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

2024-09-22

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精选12篇)

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 篇1

摘要: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首先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成为每个学生参与的课堂;其次,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感悟、体会、想象;第三教师要设计科学化、个性化的问题,不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不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第四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面向全体,充分阅读,搭设跳板,有效指导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尝试。可往往是我们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面向全体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我们在教学中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活跃在课堂上的常常只是少数的几个好学生,绝大部分同学只能充当了听众的角色。主体参与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应当以主体参与的思想去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全面参与。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要学生全员全程参与,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实现全面参与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参与的切入点。针对我们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层参与可较好地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并收到良好效果。

第二,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发展的保证。要实现学生主体有效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伴随学生的积极体验,这种积极体验是一种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充分阅读文本

课标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熟不开讲”。

三、合理设计问题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而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问题类型应该突出主导性和开放性。阅读教学中要设计主问题。余映潮先生认为: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例如 《秋姑娘的信》设计问题为:联系课文语句,用“一封写给_____,让他_____。”这样的句式说话。

阅读教学中要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把要教的东西必须转化为学生要学的东西,交流呈现多向性。开放性问题。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

四、有效课堂指导

学生的发展是自主的,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为没有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低效的、狭窄割裂的、缺乏生命力的。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在于教师发出的信息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会对学生产生正效应的影响,而不是背离教学目标,甚至自相矛盾的负效应。高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就拿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很看重的朗读指导来说。朗读指导有没有效果,我们首先要看要求有没有落实,目的有没有达到。如:我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或课文。那么,由于老师的指导,学生原来读不准的,后来能读准了,原来读不通的,后来能读通了。我们说,这种指导就是有效指导,如果学生经过指导,朗读质量上没有什么提高,那么这种指导就是无效的。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说“: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必须把情感性因素和朗读指导的技巧性融为一体”。它要求朗读指导要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酝酿、这种情境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的。

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 篇2

精选论文 2008-12-11 10:11:57 阅读9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内容摘要】有效教学是课改的一大追求,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怪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觉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笔者从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有效处理反馈信息两个角度谈点自己的思考。愿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之成为现实。

【关键词】有效教学

民主和谐

教学环境

反馈信息

“有效教学”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提出的一项教学实验,他的专著《有效教学方法》于2002年江苏出版社翻译出版。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课堂有效教学指什么?余文森教授从专业角度认为: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怪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觉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教学改革,既保证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是一代教师的追求。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就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谈几点自己肤浅的思考。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和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越高。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能力得以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因此,我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

2、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我想首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视,因此,作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学生,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热情与期待,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让学生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在教学中常常看到部分尖子生独领风骚、中等学生偶露头角,而差生则是无声无息。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法和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样,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在注视着自己,没有被忽视、冷落的感觉,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充满被尊重、重视的阳光,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就热烈了、宽松了、和谐了望。

在课堂上还要尊重学生,多赞赏学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才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不不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刻苦学习,乐于学习。在课堂上,我总是脸带微笑,用亲切自然的目光注视学生,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使学生明白老师正期待他发表自己的的见解。

3、创设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应该师生互动起来。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参与到学生的竞争中。“老师和你们比赛读,看看谁读得好”、“有没有敢向老师挑战的”、“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因此,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课堂的氛围自然而然的活跃、和谐了。

让我们真正走过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有效教学实施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方向的和提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处理反馈信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信息论看,语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依据教材输出信息,学生从教师和教材输入信息,并交换、储存、输出信息,教师对学生输出信息作出评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敏捷地回授来自教师,包括自己的同学指导学习的反馈信息,或者克服思维定式,或者增强自信心,那么学生自己积累学习经验就更具有积极意义。毫无疑问,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反馈,正确处理来自学生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认为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引导。

正确的反馈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尺度。为提高反馈的正确程度,使反馈起正效应作用,教师在处理反馈信息上的导向性十分重要。面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语言信息反馈和各种神态的表示,教师应艺术性的有意识地选择某一、二个反馈信息,为解决“症结”开出良方,或提供思考方向,或提供新旧知识联结点等,再次把学生引下海,扬帆启航,直至达到知识的彼岸。如教学《社戏》这课,老师让学生考虑:题目为“社戏”,但为何还写到“乐土”中的其它三“乐”:一是得到优惠,二是可以免念“秩秩斯干革命幽幽南山”。三是是钓虾、放牛?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有的学生说“文章题为„社戏‟,这显然离题了”,有的学生说“不离题,这正是为下文写社戏作铺垫”学生意见不一。这时,教师抓住机会启发学生道:“请同学们想一想看社戏有很大的乐趣,这三件也是乐事,那这三„乐‟跟„社戏‟有什么关系?”同学们立刻运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发展表看法。有的同学就说:“这三„乐‟是小乐事,下文写看社戏是大乐事,这为盼、看社戏作铺垫,突出看社戏的在平桥村最大的乐事。”这样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不仅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而且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挥。

2、及时反馈。

教室的空间有限,45分钟教学时间有限,是一个不变量,而提高练习质量更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初中学生独立评价能力较低,只有每练一次,都给学生肯定或否定评价,把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纠正错误处于印象鲜明的状态中,使摄入知识更为正确。

3、灵活调节。

反馈不是如同镜面反射,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思维品质不一,他们在摄入信息方面存在个体性,因此,反馈亦会呈多样性。作为教师不仅要事先设计恰当的确教学方法,激发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灵活地调节教学活动,以适应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哪怕是花费一些时间,也要广泛地、全方位地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感知,这也正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契机。如教学《社戏》最后一段,设计这样的探究题:其实,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去看戏,也不尽兴,但“我”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你是如何理解的?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小组讨论)在原定教学时间里,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完成这一学习要求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句不简练或意思表述不清。这时教师就临时增加说话时间,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的形式进行互帮互助。最后再一次交流时,学生也能通顺、准确、简练地回答出来了:“从全文看,“我”为什么十分怀念那夜看到的戏和那夜吃到地豆?关键不仅在于看戏和吃豆本身,更在于„我‟和平桥村的孩子一起参与了看戏和吃豆的全过程,„我‟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更多的是平桥村的孩子和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聪明、能干的办事能力,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懂得这一点,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回忆、寻找、交流同课文中的„我‟类似的感受。”这样不仅完成了学习的要求,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在完成了学习任务后,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增强了自己学好的信心。这就说明了教师面对反馈,要采取灵活的态度,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4、因人而异。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有差异性,所以在反馈信息的处理上更要因人而异,这是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组织交流中去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提高他的学习勇气,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示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也要去巡视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相对强一些的学生,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和问题,引起他们紧张的思维活动。

