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的游戏规则

2024-09-21

国际传播的游戏规则(精选12篇)

国际传播的游戏规则 篇1

河南是武术的故乡, 少林功夫和太极拳两大武术门类的发源地均在河南。在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对外推广上, 河南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佳绩。如在郑州举办的国际少林武术节和世界传统武术节、在焦作举办的国际太极拳大会等著名的武术节会, 《风中少林》《武林风》《新少林寺》等品牌武术文化项目。然而, 要实现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 使武术文化大省变成武术文化强省, 以武术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助力, 河南武术就必须继续创新思路, 加快“走出去”的节奏, 加大国际化的步伐。

汉语国际推广是目前中国进行对外语言及文化推广的国家战略, 其致力于通过汉语推广中国文化, 介绍国家魅力, 以语言推广促进文化传播。把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和汉语国际推广结合起来, 以汉语国际推广促进河南武术国际化, 是完全有可能而且非常必要的。

河南武术融入汉语国际推广的可能及作用

汉语国际推广的教学实践表明, 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呈多元化状态, 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武术就是拥有较高兴趣度的文化项目。在外国人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看来, 汉语是非常难学的, 持续单纯的汉语学习常让他们觉得缺乏趣味、身心疲劳。把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融入汉语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紧张的汉语学习之余, 穿插中华武术的教学,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 是汉语推广中吸引学生扩大生源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一种语言同时就意味着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 以不同的文化为载体, 可以吸引相应文化的爱好者学习汉语。河南的少林、太极两大武术门类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国际上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有着广泛的国际群众基础, 把武术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主干课程之一, 不仅传授武术技能, 同时介绍武术内涵文化, 使语言学习更形象更有针对性。这样以对武术的了解和学习需求为抓手促进汉语的学习, 可以丰富汉语国际推广的途径, 扩展汉语国际推广的广泛性。

汉语国际推广对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普及武术技法, 从广度上促进武术国际化。一般人学习武术通常都是从武术技法开始, 甚至对大部分爱好者来说, 学习武术就只意味着学习武术技法, 因此, 武术技法的传播与教学是武术文化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在武术技法教学中, 面对面的示范和模仿是常用方式, 但语言交流同样不可或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没有语言的参与, 交流的效率和效果都将大受影响。在武术技法教学中, 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步骤的组织、技法要领的讲解、学习训练的要求等, 都需通过语言来实现, 这在师生同是中国人的教学中是自然而然的, 而当学习者是外国人时, 这些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事实上, 在中华武术国际化的过程中, 一个无法跨越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语言, 虽然翻译能解决一定的问题, 但很多技法名称本身就带着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烙印, 如体现出四字格为主、简约为美、工整对称的文化特点, 这些也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对汉语的深入理解才能领会。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并会使用汉语, 无疑为中华武术的国际推广提供了更多的潜在对象。那些原本在担心或徘徊的人, 会因为学习了汉语而增加学习武术的意愿和信心, 从而使中华武术的海外学习者越来越多, 拓宽武术国际化的广度。

传播武术文化, 从深度上促进武术国际化。了解和学习一种武术, 只学练其外显的技法是不够的, 因为每一种武术技法的背后, 都承载着特定的武术精髓和内涵, 对这些方面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入真正地了解武术本身。拿少林武术来说, 其有原生拳种30多种, 动物、植物、日常用具、自然四季等在其中都有一定的体现, 每种拳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在里边。从整体来看, 少林武术涵盖了易学、兵学、伦理、美学、养生等很多方面, 其中有些方面如拳法、兵器等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展示手段来传播推介。少林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 儒、道、释三种文化思想在其中都有体现, 其与地理环境、社会氛围等都有互动影响, 这些思想意识、精神内涵等方面较为抽象的文化信息则无法单纯地直观展示, 必须通过语言这种载体来进行介绍和解释。另外, 某些武术招式的名称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 如太极扇中的白鹤亮翅、挥鞭策马、手挥琵琶、仙女奉茶等, 这些单靠翻译根本无法传达其中的美感和韵味, 只有真正理解了汉语意思才能体会。汉语国际推广致力于更多的人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汉语, 汉语水平的提高为他们接触和了解特定领域的文化信息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在学习武术的海外人群中推广汉语教学, 武术学习和汉语学习相互促进, 有了良好的汉语基础, 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的学习都能够更加深入细致, 从而使武术国际推广不只是停留在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 使其国际化的层次和内涵都得到深化。

以语言为载体, 促进武术文化相关领域蓬勃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河南武术的发展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武术本身。以少林武术为例, 很多国家政要都表现出对少林武术的兴趣, 来中国访问也有意愿亲自参观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也是久负盛名的功夫文化体验旅游胜地;以少林武术为题材或手段的影视剧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 在政治、旅游、教育、影视等领域都可见少林武术的参与, 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及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推进,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会越来越多, 有了语言这个有效工具, 他们对于少林、太极等武术文化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 河南的功夫旅游体验、功夫题材电视剧、武术体育赛事等领域会因为更多国际人士的关注与参与而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以汉语国际推广助推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基础工作

应着力培养具备河南武术和汉语国际推广两个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是以汉语国际推广专业为依托, 融入武术技法及武术文化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比如在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开设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课程, 提高他们的武术文化技能和修养, 短期速成的途径是对即将赴任或外派的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及教师进行武术强化培训, 由于时间限制, 一般只限于武术技法方面。二是以武术专业学习为依托, 增加汉语国际推广领域的核心课程, 如汉语言基础知识、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技巧、外语教学课堂管理等。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开设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即属于这一途径。此外, 短期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以适当达到这一要求, 如通过选派合适的武术专业学生参加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的集中培训, 使其获得关于汉语教学的专门知识, 能够胜任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 短期培训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采取长期的有计划系统性的设置和教学才能保证人才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应开发生产大量相关的资源。主要有:适用于武术展览与表演的服饰、兵器等的实物与图片, 嵩山及陈家沟有代表性的实景图片或视频, 武术影视剧视频资料, 武术技法及文化教学教材及配套视频、多媒体教学课程等。其中教材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实现以汉语国际推广促进河南武术国际化, 需要专门编写既符合武术教学规律又符合汉语教学规律并适应汉语教学需要的对外武术汉语教材, 在国内外跟汉语国际推广有关的各机构各院校特别是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进行大力推广。

以汉语国际推广助推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途径

河南武术文化展览。以少林与太极武术文化为主题, 把有关发源地风景、功夫技法、兵器、服饰等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的形式陈列展览。但这种方式对河南武术文化的展示传播是浅层次的, 在一般的汉语国际推广中起的是初步宣传河南武术文化的作用。

河南武术文化巡演。以少林拳法或太极拳为主要载体, 编排综合反映河南武术文化的专项节目, 有组织地在外国的中国文化年节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进行巡回演出。这样可把河南武术文化的魅力直观地展示出来, 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加深他们对河南武术的了解甚至激发他们的热爱。

河南武术技法教学。选取比较简单易学的少林武术拳法如动物象形拳、自然拳或者比较基础的太极拳, 在学汉语的外国人中进行推广教学, 为他们提供强身健体、防身护人的技能, 使他们获得对河南武术技法的切身经验。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以及国内外各个从事汉语国际推广教学的团体机构, 可以把少林拳或太极拳的教学作为选修课或文化体验课, 与常规的汉语教学相搭配。这种途径, 一般有一两个专门学过少林武术技法的老师就可实现。

河南武术影视剧鉴赏。中国电影中与少林寺和太极拳有关的有很多, 如《少林寺》《龙在少林》《少林豪侠传》《少林四小龙》《木棉袈裟》《智勇和尚》《旋风小子》《功夫小子》《推手》《太极宗师》等。在汉语国际推广教学机构开设原声少林武术电影鉴赏课, 以不定期的体验活动或定期的选修课等方式来呈现, 在观看功夫电影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武术文化, 并通过原声即普通话对白提高汉语的听说能力。

河南武术文化讲座。河南武术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只通过观看展览或表演等形式很难深入领会, 必须经过专门的讲解点拨, 因此, 开设专门的河南武术文化讲座就很必要。讲座可结合现场演示、图片、视频等介绍河南武术的历史、门派、礼仪、规矩等。对低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可以配翻译以保证他们的正确理解。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通过直接听汉语既能了解相关武术文化, 又可检验并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开设武术汉语课程。主要分为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两大块, 分层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课程适合在国内外有汉语学历教育资格的学校院系开设, 对象主要是对河南的少林和太极特别感兴趣的留学生, 通过周密系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 让学生在汉语水平上有很大提高, 同时又深入了解少林武术文化, 培养出的是既懂汉语又懂武术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又会成为河南武术国际推广的主要推动者。据悉, 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已经在研究实施设立汉语言本科生的少林武术方向相关事宜, 相信未来会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或一般的汉语培训机构, 因汉语教育系统性和深度的欠缺, 一般只适合开设简单的武术技法方面的汉语课程, 主要学习一些招数名称、动作要领等方面的汉语词句。

河南武术文化体验。通过一系列推出去的方式吸引他们走进来, 以夏令营等游学方式, 组织国内外对河南武术感兴趣的汉语学习者亲自到嵩山少林寺及焦作陈家沟参观访问, 通过观察和交流, 练习汉语交际能力, 同时也能获得对河南武术最直接最真实的认识, 更加激发他们对河南武术文化及汉语的热爱, 也为河南带来更高的知名度和相应的经济效益。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传承河南武术文化的

摘要:汉语国际推广是目前中国进行对外语言及文化推广的国家战略, 武术是外国人兴趣浓厚的文化项目, 河南武术资源丰富, 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融入河南武术文化, 可以促进河南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这需要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和相关资源开发等工作, 可采取的具体传播方式有展演、教学和体验等。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河南武术,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罗春霞、李雷、赵发田:《浅谈中国语言文化在武术中的体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2) 。

[2].无谷、刘志学:《少林寺资料集》, 郑州: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2年版。

[3].虞定海、郭玉成、李守培:《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 《体育文化导刊》, 2011 (2) 。

[4].林小美、苏欣、徐曼:《关于武术传播的若干问题思考》, 《浙江体育科学》, 2005 (4) 。

国际传播的游戏规则 篇2

传播手段的高度现代化;

各国政府对信息控制的减少。

这些因素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DD开放性、多元性必将取代封闭性;同时由于传播资源占有量的不均,也暗含着弱肉强食的不平等竞争的意味在里面。这并不奇怪。因为全球化原本就来自资本主义利益的驱动,它无论是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还是作为一个过程的推进,都是以西方的存在为前提并折射出西方国家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它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斩除封建藩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同时也衍生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支配倾向,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及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但无论如何,全球化(包括信息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善亦进化,恶亦进化,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随形,如罔两之逐影,非有它也”(章太炎语)。

