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版图书

2024-09-22

外版图书(精选6篇)

外版图书 篇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 我国与国外在文化、技术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国外优秀的作品陆续被翻译成了中文, 在国内出版, 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无疑是图书发展的一个良好趋势, 说明现在的读者正在放眼世界, 去接受最为先进的技术理论和最为优秀的文化作品, 他们更愿意与世界沟通, 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因此, 为配合目前的出版形势, 各个出版社都或多、或少的在进行着中文翻译版图书的出版工作。

中文翻译版图书与咱们传统图书在出版过程中是有所区别的。一方面, 它增加了签订版权合同的内容;另一方面在编辑加工环节中对于书稿内容与语言文字方面的把握也有其特殊的侧重点。以下我就这两方面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提到翻译书, 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有关于版权的问题, 国外图书要想在中国翻译出版, 出版社就必须首先拥有著作权人对出版社的相应授权, 只有取得了相应授权, 该书才能顺利出版。各地的版权局也要求图书出版单位, 应在对外或对台、港、澳图书版权贸易合同签字之日起7日内将合同正本送当地版权局审核登记。登记合格之后, 版权局会给予该书一个专有的版权登记号, 该版权登记号必须在版权页上予以注明。因此, 编辑在出版翻译书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与著作权人签订版权贸易合同。版权贸易合同的签订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出版社直接与著作权人签订版权贸易合同, 另一种是借助于版权代理商代为办理版权贸易事宜。但无论是哪种方式, 作为编辑来说都应该在合同中关注以下内容——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提到的关于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内容。

“第二十四条: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 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

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2) 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 (3) 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4) 付酬标准和办法; (5) 违约责任; (6)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五条:转让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 项至第 (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 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权利转让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作品的名称; (2) 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3) 转让价金; (4) 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5) 违约责任; (6)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编辑在仔细审读合同内容的同时, 要特别注意对方是否拥有著作权。一般情况下图书上署名的作者就应该是该图书的著作权人, 但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在有些国家, 作者会将作品直接转让给代理人, 由代理人行使作品的相关权利;如果是合作作品, 那么, 作品的著作权人就应该是所有的作者;如果是特殊职务作品, 那么著作权归属于单位所有;如果是合同约定的著作权归属于委托人的委托作品, 那么著作权归属于委托人……。编辑要特别明确即将与之签订合同的对方是否拥有著作权, 这是签订合同的首要基础。

出版外版翻译图书, 还有很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关于内容把握方面的问题, 所出版的图书内容应该符合中国的政治背景, 坚持党的方针政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图书编辑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于图书的内容进行把关, 要绝对禁止出版有政治性问题的图书。以下, 我简单提及一些容易在书稿中隐藏的政治问题, 希望能够提高编辑的警觉。

国外图书中有时会涉及一些地图, 对于这些地图编辑们必须有所警觉, 因为国家测绘局的《地图审核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开出版地图、引进地图、展示、登载地图以及在生产加工的产品上附加的地图图形的审核, 应当遵守本规定。”也就是说我们出版的图书中的地图必须经过相关测绘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才能出版。编辑在接到书稿后应该将该书中的所有地图进行整理, 并按照该书出版时的图的尺寸大小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描绘, 将描绘好的地图送交相关测绘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备案, 如果审核通过, 测绘行政管理部门会提供一个专有的审图号, 编辑在出版该书的时候应将审图号在图书中明确标明。如果审核没有通过, 一般测绘行政管理部门会告知没有通过的原因, 那么编辑必须让描图人员按要求进行修改, 之后仍然送测绘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再次的审核, 直至通过。

另外, 图书中会经常将港、澳、台作为一个国家, 与其他国家并列说明。遇到这种情况, 编辑就必须进行修改, 以保证图书符合我国出版物的出版要求。

最后要谈到的是翻译图书中的语言文字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国外的语言文字跟我国的比起来有很大的出入, 在很多情况下语言文字习惯并不相同, 翻译人员往往在翻译过程中已经很注意了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 但仍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人员在编辑图书的过程中需进行再一次的把关, 争取做到“信、达、雅”。除此之外, 国外图书的编辑排版形式比较的灵活多样, 但我国图书尤其是科技类图书, 更注重逻辑顺序, 以及前后对应关系, 所以在翻译出版外版翻译图书的过程中应努力使图书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书中所传达的知识信息。对于原版图书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也必须予以列明, 以维护相关专家学者的知识产权。以下我就简要的针对上述问题作个介绍, 希望可以为编辑工作者拓宽一点思路。