我们要细心回授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增在或诱发内因,靠学生内部状态的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

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 篇3

关键词:课堂情境数学兴趣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27-01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意识倾向。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学习。中学时期是培养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尝试,在此做一点总结。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数学教师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让他的学生喜欢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能有效地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平时应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收集同学们对数学课的意见、看法;应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密切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注意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在教学中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而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自已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学生才能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2搞活课堂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认识的倾向,是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要使学生觉得“有用”或“有趣”,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学习材料就必须是充满联系的——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其它科学、与学生的生活及周围的环境相联系,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如学生由小学进人初中后,开始接触“代数”,学生首先对小学时的“数学”改为“代数”想探究明白,加之新教材由以往的首先讲授“负数”变为“字母代表数”。在教学时,可先做一个游戏,由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年龄写在黑板上(老师看不见),然后按以下程序算:年龄加50乘于10减去40,再将得数告诉老师,老师马上就能告诉学生黑板上所写的年龄,学生都很惊讶,此时老师就可自然导人新课,引入代数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再如教“生活中的不等式”时,首先给出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等关系,如公路限速牌,跷跷板,隧道限高牌,袋装牛奶营养成分表,天气预报中温度范围,电梯载重量等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不等关系;在教“从三个方向看”时,依次给出茶壶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让学生猜图片中的物体,或给出楼房的俯视图、左视图和主视图等让学生猜图片刻画什么场所等等,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3体现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的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为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对于深奥难懂的数学内容,教师要力求用浅出的方式告诉学生,并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到“原来这些东西我也能理解,我也能学会”,甚至有的新内容老师刚点拨一下,许多学生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教师授课时为避免平铺直叙地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教学中可适当地出一些趣味数学题。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时,印度古算术书中有一道题:“一群猴子分两队,高高兴兴在游戏:八分之一再平方,蹦蹦跳跳树林里;其余十二叽喳喳,伶俐活泼又调皮。告我总数共多少,两队猴子在一起。”像这样把枯燥的数学题改编成有趣的文字题,往往能引发同学们做题的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灵活用脑。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插入有趣的数学故事,如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生平趣事,一些已经解决或尚未解决的数学猜想等,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4寻找表扬契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人都倾向于从背景中“脱颖而出”,喜欢得到认可,因此,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学生的进步和向上的一面,时时处处都存在,老师应该留意留心,“寻找”那些闪光处。刚接手新班级,看到学生懂礼貌、交作业及时、作业工整、学习氛围浓烈、态度认真等等,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焕然一新。在教学中可经常使用这样的词语:“不错”“太棒了!”“很好”“有进步”“不要慌,慢慢来”等表示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争强好胜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之一,适时地把竞赛引入课堂,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一节课快结束时,利用“5分钟测试”题目考虑分层,当堂检查学习效果,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当场批改当场评析,巡视过程中适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出表扬。让学生在表扬声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种方法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是十分有效的。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获得表扬的经历,从而对数学课充满期待。

创新数学课堂教学的点滴尝试 篇4

研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面对问题, 每个学生依据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 任何其他人都无法替代。无论哪个学生, 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 根据自己的特点, 以自己的步调, 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的, 都是有效的。师过“勤”, 生必“惰”。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了, 学生不用动脑筋就听明白了, 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价值, 久而久之, 造成学生的一种惰性, 他们不需要想什么, 等到需要想什么的时候, 往往也想不出什么了, 因为“别的东西能代替, 人的思维是不能代替的”。儿童的学习建构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 倡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教师由过去教材的代言人和权威变成了一个合作者的角色。无为而为, 教师的“无为”即少讲, “而为”即创设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与时空。现在教师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而为”是使学生学习的天性得以发展。

二、体现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参与

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是决定学习质量的直接因素。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 就要注意展现数学思想, 发展的脉络。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全方位的参与,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 使学生思维真正的调动起来。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始终以组织者的身份, 参与学生学习过程, 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自由地想象, 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提出猜想, 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获得知识结论, 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探索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加强学法引导, 教会学生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在教学中,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要靠他们主动的思维去获取,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数学不是靠教师教会的, 而是教师指导下靠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要把开放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把开放的做法体现在每堂数学课中, 这样, 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到开放的愉悦, 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在学生将这个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之后, 向学生说明:前面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将要学习的内容, 你们自己能想出办法来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去寻求答案。由于有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 学生思维活跃, 操作灵活, 很快就产生了几种推导方法:有的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画一条线, 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的将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开, 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不但能把操作过程说清楚, 而且还能将平行四边形和所拼成图形的关系讲得头头是道, 因而都能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尽管有些方法属于一个思维模式, 有的方法不够简便, 但学生争着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把自己的想法尽量地展现在同学面前, 其中不乏闪光的思维亮点, 是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结果。

浅谈数学课的导入

数学课, 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 但如果能在课的开始, 根据本节内容和学生特点, 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导语, 当做“刺激素”,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心理, 将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 开门见山。教师在授课前, 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 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 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 比如:92600000、12亿 (用数码表示) 。然后教师指出, 这种数的位数很多, 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制造悬念。悬念往往能强化学生探究的心理, 在学生急需知道的骨节眼儿上, 巧妙地设置问题, 引起他们围绕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