改变国际事件传播的丛林法则 篇3

互联网具有与生俱来的媒介性质,必然在信息传播领域崭露头角。1998年,联合国便正式将互联网确认为具有世界性信息传播功能的大众媒介,并且赋予其“第四媒体”的名号。正如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全新媒介,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内容,而且通过改变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促进国际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力,也在逐步影响着人们看待国际事件的视角、视域和理解,其在国际事件的发生、衍进和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初登国际传播舞台:从9.11事件到伊拉克战争

发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可以说是互联网迅速成长为媒体的里程碑式标志。纽约世贸大厦遇袭的数分钟内,美国各大新闻网站的点击率就开始迅猛上涨,包括CNN、MSNBC、YAHOO、ABC、FOX在内的很多网站因为流量激增而产生登陆缓慢甚至暂时瘫痪的情况。CNN网站表示,在事件发生的一小时内,该网站的访问量已经突破了900万,创下网络浏览的最高纪录。英国媒体BBC以及YAHOO的新闻网站,也在短时间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相关调查显示,事件发生一周内,全美每天上网查询新闻信息的网民有1亿1700万人次。CNN网站的日均访问量达460万人次,而FOXNEWS网站的访问量则增加了437%,高居各大新闻网站之首。就连平日里鲜有问津的美国政府机构网站,也在这段时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大量关注。传统媒体尚未能够及时做出报道的时候,互联网已经将有关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在电话通讯不畅、传统媒体有限的情况下,互联网迅速成为建立沟通、实现传播的主要方式,普通市民作为目击者、评论者,参与到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9.11事件促使人们更加倚重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参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同时,互联网对于国际事件的传播报道以9.11事件为始而一鸣惊人。

两年之后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进一步确立了互联网在国际事件传播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都与传播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越战被称为“广播战”,阿富汗战争被称为“电视直播大战”,而伊拉克战争则被称为“互联网大战”。伊战前后,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铺天盖地,不仅包括CNN、NBC等主流新闻媒体的网站,更有无数未经专业修饰的个人网站参与其中。同时,互联网报道方式的多样性也发挥到极致,文字、评论、图片、视频和数字影像等,彼此链接、应有尽有。研究表明,战争爆发前几天,有大约26%的美国人通过上网来了解美伊之间是否会爆发战争,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3月20日战争爆发后几天内,网上新闻的读者人数激增,每天上网浏览新闻的用户超过了33%,明显超过平时。在这段时期内,56%的美国网民登陆无以计数的伊战报道专题网站去浏览新闻报道、综合信息和有关评论,每七个互联网用户中就有一人(14%)因为想了解战事新闻而延长了上网时间。尽管这一时期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仍是电视等传统媒体,但是通过互联网了解新闻信息的人数在伊战期间冲刺到了新的纪录,远高于9.11事件。

博客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作用尤其值得一提。作为网络日志的博客,也是在9.11事件后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的,2002年,由于许多网站开始进军博客而被美国媒体称之为“博客之年”。在伊拉克战争中,由于美国邀请了500多名各国记者编入美国军队而进行“嵌入式”采访,信息开始被政府控制,舆论一致十分明显,此时,这一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开始大展拳脚。战争中开设博客的有三种人,一是不满信息控制、试图揭示真相的新闻记者,二是直接参与战争的美国士兵,三是交战各方的普通人。可以说,战争中的博客在揭露真相、引导舆论、抒发情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2003年3月20日,美国“福布斯”评选了最受欢迎的五个伊拉克战争的网络博客,其中排名第二的就是一个从事独立报道的战地记者的博客,开辟了与美国主流媒体不一样的视角。又如2004年著名的美军虐囚事件,也是由美军士兵的博客传递出来的。再如一位生活在伊拉克的年轻作家、网名为“河湾”的“巴格达女孩博客”,因为内容丰富而引人关注,其博客的内容还被拍成了记录片。战争也推动了博客本身的发展,2003年美国的博客数量不过10万,2005年,这一数量已经超过了800万,访问量超过了5000万。

凸显国际媒体功能:从伦敦地铁爆炸案到“阿拉伯之春”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作为媒体的功能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在极度重视时效和现场的国际事件报道中。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案之前,由于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接收来自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新闻信息,手机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系统中的一环,这一事件促使手机第一次进入了主动采集、发布信息的媒体序列。当爆炸发生时,传统媒体还未及回神,第一张发自现场的手机照片已经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亲历事件的亚当·斯塔西在混乱中举起手机抓拍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随即将照片发给了运营博客网站的朋友。亚当发来的这些图片以及简短描述,渐次将伦敦地铁爆炸的现场以“即时直播”的形式呈现出来,迅速成为点击率最高的网站内容。其中一张照片——直面镜头的一名男子用手绢捂着嘴,身后是从火光烟尘四起的车厢涌出的人群,很快登上世界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BBC新闻网站当天收到网民提供的约1000张照片和20段录像,其中很多被立即采用。随后几天内,来自网络的图片和信息,频频出现在包括美联社、BBC、《卫报》等在内的各大媒体报道中。可以说,伦敦地铁爆炸案是一次由“公民记者”和网络媒体主导的国际事件传播报道,传统媒体反过来成为网络媒体的资源汇集、信息整合者,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手机也由此获称为“第五媒体”。

几年之后的2010年底到2011年春,在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地区政治变革中,互联网所扮演的角色开始进一步多样化,远未局限在事件的传播报道上。这些阿拉伯国家本身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其实并不太高,但其主要使用者都是以中青年为主的社会活跃群体,也是“阿拉伯之春”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这场变革前后持续达数月之久,互联网对整个事件的影响贯穿始终,既有起始之初的联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传播扩散,也有持续推进的影响反馈。最早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经过社交网站的传播迅速引起国内民众的普遍不满,进而联络组织形成反对力量。随后,示威者与军警部队的冲突流血场面都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多媒体形式发布传播。这些信息又进一步通过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的交流互动迅速引起更多的关注,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骚乱。在国内动乱升级的同时,互联网也将来自世界的舆论影响反馈到当地,尤其是西方国家政府的干预和谴责,使得原本复杂的局势愈发犹如脱缰野马。内部冲突升级,外部压力骤增,所有这些经过网络的反复推动、传播就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导致震荡从一地一国逐步蔓延到其他国家地区。在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国际事件中,由于包括推特、脸谱和YouTube在内的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形式的参与介入,这次变革又被称为一场“互联网革命”。我们甚至可以说,“阿拉伯之春”是一场由互联网发起、推动、传播的国际事件。

鸟叔骑马舞的启示

“阿拉伯之春”的余波至今犹在,及至2011年包括“占领华尔街”等在内的一系列事件中,都可见互联网对国际事件的影响。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网络媒体、新媒体的深入讨论——互联网对国际事件的影响究竟利弊何在?前路何往?

互联网影响国际事件的积极之处在于:其一,成本降低、范围扩大。连通全球的信息网络可以极大地降低信息交流的费用,信息采集和传播的成本都得以降低。同时,信息的传播打破时空限制,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实时共享”。其二,信息增加、透明度高。互联网络把国际间的新闻信息交流和多种服务融会交织在一个平台之上,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都大大丰富,也使得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大大增加。其三,互动性、反馈性增强。传统的受众转变为网络用户,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通过主动发布、主动选择、互动回馈参与国际传播活动,并由此催生了以公众参与为主的“公民新闻运动”。

从反面来看,互联网对国际事件的影响也有不少弊端:首先,易变性增强,应对难度大。互联网传播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开放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转载自己关注的信息和相关评论,这也为引导、操纵国际舆论提供了可能性,进而能够推动、导向国际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转变,从而致使应对的难度加大。第二,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国家在国际传播方面的控制受到了削弱。第三,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垄断,加剧国际传播秩序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在互联网的技术和资源方面都占有绝对的垄断优势,尤其是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互联网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还独揽国际互联网的域名和地址的实际运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质疑美国对互联网的控制权,认为国际性资源应由全球共同监控,并呼吁由联合国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相关事宜。然而,此事至今仍未有进展。

从《2048》看昆剧的游戏传播 篇4

一、当前昆剧新媒体传播现状

新媒体是指新兴的、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型媒体形式。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 它又被称为“第五媒体”。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 许多行业都逐渐认识到新媒体的传播威力。即使是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 也开始了与新媒体的结合。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方面, 新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在资料保存、数据库建立、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占据先机, 在传播方面也有着传统媒体无法媲美的优势。随着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日渐丰富, 昆剧团体充分意识到了网络的传播力量, 先后建设官方网站, 发布剧团信息与演员介绍, 并发布剧团工作动态与实时演出信息。由于博客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比较早, 具有相对较好的“群众基础”, 且信息容量大, 支持音视频与文字的个性编辑, 因而成为昆剧院团与一些昆剧演员早期的“传播阵地”。比如著名昆曲演员俞玖林的就曾在×××年开设博客, 至今依旧坚持发布昆曲传承计划的各项活动, 经典剧目的演出剧照, 以及他与搭档排戏、学戏的细节, 吸引许多昆剧爱好者与梨园同仁与之互动。目前为止, 其博客访问量已逾50余万人次。

随着微博的逐渐升温, 各大主要昆曲院团基本都开设了官方微博。如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环球昆曲在线 (江苏省演艺集团) 等。除了剧院的官方微博, 剧团的主管、主要演员也相继开通个人微博, 不仅可以用于昆剧知识普及, 音频视频推送, 还可以与昆剧戏迷线上互动。随着微信的强势推广, 各大院团又相继开设了微信账号, 信息涵盖演员简介、演出动态、票务信息等诸多方面, 甚至提供相应的支付手段, 使用户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 更可以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演出时快速出手, 第一时间抢到心仪的演出票, 丰富了昆剧传播的新媒体途径。

但是, 从实际应用中不难发现, 目前的昆剧新媒体传播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信息发布平台, 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各具特色。总体而言, 在这样的信息发布过程中, 用户的的传播主动性仅在信息的二次编辑与再次转发层面, 缺乏深度参与与立体直观的体验。日本学者奥平康弘在《知的权力》一书中写道:“就同一信息的演变而言, 曾经是‘受传者’的公民以知的权力的主体的姿态出现;要求成为‘传播者’的公民作为接近和使用信息交流媒介权力的主体而登场。”这段话指出了消极接受信息与主动传播信息的异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既扮演着“受”的角色, 也可以扮演“传”的角色。 (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许多人已不满足消极地充当接受者, 参与传播恰恰是受众表达权、讨论权的集中体现。让受众参与传播正是为了让其接受传播, 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身参与而形成的观点要比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观点更容易接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受众积极参与媒介信息传达的要求更是日益强烈。新兴媒介的各种模式都应本着尊重受众、提高传播效果的原则, 在传播形式和方法上尽可能地考虑和照顾受众这种积极参与的要求和权利。

