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才(精选12篇)
工程人才 篇1
制药工程是奠定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 是化学工程和制药类的前沿学科领域, 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工程, 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1,2]。要培养出“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要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 强调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 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是:重科学、轻工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视逻辑思维、轻视经验的运用和总体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 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在这种传统教育的影响下,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看法。为改变这一状况, 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 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管理、科研开发和市场服务的专门人才, 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实践环节的效果与质量。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计划设置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有关精神, 结合郑州大学和化工与能源学院关于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重新修订的指导性原则, 培养既懂制药又懂工程同时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体现我们在培养制药工程人才方面的特色, 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 通过精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将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学术动态引入课程, 建立创新的“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所构建的课程体系, 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公共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政治、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微积分、线性代数和画法几何及计算机绘图。公共基础平台体现厚基础的特点。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和跨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与现代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电工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学科基础课平台体现宽口径的特点。
模块课程分为专业课模块、实践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专业课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反应工程及设备、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制药工艺学和药理学。实践模块分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以及课外实践环节五部分。实验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实验、制药工程仿真实验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 分别为2周和3周;课程设计包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和制药工程工艺与设备设计, 制药工程工艺与设备设计替代原版的化工设备设计;课外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实践。不同专业可设置不同模块, 一个专业可有2—3个模块, 每个模块学分大致相当, 让学生自主选择, 体现专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课程群主要由学科选修课 (含学科前沿课) 、跨学科选修课等组成, 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体现创新性。本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药用高分子材料、环境与安全工程概论、制药工程新技术研究进展、创新药物开发过程、GMP、药剂学、遗传学、毒理学等组成;交叉学科选修课主要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专外与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管理工程、生命科学导论、资源、能源、环境、社会、绿色过程工程导论、工程计算方法及应用软件科技论文写作等。
二、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郑州大学是工科院校, 培养人才的重点是工程应用型人才, 因此, 学校的本科教育紧紧抓住“工程应用型”这个含义, 工程问题是这个专业学生最终面临的问题, 因此, 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来制订实践教学模式, 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尤其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3,4]。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 充分发挥郑州大学工学学科之优势, 强化学生“三个环节”, 即实验课环节、课程实习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训练。
专业实验: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原则, 教师采取与学生平等讨论、切磋交流、协同合作的方式,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验氛围。在专业实验的设置上, 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一是基础实验。采用教师教、学生做的方式, 实验过程中注意系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是开放性的设计研究型实验。在这个实验室里, 学生是实验的主角, 从实验的设计构思、实验步骤的拟定、实验问题的处理到实验材料的挑选等事无巨细, 均由学生自行做主。这一方面可以集中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可为他们将来从事新产品的开发、试制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是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可以将传统实验加以提高和扩展, 用一些传统实验方法不容易做或做不了的实验, 在仿真实验中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既训练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又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也可结合工厂部分工段、仿真多媒体课件开展模拟操作实验, 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突破原有工科或药科学生的实习模式, 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药学实验, 而要突出工科院校的特点, 贴近工业实际, 把制造技术、质量意识、市场竞争、工业安全与法律约束等内容联系起来, 注意发挥传统学科的交叉作用, 充分发挥化学工程的传统特色和生物化工的成果, 围绕重要药用原料、中间体和辅助材料的生产工艺, 以及典型药品的合成与制剂, 带领学生到有特点的药厂参观学习, 了解制药企业的生产实践, 让学生在制药车间感受工业化制药过程, 建立工程制药观念与思想, 提高解决应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应具有新颖性, 与医药工业相结合, 解决工业存在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内外医药研究的新趋势、新工艺、新技术。通过毕业论文, 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课程设计、药厂设计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学院先后与开封制药集团公司、开封兴化精细化工厂、开封抗生素厂、河南辅仁药业、安阳利华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设了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形成实验室———中试室———校外大中型医药企业车间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模式, 从而使学生有了接触制药工业与制药工程技术的良好条件, 学生因此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工业生产过程的操作。“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实训实践, 学生在实习基地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工业实际进行对比, 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 加深了对制药工业与工程的感性认识, 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产学研结合, 极大地改善了本专业的办学条件,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理论实践并重的特色培养模式, 使我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 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了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5]。
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培养出“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制药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为实现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出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 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计划设置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践环节, 在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手段上进行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课堂教学, 要将工程设计思想融入到教学中, 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制药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许明丽, 赵广荣, 白鹏, 元英进.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1) .
[2]李华.以教育科研促进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9) .
[3]欧阳臻, 宁德刚, 徐卫东, 陈钧.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 2004, (4) .
[4]李华, 胡国勤, 赵蕾等.重视实践环节, 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J].药学教育, 2007, (2) .
[5]何荣军, 赵培城, 张建友, 孙培龙.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J].高教与经济, 2006, (3) .