(3) 直观引入。这种形式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教学挂图、教师自制教学图、教具等导入新课, 其特点是直观形象, 生动有趣, 引人入胜。例如:在教学“9加几”一节时, 先出示课本例题放大挂图, 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图上画了一个小朋友在摆什么?同学们数一数, 盒子里有几个皮球?盒子外面呢?”这样, 通过让学生观察, 再一环扣一环地提出问题, 使学生在头脑留下了“分”“凑”这一深刻的表象, 弄懂了算理, 接着脱离实物, 教学9加几的试题就水到渠成,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创设情境。小学生思维活跃, 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年、月、日”一节时, 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红今年7岁, 而她的哥哥小明到现在才过了三个生日, 谁知道小明今年几岁?”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很惊异、新奇, 小红7岁了, 她哥哥怎么才过三个生日呢?学生惊诧之余, 感到不可思议, 很想能捅破这个“奇迷”。在这样的情境中新课开始了, 学生个个全神贯注, 最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课始有法, 不拘一格。教师如能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 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大相各庄小学)

先猜后证的激活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王祝刚

“先猜后证”的数学思想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 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话题, 成为中考与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 “先猜后证”就是先猜想而后证明的简称。数学中的猜想不是胡猜、乱猜、瞎猜, 而是以直觉为先导, 以类比、归纳、联想为方法, 以对比为手段, 以逻辑为根据, 以观察、实验为向导, 以思维为核心的合情推理。

本文拟就数学规律的先猜后证;证题思维途径的猜想, 数学归纳法中的先猜后证谈点认识, 供参考。

一、数学规律的先猜后证

先看猜数学规律的方法有归纳猜想、类比猜想和直觉猜想。

1. 归纳猜想

所谓归纳猜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猜想”。它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的重要方法。

例1.设R上定义的函数f (x) , 对任意实数x都有f (x+2) =f (x+1) -f (x) , 且f (1) =lg3-lg2, f (2) =lg3+lg5, 求f (2001)

解:f (3) =f (2) -f (1) =lg3+lg5-lg3+lg2=lg5+lg2=1, f (4) =f (3) -f (2) =lg2-lg3=-f (1)

由这些实验、观察、比较、联想、猜想f (x+3) =-f (x) , f (x+6) =f (x) , 因为f (x+2) =f (x+1) -f (x)

所以, f (x+3) =f (x+2) -f (x+1) =-f (x) , 并且f (x+6) =-f (x+3) =f (x) 最后得f (2001) =f (6×333+3) =f (3) =1

由此可见, 归纳猜想法就是观察法、比较法、联想法。

2. 类比猜想

所谓类比猜想就是从一种特殊到另一种特殊的猜想。它是以两种特殊事物的相似性为依据的猜想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的尝试 篇5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基础课程,以培养 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而课堂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和 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主阵地。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信息技术每周只有一节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是教师在课堂的有效导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 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 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导入,能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调 节课堂气氛,使师生能在一种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切 实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呢?

一、信息技术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导入不精练,占时过长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曾经听过一节课,一位老师在教《视频的编辑》这一节课时,先播放了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TV”,课堂气氛非常热烈。随后这位老师又播放了自己制作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TV”,这时全班同学随着MTV一起唱了起来,气氛达到了高湖。播放后,教师说:“大家看到的MTV的制作这么好,你们想不想利用会声会影也制作一首MTV?”学生响亮地回答:“想”,这个过程用了12分钟。这个导入重复冗长,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教师的目的是想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忽略了对课堂的控制,过分强调导入,创设导入的情境占用过多的时间,使学生处于一种长时间的情绪亢奋中,影响了课堂的主题教学。2.偏离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脱节

一位老师在教授《WORD文档的修饰》一课的开始时,拿着刚到的报纸,向学生朗读一篇关于黄岩岛主权归属的新闻报道。朗读结束,老师说道:“同学们,我们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文字处理。”这位教师虽然结合了当前的时事热点导入,但是导入的问题“黄岩岛主权归属”与课堂教学内容“文档的修饰”没有逻辑相关性,或者说教师没有挖掘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偏离教学主题,使学生不能很快进入实质性的信息技术问题学习,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影响教学效率。3.导入方法一成不变,缺少创新

《孙子兵法》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的导入没有固定的套路,但如果导入千篇一律,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有的信息技术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全部课程结束,用的导入方法永远是一层不变的复习导入法。一节课开始,用7至8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接着讲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上课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本来轰轰烈烈的信息技术课就像一潭死水一样,寂静无声。

没有有效的导入,自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导入的作用:只有效的导入,才可能使课堂更有效。

二、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的主要原则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要进行有效的导入,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育教学原则以外,还要注意以下的原则。1.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欢乐、惊诧、悬念等氛围的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并内化学习动机,从“要学生学”转变成“学生要学”。例如,我在初中教材第三章“制作作文选”中进行《插入图片》的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首先利用广播教学软件让学生欣赏几幅组图,“端午粽香”“快乐六一”“感恩父母”“谢谢老师”“倾情圣诞”等等,将一年中特有的几个节日做成各种精美的贺卡呈现在学生电脑上。学生看了,震撼之极,对此非常感兴趣,眼中流露出急切、期盼的求知欲望。我趁势引导:“这些作品是用我们正在学习的Word软件制作出来的,你们想不想学呀?”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想!”,教师适时点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技巧。”并激励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后同学们再遇到相关的节日,我们就不用花钱买贺卡了,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一张张温馨美丽的贺卡,送给关心我们的人。”一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你不让他们学都很难,而且个个都表现得非常好,教师也不再担心课堂纪律不好了。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相关的任务学习中,动手实践着,尝试着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这样的导入,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情境,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2.新颖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树立起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实践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到课堂的引入方式上。这就需要引入具有新颖性。只有“新”,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营造良性的师生互动的氛围。例如,“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是苏科版上册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要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都是需要记忆的枯燥知识点,学生提不起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一上课便出乎学生的意料,播放了“熊猫烧香”版《菊花台》,同学们感受着熟悉的旋律,看着改变了歌词的视频,心中的激情立刻被调动了。“什么是病毒?病毒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预防?”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地在学生心中涌现,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一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3.启发性