二、《2048牡丹亭版》的传播效果

与传统媒体不同,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受众的主动性。Web2.0时代的到来, “用户生产内容”逐渐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主流, 媒体与受众之间也不在是传者与受传者的“魔弹式”关系。因此, 新媒体的应用更贴近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要求, 利用该理论去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游戏传播效果, 也更具有时代性。

“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该理论提出时, 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还尚未真正出现, 所以其中并未涉及新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应用该理论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受众的“有限能动性”, 受众仅仅限于对媒介所提供的内容进行接触, 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2048牡丹亭版》是基于《2048》的自定义平台, 由北方昆剧院推出的一款游戏。开放的平台环境, 可以让用户在熟悉了《2048》的游戏规则之后, 在自定义技术环境下, 插入图片与文字, 定制自己喜欢的《2048》游戏, 并上传到网络, 与网民共享。游戏参与者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他们接触媒介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的, 他们通过使用媒介而使自己的特定需求得到满足。

作为《2048》的衍生版, 这款游戏的规则并不繁琐, 操作极易上手。就传播内容而言, 《牡丹亭》是一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对于昆剧戏迷来讲, 玩这个游戏是对经典剧目的重温, 而对于昆剧知识较为单薄的昆剧爱好者而言, 玩这个游戏不仅可以熟悉《牡丹亭》经典的折子戏有哪些, 还可以了解经典曲词。根据这样的现象可得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活动时并不是被动的, 实际上, 受众是在主动地选择自己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 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因此, 《2048牡丹亭版》一经推出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2048》定制版本的Top100里面, 访问量排名第50位。游戏参与者涉及黑龙江、海南、上海、江苏、湖南、湖北、新疆、四川等地, 遍布大江南北。很多网友在玩了这个采用后, 会将游戏结果截图转发, 并@游戏的发起人——北方昆曲剧院, 表示这样的参与方式让他们感觉昆剧散发着青春气息, 虽然是古老的剧种, 却紧贴时代脉搏, 具有极强的时代感。而很多并不熟悉《牡丹亭》的网友, 通过这个游戏, 不仅收获了许多乐趣, 还熟记了《牡丹亭》的出目。有些网友余兴未了, 还建议设计者开发《2048长生殿版》, 希望继续通过游戏参与昆剧经典剧目的传播与推广。

三、《2048》对昆剧传播的启示

李渔在《风筝误》的尾词中曾写道:“传奇原为消愁设, 费尽杖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惟我填词不卖愁, 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 度人秃笔始堪投。”从李渔的戏剧观不难看出, 戏剧家在创作戏剧作品时的游戏情节, 不失为吸引观众、提升票房的有效方法。无独有偶, 二十世纪初杰出的奥地利画家席勒也认为:“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 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 它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活动, 产生于人类的本能”。由此可见, 无论是戏剧还是游戏, 都是适应于人类本能的精神产物, 而两者有共通的娱乐性。新媒体是依靠新兴技术产生的媒体形态, 具有融合、多元、多样的传播特性。在新媒体视域下, 将戏剧与游戏相结合, 对于昆剧传播以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都提供了全新的实施路径。

1. 娱乐性有助于昆剧的趣味传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获取知识方法和手段日渐丰富。单纯以昆剧知识为传播内容、以单向传播为主要方式的新媒体传播已经不再具有优势和吸引力。面对单一传播形势下, 昆剧泛众传播的举步维艰, 强调传统文化与游戏的结合、凸现趣味性, 增加昆剧传播过程中的娱乐性, 既是产品需要也是受众心声。

2. 参与性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深度消化

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或许有兴趣了解, 但认知并不深入。作为中国戏剧舞台上现存最古老的剧种, 昆剧文词典雅, 章法严密, 一招一式都有讲究。许多经典剧目都是延演数百年前的作品, 需要鉴赏者具有相当深的传统文化造诣。游戏式传播不仅可以引起昆剧爱好者的认知兴趣, 还可以牢牢抓住这种兴趣, 使其深入参与, 从而融娱乐与参与于一体, 使受众走近昆剧, 爱上昆剧。

3. 互动性有助于丰富内容与多次传播

如上所述, 许多“昆虫”玩过《2048牡丹亭版》之后, 曾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联系这款游戏的发布者——北京昆曲剧院, 希望可以看到《长生殿》版的游戏发布。由此可见, 由于受众与传播者通过游戏的良好互动, 会对游戏内容本身加以丰富, 并形成多次转发与推荐, 从而扩展该游戏的传播范围与增加游戏次数。因此, 昆剧的游戏传播不仅要考虑到吸引浅层昆剧爱好者的兴趣, 更要使资深戏迷与票友深度参与, 从而为更好地进行昆剧传播而展开积极互动。

诚然, 《2048牡丹亭版》是一款设计简单的游戏, 仅只有PC版并无APP。这也限制了它的传播途径, 即仅可以在电脑上通过网页开启, 而无法跻身于纯手游的行列。但将古老的昆剧与新媒体相结合, 进行合理有序地设计铺排, 不失为昆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效探索。无论传播手段如何更新, 传播都要归根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上来, 秉承戏曲艺术的独立自由, 不仅要注重传播效果, 更要注重社会责任, 防止新媒体传播的失范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害与破坏。

注释

11 网络用语, 指痴爱昆剧的人

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 篇5

那么,如何看待英语强势在带来积极作用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负面作用)呢?如何看待英语强势对汉语甚至我国文化可能会产生的负面作用?本文认为首先我们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正如陈原教授所说的那样,有生命力的语言(或文化)从来不怕异物的“入侵”。任何语言都不是自给自足的,时不时会搀杂一些异物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25]从另一个角度看,汉语在英语强势面前能够有效吸收众多的英语单词,正是汉语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因此,面对英语的强势和我们汉语的弹性,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不是满怀忧虑感。?

语言如此,文化当然也如此。中华文化五千年来之所以能源远流长靠的就是其能去粗取精的特性。西方文化通过英语强势必然会影响我国的文化。但是,从长远讲,我们如果能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也一定会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更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五、结束语:英语强势的未来?

在英语强势之前,其他语言(如拉丁语、世界语、法语和德语)也曾出现过强势,但是随着讲这种语言的国家影响力的下降,这些语言的强势已经不复存在,有的甚至已经死亡。那么,英语也会沉浮吗?英语会像其他语言一样出现颓势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既然其他语言都会沉浮,英语也不应该是个例外。那么英语颓势的标志是什么呢?《英语的未来》的作者大卫・格雷多尔(DavidGraddol)认为科学技术是一大标志,他认为英语出现颓势的标志可能是当重大技术发现不断出现在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时候。这个时候英语的重要性可能会大幅度下降。[26]??

科学技术当然是一个标志,但笔者认为英语出现颓势肯定还会在其他方面(如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等)有所表现,毕竟一种语言的强势是靠其他强势来支撑的。事实上,英语国家公民中对国际新闻缺乏兴趣、对世界事务缺乏了解以及学习外国语言所表现出的“低能”都表明了这些英语国家(至少在这些方面)的不灵活性甚至僵化趋势。从长远来讲,这也许是英语走向颓势的开始,但是应该承认这一过程将是漫长的。?

参考文献:?

[1][2][3][19][26] English is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Financial Times.December 28.2000.p.20??

[2][10][11][12] A world empire by other means.The Triumph of English?December 22 .Christmas special of The Economist.p.63.??

[4][23] Huang.C.Z.Linguistic Diversity a concern a global village.December 11.2000.China Daily.p.4.??

[6] The Dominance of English: Colleges worldwide abandon their native languages for acommon tongue.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September8.2000.p.1.??

[7]郭可:《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传播效果》,未发表论文。?

[8]Zhao.Y. & Keith.P.C..English in China.World Englishes. Vol. 14. No. 3.p. 377-399.

[9]China Boosts English.21st Century.March 29.2001.p14.??

[13]Stevenson.R.L(1994)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Longman Publishing Group.New York:Longman.p.88.??

[14]《地道英语将不复存在》,《参考消息》,3月29日第6版。?

[15]Stevenson.R.L(1994)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Longman Publishing Group.New York:Longman.p.91.??

[16][20]Stevenson.R.L.(1994)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Longman Publishing Group.New York:Longman.p.92.??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障碍 篇6

1.中医理论的神秘性。解读一种文化,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理论,然后才能够更较深入的认知。比如文学,字,词,句,表达手法等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中医理论的构成有些是神秘的,我们看不见的,不可理解的。例如中医的基本理论“精气学说”。中医认为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运行全身,濡养脏腑,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那么精和气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是不可见的,所以中医的理论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无法认知,所以我们很难走近和了解。这种神秘性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2.中医药文化的语言交流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具备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从这个角度上看,当人们利用语言作为交流和沟通时,会把语言和文化的血缘关系组合到一起,同时文化的环境变化也是通过语言得到实现的。那么随着文化环境的变化,语言自身所带有的原本含义也发生了转变,因此在这种条件下,中医药翻译成为当下语言中比较困难的一门学问。由于中医语言表达的概念虚化、名不及形、名不及实,这使得描述人体生理病理的专门词汇,变得无形无状。翻译无从下手了。当中医 “精气”被译为“vital essence”时便使原来的含义丢失殆尽,让人无法理解其含义了。2008年举办的一次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朱世增所提出的健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体系。当时参加那次会议的一位俄罗斯著名的医学科学院的老教授曾经说,他们在进行对中医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疑问和不解之处,但是由于语言和沟通上的障碍,医学上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中俄文化不同,两种不同的文化影响下的不同语言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矛盾。所以语言交流的障碍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步伐。

3.中药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有其独特的优点,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因此而被推崇。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中药剂量使用不当,一种药物药物毒副作用与其剂量、剂型等与成正相关。中草饮片剂量不准确。如细辛常规单味用量不超过3克。大剂量应用细辛则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抑制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完全麻痹,先于心跳而停止。(2)不对症用药,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论治。而部分的临床医师往往望文生义,只看中成药的名称不论证施治。如金匮肾气丸,在肾内科,几乎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金匮肾气丸治疗。但金匮肾气丸是滋补肾阳之品。不是所有的肾病都适用金匮肾气丸,临床上必须辩证治疗。(3)重复用药调查后发现,部分临床医师在不熟悉药物组成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同一类型药物。如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混搭使用,因二者中均含有人参这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4)中西联合用药中西药联合用药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如产生沉淀或微粒,影响药效;可产生毒副作用,危及生命。依据中医“十八反”、“十九畏”原则,参麦注射液不能与甘油果糖、抗生素联合使用。(5)药液配给不当因临床工作繁忙,多数护士事先配好药物,这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另外,点滴速度过快,因中医制剂的颗粒较大,容易堵塞血管和气道。所以,静滴速度宜慢。中药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中药的用药标准问题。中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中药很难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发展战略。

