的支持

首先, 直报人员应端正对直报工作的态度;其次, 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充分支持, 包括经费投入, 用于补充所需数据, 扩展分析功能, 优化网络直报系统, 尽量满足不同处室的要求。可借鉴四川省的做法, 建立卫生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为领导决策提供更直观的数据支持; (4) 最后, 卫生机构相关科室要加强学习, 转变观念, 真正意识到信息直报系统对对卫生事业的意义。

3完善数据审核督导

数据的审核、督导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最终步骤。针对卫生单位上报的每期数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分级会审, 加强对日常数据的质量控制。每年可召开年报数据质量会审专题会, 专家深入基层检查数据来源, 核实存在逻辑性和合理性冲突的数据。同时, 建立报告人责任制, 开展数据质量评比活动, 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对虚报、瞒报、漏报、拒报、迟报和篡改统计数据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

注释

11 祝闻华.实施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中国卫生统计, 2009, 26 (1) :112.

22 金忠林, 金霞, 操秋阳, 等.提高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数据质量的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0, 7 (2) :69-71.

33 应桂英, 李恒, 段占祺, 等.卫生统计指标筛选方法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6:465-467.

44 应桂英, 陈文, 段占祺等.四川省卫生统计数据采集与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2, 9 (1) :89—92.

信息直报 篇4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络

直报实施方案

为了规范和指导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以下简称“直报系统”)的使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各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监测管理机构监测信息快速报告和安全传递,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同时降低监测信息传输成本,提高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

二、系统应用条件

(一)直报系统用户应配备专用计算机及上网条件,使用Windows 2000、Windows XP或以上操作系统,IE7.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二)信息报告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练操作直报系统。

—1—

三、用户设置及职责

直报系统用户设置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监测管理机构、监测站以及科技支撑单位均为直报系统用户,其职责分别是:

(一)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负责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负责直报系统的管理、维护及升级;指导直报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组织直报系统应用的考核。

(二)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省级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审核下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上报的数据;负责本辖区VPN证书和直报系统用户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本辖区直报系统用户的考核。

(三)地市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负责本辖区直报系统用户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本辖区系统用户的考核。

(四)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和报告。

—2—

(五)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以下简称监测站):负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和报告。

(六)科技支撑单位:负责提供疫源野生动物相关信息,协助野生动物疫病初步诊断、有关数据库建设。

四、用户管理

(一)用户权限。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通过用户账号登陆方式,在本级权限内查询、统计本辖区内各级监测机构上报的信息。

(二)用户账号。每个监测管理机构设立1个直报系统用户账号,监测站由上级管理机构设立1至多个直报系统用户账号。

账号统一由字母G(M、K)和10位数字组成,并遵循以下规则:

1.G+xxxxxx+0000(G代表管理机构,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000为补齐码)。

2.M+xxxxxx+01+00(M代表监测站,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1为本省(区、市)监测站序号,00数字2位为监测站子用户序号)

—3— 3.K+xxxxxx+01+00(K代表科技支撑监测站,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1为序号,00数字2位为子用户序号)

(三)用户信息。用户首次登陆系统后1周之内,完成本机构通讯、人员、仪器设备、应急物资贮备情况填写,并适时更新。

五、系统安全与管理

(一)直报系统采用VPN证书及用户密码“双保险”,严格执行“一户一证”原则。

(二)用户首次登陆后,应立即更改初始密码,用户密码一般应在6位以上,由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建议用户密码半年更换1次。

(三)直报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泄露VPN证书、用户账号和密码。一经发现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向上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申请证书注销和密码重置。

六、报告内容与程序

(一)日常监测信息报告。日常监测信息包括监测人员在路线巡查或定点观测过程中监测到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种群特征、地点、生境等。各级监测站通过在直报系统中填写监测信息日报表单方式完成日常监测信息报告。

—4—

(二)快报。当发现野生动物行为异常或异常死亡等情况时,用快报报送该信息。快报遵从“一事一报”的原则,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和各级监测站通过在系统中填写快报表单完成初次报告。同一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事件连续发生时,新增情况通过“接续报告”补充信息。

(三)零报告。零报告是根据监测防控形势需要,在重要时期、重点区域实行的每日报告制度。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通过在系统中填写监测信息日报表单完成报告。执行零报告制度期间如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则另以快报形式报送情况。

(四)专题报告。为某一特定事件作出的以文本文件形式上传的分析、总结等报告,通过系统专题报告形式上报。

七、数据管理

(一)数据管理权限。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可以查看、统计本辖区内上报的监测信息,若确实需要查看本级权限以外地区的监测信息,须向上级管理机构申请临时权限。

(二)数据审核与订正。省级监测管理机构应及时审核辖区内的监测信息,检查所录入数据有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对有疑问的信息及时向相关人员核实,如发现有错项、漏项和逻辑