工程人才 篇2
这五大人才工程一是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大规模对全市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继续实施“双高人才”培训工程,每年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国内外重点院校进修深造;每年选拔一批有潜力的优秀后备干部,采取交流轮岗、基层挂职、到急难险重岗位任职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锻炼。鼓励党政干部进修学习,力争到党政人才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超过60%和10%。
二是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重点抓好100名市属企业主要领导、200名一把手后备人选和500名优秀年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有组织地把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派到中外合资的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培养和锻炼。加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选择部分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行人才专项服务试点。
三是实施以“泉城学者”为重点的系列人才开发工程,
今后5至的时间,重点培养50名左右在国内有关学科、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300名左右在省内有关学科、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5000名左右在市内各行各业成绩显著的专业技术骨干。充分利用省会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定向在职培养高学历专业人才;建立国(境)外培训基地,每年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到国(境)外进修学习;每年选送一批优秀人才到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培训等。
四是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在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加快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实行“订单”培训,每年重点选拔一批30岁左右的高级技工进行集中培训。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每年培养6000名高级技工,3年培养技师、高级技师5000人。改进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评选工作,建立首席技师制度。
五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构建市、县、乡三级联动,农科教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开发和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力争实现每年万名“绿色证书”培训、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5年内对50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定向和引导性培训。改进和完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管理工作,每两年评选一批能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农村实用人才。(雍坚)
向人才工程师致敬 篇3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党的十八大完成了我国相当一段时期内人才系统工程的顶层设计,制定了“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31 个省区市编制的人才发展规划相继出台,落实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使人才工作走向科学化道路有据可依,人才系统工程有了高度可操作的图纸。
而各领域、各层面人才的发现培养,人才的创新使用,使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更多的“ 潜人才” 正变成“ 显人才”,更多的“常才”正变成“高才”,人才系统工程正在全面铺开扎实推进。
然而,历史上“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先例层出不穷,现实中千里马老死槽枥的事情亦不鲜见,“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的一席话更引起各方震动。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如何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埋没人才、浪费人才,如何创设各显其能、竞争有序、鼓励创新的用人环境,共同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突出“以人为本”,以才为重,形成更加强劲的人才发展态势。
我们需要人才工作正能量的“好伯乐”、与人才培养相向而行的“护航员”。
工程人才 篇4
该工程实施以后, 受到了农业部、沈阳市政府、省科技厅尤其是沈阳市科技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农业部、沈阳市政府和省科技厅对该工程的实施作了明确批示, 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将该工程做好作大;沈阳市科技局承担所有学员的学费、宿费和书本费, 并由一名副局长亲自主管该项工作。学校也成立了以主管教学校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 负责研究和制定该工程发展的方向、教学的目标和管理措施, 使“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
二、建立健全的教学机制
1. 抓好入学教育
该工程实施以来, 学院就把前一期学员的结业典礼暨表彰大会和后一期学员的开学典礼同时进行, 让新学员在聆听各级领导讲话和优秀学员代表总结, 分享已结业学员喜悦的同时了解本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员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奋发向上。
2. 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
学院在听取学员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沈阳地区农业条件和农村经济现状, 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本着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原则, 设置了两个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和园艺专业。在课程设置上, 既注重学员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 又突出实用技术的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实用技能培训。每个专业的课程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 同时还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市场营销学》、《农业技术推广学》和《农村政策法规》等课程,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此外, 学院还组织学员到已结业优秀学员产业基地参观, 聘请省市领导和相应行业专家为学员作报告, 使学员了解本市农业政策法规, 掌握本行业的发展现状, 最终将学员培养为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 农村科技致富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
3. 选用合适的教材
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在教学过程中, 学院根据学员学历结构特点和农村农业发展现状, 为学员选用了多种类教材, 既有公开出版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类规划教材, 也有教师自编教材和科普用书, 但教材选用总的原则是既注重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先进性, 又要有地方性、实用性、简捷性和通俗性。
4. 聘用“双师型”教师
为保证学员在培训期间既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大体了解当前行业发展的前景, 又能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机能, 学院聘请既有扎实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聘任教师中既有退休老教授, 又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使学员在学习时既能感受到老教授的沉稳博学, 又能感受到青年教师的灵活上进。
5. 采用灵活使用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各课程的特点, 结合学员的要求, 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包括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常规的板书授课、多媒体网络授课以及现场操作演示授课等, 使授课内容既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又通俗易懂。
6. 制定恰当的课程考核方法
在课程成绩考核方面, 因课而宜, 制定了多种灵活恰当的考核方法, 有期末考试方式、随堂考试和考核方式、课程论文方式, 也有现场操作考核方式。另外, 学院还与省农业厅沟通, 为每年结业的学员举办了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 争取使每一名学员在结业时都能有两证在手, 一为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培训班结业证书, 一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书。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1. 学院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宗旨, 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职班主任。
在班主任的聘任上, 针对学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特聘请具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退休老教师担任。班主任实行全程跟班, 主要负责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管理和实习实训等工作。
2. 学院在听取学员意见的基础上,
结合本专科学生管理条例, 由学院、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编制了《“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学员管理手册》, 给每位学员建立了个人档案和学习档案, 并保持与学员所在县/区科技局的联系, 以方便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