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障碍的客观因素

1.中医药合法化。为了使中医药科学内容在国际上得到一定的传播和弘扬并得到世界医学研究领域的认可就必须进行实际、可靠、有效的方法,对此,中医药合法化是可实施的一个有效方案。只有如此,中医药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当前中医药国际化的形式也是有其弊端的,比如很多国家的法律中有明文规定对外国的医药进行限制和制约,这些做法让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步履维艰。目前,中医药除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取得合法地位外,在欧美等绝大多数国家各国政府没有为中医药立法。在英国约有3万家针灸按摩连锁店,但是中药不能被当作药品出售。由于中医药在许多困家尚未取得合法地位,使得中医药市场混乱,极大的影响了中医药的形象阻碍其文化的传播。由于中药更多时候不作为药品类管理,市场管理不严。甚至在市场上存在着很多假冒伪劣药品,而这些不正当的行为和现象会对中医药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此外还有很多国家现如今依然认为中医药可作为一种替代药品和补充疗法而存在,这实际上并不是对中医药的认可。把针灸和中医药分开立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承认中医与西医具有平等的地位。中医药立法应全方位涵盖中医师行医资格,中药、方剂、针灸、等各项基本内容,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很遥远。

2.中西医文化差异。西方医学即现代医学在世界医学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它的文化和思想是人们承认的主流思想,而中医的文化思想则不易被人们所接受。这主要源于中西医文化的差异。中医药体系中渗透着古代哲学的思想,其理论的建立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人们的病理问题研究上,中医认为人类以及世间万物的生命本源,追根究底实际上是“气”,也就是说,阴阳二者的不调和是人们疾病生发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那么中医学在治疗以及诊断人们的病情时,会异常重视阴阳两方面的调节,注重阴阳和谐、平衡,辩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治宜的理念。把人作为诊治的主体,西方医学之理性启蒙推行的基础是实验科学,把病作为诊治的主体,这使得中医药相对于西医学成为了“另类”科学。那么从文化层面上来看,中医药学研究在西方医学领域以及在世界上得不到普遍的认可的原因就在于两者在认识疾病的本质问题上的矛盾。在过去以及现在的西方文化中,以普通的视野来看,医学领域的学者、和医务人员等更关注于对健康、不健康的生物医学模型的研究,并擅长通过与生物体系统组织的研究来发现其内部功能的变化以及状态,在诊断病情上更加注重客观性,并试图利用科学原理对病状进行解释,那么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这种通过文化意识来理解生物的身体健康疾病发展状况就难以得到认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以及不理解使东西方医药健康观念有了对立和冲突,使得中医药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充分的理解。

三、解决中医药化国际传播障碍的对策

论国际广告传播的文化调适 篇7

关键词:国际,广告,传播,文化调适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体系, 我国企业不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 都日益面临着国际跨国企业的竞争。走出国门, 赢得国际竞争, 成为我国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国内企业的商品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必须要利用国际广告作为开路先锋, 才能迅速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然而在国际背景下, 由于地域、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具有很大差别, 这将直接影响到国际广告的传播效果。因此, 一个成功的国际广告必须考虑到自身广告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广告的制作传播方式等与广告对象、广告地区的独特文化的调适, 以避免由于文化隔阂、冲突而降低广告活动的质量和宣传效果。

这种文化调适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就广告自身的内容而言, 国际广告传播要充分注意不同地区的文化对国际广告的语义、语音、形象等具有不同地要求和禁忌

首先是语义上, 国际广告的文字撰写者不仅应注意不同语言之间的表面区别, 更应注意文字是否符合当地习惯。如弥尔盖特·帕尔莫利夫公司选用CUE作为牙膏的牌号, 而CUE一词在法语国家的习语中却是“屁股”的意思, 这就显得有粗俗、猥亵之嫌。其次是语音上, 国际广告词的语音要符合广告对象、广告地区的发音习惯。如跨国公司在巴西南部推销一种叫“山露”的饮料时, 却发现该饮料的英语发音“Mountain Dew”在当地竞无人能够念出, 以至这种饮料最终无人问津。再次是广告形象、图案设计上要避免与当地的习俗、信仰冲突。日本索尼音响曾在泰国做过一创意广告, 广告中佛祖释迦牟尼随着索尼音播放的音乐节全身扭动起来, 后来居然睁开了慧眼。这一广告一播出就遭到泰国佛教徒的强烈抗议, 最后只好停播, 并赔礼道歉。当然, 广告的内容不止于此。广告作为一种符号, 还具有更深层的意义。根据符号学的理论观点, 广告同样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能指和所指。能指表现为声音和形象, 是广告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是指由这种声音和形象在人心理所引发的概念, 例如阿尔卑斯奶糖使人联想到情人拥抱的甜蜜, 舒肤佳使人联想到健康卫生, 法国香槟酒使人联想到浪温古典。在广告的所指层面, 国际广告所指意义的确定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的影响。一则成功的广告不仅在于它对商品的实际功能的介绍上, 更在于它能够从商品本身延伸出某种与当地流行的信仰、追求、价值观相吻合时, 往往就可以对广告宣传起到很好的推动效果。如法国鸡尾酒人头马的广告口号“人头马一开, 好事自然来”, 满足了国人追求吉利的思想;1998年百事可光的广告中, 郭富城身着蓝色礼服, 唱着“唱这歌”、“一变倾城”, 以其活力无边外形和矫健的舞姿演绎百事“百事一代”、“新生代的选择”的主题, 契合于国人追求青春活力的时尚观念。这两则广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就广告作为商品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而言, 国际广告传播要充分注意国际广告的制作和传播的策略性

首要是广告对商品信息选择的策略性。由于文化的不同, 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对待商品的性能、质量、使用上会多么落伍……因此, 旧的文化习俗并不一定是牢不可破的, 在新的特别有吸引力的消费观念、产品面前, 将会逐步发生变化, 从而形成新的流行时尚。国际广告策划者们要充分认识这一点, 在新产品的广告中, 尽量让当地消费者了解到新产品符合他们的需要, 具有比传统产品更多的优点, 在当地环境中也能方便的使用, 同时不会与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发生直接的冲突。从而让消费者放心使用, 并逐步形成新的消费习惯。当然, 在某些较稳定恒久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面前, 这种主动的文化调适作用也并不是万能的。例如人们对于某些节日的重视、对于某些事物的禁忌、对于宗教的信仰等, 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改变的。对于这些情况, 国际广告策划者们就不仅要尽量避免与这冲突, 而且要能够利用其可能带来的商机。

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价值初探 篇8

(1) 传播工具的革新和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 媒体的传播手段、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从最原始的口头传播, 交互性强但是传播范围十分有限;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文字传播出现, 保存性强, 再到电子媒介, 再到互联网, 传播媒介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速度越来越快, 并在技术上呈现出高效的叠加性, 并导致传播功能上的整合性。当今的四大传播工具分别是报刊、广播、电视还有新媒介, 即以互联网为依据的融合媒体。“读报看天下”, 报纸的确是传播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但仍有其缺点和局限性, 报刊时效性差, 读报看到的新闻往往是已经发生过有一定时间了的;对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传播工具的革新, 广播出现, 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时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电视出现, 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大众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继而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存, 相互借鉴, 吸收, 创新, 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扩大, 国际传播更为高效、便捷, 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在全球的传播并产生巨大影响。

(2) 国际传播的重要性。通过电视, 互联网, 我们每天可以知道世界其他国家刚刚发生甚至正在发生的事情, 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到世界其他各国, 其他国家对该国的形象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有了判断和认知。从而影响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该国的国际形象, 国际竞争力。关系到其他国家对该国的看法、评价、态度及外交。

其一, 随着传播事业的发展, 国际传播在国际政治及国际关系中已不仅是一般性的工具或中介, 它对政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跨国商业性媒体, 凭借其雄厚的资金、高新的技术及强大的实力, 在国际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 为维护提升自身地位, 并追逐更高的经济利益, 跨国商业性媒体已深入国家乃至国际的政治生活, 成为国内及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对外政治决策过程及国际关系处理等方面, 国际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其中的例子屡见不鲜。

其二, 国际传播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信息产业, 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标志。媒体不仅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 而且在全球化过程中位居核心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 跨国商业性媒体已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搜集、制作和传递信息的机构。近年来, 媒体持续不断的集团化、规模化、跨行业化的合并浪潮, 促成了超大型跨国信息产业集团的形成。

其三, 国际传播使各民族文化的撞击融合, 在冲突中发展。民族文化是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汇集, 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信仰、价值观、世界观、行为规范、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传播范围的无国界化, 建立在新传播技术的国际传播, 实际上已成为各国各民族互为传受主体的文化行为, 并大大推动了全球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文化之间的融合不是对等的, 一般来说, 先进、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对于落后、文明程度较低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同化作用。例如, 中国古代的文化就对朝鲜、日本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当前,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想在以他们为主导的国际传播中被传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了激烈的撞击, 并不同程度地使各地民族文化有所变异。这种变异, 可以说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认同过程, 它其中包含了各国各民族不至于被世界孤立所需遵循的共同的价值导向。

二、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

(一) 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还很薄弱。中国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并没有跟上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的话语权、舆论塑造能力滞后。中国媒体所传播出的“中国形象”并没有使很多国家能够认知, 反而是由西方媒体主导“中国形象”, 西方媒体依据自己的主观价值观念, 对“中国形象”进行“着色”并传播, 混淆视听, 扭曲了中国形象。中国媒体还有很大差距, 虽然中国媒体的全球覆盖率足够高, 但是落户率、收听率、收视率却很差。即便在极低的落户率中, 也没有很好的舆论引导能力。这样的状况使得中国国际传播的竞争力、影响力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 我国国际传播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国国际传播目前存在诸多问题。诸如, “缺少当代核心文化价值。”首先,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 我们传播所承载的内容是什么?其核心价值是什么?其次, 这种传播价值是否适应世界发展?所传播的核心价值是不是适应发展的主题。例如, 国际传播做得很好的欧美, 使西方文化渗透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战略够不够清晰, 连贯。”我国目前战略目标不清晰, 缺少实现战略目标系统的规划, 更加缺少对现有战略手段的系统评估和运用。结果必然导致我国传播在面对突发问题时常常站在被动反应层面, 并且急功近利, 较于习惯于短期和试探性的传播战术和简单的公共外交活动。“管理体制并不够高效、协调。中国的各种外宣资源和外交资源分属不同部门, 不利于集中运用。”“制度路径不清晰。”中国国际传播的事业路径与当前形势不大适应, 在西方, 文化产业大发展在传播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影响力;而在中国, 传播机构市场化不强, 产业规模较小, 竞争力不足, 灵活性差。“理论研究落后, 人才培养的不足。”对人才培养的急功近利, 培养方向的缺失。中国对传播的人才培养重应用, 缺科研;重实践, 轻理论;重专业化, 轻综合化。这也进而导致了我国传播理论研究的落后。“相关机构的使命感不强。”在中国太多机构奉行命令主义和实用主义, 为传播而传播, 为外交而外交, 使我国国际传播的自主性不强, 研究机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探寻我国国际传播的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是国际形象塑造。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是国际形象塑造的灵魂, 是国家文化, 民族精神, 价值观念的彰显。核心价值是一个定位和原则, 是国家形象的高度浓缩, 是国家无形的资产。核心价值传播是国际传播应承载的重要内容。探寻我国国际传播的核心价值, 我国国家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这种核心价值是否与中国国情相契合;这种核心价值是否符合世界发展。而我国目前正缺少这种核心价值。对中国现状的初探和浅析, 我认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包容”、“发展”、“中国特色”。