—5— 错误的数据,须由上报人将数据予以订正,确保录入的信息完整、准确。

(三)数据查重。监测总站和省级监测管理机构负责对个案信息进行查重,及时更正、并案。

八、信息报告保障措施

(一)遇有网络故障、系统故障时,当日监测信息通过传真或电话报告,待网络畅通或系统恢复运行后补充填报。

(二)计算机及网络不通问题由本单位自行解决;网络畅通情况下不能登陆系统,请与省级系统管理员联系。对于直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查阅系统操作手册,或在公告栏中获取相关解决方案。

九、考核评价

(一)监测总站将对监测信息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适时通报和反馈。

(二)省级以下监测管理机构应制定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考核方案,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

信息直报 篇5

1 联网直报系统还不完善

1.1 网络系统稳定性不高

一套表平台系统运行以来, 网络问题不断出现, 比如经常出现系统登录错误或登录不上去或者数据无法下载等情况, 有时即使登录上去, 但运行速度缓慢, 尤其是的报表期间出现这种问题时, 引起了企业人员所极大反感, 能源统计专业人员的压力增大。

1.2 网络平台对浏览器的要求太严格

目前由于统计人员所使用的电脑无论是品种还是系统的硬件设备都不一致, 所以能和系统匹配的浏览器也不一样, 但是目前的联网直报平台要求浏览器必须是IE浏览器, 其他的浏览器运行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甚至无法登录网络平台。

1.3 系统功能不完善

国家施行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但是目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功能不方便使用。例如: (1) 公式设置没有剔重功能。比如有些审核错误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每月都会出现, 企业月月重复写说明, 增加了工作量。 (2) 数据汇总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 以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联网直报之前, 能源专业联网直报用的是久其程序, 这个程序功能齐备, 可以根据工作需要, 设计汇总各种统计报表, 为各级统计部门提供了灵活运用开发的空间。而目前使用的联网直报平台只有简单的数据采集功能, 汇总功能还不齐备。 (3) 部分公式设置不合理。比如有的企业有工业生产用电但未填报工业总产值, 但网络平台没设置公式, 审核无误, 增加了县级能源专业的工作量。另外折标系数设置的是自动摘抄, 但是在企业点击计算时, 显示出全部品种折标系数, 增加了错误, 这就增加了县级统计部门和企业统计人员的工作量, 有的统计人员意见很大。

2 基层统计基础工作难度加大

2.1 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统计基础工作带来困难

一是企业统计员大多是财务等人员兼职, 二是企业缺少既懂业务又懂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企业统计队伍不稳定。大多数企业统计人员工资待遇低, 工作量大、企业留不住人, 统计人员经常更换, 上月刚培训好的人员, 下月可能就辞职了, 新上岗的统计人员不熟悉统计业务, 报表质量差, 错误多, 这样就加大了县级统计部门专业人员的审核工作量, 未能彻底达到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的目的。加上企业对统计基础工作的不重视, 在人员更换时不交接, 造成许多统计资料丢失、统计报表不完整等情况, 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2.2“一套表”改革对统计执法检查带来困难

过去执行常规统计制度时, 一部分企业原始报表就不很健全。实施企业“一套表”改革后, 县级统计部门不再收集纸质报表, 企业统计人员每月直接在网上将数据报出后, 企业人员一方面比较忙, 另一方面也认为纸质报表不重要, 就将纸质报表填报工作给忘记了。因此, 在统计部门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时, 很少能看到企业的原始统计报表, 给执法取证造成一定的麻烦。

3 报表上报时间不合理

3.1 关网时间太早

在企业一套表实施之前, 每月能源报表的上报时间均比工业报表推迟3天, 主要是能源报表要从工业报表中采集产品产量、用电量、产值等数据。而一套表改革实施后, 能源报表与工业报表的上报时间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讲, 数据的采集流程并未改变。能源报表联网直报平台一般是每月3号关网, 而企业的结帐时间大都在每月30号左右, 有些大型企业甚至在下月初才能出帐, 也就是说企业能源统计人员上报报表的时间不足1天, 时间太紧。特别是赶上节假日或公休日时, 按时报送非常困难。

3.2 季、半年报表间隔时间太短

在季报月和半年报的时候, 至少有六张和七张报表需要上报, 且时间间隔很短, 而企业统计人员要负责所有专业的联网直报工作, 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时报送报表难度加大, 即使企业统计人员及时报出报表, 报表的差错率也很高。在加上有时季、半年报正好赶上节假日或公休日, 报表及时率和数据正确率更难保证。