3. 班主任老师定期为学员作思想政治教育报告, 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在学员班级中组建了班委会、团支部。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先由学员申请, 然后由市科技局、学院、班主任协商确定。班长和团支书一般由年龄较大、在本行业已经作出较大成绩而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员或团员学员担任。在班级日常活动中, 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带动全体学员的进步。同时班委会定期召开班会、座谈会, 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 并将同学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和建议与班主任老师及时沟通, 共同协商解决办法。
4. 努力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学院在学校和市科技局的支持下, 为学员安排了独立的教学和住宿楼, 并建立了专门的食堂。每个班级指定了专门的教室, 并安装了多媒体投影仪, 教室白天用于教师教学, 晚上用于学生学习。此外, 在学员宿舍区建立了活动室, 活动室中安装了有线电视, 订阅了各类报纸杂志, 以丰富学员的课余生活。
5. 建立考核和奖励制度。
在学员培训期间, 由班主任老师结合班委会记录、任课教师反应负责对学员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做出综合考核评价, 对学习上进、表现良好的学员予以表扬, 对表现较差的学员进行批评教育, 督促其学习上进。学员结业时, 结合平时表现和各门课程成绩评选出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员, 并结合学员提交的产业开发项目计划由市科技局出资资助, 以鼓励结业学员的进一步发展。
四、搞好学员毕业后的合作服务是该工程长久发展的根本保障
学员毕业后, 学院与学员建立了长久合作联系。一方面, 学员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学院反应, 由学院组织本校专业教师为其提供解决方法;同时, 由本校专业教师根据学员所在地特点和自家产业特性, 为学员自家产业的长久发展制定措施。另一方面, 学院将有一定规模的学员养殖场/种植场确定为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为本院的教学和学生实践实习服务。事实证明, 搞好学员毕业后的合作服务工作对学员和学院起到了双收效果。学员利用自己所学知识, 根据学院为其制定的发展战略, 不仅增大了自家产业规模, 而且带动了周围其他农户的发展, 成为当地致富的领头羊;学院利用这些教学基地, 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发展的信心。
五、结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过程中, “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的实施开辟了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农民办学新思路, 也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模式, 对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今后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员学历层次较低, 接受知识能力较差;有的学员为农村科技示范户的子女, 由于没有参加生产实践,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学员为家庭产业的主力, 不能很好处理家庭产业与学习培训时间的关系等等, 所以“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素、发展和完善。
摘要:“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是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农民和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新模式,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简要论述了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实施“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和学员结业后的合作服务。
新型消防工程人才紧缺 篇5
消防工程,与其他行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大多数人对此却很陌生。该专业的社会价值在哪里?就业方向有哪些?消防工程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就业前景又如何?笔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消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消防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远平教授。
据公安部消防局发布的火灾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共发生火灾约16万起,死亡1418人,直接财产损失高达9.9亿元。火灾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火灾,防患于未然呢?答案是加强消防工程的教育。
然而提到消防工程,好多人不自觉地就想到了电视画面里的抱着灭火器去灭火的消防队员,并认为这个就是消防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这其实是社会上对消防工程专业的误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的生源质量。实际上消防工程专业是学习建筑火灾防护方面的知识,培养消防工程师,主要学习在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怎样来避免和减少火灾的损失。
早年我国的消防工程专业主要设在公安类,当时培养消防工程人才的学校主要是公安部管辖的廊坊武警技术学院,它主要是为各地的消防部队提供人才,所有学生从本科入学开始,就是属于部队编制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消防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光是消防部队有需求,地方上很多单位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消防工程人才需融合多学科知识背景
到现在为止,我国大约有20所高校开设了消防工程专业,消防工程的学习要融合很多学科,比如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像钢构件的耐火性能以及在建筑物发生火灾以后火灾的`漫燃和烟气的毒性,还有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对材料的抗火性能的研究。
此外,消防工程的学习还要涉及火灾动力学、水灭火工程、火灾烟气控制和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等课程方向。比如说,灾动力学主要是学习火灾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发展的、如何漫燃的,烟气的特性以及着火以后对人员安全疏散影响。
再比如,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在建筑物中常见的主要是在建筑物顶棚中安装的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自动喷水的喷头。消防工程专业不是学习怎么来制造这个自动报警系统,而是学习这种自动报警系统的原理,学习怎样进行设计、怎样进行安装、怎样进行检测和在使用过程中怎样进行维护。
消防工程人才需求量大就业竞争压力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安全的要求以及对财产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消防工程就业的范围越来越大。消防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消防工程师,从事建筑火灾的防护方面的工作,而不是直接去灭火的,因此这个专业是没有危险的。另外,由于这个专业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型专业,开设的学校比较少,需求量比较大,竞争比较小一些。
中法合作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才 篇6
中法工程师学院项目由中国教育部发起,是北航与法国最优秀的工程教育机构之一——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共同合作的成果。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融合了中法两国高等教育的精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熟练运用中、法、英三国语言的技能,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让企业充分参与。此外,学院也十分重视德育,因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具有决策能力的人才,更需要领导者具备高尚的品德。早在2500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这一观点。
自2005年开始,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每年经过严格选拔招收120名学生,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学院的办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下一步是将这一成功的教育模式予以推广。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成功的办学经验,已经为在天津创建的申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以及今年9月即将在中山大学创建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提供了重要的办学借鉴。
“安心工程”把人才留在基层 篇7
安心, 乐于奉献之源
笔者从陕西省卫生厅了解到, 2009年2月, 该省首次提出妥善解决乡镇卫生院职工的住宿、用餐、洗澡、取暖等生活问题, 为乡镇卫生院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先后筹集资金约11.2亿元用于“安心工程”。目前, 全省107个县 (区) 、1423所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已竣工, 62.79万平方米职工住房、2.4万平方米的浴室、5.24万平方米的厨房、4.07万平方米的卫生间以及取暖设施为医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 一些乡镇卫生院还利用“安心工程”项目, 自建或改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多媒体室, 并配备了健身器材,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业余生活得到改善。高陵县投资110万元为崇皇中心卫生院新改建职工餐厅、供暖设施, 环境大为改观, 面貌焕然一新。
延安市子长县玉家湾镇卫生院的一位大学毕业生高兴地说:“‘安心工程’使我们不再为吃饭、住宿、洗澡、取暖和文化娱乐犯愁, 生活充实了, 工作也更加安心了”。
提薪, 体现价值之举
陕西省大多数中医医院推行以综合绩效考评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改革, 将工资总额的40%~60%作为岗位工资, 其余部分和全院财务收支相抵盈余的30%纳入绩效考核发放。神木县中医医院推行绩效考核后, 职工收入水平提高8%~10%, 且拉开了档次, 绩效收入差距可达20倍。
绩效考核向技术骨干、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倾斜, 向重点岗位、临床一线倾斜, 实行科室二次量化分配, 拉开收入档次。镇安县中医医院“建立合理绩效体系、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合理调整薪资结构”分配新机制, 向一线人员倾斜政策, 使医护人员收入大幅增加, 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 医院收入也实现同步增长。