富有启发性的导入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一定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例如,我也曾上过一节《视频的编辑》课,我课前制作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TV”(2分钟),准备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P3”、大草原的系列图片、牛羊在草原上吃草的视频、歌词“美丽的草原我的家.txt”文本。上课时我先播放制作好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TV”,学生很好奇,我顺势引导,“同学们想不想掌握这个MTV的制作方法?”生一齐回答:“想!”师说:“有信心很好,但得掌握方法,我们先来剖析这个视频用了哪些素材。今天首先认识一位新朋友──会声会影,它的功能非常强大,能将我们现在看到的‘MP3、图片、歌词文本、短小视频’组合到一起,制作出生动丰富的视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认识会声会影;任务二,导入图片;任务三,设置转场;任务四,导入声音;任务五,导入视频;任务六,在画面上添加歌词;任务七,分享作品。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掌握相关操作方法,让课堂导入不仅仅是上课伊始的几句开场白,更应是贯穿整个课堂的每个环节。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亮,找到学习的金钥匙,下课了还依依不舍,都不肯离开机房。

课堂导入讲究的是“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艺术性的导入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方法

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的是慧眼选择,巧妙设计。导入可以是故事、游戏、硬件、道具、实际问题、历史名题、热门事件、图片、视频等。理想的新课导入要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特色、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师自身教学风格来设计。以下几种课堂导入是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效果很好。1.直接导入法

信息技术课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课时量极少,因此,学生往往很珍惜也很期待上信息技术课,作为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个优势并努力让学生的期待得到很好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的目的就是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用直奔主题导入法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意志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很快进入对教学内容的探索。例如,在学习《制作网站──表单制作》时,教师直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表单制作”并展开学习目标:①认识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表单;②表单由哪些元素构成;③如何生成表单。这种直白的导入方法对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强的导向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对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2.游戏导入法

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对学生百害无益,教师如果作适当的引导,并加以选取,有时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难以理解的、不便于学生接受的知识点,一般采用游戏导入法,在游戏中渗透要学的知识,学生会在不知不觉、积极主动探索问题中掌握了原理。

例如,教学生“认识键盘”这一课时,我先用“金山打字通”自带的游戏──警察抓小偷,让一位学生扮演警察,我扮演小偷。出示比赛要求:警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抓到小偷。学生总是抓不到我,因而产生疑问:“怎样才能提高打字速度?”此时教师点题: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一个规范的指法,尽量能做到盲打。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学起来就会认真。上完这节课后,我让学生养成一种每节课上课前用5分钟进行指法训练,经过一学期、一学年的坚持,学生指法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再玩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地鼠”“青蛙过河”“警察抓小偷”等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又如,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计算机”,要认识的部件多、理论强,学生不感兴趣。上课时我用事先做好的“连连看”Flash游戏,让学生拖动鼠标把硬盘、鼠标、显示器等设备组装在一起。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乐学、爱学,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生活导入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导入,越贴近学生生活,越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程度就越深。回顾初中教材,有很多内容可供发掘。比如《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数据处理与统计》《图片的处理》《音频的处理与加工》等章节,都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紧密。教学中完全可以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教学内容,往往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图片的处理》这节课时,我用的素材是学生们远足拍摄的图片,展示拍摄有问题的组图。“针对问题,我们如何解决?”一下子将问题导入到学生心坎中,使导入生活化。然后教师采用分组教学,让每一组学生完成本组的任务,然后交流汇报,再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作品,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找到了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4.竞赛导入法 我市信息技术纳入中考已经有8个年头了,无论对教师的地位提高,还是对学生全面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教的兴趣盎然,学生学的兴致勃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在一个章节的知识学习完之后以试题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到考试系统下进行比赛操作,看谁最先完成。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使场面更加热烈。最先完成的学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对于迟完成的学生,他们会在以后的课堂中认真努力学习,盼望着下一次比赛的早早到来。学生在我的课堂中不再将学习当成负担,将学习当快乐的事来做,每一次课结束了,期待下一节课快快到来,享受再次约会的心情。

政史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点滴探讨 篇6

关键词:政治;历史;课堂;有效性;探讨

一、融入“情境创设”的良好开局

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的目的是为完成某一教学目的服务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余文森教授指出:“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许多教师都会对每节课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充分的思考与探讨,力求做到围绕学生已有知识和相应经验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服务于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要求。基于此,作为课堂学习双边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就要和教师形成很好的“合力”;从思维和学习动机等方面迅速融入老师每节课前的情境创设中,对每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明晰的初步认识,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产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二、涉身“课堂问题回答”的学习实践

个人认为,课堂学习中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回答;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从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学习、掌握每节课的知识。课堂提问是政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课堂教学中,需要从“教师教”和“学生学”双方做出努力实践,这样才能为课堂学习收效提供充分的保障。

教师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效率大小。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①关注学生实际,了解学生思维方式。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把教学对象了解透了,才能有的放矢。这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模拟体验中考虑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惑,从而做出预判,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②精心设计提问,把握问题导向。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点,运用归纳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精心设计容量适中、与学生思维展开合拍的问题,实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③要注意把握提问时机。教师提问的时间要根据需要确定,切不可形成固定的僵化模式,总是在讲课前“复习提问”。一般情况下,要在了解学生疑难之所在而进行提问;在新旧知识的结合之处进行提问;在学生的思维受阻之时进行提问等。

如学习“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内容时,我在课堂学习之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并设计了几个问题:中西方文化中有哪些是进步的?哪些消极腐朽?我们应如何认清先进和腐朽文化?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抵制腐朽的文化?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学习准备。在课上学习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答错,要像平时谈话一样。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都放下心理包袱,将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遇到有答得不全面或不正确的时候,我都会从中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回答为什么不全面,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错误,错在哪里?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渐渐发现了问题,并逐步改正,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心里所有的疑问都得到的解决,都明白到今后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怎样应付。这样,不但使学生参与了整个思维过程,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方面看,课堂上只是单纯听讲和参与老师授课回答问题来学习,就好比在河岸上学习游泳的技巧和亲自到水里去练习游泳的区别。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结合采用辩论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回答,这样实现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纵观整个课堂,教师设置问题到引导学生回答,注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习惯培养和方法引导等,更强化了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等能力的训练,最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收效。

