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癌根治术

2024-12-01

阴道癌根治术(通用3篇)

阴道癌根治术 篇1

胃癌在我国各种癌症中居于首位, 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 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1]。贲门癌是发生在胃贲门部, 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 cm范围内的腺癌, 是胃癌的特殊类型, 具有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其发生与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有紧密的关系, 在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生率高, 其中河南省也是高发省之一, 济源市发病率在河南省中居于前3位, 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手术是治疗胃癌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大, 这就对术前患者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胸外科护理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工作改进和总结有一套很好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患者, 男40例, 女28例, 年龄最小37岁, 最大81岁。68例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 病理报告均为癌症, 无手术禁忌证, 均实施贲门癌根治术。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现在的患者都有一些医学常识, 检查结果出来患者多数已经清楚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但医学知识又不丰富, 拿到诊断书就如拿到死亡判决书一样, 患者开始否认, 然后绝望, 最后求生的欲望又使他们急切地想要做手术。对于这类患者护士应换位思考, 多体谅, 态度热情, 有耐心, 仔细倾听认真分析患者的话, 随时收集资料, 用我们的知识有的放矢地为患者解除心理上的困惑, 减少思想压力。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介绍疾病知识和手术的简要步骤, 同时用精湛的技术取得其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此同时在患者面前树立主刀医生的威信, 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对于老年人, 他们更需要亲情的支撑, 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家属的工作, 让家属多陪伴患者。

2.2 生活护理

患者发病以来多有进食障碍, 机体消瘦, 加上对疾病治疗的担心, 休息也不理想。因此我们为其安排单间或双人房间, 内有洗手间;房间不但要干净、整洁、无异味, 还要求家居化, 可以根据患者的爱好摆一些鲜花、书籍、电视, 尽快消除患者到陌生环境的不适感。手术前患者多能自理, 我们为其进行正确的生活指导:早晚刷牙, 饭后漱口, 晚上洗脚, 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吸烟者讲解吸烟的危害, 并劝其术前戒烟15 d, 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可以给予雾化吸入, 有龋齿或身上有感染灶的应进行积极治疗。

2.3 饮食护理

患者多数已经出现负氮平衡, 机体多消瘦, 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膳食:多进食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瘦肉末、蛋类、豆类奶及菌菇类以补充各种必需氨基酸;高维生素膳食:多进食富含维生素A、C、E、K, 叶酸等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富含微量元素的膳食:如香菇、海带、紫菜、蛋黄、南瓜、大白菜等及动物肝脏、人参、枸杞、山药等;高热量膳食:进食易消化的脂肪、甜食如蜂蜜、蜂王浆、植物油、黄油、奶油;特别消瘦的患者可以给予营养素, 一定要使患者机体术前达到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2.4 生理的准备

患者年龄多为50岁以上者, 各个系统功能都开始减退, 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长、手术范围大, 对心肺系统都有影响, 所以术前要完善各项检查。低蛋白血症、贫血者营养补充不上的输注白蛋白、血红细胞予以纠正。高血压者术前应控制在150/100 mm Hg以下, 手术晨降压药继续服用。血糖控制水平直接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25~8.34 mmol/L, 24 h尿糖低于5~10 g/L, 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即可施行手术。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前要经过多科会诊, 积极治疗能耐受手术的情况才可以手术, 确保患者安全。

2.5 术前指导

向患者讲解咳痰的重要性及咳嗽时如何保护伤口, 正确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的方法:取半卧位或坐位, 深吸气末停留片刻, 后用力咳嗽是气体快速冲出, 促进分泌物向上运动或咳出[2]。指导患者床上练习大小便, 并向患者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术前1 d嘱患者沐浴, 术前晚清洁灌肠, 紧张的患者给予镇静安神药应用,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术前10 h禁食, 6 h禁饮, 手术晨再次清洁灌肠, 留置导尿, 留置胃管。抗生素皮试, 术前抗生素在手术开始前30 min应用。再次鼓励患者,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果

本组68例中67例切口顺利愈合, 1例发生浅表切口感染, 经过积极治疗最终愈合, 术后无1例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 住院天数12 d~20 d。

4 小结

通过术前心理、生理、饮食等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达到了接受手术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 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保证手术治疗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贲门癌患者的术前护理措施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总结我院胸外科2011年3月—2013年5月68例贲门癌根治术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措施。结果 68例患者中67例顺利愈合, 1例发生浅表切口感染。结论 对于患者实施术前个体化的心理、生理、生活、饮食护理等, 可以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保证手术治疗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贲门癌,根治术,术前护理,并发症,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

[2]刘雅琴, 杨丽娜.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4, 8 (4) :352-353.