同时, 各县普遍推行以全员聘用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 专业技术人员按编设岗, 根据岗位设置任职条件竞聘上岗, 不同岗不同薪、岗变薪变的激励政策也引导了医务人员乐在基层服务, 体现自身价值。
倾斜, 栓心留人之策
医改后,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全部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在保基本的基础上, 对医务人员实行倾斜, 鼓励多劳多得。与同职级相比, 乡镇医务人员月均收入比县城高出20%~30%。高陵县崇皇卫生院来自县中医医院的医生说:“我们在崇皇工作收入比在县城多拿七八百元, 医院医疗、生活设施有了较大改善, 在这工作挺舒心、挺安心的”。
论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篇8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我国预计通过实施“卓越计划”, 用10年时间, 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继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高校之后, 盐城工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性高等院校, 于2011年8月成为国家“卓越计划”的第二批试点高校。“卓越计划”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沿海发达省份及大城市, 一些综合性高校及地方工科院校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由来已久, 在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下足了工夫[2], 但像“卓越计划”这样大规模、系统性地推进实践性教学尚属首次。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要责任, 是未来工程师的摇篮。这就要求高校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 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选择合适的专业领域,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领域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既与学校自身科研水平、区域特色相关, 又与国家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汕头大学入选“卓越计划”试点的是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两个专业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 这两个专业都是国家及特色专业, 并直接对口浙江省化工、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盐城工学院结合学校工程教育特色和现有办学基础,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和土木工程等4个专业实施“卓越计划”试点。
按照不同学制,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层次分三层, 即“本科3+1”模式、“硕士1+1”模式、“博士3—5”模式。参与试点高校应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 重点培养本校最具优势的层次的人才。地方工科院校大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主要采用“3+1”模式。在“3+1”模式中, 围绕实践环节这一中心, 以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 学生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 另外1年时间进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 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地方工科院校以依托区域实际的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 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 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实现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精细培养。
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培养和储备人才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 企业由原来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联合培养单位, 在培养和储备人才方面发挥不小的作用。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最终为企业服务, 这就要求地方工科院校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在“卓越计划”中,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 其中3年左右在校学习, 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至少1年。地方工科院校在制订“卓越计划”实施方案时, 重点要在学生的3年在校学习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加强工程训练,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同时开设其他素质教育课程, 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沟通能力。累计在企业实习1年时间以上的要求, 地方工科院校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学校资源、教师队伍、企业条件等因素来设计并实现。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 也可以在企业进行3个月至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
三、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来实现。地方工科院校要从根本上适应培养卓越人才的需要, 就必须充分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课程体系的改革, 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蔡元培先生曾说:“在人才培养上, 大学无不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修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 具有较为完满的人格追求, 以别于专门教育造就的狭窄单薄的技术专才。”应改变以往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 建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大范围课程与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一个卓越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和实践经验, 而且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职业修养, 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地方工科院校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 应围绕工程科学、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进行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从原本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 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 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 开设政治理论、品德与修养等人文必修课和涵盖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知识的人文选修课, 通过定期举行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社会热点等内容的学术讲座、报告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校企联手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完善教师评估体系
在“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 学生的前期学习主要是在学校, 工科教师的学识与工程实践经历显得极为重要。同时, 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职称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推进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只有专职教师还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 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企业的骨干, 对他们的聘任应该得到企业的认可, 聘请年限与对应的人才培养层次的学制相一致, 制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政策, 给予他们相应报酬。
长期以来, 工科院校对教师的评聘与考核搞“一刀切”, 以学术论文等理论研究成果为主要标准, 忽视了工科的特殊性。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 要制定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 并与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挂钩。
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 也是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地方工科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践基地,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联系, 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去学习、去锻炼, 才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 锻炼实践能力。不少工科院校在校内有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 在进入企业实训以前, 学生已经完成了实训中心的实习过程, 这样就为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前做了较好的衔接, 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得心应手, 大大缩短了适应期。
摘要:目前我国新型工程人才质量不高, 在实施“卓越计划”的大背景下, 地方工科院校应与企业联手制订培养方案,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完善教师评估体系, 创新实践教学, 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工程人才。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娅.打造中国的“卓越工程师”[J].商务周刊, 2011, (5) :22.