三、参与“自主活动”中提升自我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上,教与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已发生变化,授课时——主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导演;学生实践操作时——评委。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才可能被激活,学生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不断设问:为什么……?目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实施?等等,诱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同时,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用“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他这样回答问题全面吗?为什么?”等问题,把学生推上评判席,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专心听,认真想,大胆说。通过学生相互争议、评价,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增强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

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 篇7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说呢? 笔者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其效果是明显的。

一、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选择训练“说”的内容

数学不是研究事物外部的属性和特征,而是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因而训练重点应在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而不必在文字描述上大花时间。针对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选择说的内容,让学生说得完整、准确、简练、条理,提高“说”的能力。

1.说操作,讲过程

操作是思维的重要途径。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织学生参与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但真正完成由具体形象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离不开语言训练。

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时,例如,12 × 3,先让学生动手操作, 先取出12根小棒,每10根扎成一捆。边操作边说出12的组成: 12里面有一个10,两个1; 再让学生取出两个12,过程同上。让学生思考: 一共是多少? 引导学生先看整十再看单个。3个10根是30根,即10 × 3 = 30,3个2根是6根,即2 × 3 = 6,一共是30 + 6 = 36根。具体口算过程如下: 12是由一个10,两个1组成,先算10 × 3 = 30,再算2 × 3 = 6,最后将30 + 6 = 36。

学生通过几次操作,把想与说,看与说,做与说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头脑里形成深刻的表象,再通过语言,逐步抽象出口算方法。

2.说算理,讲法则

在计算教学中,理解和掌握算理是正确、快速计算的前提。指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叙述算理和计算法则,既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 提高了计算的技能,又增强了思维的条理性与有序性。

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我要求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熟练说出计算步骤: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合起来。

再如,学过积和因数变化规律后,让学生由3 × 4 = 12很快说出3 × 40 = 口,300 × 4 = 口,通过观察和比较,训练学生说出: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了() 倍,积也扩大了() 倍,所以,积是() 。

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完整的语言说出算法和依据,让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以加深对性质、概念、算理的理解。

3.说思路,讲方法

在应用题教学中,训练学生有根有据地表述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数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应用题教学应着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我让学生从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出发,加强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的训练。例如,“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我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法,从条件出发,表述为: 已知黑兔有10只,知道了白兔比黑兔多6只,我可以求出白兔有多少只? 用10 + 6 - 16只。前面知道了黑兔的只数,就可以求黑兔与白兔的总只数。

也可以用分析法让学生有条理地练说,从向题出发,表述为: 要求一共养多少只兔? 必须知道白兔有多少只,黑兔有多少只? 黑兔是直接告诉我们的,白兔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第一步先求白兔有多少只?

通过让学生运用各种形式说解题思路,加强了问题———条件———算式之间的联系,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语言的有序性,发展了思维。

二、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说”的实效

1.“说”前要多读

训练学生仔细地读,揣摩含义,培养数学语感,甚至可以动笔记一记, 画一画。比如,在应用题中重读关键词,关键句,像: “……是……的n倍” 区分谁是1份,谁是n份? “……比……多( 少) ……”区分谁多谁少。这样可以有效地激活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2.“说”要创设良好的情境

首先,教师应注意为每个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氛围, 为学生的“说”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如采用个人说、小组说、同桌互说等形式,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能进行广泛、充分地交流。其次,教师应能创设让学生质疑问难的情境,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质疑、讨论,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郡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说”要面向全体

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应注意保护学生“说”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说”的机会,实现有差异地发展。如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上,我注意结合教师的“导”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联系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说”的内容。像“……是单价, ……是数量,求……就是求总价,要求总价,必须知道单价和数量,用单价 × 数量 = 总价,列式是……”由“扶”———“半扶”———“放”,尽可能让学生会根据题意正确说出数量关系。

4.相信学生会“说”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教学中,只要是学生自己会讲的话,总不爱听老师讲,喜欢“我来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作出恰当的启发,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给他思考的时间,期待他、相信他能正确说出,千万不可挫伤学生“说”的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強学生“说”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 “说”的积极性,不仅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而且通过“说”的训练,使思维过程明确化、深刻化,既发展了思维,又培养了能力。

摘要:恩格斯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就如何在课堂中训练学生的“说”进行了探索与尝试: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选择训练“说”的内容;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说”的实效。

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 篇8

一、给予方法,突出自主,学会鉴赏

作文评改,就是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指出不妥之处,提出修改建议,正确评价习作的成败得失。让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价,就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与吸收,鉴赏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并有效地实施作文评价,构建一套学生容易接受,操作性强的方法。成为学生参与自主评价的有效途径。

1. 指导变换角度,化写作要求为评改依据

每次写作训练包括两方面的训练要求:一是常规性要求,即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言通顺流畅等;二是特殊性要求,即习作指定的相关训练要求及需达成相关的目标。学生作文后,按什么标准或尺度去评改别的学生的作文,衡量作文的成功与优劣呢?本人认为,还是应该按照习作的要求进行评改。基本做法就是化习作要求为评改要求。例如:习作要求:选择一个人写一篇作文。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作文评批标准就是要看小作者是否达成了以上这些目标。因此,换一个角度,习作要求就转变成了评改的要求:(1)表现人物品质的时候,事例是否具体。(2)表现人物特点的时候,是否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的,表现得怎样。

2. 引导点面结合,找寻亮点作评改内容

明确评价标准和依据以后,就要落实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除了常规的错别字、语病、标点等问题之外,寻找习作的亮点,作为文章修改的内容,也是在找文章的得分点,也会成为修改者学习的重点所在。具体来说,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标注修辞,评价语言的生动与形象。修辞往往会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比喻常会让事物具体而可感,增强质感;拟人令没有生命意识的事物具有和人一样的思想和情感,增强活力;排比使文章情感的表达更强烈。经常使用他们,似翱翔的飞鹰增加了一双更有力的羽翼,飞得更高、更远。找出这些修辞,并根据其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价鉴赏,不仅找出了习作的优点(或不足),而且评价的过程,修改者也会得到一次洗礼,慢慢地就会有使用修辞的习惯和能力,作文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当然,由于学生的思维局限,修辞常不能突破常规,老生常谈。要引导习作者和修改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创新。如果写作者没有创新,修改者应给作者指出来,并做相应的示范。达到作者、读者均受益的效果。