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肾盂癌患者120例, 入选标准:病理确诊为肾盂癌;腹部B超或CT检查未见明确转移;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68例, 女52例。年龄24~77岁, 平均年龄 (53.63±6.32) 岁。肿瘤直径1.1~4.0cm, 平均 (3.05±0.36) cm。病理特征:透明癌115例, 乳头状癌3例, 囊性癌2例。手术分期 (Robson分期) :Ⅰ期70例, Ⅱ期30例, Ⅲ期20例。肿瘤位置:左肾80枚, 右肾40枚。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 两组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开放肾盂切除手术, 取全麻, 留置导尿, 健侧卧位。取患侧腰部十一肋间切口, 在肾脏内侧缘先游离肾蒂, 分别结扎肾动静脉。在肾周筋膜后与腰肌之间进行分离, 把肾周脂肪囊, 肾蒂周围淋巴结整块游离, 沿着输尿管尽量向下分离。在下腹部取Gibson切口, 将肿块从该切口取出, 常规留置引流管, 缝合切口。

治疗组:采用腹腔镜 (结合电切镜) 下肾盂癌根治术, 前期方法处理同对照组, 建立四孔气腹体系, 放置套管针。用超声刀分离、去除腹膜外脂肪, 在腰大肌表面找到输尿管, 游离输尿管。在下腔静脉后方游离骑跨的肾动脉, 显露来自腹主动脉的肾动脉。清扫肾蒂周围淋巴结并游离肾脏, 采用电切镜将肿块切除。在下腹部取Gibson切口, 将肿块从该切口取出, 常规留置引流管, 缝合切口。

所有患者术后绝对卧床3~7 d, 常规抗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同时观察两组在治疗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 包括发热、血尿、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 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经过观察, 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 无死亡患者。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不过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并发症对比

经过观察, 术后治疗组发热、血尿、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当前我国肾部肿瘤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且无症状肾癌日趋增多。肾盂癌起源于肾盂被覆的尿路移行上皮, 通常为突向肾盂内生长的菜花状肿块, 病理上以移行细胞癌居绝大多数, 多表现为转移状态[5]。

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发展的方向,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成熟, 人们开始尝试采用腹腔镜 (结合电切镜) 下肾盂癌根治术, 在手术中, 我们也选择腹膜后入路, 可使肋缘下腋后线至腋前线之间的腹膜后间隙充分暴露, 节省了手术操作步骤和手术时间。同时电切镜的应用也能减少侧腹膜损伤, 延缓气体进入腹腔。保持手术的完整性[6]。本文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 无死亡患者, 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术后治疗组发热、血尿、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 腹腔镜 (结合电切镜) 下肾盂癌根治术能有效减少创伤, 并发症少,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波, 郑军华, 徐丹枫, 等.腹腔镜肾肿瘤根治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内镜杂志, 2007, 13 (2) :120-125.

[2]陈沛林, 裴琼.后腹膜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中国综合临床, 2008, 24 (2) :162-163.

[3]杨玻, 范治璐, 孙卫兵.后腹腔镜肾和肾上腺手术术中中转开放的原因和预防.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 30 (10) :51-52.

[4]潘寿华, 汪朔, 徐刚, 等.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比较.中国内镜杂志, 2008, 14 (10) :1076-108l.

[5]Rendon RA, Kachura JR, Sweet JM.The uncertainty of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of renal cell carcinoma:findings at immediate and delayed nephrectomy.J Urol, 2012, 167 (10) :1587-1592.

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普外科治疗的3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 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高分化腺癌18例, 中分化腺癌12例, 低分化腺癌2例。其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35~78岁, 平均年龄 (51.3±9.6) 岁。病程15 d~6年, 平均病程 (28.1±8.3) 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高热、小便颜色变深、全身皮肤发黄、巩膜黄染等。合并胆道结石12例, 合并急性胆道感染4例。肝血吸虫抗体检查阳性8例。患者术前总胆红素平均为286 mmol/L, 直接胆红素平均为131 mmol/L。CEA阳性者有5例。CA199阳性者有7例。根据Bismuth-Corlette分型标准, 均为Ⅳ型 (肿瘤侵及左右肝管) 。彩超显示肝脏大小正常, 形态规则, 实质回声均匀, 左 (右) 肝内胆管扩张。CT检查显示两侧肝内胆管扩张, 胆管壁强化, 呈中等强度。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肝门部及部分肝管内可见软组织信号, 肝内胆管扩张, 胆总管、胰管未见明显扩张。

1.2 手术治疗方法

上述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属于中晚期, 采用扩大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对肿瘤侵及十二指肠、胰头、胆管的患者,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和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 注意清扫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的淋巴结。术后有23例患者给予肝动脉灌注丝裂霉素 (MMC) 和5-氟尿嘧啶 (5-FU) 方案进行化疗, 1次/周, 治疗4次为1个疗程, 休息1个月后进行第2个疗程, 共治疗5个疗程。4例患者进行外放射治疗, 2例患者进行内放射治疗, 4例患者联合放化疗治疗。