实施人才工程,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篇9
实施人才工程的环境与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2006年举行的全球跨国企业论坛上,各国企业发出了共同声音:“人才短缺正成为全球企业的最大障碍。”各国企业面临的人才“瓶颈”,影响了该国的经济实力。
我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转变管理模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整体现代化水平已见雏形,部分企业已达到国际水平。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发起的新一轮全球人才争夺战,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我国企业必须抓紧研究制定面向世界的人才发展战略,认真规划和周密部署,制定并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形成我国人才竞争的优势。实施人才工程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国企业人才现状
截至2008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为1.14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为4686万人,居世界第一。从规模上看,我国是世界人力资源大国,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但是,由于人才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因此还缺少高层次的核心人才。目前,多数企业因缺少高层次的核心人才,处于国际市场产业链的最低端,许多产品没有专利和核心技术,无法掌握国际市场分工的主动权。企业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
1. 人才结构较低
从人才分布看,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较低,企业创业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0%、小学毕业的占2.6%,其他都是初高中毕业生。
2. 多数企业高技能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随着人们对人才认识的提高,企业之间开始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的争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无法提供如大企业、跨国企业那样的丰厚薪酬和待遇,造成高技能人才大量流失。这对于本来就极度缺乏高技能人才中小企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此企业如何招聘到并留住高技能人才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3. 用人不当,薪酬待遇较低
人才是为企业创造、提升效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避免风险的先决条件。但许多企业未真正认识人才的价值,用人机制滞后,不能与尖端人才进行很好的对接,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实施人才工程,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1. 实施人才教育工程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伟业。2010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人才发展目标:"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根据这一目标,人才需求总量将增加到1.8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将达到20%。要实现这一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专业技能培养与管理相结合,在人才结构、专业设置等方面制定长期教育战略。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是以复合型人才为主要导向、多技能的趋势,目前许多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教育模式。
2.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针对人才需求矛盾突出问题,企业应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大投入人才培养的力度,实行全员培训,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重点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还应与各高校合作,对员工进行短期培训和硕博研究生培养,可选送部分核心员工去国外学习、工作和交流,不断提升他们的水平。此外还可采取以下方法:
(1)建立人才事业机制。想要留住人才,必须使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相一致。专业人才有较强的事业心,他们希望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提升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名声和荣誉及相应的学术地位,他们的事业心往往比物质利益更重要。如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所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
(2)建立人才报酬机制。企业可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制度,还可推行股权、期权分配制度。在美国《财富》杂志排名前1000家的美国企业中,已有90%多推行了股票期权制度。这种制度可体现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特点,在被形容为职业经理人的“金手铐”。
(3)建立人才情感沟通机制。情感沟通包括对人才的尊重、理解、支持、信任、宽容和关心。企业应建设“团结、进取、高效、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人才进取竞争的企业文化,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塑造精诚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 实施人才引进工程
企业如何引进一些高级人才,解决尖端技术问题,是当前应特别重视的。目前,美国有近60%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籍专家比例超过了90%,计算机产业50%以上的博士是外国人,在“硅谷”企业中有约40%是外籍高级工程师。我国企业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工作中,可采取以下办法:
(1)引进社会人才。许多人才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而是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企业应为这些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2)引进“海归”人才。10年前,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的施正荣博士,带着他获得的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来到无锡创业。如今,他创办的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同时也使无锡一跃成为国内新能源产业的翘楚。目前,江苏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已占全球20%以上、全国60%以上,光伏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锡市政府制定实施的“530” (5年内引进30名海外留学归国的创业人才)计划,也是个典范。无锡市自2006年实施“530”计划至2008年4月,已有来自全球17个国家、420个项目的1683位创业人员申报了“530”计划。在420个创业项目的创业人才代表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达到了70%。他们大多毕业于世界各地的名校,拥有丰富的在国外工作经历。申报“530计划”的创业人才大都在海外拥有自己的研发基地,通过整合海外研发的优势资源,他们为无锡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凭借“530”创造的人才先发优势,无锡市迅速跻身全国创新先进城市的前列。基础深厚的集成电路产业、IC制造、封测、设计业分列全国第一、第三、第四。主管部门表示,在“后530”时代,无锡市将在三年内选择30多个项目,邀请国际著名的首席执行官(CEO)、创业家和企业管理专家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建立“530”计划项目促进中心、服务中心和“530”大厦等。目前已有10多家进入了产业化阶段。“530”计划实施四年来,产生了人才集聚、产业引领、创新创业的带动效应。企业在引进“海归”人才前,应建立出国留学人才信息库,准确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每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到海外招聘,广泛引进优秀人才。还可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兼职、考察讲学、学术休假等,引进重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等急需的留学人才。
工程管理人才成长机制研究 篇10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近几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迅速增长。据资料统计,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40%左右通过工程建设实现, 即在“十一五”期间存在年均约7万亿总产值的建筑市场。
在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损失。据统计资料, 自21世纪以来, 我国城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逐年下降。这传递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固定资产投资有20%~30%在没有形成资产、发挥其效益之前就已经流失掉了, 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而且在建成的项目中, 也还有相当比例的项目不能按期正常开工, 或达不到设计能力, 或产品不适销, 生产难以为继等。项目投产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等指标普遍偏低。