第二,圈注亮丽词句,评价语言的表现力。亮丽词句犹如华丽的外衣,会使乞丐变凤凰。在评改习作的时候,有意识寻找一些好的语句,并对其表达效果进行评赏,对学生遣词造句是很好的提升。

第三,赏析精彩细节,评价习作之独到优势。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的,描述得怎样?让学生在习作中抓主要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进行评改,注意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段落去着手。

二、拨动心弦,放开手脚,互动交流

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作文水平、欣赏水平的限制,对他人习作的问题还不能透彻、全面地看清,必须通过交流来进一步补充完善。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互动合作,参与者都可“双赢”。

1. 和谐互动,做学生习作评改的积极引导者

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并不是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放任自流,是热闹的看客。这是不正确的。教师应对整个作文评改过程进行有效地引导,积极地监控,遇到问题随时给学生排忧解难。表面上看,教师把修改习作的任务交给了学生。实际上,教师要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穿梭于各个评改小组之间。比教师自己评改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 张扬个性,做习作评改的积极实施者

“自主评改”意味着学生是习作评改的主人,具体的实施者。也就是说,评改的过程主要由学生完成,但受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亦可同学之间交流、探讨,共同完成习作的修改。

3. 擦亮学生习作评改交流的“慧眼”

引导学生交流时要注意四性:

第一,针对性。每一次作文训练都有训练重点,学生批阅时是依据一定的特殊训练要求展开评改,交流时要注意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可以是针对片断的评价,也可以是针对全文的评价。切忌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

第二,全面性。学生的作文有差异,学生评改时,教师要巡视了解好、中、差三类作文的评批情况,交流汇报的时候要有三个层面的体现,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习作状况,评批状况。否则学生会出现片面性,以偏概全,造成倾向。

第三,互补性。学生交流评改的意见是稚嫩的,肤浅的,不够深刻。因此,针对A学生的评价,要引导其它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见解及时地进行补充,使对某一个问题认识逐步深刻,对习作训练要求的把握更为全面。

第四,多样性。可以是同桌交流,及时交换意见,传递评改信息;可以是小组交流,一人宣读评改结果,其他成员补充;可以是集体交流,教师进行调控点拨,集中反映突出的问题,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把原先“学生习作”,“老师批改”的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静态的环节融合在一起,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习作是否成功,让学生自己来检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他人的习作进行阅读、评价、欣赏、借鉴,取长补短,加深对这一类习作训练侧重点的理解和感悟。当然,我们还要对学生的习作评批进行再度评批,全面了解学生习作情况和批改情况。教师改变了原先的角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解放了自己的无效“劳动”。从而一改过去的状况,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效率。

让学生参与“评”,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习作的成败得失,而让学生参与“改”则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完善美,加工美,创造美的过程。“删繁就简,标新立异”,是习作教学的追求。在作文教学中,应改变作文评改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过程,自觉地发现和改正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就要重点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注重在作文评改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全程参与,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己评改,同学互相评改。

关键词:作文,自主评改,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顾艳梅.小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力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4):82-82.

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 篇9

一、数学情境创设几种常见的误区

1. 缺乏准确性。

创设新的情景是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图式或背景知识, 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有些情境创设却是牵强附会。笔者曾观摩课题为《角》的数学公开课, 执教者这样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会做广播操吗?生:会。师:你们认为哪一节不容易做整齐?生:跳跃运动。师:我把这节动作跳给大家看看。 (师做动作) 师:在这一节操中有大家熟悉的数学图形吗?学生莫名其妙。最后教师只好边做动作边解释哪个部位象角, 但事实上“角”的形状并不明显, 使学生对“角”的概念产生了模糊认识, 这样的教学显然不科学。

2. 缺乏科学性。

创设生活情境, 应当尊重生活规律。教师随意更改事实, 情境不切实际, 学生反而不能接受。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分母有理化》一课, 为了凸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如何导出分母有理化的环节上, 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小刚身高为1.65米, 小红身高是小刚身高的倒数, 请问小红有多高?学生马上质疑老师:老师, 小刚身高是怎么量出来的?这种为情境而情境的做法,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无帮助。如果没有合适的情景, 开门见山不失为较好的引入方式。

3. 缺乏明确性。

情境创设未能开门见山突出学习主题, 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如教学《直线》一节内容时, 为了引出课题, 教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毛线, 为了创设情境, 教者这样教学:师:“同学们看, 我手中拿的是什么?”生:“毛线。”师:“同学们再仔细看看?”生:“红色的毛线。”“弯曲的毛线。”“羊毛线。”……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 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 最后教者只好切入正题:“我把它拉直后, 它象不象一条直线”?绕了一圈, 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 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

4. 缺乏自主性。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被普遍采用, 多媒体情境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是应用不当, 也会削弱情境创设效果。如在某节公开课《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教学中, 教师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在一只透明的空玻璃杯中放了一枚硬币, 从它的侧面能看到这枚硬币。如果向杯中注水, 猜一猜这时从杯子的侧面还能看到这枚硬币吗?学生有的猜不能看到, 有的猜还能看到。这时教师用多媒体电脑演示了这一过程, 结果是看不到这枚硬币。如果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 会使数学知识的获得更加自然, 可惜的是, 教师将结论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学生, 使学生失去了质疑和探究机会。

创设情境不当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教学质量。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以至于影响整节课学习任务的完成,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 过多的无关信息会模糊学生的思维, 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