4 几点建议

4.1 优化网络软件环境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工作人员负担, 提高报表上报率, 在不断加强网络平台改进力度, 加快系统运行速度, 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 适当放权, 使县乡两级统计机构有处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4.2 逐步完善系统功能

适当增加审核公式, 完善数据的汇总、计算功能, 使之与久其程序同步, 真正达到减轻县级统计人员工作负担的目的。

4.3 强化统计业务培训

要在市级的直接指导下, 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统计培训, 使乡镇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网上直报软件系统, 企业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技能全面提升。

4.4 继续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制定改革后的联网直报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办法, 督促企业加强统计管理, 稳定统计队伍, 严格执行能源统计工作流程和制度, 建立和健全能源电子统计台帐, 乡镇统计机构要加强对企业的统计工作检查, 确保各企业做好统计基础规范。

4.5 合理安排关网时间

信息直报 篇6

一、现状

(一) 数据报送环节简化

网络直报改变了以前的数据采集采用单机版软件填报和汇总, 程序复杂且极易引起数据错误和紊乱的状态, 且使复杂的数据采集工作变得简单, 基层单位填报数据后,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即可适时得到数据, 省去了逐级上报的中间环节。

(二) 数据报送频率加快

年报、季报、月报和实时报制度的实施, 提高了数据报送的频率, 保证了数据传送的即时性, 同时, 也让卫生管理部门能随时掌握医疗卫生动态和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 数据产出格式标准

由于实施顶层设计, 全国实行一套表, 产出的数据实施标准化, 有利于机构之间、区域间实行纵向和横向比较, 有利于科学评价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一) 直报系统不够完善

1. 审核功能有待加强。

目前, 直报系统中只对表中数据的平衡关系和极少部分相对指标进行检查, 如审核“总收入”和“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其他收入”之间的数据是否平衡, 病床使用率是否超标等。对能迅速反映数据对错的大部分相对指标没有提供审核功能, 如:门诊人均费用, 出院人均费用, 平均床日费用等等, 使部分统计指标的填报单位出错后依然能顺利通过, 对当地甚至全省的数据造成极大的影响, 如:将千元按元填报。

2. 数据分析功能不完善。

数据产出分析是数据统计的最终目的和成果, 数据分析功能的不完善和数据准确性不高, 使网络直报功能运行模式、方式和数据处理能力受到质疑, 数据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如:汇总的执业 (助理) 医师与填报的实际数据不相符, 统计年鉴功能不够强大, 系统产出表中的数据不一致等等。

3. 报表间逻辑性不强。

卫统1表 (年报表) 与卫统2表 (人力表) 、卫统3表 (设备表) 没有逻辑关系, 无法相互审核和牵制。如:卫统1表中的人员数, 应该从卫统2表中直接提取, 数据出现差额时, 应由填报单位去修改卫统2表 (需要建立在卫统2表构建了完善的填报机制上) 。

4. 直报系统升级太频繁 (2) 。

(1) 网络直报系统的升级过于频繁。系统没有经过较好的测试则投入使用, 采用一边开发、一边升级、一边使用的模式, 对基层的数据填报带来很大麻烦在, 尤其在2012年报中, 由于系统的变动较大, 数据产出的报表相互矛盾的现象尤为突出, 使数据没有办法使用。 (2) 由于网络直报系统的变更, 导致相应数据的接口也频繁变动, 使医院的软件面临随时升级, 升级又涉及费用问题, 在统计部门处于医院弱势地位的状态下, 若医院方拒绝支付频繁的升级费用, 则只能是由统计人员手工录入, 增加了大量的录入工作量。

(二) 统计指标适用性不够

目前表内的数据既不能满足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需求, 也不方便其他管理部门的数据提取, 尤其是月报 (卫统1-8表) , 数据的可用性不强。如:在卫统1-8表 (版本号:IRPT2013042801_BI2013042702, 下同) 中, “本月收入与支出”只有医疗收入, 无法查到财政补助及上级补助, 而监测财政投入的进度正是当前医改工作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重点关注的指标。医疗收入项目也无明细, 无法随时开展收入的结构分析和重大决策的影响分析。同时, 表中只有本期数和上期数, 没有累计数据, 如进行半年报分析时, 则需分6次提取各月份数据再汇总, 不仅造成工作量的增大, 同时也很容易造成数据汇总出现差错。在卫统1-1表中, 取消了甲、乙类设备的检查人次, 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中明确将检查人次作为配置的准入条件, 因此取消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人次不利于对设备的分析和评价, 也不利于卫生部门行政管理需要。

减化日常报表的指标数量, 从表面上看是减轻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填报工作量, 但因报表的数据无法满足卫生管理部门的需要, 在需要数据时, 管理部门会另发表格填报, 造成部分数据的反复填报。