由于国外读者已经习惯于灵活多样的版式设计, 因此他们的图书有时并不太特殊强调逻辑的连贯性, 书中的插图、表格、公式、注解往往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图书的框格、甚至页眉、页脚、……中。对于图书的体例要求也并不严格, 常常在图书中没有明确的标题, 语义之间的区别也仅仅是以空行来表示。但我国读者尤其是科技图书类的读者的阅读习惯是比较严谨的。因此, 作为编辑, 应该为图书的体例作一个适当的调整, 为不同的内容提炼出相应的标题, 注重图书语言的逻辑关系, 就像医生为病人照X片一样, 将骨架清晰明了的显示出来, 使得图书的内容更为明确, 更容易被作者掌握。对于图书中出现的插图、表格、注解等, 要与文字呼应, 我国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先见文后见图、表、公式、注解, 因此编辑要将这些内容调整到相应的位置, 并加以编号, 做到一一对应, 而不是简单的罗列, 这样处理完之后, 我相信会更容易为作者所接受。

国外作者很注重自身的知识产权维护, 因此, 当原版图书中对于相应文字有参考文献的标注时, 我们翻译的外版图书中必须也有相同的标注, 不要侥幸的认为外国作者不会发现中国出版物中关于自己科研成果或是观点等的引用,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应该为每位作者负责, 担负起维护作者合法权益的职责。

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习惯不一致, 要想将国外图书中的优质内容传达给国内的读者, 那么编辑就需要在语言文字上多下功夫, 不能将翻译的图书与普通的图书同样对待, 编辑除了修改病句、标点……之外, 还肩负着润色书稿, 锦上添花的责任。

浅谈外版图书工作的特殊性 篇2

一交往对象

与本版图书不同,外版图书工作的交往对象是国外出版商、国外作者和代理商。它恰似一个对外交往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外版图书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外商眼里代表了中国出版工作者,甚至中国人的形象,因此客观上对外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国外相关出版社和国内外图书市场的情况,还要了解国际版权规则和相关法律,更要做到工作及时高效,认真负责,诚实守信,严格履约,这样才能在外商眼里树立起中国出版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二图书挑选

与本版图书不同,外版图书要避免“水土不服”现象的发生。国内出版社一般都与外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外商会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内合作伙伴发布最新出版信息,供其从中挑选。同时,国内出版社也会努力向外商推介本社出版的优秀图书,以期能引起外商的兴趣。但由于国内与国外图书市场有一定差别,在国外畅销的图书,引进后未必就畅销,关键还要看这些外版图书是否真的为国内所需要。而在国内畅销的本版图书如果不适合国外读者的口味,推出后也不一定受欢迎。

三洽谈签约

与本版图书不同,外版图书洽谈、签约、履约的整个过程更趋复杂。引进图书的谈判往往很艰苦,特别是第一次接触的外商。由于国内做建筑书的出版社不在少数,外商有时向我们提出的条件偏于苛刻,加上合同条款本身又多,诸如外商是否拥有所有版权(包括全部正文、图片、引用语等的版权)、是否授予中文版的专有出版权、授权年限、版税率、定价、首印数、预付款、税款由谁负担、制版光盘是否需要单独收费以及用纸、开本、版权声明、销售报告的截止日期、样书、违约责任等都是合同中所提及的,双方为此经常会展开拉锯式的谈判。如果遇到其他版权拥有者,还须与之单独谈判,得到授权。合同签署后,还要办理合同登记,支付预付款。图书出版后还需按照合同向外商寄送样书,定期提交销售报告并支付相应的版税。整个过程程序复杂,手续繁琐。鉴于此,国内多数出版社都设有专门的对外合作部门,负责签约事宜及版税结算等工作。

四选择与协调译者

与本版图书不同,外版图书还涉及译者。对于通过谈判成功引进的图书,找到合适的译者极为关键。翻译图书要求译者既有扎实的专业背景,更有较高的英文水平和中文功底,从而确保在深刻理解原著意义的前提下,用适合中国人阅读的流畅语言,将原著清晰表达出来。

由于不少外版书的篇幅长、出版时间紧,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位译者共同翻译,每位译者负责不同的章节。编辑事先要详细告知所有译者具体的翻译要求和出版规范,将注意事项整理成文,供其参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各章节翻译水平的参差不齐。此外,编辑还要切实担当起协调人的职责,以便随时协调各位译者的翻译,统一进度。有时在翻译过程中,两位主要译者对书中术语各执一词,达到了互不相让的程度。编辑需多次沟通协调。从中可知编辑的组织与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五编辑加工

与本版图书不同,外版图书在编辑加工上也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1.政治性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国外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与国内存在着很大差别。引进版图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违背中国法律和意识形态,有损宗教信仰的内容,即通常所说的政治性问题。

建工社曾引进一本关于全球居住状况报告的书,书中历数了世界各国的贫民窟,还分析了中国一些大城市的“贫民窟”现象。经过查询,国内没有“贫民窟”的说法,直接翻译过来肯定不妥,在征求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后,决定一律改为“低收入住宅”。书中的文字和表格将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与其他国家并列,这显然是错误的,故在加工整理过程中都一一做了更正。