二、走出情境创设误区的几点思考

1. 情境创设要把握规律性和主体性。

从表面看情境创设误区是教师挖掘教材深度不够, 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而实质是教师对“为什么要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以至情境创设在实践上出现偏离。因此迫切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理念, 提高能力素质, 尤其是要加强新课改基础理论的学习, 并在实践中多研讨、多实践、多反思, 不断总结出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做法。同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 把握学生身心特点, 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对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采用辅助性方式创设实际情境, 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及亲身体验的, 决不能由老师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

2. 情境创设要具有问题性和学科性。

数学教学要不断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质疑、批判和探究的意识, 恰当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以问题趋动教学。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教授指出, “情境可以激发探索和创造。情境往往并不直接揭示所学的数学内容, 而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从中提炼数学信息, 因此, 学生的许多富有创造的想法可以从情境中引发出来, 在不断地探索和交流中, 数学思想得以渐渐突显。”因此, 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造, 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个“问题场”, 好的情境无疑起到了“场”的作用。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 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境是挖掘学科自身魅力的内在要求。

3. 情境创设要体现真实性和发展性。

创设情境应符合客观现实, 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同时要注意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情境创设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 创设问题生成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情境,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 情境创设要突出目的性和关联性。

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点滴 篇10

那么, 在英语教学中, 怎样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综合广大同仁的探索经验及本人的实践尝试, 笔者认为必须从两个大的方面考虑: (一) 问什么? (即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及怎样设计问题) ; (二) 怎样问? (即怎样使精心设计的问题在提问中得到有效实施) 。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 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课堂提问策略。

一、关于问题设计

(一) 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意识。

每节课的课堂教学, 总是要实现教学预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的, 所以, 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 要体现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挖掘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精心设计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

(二) 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是行为的先导, 趣味是英语有效教学、尤其是课堂提问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基础, 所以设置课堂提问必须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激活起来, 产生一种类似干柴烈火接触, 一点就着、一触即发的效应来。

(三) 问题设计要有区分度。

由于学生群体中总有好、中、差之分, 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 选“对象”, 也就是说问题设计要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 选择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课堂提问设计既要做到难点明确, 重点突出, 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所谓层次性, 是指:一是问题不能一次性全部展现给学生, 要按照教学程序循序渐进地提问;二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如提问较差的学生用展示型问题, 提问中等生较深层的用参阅型问题, 提问优等生用概括、评价、发挥性的评估型问题。所谓针对性, 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问题设计要针对教材;二是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现阶段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归纳起来说, 就是要使问题设计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 更有针对性, 从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落实。

(四) 问题设计要遵循认知规律。

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设计注重先后顺序的问题。我们知道,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是人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 设计课堂提问的顺序有时甚至比问题的类型及内容本身更值得关注。

二、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在经历充分备课, 设计好“问什么”的情况下, 怎样进行课堂发问呢?

(一) 注重问题的语言表达。

提问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 这不仅是英语课堂必须的, 也是所有科目的课堂教学共同的要求。提问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 要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 尽量不要把答案包含在问题之中, 教师要用恰当的语言提醒学生注意即将提出的问题, 尽量避免重复的表达, 要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去。

(二) 处理好因人施问。

教学要因材施教, 提问中要因人而异, 因人施问。正如前文所说, 问题设计要有区分度, 提问过程中就更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 从学生需要出发, 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 实施差异教学, 比如, 提问中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 对中等生逐步“升级”, 对后进生适当“降级”。教师提问后, 要善于察言观色, 根据课堂的实施状况和学生的表情反应, 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 这样的提问会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 把握提问的时机。

提问的时机很重要, 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提问时机得当, 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说来,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把握好讲授前的复习提问、过渡提问, 讲授中的突出重点的提问及化解难点的提问, 将要结束时的归纳总结提问、应用性提问等, 如果这些提问能相互配合, 应用得法, 定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 注意发问的方式。

提问中, 启发诱导是关键。教师发问时, 要面向全体, 最好先向全体学生发问, 让全体同学思考一定时间之后, 再指定某个或某些同学作答, 这样能使全班同学都注意教师所提的问题, 实现预期的效果。当然, 提问的几率和频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均等, 不能厚此薄彼。

(五) 留足充分的思考时间。

许多教师提出问题后, 常常因课堂时间关系急于找学生回答, 其实此法并不一定可取。建议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要有必要的等待, 等待的时间要与问题的难度相匹配。研究表明, 当教师给予的等待时间从1秒增加到3至5秒时, 课堂会出现许多积极而有意义的变化, 学生给出的答案会更详细, 更全面, 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成就感会明显地增强。这里需要强调一点, 思考和等待也不是说时间越长越好, 应以适度为宜。

(六) 及时作出评价。

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 篇11

第一,灵活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无论语文知识是通过什么形态加以陈述和组织的,它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语文知识,语文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然而,人类的语文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有限的语文教育并不能传递人类无限丰富的语文知识,因此,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选择和组织就成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语文学习的重要前提。新课程背景下,过多的是强调外延,多元解读固然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但语文基础知识切不能淡化。当然,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改变以往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传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上是提供例子讲解知识和规律,然后通过习题练习技能,于是乎掌握概念、形成技能。这种方式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确实能起积极的作用,但最大的弊端是从静态的角度比较死板地对待语文知识,容易僵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形成学生解决实际语文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实际,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大家一起交流,然后齐读记忆。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要入情。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当教师走进课堂,教学新课时,教师就应该觉得自己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从新课启始,就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水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好的导语,好的导语是一节课上好的前提,有了好的导语就为以后课程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好的导语我认为不只要附合课文内容,最重要的是要蕴含着情在其中。

同时,课堂教学一开始,我对学生就展现出一个从容大度、亲切睿智的女教师形象,并且自始至终面带微笑,以无微不至、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热爱、尊重、关心学生,以情育情,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在第一节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其中,从而使得学生在以后的课程中步步深入。与此同时,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高涨的学习热情,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使之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学生很快地带入文本。