(三) 填报流程不够优化

主要表现在卫统1-4表 (诊所类) 、卫统2表和卫统4表上。

1. 卫统1-4表在填报时, 选择填报单位时不方便、不直观, 没有利用“树型”结构显示的优势。

2. 卫统2表填报流程不够完善:在填报过程中, 统计人员没有强制要求填报的权利, 部分医疗机构以“保密”缘由拒绝提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资料时, 统计人员毫无办法, 主要反映在诊所或民营医疗机构。另外, 人员查找功能不强, 卫生行政部门不能按填报单位查找、导出和分类汇总。

3. 卫统4表的数据接口不够丰富:目前批量导入时, 只提供了DBF数据格式导入模式, 而目前使用最频繁、开放程度最好EXCEL模式没有提供相应的导入接口, 许多基层单位统计人员根本没有DBF数据格式转换的能力。

三、建议

(一) 完善报表结构和功能

1. 增加报表指标, 以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减少基层统计人员填报工作量。

扩充年报、月报中财务部分的统计内容, 按照会计报表格式设置, 以方便各级部门获取数据;增加大型医用设备 (甲、乙类设备) 的检查人次统计, 甲、乙类设备应逐一统计, 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率。

2. 强化报表的审核和查询功能, 在审核中增加门诊人均费用, 出院人均费用, 平均床日费用等指标。

增加卫统2表、卫统3表、卫统4表按填报单位导出功能, 以方便填报单位和卫生主管部门审核。

3. 增强报表间数据的自动获取功能。

如卫统1表中的人员数据应自动从卫统2表中取得。卫统1-6表 (卫生监督) 自动获取的数据与实际有一定偏差。

(二) 注重报表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尽可能减少一边填报一边升级的现象发生。如:卫统2表, 各填报单位花大力气填报完成, 2012年底, 增加了人员编制情况, 又需要对原数据进行修改, 增加了基层人员的工作量。同时, 报表升级及测试应在年报正式填报前完成, 以免影响填报工作和数据下载分析。

(三) 完善卫统2表的填报程序

目前由统计人员收集填报的方法, 无法有效监督填报机构所填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 建议卫统2表由各填报单位 (包括诊所) 自行通过网络填报, 人员信息审核交由医政医管部门在机构校验 (或年审) 时进行, 既能保证填报机构及时录入人员信息, 也能保证卫统1表自动获取卫统2表的人员的可靠性。

(四) 扩展数据导入格式

发布规范的EXCEL导入数据的格式, 增加EXCEL表格的导入功能, 如日期格式为“2013/01/01”等等。

(五) 加强人员培训

近年来, 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统计人员变动较大, 部分医疗机构的统计人员由非财会统计专业转行而来, 如护士、后勤人员等, 对统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不了解, 在统计岗位上仅凭前任带教或自身的想象开展统计工作, 使统计数据失真度较大。因此, 建议: (1) 加强卫生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基层统计人员是整个网络直报系统的基础, 是数据采集、填报及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 要通过培训来规范填报单位的统计工作流程, 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审核技巧, 确保数据质量的提高。 (2) 强化卫生统计人员的电脑操作技能。随着医院HIS系统的不断完善, 数据取得已越来越容易, 但需要依靠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和数据转换能力, 因此必须加强统计人员的电脑操作技能培训。 (3) 拓展卫生统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数据加工、分析和运用能力, 为单位发展及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增强统计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可参照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培训项目, 拨付专项培训经费, 对统计基础知识、电脑操作技能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进行系统培训, 可由省或地市组织统计人员每2-3年进行一次轮训。

摘要:文章结合工作实际需要, 从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稳定性、审核指标、报表流程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认为网络直报系统需要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医院统计,网络直报,问题,建议

注释

1荆村, 孙国南.卫生统计网络直报作用及应用中的问题[J].中国数字医学, 2009, (8) , 第323页.

信息直报 篇7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疱及结痂[1]。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10d左右自愈。水痘没有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时,作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十堰市水痘疫情数据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发病日期和现住址统计。传染病突发事件信息来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只统计一般及以上级别的事件,不包括未分级事件。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地区分布

十堰市辖5县1市2区,2004—2008年共报告水痘6580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1.9/10万、14.2/10万、28.8/10万、59.4/10万和86.1/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9.8/10万;十堰城区(茅箭区、张湾区)明显高于县市,郧西县报告发病率最低,为3.5/10万;以县市区为单位,年报告发病率在0.00~264.7/10万之间。见表1。

2.2 职业分布

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报告发病数居多,分别占21.3%(1403/6580)、12.8%(841/6580)和60.5%(3981/6580)。三者合计占94.6%。

2.3 年龄性别分布

6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最多,占总数的10.78%(709/6580),15岁以下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总数的85.9%(5652/6580);男∶女之比为1.3∶1。