首先, 包容, 是兼容并包。中国社会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社会, 各种观念、现象, 各种文化、宗教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并存, 碰撞, 激荡。可以在中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 思想, 故事, 中国的兼容并包表现在对各种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不排斥外来思想, 而“包容”也应该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

其次, 发展。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没有发达国家那样强大, 但是中国一直快速发展着。中国积极地发展工业, 农业, 重视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以发展的姿态走向世界, “发展”体现了中国的生气勃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再次, 中国特色。再有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中国特有的独一无二的东西,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 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例如,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如辽阔的疆域, 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政治上,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应该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识别特征。

明确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文化价值, 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 才能运用一流媒体塑造出更加符合中国的国际形象, 有助于中国媒体的落户率, 公信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塑造更好的中国形象。

摘要:国际传播, 是利用大众媒体, 推动、实现全人类共同交流的重要方式。国际传播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从原始部落, 到文化风俗相近的族群, 再到国家, 最终实现了国际全人类的交流。在当代, 现代工业文明飞速发展, 信息化、全球化实现, 媒体高度发达, 国际传播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 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 更是塑造本国国际形象的关键。而目前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文化价值并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概念, 缺少当代核心文化价值。“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传播中国的核心文化价值?”是中国国际传播亟须解决的问题。

微博的游戏精神与传播导向 篇9

1 游戏概述

对于许多人来说,童年承载了太多的回忆,而大部分都是与游戏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童年的游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滚铁环、跳皮筋、捉迷藏、跳房子到单机游戏、电子游戏、网络游戏,不同的游戏形式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游戏文化,给不同时代的人们带来不同的童年记忆。

早在古希腊时期游戏的思想就已萌发。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470年)认为:“时间是个玩跳棋的儿童,王权执掌在儿童手中[1]。”柏拉图(约公元前427-347年)曾说:“个人应该在‘游玩’中度过他的一生——祭献、唱歌、跳舞。这样他才能赢得众神的恩宠,保护自己不受敌人的侵犯[2]。”在他看来,游戏是一切幼子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322年)则认为:“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是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认为人生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游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在人的各种状态下,正是游戏,只有游戏,才能使人达到完美并同时发展人的双重天性[1,3]。”康德和席勒的“游戏说”构成了近代的游戏理论。

现代的游戏思想主要以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为代表。伽达默尔(1900-2002)在其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论述到关于一般游戏的学说可以概括为“自为”论、“融合”论和“复合”论。游戏是以自我表现为内在目的的自为活动,是主体意识间互相参与融合因而具有再创造性的循环往复的精神交流活动,是感性与非感性相结合的复合意识的表现与接受活动。“游戏最突出的意义就是自我表现[1,4]。”他说:“语言在本质上就是对话,而进行对话就好像做游戏,意义的理解就存在于一个起作用的语言游戏框架内,它总是以参与语言游戏为前提的。因此,任何一种对话的进行方式都可以用游戏概念加以描述和表征。”在他看来,游戏和对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约翰·赫伊津哈(1872-1945)是现代游戏研究的先驱,他在《游戏的人:关于文化的游戏成分的研究》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断言:“文明是在游戏之中诞生成长的,是在游戏之中展开的,并且以游戏的面目出现。文明就是游戏[1,6]¨。”赫伊津哈将游戏界定为“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在特定的时空范围进行,遵循自愿接受但绝对具有约束力的规则[2,6]”;游戏中的人脱离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和规则,具有明确“不同于平常生活”的自我意识,并从游戏中收获热烈奔放甚至神圣的情感。他在书中写道:“在时间的进程中,尤其是18世纪带着它对理性的尊崇及其天真的乐观主义来思考我们之后,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并不是那么有理性的;因此,现代时尚倾向于把我们这个人种称为制造的人。依我看来,制造的人以及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的理性的人之后,游戏的人在我们的用语里会据有一席之地[3,6]。”

泰戈尔在代表作《吉檀迦利》第60篇中描述孩子们的游戏:“孩子们在大千世界的海滨集会。风暴在无路的天空里激荡,船舶在无轨的水面上颠覆,死亡横行,而孩子们在游戏[7]。”他准确刻画了人类文明的初始,那种无识无忧无惧的游戏精神的核心。时至今,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拉夫·科斯特则说:“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他们对游戏的看法如出一辙,即游戏能带给我们快乐。”换而言之,快乐是游戏的本质。

2 游戏精神

现代传播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全新娱乐文化的平台,微博上的游戏精神无处不在。以新浪微博为例,@笑多了会怀孕、@我们爱讲冷笑话、@当时我就泪奔了之类的用户名着实令人捧腹。

2.1 规则精神

无论家庭、公司还是各行各业,只要有两人以上的地方就有游戏规则。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很难想象这个社会没了游戏规则将会怎样运转。大家一起制定出来的游戏规则具有流动性,它可以很稳固,也可以很灵活。稳固时没人能破坏游戏规则,灵活时谁都能改变游戏规则,没有永恒的游戏规则,只有永恒的规则精神。

微博正如其名:微言微语,每条微博的表达空间只有140个字符(70个汉字),不许言不达意,不许长篇累牍,必须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压缩的信息。段子化的言论必须要有新意、有故事性、有吸引力、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或悲、或喜、或惊、或乐的内容。这样微博才会被别人时时关注和在线分享。对于身处快节奏时代的人们来说,这种写作和阅读博文的微博规则以其简明扼要、信息海量的特点拉近了文字表达和普通大众的距离,符合人们快餐化的生活方式。

2.2 互动精神

伽达默尔说:“只有当游戏者全神贯注于游戏时,游戏活动才会实现它所具有的目的[2,4]。”游戏精神的互动性与体验性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微博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微传播”效应的人际互动工具,承载了互动与对话的过程和传受二者的沟通交流。美国传播学者沃伦·韦弗曾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9]微博用户通过私信、@对话等方式即可表情达意以泄内心情绪,在与粉丝的交流互动中实现了“人——信息——人”的无缝对接。微博这种“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模式使用频率之所以很高,与它只能输入140个字符的文本限制有莫大关系。“在微博的信息输入文本框中,输入框越大,对用户深入卷入的要求越高,越体现公众化的语言风格,适合大众传播:而输入框越小,用户的参门槛越低,内容更加的个性化,互动更加及时性[10]”

2.3 自由精神

席勒指出,“人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又要受理性法则的种种约束和强迫是极端的不自由。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和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2,3]。”游戏之所以能够带给游戏者无拘无束的愉悦之感缘于游戏者本人的主观意愿,无论是开展活动的形式还是场所都不会受到某种外在的干涉和强迫,这满足了人类对自由的诉求。

知名博友、南方周末评论员笑蜀在名为《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评论中说到:“中国太大,中国太复杂,这样大而复杂的实体,在今天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力量能够一下改变。但各种力量形成合力就能聚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探照灯,照亮我们的现实,照出我们的未来。围观已改变很多,改变了番禺垃圾焚烧、改变了谢朝平事件、改变了宜黄强拆[11]。”涉及国家事务、社会公共生活方方面面且海量信息时时更新的微博使公民表达更自由更充分,提高公共话语权的参与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2.4 友爱精神

游戏是充分调动身体各部位的一种完美互动,人们通过游戏彼此间的隔膜很容易消除。游戏可以培养感情,安慰孤独的灵魂,使绝望者看到重生的希望与光明。

用理性的分析和冷静的思考去看待社会公共事务,你会发现其实现实也许没有那么糟。微博平台上,那些传达爱意、散发温情的帖子总是得到最多关注。相信很多人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特大暴雨仍记忆犹新,这场特大暴雨也让人们记住了望京的“双闪车队”和这场爱心行动的发起人“菠菜X6”王璐,这名家住望京的普通的新疆大小伙儿。当日22:32,他发出第一条微博:“机场滞留8万人,咱不在乎去几辆车,咱要传递正能量。车队不收费、不超载、并报备车号。”很快这条“正能量”的微博因望京网的转发被迅速扩散,转发次数上万次,每个转发的人都沉浸在“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喜悦当中。微博在此次事件中传递了一种正面的能量。

3 微博传播应贯彻的精神

网络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影响范围日益壮大,使用微博产品的用户也在呈裂变式快速增长。

3.1 微博传播应贯彻平等精神

游戏的平等精神是指“游戏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游戏中最伟大最具生命力却又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精神。在游戏中,游戏者要忘却现实中对方的身份,关注的只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精神。

微博为人称颂,赞其是草根的舞台,而笔者则认为,微博如今依然是少数人话语权表达的传声筒,在微博的社交体系中依然存在弱势和强势、权力等级之分。如果你是个身份普通、毫无影响力的博主,即使你时时发微博更新一些有爆炸性、有新闻点的信息也会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没了踪影。如果有了社会名流、娱乐明星的助推作用:帮转发或者评论,那么即使你的信息再无趣再苍白也会被他们的粉丝疯狂盲目地转发置顶成为热帖。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新浪微博走的博客路线,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明星效应聚拢最大批的粉丝,像姚晨、潘石屹、李开复、小S等在新浪微博加V通过实名认证后的“名人微博”占据了更多的公共话语权。在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舆论80%是由20%的舆论领袖制造的,并通过各自的粉丝群扩大影响力。微博“表达着被强势媒体忽视的草根人群的喜怒哀乐,表达着被主流媒体不屑的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表达着在正统媒体无法出现的对公众人物的戏谑[12]。”

游戏规则一旦形成,就要求每个游戏者必须遵守;若游戏中途多数人联合起来要求改变游戏规则,而这种改变是不利于另外少数人的,那么少数人肯定会愤愤不平表示抗议,斗争无效后会选择退出。游戏者可以改变游戏规则,但这种改变一定要合理,且必须征求大家的同意,照顾到少数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

2010年是我国微博的元年,2011年是我国微博的壮年。微博的“微力量”所产生的围观效应已经改变了我国很多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走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微博的阿喀琉斯之踵便是四起的谣言和虚假的新闻。虚假信息的产生与140个字符的文本限制有关,因为要求短小精悍、便于阅读和传播,信息往往掐头去尾、忽略细节,将一些骇人听闻、抓人眼球的爆炸性新闻高度浓缩盛传于网络。这种有失偏颇的信息传播不仅是对微博客们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内容涉及到的当事人的一种伤害,不符合游戏的民主精神。