对引进版图书中的地图要给予特别关注,因为国外地图很容易把我国的边界划分搞错。建工社引进过一本空间结构的书,编辑加工时发现书中有一张非常小的中国周边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中国的台湾地区没有像中国大陆那样进行着色,而是与周边国家一样不加底色,于是及时做了处理。对此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2.防止漏译、错译、直译

将国外语言翻译成地道的汉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外版图书在翻译过程中常出现漏译、错译和过于直译的问题,诸如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简单的单词堆砌,过多使用被动语态等,让人一看便知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达不到“信达雅”的程度。编辑加工时要对照原版书认真审核更正。有些引进版建筑类图书中的句子很拗口,或者用词生僻,或者提及的材料、企业、组织、活动名称很难找到对应词。这时就要认真研读上下文的语境,广泛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并借助专业词典和网络进行查询。

3.人名、地名的规范和统一

外版图书中的国外人名地名比较多,需要规范与统一。这项工作非常繁琐,如果在翻译阶段做不好,编辑加工阶段就会遇到很大困难,所以在翻译之初,编辑最好将人名地名翻译标准大词典的电子版提供给译者,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随时查阅,并且规定同一人名地名第一次出现时,后面须加括号标注外文(公众早已熟悉的除外)。即便如此,编辑加工过程中还要仔细核对人名地名有无不规范和不统一的地方。

4.名词术语、计量单位的规范和统一

外版专业图书中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出现频率相当高,在编辑加工中需要特别注意对其规范性和统一性进行核查,力争做到叙述标准、逻辑严密、前后统一、简明、规范。当发现有相同意义、名称或符号不同的情况时,要及时查阅相关参考书和工具书,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等,认真核对,做到规范使用,统一使用(包括全书所有正文和图表图注)。必要时请行业专家帮助审核,以保证书稿的质量。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国使用英制计量单位,建工社从美国引进的INSTANTANSWERS系列手册,里面充斥着大量英制计量单位,考虑到每一个都换算成公制计量单位,一是工作量极大,二是没有这个必要,最后决定将公制与英制的换算表附在书后,让读者需要时自己换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

5.参考文献和图片版权

外版图书非常重视版权,图书的每一章通常都附有详细的参考文献,版权页和致谢中也尽可能提到所有版权人和提供过帮助的人,包括封面、正文的版式设计,还特别注明书中的图或照片是由哪家公司或个人提供的,这都体现了国外出版界对版权的重视,在编辑加工中对这一点要特别重视,必须逐条核对,保证参考文献的完整和准确,且将所有应提及者像原版那样给予标注,万万不能图省事忽略不写,这样极易造成版权纠纷。

六出版

很多外商都对图书的开本、用纸、图片质量以及封面、封底和版权页等内容和格式有着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外版图书出版过程中,需要认真查核与外商签订的版权合同,及时纠正遗漏、偏差和不一致的地方。图书出版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向外商寄送样书,及时沟通,按时提供销售报告和结算版税,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七营销宣传

在开展营销宣传活动时,不妨借助外商和国外作者的力量。有些外商在我国设立了办事机构,这些办事机构经过多年的经营,手中均掌握了一定的资源;有些作者与我国的某些高校或协会有着广泛联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开拓中国市场较为积极。相信与他们合作展开营销宣传,是值得尝试的选择。

外版童书的是与非 篇3

关键词:外版,图书,优点,问题

从小到大, 我们会阅读很多的书籍, 其中, 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 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便是小学时代阅读的图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众多父母密切关注的头等大事。这时, 很多版权公司看到了中国巨大的童书市场, 许多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也开始向年轻父母推荐优秀的外版童书。一时间, 外版童书热成为图书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外版童书的优势

(一) 从家长的视角来看

1. 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从家长选购外版童书的反馈来看, 大部分家长都感觉外版童书与国内童书相比较,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育观念的差异和内容呈现方式的不同。国内的童书, 大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单调, 缺乏必要的启发性, 说教的成分居多, 而外版童书则更加注重趣味性以及创造能力。很多外版童书都是有声读物, 而布书、触摸书、立体书、翻翻书、洞洞书等这些新颖的呈现方式, 给孩子感官上带来强烈地冲击, 大大地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 自然而然地学习各种知识, 拓宽自己的视野, 印象会更深刻。

2. 可以让孩子从小接触英语

外版引进童书分为两种, 一种是翻译成中国文字的, 另一种则是原版引进。很多选择外文原版童书的家长认为, 这样的图书可以让孩子从小接触到比较纯正的英语,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为今后的系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孩子的机械记忆力以及模仿能力都很强, 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情境之中模仿能够听到的发音, 很多原版图书都是有声读物, 大部分配有CD、DVD或发声按键, 解决了中国父母英文发音不标准的问题, 这也是家长选择这些图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从专家的视角来看

1. 追求自我的教育观

很多的儿童阅读专家以及推广人与家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那就是外版童书与国内童书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观念的问题。中国童书所提出的教育观念主要是让孩子听话、顺从, 强调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而外版童书更多地强调的是让孩子勇敢地去尝试以及探索和追求自我。