2.4 时间分布

6和12月各有一个高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15.3%(1009/6580)和13.4%(882/6580):2、3月和8、9月处于低谷,分别占7.8%(514/6580)和4.2%(276/6580)。见图1。

2.5 水痘疫情突发事件

2004—2008年共报告水痘疫情突发事件13起,发病数390例。13起水痘疫情突发事件均发生在幼托机构和小学,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数占99.0%(386/390)。见表2。

注:2004—2005年网上未见到报告数据。

2.6 11家直报单位报告情况

十堰市2008年有直报单位181家,其中有11家直报单位报告发病数较多,5年共报告3748例,占水痘报告发病总数的57.0%(3748/6580)。见表3。

3 讨论

十堰市2004—2008年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39.8/10万,高于湖北省2005—2007年水痘年平均报告发病率9.6/10万(χ2=11 175.0,P<0.01),居湖北省各市州报告发病第1位[2],也高于武汉市2006—2007年水痘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5.5/10万(χ2=1711.5,P<0.01)[3]。十堰城区(张湾区和茅箭区)报告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十堰城区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水痘就诊率较高有一定关系。有6.08%(11/181)的直报单位报告的发病数占57.0%。从报告地区和直报单位报告的病例数看,直报单位的医务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对水痘的报告意识在不断增强,报告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报告意识和质量不够均衡。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和网络直报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直报单位内部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传染病诊断水平和增强传染病报告意识,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水痘病例。

十堰市2004—2005年在直报网络上没有水痘突发疫情事件报告,2006年以后水痘报告发病数和突发疫情事件数大幅度增加,这与2005年底下发了《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明确了水痘的报告标准,促进了水痘的报告有关。

十堰市水痘发病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94.6%,这与2005—2006年全国水痘报告发病职业构成比基本一致(93.14%)[4],且水痘报告发病率高。为此,应加强水痘疫情的常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如水痘疫苗接种、早期预警、重点人群督导检查等,以降低水痘报告发病率。

十堰市2004—2008年水痘突发事件均发生在幼托机构和小学。因此,加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的监测,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发现水痘暴发苗头,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水痘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5-78.

[2]张发香,郑莉,张迟,等.2005—2007年湖北省水痘疫情分析.预防医学论坛,2008,14(6):549-551.

[3]刘普林,余滨,罗同勇,等.武汉市2006—2007年水痘疫情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6):54-55.

信息直报 篇8

1 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有效开展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 能够使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管辖区域内的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及相关医疗服务的开展情况, 能对各个卫生医疗机构的工作开展全面的测评, 并且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为卫生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虽然卫生网络直报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当前的卫生统计直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系统功能还有待于完善。当前卫生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功能模块主要是针对国家卫生管理部门, 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来说, 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 基层卫生机构在运行该系统时, 需要经过多张统计分析表组合派生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也不利于维护统计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网络直报系统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 数据交换机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当前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中, 很多数据缺乏统一的交换平台, 而且不同的卫生机构使用的是不同的代码, 在不同的卫生机构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也不利于数据交换质量的提升。

(3) 基层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需要既懂卫生统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卫生统计业务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 因此无法保证统计直报工作的顺利完成。

(4) 统计方法较为落后。当前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统计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落后, 缺乏先进的统计方法, 在统计手段方面以手工操作为主, 在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面不够完善, 缺乏完善的统计报表机制作基础。

2 基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改进建议

(1) 加强统计网络直报信息的数据审核工作, 以此来保证网络直报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各项数据的取得经过严格的审核, 并且对基础数据实行有效的监控, 对于数据中发生的异常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一方面, 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专业的审核, 由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审核人员组成审核队伍, 对于同类机构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 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审核机制, 对审核目标进行明确, 逐层审核, 明确不同级别的审核责任人, 全面提高网络直报数据的质量。

(2) 对系统程序进行有效的调整, 确保其适用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 需要对不同地区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并且将审核条件中的相关数据落实, 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系统进行调试, 使其满足该地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要求。同时, 网络直报系统中包含开放数据分析功能, 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进行定义和操作, 这样便能够为相关的使用人员提供更方便的操作模板, 以此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3) 在数据采集系统和直报工作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换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 能够在基层卫生医疗系统中实现一次性的数据采集, 而且通过该交换平台将采集的数据直接传送至网络直报系统中, 这样便能够消除很多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 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避免过多重复性操作对信息产生的不良影响。另外, 这种直接的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 也能够促进不同层级的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 对于网络直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

(4) 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统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 要针对统计工作设置专门的统计岗位, 随着网络直报工作的持续开展, 对相关人员数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工作需求, 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统计业务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网络直报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 对卫生医疗机构内部的人员培训制度、奖励机制等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具有突出表现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以此来激发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5) 改善统计方法。对当前统计制度中调查方法单一的弊端进行适当的改进, 对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法进行改革。各管理部门为掌握大量信息, 需要统计部门提供各种统计数据。但随之而来的是滥发报表、数据混乱的现象也日渐增多。而要减少统计数据失实的现象, 就必须完善统计方法制度, 解决标准不一, 不衔接配套的状况。每个统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综合指标、抽样判断、动态数列等多种分析方法, 在工作中多写多练多分析, 加强对项目成本的预警和监测, 提高统计信息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美莲.设置原始记录与统计台账是统计工作的基础[J].中国统计, 2011 (10) .