3.2 微博传播应贯彻非功利精神

法国知名历史学家米舍莱(1798-1874)说:“游戏是一种无偿的活动,除了它本身带来的娱乐外,没有其他目的。”人是有理智和情感的高级动物,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追名逐利、不承担创造社会财富经济效益的重任、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则会充分享受到物我两忘、摆脱束缚的自由愉悦之感。这种只重视游戏过程而忽略游戏目的和结果的活动才会给游戏者带来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超然于世的精神态度。“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超越自我的喧嚣,寻找生命的源泉,问及生命的给养,在深刻认识自身的局限、洞明事理后积极入世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意见领袖齐聚、信息裂变式的推送使微博成为一系列事件的舆论中心,可这颗未能及时催生出健康的营销产业链的互联网新星却给一些旁门左道之人捡漏打开了方便之门,拥有许多上百万粉丝的草根微博背后大都有条畸形的商业链在幕后做支撑,假粉丝、假转发等已成为微博毒瘤,也成为粉丝GDP的一部分。明码标价的僵尸粉产业链和微博这种易受操控性都严重影响了微博的公信力。

4 结语

体感游戏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体感游戏,武术传播,结合

1 前言

2013 年9 月27 日,国务院印发《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一方案颁布意味着中国将要打破自2000 年来以“游戏会对青少年的教育等产生不良影响”为由,对进口游戏机及相关软件的禁令。以微软XBOX、任天堂wii、索尼PS系列为代表的家用游戏主机及其配套软件设备将能合法进入中国市场。这固然是一个挑战,但是同时对于多种角度来说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体感游戏是近些年来游戏界的新宠儿,也是游戏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flappy bird”等以手机终端为载体的体感游戏兴起也证明了这一方向。而国外的游戏厂商在游戏开发过程中,除传统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游戏开发之外,也开始注重起以健身为目的的游戏开发,如微软所开发的《舞动全身》、《Kinect运动大会》、《舞蹈大师》等游戏。然而由于家用游戏机方面禁令的缘故,中国在针对以家用游戏主机为平台的体感游戏方面几乎是一个空白。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传播过程中也因为其自身传播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限制了其传播与发展。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是当下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传播范围已从中国扩散到全球。但是因为师资力量匮乏的缘故相当一部分的太极拳爱好者只能够望“拳”兴叹或者延续了错误的练习习惯,如此一来非但起不到锻炼健身的功用,反而会对身体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能够将体感游戏与武术的传播相结合,借助体感游戏这一平台来弥补武术在传播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同时也能为国产体感游戏提供合适的思路与素材。如前文所述,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2 体感游戏概述

电子体感游戏(Active Video Games)是一种用身体去感受的虚拟可投射电子游戏,突破以往单纯以手柄按键输入的操作方式,是可通过肢体动作变化来进行操作的新型电子游戏。电子体感游戏实际是将体感技术具现化的产品,体感技术在于人们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设备,便可让人们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1]。

自1983 年,日本任天堂公司发售的家用电视游戏机FC(红白机)FC中的“打野鸭”、“打飞碟”以及美国世嘉公司所开发的街机游戏“VR特警”等一系列需要借助光枪设备配合手臂及肢体动作进行的游戏成为了今天体感游戏的雏形。这一类型的游戏风靡一时,并且从射击游戏带动了其他诸如赛车、跑马、撞球、跳舞、钓鱼等各类体感游戏的开发。时至今日这一类游戏依旧存在于各种街机游戏机中。

2006 年任天堂公司所推出的Wii Remote设备,却彻底改变了体感游戏的历史。它应用了蓝牙、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技术,来感应动作的位移,达到体感操作,而在随后的产品中,又利用压力感应原理通过侦测人体重心转移的方式来控制游戏操作,让人整个躯干都能随着游戏进展来进行活动[2]。

2010 年微软公司所推出的XBOX360 游戏机则完成了另一次大的革命,从而宣告体感游戏进入成熟期。XBOX360 依托于微软所开发的kincet设备,该设备利用搭载的一枚能够进行深度测算的红外摄像头可以侦测到人在3D空间中的位置和动作并且能够进行面部识别以及听懂语音指令。再配合上数据库中所构造的的人体模型使得该技术摆脱了控制器的束缚,真正达到了体感游戏所需要的体验。

如今日本、美国、台湾等地均有采用kincet技术来进行舞蹈、网球、足球等体育活动与艺术活动,寓教于乐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 武术在新型媒体传播中的问题

武术在传统的传承过程中主要沿用的是以宗法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或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伦理观念体系,从而形成了采用血缘纽带传承或类血缘纽带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模式下,对前人的技艺的传承已经不局限于技艺本身,而是有了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显现出重继承轻创新的特征。而武人多椎鲁少文,在武术的技术流传时多以言传身教为主要传承方式,佐以拳谚、拳谱及少量的其他资料来进行传承、传播[3]。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观念的变化,武术的传播除了传统的传播途径之外,亦开始依托于网络平台下的新型媒体进行传播。武术网络资源的使用集中于视频传播、文字推送和专业网站建设等普遍途径。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性,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各类武术资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其驳杂足以令意图学习武术者无所适从。并且这一类传播途径仅流于平面展示层次,缺乏互动性与立体表现力。科技日新月异,而武术对于新兴资源的利用如今依旧是处于裹足不前的状态。

在电影、动画以及游戏制作中,将武术与动作捕捉系统相结合的案例已并不少见,甚或已经催生出“动作捕捉师”的新兴职业。利用动作捕捉设备在动画、游戏的制作已经成为标准配置,尤其是武侠一类的作品之中若无动作捕捉进行技能动作配置,即便制作精良也会为之诟病。网球、高尔夫、瑜伽等其他体育项目早已借助动作捕捉系统制作成体感游戏风靡世界。然而在武术自身的发展与传播中却并未合理利用此类紧跟时代步伐的科技手段,这实在不能不给予一个“差评”。

4 体感游戏与武术结合的优势

家用主机在国内市场的解禁,加之时下国人年轻一代正逐渐成家立业,这一代人将成为游戏市场的主要消费对象,意味着日后中国市场将会成为游戏销售与开发的主要市场之一。互动性更强的体感游戏作为游戏行业的新秀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会受到各大游戏厂商的注视。而以目前的体感游戏市场与技术手段而言,健身类体感游戏是当下最易实现的方式,也是销量最高的类别。武术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体育形式,若是不能在此次浪潮之中分上一杯羹实在是有几分可惜。并且,武术与体感游戏相结合亦将给武术的当代传播与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4.1 对武术练习者的优势

民国至今,虽然出版发行了书籍、图谱、影像等各类武术资料,然而对于武术习练而言却并不是适合习练者自学的途径。由于无师指导,习练者自学时难以判断自身动作标准与否。错误的武术动作非但不能起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反而有危害自身。太极拳是目前武术项目中最为普遍的全民健身方式,但太极拳习练者之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习练不当导致膝盖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体感游戏的设计是将人物动作以动作捕捉设备进行捕捉,并制作成为3D模型导入游戏内容之中。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机器搭载的摄像头对玩家的动作进行实时捕捉,并与设计的规范进行对比。以太极拳中“野马分鬃”一式为例:“野马分鬃”中抱球动作,若是玩家抬肘过高或是动作整体过低,游戏会自行提示改正。能够实时指出谬误之处,这是武术自学中难能可贵的一点。

其次,从费用的角度而言,利用体感游戏设备自行学习武术相对在武馆之中习练而言相对花费较少。国内的武馆多是采用课时计费与季费、年费等形式,一套太极拳按照课时计算动辄需要三五千方能练习一路。而体感游戏设备,以当下微软公司最新款的产品XBOX ONE计算,在京东商城一台搭载kinect设备的XOBOX ONE的售价为3799 元,最新的舞蹈类体感游戏《舞力全开2015》售价199 元,总计4000 元左右。乍看之下二者并无多大区别,然而在武馆进行专门的武术练习仅仅只能满足自身一人的健身需求,而利用体感游戏设备进行武术锻炼则能够满足全家人的需要。节省费用尚在其次,更重要的却是全家人进行同一项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家庭和谐。

再者,利用体感游戏设备进行武术练习具备高度的自由性。从游戏受众群体而言,购买游戏设备的以20-30 岁左右的成年人为主,限制这类人群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不能抽出时间连续运动锻炼。而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而言,这样的锻炼并不能够起到良好的运动效果。故此,自由度高的体感游戏自然成为这一类人群的选择范围之内。练习时间、招式、拳种均可根据玩家自身情况自主安排。这一点是专业武馆练习所并不具备的特点,也能够迎合受众的需求特点,利用游戏在娱乐之中进行具备一定负荷的连续锻炼。而对于某些难度较高的动作,玩家可以反复尝试练习直至“过关”,亦能利用游戏中的存档,针对不熟练的部分或者遗忘的部分进行温习。

武术类体感游戏的开发能够大大降低了武术在传播的门槛,使更多人参与其中,有利于促进武术的传播。

4.2 对武术自身的发展的优势

2013年,全球游戏产业规模超过700亿美元,全球游戏玩家数量超过12亿;中国游戏产业规模超过831.7亿元人民币,游戏玩家数量达到4.9亿人,这个数字与民国17年中国人口总数几乎对等[4]。游戏行业这个新兴的文化产业正在以一种飞速发展的势头在前进。虽然游戏曾经被人诟病为“精神毒品”然而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游戏行业已经成为文化创信产业的掌舵龙头,同时也是互联网产业中当之无愧的摇钱树。近几年,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新一波的游戏热潮开始掀起,月收入千万的手游层出不穷,各行各业均将目光注视到了游戏产业。而中国的家用主机客户端由于才解禁不久,针对主机市场所开发的国产游戏几乎是个空白。

武术与中医、中餐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招牌,早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不少外国人出于对中国武术的向往,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拜师学艺,国外的孔子学院也借机开设武术课程以武术为契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以中国武术为主打的体感游戏在国外应该具备一定的消费市场。如此一来,首先,将更加有利于中国武术在海外的推广。其次,海外市场的扩展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

5 体感游戏的局限性

虽然现有的体感游戏技术已经能够给予用户一定的游戏体验,但是该技术依然存在对于动作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存在个别动作响应延迟,无法识别手腕细微旋转动作、只能识别正面180度范围动作的限制。另外,由于用户使用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光线明暗、色温和人的表情都处于非可控状态,因此对于动作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5]。这也是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以体感游戏的方式进行武术学习,虽然在单式动作上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果,然而对于整套套路而言,受限于场地与设备,缺乏整体的连贯性。捕捉距离的固定液影响了步法与身法的练习。此外,器械练习上,虽然索尼的wii设备能够满足一部分体育运动的需要,然而对武术练习而言器械的形制不同功用也不相同。利用虚拟设备进行练习也不能够帮助用户正确理解器械的使用方法与原理,此外设备的长短也限制了以目前的技术而言不能够进行长器械的练习。

6 结语

2014 年GDC游戏者开发大会上,SONY公司公布了一款名为Project Morpheus的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利用这套设备,能够使玩家真正融入到游戏当中,这种方式带来的刺激和令人振奋的体验是以前任何的游戏产品没有办法提供的。距离2006 年任天堂发售的wii设备不到10 年光景,虚拟现实技术就已经有了几次突破。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体感游戏的制作将会更加真实。利用虚拟现实的体感游戏也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住这一波发展的浪潮必将成为武术传播的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刘昉.电子体感游戏体育价值的研究[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13.