第三,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益。

提倡学生探究性阅读,敢于质疑和批判,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深刻性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善于从发现问题入手。思维起于疑问,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我们要善于用问题来组织教学,问题可以打破课堂沉闷的局面,可以激发思维,拨亮学生智慧的火花。一堂精彩的课必须由若干有价值的问题组成。我们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来组织,这些问题要尽可能地体现文章的思路、教者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这些问题可能要涉及到或者从这些问题应该看到你的教学过程和步骤。看到你的问题,就能了解到学生的思维轨迹,每个问题都应该成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的关键之处的路标。

第四,提升训练和评价的效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给以充分肯定,使之得以借鉴和推广。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珍视学生见解,我对于在课堂上学生发言的评价,努力做到精当准确、恰到好处,展现出一位语文教师应有的修养和素质。最后,给学生设计了三道作业:1.摘录文中的成语,用其中五个编写一段话。2.以《人性的弱点》为题写自己的一段经历。3.推荐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项链》,就文章结尾,写读书笔记300字。让学生任选其一。这三道作业着眼于学生全面、多元、有差异发展,采取多样化训练方式和分层训练设计,优化交流、反馈和评价手段,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前进的动力。从学生层面上看,有效教学应该让他们乐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在教学中实现!

有效语文课堂学习的尝试 篇12

一、参于讨论,开启智慧

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个性的知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容易形成,学生不是孤立静止的学习者,更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教材,去模拟文本中的人物,去活化文本中的情节。如关于鲁迅小说《药》的主题,就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如“亲子之爱”、“怀念革命先烈”等,教学时也可把这些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一家之言的同时也对其他观点有所了解。这种引进不同观点的做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辨析各种意见的机会,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二、参与想象,激活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1、假想。比如教学苏教版小语第十册《梦圆飞天》时,我让学生进行想象,进一步生发开来,让学生根据平时对航天科学知识的把握,假使你成为神舟8号飞船的航天员来到了太空,你会怎么做呢?你来到在月球上生活,但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温差大。该怎么办?让学生自由想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学生想象的思绪飞扬,一堂课上成了科幻课,有的说建人造空气加工厂,有的说是改变月球的运转路线,让温差缩小,他们真让我刮目相看。

2、续想。比如教学《聂将军和日本两个小姑娘》,结尾说道,40年后,美穗子一家专程来看望聂将军。依据此句,便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发挥各自的理解。有的学生说美穗子成了日本一个特大公司的总裁,想把聂将军接到日本赡养,有的说美穗子来到中国,又一次得到聂将军的帮助,得到了第三次的生命,想定居于中国,和聂将军一起生活,有的说美穗子在中国投资了好几个大公司,为中国的经济作出了贡献,还有的说美穗子成了一个外交家,和聂将军不期相遇,携手共同增进了中日两国的友谊。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散和辐射,对学生今后的思维开放和拓展有着巨大的能动影响。

3、联想。比如教学《半截蜡烛》时,当我们学到课文最后:杰奎琳端着蜡烛上楼,蜡烛刚好灭了。我们可以让学生继续想象,德国军官没有收获,怏怏而走,但却和夫人打了个招呼,说她有个好女儿,夫人等敌人走了以后,坐在椅子上长出一口气,或者和家人共同庆祝这次化险为夷的斗争胜利。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空间和机会。

三、参与教学,拉近距离

1、当小老师。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学习的首席。在实际的教学中,某些知识的内化可以让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二次讲解和学习,通过再学习、再认识,让学生心中的疑惑和糊涂的地方自动在难以自圆其说中而呈现出来,教师在进行必要的补充、点拨与深华。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增添学习中的鲜活气氛,会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学习缺陷,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比如主持一堂练习课,复习课,甚至是一堂新授课。让学生在平静的心态中交流,学生这样更容易接受,当然,学生实在有回答困难,教师也可以点拨、升华。

2、合作探究。例如学习《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前一周,我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显神通,利用多种途径走近它,了解它,如: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气吞山河的诗吗?你能搜集到有关鹳雀楼的资料吗?你能找一首熟悉又喜爱的曲子配乐朗诵这首古诗吗?你有哪些独特的记忆方法记住诗中的生字?并要求课内交流时要以中下生优先。这些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支持,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他们通过找读物图片,上网,逛书城等多角度搜集了有关鹳雀楼的资料,诗人的生平简介,古诗的创作背景等,在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把古诗读了又读,轻松过了生字关。在之后的课内交流中,这部分学生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对内容有了较大的把握,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加上有优先的机会,交流时,他们率先兴致勃勃地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结合自己的疑难问题倾听他人的意见,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四、参与评价,提升自己

1、主动参与

如《家乡的桥》第一课时,在欣赏了介绍家乡各种各样石桥的配套录象后,让学生思考:一个人对家乡的回忆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择石桥来写?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全班交流,通过几个优等生的回答也能很快地得出结论,但是对于另外的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因此,我采用优等生带领小组学习的方法。通过他们在学习中的示范和帮助,同学们都能得出“石桥的样子千姿百态”、“石桥的桥名字体相衬相映”、“石桥是我们童年的乐园”这三点结论。

2、提炼学法

我确定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三个层次。

首先,在第一学期要求学生:①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解决生字、新词的音、形、义的问题。②能借助参考书和自读提示初步了解文章写作时间、背景和作者的有关问题。③能借助参考书和自读提示初步读懂文章大意,划分估落层次,在老师的下概括段落大意。④能说出中心思想。⑤对课文有一些思想,能提出一些问题。⑥能复述课文。

其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第二、三、四学期要求学生:①比较准确地了解文章大意,把握较浅显的文章的结构层次。②能写出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内容提要或故事梗概。③能有根据地说明教材特点。④能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⑤ 能出题互测。

最后,在达到第一、二层次目标及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第五、六学期能够:①初步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画出结构提纲。②有自己的见解,通过比较初识文章的特点。③借助参考书自译文言文。④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⑤联系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感想。有了这样一个层次设计,每个层次具体的目标及要求在规定的学段内完成,训练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了。

当然,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这些都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寻追求,选出更多的呈现方式,提供给广大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搭建更大的参与平台,真正地让学生参加到语文学习中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实效,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外版图书下一篇:家庭农场融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