[2]宋卫亚, 许萍, 汪群, 宋洁.落实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遇到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统计, 2012 (1) .

[3]张玉虎.浅谈县级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建议和设想[J].青海统计, 2010 (1) .

信息直报 篇9

2004年9月国家统计局统计电子报表南海试点现场会以来,网上直报正在全国兴起,目前在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网上直报系统上报统计报表。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实现了统计数据采集模式由逐级上报、层层汇总的传统方式向网络环境下在线直接采集转变。比如,北京市的统计数据网上填报工作己经推广到年定报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约3.2万家,年定报的月网报率均在90%以上;哈尔滨市、杭州市统计局也实现了全市几乎所有专业的网上报送工作,企业上报率达到或接近100%;昆明市统计局的网上直报系统覆盖了该局除农村专业外的所有统计业务。网上直报系统虽然改变了统计工作流程,减轻了企业和基层统计部门的负担,可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以及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网上直报的数据仍然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比如真实性不高,数据虚假、指标数值背离指标原意、数据不完整、数据的非同一性、拼凑的数据、数据的逻辑性错误等质量问题。所以研究网上直报地区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网络直报条件下地区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本身的主观因素

1. 网上直报企业信息化程度。

较高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使用计算机和相关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加快了数据收集的速度,保证了数据的精度与准确度,节约成本,避免了诸多环节繁复耗时、低率低下、多错误的数据手工统计与收集。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免许多手工的或计算器的反复运算,甚至变繁琐耗时的计算过程。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制度、组织结构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更为规范,信息化程度更高,统计工作相对容易,便于向统计部门进行网上直报。

2. 单位领导重视程度。

领导对统计重视程度体现在领导对统计人员的培训,统计人员的地位,统计人员待遇水平、对统计工作经费投入的多少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没有领导的重视,统计部门人员较少,统计人员整天忙于沉重的报表任务,没有精力对统计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整理,其产品只是一些简单、枯燥、无味的数据,统计数据的质量和价值就被削弱。另外,由于没有领导的重视,统计人员聘用的随意性很大,更换频繁,新手业务不熟,原始记录不全,历史资料混乱,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领导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影响着统计数据的质量。另外也存在个别企业领导思想观念保守、谨慎,对网上直报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登录公众网后企业的商业秘密容易泄露,这使网上直报的普及遇到阻力。

3. 企业统计人员本身的问题。

一是企业统计人员本身的素质偏低,电脑操作技能不熟练,缺乏相应的网上直报操作知识;二是一部分企业聘用带账会计,经常不在企业定点定时上班,无暇网上直报;三是由于企业的统计人员变换频繁,且没有完善有效的工作交接约束机制,新老统计员工作脱节,从而导致企业虽具备网上直报条件却无贯彻执行,大大影响网上直报数据的准备度与连续性。

4. 企业的统计力量。

企业统计队伍的力量薄弱是许多企业统计工作不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企业统计力量包括企业统计人员的数量、统计部门的信息化程度等。统计部门的信息化程度包括统计部门是否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工作,是否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

5. 组织正规化程度。

组织正规化程度包括组织内部作业是否有标准流程,制度是否健全,企业是否经常检查员工的行为,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等。企业内是否具有明确的与统计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否具有明确的奖惩制度与统计数据质量紧密相关。如果企业制定了明确的相关的规章制度,那么就相当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起到了约束行为的作用,更倾向于生产出更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因此一个正规的组织的数据将更为真实可靠。

6. 统计人员素质水平。

统计人员的素质包括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前者主要体现在其受教育程度,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等,后者主要体现在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统计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和是否坚持实事求是。

因统计人员的素质而造成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统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生产数据的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与生产出来的数据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是在数据的收集、传递、处理、存储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无意失误而造成的误差;三是部分统计人员因为个人利益和上级强权,篡改统计数字,制造虚假的统计数据,极大地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网络直报系统方面的因素