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 2005年我国完成营业额217.6亿美元, 同比增长24.6%, 从总量上已进入世界前六强。2006年实现3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额, 同比增长37.9%。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 (ENR) 》资料, 2006年我国已有49家公司入选全球最大225强国际承包商名单。近几年来,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占世界建筑业的25%, 而对外承包额却只有国际建筑市场的1%。并且, 在国际工程市场上, 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正在快速的被工程总承包替代, 管理-采购-施工 (EPC) 、建设-经营-转让 (BOT) 、建设-拥有-经营-转让 (BOOT) 等带资承包成为未来趋势。这些新的承包模式占据着国际工程高端市场。从总的格局来看, 国际建筑市场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状。其中, 发达国家的知名跨国建筑承包商始终居于金字塔的顶端部位, 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企业总体上仍处于金字塔的下端, 粗略估计, 国际建筑市场居于金字塔上端的20%的企业, 掌握着80%的市场和收益, 而居于金字塔中部和底部的80%的企业, 却只掌握20%的市场和收益。这些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 工程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法律 (国际惯例) 和财经业务、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的能够从事现代工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外向型和战略型工程管理人才。
2 传统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机制分析
19 98年教育部在第四次修订和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 进行了调整合并, 首次正式设立工程管理专业。所以,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管理教育几乎是空缺的。这样一种现状, 与人们对工程领域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有关。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工程领域就是技术领域, 工程领域的基本特征就是“硬技术性”, 因而只要抓住了技术这个根本, 工程领域的一切问题几乎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果说需要管理的话, 那也就是技术管理, 是服从于技术、从属于技术的。在这样认识的指导下, 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就是工程技术人才需求, 严重排斥工程管理教育。
传统的工程管理人才成长机制建立在特定的体制、经济和技术背景下, 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均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独立法人资格, 不是真正的市场经营者, 不对经营成果负责。作为计划经济框架下的基本生产单位, 其基本职责就是完成计划指标。因而不会存在市场条件下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没有市场经营的风险。所以管理的任务也变得相对简单得多, 更多的就是单因素的管理。在这样一个体制背景下, 因为管理环境的明朗化和管理职责的简单化, 而使得工程管理简单化和边缘化。
长期以来, 在不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 我国经济水平极其落后。即使在急迫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 限于国力的约束, 建设项目的规模也相对较小、技术复杂程度也相对较低。因而也就没有了急迫的工程管理需求, 使得工程管理边缘化。
今天我国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的所处的环境已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体制的、经济的和技术的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二是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三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持续的国力增强, 大型和巨型项目实施的要求。四是新兴技术迅猛发展, 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新挑战。五是复杂系统管理的自身需求这样一些新的问题, 对传统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 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机制
在新形势下, 应当摈弃工程管理人才可以有工程技术人才“自然而然”成长转化而来的陈旧观念,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经济、现代科技新要求的工程管理人才成长机制。
工程管理教育机制是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的基础。工程管理作为一独立的专业领域有着不同于工程技术和其他管理的自身特征、自身要求和固有规律。工程管理实践者首先应当掌握和驾驭这些特征和规律, 并自觉付诸于工程管理实践中。把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变成工程管理者的自觉行为, 需要对工程管理者或准备从事工程管理者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和规范的业务训练。
工程管理实践机制是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的关键。工程管理的突出特征是其复合型和实践性。工程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工程管理实践, 才可能亲身体会工程管理的特征和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 从而增强对工程管理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认识, 进而自觉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是工程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过程, 也是丰富、完善和发展工程管理理论的过程。工程管理者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才能理性的驾驭理论, 并在复杂的工程管理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理论。所以, 工程管理实践不但要在具体的工程实践工作中进行, 还要在工程管理教育中进行。即职前实践和职后实践。通过工程管理教育中的实性环节训练, 比如, 各种实习和各种设计等, 缩短教育与实践的距离, 实现工程管理教育和工程管理实践的“零对接”, 提高工程管理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工程管理职业资格认证机制是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的管理平台。工程管理是有效实现工程目标的核心和关键。所以, 应提高工程管理的门槛, 切实向工程管理要效益。工程管理绝非工程领域的副业和附属, 其工作绩效事关工程总体效益, 工程管理也绝非所有人可为, 非有扎实的工程管理理论、过硬的工程管理能力和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可为。
工程人才 篇11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教学中行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各方面问题,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面向行业培养工程人才的教育改革举措,通过构建面向行业的优势学科体系、行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构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等措施,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行业;协同育人;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为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提升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解决当前工程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严重等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的难题。武汉理工大学有着建材建工、交通运输和汽车三大深厚的行业背景,在工程人才培养中依据“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优势学科和专业,面向行业,协同育人,大大提高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以武汉理工大学为案例,对其经验进行挖掘和归纳,试图为实践教学创新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积淀历史特色,构建面向行业办学的优势学科体系
20世纪50年代,武汉工业大学的前身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及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的前身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和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的前身武汉工学院相继成立。三所大学分别隶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程局、交通部和机械工业部[1]。学校在国家三大行业部委领导下,高度重视与建材建工、交通、汽车行业的密切合作,把培养三大行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形成了行业与学校发展相互促进、互动共赢的良好机制。经过半个世纪的积淀与发展,构建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等为主干的特色优势学科体系。
2000年5月,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后,学校面临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此,学校进一步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了从以工科为主的行业院校向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转变,从教学研究型院校向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转变。确立了与行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思路,通过设立三大行业董事会、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共建研究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等各种形式,构建了与行业密切联系的体制机制,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大环境。