1.3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20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 结果

患者在术后获得随访5个月~2年, 至今存活10例, 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随访观察, 19例患者发生局部复发、胆道感染、严重肝衰竭而死。3例患者失访。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指的是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出现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构成比占70%以上, 也被称为是近端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 近年来其发病人数呈上升的趋势。肝门部胆管癌的位置特殊, 容易侵及门静脉造成血性传播, 形成癌性血栓和肿瘤细胞的转移, 还可能向胰腺、胆囊等位置转移。目前对于肝门部胆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 认为可能与肝炎病毒感染、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胆道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胆道炎症有关。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方法包括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和非手术减黄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中医治疗等, 临床研究表明, 肝门部胆管癌接受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较差, 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非手术减黄治疗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胆道梗阻症状, 降低总胆红素水平,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没有根治病灶, 因此仍然可能发生堵管和病情进展。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最有效的方法[3]。不同分期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 Ⅰ型 (肿瘤位于肝总管) 和Ⅱ型 (肿瘤侵及汇合部)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应进行骨骼化清扫病变胆管切除+肝门部胆管重建+胆肠Rouex-Y吻合, Ⅲa型 (肿瘤侵及右肝管) 和Ⅲb型 (肿瘤侵及左肝管) 可行患侧肝叶切除术, 对于Neviu IV型和V型的患者, 以往认为梗阻严重, 手术价值不高, 应放弃手术治疗[4]。这一观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和以中日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争议,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只要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扩大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范围, 5年存活率可达到12%。一般建议尽早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以免肿瘤体积长大或发生扩散和转移, 丧失最佳的手术时机, 只能进行姑息性胆总管引流手术治疗[5]。

该研究在根治性切除手术之前采用了彩超、CT、MRI, 进行了充分的检查, 密切观察左右肝管的影响情况、门静脉的主干及左右支有无病变, 以确定胆管梗阻的位置, 掌握肿瘤的形态及转移情况, 为手术治疗提供了较多的资料和参数。为了彻底达到根治的要求, 学界对于有重度梗阻性黄疸的中晚期胆管癌患者一般推荐扩大手术切除的范围, 即切除全部的原发病灶及周围组织, 并进行淋巴结清扫, 但这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风险[6]。该组患者均采用扩大根治术+淋巴结清扫, 在切除受累的肝脏时, 无需行解剖型切除, 而是达到受累的肝脏切缘和胆管切缘阴性即可, 以免切除过多而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在围手术期要保证各器官功能的良好, 积极预防术后感染,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7]。术后采用丝裂霉素和5-Fu进行放疗, 以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杀灭局部残留病灶和微小病灶, 配合进行内外放疗治疗, 可以较好的控制局部病灶, 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 随访观察有10例患者存活, 生存时间超过1年, 提示由于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可以大大降低肿瘤细胞的残留率, 因此在最大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胆管癌患者容易经左侧和右侧淋巴结回流而发生胆总管旁淋巴结、胰十二指肠后上淋巴结转移, 发生率约为30%~60%, 笔者建议清除应从肝总动脉、肝十二指肠韧带、脂肪组织等顺序清理区域淋巴结。有学者曾认为当发生第3站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时, 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已不理想, 但是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 认为由于胆管癌可发生跳跃性转移, 因此还是不应该忽视肠系膜上动脉旁、胰腺后方, 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扫, 以使治疗更加彻底[8]。

综上所述, 虽然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但是笔者认为对于这类患者应力求进行手术根治治疗, 术前做到精确的影像学诊断, 术中做到肝脏的精确切除, 努力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参考文献

[1]郑树国, 董家鸿, 黄志强, 等.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20年经验回顾[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 (10) :6-10.

[2]段卫星, 郭彩峰.胆囊癌和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评估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2) :102-103.

[3]文英.胆囊癌合并肝门胆管侵犯22例手术治疗体会[J].实用癌症杂志, 2005, 20 (3) :307-309.

[4]武正东, 胡建维.联合尾状叶的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J].中国普外科学杂志, 2008, 17 (2) :162-164.

[5]邱振明, 牟一平.胆囊癌肝门胆管侵犯的外科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 2003, 11 (1) :44-45.

[6]唐植忠.胆囊癌侵犯肝门部的外科治疗 (附38例报告)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10) :142-143.

[7]彭淑牗, 彭承宏, 江献川, 等.胆囊癌累及肝门部胆管的外科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 (6) :346-348.

上一篇:肺炎患者下一篇:众包平台