2. 品质精良, 孩子更感兴趣

外版图书受到国内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专家们认为童书本身的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外版童书, 在设计形式上灵活多样, 非常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比如有一种纸板书, 纸质很厚且耐磨, 每一页上都有一层保护膜, 与普通书相比, 这种书不容易撕破。很小的孩子能灵活翻页, 又不会割伤小手指, 脏了还能用湿布擦干净, 非常适合小小孩阅读。

(三) 从设计的视角来看

1. 外版童书材质、形状、色彩设计合理

外版童书的材质、形状、色彩多种多样, 比如就小小孩来说, 就有撕不坏的布书、纸板书, 洗澡时不怕水的防水书等。形状方面也不拘一格, 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状都会成为图书的样子, 书的尺寸大小也比较自由, 有大8开的, 也有可以放到口袋里的, 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

2. 插图精美, 艺术感染力强

外版童书的绘画风格迥异, 表现手法多样, 比如有水粉、拼布、纸雕、版画、油画等等。从这些绘画之中, 我们不由得感叹, 国外的童书插图很多都出自于名家之后, 有的甚至是获得过国际大奖的画家, 所以这些童书的绘画水平之高、艺术功底之浑厚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国外对童书的重视程度。

二、外版童书的不足

(一) 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外版童书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引进, 价格相对较高;另一种则是引进后翻译成中文, 然后再进行出版。后一种的价格要比前一种低很多, 因此很多国内的出版商更倾向于后一种。这也就使得外版童书的翻译参差不齐, 从而导致了外版童书翻译质量的差异。有一些童书, 由于翻译不过关, 语言生硬没有一点趣味性, 或者是完全扭曲了原作者的意图, 这样的童书既不能带给小朋友快乐, 又会让家长对这样的书籍产生厌烦情绪。

(二) 与中国国情有差异

外版童书的创作背景是以某个国家作为原型, 而这与中国的国情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童书《玛蒂娜》系列, 书中的故事是围绕小主人公玛蒂娜的生活、学习而展开的。而国外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中国有着巨大的差异, 比如玛蒂娜家的后花园、她举办的生日派对、她的各种探索发现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孩子生活中没有的。因此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肯定要有一个思想上的跨越。再比如, 某些童书中多次出现诸如“笨蛋”“滚出去”等语言, 这就让很多家长感觉这对孩子的文明教育非常不利, 这是一部分外版童书共同存在的问题。

结语

外版童书以其精良的品质、生动的语言、活泼的形式、丰富的色彩、有趣的故事牢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小读者和大读者。外版童书的优势是比较突出的, 这也是家长为孩子选购这些图书的重要原因。当然, 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且要正确对待。解决好了这些问题, 外版童书在中国会拥有更加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事外版童书引进、翻译的出版社自然也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我们从少儿引进版图书中学到什么[J].出版参考, 2014 (28) .

[2]余人, 袁玲.引进版图书的本土化运作[J].科技与出版, 2014 (08) .

专业外版书编辑加工之管见 篇4

一本外版书经过选题策划、版权合同签订和寻找合适作者并翻译完成这一系列艰苦的过程后,拿到编辑手中的是凝聚了作者、译者和出版社各方智慧的一个文化作品雏形,需要编辑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通读和加工,力争送到读者手中的是一本充分反映原著风貌、经得起反复推敲,并能给广大从业人员“解渴”的图书。具体来说,专业外版书的编辑加工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前后翻译一致性的问题

近年我们从英国阿什盖特(Ashgate)出版公司和美国麦格劳一希尔(McGraw—Hill)出版公司相继引进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专业图书。由于是翻译的图书,编辑在审读时应对稿件中的地名、人名、书名或专业名词多加留意,因为有时译者在研究原著行文意义和语法等方面投入精力比较多,对一些细节的翻译便没有注意前后统一,基本上凡是遇到就音译过来了,而这往往会使读者产生疑惑,影响其对作品的解读。因此编辑要时刻留心,遇有发音相似但个别字不同的名词要前后翻翻稿件,将其统一,保持作品的连贯性。比如《机场经济规则与制度》(The Economic Regulation ofAirport)一书,经济学家Daniel F.Spulber就出现了“斯巴尔伯”和“史普博”两个译法,若不对照原著检查一下,就会认为是两个人,查阅相关资料后应将其统一为“史普博”。其他诸如千米与公里、中英文计量单位等的混用,都需加以统一和规范化。