二、瞄准行业企业需求和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经济的新常态发展方式,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水陆交通等新兴工业对于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于高校培养适应大工业化时代发展的工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认识到,如果脱离社会对于工程人才需求的实际,对于自身人才培养的条件缺乏清晰的认识,就难以面向社会需求,也难以准确定位工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培养方式、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这势必使得工程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人才培养的层次不清楚、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足,毕业生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2]。
武汉理工大学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从工程人才培养的源头抓起,可以明确学生应该具有的相关能力与素质,对照相关能力素质,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研发型工程师。学校联合建材建工、交通运输和汽车三大行业,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培养方案调整,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工科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以及专业基础平台,同时按照专业面向设立模块方向,实现与行业企业对于工程人才需求的对接,经过整合与调整,构建了适应卓越工程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知识与课程体系。
三、学校行业协同,构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单一或者简单的某个实验、某个活动能够达成,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因此,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必须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全方位、多平台的人才培养体系来实现。
武汉理工大学对照行业企业需求,通过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以基础工程能力训练、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企业实践能力训练为四个层次,多种模块组合而成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基础工程能力训练平台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最基础的平台,通过实施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试点,由教师自主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案,尝试研究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则是在基础工程能力训练平台基础上,进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的综合训练,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设置单独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实验周,强化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要求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实际科研课题和企业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是在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自主创新本科生项目基金,建立实践创新训练基地,搭建“三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企业实践实训平台则是通过与学校三大行业董事会所辖大中型企业的深入合作,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聘任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开设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工程实践训练。企业提供实习工作岗位,接受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的顶岗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素质。通过这四个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现了从基础到应用、从课堂到企业、从实践到创新的养成环境。在此环境的熏陶和培育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0年以来我校连续5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湖北省挑战杯(创青春杯),2014年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四、体现行业企业参与,完善全面综合动态调整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全员参与的、对教学全过程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实施的监控,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全员性、全过程、全面性的“三全”概念[3],是能够持续反馈信息、识别关键要素、尽早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调整的系统化工具。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过程的良好实施中形成,而并非在最后的教学评价中检查出来的。构建全方位、广参与、综合性、动态调整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尤其体现行业企业的参与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保障。
武汉理工大学依托行业企业,在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毕业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等环节,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参与。在培养方案制定环节,通过董事会人才培养工作专题会议研讨,定期组织行业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对照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的研究分析,及时修订培养方案,调整培养目标、知识与课程体系,根据评价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内容。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环节,增加对能力和对工程素质的要求,校内学习阶段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企业学习阶段由企业负责日常管理与考核。在毕业设计环节,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参与毕业设计的实践环节的指导与评价。同时,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掌握毕业生去向及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与三大行业企业的定期交流,收集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能力和素质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至人才培养相应环节,将企业评价纳入质量监控体系,运用校内督导、企业监测和综合评估的方法贯穿教学各个环节,实施教学质量监控。
五、立足互利共赢,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机制
武汉理工大学依托三大行业,着力打造了以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行业董事会指导人才培养、共建技术研究院、校企共建专业等机制为主要特色的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为学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方面,一方面出台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办法,积极创造条件聘用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15551”人才工程、评选“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特色专业责任教授”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依托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董事会,发挥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董事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召开行业董事会例会,分主题讨论人才培养相关事宜,形成了行业董事会直接参与指导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利用学校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研究院,为企业升级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学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企业也为学校试点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训练场所和青年教师提升工程能力的主要基地。
提高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于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环节的监控、人才质量的反馈等全过程。面向行业需要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协同育人需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将三大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转化为指导人才培养的理念,并将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融入贯穿和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形成了“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共赢的发展格局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武汉理工大学志[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97,182.
[2] 林健.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3] 胡彩梅,谭旭红,吴莹辉.本科高校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08(2):86-88.
[4] 丁烈云. 实施“2011计划”的意义、重点与难点[J]. 中国高等教育,2012(20):11-14.