1. 网上直报系统无法满足需求。

一是网上直报系统直接减少了统计审核环节,由企业在网上自行完成自审,所以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网上直报必须加强计算机审核功能。计算机审核功能的关键就在于必审性条件的设立,此功能缺乏灵活性,若加严必审性条件,减少核实性条件的方法,部分企业统计人员会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统计业务生疏无法完成网上直报任务;若放宽必审性条件,增加核实性条件的方法,政府统计人员往往要花很大精力进行查询、修改。二是网上直报系统没有形成网络互联互通。目前网上直报系统既没有与上级统计部门联网,也没有与当地政府互联互通,只是一个“信息孤岛”,网上直报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三是我国目前尚无一套切实可用的统计综合数据库,由于各专业基础数据应用系统的庞杂,因此综合数据库数据只能分散在不同专业、不同平台、不同结构、不同标准的数据,很难实现一体化检索与查询。

2. 表内审核关系过于简单。

统计部分对网上直报系统设计缺乏科学性,表内审核关系过于简单。例如,网上直报系统中管理费用中间投入大于管理费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大于资产总计、只填能源消费量不填金额或者是能源单价错误等均不会出现审核错误,造成企业财务人员的误解和上报的数据准确率不高。而目前各街镇使用的专业处理程序(上海工业能源交通数据统计系统)的审核关系比网上直报要详细的多,造成两者的数据质量有很大差异。

3. 缺乏对跨月、跨表方面的审核。

网上直报系统中产值、增加值、能源等月报上的累计数均不能与上月进行比较,各街镇统计部门下载企业数据后,往往需要花较大的精力及时间进行再次审核更正后方可上报。

4. 企业缺乏一定的修改主动权。

企业审核上报后,一旦发现错误,必须通过上级部门撤销上报才能修改,缺乏必要的修改主动权,也容易使企业统计人员产生消极心理而放弃修改,造成网上直报数据与纸质报表不符合。

5. 网上直报系统的可操作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数据网上直报处理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试行)》(国统办字[2006]64号)的要求,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完善软件的使用功能。在程序应用上,由于基层统计人员电脑操作水平整体不高,人员流动性大,这就要求网上直报系统操作简单,兼容性强,互动性好,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网上直报系统中使用“通用技术”,尽可能地能与企业信息系统融合,可以方便使用者理解和掌握,让使用者可以凭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直接进行网上直报,无需额外的学习。在信息需求上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服务格局,发掘和捕捉用户需求,既满足企业存储传输信息的需求,也要满足各级统计部门开发利用统计信息的需求。另外,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共享。

6. 统计数据的利用率不高。

例如省统计局只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但缺乏对数据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7. 网络安全问题。

网上直报系统中安全技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统计报表网上直报过程中,许多企业对网络的安全性、数据的保密性有诸多怀疑,担心公司机密信息和数据被盗取和泄密。

(三)统计制度方面的因素

1. 未制定网上直报相应的法律法规。

强而有力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统计资料的精确完整,对违法者具有威慑作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法》规定企业有义务报送统计报表,没有强制要求企业进行网上直报,因此网上直报是企业自愿的行为。由于观念守旧、系统操作的不完善及网络信息安全等种种问题,很多企业拒绝进行网上直报,这就加大了网上直报普及的难度。

2. 报表报送方式尚欠科学规范。

一方面,因工业定期实行报表超级汇总,区统计局与各街镇基层企业上报报表的时间一般相差一个星期左右,所以大多数企业会处于无法取得数据的困境。另一方面,采取“双轨制”,要求企业既网上直报,又上报纸质报表,以保证统计部门收集纸质报表后及时核对、录入、上报等处理,这种做法增加了企业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导致企业统计人员不愿重复工作,而只采取简便的纸质报送方法。

三、提高网络直报条件下地区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和设想

(一)企业本身的解决对策

1. 企业应提高信息化程度。

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主要包括企业人均计算机的拥有率,企业的信息系统质量和数量。企业首先应该提高计算机的数量,这个是基础,让每一位员工人手一台计算机,这样才能方便实现统计数据的网络直报。第二就是要增加一些实用的统计管理软件。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的,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效果,选择统计软件供应商时从更好地解决自身需求出发,与软件厂商协调做好需求分析,做出真正能够帮助企业切实有效提高管理能力,走出生存危机的产品。

2. 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企业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计数据的质量以及认识到网络直报的好处,将统计数据网络直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网络直报工作的投入,切实加强企业网络管理工作,只有这样,从上而下的宣传管理,企业各级人员才会认识到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直报方式的优越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

3. 壮大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企业应加强企业统计人员关于统计数据录入、审核、上传发送等知识的培训;应通过对信息化战略、网络和数据仓库等新技术应用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统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使得统计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和分析有关数据;同时要注意减少因人员舞弊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低下的现象,大力加强统计职业教育,使广大统计人员自觉抵制弄虚作假行为;特别是要制定适当严谨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提高统计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由此才能保证网上直报的数据质量。