二谨慎对待敏感内容

一般来讲,专业领域尤其是科技方面的图书不会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但一些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外版图书,其间难免会涉及此类问题。因此,在编辑过程中,就要绷紧这根弦,对于我国台湾地区、西藏自治区、南海诸岛等版图问题,或者涉及宗教信仰、对第三世界的认识、恐怖主义等问题,编辑要仔细阅读、甄别内容是否适于在国内出版。比如《机组安全防范》(Aircrew Security)一书,原著的第4章(恐怖主义调查)部分内容和第15章(反恐战争)基本站在西方国家的立场上,对恐怖主义、恐怖组织和恐怖战争进行了定义,并将一些阿拉伯国家和某些亚洲国家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行列,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明显。考虑到其出版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议,因此我们经与阿什盖特(Ashgate)出版公司及原著作者协商并征得对方同意,对某些章节进行了适当删节,同时在文前刊登了一则声明,指出书中有关恐怖组织及国际形势的表述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译者及中文出版单位的立场和观点。这样处理,既没有破坏原著主旨,也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社会和谐、保护了出版社。

三分析语法,解决病句

在编辑专业性较强的译稿过程中,要不时查阅原版书,相比其他大众文艺类读物,这点对专业类图书的编辑来讲尤为重要。比如,一些长句,涉及日期、数字、计量单位等的段落以及图表部分等,都要认真核对,确保忠实原著,万无一失。因为,有时恰恰因为一个单词的漏译、一个数字的不确切或一个图示的标注不明,便会背离或曲解作者原意,给广大阅读此书的专业人员以误导。因此,作为专业外版书的责任编辑,真的应该做到字斟句酌,严谨苛刻。比如《机组安全防范》(Aircrew Security)一书译稿中有一句话:每个航空公司或每名机组人员如何处理变化各异的潜在威胁。这句话读起来是有些歧义的。原文是:How each airline or individual crewmember deMs with the potential threats varies significantly。显然,译稿将“varies sig-nificantly”这个动词短语(差异显著)译成了形容词短语(变化各异的)。因此改后的译文应是:每个航空公司或每名机组人员如何处理潜在的威胁差异显著。

在外版书中经常会有成分比较复杂的复句出现,需要译者分析句子成分,并翻译成中国读者习惯的行文方式叙述,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当编辑遇到读得不通顺或存在语病的句子时,就要多翻翻原著,找到原句仔细研究,理顺主从句关系,弄清语法结构,润色译文,使其体现著者原意并通俗易懂。比如《航空公司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he Aria-tton Industry)一书的译稿中出现一句话:此外,在诉讼程序由于他们非传统的经营模式尚未完结的时候,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知名度也在提升。这明显是一个有语病的句子,查找原著后看到原句是:In addition。they receivepublicity,for example,when court proceeding are pending due t0 their uncon-ventional business practiceso这是一个含有时间状语从句(when)的复句。首先应把这个从句弄清:他们(低成本航空)非传统的经营模式使(dueto)诉讼程序悬而未决(pending);再把主句译出:低成本航空(they)的知名度也在提升(receive publicity)。因此,此句应译为:此外,他们非传统的经营模式使诉讼程序悬而未决,低成本航空的知名度也在提升。

四图表的处理

在国外的专业研究领域,定量研究比较常见,国外学者更愿意用大量统计数字和图表来说明问题,而这种结论也比较客观并有说服力。因此。对于译稿中的图表要尽量从原版书中进行扫描,效果不好的要在排版系统中重做一遍,之后编辑须对照原图表中数字、术语的位置将译文进行摆放,不要错位和遗漏。有的图表可能是译者自行扫描或复印的,在不清楚的情况下就没有将里边的内容翻译出来,编辑这时要与译者进行沟通,尽量还原著者原意并传递给读者;而有的图表经过排版部门的重做加工后,会与原图表有出入,编辑一定要仔细比对。

五美术设计要契合图书主题

通常,专业类外版书的装帧设计风格比较简约,但又不失庄重、大气,设计者一般会将书中内容抽象为几个构图元素,巧妙搭配,简洁调色,每本书自成一体又与出版社此类型图书风格一脉相承,看起来赏心悦目。因此,在考虑这类图书中文版的美术设计时,把握的原则是:既能充分体现图书主题思想,又能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专业图书的丰富、内敛的气质。说是好说,具体设计起来需要编辑和设计者一次次地协商与磨合。以《飞行事故人的失误分析》(A Human Error Approachto Avmtion Accident Analys)为例,该书是在国际民用航空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人的因素”的著作。通读译稿后我们给美术人员介绍了稿件的整体结构和中心思想,并提出封面设计尽量用偏暗的色调和形象的构图体现民航特色和“失误”的主题。经过方案选择和不断修改,最后呈现的图书封面用藏蓝、深蓝和浅蓝将其切割成三部分,在上边藏蓝和下边浅蓝部分分别书写中文和英文书名,而作为点睛之笔的中间深蓝部分,则以一架高速进入跑道并在尾部掀起一股浓烟的战斗机图片为原型,通过在Photoshop中执行调色、拼贴等操作,使图片呈现出一种拼接起来的破坏感和破碎感,较好地契合了图书主题,并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效果。