[2]刘琦琳.体感时代[J].IT经理世界,2011(15):54-56.

[3]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67.

[4]王世颖.人本游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03.

网络游戏中的影像叙事与传播 篇11

FPS游戏《穿越火线》开场画面

网络游戏集合了电影、电视、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等多种艺术样式,其艺术影响力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1]网络游戏的影像叙事有着传统图像叙事的一般性,但由于其非线性叙事的结构明显,因而在网络游戏的虚拟空间中,影像叙事的传播与交流又有着新的美学特征。

一、传统影像叙事在网络游戏中的应用

从语义上讲,影像叙事较之于平常所说的图像叙事有着明显的区别,“图像”侧重于视觉文化的平面性,而“影像”则更着重于动态的文化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图像和影像叙述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视觉文化的现状,凸显出当代文化中对视觉图像的倚重。

传统的影像叙事一般是以线性媒体的方式为主导的,在网络游戏中,这种方式也经常被游戏设计师所应用,例如将一段动画影像安置在一个关卡的开始阶段作为过场,以此来增进玩家对游戏线索的理解。相对来说,过场动画比其它的游戏元素更接近于影像叙事的现有形式,因为它是线性的、提前设定的和非交互的,并受故事的驱动,而“过场动画”这一说法也直接来源于电影语言。以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为例,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影像叙事方式的演进法则仍然包括故事的开端、中间部分和结尾等,开端主要介绍玩家所扮演的角色遇到的问题,中间部分注重强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结尾则是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酷考验之后,排除和战胜困难,进而完成游戏所给定的任务,成功闯关,这与我们传统的电影叙事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并且过场动画在游戏叙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玩家讲述故事,它往往是为了告诉玩家需要做什么,以及每一种行为的后果,会直接影响游戏中玩家的输赢。因此,网络游戏中过场动画是引导玩家进入游戏叙事空间的方式之一,通过简短的影像叙述来建立起玩家在游戏世界中的角色定位。

二、网络游戏中的非线性影像叙事风格

线性故事一般来说是按照自然的时间直线叙述的,它们以时间点上最远的事件为开头,最近为结尾。而网络游戏在故事的演进过程中却不一定遵从于这个原则,它们经常会根据关卡多任务的抉择,玩家拥有无限的选择权利,可以在游戏进程中选择任意数量的故事发展线路,玩家操纵的角色使得玩家进行的游戏叙述会朝着不同的情节主线行进,故事的线索受着预先设计的难易程度、情节发展等多方面制约。也就是说,当游戏玩家控制某一个角色之后,玩家的个人喜好被赋予了选择故事发展线路的权利。一款游戏中可选择的故事发展线路的数量目前来说虽然很有限,但玩家仍然可以在游戏中做出选择,并利用游戏世界中的建造工具来完善自己的游戏形式,这使得玩家除了可以担任故事叙述者之外还可以担任游戏开发者的角色。网络游戏通过这种多任务和多用户的灵活选择,允许玩家在游戏中相互交流,故事的叙述因此也显得更加灵活多变。

在网络游戏中,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叙述可以被看作是与游戏相关的框架,玩家在这个框架中去丰富各种细节,并被不断变换出新的游戏线索,因此这样的游戏往往具备可重复性,玩家可以重玩多次同款游戏。而现在的网络游戏大多数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玩家的可持续性,关卡设计更加丰富合理,故事情节的叙述主线也更加变化多样,玩家每次因循不同的角色选择和故事线索就可以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是传统影像叙事所不具有的一个功能。网络游戏的故事叙述通过玩家的行为驱动,完成了常规图像叙述中不一样的体验结果。在网络游戏中随着玩家选择角色和任务的不同,每次玩同样的游戏都可能体验不一样的故事内容,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影像叙述的情感体验价值。

三、网络游戏的叙事空间结构分析

网络游戏是一个由角色、场景、虚拟世界和历史背景等元素所组成的一个合集。在这个各种元素形式完备的叙事空间中,玩家通过领取各种任务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故事情节,从而达到影像叙事的效果。在网络游戏中,影像叙事实际上可以理解成玩家在有意义的玩。近年来,文学、电影和交互领域的学者专家们都尝试从自身的领域来研究网络游戏,争论谁最拥有掌控游戏和故事叙述的发言权。然而,网络游戏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如果只强调从单一学科研究入手的方法而忽视游戏本身的规律是不理智的,例如,完全从文学、叙事学的角度来讨论游戏的故事性,忽视网络游戏的叙事空间结构,无疑会大大减弱网络游戏的视觉艺术魅力。

虽然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真实的空间中玩游戏,但网络游戏提供的是一个新类型的游戏空间,一个虚拟的真实环境,这个空间只是存在于计算机显示器或者电视屏幕,一个拥有二维平面或者三维的虚拟世界。游戏空间的设计为叙事的交互作用产生背景,并以此构成以时间、空间和角色相关联的事件,游戏叙事总是被连接在一个不确定性和核心机制里面来完成。如在网络格斗游戏《地下城与勇士》中,玩家是无法藏身的,唯一的做法就是不断打怪,战胜对手,这种空间设计的意图就是要求玩家不断地战胜对手,鼓励玩家的行动。在另外一些FPS游戏如《穿越火线》中,玩家在一个真实模拟的三维空间中展开枪战,关卡中的掩体、玩家的隐藏技能和躲闪等等,都会增加游戏空间中玩家是否完成任务的不确定性,这就为游戏空间中非线性叙事提供了可能。

总体来讲,网络游戏叙事空间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目前来看,网络游戏越来越强调真实感和情景再现,大多数网络游戏都脱离了早期单纯的平面空间,转而更趋于真实的模拟外部环境以达到使玩家沉浸的效果,可以说网络游戏中的每个元素都是构成游戏空间的一部分,它们都参与到影像的叙事中,并有助于玩家去体验和传达故事的信息。

结语

游戏和叙事的研究目前仍是跨学科领域中颇有争议的话题。针对网络游戏来说,也许痛快地玩游戏才是真正的故事叙述方式,网络游戏的故事叙述是与游戏过程直接捆绑在一起的,它是一种非传统和非线性的叙事方法。网络游戏的影像叙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设计角度看,设计叙事和设计游戏的其它元素一样,都需要设计师们精心的策划,从简单到复杂,并涉及到叙事情节、关卡、场景空间和角色设定的各个方面,并给玩家提供一个如何行动的信息,最终形成相互联系、复杂的叙事系统,使玩家的情感体验能够在游戏里面得到升华。

国际传播的游戏规则 篇12

《手册》的正文分四个部分:跨文化传播,文化间传播,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 这四个领域所共有的两个关键性概念是“传播”和“文化”,而在研究方法上共有的一个主要特点则是比较研究, 这是将四个领域融为一炉出版这部手册的基本原因。 这四个部分的结构非常明晰, 每一部分都以一篇关于该领域的“导论”开始,接着的一章讨论该领域的有关理论,随后的四至六章围绕该领域关注的某些核心问题展开细化的讨论, 结尾的一章则是关于该领域研究议题的综述。 弄清楚《手册》的篇章结构和编者的用心所在,有利于充分利用这部参考书。

鉴于《手册》编者之一贝拉·莫迪(Bella Mody)在《手册》中译本“序言”中着重讨论了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的研究,本篇序文将着重围绕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的研究展开讨论。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 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的研究本是一体的。 《手册》编者认为,文化间传播的研究是一个大的范畴,“涉及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人所进行的面对面的传播行为”;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是对不同文化中发生的传播行为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也就是说,从文化与传播研究的概念出发,文化间传播涵盖了跨文化传播。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文化间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这两个概念互相替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虽说跨文化传播是文化间传播的一个分支,但有时这个分支却长得异常粗壮。 在《手册》中,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各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与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并列,而且,在篇章数量和篇幅上,跨文化传播要远远多于文化间传播,前者由导论加八章组成,而后者则由导论加六章组成。 或许因为这类情况的存在, 给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带来一些“模糊逻辑”。 然而,就学科逻辑而言,跨文化传播是涵盖于文化间传播之下的。 所以,《手册》第一章对该书所涉各学科的发展做历史性回顾时,只有三个学科:文化间传播、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 对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尤其是文化间传播学科的发展,了解文化间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手册》第二版的出版是美国文化间传播研究长期发展的结果。 细数起来,这已是美国文化间传播领域第三部以研究手册形式出版的重要参考书。 对这三部手册的内容做一个粗略的比较, 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该领域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的轨迹。由Sage出版社于1979 年出版的《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3体现了该学科初建阶段的特点。 正如其编者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当时提出文化间传播的研究还是一个“跨学科的和创新的”(第7 页)概念。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直接或间接与文化间传播相关的研究文献不断稳步增长。 至20 世纪70 年代,许多心理学家、 人类学家和传播学研究者已经对文化间传播过程的种种细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学科整合起来。 出版该书的目的就是有助于制定基本规则, 从而使文化间传播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 编者希望通过该书的出版提供必要的概念和理论的框架, 以便使文化间传播过程中的细节和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得以整合(第11 页)。 该书中各章节的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相叠合,包括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管理学、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等。 编者坦言,作为一种借鉴了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文化间传播在当时仍然不可能给出明确的学科范围和界限, 而有一点是能够被认定的, 即这个学科所研究的内容是关于文化与人际互动的关系(第14 页)。 而从学科发生和演化的早期历史进程来看,研究者们是从“文化对话”和“文化批评”这两个途径推动文化间传播学科的发展的(第14~21 页)。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理论思考,概念框架,文化间传播的议题,数据和资料问题,具体文化的研究,应用研究与培训方法。 从这六个部分的划分可以看出, 该书从总体上对文化间传播的理论、概念、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实际研究的案例,同时,作为一个学科,文化间传播自创建初始就体现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整整10 年以后,Sage出版社于1989 年又出版了一部与文化间传播相关的研究手册,即《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第一版)4。 这部手册的出版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卫星通信和相关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发展, 跨越国境和跨越地区的信息流量猛增, 大大改变了传统通信和传播的格局,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源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国际传播研究和始于50 年代的发展传播研究,越发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许多组织和机构, 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这方面的研究中。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 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流动不平衡的现象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倾向,因而,由“不结盟运动”组织在70 年代发起,倡导“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New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缩写为NWICO)5的运动,其高潮体现为1980年发表的麦克布莱德报告, 即 《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的研究虽然有别于文化间传播的研究,但又在不同程度上与文化间传播交叉,因为它们都涉及文化与传播这两个核心的要素。 此前,在《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中就已经有些章节讨论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6,此处将国际传播(包含发展传播)列为手册书名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势头。