工程人才产学研模式探究 篇12
1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与工程教育有天然的联系
工程教育与行业和社会部门有天然和直接的联系。工科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特点,产学研联合培养就源自工程专业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其产生、发展都与工程教育息息相关。
最早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的“三明治”教育。当时他们认为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应该获取一些工作经验,于是,在工程和船舶建筑系中实施“教学过程中夹有工作训练的教育模式”,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由此产生。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校长施奈德有句名言“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工程师,就得为他提供作为一名工程师的实践机会”,他从自己早期的实践经历中深切感到,工程学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在课堂上和实验室中学不到的,必须在实际工作场合中学习。由此形成让学生到工作岗位实践一段时间再回学校上课的想法,1906年他提出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新教学计划来培养工厂技术人员,这种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成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学院认为产学联合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过程,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按照“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从而将产学研联合培养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学习的全过程联系起来。历史经验表明,产学研联合培养与工程教育有天然的匹配,明显提高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还能有效促成工程素养的形成,是当今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路径。
2 产学研合作在地方高校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类型有很多,比如最早的“三明治”模式;经典的“工学交替”模式;高层次的“企业博士后攻占模式”,广泛用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双基地”模式;针对企业培养人才的“311预分配”模式和“继续工程教育”模式;现代化的“工程研究中心”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以及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等等。这些模式的应用十分灵活,运行机制也极为多样。其中在地方高校中具有广泛适用性,能有效推动工程学科建设,改革教育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三明治模式
“三明治”模式分厚三明治和薄三明治模式。厚“三明治”模式一般把学习分为3个阶段,进行“学习-实践-再学习”,第一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预分配到工厂或研究所,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工程实践,培养工程技术能力;最后一阶段,学生回到学校,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并完成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本科学业[2]。
薄三明治模式也叫“工学交替”模式,在高校中应用比较广泛。它一般分为多个学习阶段,根据需要安排参加实践的次数和时段,因此形式多样。一般遵循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实交替进行。“一年三学期均衡它把一学年分三个学期,两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一个学习进行工作实践。工作学期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结合理论教学,逐年提高,并分阶段考核、答辩、评分。学生还可以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这种模式学校是教育主体,实践方式是顶岗,学生的工作不再由学校集中安排,而是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采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散式的安排。学生根据专业和兴趣自自主选择,因而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2)项目式教学模式
项目式教学模式一般经历四个过程,“基础理论学习+参与项目+回校总结学习+毕业设计”。建筑、水利、电力、铁道、石油学院通常采用这种模式,他们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结束后,把学生派往合适的大型建设项目工地,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检验收。工程结束后学生回校继续理论学习,这时他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那些在工程实践中必须的但是过去的理论课程中没有的知识,最后进行毕业设计。对于非工程类的专业,项目式教学,可以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进行,比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调研任务、采访任务、规划勘测任务等用人单位提出的实际项目。由于这种模式具有项目的大小和时间的不固定性,所以实施方面需要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和管理体制。
3)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
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通常是校企双方深层次上的合作,不拘于形式,只要使人才培养活动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比如上海电力学院与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厂、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公司,开展的以专业综合改革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其基本思路是以学校的专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结合考虑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重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模块,同时利用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这种模式实施的关键是企业参与,有机渗透到专业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中,包括教育管理、教学活动、课程体系、思想教育等整个教育过程。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动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通常效果显著,但是它涉及面比较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会较大[3]。
2.2 改革教学计划,突出技术应用性
我国传统的工程教育是一种“科学工程教育”,它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较为忽视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学机的不懂电,学冷加工的不懂热加工;只懂技术,不懂成本、经营、管理,更缺少人文修养。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则要求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比如机器人专业不是研究如何制造机器人,而是研究如何运用机器人来分拣物品和生产原料,承担生产线上的工作;模糊控制专业不死研究模糊控制理论、远离的新发展,而是研究如何用模糊控制基本原理实现起吊重物的平衡移动和定位。
首先,产学研联合培养可以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顾问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构建教学计划。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四个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由易到难,逐步接近工程实践的原则,从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线路来构建。
其次,要强调实践教学。以广西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他们把企业现场实践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企业现场实践Ⅰ为2周,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技术进步、科技水平和现代管理方法。企业现场实践Ⅱ为2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直接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具体了解模具设计及制造、数控编程操作的全过程。企业现场实践Ⅲ为11周,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以了解当前模具行业的新只是、新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情况[4]。又如中山包装学院的产学研联合培养使用“课堂教学+现场参观+技术讲解+动手操作”的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生茶那设备,是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论知识的消化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更贴近生产实践,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2.3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工程能力
无论何种培养模式,教师都是关键因素。对其专业领域的企业生产和研发活动全然陌生,不能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教师是难以胜任工程教育的教学任务的。因此,工科专业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具备突出的工程能力,必须熟悉工程实践,并且精通企业产品研发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产学研合作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师提高工程能力提供了契机。
比如企业备课方式,这是一项颇具创意的改革。在株洲工学院与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的联合培养模式中,针对备课中的“理论脱离实践”和“空对空现象”,要求教师上课前两个月必须到中山基地了解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掌握生产流程和工艺操作,这项备课方式改革,是教师能够自编补充教材,在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此外,由于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包装印刷生产基地,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动态、新产品都可在第一时间内接触,教师在企业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及时了解学科的前沿信息,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并传达给学生。[5]再比如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在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专业人才的模式中,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选题大多是来源于企业,结合实际的课题。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对于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也具有很多帮助。横向课题研究。横向课题尽管从学术研究和经济效益方面对教师的意义不大,但对于密切校企联系及教师了解企业技术活动、深入工程实践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摘要:工程科技人才是现代社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工程教育脱离生产实践的困境中,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首先产学研合作与工程教育有着天然的匹配。其次在地方高校中进行产学研合作,一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来改革教学计划,突出应用技术性;三来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由此,可渗透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培养适用性工程人才。
关键词:高等工程,改革,路径,产学研联合,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
[2]石火学.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00(3):65
[3]陈立红.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办学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5:41
[4]吕玉铬,王虎奇.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工学院“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培养模式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