图书艺术性的问题不应仅仅属于文学艺术类畅销书的讨论范畴,对于专业图书而言,编辑更应突破某种“定势”,为图书构建起与其厚重内涵相互映衬的外在气质,使读者在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这一点对所有种类的图书来讲都很重要,而在一些专业出版领域,我们往往会忽视。

外版图书 篇5

一、图片吸引受众眼球

一张报纸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而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是在报纸内容及版面的长期改革、创新、调整当中逐渐形成的。因此, 报纸必须对内容及版面不断做出改革和创新。新闻图片是新闻内容及整个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块版面、一张报纸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图片的选择至关重要。图片被称为报纸的“眼睛”, 那么如何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呢?如何来吸引受众眼球呢?

(一) 使用多种类型图片美化版面

新闻照片是必不可少的, 还应包括各种类型的图片。美国《行型活字印刷新闻》杂志的编辑阿诺德认为:“对版面设计者来说, 图片在表现动态和使版面变得多样、生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片与文字间隔安排处理得当, 能创造一种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效果。从审美角度讲, 图片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 它直观、形象, 较之单调的文字稿要有趣得多。

1.油画。《人民日报·海外版》 (下文简称海外版) 艺术部落板块曾经刊载了一幅色彩鲜艳绚丽的大尺寸油画《战犹酣》, 给读者带来了较强的视觉冲击。

2.漫画。漫画的特点是以风趣幽默、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揭示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 激发读者兴趣, 引发读者联想。海外版上有一篇有关理财的报道, 配置了一幅这样的漫画:一个人背着一个和他身体差不多大的袋子, 袋子是破的, 那些个破洞正好拼成了一个“亏”字, 另外还有一个大箭头穿透袋子射到地上。此漫画很形象地让读者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

3.剧照。看过该剧照影视剧的读者第一时间就在心理上产生了接近性。海外版一篇有关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报道配了多幅热播影视剧的剧照, 如《甄嬛传》《步步惊心》《倾世皇妃》《山楂树之恋》《失恋33天》等, 还有这些畅销书华美的封面图, 给读者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4.剪纸画、年画。海外版在刊登一个12岁小朋友的文章《里士满的雪》这篇报道时插了这样一幅童趣画: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一只小狗并排从山坡上滑雪下来, 让人看了很温馨。

5.图示。包括图表、示意图等, 便于读者集中阅读, 一目了然。

6.图饰。如边框、报花等。海外版的一期“美丽中国”的版上有一篇《黄山观海》的报道, 设计了一个别针, 插着几张带蓝色框的纸片, 纸片上面是字, 下面是一张黄山云海云雾缭绕的美景图;另有一篇《青海打造10条千亿级产业链》, 正文被链条和齿轮包围着, 起到了突出重点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小图标, 如“观海亭”“望海楼”等的设计也别出心裁。

(二) 图片数量多, 色彩鲜艳

海外版每天一期, 每期八版, 有四版是彩版。图片多、色彩鲜是它的一大特色。大面积地运用底色, 为正文设置背景色也很常见。《少年派的海外漂流记》, 本篇报道占半个版, 正文全部用淡蓝的海水色作底色。

然而, 《人民日报》的非海外版图片较少, 因此海外版与非海外版相比, 大量的图片、大面积的鲜艳颜色就显得比较轻松和活泼。

(三) 图片尺寸大

为了“扎眼”, 西方一些小报往往会整个一版就刊登一张大照片, 以抢夺眼球。《人民日报·海外版》很少出现整版的图片, 但是有通栏的图片, 面积比15cm×15cm大的图片也是常见的。比如, 书画艺苑版登载的由祁峰所做的国画《踏遍大漠无敌手》。

(四) 图片要新鲜、应景、有时代感

新闻姓“新”, 图片也姓“新”。要多使用鲜活的现场图片, 少使用图库的“存货”。

《北京幼儿园男教师才艺大赛》一文所配的图片是舞台照。前面几个男教师戴着黑帽子、黑墨镜、黑领结, 穿着黑裤子、黑皮鞋, 做着骑马舞的动作, 后面一排三四岁的幼儿也是同样的装扮、同样的姿势。这张图片就会让读者眼前一亮。

《美国制造业回流逆全球化而动?》一文配了这样一幅漫画:超人扛着一座楼在空中飞, 旁边还有一个“撤”字。让读者不明白这幅画与文章有什么确切的联系, 干巴巴的一张漫画, 显得很无厘头。不要为了“配照片”而配照片, 照片要起到切实的作用, 不能滥用图片。