《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第一版的编者在“前言”中说,该书的宗旨在于“总结国际传播、文化间传播和发展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试图将这三方面的研究纳入到同一个大框架下进行考量7。然而,从该书的具体内容来看,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勉为其难的。 编者选择书名的本意可能是要体现当时传播学研究的潮流和趋势, 但各方面条件似乎并不成熟。 从“前言”中的某些表述来看,编者自己甚至对于文化加传播这样的学科发展尚持有一定的保留:“综观本书的内容,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并不属于一个统一的学科领域,这是显而易见的。 ”(第9 页)不过,事实上,这部手册的主要内容仍是围绕文化间传播展开的,在全书23 章中只有5 章是讨论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的。 与10 年前的《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相比较,《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 第一版中关于文化间传播的研究, 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对具体的“传播过程与效果”或“传播情境问题”的研究,都更为丰富和成熟。 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该书尤其注重研究者的视角问题, 一方面继续强调研究者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 防范和克服本族群文化中心主义; 另一方面则深化了关于主客观视角的分析研究。 威廉·古狄昆斯特和西田司(William Gudykunst and Tsukasa Nishida)用30 页的篇幅集中讨论和总结了理论视角的问题, 他们比较了主位和客位研究路径的特点,指出两者不可偏废,并从理论构建的角度对这两种路径分别进行了梳理和分析8。 与此同时,大卫·约翰逊和弗兰克·塔特尔(J.David Johnson and Frank Tuttle)执笔的一章对于文化间传播的理论机制和研究方法的讨论, 则显示出学者对于该学科在整体上有了更深的把握9。 这部手册使用了约一半的篇幅讨论文化间传播过程和效果的研究, 涵盖了从传播者个人到传播群体、从传播媒介到传播方式、从传播者心理因素到社会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 在关于传播情境研究的部分, 则包括了对传播者的身份认同和人际间密切关系的研究, 以及对文化间传播人员的培训方法等问题。

又过了12 年,Sage出版社于2002 年出版了《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的第二版。 虽说是以同样的书名冠以不同版本,《手册》 第二版并非在第一版内容基础上的简单修订, 而是几乎完全重起炉灶另行编写的一部新书。 全书共29 章加上4 篇导论和1 篇前言,44 位撰稿人中仅7 位曾参与 《手册》第一版的撰稿。 在《手册》第二版中,文化间传播和国际传播(含发展传播)的内容各占一半篇幅。

从《手册》第二版可以看出,文化间传播在20 世纪最后20 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个学科已经相当成熟。 无论在前言、导论还是具体篇章中,已不再见到早年研究者对于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或定义的犹疑踯躅之词。 文化间传播就是一门融会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传播学学科, 以研究跨文化和文化间的人际沟通传播及其与文化的关系为对象的。无论是《手册》各篇章中的理论探讨还是对文化间传播实践的具体研究,都大量地涉及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研究成果,然而,读来却顺理成章,使人感到这些学科与文化间传播学之间不仅交叉, 而且已经整合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能够体现文化间传播学科成熟性的另一方面是,该学科诸多分支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文献, 其中包括大量原创性的实证研究和跟进性的研究,以及许多案例研究。10这对于编撰专业研究手册类的参考书尤为重要, 因为其中收编的文章主要是对本学科或某些特定分支进行综述性的论述, 需要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为支撑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据、令人信服,才能具备权威性的参考价值。 《手册》 第二版中关于文化间传播的每一章都参考了大量研究文献,但凡理论的探讨、模型的建立、观点的提出无不以具体的研究成果为佐证, 各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大多在百种左右, 而第六章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多达141 种。 《手册》的中译本对每一章末尾所列参考文献(以及书末附录中的索引)采取了原文照搬的办法, 这将有利于从事深度研究的学者对文章所引文献追根寻源。 毕竟,在手册类参考书的综述性文章中对于所参考的文献只能一带而过, 读者要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的具体问题、方法、结论等,必须查考原始文献。

前后20 多年里出版的三部研究手册,勾画出文化间传播学科发展的系列图谱, 这些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知识的参考, 而且对于了解这个学科的历史发展也十分有意义。 相比之下,《手册》第二版是该学科趋于成熟时的集大成者。 不过,作为一门学科的综合性参考书,《手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 手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美国中心”色彩。 文化间传播研究的各个领域的创始人主要是美国学者;在学科创建早期,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美国社会文化的现实或是以美国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无论是美国国内的亚文化还是国外的其他文化)之间的碰撞为背景的。 随着学科的发展, 许多研究将重点移向东西方文化间的传播研究, 其中的东方主要以日本为主, 西方仍以美国为主。 囿于这样的背景,所研究的问题及得出的结论当然有其局限性。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借鉴这方面的理论和观点尤其要审慎。 即使是那些所谓东西方文化间传播的理论,究竟是否可以直接移用于中国,必须经由批判性的审查, 最好能够参考建立理论所依据的原始文献再做决定。 原因很简单,“东方”或“西方”本是一个粗略的地理概念, 而将其作为文化概念则显得过于笼统,尤其是所谓“东方文化”的概念,难免抹煞东方各个国家和族群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 局限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手册内容的覆盖面的问题,即手册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学科发展的全貌。 尽管这类手册的编者通常都希望其内容能够全面一些, 但由于种种原因, 包括组稿人和编者的专业背景、撰稿人的研究领域、时间和版面的限制,以及其他的因素,手册的内容总是有选择性的。 此外,由于文化间传播这个学科的重心之一是“文化”这个几乎不可定义的概念, 加之该学科的基本内容还涉及诸多其他学科, 这也必然会大大增加编者对手册内容的划界和取舍的难度。 在《手册》第二版中,因为受限于版面,也因为学科界限的模糊,加之当时某些相关专著新近出版, 编者割舍了文化间传播学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部分内容,其中包括关于“群体间传播”(主要是美国社会中不同族群或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传播)的研究,跨文化心理的研究,文化间传播中的权力研究和性别研究等11。 所以,如果要深入了解文化间传播学的全貌,必须在利用《手册》的同时参考其他相关著作和文献。

《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 》第二版的两位编者分别是威廉·古狄昆斯特教授和贝拉·莫迪教授。 古狄昆斯特是美国著名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学者, 自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活跃在文化间传播的研究领域,很快成为该学科的领军人物,并亲自领导和参与了包括美日和美韩之间的传播研究等一系列研究项目,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他参与主持编著了《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 》第一版,又与莫迪合作主持编著了该书的第二版。 十分不幸的是,这位雄心勃勃的多产学者于2005 年因突发中风去世,年仅57 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莫迪女士是美国著名的发展传播学和国际传播学的学者, 长期担任科罗拉多大学全球媒体研究的讲座教授, 于2014年荣休。 莫迪是来自印度的移民,她先后在印度和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曾在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的多所高校和机构任职, 并曾作为专家受聘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组织和机构, 对于发展传播和国际传播有着第一手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著述甚丰。 这次《手册》中译本出版,请莫迪教授作序,她欣然应允,我们非常感谢。 在序言中,莫迪以宽广的全球视野,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讨论了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的问题。 她尤其关注媒体对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结合学科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系列问题。 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莫迪在《手册》中译本序言开宗明义的那段话:“……作为一位从第三世界移民到美国的学者,同时也是这本2002 年出版的《手册》编者之一,我敦促中国读者将这本书作为一个进行相关研究的出发点来看待,而不是一个仿效的模板。 发达国家(或者说西方国家)并非在所有的方面都是完善的,或者说,在许多方面是并不完善的。 因此,除非西方所采用的研究问题、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能够针对中国(或者你们所研究的具体国家)的某些具体问题,否则没有理由照搬西方在研究中所采用的问题、框架和方法。 ”

莫迪的这番话, 可谓一位从事了一辈子传播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的肺腑之言, 也可以说是这位有着特殊经历的国际学者的现身说法。 作为来自东方第三世界国家又供职于西方高校并主持过许多国际研究项目的资深学者,莫迪深知世界不同族群、国家之间的文化鸿沟, 也明白任何建立于文化研究基础之上的理论与具体文化情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同时还了解在大量第三世界的研究中由于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做出误导性或错误性结论的情况。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莫迪的话既是忠告也是挑战。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 对于中国学界而言,《手册》涉及的四个方面的内容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尤其是如何切实地推动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建设可谓迫在眉睫。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的概念被介绍到中国以来, 这个学科在中国已经得到了相当规模的发展。 具体说来,中国的文化间传播研究的发展主要为两块, 一块在传播学,另一块在外语教学和研究。 由于受到高校学科设置传统的影响, 中国传播学的发展主要侧重于新闻传播、大众媒体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面的研究,而人际传播和文化间传播的研究则比较弱, 如果要作为一个学科或子学科来说则尚处于起步阶段。[1]当今中国文化间传播研究的领军人物主要来自外语教学和研究领域。 成立于1995 年的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是“隶属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的“全国性民间学术组织”,12这体现了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特色。 学会的成立和正常活动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国际的学术活动相当频繁。 虽说学科发展始于外语教学和语言文化研究,近年来学科研究的面在逐步拓宽,越来越多非外语教学的研究者加入其中, 产生了一批跨学科研究、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成果。 但要构建中国版的文化间传播的理论,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间传播的学科,显然是远远不够的。[2]西方在这方面的研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已经取得了大量成熟的研究成果,可以援为参考,但决不可简单地全盘照搬作为中国文化间传播的理论和原则, 这正是莫迪的苦心所在。 从学术服务于社会的角度来看,21 世纪的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和强化文化间传播的研究。 然而,无论在建设中华多民族的和谐社会方面, 还是要服务于和平崛起的大国走向世界, 中国的文化研究和文化间传播研究至今仍是短板。 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当然也是学科发展的极好机遇。 时代在呼唤,呼唤一切有志于此的各学科的学者投入更多的努力,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国的文化间传播学科的发展。 我们希望,《手册》中译本的出版能够有益于这方面的努力和发展。

在《手册》中译本的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复旦大学出版社章永宏编辑自始至终的支持, 谨此表示由衷感谢。 《手册》的翻译出版是复旦大学孟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27)“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的子项目之一,特此鸣谢。 同样要感谢的还有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潘忠党教授、复旦大学廖圣清教授和范丽珠教授、北京大学甘怡群教授,他们为《手册》中译本的翻译和出版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建议和资讯。

2015 年6 月

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上一篇:施工企业的经营开发下一篇:作业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