4. 提高统计人员的网上直报在线分析能力。

在线分析系统对分组指标的定义和标准化、对数据指标的规范、对操作的规范性、对数据质量的要求等要求非常严格。因此,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以避免分析结果的失误。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各企业各统计部门理解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地去配合、去应用网上直报系统,从而真正发挥系统的作用。

5. 企业应建设统计信息网络。

企业各级人员要重视统计数据的质量,意识到网上直报统计方式的优越性。企业人员应积极配合统计部门的工作,使各地区企业能够实现网上直报,建成以国家统计局为中心,地方各级统计部门为节点的统计信息网络。通过网络化统计,各级单位都能掌握各自辖区的原始数据,以此作为检查数据质量的依据,减少手工或半手工方式下统计的错报,从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6. 提高企业的网络管理水平。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网络管理是实现网上直报的环境基础。企业网络管理中的许多具体工作,如网络管理制度与目标的确立、网络管理流程的制订与实施、绩效评价等,均会影响网上直报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为此,企业开展统计数据的网上直报工作,必须首先加强网络管理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网络管理的宣传教育、设置内部网络管理部门、制定网络管理制度等多项措施加强网络管理。

(二)网络直报系统方面的解决对策

1. 加强网上直报系统技术与功能。

要以用户为中心开发网上直报软件,并不断完善软件的使用功能。一方面,提高联网直报系统的通用性。为实现联网直报在更大范围推广的目标,必须在联网直报系统已经基本满足数据处理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通过更好地满足各级统计部门审核、汇总数据的需要继续完善系统功能;同时简化操作界面,使操作方式更加简单易学,继续改进系统的操作流程,最终达到统计人员不需经过专门培训即可上手使用的目标。

2. 应加强网上直报系统的审核关系,填补网上直报系统漏洞。

企业应尽可能地完善网上直报系统设计,填补网上直报系统漏洞。特别是要加强表内、表间的审核;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网上直报的数据质量,最终实现无纸化统计提供坚实的基础,应赋予企业上报后必要的修改权,企业若需要修改只需通过报表旁设的“需要修改”按钮即可修改,上级主管部门也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取消该企业的上报报表让其重新上报。

3. 建立联网直报系统交互式的信息平台。

联网直报系统可以用来采集数据,建设成为企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的平台,及时提供和更新宏观经济和行业的统计信息,同时满足企业对宏观经济信息的需求,一方面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做好统计工作的积极性,推动联网直报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也可以通过联网直报系统发表意见和建议,使统计部门能够及时地了解基层情况并采取对策,更好地完善联网直报工作。

4. 加强网上直报的网络安全。

统计报表的网上直报过程中,许多企业对网络安全、数据的保密存在忧虑,担心公司机密数据、信息被盗取或泄密,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把网络安全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增设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防止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做好备份恢复系统。在网上直报系统中进行必须提供严格的用户认证机制以及权限许可机制,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属性和权限,非统计人员禁止进入,切实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三)统计制度方面的解决对策

1. 加强统计法制化建设,加大依法统计的力度。

要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统计资料的准确无误就必须搞好统计法制化建设。具体而言,首先为基层顺利开展网上直报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上级统计部门必须及早制定相应的文件或通知;其次,从侧面促进网上直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街镇统计部门在开展网上直报工作过程中,对配合程度特别差的企业,应当及时与区统计局沟通联系,联合开展统计工作专项检查。

2. 积极探索网上直报制度,研究建立联网直报工作基础规范。

为方便各统计部门更好地利用网上直报平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切实减轻统计部门和基层企业的工作量,并同时满足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市、区统计局应在继续推行网上直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下级统计部门以及基层企业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增设相关业务指标,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联网直报从组织工作、报送渠道、数据处理流程等方面均与传统的报表报送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必须研究建立适应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工作基础规范,对联网直报工作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从而进一步推进联网直报工作的深入开展。

3. 制定网络直报方式试点企业标准。

从试点的情况看,小企业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及实力的限制,普遍存在人员、设备配备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推行联网直报的效果。因此,通过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标准,在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中推广联网直报,可以切实减小全面推行联网直报的难度,最终使得网上直报统计数据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Klein,B.&Rossin,D.F.Data errors in neural network an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J].Data Quality,1999,5(1):25。

[2]李金昌:论什么是统计数据质量[J],统计与决策,1998(9)6-8。

[3]朱冬辉: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5(16):59-62。

[4]方晓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浙江统计,2004,6:51-52。

[5]初蓓、贾志琦:影响统计数据信息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103-105。

[6]张秋香: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05(3):41-4。

[7]余招勤:统计主体对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21(4):65-67。

上一篇:单神经元自适应PID下一篇:城市排水工程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