(五) 图片的组合方式新颖

海外版的图片组合摆脱了传统的图片“各自为营”的模式, 实现了多张图片的相互联合。利用图片的大小互相嵌合、互相连接, 形成了流光溢彩的版面。

二、图片具有烘托气氛、抒发感情的功能

图片介于影像和文字之间, 兼具了二者的优点, 一图胜千言。

首先图片再现了场景, 可以勾起读者的回忆与联想, 营造氛围。其次图片有色彩, 而色彩本身就能带来一些感情。如《总书记与艾滋感染者手握手》一文的图片中出现了大量的红丝带。习近平等领导人前插着红丝带, 小朋友们双手捧着红丝带, 正文的背景色也是一条“爱心红丝带”。整个图片内容给人一种献爱心和温暖的感觉。

达·芬奇说:“画面展示的, 比钻石更可贵。”恰当的摄影图片可以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增加新闻报道的力度并吸引、扩大读者群。“一图胜千言”, 能够使版面在各类繁多的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随着报业、期刊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业内人士在用稿观念上逐步由重文轻图向图文并重转变。大胆地配发图片, 将图片由“配菜”推到“主菜”地位, 尤其在一版上注重图片新闻的编排, 增强了形象新闻的意识和版面的视觉冲击力, 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三、图片的证实性作用强

如今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 报纸的权威逐渐下降。要想提高报道内容的可信度, 不仅要在文字上下功夫, 还要注重图片的使用。新闻图片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对于读者来说, 文字报道固然能描绘新闻人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 能够阐述其意义, 但耳闻为虚, 眼见为实, 如果在阅读文字报道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照片的形象性画面看到当时的真实场景, 对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就更增强了。

首先, 图片要想起到证实性的作用, 一定要具有再现场景的真实性, 要清晰可信。海外版中有一篇报道标题是“山东发现驰龙足迹化石”, 这本是一件稀有的事, 应该配置相应的图片。报纸的确配置了, 但图片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图片的内容是一位老者在石壁上趴着, 手指指向石壁的某处, 石壁上的痕迹这个重要细节也看不清楚。

其次, 一定不能选用摆拍的图片。摆拍的图片会让读者反感。把好图片的质量关很重要, 图文搭配要恰当,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四、结语

美国著名报纸设计家马里奥·加西亚博士认为:“视觉中心, 就是一种打开通向读者之门的视觉上的门票。”由于图片是以色块形式出现在版面上, 能够打破文字排列的灰白秩序, 所以, 用图片形成视觉中心, 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图片不再仅仅是报纸的点缀, 而是已经成为报纸新闻内容的一个重要的元素。要选用高质量的图片来补充说明事实的报道, 渲染氛围增强感染力, 用图片的丰富多彩来美化版面, 吸引受众眼球, 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焦国章.报纸编辑学通论[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2]郑兴东, 沈史明, 陈仁风, 包慧.报纸编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3]秦洪梅.新闻采编与写作[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8.

[4]薛小丽.现代新闻编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屠忠俊.新闻事业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6]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外版图书 篇6

“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 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 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国家形象属于“软力量”之一种, 影响一国在国际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国家的客观状态大多是“硬指标”, 如社会制度、综合国力、民族文化、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等。应该说, 这是一国国家形象的根本, 在总体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形象的好坏。但是, 正如美国学者李普曼所说, 人类既生活在一个现实环境中, 又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建构的媒介环境, 也即拟态环境中, 新闻媒体勾画了我们大脑中的认知地图。人们对他国的认知和评价, 受制于空间距离远和文化差异大等因素, 更加求助于大众媒介对该国的建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国家形象不过是媒体形象在受众心目中的“复写”。

西藏关涉中国核心利益, 西藏形象关系中国国家形象, 进而影响西藏的发展稳定乃至中国的发展稳定。可是, 毋庸讳言, 中国国家形象与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称, 而西藏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个“短板”, 亟待弥补修正。因为“‘西藏问题’牵涉了当今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话语’, 如人权、博爱、和平、环保、非暴力、文化传统的延续、男女平等、宗教自由、文化、民族自决等等”, 成了一些西方国家和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些西方政客更是赤裸裸地道出了他们在所谓‘西藏问题’上的真实意图:‘控制了西藏, 就控制了中国’。”

西藏形象虽然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进步, 但是媒体的建构作用也至关重要。自塑和他塑是形象建构的两种基本方法。本文分别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为自塑媒体和他塑媒体, 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 对两份报纸2008年到2014年的涉藏报道进行抽样调查。

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报道体裁、议题、信源、态度和篇幅的统计分析, 可以发现, 这两份报纸通过“选择”和“凸显”, 设置了民主法治VS专制压迫, 经济快速发展VS藏人被边缘化, 文化传承VS文化灭绝, 生态环境良好VS生态环境恶化, 分裂中国VS高度自治等几大报道框架, 对“西藏问题”进行了不同解读, 为读者呈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西藏形象, 并通过对西藏形象的建构, 来制造和引导舆论, 以赢得更多的“西藏话语”权。

为何这两份报纸对同一个西藏进行了完全迥异的形象构建?其原因在于:既有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不同, 也有大众传播的“噪音”干扰。同时, 中西方对“现实”西藏和神话西藏的不同认识影响极大。西方人把西藏理想化为一个乌托邦的同时, 还把中国妖魔化为一个与其对立的异托邦, 一切好东西全由西藏和西藏人包揽, 而一切坏东西则都由中国 (一个汉人的国家) 和中国人 (汉人) 买单。现今的西方人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对中国和中国人表示出的不友好, 甚至敌意, 都与这种两极的想象有关。”

“一个西藏, 两种表述。”近年来, 中国媒体在“西藏问题”上与西方媒体进行了正面交锋, 以增强“西藏话语”权, 但是限于各种原因, “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没有改变, 中国涉藏外宣任重道远。

一、开展公共外交, 破除刻板印象

开展媒体外交。在国家形象塑造上, 可谓是成也媒体, 败也媒体。一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如何, 是影响媒体报道态度的重要原因。媒体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种, 既包括政府对外媒的公关, 也包括一国媒体与外媒的交流和合作。从政府层面, 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 重大信息及时披露, 消除猜疑和谣言。放宽外国记者进藏采访, 既消除他们的不满和猜疑, 又可减少引用十四世达赖方面的消息来源。从媒体层面, 要开展新闻交换和合作, 开展业务交流、理论研讨、联合采访等, 增加友谊和互信。

加强对外藏学交流合作。藏学是西方人认识了解西藏的一个重要渠道。积极开展对外藏学交流合作, 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通过影响西方的藏学专家来影响西方社会, 有利于澄清西方国家、西方民众对西藏的一些错误认识。对外藏学交流合作, 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 具体方式如:派团互访、出国讲学、出版合作、版权贸易、资料交流、合作开展项目、合作召开国际学术会议, 等等。

发挥十一世班禅的影响力。西方社会对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尊崇和追捧, 与他们对神秘的藏传佛教的尊崇和追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在, 十一世班禅已经成年, 佛法高深。应发挥他在宗教上的号召力, 讲授佛法、弘扬藏学, 拓展在国际上的活动空间, 力争与十四世达赖喇嘛“平分秋色”, 向世界介绍一个客观真实的西藏。

二、增强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正面为主, 平衡报道。平衡报道是西方新闻报道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以正面宣传为主是中国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一个指导方针。但是, 以正面宣传为主, 并非完全杜绝负面报道, 搞片面报道。中国媒体应汲取经验教训, 不必自缚手脚, 在报道体裁、报道议题、报道态度和信源选择等方面作一些适度的平衡, 以增强权威性、说服力。

先声夺人, 增强时效。在涉藏报道上, 如果中国媒体不首先发声, 不把握突发事件的定义权和解释权, 十四世达赖方面和西方媒体就会乘机抢先上手, 发布一些道听途说、妄自猜测的不实消息, 在受众心目中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这就要求媒体有快速反应能力, 也要理顺新闻管理体制, 赋予新闻单位更多的发稿定夺权, 在第一时间参与议程设置, 增强“西藏话语”权,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双西”外宣人才。涉藏外宣人才的培养, 是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两者既有共性, 又有个性。就其特殊性而言, 就是要培养既懂西藏、又懂西方的“双西”人才。只有这样, 涉藏外宣才能经常性地主动设置议题, 以我为主, 抢占先机;才能把准国际社会普遍感兴趣的涉藏话题, 找准切入点, 增强针对性;才能善用对比, 帮助外国受众加强对一些关键概念和问题的理解;才能改进传播技巧, 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报道西藏, 增强趣味性、吸引力和可读性。

三、善用新媒体, 扩大中国声音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兴媒体正在快速改变世界传播格局, 其在国际传播中更是优势明显、作用重大。

作为一种极具广泛性和开放性的传播体系, 互联网打破了各种渠道封锁, 更好地满足了国际传播在跨时空和跨国界方面的要求。与传统媒体相比, 互联网的信息发布更加具有平等性, 可有效扭转大众传播权利对资本的依赖。互联网则大多是民间资本, 网民与记者相比意识形态色彩也淡了很多, 且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极强, 可大大增强国际传播的可信度。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还具有裂变性, 传播速度快, 容易造成舆论漩涡, 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基于以上思考, 应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 加快网络建设, 消除“数字鸿沟”。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加强舆情收集研判,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同时, 应加强国情教育, 开展公共外交, 让每一个网民都为国家形象代言, 以亿万网民磅礴的正能量改变传统媒体在国际上的弱势地位, 增强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 《国际新闻界》, 2002年第二期。

[2]参见李普曼著、林姗译:《舆论学》, 华夏出版社, 1989年。

[3]张昆:《国家形象传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211页。

[4]沈卫荣:《寻找香格里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164页。

[5]国纪平:《对西藏的错误认知违背发展进步潮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年3月2日, 第04版。

[6]沈卫荣:《寻找香格里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165页。

上一篇:比尔盖茨下一篇:有效课堂的点滴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